世界百强企业,三十而立的华为如何华为系列故事厚积薄发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孟靓 华为今日对外公布了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华为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为人民币475亿元,同比增长28.1%,平均每天赚1.3亿元人民币。2017年员工平均年薪接近70万元,更扎心的是,华为实行全员持股,除年薪外,华为员工还有股利分红。更为重要的是,华为一直致力提升研发水平,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 华为2017年平均每天赚1.3亿元人民币 基金君在华为官网获取了这份滚烫的年报。据年报披露,华为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为人民币475亿元,同比增长28.1%,盈利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的增长、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汇兑损失的减少。以365个自然日计算,华为每天净赚1.3亿元人民币。
从已披露2017年年报的上市公司来看,华为盈利能力已秒超众多A股上市公司。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披露年报的只有5家上市公司超过华为,分别是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及中信银行,5家银行2017年度的利润分别是2395亿元、906.68亿元、697.85亿元、650.46亿元、522.76亿元。 具体业务方面,运营商业务领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978亿元,同比增长2.5%。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49亿元,同比增长35.1%。消费者业务,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市场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372亿元,同比增长31.9%。全球品牌知名度从81%提升至 86%,海外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考虑度大幅提升,较2016年同比增长100%,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表示,“展望2018年,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 和5G等新兴技术加速走向规模商用。2018年,我们将在业务发展、管理改进、组织变革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采取关键举措: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持续投入。简化管理,提升效率。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能力。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历经三十年厚积薄发,华为三十而立,正站在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起点;面向未来三十年,华为有信心走得更好、更远。 华为员工2017年平均年薪近70万 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华为员工约18万名、拥有超过160种国籍,海外员工本地化比例约为70%。 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华为员工的薪酬也增长迅速。华为2017年年报显示,当年其发生的雇员费用为1402.85亿元,比2016年的1218.72亿元增长了15.11%。 在雇员费用中,华为2017年支付雇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068.51亿元,较2016年增长将近127亿元。此外还有171.55亿元的“时间单位计划”。
以18万员工计算,不计算离职计划项目下金额,仅以支付雇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金额、时间单位计划项目下金额计算,2017年华为员工人均年薪酬为68.89万元。 这一平均年薪水平,较2016年普涨10万。华为2016年年报显示,华为支付雇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941.79亿元,此外还130.76亿元的“时间单位计划”。 截至2016年,华为共拥有雇员18万名。据此计算,2016年华为员工获得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加上时间单位计划,平均每人共计达到59.58万元。 华为是 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下称“工会”)和任正非。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至 日,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80,818人,参与人均为华为员工。任正非作为自然人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同时,任正非也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截至日,任正非的总出资相当于会为总股本的比例约1.4%。 此外,华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年报显示在加快优秀人才破格提拔,2017年内完成了4500名优秀员工的破格提拔,破格提拔率达5.6%。 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10%以上 华为一直致力提升研发水平、降低销售成本。年报显示,华为2017年持续加大5G、芯片、智能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3%;加大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品牌及渠道建设的投入,同时受益于持续变革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下降了1.2%;总期间费用率下降1.1%。 2017年,华为研发人员约8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897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4.9%。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3940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未来十年,华为将以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积极开放合作,吸引、培养顶尖人才,加强探索性研究,从而更好地使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6000亿新起点:三十而立的华为未来将何以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C114通信网”ID:C114-weixin
3月30日,华为发布了2017年年报,毫无悬念地再度交出一份好成绩。根据年报,其全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人民币6036亿元(C114注:按2017年期末汇率折算约合925.5亿美元),较2016年的5216亿元增长15.7%;净利润475亿元(7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8.1%。
三十年间,不少ICT厂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或“被风吹雨打去”、或“泯然众人矣”。而华为则从2万资本起步到年收入突破6000亿、从小型民企到跻身世界五百强、从跟随者到突入本行业的“无人区”,不仅以其独有的稳健而快速的步伐屡屡创出业绩新高,更是屹立潮头开始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面向未来,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更激荡的产业变革、更全球化更复杂的生态链……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机会与挑战以更快的速度扑面而来。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华为,将何以为?
“作为智能社会的基石,ICT正由垂直行业变成平台型水平产业。华为定位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使能者,不仅要把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革的趋势,更要关注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挑战,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实现商业成功,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年报发布会上说道。
厚积薄发:强劲增势依旧
无论从业绩指标还是从市场表现角度来看,体量庞大的华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上升势头,其旗下三大BG和新成立的云BU在2017年亦表现抢眼。
在运营商业务领域从“投资驱动”走向“价值驱动”,华为以创新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立足现实、挖掘潜能,抓住视频、IoT、云通信等机遇,实现销售收入2978亿元,同比增长2.5%。在企业业务领域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推动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基于“平台+生态”战略成为培育数字化转型的“黑土地”,实现销售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5.1%。在消费者业务领域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品牌”,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并驾齐驱,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稳居全球前三,实现销售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31.9%。在云业务领域构建开放可信的云平台,新成立云BU,上线14大类99个云服务及50多个解决方案,发布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业智能,发展云服务伙伴超过2000家。
“2017年的净利润率增长了0.8(7.1%-7.9%),首先这受益于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益,同时我们通过持续管理变革提升效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1%。”华为副董事长、集团CFO孟晚舟点评道。
从地域上看,华为中国市场受益于运营商4G网络建设、智能手机持续增长以及企业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增强,实现销售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29%;欧洲中东非洲地区(EMEA)受益于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实现销售收入1638.5亿元,同比增长4.7%;亚太地区受益于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实现销售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10.3%;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393亿元,同比下降10.9%。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研发创新上依然保持压强式投入并有所加强,继2016年研发费用首次超过100亿美元(人民币764亿元)之后,其2017年研发费用更是增至897亿元(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体现了其一贯的厚积薄发风格。
“身处这个时代、身处这个行业,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华为过去十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人民币(604亿美元),未来十年里会保持这样的投资强度,并且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同时吸引各类顶尖人才,来强化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胡厚崑表示。
根据年报,华为聚焦全联接网络、智能计算、创新终端三大领域,在产品、技术、基础研究、工程能力、标准和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投入。在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8万名,占比公司总人数45%;同时,它加入了36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担任300多个重要职位。截至2017年底,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累计申请外国专利48758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新起点上:未来将何以为
“三十而立”,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于华为这样的领先企业,更要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正如胡厚崑所言,“我们有能力、有机会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进入到一个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时代。而ICT正在从一个垂直行业演变成全社会的平台性产业,驱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华为看来,新时代背景下的ICT产业朝气蓬勃,仍然具备数万亿美元的产值空间。
2017年,华为提出了新的愿景与使命,立志“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作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间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的突破,带给客户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把数字世界带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把数字世界带入客户,通过技术创新使能和满足需求与体验,同时也牵引和催生新的需求与体验,和客户一起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上升螺旋中,走向未来的智能世界。
基于这样的愿景与使命,华为的战略是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让联接无处不在、用宽带创造更好的体验和应用、打造开放可信的云平台、构建极致体验的入口,使能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让联接无处不在:一直以来,华为倡议的建设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联接已经成为人类的基本权利、企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国家经济的基础驱动力。但是联接的普及率和宽带的体验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投资回报率是制约市场发展的根因。华为持续致力于帮助运营商的网络承载更多人、家庭和行业的连接,为用户提供“零”时延的超宽带体验,令通信网络成为整个社会共享的通用联接手段。
用宽带创造更好的体验和应用:视频正在成为信息的基本载体,涵盖生活、工作、管理、决策、安全等各个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视频来开展业务,而不是继续靠过去的语音和数据。视频已经成为管道中信息流的绝大部分,发展好视频,就能促进宽带业务的发展。华为通过构建最佳视频体验的网络和ICT基础设施,推动视频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引领视频驱动的行业数字化。
打造开放可信的云平台:面向未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深入,云服务成为基本的商业模式;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并帮助客户和伙伴以云服务的方式实现商业成功,是华为的必然选择。华为在2017年正式成立了云BU,坚决投入,构建云服务核心能力和生态,并恪守自己的业务边界。主动推进ICT基础设施全面云化演进,以开放的混合云架构引领行业云化,以开放可信的公有云服务成为企业“上云”的首选伙伴。
构建极致体验的入口:个人终端创新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工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AI的引入更带来了交互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命变革。华为正围绕人、车、家、办公跨场景拉通,以手机为中心向全场景延伸,带来高品质的场景化体验;通过芯片、终端和云数据中心的协同优势构筑云服务生态,成为未来数字服务的主平台和提供者;以AI推动智能手机演变为智慧手机,使之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
数字化华为:自己造的狗粮自己先吃
“自己造的狗粮自己先吃,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秉持这样的理念,在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同时,华为也致力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积极探索和践行数字化之道,帮助客户取得成功。
“我们在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时提出了ROADS体验的目标,即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个性化自助(DIY)和社区化交流和分享(Social),华为内部同样以此为牵引。”胡厚崑介绍说。
他表示,数字化华为的建设,以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业务运营效率两个关注点为主要脉络展开,从而避免陷入“就技术而谈技术”的陷阱:“关注个人体验,是因为所有的数字化方案最终都通过人来操作,个人体验改善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投资价值;注企业业务效率提升,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企业数字化投入能够带来怎样的产出和回报。”
根据华为在其2017年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提出的计划,要在3-5年打造成一个数字化华为,树立行业标杆。如今,这家公司已在研发、销售、供应、交付等9大业务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果。
以研发上云和全球协同办公为例,依托“研发云”,华为通过代码上云、作业上云,重构研发模式,实现了全球8万多研发人员的协同研发,过去“烟囱式”实验室环境导致准备周期可能要1个月甚至更长,现在准备时间降低到以天为单位。
同样的例子还来自交付领域,华为每年交付百万站点,每个站点上百个检查项,如果全部使用人工审核成本居高不下、质量亦无法得到保障。为此,华为开发了一站式服务交付平台,集成化管理,实现一线交付作业在线、实时、可视、高效。对站点交付的质量检查按场景实现机器自动审核,机器实时检查时间小于1分钟。在某个运营商项目中,通过该平台,实现交付进度提高30%,单站成本下降13%。
与世界握手:共建智能世界
数字世界、智能世界的构建与落地需要整个生态的共同努力,三大生态与产业发展核心理念亦已成为华为不懈践行的主题。
首先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比做大自己的份额更重要,华为利用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以用户积累为基础,做大产业,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体;其次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在具体的商业环境中,华为扮演“土壤和能量”的角色,坚持管道战略,不与合作伙伴争利;第三利益分享,华为坚持向客户、合作伙伴分享利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面向未来的生态圈建设,华为还将进行更为广阔的利益分享。
以此为基础,华为坚持“打开边界,与世界握手”,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互生、共生、再生”的产业环境和共赢繁荣的商业生态体系,加速数字世界、智能世界发展,让所有人受益更多。一方面,在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各类产业组织中积极贡献,加速产业发展,做大产业空间;另一方面,围绕客户商业场景,构建、参与开放使能平台和商业联盟,联合生态伙伴开放式创新,快速提供适配需求的客户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筑数字化转型领先优势,加速商业成功;与此同时,与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合作,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同为各国ICT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献计献策,助力5G、IoT、云等新技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例如在标准组织层面,过去一年中华为在3GPP与主流玩家共同推进第一个5G NR可商用版本标准发布,促进5G产业无障碍;在IETF提出多个征求意见稿(RFC),促进IP产业升级;在IEEE贡献Wi-Fi和以太基础技术提案,并为PLC-IoT生态建设奠定基础;在ETSI、ITU等推动产业汇聚,避免产业分化;加大在大数据、安全、消费者等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全年提交标准提案超过5000篇,累计提交超过5.4万篇。
技术创新领域,华为坚持开放式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共赢,兼顾ICT人才培养。自2010年在欧洲启动以来,截至2017年底,华为创新研究计划(HIRP)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研究机构及900多家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基本覆盖全球Top 100高校、100多位IEEE、ACMFellow及国家院士、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近400个顶尖团队以及2个诺贝尔奖得主团队等大量优质资源。作为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旗舰项目的“未来种子”计划也已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实施。
开发者生态建设上,华为在全球部署了16个OpenLab,成为华为与客户、伙伴联合创新、开发、验证及体验中心。以消费者云为核心的华为终端开发者联盟,全球注册开发者已达35万人。2017年发布华为云开发者计划,加速优秀开发者基于华为云的创新和商业变现,截至2017年底,全球注册开发者11.5万人,增长360%,全年新增解决方案和应用超过3200个。
“大潮奔涌逐浪高,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相信多年后,我们仍会因历经这样的奔腾年代激动不已!历经三十年厚积薄发,此刻的华为正站在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起点;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面向未来三十年,我们有信心走得更好、更远。”胡厚崑在年报中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域外西媒独家编译,境内热点犀利评论
观察者网app,满足你对资讯的卓越品味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系列故事:厚积薄发》(田涛,殷志峰)【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华为系列故事:厚积薄发
京 东 价 &
[定价 &¥]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增值业务 &
重  量 &
选择系列 &
搭配赠品 &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下载客户端,开始阅读之旅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作为一个十足的华为粉丝,曾经读过很多关于华为的书,但大部分都是外部人员或内部关于华为文化和管理的书。这一本却不同,完全是华为人讲华为的故事。选取的文章挺有代表性的,有亲情,有友情,更有爱情,他们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是熬出来的。
  ——豆瓣读者
  其艰苦的物质环境,远离亲友的精神孤寂,时而还面临疟疾、被打劫和战乱的干扰与威胁,然而华为人拓荒海外市场的勇气与信心却从不曾动摇!分工虽有不同,无论是从事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是行政后勤的保障、代表公司形象的礼仪接待等却从不曾懈怠!正是有这样一批批懂得敬畏、持续接力的年轻人,在成就了华为领先世界的同时,也磨炼了自己,从而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人生记忆。这是一本华为青年人奋斗故事的书。在书中,青年人的梦想与激情、创业者的艰辛与执著,均有真实生动的描述。
  ——读者
  我们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青春去创造奇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关键时刻往往就是几步,我们要无怨无悔去度过它。华为从来只想做一个简单纯粹的商业组织,从创业起每天思考的就是活下去;华为员工大多数都是寒门学子,他们只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关于本书
iframe(src='//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世界百强企业,三十而立的华为如何厚积薄发?-消费电子-与非网
发布了2017上半年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其中,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达105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华为总收入37%,已成为策动华为&大象快跑&的新发动机。
华为成立于1987年,这家刚刚踏入&而立之年&的公司,不久前成功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100强&,排名第83位,是前100强唯一的中国大陆民营科技企业。
世界100强中国企业,华为是唯一大陆科技企业
华为三十而立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被视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权威榜单,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美国企业存活到50年的只有2%,大量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而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
三十而立的华为,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是2010年,距其成立仅有23年。与之相对应的是,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苹果公司首次踏入世界500强是在2001年,此时公司成立25年。
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这家起步于中国农村电信市场的中国科技公司,可以在三十年创造不断冲刺记录:
华为于1996年开启国际化,与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全球主流电信企业相比非常青涩。通过二十年全球征战,华为今天已经击败了上述所有国际电信巨头,甚至甩开了第二名爱立信在世界500强榜单300个身位。
2002年,华为曾遭遇国际巨头思科&狙击&,无奈暂时退出美国市场。而在15年之后的2017年一季度,华为在服务提供商(SP)路由器和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CES)市场首次超越思科占据全球榜首。钱伯斯当年&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华为& 一语成谶。
在智能市场,华为于2011年开始向大众消费市场转型,经过六年时间已从为运营商贴牌的&白牌&手机业务,成长为与三星、苹果并列的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机企业。
媒体认为,相比爱立信抛弃手机业务向传统电信业务收缩、苹果从PC业务向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转型,从传统电信设备企业向云计算、企业业务、智能终端等消费者业务全面布局的华为,实际上选择了向B2B和B2C市场同时变革的艰难之路。2011年华为提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理想,曾遭遇业内嘲讽和争论,但很少有人理解华为向&Leading New ICT&变革的决心。六年之后,三十而立进入世界100强的华为,兑现了这一诺言。
华为新&发动机&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对企业的评选包括营收、公司治理、品牌等诸多指标。华为从2010年以销售额218亿美元、排名397位,到以2016年的785.108亿美元销售额、排名2017榜单第83位,成为攀升速度最快的中国科技企业。其中于2011年成立消费者BG,是策动华为&大象快跑&的最新发动机。
从数据来看,2011年刚刚成立的华为消费者BG营收为446亿元人民币,占比华为当年整体营收的21.9%。根据华为消费者BG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上半年营收达105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华为总收入的37%,拉动华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
早在2016年1月,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出&终端要敢于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随着三大业务预期的增长速度,同年6月任正非再次提出华为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要超过1500亿美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足可见对消费者BG承担华为新增长&发动机&的期盼。
媒体认为,任正非的对华为消费者BG的底气,来自后者继承了华为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对技术和品质的苛刻坚持,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气质,让华为手机企业厚积薄发,不仅在2015年之后的智能手机红海市场得以&逆市&增长,并给华为在全球消费者之中赢得了大众品牌声誉。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国内手机市场进入增长乏力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国内手机品牌华为、OPPO 、vivo、小米陆续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新机型,在手机行业低迷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手机行业的销量如何?
发表于: 10:48:03
在“很吓人的技术”和618双料冠军之后,浪尖上的荣耀手机再次传出了新的动作:正式发布荣耀IoT生态和新零售3.0战略。
发表于: 09:18:16
上周对比了上半年国产品牌采用高通845处理器的机型,那么今天我们来看华为采用自家海思麒麟970处理器的机型
发表于: 08:51:12
在智慧生活当中,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手机微信、支付宝方式的支付,几乎没有带现金的习惯,再次能感受到互联网+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现在最新消息,Huawei Pay联合银联推出了“碰一碰”支付,仅限支持NFC的华为手机。
发表于: 08:39:47
在时尚界,“中国风”是一个鲜明的标签,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东方气质和韵味,是一种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中国风”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今天还被华为引入了网络安全领域。
发表于: 08:33:10
7月4日消息,昨日,有网友在国外安全社区公布了微信支付官方SDK(软件工具开发包)存在的严重漏洞,此漏洞可导致商家服务器被入侵,一旦攻击者获得商家的关键安全密钥,就可以通过发送伪造信息来欺骗商家而无需付费购买任何东西。
发表于: 10:55:46
前不久,去哪儿网、携程等平台相继曝出利用“大数据杀熟”事件,有许多网友曝出携程“同一时间不同手机查的价钱不一样”,内容包括酒店、机票、旅游套餐等。
发表于: 10:47:21
随着其产品在全球更多市场的出现,这家科技巨头将获得一大批用户数据。谷歌已经向KaiOS投资了2200万美元,该公司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发表于: 10:41:11
世界杯八强名单全部出炉,它们分别是法国、乌拉圭、巴西、比利时、瑞典、俄罗斯、克罗地亚、英格兰。
发表于: 10:36:02
提起手机配置大家首先想到什么?屏幕、处理器、电池?没错这三个硬件配置最为重要,一个是重要的输入和输出介质,另一个决定了手机整体性能强弱,最后一个电池决定了续航。这三个配置或者说这三个配置决定的手机能力是所有消费者都会关心的。
发表于: 10:25:46
& 2010 - 2018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 厚积薄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