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华为手机到底好不好好

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为何能越做越薄_网易手机
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为何能越做越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为何能越做越薄)
从大哥大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手机轻薄化似乎是用户和手机厂商们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作为一件需要随身携带的移动产品,轻薄的确是决定手机用户体验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手机真的越薄越好吗?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手机为何能越做越薄,以及手机做薄的优缺点。在智能手机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手机每被做薄0.1mm都会引来外界如潮的好评。2010年发布的iPhone4 9.3mm的机身厚度在当时已经堪称惊艳了,不过在2011年的时候这个厚度就被摩托罗拉Droid RAZR的7.1mm所刷新了。在随后的几年中手机更是越做越薄,甚至在去年OPPO和vivo更是先后做出了4.85mm的OPPO R5以及4.75mm的VIVO X5 Max。▲最薄手机vivo X5max如今我们常见的手机一般都在6mm-9mm之间,大部分厂商的旗舰机型更是做到了6-7mm厚,那么各个手机厂商又是如何将手机做薄到如此程度的呢?● 做工和机身布局最早手机一般采用的是可拆卸式的电池设计,相比于如今智能机所采用的不可拆卸式电池设计来说,在机身厚度上自然不占优势。而且手机厂商在不用考虑更换电池的同时,手机内部芯片的布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超薄手机主板一般会采用L型布局,相比于目前常见的上下两段式设计,L型主板布局芯片密度更大,机身内部的利用率也更高。▲iPhone7采用了L型主板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工艺上的进步则成了手机做薄的基石。合适的机身材质一方面能够保证机身的强度,另一方面还决定了手机质感。如今我们在手机上常见的航空铝合金和玻璃就兼顾了这两点。● 屏幕技术屏幕技术的进步也是手机能够做到更薄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机屏幕我们大体上可以看成由保护玻璃、触摸屏和显示屏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以往手机屏幕的贴合方式一般都是框贴的方式,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贴合屏幕技术逐渐的取代了框贴技术。全贴合技术就是利用水胶或者光学胶把面板与触摸屏无缝的粘贴成一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有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和In Cell技术方案这三种方案,其中内嵌式的In Cell技术方案更要比其他全贴合方案的屏幕要薄,旗舰手机逐渐开始采用In Cell贴合技术的屏幕也是手机变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池技术手机能够不断做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机电池所占空间被压缩了。在电池技术相比其他硬件发展几乎止步不前的今天,手机不断增加的屏幕尺寸和日益提升的硬件配置,对电池续航都是严峻的考验。然而超薄的机身缩减了电池的空间和容量,无形中也就成为了手机续航能力较差的首要原因。手机厂商要兼顾手机轻薄与续航,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手机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同容量的电池能量密度越高所需要占用的体积就越小,设备就可以做得更轻薄了。但是材料是有理论容量的,所以能量密度也是有上限的,过度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将导致危险的发生。
当然,在将手机做薄的同时,手机厂商也不得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如上面所说的,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成绩的今天,手机做薄必然要牺牲一部分的续航;而且为了保证手机的拍照效果,摄像头凸出问题也很难解决;甚至还不得不像iPhone5一样面临机身强度的问题:避免变弯;而且在做薄的同时保证用户的握感,做到不割手也是必须的。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了:手机真的越薄越好吗?其实相信看到这里大多数的读者都有了答案了,对于现在来说,手机并不是越薄越好。手机归根结底仍旧是一个通信工具,将手机做得极致轻薄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如果前提是牺牲实用性的话,笔者相信并不会有多少人去选择它。对于我们来说,如今6mm-7mm的机身厚度已经是视觉和握感综合而言最好的选择了,更薄的机身,或许我们并不需要。而更薄的机身,就留给厂商们比拼设计吧!■
本文来源:PCPOP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到底好不好_网易手机
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到底好不好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到底好不好)
近年来,手机快充技术越来越多的被手机厂商们使用和青睐,甚至在魅族之前发布的魅蓝E上面都应用上了mcharge快充技术。在没有办法解决电池续航问题的时候,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充电速度似乎成了解决手机待机问题理所当然的方法,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少会有人考虑快充技术的优缺点,但是快充技术真的有利无害么?今天就让我们回归理性,聊一聊快充技术的利与弊。● 主流的快充技术其实总的来说,目前市面上手机所常见的快充技术基本上都来自于三家公司:高通、联发科和OPPO。我们先来说一下高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高通Quick Charge快充标准大多为QC2.0和QC3.0两种,相比于第一代时候的5V/2A固定电流电压技术来说,QC2.0则提供了5V、9V和12V三个档位的电压,以及最大3A(一般手机适配器不会达到这么多)的电流。相较于QC1.0来说,充电速率上提升了很多。▲小米5的充电器采用了QC3.0的快充技术在QC3.0时代,为了保证不出现过度发热的问题,QC3.0标准主要是比QC2.0标准增加了一个“最佳电压智能调节”算法,适配器可以以200mV为阶梯进行从5V到20V电压的智能调节,这样手机可以在不同充电阶段,获得恰到好处的电压,达到预期的充电电流,使得电量损失最小化。也就是说,QC3.0可以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传输功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并改善发热情况。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联发科Pump Express2.0以前的快充技术与高通相似,都是通过高压低流的方式加快手机的充电速度;但是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目前还未正式商用的Pump Express3.0技术却一反常态,开始使用低压直流的快速充电方式。在中国首届快速充电技术研讨会上展示的样品采用了5.8V/6A的输出标准,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4.8W,较时下最大24W的快充技术提升了整整10W。▲魅族MX5使用了联发科的Pump Express Plus技术当然,追溯起大电流快充技术的始祖,我们就一定要说一说OPPO的VOOC快充技术,作为最早切入快充领域的手机厂商之一,OPPO的VOOC通过专用的大电流充电器和7针触头以及8触电的电池,实现了大电流充电这一技术。VOOC快充技术还把降压发热做到变压器一端,手机少了一步降压发热的过程,充电快同时手机不热。这也是他与现有的另两大快充方案之间的最大区别。▲OPPO R9采用了自家的VOOC闪充技术●&快充技术的优缺点那么快充技术真的好吗?首先我们先从体验的角度谈起。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快充之后我们手机的充电效率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拿今年的热门机型一加手机3(VOOC快充)来说,3000mAh的大电池从零电量到充满仅需1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一充电速度要比非快充手机的充电效率高出一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快充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利。但是大电压的充电方式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变化无疑会为手机带来更多的发热。而OPPO的VOOC闪充技术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器和线材,而且闪充套装的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即使没有大电压方案的发热问题,大电流方案同样面临着自己的问题。除此之外,快充技术对于手机电池的寿命的确是有影响的。快充次数越多,电池的损耗就越大,根据估算,快充完全充放电700次左右,手机的最大电量就会下降到标准电量的80%。即使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两年,但是对于两年以上仍不考虑换机的同学来说,如今不可换电池的手机设计+快充解决方案的手机电池损耗还是有些大。▲使用了mcharge3.0快充技术的魅族PRO6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厂商为了获得更好的快速充电效果,使充电更快温度控制更好,开始了自己对快速充电的探索。就比如魅族,魅族PRO6上面所使用的mCharge快充技术就是QC3.0和MTK Pump Express 2.0双协议的手机快充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得手机的电流电压变化更为灵活,使得充电更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手机充电时的发热。● 观点:其实或许快充本身就是个权宜之计
快充技术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仔细分析之下缺点的确也不少。笔者认为,手机快充的出现更像是目前电池瓶颈无法突破的手机行业在权重之下所使用的暂行方案。既然手机因为体积和重量原因没有办法将电池继续做大,牺牲一部分电池寿命来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了。而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开关或者软件的方式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快速充电似乎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毕竟用户并不是在所有的场景下都需要进行快充,晚上的睡眠时间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场景。我想这或许也会成为快充技术未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至于快充技术好不好?笔者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每个人都能找到关于这个问题专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文来源:PCPOP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到底好不好
日 00:06&&&出处:&& 作者:刘洋001&&
  近年来,快充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厂商们使用和青睐,甚至在魅族之前发布的魅蓝E上面都应用上了mcharge快充技术。在没有办法解决电池续航问题的时候,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充电速度似乎成了解决待机问题理所当然的方法,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少会有人考虑快充技术的优缺点,但是快充技术真的有利无害么?今天就让我们回归理性,聊一聊快充技术的利与弊。● 主流的快充技术  其实总的来说,目前市面上手机所常见的快充技术基本上都来自于三家公司:高通、联发科和OPPO。我们先来说一下高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高通Quick Charge快充标准大多为QC2.0和QC3.0两种,相比于第一代时候的5V/2A固定电流电压技术来说,QC2.0则提供了5V、9V和12V三个档位的电压,以及最大3A(一般手机适配器不会达到这么多)的电流。相较于QC1.0来说,充电速率上提升了很多。▲5的充电器采用了QC3.0的快充技术  在QC3.0时代,为了保证不出现过度发热的问题,QC3.0标准主要是比QC2.0标准增加了一个“最佳电压智能调节”算法,适配器可以以200mV为阶梯进行从5V到20V电压的智能调节,这样手机可以在不同充电阶段,获得恰到好处的电压,达到预期的充电电流,使得电量损失最小化。也就是说,QC3.0可以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传输功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并改善发热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联发科Pump Express2.0以前的快充技术与高通相似,都是通过高压低流的方式加快手机的充电速度;但是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目前还未正式商用的Pump Express3.0技术却一反常态,开始使用低压直流的快速充电方式。在中国首届快速充电技术研讨会上展示的样品采用了5.8V/6A的输出标准,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4.8W,较时下最大24W的快充技术提升了整整10W。▲5使用了联发科的Pump Express Plus技术  当然,追溯起大电流快充技术的始祖,我们就一定要说一说OPPO的VOOC快充技术,作为最早切入快充领域的手机厂商之一,OPPO的VOOC通过专用的低压大电流充电器和7针触头以及8触电的电池,实现了大电流充电这一技术。VOOC快充技术还把降压发热做到变压器一端,手机少了一步降压发热的过程,充电快同时手机不热。这也是他与现有的另两大快充方案之间的最大区别。▲OPPO R9采用了自家的VOOC闪充技术●&快充技术的优缺点  那么快充技术真的好吗?首先我们先从体验的角度谈起。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快充之后我们手机的充电效率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拿今年的热门机型一加手机3(DASH闪充)来说,3000mAh的大电池从零电量到充满仅需1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一充电速度要比非快充手机的充电效率高出一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快充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利。  但是大电压快充方案的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变化无疑会为手机带来更多的发热,这也是使用高通快充方案的手机厂商需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兼容性较好,对于线材要求不高。OPPO的VOOC闪充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发热问题,而且最大充电效率可以达到20W,遗憾的是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器和线材才能达到闪充效果,单独购买时价格也要略贵,但整体来看还是要更具优势。  除此之外,快充技术对于手机电池的寿命的确是有影响的。快充次数越多,电池的损耗就越大,根据估算,快充完全充放电700次左右,手机的最大电量就会下降到标准电量的80%。即使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两年,但是对于两年以上仍不考虑换机的同学来说,如今不可换电池的手机设计+快充解决方案的手机电池损耗还是有些大。▲使用了mcharge3.0快充技术的魅族PRO6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厂商为了获得更好的快速充电效果,使充电更快温度控制更好,开始了自己对快速充电的探索。就比如魅族,魅族PRO6上面所使用的mCharge快充技术就是QC3.0和MTK Pump Express 2.0双协议的手机快充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得手机的电流电压变化更为灵活,使得充电更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手机充电时的发热。● 观点:其实或许快充本身就是个权宜之计  快充技术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仔细分析之下缺点的确也不少。笔者认为,手机快充的出现更像是目前电池瓶颈无法突破的手机行业在权重之下所使用的暂行方案。既然手机因为体积和重量原因没有办法将电池继续做大,牺牲一部分电池寿命来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而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开关或者软件的方式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快速充电似乎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毕竟用户并不是在所有的场景下都需要进行快充,晚上的睡眠时间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场景。我想这或许也会成为快充技术未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至于快充技术好不好?笔者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每个人都能找到关于这个问题专属于自己的答案。■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老司机与你聊手机:手机快充到底好不好
日 00:06&&&出处:&& 作者:刘洋001&&
  近年来,快充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厂商们使用和青睐,甚至在魅族之前发布的魅蓝E上面都应用上了mcharge快充技术。在没有办法解决电池续航问题的时候,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充电速度似乎成了解决待机问题理所当然的方法,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少会有人考虑快充技术的优缺点,但是快充技术真的有利无害么?今天就让我们回归理性,聊一聊快充技术的利与弊。● 主流的快充技术  其实总的来说,目前市面上手机所常见的快充技术基本上都来自于三家公司:高通、联发科和OPPO。我们先来说一下高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高通Quick Charge快充标准大多为QC2.0和QC3.0两种,相比于第一代时候的5V/2A固定电流电压技术来说,QC2.0则提供了5V、9V和12V三个档位的电压,以及最大3A(一般手机适配器不会达到这么多)的电流。相较于QC1.0来说,充电速率上提升了很多。▲5的充电器采用了QC3.0的快充技术  在QC3.0时代,为了保证不出现过度发热的问题,QC3.0标准主要是比QC2.0标准增加了一个“最佳电压智能调节”算法,适配器可以以200mV为阶梯进行从5V到20V电压的智能调节,这样手机可以在不同充电阶段,获得恰到好处的电压,达到预期的充电电流,使得电量损失最小化。也就是说,QC3.0可以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传输功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并改善发热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联发科Pump Express2.0以前的快充技术与高通相似,都是通过高压低流的方式加快手机的充电速度;但是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目前还未正式商用的Pump Express3.0技术却一反常态,开始使用低压直流的快速充电方式。在中国首届快速充电技术研讨会上展示的样品采用了5.8V/6A的输出标准,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4.8W,较时下最大24W的快充技术提升了整整10W。▲5使用了联发科的Pump Express Plus技术  当然,追溯起大电流快充技术的始祖,我们就一定要说一说OPPO的VOOC快充技术,作为最早切入快充领域的手机厂商之一,OPPO的VOOC通过专用的低压大电流充电器和7针触头以及8触电的电池,实现了大电流充电这一技术。VOOC快充技术还把降压发热做到变压器一端,手机少了一步降压发热的过程,充电快同时手机不热。这也是他与现有的另两大快充方案之间的最大区别。▲OPPO R9采用了自家的VOOC闪充技术●&快充技术的优缺点  那么快充技术真的好吗?首先我们先从体验的角度谈起。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快充之后我们手机的充电效率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拿今年的热门机型一加手机3(DASH闪充)来说,3000mAh的大电池从零电量到充满仅需1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一充电速度要比非快充手机的充电效率高出一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快充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利。  但是大电压快充方案的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变化无疑会为手机带来更多的发热,这也是使用高通快充方案的手机厂商需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兼容性较好,对于线材要求不高。OPPO的VOOC闪充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发热问题,而且最大充电效率可以达到20W,遗憾的是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器和线材才能达到闪充效果,单独购买时价格也要略贵,但整体来看还是要更具优势。  除此之外,快充技术对于手机电池的寿命的确是有影响的。快充次数越多,电池的损耗就越大,根据估算,快充完全充放电700次左右,手机的最大电量就会下降到标准电量的80%。即使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两年,但是对于两年以上仍不考虑换机的同学来说,如今不可换电池的手机设计+快充解决方案的手机电池损耗还是有些大。▲使用了mcharge3.0快充技术的魅族PRO6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厂商为了获得更好的快速充电效果,使充电更快温度控制更好,开始了自己对快速充电的探索。就比如魅族,魅族PRO6上面所使用的mCharge快充技术就是QC3.0和MTK Pump Express 2.0双协议的手机快充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得手机的电流电压变化更为灵活,使得充电更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手机充电时的发热。● 观点:其实或许快充本身就是个权宜之计  快充技术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仔细分析之下缺点的确也不少。笔者认为,手机快充的出现更像是目前电池瓶颈无法突破的手机行业在权重之下所使用的暂行方案。既然手机因为体积和重量原因没有办法将电池继续做大,牺牲一部分电池寿命来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而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开关或者软件的方式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快速充电似乎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毕竟用户并不是在所有的场景下都需要进行快充,晚上的睡眠时间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场景。我想这或许也会成为快充技术未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至于快充技术好不好?笔者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每个人都能找到关于这个问题专属于自己的答案。■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充电到底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