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转型升级大趋势下,保险公司转型如何实现运营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保险公司优秀人物事迹.doc 3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保险公司优秀人物事迹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保险公司优秀人物事迹
  保险公司优秀人物事迹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杨越,一个热情,开朗,大方的女孩,从走出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她就坚信,能为自己找到为之奋斗的工作,也定能将这份工作干的风生水起,因为她不服输。正是有着这样一份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毕业大学生为求职而四处碰壁的情况下,她已经找到了自己可以绽放美丽的舞台——保险行业。在保险行业还没有现在这样被大家所熟知而认可的时候,她获得了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机会,但这样的工作并不被大家看好,家人、朋友更多的是给她泼冷水,说这样的工作没有前途,但杨越没有这样想,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个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一份工作的开始都是困难的,杨越也是如此,她刚迈出校园,走进社会,虽然进入了保险这一行业,但还欠缺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最微小的事情开始,她慢慢的将自己融入这种工作氛围当中,一点一点的汲取各方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杨越抓住了这个机会,日,她来到了富德生命人寿,开启了她新的人生历程。
  富德生命人寿齐齐哈尔中支多了一个认真学习的身影,她就是杨越。刚刚来到公司加入营运部的杨越,对各项制度以及专业知识还不是特别了解,每天下班后,其他同事都已经回家了,但是她还留在单位,忘记了吃饭的时间,放弃了娱乐的时间,认真学习,整理笔记,将各个知识点都做好标记,每次遇到的不同问题,她都细心研究,总结经验。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下,杨越快速的成长起来,她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飞快提升,各方面知识如新契约岗、单证岗等等都能掌握基础知识,保全岗的技能更是手到擒来,专业能力增强的杨越获得领导的认可、业务伙伴的支持和客户的称赞。杨越多次获得中支优秀员工和分公司优秀保全员的称号,这些闪亮的光环后面,是杨越不断锻炼自己、日夜努力学习换来的,她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
  杨越在从事保全岗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保全岗是一个身负重责的岗位,要帮助客户处理保单相关服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非常繁复,并且还要具备认真、耐心等特质,因为保全岗会为客户处理退费业务,如果不能认真处理,或者是造成客户的损失,或者是造成公司的损失,无论哪一项都不能是专业保全员所犯的错误,并且最日常的工作就是在柜面接待客户,如果不能耐心的为客户办理业务,那样公司将会失去客户的信任,为公司的荣誉抹黑。杨越从来都是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将客户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客户都细致周到。在柜面经常会遇到客户身负重疾,不能亲自办理业务,委托家人代办的情况出现,经过杨越审核材料确定不能家人代办时,她都会和代办人详细解释不能代办的原因,安抚客户激动的情绪,并且为客户找到解决的办法。多少次她牺牲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亲自到客户家中进行面访,有时候客户是齐齐哈尔周边县市,旅途遥远且周转不便,坐火车倒汽车然后步行,但她从未喊过苦从未叫过累,背着自己的小背包,放好客户办理所需材料,还要多备着几份,防止客户签错材料,这样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那些被面访的客户和家人深受感动,觉得生命人寿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保险公司,因为有杨越这样的好员工。
  杨越一直坚信自己能干好、会干好这份工作,付出总有回报。在富德生命人寿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她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在2016年她获得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飞跃,成为富德生命人寿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营运部经理。担任营运经理以来,她依然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每一年的开门红都是公司最忙碌的日子,2016年也不例外,同时因为齐中支的业务队伍壮大,2016年开门红更是时间紧任务重。杨越作为营运经理,肩负重任,需要与个险、银保前线部门做好密切沟通,安排好营运部人员工作配置,与办公室等后勤部门相互配合。在开门红期间坚持在工作岗位2天2夜没有离开,时刻关注业务进展,及时解答展业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迅速处理保单录入时出现的问题,困了就喝咖啡提神,饿了就吃点面包充饥,为的就是保证齐中支在开门红期间营运部全力以赴完成保单承保任务。哪里有需要她就到哪里,一会儿在个险部,一会儿又跑到银保部,一会儿是和同事商议怎样保证录单,一会儿又是向业务伙伴讲解录单注意事项,忙碌的身影证明了她积极、热情的工作心态和专业、负责的工作精神。齐中支营运部在杨越的带领下,出色的完成了开门红期间的工作任务。
  杨越一直都是齐中支营运部同事的良师益友,个人的荣誉是微小的,集体的荣誉才是强大的,她一直鼓励和支持营运部的同事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学的多才能会的多,只有会的多才能错的少,她定期安排营运部内部学习,向同事讲解保险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抽查考试,务必保证营运部员工都能熟练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保险转型升级的五大趋势下,中国保险公司如何实现运营升级?
来源:中保网 作者:何大勇/胡莹
[ 导读 ]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企业必须拥有卓越的运营能力,实现三大目标:客户体验一致便捷、运营成本效率有效优化、运营质量风险有效防范。
当今中国保险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对保险企业的后端运营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客户行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保险消费者对便捷、融合、信息一致化、一体化的服务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挑战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
同时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技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让企业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成为可能,如何有效运用新技术提升企业效能成为企业亟待研究的问题。而从企业内部环境看,受市场与政策影响,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两端的利润正在受到挤压,如何降低成本维持利润决定着企业能否长期存活。而伴随业务规模扩大、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企业快速创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后端运营的工作量和复杂度不断上升,考验着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
总结来说,客户行为的改变,新技术的发展,利润压力与结构调整都对保险公司后端运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企业必须拥有卓越的运营能力,实现三大目标:客户体验一致便捷、运营成本效率有效优化、运营质量风险有效防范。
当前全球保险运营转型呈现五大趋势
运营模式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从界面、交付、到管理。为实现卓越运营的目标,全球保险企业正在积极寻找运营变革的途径,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一致化、便捷化、共享化、价值化。目前正经历五方面调整和转变:
1、以客户为中心的端到端视角弥补传统服务范围小、客户理念不足的缺陷
传统企业受制于职能部门与条线、条线与条线间的隔离,客户服务理念格局有限,往往只能提供有限范围内固定的服务,如简单的作业服务和客服。尽管各条线秉持“不出错”的准则,但从全流程角度看,不乏存在断点造成客户体验缺失。
为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保险公司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原本小范围有限服务,转换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盘统筹管理。以全球领先保险集团安联保险为例,通过将原本三条业务条线独立运营的业务条线模式转变为整合前端获客与后端运营的共享协同模式,将三大业务条线融合并配套建立客户统筹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向端到端的客户视角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该企业建立起一套由客户需求牵引服务的机制,包括建立客户需求聆听机制、客户需求统筹管理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以及运营日常管理监督和优化机制,支持成功转型。
2、提供一致的客户界面,杜绝传统客户信息分散、服务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便于内部管理,保险企业还需要做到统一客户界面,实行数据的扎口管理。传统保险企业尽管各业务条线、各渠道或多或少掌握着客户信息,但受制于技术不足、跨条线融合欠佳等局限,这些信息之间并未实现有效互通,客户一旦跨渠道,高品质服务难以衔接,客户体验受到影响。因此,为客户提供统一一致的客户界面以及标准化的服务至关重要。
统一一致的客户界面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企业需要给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信息知识,包括产品类型、产品条款、业务办理渠道及流程等知识性信息,确保多个渠道对同一类问题的回答口径一致。其次,企业需要给客户提供统一的客户信息数据,包括客户个人信息、购买记录、沟通记录等,确保多个渠道对客户信息的共享实时同步,体现服务连贯性。
实现统一一致的客户界面,企业首先需要从内部打通渠道间的隔离,其次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口径、统计方法等,再者必须做到不同渠道请求数据的数据源要一致,确保多渠道拥有统一的数据目录。
3、简化流程,依托新技术使运营智能化,代替传统复杂的流程
简化流程是保险公司发挥“集约化”效果的必由之路,传统流程多以现场、纸质、层层授权为基础,流程前后台交互繁多。以产险代理人渠道理赔流程为例,传统流程中仅授权这一项就要涉及保险代理人与后台运营的多次往返。如果企业能够将单证授权等操作步骤集中处理,那么优化后的流程能够使前后台分工清晰,多次交互改为一次完成,使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利用新技术使运营智能化也已成为保险企业提升运营能力的关键趋势。某日本领先寿险与医疗险公司将人工智能(AI)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运用到客户信业务获取、保单管理与理赔管理流程中,同时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于审批流程中,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如今,新技术已经覆盖了该企业60%的运营业务,带来了约20%的运营成本下降。
4、最大程度地实现专业化共享,弹性调度,扭转传统模式下资源分散的局面
如今,中国很多领先金融机构的运营版图正在日渐拓展,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共享资源成为发展的关键一步。有效共享资源能够帮助企业高效控制并利用客户数据,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客户潜力,为新业务奠定坚实基础,为老业务提供生根条件,并最大限度地集中调配资源,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以全球领先保险公司安联保险为例,为实现专业化共享与弹性调度,建立了统一的需求接受界面和任务分发平台,实现作业扎口管理,把控客户数据,同时集中分配,集约化工作,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5、运营要向产品化和专业化过渡,改变传统成本中心的设置
保险企业随着内部管控系统的发展与业务的推进,运营不应当仅仅扮演成本中心的角色,对运营的价值管理应成为常态。在此趋势下,运营部门将成为向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供应商。
实现运营的价值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三种途径实现:首先,运营部门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成为保险公司信息资源中心;其次,可以从对内服务转向同时服务于内外部客户,将服务产品化,完成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再者,可以区别于销售部门,拥有自己的收费方式和专有品牌,提供有偿服务。
卓越运营转型势在必行,多业务条线的全球保险集团早已构建了集团运营板块,确保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中国的保险公司应该及时参考上述方向转变传统运营观念,构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理赔体系。
中国保险公司如何实现运营升级?
理念既已转变,那实践中保险公司应当尽快采取哪些举措?我们建议首先要明确运营优化的目标。运营转型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转型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对商业模式的演化。在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思考运营转变,设定在客户体验、成本效率和质量风控方面的新目标。常见的量化目标主要是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综合成本优化和风险差错率的降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效平衡三项目标之间的优先级尤为重要。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以客户为中心,从如下四大方面做起:界面统筹、流程精益、资源共享、透明管理。
1、界面统筹
客户界面指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渠道的物理存在,包括电话中心、移动APP或微信、门店、业务员等。客户界面统筹、信息互通共享是卓越运营转型成功与否的核心点,保险公司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当前,尽管很多保险公司构建了线下线上多元化的客户服务界面,但各界面功能定位、相互的引流和支撑、以及界面建设的统筹规划仍需思考。
BCG的保险客户调研显示,未来客户对于线上界面的接受程度更深,超过一半的客户愿意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各项活动。基于此,我们认为移动端除信息推送外,将承载更多服务功能,增加客户粘性,而其他界面将辅助移动端更好完成各种复杂的活动。然而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存在移动端多而杂的现象,各个业务单位快速推出、缺乏协同。一些不成功的APP或微信公众账号也没有及时退出,给客户造成了困扰。
如何优化统一现有的客户服务界面?如何统筹规划即将开发的界面?我们建议保险公司建立“五大机制”,同时聚焦“两大关注点”。
A、五大机制
产品体系:即在开发移动产品前,保险公司需预先明确移动应用需形成哪些分类?同时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构建产品体系作为准绳。
需求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险公司对移动生态体系的愿景和实现顺序需要有明确规划,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发过程中,企业可以允许权限范围内各专业子公司或职能部门依据需求开发移动产品,但同时也要设立相应的退出机制,设定产品效果验收的时间节点,对效果难以达标的产品尽快停止开发以防止不必要的投入。
质量控制机制:保险公司应当从内容、功能、易用性、界面设计等维度把控产品质量,塑造卓越用户体验。该机制也可以作为退出机制的重要参考。
资源配置机制:保险公司需要在开发、分发、运维的资源投入上形成合力,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
部门协作机制:在问题和新需求出现时,各条线、各部门应当建立高效协作机制,这种机制必须打破部门间的隔阂,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和迭代。
B、两个关注点
移动应用开发能力:开发能力是决定被开发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时刻关注当前开发过程运用哪些领先的开发理念和工具。同时,界面的简洁、操作简易、后台系统高效是移动端被接受的基础。
移动应用推广运营能力:提高用户量以及使用频度对提升移动产品的使用活跃度至关重要。因此产品在开发和后期迭代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时刻思考如何提高移动应用的客户流量和易频率。其中积分体系的设立也有助于移动界面的推广。举例而言,澳洲的QANTAS ASSURE与澳洲航空联合推出积分计划,其移动健康管理平台通过积分激励良好的健康行为,并将积分作为价值返还给客户,同时帮助客户寻找最合适的保险产品。
2、流程精益
流程优化主要有六大手段:第一,流程是不是简化了?第二,流程是不是标准化了?第三,哪些流程环节可以通过集中化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第四,哪些操作能外包?第五,部分流程环节是不是可以应用更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手段,甚至是应用机器人(RPA)、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第六,管理是不是可以更加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德国安联是流程创新的典范,在过去的10年中启用NPS监控客户体验,为流程优化输入需求,并不断地通过端到端的精益化流程优化机制,实现流程创新。整个公司通过这方面的努力,达到了约15-20%的成本节约。
3、资源共享
资源集约共享是指通过资源组合方式的优化和资源投入的统筹安排,提高营运体系的整体效能。通过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提升客户体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资源共享已不再局限于集团层面物理中心的建设,通过云平台建设,可以实现逻辑上的集约。
资源云平台的定义:基于网络,以按需求、易拓展的方式,实现共享式运营服务的平台模式。对客户而言,这个平台能够带来一致的体验;对于公司而言,这个平台能够确保资源的灵活调配,提升效率;对于企业员工而言,这个平台能够精准撮合,最大化发挥员工能力,提升技能。
虽然在保险运营领域,“云运营”的概念还未广泛落地,但在其他行业早就有成熟应用。以滴滴为例,资源调度平台帮助撮合乘客和司机达成交易,同时通过后台时间、GPS定位等数据跟踪分析乘客群体用车规律,进而为司机群体服务,该平台同时也是管理平台,协助管理车队和司机。由此可见,需求统筹、精准撮合、闭环管理是云平台运转的核心特点。
BCG项目经验显示,许多保险公司在资源共享方面均存在多个机会:界面、责任相同的作业、简单的基础作业服务和客户社区都可以进行跨条线共享,推动卓越运营。
4、管理透明
运营工作容易“毁于细节”,科学、精细、透明化的管理是运营安身立命的基础。当前的运营指标体系旨在服务考核,主要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反映工作结果,从数量上透明反映运营工作效率这方面仍不够。搭建运营价值管理体系,需要从运营目标出发、以价值驱动为导向,将效率、质量、风控、服务、重点项目等核心运营指标层层分解,并将不同层级的指标体系与运营各管理层级(集团、子公司、分公司、中支)和管理单位(运营管理相关部门、后台中心等)的权责范围对应,形成逻辑严密、覆盖全面、以数字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体系。价值管理体系的形成是运营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过渡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价值创造有些过早。
数据质量直接影响价值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运营价值管理体系的搭建需要建立明确的运营数据的收集和分享机制。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普遍面临数据质量治理问题,包括各分公司或部门数据口径不一致、参数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及单一负责人、数据在系统里未形成“可采集点”、大量人手处理导致数据滞后等。未来要提升运营数据质量,需要从治理及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在治理上,运营数据的来源往往涉及多个条线及部门(运营、人力资源、财务、各业务条线等),需要成立跨条线数据管理工作组对运营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并委任各“数据类别”的负责人,由负责人牵头统一“数据类别”的定义、计算方法、获取路径。在系统上,根据数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重点运营数据的自动化,包括更新、采集与报表;数据库从各个生产系统剥离,整合为中央运营数据平台,减少重合。
除了以上的四大方面外,我们认为建立快速敏捷的运营优化体制至关重要,通过敏捷性项目组的方式确保运营随着商业模式的转变而快速转变,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运营的稳定,形成“双速机制”,在变革和维稳中找到平衡点。
运营优化是持久战,我们坚信具有良好运营体系的保险公司将日益显示出其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民银智库研究》第114期:我国保险业2017年发展状况及2018年一季报分析(下)《民银智库研究》第114期:我国保险业2017年发展状况及2018年一季报分析(下)闻雁归来百家号内容提要2017年保险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承保业务增长逐月放缓与理赔支出增幅大幅减少并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末行业总资产余额和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16.75万亿元、14.92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0.8%和11.42%。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与赔款给付支出分别为3.66万亿元、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6%、6.35%。保费与投资端增长推动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投资收益改善使得净利润显著增加。2017年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人身险业务发展降温,产险业务增长提速,寿险失速、意外险增速稳定,健康险个位数增长,车险平稳,责任险等非车险明显回暖;二是监管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回归本源、保险发展水平稳健提升;三是险企纷纷抢滩布局商业养老险领域;四是利率上行引发负债端成本刚性上升,险资投资回归稳健;五是受制于外汇管控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内地居民赴港投保金额降幅较大。2017年主要类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国内保险机构竞争格局呈现强者恒强、特色险企快速发展的态势。大型机构市场份额普遍回升、承保结构持续优化,投资效益显著提升,中小险企普遍增长乏力;“BATJ”携流量、场景优势加速布局,借力保险科技赋能行业发展;银行保险渠道受阻,银保合作亟待创新;股权并购新规约束保银并购。2018年一季度季度保险业发展分析及全年展望:一季度保费增速出现下降,景气下行确认,准备金释放开始成为利润增长的来源;金融监管体系重塑,银保监合并,监管层依法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展望全年,行业全面调整将贯穿始终,保险资金运用面临多重风险,不同机构经营业绩将继续分化,科技引用推广持续赋能行业创新发展,个人税优保险扩容与放量值得期待,保险业改革开放步伐继续提速。推进银保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保障增长空间巨大、推动银保融合应加快保险牌照申领;二是重塑渠道型产品线,创新开发银保专属产品。目 录一、2017年保险行业发展概览1.承保业务增长逐月放缓,理赔支出增幅大幅减少2.资产规模继续扩张,净利润快速上升二、2017年保险业主要发展特征1.人身险业务发展降温,产险业务增长提速速2.监管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回归本源3.险企纷纷抢滩布局商业养老险领域4.利率风险上升,理性投资成为主流5.内地居民赴港投保金额降幅较大三、2017年不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1.机构分化加剧,大型险企竞争优势巩固2.“BATJ”携流量、场景优势加速布局,保险科技继续赋能3.银行保险:银保渠道受阻,银保合作亟待创新4.保银并购面临股权新规约束四、一季度保险业发展分析及全年展望望1.一季度保险业发展步入调整期,银保监整合开启新时代2.2018年展望:调整延续、结构分化持续、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五、推进银保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1.保障增长空间巨大、推动银保融合应加快保险牌照申领2.重塑渠道型产品线,创新开发银保专属产品三、2017年不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2017年,国内保险机构竞争格局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特色险企快速发展的态势,以上市险企为代表的传统大型机构、互联网系保险新势力、银保系保险机构和部分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保险机构最具代表性。1.机构分化加剧,大型险企竞争优势巩固(1)行业集中提升多依赖于大型机构市场份额回升以原保费衡量,2017年,人身险业“老三家”和“老七家”保险公司较2016年底市场份额分别上升1.65百分点和0.21个百分点,结束了近10年的连续下滑态势,行业集中度自本轮行业发展周期以来出现首次回升,这种回升更多地体现为市场份额向优势公司集中。与之同时,多数传统中小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出现下降,随着中短期产品限制政策的深化实施,中小公司保费规模普遍下降。从人身险前十强看,监管政策和市场竞争造成不同公司增速差异较大,其中安邦人寿、平安人寿和华夏人寿表现最为出色,2017年原保险保费增速分别达66%、34.06%和91%,除此之外,同比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20%的公司还包括太保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等。优势公司凭借强大的营销渠道和优质的业务结构,原保费增速领跑大市从而市场份额增长也较快。与之相比,富德生命和新华表现相对低迷,前者甚至出现了21.33%的降幅。与人身险业集中度明显回升不同,财险业集中度趋势表现相对稳定,2017年财险业前五大和前七大保险公司较2016年同期市场份额分别下降约0.23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其中,人保、平安和太保等“老三家”市场份额在连续数年下降后,市场份额重新向“老三家”集中,2017年升至63.49%。市场份额的上升归功于较高的增长速度,“老三家”增速分别达12.51%、21.40%、8.25%。从行业竞争态势看,大地、阳光、太平等部分中型财险公司发展出现提速迹象,增速分别达16.16%、17.84%和21.39%,普遍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与之相比,传统财产险“前五强”中华联合由于增速较慢,市场份额下滑明显。总体来看,传统财险大型公司垄断竞争优势明显,中小财险公司生存依然较为艰难。(2)大型险企承保结构持续优化,投资效益显著提升从承保端看,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大型险企承保品质持续提升,竞争“护城河”持续提升。在监管倡导回归保障的背景下,大型人身险公司在受益于保障增长拉动战略先发优势的同时,承保继续聚焦个险、期缴保障性产品,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产品与渠道转型进一步深化,中短存续期产品持续得到控制,个险渠道占比、期交业务占比、保障类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三项”持续优化有利于保险公司提升新业务价值率,推动新业务价值与内含价值的稳定增长。大型产险公司在保费增速回升的同时,综合成本率平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非车险业务量质齐升。人保、平安、太保等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0%、96.2%和98.8%,分别同比变化-1.1、0.3和-0.4个百分点。从投资端看,另类、权益投资占比上升支撑效益明显改善,平安、国寿、太保、新华2017年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7%、4.5%、4.8%和5.3%,同比分别提升3.3、2.1、0.8和0.6个百分点。面对债券市场持续走熊和股市震荡环境,大型保险公司大多继续增加非标资产的配置比重,对股票和权益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基本没有变化,但通过港股通增加了对香港蓝筹股的配置比例,投资风格上明显受益于白马股行情与港股牛市,险企权益收益抵补了债熊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利率上升时期,保险资金相比银行、信托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具有直接融资特有的量大、久期长、价格优等优势。与行业类似,在大型险企增加的另类投资等非标资产配置中,基础设施、信托等金融产品、长期股权投资等领域投资增长加快。具体来讲,2017年平安、人寿、太保、新华股票类资产(股票+权益类基金)占比分别为12.48%、7.86%、7.39%、9.45%,较年初分别增加4.04、0.68、2.08、1.66个百分点;非标类资产占比分别为13.71%、17.60%、16.88%、29.01%,较年初分别提升0.54、6.90、5.69、0.46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受益于承保端和投资端的双向驱动,国寿、人保、平安、太保和新华等公司2017年以来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基本呈现出同向“上升”的特征,改变了2016年“保费增、利润降”的分化走势。2017年净利润合计同比大增44%,源自投资收益增加与剩余边际稳定释放。人保、平安、国寿、太保、新华2017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9%、43%、69%、22%和9%。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604.96亿元,合计占行业达62.52%,以利润衡量市场集中度,行业强弱分化的马太效应表现得更加突出。(3)中小险企普遍增长乏力与传统大型险企经营业绩好转相反,国内多数中小险企受困于偏理财型业务和高现值产品为主的业务结构,保费增速大幅下滑。截至2017年末,国内近170家专业人身险和财险公司中,除保费占比达行业60%以上的前十大公司外,其他均为保费规模尚小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普遍低于2%,保费低于百亿。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多数公司处于亏损困境。在监管重塑行业保障功能背景下,前期高速发展的部分中小险企整体市场份额亦有较大降幅,前海、恒大人寿等机构甚至出现较大负增长。但与此同时,一些中小险企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崛起,如国华人寿2017年保费收入467亿元,净利润26亿,同比增57%。国华人寿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在2012年首批开展网销平台的搭建,成为首家在淘宝销售保险的公司,在网销渠道建立了明显的市场领先优势;同时,国华人寿积极拓展银行保险渠道,顺应大势压降万能险,大力发展原保险;在投资端,国华人寿对商业地产以及二级市场投资也都相对成功。中小险企在品牌认知度、机构数量、业务结构、资金运用能力等方面虽然与大型公司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小保险公司整体在激发行业活力、服务细分市场与客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严监管环境下,国内中小保险机构应当借鉴国际同行经验,在细分市场探索与产品创新等方面应继续探索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经营。从经营策略来看,国内新开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差异化发展,由于面临起点低、业务资源较少、高度竞争、监管管控强等劣势,新开业险企较多选择拥抱政策资源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的“小而专、专而美”经营模式,业务定位强调“保险+医养”、“共创”和“科技驱动”等。(4)中资险企优势明显2017年外资险企市场份额虽然继续增加,但中资公司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外资人身险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34亿元,市场份额7.43%,比去年同期增加1.03个百分点;中资人身险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41万亿元,市场份额92.57%,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外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6.4亿元,市场份额1.9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08个百分点;中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3万亿元,市场份额98.04%,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08个百分点。2.“BATJ”携流量“BATJ”携流量、场景优势加速布局,保险科技继续赋能随着保单无纸化进程加速,在代理人和银邮代销占据保险产品主渠道的同时,互联网保险也在快速发展。(1)“BATJ”借助保险中介牌照深耕互联网保险2017年以来,保监会暂停保险牌照发放,但这并未改变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布局保险业的热情。根据公开信息,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相继通过设立、投资方式,在内地、香港等地控参股了5家保险公司或中介公司,还有约5家保险公司在筹备申请之中。互联网业态创造了很多崭新场景,其中很多场景都包含潜在的风险保障需求,这为互联网公司发展保险业务创造了条件。相对于传统保险企业,互联网企业可以聚焦场景化、碎片化领域,通过技术优势解决保险消费痛点。(2)互联网保险结构优化,巨头场景优势亟待发挥2017年以来,互联网保险保费下降的原因与投资型业务大幅收缩、车险商车改有关,在过去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尽管互联网保险在规模增速方面陷入低谷,但业务结构优化显示行业发展活力与韧劲依然存在。互联网保险创新型业务实际上是在快速发展,如互联网年金保险、健康险、非车财险等延续了互联网保险的高速发展势头,平均增速在100%以上,保障功能较强的普通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54.82亿元,同比增长达99.28%。除此之外,专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众安保险、易安保险、泰康在线和安心保险等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3.61亿元,占总体保费的18.97%,相比2016年上升10.16个百分点;累计签单总量为62.78亿单,占总体签单量的48.00%。目前,互联网保险的渠道结构仍旧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多家公司与BATJ进行深度合作,互联网巨头占据绝对优势。数据显示,仅互联网人身保险2017年全年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229.8亿元,占全部保费的88.9%。互联网在产品、营销、定损、组织创新等方面已经给保险业发展带来了很大改变,推动着互联网保险发展走向深入。整体来看,互联网保险较传统保险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受制于保险消费者购买习惯、客户体验等因素,互联网保险在保险展业结构中占比还相对较低,未改变传统保险产品业务格局,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方向需要更贴近居民生活场景。当下许多生活场景发生于互联网,许多生活事务已可以在互联网上处理,而这些每一个生活场景中,只要存在着人们所厌恶的不确定性,就存在着保险产品渗入的空间。因此,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差异化发展方向在于将保险产品嵌入网络中的生活场景,更加凸显互联网特色。随着经济社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互联网保险依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具有流量、场景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开展相关业务具有相对优势。(3)科技赋能更加密集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成熟为互联网保险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保险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前沿技术广泛运用于产品创新、保险营销和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大数据定价、图像自动识别、智能闪赔、云定损、智能顾问等先后推向市场。这些变革驱动互联网保险对部分标准化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及场景创新型产品带来的增量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保险科技基于保险消费痛点,通过数据反哺、平台优化、用户增值等形式,在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品创新、改善客户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而驱动行业高效运营。3.银行保险:银保渠道受阻,银保合作亟待创新(1)传统险企银保渠道面临较大转型压力无论是上市险企还是非上市险企,自去年以来,以趸交方式为主的银保渠道销售都面临着较大幅度的下滑。从上市险企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四家险企2017年银保趸交保费合计约770亿元,较2016年减少了约366亿元,整体降幅达32%;新华、平安、太平、国寿降幅分别为99.8%、60.1%、19.7%、12.2%。与此同时,4家险企均压缩了银保趸交保费,并增加了期交保费占比。从非上市险企看,险企纷纷遭遇转型“阵痛”,尤其中小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新单保费普遍下降50%以上。未来,银保合作急需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加快转型发展。综合来看,银保渠道相对重要性下降有其客观必然性。对于寿险公司而言,银保渠道相比代理人渠道成本较高,在保险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型险企依靠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代理人队伍,践行“脱银”策略。如国寿和平安致力推动银保人力增长,两家险企2017年增员10.8万人。而对于中小险企而言,历史上存在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现象,主要因为建设代理人队伍具有耗时费力投入大、见效慢等缺陷,银保渠道可以依托银行现成的网点,可迅速做大规模,险企自身亦可“轻装前行”。但是,随着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134号文”及“双录”办法实施后,银保渠道产品销售难度加大,此前热销的短期理财型保险减少,保险产品趋向保障型,这对于传统银保渠道的趸缴业务与理财型保险造成冲击。(2)银行系保险公司增长动力减弱2017年,银行系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出现分化,工银安盛、农银人寿等机构利润大幅增加;建信财险等新建公司亏损增加。依据原保费指标,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中邮人寿、中银保险和招商信诺等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397亿元、295亿元、239亿元、411亿元、124.11亿元、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35.94%、30.48%、38.53%、58.47%和6.91%;但从规模保费指标看,建信人寿保费收入位居银行系首位。银行系保险公司凭借股东技术、管理、客户、渠道等优势,通过与母行实现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保费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业绩也普遍好于一般中小型保险公司。但横向比较来看,在行业转型和严监管环境下,部分银保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扩张缓慢,增长动力趋于减弱,折射出对银行资源依赖度较高、独立运营能力偏弱、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强等特点。当前,银邮系保险公司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也较弱。相对于保险业三强(人寿、人保、平安)4000亿级别的保费收入仍有巨大的差距;ROE也远低于行业平均,工银安盛、中邮保险2017年度ROE分别仅为5.26%、3.55%。总体来说,银行保险业存在价值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银行和保险价值链的协同发展。短期虽然银保渠道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但渠道价值依然存在。重塑合作模式是银行保险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无论是传统保险业颇为倚重的银保渠道,还是具有母行(股东)资源支持的银邮系保险机构都应当顺应大势,强化产品服务能力的提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压缩银保趸交,发力保障型产品,加快建设客户经理队伍与规划师队伍。4.保银并购面临股权新规约束保银(银保)合作除初级层次的产品销售之外,还包括战略联盟、合资企业、金融集团等较为高级形式。当前,国内保银合作主要以销售协议为主,其余三种模式仅存在少数案例。近年来,随着综合经营化的兴起,保险公司入股银行逐渐增多,背后的动机主要是整合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战略投资)。银保双方依托股权纽带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综合金融促进协同发展,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实现包括客户覆盖、交叉销售、中后台整合、资本补充等在内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取银行股权的稳健投资增值及高分红率(财务投资)。与2016年保险公司参控股银行进程加快现象相反,自2017年以来,两大监管部门集中从严的管制政策放慢甚至冷却了保险机构与商业银行的融合步伐,险企参控股银行进程明显受阻。一方面,银监会收紧保险机构的跨界并购,限定了持股比例;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管计划等金融产品可以在证券市场通过公开交易购买商业银行股份,但是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金融产品合计持有一家商业银行股份比例不得超过5%;另一方面,在2017年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8年年初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严格区分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并降低持股比例,对控参股银行设置了更高的资金门槛与牌照门槛。总体来看,严监管虽然带来了战略投资的减少,但保险业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投资依然保持较高的热度。四、一季度保险业发展分析及全年展望1.一季度保险业发展步入调整期,银保监整合开启新时代(1)保费增速出现下降,景气下行确认经历过去4年的中高速增长,保险业发展从2017年下半年起步入调整期。从去年10月份开始,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保费增长单月呈现负增长态势,进入2018年这种状态并未发生改变,2月份保费增长延续1月份调整态势。从单月来看,2月份相比1月份降幅趋窄。从增长质量来看,保费虽然负增长但理赔支出仍然维持正增长,显示保险业“成本收入比”的上升,增长质量在下降;此外,根据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大型寿险公司营销员人数与人均产能均出现下滑,由此带来新单保费以及新业务价值同比负增长。1-2月全行业原保险保费及财产险、健康险、寿险、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与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等各细分项下保费增速分别为-18.48%、15.43%、-18.19%、-24.72%、61.16%。行业亮点是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出现较大反弹,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2664.40亿元。从上市保险公司3月份数据看,保险业发展出现短期向好的迹象。四大上市险企财产险保费收入共945.11亿元,同比增长18.24%,财险业务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从寿险业务数据看,四大上市险企在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同比8.96%的涨幅。其中,中国人寿一季度保费收入虽同比下降了1.14%,但3月净增888亿元保费收入,单月同比增长57.73%。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同比分别上涨19.23%、20.39%、5.86%。从3月单月成绩来看,四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逐渐摆脱低迷状态,负增长态势缓解。(2)银保监合并,保险业回归本源继续3月13日上午,伴随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银保监会成为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新机构。根据改革方案,原分属银保监会的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职责划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由此,中国“一委一行二会”金融监管新框架逐渐明晰。银保监会成立将解决监管标准不统一、沟通成本高、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监管套利盛行等问题,统筹协调监管,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更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保监合并是新时代金融系统治理能力提升的一次深刻变革,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银保监会承担着推动引领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监管责任。国家金融监管框架由原来的“一行三会”调整为“一行两会”本质上是顺应客户需求变化与银行保险业综合经营的需要。银保监会的成立无疑对保险业稳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行业形象与增进金融系统稳定性。微观经营层面上银保监的合并成立将会降低监管沟通成本,利好银保业务的拓展,监管调整与风控后台的升级也有利于优化客户体验。基于保险业与银行业业务性质的差异,预计在银保监内部仍将实行分部门监管,具体监管部门及其协调机制运行是否畅通将影响监管效率。(3)保险机构竞争格局呈现强者恒强态势以原保费衡量,大型机构公司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市场格局变化加剧。截至2月份,财产险市场份额前三的人保、平安、太保共占有64.748%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7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前十的公司占有85.485%的市场,较同期上升了0.03个百分点。寿险公司国寿、平安、太保、人保、太平共占有58.399%的原保费市场份额,较同期提升了12.9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前十的公司占有76%的市场份额,较同期提升了16.92个百分点。截至一季度末,上市公司中代表大型机构的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原保费收入达6564.14亿元,同比增长10.20%,远高于行业整体负增长,显示保险机构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4)保监会依法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2月23日,原保监会发布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实施接管的公告。原保监会通过会同有关方面组成安邦集团接管工作组,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从接管开始之日起,安邦集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接管工作组承担;接管工作组组长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职责,接管工作组行使安邦集团经营管理权。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是强监管原则下正本清源的体现。监管层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主要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进而伤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过去几年,安邦集团已经成为位居国内前列的大型保险集团,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以安邦人寿为例,2017年其规模保费收入已经位居行业第三位。2014年以来,以安邦为代表的险资举牌逐渐上演并呈现“野蛮人行为”的非理性举牌特征。以“万宝”之争等事件为标志2016年下半年险资举牌逐渐引起了监管层关注,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管理层针对举牌相继发布言论引导并出台监管措施,旨在规范市场化举牌这一行为。2017年以来,伴随监管层管制加强和有序引导,以非理性举牌、境外收购为主要标志的激进投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保险资金运用呈现出稳健投资、审慎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特征。(5)准备金释放开始成为利润增长的来源从上市险企一季度财报看,国寿、新华等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135.18亿元、26亿元,分别实现119.8%和42%的增长,其保费增长数据与利润数据出现背离,利润增速远高于保费增速。净利润大幅提升更多是受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根据敏感性分析,假设折现率增加10个基点,上述上市险企利润新增在当期营业利润中占比将超过30%,随着中债国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750日移动平均趋势变动,寿险利润将逐步释放。另一方面,由于寿险公司利润调整空间大,利润变化难以揭示保险公司实际内在价值变化。2.2018年展望:调整延续、结构分化持续、改革开放步伐加快(1)行业全面调整将贯穿全年2017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保费增长下台阶,既有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原因,也有政策变化带来产品期限与领取方式等发生变化使得销售难度增加,其他理财产品对理财型保险的销售形成冲击等原因。根据上市公司历史数据,主要大型上市险企保费数据约占全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一季度合计较去年同比增长10.20%,不但低于2017年全行业原保费18.16%的增速,更远低于去年一季度32.45%的增速。上市险企一季报数据确认行业步入全面调整期。伴随行业保费增速陷入负增长,承保端不利影响向投资端及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从具体数据来看,保费增长更多依赖期缴保费,以国寿为例,虽然业务结构出现优化,但首年期交保费为612.18亿元,同比仅增长1.5%;续期保费达1571.30亿元,同比增长39.4%。由此观之,行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开始下降。多项指标显示经营品质出现下降,比如营销员人数与人均产能下滑带来新单保费以及新业务价值同比负增长。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及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力将推动行业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伴随偿二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等系列办法正式实施,将在中长期范围内引领与推动行业精细化管理继续提升。在“本源监管”保障护航下,加上利率中枢上升触发准备金进入释放周期与税优政策等因素,行业发展方式将会在2017年基础上继续改善和提高。(2)保险投资面临多重风险2018年,险资配置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加息、中国经济增速下行、金融监管趋严、市场波动率上升、贸易冲突加剧等多重风险环境,保险资金如何稳中有进、趋利避害,从而取得风险可控下的稳定收益仍将是最大挑战。从一季度上市险企资产配置来看,多数公司加大对长久期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力度,但是受境内外股票市场波动加剧影响,权益类资产收益显著减少,总投资收益率出现下降。与一般机构投资者相比较,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均衡多元化趋势优势显著,保费收入稳定增长从而保险资金的持续流入为险资运用提供了天然优势。在市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的背景下,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结构有望维持相对稳定:2018年资产配置仍将会以银行存款、标准化债权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以股票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和部分另类投资为辅,严监管背景下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非标类资产占比预计小幅下降。未来,权益类资产的超预期表现将是险资收益率提升的重要前提。目前,从多家机构的表态来看,A股市场基本面健康、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从而权益市场存在多种结构性配机会。综合看来,预计2018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将稳中有进。(3)保险机构经营业绩将继续分化当前,行业中长期增长动力强劲与短期调整同时并存,较长时期内行业格局仍将呈现转型发展和结构优化的特征。具体到不同公司,在发展战略、规模效应与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共同作用下,大中小公司的业绩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专注本源发展提升高价值率产品比重的公司将会在价值增长可持续的道路上胜出。从近半年月度数据看,“134号文”对人身险业转型发展确实带来一定冲击,但其内在监管逻辑与行业发展保障属性一脉相承,不会影响行业中期发展。行业多数公司应对较为积极,平安、国寿等大型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结构改善明显,品质也得到逐步提升。大型公司有深厚的销售渠道积淀,综合经营、管理水平更高,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华夏、国华人寿等中小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也产生了初步效果;部分战略调整缓慢、不思进取的公司可能被优胜劣汰。(4)保险科技持续赋能行业创新发展当前,保险科技应用对于行业的变革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主要集中于技术门槛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营销和销售环节,而定价、保单管理等环节应用还非常值得挖掘。此外,保险科技对不同保险业务线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技术对车险影响是最深的,涉及整个流程;而寿险定价方面主要基于生命表,技术对其直接影响较弱;健康险数据由于散落在医院、政府、保险公司等环节,并未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针对上述难点及痛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和区块链(“BASIC”)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将持续赋能行业创新发展。保险公司及监管层对保险科技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与加大投入有望重构保险的未来,推动保险商业模式的迭代创新,为保险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动力和可实现性。保险机构通过积极应用科技和数据创造创新解决方案,从而降低成本、发掘价值服务,创造更多利润,实现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5)个人税优养老险开始试点,税优健康险放量值得期待4月12日,银保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根据《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在三地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保险消费选择。随着国内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居民养老保障需求迫切强烈,这对国内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试点方案,所在区域个人最高可获得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税前扣除额。与去年开展试点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健康险相比较,高于其税前扣除每月200元(每年2400元)的标准,表明这次避税效应金额更高、力度更大。此外,除了获得税前扣除外,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收入环节,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总体来说,该方案采取了缴费、投资环节不缴税而领取环节缴税的EET税收优惠模式。税收递延激励效应利于提升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利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完善。商业健康与养老将是险企未来业务开拓的重要领域,长期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贯穿客户生命周期,各家保险机构都在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商业健康养老业务发展规律的经营模式。养老险试点顺利实施和推广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最优客户体验。与个税递延型商业健康险类似,虽然政策旨在通过税收激励效果减轻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负担,但是政策在设计执行环节存在税优受众范围较小、消费者只能通过团险渠道购买、部分保险公司片面保守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从个税商业健康险推广经验教训看,试点顺利实施和推广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最优客户体验。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需要从优化产品设计、简化购买流程、扩大销售渠道、加大推广力度等方面多措并举,以满足与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养老保障需求。只有增强商业养老保险的竞争力,才能获得客户青睐,从而获取试点推广的成功。此外,还应该适时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借鉴美国个人退休金账户(IRA)的成功经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是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与产品范围,有助于增强活力与丰富产品形态,从而提高个人商业养老账户市场的运行效率。总体来看,相比其他商业健康险种,税优健康险费率较低但保障较高,可以带病投保,保证续保,该保险能够与医保衔接,减轻投保人医疗费用负担;伴随着试点推广到全国实施和消费者对税优险认识的逐步提高以及购买赔付过程不断优化、产品将更加丰富,税优健康险有望迎来较大发展。(6)保险业改革开放步伐提速根据十九大金融体系改革开放“顶层设计”安排,相关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措施将2018年底前推出,其中包括鼓励人身险等金融领域引入外资,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先行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保险业扩大开放对国内保险机构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持股比例放开,允许控股将为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提供资本金支持合作机遇,放宽控制权甚至允许100%控股,有利于减少中外资股东之间的摩擦,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保险业逐步开放有助于引入先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及成熟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国内保险业发展水平,从而通过加深合作提升国内保险业整体竞争力。从行业改革举措看,在两次商车险费率改革后,第三次商车险费改极有可能于2018年实施。改革将是部分地区会进一步下降费率浮动系数,部分试点地区将不再设置费率自主浮动系数上下限。五、推进银保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1.保障增长空间巨大、推动银保融合应加快保险牌照申领从2017年下半年起,国内保险业发展逐渐步入调整期与低谷期。虽然未来短期内(1-2年)保险业运行大概率延续这一态势,但从中长期看,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观察,与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水平相比较,国内保险业仍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并且保障驱动增长路径清晰。综合化是新时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主要战略之一,从增加客户体验度与粘性的角度来讲,有远见和志向的商业银行都应该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保障性消费产品或解决方案。大中型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收购、创设保险公司工作,以提升股东回报和客户服务能力;并且当前保险业发展的低迷期支持商业银行低成本获取保险牌照。在银保业发展回归本源的强监管时代,保险产品之于消费者的保障属性与长期储蓄属性愈加明显,保险机构内部“去银保渠道”化经营也更加显著,平安、太保等代理人渠道占保费收入比重已达90%以上,寿险业老大哥中国人寿占比也达近80%,保险机构纷纷发力代理人渠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把保险产业链条最有价值的环节拱手让予银行业。一方面,自建渠道可以掌控客户的保险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出于降低承保费用的角度,不愿付出高昂的“银保”渠道费用。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即使降低渠道成本也难以获得更大的银保谈判权,难以为客户提供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银保产品。保险业尤其人身险业转型保障大趋势格局下的去银保渠道经营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拥有专属保险牌照的极大必要性,回归本源之后的保险业之于商业银行业的行业互补性更强彰显出保险牌照之于商业银行的独特价值。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居民和企业为代表的客户存在着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为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提供基础动力。银保监会的成立无疑对保险业稳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行业形象与增进金融系统稳定性。微观经营层面上,银保监的合并成立将会降低监管沟通成本,利好商业银行银保业务的拓展,监管调整与风控后台的升级有利于优化客户体验。此外,银保监合并为商业银行获取保险牌照提供了有利机会,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动保险牌照获取,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并推动国内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商业银行获取险企牌照的发展关键是加强并深化与母行的战略协同,其战略使命是要利用保险业务承接银行资金,使业务、资金和客户在集团内留存。保险公司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其形式、期限和结构与商业银行差异较大、互补性较强,在集团内构建一张与母行互补性较强的资产负债表,有利于母行资本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提高集团整体经济周期经营能力。此外,成立银行系保险公司,可以推动保险专业化经营,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更好开展客群经营。2.重塑渠道型产品线,创新开发银保专属产品银保代理步入低迷期并不意味着银保渠道价值的降低,与代理人渠道相比,银保渠道人员整体素质相对稳定且更高,在移动支付背景下,银保渠道高净值人群接触效率更高,银保渠道价值仍在。当前银保受阻从根源上讲是缺少适销对路的产品。一方面,过去消费者更看重保险产品的投资理财属性,而银保市场中短期产品额度相对有限,无法满足中短期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供给侧缺少“爆款”产品及“双录”要求提高带来期缴保障性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伴随保险消费转型升级,国内保险业当前已进入期缴保障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银保合作应顺应监管与客户需求,重塑渠道型产品线,创新开发银保专属产品。做好银保渠道,一是根据银保渠道特点开发专属产品,重点开拓发展保障型产品与长期储蓄类产品,聚焦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疾险、医疗险等典型保障型储蓄型业务,打造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二是解决银保渠道现有痛点,建设“双录”系统,加强销售技能和合规培训,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销售能力的团队。银行保险业融合的本质在于通过重塑业务流程以实现客户创造价值。国外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是将保险产品与业务成功嵌入到零售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环节,通过构建包含产品设计、营销方式和售后一体的服务体系最终带来保险公司和客户双重的最佳服务体验。(完)民生银行研究院
金融发展研究团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闻雁归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转型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