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劳务县城有卖奶茶的地方吗

概况/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区西北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青龙镇距秦皇岛市128公里。处在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中, 具有较好的经济地理优势。全县总面积3510 平方公里。青龙因境内有而得名。 日实行民族自治,建立青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65%。 青龙是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境内有北方著名的祖山风景旅游区和。
青龙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1、矿产资源:全县有金、银、铜、铁、花岗岩、大理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花岗岩,初步探明储量就有26亿立方米,储量大,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经国家级放射性检验属国颁标准A类,遍及全县大部分乡镇,年产花岗岩板材200万平方米;黄金,全县有260余条金矿脉,经国家储委批准的黄金储量为8.9吨,远景储量60吨,现年产量3万多两;铁矿,全县可供开采的铁矿点有80余处,总储量4亿吨,现年产铁晶粉80万吨。石、铁、金是我县三大支柱产业,有广阔的开采前景。& 2、林果资源:全县有林业用地328.3万亩,现有林地面积212万亩,干鲜果树2200多万株,常年果品产量12万吨。主要有苹果、梨、板栗等。青龙的水果,由于气候适宜,生长期长,光照条件好,含糖量高,酸甜可口,畅销国内外。是“京东板栗”的代表产品,在日本单独注册商标为“”。所产的“龙富”牌红富士苹果,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倍受国内外专家好评和消费者青睐。青龙满族自治县3、畜牧业资源:全县有可供放牧的草山草坡170 万亩,饲草总储量27.5万吨,载畜量可达100万个羊单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 4、野生资源:全县有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130 多种;野生中药材400多种,有猕猴桃、山蕨菜等野生食用果菜10余种。有进行系列加工和对外贸易的广阔前景。 5、旅游资源:大自然赋于了青龙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祖山、都山、和不久即将竣工的桃林口水库等旅游景点,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塞外黄山”祖山,顶峰海拔1424.8米,山上险峰怪石,奇花异草,是一个理想的森林公园,--构成了真正的山海。青龙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1、公路运输便捷。全县乡级以上公路760公里, 可通往全县各个镇、乡、村 青龙满族自治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通讯现代化。邮电通讯实现了可直拔国内外长途程控电话。 3、电力充足。县内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4座,可满足现有及新上项目用电。&4、供水方便。青龙境内有五大河系,水源极为丰富,县城自来水设施完备,可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为了促进资源开发,繁荣青龙经济,青龙县政府在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欢迎国内外客商来青龙投资洽谈实业。
旅游资源/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甚多。东南面有气势雄伟、海拔1428米的祖山,山上有奇石、奇峰、奇水、奇洞、奇花,可供观赏的自然景点上百个。这里春季百花盛开、夏季云海蓬莱、秋季红叶满山、冬季林海雪原,是一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有塞北小“”之美称。它与山海关、构成秦皇岛“山—海—关”旅游金三角。西北方向有海拔1858米的燕山山脉第二大高峰——都山,它犹如一座摩 青龙满族自治县天屏风,耸立在县城西北部。山上植被茂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山顶有白沙似雪,古称“都山积雪”,属清代“口外八景”之一。
在西南长城“冷口”附近有古今闻名、能治百病的冷口温泉。此泉水温达41℃,内含钙、镁、氟等多种元素,对风湿、皮肤及心血管等多种慢性疾病有特殊疗效。由于它西依群山,南面长城,东临沙河,北近县城,加 上水质优良,是一处难得的疗养胜地。 省重点水利工程—桃林口水库,绵延上百里,犹如一条狂舞的巨龙,荡漾在青山绿水之中,在两岸奇峰美石的映衬下,佳境美不胜收 ,被誉有“世外桃源”。在肖营子镇温丈子西沟有清代“口外八景”之一的“大象飞泉”。此泉不仅夏景壮观,冬季更加迷人,游人至此无不拍手称奇 。1995年在此地建成青松岭旅游度假村,占地30平方公里。村内设有宾馆服务区,休闲木屋区、野营帐篷区;野餐烧烤区、野生动物观赏园、经济作物园、射箭狩猎场、休闲垂钓区等多功能区。1998年,被誉为“北国第一村”。2001年发现的凉水河溶洞群,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等十分丰富。2002年7月开始开发建设,添补了我国北方地区缺少溶洞旅游项目的空白。东北部与辽宁建昌、绥中两县交界处的阳山洞景区,山林茂密、奇洞遍布、古迹奇特。有大小岩洞几十个,洞内佛教文化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线天峡谷、、等景观可视性很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明长城从东、南、西三面环绕,是青龙与抚宁、卢龙、迁安、迁西四县的交界处,长183公里,大小关隘20余处,敌楼300多座,烟墩30个,还有古时留下来的铁炮、硝石、碑刻、将军坟等遗物,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均可开发成良好的旅游项目。 除上述这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外,还有历史文化、满族风情等社会旅游资源,可以说青龙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行政区划/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辖6个镇、19个乡,396村民委员会:青龙镇、祖山镇、木头凳镇、双山子镇、马圈子镇、肖营子镇、凤凰山乡、龙王庙乡、三星口乡、干沟乡、乡、土门子乡、大石岭乡、隔河头乡、官场乡、茨榆山乡、乡、安子岭乡、朱仗子乡、草碾乡、七道河乡、八道河乡、娄仗子乡、三拨子乡、凉水河乡。1930年析抚宁、临榆、迁安三县长城以北地区置都山没治局。1933年改为为青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因境内青龙河而得名。
200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辖6个镇、19个乡:祖山镇、木头凳镇、双山子镇、马圈子镇、青龙镇、肖营子镇、龙王庙乡、凤凰山乡、三星口乡、干沟乡、大巫岚乡、土门子乡、大石岭乡、隔河头乡、官场乡、茨榆山乡、平方子乡、安子岭乡、朱仗乡、草碾乡、七道河乡、八道河乡、娄仗乡、三拨子乡、凉水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8242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青龙镇 63833 祖山镇 21202 木头凳镇 29853 双山子镇 20243 马圈子镇 22873 肖营子镇 31897 凤凰山乡 10127 龙王庙乡 15139 三星口乡 12520 干沟乡 8425 大巫岚乡 26490 土门子乡 24733 大石岭乡 11186 隔河头乡 23511 官场乡 11260 茨榆山乡 16973 平方子乡 10606 安子岭乡 1 草碾乡 9211 七道河乡 8054 八道河乡 2 三拨子乡 11563 凉水河乡 18663 2002年底,青龙满族自治县面积3306.25平方千米,人口50.28万。辖6个镇、19个乡,4个社区居委会、396个村委会。县政府驻青龙镇。   镇政府驻大杖子村。面积304.2平方千米,人口6.18万。辖4个社区居委会、28个村委会:东街、南街、西街、街北;大杖子、子、广茶山、逃军山、五道沟、拉马沟、大石门、马杖子、土坎子、谢家岭、响水沟、苏杖子、北杖子、佟杖子、大营子、湾杖子、西双山、平顶山、老爷庙、蛇盘兔、河南、向阳、龙潭、前庄、三叉榆树、孟家窝棚、头道杖子。  镇政府驻木头凳村。面积224.5平方千米,人口3.08万。辖13个村委会:木头凳、牛角沟、吴杖子、、范杖子、白土山、傅杖子、邱杖子、张台子、大河南、安子沟、寿桃山、响水、谢庄、山东、岔沟、龙尾、八里地沟、大新杖子、跳鱼沟门、兴隆台子、杨树窝棚。 镇政府驻牛心山村。面积261.46平方千米,人口2.28万。辖16个村委会:牛心山、山神庙、陆杖子、英武山、黄山坎、三间房、安门口、丁家河、、洪水、东河、西河、三岔、柏树、黑沟、上河。  镇政府驻双山子村。面积106.52平方千米,人口2.16万。辖17个村委会:双山子、高杖子、大汇河、小巫岚、大块地、康杖子、古楼寺、沟口子、、王杖子、半壁山、曾杖子、黄杖子、金宝沟、鸡冠山、瓦房、红石岭下。  镇政府驻孤山子村。面积186.55平方千米,人口2.37万。辖17 青龙满族自治县个村委会:孤山子、三义合、水胡同、木孛椤滩、张杖子、马圈子、沈杖子、蒲杖子、拉拉岭、石杖子、头道河、杨杖子、兴隆沟、唐杖子、三家、三十六磙子、二道杖子。
 镇政府驻肖营子村。面积138.59平方千米,人口3.17万。辖24个村委会:肖营子、五指山、王子店、姚杖子、荒山沟、海红庄、楼子店、赵杖子、马道沟、高丽铺、温杖子、乱梨沟、王营子、白家店、薛杖子、柳树行、西庄、沙沟、温泉、光明、上打虎店、下打虎店、上抱榆槐、下抱榆槐。  乡政府驻龙王庙村。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1.61万。辖14个村委会:龙王庙、郝杖子、、北干树、南干树、龚杖子、偏岭石、田杖子、上西庄、孟杖子、老院、陈庄、起河。  乡政府驻碾子沟村。面积43.95平方千米,人口1.10万。辖10个村委会:碾子沟、岳杖子、何台子、歪顶沟、松木集、娘娘庙、汤杖子、楚王庄、孟台子、烧锅杖子。  乡政府驻三星口村。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19个村委会:三星口、穆杖子、出头石、谷杖子、陶杖子、三道沟、李台子、东转城号、西转城号、望宝盖子、龙头。  乡政府驻干沟村。面积103.69平方千米,人口0.94万。辖9个村委会:干沟、东沟、石盖子、南石门、烧锅店、北、南胡哈、盘岭沟、庞杖子。  乡政府驻大巫岚村。面积148.99平方千米,人口2.87万。辖27个村委会:大巫岚、东汉沟、子、张家沟、罗杖子、和平庄、汀、陈台子、秦木沟、西汉沟、铁炉沟、苗杖子、窦家沟、核桃沟、翟杖子、邢杖子、磨石沟、雹神庙、牡丹沟、李杖子、小狮子沟、大狮子沟、大于杖子、东赶河子、大院、窑上、张庄。 乡政府驻土门子村。面积136.78平方千米,人口2.60 青龙满族自治县万。辖18个村委会:土门子、景杖子、青山口、黄土坡、杨安堡、小岭沟、明塘子、薄杖子、新庄子、映壁山、架子山、东蒿、西蒿、水泉、石岭、河东、丰果、炮手堡子。
 乡政府驻大石岭村。面积114.33平方千米,人口1.15万。辖10个村委会:大石岭、写字洞、红旗杆、榆树沟、西石沟、小岭西、老沟湾、柳树漫、岭东、山南。  乡政府驻隔河头村。面积166.65平方千米,人口2.40万。辖20个村委会:隔河头、王新庄、北山根、南新庄、宋杖子、城山沟、董杖子、大森店、樊家店、南大峪、花果山、、大梨园、罗汉洞、老沟、都石、界岭、河北、刘庄、草场。  乡政府驻。面积84.3平方千米,人口1.17万。辖10个村委会:官场、八道岭、山岭高、大苇峪、石门子、谢杖子、夹脚石、头道窝棚、小峪岭后、鲇鱼洞沟。  乡政府驻茨榆山村。面积60.21平方千米,人口1.74万。辖17个村委会:茨榆山、沙金沟、杨台子、鲁杖子、白城子、杉树岭、磨盘山、双龙寺、土桥岭、乱石碴、八拨子、尖山子、霍杖子、厂房子、西山、蔡峪、下白城子。  乡政府驻平方子村。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19个村委会:平方子、冯杖子、周杖子、二道河、陈家屯、乱泥沟、南坎子、于杖子、北沟、薛庄。  乡政府驻。面积132.22平方千米,人口1.44万。辖14个村委会:安子岭、干树沟、三界岭、刘杖子、樊杖子、榆树林、砖瓦窑、白蟒山、金杖子、吉利峪、陡沟、东山、田庄、金马。  乡政府驻朱仗子村。面积63.36平方千米,人口1.39万。辖9个村委会:朱仗子、吕家沟、老李洞、焦杖子、陈杖子、前白枣山、后白枣山、卧龙池满、庙上。  乡政府驻草碾村。面积100.26平方千米,人口1.04万。 青龙满族自治县辖15个村委会:草碾、厂沟、华山、新升、高庄、新立、老台子、六柱沟、西马道、杨树下、后里洞、千里洞、阎杖子、东蚂蚁滩、西蚂蚁滩。
 乡政府驻。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19个村委会:七道河、六道河、五道河、四道河、三道河、后水河、彭杖子、、靛池子、城北、新桥。  乡政府驻八道河村。面积174.01平方千米,人口2.65万。辖19个村委会:八道河、边杖子、天桥沟、头道沟、抹子沟、钱杖子、二道沟、沟、崔杖子、郭杖子、四台子、牧马、邢厂、公厂、王厂、塔沟、大转、沙河、长沟。  乡政府驻娄仗子村。面积112.1平方千米,人口2.24万。辖15个村委会:娄仗子、前擦岭、后擦岭、前牛山、后牛山、西台子、朴杖子、杜杖子、狮子坪、大鹿沟、于杖子、小鹿沟、王庄、小山、小大杖子。  乡政府驻三拨子村。面积76.05平方千米,人口1.20万。辖11个村委会:二拨子、三拨子、四拨子、六拨子、七拨子、蛮子地、六柱坪、韩杖子、采桑峪、胡杖子、西沟。  乡政府驻凉水河村。面积114.55平方千米,人口1.94万。辖22个村委会:凉水河、上草碾、下草碾、东马道、北马道、蔡纪沟、柳资峪、救军炮、六珠坪、小马坪、大马坪、达子沟、石山沟、清河沿、沟门子、杏树坨、清泉、沙岭、落地、庄户、木孛椤台子。
历史概况/青龙满族自治县
古代时期春秋时为山戎国地,战国时属燕国。秦、西汉时属右北平郡,东汉属辽西郡。北齐入北平郡。隋属柳城郡。唐乾元年间改属河北道营州,为柳城县地。辽开泰二年(1013年)属中京道大定府潭州龙山县地。金为北京路大定府龙山县地。元属辽阳行省大宁路龙山县地。明洪武中废龙山县,遂分属永平府抚宁、迁安二县。清因之,乾隆二年(1737年)析抚宁县东境置临榆县,本县蘧分属抚宁、临榆、迁安三县。 民国时期民国十九年(1930年)析上述三县长城以北地区置都山设治局,驻地双山子,属河北省。二十二年(1933年)被日军侵占,始建青龙县,县署驻大杖子(今青龙镇),属伪热河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于年间建立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属晋察冀边区冀东专区。1943年7月迁青平县及承(德)青(龙)、青(龙)平(泉)二办事处属冀热边区第二专区,迁(安)卢(龙)青(龙)、凌(源)青(龙)绥(中)二县属第三专区。1945年迁青平、迁(安)遵(化)青(龙)二县属冀热辽区十五专区。1946年撤销联合县,建青西县(驻宽城),属冀东区十二专区,同年夏改属热河省第十七专区。1946年12月青龙、青西(县佐)二县由热河省划归冀东区,属十二专区;1947年4月改属冀东区十七专区,后撤销青西县,建青平县。1940年1月青龙、青立二县划归热河省,后撤销青平县。 新中国时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龙县仍属热河省。青龙县由热河省划归河北省,属承德专区。撤销承德专区,青龙县划归承德市。日复设承德专区,青龙县还属之。析青龙县及兴隆、承德二县部分地区,设立宽城县。1970年承德专区改称承德地区,青龙县属之。日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
自然环境/青龙满族自治县
秀丽的山川,使青龙富有独特的魅力。山水相依,春季繁花似锦,百鸟争鸣,生机盎然;夏季绿树成荫,风凉气爽,云霞蒸蔚;秋季满山红叶,瓜果飘香,绚丽多姿;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北国风光。一年四季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大自然赋予了青龙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东有祖山、阳山洞,西有温泉和溶洞,南有桃林水库风景,北有峻拔都山。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湖水,神奇的溶洞,温暖的泉水,自然景观把青龙装扮得美丽异常,格外诱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祖山,地处北京、承德、秦皇岛旅游大金三角中,北戴河、山海关、祖山小金三角中,海拔1424米,以峰险石奇、花香草异、云海瀑布、原始森林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一年四季景色皆宜。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王兆国、曾培炎、王忠禹、田纪云、钱其琛、周铁农、朱光亚、著名诗人臧克家、作家峻青等曾盛临祖山并题词。钱其琛副总理题词"祖山老岭,山清水秀,石奇林密,气清云飞",诗人峻青赞叹"劝君休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虚生"。&   桃林湖极目远眺,苍山如黛。湖上泛舟,滩平水静,清澈如镜,两岸青山倒映,湖底飞云如画,可谓人在船头坐,船在画中游。临渊垂钓,情趣盎然。&   冷口温泉,常年水温41℃。内含钙、镁、氯等元素和硫酸根、碳酸氢根等离子,长期沐浴,极具保健、理疗之功效。这里虽无万顷波涛,也无奇峰美石,但其西依群山,东邻沙河,近闻松涛,远观长城,加之空气新鲜,水质优良,不失为塞外一处难得的疗养胜地。& 都山海拔1846米,犹如一座摩天屏风,高耸在青龙西北部。清代曾有"都山高寒耸秀,俯视群峰,为群之镇。山上多林木,山顶有白沙似雪,或云雪积其巅,迄夏不消,望如堆玉"和"祁连绝处总燕支,到此回看北斗低。六月山头犹载雪,罡风吹落蓟门西"等记载。 凉水河石灰岩溶洞,别具洞天。洞中有洞,景中有景,异景奇观。人在洞中坐,胜似洞中仙。&   河北青龙皇家狩猎场,规划占地107平方公里;龙潭大峡谷蜿蜒曲折百余里;古长城东南西环绕青龙;花厂峪抗日根据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感人至深,有"铜墙铁壁花厂峪,固若金汤靴脚沟"之美称。&   完善的基础设施,使青龙的投资硬环境不断优化。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运力结构日趋优化,以承秦出海路、京建线等两横三纵为主的省级干线公路五条269公里,县级公路八条317公里,实现乡乡、村村通油路和水泥路。有地方铁路一条,距秦皇岛站42公里。青龙县城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距天津265公里,距秦皇岛港120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70公里。电力设施齐备,县内华北电网供电系统供电充足,有22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安变电站3座,35千伏安变电站7座,主变14台,可满足现有、未来境内大中型企业的正常运行。&   通讯快捷方便,全县程控电话设计能力50万门,市话容量3.5万门,ATM宽带网络建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缝隙覆盖。 &青龙河、沙河、都源河、星干河、起河五大河系蜿蜒曲折,穿绕全境,其直流密布,水源充足,水质上乘,满足工农业需要。城镇建设浓墨重彩,城区形成三横四纵主体道路网络格局,高规格现代化住宅小区相继落成,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县城形象不断改善,县城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品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座具有旅游价值、浓郁满乡风格的绿色山城。
自然资源/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锰、铀、重晶石、石英石、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煤炭等40多种。其中铁矿探明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以上,年产铁精粉650万吨,是冀东主要铁矿集中区之一;黄金探明矿脉300余条,国家储委批准的黄金储量8.9吨,远景储量110余吨,年产黄金近3万两,为国家万两黄金县之一;花岗岩储量26亿多立方米,年产石板材400万平方米,是华北地区主要石材集散地。林业资源
林果资源量多质优,全县林地面积328万亩,森林覆盖率60%。林木有油松、柞、椴、桦、杨、桑等百余种。木质优良,是建材、家居、造纸等行业的上好原料。有各类果园61万亩,苹果、板栗、梨、杏、核桃、山楂等干鲜果品常年产量15万吨。青龙甘栗、龙富苹果享誉国内外,倍受消费者青睐,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
人口民族/青龙满族自治县
截至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总人口54.1万,有满族、汉族、苗族、回族等11个民族,满族人口占68.6%。饮食
饮食以小米、高粱米、玉米、白薯和杂豆为主粮,以稀、干米饭为主食,大米、面粉甚少。近年细粮用量有所增加,但小米、高兴米仍为主粮。一般农户,常年粮菜混食,入冬至翌年春耕前,日食二餐,粥为家常饭。随着经济的发展,迄今,职工户多食细粮,农户亦不粮菜混吃,而逐渐变为稀、干搭配、粗细粮搭配,但粥仍属爱吃的家常饭。
受满族风习影响,人们喜食粘食,如粘干饭、凉糕、切糕、元宵、粽子、粘馍馍等,也吃发糕、散壮子、煎饼。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食还有夏季喜吃水饭,或热汤,或凉浆,因爱好而定。逢节令或待客喜做水豆腐、干饭伴水豆腐,别具风味。
副食方面,日常用菜以白菜、萝卜等大路菜为主,青椒、芹菜、韭菜、西红柿等细菜为辅,近年来增加了蒜台、菜花、葱头等。果品以苹果、梨、桃等水果为主,干果为辅。肉蛋类多为猪、羊肉和鸡蛋。春节杀年猪、腌咸肉。吃菜多做“大菜“和自家腌制的小菜。夏季喜吃生拌黄瓜和大葱、生菜蘸酱,冬季喜吃酸菜,富裕户则吃酸菜火锅。多数男性喜饮酒、吸烟、喝茶。成年人喜欢高度烈性白酒。宴会上有划拳、打筷子、碰“三十“、“赶集“等斗酒习惯。80年代后,啤酒、果酒逐渐进入一般农户。旧时,烟民多吸叶子烟(亦称旱烟、火烟),富有者吸水烟。叶子烟多自种自用,习惯用烟袋、火镰。现在青年多吸卷烟。饮茶以花茶为主,泡茶为主要饮用方式。近年来,汽水、果汁、果晶等饮料颇受人们欢迎。满族礼俗
青龙各族人民由于长期和睦相处,形成了崇尚礼节、尊长孝亲的美德。解放前,晚辈对父母、祖父母晨必省晚必敬,逢春节、结婚、丧葬、拜师,晚辈对尊长均执跪拜礼。亲友见面互道问候,并转问长辈安好。邻里相见必打招呼,讲究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同宗戒争诉,邻里要相帮。解放后,跪拜改为鞠躬,同志之间执握手礼或点头致意。倡行“五讲四美“后,在军人、干部、职工、学生中间推行使用“您“、“打扰了“、“对不起“、“谢谢“、“不客气“、“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现已蔚然成风。
亲朋之间重视礼尚往来,遇喜庆事都携带礼品祝贺,遇丧葬或其他灾祸,必登门吊唁或抚慰。邻里间相互协助,极尽亲朋、邻里之情。平日待客极其热诚,让座、敬烟、敬水,尽力筹备饭菜。满族居住
青龙区盛产木材、山草、石料,旧时建房均为木石结构。因贫富差异,房屋类型大体分两种:一是毛草房。柱、柁、檩、椽做骨架。二是砖瓦房。传统格局,房屋多坐北朝南,北房为正房,3-5间不等,东西房为厢房(亦称偏房、配房),2-3间不等,南房为门房。上时贫困户只盖正房,富户讲究五正三厢(东西厢房均为三间)或“四合院“。正房中产为灶间,两边为居室。居室南面搭“一字炕“,与锅灶相通,北面摆设箱、柜、瓶、镜等什物。民房建筑都开后窗、后门,院落普违围墙,临街开门。条件较好的户建门楼、影壁。近年来,一些居民改变传统格局,住房建走廊、厨房、寝室、会客室、贮藏室等,分别设置。建房、住房,有许多信仰习俗。旧时,建房一般要请人“定向口“、择动工吉日。上梁要唱喜歌,贴对联;中梁上要贴“阴阳鱼“,挂筛箩、红布,借以驱凶避邪;做脊合拢时要鸣放鞭炮,给工匠赏钱。住房以东屋为大,住长辈,西屋为小,住晚辈。神祗供奉也有一定位置,灶间北墙设“祖宗龛“,锅灶与火炕的墙上设“灶王龛“。在农村,这些习俗沿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住宅新建或改建成瓦房。近年出现“北京平“和楼房建筑。新建房屋多为木石结构,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追求美观、宽敞、舒适。一般新房都是外挂水刷石,饰以各种图案,室内吊棚、铺地板、白灰墙、水泥裙、玻璃窗。有的在住室还修了月台,院里建起拱窖、压水井。满族服饰
适应气候变化,冬着棉衣,夏着单衣,春、秋着夹衣。旧时,衣着以土布(家织布)为主。商家和富有者穿细布,绸缎或毛皮。70年代后,布料种类增多,质地提高。迄今,化纤已成主要衣料。旧时,幼儿多穿兜肚、围肩(俗称嘎拉)、开裆裤。成年男性夏穿汗溜儿,冬穿掩襟袄、甩裆裤,束腰,扎裤脚。农民上身披围肩,穿皮衩裤。商贾、士绅着长袍,套马褂、坎肩。成年女性夏季多穿汗褂、兜肚,其余三季着布衫、旗袍、甩裆裤,扎裤脚。富户女性围裙带。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淘汰。进入80年代,夏季多穿背心、衬衫、制服裤、牛仔裤,有的穿短裤。青年女性穿短裙或连衣裙;春秋多穿秋衣、线衣、尼龙衣、绒衣、毛衣和人民服、西服;冬季多穿制服棉裤,便式紧身棉袄,加穿外罩。青年人喜穿西服夹克服、羽绒服;有的外出时穿棉大衣、皮大衣或呢料大衣。衣服颜色、款式,历来儿童装、女装较男装艳丽、新颖。旧时,儿单穿的兜肚、围肩多绣花,或绣或挑,胸前缀以花鸟、人物等图案;女装领口、袖口、衣襟边缘多镶花边(俗称绦子),一般选用与衣料对比度较强的颜色。现在,儿童装在醒目处或印染、或刺绣、或补缀,均饰以文字或图案;女装除讲究质料、色彩外,尤其讲究款式,追求新颖别致。
鞋、袜、帽 民国以前,幼儿穿“猪头鞋、猫头鞋“,有“头双猪,二双猫,阎王爷找不着“的民谣,有姑姑送猪鞋的习俗。严冬老人多穿毡疙瘩、草鞋,富裕户则穿云头鞋(亦称老头乐)、暖靴。女人因缠足,很少从事田间劳动。民国以后,始有胶鞋、皮鞋,迄今各式胶鞋、塑料鞋、皮鞋,基本普及,并出现旅游鞋,雪地鞋。男女均穿家做布袜,现在,冬季老年人仍有穿棉、夹布袜者。民国年间始有线袜,现在,已普及了夹底袜、丝袜、尼龙袜以及毛线袜、毡袜。男人暖帽有风雪帽、棉帽头、毡帽头、三块瓦皮帽。现今发展为剪绒帽、毛线帽。凉帽有尖顶草帽、蘑菇式圆顶草帽、马落坡草帽,现今发展为礼帽式草帽和遮阳帽。四季通用的有礼帽、帽头、八角帽、解放帽、鸭舌帽等。幼儿戴“虎头帽、兔头帽“。旧时,老年妇女有戴帽习惯,今青年妇女亦佩戴各种毛线帽、草帽,并流行纱巾、围巾。
发式与饰物 清代,男子“半剃半留“,即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民国年间留头头,但少数老人仍留发盔。50年代后,由光头逐渐演变为平头、分头、背头。近年,少数青年留披肩长发。旧时,男孩前额留“栊梳背儿“,脑后留“拉毛儿“,也有留“歪桃儿“的。乡俗“栊梳背儿“和“拉毛儿“须在结婚回门时,由岳母在门口剃掉,并赠牛、羊或银洋做赏,表示从此成为成年人。姑娘前留“流苏“(亦称幔幔苏儿),后梳长辫,后演变为短发、“羊角辫“,近年讲究“烫发“。从结婚起梳圆头(亦称盘头)、绞脸。满族妇女有的梳两把头(亦称如意头),老年妇女也有梳“纂心子“的,后演变为燕尾发、短发,近年也有烫发的。佩戴饰物,旧时儿童多戴手镯、脖锁;男子多佩荷包、牙签、扇套;女性多戴头花、卡子、插针、耳环、手镯、戒指,近年又有戴项链、发带者。首饰多以金、银、骨、玉石为料,贫户只能戴铜料首饰。头花多用纸、绒、绢、绸等制成。
交通/青龙满族自治县
京建(昌)、秦青(龙)、平(泉)青(龙)大(青河)、青(龙)
抚(宁)昌(黎)4条公路在青龙县境内穿过。日,承秦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承秦高速在青龙县境内,有八道河、青龙、青龙东等高速路口。以承秦出海路、京建线等两横三纵为主的省级干线公路五条269公里,县级公路八条317公里,乡乡、村村通油路和水泥路。有地方铁路一条,距秦皇岛站42公里。青龙县城距距秦皇岛港120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70公里。
经济/青龙满族自治县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比2008年增长12.4%;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3988亿元,完成调整目标任务的10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2亿元,完成调整目标任务的108.8%,比2008年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亿元,比2008年增长4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8元,比2008年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14970元,比2008年增长16%;单位GDP能耗下降7.37%。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7.6亿元,比2009年增长15.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0.82亿元,比2009年增长6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亿元,比2009年增长3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比2009年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43元,比2009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8元,比2009年增长15%。
2011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6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全部财政收入由4.1亿元提高到17亿元,实现五年翻两番,年均增长3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77亿元提高到5.7亿元,比2006年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6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9%。
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1亿元,年均增长4.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亿元,年均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103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679元,年均增长14.5%。第一产业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新建标准化鸡舍450栋,新增猪牛羊规模养殖场570个。
新建优质果品基地1.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8万吨。“百里枸杞绿色长廊”新增2000亩,“百里精品杂粮产业带”新增2万亩。食用菌栽培达到600万袋。新建农夫宝生物有机肥等11个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新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4.5%,比2008年增长3%;农业增加值完成13.9亿元,比2008年增长18.1%。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新建标准化鸡舍180栋,新增优质果品基地2万亩、良种枸杞2000亩、有机蔬菜1500亩,食用菌栽培达到1200万袋。中红三融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将投产,神杞生物枸杞深加工等8个项目顺利推进。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7.5%,比2009年增长3%。
2011年,青龙满族自治县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9.3亿元,年均增长53%。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7家。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出口板栗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河北省肉鸡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县。第二产业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制定《鼓励铁选企业生产应急办法》,成立冶金矿山行业协会,对企业进行资金、资源、销售等全方位帮扶,转车企业由年初的28家提高到79家,生产铁精粉410万吨,实现税收4.2亿元。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7.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9.4亿元。青龙满族自治县工业增加值完成3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比2008年增长14.6%。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5亿元,比2009年增长48%。依托首秦龙汇、天驰、燕山等重点企业,完成5个矿区内整合和3个区域性整合。2010全年累计生产铁精粉600万吨、氧化球团220万吨,实现税收6.83亿元。
2011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工业增加值达到48.9亿元,是2006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3%;实现税金13.2亿元,财政贡献率达到77.6%。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3亿元,是2006年的2.9倍。9个重点片区全面完成,庙沟、安胜、天驰、华源等一批矿业集团初具规模,青龙满族自治县铁精粉产量达到806万吨,是2006年的2.9倍。首秦龙汇和唐钢青龙炉料氧化球团项目达产达效,德龙铸业、龙汇工程机械制造项目顺利实施。光电、太阳能电池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玻纤、栲胶、服装等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中红三融肉鸡屠宰深加工、农夫宝生物有机肥、羽佳蚕丝等1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第三产业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改建农家店65家,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达到53家,交易总额1980万元。龙城购物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家居建材购物广场、汽博城主体已竣工。祖山完成4A级景区申报,景区北门竣工投入使用,望海禅寺建成开放。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7.4万人次,实现社会收入2.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6亿元,增长27%;三产增加值完成16.2亿元,比2008年增长11.2%。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汽博城、家居建材城、家乐家大型购物中心竣工投入运营。新改建农家店130家,兑付家电下乡购置补贴570万元。祖山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生态停车场、画廊谷步游路改造等工程竣工,景区至北戴河旅游快速路被列为省重点交通项目,提升扩建项目获省政府奖补资金1000万元。南山生态观光园被列入全市首批旅游参观点。各景区共接待游客4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76亿元,比2009年增长36%。
2011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家居建材城、汽博城、家乐家购物中心、天洋电器商场等9家大型商贸企业投入运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改建农家店444家,累计发放家电、汽摩下乡购置补贴2150万元。被确定为河北省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望海禅寺建成开放,祖山、黄金溶洞分别晋升为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南山生态观光园被列入市级首批旅游参观点,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累计接待游客17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9亿元。荣获“亚洲金旅奖·最具发展潜力旅游县”称号。
社会事业/青龙满族自治县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完成32所中小学布局调整,干沟小学等11所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满中迁建和公立幼儿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开工建设,满族中学迁建和县城第一幼儿园主体竣工。完成19所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新改扩建中小学33所,改造D级危房4370平方米,被评为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卫生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完成凉水河等10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安门口等11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中医院改扩建工程主体竣工。青龙满族自治县人口出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均控制在市定指标以内。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完成6所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青龙满族自治县人口出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均控制在市定指标以内,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文化
200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等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花厂峪革命纪念馆主体竣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挖掘发现双山子红岭上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青龙满族寸子秧歌”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县志》通过国家评审。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竣工投入使用,烧酒技艺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保护名录。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建成开放,革命烈士陵园开工建设。中国奚族文化研究中心、金代烧酒研究会先后挂牌成立,被命名为中国奚族文化之乡、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广播电台成功复播。在河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3金6银的好成绩。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县志正式交付印刷。社会保障
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新增城镇就业38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8560人,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7%,重大疾病报销上限从3万元提高到4万元。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4.6%,为6.7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4200万元;社会养老保险在河北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双山子敬老院被评为河北省模范五保供养中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最高限额分别提高到8000元和5000元,为2405名群众发放救助金624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共发放低保金3577万元。245套廉租房竣工入住,发放廉租住房保障金40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800户,完成进度位居河北省第二。投资1130万元,解决了21个村1.5万人饮水安全和174个村3.7万人临时缺水问题。村干部人均基础职务补贴由3273元提高到4436元。
当地特产/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板栗个大皮薄,色泽鲜艳,果肉细腻,风味芳甘独特。是“京东板栗”的龙头产品,在日本单独注册商标为“青龙甘栗”。青龙“京东板栗”在2006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青龙品质好,含糖量高,口味独特。“龙富”牌红富士苹果平均单果重250克以上,最大单果重可达500克。2001年11月,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国家名牌;、2001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北省“名优产品”;2006年,“龙富牌”红富士苹果获“河北省名牌”荣誉称号。
青龙有“粒大、色红、肉厚、质柔软、籽少、味甘甜”。木头凳镇、干沟、大巫岚、凤凰山一带建成百里枸杞长廓,为秦皇岛市枸杞主产区,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
青龙安梨个大皮薄,耐贮存,是京津唐秦等城市和东北地区市场上安梨的主要供地。
青龙水豆腐色、香、味俱全,青龙水豆腐不仅入口软、滑,有一种原汁原味豆子的清香,还有很好的药膳作用。
风俗民情/青龙满族自治县
满族猴打棒
青龙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已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娄杖子、八道河、凉水河、隔河头等乡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在表演形式上可分为秧歌走街和单个节目打场,并伴随小出子节目《捕蝴蝶》、《摸花轿》等。
当地名人/青龙满族自治县
杜汉川(1882年~1920年)。原名澄,字恩波,八道河乡沙河村人。被袁世凯选拔到天津新军,委任为“军政宣讲官”,被派到江苏一带宣传“新政”。杜汉川为建学校费尽心血、历经坎坷。1918年春,学校终于落成,定名为“龙王庙高等小学校”,1938年改名为龙山高等小学校。杜汉川被推举为龙山高小第一任校长(也称董事)。这是旧中国时期青龙境内创建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学堂。
李秀(1897年~1985年),字志清,肖营子镇沙沟村人。他是一位艺术上造诣很高的民间皮影演唱艺人,是“皮黄腔”的创始人,皮影界有成就、有影响的优秀演员。1979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得到了陈云等中央领导的表扬。1980年,在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并担任了唐山地区戏校名誉校长。
关馥庭(1900年~1971年),名桂华,号馥庭。出生在娄杖子乡朴杖子村的一个满族医学世家。河北省第一届政协委员,是闻名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老中医。
赵成金(1914年~1962年),曾用名赵金成,汉族,原牛心山乡花厂峪村人,共产党员,全国著名的民兵剿匪英雄。
詹福瑞:男,满族,1953年11月出生。河北秦皇岛市青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4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47:2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