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政小论文2018 600字1000字

2018最新时事政治论文:焕发新时代的巾帼力量
09:43:13 | 人民网
: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一
点通、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辽源中公教育小编为大家提供2018
辽源最新时事政治:养老金够发吗?就业形势如何?官方回应四大民生热点,
更多热点请关注辽源中公教育考试信息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个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08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向广大女同胞道一声祝福,向身边每一个&她&致一份敬意。
女性的发展程度,标注着人类文明的刻度。回首激荡一百多年的妇女运动史,从&面包加玫瑰&的权利觉醒,到&男女同工同酬&的抗争呐喊;从&女人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人的光辉来照亮自己&的理性思考,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迈宣言,无数女性从束缚中得到解放,许多曾经遥远的梦想早已触手可及。今昔对比,&她力量&之贡献,&她魅力&之精彩,&她智慧&之非凡,也让一个结论愈发清晰: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
置身中国,巾帼竞芳的&中国风采&,与蹄疾步稳的&中国速度&相比,同样令世人瞩目。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殿堂上,女性代表委员尽心履职的靓丽风采,注解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抵达的现代文明高度;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她们&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奋斗,建功立业、成就非凡业绩,展现着中国故事的精彩。家里是&贤内助&,职场中是&女达人&,相比过去,中国的女性不仅在权益上有更充分的保障,在发展上也有更宽广的空间。
历史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女性的力量。放眼神州,正是因为有&她们&,今日之中国才更加辉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在大漠深处守望历史遗产50余载,让莫高窟的历史光芒照耀今天;&当代女愚公&邓迎香领着村民一锤一镐砍山凿洞,凿碎了千百年来贫穷的封锁;&90后&姑娘马丽娜带着志愿者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代购2.6万张春运火车票,让&风中的无脚鸟&赶上了回家的列车&&正是&她们&身上迸发出的&向阳生长&力量,给社会刻下美丽印记,为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巾帼力量。
有人说,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所有人共同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妇女节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消除那些明里暗里的性别歧视,拆掉那些有形无形的&天花板&,摒弃那些重男轻女的陈腐观念,将&男女都一样&从口号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从理念贯彻到国家治理的每个环节,才能让&她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美丽人生,也才能激发起更强大的&她力量&。
&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期许女性同胞的未来。在新时代,用实际行动为妇女的发展进步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让发展成果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我们必能让亿万妇女在与时代同行中赢得出彩人生,在勇立时代潮头中尽显巾帼风采。
《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免责声明]本
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
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编辑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随时咨询报考问题
更多吉林请关注:
责任编辑(赵新宇)
相关文章推荐硕博论文网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
>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篇
本文是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本专业论文主要研究新闻学概论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纸编辑、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方面。
本文是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本专业论文主要研究新闻学概论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纸编辑、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方面。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新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一: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节目研究
第 1 章 &绪论
电视直播的意义已经无需赘言,对突发性大事件严阵以待,已成为媒体人每天的工作常态。很多时候,新闻刚发生不久,就会看到许多卫星直播车一字排开,及时直播。在事件现场,各个电视台的直播车比相关的应急处置车辆要多得多。对于大事件直播第一手资料的争夺和首家、独家的发布,成为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标志之一。本文着重论述的是策划型大事件直播,并选取了《直播大事件》这个节目来分析它的具体操作,试图打造一个直播模板。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电视直播已经不再是某一家媒体之专。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行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台最基本的要求和能力,同时也是重要的业务制高点。电视行业已经提出了&直播到地球末日&的口号!所以抢占优秀的直播资源已经成为保证收视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直播,如何抢抓直播资源,什么样的直播能有高收视率,这些问题是现今媒体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迷思。本文主要研究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这档直播节目,是因为其作为地面频道在直播领域对中国电视的冲击。很早以前就有了&有大事,看经视&这样一个口号,也奠定了这个节目顺利降生的基础。之所以有这个选题,是因为&直播&这个词符合大潮流、大时代。重大事件的直播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可以铸造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对电视台的发展意义重大。美国的&9&11&事件成就了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大大提升了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电视直播现在甚至已经进入了太空!直播所带来的兴奋和刺激,正是各大电视台四处寻找目标的源动力!而以上提到的几场直播,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都无一例外的打断常规节目的编排播出,改为直播这些大事。本文计划从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的成功经验中取其精华、以小见大的分析电视节目直播的传播理念及方法,并探索未来的市场化道路。从它的成功与不足中总结经验,揭示做好直播节目的要素构成,研究其传播模式。
1.1.2 &选题意义
对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节目的研究,能够将电视策划型直播节目的现状落实到实际的实例中来。试图提炼总结出该节目的相关信息,提供模式样板以便于借鉴和参考。也可以从这一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的发展,透视出整个中国电视直播节目的变迁与发展。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目前对电视直播节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直播上、以及电视直播的语言上,对整个电视直播类节目的具体操作、市场拓展未完全建立,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论文可以通过对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这个纯直播类节目现况的研究,总结得出电视直播节目的分类、具体操作、传播理念、应急预案等问题,建立较为完整的模板样式,为其他媒体同仁提供借鉴和帮助。
2.传统的电视手段和盈利方式在不断地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如何改变盈利方式?如何台网联动?是现在思考的大趋势。本文也将参考专家学者的意见,试图整理和补充,以便于总结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提供参考意见。
1.2 &本论题研究现状
检索各大期刊数据库,与湖南经视的相关论文非常少,与湖南经视直播节目相关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这给论文的写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笔者只能通过湖南广电自己发行的《经视卷宗》、《追梦&&湖南电视 40 年》、《走进电视湘军》等几部书籍来搜集关于《直播大事件》的资料。加上中国电视主流直播节目的资料来论述。通过数据库搜索与湖南经视相关的内容为辅完成论文的文献部分。
1.关于电视直播概念的研究
电视直播即电视节目的直接播出,无剪辑、无法重来,第一时间直接播出方式。在各大电视台努力追求高收视率及媒体影响力的今天,快捷迅速的直播方式无疑是媒介争相抢占的高地。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直播不再是偶尔为之的小心尝试,而是常态化的表达。各大媒体对于优势的资源的抢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纵观国内对电视直播的研究多集中在电视新闻方面,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去解读新闻直播类节目。
隋岩,李悦在《电视直播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建构软实力的优势》中谈到,电视直播是一种节目的制作方式,它同时进行电视信号采集、合成与播出。在电视传播中,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同时也是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崛起的第一优势。
2.关于电视直播现状的研究
直播是电视生命的原动力,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指出的:&电视的一个重要审美特点是叙述&此时此刻的事件&。&所以,直播既是对媒体的挑战,同时也是媒体必须秉承的责任。现在大部分研究都把直播进行了分类。更多的电视直播分类研究则是在新闻类节目的直播,如:
电视直播在当今媒体中已经不是稀罕物,从最初的怎样做直播到后来的做好直播,现在已经发展到争夺优质直播资源做精做细。事实上,1958 年 5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时,用的就是直播的方式。但是那时的直播和现在已经不能同日而语。随着技术的发展,直播的形式创新不断地刺激着媒体和受众的兴奋点。
第 2 章 &电视直播与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
直播,作为电视最先进的表达,一直被媒体视作抢占业务、收视高点的手段。许多媒体已经大声疾呼:&直播到地球末日&的强势口号!那么究竟直播节目如何做?做什么?直播分成哪几种?在这一章中,笔者试图来进行分析。
2.1 &电视直播
2.1.1 &电视传播的直播方式
电视的传播方式一般分成直播和录播两种。录播是指节目在完成了全部编辑和制作后播出的一种节目形态。录播能使作品在播出前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检查与把关,它是相对安全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相对于直播而言更能够让节目精致和丰富的节目形式。常见于娱乐节目及新闻杂志之中。
电视直播的概念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您所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电视传播的直播方式范畴比较复杂,也常常容易混淆。我们经常看到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喜欢在右上角写上&直播&或&live&的字样,以显示自己正在直播。可是实际的直播内容与直播的方式之间却大有不同:演播厅的直播是直播;记录现场正在发生的事件是直播;记者连线也是直播,但这三种直播又是不一样的直播方式。所以,现在业界更愿意把直播的方式分得更细:1.实况直播的方式:顾名思义,这种就是纯粹的记录现场,观众看到的画面,可能仅仅就是因为技术原因延迟几秒钟的现场画面。2.连线直播:一般指的是在现场的记者所做的连线报道,也可以称作是连线代现场。3.演播室直播:指纯演播厅直播,是最简单的最常用的一种直播方式,就比如日常新闻,它的直播仅仅限于在演播室里主播的播报,或是对提前拍好的素材的转播。虽然这是三种不一样的电视传播所运用的直播方式,但是在日渐成熟的节目操作中,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以下 4 种直播的混合使用。
1.现场实况直播+演播厅
现场实况直播,是指电视的直播全程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完成的。这种直播的风险比较大。如果没有后方的总调度,万一出现问题,极易出现调度不灵、沟通不畅、无法救场等直播事故。所以纯现场实况的直播通常与演播厅同时进行,演播厅是大后方,当前方出现问题时,可以由演播厅进行补救。因为演播厅的环境相对安全,并且有保障,一场直播前肯定会做好相应备播带、主持人及嘉宾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有些时候人无法到达的现场,就需要演播厅的解说来辅助完成。比如:中央电视台所做的&神舟十号飞船&直播。在&神舟十号&准备飞天前的一段时间,直播组已经无法再进入到发射场地,只能由工业镜头或者红外线镜头等专业设备记录现场画面,所以直播组特意准备了一组 3D 的视频,让主持人身临其境的为观众讲解整个火箭的构造以及发射过程。
2.2 &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
《直播大事件》是由湖南经视&&一家地面频道所打造的以轰动性、吸引眼球的创意事件为主题的,常规大时段直播节目。节目内容主要为有。节目一开始的风格就是定位挑战与新奇这两个主题。该节目于 2007 年 10 月在&浏阳世界最长鞭炮&声中走进公众视野,第一次让大家觉得,原来放鞭炮也是可以成为直播的素材。据不完全统计:从 2007 年至 2014 年,《直播大事件》一共生产了近 200集左右的节目,花了近 8 年时间让&纯直播&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节目组总共由十人组成:一名制片人、一名执行制片人、八个现场导演。由于技术的进步、人员配置的更趋合理,我们看到《直播大事件》的发展,正日渐从简单制作向高难度、高标准、高要求发展,这不仅仅是这一家栏目的变化,也投射出整个中国电视直播的进步。
2.2.1 &《直播大事件》的历程
《直播大事件》历程分成三个时期:
一、创始期:发展期主要指在创办之初到走出湖南这个时期。一个地面频道由于上星、题材、经费等诸多原因,要在全国有影响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在全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地面频道为数不多,湖南经视是其中一家。在 2007年全国 TV 地标王评选中,湖南经视与另外三家地面频道,凭借在各地的高收视及影响力,被称为&中国地面频道四小龙&。湖南经视是其中尤以直播为王牌的地面频道,从 1997 年创台之初就开始探索并坚持直播,《经视新闻》是最早一批每天直播的新闻节目,经历了 98 年抗洪直播之后,湖南经视对大事件的眼球效应更为重视。这样的直播意识为《直播大事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始期的《直播大事件》的特点概括为:不定期、摸索期、记录式、简单化。直播本身就是充满不可控制的悬念,直播的前期策划能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但是不能完全做到没有漏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直播节目里镜头画面的捕捉与现场呈现并不是非常到位。这一时期为了保证节目的顺利直播,常常也会采用录播+直播的方式,有时候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纯现场直播状态。地面频道要寻求突破,必须要有走出去的实力,创始时期的直播大事件力求走出省内,成为一个在中国都有影响力的节目。2007 年 11 月 18 日,也就是正式开播的第二个月,直播&蛛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爬天门洞&。当天的挑战直播,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电视媒体参与同步报道,新浪网还进行了同步视频直播,中央电视台的多个新闻栏目使用了记者出镜的新闻稿件;此外,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成都商报、海峡都市报等国内主要纸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路透社还向全球播发了新闻通稿。
第 3 章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运作..............17
3.1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选题 .......... 17
3.1.1 &《直播大事件》的选题标准 .................. 17
第 4 章 &《直播大事件》的直播操作 ........30
4.1 &《直播大事件》直播规程 ..................... 30
第 5 章 &《直播大事件》的媒体成就 ..................47
第 6 章 &《直播大事件》展望
当然,这个节目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题材不足、投入不高、产量不连续等。节目的质量有时也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前后方说法不统一不严谨的情况。过于追求轰动效应、眼球直播的《直播大事件》,偏向于策划型的活动类直播,这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局限性非常明显,最主要体现在较少关注原发性的社会大事件直播。对于新闻事件的直播敏感度,是目前各大媒体竞相比拼的新技能,也无疑是最为考验直播队伍水平的利器。对于新闻大事件的把控,能够打造频道话语权、丰富节目类型以及锻炼直播队伍,《直播大事件》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重视对于新闻大事件的把控。另一方面,不是每一场直播都能有轰动效果,很多时候为了直播而直播,这也是常态化的背景下所面临的矛盾。面对着技术费用、劳务费用、卫星费用等大笔费用的支出,经费不足的直播组也必须面对压缩成本的可能。所以《直播大事件》也在努力探寻,如何更合理高效地运用直播手段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如何能脱离传统盈利模式及制作模式,来开创一条新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康庄大道,这也是《直播大事件》,乃至整个中国电视不断探索的方向。
6.1 &《直播大事件》的持续尝试与探索
其实《直播大事件》在传播的模式上还是有创新的。作为一个地面频道的节目,能有今日的传播度,除了与自身的发展有关,还得益于其提供的免费公用信号的传播。现在已经不再是资源独占的时代,与其哄抢优势资源,不如共享其传播效果。利用竞争对手的平台,建立更多沟通渠道,扩大传播范围。这一章主要从《直播大事件》的公用信号制作这个方面,来阐述该节目在制播分离上迈出的一小步。
在各大电视台努力追求高收视率及媒体影响力的今天,快捷迅速的直播方式无疑是媒介争相抢占的高地。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直播不再是偶尔为之的小心尝试,而是常态化的表达,对优势直播资源的抢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媒体发展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地摩拳擦掌,让事件的透明度、行业素养、制作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提升。虽然对于大事件直播的掌控和把握跟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距离,但是已经让受众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在限娱令的背景下,新闻类和纪实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登陆了各家电视台。与此同时,这些节目也在找寻方法,如何破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强势收视表现,成为品牌、王牌。所以,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当有突发大事件发生时,几乎所有媒体都不愿意缺席。而对于策划型的大事件直播,却因为人员与技术、资源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大范围、高强度的趋势。
湖南经视的《直播大事件》节目,作为中国内地独此一家成系列、有规模的常规栏目,在直播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其特有的直播模式也给媒体同行带来了参考价值。笔者结合《直播大事件》这档直播节目的具体构成,以该类型直播节目的具体操作、节目运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了该类型节目的模式。并初步建立了对于策划型大事件直播的经验系统和模式样板,对于同行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该直播节目的优势传播入手,在公用信号以及媒体联动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面频道强强联手,走出局限的思考。
本文是从实际的节目操作出发,运用举例与分析的方法,严格遵循着做什么,怎么做的模式,从而阐述直播节目从策划到播出的整个过程。详细论述了一档节策划性事件类直播节目,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直播的流程规范与配置要求。本文的第四章及第五章,给出了一档常规电视直播节目的构成与要求,制定了一个相对标准的流程与制作明细。也总结了一档大事件直播电视节目所需的配置与具体分工。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二:来华传教士媒介使用研究()
第 1 章 &绪 & 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日渐升温,但以往对传教士和传播活动的研究侧重于某人、某时、某种范式。由于基督教在华传播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所以他们的研究都存在各自局限,不能完整反映基督教在华活动的全貌。本研究认为,要把握传教士的传播规律以及进一步对其进行评判,研究媒介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媒介是突破人体及环境束缚、消除时间与空间上局限的重要手段。而且仅研究一种媒介也是不够的,因为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使用它们的人也随时随地根据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或适应,或反抗。所以,研究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就研究了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相反,从某些范式、模式或策略出发来看待异质文化间交流的方法,由于偏向一隅,往往陷于刻板与僵化。本文试汲取各种理论范式之长,克服各自局限,从媒介自身的性质及其交互关系出发,参照传教士对其使用情况,力图管中窥豹,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活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期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1.1.2 &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政府通过在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对外派遣精通外语之华人的方式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已经为深入的文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正如几个世纪以前来华传教士们一样,文明的传播者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困难与困惑。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于没有信息可以传播,而在于怎样将既有信息转化以及通过什么媒介传播出去。本研究将明清时期传教士们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整理归纳,希望就跨文化传播中如何理解和使用媒介问题进行一番探析,试图发现一些媒介在传播中起作用的规律,希望对中国文化传播者们有所助益。
1.2 &文献综述
1.2.1 &传教士活动研究
描写传教士活动的通史类相关专著有:赖德烈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描述了从元朝到 1926 年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事,将中国历史背景和在华传教活动结合起来,试图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宗教的角度来加以阐述,比利时的钟鸣旦教授认为该书&大概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深入和完整的通史著作&。法国耶稣会士费赖之(L. P faster)的不朽巨著《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叙述了从 1552 年至 1773年在华的耶稣会士共 472 人的事迹传略,后经冯承钧先生翻译注释,形成研究明清耶稣会士的最重要的史著《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法国传教士裴化行的《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以晚明耶酥会士中的杰出人物为代表,将早期中国天主教的历史生动展现。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编著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士纪念录》详尽而准确地记录了 1800 年到 1867 年之间 338 位在华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及其中外文出版物。《纪念录》关于外国传教士在华报刊活动的记录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史的权威性资料。
一些学者倾向于从社会学角度描述传教士活动。如狄德满的《华北的暴力与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把焦点放在对高度复杂性地方环境相当细微的描述上,探索外国传教士和他们的皈依者是如何在华北平原这个根深蒂固充斥着暴力文化的地区开展工作的。该书提出的特殊环境中的阶层流动及其变化,深刻反映了媒介使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关于传教士个人活动的著作和论文不胜枚举。传教士金尼阁翻译并增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在欧洲一版再版,引起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热潮,也成为研究利玛窦的最重要史料之一。另如马礼逊夫人撰写的《马礼逊回忆录》,李提摩太的自传《亲历晚清四十五年》等,都是了解传教士自身活动及心路历程的重要资料。
以上著作注重描写及考证人物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对人物如何使用媒介均有所涉及,但是并非以媒介作为线索来组织全文。
第 2 章 &使用适应中国文化的媒介进行有限度地传播
2.1 &使用中国本土媒介进行传播的背景及原因
2.1.1 &公教海外传教的热情及对华传教的困难
14 世纪上半叶,欧洲黑死病(即鼠疫)使罗马公教的精力集中在保存和恢复欧洲的修院上面,所以对能去遥远的东方进行传教的人员不多。在东方,蒙古帝国的分裂切断了欧洲和中国往来的陆路,伊斯兰教徒控制了中亚与印度洋,使欧洲人去远东变得不可能。
欧洲重新对远东启动传教事业是由于三个因素:1、15 和 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并于 1498 年到达印度。哥伦布想找另外一个通往东方的线路,结果导致美洲被发现。欧洲人在阿斐利加、印度、印尼和远东建立了一些基地,而在北美和南美他们进行征服和建设。2、欧洲那时发生一些知识和工业方面的觉醒。建立大教堂运动、大学兴起与中世纪经院哲学传统是其他早期表现;文艺复兴和随之而来的人文主义也是同样精神的表现,而它的继续发展包括广泛使用印刷术、天文学发现与科学方法的改进。欧洲人的思想被重新形成。3、16 世纪欧洲的宗教复兴表现为新教改革运动和公教内部革新。新教获得了原本属于公教在欧洲北部大部分和南部少部分的地区,而公教则在欧洲坚守来自新教的挑战,以及开始规划向新的地区传教。耶酥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由巴黎大学的一个小团体发端而成。随贸易而拓展的欲望与知识上的觉醒使他们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他们坚信全世界应该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就。
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新航路后一直向东航行,于 1515 年在马六甲建立基地,凭借这个基地觊觎中国。1520 年,一位葡萄牙使者去了北京,&但他不能获得葡萄牙贸易的合法化,而且他被领回广州去了。&16 世纪的中国人不欢迎外国人,日本在沿海的搅扰加深了其对外国人的敌意。1550 年左右,葡萄牙人设法占用了广州附近的一个半岛,并在上面建立城市&&澳门。澳门是欧洲与中国交往的主要地点,是唯一的华人允许欧洲人定居的地方。而广州是主要的允许外国人进行贸易的港口。
2.2 &公教使用中国知识分子通用的媒介有限度地传播
公教对知识分子进行有限度地传播是由他们使用的媒介特点决定。传教士最初进入中国传教需要获得中国官方的认可,否则会被驱逐,所以使用官方的媒介势在必行。使用官方通行的官话、文字以及印刷术的结果,是将传播受众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因而公教的传播是有限度地传播。传教士们对于弥合由于中国语言文字造成的横亘在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信息沟&作出一定的尝试,他们引介的象记法以及拼音注音法主要是为来华传教士学习中文服务,但并不在于将其推广,并未得到中国人的重视,反遭到一些文人的轻视。公教后来进行的实践是将华人授予拉丁文与中文,并让他们学习西方的仪式,再将他们送入内地进行传播基督教信息,这就是&以华养华&的方针,其出发点乃是通过媒介方面的训练来塑造兼具中西文化特点的人,使之承担传播者的责任。传教士主要利用华人的雕版技术进行文字、图象的复制及印刷。两百年间,有在中国发明新式印刷机和从法国携来手提印刷机的记录。发明印刷机是应乾隆皇帝的旨意,以印刷皇帝喜爱的地图和战功图;耶酥会士送回法国留学的中国人归国时(1765 年)携带的献给皇帝的礼物中有手提印刷机一台,但关于其下落的记述不详。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文字印刷品需要借助官方的许可、华人的名声、华人赞助甚至印书商的中介作用才能得到推广,这种印刷媒介的特点也导致传教士们通过文字传教的有限性。
2.2.1 &使用官话获得在知识分子圈子中传播的便利
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上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分别进行传播,这已有定论。但鲜有人追问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传教士入华的背景决定他们首要打交道的对象是官员们,而官员们沟通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中国文字以及官话。而它们只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所掌握。学会中国的语言文字,即可以在官员们之间进行有效传播,还能让一些接受教义的知识分子自发地支持传教士与推广基督教,从而在政治上提供保护,在经济上进行援助以及提高基督教在民众中的声望。明末,与官员交往突出的例子有朝廷里杨廷筠、李之藻与徐光启。在传教士们与知识分子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更多地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而西方的宗教和科学知识则通过翻译成中国文字来得到保存和传播。
第 3 章 &媒介使用的转变期:西方模式的输入.................. 30
3.1 &中国对传教士媒介使用的限制 ................. 31
第 4 章 &媒介使用的强化及其对传统社会的瓦解作用.............. 49
4.1 &列强的支持消除对华媒介使用的限制.................... 49
4.2 &传教群体对华人人际网络的影响 ................ 51
第 5 章 &传教士媒介使用评价及启示................ 76
5.1 &传教士媒介使用的评价................... 76
第 5 章 &传教士媒介使用评价及启示
前几章介绍了从明末至清末传教士媒介使用的基本情况,这个历史很长,而且涉及基督教的两个支派。我们叙述了整个过程的历史,但现在应该来估量它,总结它的特点以及对它做出合适的评价。
5.1 &传教士媒介使用的评价
5.1.1 &罗马公教媒介使用的评价
整体上看来,在各个时期,罗马公教更重视口头传播,虽然早期耶酥会士给人的印象是努力在进行书面传播,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译著,那不过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策略。当时大部分的书要么是出于向华人展示自己文明的目的,要么是根据使用同样媒介的知识分子的需要而作,要么是根据皇帝的旨意而作,或者是出于纯粹的研究兴趣。总之,似乎没有一本著作是为了推广而写的。如果他们起初就抱着引入西方文明,改变中国既有的知识结构的目的,那么中国的知识觉醒也不会推迟几个世纪。公教连基督教经典都没能引入中国,这个过程是由新教开始与完成的。当然,不能说公教并不在乎书面传播,他们到达中国不久,就开始学习中国语言,用它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又不遗余力的用中文宣扬他们的宗教和世界观,但是他们采取的是比较含蓄的方式,比如说,耶酥会士强调自己是学者,并在本地学者的协助下努力地将自己的信息表达出来,他们强调基督宗教是华人熟悉的宗教。如他们指出,在华人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有一些提及上帝的章节。他们也容忍华人的宗教习俗。他们的做法是使用文字媒介的必然后果。与中国这样的古老文明接应之时,这种做法是必然的。
明清之际 300 余年,罗马公教与新教传教士们怀着向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传播福音的崇高信念陆续来华传教。罗马公教的传教士于 1565 来华。此后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一直是不受华人欢迎的外族人。然而,他们通过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在华人中辛勤劳作着。初到中国之时,为了消除华人对外国人的蔑视态度,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西方的艺术珍品以及西方的技术成果,试图说服华人相信他们不是蛮夷,同时他们传播的东西是有用的。他们的努力开始在一小部分开明的知识分子中得到关注、认同乃至接受。随着传教士活动范围向纵深扩展,华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与排斥使他们屡屡遭受迫害。而罗马教廷对于华人信徒尊孔祭祖等活动的否定最终导致帝国禁教。自禁教以后,罗马公教传教士们不得不采取一种隐蔽和危险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们通过诸条约获得了许多特权,并以此作为皈依信徒的重要手段。他们将一些华人组建成一个个小团体,以这些团体作为媒介向其他地区传播基督信仰。通过这些方法,截至 20 世纪 20 年代,公教在华信徒数目达到三百万。数字显示出他们的成绩,但是他们的方法导致了华人的种种反对,造成了许多次针对传教士和信徒的迫害,许多传教士与无数的信徒被杀害。所以即使他们获得了相当多的信徒,但是他们不能使大部分的华人接受他们传教的方式,而且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的媒介使用算不上成功。
新教传教士来华则较晚,他们于 1807 年才开始登上大陆,开始传教事业。他们一开始面对的就是皇帝的禁令和当地人的猜疑与监视,传播环境极其恶劣。他们选择在马六甲建立传教站,在那里从事印刷《圣经》以及传道小册的工作。他们试图用向华人散发文字材料的方法,通过人们对基督教材料的传阅来实现传道的目的。他们传播的方法以书面形式传播信息为主。随着实践的积累,他们的书面媒介形式开始多样化起来。《圣经》开始出现多种风格,他们还办一些期刊,定期向华人介绍宗教、西方文明以及一些新闻。1860 年前后,他们在大陆的人身安全和行动自由被条约保护,他们开始向全国进行拓展。他们开设了一些传教点,并以传教点为基地向各地巡回传教,他们还通过医疗以及救助来接触和皈依一些华人。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三:媒体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环境传播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国际上有关环境传播的学术期刊《环境传播:自然与文化学刊》、《环境传播年刊》等陆续发刊,相关年会也定期举办。随着国际上四大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学会 NCA(全美传播学会)、AEJMC(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ICA(国际传播学会)、IAMCR(国际传播研究学会)先后开辟关于环境传播的主题分会场,众多美国高校也将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进行教学。至今,环境传播的研究领域已扩展至&环境话语与修辞&、&媒介与环境新闻&、&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环境风险传播&、&大众文化与绿色市场中的自然表征&等多个领域。比较之下,虽然国内的环境传播研究已经起步,但所涉及领域多限于环境新闻报道与环境广告方面。不过我们仍欣喜地看到,2011 年 9 月,中国第一门&环境传播&课程在中国复旦大学开设,虽然仅为周末选修课,但环境传播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走进象牙塔,成为环境传播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与环境传播学科一同受到更多关注的,还有环境问题。21 世纪伊始,美国《时代周刊》带着&你在新世纪最关心什么?&的问题询问读者,得到的回答一致性地指向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内传统媒体先后开设了绿色环保类栏目,如《南方周末》的《绿色》专版、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地球》版等,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网络媒体更是以门户网站、绿色论坛、博客等为平台开展环境信息传播并号召受众自觉的环保实践。新旧媒体的合力传播开辟了一个稳定、开放的绿色话语平台,就环境议题进行协商探讨与公共辩论,使环境议题逐渐进入公共讨论的视野,并以公民体制内外的参与方式表达,最终引起决策层重视而逐渐生成一个&场域&(福柯语),即我们下文将详细阐述的绿色公共领域。环境传播在绿色公共领域日常性地展开,绿色公共领域内的其他主体如环境 NGO 也不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资本&,其环境保护的理念通过环境 NGO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方式及大众传媒的大众传播方式在中国普通民众中不断推广,与大众传媒一起构建公共性,对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发展施加影响。
1.2 文献综述
1. 2. 1 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的环境传播研究已经起步,以刘涛的《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为代表,该文以 年西方 1041 篇关于环境传播的研究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简要介绍了环境传播的概念及九大研究范畴: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环境传播的修辞与叙述、媒介与环境新闻、环境政治与社会公平、环境危机传播与管理等。以&环境传播&为关键词检索知网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环境传播的研究,成果大都散落在环境新闻与环境广告方面,而其它分支领域的研究十分匮乏。正如学者刘涛所言:&环境传播这一概念尚未引起国内学者&应有的&重视。&本文是在&媒体环境传播与绿色公共领域&框架下的研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但&媒体环境传播与公共性&、&媒体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媒体环境传播与公民社会&等研究框架都已经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这些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有理可依。基于此,下文笔者将针对媒体环境传播及其结合绿色公共领域的研究方面分别展开。
1.2.1.1 绿色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绿色公共领域的研究还在少数,但随着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日益上升与绿色公共领域的不断成长,不少学者已注意到媒体环境传播促进民众展开公共辩论与环境探讨,并产生环境实践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这个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并从&环保舆论空间&、&公民社会&等相属相近的概念进行阐述与分析。对于&环境公民社会&,学者郭小平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环境公民社会是公民及公民组织基于环境知情权、环境决策权、环境诉讼权等环境权益,积极介入和影响企业、政府的环境决策和治理行为的公共领域&,他坚持认为,日常性的环境生存权益的新媒介表达,培养了转型中国的环境公民记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保公共领域和环境公民社会的形成。依据李佃来的观点&公共领域本质上属于市民社会&,因为广义的市民包括三个部分:市场领域即狭义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以及家庭。因而&公共领域也是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国内学者对环境公民社会的定义为我们考察绿色公共领域的概念提供了参考。
第 2 章 媒体环境传播与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联系
随着环境议题关注度的不断上升,环境传播工作在媒体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媒体环境传播由单纯的曝光环境问题转向构建绿色公共领域,其逻辑依托于公共性认同,它不仅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公共议题,还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传播走向,提供多样化的载体联结不同个体之间的言行,使绿色公共领域的形式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
2.1 媒体环境传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中国媒体的环境传播自 20 世纪七十年代初起步,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发展,20 世纪九十年代后,特别是 1993 年由国家环保局、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等中央国家十四个部委共同发起的&中华环保世纪行&以来,环境传播在全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近年来媒体环境传播更是从单纯的曝光环境问题转向构建绿色公共领域。对国内媒体环境传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梳理,将为我们分析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联系提供论述点。
2.1.1 媒体环境传播的涵义
在探讨媒体环境传播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环境传播&的概念。目前,环境传播在国内尚未有完整的定义,与其环境传播相属相近的概念主要是&环保传播&、&环境风险沟通&等概念,下文将进行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首先,王莉丽在 2005 年提出&环保传播&的概念,首次将环境研究从新闻层面转向了传播层面,在她看来,广义上的环保传播指的是通过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媒等各种媒体和渠道开展的与环境议题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狭义的环保传播指的是大众传媒进行的关于环保理念、环境信息的传播。在这之后,其他学者相继提出了&生态文学&、&环境伦理&等与环境传播相近的概念,其中当属郭小平教授提出的环境风险概念在学界的影响较大。他认为,媒体对环境风险的报道,是风险沟通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风险沟通&就是一个建立在风险建构理论的基础上、以公众感知为基础的风险信息互动的过程。该概念首次突破&信息传播&的框架制约从&反映&论转向建构论,注重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社会对环境不可忽视的建构作用。
2.2 绿色公共领域及其结构形态
自汉娜&阿伦特提出&公共领域&研究的基本框架,到哈贝马斯将其概念化再至泰勒考虑公共领域通过建构&舆论的共同体&在现实社会上的建制化,他们的研究在时间上呈现一种承前启后的思想嬗变历程。因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已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本文无意于深究公共领域本身的意义,其构成要素及基特为阐述中国当代绿色公共领域提供了概念框架。
2.2.1 绿色公共领域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对应,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利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利机关展开讨论&。由此可见,理性批判的公众、媒介和公众舆论作为必备的三要素,不管对哪一个时期的公共领域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平等的民众对公共议题进行自由探讨,最后通过形成公共舆论参与及监督公共权力机关,这就是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
参考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界定,我们将绿色公共领域看作是一个关于环境议题的绿色话语空间,一个媒体对环境议题的符号化传播行为所引发的公共辩论及参与的政治公共领域,其遵循学术界已有的对公共领域诸要素及运作机制的各项基本特征及原则,如&推理性和讨论性&、&批评性和批判性&、&平等性和开放性&且&强调公众意见的公众舆论的形成&。绿色公共领域的形成主要基于网络虚拟空间,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上访、联名上书、听证会等形式进行补充。
为进一步廓清绿色公共领域的范畴,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绿色公共领域是沟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中介性话语空间,而非官方交流场所,它更多时候是在政府管辖之外的,范畴更为广阔。这就如同古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广场一样,在那个广场上,每天人们以交换日常生活用品为契机聚在一起对社区和城邦生活进行公共讨论。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一种意见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公众舆论也包含了更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不同于官方论坛中的官方话语空间,绿色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显著,公众舆论是它完成沟通作用的重要中介,强调每一个公民的意见表达,它之所以能在沟通市民社会与国家,公共性特征弥足珍贵。
第3章 媒体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积极影响...........21
3.1 环境议题&赋权&加速大众化转型.............21
3.1.1 环境议题&赋权&的方式................21
第4章 媒体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消极影响................30
4.1话语修辞缺陷抑制批判性..................30
第5章 媒体环境传播推动绿色公共领域构建的现实路径.............39
5.1 提高媒体自身实力....................39
第 5 章 媒体环境传播推动绿色公共领域构建的现实路径
5.1 提高媒体自身实力
媒体有效设置环境议题,引发公共辩论与社会参与,在构建绿色领域方面大有可为,社会各界的无限期望更使媒体潜力无限。探讨媒体环境传播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当代绿色公共领域的构建必须从其引发的负面影响着手,其中,提高媒体自身实力是首要前提。
5.1.1恪守公共性,坚持平衡报道
环境传播是一种为公众而进行的新闻事业,恪守专业主义、坚持公益性是媒体环境传播的根本。现实生活中媒体迫于经济压力对环境议题进行巧妙置换、协助企业开展&洗绿&营销,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更不愿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实地报道,种种行为使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的附属,严重损害了绿色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环境传播须遵守的不二法则。新闻专业主义认为,作为社会的公器,媒体必须接受行业自律,围绕全社会的福祉开展工作。这就需要传媒从业者遵守专业规范,提高专业素养,以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作为职业道德准则抵制各种经济诱惑,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环境问题,尽量真实、客观、平衡地把各个方面的环境信息呈献给在受众面前。尤其在发展绿色公共领域的这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更要坚持独立思考和不受任何经济诱惑的公益传播。
绿色公共领域是一个有关环境议题的绿色话语空间,其遵循学术界已有的对公共领域诸要素及运作机制的各项原则。目前,媒体环境传播具有推动绿色公共领域构建的巨大潜力,也存在着一定的解构效应,而究竟是达到前一种成果,还是导致后一种后果,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媒体环境传播的利而有效抑制环境传播的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环境建构主义对媒体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1.绿色公共领域是一个媒体围绕环境议题进行符号传播所引发的公共辩论与公共参与的领域,公共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国绿色公共领域发源于文学领域,因为国内早期对环境议题的关注是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出现的,由于涉及到与国家活动相关的对象,日渐带上了政治公共领域的特征。怒江建坝之争是其形成的标志,主要是以网络虚拟空间为基础,再通过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上访、公众听证会、联名上书等形式作为补充。
2.因为媒体环境传播具有实用与建构功能,它不仅帮我们解决环境问题,还帮助建构、表征自然和环境本身。因此媒体环境传播与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关系在于:一方面,媒体环境传播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公共议题,因为大众传媒与环境议题一样,两者都具有公共性的同构特征,它们相互依赖,统一于一种环境传播中,代表&环境传播中两种公共性的生成&;另一方面媒体环境传播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传播走向,使其风格和形式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且具体而形式多样化。比如一篇文学报告、一个网络博客、一条微博、一场新闻发布会都可以成为绿色公共领域的形式和载体。
3.媒体环境传播在环境议题&赋权&促进大众化转型、&反话语空间&的构建抵抗工业霸权话语、公众的自觉环保实践及有效监督影响政府环境决策方面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消极影响也相当突出。总的来说,媒体环境传播对构建绿色公共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为了消除其消极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具体可以从提高媒体自身实力、增强媒体与政府及环境 NGO 的合作及培育环境公民记者的路径展开。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四:近年美国情节系列剧中国人形象研究
第1 章 & 美国情节系列剧的现状
1.1 &美国电视剧简介
美国电视剧以其高制作水准,故事类型及题材多样化,错综复杂的剧情设计,及其叙事的强延续性等特征著称于世,在全球具有极大的流行影响力。美国电视剧,以制作方式为基准可以划分为两类:直播型和影片型;以叙事结构为基准则划分为四类: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肥皂剧。美国最早的电视剧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直播的广播剧脱胎而来,经过电视产业的整体发展,至 20 世纪 40 年代至50年代,这个时间段美国电视剧的主要形式为演播室所直播的栏目化剧集,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栏目是1947年,NBC开办的名为&克拉夫特电视剧场&(Kraft Television Theater);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到中期,成为了美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各大电视剧退出了一系列戏剧集栏目;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胶片事业的发展,电视剧录制模式基本上代替了早前的直播模式。
早期许多美国电视剧:例如早期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成长的烦恼》、《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星际战争》、《老友记》等等,都是由 ABC(美国广播公司)、NBC(全国广播公司)和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三大商业电视网所制造播出的,而随后福克斯(FOX)公司、联合派拉蒙电视网(UPN)、华纳兄弟公司(WB)的相继崛起,形成了现今垄断了美国电视业的六大商业电视网的格局。
现在美国电视剧一般在创作上采取流水作业,即制即播的方式,每一部戏并无长期的制作计划,一部戏通常在一个新演季之初开播后,会进行试映,如果播出的收视率可以,就会进行至少播出一个演季,假如收视率一直保持在一个满意的高度,则会持续播出下去,有些剧集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例如《西部》和《布南札》就连续播放了25年,而《法律与秩序》也连续播放了11 年。由于这些商业电视网主要的盈利都是来自广告收入,所以造成了现在美国电视行业中收视率为王的现象,所以如果那一部剧集收视率低迷,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该电视剧就会被毫不留情地腰斩,譬如 2006 年由 NBC 制作播出的《英雄》,由于收视率低下及制作成本过高的因素,于 2010 年取消第五季的拍摄。美国电视剧以收视率为导向,其电视剧的发展也就一直随着公众口味的变化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从侧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整体变迁。
1.2 &美国情节系列剧
情节系列剧起源于早期美国的直播广播剧,经过发展,现在已经占据了美国荧屏上电视剧类型的半壁江山,通常固定以每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一至两集,时长一般为 30 分钟,每年 9 月至第二年 4 月为一个播出季度,大概一季的播出量维持在 22 到 25 集左右,现如今,有些美国情节系列剧一季的剧集保持在 10 到16 集左右。美国情节系列剧的每一集的叙事都趋于独立,看似独立,但是等整部剧集全部播送完,就会发现每一集都紧扣故事主线,构成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由于系列剧的每一集基本上是独立成章,观众可以从任意一集中插进来也不会摸不清头脑,为观众提供一个弹性很强的观看空间。
情节系列剧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选择性强,情节系列剧的题材类型多样化,既有悬念迭起的西部剧和冒险奇想剧,类似《加里森敢死队》、《吸血鬼日记》;也有天马行空的科幻剧集:类似《超人前传》、《X档案》;也有扑朔迷离、疑窦丛生的罪案剧:类似《犯罪心理》、《海军罪案调查处》、《24小时》;也有追求真实专业的医疗剧:类似《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雷》,多样的类型为观众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二,整体性强,情节系列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反应了不同层面人们的生活;第三,开放性,情节系列剧的创作是因现实生活的流动性而发展的,结构的开放性使得编剧不可以追求大团圆的结局,而倾向于展示生活的某一个片断,一个未知的未来。这些特点可以满足层次、兴趣各异的观众的需求。由于情节系列剧剧情错综复杂、人物丰富、悬念跌宕起伏,及其高水准制作,都使得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长盛不衰,并且在借助当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推力下,使得美国情节系列剧享誉全球。&
第2 章 & 美国情节系列剧中国人形象分析
2.1 &美国情节系列剧中的中国人角色
根据统计这15部美剧中总共出现了73位有具体身份行为的中国人,其中具体情况如(图2-1-1)
2.1.1 &中国人物形象的数量逐年上升
以美剧播出年份中中国人出现的次数为准,从图表 2-1-2 可以看出自 1999年至 2013 年,随着中国正日益崛起的大国形象,及国际话语权的逐步提升,同时在全球信息化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美交流的日益加深以及对中国的重视,美国有更加多的渠道了解中国,出现在美剧剧集当中的中国人的次数基本上呈递增趋势。出现集数分别为 1999 年 1 次,2000 年 1 次,2002 年 1 次,2004 年 7次,2005年10次,2006年7次,2007年15次,2009年12次,2010年17次,2011 年 20 次,2012 的 17 次,2013 年 22 次。15 部美剧中
年期间所播出的剧集中总共有中国人出现的剧集为91集,总共出现了130次。
2.2 &五类中国人形象的主题框架
美剧中的五类主要人物形象为政府官员、黑帮、间谍、平民和商人。其中除了中国平民形象总体趋于正面的塑造,其余四类中国人形象却倾向于负面塑造。异国形象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表现、生产的话语。形象创造者自主地选择以某种既定的叙事框架来建构异国形象以此框限其意义的输出与输入,固化这些的刻板形象,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2.2.1 &政府官员形象--冷血保守的官僚政客 & 在这十五部美国情节系剧中一共出现了 &15 个中国官员,其中可分为两大类:中国驻美官员9个以及中国本土官员6个。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对中国政府官员的直观认识大多是通过中国驻美大使来实现的。在以上的 9 位驻美大使中,从个体上来看,驻美官员的形象---以其角色是否造成负面影响为标准,评判其形象的正负:其中正面形象3位,负面形象 2位,偏负面形象3位,偏正面形象1位。
2.2.1.1 &驻美中国大使形象
第3章 &美国情节系列剧中国人形象形成原因分析.................. 38
3.1 &否定&他者&言说&自我&................. 38
3.2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误读.............. 40
第4章 &对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启示与对策............... 52
4.1 &启示.................... 52
4.2 &对策.................. 53
第4 章 & 对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的启示与对策
&国家形象主要有客观性、主观性和复杂性这三大特征。首先,客观性:是一个国家的地理、人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展示;其次,主观性:不同国家的民众会有一套不同的价值体系;最后,复杂性:构成要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所呈现的是中国形象,而中国国家形象涵盖了包括公民形象、政治体制、社会文明等在内的许多元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国家形象等同于中国形象,而中国人形象是中国形象的组成部分。所以,美国荧屏上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其实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微观缩影。
美国电视剧中中国人形象虽然较于早期极端化的塑造有所好转,其积极因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美国荧屏上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并不容乐观,这些对中国人及中国政府形象的误读甚至扭曲,个中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仍旧处于弱势地位,以及中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悬殊,种种原因致使中国人及中国形象并没有完全脱离&被误读&的境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主流媒体时常炒作涉及中国&负面&的报道,污化了中国生存及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对外贸易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直接的损害。中国仍然是美国文化遥远的他者,中国时而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古老帝国,充满神奇的智慧与功夫,时而又是贫困落后的专制国度,在苦难的火海中等待美国的拯救;时而是无恶不作的功夫坏蛋,时而是清心寡欲的&非常&英雄,鞠躬尽瘁的劳作着与服务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凭借本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优势,主导着国际舆论,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塑造。
&从西方对东方进行思考的一开始,有件事是东方一直无法做到的,那就是表述自己。&时至今日,中国人形象频繁出现在美国电视剧已然是司空见惯之事,而且数量有持续增多之势,但是中国人形象仍然处于定型化塑造且负面因素居多,而中国政府的形象基本上趋于负面塑造,这些美剧中所塑造中国形象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他者想象,大多是基于美国自我社会文化的心理需求而建构的,嵌着自身历史文化的瞳孔,将想象与既定的概念相融合,优先摄取或夸大某些部分,构成了对自我欲望及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其中藏匿着对于的中国地理现实的某种认知,亦投射了对中美关系某种期望值。美国电视剧对中国形象的西式解读,或者误读,使美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加上美国电视产品巨大的世界影响力,它对中国形象的刻画,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纵然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逐步攀升、中美关系的日益深化,中国形象中某些客观积极的要素有所呈现。但是在这个共产主义标签下的中国仍旧是一个有着很多社会陋习及弊端、社会进程停滞不前的东方国家,而面对美国电影及电视剧为首的大众文化的强劲实力以及在国际的主导话语权,中国的软实力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大众文化产品在仍然处于失语状态。可以预见,这种中国形象 &&误读&的现象将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因此,在现今全球化的语境当中,不同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冲突更加凸显出交往理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进步和发展,与其以所谓的差异性为理由去扩大对立,封闭自身,倒不如立足实际尝试在交流中区协调、理解和阐释对象与自身沟通的可能,化&对立&为&对话&,化&误读&为&沟通&,化&差异&为&阐释&,在不断的相互阐释的时间维度上去逼近、理解和认识&他者&,借别人的眼光加深自知之明,创造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以及渠道让世界去认识和了解真实的中国形象。同时,持续的文化自省能在互相交流中产生事半功倍的功效,正如鲁迅先生当年的警示的那样:&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五: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研究
第 1 章 &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Internet 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网络新闻的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网络新闻在美国率先产生和普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新闻专题的功能和地位逐步得到发掘和肯定。
欧洲网络新闻奖(European &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和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是国外网络作品的最高奖项,分别从 1999 年和 2000 年开始将网络专题纳入评选范围。2005 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将网络文章纳入评选范畴,这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尚属首次。
在国外的新闻网站,网络专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完全报道(Full Eoverage)和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而在国内新闻网站,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大多是以&专题&&特别策划&命名的网页直接链接,或者通过首页标识进入专题。
新闻作品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普利策奖和中国新闻奖分别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和中国综合性新闻最高奖,集中体现了中美两国的传媒理念和传媒文化。当前,网络专题备受国内外网络新闻网站的青睐,地位日益重要,因而研究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对比中美网络新闻专题的不同标准,探析我国网络专题的提升空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网络新闻专题也以它的超容量性被国内学者称之为&网络上的深度报道&,网络新闻专题所呈现的全方位、立体化等特征,能充分体现一个网站的新闻实力,因而,如何策划出好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成为当前国内各大网站竞相夺取的制高点。而获奖网络新闻专题不仅具有代表和典型意义,而且能起良好的示范作用,展现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文化观,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 课题研究现状
通过阅读、分析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新闻奖和网络专题的相关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这些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实质。本节主要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为后期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于新闻奖,国外都设有专门奖项,如国外的普利策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都具有较强代表性。虽然都在新闻领域享有盛誉,但国内外的起步不同,评价标准也大不相同。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关于新闻奖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阐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由于网络技术发达,对网络新闻的研究较国内更早。国外对网络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网络新闻作品的特征。早在 2000 年初,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新闻网站首要特征,德.W.E .在《在线报纸危及公民参与》指出,&西方学者将新闻网站首要特征归为:多媒体(multimedia)、互动(interactivity)、超文本(hypertext)、即时(immediacy),这些特征基于网络煤体的技术优势, &自然也是衡量网络作品的首要标准&。
关于网络作品评价标准的探讨。欧美国家的网络新闻评价标准,因其类目较多,标准也较为多元。2001 年,Jankowski 和 Van Selm 提出 8 条标准:扩展新闻资源的超链接、新闻服务的有效性、传统媒体新闻的消融、在线用户的讨论群、用户反馈、多媒体表达、线上线下新闻服务的融合、新闻信息的即时更新。后期,学者 Robinson 提出 16 条标准,梳理如下:
第 2 章 &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概述
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新闻奖和网络新闻专题展开,内容涉及中国新闻奖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网络专题的特点、优势等方面概况进行简单阐述。
2.1 &中国新闻奖和网络新闻专题概述
2.1.1 网络新闻专题概要
(1)网络新闻专题概念
网络新闻专题又称在线专题,设计相关的专题页面,围绕一个特定主题,组合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相关资料的集合性报道。
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新闻专题界定过,但目前并无统一的概念定义,关于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专题两个概念,单从字面来理解,二者稍有区别,这里无需过多探讨。网络专题分为&以新闻性为主的新闻性专题和以经营性为主的经营性专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仅指前者。因此,本文的&网络专题&,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指网络新闻专题,文中未用&网络新闻专题&,是为了和中国新闻奖中的概念保持一致。
综合这些定义,笔者得出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在线专题,借助网络平台,采用多媒体手段,对特定的新闻主题、新闻事件进行整合式传播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网络新闻专题特点
网络新闻专题是利用网络的巨大容量,以&集装箱&的方式,对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进行快速、立体扫描与透视的一种新的新闻表现样式。经过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国的网络新闻专题在选题策划、报道方式、传播特点等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选题上注重策划。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是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通过独特的判断、视角、切入方式和表现形式, &对各种新闻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网络新闻资源,,提供更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报道方式上,以新闻专题独有的&三位一体&进行报道。将网络媒介&海量&的事实性信息集萃、&多角度& &的意见性信息呈现和&即时&的反馈性信息传递这些特点充分利用起来,给网络受众更多全新的选择。
2.2 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评选标准
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实行推荐、初评、定评三级评选制。每年 1 月初下发通知启动评选活动,并规定宗旨、评选范围、评选项目及要求、设奖数额、评选程序和原则等,6月中旬,参评作品将在中国记协网、新华网公示一周,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后,由奖评委会分组评审参评作品,初步预选出入围作品,这些评选出的作品参加最后的定评,经公示后,最终评选结果一般于 10 月下旬揭晓。评委实行轮换制和回避制,有本届参评作品者不得担当评委。
目前,中国新闻奖实施的最新评选办法是 2008 年修订版。评选标准包括总标准、网络作品评选标准。本文以历年来中国新闻奖对网络新闻专题参评作品的这些标准和要求为研究入手,结合获奖网络作品和评选情况,研究网络专题获得中国新闻奖必备要素和条件。
2.2.1 &中国新闻奖评介指标
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是指所有参评的作品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结合 2006年和最新标准几乎没有变动。主要包括:
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⑵内容真实,具有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好。
⑶新闻性、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富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
⑷落实&三贴近&要求,关注体现&走转改&精神、努力改进文风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的作品。
⑸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的作品不得获一、二等奖,有病句、新闻要素不全、事实性错误的作品不得获奖。
⑹在全部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中,文字、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作品,新闻论文,国际传播奖项每类超长作品各不得超过 2 个。
第 3 章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解读 ......... 17
3.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统计分析 ................. 17
3.1.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统计情况 ............. 17
第 4 章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解析 .................. 27
4.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页面设计与整体布局 ...... 27
第 5 章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的问题及思考 ..................... 44
5.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存在的问题 ...........44
第 5 章 &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的问题及思考
综合前四章节对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对其有了相对明确的认识。在分析的过程中,这些作品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本章节对中国新闻奖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可供参考借鉴的思考建议。
5.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领域的最高奖项和荣誉,一般说来,获奖网络专题无疑代表了我国网络专题的最高水平,但并不是获奖作品都完美无瑕。在这些获奖网络专题中,无论是从整体还是部分来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并且有些问题显而易见。本文将结合具体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为问题规避提供借鉴。
5.1.1 政治生活类题材比重偏大
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在题材的布局上,都是严格把握党和国家最主要的任务和重大事件的主题,体现舆论导向的根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此,纵观 8 年来评选出的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给人一种明显的&题材决定论&现象,几乎每一届一等奖作品都集中在当年的国家大事件中,获奖与题材的重要性和政治性呈现出某种天然的联系。偏重政治性题材,造成题材比例部分失衡。
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网络新闻专题已经成为各家网络媒体不可或缺的报道样式。网络新闻专题是新闻专题和网络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它的集纳性报道优势无可替代,特别是在新闻信息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当下,海量的信息加剧了受众的阅读焦虑。网络新闻专题为受众关心的事件设置议题,从信息中筛选出与受众利益相关、或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并围绕主题设置相关内容,讲求信息呈现方式的创新,已然使网络专题成为新闻网站核心竞争力的重磅之作。
中国新闻奖是国内新闻领域的最高奖项,从设立之初至今,已评选出23届,网络专题已评选出8届。这些获奖网络专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实现了为受众创造更优质的阅读条件,也为今后网络专题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作品在题材、表现形式、主题策划、价值取向、创作风格等方面各有突出的亮点。这些获奖作品通过最新动态、事件解读、各方反应、互动版块的设置体现各自网站的风格和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并通过策划独家栏目出奇制胜。
同时,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主题选择上偏重重大事件,政治色彩过浓,对&三贴近&的实践落实不够全面;对受众的信息反馈重视程度不高;媒介融合特色不明显;专题编排细节问题;网页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建议。尽管有些作品存在瑕疵,但这也是发展中的事物的必经之路。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的聚焦效应和标杆作用明显,在发展中注重问题的解决,将在中国新闻奖中大有可为。
由于网络传播与新闻奖都是两个相当宽泛的领域,难以完全驾驭,要想在两者的结合点上探讨出十分深刻的结论,笔者能力不足。实际上,前文所分析的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评价标准的归纳也是不够的,若是要详细论述其中点滴,仅本文论及的几个方面是远远不足的。此外,在总结网络新闻专题具体内容的研究也只着眼在国内,鲜少以国外网站为例,亦是研究不到位之处。本文有诸多论述欠缺,寄希望于后来者,能将考察视野拓展开来,以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六:都市报纸的新闻选择研究&&以《大连晚报》为例
一、新闻选择概念的界定及其标准
我国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是1993 年8 月贵州日报社创办的《贵州都市报》,随后,1994 年 1 月陕西日报社创办了《三秦都市报》。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掀起了一阵创办都市报的风潮。很多中等以上的都市都创办了以自己城市为依托的都市报纸,甚至有些城市不止一份的都市报纸。
(一) 新闻选择概念的界定
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各类事件,新闻报道不可能将全部的新闻事实信息都加以报道,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传播者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抉择哪些新闻事实信息可以成为媒体传播给受众的新闻内容,这一过程是新闻传播的前提条件和必要环节。童兵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中对新闻选择的概括是,&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郑保卫的《新闻理论新编》对新闻选择的界定是:&新闻选择是指新闻传播者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现象和事件进行鉴别、衡量和取舍,从中筛选出值得自己传播的内容,通过新闻媒介加以报导的过程。&从以上两个概括中,可以看出新闻选择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以传播为途径,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以价值取向为首选,对新闻事实信息筛选的过程及其结果。
如果说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系统,那么新闻选择贯穿于整个系统之中。正如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书中提到,&新闻选择是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采访、写作和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新闻选择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是采访中的新闻选择,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采访,获取或收集新闻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播者首先要在普通事实中,挑选出新闻事实。刘建明在《宏观新闻学》中对新闻事实和普通事实做出了区别,&把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叫作新闻事实,而把那些对人类毫无意义、大量存在的生活琐事,称为普遍事实。& 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事实后进行采访,会使得采访的目的更加的明确。同时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挑选事实,抓住被采访者的至关重要的事实进行记录。二是写作中的新闻选择,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报道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而且要善于利用事实说话,在新闻写作中,选择新闻事实的时候,要有所突出,有所重点,新闻选择的好与坏,决定着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与低。三是编辑中的新闻选择,新闻稿件在经过编辑之后,才能传播给受众,新闻编辑的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对于新闻稿件的取舍,不是依据写作技巧,而是根据新闻稿中的事实,即&稿件的分量&。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书中提到,&&稿件的分量&指的是新闻稿件中的事实,&有分量&是指这篇新闻稿所提供的事实重要,可以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发表。& 新闻编辑中的新闻选择,是对事实价值的判断,挑选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
(二)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选择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事实进行不断地筛选,最后新闻传播者将符合要求的事实写成新闻稿。新闻选择对于都市报纸来说,是及其重要的,除了需要符合新闻法规,即强制性地限定新闻传播内容的法律、党纪和政令。还要以新闻定义和新闻价值为标准。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在提到新闻价值对新闻选择的作用的时候,提到了&共同兴趣&这个问题。&新闻事业所面对的社会大众、他们分属不同的阶级、阶层,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爱好。一张报纸印出来,要大家都来买,都愿意读,那就不能仅仅满足个别人的需要,必须满足社会大众的共同兴趣。&&所谓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应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而阶级性是指新闻单位对事实的选择和阐述。&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是其在社会上存在下去的基本要素。面对成千上万的事实,选择哪些事实才能引起大众的共同兴趣呢,这就涉及到新闻价值的五项基本要素:1、重要性。重要性是指实时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对于都市报纸来说,重要性表现在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件。比如重大的灾害、疾病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的新动向等。2、显著性。即新闻报道中人物、地点或者事件的知名程度。在西方的新闻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名人+普通的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由此可见,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新闻价值是不同的,这里突出了&显&,而&著&呢,其实就是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是频率低,稀少的事件,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3、及时性。新闻强调的就是&新&,受众需要新闻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因为&新&,新闻成了旧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4、接近性。新闻受关注与否,与其跟受众的关系往往成正比。与受众的距离越接近,就越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都市报纸应尽量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选择适合其受众群体切身利益的事实信息进行报道。5、趣味性。在新闻选择中,奇事趣闻、反常性信息、耐人寻味的事件往往会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总之,都市报纸在新闻选择上,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选择新闻价值高的事件进行报道。
二、都市报纸新闻选择的依据
都市报纸有着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在新闻选择上视时政新闻为重要性新闻,同时要重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平衡性,追求与受众的接近性,成为受众喜爱并且信赖的&市民新闻报&。&
(一)视时政新闻为重要性新闻
报纸作为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因此报纸作为两者之间的枢纽,有责任传播来自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同时这也是保障广大受众的知情权。虽然都市报纸在诞生之初便不同于党报,不需要承担过重的时政宣传任务,但对于都市报纸来说,重视时政新闻的报道,是为自身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发挥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
头版头条是读者阅报的起点,报纸的头版头条是当天出版的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从传播价值上说,头版头条的新闻含金量是最高的,也是当日新闻的重头戏。以《大连晚报》为例,时政新闻占头版头条的比例是最高的,其中本地时政新闻的比例高于国内国际的时政新闻,这是都市报纸的定位所决定的。都市报纸面对的所在城市的广大市民,所报道的时政新闻要满足百姓的需求,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社保、教育、就业等方面。使得读者通过阅读报纸获取最新的国家政策、政府决策,了解市场动向,这也是实现都市报纸的社会责任。
如2013年 5月14日的《大连晚报》的头版头条是《李克强:严打参加羊肉毒生姜》,接着,在A10版国内国际中,大篇幅的做了报道。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关心的话题,都市报纸通过报道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的同时,也让受众得以放心安心。再如 2013 年 1 月 7 日的《大连晚报》的头版头条为《今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增幅将近10% 平均每月要奔两千元啦》,之后在B4版我市&两会&直通车专题版面里,详细的解读了&两会&上发布的与广大市民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类消息。《大连晚报》对时政新闻重视度表现在:标题在头版头条,文在其他版面。即头版头条只有新闻标题,详细文章在其他版本叙述。&
(二)追求与受众的接近性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地理上的接近性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其中地理上的接近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的发生地或者所报道的人物在受众的周围,对受众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是受众因为周边发生的事情而产生兴趣;心理上的接近性多数来源于受众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来说,生活习性、兴趣爱好、文化信仰等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而对于报道的内容而言,心理上的接近性能唤起受众的关注,引起受众的共鸣。
都市报纸立足于所在城市,在新闻选择方面,选择其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远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读者最想知道的是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这就要求都市报纸在新闻选择方面,着重于本地的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的视角反映百姓的生活是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突出的就是&民本&,这样的新闻,从心理学的角度,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社会新闻,是指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社会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百姓身边的事情,从心理上,容易激起受众的兴趣,引起受众的共鸣。&社会新闻虽然大多数没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却是市民普遍津津乐道的信息,所以一旦事情发生,市民都有急切了解、议论的欲望。&
以《大连晚报》为例,《大连晚报》专门设有&本地新闻&版面,在&本地新闻&中分&突发&、&社会&、&综合&等不同的版块,充分利用地理上接近性的优势,让受众感到亲近性,从而增加受众对报道内容的兴趣。另外,《大连晚报》的&民生新闻&版面,遵循着在心理上与受众的接近性,报道的都是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报道,如《停车暖风等于慢&自杀&》、《猝死一旦发生,黄金5分钟&一刻值千金&》等,贴近受众的生活,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提供服务。
三、都市报纸新闻选择的类型特点..............20
(一)新闻题材的选择....................20
(二)新闻信源的选择............22
(三)与党报新闻选择的差异性.............22
四、都市报纸新闻选择与读者关系.....................25
(一)都市报纸调查问卷(以大连地区为例).........25
(二)都市报纸受众调查分析(以《大连晚报》为例)..............26
五、都市报纸新闻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28
五、都市报纸新闻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网络取代了报纸。在新媒体的挑战下,都市报纸所面临的危机是有目共睹的,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都市报纸目前最应该解决的事情。这就要求都市报纸必须重视新闻的选择,新闻选择直接影响着都市报纸的新闻质量,决定着都市报纸受读者喜爱的程度,进而决定着都市报纸的生存状况。
(一)新闻报道的内容
对于都市报纸来说,内容就是灵魂,就是其生存、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对于都市报纸尤为的重要。读者阅读报纸是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很明显,新闻的时效性犹如食物的保质期,越是离生产日期近,越是鲜美,越是引起热门的兴趣。可是如今,网络的发达,大多数的都市报纸都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且在第一时间发布当天的突发事件。相对于网络,纸质的都市报纸在时效性上比之前有所减弱。因此,都市报纸在新闻选择上应该重视大事件的专题报道,与网络上的碎片化新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报纸上设置专题的报道。比如 2013年&神十&发射事件,当时各大网络媒体都是在线直播的,而纸质的都市报纸只能隔天才能报道。对于前一天已经看过网络直播报道的读者来说,隔天的都市报纸关于&神十&的报道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从新闻选择的价值上来说,这条新闻完全没有价值。但是,如果都市报纸在&神十&报道方面,选择另外一个角度,报道&神十&三位航天员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或者航天员是如何培养的,就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当&神十&成为社会的焦点,与&神十&相关联的事件或者人都会成为舆论的热点。都市报纸在新闻选择方面应该重视这类新闻的深度报道。
每一天,我们身处的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断的发生或大或小的事情。新闻媒体的职责就是从这些世事中选取受众有必要知道、有兴趣知道的事件加以报道。因此,由新闻的涵化派生出新闻选择这个概念。即记者在众多事实中辨别、选取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编写成新闻,包括事实选择、角度选择、意义选择和价值选择。任何新闻都是通过记者选择事实而形成的,没有选择就没有新闻,记者选择事实越精细、越突出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效果就越好,成功地选择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
在都市报纸日趋激烈的竞争下,正确的新闻选择尤为的重要。本文针对都市报纸的新闻选择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都市报纸&的概念的界定和对&新闻选择&概念的界定,进而对都市报纸新闻选择的依据,及其类型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都市报纸根据其受众的定位,在新闻选择方面以时政新闻为重点,本地新闻和娱乐新闻为主体,科技教育、军事等为辅,在追求与受众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性的同时,重视报道的趣味性,平衡报道的领域和基调,做到全面且有侧重点的报道,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的需求。
本文对都市报纸的新闻选择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大连三份都市报纸中的一份&&《大连晚报》的个案分析,及其对大连地区部分市民关于都市报纸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都市报纸新闻选择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都市报纸在新闻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都市报纸新闻选择提出了建议。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以及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在部分问题的分析上,见解难免会较为粗浅。希望通过本文关于我国都市报纸新闻选择的研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都市报纸依旧以独其有的魅力,稳居中国报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略)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七: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都市报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对《信息日报》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的来源
随着都市报发展至今,诸多问题也逐渐浮现:例如&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越来越多地为读者和学界所诟病。都市报的同质化与庸俗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营销手段、报纸个性等方面。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媒介环境的影响颇为深远。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正悄然改变,从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转向互动性更强、更富吸引力的新媒体。这种形势的出现,使传统都市类报纸的读者和广告市场不可避免地被瓜分。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如何使都市报在报业市场取得新发展,这是本文的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面对当前都市类报纸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报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以核心竞争力为都市报重新定位,寻找都市报在报业市场的发展新方向。剖析都市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这是本文写作时的逻辑起点。
对于今天的都市类报纸来说,如何在报业组织改革中体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摆脱同质化竞争,在确定特定目标读者的基础上确立差异化竞争策略,抢占竞争优势,同时注重提高对新媒体开发和利用的水平,借助新媒体以提高都市类报纸在内容表现和营销运作等方面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内在素质的提高,将是都市类报纸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报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视角,分析都市类报纸的探索与实践情况,剖析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面临问题。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尝试提出可供借鉴的都市报发展举措。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依据本文论述的重点,笔者阅读参考的文献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一是对于都市报概况的研究;二是对于都市报发展的研究;三是对于报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四是对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
(1)对都市报概况的研究
都市类报纸的产生与演变
这方面的专著主要有: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席文举的《策划传媒》、蓝鸿文的《蓝鸿文自选集》、尹韵公主编的《聚焦华西都市报》、宋守山的《传媒三十年》等。论文主要有:魏先努的《都市类报纸&主流化&的逆向思考》等。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这方面的专著主要有: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席文举的《策划传媒》、蓝鸿文的《蓝鸿文自选集》、尹韵公主编的《聚焦华西都市报》、宋守山的《传媒三十年》等。论文主要有:魏先努的《都市类报纸&主流化&的逆向思考》等。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都市报的诞生。中国第一份正式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是1995 年创刊的《华西都市报》(四川省)。此后又分别诞生了《南方都市报》(广东省)、《三秦都市报》(陕西省)等。在内容上,都市报的定位鲜明&&将主要阅读对象锁定在城市普通居民,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办市民化报纸&等为口号。在运作上,都市报实行市场化运作,以读者市场为导向,主要发行方式是自办发行,将广告作为主要的资本依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这些是都市报诞生初期的标志。
第二、都市报的演变。在都市报产生和发展的20多年里,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市报同质化竞争、相关部门对报业整顿治理措施的出台、报业集团的成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等都对都市报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都市报自身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媒介产业的概念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报业的经营体制不断变迁。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报纸纷纷求转型、求发展,一个做法就是实行报业的集团化经营,做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流动,促进报业经济更高发展,在规模经营中创造更大的效益。这就是报业集团的雏形。报纸媒介是媒介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报纸具有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任务和使命,但在市场规律的运作下,报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共同点,也能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借鉴其他产业的经验,报业要实现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并不是难事。
报业集团的形成是实现媒介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报业集团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一定的经济规模,这可以促进传统报业从采访写作到编辑发行等业务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报纸的新闻宣传质量,开发受众需要的报纸权威性、可信度等商业价值,打造报业集团品牌。报业集团的产生本质上是我国媒介产业的&初次登场&。
在我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时政热点论文15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