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条遂昌金矿有限公司宣传口号 要有深度有层次的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XX2020年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doc 8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XX2020年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项目名称: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丽水市旅游局
编制单位: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规划编制组:
长:程玉申
核:金平斌
定:程玉申
规划资质:旅规乙18-2004
编制时间:5.08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
二、规划性质与任务 1
三、规划的主要依据 1
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域背景 2
一、境域概况 2
二、自然环境特点 2
三、历史文化积淀 3
四、经济社会发展 5
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支撑 6
一、市域旅游资源概况 6
二、资源特色与比较优势 6
旅游产业基础与发展机遇 8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阶段 8
二、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9
三、发展机遇与内外挑战 9
客源市场需求现状与前景 11
一、客源市场需求现状 11
二、客源市场区域合作与竞争力分析 11
三、市场需求前景 12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13
一、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 13
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13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 13
四、各个阶段的预期目标 14
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 15
一、市域旅游总体形象 15
二、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15
三、目标市场营销规划 15
旅游产品开发 18
一、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18
二、休闲度假产品开发 18
三、山水观光产品开发 20
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20
五、旅游购物品开发 2六、旅游节事活动开发 24
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25
一、旅游开发总体布局 25
二、各县市开发方向与重点 26
旅游线路开发与组织 28
一、旅游线路开发的方向 28
二、旅游线路组织 28
三、特色旅游线路组织 29
四、自驾车旅游线路 29
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31
一、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31
二、旅游住宿设施规划 32
三、旅游餐饮服务规划 33
四、旅行社发展与导游服务规划 34
五、旅游商品开发与旅游购物规划 35
六、文化娱乐业发展规划 36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37
一、保护现状与问题 37
二、保护对象与范围 37
三、保护原则与措施 38
近期建设规划 40
一、近期优先实施的五大工程 40
二、近期推荐实施的预备重点项目 40
丽水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47
一、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47
二、分阶段旅游发展预期指标 47
三、空间布局与旅游开发重点 48
四、住宿接待和交通设施建设 48
五、重点开发区块规划方案 48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9
一、建立更加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49
二、制定更加有力的旅游发展政策 49
三、探索更加务实的旅游开发模式 49
四、构建更加坚实的旅游人才基础 49
五、打造更加广阔的旅游合作平台 49
六、实施更加严格的规划管理办法 50
七、采取更加明确的资源保护措施 50
附件一:丽水市近期预备重点旅游项目一览表 51
附件二:丽水市客源市场抽样调查报告 55
附件三:丽水市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69
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域背景
一、境域概况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介于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市政府驻莲都区。距温州120公里,距金华市114公里,距杭州292公里,上海512公里。
丽水市辖9个区县(市),均为“革命老根据地县”,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市有乡镇197个(含街道办事处),其中街道办事处5个,建制镇64个(畲族镇1个),乡128个(畲族乡6个)。总面积为1.73万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249.4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94‰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有汉族和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76778人(不含外出半年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包含外地来丽水经商半年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55%。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有人口73054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2%。主要分布在9个县(市、区)的17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83个行政村、2196个自然村。畲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有莲都、景宁、遂昌、云和、龙泉、松阳,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33个,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有195个。设有景宁畲族自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旅游产业基础与发展机遇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阶段 (一)产业发展的基础 丽水市是全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区域之一。丽水市旅游局直到1997年才成立,各县旅游局则是在1998年以后陆续成立的。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旅游产业的初步框架已经形成,并且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50个旅游区(点)对游客开放,其中A级旅游区(点)26个,包括1个4A级、9个3A级和16个2A级。旅行社已有41家,星级宾馆54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4家,客房3400余间,床位近6200余张。另外,市区投资3.5亿元的五星级宾馆华侨饭店正在建设中。 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855.8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6.9亿元,接待入境游客7.5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1.57%。总体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丽水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多数市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表4-1:丽水市主要旅游区概况
2007年 序号 单位名称 接待人数 门票收入 营业收入 (万人次) (万元) (万元) 1 浙江民俗乐园 211.6 2.27 2 遂昌金矿旅游区 119.05 514.1
/ 3 缙云仙都主景区 50.76
4 遂昌南尖岩景区 40.36 247.52 336.72 5 青田清真禅寺景区 30.6 0 0.1 6 景宁大均畲乡之窗景点 30
丽水东西岩景区 21.85 87.5 77 8 龙泉山旅游度假区 12.77 334.6 294 9 青田太鹤山景区 11.88 0 0.1 10 长濂文化旅游区 10.01 0
11 青田石门洞景区 6.6 113.27 0 12 遂昌飞石岭景区 6.46 151.97 63.38 丽水市旅游局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13 遂昌神龙谷景区 6.37 138.69 83.9 14 青田千丝岩风景区 6.36 0 0 15 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 6 121 121 16 丽水瓯江漂流景区 5.89 0 20 17 浙南箬寮原始林 5.62 24.12
/ 18 丽水南明山景区 2.43 9.01
/ 19 江南畲族风情文化村 1.36 1.4
/ 20 龙泉博物馆 1.36 2.35 3 21 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99 9.2
/ 22 龙泉白云岩风景区 0.95 7.65 7.4 23 遂昌湖山森林公园 0.72 0 9.18 24 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 0.7 1
/ 25 处州青瓷博物馆 0.06 0.5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政府的有力推动大大加快了全省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步伐。然而,省内各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如果以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目前全省各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并且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属于第一层次的杭州和宁波,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属于第二层次的各市,产业基础已经比较强大,总体上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处在第三层次的丽水市和衢州市,旅游产业正处在从起步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 令人欣喜的是丽水市委和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从战略层面上提高了对旅游业的认识,而且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低位崛起和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市已有十多个旅游区准备申报4A 级旅游区,多个高星级旅游宾馆项目也在兴建之中。种种迹象表明,丽水旅游业正在迈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丽水旅游业有望彻底摆脱长期落后的地位,在全省总体格局中跃升到第二层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8 -
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表4-2:2007年浙江省11个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比较
入境人数外汇收入国内人数(万国内收入(亿旅游总收旅游收入(万人次) (万美元) 人次) 元) 入(亿元) 占GDP(%) 全
.9 杭州市 208.60
.6 634.2 15.5 宁波市 68.92 4 348.2 380.9 11.1 温州市 28.90 1.8 189.8 200.5 9.3 嘉兴市 61.25 0.2 148 162.5 10.3 湖州市 19.49 7.5 96.9 102 11.4 绍兴市 36.09 2.4 177.4 186.5 9.5 金华市 44.54 5.9 156.3 176.7 12.1 义乌市 2.60 .3 40.8 57.5 13.7 衢州市 6.57
46.6 48.9 10.4 舟山市 19.93 5.1 77.4 85.3 21 台州市 9.31 3.7 170.6 175.3 10.2 丽水市 7.56 .9 36.9 49.4 11.6 资料来源:2007浙江省旅游概览,浙江省旅游局。
二、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资源与环境支撑条件优越 丽水旅游资源不仅具有高品位和垄断性资源单体较多的优势,而且具有生态环境和民情风俗的两大整体优势。在我国旅游市场日益发育、旅游者消费心理渐趋成熟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和民情风俗兼容的整体优势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市场影响。 丽水市是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在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2004年度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中,丽水市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省第一。据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的全国首次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结果,在全国2348个县(市、区)评价单位中,丽水九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秀,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庆元列第一位,景宁列第五位,龙泉列第八位,云和列第十位。丽水市域河段总长95.3%的地表水达到国家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合格率达100%,城市(镇)空气环境质量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的要求,广大乡村地域的空气环境质量更佳。早在1999年,丽水就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一个地市级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目前,丽水市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9个省级森林公园,两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面积接近100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比全省平均高出19.7个百分点。丽水不仅是长三角范围内少见的拥有大面积真山真水真空气的一块净土,而且是这一区域内山最高、发育河流最多的山之峰和水之源。
山峦连绵的地理环境和工业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丽水各地至今仍然保留着各具特色的传丽水市旅游局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统乡村风俗习惯。特别是以景宁为中心、遍布各区县(市)的畲乡风情,更是长三角其他地区缺乏的最具特色和最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经济与社会支撑条件滞后 丽水市属于全省经济发展的低谷区,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处在全省之末。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丽水旅游业发展的内源动力相对较弱。资源开发规模小、层次低,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足,内外交通联系不便,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经济滞后带来的内源动力不足。因此,丽水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条件,优先选择既能发挥自身资源环境优势、又能避免大规模投资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三)市场与区位支撑条件不足 丽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边缘区,距离上海、苏南、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客源市场相对较远,直接引入上述城市的客源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与此同时,与丽水市接壤的周边地区总体上也都属于旅游业相对滞后区,短期内产业发展的近邻效应对丽水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还不会十分明显。当然从长远看,丽水位于浙闽两省交界处,有望成为两省旅游合作的先发区。
三、发展机遇与内外挑战 (一)产业发展的机遇 1.交通改善 对外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将引起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投资合作机会的增加。目前,丽水已有金丽温、龙丽(龙游-丽水)、丽龙(丽水-龙泉)和台缙等高速公路。按照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通往庆元和景宁的高速公路将在短期内建成开通。这些工程完成后,丽水市的全部9个县(市、区)都将直接融入省域高速交通网络,丽水可以借助高速公路东接温台、西联金衢、北通杭州,并与沪苏闽赣的重要城市和旅游区相沟通。 2.政策导向 省委“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要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将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目前,生态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金衢丽产业带规划即将付诸实施,旅游强省建设也在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在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丽水市在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更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3.市场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市场空间开拓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一是在人均可支配收- 9 -
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入不断增加和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强化的情况下,长三角客源市场对丽水的旅游需求将持续趋旺。越来越多的上海、苏南游客的出游已经从近程重复旅游转向中远程旅游,以山水风光和民情风俗为载体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将进一步成为游客的首选。二是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丽水本地市场将会日益扩大,省内温台金衢等周边市场与丽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闽浙合作也将不断加强;三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对丽水市旅游业发展也是可以利用的机遇。
4.投资动向 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热点,浙江省更是全国的典型,目前宋城、开元、广厦、南都、娃哈哈等民营企业集团都已大步走向旅游开发领域,丽水市也已成为这些企业关注的热点地区。丽水市虽然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但民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引导,市内外民营资本将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强大动力。
(二)来自区域内外的挑战 1.来自区内的挑战 在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区内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带来的挑战。丽水属于全省工业化滞后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步伐,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否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以保留,是丽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二是条块分割带来的挑战。丽水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是整体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各地各部门掌握的旅游资源。
2.来自区外的挑战 近年来,丽水周边的金华、衢州、温州、台州以及福建武夷山等地都已经把旅游产业的地位提高到第三产业龙头或经济社会支柱产业的高度。能否进一步提高和明确旅游业在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丽水旅游业能否迅速崛起甚至后来居上的重要前提。
丽水市旅游局
- 10 -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客源市场需求现状与前景
一、客源市场需求现状 (一)需求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但“末位”格局未变 近十年来,丽水市客源市场的总体规模一直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旅游接待量已从1997年的60万人次增长到2007年的863万人次。但在各地旅游都在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丽水市所占的客源市场份额依然较小,与省内大多数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丽水的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尚显不足,客源市场尚处在艰难的市场培育期,要赶超旅游发达地区尚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市场需求的季节变化明显 目前,丽水市的旅游产品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特色项目缺乏,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较弱,加上淡季缺乏有力的促销手段等,造成旅游客源市场的季节性变化大,淡旺季分明。丽水旅游客源市场以4―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淡季,尤其是5月、10月为其高峰期,这与假日旅游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积极开发丽水独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对于缩小客源市场淡旺季差别,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目前丽水客源市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集中、小分散格局,绝大多数为本省游客,上海与江苏等地的客源所占份额较小,在本省游客中本市的游客占大多数,说明短距离旅游是丽水市旅游的主导形式。今后应突破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旅游营销效率,扩大客源市场份额。
(四)游客消费水平处于浙江“低谷” 目前到访丽水的游客中一日游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且重游率低,国内游客人均消费在省内处在末位。说明丽水旅游层次较低.大部分国内游客到访丽水的目的为游览观光,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深度不够,致使国内游客在丽水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经济效益不高。今后应加大对旅游资源内涵深度的挖掘,提高休闲度假产品和专题旅游产品的比重。
二、区域合作与竞争力 (一)区域合作分析
丽水市旅游局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丽水自然景观优美,素有“浙南林海”和“浙江绿谷”的美誉,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华东地区的环境等级高地,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由于丽水经济欠发达,资源开发强度较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生态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丽水还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文化底蕴深厚。这些资源优势可以和相邻地域如金华、温州、台州等地形成资源优势异质互补,且这些地区人均GDP较高,市民出游率高,消费潜力大,并拥有一大批成熟的旅游风景区及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较高,有利于客源互送等协作关系的开展。另外,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已将金华、丽水、温州三地串联成线,三地同时拥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居民出游率相对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这些因素都使区域性旅游合作成为可能,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二)区域竞争力分析 一方面,生态旅游的日益流行、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山水的渴望及出游方式的更新都为丽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有望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丽水旅游业相对周边地域起步较晚,市场知名度较低,山水观光旅游产品面临周边地区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丽水虽然具有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但由于开发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鲜明,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项目相对较少;另外,由于丽水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成为未来丽水旅游业发展中将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丽水市旅游业应该依托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生态休闲度假”的旅游品牌,着力开发出具浓郁地方特色、轰动效应、参与性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客源市场需求前景 根据丽水市近十年的客源市场动态分析,虽然丽水市的旅游业起点较低,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丽水市良好的生态资源条件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养生的旅游需求,因此其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随着丽水市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景区及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升级,以及旅游产品体系的日趋完善,丽水市的游客接待量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根据丽水市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和增长潜力,同时也考虑到未来旅游业可能出现的波动性,预测近期游客接待量将达到25%的年均增长率,年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年保持5%的年均增长率。由此,预期到2010年丽水市国内外游客接待总量将达到1600万人次,2015年将达到2600万人次,2020年将达到3500万人次。
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表5-2: 丽水市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预测 时期 年均增长率% 期末年份接待量(万人次) 年 25 2010年接待量:-2015年 10 2015年接待量:-2020年 5 2020年接待量:3500 丽水市旅游局
- 12 -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 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14端午节遂昌金矿拜金游
当前游记二维码
打开扫描二维码
即可随时随地欣赏当前游记
2014端午节遂昌金矿拜金游
景区全称是:浙江丽水&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宣传口号是:金矿游一游,一生钱不愁我的口号是: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的目标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的做法是:Alaways&on&the&road,always&in&a&dream.五一没有出游,想着六一(端午节)总要出去走走吧,无奈天气预报基本三天都下雨,于是想找一处受雨水影响不大的地儿玩一玩。首先想到的是大型室内游乐园、水族馆,后来考虑到儿子不满三周岁,可玩性差,后来想到了遂昌金矿,估摸着参观山洞,总不怕下雨吧,关键是儿子很喜欢坐小火车,很喜欢钻隧道。于是就去了。关于金矿具体介绍请自行百度,想长知识可以搜“遂昌金矿导游词(09版)”,长达23页,里面对黄金的制造工艺、人文历史有详尽介绍。【先将个人总结放在前面,供参考:】高速衢州过去在遂昌东出口下,而不是遂昌出口下。进入景区前有5公里盘山公路,请小心驾驶。矿工之歌雕塑在黄金博览馆前,这里要选择游玩顺序,向左走是乘公汽到唐代金窟,向右前是乘小火车到明代金窟(本文中明代金窟均指明代金窟、时光隧道、现代采区以及步行景观隧道这一连续隧道区域)。明代金窟与唐代金窟之间一般选择步行山路。明代金窟步行出口(入口),点石成金,北月台,竹屿茶楼在一起。对游客来说,这里是明代金窟与唐代金窟之间的中转站。竹屿茶楼有东西吃,茶叶蛋3元1只、5元2只,方便面8块一碗,还有粉丝(本地人叫粉干)等。唐代金窟入口、出口,草鞋换粥,580公交车停车场(换乘中心)在一起。580停车场有卖饮料的。为节省体力可以先坐公交车去唐代金窟,然后一路下山到明代金窟。如果先坐小火车,则从明代金窟到唐代金窟是一路上山。相对于明代金窟,唐代金窟在上山,进了入口后得爬山,进了硐(不是“洞”,意思差不多,会意字)口得爬石阶,体力消耗较大。唐代金窟起伏较大,较险,特别是临近出口,陡峭湿滑,硐口狭窄,为此景区配有安全帽。明代金窟则平坦安全得多,就像走在防空洞里,整个路线呈∏形,而“时光隧道”则是正中间这一节,有些泥塑树木鸟兽。唐代金窟更大更刺激,明代金窟看点较多。明代金窟出入口不在一起,游玩的话要么在南月台坐小火车进入,要么从北月台步行进入(明代金窟火车站在山硐内)。唐代金窟沿着山体顺时针转一圈,硐口出入口不在一起,景点入口出口在一起。坐小火车及公交不检票,理论上是可以多坐几次。小火车路线是从南月台到明代金窟、明代金窟到南月台、北月台到南月台(即出大门)。注意:明代金窟到北月台虽有小火车通道,但是火车不载客,即必需步行。大概是防止游客反复在南北月台之间坐小火车(像我们,本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带小孩多坐几次小火车)。不过明代金窟跑一圈下来一二十分钟吧,多坐一次火车就多跑一次呗。小火车都是从矿硐里走,暗无天日。矿洞温度较低,而且有些硐口风较大,注意不要着凉。小火车约15-20分钟一趟,人坐好后就走,有两列时要问下工作人员,哪列先开。桃花水母要等到10月15日左右才有得看,要特定的气候条件。传说中的CS和攀岩,不一定都开放。黄金博物馆不需出示门票,进门先左转上二楼参观,一楼主要为黄金卖场。南月台和大门附近的公交停车场需查票,注意,这两个地方一旦出去一个,再想进去就得重新买票,所以没有游完之前,这两个检票口要慎出。&压轴的互动项目“抱金砖”在黄金博物馆一楼,矿难室隔壁的一个小房间,从二楼下来一转身就可以看到。金砖在蛋壳中间的桌子上,那么一小长条,价值300万(貌似我一生的收入也就这么一块金的价值了,而且已经考虑了未来因物价上涨工资增加以及延迟退休因素),摸1次10块钱。对了,本文标题是拜金游,不是败金游。先上一张网上搜来的图片,感受下气氛:【下面开始展开介绍,有兴趣的请继续往下看:】先上个网上搜的导游图:下图是我手机拍的:嫌上面两个太复杂,下面这个较简洁,而且方位感更强(把握住关键景点就可以了,很多景点在一起的):游玩线路很简单,只要明确是去明代金窟,还是去唐代金窟,抑或是返回大门口就行了,基本不会有岔路口,所以不用担心。廊桥、银坑山水库(桃花水母)、文山(三个纪念文天祥的亭子)都在明代金窟与唐代金窟之间的途中,不会错过,而且正气亭就在金索桥(感觉明明是铁索桥,因为整个景区姓金,所以改名金索桥,显得高大上)桥头。整个游览路线呈8字形。&&下图在城区,不是在景区,开车路过会看到:从1号停车场出来,到游客中心上厕所、买票。右边就是下图,然后往左走上台阶进入景区:沿着左边这个台阶上去:就会看到这个矿工之歌雕塑:右侧就是黄金博物馆,一般等游玩回来时再看。开始选路线,向左去停车场坐公交车去唐代金窟,向右前去南月台乘小火车去明代金窟。唐代金窟与明代金窟之间山路步行。明代金窟步行出口(入口),点石成金,北月台,竹屿茶楼在一起。据说这里负氧离子含量超高,多呼吸几口吧。唐代金窟景点入口、出口(唐代金窟游客中心、骑麟阁),草鞋换粥,580公交车换乘中心在一起。叫580是因地坪高度海拔580米。唐代金窟海拔670米。“草鞋换粥”有典故,此处略。&&烟台也产黄金,还记得当年去蓬莱阁路上导游说,黄金研究所的地毯,有公司争着免费提供,因为收回的旧地毯上沾有金粉。这应该是现代版的“草鞋换粥”吧。景区很多废物利用,雕塑是废旧机器部件改造,下图为:流马(金戈铁马):垃圾桶是由废桶改造,座椅是由废弃车斗改造:在南月台的这一节是以前的矿车,供缅怀:与开篇那张照片相比,其实抱金砖现场气氛没那么严肃紧张,工作人员也是两人:一人售票,一人持枪把守兼验票。不过有人抱金砖时持枪的那位会握紧钢枪,转入战斗模式,防止意外。网上看了很多抱金砖的照片都是戴着白手套,这次也没要求(黄金属性稳定,应该不怕手心的油、汗腐蚀),可以裸手真实感受一下金砖的质感了。前面说了,貌似我一生的收入就只值这块金砖,不过看样子比较重(12500克,25斤),稍作安慰:老婆抱完金砖,立刻感悟到:如果有30万人抱过金砖,那么这块金砖已经赚回了300万,而这块金砖还是这块金砖,一点没变……(晚上后悔了,摸过金砖的手应该不洗,好歹先摸张彩票呀啥的)写在最后:矿硐内部照片较少提供,一是因为光线不好,效果不好。二是为了不剧透,自己现场领略吧。至于好不好玩,见仁见智。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游记攻略,只有一个人说还想去玩,其他人都表示不会再去。对于我儿子,有水有沙子就可以玩一整天,景区一路上有山泉,很多地方可以玩水,而且有小火车坐,所以他觉得好玩。6公里外有个金矿漂流,附近还有两个景点:鞍山书院和竹炭博物馆,因儿子要睡觉,就没去。遂昌其他较出名的景点有温泉(汤沐园、红星坪温泉等)、漂流(神龙谷漂流等)、森林公园(南尖岩、神龙谷等),下次再去。还有不得不提的文化名人:汤显祖。&&
发表评论:
已输入1/300个字
喜欢这篇游记吗?说点什么吧...
遂昌金矿...
意见详细:
把您的问题或建议告诉一起游吧
截图上传:
电子邮箱*:
(如果有个人问题需要解决,请使用或拨打)
还可输入 200个字!
请填写您的意见再提交哈~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24小时服务热线
同程旗下网站
同程旅游app
手机预订更优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遂昌金矿矿山公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