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上,自己在自己开的店买东西会怎样在京东商城买东西

阿里、京东开起了便利店,都打算怎么开?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阿里、京东开起了便利店,都打算怎么开?
最终还是为批发生意找入口
变成网红半个月之后,杭州市浙大后门的维军超市每天除了正常生意,每天还有十多人过来专门为看这家店内部的样子、向店主黄海东打听他怎么和阿里巴巴合作。
店门头是一整块红色的 LED 灯牌,显示着着店名“天猫维军超市”,和硕大的天猫标志。
招牌上还有一串数字编号,001 的尾号代表这是全国第一家“天猫小店”。
维军超市店门外景
店里没有“无人超市”、“人脸识别”之类各家电商都喜欢说的新概念,也不像同为阿里巴巴运作的盒马鲜生一样让你先装应用再结账。
天猫小店像是社区小超市和 7-11 的混搭
靠着落地玻璃门的区域被改造成了简易的就餐区,一张木桌和几个吧台凳是 7-11、全家等外资连锁便利店常有的配置。让顾客买了店里的包装食品或者关东煮有地方吃。就餐区角落被安置了两排扭蛋机。
一般的小店里,饮料乳品一般都放在印有厂家标识的冷柜里。而维军超市则有两个封闭式冷柜和一排开放式的冷柜,在那里不仅能找到韩国烧酒、德国黑啤、巴黎水等在一般社区便利店买不到的品类,也能找到好几种售价十几元的非浓缩还原果汁。
店里最显眼的,还是进门之后视线核心位置摆放的一组天猫专属商品的货架,这组货架的视觉经过统一设计,上面放着淘品牌零食百草味、进口泡面出前一丁之类不会出现在小卖部货架上的商品。在天猫货架的旁边,还有迪士尼正版授权的玩具和品牌零食。
但也是在这组货架,转过去就摆放着散称糕点、面包和豆干,结账的时候得在收银台边上的电子秤过磅。
往店里走,就是洗护清洁、日用百货以及糖果饼干等快速消费品,货架与货架之间挺宽敞,但是货架上还是摆的满满当当,和便利店里一类商品只有少数选择不同,光是不同材质的便当盒,这个店里就有十几种。
天猫货架和迪士尼货架
店里的开放式冷柜
绕回收银台结账,这种混搭感更强烈了。收银区域有关东煮、蒸点柜,还像那些连锁便利店一样,陈列着顾客最容易在买单时加一件的商品:口香糖、纸巾、避孕套以及创可贴。
抛开品类,整个店铺也会让人觉得比一般社区小超市,甚至一些内资连锁品牌都更清爽干净。这是因为货架之间有了些间距,内侧货架顶上加装了六排日光灯,在天猫货架上方还有专门的射灯对着。
这家店和互联网公司最直接的联系,除了到处都是的红黑色天猫元素以外,是进货方式。店主黄海东平时会在手机里的阿里零售通应用里下单,由穿着菜鸟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送货上门。
食品、日化以及天猫货架上摆放的进口食品,都是这么进货,大约占店内销售额的 30%。
与此同时,黄海东还保留着自己的手写账本。因为除了从阿里巴巴进的货,他自己还和以前的供应商保持着联系,进一些他能卖掉,但阿里巴巴没有的商品。
混搭是因为阿里巴巴在用管理天猫店的方式改造便利店
“这个店还是那个老板的,不是我们的。这个店的摆放、陈列、日常管理,应该是商店老板自己(负责)。我们不想因为这家店做得非常整齐,要增加它的成本。”阿里巴巴零售通负责人林小海这么解释天猫小店和阿里巴巴的关系。
零售通是阿里巴巴去年 5 月才成立的事业部,这是一个为城市社区零售店提供订货、物流、营销等服务的平台,相当于给城市零售店店主使用的天猫。负责人林小海去年 9 月才从宝洁加入阿里巴巴,一开始几个月担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的助理。
同样在宝洁工作过近 10 年的零售通营销中心总经理涂晓昱告诉《好奇心日报》,加入天猫小店,店主的投入是一万元的保证金,同时店面的装修和设备费用需要由店主自付,由阿里巴巴统一对接服务商承建,每平米 800 元。不同店铺的改造成本从 8000 到 15 万元不等。差价除了面积不同,还和店主选择的鲜食、冷柜等设备有关。黄海东说他的店一共花了 15 万。
简单来说,这些零售店主可以以加入连锁加盟店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投入,获得连锁授权,天猫小店会带来类似 7-11、罗森、全时、美宜佳的品牌辨识度,但店面并不会像这些连锁品牌一样标准化。
像 7-11、全家、罗森这样的外资品牌便利店,罗森以加盟为主,全家和 7-11 则以直营模式为主,即使是加盟也需要至少 30-50 万元的投入,门店从顾客进店路线设计到整体装修都由总部统一设计,店长对店铺没有什么控制力,商品也由总部统一配送,这些连锁便利店还有加工工厂,生产自营品牌的商品。
天猫小店则不太一样,获得了授权之后,店铺的经营管理都还是由店主负责,申请授权的基础条件就是拥有自有铺面产权或是至少一年以上的租约,相关的资质也都是注册审核时必须提交的,此外,店主还需要获得阿里巴巴批发电商平台 1688 的企业认证。
店内卖什么、不卖什么,决定权还是在小店店主手中。小店店主一天到晚都在店里,也熟悉所处的社区,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也是连锁便利店整体规划不能覆盖之处。
天猫小店给解决的是小店店主原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不知该如何改造的那些问题:比如店内照明、货架间距、商品品类等等。
唯一的店面陈列要求是至少要有一组天猫货架,小店要按照要求来陈列。零售通计划按照店面周围消费者的喜好和大数据分析给出选品建议。虽然叫“天猫小店”,但小店和天猫除了货源和品牌相同以外,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以后天猫里可以搜索到附近的小店——这不太像是一般人找便利店会用的办法。
改造完之后,店主需要每年支付 3999 元的技术服务费。保证金、技术服务费,都是天猫店的门槛。
除了这些,天猫小店店主每月至少通过零售通进货一万元。但具体进什么货、进货之后的定价,都是店主自己决定。
我们对比了天猫货架上的一部分商品价格。34 种商品中,大部分商品和天猫上直接销售的价格不同。比如百草味的小包装零食,不同口味在黄海东的店里有的比天猫上便宜一半,有些则便宜 1/3,只有两种比天猫售价贵,价格差异没有规律可循。
几个月前,阿里巴巴零售通团队找到黄海东,说要改造维军超市。黄海东和零售通团队很快就达成了意向,7 月 23 日开始动手,到装修完成花了一周时间。
期间小店还正常营业,只是前一天晚上,负责协调的“小二”会告诉黄海东,第二天的装修计划,小店需要在哪一块区域做好准备。
8 月 1 日,改造完成,改叫“天猫维军超市”的小店开始试营业了。
维军超市是天猫小店的示范店,阿里巴巴提前一周就联系媒体采访,准备介绍天猫小店的业务。
8 月 28 日,阿里巴巴召开了发布会,阿里巴巴 CEO 张勇在发布会上宣布,到明年 3 月之前,要在全国开一万家天猫小店。
收银台宣传图(来自:wifi 已连接)
当天,阿里巴巴还在杭州本地的微信号上发了一组对比宣传图,介绍维军超市改造前后的故事。这个公众号也承接了阿里巴巴年会的宣传。
“我们 8·28 当天的微信搜索指数,比七月盒马鲜生的还高。”零售通的团队告诉我们,发布会当天零售通的客服团队就接到了超过一千个申请。
9 月 5 日、6 日两天,天猫小店媒体曝光一周后,零售通在三个城市召开宣讲会。黄海东去了杭州场。
他从没有在超过十几个人的场合讲过话,站上舞台的前几十秒,黄海东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你就说说你一年能挣多少钱吧!”台下的观众趁机喊道。
他答了一句:“现在才开一个月,一年挣多少钱还说不上。”但是在演讲的最后,他介绍说 8 月的营业额上升了 45%。这是在阿里巴巴将它到处宣传之前,其中门口的天猫货架每天能带来 6、700 元的收入。不过,黄海东自己也说,7 月有一个月装修,尽管没有停业,多少还是影响了一些收入。
天猫小店是阿里巴巴为自己的快销品批发生意在二三四五线城市找的新渠道
在到处都在谈及电商对传统零售冲击的时候,便利店是实体零售渠道唯一正在经历一个快速成长期的。
根据英敏特数据,2009 年到 2014 年,便利店零售市场以 15.9% 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11 年起,便利店的销售额增速就超越了百货和超市。
特别是包括食品、饮料、家庭护理及个人护理在内的整个快速消费品市场。凯度与贝恩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大卖场份额下滑 2%,超市或小超市的增速放慢到 2%,仅略高于通货膨胀率。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便利店的增长达到 7.4%。
最近一年,中国便利店市场规模达到 1000 亿元,增速在 15%左右。相比面临“关店潮”的超商和卖场,便利店渗透率也从 2015 年的 32%上升到 38%。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拥有大大小小 260 个便利店品牌。几大外资连锁便利店正在积极扩张门店数量,但是扩张最快的,也没有超过 1 万家。而类似维军超市那样的小店有 680 万家。
对于半数以上的快消品公司,传统渠道占销售额的 50%以上。所以小店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这并不难理解。去便利店买东西就是图方便,人们在消费时也不太计较价格。即使电商送货再快,也很难在合理的成本下快过去楼下便利店买瓶水。
零售通的业务来源于阿里巴巴 1688 批发业务下设的一个项目组,为社区便利店提供 B2B 订货平台。2016 年年初启动,针对的就是维军超市这样的小店。
这些小店在面对连锁品牌时没有竞争力,也不知道该从哪改起。
黄海东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一开始想要对这个店做点什么,也是因为附近开了罗森、全家、好士多,对店里的生意带来了影响。
零售通的负责人林小海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曾任宝洁大中华区营销总裁,在宝洁工作了 21 年,零售通团队内部也有不少人来自宝洁。连锁便利店有成熟的供应链系统和标准化运营,到了今年年初,零售通决定要直接改造小店。
把商品卖给小店店主,不只是阿里巴巴一家在做
在河北固安,也有一家最近改了名字的便利店。
这家最近才开业的店铺面积 200 多平米,销售日用百货、食品、烟酒零食等超市常见的商品,收银台也是一台智能设备,店内还提供收发快递服务。
店主杨浩今年 33 岁,去年他开始从京东掌柜宝进货,那是一个类似零售通的进货平台,不同是 ,掌柜宝上的商品都是京东自营,店主下单之后,也由京东的配送系统将他订的货品送上门。
在杨浩的店里,还有两排品牌洗发水的促销货架,那是杨浩从京东的领取的任务,品牌商在系统里发布促销任务,店主“抢单”之后,促销物料和商品会通过京东的系统配送给店主,店主按要求摆放完成后,拍照上传就会获得品牌给予的奖励,一般是复购的返现或者折扣。
负责对接品牌商和小店店主的事业部是京东 2015 年 12 月成立的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今年 4 月,刘强东在微头条上发言说要开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说的就是这个部门的事。
和天猫小店类似,装修方案由京东提供,京东便利店的装修成本,则要店主自己承担。店主可以选择 100%在京东进货,也可以选择部分进货,杨浩现在大约有 30%的货是从京东进的,每次进货金额多少没有限制,至少最近是满 99 免运费,进货的方式也和普通用户在京东上购物差不多。
京东便利店(图片来源:京东)
加入京东便利店的店主,和天猫小店的店主一样,都得交一定数额的担保金,天猫小店店主的担保金冻结在支付宝账户里,京东便利店店主的,则是冻结在掌柜宝账户里。
除了从行者平台上领取的物料和商品需要按品牌指定的样式摆放,京东对京东便利店的店内陈设也没有严格要求。
对于走进杨浩店里的顾客来说,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款新的产品,如果按传统方式铺货,可能走到三四线城市从上市开始算,得一个月左右,现在就像是从电商上下单就到了,顾客在杨浩的店里能买到,三天时间就够了。
不管阿里巴巴还是京东,做小店都还是为了线下生意
阿里和京东帮小店店主改造便利店,核心还是为了增长。
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显示,京东宣布过去 12 个月的活跃买家数为 2.58 亿,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则达到了 4.54 亿,这已经是在付出巨大投入的代价,获得的增长。
从 2015 年 8 月京东与永辉超市的那次战略合作开始,中国的电商巨头纷纷入股乃至并购线下的超市、百货商场:阿里巴巴入股苏宁、三年后收购银泰、控股三江购物、与百联达成战略合作,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获得沃尔玛入股。
为了抓住没有在线上消费生鲜习惯的那群人,阿里巴巴开出了盒马鲜生,京东则和沃尔玛合作,以配送为主切入生鲜。
针对农村市场,农村淘宝小二日常帮村民在淘宝上下单、代收货,成了一个类似服务站的存在。那也是一个由线下入口带动线上销售的生意。
现在小店做的,则是在连锁品牌便利店还不强的城市地区,建立新的销售入口。目前天猫小店不会在北京上海开放,取而代之的是上个月刚开始的,一小时配送生鲜上门。
百草味已经开始和零售通合作,专门推出适合在便利店销售的包装,容量从线上销售的 400g 变成了适合人们随手购买的 70g。宝洁也刚刚和京东新通路合作了碧浪新包装的投放。
但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目前,零售通上有 50 万家小店注册、京东掌柜宝则覆盖了 30 万小店,这离目前 680 万家小店的数字还差得远。而且注册的小店也不完全通过这两个平台进货。
黄海东的儿子后来告诉我们,目前店内还有很大比例的商品要从市场进货,和以前没什么太大区别,存货进出,也还是记在本子上。
天猫小店和京东便利店都没有规定统一的价格,在选址上也没有明显的排他策略。每个店家都像是天猫上的商家一样,相互竞争,平台对接商品、抽取服务费。
目前所有成功的连锁店都在尝试规模化复制一套标准化的装修、流程和服务。像 7-11、全家、罗森这样的外资品牌便利店,销售的商品由总部统一调度和规划,确保你走进同一品牌的每一家便利店,都没什么陌生感。严格的控制,确保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这样你看到牌子就大概知道自己可以获得什么。
当年阿里巴巴和京东之间,直营和平台的竞争在便利店重现。只是现在,阿里和京东都想做平台。这一次,电商能赢么?
除特别标注外,文内图由作者拍摄,题图来自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全国24小时招生热线
400-800-4439
全国统一招生热线:400-800-4439
白云校区:020-
海珠校区:020-
天河校区:020-
淘宝君,东哥喊你来京东开个人店铺啰
日,电商界的又一重大新闻,就在双十一来临之际京东官方平台突然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公告,即日起个人和个体户均可在京东开店铺了;老虎不发挥,你当我是病猫啊,这下可热闹了,在当今电商三国鼎立的局面,看来东哥是要先发制人,乾坤大挪移了。
每年的11月都是各大电商平台促销活动进入到白炽化的竞争时期,消费者也乐此不倦地巡逻在各种优惠活动中把看中的商品加入就只等到11月11日这一天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内的三大主流电商平台淘宝、天猫和京东每一天的销售业绩是最多人关注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个人或者个体户想在这个日进斗金的电商平台分到一杯羹,也想拥有一个京东个人店铺,那么你有必要知道一些关于京东的具体运作细节。小编为你整理了几个核心问题,为你揭开京东的神秘面纱,让你对京东不再陌生,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问题一:京东平台有几种性质?
答:如图,从买卖双方关系来说,京东有3大主流平台。
问题二:商家或个人入驻京东,提交申请是否收费?
答:在线提交资料等待审核通通过,不存在由第三方代理公司提交入驻的说法,也不需要任何入驻手续费。
问题三:京东店铺性质有哪几种?
答:如图(这里的企业店铺不包含全球购商家,全球购商家店铺类型如下下图所示)
全球购商家店铺性质
问题四:在京东平台开店铺有哪些硬性要求?
答:如图(分两种情况企业开店和个人或者个体户开店要求有所不同)
问题五:那些类目可以申请在京东开店?
答:日首次开放的个人(含个体户)店铺类目包括:服饰内衣、运动户外、鞋靴、箱包、珠宝首饰、内衣童装、厨具、家居家装、家具、家装建材、汽车用品、拍卖、礼品、蔬果、鲜蛋、宠物生活、农用物资、电脑办公、数码、小家电。
问题六:我在京东商家入驻页面为什么找不到个人开店的申请入口?
答:京东暂未开放个人店铺的申请入口,不排除在不久的将来会开放,那么想尝试头啖汤的你,有办法申请入驻的吗?别慌,办法是有的,小编早为你探好路了。照着做,准没错的。看下图,懂了吧。
这里有个核心的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邮件中提到的&请将您的主营商品类目、品牌故事、商品介绍、宣传图片等相关资料,发送至您希望入驻类目所对应的邮箱。&
看清楚,组织好语言再写邮件,特别是文中刚提到的&主营商品类目、品牌故事、商品介绍、宣传图片&内容不好好写,你可能会被驳回的,潜规则,你随便、审核邮件的人也随便的;过与不过;不是看心情而是真的看你的诚意何在,顾邮件的内容是你进入京东的第一个敲门砖真的要认真对待。
问题七:我是个人,想在京东开一个店铺,那么我的初期投入费用是多少?
答: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类目,投入的费用是不同的可以参考《京东开放平台优创店资质标准》,以三级类目女性内衣来说则是这样的投入:身份证+3万元保证金(退店后3个月可以取现)+1000元/月平台使用费+8%销售扣点。
问题八:京东开店需要那些资料,如果开多个店铺保证金怎么交的?
答:京东开店保证金是&一店铺一保证金&方式,即是开多个店铺就要缴纳多个店铺的保证金。
好了,小编为您解答问题完毕啦。题外话,一直听到有人说出来工作没一件事是&挣钱多、轻松、离家近&的;但是在凭智力挣钱的电商领域里真的有这事;骚年,爱动脑的你,现在开始你可以足不出户就至少拥有两个个人店铺了。一个淘宝店、一个京东店,懂运营的话,店铺月入过万小case啦,这事,想想都是么么哒,美美哒的。
广州美迪电商学院——专做网店卖家培训
全方位学习京东电商资讯知识,100%包学会,3-8人小班教学
本文地址:
您可能感兴趣京东 阿里开万家小店 但一个真实的电商便利店是怎样的呢?
替换高清大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记者实地探访: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电商便利店
IT时报见习记者 李蕴坤
新零售、无界零售、智慧零售,在线上流量红利渐失的催促下,电商再次将触角伸向了线下战场,瞄准了堪比星星之火的便利店。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夫妻小店成为电商巨头眼中新鲜的流量入口,京东、阿里、苏宁纷纷加紧布局线下便利店,利用自身供应链与物流实力,意图带起燎原之势。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近日宣布,年底前京东每天要开1000家便利店,届时每300-500米之间便会有一家京东便利店。在此之前,阿里也启动了天猫小店挂牌改造计划,并称2018年要在全国落地10000家天猫小店。除了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意的京东和阿里,苏宁小店则打出了解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旗号,号称要提供一小时闪送服务。
《IT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三家电商平台的线下便利店,看看这些打着“新零售”旗号的小店,能否撑起再造第二个“京东”“阿里”“苏宁”的重任。
京东便利店:
品牌效应为“夫妻店”加分
可选择商品种类略少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南郊区永利村一带的世合理想大地楼盘,中心区块是占地3平方公里的生态小镇,周围又被8平方公里的田园环绕,在空旷的郊区大有种世外桃源之感。离了主干道,沿着农田间的小径走向别墅区,一路上除了站岗的保安并无多少人烟。随着越来越深入,偶尔可以看见停在路边的货车和毛坯房里建筑工人的身影。
步行了20分钟左右,直到小区的尽头,“人气”低迷的状况才稍稍得到缓解,“京东便利店”大红色的招牌撞入眼帘。走进便利店,300平方米的门面储量惊人,左侧门摆设了蔬菜、生鲜等物,右侧的主要陈列区则铺设了近十排货架,不仅覆盖了饮料、零食和洗发露、洗洁精等快消类日用品,还引入了大量的五金配件,诸如螺丝刀、水泥钉、锤子、带锯钢泥板等,与油漆涂料刷、纱手套、帆布袖套、草帽、套鞋、雨衣等装修用具和劳保用具一起占据了几排货架。
虽然业主尚未入住,但已经在3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形成“垄断”格局也不失为这家京东便利店的独到之处。店主蔡先生对记者说,现在店里85%的顾客都是装修工人,因此货架上才放置了大量相关工具,等将来交了房有住户入住之后,货架上的商品也会做相应更新。在店内用餐的民工师傅也告诉《IT时报》记者,装修别墅的工期较长,可能要待半年,预计他们仍会是便利店消费的主力军。
蔡先生于2017年9月加盟京东便利,12月开始营业,虽然也从京东旗下的一站式B2B订货平台“掌柜宝”上进货,但并不足以覆盖自家店内所有的品类,“我店里有两万个品种的货物,掌柜宝上只有几千个。”
除了掌柜宝,蔡先生的货物都由厂商直供,而蔡先生选择加盟京东便利店的原因,也是顺应世合公司的要求,“当初想盘这个店面,物业公司说要入驻大品牌,所以就加盟了京东。”可见京东的品牌效应辐射不小。
但如果没有上述“一家独大”的地理环境,“京东便利”的品牌光环似乎难以发挥同等的辐射威力。嘉兴的另一家京东便利店坐落在王店镇百乐路的边缘,处于社区主干道的外围,百乐路上同类型的平价超市已有数家,且都比京东便利店更靠近社区,另外还有一间大型的尚购超市。当记者向百乐路上的超市店主询问京东便利店的位置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从未听说过这家便利店,可事实上,京东便利店与他们仅有几百米之遥。
这家京东便利店的店主陈女士表示,自家店面太小,仅仅是个30平方米的小卖部,去年年底看中掌柜宝的进货渠道和京东的品牌效应才决定加盟,掌柜宝上的疯狂夜市会时不时推出实惠的爆款活动,例如购买蓝月亮洗衣液满188元赠抽纸6包。虽然会抢购掌柜宝上的秒杀折扣,但陈女士的进货仍有一半是来自镇上的批发部,不仅在部分商品上有价格优势,而且对方承担运费,替她节省了不少成本。
比起京东为加盟店提供的装修、运营等方面的指导,店主更关心的还是选址和价位方面的问题。在几个京东便利店的加盟交流群里,就有不少有意加盟的观望者分享着选址难的困惑。
天猫小店: 在家门口买到“线上爆款”
天猫小店店主的App名为“阿里零售通”,一位负责线下推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猫小店提供的改造店铺服务仅限于店面统一装修和对商品细分的建议,后期成熟以后,可能会为小店接入支付宝、淘宝的流量入口,比如在线上购物时阿里大数据会优先提示消费者附近的天猫小店有货,可以直接去买或者选择送货上门。但该功能测试一段时间后,端口已经关闭,“关闭的原因应该是考虑到天猫小店覆盖范围还不是很大,如果一个城市有几百家天猫小店,那完全可以成为消费者的选项之一,但如果门店数很少,开通入口就显得为时过早,会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这位工作人员分析。
从入驻要求来看,天猫小店申请门店需缴纳1万元保证金,每月从零售通上的采购额不低于1万元,并且在门店首选位置提供一组天猫专属货架。目前已经在常州开出的天猫小店里,除了常见的食品、酒水、日用品等,天猫超市的推荐商品会上架“天猫货架”,且一些高档进口食品也出现在了货架上,而以前这种社区小超市基本上不会进这些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电商巨头由线上转向线下,既是适应新零售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大势所趋的需要,从而引入新的交易量增长点,也是线下农村地区电商互联网渗透率较低的背景下迫于无奈的举措。京东便利店和天猫小店非常神似,将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商、供应链、大数据、支付、物流、金融体系开放输出给线下的商家,从以往赋能线上用户的2C方式转向2B,本质上仍是一脉相承。
苏宁小店:不做加盟 坚持自营
不同于京东与阿里的加盟模式,苏宁小店采取直营模式进行线下扩张,对标传统便利店。
在嘉兴市江南摩尔中心的苏宁小店,紧挨着苏宁易购,背靠购物中心,正面和侧面被居民区环绕。踏进店门,迎面而来的就是颜色鲜艳的水果货架,几乎占据了店面的一半空间,苹果、香梨、鲜橙、西瓜等均有多个品种提供,且有不少正在打折,例如3.99元/斤与6.5元/斤的西瓜,因此进店购买水果的长辈不在少数。
苏宁小店方面人士表示,店面主要分为社区店、CBD店与大客流店三种模型,由此构建差异化的商品品类与供应链支持。以《IT时报》记者走访的社区店为例,为满足五口之家基本生活需求,侧重于蔬果、生鲜与较为全面的非食日用品。店内的人员配置也相当充足,加上店长一共有5名店员,不仅时时调整商品(尤其是水果)的陈列,当顾客在水果柜台前流连时还会积极向其推荐优质果品。可见社区店在生鲜水果方面的重视,而苏宁小店所依托的供应链支撑不仅是自家投资的易果生鲜,还有3月刚和上海苏宁小店达成战略合作的海航冷链,借此提供东南亚水果直送的新鲜速配。
店员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关注网上订单的变化,采用“便利店+App”模式的苏宁小店进行的是线上、线下双中心运营,用户可在App内下单,例如预订早餐,再到门店自提,也可扫码购物。不过扫码购物的实际操作比想象中困难一些,按照店内指示的购物流程,需要先扫描门店定位码再扫商品条形码进行支付,但定位码必须水平对准才能扫描成功,对此记者屡试屡败,最后才在店员帮助下操作完成。
虽然直营店所需的人力和运营成本显而易见,但店员确实扮演了必不可少的协助角色,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一小时配送服务,即在App内下单后在家静候小店配送员的上门服务,为便利店弥补最后一公里的商业短板。
零售战:从线上打到线下
京东便利店店主蔡先生在选择加盟品牌时,曾在天猫和京东两个电商平台之间犹豫过,最终选择京东,是他对京东平台上的商品质量更有信任感。显然,此前两个电商平台在多年的美誉度积攒上,还是略有差距的。在线上打响的商战,今后在线下仍将继续。
曹磊认为,相比过去的经销商和供应商为便利店店主供货,在“电商+便利店”模式下,电商平台方除了是货源集散地外,还提供品牌授权、物料、软件系统等,因而更像是全方位的解决服务商,其与店主成立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对于传统的进货模式,也是一种颠覆。这种模式本质上可认为是新零售的一种形态。这个市场如果发展起来,其空间将极为巨大。不过,整体上电商平台在此之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店主会对平台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店主要用好这些资源,但不能被“绑架”。
在消费升级成为大趋势的当下,阿里、京东、苏宁电商巨头这些线下零售店布局有助于改善国内中西部地区乡村采购价格高于城镇地区的困扰,并通过赋能小店帮助他们避免拿到更多假冒伪劣商品。同时,不从仓库发货而是让距离最近的一家店配送也将考验京东的物流配送能力,为散落全国各地,尤其在农村地区的便利店解决一个长久以来的核心问题,但全国各地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会在前期非常考验京东在SKU(库存量单位)上的能力。
通过直营模式,苏宁可以让商品服务实现统一,更好地树立品牌服务于消费者。但曹磊认为,加盟模式的可控性虽低于直营,开设速度却远高于后者。截至4月底,苏宁小店在全国48个城市落脚,共开设320家门店,而京东便利店目前已达到“周开千家”的规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买东西开票税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