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不要给学生开网和带手机进教室?

→ 教学有度
德育无痕―――试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德育无痕―――试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这是一篇关于德育无痕,信息技术德育,教学中德育的文章。”特别在我县信息技术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今天,人们往往只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快捷、便利和无限的资源,却忽视了其中的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健康的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德育无痕,教学有度”的境界呢?笔者认为必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要认真分析学生,善于从学生的生活、活动中抓住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实践体验,在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策略随着我县“校校通”工程的建成,信息技术课程在中校得到了全面的开展。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网络以其开放性、全球性、介入性、交互性、时空的精神化、社会的虚拟化等特征对传统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种工具,为学生学业发展乃至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提及电脑的使用,学生们都喜欢说“玩电脑”、“上机”,学生学起来很放松,老师教得似乎也很“轻松”,使用电脑时也突出了一个“玩”字――上网听歌、下载图片、聊天、玩游戏等等,老师们在教会学生操作后,往往就放任学生上网、玩游戏,久而久之,学生中就出现了不良的行为倾向,如尝试网络攻击、模仿暴力行为、产生发涉黄心理等。这些潜在的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的初中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怎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成为凸现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古人云“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渗透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如何加强德育渗透,让学生端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明辨是非、自觉规范信息行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得出,只有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化被动为主动,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一、巧用各种疏导方式,有效进行德育渗透疏与堵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两个基本手段。对中学生来说,堵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要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导。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疏导呢?1.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行为的利弊以黑客技术为例,在教授网络知识中辅以实例,让学生明白黑客技术既有攻击性,又有防护性,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者将它用于什么目的、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用在国防、网络等方面,这种信息技术行为就是有利的、积极的;反之,使用黑客技术攻击他人、侵占他人利益、进行不法活动,对社会、对他人造成重大危害,就是有害的。由此引导学生对黑客技术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意识。2.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就拿游戏来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生正确认识游戏、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自觉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正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引导会比家长和其他教师更直接有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机上适当安装一些益智类游戏软件,把那些沉湎于不良游戏中的学生吸引到健康的方向上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兴趣。同时,通过玩这些游戏,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的熏陶。网络上也不乏好的游戏,只要主题健康,有益于学生发展,都可以向学生推荐。但是,要教育学生玩游戏要有度,不影响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3.开展各种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网页制作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开始时对作品的要求不要太高,重在使学生经历感情体验、促使道德升华,亲身感受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成就和快乐,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抓住学生潜在错误,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完整。在这样的前提下,个别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从个别学生的潜在错误中升华出德育,从而把它扩展成一个教育点来教育其他人。一次课上,在进行作品展示时,一位学生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作品,但只署上自己的名字,于是引起了很多同学对他的不满。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既然你的作品中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应该在最后署名的时候却见不到别人的名字,这不正是老师经常说的侵权行为吗?老师是鼓励大家共同合作的,但要记住不要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位学生点了点头。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明白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意义。还有一次,在学习powerpoint制作之前,我首先让学生使用我为他们建立的共享文件夹,以方便学生上传作品。这其中就要涉及到设置自己的用户密码,学生按照我的要求设置自己的密码时,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密码设置为自己家的电话或手机号码。当我发现这一问题时,立刻借此机会教育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在任何情况下公布你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号码等,网络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在现实社会中,诸如在给银行账号设置密码或其他情况下设置密码时也一样,密码的设置应该要有复杂度,否则很容易被人窃取或者被破解。三、构建合理的课堂,多角度进行德育渗透“先为范,后为师”,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亲和力营造亲切、活跃、愉快的气氛,使德育渗透达到“自然浑成”。1.备课充分,学生受益课前准备是搞好教育数学的必要前提,但同时也给德育渗透提供了无形的途径。初次带领学生进入电脑教室,一般教师都会介绍机房规则,一直机房规则中有很多“不准”,这样做会给学生以冰冷生硬的感觉,往往会引起部分学生的惧怕心理和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我在上《走进网络教室》这课时,在带领学生走进电脑室前,我事先将电脑教室打扫干净,将各种椅子摆放整齐,让学生进入电脑房时,产生美好的印象。同时,向学生介绍自己特别喜欢电脑的感情,介绍我第一次攒工资买电脑的经历,介绍电脑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成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电脑的功能,更加珍惜电脑,这时进行爱护机房的教育便水到渠成,打动心灵。2.课堂教学,为人师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让他们了解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再如很多学生在刚刚学习计算机的时候,刚学会了一点点,便洋洋得意,把一些难听的语言留在计算机中。就象刚学会写字,就到处乱写脏话骂人一样,不仅对课堂教学带来影响,还给学生间的关系造成紧张,不利于正常学习心理的发展。针对这些现象,我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谦虚好学的故事,讲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好处,引导他们把学来的知识用来为他人服务,给他人带来方便和乐趣,这样以后这类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了。3.课后评价,立足互评评价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透析和反馈,它是多向的,是我与你、你与他之间的评价。评价往往是一节课的压轴戏,有的老师常因时间紧张就草草收兵,而忽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渗透,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如学生在完成网页制作任务之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评价作品,有些同学提出:为什么该作品同样的内容他排版的比较工整,设计比较美观呢?该同学解释,因为他在排版电子小报的时候,主要利用了自选图形和文本框的容易定位特点,而对文章内容进行排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很快。在互相评价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欣赏作品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使信息技术真正体现叶澜教授的“三z”模式,即整体、综合、终生。四、构建和谐的课堂,全方位进行德育渗透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让学生实现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技术课除了理性、科学的技术内容之外,应该增加人文色彩,从而更好地丰富课程内涵。例如,我曾经在县信息技术课堂研讨会中上《谁不说俺家乡好》一课,本课内容主要使用ppt中图文并排、超级链接的功能来制作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的幻灯片,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可做一些相关的补充和调整:让学生通过网上查找、收集资料等手段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并且下载文字与图片,然后将其整理成一组介绍洞头的幻灯片,并让“导游”声情并茂地进行介绍,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爱乡的热爱之情。再如让学生制作专题网站时,可以选择“2008年奥运”的主题。学生制作网站的过程,也正是了解奥运、亲近奥运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在制作网站,更是在接受奥运文化的洗礼,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课堂更加丰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更全面的培养。 “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在我县信息技术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教学有度,德育无痕”的目的。
调查本内容是否有用
上一篇:这是一篇关于合肥工业大学游行,合肥学生游行,合工大游行的文章。14点16分陈贤忠再次要求与学生对话,提出将汇合合肥工业大学领导
、合肥市政府领导一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未获得学生响应。
14点17分学生打出标语“大学之门,安全何在?!”
14下一篇:这是一篇关于小学教研组长职责,小学教研组长职责,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职责的文章。教科室工作计划,在教导主任指导下,认真制定切合本组实际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德育无痕―――试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相关推荐
{$str_relative_reduce}
德育无痕―――试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学有度,德育无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用“云课堂”上信息技术课&比传统机房更经济
&&&&来源:&&&&
原标题:用“云课堂”上信息技术课
  使用“云课堂”的教室
  上课能像网络游戏一样引人入胜,现实吗?“云课堂”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一场生动的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上,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六年级一班的张山山(化名)在绘图中遇到了些麻烦,他决定举手请教老师。但他的“举手”动作并没有惊动旁人,只见他在云课堂教学软件“学生版”界面面板上轻轻点击一下“帮助”,他的屏幕上方的呼吸灯就由绿变红,讲台上高老师也马上收到他的求助,开始为他一对一地解答。
  整个答疑过程也没有干扰到其他同学。高老师在讲台上就与张山山完成了互动,在线解决了他的疑问。
  不仅如此,高老师在“我的学生”控制面板上还发现学生杨峥(化名)不专心绘图,反而玩起了电子游戏。随即给他的电脑一个“黑屏”警告,提醒他专注课堂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作业空间”提交作业。李林(化名)第一个完成,提交时收到了“你真棒!你是第一名”的鼓励。随后,教师在作业空间给每个学生打分,并评出优秀作业。这些优秀作品会出现在作业空间的展示区,所有师生可见。大家除了查看,还可以对作业留言评价,互动非常活跃。
  这一幕可不是什么科幻,而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场景。自去年9月份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部署锐捷“云课堂2.0”以来,他们3~7年级的8个班级的同学都已经实现了用“云课堂”来上信息技术课。
  为计算机教学量身定制
  记者实地探访并体验了云课堂。在这间教室,云课堂由一台云主机(服务器)、若干台云终端一体机(云课堂终端)和一套教学管理软件组成。由于学生访问的是虚拟机,桌面上只有显示器(终端硬件“小盒子”与显示器合二为一),设备管理非常简单。
  放置在讲台一侧的云主机服务器非常安静。锐捷网络云课堂事业部总经理尹德琨介绍说,服务器最大功耗是750瓦,与普通3台PC相当。因功耗不大,风扇噪音很小,课堂上基本感受不到其影响。
  “现在基本是‘一间教室一朵云’,即一台服务器放在一个教室。其实这个场景还可以升级一下,如果学校网络条件不错,可以将多台服务器部署在一个数据中心机房中。集中部署不仅方便维护,还可以同时让两个或者更多服务器为一个教学场景同时服务。”尹德琨对记者说。
  将网络游戏中的元素“荣誉、目标、互动、惊喜”融入云课堂,是云课堂2.0的核心设计思想。
  “作业空间这个功能非常好。”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信息科高主任介绍说,“作业空间给了学生在作业上的参与感,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动力快速完成作业。”他告诉记者,优秀的作业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播,对完成者是种荣誉,对其他学生则是一个激励。
  另外每次上课的平时成绩在平台上都能完好存档,一学期下来,以前难以量化的平时成绩有了很好的衡量标尺,省却了教师不少工作量。
  机房管理不再是体力活
  云课堂还把机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工作人员的话说,“机房管理不再是体力活”。
  传统PC机房出现任何故障或更新软件环境,管理人员需要在几个机房不停地跑,而在云课堂环境下,所有机房的管理和软件更新,只需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用云课堂的集中管理平台轻松搞定。
  “以前上新机房,安装系统就得花一天,现在采用云课堂方案,从安装到部署全部过程才只用了一天时间。”机房管理员冯老师称,在例行的软件更新和操作系统更新工作中,传统个人计算机(PC)教室每台母机都需要单独进行更新,然后设置每台PC的还原卡。而云课堂方案只需更新一次,云终端开机后将自动连接新的环境,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部署了云课堂的教室,场景切换也变得十分简单。
  在过去使用PC机房的时候,接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任务,对每个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大工程:考前每台PC都要重新做系统环境,一台一台地配置;考后保存考试资料和恢复教学环境,一个机房需要5~6小时来布设。而使用云课堂,计算机等级考试前后的工作变得轻松,只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部署――管理员在云课堂管理端制作考试镜像,对学生桌面配置IP、主机名等信息即可。并且考后云课堂自动保存考试到服务器,1秒即可切换回教学环境。
  虚拟化的方式不仅让机房管理更方便,节能减排的同时也给学校节省了不少钱。
  云课堂的低功耗终端和服务器,让耗电量一降再降,可节省大量成本―― 一间云课堂教室的电力成本约为传统机房的40%。再加上维护人员可减少80%,云课堂更环保、更经济。据测算,一间60人的云课堂比同等PC教室维护和用电费用节省1.6万元/年。
(责编:许景(实习生)、马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对现代教育技术日渐熟练之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课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在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了一些“课程整合”的理念,让信息技术课去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本文从课程整合中的信息技术准确定位入手,重点阐述自己的点滴做法中获得的一些实践性的启发。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的容量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中来。在现代教育技术日渐熟练之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课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许多教师往往无从下手,尤其是在学校领导对这方面的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导致了学校只在口头上“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老师,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也不可能在大范围内去影响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堂,但我却可以从自身做起,基于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理解,在自己的信息技术综合课的课堂中先融合、渗透其他学科的一点东西。本文从课程整合中的信息技术准确定位入手,重点阐述我在自己的点滴做法中获得的一些实践性的启发。  一、从“信息技术”课知识与技能学习方面入手的“课程整合”  三年前,“信息技术”这个新名词来到了中小学生课堂中,取代了原来“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不仅书本名称,更从内容上取代了原先的计算机课。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信息技术”课本中涉列极为广泛,与原先的计算机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的一些操作,更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的。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本中每学习完一个单元的教学,都要相应的综合实践课,即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践目标。而在这种综合实践课中,渗透课程整合的理念。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有意识地在综合实践课上,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通过了解本年级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有意识的把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任务”向其它学科知识靠拢。在学生学习画图软件时,主要与美术学科进行结合,并根据全国组织的创新电子绘画比赛中的主题DD未来探索,让学生结合美术知识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期间向美术老师请教有关美术方面的部分知识,在课堂中用于指导学生的绘画技能,此时有机的把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和美术的部分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在学习了中文输入法之后,结合语文学科的文章《斑羚飞渡》,让学生通过微机室内安装的网络教学软件(可以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行“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讨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中文输入法,更让学生地语文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也有所得,达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在进行word软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利用Word编辑和修改本周作文课上自己写的作文,这不仅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为语文组学科作文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子稿件;在word单元的综合实践课中,老师首先汇总每个同学的作文(先征得作者的同意),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作文共享,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本班同学的作文,制作班级报刊,报刊中要有每一篇作文的点评,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DD作文中的一些知识和要领、 word软件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深化和巩固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的乐学的过程。在PowerPoint综合实践课上,围绕初中生的“淄博地理”课本,展开“我爱我的家DD淄博”的电子报刊制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纯熟的应用了PowerPoint这个软件,而且更是对淄博这块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让他们产生一种对“家”的热爱之情。诸如此类的设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或显性或隐性的出现,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技能,而且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并通过协调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这一类整合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入学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首先应该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要帮助同学们建立这种意识,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变成获取更多知识、更多信息的一种自我需求。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工具,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设置。  这部分的整合,我主要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生物与化学部分的知识。在学习了“网上资源的获取和下载”这一单元的综合课中,我布置了“环境保护”的探究性课题,并具体提出了问题:中国(或淄博市)的环境怎么样?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具体体现在何处?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我国(或我市)有哪些具体的环保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等等。课题出现后,学生一时可能无从下手,老师可以抛砖引玉,如从化学的角度细述酸雨的形成原因,从生物角度来讲一种环保措施-讲述植物对环保的重要性等等。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完成任务,我一般在课前将学生所用的信息技术操作步骤及方法和学生所需的部分资源整理好,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内部网站获取到相关帮助,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最后再把课题还给学生,学生可以讨论、可以请教其他老师、,可以做社会调查,但主要是在信息技术中网络的帮助下,获取相关信息,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完成研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三、从辅助教学CAI方面入手的“课程整合”  CAIDD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项重点。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辅助教学不是辅助教师的“教”,而是辅助学生的“学”。教师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集成、加工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这样就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堂中,还可以扩大范围,随时随处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在这一点上,我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做的:  一是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学件”,针对不同的情况,在“学件”中设置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的学习意识、探究性学习意识。一般以网页制作为主,通过校园网或微机室局域网来进行传播或让学生课内或课外进行访问,自主学习。对于需要克服的重点难点知识,或是明确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或是提供资源、创设情景等设置相关链接,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探究和发现,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的要点,以复习巩固为主,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利用网站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和其它学科要应用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与加深学习。对于任务部分,设置一个大体的操作要求或框架,为学生提供导向功能的帮助与引导,学生此时可以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或在线讨论(我一般要求他们应用网络教室软件中的交流工具),也可选择与教师进行探讨问题,然后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掌握所需要的各门学科的知识点,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技巧。这些都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让动手与动脑共同发展,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信息技术学科创造了一个相对于其它学科丰富的多的资源环境,每一个学习者都能从网络中获得全球的各地的丰富精彩的学习资源,从而进行方便快捷高效的学习,这些资源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丰富的信息资源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实现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学习了各种相关知识后,在进行学期综合实践课时,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在网上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完成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一些健康的、有益于青少年的论坛、聊天室等工具自由地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协同作业,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展开辩论,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我们应该把握好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张治平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相关教学资料:
没有相关资料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要不要补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