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的村办企业被黑庄户乡腾退几个村怎么赔

400-64365-60
400-64365-60
400-64365-60
无锡征地拆迁专业律师
其他人正在看
企业拆迁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6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常见问题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810律师在线
1163今日解答
阅读本文耗时:
提问仅需 1 分钟,律师在线解答您当前的位置:
南北暑村全面完成“低小散”企业腾退签约
发布日期:
  6月8日下午,随着嘉善双星无油轴承厂正式签约腾退,至此,全县村级“低小散”企业最多村——魏塘街道南北暑村178家“低小散”企业全部完成签约。如何将环境整治和产业提升真正落到实处,我县在南北暑村打了一场环境再造与产业转型升级互促共进的翻身仗,在践行“两山”理论的同时,打造了一个“退散进集”新样本。  “农村不像农村,园区不像园区”,这是当时南北暑村的现状,也是该村发展的“痛点”。从低端产业“重灾区”到整治“样板区”的蜕变,魏塘街道攻坚拔寨,思想动员为先。街道就打好整治腾退这场硬仗,先后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会议、村干部会议、企业主座谈会等各种会议40多次,就南北暑村“低小散”企业整治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和讨论,全面统一了街道领导班子、村干部和工作组干部坚定整治的思想。  去年4月,魏塘街道4名班子成员和12名干部第一时间入驻南北暑村,强势推进集中整治。由县经信局牵头,消防、安监、环保、国税、地税、综合行政执法、国土、住建、“三改一拆”办、公安等县级部门组成综合协调组,支援街道开展执法检查,在全县率先建立“低小散”企业整治作战室,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退散进集”大会战冲锋号吹响,攻坚行动势如破竹。依托国土部门数据支撑,魏塘街道在南北暑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摸底排查,对全村178家“低小散”企业所在位置、图斑面积、建设用地、税收产出等情况做了全面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基础台账,并建立“一企一档”。  挂图作战、任务上墙、销号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分布情况,魏塘街道将摸底调查的结果通过图表展示,明确标注每个企业的分布位置、企业相关信息以及责任组、责任人,全部做到任务上墙、责任到人。“十几个轮次、地毯式的走访服务。”魏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指挥部按整治区块,将工作组分成4个攻坚大组,实行“分片到组、人人有任务,分企到人、人人有责任”的攻坚策略。“铁军”精神、铁拳措施、铁的手腕。在腾退进入焦灼状态的关键时刻,工作组坚持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向企业主表明开展“低小散”企业整治腾退工作的决心,消除企业主的疑虑、侥幸、等待、观望等心理,督促企业按约腾退、按期腾退,强力“扫尾”。  “退散”掀高潮,“进集”有渠道。近日,从南北暑村腾退的嘉善县城北铸造厂、嘉善蒋琪铸件厂和另外3个企业抱团组成转型升级项目。该项目将打造产业层次更高的精密器械加工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通过项目联审。这样的“扬帆再启航”是南北暑村实现企业提升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双赢”的缩影之一。淘汰一批,转移一批,提升一批,转产一批,通过这4条路径推进企业腾退,南北暑村“低小散”企业整治没有“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面对转型浪潮,魏塘街道结合“强村计划”,在世界浙商园内划出77亩土地,进行“两创中心”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由南北暑村等相关腾退村入股,街道统一管理,保障村集体收入不低于2015年水平。热门推荐: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158898阅读
更新于& 10:54
近年来萧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片城中村整村整村的拆迁,拆二代继官二代、富二代之后,成为萧山迅速崛起的富裕人群,三大人群不断融合,汇聚成萧山中产阶级的新生力量。两轮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萧山平均每年保持着6个村的拆迁进度,城市面貌改善的同时,也催生出全新的生活理念,萧山正渐渐从大农村转变为大城市。按照惯例,春节过后新一年的城中村拆迁计划就会从各个渠道&泄露&出来,试探民意也好,引导舆论也罢,事实和猜测往往八九不离十。而今年有些反常,春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拆迁的消息却和2015年的春节一样姗姗来迟。那么,萧山今年还拆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萧山城中村改造所取得的成绩,从而研判今后城中村拆迁的总体思路。萧山中心城区西至风情大道,南至晨晖路,东至新城路,北至建设四路,面积53平方公里,其间散落着47个行政村(转制社区)。截止2014年年底,还剩下24个村(社区)尚未改造,分别是城厢街道6个:仙家里、高桥、新桥头、徐家河、车家埭、南门;北干街道2个:永久、高田;蜀山街道7个:金家埭、沈家里、严家埭、安桥、联丰、戚家池、联华;新塘街道9个:行头村、下潦、董家埭、井头王、金家浜、文源、油树下、畈里童、一都孙。如果从城中村改造的完成率来看,萧山中心城区城市化的进程刚完成一半,当然拆掉农居建设居民楼是&真城市化&还是&伪城市化&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两轮城中村改造萧山终于有了一点大城市的样子。无论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北上广深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来看,萧山再进行两轮城中村改造只是时间问题,用时间换形势和资金,最终&消灭城中村&,实现城市中心城区农民的完全市民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更何况五十乎?萧山城中村改造能吃的肉早已吃完,好啃的骨头也都啃完了,剩下的全是从哪里下嘴都不知道的硬骨头。根据以往综合安置成本测算,按照每村500户、300万元/户的标准,一个村15个亿,24个村尚需改造资金360亿元,这还仅仅是保守估计。2015年萧山城中村拆不拆迁,可以从以下三条信息得出结论。其一:年和年分别实施了第一轮和第二轮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如果2015年继续实施第三轮,2014年下半年就应该提出第三轮行动计划,可是至今没有任何相关信息。其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中,还有&适时开展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这句话,但是到了正式稿却已被删除,其中想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其三:春节过后《全力争创&无违建&集中开展&征迁清零&》的新闻稿,2015年主要任务是开展&征迁清零&,加快建设安置房,只字未提2015年城中村拆迁计划。综上,2015年萧山城中村拆迁计划可能暂停,至于是暂停一年还是两年、三年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如今,匆忙进行第三轮城中村改造,形势和资金都不允许,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理清&势&和&钱&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势&即形势。大江东划出后,萧山城市格局进一步收缩,政府信用体系遭到削弱,无形中推高了融资成本。&钱&即资金。萧山前两轮城中村改造,节奏与房地产市场波动规律正好相反,起于房地产的火爆,又止于房地产的冷淡,拆房时价高,卖地时价低,这种逆周期的操作即使再有钱也经不起折腾。掌握房地产市场的波段操作,就算房市进入漫长的下降通道,萧山也可以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城市化收益。战略视野的盲区是危险的,不能因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而放弃萧山城市化的征程,可以暂停但不能停止,制定长远规划用时间换&势&和&钱&,最终目标是完成萧山中心城区的城乡深度融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7:19
这下大家心里都有点数了吧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8:28
分析透彻,合情合理,感谢楼主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我们要懂得惜福
发表于 11:36
引用:1这下大家心里都有点数了吧楼主是内部人啊,这么多消息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发表于 12:55
引用:1这下大家心里都有点数了吧引用:2楼主是内部人啊,这么多消息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了,这些东西网上都有。不过楼主有些方面弄错了,首先两轮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7个城中村整体改造,也就是平均每年5个不到点。还有城中村的定义也不是这样的,一共应该有64个(好像是),像14年改造的新塘的和平桥村,在塘湄线以东(花木城那边),但还是算城中村,楼主指的那几个应该是区里提出的未来五到十年要连片建成区内剩余城中村整体改造的,剩下外围的城中村要借助项目带动实施整体改造(像刚才说的和平桥村就是因为地铁5号线整体改造了)。还有一个村15个亿是不够的,计算安置小区的土地成本和可出让收益的话,每个村改造基本需要二三十个亿以上。还有一点楼主没提到,那就是改造周期长,六年实施27个城中村整体改造,尤其是近三年实施了19个城中村整体改造,真正完成改造建设的只有2个村(社区),安置房在建的有17个村(社区),还未开建设的有8个村(社区),从拆迁到安置一般需要在5年或更长,其间每人600元/月的过渡费不说(超过2年的是1200元/月,可能街道不同标准不同),放在拆迁办那的赔偿款每年还要付7%左右的利息,仅14年改造的8个城中村3267户农户过渡期每多1年就得多5、6亿,除去有些人可能没有放赔偿款在拆迁办,一年也得多付4亿左右,何况都已经改造了6年了,又有多少在外过渡的,得有1万户吧。不过暂停是可能的,停止应该是不会停的,区里提出的是用五到十年,逐步消灭主城区内的城中村,按照每年每街道在核心建成区实施1-2个村(社区)的进度来进行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共获得金币 3
发表于 13:07
借口&城中村改造&实则把农民赶上楼,几万亩的基本农田被买掉建商品房.这些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国土资源是怎么批准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4:56
反正在这范围内的,一个个都等着变拆暴户吧!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0:50
只能等着拆迁,现在村里的房子造好都20-30年了,不让新造又不来拆迁,也苦逼啊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3:10
长山头村还有涝湖村呢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帮帮小组核心成员
发表于 05:23
长山头村属于新街街道的,不属于城区四个街道的。涝湖村已过新城路了。所以,也没在这上面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8:18
萧山城中村改造能吃的肉早已吃完,好啃的骨头也都啃完了,剩下的全是从哪里下嘴都不知道的硬骨头。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2:12
剩下的都是没有土地的村 该拆的不拆 不该拆的打着城中村的幌子拆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7:52
目前,2014年拆迁8个城中村改造,已基本完成。2015年城中村改造工作,重点是征迁扫尾、安置房建设与分配,至于要改造哪些村,待区委区政府明确后,到时将通过媒体进行公布。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8:29
引用:1目前,2014年拆迁8个城中村改造,已基本完成。2015年城中村改造工作,重点是征迁扫尾、安置房建设与分配,至于要改造哪些村,待区委区政府明确后,到时将通过媒体进行公布。戚家池必须的,挡着市心路了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13
引用:1目前,2014年拆迁8个城中村改造,已基本完成。2015年城中村改造工作,重点是征迁扫尾、安置房建设与分配,至于要改造哪些村,待区委区政府明确后,到时将通过媒体进行公布。这个是官方发布的内容吗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8:06
王有史,增家桥都不在晨晖路以北,为什么全拆了,不要乱点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2
回复11楼,在萧然问政里,是官方回复的,但还是跟没回答一样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1:17
在路面开店面的肯定不喜欢拆迁的,但是在里面的房子,又开不了店面,一间一间的租,一间租200-500不等,很累的人,都喜欢拆迁了算了。有时候每一间都出租了收的钱还抵不上人家路面开店面的租金,悲催。拆迁吧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5:46
戚家池都说了好多年,房子不能拆了重建也烦人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43
引用:1目前,2014年拆迁8个城中村改造,已基本完成。2015年城中村改造工作,重点是征迁扫尾、安置房建设与分配,至于要改造哪些村,待区委区政府明确后,到时将通过媒体进行公布。今年估计不会新拆了,政府没钱了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44
引用:1戚家池都说了好多年,房子不能拆了重建也烦人的戚家池估计快了,挡着市心路了,领导们为了形象肯定拆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45
引用:1在路面开店面的肯定不喜欢拆迁的,但是在里面的房子,又开不了店面,一间一间的租,一间租200-500不等,很累的人,都喜欢拆迁了算了。有时候每一间都出租了收的钱还抵不上人家路面开店面的租金,悲催。拆迁吧其实么,店面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这房子造好都几十年了,又不准我们重新造。如果能批准重新造,那还是不拆的好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05
楼主貌似是市政府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41
回楼上,都是网上的内容,不是市政府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7:22
越寨社区 没希望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发表于 20:16
市建委到萧山区开展2015年棚改(城中村)项目联合审查更新时间: 8:57:29
内容来源:杭州市政府为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申请进度,5月21日下午,杭州市安置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褚烨带队,市建委、市财政局、国开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到萧山区,对2015年萧山区上报的棚户区改造贷款项目开展联合审查,并就新的棚改政策进行了详细指导。萧山城区建设公司作为萧山区棚改项目的贷款人,详细汇报了2015年有国开行贷款需求的10个棚改项目的征迁补偿、安置房建设及目前进展情况。市建委等部门对项目的补偿、安置、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审查,萧山区有关部门就项目前期情况、开工计划、车位配比、企业征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具有时间长、利率低的特点,2015年萧山区有国开行贷款需求的10个棚改项目,估算总投资220亿元,如能争取到国开行棚改项目专项贷款,将有力支持萧山区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会议由区府办副主任吴远东主持,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城乡一体办、城区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0:22
引用:1市建委到萧山区开展2015年棚改(城中村)项目联合审查更新时间: 8:57:29
内容来源:杭州市政府为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申请进度,5月21日下午,杭州市安置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褚烨带队,市...
看来主要还是把以前的帐先还上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37
戚家池不会拆了
南秀路至晨晖路这段估计政府也不会来整治了
形象么 呵呵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1:02
城厢街道里的几个村还没拆迁光呢,居然再南片的全拆迁了,搞的到拱秀路以前的城厢范围都是农民房乱乱的,以南都是高楼大厦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8:33
好多地方要拆呢, 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鄞州湾底村的家园梦 村民住进“城市中的花园”-宁波网 农村发展 全面小康 不懈奋斗 贡献力量-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鄞州湾底村的家园梦 村民住进“城市中的花园”
  原标题:鄞州湾底村的家园梦 村民住进“城市中的花园”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此次活动的主旨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些心系农村,为了实现家园梦想而不懈奋斗着的人们。他们是一群有责
任、有担当的追梦者、助梦者、圆梦者。通过这一活动,讲述、传播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反映广大农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新变化、新风貌、新动力,从而凝聚起
强大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全社会掀起扶贫开发的热潮,助力早日实现家园梦、中国梦!  创业薪火永不灭:湾底人的“逆袭”之路  每天六时,迎着晨曦,71岁的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骑着自行车,在村里悠悠晃一圈。路过村口“人民第一、创业万岁”的文化石时,他总忍不住多回望一眼。  “湾底湾底不见底”,30年前的湾底,经济薄弱、人心涣散,是个出了名的“烂眼村”;30年后的湾底,村强民富、环境优美、盛名在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经营性净资产达到6.5亿元,集体年可用资金26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4.4万元。  湾底的“昨天”与“今天”,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创业史,更是党旗引领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奋斗史。  夏日湾底,犹如一幅江南的田园诗画。清水环绕、绿树成荫、繁花簇拥、阡陌交通、游人如织……这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描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意境。  湾底人的“逆袭”之路,得益于村级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也源于激情创业那一团不灭的薪火。  “穷则思变,我一定要为村里拔掉穷根,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这就是我的梦。”1982年,被推上村支书位置的吴祖楣暗暗立誓,这一干就是30多年。  穷则思变,可怎么变?湾底的起步,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两家作坊式的五金厂。当时吴祖楣一人身兼书记、厂长、供销员多职。1986年起,村里先后创办多家
集体企业。“没日没夜地干,党员带头加班,第二年产值就翻倍了。”宁波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斌忆及当年的艰难创业,感慨万千。  “我不是湾底人,但这里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他从一线操作工开始,一直干到了总经理,完成了人生“三级跳”。如今天工巨星生产的手工工具,产品扩增到20大类、100多种,走向了世界各地。去年,公司产值达到8000万元,利润全部上交集体,用于扩大发展。  “集体经济转制潮出现后,大家一度很迷茫。不转制,有风险,如果转制,村民以后就给私人打工了。”湾底村副书记许明君回忆,厂长吴祖楣是企业转制的第一人选,按照当时的发展,不出意外,他就是一个亿万富翁。  直到现在,吴祖楣有时仍然被人戏称为“傻子”。“我个人可能富了,但集体经济肯定落后了。”对于这个决定,吴祖楣从不后悔,反而带着大家甩开膀子大干。  小村庄有大梦想,湾底上演了一出“小蛇吞大象”:以村集体形式收购了4家乡办企业,为之后村级集体经济“以工促农”、快速发展壮大打下扎实基础;逆势而行,在分田到户后,又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回村里,成立农业开发公司,由集体统一经营。  早在1998年,湾底引进果桑种植,学习发达国家理念,先后打造了天宫庄园、精品植物园、西江古村、天宫城堡、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中药百草园等一系列近郊旅游休闲项目,湾底村由此走上了一条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如今,湾底村强民富,可创业激情却毫不褪色。再一次,湾底人把眼光投向了文化。  “把文化的内涵做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传承下去。”吴祖楣说,新村建设时,村党委根据群众“保留古村落”的提议,将7个自然村内有特色的建筑整体迁移至西江古村,形成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江南民居。每到周末,客流猛增。  “我们正打算拓展二期,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乡愁。”吴祖楣介绍,投资2.5亿元的蓝青小学、占地1500平方米的旅游集散中心、博物馆集群、蜂巢民宿等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全面铺开建设,打造“文化航母”。  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胡军认为,湾底的成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坚持走特色发展这一道路,坚持全民共享这一理念,实现了创业万岁、绿色发展、和谐共享这一共赢局面,当得起“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这一美誉。  正如刻在村口石头上的那句话,“付出,可以改变世界”。湾底人,正用激情与梦想,为这个时代书写最精彩的注脚。  共享发展幸福梦: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  三个月内完成签约,5年时间,散落在四处的湾底村民,集体住上了新房子。  外人可能并不知其中艰辛。1982年,吴祖楣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时,他和会计合用一张办公桌。村委开会,干部拿砖头当凳子围着坐。“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湾底村搞好,摘掉穷帽子。”  在吴祖楣和班子成员心中,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村民过上好日子,发展的成果,要让村民共同享受。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到2001年,湾底村集体有了6000万元存款,企业办得风风火火。有了钱,村党总支就盘算着把8个自然村拆旧建新。吴祖楣向县领导立下军令状:5年内让村民住进新房!并向县里争取到用地政策支持。  当时,村民担心拆迁赔偿不公,人心浮动。党委班子率先提出“人民第一”,对党员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村班子对每家每户的实测面积情况予以公示,请邻里村民提出问题建议。  短短三个月,全部村民完成签约。党员更是带头拆迁,不能占丝毫便宜。村干部分配新房标准与其他村民一样,也通过抓阄选房。  持续5年的新村建设,让1000多名湾底人住进了新房。村民张开永分到两套房,自己与儿子各住一套。“重建之前,家里就只有30多平方米的老旧房。现在住进湾底新村,有物业、有保洁、有幼儿园、有活动室,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好像做梦一样。”  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在湾底村村民眼里,“人民第一”这句话,不仅仅是党组织一班人的一句承诺,更是实践中的“导航灯”。  吴祖楣常说,当湾底村的党员、干部要“吃三亏”:即在气力上吃亏得起、闲话上吃亏得起、钞票上吃亏得起。  三十年来,湾底村党委坚持每日“7点早短会”抓督促落实、不定期“夜会集中学习”提升实干水平;秉承“先公后私”的理念,每人在集体经济中身兼数职但只
领取一份工资;坚持“群众提议、干部承诺”制度,对广大党员群众提出的年度计划、实施项目,村班子成员公开承诺、领办落实……  村里的事务,从提议开始就充分征求民意、反复论证,实现民主决策的最大化。“村里决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透明的,老百姓清清楚楚,拖后腿的人,村班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村民陈宏彪说。  “在老百姓身上,一定要舍得花钱,让农村人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吴祖楣这样说。  多年来,湾底村先后建成图书馆、夕阳红乐园、幼儿园以及休闲公园、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等活动中心,人均住房达70平方米。同时,村里投入200万元实现雨污水分离,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2.5%,真正成为“城市中的花园”。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老年人养老金制度……湾底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建成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使村民享受“五分钟生活服务圈”。  走在湾底村新村中,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住宅、别墅间,满眼红花绿意。在村道、公园、广场等地放置100多块文化石,村里建起“党建文化长廊”,非遗展示
街,组织党员、村民积极参与“和美家园”“五星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组建腰鼓队、扇子舞队等文体队伍,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去年,湾底村耗资700多万元,沿甬新河、首南路、前塘河筑起了一条3公里多长的防护堤,并增设4座泵站。当年国庆节时,又遇台风来袭,周边村庄进水严重,湾底村却“固若金汤”,天宫庄园景区正常开门迎客。  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目前,有近一半的湾底村民在村办集体企业上班,除了工资收入外,去年每位股东(社员)还有1.6万元的分红。  砥砺奋进三十年,共享发展幸福梦。湾底,这个昔日的“烂眼村”,早已成为宁波人艳羡的富裕文明村。村民忻宏斌感慨:“现在,每天就像住在公园里,有一班好当家人,湾底人的日子越过越甜。”  田园诗画入梦来:一杯桑果酒,丝丝江南雨  小小桑葚,在湾底被演绎到了极致,也成了乡愁最温情的表达。  今年5月,天宫庄园内桑葚满园,游客纷至沓来。“采桑果、品桑茶、喝桑酒,这是每年湾底最热闹的时候。”吴祖楣说,每到采摘期,长三角地区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农旅一体化这步棋,我们走对了!”  18年前,国内还没有乡村采摘游这一概念。凭着敏锐嗅觉和反复论证,1998年,吴祖楣决定在湾底试种桑果。两年后,湾底村桑葚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为
全国规模最大的桑果种植基地。湾底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2000年前后,村级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工哺农,是湾底二次发展的关键。”  桑葚采摘期短,难以保存。为了延长产业价值链,村里动足了脑筋,办起了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工厂现在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员工只有30多个。”业务经理冯丽春是余姚人,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湾底,是公司的老员工。  2004年,踏着鄞州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开发休闲旅游。如今的湾底,更像是一个被城市包围的农村,为都市人留下了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  天宫庄园旅游休闲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成介绍,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品种,增加景点,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均可体验田园乐趣。“比如我们引进的植物世界项目,有1000多个品种,是目前省内单体面积最大、植物品种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温室植物园。”  按照习近平同志视察湾底的指示精神,湾底村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吴祖楣说:“2000年初,国内掀起了房地产开发潮,当时很多人劝我开发房地产,赚钱更容易。”  留住田园与乡愁,湾底村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打好“绿色经济”牌,投资1.2亿元建起了花卉基地,将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和酒店旅游业融合发展。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如今,天宫庄园里引种了桑果、葡萄、梨、车厘子、火龙果、草莓、百香果等十多个品种。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可摘。去年接待游客累计50万人次,光门票收入就达2500万元,上缴村集体近1000万元。  与乡村旅游同步发展起来的,还有全景式生态鲜花玫瑰园餐厅、保留了江南民居特色的农家乐西江古村、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中药百草园等一系列近郊旅游休闲项目。  从发展工业到“以工哺农”,再到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湾底走出了一条农旅一体、产村融合发展之路,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传奇”。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鄞州湾底村的家园梦 村民住进“城市中的花园”
日 17:11 来源:胶东在线
  原标题:鄞州湾底村的家园梦 村民住进“城市中的花园”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此次活动的主旨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些心系农村,为了实现家园梦想而不懈奋斗着的人们。他们是一群有责
任、有担当的追梦者、助梦者、圆梦者。通过这一活动,讲述、传播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反映广大农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新变化、新风貌、新动力,从而凝聚起
强大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全社会掀起扶贫开发的热潮,助力早日实现家园梦、中国梦!  创业薪火永不灭:湾底人的“逆袭”之路  每天六时,迎着晨曦,71岁的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骑着自行车,在村里悠悠晃一圈。路过村口“人民第一、创业万岁”的文化石时,他总忍不住多回望一眼。  “湾底湾底不见底”,30年前的湾底,经济薄弱、人心涣散,是个出了名的“烂眼村”;30年后的湾底,村强民富、环境优美、盛名在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经营性净资产达到6.5亿元,集体年可用资金26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4.4万元。  湾底的“昨天”与“今天”,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创业史,更是党旗引领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奋斗史。  夏日湾底,犹如一幅江南的田园诗画。清水环绕、绿树成荫、繁花簇拥、阡陌交通、游人如织……这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描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意境。  湾底人的“逆袭”之路,得益于村级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也源于激情创业那一团不灭的薪火。  “穷则思变,我一定要为村里拔掉穷根,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这就是我的梦。”1982年,被推上村支书位置的吴祖楣暗暗立誓,这一干就是30多年。  穷则思变,可怎么变?湾底的起步,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两家作坊式的五金厂。当时吴祖楣一人身兼书记、厂长、供销员多职。1986年起,村里先后创办多家
集体企业。“没日没夜地干,党员带头加班,第二年产值就翻倍了。”宁波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斌忆及当年的艰难创业,感慨万千。  “我不是湾底人,但这里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他从一线操作工开始,一直干到了总经理,完成了人生“三级跳”。如今天工巨星生产的手工工具,产品扩增到20大类、100多种,走向了世界各地。去年,公司产值达到8000万元,利润全部上交集体,用于扩大发展。  “集体经济转制潮出现后,大家一度很迷茫。不转制,有风险,如果转制,村民以后就给私人打工了。”湾底村副书记许明君回忆,厂长吴祖楣是企业转制的第一人选,按照当时的发展,不出意外,他就是一个亿万富翁。  直到现在,吴祖楣有时仍然被人戏称为“傻子”。“我个人可能富了,但集体经济肯定落后了。”对于这个决定,吴祖楣从不后悔,反而带着大家甩开膀子大干。  小村庄有大梦想,湾底上演了一出“小蛇吞大象”:以村集体形式收购了4家乡办企业,为之后村级集体经济“以工促农”、快速发展壮大打下扎实基础;逆势而行,在分田到户后,又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回村里,成立农业开发公司,由集体统一经营。  早在1998年,湾底引进果桑种植,学习发达国家理念,先后打造了天宫庄园、精品植物园、西江古村、天宫城堡、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中药百草园等一系列近郊旅游休闲项目,湾底村由此走上了一条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如今,湾底村强民富,可创业激情却毫不褪色。再一次,湾底人把眼光投向了文化。  “把文化的内涵做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传承下去。”吴祖楣说,新村建设时,村党委根据群众“保留古村落”的提议,将7个自然村内有特色的建筑整体迁移至西江古村,形成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江南民居。每到周末,客流猛增。  “我们正打算拓展二期,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乡愁。”吴祖楣介绍,投资2.5亿元的蓝青小学、占地1500平方米的旅游集散中心、博物馆集群、蜂巢民宿等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全面铺开建设,打造“文化航母”。  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胡军认为,湾底的成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坚持走特色发展这一道路,坚持全民共享这一理念,实现了创业万岁、绿色发展、和谐共享这一共赢局面,当得起“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这一美誉。  正如刻在村口石头上的那句话,“付出,可以改变世界”。湾底人,正用激情与梦想,为这个时代书写最精彩的注脚。  共享发展幸福梦: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  三个月内完成签约,5年时间,散落在四处的湾底村民,集体住上了新房子。  外人可能并不知其中艰辛。1982年,吴祖楣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时,他和会计合用一张办公桌。村委开会,干部拿砖头当凳子围着坐。“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湾底村搞好,摘掉穷帽子。”  在吴祖楣和班子成员心中,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村民过上好日子,发展的成果,要让村民共同享受。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到2001年,湾底村集体有了6000万元存款,企业办得风风火火。有了钱,村党总支就盘算着把8个自然村拆旧建新。吴祖楣向县领导立下军令状:5年内让村民住进新房!并向县里争取到用地政策支持。  当时,村民担心拆迁赔偿不公,人心浮动。党委班子率先提出“人民第一”,对党员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村班子对每家每户的实测面积情况予以公示,请邻里村民提出问题建议。  短短三个月,全部村民完成签约。党员更是带头拆迁,不能占丝毫便宜。村干部分配新房标准与其他村民一样,也通过抓阄选房。  持续5年的新村建设,让1000多名湾底人住进了新房。村民张开永分到两套房,自己与儿子各住一套。“重建之前,家里就只有30多平方米的老旧房。现在住进湾底新村,有物业、有保洁、有幼儿园、有活动室,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好像做梦一样。”  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在湾底村村民眼里,“人民第一”这句话,不仅仅是党组织一班人的一句承诺,更是实践中的“导航灯”。  吴祖楣常说,当湾底村的党员、干部要“吃三亏”:即在气力上吃亏得起、闲话上吃亏得起、钞票上吃亏得起。  三十年来,湾底村党委坚持每日“7点早短会”抓督促落实、不定期“夜会集中学习”提升实干水平;秉承“先公后私”的理念,每人在集体经济中身兼数职但只
领取一份工资;坚持“群众提议、干部承诺”制度,对广大党员群众提出的年度计划、实施项目,村班子成员公开承诺、领办落实……  村里的事务,从提议开始就充分征求民意、反复论证,实现民主决策的最大化。“村里决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透明的,老百姓清清楚楚,拖后腿的人,村班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村民陈宏彪说。  “在老百姓身上,一定要舍得花钱,让农村人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吴祖楣这样说。  多年来,湾底村先后建成图书馆、夕阳红乐园、幼儿园以及休闲公园、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等活动中心,人均住房达70平方米。同时,村里投入200万元实现雨污水分离,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2.5%,真正成为“城市中的花园”。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老年人养老金制度……湾底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建成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使村民享受“五分钟生活服务圈”。  走在湾底村新村中,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住宅、别墅间,满眼红花绿意。在村道、公园、广场等地放置100多块文化石,村里建起“党建文化长廊”,非遗展示
街,组织党员、村民积极参与“和美家园”“五星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组建腰鼓队、扇子舞队等文体队伍,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去年,湾底村耗资700多万元,沿甬新河、首南路、前塘河筑起了一条3公里多长的防护堤,并增设4座泵站。当年国庆节时,又遇台风来袭,周边村庄进水严重,湾底村却“固若金汤”,天宫庄园景区正常开门迎客。  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目前,有近一半的湾底村民在村办集体企业上班,除了工资收入外,去年每位股东(社员)还有1.6万元的分红。  砥砺奋进三十年,共享发展幸福梦。湾底,这个昔日的“烂眼村”,早已成为宁波人艳羡的富裕文明村。村民忻宏斌感慨:“现在,每天就像住在公园里,有一班好当家人,湾底人的日子越过越甜。”  田园诗画入梦来:一杯桑果酒,丝丝江南雨  小小桑葚,在湾底被演绎到了极致,也成了乡愁最温情的表达。  今年5月,天宫庄园内桑葚满园,游客纷至沓来。“采桑果、品桑茶、喝桑酒,这是每年湾底最热闹的时候。”吴祖楣说,每到采摘期,长三角地区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农旅一体化这步棋,我们走对了!”  18年前,国内还没有乡村采摘游这一概念。凭着敏锐嗅觉和反复论证,1998年,吴祖楣决定在湾底试种桑果。两年后,湾底村桑葚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为
全国规模最大的桑果种植基地。湾底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2000年前后,村级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工哺农,是湾底二次发展的关键。”  桑葚采摘期短,难以保存。为了延长产业价值链,村里动足了脑筋,办起了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工厂现在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员工只有30多个。”业务经理冯丽春是余姚人,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湾底,是公司的老员工。  2004年,踏着鄞州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开发休闲旅游。如今的湾底,更像是一个被城市包围的农村,为都市人留下了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  天宫庄园旅游休闲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成介绍,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品种,增加景点,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均可体验田园乐趣。“比如我们引进的植物世界项目,有1000多个品种,是目前省内单体面积最大、植物品种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温室植物园。”  按照习近平同志视察湾底的指示精神,湾底村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吴祖楣说:“2000年初,国内掀起了房地产开发潮,当时很多人劝我开发房地产,赚钱更容易。”  留住田园与乡愁,湾底村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打好“绿色经济”牌,投资1.2亿元建起了花卉基地,将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和酒店旅游业融合发展。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如今,天宫庄园里引种了桑果、葡萄、梨、车厘子、火龙果、草莓、百香果等十多个品种。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可摘。去年接待游客累计50万人次,光门票收入就达2500万元,上缴村集体近1000万元。  与乡村旅游同步发展起来的,还有全景式生态鲜花玫瑰园餐厅、保留了江南民居特色的农家乐西江古村、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中药百草园等一系列近郊旅游休闲项目。  从发展工业到“以工哺农”,再到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湾底走出了一条农旅一体、产村融合发展之路,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传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州2018养殖腾退赔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