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和定焦如何选 变焦和定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区别选择技巧

蜂鸟手机端
&器材讨论区
&论坛服务区
新手必修课:定焦镜头PK变焦镜头(转)
共2页到第页
定焦镜头的意义: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一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
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1、“一镜”可行吗?
2、“一镜”会不会比“两三镜”有明显的劣势?会不会失去很多出好片的机会?
3、“一镜”应该选择定焦头还是变焦头?
4、“一镜”选择什么焦段为好?
一镜当然可行了,比如活着的大师寇德卡和他的25毫米镜头,他早期的成名作基本都是拜这枚二手的镜头所赐。一镜和多镜比,不是说有什么优势或劣势,纯粹是一种拍摄习惯,一种视觉,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地追求一种拍摄的风格。我们所说的一镜都是指定焦镜头,至于说焦段,通常选择“一镜”的,拍摄的对象大多属于社会学、人文学领域的内容,一般的选择就是我提到的那三个焦段:28、35、50。风光摄影及其他,不在讨论范围内。
选择的顺序,我的理解是:50、28、35。越是广角越难拍。有时候我们听腕说,这个角度太广了,我控制不住。这句话实际上可能牵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身情感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那个套路,在自己熟悉的空间构成范围内,用自己熟悉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布勒松,我们研究他的片子,会发现老兄对F8有特殊的喜好,脱离这个套路(或者说风格),就需要有升华的契机和理由,为什么要这么拍,你要说服你自己才行。另外一个问题是,一张片子,是用光、拍摄的主体、空间的构成这三个摄影要素来表述,这就必然牵扯到三者间有效的排序和控制的问题。谈到控制,一机一镜主义者对空间的形态和形式有近乎偏执的控制,还是拿布勒松打比方,这个老兄从来不对照片进行剪裁,他认为在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切物体的排列,都已呈现完美的秩序。
对于用惯了28毫米镜头的人来说,24毫米可能是真的太广了,而且一般来讲,在人文学题材的拍摄中,28毫米镜头的视觉可能更为大众所接受,是一种“公众的空间”。关键是,“广”的要求很高,对个人的艺术造诣、对社会学的理解、对美学的理解,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技术的因素,在这里,则是很小的一个因素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在布勒松50毫米镜头下拍摄的内容,其中诸多的要素排列接近完美的话,放在更广的视觉里,比如在28毫米镜头的视觉里,可能就会因为多出的那些因素,使画面变得杂乱无章。
28毫米不是极限,但突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0毫米镜头,是培养摄影师基本素质的最佳摇篮。在这个焦段中我们会初步感受到空间感对我们意识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个焦段,我们开始学习看世界。时空的间隔,历史的痕迹,行人与物体,城市与角落,等等的一切,你都要将之关联,要用这样一种基本可以突出主体的焦段描写来概括化的视觉,将这一切关联。你开始琢磨,创造力是怎样一种力。这个阶段里,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结构空间的理解。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摄影学的平面构图,比如黄金分割法什么的学起,随后你就可以把这种分割想象成立体的魔方,立体魔方式的构图方式可能会起到更多的帮助作用。摄影从来就不是平面的艺术,在摄影的构图中,你必须要用“立体”的思维方式去想象。简单地说,比如拍摄一个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在立体魔方中的一个点,然后你运动思维,沿着魔方的各个角度看一遍,你的工作,就是要寻找到那个“最佳的拍摄点”。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习惯,见到你的拍摄的对象时,迅速地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把周围的环境变成一个立体的大魔方,然后你就开始想象,把这个拍摄的对象,置于什么点上;对你来说,就是从什么角度什么机位去按动快门。这样使用上一年或者两年以后,你对自己的风格,就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谓的风格,就是视觉习惯而已,你就会明白,自己可能更擅长使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如果有人对你说他根本不用这样的一个过程来折磨自己,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天生就有超乎常人的空间感,不过根据一般的常识规律,那个人,总是别人。
再说一下35毫米镜头。在人文摄影中,35毫米镜头,有着近乎完美的平衡感。(许多人对徕卡的理解就是M机+35毫米镜头。)在摄影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很私人的,比如我们一直在追寻的灵感。我有时候甚至想,35毫米镜头是否就是灵感的代名词。摄影这种表现手段,实际上是用很内向的方式和观众沟通,必须借助现实的物体影象,(而不是象画家那样可以自我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倾向。因此一个摄影师对镜头的视觉感受是非常重视的,一个好的摄影师,要有异于常人的空间感,在这个空间(一个焦段有一个焦段的空间感)里的任何异动,譬如稍微蹲一下身体,或者向左移动两厘米,你都要清晰地感受到变化的细节。 这是一个非常难用的焦段。相比较50毫米视觉下的特写,35毫米镜头更要平衡28毫米空间的构成。35毫米镜头是“大师的眼睛”,这个焦段用久了,慢慢地就容易理解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关于这个焦段的理解,我还需要时间。先写到这里。
学习摄影,入门很重要。摄影不是拿起相机就按快门,按动之前,你要明白很多道理。有些道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两年,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然后才能知其所以然。要多看一些书籍,多看大师们传下的图片,同时要学习美学理论。如果你的志向是人文摄影,那么你还要注意到,人文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和人生的经历、对世界的观点和对人生的看法,都是紧密相联的。
对于使用一机一镜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从5米内学起。5米是个很有意思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距离。
专心潜水,自娱自乐~~
IP地址:60.29.89.154
学习了,多谢!
IP地址:116.3.3.47
嗯嗯嗯嗯~~ 学习学习了~~
IP地址:59.175.163.62
如果静下心来看,能体会到不少东西
IP地址:121.15.93.211
如果是全幅我就直接用50但这半幅机纠结于35啊。
4楼先生小小
如果静下心来看,能体会到不少东西
IP地址:123.138.27.57
可谓善书者不在笔。设备好,当然是如虎添冀,但设备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使用设备这个人的视角,对拍摄对象的理解,也就是摄影师的眼睛。
感觉有时就像成像粒子那样细腻,又像快门那样瞬间开启,差那么一点,作品就差得太多太多。
总之,说得很好,完全是经验之谈,值得学习。
IP地址:180.110.60.164
欣赏,学习
IP地址:115.203.74.20
说得很好,学习了!
IP地址:119.0.26.196
这里说的28、35、50应该是指全副机上吧
IP地址:221.213.105.174
这么好的文章,感谢分享。
IP地址:180.157.222.1
共2页到第页
5 : 绝对精彩
4 : 值得收藏
0标签限制6个
0图片最多能上传40张
0宽度不小于640px,高度不小于320px
0正在发帖请稍候
热门主题:
微信请扫二维码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盗用他人图片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我是楼主,我要删帖
已选择 1 个帖子,只能在您有权限的版块之间操作。
原板块:新手论坛
目标板块:
请选择目标板块
测试小版块
索尼α影像Club
135画幅相机系统
单反相机和镜头
村里摄影版
旁轴及其他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佳作欣赏
中、大画幅相机系统
器材交流区
无反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作品交流
意见问题反馈区
固定镜头相机
鸟类摄影技术探讨
鸟类摄影拍鸟地图
呼和浩特版
常春藤俱乐部
器材购买及维修
新摄会部落
建立摄影思维
乌鲁木齐版
港澳台及海外站
主题摄影交流区
右视觉摄影
唯美影像论坛
西南人文摄影俱乐部
新朋老友社区
品牌交流区
3D立体摄影
论坛管理区
商家服务区
地方论坛交流区
自建论坛区
既往论坛回顾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好友列表 (2548)
0是否确认删除此好友?
0查看更多消息
浏览帖子奖励 +0.05个蜂鸟币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 — 定焦头还是变焦头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 — 定焦头还是变焦头
(申明,本贴所有图除了封面那张其余均为片为楼主原创)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机业界也是如此,几十年来群雄纷争,无休无止。这一趴咱不说品牌,不聊血统,不谈画质,不论价格,也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型号(什么八枚玉、金广角、爱死小白之类的,楼主都闻所未闻,如见天书,只是碰巧认识这几个汉字而已。。。。&),单单就聊一下这个超越一切品牌和型号的问题好了,这样CNSP大战也就无从打起了。这个问题相信困扰了很多人,也曾经困扰过年少无知的楼主一段时间。相信大家都用过变焦和定焦头,对这两者的异同也或多或少有所体会。开始讨论之前先问一个问题:&当你用变焦头拍摄的时候,你是:&A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一边看取景器一边转动变焦环,直到取景器里的构图满意,然后按快门;&B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先把变焦环转到某个焦段位置,放到眼前看取景器,构图满意之后按快门(期间不转动变焦环)。&记住你的答案,楼主先往下说,等一会儿回过头来分析两种答案的差别。&一般问到定焦还是变焦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说变焦求方便,定焦求画质。这个话很有道理,因为一般而言相同档次的定焦头光学素质肯定要好于变焦,而且定焦镜头能够把光圈做得很大,这一点也是变焦没法比的。但是定焦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变焦头的焦距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废话,要你解释?&)。那么楼主的问题是,两者之间的差别仅此而已吗?&而已吗?而已吗?姨妈……姨妈……?妈……妈……?……(楼主略带神经质的声音回响在一望无垠的大漠……&)&大漠驼铃配一张大漠的图,拍摄于内蒙古额济纳,同时证明一下楼主不是菜鸟&楼主的答案显然是:NO啊!否则我写这个文章就没意义了不是吗?在讨论镜头差别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区别(参数、成像),还应当包括它的使用方法,以及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影响。注意,这个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你的提升潜力(类似于你就算再怎么疯狂杀怪也练不到的那个等级数……)。&&让我们假设你从刚刚摸相机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比如24-70/2.8这样的标准变焦(我假定你是壕……好吧,如果你只是DS一枚,那换成18-55/3.5-5.6的套头也可以的)。标准变焦的用途很广泛,基本上从风光到人像,什么都能拍。于是你带一支镜头就能够应付大多数的拍摄环境。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件好事。然而,这很可能让你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看到什么场景先把相机举起来,查看变焦过程中的效果变化,并寻找合适的构图焦段。由此,你并不确切地知道在某一个场景下,站在某一个位置时,使用某一个焦段究竟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这个场景是用35mm拍的:吴哥窟的僧侣&35 mm如果换成50mm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要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效果,要上前两步或者退后两步呢?这期间取景范围、景深大小以及透视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你造吗?&尽管你可能在变焦过程中始终是在不断评估画面,但你并不会在拍完一张照片之后低头去看变焦环的确切位置。这样,在拍摄下一张照片时,你还是需要来回地做活塞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焦距。自始至终,你都是在不断地试探。&当然了,你说哥有的是时间,前后做做活塞运动又怎么了?嗯,话当然是没错,但有的时候你拍的东西是活的,而且不听你的使唤。哪怕你真的是大师,也没法在街上随便抓个人说哎呀哥们你别动让本大师给你拍一张照对不对?况且你拍的都还不一定是人呢,在你一边做活塞运动一边查看构图的时候人家很可能早就不见了。&壁虎,拍摄于柬埔寨暹粒的街头比如这个场景,谁也没法预料下一秒钟趴在灯箱上的这个家伙会不会“啪”地就跳到一边抓蚊子去了。你没法让他拗好个造型等你在那儿慢慢地变焦玩儿。还有些时候,特别是你对准人拍的时候,被别人发现你在拍他是比较麻烦的,一来可能不是人人都喜欢被别人拍,二来发现了你之后表情动作可能也不自然:&外滩外滩小景这个略带装逼文艺范儿的镜头如果被姑娘发现了举着相机的你,把眼光对准镜头甩过来(就像看色狼那种表情&)那就成了什么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下&&。所以扫街的时候一定是快枪手,没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举着相机变焦。那么现在反过来,让我们假设你的第一台相机就配上了一个35mm的定焦镜头,假设是35/1.4 (仍然是壕配置,DS请自觉替换成35/2.0)。35mm的镜头适合拍什么?假如你是初学者,现在问你这个问题或许你一时间答不上来,因为你才刚摸相机么,人人都有菜鸟的时候&。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你可能比较辛苦,因为无法变焦,你只能靠腿构图。但是,半年之后楼主再问你这个问题,如果你不笨,并且认真地拍过,相信你可以告诉我很丰富的答案。比如,35mm适合拍一些小品、街头场景,风光当然也行,你甚至能够总结出在什么距离下这个头比较合适拍人像,以及35mm镜头所能够拍摄的场景宽度大致相当于拍摄距离这样的经验(太牛逼了,这都知道,楼主玩相机三年后才知道有那么回事的有没有!&)。&等开饭等开饭,拍摄于贵州大利侗寨 35 mm这边插一段罗嗦的话,解释一下这个楼主花了三年才明白的事情,其实这张图最好说明了,忽略后面的那群大爷,这个概念告诉你拿35 mm的焦距拍的时候,你的相机到那个锅盖中央把手的距离等于这口锅的宽度,Over。无论你那什么牌子的相机拍,都是这样,此乃物理定律,佳能尼康徕卡哈苏都改变不了&。那这个有啥用呢?用处就是你不用拿起相机就能知道拍出来的场景会是什么效果,这就是传说中的镜头感&。PS:当初楼主在和出版社的小编辑讨论书稿细节的时候,编辑表示无法理解上述内容。可惜当时楼主还没有去贵州拍过这张照片,否则就不用费那么多口舌了。可见一图胜千言啊……&言归正传,为什么你认识到那么多,因为你一直在用,反复地用,在各种场景下拍摄各种题材,所以你对这个焦段的特性了如指掌。当你看见一个场景,你马上就能知道用35mm的镜头站在某个位置拍摄能够得到的大致效果。然后呢?然后你或许想要尝试一个不(geng)同(gui)的镜头了,比如24,或者50,当然你很清楚你最(mai)需(de)要(qi)的是哪个。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前面问题的两个答案了。什么?楼主罗里巴嗦的,你已经忘了?OK,重复一遍:A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一边看取景器一边转动变焦环,直到取景器里的构图满意,然后按快门;&B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先把变焦环转到某个焦段位置,放到眼前看取景器,构图满意之后按快门(期间不转动变焦环)。&A和B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那三个字:当当当当~镜头感。哎呀好象是七个字了……看样子楼主的小学数学都还给老师了&。所谓镜头感,是你对于一个特定焦段的感觉,或是理解方式。这决定了你对这个焦段的运用能力(以及逼格)。我们经常听人说超广角不容易控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对这个焦段的镜头感还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充分理解其特性,所以不能运用自如。&卡帕荒原卡帕荒原,土耳其&谨以此片表明楼主在超广角焦段的运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听说过某些大师一辈子只用一支定焦镜头拍摄,比如布列松常用50mm(以及楼主常用35 mm……&)。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大师们的经典照片通常的确是具有一个固定的焦段,因为他对于这个焦段的特性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听曲儿听曲儿 拍摄于上海城隍庙。35 mm进可攻退可守,平易近人的视角尤其适合表现这种氛围&为什么要培养镜头感?因为它能够让你对镜头运用自如,让你在举起相机之前就知道最终的拍摄效果(所谓手中有镜头,心中有镜头,你们器材党永远不懂&)。刚才说了,很多时候并没有时间让你举起变焦镜头来回地调整焦距,而需要你预先就确定适合使用的焦段然后连续拍摄,甚至利用超焦距盲拍。另外一些时候虽然你有时间变焦,但如果不清楚不同焦段所带来的效果差异,你往往无法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感觉。合理的拍摄过程永远是:认识场景——确定最终照片所想要的效果——确定拍摄参数(焦段、光圈等等)——动手拍。如果没有良好的镜头感,在第二第三步的时候,你很容易找不到方向。&&那么如何培养镜头感呢?前面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使用定焦镜头训练自己。当然,变焦镜头并非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只是要麻烦得多。在你明明只需要一种选择的时候,却有了许多选择,更糟糕的是你并不确切地知道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那么还不如没有选择(楼主认为其实找老婆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用贯变焦的人而言,定焦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局促,因为他们所看到的画面不一定是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其实可能是根本没什么预期好吧……),并且也无法作调整。反过来,对于用贯定焦的人而言,变焦镜头只不过是他们所熟悉的几个焦段的定焦头的方便组合罢了。他们永远只需要把变焦环捏到所需要的焦段,然后举起来拍摄,就好象自己拿的是一支定焦,仅此而已(自排当手排开,这叫范儿。。。&)。八角菊,爬虫视角八角菊,爬虫视角&好吧,楼主罗嗦了那么多,终于可以把观点亮出来了!对了,我们这个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来着?好像给忘了……容我再去看一看。。嗯,定焦头还是变焦头——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是吧,其实楼主推荐的选择很简单:如果你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记录到多的东西,并且并不愿意在摄影方面多花功夫的话,那么从一开始你就可以选择方便的变焦镜头,并用上一辈子。反之,如果你想认认真真地磨练自己的技术,并把相机作为一种创(zhe)作(teng)工具,或者至少是一种表(zhuang)达(bi)方式的话,你应当从一支定焦镜头开始(24、35或50都可以),并且在任何可能的场合(排除那些你必须确保尽可能多的拍摄机会的场合,比如当狗仔的时候)使用定焦镜头来拍摄,并仔细体会其特点。当你真正熟悉了几个焦段定焦的特性,并初步培养起自己的镜头感之后,才是考虑用一支高质量的变焦头来换取方便的时候。因为此时你已经知道如何运用它了。另外说一句,培养镜头感要先从50 mm以下的广角焦段开始。焦距越是短,差异越是大。超过70毫米的镜头,用起来的感觉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走近一点远一点的区别。16 mm和24 mm的镜头使用起来的感觉差别远远比100 mm和400 mm的差异大得多。&下面随便看一点比较:圣彼得大教堂 16 mm&苗寨人家 24 mm&土耳其甜点 35 mm&暹粒酒吧小开 50 MM&婺源乡间小道 90 mm&黄山水墨 400 mm如果你看一张照片可以一眼看出它大概是哪一个焦段拍出来的,比如24 mm以下,28-35 mm,50 mm左右,70 mm以上之类的,那恭喜你,高手,定焦和变焦在你手里都差不多了&&&最后,假如你已经有非常牛逼的镜头感了,可以用变焦来追求方便的时候,你早先买的那些定焦镜头该怎么办呢?这就太简单了,便宜一点出给楼主就好了嘛。&&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0)
【轻众测】埃微能量运动手表P1
ViewSonic优派 M1 便携式投影机
Kelon 科龙 1P26 大1.5匹一级变频冷暖空调
水星动力Wide Wheel 猛兽版 电动滑板车
【轻众测】EraClean Keeper 汽车空调滤清器
Danny Robot 小丹机器人
福维克Kobold VK200+SP530 二合一硬地清洁机
KNOMO CROMWELL克伦威尔卷盖双肩包
小米8 智能手机
赞92评论122
赞126评论57
赞116评论59
赞1096评论445
赞670评论235
赞604评论323
赞456评论228
赞657评论35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随便闲聊】定变之争——谈谈我眼中的定焦与变焦【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86,296贴子:
【随便闲聊】定变之争——谈谈我眼中的定焦与变焦收藏
相信不少摄友在入门的时候都听说过这些话:“定焦练技术,定焦练构图,想学摄影一定要买定焦”。在很多人眼中,定焦的好处更应该是:1.花相对较少的钱可以获得更大的光圈2.比起很多牛变,定焦头的体积重量可以更小,只要你不是极端的画质追求者3.拥有普遍较高的画质表现,俗话说“定焦无狗头,微距无弱旅”。买微距头不拍微距题材,仅仅图个锐度跟虚化的用户并不少见。当然,我想并不想从“成像素质,便携性”这些性能差异上来讨论定焦跟变焦的差别,现在的很多变焦画质并不逊色于普通定焦,如果只为了画质,并不需要一味的排斥变焦。我也不想单纯的从“日常拍摄”这个角度去争论到底是变焦方便还是定焦实用,这篇文章仅写给那些刚买了相机或者正打算入门,又不想碌碌无为,在摄影的起点上为“定变之争”感到迷茫的朋友。至于一般的用户,我认为“拍摄”跟“摄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需求,没必要一味的拿“摄影”的标准去对待仅需要“拍摄”的用户。 OK,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首先用两句简单的话总述下我眼中的定焦与变焦变焦是画面的记录者定焦是画面的叙述者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玄乎?有人或许要说楼主又在装13了。别急嘛,接下来我会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诠释这两句话,要强调的是仅代表楼主的一己之见。
创建于1917年的尼康,已经迎来了100周年纪念.尼康积极开展以光学产品的开发并以此奠定了发展基础,点击进入尼康Tmall官方旗舰店了解产品价格.
楼主有一个喜欢玩摄影的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变焦拥护者”。他对于器材的追求跟许多人不太一样:比起成像性能,更强调手感跟使用体验。比如你给他一万的预算,他会花2000给镜头,6000给三脚架,另外2000买个摄影包。所谓镜头的什么锐度,边缘,畸变对他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成像达标,不是太糟即可(但是必须轻便,太重则不行)。他最喜欢的摄影题材是都市人文,他很崇尚那些背后有故事,摄影者与被摄影对象之间有交流的照片。最近他又开始喜欢上他风光摄影。要说唯一一次让他有想购买定焦念头的,是买个85定人像头,大概是追女不顺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给妹子拍的再文艺,人家还是喜欢那种美白过曝背景稀烂的糖水片,直接无脑拍得了(笑)”。他挑定焦头也挺有意思,一定要逼格甚高(德头),手动(自己分明就是用610的,当初想买DF嫌贵没买)。咳,走题了,这位朋友接触摄影的时间要远长于楼主,曾经跟他在交流中争论变焦与定焦,他就反问过楼主一句话:“当你没办法构图的时候,你用定焦是不是得截图?那还不如直接用变焦没有画质损失”。 当时楼主接触摄影时间不长,对于定焦的认识仅局限于“光圈、画质、相对便宜”上,所以一时语塞。相信不少困惑于定变之争的朋友也被反问过这样的问题吧。是的,仅仅从视角来看,一只变焦可以充当多只变焦使用,那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定焦呢?不过到了今天,如果我再次遇到这样的质问,我想我是可以回答的:“如果一个人用定焦拍摄总是依赖于截图,那说明他还不会使用定焦”。
让我来举个例子吧。 某一天,两位摄友相约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A君使用的是一支标准变焦头,B君使用的是一只广角定焦头。眼前的景色非常美丽,AB君都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相机,首先A君拿起相机,拧到35毫米广角端,嗯,觉得不错!于是:测光——调整参数——构图——对焦——拍摄一气呵成。一张美丽的照片就这样完成了。而B君呢,发现自己的定焦视角不是那么理想,于是他前前后后,东奔西跑,或许还是不满意。此时B君有两个选择,一种是用广角拍摄再截图,拍出跟标变一样的合适视角。另外一种则是继续另辟蹊径:或许是利用某些前景填充多余的画面,或许是跑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拍摄完全不同的范围,或许只是简单的把相机竖起来截取景物的一部,或许A君已经拍完了一大圈景点B君还没能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说到这里有些人应该已经明白了,A君拍摄的照片也许是最正确,最效率,甚至是最好看的,但也是几乎每个来这里的人都能拍出来的,是网站上那些让人最让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照片。而B君,也许他的尝试失败了,没能拍出满意的照片只好截图。也许他成功了,用鲜有人尝试的方式拍出了别出一格的作品。这张作品,是烙上了拍摄者自己独有的印记的。如何正确的使用一只定焦头?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味的用定焦去模仿变焦的视角,甚至需要依靠截图来完成构图,这绝不是使用定焦的好方法。定焦是如此的残缺,它不像人眼这样自然,也不像变焦那样便利,就好比活生生的砍断一个人的双腿,迫使他坐在轮椅上缓缓前进。在失去双腿的同时,又可曾不去抱怨命运,拼命的去模仿正常人,而是发现自己获得了一个凡人所不曾拥有的全新视界?这个视界是常人们坐上轮椅也无法感受到的。就像习惯使用定焦与变焦的两个人,就算他们使用完全相同的焦段拍摄同样的东西,最终得到的照片也不会一样。闭上自己的双眼,把定焦装在心里,用这个“残缺”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那么说了这么多定焦,变焦是否会让一个人变得庸俗,或者一定要使用定焦才是“真摄影师”?非也。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摄影类型,关于器材,我始终认为没有所谓的“最贵即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变焦是画面的记录者,定焦是画面的叙述者。如果你是一个充满主见,喜欢立意独行,不喜欢循规蹈矩,拒绝沉沦庸俗的人,那一定要尝试定焦,尝试着用不同于常人的摄影视角去讲述你所想表达的画面。如果你更重视摄影的内容而非表达技巧,就像我之前的那位朋友一样,生活中有太多转瞬即逝的东西,能抓住某个瞬间,能记录到适合的内容高于一切,那一直结实可靠的变焦是你一生的好伙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否足够激情,但认为自己是拥有足够的“可能性”,可以变焦定焦都尝试下,优先使用大光圈标准定焦,(一开始养成良好的摄影习惯)。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的话再购入标变,这样定焦好歹还能留作大光圈镜头备用。如果连自己到底要拍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没什么特别想要拍摄的东西。那比起“定变之争”,更可以思考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只可换镜头相机? 末尾总结下我个人认为的,定焦与变焦所对应的适用人群 适合变焦的人群1.日常拍摄用户,比如家用,旅游,聚会等。不要用摄影师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要太在意技巧与逼格,你们记录的每一个画面都是生命中值得回味的一刻。2.人文纪实,记者,商业摄影师,比如婚纱,会议,体育,新闻等。对于这些用户,能拍到就是王道,甚至不允许失败,不能再要求更多。3.摄影退烧的摄友。他们已经经历过太多,叙述过太多,在享受爱好的最后余韵时,就淡然的让摄影回归最初的本质,让世界叙述自己应有的本貌吧。当然,他们对于自己器材的各个焦段也早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
适合定焦的人群1.所有有志于摄影,热爱摄影中的爱好者。你们还有激情可以燃烧,你们的个性还远远挥发的不够,你不一定要只买定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变焦头,但是定焦是务必优先尝试的。2.大光圈需求用户,这点相信不用多说了3.定焦逼格最高党,锐度数毛党,这更不用多说
说完了,目前楼主接触摄影的时间还很有限,不过我属于那种"因为喜欢拍摄某类东西最后接触到摄影"的一类人,拍摄的题材是局限了点,心用的还是蛮多的(YYY脑洞),目前的看法也不代表永远不变,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想法也是会随着发生变化的吧,有点想法拿出来给大家共享下,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戳进来讨(搞)论(基)。最后给个福利,我很喜欢的一个“大(绅)湿(士)”拍摄的皂片,当摄影真正有了“内容”,其实定边器材什么的都无所谓了,不是嘛
看完这么多字
又让我花了几分钟
热销好货「天猫618」大牌尖货,限量特惠折上折,购物满就返红包,多买多得,不可错过!「天猫618」理想生活狂欢季,&嗨&购大品牌!
我两种都喜欢。。。
不错,前排留名。。正在为d7000第一支镜头选什么纠结35 1.8还是二手腾龙17-50,或楼主推荐其他,预算有限。谢谢
变焦拍到,定焦拍好。所以从进阶的角度来看,变焦更难使用,定焦简单些,因为它的视角已经确定好了,只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按下快门。
好帖子。帮顶
没那么高的要求,只为光圈
中,早睡晚安
全都买啊!
支持,都玩玩
大绅士又来水经验了,初学者入定焦也没什么问题,广一点就好。好多人从手机升级上来,不就是类似全副35视角么,新手入个广一点的定焦还是能愉快玩耍的
一直觉得自己玩用定焦,可以培养镜头感。干活用变焦。很多风景没法走位(比如大峡谷),或者几百一小时的模特,哪有那么多时间用定焦换镜头。
我就觉得楼主经验涨得特别快
一个变焦镜头的制作难度远远大于定焦镜头。。所以很便宜的定焦也可以和顶级变焦拼一把。。。
写得好!很赞同!本人用变焦镜头手法有点怪、我会先定焦段再跑位构图…那…我是不是该换回定焦?照片焦段总是只有16、35、50、55、70、135、210…
喜欢定焦,喜欢跑来跑去的那个劲,乐在其中
如何变焦定焦
公主头挂机的路过,或许能解答部分问题,这还是看人把,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两种产品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