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图有好几十模拟人生4哪个城镇好,好像是4个人玩的,上下左右4个角出兵占领城镇,注意是TD

我的图书馆
智慧城市成为“十二五”我国城市发展主要模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日 17时1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张辛欣)“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28日在京举行,提出用幸福指数、管理指数、社会责任指数等三个指标考评城市发展。与会专家指出,发展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评估体系,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三大方面:智慧城市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管理指数、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数。该套指数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就业和收入、医疗卫生、社会安全等23项二级指标以及信息和网络化水平等86项三级指标和362项四级细分指标。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隆晨介绍,该套指数是目前我国第一套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感,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构建“便捷、舒适、高效、安全”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
感知城市——智能产业与智能应用的融合创新
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长型企业高峰论坛”上海站浩荡召开。在该论坛上,子公司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路琨博士以“感知城市——智能产业与智能运用的融合创新”为主题的演讲,惹起在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专家的关注与共鸣。路琨博士站在全球、全国开展的高度剖析了感知城市树立的背景与必要性,诠释了赛迪顾问提出的感知城市定义及其外延,与大家分享了国外感知城市先进阅历,以共同的视角说明主题,即智能产业与智能运用在感知城市树立中的融合创新,充沛表现了赛迪顾问在中国感知城市树立中的引领才干与专业定位。  国际国际开展情势对感知城市开展提出了战略性要求  世界开展出现全球化、绿色化、信息化、效劳化趋向。全球化进程继续减速,主要表现为极端复杂的、资源、产品及消费需求的全球网络飞速开展,世界在变小。抑制全球变暖,低碳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使命,世界在变绿。信息技术成为重要的消费工具,浸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在变智能。效劳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时添加,世界在变软。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式变迁、价值观的普世化也将成为世界开展新特点。  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继续深化开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任务的重中之重,将鼎力提升自主创新才干。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范围的信息化树立将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腕之一。城市化进程逐渐深化,世界级城市不时涌现,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初次逾越乡村人口,未来 40至 50年内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 6亿,《国民经济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规划和形状,不时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市场经济愈加完善,正逐渐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世界经济强国,而不是为超级大国的制造基地。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式中发扬着越来越重要影响和作用。  在国际国际开展情势下,城市规模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社会复杂水平日积月累,城市产业创新越来越快,城市管理将越来越迷信、精细,城市环境将越来越绿色、环保,可以迅速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超前信息化树立理念的城市,其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消费力的才干则更强,城市竞争力提升速度也更快,因此感知城市树立已成为城市开展的战略性要求。  感知城市作为一种先进城市开展理念需求有效的推进落实手腕  为配合中国城市开展的需求,推进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战略,赛迪顾问率先提出了感知城市开展理念,并启动感知城市评价体系、感知城市树立阅历、感知城市规划设计等系列研讨,以期为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开展提供智慧支持。  感知城市是指经过物联网等信息与通讯技术,构建一个高感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完成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置,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继续开展为目的的先进城市开展理念。包括五个方面外延,即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经济生动创新、城市效劳高效灵敏、城市市民现代幸福、城市管理精准高效。  感知城市树立中,需求政策引导、需求牵引、技术推进、市场运作,政府管理部门和参与各方都迫切需求一个迷信、客观、公正的感知城市评价体系,藉此明晰判别感知城市树立现状与效果,与国际外感知城市树立的成功运用停止比拟,有效指点其今后感知城市开展重点和树立方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研讨院与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集协作,历时10个月的研讨,构建起感知城市评价目的体系。感知城市评价体系的设计,注重遵照新公共管理的思绪,注重效劳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注重城市公共管理绩效的认同度,注重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政府管理形式,同时参考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与政府绩效评价目的等相关实际,最终选择五个维度对感知城市停止评价,掩盖了政府、企业、市民三类主体,权衡作为感知城市开展基础的感知环境水平,区分调查以三类主体为中心的智能管理、创新经济、市民幸福水平,以及表现三者之间(G2B、G2C、B2C)效劳关系的感知效劳水平。  
888226.jpg' target='_blank'&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 src_cetemp="http://image35.360doc.com/DownloadImg/2/.jpg">图:感知城市评价体系结构图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和资策会
  国外城市智能化树立阅历值得自创  美国迪比克智慧城市树立中心在于智能的水、电和交通运输,特征突出在物联网技术运用和注重绿色环保等方面。技术方案少量应用互联网、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等一套智能系统,在智能仪器中运用了低流量传感器技术,以防止公共设备和民宅水走漏,增加糜费。树立内容少量触及绿色环保局部,表现了城市可继续开展理念,项目以浪费资源、增加动力损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中心目的,旨在应用其范围内的丰厚资源,开发相关技术、制造相应产品,为环境维护事业提供更好的协助。  韩国首尔U-City树立最大特点是实时、智慧、整合化的效劳。树立内容触及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平安、城市设备管理、城市生活等方面,其中U-环境系统主要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路途清洁、水循环、空气污染完成智能化管理,特殊人群交通效劳系统运用传感器完成交通讯号、车速控制,在许多斑马线装置有传感器,当带有RFID 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过马路时,U- 交通系统就能感知,适当延伸红灯时间,保证老人或小孩顺利经过。公车信息系统主要结合GPS运用,提供及时的公交信息,在公车站经过显示器向候车乘客通告下一班公车的抵达时间、如今位置、末班车运转时间、交通事故状况等各种信息。  新加坡智慧岛方案的中心目的是使该国可以占据全球经济生态链条的高端。包括超高速、普适性、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备树立,开展普通人员的ICT技术运用才干,运用信息技术对经济范围、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停止改造,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通讯产业四大战略板块。该方案取得了清楚成效,主要体如今:为全国居民提供高速网络接入效劳,信息通讯产业高速增长,带动经济跨越开展,人才培育效果丰厚,提供高素质失业时机,借助信息通讯完成关键经济范围、政府和社会的转型。国度战略支持、行政体系保证、推进形式合理、人才优势清楚等优势有效保证了新加坡智慧岛树立的效率效果。  智能产业与智能运用融合创新开展是感知城市树立的精髓  感知城市顶层架构包括一个平台、四个层次、两个保证,一个平台为运用支撑平台,四个层次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运用层,两个保证为信息平安体系和管理机制。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 src_cetemp="http://image35.360doc.com/DownloadImg/2/.jpg">图:感知城市顶层架构
  经过摄像机(IP Cam)、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等技术,完成信息感知,经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完成信息承载和传输,经过云计算等信息处置形式完成城市各类运用与效劳。信息平安与管理体制是以上途径顺畅完成的必要保证,智能产业与智能运用的融合创新是以上途径完成质量的关键,是感知城市树立的精髓所在。智能产业包括网络设备、智能型消费电子、网络平安产品、新型显示等智能制造业,特征行业运用软件、中间件战争台软件、智能运用平安软件等智能软件产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文明创意、数字出版、运维、咨询等智能效劳产业,以及物联网、云计算、新兴电子、数字家庭等新兴产业。智能运用主要包括感知泛在信息基础设备、城市智能运转、经济智能创新运营、市民智能幸福生活、政府智能管理等方面。
赛迪顾问以“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题发布系列战略研究与白皮书
日下午,赛迪顾问在京召开“赛迪顾问2011战略研究与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作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研究机构,赛迪顾问结合自身在感知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积累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白皮书及战略研究。其中推出了近期关注度较高的关于“感知城市”和“电子商务”的研究报告:中国感知城市建设战略研究(2011)和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战略研究与白皮书在总结热点产业与应用的特点、发展关键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热点产业及应用的未来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感知城市形成沿海地区领跑、中西部逐步加速的建设格局
全球发达城市纷纷把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感知城市/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成为各地推进信息化、抢占城市竞争有利位置的主要抓手。赛迪顾问在总结全球感知城市分布特点、成功关键要素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感知城市建设战略研究》,从空间角度对我国感知城市建设的分布特征、建设模式、重点应用领域等层面进行了展示,提出了感知城市发展的策略及建议。赛迪顾问的研究指出:
在空间上,中国在建感知城市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分布密度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突出,研发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长三角地区是物联网产业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为感知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而有力的技术支撑;珠三角地区是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中西部各中心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政策扶持,有重点地开展感知城市建设。
感知城市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卫生领域、交通物流领域、城市管理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四大领域对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强烈,是带动智慧化应用向其他领域全面渗透的前锋力量和掣动感知城市建设大范围铺开的前沿阵地。
研究表明,各城市在感知城市建设中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主要呈现出三种建设模式: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驱动的建设模式、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建设模式、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口的建设模式。
未来中国感知城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晰。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相互促进的倍增效应将逐渐显现,以示范项目为推手的技术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内陆城市将通过加速感知城市建设,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届时全国感知城市的建设将出现遍地开花的景象。感知城市建设投资将愈加理性、特色将愈加鲜明,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通过发布会了解到,赛迪顾问对“感知城市”的研究由来已久。在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以后,赛迪顾问在国内首先提出“感知城市”理念,并建立了“感知城市规划产品线”,截至目前,已形成“感知城市建设评价体系”、“感知城市顶层架构”、“感知城市总体框架”、“感知城市构成要素”、“感知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等系列方法论,并在天津、廊坊、郑州等多个城市得以实践应用,取得项目成功并获得了好评。
围绕感知城市建设和发展,赛迪顾问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新技术在重点行业应用战略研究,以为感知城市规划的落实提供深层次研究、咨询服务。
电子商务在东部沿海与成渝地区的先发优势明显,新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即将涌现
中国电子商务近十年来持续蓬勃发展,涌现出多家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与用户渗透率持续升高。在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政府作为主要部门,进一步认识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的积极作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我们通过白皮书了解到:
从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看,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排名前十位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地区已经体现出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先发优势;从中国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布局来看,年原国信办批准长春、天津、青岛、宁波、厦门等地成为首批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7年我国逐步重启电子商务试点审批工作,广州、重庆、长沙获批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9年深圳经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批准成为中国唯一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看,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北京的政策地缘优势,以北京为核心,对周边城市形成产业辐射,同时加速北京与周边城市优势的互补,形成电子商务产业的联动发展;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行业优势资源,以及杭州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构成电子商务产业中轴,形成了“发挥资本优势,延伸中小企业服务链条”的发展特点;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作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双核,力求打造亚太电子商务中心,深圳与广州在竞争中逐步展现差异化发展特点,其中深圳以优势的信息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作为电子商务突破口,而广州则以优势的商贸流通和民生服务业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载体;成渝地区作为内陆区域,率先认识到需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业加速内陆城市的沿海化进程,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
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的演进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已形成了“三大四小”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具备经济发达、信息化水平高、龙头企业聚集、电子商务支撑体系较为完善等优势因素,仍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核心区域,继续发挥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其次,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迁徙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出台和推进,给相关地区带来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未来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都将围绕本地区重点城市打造新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最后,各地方省市将发挥区位优势,抓牢政策落实等有利条件,推动电子商务与本地区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与演进趋势的深入研究,赛迪顾问认为,一批新兴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园区将逐步涌现出来。对于这些城市,赛迪顾问建议在未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中,有关政府部门要重视电子商务载体产业的选择,并从配套环境、扶植政策、人才引进、组织协调、融资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必将迎来电子商务产业最繁荣的发展时期。
城市能否柔软而有智慧?
感知城市通过信息技术助推城市绿色转型
日期:&&作者:曹俊&&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他山之石
瑞典斯德哥尔摩
  为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减少空气污染,斯德哥尔摩采用了高科技交通收费系统。
  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实现了无需停车的路边收费。
  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斯德哥尔摩的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时间下降了50%,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由于在环境方面做得出色,2010年2月,斯德哥尔摩被欧盟委员会评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
美国迪比克
  迪比克市是美国第一个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绿色环保是其建设的初衷。迪比克市携手IBM,以连接城市所有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为目标,将能源、水务以及交通三大系统建设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计划的第一步是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到户、到店,其中使用了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公共设施和民宅水电泄漏;同时搭建实时可持续发展综合监督平台,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迪比克市希望通过这一计划,使城市的资源使用状况一目了然,并智能化地做出响应。
&&&&&&&&&图①为全国感知城市建设分布图。
&&&&图②为重点侧重于环境保护领域的感知城市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感知城市建设战略研究》    中国环境报记者 曹俊
  感知城市,听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感受城市的文化内涵,认知城市的独特韵味?事实上,感知城市现在已经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专有名词,通俗地讲,就是让城市有感觉、有思想、智能化。
  这个看似遥远的愿景,现在已经不再遥远。“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许多城市提出了“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感知城市”(以下统称为感知城市)的建设目标。
  我国感知城市建设现状如何?感知城市的理念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赛迪顾问近日发布了《中国感知城市建设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战略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柳絮认为,感知城市建设正在改变新一轮城市发展格局,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何要建设感知城市?
  为什么要建设感知城市?柳絮认为,这是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的新要求。“城市发展正在发生变化,社会越来越复杂,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市民对城市的绿色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变化要求城市可以更敏锐地感知变化,来促使城市更加宜居,发展更加可持续。”
  事实上,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的无锡考察说起。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听到了年轻人向他介绍“感知中国”的概念。之后他曾说:“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占领科技的制高点,才真正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随后,不少城市开始启动感知城市建设。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这一理念同样十分青睐。2009年1月,美国正面临金融危机的困局,奥巴马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工商界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以刺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
  柳絮认为,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病”频发的形势下,率先启动感知城市建设的城市,必将在下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先机。目前,美国、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纷纷启动了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全球数量已达1000多个,“不过,大部分国家的感知城市建设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阶段。”柳絮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城市是国家战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面对来自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等环节的严峻挑战,信息化将成为助推城市绿色转型、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柳絮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我国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心,结构怎么调整?城市怎么转型?感知城市建设对此意义重大。”
  对城市转型有何意义?
  感知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转型有何意义?柳絮认为,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带动作用、推动作用和决策支持作用,“智慧的城市必然是节约的城市,必然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使城市对资源和环境的使用更加科学。”
  “建设感知城市必将直接带动城市物联网、信息服务等智能产业的发展,而智能产业本身就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追求产业高端化的直接作用力。”柳絮说。
  目前,感知城市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交通物流领域、城市管理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应用上。感知城市在这些领域的建设和应用,将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助推落后技术的淘汰。”柳絮说。
  谈及决策支持作用,柳絮认为,感知城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使决策所需的巨量城市信息的自动采集成为可能,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分析处理,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提高政府宏观决策水平。通过感知城市建设,政府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城市决策也可以建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事实上,感知城市的理念更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幸福度的提高。”柳絮说,“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环卫工程车辆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感知道路卫生状况和车辆油耗,自使用以来,道路保洁率提高了8%,燃油节约率达到15%。而停车引导等交通领域的应用,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还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拥堵产生的汽车尾气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智能体验中心,以环保节能为主线的体验式展示让体验者大开眼界。你可以从演示中感受到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畅通,如不停车电子收费、智能停车引导、交通诱导与信息服务等。“智能体验中心作为新的载体,能够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对感知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愿景进行完整诠释,可以为感知城市理念的宣传起到积极作用。”柳絮说。
  据柳絮介绍,我国感知城市已经形成了沿海地区领跑、中西部逐步加速的建设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我国在建的感知城市数量已达36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感知城市数量占了总数的7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个,占总数的26%;长三角地区有11个,占总数的31%;珠三角地区有6个,占总数的17%。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现在各地建设感知城市的情况来看,建设目标主要围绕‘智能’、‘惠民’、‘绿色’、‘畅通’、‘幸福’等方面来设定。”柳絮说,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体即政府、企业、公众对感知城市的认同,认同其为交通、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感知城市如何助推环保工作?
  “环境保护领域是目前各城市建设感知城市的重要领域,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就是最大的一张物联网。”柳絮说。
  据柳絮介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危险品抛弃物监管系统、区域生态监测系统、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等。
  “在感知城市的建设中,重点侧重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城市有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扬州、宁波、青岛、武汉、深圳等。”柳絮补充说。
  长三角地区的无锡,可以说是我国感知城市概念的发源地。目前,无锡市按照从产业发展向应用推广的思路,已开展了两个“感知环境·智慧环保”国家级示范工程及“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示范工程。
  据无锡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感知太湖”,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太湖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示范工程项目是一套集蓝藻湖泛智能感知、打捞车船智能调度和信息综合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水利物联网系统。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建设20多个蓝藻监测点,其中湖中心3个点,湖岸边17个点。
  湖中心的监测点中含有监测蓝藻及水质的传感器与高清晰摄像机,可将蓝藻水华发生信息传给信息中心记录,同时自动调动最近的蓝藻打捞船,信息中心还会通知打捞船将蓝藻送到就近的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藻泥又被通知送往有需要的有机肥厂。
  “当湖中的传感器感知到蓝藻暴发指数超过60%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绿色报警,这些信息会同时传送到打捞船上的GPS装置上。”工作人员介绍说,“感知太湖”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这些看似普通的圆柱体,“头顶”太阳能板,身上还安置有传感芯片和摄像头,能获悉观测点的温度、pH值、氨氮等近40个指标,就像监管人员的“千里眼”。
  “以前,早上6点取到的水样,到晚上18点才能拿到水质报告,打捞蓝藻主要也是靠有经验的工人肉眼判断。”工作人员介绍说,“感知太湖”系统的应用,取代了之前依靠人工取水、实验室化验的老办法,实现了对蓝藻治理的智能感知、调度和管理,能够更好地守望并保护太湖。
  在其他城市,感知城市的应用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北京市已经制定了《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启动了“感知北京”示范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将为北京市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管理服务,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力量。”柳絮说。而廊坊市正以打造“感知城市”为契机,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将生态智能的建设理念融入建筑、交通、水系、产业等城市细节,将生态智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这些城市是当前感知城市建设方向的典型代表,‘绿色’、‘环保’是关键词。”柳絮说,“相信感知城市作为一种新理念,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将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在建设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发现,没有哪个城市会选择大而全的建设方式,还是要有所侧重。”柳絮说,“各地政府应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冷静把握建设方向,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最高产出的感知城市建设领域上,切勿单纯模仿。”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感知城市是否面临更大的挑战?柳絮认为,欠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来说起步稍晚,但由于信息化应用是可以跨越式发展的,在某种程度上,欠发达地区城市可以此为契机,统一部署,也许在推动产业更新换代上会显现出一定的后发优势。
“智慧城市”急需国家标准
<font color=#1年08月26日18:25 来源:& 作者:王沛霖
虽然很多人心目中的&#8220;智慧城市&#8221;概念千差万别,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一些地方争做&#8220;智慧城市&#8221;标准制定者的热情。
  7月初,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发布了&#8220;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8221;。据报道,&#8220;这是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中国版智慧城市指标体系&#8221;,是&#8220;中国智慧城市的&#8216;样板房&#8217;&#8221;。请注意,这个指标体系虽然并不是国家标准,但&#8220;中国版&#8221;、&#8220;样板房&#8221;等字眼,还是透露出浦东新区内心的期望。
  据悉,这个指标体系由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起草,国内十余所高校、主流运营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浦东新区相关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北京、上海等地专家还为此进行了专题讨论。该指标体系在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服务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素养等5个维度上,形成了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客观地说,这个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的确值得借鉴。
  据记者了解,浙江宁波、江苏扬州等城市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建自己的智慧城市研究院。当然,既然是研究院,就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和制定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标准与法规。虽然这些城市制定的标准最终成为国家标准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们都希望至少在现阶段,要争取得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
  &#8220;尽快占领智慧城市的制高点,让大家一提起智慧城市,就会首先想到我们。&#8221;这是某位地方领导在谈到建设研究院的目的时告诉记者的话。在他的心目中,无锡是个很好的学习榜样——提到物联网,人们肯定会想到无锡。这其中,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功不可没。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那么热衷于建立智慧城市研究院、制定相关标准体系了。
  近两年,&#8220;智慧城市&#8221;概念炙手可热,而一些城市也的确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先行一步,有了很多实践经验。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标准的缺失,各个地方对&#8220;智慧城市&#8221;这个概念的解释也就五花八门,有的侧重于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有的侧重于垂直行业应用。有时候,一些城市进行的工作只涉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某一部分,也堂而皇之地冠以&#8220;智慧城市&#8221;的光环。
  以前,城市中的教育、医疗、交通、市政等各部门间的信息是割裂的,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将它们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这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各地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一哄而上,势必形成新的城市间的信息割裂。
  数字城市需要的是国家标准,而不是五花八门的地方标准。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智慧城市,中国的新机遇
(中国)《瞭望新闻周刊》&& ()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日零时,全国总人口数(不含港澳台)为13.4亿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49.68%。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市化率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0年间有近2亿人从农村涌入城市。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更将高达65%。
城市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挑战
  从经济学角度看,出口、投资、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城市化则是驱动消费的动力源。
  首先,表现为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有测算和研究表明,目前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大体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如果城市化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居民消费总额将增加1200亿元。如果中国城市化率在未来10年左右提高10~15个百分点,仅居民消费就可以拉动12万亿~18万亿元。
  其次,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来的年投资需求约增加6.5万亿元。毫无疑问,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
  但中国的城市化,是用短短30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200年间的进程。城市化的超高速发展,也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交通拥堵、流动人口治安问题,等等。城市化在为中国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政府和全民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挑战。
智慧城市,以融合创新推进新型城市化
  当今,科技正在突破原来作为工具的界限,成为人类&#8220;外部基因&#8221;无法剥离的一个组成部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网络和终端,云计算庞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使得城市中每个主体都成为一个个神经元,进而构成拥有最高信息处理能力的&#8220;群体智慧&#8221;。可以说,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将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技术前提。
  比如市民卡,通过融合个人身份证、交通卡、社保卡、银行卡等功能,集个人社会事务和城市公共服务于一体,不仅让市民生活更便捷,也有效避免了&#8220;信息孤岛&#8221;和重复建设问题。在扬州,公共交通、水电费、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公积金都可以刷卡办理,甚至吃肯德基、停车加油都可以刷市民卡消费。一张卡,解决了人口管理问题,解决了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了市民的消费支付问题,解决了交通出行问题,这些都是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
  再比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不仅可以及时预防公共设施的突发性事件,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能高效。作为城市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构成之一,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不仅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还可以使城市处于最低成本运营。
  现代城市管理最大的特征,是以人为本提供融合便捷的公共服务。为此,在构建现代城市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将政府职能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解决医疗、交通、能源供给、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管理服务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所有这一切,我们统称其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就是以社会经济繁荣为目标,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民生幸福为考核标准,通过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创新,推进新型的城市化进程。
智慧城市变革,打造新型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
  其一,智慧城市催生以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战略产业。
  智慧城市,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应对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挑战,还可以为城市打造新兴战略产业。信息技术的泛在性,使之可与任何行业融合,而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催生新兴产业的过程。
  以前面讲到的卡应用为例,它不仅解决了民生和城市管理的问题,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以个人信息服务为特征、以云计算为支撑的,融合服务民生和城市管理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类似这样的形态,可以在诸多领域深化拓展。再比如,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特征的食品安全体系,融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了造假的可能,这又会催生出新型的融合食品药品安全和信息技术的新型产业,如此等等。以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应用即服务为特征的云计算,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融合创新,必然会孕育出很多新的战略性产业。
  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新型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新型的智慧城市产业链,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种各样的新业态,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强有力的增长点。
  当然,在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过程中,还会推动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电网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多方的紧密合作,在无线宽带、三网融合、城市云计算中心、IPV6等技术领域,共同为城市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形成互相融合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其二,智慧城市促进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
  智慧城市是多个垂直行业智能系统联动,从而形成的一个智慧的大系统。因此,智慧城市也会推动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各个纵向行业解决方案的发展,推动以服务金融、电信、企业、政府、公共事业如教育、卫生等行业为目标客户的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底层技术不再是门槛,基于客户体验的应用创新将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客户为核心的应用软件也将成为下一轮软件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其三,智慧城市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由于融合服务,会极大地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首先,以Pa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厂商会率先突破,在更加多样化的移动终端需求下,必然会产生应用创新,诞生世界领先的终端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时,还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热情和年轻一代的创业激情,使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仅在数量,甚至是质量走到全球的前列。
  其四,智慧城市构建新型上下游产业链,开创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蓝海。
  构建智慧城市涉及到城市各项主体和各个领域,需要构筑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比如,供应链为智慧城市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金融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租赁和创投等资金服务,产业园开发为智慧城市产业提供支撑环境。这些协同产业会伴随智慧城市的发展而成长,开创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片新蓝海。政府通过一定额度的资金投入和引导支持,会带动市场中成百上千亿元的投资,创造出上万亿元产值,成为城市经济一个强大的新的增长方式。
智慧城市,繁荣经济、和谐社会、幸福人生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根本上来讲,仍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对自我的认知与幸福感提升。而智慧城市,就是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去更好地协调处理好这三个关系。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融合,降低能耗、环保,节省人力和物力,解决在现有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下,在城市化高速发展中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应对城市管理与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新型的政府与市民、市民与公共服务机构、市民与市民之间的新型关系,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再者,市民在整个智慧城市的构建中是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以服务市民,方便市民为目标的,这必然会极大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会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谐、幸福提供很好的环境基础,是符合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影响21世纪的全球两大重要事件之一,这也是中国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智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只要布好局、落好子,一定能成就出&#8220;智慧&#8221;的未来中国。(作者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成思危:智慧城市的4个原则.
发布时间: 22:33:31 访问次数:238
&2011中国智能城市论坛发言:
成思危: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关于智慧城市问题,去年5月我再廊坊的智慧城市与智能产业论坛上,有过一个演讲,我的看法就是说,智慧城市这个提法是比较新的,2008年IBM提出来,但是它有两个定义,从狭义的定义来看,就是用信息技术来改进城市管理,和促进城市的发展,从更广义的角度,更高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怎么样运用人们的智慧来发展好城市,所以今天我讲还是从更高的层次,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实际上去年我就提出过要建设好智慧城市,要做好四件事儿,就是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以人为基础,第二个是以土地为载体,第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第四是以资本为后盾,那么今天我想经过一年,经过思考我再把我的想法贡献给大家参考。&&& 那么大家知道,城市是人为基础,城市是人的聚集处,没有人气是不行的,所以一个城市,真的要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有人气,那么从城市的根据我的研究,城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超级城市,或者叫特大城市。在90年代末期,曾经有一个未来学家康维预测过就是21世纪十个超级大城市,当时中国有两个,一个是上海,一个是武汉,最近又有人预测,说将来世界的21世纪的10个城市里,中国站七个,除了纽约之外,有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那么超级大城市,不要太多,因为超级大城市,一般人口是在2000万左右,至少是1500万,这样的大城市,既有它的优点,但是也有带来很多问题和毛病。第二类城市我们叫大城市或者叫中心城市,这个一般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作用可以分成四个方面,一个叫中心点,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第二个增长级,就是在这个区域里头,带动整个区域增长,第三个是扩散源,就是技术、资本等等都是从它这个中心城市往周边扩散,第四个集散地,就是周边的重工业产品,通过它集中起来,运输出去,中心城市一般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大概要400万人口才能达到这样一个中心城市的作用,才能有这样的人气,第三类城市我们叫中小城市,这个是县一级的比较多,这个主要它的作用又不一样,它实际上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合理有序的转移,减少功能差别,城乡差别,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我们叫县域经济,这个时间关系就不讲了,第四个是小城市,人口在5万以上,中小城市一般是50万以上,我认为建设智慧城市目前的重点,我们讲的中心城市,我们讲的大城市,应该比较具备条件,这是人气,第二个是人口的素质,这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讲人为基础,不仅仅讲人的数量,更重要的讲人的质量,所以这样一个是要真的整个市民的科技、文化、道德水平,要提高,这个社会功德等等方面要具备。另外一方面,就是能够有更多的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的人才,所以我们说城市的人气,一个是人口数量,一个是人口的质量,第三就是一个适宜的人居环境,一个人要想壮大吸引人才,你任意的人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它的人居环境是不断的进行改善的,这里也就是说,你要给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系统,提供更多的休闲的绿地,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公共服务等等,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宜居的环境。
&&& 第四,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成本,应该承认,城市越大,它的生活成本相对是高的,这个是肯定的,否则的话,如果大城市和小城市,生活成本不一致的话,那人们都往大城市挤了,但是生活成本要比较合理,要能够保障,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一个城市从它的住房,比如说住房来说,一方面对低收入的要有保障性住房,另外,从商品房发展来看,城市的发展,如果一个城市真的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来,那么它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的话,它的商品房房价就会上升,这也是供求关系,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发展的好的中等的城市,它的房价是在上升,这个当然我们是要防止它过快的上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供求关系,说明这个城市发展,在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进这个城市,有更多人到这个城市创新和创业。但是适宜的合理的生活成本是必要的,就是物价不要上涨太快,这个问题也是辩证的,因为从物价和收入的关系来看,从经济学的关系来看,物价从长远来说它总是上升的,你想今天的100块钱和十年前的100块钱没法比,十年前100块钱买的东西比今天多得多,但是你工资也涨,随着工资涨了以后,你的消费能力强了,如果商品的供应供不上,那物价肯定上来,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物价的上涨的水平。一般的说5%以下,属于温和性的物价上涨,如果工资能够和CPI挂钩,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应该说可以解决。那么为了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我曾经提出过有三个制度性的安排,一个就是人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2007年提出来。这实际意思是什么呢?在分配里头,个人分配的比例不要再降低了,要跟着国家经济发展同步,这是一个制度性的安排。第二个制度性的安排就是工资和CPI挂钩,还有一个第三个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就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要联动,大家知道现在我们要提高劳动的分配综合比重,但是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很难比较快的提高这个比重,我们现在制造业已经超过了美国了,从产值来看,现在的报道,那我们从劳动生产率来看,差距还是很大,我们根据报道,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每人每年18万美元,我们恐怕是18万人民币,全国平均来看还大不多,很好的企业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但是从全国平均来看,还是低,所以你要想提高劳工报酬,关键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个问题上,在今天我们强调注意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大的问题。
&&& 最后就是良好的社会管理,一个城市如果社会管理不好,治安不好人们老当心被偷被抢这个城市不要说智慧城市,人家都想离开了。所以我们说以人为基础,就是要做到这五个方面。这是第一。
&&& 第二是以土地为载体,大家知道城市最宝贵的资源,除了人以外就是土地。那么这个从国外发展模式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的发展模式,多半是采取向四周扩张蔓延的方式,我们现在的很多城市也都是这样的方式,就是所谓采取城市蔓延,那么城市蔓延它带来的问题就比较多,第一个当然它占用了更多的农业用地,那么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人口多,可耕地少,所以农业用地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城市蔓延,占用更多的农业用地,这会造成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它就会忽略了老城区改造和建设,因为新城区好办,新的土地,价格也比较便宜,又可以重新规划,重新建设,所以老城区土地更好的开发利用就容易忽略,第三容易形成一种单一的区域模式,你比如某个地方大量的居住小区,某个地方可能是专门的开发区等等,是一种单一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生活区和上班工作区有比较大的距离,第四形成以小汽车为主的,这样一种交通的方式,北京就是这样,小汽车的增长非常快,所以现在只能采取摇号的办法处理这个问题。所以城市蔓延问题,这个是在国外也出现的,正因为这样,07年美国马里兰州州长提出一个概念,97年他们提出来马里兰州长提出来,2000年美国城市规划协会,对增长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来看,我们国家有不少人在研究,看今年增长非常重要的,就是更好的利用土地,防止城市蔓延造成的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这个首先包括划定城市的边界,不能无限制的扩张,不能一环一环不断的扩张,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合理的利用现有城市的空间,在保障容积率的前提下,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城市的空间。第三,合理的布局、生活、工作、休闲区域,要让他们能够尽量靠近,减少小汽车交通带来的问题。第四,就是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的服务,那么这些都是今年增长所包括的内容。当然近两年来,对增长还提出了加上绿色经济,因为在城市里面来看,别光考虑土地利用,同时还要考虑环境成本,如果说我们环境成本包括了环境污染,能耗低下,能效低下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做到城市的绿色增长,就要注意降低环境成本,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出了一本书,就是05年我们国家的环境成本大概在占我们GDP的13.5%,同年我们经济增长只有10.4%,这说明什么问题吗?把环境的债务留给子孙后代,这样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增长是可发展的概念结合起来的,所以我们强调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一个是低碳经济,大家都知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个是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的产出,再一个是生态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那么这个现在也包括经济增长概念之内。
&&& 第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这个是我们狭义的智慧城市的定义,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促进城市的发展。大家知道信息化,这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的方向,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所以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不断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我曾经讲过三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一个就是IPv6,IPv6出现以后,你才有可能实现物联网、传感网这些东西,第二个就是Web2.0,这个是互动式的,第三就是移动手机的功能。现在来看,云计算,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个大家懂的比我多,我就不重复了,所以这些东西的出现,对于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在这想提出的,要真的介绍智慧城市,利用好信息技术,必须注重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基础要好,也就是信息基础的要求,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你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全面,要准确,要及时,而且还要一致,保持一致性。真实、全面、准确、及时,我都不解释了,什么叫一致性,就是各个部门提供的信息,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它可能有矛盾,如果有矛盾,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悖论,所以各方面数据的一致性的检验,这个对于建设智慧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不在信息基础上做扎实,那你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在沙子上,你的数据都不准,你算出来的很多东西,那肯定是有问题,甚至有误导,所以我想这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
&&&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它不是封闭,它必须是开放的,为什么?因为一方面你像企业来说,我们的企业现在实际上不是单个企业在那里发展竞争,而是一整套供应链在发展竞争,你和你的上家下家,上家的上家,下家的下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说你所有的上家和下家,都在同一个城市,所以你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和优化,那么再一个就是,你这个信息本身,由于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共享,不是每个城市自己搞自己的,如果每个城市完全是自己搞自己的,它就会成为一个信息的孤岛,它就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作用。
&&& 第三,我想最终智慧城市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市民,是消费者,是用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应该说还是人民群众。所以信息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不例外,当然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等都有帮助,但是你们想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民群众,能够更多的受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刚才我说到的,你像移动智能的手机,如果人民群众能够用它,既做开门的钥匙,又做电子钱包,又做价格遥控器,又做娱乐中心,又可以通话,那就可以省很多事儿,当然这些要结合各方面的服务,所以我们说信息技术的先导是非常重要的。
&&& 最后一点是以资本为后盾,没有资本你的智慧城市没法建设,因为智慧城市是要求比较高的投入,当然它的回报也比较高,但是投入和回报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可能是要三年到五年,那么所以没有充分的资本作为后盾,你是不可能建设好智慧城市的,那么从中国的资本情况来看,目前我们还处在工业化中期,所以目前我们还是以产业资本是占主体主导,你看我们的500强,甚至500大,绝大多数是产业资本,我们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大多数也是各个产业企业,当然我们有些大银行,也是算,但是大银行,我们国家的银行体系来说,它是集中起来形成这样一个大,真正主导的还是产业资本。那么实际从资本的发展,第二步应该是更重视商业资本的发展,因为产业资本它有个问题,它生产的产品它要销售,它没有生产没有销售,实际上拿不到效益,所以商业成本,在国外来看,在产业发展一定程度,商业资本起到重要作用,大卖场都是这样,你这个企业要进去,还要交进场费,你实际上在里头,给你提供一个卖的地方,你要卖不出去,你的产品,这个商业资本不负责。所以我们说我们国家相对来看,流通产业,这个商业资本的发展,在一些智慧城市里需要更多的发展,这个我专门在IT市场会上讲到,这个不多讲了,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百度网、Google网或者新浪网查我的讲话。那么最终真正发展到更加雄厚的时候,就是金融资本,因为金融资本能够把社会上所有的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资本,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只要有市场经济,就不可忽视资本的力量,这点我想大家都体会到了。
&&& 那么金融资本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逐渐起到主导作用,当然这一方面像银行,大家都熟悉的,但是你像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这些,它一天的交易量是很大的,这个它一天的资金流量是很大的,大家看我们三个大交易所,上海、大连、郑州,两个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和深圳,它每天的资金流量是很大的,这个资金只要停留一天,不要说一天,一小时,它产生的价值,大量的资金那就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说要建设智慧城市,我们要逐渐从产业资本出发,转向商业资本,进一步转向金融资本,才能真正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所以今天我就是讲这么四个观点。第一个就是人为基础,第二个是土地为载体,第三个是信息技术为先导,最后是以资本为后盾。这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季铸:智能城市新经济
发布时间: 22:55:22 访问次数:192
2011中国智能城市论坛发言:
21世纪人类面向新的文明,智能经济、智能城市使新的文明也会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浪潮,21世纪来看,不仅仅是智能经济、智能城市,它会迎来其他的文明的发展浪潮,一是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浪潮,实现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持续。
&&& 二是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和政府善治为特征的幸福社会建设浪潮,实现人类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持续。
&&& 第三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以智能管理、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智能城市建设浪潮,人类发展将走向自由。
&&& 当我们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的时候,当我们启动新一轮发展的时候,它是什么?是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智能城市,我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智能城市,它的基本定位,基本内容,基本的机制是什么。按照我的定义,智能城市是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以智能管理、智能经济、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城市结构、增长方式和城市形态。
&&& 我们知道智能城市不仅仅是云计算,也不仅仅是物联网,它必须是三位一体,这是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云计算是物理设备,当它和云计算是电脑网络,当它和物理设备相结合的时候,形成的是物联网,但是我们知道嫦娥卫星是一个智能的卫星,它最重要的并不是卫星本身,也不是通信方式,而是人类输入卫星的智能,按照这样一个智能来实现预定的一个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是智能城市和智能经济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如果没有智慧,智能就无从谈起。
&&& 另外方面来看,智能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网络的建设,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化,也不是简单的一人一卡,它是三个基本内容,三位一体,首先是智能管理,政府的管理要智能化,社会的管理要智能化,企业的管理也要智能化。同时要有智能经济,大家知道没有智能经济,智能城市的建设就没有基础,没有智能经济,没有智能产业的发展,智能城市建设就没有动力,所以智能经济来看,是智能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动力和基本的一个来源。那么我们也知道,工业革命不仅仅是蒸汽机,工业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是经济,是工业经济推动了整个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的一个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又带来了经济新的一个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经济是智能城市发展的一个基础,也是智能经济的一个缩影,没有智能经济,智能城市整个的规划建设都是不可能的。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建设的智能城市它是什么?经济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智能社会,就像我们今天,是电器社会,我们有电视机,我们有汽车,我们今天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我们有计算机,我们有网络,智能社会是建立在信息社会上面一个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不仅仅是计算机,不仅仅是网络,而是实现人脑智慧和电脑网络、物理设备三位一体,天人合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除了这个以外,智能城市它是一个新的城市结构,是建立在智能经济基础上一个新的经济结构,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式,它用智能的发展方式来发展,更多的用人的智慧来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同时它也是一个社会形态,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社会的时候,人们就会从生产过程当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大的自由。所以智能城市来看,是三个三位一体,一方面是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形成的要素体系,以智能管理、智能经济、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内容体系,还有以新的城市结构,增长方式和城市形态,形成了发展体系。而要素体系、发展体系和内容体系,又是一个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城市体系。当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智能城市在我们面前已经非常的清晰了,全面的、系统的、逻辑的明确了,我们要建设的就是这样一个智能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必须有更高的智慧,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我们就无法去实现我们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还要求必须有更高的智慧,能够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发展。对于今天的世界来看,两个重大挑战,一是地震的预测,我们现在也着手做,为什么?可能我们能力有限,但是人类发展需要,人类安全需要,另外一个我们从05年就开始做,挑战另外一个难题,预测世界经济危机,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来看,我们有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震撼,美国危机,欧洲危机,中国危机,世界危机,那么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世界经济增长,下降了0.8%,美国经济下降了2.5%,欧元区下降了3.9%,日本下降了5.3%,俄罗斯下降了9%左右,那么什么概念?中国经济也在下降,而且实践证明,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也包括美国和欧洲的这些学者和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测到这次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11月,英国女王去伦敦经济学院,就问到他们的经济学教授,大家知道伦敦的经济学院是英国最好的经济学的一个大学,问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预测到这次经济危机?那么这些教授他们也都非常坦率,就是说我们集体失聪,没有预测到这次经济危机。那么我们05年开始做全球一百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检测危机,06年世界经济总体向好,实际上是对的,我们07年在报告上登录,08年进入谷底,基本上是对的,世界经济08年开始下滑,09年第一季度,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世界经济达到低谷。08年我们预测09年世界经济后期复苏,实践证明2009年11月份,美国欧元区率先复苏,12月份中国经济转正,也实现经济复苏,世界三大经济体全面复苏,我们的预测还是准确的。我们每年还发布全球一百个国家的投资风险评级,也预测到了希腊的危机,冰岛的危机,包括葡萄牙的财政危机,换句话来说,我们已经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比较系统的掌握了世界经济变化的基本的趋势,基本的特点,基本的周期,我们已经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世界经济的基本变化,包括重大的经济危机。那么我们现在做十个智能系统,包括世界经济预警系统,地震预测系统,也包括智能医疗系统,我们今年已经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就是中国经济智能管理系统,每个月发布中国经济月报,这个直接送中南海,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套智能管理体系,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套科学的方法,我们这个报告小数点后四位,给中国经济发展一个精确的手段,通过我们这个体系和雷达,我们知道中国美一分的变化,经济增长是多少0.7882,农业经济增长多少,包括国际贸易,世界生活,它是红灯还是绿灯,它的综合水平是什么,我们都是非常清楚的。不仅如此,我们知道中国每天的GDP的增长率,2月28号中国的GDP的增长率是10.26857,而大家知道在4月份以前,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中国的GDP,因为没有公布,我们知道,我们还知道每一天的CPI的增长率,我们知道2月1号的CPI增长率是4.90400,我们把握中国经济的脉搏就相当准确。
&&& 06年我们开始做城市的智能管理系统,08年根据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书记的批示,我们着手做北京智能管理系统,因为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北京市委请专家开会,刘淇书记提到一个问题,北京不能不搞工业,我说是要搞,但是不能搞传统工业,道理很简单,发达国家做不下去的事情,我们也做不下去,我们要做智能产业,做智能工业,我们在刘淇书记的批示下,着手做北京的城市智能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今天已经完成,我们知道北京12个大类,36个指标,每一天的变化,那么绿灯就是安全的,可以睡觉,黄灯是警告需要注意,红灯是急需要处理的问题,而且这套系统提供了一个预测的手段,也就是说,当今天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我可以根据图形逻辑,可以知道未发生什么,它具体的指标是什么,同时我们还给出情况,文字报告,视频,还给出ABC三个不同的对策方案,给政府提供一个很好的预案,我们知道没有预案,慌乱中采取的措施,往往都是荒谬的,03年当非典出现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决策几乎都是错误的,这次日本大地震我们注意到,很多的决策是错误的,至今没有解决问题的路线图,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的这些情况,都是出乎意料的,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预案,没有时间来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而北京有了这样的系统,不但知道每天的变化,而且知道最好的方案是什么。当这个方案不能采取的时候,再使用下一个方案,就避免出现了像孟学农这样,一开始就采用最差的方案的结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应该讲的是第一个进入智能城市建设的这样一个城市,也应该是做到这一点,从北京来看,过去的五年,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按照结构增长和服务经济的理论,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由传统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那么06年开始,我是刘淇书记的顾问,提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和系统方案,实践证明是对的,也是好的,道理也很简单,北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奥运会,这个好的奥运会不仅仅是人民的努力,而更多的是方向、路线和政策的对路,好的奥运会,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需要钱,工业经济可能有钱,但它不满足另外一个条件就是环境,而服务经济,既有钱,又有环境,实现了效率和谐持续的发展,解决了北京资源环境、就业,几乎所有的问题,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生态农业,我们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规划。北京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那就应该是结构增长和智能经济这样一个转变,在智能经济和智能城市的建设当中,去解决发展的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幸福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提高的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整个都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机遇,人类文明一万年的文明,甚至几百万年的文明,有的时候概括起来是很短暂的,我们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蒸汽机时代,我们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而工业经济我们经历了电器工业,信息工业之后,我们正在开始,或即将到来的是智能工业,智能经济时代,而作为它的一个载体,作为智能经济的缩影,智能城市的建设,这个发展浪潮已经到来,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历史上,整个工业革命当中,我们一定是落伍的,但是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工业经济最高阶段,在智能经济发展阶段,在智能城市建设当中,走在世界的前列。
邬贺铨:智慧城市与物联服务
发布时间: 22:42:04 访问次数:209
2011中国智能城市论坛发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早上好,我的报告题目是智慧城市与物联服务,关于什么是智慧城市这里有一个公司的定义,还有一个Wikipedia的定义,后面的定义有点儿像成委员长讲的一样,它对人力与社会资源和传统及现代设施的投资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和高质量生活,同时通过提供参与治理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聪明的管理这是一个城市就被称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实际上是什么呢?它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安全监管等等。刚才成主席讲了,智慧城市集中在几个小的国家,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一个是智慧经济,还有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的治理等等。&&& 智慧城市叫smart city的概念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或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有区别。它仍然主要聚焦在ICT设施的作用,但更多的研究还被带到人力资源教育、社会、有关的资源及环境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影响方面。数字城市也有一个定义,数字城市是基于开放的产业标准组合宽带通信设施、灵活的面向计算的设施和创新的服务来连接社区以满足政府和它的雇员和市民及企业的需要。这里面看到讲创新的服务,刚才我们段主席,特别强调创新。智能城市我们中文的标题的话,智能城市有多种定义,这里面列了五种,实际上第四种讲创新与ICT共存的地区,第三个红色的表示,智能城市定义为智能环境,它嵌入ICT创造了带计算到物理世界的交互空间。以这一观点,智能城市指的是ICT和传感器系统嵌入到物理实体并环绕我们生活的旅行与工作的物理环境。智能城市是多维度的,这里讲多层的区域创新系统,这些来自欧美的定义,跟前面几位学者讲的是基本一致的。&&& 现在除了智慧城市城市和智能城市以外,现在有的地方还提无线城市,但是无线是数字城市的第一步,当然数字城市不仅仅包括无线,还包括有线。&&& 智慧城市,IBT提出智慧地球,我们智慧城市应该是智慧地球的重要方面,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工业、智慧电力、智慧环保、智慧水利等等,智慧城市是互联网的城市,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应该说互联网是物联网的支撑。到2005年ITU报告说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这个图是说物联网最基本的单元,RFID,它是一个无源的它,里面有天线,靠近读写器的时候,使集成电路工作,调出集成电路所存的各种各样的编码,这些编码反映产品的规格,RFID反映你的身份,这个比一般物品的条码丰富的多,除了RFID以外,物联网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传感网,传感器是黄色的部分,单纯的传感器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要做成传感器节点,当然传感器节点也是不可靠的,需要多个节点结合在一起。比如说飞机的传感器,平常是休眠状态,叫醒的时候才可以。现在很多概念,传感网,传感网是以传感器作为感知元件,如果把感知元件扩大一点,包括RFID,红外标签、GPS、CCD相机、二维码等作为感知元件,需要通过基础网络实现物物和人与物互联。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就是把物联网的物件,具有身份、物理属性、拟人化。&&& 泛在化的传感单元及网络,异构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普适性的数据分析与服务。IBM把它称为智慧地球,温总理称之为感知中国。&&& 物联网的组成,有被感知对象和感知单元,然后进行信息的处理。物联网对所连物体,是可以掌握到的,另外联网的物体是能够控制的,否则把它连起来也没有用处,再举一个例子,飞机上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是一样的,但是红色的作为哨兵值班,蓝色的是休眠,红色过来以后,叫醒的传感器,到网关送出去,所以传感器网,并不是把一堆传感器洒下去就行了,它要进行分组和分工,还要协同,以及每个消息的保送,有时间标签,有位置标签等等。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有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农业、工业等等。比如说工业,在智能化的里面,零部件库存管理、储存运输参数的检测、物流跟踪,还有产品的处置召回,还有废品的回收,还有对员工的管理。另外农业上,RFID有很好的应用,农产品的加工,农产品的运输,还有农产品的管理,还有农药的管理等等,总之所有需要跟踪的,监控的,需要有身份识别的,我们都会用到RFID,比如说四川的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给它置入一个RFID,可以跟踪它。智能电网,因发电与用电量不匹配,电网利用率很低,损失很大,现在风电,太阳能不稳定,不稳定的用电和发电,两着要很好的匹配,就需要一个双向系统,能够感知我们的系统,实时的发电。对于中国来讲,08年我们中国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很多电线杆倒了,中国提出来要建设坚强的电网,中国的电网不够坚强。将来希望能靠物联网的方式,能够代替人。交通也是很头疼的问题,交通堵塞,交通污染,比如说我们汽车经常开开就并线,并线就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还有一些电子装备,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它,能够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来减少交通事故。&&& 节能环保也是很重要的命题,这个图上是日本的大楼,大楼里头每个房间,所需要的空调温度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时间需要的空调也是不一样,如果是完全统一的空调可能会浪费能源,物联网引入以后,可以实时监控大楼,能够做到30%的照明和能源的节约,别小看这30%,一般的建筑它的寿命期间,电能消耗,跟他建筑成本是相当的,中国建筑能耗,占到27.8%,如果27.8%跟30%比起来,不差很多。&&& 另外还有生态监视,物联网可以用到很好的生态监视。&&& 电子保健,医疗保健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可以用好的话,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甚至可以挽救生命。现在有电子病历,还有医疗图象存档和通信系统,还有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还有计算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这是安全监控,在一些机场,已经装了很多传感器,有人跨越这个地方可以发现,另外城市的热点地区也有很多摄像头,前不久有一些歹徒,在学校门口和幼儿园门口,杀小孩,武汉的一个小学,嵌入学生证的RFID,可检测学生进出学校的时间,及时通知家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联动。刚才有人谈到,物联网很好的应用是智能家居,我们遥控冰箱和洗衣机都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现在有一种儿童手机,我们说老人摔跤了,你摔跤的时候,按一下某个按键就可以送到医院里,现在可能有的老人连按键的能力都没有,一旦摔跤了,就发个信号给医院,医院可以调出这个人的病历,是80后还是90后,是80岁还是90岁,是男的还是女的,所以会赶在家人回家之前,医院的救护车就赶到。现在一个城市里头,有很多管理系统,电力调度、智能交通,通信资源等等,关键是怎么把这些系统集成起来,进行共享。&&& 胡锦涛主席讲,我们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物联网的技术。&&& 最后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行的下一阶段,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都强调信息通信技术对城市生活和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智慧城市重视人力资源教育、社会资源以及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无线城市是数字城市的第一步,无线设施是智慧城市设施的关键组成。&&& 物联网及其服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ICT和传感器系统嵌入到物理实体,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 物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生产性服务业的新热点、民生服务的新亮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点。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推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谢谢大家!
牛文元:绿色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 11:54:33 访问次数:29
实际上,智慧城市把它理解成为一个滋生现代社会的整体推进,智慧城市遍及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深度数字管理。同时,智慧城市也遍及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领域,以及管理、服务、生活、文化的各个层次。因此,我们看智慧城市本身,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知识时代的标志,也是信息时代、社会载体的必然选择。这是我们理解智慧城市的全貌。当然了,要理解智慧城市的全貌,它的初始阶段、基本手段,还是要从物联网、传感网等讲起。
&&& 但是我们要做这个的时候,心中要想到智慧城市所包含的路程和内涵,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基本要达到四个基本要求,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比如说它要达到零废品、零库存、零中间附加成本,然后要达到生态赤字为零、环境斜坡为零、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之比随时间的变化为零,另外要达到炭中和、循环、可持续,还要谈到身心健康、时空压缩、宜居、幸福。这样来看,对智慧城市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把智慧城市看作一个时代,看作知识经济时代或者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社会载体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说法,后面讲的实际都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我们既要有比较长远的对智慧城市全方位的认知,同时还要从如何着手,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要有一个衔接,这是我今天要给大家汇报的基本思考。
&&& 分几个部分,简单一点讲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城市的内涵,充分应用超大计算能力,全方位实施城市数字化,普及应用传感网、物联网等等,以及RFID、数字地图、嵌入式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有效实现智能发展、全程监控、达到自动识别并直接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生产、生活与文化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集自我学习功能、时空压缩功能、预警预测功能为一体的城市高端信息化的总体集合。这其实不是一个定义,就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
&&& 智慧城市的功能进化,从最开始的点状的集散中心,以后到面状的经济中心,然后到体状的管理中心,最后进入到网状的智慧中心或者说是数字中心。它随着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提出是合乎历史潮流的。
&&& 智慧城市的战略定位,大致分成几个:现代创新中心、现代管理中心、现代产业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文化中心、现代人居中心,这些都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
&&& 智慧城市的建设,大致经历三个基本的结合:一个是顶端规划设计的制度文本,如果我现在要做青岛的智慧城市,首先应当有一个顶端的规划和顶层设计的制度文本,如果没有这个全方位的东西,将来即使做了,最终也连接不起来,会变成分散的,那不是智慧城市所希望的。第二个是标准统一融合的设计文本,就进入了设计阶段。第三个是多元智慧终端的运行文本,从制度文本、设计文本一直到运行文本,共同打造一个智慧城市的整体蓝图。
&&& 智慧城市走向绿色。为什么这么讲?节能减排、环境友好是二十一世纪整个趋势,也是未来可持续要走的持续,智慧城市是适应这个持续,或者是借助智慧城市来实现绿色发展的整体目标。世界银行指出,整个20世纪的100年,人类消耗了2650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1420亿吨煤炭、380亿吨钢、7.6亿吨铝、4.8亿吨铜。到了新的世纪,我们的财富积累和增长大约是上世纪的3-4倍,如果还用这种方式创造财富,直观地想法是地球能不能承担得了?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8220;生态足迹&#8221;已经超出了全球承载力的20%,人类在加速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当人类的发展遭遇危机的时候,必须从绿色智慧中寻求解脱,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不但是一个口号,也是非常现实的要求。
&&& 绿色智慧城市的三大本质元素,数字式的、智慧式的就是要体现绿色本质。一个是提供发展的&#8220;动力&#8221;,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通过五大创新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的发展动力。当然还要体现发展的&#8220;质量&#8221;,你发展的时候是要利用更多的资源、能源、更加消耗环境的容量来达到发展,还是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解耦效应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另外,智慧城市要支撑发展的&#8220;公平&#8221;,这个表现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机会平等、社会和谐、宜居幸福。从自然的绿色到经济的绿色到社会的绿色再到人心的绿色,四者的总和成为推动绿色智慧城市的基本思考。自然的绿色,大家很清楚,整个地球上的高等生物都是依靠自然界的碳水化合物来供养,自然绿色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接着是经济的绿色,就是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比如说循环经济,自然生态系统是全循环,几乎没有任何废弃物的完整高效的循环系统,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包括人,它们的排泄物排到自然界,有分解者,有的几个小时、有的几天,分解之后变成养分供养新的生产者。但是到了人类社会特别是工业社会以后不行了,生产者越来越庞大,消费者越来越不含糊,可惜分解者不行了,所以环保局就是帮助分解者,但实际是旧账未还新账又来,循环打破了。打破的结果就是现在面临着威胁人类自身安全的过程被破坏了,这个破坏的本身是对人类未来的前途不妙的。所以说,经济要学习自然的绿色,完成高效循环,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什么是社会的绿色?要人人平等,仍然要学习自然界的绿色,自然界的太阳不会因为哪个人富就多给你,不因为哪个人穷就多给你,是阳光普照的。唐朝有一个曹松写过一个八月十五中秋月亮的结局,后两句说&#8220;月亮直到天穷天尽头,铺到四邻家&#8221;,社会的公平正义,比如说九年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卫生、教育、就业,就要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均等化就是自然界里阳光普照的含义。当然了,阳光普照并不完全打破这个差异,等你完成了机会平等,以后再产生的差异对社会和谐本身不会构成威胁,这不是社会的绿色吗?当然了,还有人心的绿色,就要遵从合理的科学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大家都知道,生命之树常青。这四个绿色构成了绿色智慧城市完成的任务。
&&& 扯得远了一点,说我们搞智慧城市都是搞技术搞什么的,大家看,现在的各种技术、各种方案都是为了支撑这个的时候,才有发展的潜力。
&&& 智慧城市的绿色产业,不说了。智慧城市绿色产业的标志也有一系列的内容,也不说了。
&&& 现在就提到智慧城市未来产业的市场选择。刚才我讲了,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传感网,不仅仅是物联网,也不仅仅是泛能网,也不仅仅是云计算,包含着整体的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这个共同体推进智慧城市,大家可以想象,实际是没有构成智慧城市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智慧城市产业面临的基本挑战,这些内容也不细讲了。
&&& 未来30年智慧产业的前景和市场预测,这些内容我们做参考。奥巴马听了说教以后,又击中了100多位高科技管理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未来学家和世界其他顶尖专家的知识、智慧,通过一些方法和技术,创建了未来30年技术预见和市场预测,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做出战略宣称:美国决不做世界第二。也就是说,它除了智慧城市以外,还有一系列的整体支撑。当然今天没有时间讲这个支撑,如果大家将来有兴趣,可以有全份的资料提供给大家。虽然它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因为我们的发展阶段、诉求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做出这个东西,绝对是一个城市特别是向前走的城市的重要参考。这项研究总结了七个主要技术领域的预测结果以及相应的三组实现方案。突出强调那些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战略意义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潜力。结论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以纽约为代表的世界城市的极大关注,并开始体现在官方与民间的意愿之中。
&&& 为什么讲智慧城市的时候要讲智慧产业、新兴产业或者说未来产业呢?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一个智慧城市的支撑,最终还是要靠智慧产业。另外,我们想强调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方位,是多种产业共同支撑,包括生产、生活、流通各个领域共同最小的结合点。未来30年的技术预测,从远景到主流,每十年的变化,每种产业到哪里要消失,什么新的产业要产生,有什么新的主流,这是一个示意图表。下面就分了到2030年能源突破的信息,另外是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医疗生物产业、交通产业、商务贸易产业,还有一个航空航天产业。一共七大领域的产业在未来30年的发展前景预测。当然了,既然是预测,也不一定完全准,但可以作为智慧城市未来产业发展的一种选择。
&&& 物联网、传感网、嵌入式系统、云计算等所组成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切入点,是大家公认的,这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8220;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8221;这个话说得合不合理?大家可以参考。物联网的概念如何提出,我们就不介绍了,1999年提出,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命名了物联网的概念,具体就不说了。传感网是怎样的,这里面也有一个介绍,包括传感网是怎么组成的,还有一些功能,就不加以细说了。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云计算,大家谈得很多,其实是早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广衍。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子程序,再经多部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进行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结果回传给用户的基本概念。量子通信,这个就不多讲了,为什么有这个内容呢?因为现有的通讯容量越来越受到限制,进一步往下做,肯定会有新的表现。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时空压缩的重要手段,就是把时空和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你的体验就越来越美妙。纳米技术下的巨型计算机,我们也不说了,各国都在强攻这些山头。
&&& 智慧城市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以及量子计算技术,涉及到政府服务、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智能楼宇、智能家居、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和人有关系的生产、生活、休闲整体结合起来。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流通、智慧消费、智慧交通、工业监测、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市场前景非常诱人。Forrester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物联网)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互联网)之比将达到30比1。所以这些各种网络,传感网、互联网、云计算等等,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 最后,结合青岛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个战略思考。英国伦敦大学教授麦金托什的研究指出:&#8220;现今,与微电子芯片的研制与生产有关的就业人口已达到全球人口的3%,与科技发展形成良性循环。&#8221;居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超过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2.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8220;四倍跃进&#8221;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 智慧青岛将实现两大革命:一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流通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变革;二是政府决策、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的革命性进展。
&&& 所以,智慧城市本身选择在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下,是恰逢其时的选择。
&&& 智慧青岛建设的四大战略意义:全面提升青岛的生产力水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竞争水平、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民生幸福水平。就不详细说了,包括着政府推动、顶层设计、科技创新和基础建设,这是信息时代的信息网络的革命建设。
&&& 建设智慧青岛的五大战略要点:一是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没有数据的产生、数据的流动、数据的应用,肯定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二是全方位物联网与M2M的建设。三是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四是加速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数字消费的建设。另外是市政管理和家庭智能生活的建设等。
&&& 智慧青岛的基本内容这儿列了14项,还没有列全,就不一一念了,包括什么数字人口管理等等。
&&& 建设智慧青岛的战略准备,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表达物联网传感网完善程度的数字采集率、数字覆盖率、数字分辨率、宽带传输速率和数字鸿沟差异率,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战略准备。
&&& 智慧青岛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这是一个联系着航天(外空间)、航空、地表、地下、陆地、海洋的立体网络等级系统。在统一数字字典监控下,通过各类路由器、传感器、调制解调装置、接受文本、智能终端、反馈体系、自动识别系统、临界预警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和各类虚拟智慧中心组成,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结构。随着智慧青岛的实现,将能更加优化配置城市的自然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达到大力节省资源和能源,提高整体效率,促进经济协调、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生态质量的基本要求,将青岛的可持续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 智慧青岛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转换的跨越式发展之魂,智慧青岛也是创建财富倍增器的蛙跳式的发展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化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