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政府网哪里有换空调管道,我家移空调别人别管道弄坏了,制冷液跑了

我因搬家要拆空调,但不知道拆空调要注意什么?_百度知道
我因搬家要拆空调,但不知道拆空调要注意什么?
我的是格力变频空调KFR26GW/26556FNDCC3,
我有更好的答案
空调移机流程第一步-拆机1、拆机前应先将空调机内的制冷液收进室外机组中。  收液步骤:1.1先将空调机置于制冷状态,并开机运行。  1.2、将室外机上的高压阀黄铜六角形阀盖打开,用内六角板手将高压阀门关闭,(在室外机的一侧有二只三通阀门,一只口径大的为低压阀门,一只口径小的为高压阀门)。  1.3、此时空调机仍在运行,因为高压阀门已被关闭,所以制冷液不能再经高压阀门流到室内机进行热交换,而被压缩进了室外机组内。  1.4、等运行约3-5分钟,室内机应该不再有冷气吹出,说明制冷液已被全部收到室外机组中了。  1.5、此时再将室外机上的低压三通阀门关闭。此时制冷液就被封闭在室外机组中了。  2、将空调机关闭,此时可进行拆机操作,拆下室内外机的联接管道,拆下室内外机间的电缆。  3、拆下的联通铜管要注意清洁,用塑料袋将管道口和三通阀门的接口都封起来。空调移机流程第二步-装机1、室外机定位,机架安装时要注意水平。  2、室内机定位,室内机应注意往出水方向略有一点倾斜,如果倾斜方向相反,冷凝将会从室内机内漏到房间里。  3、联接室内机间的管道和电缆。  4、在联接室外机的低压管道和三通阀门时要注意,管接头的拼帽先不要拼紧,略松一点。在接好所有管道后,先将高压阀门打开一点点,等到有制冷液从低压管道拼帽螺丝外冒出来时,再将低压管的拼帽拼紧。(这样做是为了将联接管和室内机中因封闭系统被拆开,而进入的空气赶出来。)  5、检查所有联接处都可靠联接后,可将高、低压阀门全部开足,制冷液即进入到制冷循环系统中。  6、开机运行,此时可用钳形表检查空调机总电源线上的线电流。根据空调机铭牌上标定的额定电流来判断空调机运行是否正常。一般220V,一匹半的空调工作电流为6A,大于6A说明制冷液太多,小于6A则说明制冷液太少。空调移机流程第三步-加液1、如需对空调机进行加液可在室外机的低压三通阀上进行。  2、确认空调机使用制冷剂的种类,准备好盛有制冷剂的钢瓶、加液管、加液管和低压三通阀的管接头及合适的板头等工具。  3、关闭空调机。  4、将室外机低压三通阀门关闭。  5、将阀门另一侧上的加液头管接头盖帽打开。  6、将加液管的一头和盛制冷剂钢瓶上的阀门出口联接好,另一头接到三通阀门上的加液接头上,拧紧接头螺丝。  7、打开低压三通阀,将空调机置于制冷状态,并开机运行,将钳形表钳在电源线上。  8、运行后,慢慢打开制冷剂钢瓶上的角阀,此时可看到制冷液被压缩机吸入系统中。(因为一般加液管都是塑料管,可看到制冷液在内流动)  9、观察钳形表读数,当读数达到要求的数值时,关闭钢瓶上的阀门,再观察一会电流正常,即可关机,如不够,还可再打开钢瓶阀门补加,直到电流正常为止。  10、关闭空调机,关闭低压三通阀门。  11、拆下加液管,拧上三通阀门上加液头的盖帽,注意盖帽上的铜垫是否完好,如不好,需要更换密封铜垫。
你好!在拆之前先将制冷剂收集到空调外机内,再拔出电源插头,然后拆除外机电线和接管,在拆除内机和外机!要注意的是,接管接头要用塑料袋包裹防止水和灰尘,接管在拆除时要小心不能弄断和弄瘪!空调外机一定要正放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搬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淮安市,是位于中部偏北的一个地级市,2001年由原淮阴市更名而来。淮安位于东部,地处地区,淮河与交点,历史上与、、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地理& &&&&&&&&&&& & 淮安夜景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北接连,东毗,南连扬州市和,西邻。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 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 公里,面积10072 平方公里。2004年,市区建成区面积80 平方公里。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 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 县。  淮安市地跨两岸。淮河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安的气候、物候、植被、生物资源等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地形地貌  淮安市地处和,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 米,为全市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沐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 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 ,是典型的“平原水乡”。&土壤条件  淮安市属黄淮和江淮冲积平原。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气候概况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和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 千卡/平方厘米—119 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 小时—2411 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 毫米~l007 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连阴雨、、、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物产丰饶 &&&&& &&&&&&&&& 淮安夜景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这是900 多年前大文豪苏轼过淮安涟水时留下的佳句。正如东坡先生所歌咏的那样,自古以来淮安就是淮上江南、鱼米之乡。  早在远古时代,淮安大地就是地势平衍,河湖密布,土壤肥沃,水草肥美,宜渔宜猎、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大约距今六七千年前,淮安就已出现种植稻谷的原始农业。中有“淮夷璸珠暨鱼”的记载,中也有山阳茶陂的描述。在夺淮之前,“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是鱼米之乡淮安的生动写照。黄河夺淮后,淮安农村曾经凋弊衰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也被“淮贫”说取代。新中国成立后,淮安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大力繁育和推广良种,改进作物栽培技术,改良土壤,提高施肥和植保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普及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农业生产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袤的淮安大地再次成为鱼米之乡,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基地。  淮安市农业的主要种植品种有稻、麦、、豆类、、、、、、麻类等其他经济作物百余种和数十种蔬菜品种。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以稻谷为第一,麦类次之。  1992 年,淮安市开始开发生产绿色稻米。以14 个万亩以上稻田养殖乡镇为核心,沿洪泽湖、白马湖周边地区建成8 万公顷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又在全市建成3 万公顷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还创建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区1000公顷。2003 年,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60%以上,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产量达60 多万吨,在省内乃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江苏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全市拥有年加工生产能力达3 万吨以上的稻米龙头企业10 多家,合计加工销售优质稻米50 多万吨,其中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米占60%左右;先后形成“金栗”、“金叶”、“岔河”、“凌优”等绿色稻米知名品牌9 个,“淮上珠”牌有机米品牌1 个,“金宝玉”等公害稻米品牌10多个。  经过十多年的绿色革命,蔬菜已跃居淮安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2010 年,全市蔬菜瓜类面积134.06万亩,产量3110654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使水产业成为淮安农业的又一个主导产业。2010年,全市内陆水产养殖面积达56976公顷,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252820万吨。  淮安的畜牧业自古有名。清光绪载:境内“六畜富扰,尤多羊马,或数千百蹄色别为群,或纵牧河岸望若云锦”。盱眙以盛产优良水牛而著名。两淮和涟水的驴饲养量民国时居全省之首。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育成功的“新淮猪”遍及全国,种猪还销往国外。九十年代以来,淮安的畜牧业迅猛发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江苏省草鸡、四季鹅重点产区和最大的肉鸽、野鸭特禽生产基地。全市初步形成淮阴区的肉鸽,清浦区的肉鸡、蛋鸡,洪泽县的四季鹅,盱眙县的绿头野鸭,涟水县的苏北草鸡,金湖县的蛋鸭等六大县域特色产业。淮阴、涟水、楚州为全国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区),其中淮阴、涟水也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区),盱眙是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  现在的淮安不仅以鱼米水乡著称,而且以生态淮安闻名全国。2010 年,全市粮油、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7.23万公顷。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2.52万公顷,获得无公害蔬菜认证产品70 个,有机食品蔬菜1 个。全市无公害林牧渔产地认定78 个,其中茶果类9 个、家禽类37 个、水产类32个,通过认定的茶果面积2.67万公顷、家禽1431.8万只、家畜117.4万头、水产1.31万公顷。洪泽县、金湖县的畜禽和水产,楚州区的畜禽均通过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土地资源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2010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39974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69.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69.54万亩。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 万公顷。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 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 % , PH 值7~8 之间。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 % ,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水资源  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 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 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 亿立方米~20 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早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  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森林资源  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 ,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到2010 年底,全市实有林地面积216377公顷,农田林网10444公顷,林网化率95.9% ,四旁植树1.1亿株。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 科,179 属410 种,其中乔木328 种,灌木65 种,藤木17 种,约有172 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该县1985 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 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 种,隶属于34 科146 属,其中裸子植物22 种,被子植物212 种。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 属5 种;柏科7 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 属31 种;蝶形花科8 属12 种;杨柳科2 属11种;木樨科7 属10 种;壳斗科2 属6 种;榆科4 属7 种,以及竹亚科4 属12 种。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等;珍稀树种有、、、、、、、、、等。&野生动物资源  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 种,经济鱼类83 种,爬行动物48 种,哺乳动物4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 种,二级保护动物43 种。  据1987 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 目38 科。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4 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等。在1992 年—1993 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 种,分属2 科5 属。其中腹科1 种,游蛇科9 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 种,即、、、、。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果树资源  淮安市过渡性、季风性气候特点适宜果树生长,淮安市的果树栽培历史也很悠久,据明清地方志记载,当时民间栽培的果树有桃、杏、梨、李、柰、枣、梅、葡萄、樱桃、石榴、酸枣、沙果、银杏、核桃等14 种,其中枣、梨产量可观。经过多年的引进和辛勤培育,如今淮安市的果树资源有9 科14 属33 种。即:蔷薇科(桃属、杏属、梨属、樱桃属、苹果属、梨属)、鼠李科(枣属)、柿树科(柿属)、石榴科(石榴属)、葡萄科(葡萄属)、山毛棒科(栗属)、胡桃科(胡桃属)、银杏科(银杏属)、桑科(榕属)。其中,栽培果树品种资源8 科10 属22 种,砧木及野生资源2 科6 属11 种。  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苹果、梨、桃、板栗,成片种植的还有、、、、,山植、李、杏、柿、枣等为零星种植。&中药材资源  淮安市的盱眙县由于有丘陵山区,气候适宜,因此全市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较集中地分布于该县,是淮安市惟一的野生药材天然宝库。该县进行的专项普查显示:全县中药材品种资源579 种,其中植物类549 种,动物类30 种,总蕴藏量2 . 6 万吨,每年收购300 多个品种5000多吨,省内名列前茅,有些远销东南亚。其中、等稀有珍贵,、、等独居特色,、、、等蕴藏丰富。从品种看野生的占94 % ,从蕴藏量看野生的占99 . 5 %以上。按照分类,名贵药材有:蜈蚣、白头翁、夏枯草、、、百部等20 余种;大宗药材有:野马追、、、等40 余种;引种栽培药材有:、、、、、等10 余种;家种药材有:、、、、、等20 余种;家野兼有药材有:桔梗、、、、(都梁香草)等10 余种;普查新发现的品种有:、、、、、、、共8 种。  盱眙蜈蚣早在春秋时即享有盛名,其蕴藏量与收购量均居江苏首位,且以质优量多畅销国内外,被誉为盱眙“山宝”。以野马追为原料制成的野马追糖浆是止咳消喘良药,曾获江苏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大奖。&日出斗金洪泽湖 &&&&&&&&&&&&&&&&& 洪泽湖  位于淮安市境西部的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和中国最大的平原型水库,它西,南注长江,东通,北连黄河,湖面积1597 平方公里(汛期控制水位12.5米),一半以上属淮安市所有。洪泽湖水面开阔,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宝湖”和“活鱼库”之称。  洪泽湖鱼类共有9 目16 科50 属67 种(和亚种),其中以鲤科为主,另有鳅科、塘醴科、鱴科等多种名贵鱼类。鲤科共有41 种,鳅科鱼类5 种,其余各科皆不超过4 种。  洪泽湖鱼类在世界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其中、、、、、、、、、、、等是中国特产的江河平原鱼类。  洪泽湖渔业生产主要捕捞的渔类,依其个体大小和产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4 类:第一类是个体大、数量多,如鲤、鲫、鳊、鲂、草、鲢、鳙、青、赤眼鳟等,其中鲤鱼和鲫鱼占捕捞产量的15%—20%;第二类是个体小、数量多、商品价值高的鱼,如、和等。刀跻产量占捕捞产量的7 %—27 %。银鱼年产量虽仅有40 吨—330 吨,占捕捞产量的0.3%—3.0%,但其商品价值高;第三类是经济价值高,目前产量已不多的鱼类,如;第四类是个体小、数量又多的鱼,如、、、、、和等,约占总捕捞量的15% —20%。  洪泽湖还盛产、、、龟、鳌等名优水产品,此外,芡实(鸡头)、、等水生经济植物也随处可见,过去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之说。  洪泽湖还是鸟类的天堂。洪泽湖鸟类共有194 种,隶属14 目40 科76 属,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63 %。其中候鸟1 田种(夏候鸟41 种,冬候鸟59 种),旅鸟51 种,留鸟43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疣鼻天鹅、及等23 种。省级保护的鸟类有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画眉等。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05 种,列人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24 种。洪泽湖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大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历史沿革  淮安市位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畔,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和年轻的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澜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夏商周时期  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父子,“”之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等大家的珍品。&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浦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两淮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建国后  几经调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建国以来,淮安人民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江苏新兴的交通枢纽、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行政区划& &&&&&& 淮安市行政区划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此外,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单列,统计单独列统。至2010年末,全市有116个乡镇,其中24个乡、92个镇;另有11个街道办事处。&清河区  清河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与楚州区接壤,南以里运河为界与清浦区毗连,北隔古黄河与淮阴区相邻。面积39.6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下辖6个街道、1个办事处、31个社区居委会和13个行政村(场)。历史上,清河区先后属淮阴县、山阳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划属清河县。民国年间,境内属淮阴县。新中国成立后,属清江市,1983年3月成立省辖淮阴市,始设清河区。清河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内有古黄河生态民俗园及风光绿化带、石塔湖公园、大运河文化广场等自然人文风光,有古清真寺、娃娃井、万公祠、基督教堂、清江大闸、若飞桥、石码头桥、“南船北马”碑、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等名胜古迹,大运河文化广场雕塑是20世纪以来全国最大的运河历史文化雕塑工程。近现代出生在境内的名人主要有范冕、陈白尘、程莘农等。  全区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23.14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经济分配人口9.63万人;流动人口6.41万人(不含区内流动);常住人口为31.5万人,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9758人。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1.64万人,女性人口11.5万人,性别比为101.2(女性=100)。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8.15万户,户均人口2.85人,全年出生人口2767人,人口出生率11.99‰,死亡人口896人,人口死亡率3.88‰,人口自然增长1871人,自然增长率为8.11‰。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完成计划数123.5%,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递增22.9%;财政收入2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年均递增37.5%、44.2%,总量和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40亿元,完成计划数244.4%,是“十五”时期的10.1倍,年均递增60.3%,增幅居全市第一;共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9个,总投资6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4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8个,已竣工项目226个。产业层次全面提升。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47.7亿元,完成计划数1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完成计划数116.7%,是“十五”末的2.4倍。工业列统企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7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递增2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9%。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1.3:24.9:73.8调整为0:24.3:75.7。&清浦区  清浦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面积29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末,全区人口330229人,下辖4个街道、40个社区,5个乡镇、38个村。全区耕地面积15398公顷。清浦区得名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陈瑄开凿的清江浦,时属山阳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划归清河县,并为清河县治。民国年间,先后为淮扬道署、淮阴县政府、江苏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中共苏皖边区政府、清江市政府、两淮市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复设清江市。1958年,清江市和淮阴县合并,成立县级淮阴市。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分设。1983年,成立省辖淮阴市,始设清浦区。清浦区境内名胜古迹有文庙、清江大闸、清晏园、慈云寺、楚秀园等。  2010年完成GDP82.3亿元、人均3.5万元,均是“十五”末的2.5倍;财政总收入16.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6倍、7.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27.3亿元,是“十五”的5.7倍;实现列统工业销售110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设施化农业比重超过60%,居全省之首,在全市率先建成10亿元蔬菜优势主导产业,被授予全省“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区”,“淮安红椒”成为全省首个设施化蔬菜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2.4亿元,占GDP比重比“十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清浦新城获批苏北首家省级现代商务集聚区。&淮安区  淮安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东与阜宁、建湖两县相连,西与洪泽县、清浦区相接,北与涟水县、清河区相邻,南与宝应、金湖两县相通。截至2010年末,全区辖21个镇、5个乡、1个农场(国营白马湖农场),有306个村民委员会、3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94853人。  境内地域,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建射阳县,东晋义熙七年(411)设山阳县,南北朝齐永明七年(489)设淮安县,隋开皇三年(583)置楚州,辖淮阴、山阳等郡县。南宋绍定元年(1228),楚州废,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朝设置淮安路,县复称山阳。明初至清末,设淮安府,治山阳。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裁撤。民国3年(1914),因与陕西省山阳县同名,县名复称淮安。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分属两个抗日民主政府,运西地区属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2月,淮安县政府治所淮城划出为苏皖第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复并入淮安县。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县撤销,建立县级淮安市,日召开撤县建市大会。日,撤县级淮安市,设省辖淮安市楚州区。  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横穿东西,京沪高速公路、宁连一级公路和新长铁路贯穿全境。全区面积152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50.3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71.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9950公顷。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部高,缓坡向东南倾降,地面最高程8米,最低程1.5米。辖区内自然资源主要有岩盐、矿泉水、泥炭、天然气、砖瓦粘土等。岩盐资源丰富,岩盐矿石储量2.41亿吨,折合氯化钠1.15亿吨。  原县级淮安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著名历史人物有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唐代诗人、,南宋抗金女英雄,明代抗倭状元,作者,清代大学士,抗英民族英雄,医学家,女作家等。一代伟人出生在驸马巷。楚州区文物古迹众多。周恩来故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岗文化遗址、唐文通塔、宋镇淮楼、金天德大钟、明清淮安府衙、漕运总督署遗址、关天培祠墓、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亿元,是2005年的2.34倍,高出“十一五”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4.0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6.4倍和6.5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翻了一番;金融机构存款155.8亿元、贷款85.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倍和3.4倍;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是“十五”的4.2倍;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3.4%,比“十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4个,成为“十一五”发展最突出的亮点。建华管桩、双环齿轮、海螺水泥、施塔德电梯、生物质发电、意奔玛汽配、击利乐机械、苏食食品等亿元以上项目相继投产,燃机发电、60万吨联碱、共创产业园、40万吨循环纸等投资超10亿元、30亿元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盐碱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五年累计投入近190亿元,实施了358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45%。&淮阴区  淮阴区原名淮阴县,秦时置县,因治所地处古淮河之南而得名,汉末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为广陵郡、南兖州、北兖州、淮州及寿张县治所,南宋末更名清河县,民国3年(1914)复名淮阴县。1950年,清江市从淮阴县划出。1958年~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县级淮阴市。1964年10月,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2001年初,淮阴县撤县设区。截至2010年末,全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辖14个镇、7个乡、259个行政村(居委会)、2026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60398户,常住人口7886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9万人。  淮阴区地处淮河下游、苏北大平原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无山多水,地下拥有华东地区储量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及岩盐矿,地上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素称“鱼米之乡”“肉鸽之乡”“粉丝之乡”,所产“凌桥大米”“苏粤乳鸽”“天泉粉丝”等畅销海内外。  淮阴区是“兴汉三杰”之一的故乡,区内历史文化名人除韩信外,还有枚乘、、张耒、、等。漂母墓、琉球国使者郑文英墓、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0.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2.86亿元,增长16.9 %;第三产业增加值57.97亿元,增长15.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2.0:50.1:27.9调整优化为20.9:48.7:30.4。&涟水县  涟水旧称“安东”,因古涟河而得名。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建淮浦县,是涟水建置的开始。隋开皇五年(585)改称涟水县。元、明、清称安东县(州),民国3年(1914)复称涟水县。民国30年2月,以盐河为界,划河西为涟水县,属淮海区,河东为涟东县,属盐阜区。1950年6月,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为涟水县。截至2004年末,辖19个乡镇、11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新区、1个工业园区,375个行政村,人口104.2万人,面积1677.48平方公里。名胜古迹主要有能仁寺、月塔、妙通塔、米公洗墨池、泮池、状元桥和嵇安墓等。历史及近现代名人要人有、、、、、、、、、、等。涟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自然风光优美,其中五岛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分别增长15.7%和31.7%;实现财政总收入22.5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0.68亿元,分别增长41%和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60元,分别增长16.5%和14.6%。&洪泽县  洪泽县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建立,因洪泽湖设置,借洪泽湖得名。洪泽县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东经118°28′-119°9′,北纬33°2-34°24′间,西依全国五大淡水湖的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全县辖12个镇,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7平方公里,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之美称。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13.3毫米,无霜期242天,平均太阳能总幅射量116.14卡/平方厘米。  一、洪泽交通优势明显  洪泽是苏北的南大门,区位优越。公路交通发达,宁连一级公路和正在修建的宁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沪、宁徐、徐淮盐高速擦肩而行。1小时多可到达南京或连云港,距南京禄口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上海只需4小时,北上北京、南下温州均为8小时左右,距京沪高速、新长(新沂-淮安-浙江长兴)铁路半小时车程。洪泽的水上运输更是得天独厚,洪泽湖是连接淮河、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枢纽,洪泽湖向南经三河闸入江水道至扬州东南三江营注入长江,向东出高良涧船闸经苏北灌溉总渠直扑黄海怀抱。距、扬州、等重要港口均在200公里左右;境内现有各类水运码头21座,最大停靠吨位为700吨,装卸能力已超过万吨。年吞吐量200万吨的洪泽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办理报关手续,可就近到淮安、连云港、南京、扬州等海关,其中淮安海关半小时就可到达。  二、洪泽资源丰裕  土地资源:洪泽陆地面积108万亩,耕地面积56.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7亩,并拥有大量滩涂可开发。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围绕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优势,近期,正实施开发6.98万亩耕地项目,进一步增加工业用地资源。  水资源:洪泽县肩挑两湖,四面环水。其中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正常蓄水位时面积2152平方公里,容积42亿立方米,为南水北调重要蓄水周转库。县城有浔河、砚临河、苏北灌溉总渠,引水十分方便。洪泽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2米,储量十分丰富。  水域资源:洪泽县境内水域总面积120多万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面积30多万亩。湖区内水产资源丰富,鱼、蟹、鳖、蚌、蚬等各种水产品90多种,獐鸡、野鸡、野鸭等野生水禽近20种,菱角、莲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30余种,年产量10万吨。水产品年生产总量4.8万吨,其中鱼类3.5万吨、河蟹2362吨、青虾2500吨、米虾1800吨、龙虾4638吨、贝类1700吨。野生水禽150万只。、银鱼、、青虾、龙虾仁、、野鸡、野鸭、莲藕等远销欧美、、及等国家。未经加工的水产品销售额每年约3亿元。  矿产资源:洪泽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的重要矿产有石油、地热、无水芒硝、岩盐、矿泉水等。石油主要分布在共和镇境内,现由江苏油田开采,另据冀东油田勘探在洪泽湖底石油蕴藏比较丰富。地热分布于老子山镇,属人工钻孔揭露、断裂构造型温泉,水温43-61℃,单井允许开采量5080方/天,热水中偏硅酸、氟、锶、锂、镭等多种矿物成分含量达到医疗热矿泉水国家标准,属优质医疗热矿泉水。可广泛用于医疗洗浴、供暖供热、温室育种、特种养殖等。江苏省电力公司在老子山镇投资新建了老子山温泉山庄。无水芒硝、岩盐资源分布于西顺河镇。芒硝远景储量1.5亿吨、岩盐远景储量23亿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品位芒硝矿藏,年产元明粉80万吨。岩盐尚未开发。矿泉水分布于洪泽县城区,日允许开采200吨以上,水型为偏硅酸、锶复合型,质优口感好,目前尚未开发。  旅游资源:洪泽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一湖、一堤、一山”。洪泽湖是世界著名的“悬湖”。洪泽湖大堤历史悠久,有1800多年历史,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河闸是闻名中外的大型水利枢纽,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老子山地处大别山余脉、淮河入湖口,也是著名的道教文化起源地。国家级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项目正在实施。环湖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达100多处,是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理想胜地。  农业资源:境内土壤肥沃,农田全部自流灌溉。规模农业较为稳固,已初步形成水产、蔬菜、畜禽、林业、优质稻麦五大规模基地。年家畜、禽饲养量1600万只,其中:洪泽湖鹅年饲养量850万只,年生猪饲养量35万头,山羊30万只,禽蛋总量1.7万吨,肉类产量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量40万吨。优质稻麦种植面积60万亩,其中: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优质稻米面积28万亩,优质稻米年产量18万吨。全县共有16个作物种类,52个种植业产品分别获得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认证,有36.78万亩耕地被认定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21个水产品、6个畜禽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洪泽湖”、“岔河”、“九牛”三个品牌大米获全国优质稻米称号。  林业资源: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0万亩,其中:成片林12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91万立方米,80%为杨树。目前,以枝桠材为主要原料的东盾公司,年产14万立方米密度板和8万立方刨花板,还有60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单板、包装板等半成品材料。占地200余亩的木材市场位于宁连公路边,木材年流通量超过100万立方米,大径材主要外销。  人力资源:洪泽人力资源丰富,现有城乡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可脱离农业从事二、三产业人数9.8万人,70%左右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273人,专科3151人,中专2946人;高级职称182人,中级职称2847人。全县有近30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校,常年举办电焊、建筑、电子装配、电动缝纫、挡车、车钳刨铣、宾馆服务、保安等技能培训,年培训能力1万人左右。可向外输出就业劳动力约9万人,以洪泽为中心方圆150公里范围的苏北地区约有800万富余劳动力。  三、洪泽工业基础良好  全县五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轻纺五大主导产业,特别是化工上,有年产80万吨元明粉、6万吨碳胺、1000吨氯乙烷、2000吨亚钠硝钠、500吨活性染料、200吨间胺基苯酚、500吨邻甲苯胺、均三嗪、500吨路标漆、氯甲苯、一硝基甲苯等化工生产能力;其他主导产品有气缸套、水产冷冻食品、中密度板、刨花板、轻质墙体、精密机柜、精制毛纺、造船等。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6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08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37.88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6亿元,增长14.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7.7∶43.8∶38.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盱眙县  盱眙秦时置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草(即泽兰),隋大业初,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宫,后盱眙别称“都梁”。盱眙县位于江苏省中西部,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淮安市南端。截至2004年末,盱眙县总人口73.98万人,辖14镇、5乡、25个居委会、231个村民委员会、1965村民小组。全县国土面积24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万公顷、山地4.3万公顷、林地2.2万公顷、牧草地1.9万公顷,人均国土面积居全省各县(区)之首。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牛基地,省林业、水产大县。矿产资源潜在经济总值1453亿元,人均占有量在江苏省各县(市)中居第四位。其中,凹凸棒粘土储量5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70%,是全国唯一一个具有开采价值的蕴藏地;石灰石、玄武岩总储量173亿吨,是淮安、扬州地带的唯一矿区;优质矿泉水1014平方公里,自喷高度10多米;石油储量也比较丰富。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遗存66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第一山摩崖石刻、秦汉东阳城遗址,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第一山风景名胜区。历代著名人物有陈婴、朱元璋、冯应京、汪藕裳等。  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达到23492元,是“十五”末2.6倍。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3.2亿元,是“十五”末5.7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3.8亿元,是“十五”末6.8倍。全社会固投突破250亿元,达到262亿元,是“十五”末6.8倍。银行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是“十五”末3.4倍。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亿度,达到10.6亿度,是“十五”末2.2倍。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实现了由降到升的历史性转折,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8.6:46.4:35,进入工业化中期。&金湖县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东与宝应县、高邮市接壤,南与安徽天长市相邻,西与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金湖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境内为淮夷地域,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汉时期属东阳县,其中汉时,东境置平安县,东南境属高邮县。两晋时期,东境先后属射阳县、山阳县,西境仍属东阳县,东南境属高邮县。南北朝时期,东境置安宜县。北周时西境属石鳖县。隋、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唐初由安宜县改称),东南境属高邮县(州)。1940年到新中国成立时,为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三河以南曾先后建有高邮县、天高县、高宝县,三河以北属淮宝县。新中国成立初,境内分属宝应县、高邮县。1959年10月建立金湖县,先后属扬州专区、六合专区、淮阴地区、淮阴市、淮安市。黎城镇为金湖县政府所在地。县域总面积1393.8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973.78平方公里、水面420.08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459万公顷,比上年(以下比较数据凡未注明的均为“比2003年”)增加51公顷。  全县设11个镇,117个村民委员会,951个村民小组,24个居民委员会。有国有农林场圃7个,其中省属农场3个、县属农场4个。另有部队农场3个。县境属水网地区,湖河沟渠众多,水面积占总面积30.1%。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水生资源丰富。特产有高邮湖银鱼、龙虾、金湖大闸蟹、三河河蚬,螃蟹、甲鱼、青虾等特种水产品产量占全市的一半以上;高邮鸭为省推广良种,金湖小白鹅负有盛名;荷藕、菱角、芡实也是金湖名产,素有“中国荷藕之乡”之誉。金湖土地肥沃,绝大部分为湖积土,盛产粮棉桑。地下蕴藏石油数千万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已开采的崔庄、卞杨油田建油井600多口,年开采量60万吨。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54.9%;财政总收入18.0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5%、5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7元,同比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05元,同比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4%;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2.35%、1.02%。&民族与人口民族 &&&&&&&&&&&&&&&& 淮安市  淮安市有48 个民族,是江苏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9.7% ; 4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1万人,以回族人口为最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7%。其他少数民族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14个:、、、、、、、、、、、、、等;百人以下的民族有31 个:、、、、、、、、、、、、、、、、、、、、阿、、、、、、、、、、。  除回族属早期迁居外,其他少数民族大都是后婚嫁进来的。&人口  根据淮安市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市人口主要数据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479988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513060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30716 人,下降6.45%。年平均降低率0.66%。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456085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8人 ,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0.47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6802人,占49.73 %;女性人口为2413087人,占50.2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66 下降为98.91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6508人,占16.8 %;15-64岁人口为3494273人,占72.8 %;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9108人,占10.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 &&&&&&&&&&&&&&&&&淮安市  2011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有望超全国;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07.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00亿元、达到204.6亿元,分别增长35.9%、4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1016.6亿元,增长18.4%。外资到账等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2011年我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23亿元、790亿元和655亿元,分别增长4.3%、14.5%和14.5%,二三产业占比提高到86.6%。工业形势持续好转。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增长32%,实施投资超亿元项目26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0个,淮阴发电热电联产、华尔润35万吨纯碱、国信燃机发电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列统企业265户,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600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30户,富士康实现销售16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1630亿元,增长30%。特钢、IT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00亿元,荣获“中国新盐都”称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370亿元,增长48.5%。县域经济加快崛起。8个县(区)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分别突破20亿元和10亿元,其中涟水、盱眙、清河、淮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新批清浦生物医药、楚州施河教学具等7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6个县(区)工业开票销售超百亿,其中淮阴率先突破200亿元;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厂房162万平方米,实现开票销售195.6亿元、入库税收8.46亿元,61%的村建有创业点。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设施农业、高效渔业面积分别达到112万亩、5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三麦、水稻承保面均超过96%,蔬菜大棚承保面积9.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442个,新创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农机化综合水平达73%。服务产业发展提速。实施亿丰时代广场等投资超亿元项目135个,完成投资320亿元,新创4个省级物流基地,新建12个专业市场。淮安农商行、涟水农商行、珠江村镇银行、民生银行盱眙支行挂牌开业,新组建15家小额贷款公司,金湖、洪泽分别创成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和达标县。鼎立国际大酒店成为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淮安府署获批4A级景区,天泉湖创成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实验区。&工业新城五大主导产业  五大主导产业正向着“十二五”千亿销售目标挺进,特钢产业形成了300万吨特钢、300万吨材、300万吨铁、150万吨钢管的生产能力,龙头企业淮钢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管坯钢生产基地,直径600MM大圆连铸坯世界第一,填补了我国大规格圆坯的空白,铁水热装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淮公司建成世界最先进、最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线,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高等级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中国新盐都”加速崛起。1300亿吨的岩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台玻集团、中国盐业集团、省盐业集团三大巨头齐聚淮安。总投资15亿美元实联化工纯碱项目成为我市工业史上投资最大的“航母级”单体项目。盐化工产业中乙烯利、邻氯苯胺、六氯环戊二烯、一硝基甲苯、香芹酮等一批产品,生产规模世界第一,特种溶剂油居全国首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盐、纯碱及元明粉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世界500强富士康、明基电脑等大型外资企业先后落户淮安,同时集聚了南瑞集团、达方电子、苏杭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以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为核心,全省最大的计算机周边设备生产基地已经建成。南瑞智能线缆产业基地将建成销售超百亿、全国一流电线电缆基地。  食品产业不断跨越。淮阴卷烟厂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卷接包设备,具备年100万箱卷烟生产能力,“一品梅”、“华西村”香烟成为全国名优品牌。“今世缘”国缘酒是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接待用酒,进入全国优质白酒前列。台湾顶新集团、旺旺集团相继落户淮安,总投资超5亿美元的“旺旺”食品工业园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最大的生产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取得实破。投资10亿美元的国宝空调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年产1500万台较传统空调节电达三分之二的超省电节能环保空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节能空调生产基地。&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全国最大的凹土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羟基铁粉研发生产基地相继建成;新医药产业加速成长,天士力帝益药业右佐匹克隆一类新药世界唯一生产; 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世界第一条湿热法秸秆生物乙醇生产线、全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软质秸秆发电项目、苏北第一个热电联产燃气发电项目等一批项目投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兴起,全球最大的2万席呼叫中心花落淮安,“中国声谷”扬帆起航。、、等一批知名软件企业纷纷落户,省级、、、、,“一核四特”的发展格局己经形成,成为“苏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第一高地”。&传统产业  传统支柱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脱胎换骨,一批新的“单打冠军”正在形成。机械产品名震海外,石油机械、农用机械、轻工机械、建筑工程机械等特色产品迅速发展,金石集团“JMP”采油气井口装置市场占有率亚洲第一,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金象大马力减速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中欧国际直升机、圣行航空1100cc发动机、国铝高科铝板带箔、施塔德电梯等新型机械产业快速兴起。  纺织产业不断做大,淮安维科工业园成为亚洲最大的毛毯类及提花织品生产基地,百隆集团淮安色纺成为国内最大的色纺基地,康乃馨牌宾馆毛巾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五大名片,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前提  淮安位于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长江三角洲的北翼,美丽清纯的洪泽湖之滨,是江苏北部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现辖4县4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淮安拥有“五张名片”:一是文化名城。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1986年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是伟人故里。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大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作者、近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等众多名人的故乡。三是运河之都。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明清时期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作为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运集散中心,奠定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四是美食之乡。淮安是全国四大传统名菜之一的发源地,现存淮扬菜名点1300余种,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开国宴会选用的就是淮扬菜。五是生态家园。淮安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洪泽湖、白马湖等镶嵌其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之首。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市区东部,成立于1992年,1993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日,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辖三个乡和五个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人,实际管辖面积173平方公里。建区19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开发区的功能配套日臻完善,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十一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40%以上。2010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8亿元,人均GDP达5.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0.4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37亿元;对全市的贡献份额由“十五”末的不足2%提升到10%,进入全省省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二、五大优势,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是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开发区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宁淮、徐淮盐、宁宿徐、宁连等5条高速公路有三条在区内交汇,新长铁路贯穿全境,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穿境而过,沿运河的港口年吞吐量达1300万吨,水路直达上海港、南京港、镇江港、连云港港。淮安机场可达全国、、、等大中城市,下步还将开通、等航线。发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使开发区融入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二是功能齐全的配套优势。功能载体上,我们开发区拥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盐碱科技产业园、省级软件园、高等教育园区、空港产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园区数量保持苏北前列,园区综合支撑能力江北一流。基础建设上,淮安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九通一平”,拥有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生态良好。金融机构上,设有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江苏银行、农信社,可为企业办理各类贷款业务,提供配套资金。生活设施上,现有涉外旅游饭店、星级宾馆40多家,并建有一批高档别墅区、外商公寓和适合外商入住的生活区;金融、居住、商务、文体、休闲、娱乐、餐饮和购物场所一应俱全。  三是资源充足的要素优势。用工上,开发区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招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承诺、已经成为我们的优势。目前拥有淮阴工学院等高等学院7所,财经、电子、化工、建筑等各类职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11万余人,可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力资源。淮安市政府专门成立招工机构,对接省内外,为开发区企业招聘员工。今年开发区拿出3个1000万元分别用于招工、人才引进和企业扶持,帮助入区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我们为保证企业员工安心生活,出台了一系列外来务工人员优惠政策,对其优先提供住房、就医、户籍、社保、子女就学等服务。用地上,市区高速公路环内有5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土地资源较为充裕,土地价格“一企一定”,相关优惠政策“一事一议”,重大项目可以直接向上争取点供指标。水电气上,全市发电总量176万千瓦,电价低廉,电力充裕;区内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供气管道在淮安境内经过,市区6处热源点每小时供应900吨蒸汽,全面满足企业用气需要。这些都为外来客商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四是特色产业的集聚优势。目前,开发区已有日韩、港台、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区内投资兴业,累计进区企业3000余家,形成了以富士康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为代表IT产业、以台玻、韩泰轮胎为代表的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和以美的电机、大通电机为代表机械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聚集新高地”的目标,全力开展台资招商。先后引进了台湾鸿海集团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台玻集团-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投资15亿美元的纯碱项目,投资10亿美元的国宝空调、台湾明基集团投资5亿美元的明基达方电子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同时服务外包产业异军突起,微软、搜狐、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截至目前,淮安集聚台资企业200余家,拥有台资知名企业为江苏北部最多,已成为江北知名台资企业集聚地。  五是高效服务的环境优势。我们始终做到:第一,真诚待商,对每一个来淮考察和投资的企业我们都坚持一条:真诚相待,信守承诺。第二,团队帮商,对项目实行挂钩团队帮办制,对重特大项目,市、区两级领导亲自帮办;对重点项目,区领导带领一班人专门帮办;其他项目,部门一把手实行一对一帮办。第三,高效为商,坚持“谁招商、谁负责”,从项目招引、签约、建设到投产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了项目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和企业投产“保姆式”三个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围墙外的事我来办,围墙内的事帮着办”。还专门设立了企业服务和项目建设110,为客商提供101%的服务。到淮安投资我们不敢说没问题,但是我们敢保证有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给予解决或答复。富士康科技城一期58万平方米建筑,仅用了295天建成投产,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五大机遇,为双方合作提供了美好前景  淮安正处于各种机遇叠加放大期,面临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发展机遇有共性更有个性:一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三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苏北振兴”战略,将淮安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打造;四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淮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步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快车道。五是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中央、省各级领导格外关注淮安的发展、支持淮安的建设,对淮安的发展寄予厚望,这既是独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无形的发展机遇,更是强大的发展动力。这些机遇的放大和叠加,将为企业加快发展、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们开发区将抢抓“国批”机遇,按照“融入苏南、进入十强,从零开始、再创辉煌”的总要求,以“江北争第一、全省进十强,全国争一流、进入现代化”为总目标,重点实施“四百”计划,即力争到“十二五”末,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00 个,其中超亿美元50个,引进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建成100幢百米高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着力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一是资讯技术,电脑及其周边产品和电子元件产业;二是盐化工产业,主要以盐为原料的各类盐化工业、元明粉延伸产品以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淮安地下蕴藏着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地下岩盐已探明储量达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三是节能环保产业,主要以节能环保空调为龙头,拉长产业链。积极发展五大鼓励性产业:一是精密机械,即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产业,机电一体化、大型模具模架及其产业延伸。二是生物科技,即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等。三是民生用品,轻工、纺织、特色食品等。四是现代服务业,即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十大类业态。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即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培育,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中心”共建研发机构,吸引出国留学人员来“中心”创业。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让人自信的工业新城、现代新城。  我们将以诚信务实的态度招商、以周到细致的服务亲商、以优质周全的管理安商、以方便激励的政策富商。这是一个发展的时期,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期。我们对今后的发展信心百倍,开放的淮安开发区也呼唤所有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期待着与你们携手合作,共谋发展,在创业中加深友谊,在“双赢”中共享成功。清河区新区  淮安市清河区新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部,距市区仅1.5公里,高速公路、铁路、京杭大运河环绕周围。辖区范围东至京沪高速,南至深圳东路,西至宁连一级公路,北至古黄河,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新区首次规划面积5.98平方公里,规划工业用地1.7平方公里,居住及三产用地0.94平方公里,道路用地0.81平方公里,生态绿地用地2.36平方公里。功能区主要有:工业用地区(含物流),高新技术研发用地区,房地产及商业用地区和滨河走廊及生态绿地(含公园)地区。新区基础设施已建设并达到九通一平标准(通上水、雨水、污水、路灯、强电、弱电、供气、供热、通路以及场地平整)。  新区规划工业用地区重点承接发展以电子、精密机械、高档休闲食品、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富士康配套产业。目前,进入新区的企业已有20余家,总投资将近80亿元,其中总投资3亿美元的百隆集团现代色纺项目、总投资1.5亿美金的美国SD公司五金工具焊材项目、旺旺集团投资2000万美金的高档乳业项目等大型企业。  新区规划商业及房地产开发用地区以一类和二类居住用地为主。该片区北侧紧邻古黄河风貌区、西依白鹭湖,景色宜人,人居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江苏淮安工业园区  江苏淮安工业园区是1995年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清浦区南郊,区位交通、周边环境等地理条件优越,根据重点发展产业分为冶金机械工业园和盐化工业园。冶金机械工业园位于市区西南郊,毗邻淮安市老工业基地,与老城区隔京杭大运河相望,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盐工业园位于淮河入海水道北侧、宁连一级公路东侧,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已启动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引进项目113个, 总投资约60亿元,盈达气体、深圳宏业、新鑫机械锻压、碎钢综合利用、神工减速机及船舶机械、长链二元酸、诚意药业、清江鞋业、展德光电、天士力帝益药业等项目投资都在亿元以上。鼓励投资领域: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盐化工、冶金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光电、软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代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  清浦区武墩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000亩,已开发540亩,基本实现“五通一平”,进区企业22家,总投资1.7亿元。  清浦区盐河王元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500亩,已开发面积800亩,基本实现“六通一平”,进区企业24家,总投资1.8亿元。淮阴区经济开发区  淮阴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坐落于淮安市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首期6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成,二期9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开发区交通便捷,盐河航运连接黄金水道大运河;京沪高速、城际高速环绕周边;上海铁路新长线、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淮安主客站、主货站位居其中,与淮安市区融为一体,并配套建设了学校、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截至07年7月底,进园项目总数达270个,超亿元项目46个;协议总投资15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89亿元。区内成立了“帮办服务、招商接待、劳动就业、融资服务、社保服务”等五个服务中心,实行项目审办、会办、帮办、督办、查办的“五办”服务体制,全面服务客商;成立园区行业协会制度,有效加强企业间的对接和企业与市场的对接。  王营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000亩。进区企业1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8.4亿元。今年以来,建成标准化厂房19000平方米。  棉花庄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190亩,一期360亩已经开发完成,二期300亩已启动开发。进区企业1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9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特色产业。  袁集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75亩,已经开发建成面积178亩,进区项目10个。  徐溜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000亩,建成面积382亩,进区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木材加工为特色产业。  渔沟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650亩,进区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929万元。楚州经济开发区  楚州经济开发区位于老城区东侧,2002年3月启动,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近12平方公里,分七大功能区域。楚州经济开发区地处苏北水陆枢纽节点,交通十分便捷,京沪等4条高速在区内交汇,新长铁路在楚州设站,京杭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等穿境而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新建了11万伏变电所。目前累计引进项目18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1.42亿元,其中秸秆电厂、意奔玛汽配、梅轮电梯、方舟化工等17个项目投资在亿元以上。鼓励投资领域:电子、机械、农副产品精加工、大型针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  楚州化工集中区地处楚州区季桥镇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目前已用地2200亩,污水处理、工业供水、固废处置等基础设施完善。目前为止已有37个企业,总投资26亿元,鼓励投资以水污染为主的精细化工项目。  苏嘴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000亩,首期启动400亩,实现“五通一平”,以木业加工和服装加工为特色产业。  泾口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5000亩,首期开发1000亩,目前共有13个项目,以机械加工、电子加工、有色金属延伸加工为特色产业。  宋集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600亩,已开发面积260亩,现有企业33家,以纸制品包装业和木材加工业为主。  楚州盐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4平方公里。污水处理厂、码头、3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完成,重点发展盐化工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等项目。  朱桥工业集中区总面积为1500亩,启动面积500亩,现有企业14个。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和针纺织服装等。涟水经济开发区  涟水经济开发区建于2000年6月,2006年4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同年10月,被中国商帮峰会组委会、长三角经济社会研究会、浙江浙商研究会等评为“长三角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涟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己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实现“六通一平”。规划设置工业区、中心区、居住区、配套服务区和盐河观光带“四区一带”;突出区中园建设,加快建设上水创业园、薛行化工园、启动建设南京(涟水)工业园、规划发展台湾工业园、电子工业城和大学生创业园等特色园区。目前进区项目累计150个,固定资产投入到位资金25.4亿元,投资亿元以上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上水创业园、锦纶化纤、源通制帽、鸿鹄化纤、今世缘食品、振维电子、强凌照明、新芳杰高科服装、滨海机械、长通电磁线等19个,分纺织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和医药生物五大产业  五港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开发面积500亩,实现“七通一平”,有专用水厂,引进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1.32亿元。  朱码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目前已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实现“五通一平”,入驻企业8个,总投资1.5亿元。  高沟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进区企业已达到1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4亿万元,建标准化厂房9850平方米。  涟城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080亩,实现“五通一平”,进区企业42个,固定资产累计总投入4.85亿元,镇民营创园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在建。  梁岔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00亩,实现“五通一平”,进区企业6家,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洪泽县经济开发区  江苏洪泽经济开发区系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0月,位于美丽富饶的洪泽湖东畔,苏北灌溉总渠南岸,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宁淮、宁连高速公路穿区而过,距南京仅一小时车程。  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亿元,已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达到通水、通路、通电、通热、通讯、通有线电视、平整土地等“九通一平”,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同时,县委、县政府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竣工投产后续服务等零障碍、满意服务体系。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项目。截止今年7月底进区项目139个,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23个),竣工投产项目102户。2006年开发区投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吸纳就业1.2万人。在产业上逐步形成了纺织、机械等重点产业,特别是纺织产业发展迅速,有16家服装企业落户开发区,毛棉纺发展已超过20万锭,高速纺行业正在兴起。现已制订了“十一五”纺织产业规划,到2010年开发区纺织产业销售将超过100亿元。  目前,全县镇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3万亩,已建成2600亩,落户企业106家,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1家,竣工投产企业68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到位15.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累计8000多万元,今年1-7月份投入260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14万平方米。园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4亿元,利税1.2亿元,解决就业7750人。金湖经济开发区  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位于金湖县城西侧,南至工园路,东至环城西路,西至84大道,北至健康西路。开发区批准占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为2.5平方公里。目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6亿元,规划8纵12横共20条道路,总长约6万米;投入资金8140万元,建成道路3.51万米;投入绿化资金520万元,绿化面积达35万平方米  截止到2007年7月,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185个,协议固定资产总投资58.06亿元,已到位23.08亿元。进区企业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外资项目16个,主要大型企业有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的江苏理士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66亿元的江苏爱亚磁动力车有限公司等。  金湖经济开发区以建设机电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开发区为定位,在产业上划分为机械加工、医药化工、粮油食品和轻纺服装等四大区域,欢迎海内外企业家进区发展。  金湖县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主要有:  1、金南工业集中区:总规划1985亩,已开发7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6幢(1万平方米),鼓励线缆仪表、机械加工类企业进区发展。  2、黎城工业集中区:规划2500亩,已开发1200亩,区内道路、电力线路、上下水管道全部配套,重点引进机械配件、线缆仪表、服装玩具类企业。  3、闵桥工业集中区:规划2000亩,已开发100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6幢(1万平方米),重点引进仪器仪表、服装玩具、机械加工、粮油食品等企业。  4、银集工业集中区:规划2260亩,已开发460亩,水、电、路配套齐全,建有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可出租,鼓励机械电子、仪表线缆类企业投资。盱眙经济开发区  江苏盱眙经济开发区位于盱眙县城东侧,规划面积23.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7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累计投入81亿元,其中基础建设5.98亿元,基本达到七通一平(通水、电、路、电信、有线电视、宽带、供气,场地平整)。  截止2007年7月,开发区累计进区企业438个,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其中主要有轴承加工企业30余个、电器制造企业69个、汽摩配制造企业30余个、凹土开发企业10个、食品加工企业13个等。进区企业中超亿以上企业58个,拥有瑞盛重工、新海电子、金鹏轴承、金马钢球、开来钢管、宝丰量具、海峰海林、东晨机械等等一批知名企业。  盱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进区企业提供帮办一条龙服务,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明显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特事特办,营造政策优惠,环境宽松的模范环境。鼓励轴承加工、电子电器制造类、汽摩配类及高科技外资企业来区兴业。盐化工新区  一、基本情况  2006年市政府规划调整了4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盐化工新区用地,目前启动了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宁连一级公路以东区域,面积为8平方公里。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研究院和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了淮安工业园盐化工新区规划已获批。园区环境评估报告已获省环保厅批准。热电规划基本完成。  目前,一批重量级的化工项目正在筹建之中。其中有世界最大的200万t/a纯碱(联碱法)、240万t/a(一期120万t/a)真空制盐工程有望明年初正式开工。  盐化工新区发展以盐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为主线,用十年左右时间建成以300万t/a真空制盐、120万t/a元明粉、200万t/a纯碱、80万t/a烧碱、30万t/a有机硅、30万t/a MDI、15万t/a TDI等产品能力。  盐化工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5条主干道上半年即将竣工,长1200m的物流码头,6万t/d(一期2万t/d)的污水处理厂,2×300MW热电厂等项目将开工建设。  二、投资优势  1、原料资源:淮安有世界级特大型盐矿,岩盐资源普查储量达到千亿吨级,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是少有的,每吨原料盐制造成本低于市场价格100元左右。  2、热电资源:华能国际在淮建设2×300MW热电厂,除为园区内化工企业提供热力资源外(约年用20亿度电和400t/h蒸汽),还有一定数量的热电资源,这为华能在淮安投资化工项目提供企业内部可靠的动力和热源。  3、水利资源:淮安地区的水资源条件是全国发展化工最佳地区之一。  4、交通运输:淮安地处苏北腹地,交通运输优越,水路、铁路、公路齐全,水路运输3-5级航道纵横交错。对两碱产业和原料煤、电煤等大吨位产品运输极为便捷。加上多条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完全能满足建设化工工程项目的需要。淮安机场今年开工建设。  5、地域位置:淮安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华东地区,拥有苏北地理中心和中国东部南北中心之利,与连云港港口和沿江港口距离适中,是很好的市场腹地。  6、产业基础、研发能力,人力资源:淮安盐化工产业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淮安有江苏省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井矿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制盐工业研究所等三所研发机构,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也初具雏型。&企业风采富士康科技集团  创立于1974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前瞻性的眼光与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囊括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 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今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 / 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集团不仅具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更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积极地以提升华人之国际竞争力为己任;截至2005年底已在全世界共获超过15,300件专利,因此集团不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惟一上榜的华人企业。也因如此,才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标竿电子企业15强,并成为全球惟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韩泰轮胎  韩泰轮胎(首席执行官:徐承和)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轮胎制造商之一,生产乘用车、轻型卡车(SUV、RV等)、卡车及客车用子午线轮胎。  韩泰轮胎致力于不断开发尖端技术,通过优质产品来提升客户满意度。韩泰轮胎凭借其在全球185个国家的销售,位居全球销售收入第七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有5个区域总部、9间销售办事处、11家子公司和5个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超过14,000人。  韩泰轮胎1996年进入中国,在江苏淮安、浙江嘉兴建起两大生产基地,1998年设立中国技术研发中心(CTC)。目前有14个销售分公司和14个物流中心。目前,良好稳定的品质使韩泰轮胎成为中国轿车轮胎市场占有率首位,向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海南马自达等30多家汽车厂家进行配套。今世缘酒业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白酒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推动中国酒业发展优秀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现有员工2700余人,占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年产“国缘”、“今世缘”、“高沟”系列白酒3万余吨。“国缘”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接待用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白酒;今世缘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中华婚宴首选品牌”;高沟是中华老字号、国家名优酒。2010年实现销售突破30亿、利税10亿元。  公司坐落在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地处名酒之乡高沟镇。高沟酿酒,历史悠久。1956年,高沟酒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酿酒第一”奖旗;1984年,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以95.13分的成绩名列全国浓香型白酒第二名;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蝉联“国家优质酒”称号;1995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全国浓香型白酒标准样品。  千年酒文化滋润着甜甜的高沟酒,也催生了灿烂辉煌的缘文化。1996年,今世缘品牌诞生。今世缘人弘扬“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致力于品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播,致力于产品高质量的追求,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持续引爆市场的创新智慧,创造了中国白酒业的“今世缘现象”,历史地成为“振兴苏酒”的首倡者和实践者,中国文化酒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新世纪以来,今世缘人扎实推进“打造品牌、以质取胜、文化营销、人才强企”的战略,秉承“讲善惜缘,和谐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市场为第一车间,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优质酒酿造规模跻身全国同行业前10位,制曲单体规模跨入了全国同行业前5位,原酒贮存能力达到10万吨。2008年,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新一轮技改,整个项目投产后,可保证年销售60—80亿元的规模。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于2010年底竣工。组建了由中科院微生物发酵研究所、江南大学等权威机构专家参与,以国家和省级评酒委员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基地、全国唯一的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今世缘)生物酿酒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白酒169计划”9个科研协作单位之一,企业的研发实力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按照“永远主导淮安市场,全面抢占江苏市场,重点突破省外市场”的区域运作方针,今世缘系列酒不仅在江苏市场实现全覆盖,而且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  在奋进的阶梯上,今世缘人以让今世缘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最具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最具吸引力的精神家园”为愿景,以缘载道,以“文”化酒,以“品”味人,以人为本,用智慧和汗水酿造醇香的事业,谱写今世缘永续发展的新篇章!安邦电化  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氯碱、精细化工和农药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成立于1958年。现为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的直属企业。已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开展业务。  安邦共有员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内外同行和科研机构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安邦地处江苏省淮安市,拥有可开采面积达1.8平方公里的自备盐矿,江苏省盐化工工程技术中心即依托安邦而建。拥有装机容量为40000千瓦的自备热电厂。  安邦在化工制造领域拥有多项专有技术。乙烯利、卤水脱硝、全卤制碱等工艺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农药扑虱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吡蚜酮项目被立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安邦自1998年以来, 先后通过ISO-9001、ISO-10012、ISO-14001等体系认证。  安邦主要产品为氯碱产品:烧碱、液氯、盐酸;化工中间体:邻甲苯胺、环氧氯丙烷、六氯环戊二烯、异氰酸酯系列、阻燃剂系列等;农药产品:杀虫剂系列(吡蚜酮、噻嗪酮、硫丹等);除草剂系列(草甘膦、醚磺隆等);生长调节剂系列(乙烯利等)。清江电机  是美的集团下属经营单位之一,地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  江苏清江电机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不断发展,在广东美的集团雄厚资金的投入下,现已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工业电机制造企业。  江苏清江电机公司现有资产总额五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拥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余人。现公司具备年产80万台、700万KW的工业电机生产能力,公司先后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目前江苏清江电机公司面对全球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以高压、高效、高附加值的工业电机产品为龙头的创新格局。主要产品涵盖了Y、Y2、Y2E、NEMA、YVF、YEJ2、YB2等系列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Y、YKK、YKS、YB等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清江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炭、石油、采矿、冶金、铁路及高科技领域。国内销售覆盖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安市淮阴区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