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为由要求如何购买理财产品品才可放房贷.要么

按揭一定要买理财产品吗_百度知道
按揭一定要买理财产品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申请贷款没有购买理财产品的要求。申请银行贷款业务的条件:1、年龄在18到65周岁的自然人;2、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3、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4、征信良好,无不良记录,贷款用途合法;5、符合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符合以上条件就可以在当地的银行申请办理贷款业务。办理银行贷款需要准备资料:1、有效身份证件;2、常住户口证明或有效居住证明,及固定住所证明;3、婚姻状况证明;4、银行流水;5、收入证明或个人资产状况证明;6、征信报告;7、贷款用途使用计划或声明;8、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主营:金融
不是这样。理财和按揭两个渠道。
不是吧,你听谁说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用银行贷款的钱购买理财产品,真的能薅羊毛吗?
的确,从2015年开始央行多次降息降准,一年的基准贷款利率甚至只有4.75%,虽然很少有银行能达到这个利息,但5-8厘的利息还是很常见的,小鱼儿曾经兼职做过小额贷款,不错的贷款产品的利息都能达到7厘左右。很多老司机便有了想法, 现在银行不错的理财产品利息都有4%-7%,如果多家银行同时贷款、同时购买几笔理财产品,不是能赚很多钱吗?甚至很多P2P的理财产品能达到10%的收益,拿贷款去理财的法子真的可行吗?
1、贷款和理财的产品差异
银行的贷款业务一般是按月还贷的,到期一次性还清的利息比按月偿还的利息高出很多,一般一年期一次性还清的贷款利息都高于8%,从数字上看远高于按月偿还的利息,也高于大多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
理财往往是一次性投入到期获利的产品,虽然可以每月追投,但每月追投的利息要低于一次性投入的利息,和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是一样的规则。
2、4.75%的贷款利息是指按月还款
银行的贷款利率看似只有4.75%,但指的是按月还款的方式,并不是一次性到期还款。而按月还款的还贷方式,客户只有第一个月能拿到全额资金,而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每月偿还“本金+利息”,也就是说从第二个月开始,客户手里的钱就开始减少了,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钱却不能随时取出来偿还贷款。
2016年的最低基准年利率为4%,假设贷款3万,为期一年,银行提供的两种按月还款的方式分别为:银行放款时直接扣除全年利息、每月等额偿还‘本金+利息”,不论哪种还款方式,一年的还款本息和均为“=31200”。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贷款3万一年只需要支付1200的利息,但由于每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所以你真正使用3万本金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但购买的理财产品却不会每月返还“本金+收益”,所以从第二个月开始你就需要自己垫付了。如果从数学的角度看,一年12个月,递减的3万元其实只有1.5万而已,反过来也可以看成是3万块的贷款有8%的年利率!而这个数字几乎高于银行所有的理财产品。
3、贷款与理财的时间控制
除了上述的利息问题外,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就是时间。贷款和理财可供选择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而无论你怎么选择,在不动用自己垫付本金的情况下,都无法在贷款还款期前取出理财收益。
综上所述,银行的业务几乎都是赚钱的,在贷款需求日渐上升、理财收益逐渐下滑的今天,想要通过贷款购买理财产品获取收益的法子几乎是一件不可能事件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价值495元高档红酒免费送
快速直达借钱、办卡、理财、公积金
今日搜狐热点房贷潜规则:买理财产品才能享贷款优惠?
& & & & &近期&存款送奔驰、送iPhone6&等吸储方式暗示了岁末银行为了冲时点,完成存款任务也是拼了。而11月以来股市持续火爆,楼市逐步升温,正在加速吸引储蓄存款从银行中流出。这让今年银行的年末考核更加压力山大。12月29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为了完成吸储任务,强制要求办理房贷的客户先办理存款或者买入理财产品。
享受贷款利率优惠需先存款
29日,多位二手房买主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期在办理房贷时被银行要求先行购买相关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存入活期存款才可以享受房贷利率九折优惠。
一位购房者说,12月18日办理贷款时,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要求贷款申请人购买该行100万元理财产品,才可以享受将房贷利率打九折的优惠。其中,该行理财产品均为短期,15天到3个月不等,年化收益率6%以上。
&比起上述银行的变向拉存款,另外一家商业银行则较为直接。如果在该行存入房贷总额15%的存款,将直接给予9折优惠。其中,存款为活期存款&。上述购房者对新京报记者如是说。
另一位购房者也对记者表示,其打算购买望京地区一套二手房,10月份办理房贷时被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先存20万元活期存款,否则将无法享受房贷优惠利率。但到了12月,银行方面要求必须先存款,否则将无法办理房贷。令这位买房者疑惑的是:&现在卖家着急拿到钱,我是买家,这种情况导致的延误银行会负责吗?&
多家楼盘与房屋中介向记者证实了这种现象。不过,银行方面并没有直接承认这一做法。
昨日,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理对新京报记者说,现在行里确实在拉存款,同时也采取&贷转存或者表外理财放款转存款&的做法。
国有大行利率上浮到顶抢存款
为了争取存款,一向&傲娇&的国有银行也放下了身段。记者了解到,12月包括中行、工行、交行在内的国有银行都已经有条件上浮存款利率,最高到基准利率的20%,这是央行所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
上浮之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2.82%、3.06%、3.3%、4.02%、4.8%和5.12%。经过测算,利率上浮后的存款收益增加比较明显,且存款期限越长,到期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差别越大。例如,10万元资金存3年期存款,到期后利息收入将增加2400元。
一家国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临近年底,各家银行的存款又该吃紧了,今年监管部门实行新的存款偏离度管理,限制冲时点,所以揽存的压力持续比较大。以前是到特定时间存款的压力大,只要想方设法让资金在月末、季末、年末那一天呆在账上就好了,现在要考核日均存款,每天都要为存款着急。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超7%
作为传统揽储手段之一的理财产品近日预期收益率也开始上涨,个别预期年化收益率达7%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重新出现。
贵阳银行发售的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8.5%,起购资金为10万元,但理财期限较长,为1096天。
平安银行与南京银行日前发行的产品,收益率分别高达6.7%和6.4%。其中,平安银行推出的&财富和盈资产管理类期&以及其他两款平安夜、财神节专属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为6.7%,同时起点也并没有走高,都为5万元,期限在30天-40天不等,同时该行还推出了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2%-6.65%的多款产品。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6%(包含)的产品数量高达109款,创造了今年下半年单周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最高纪录。
随着年末理财的走高,理财收益长短期倒挂的情形也再次出现。如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中,2个月以下的产品,收益都能达到5.8%以上,但是一年期的产品,收益却只有5.5%。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明年仍有降息空间,理财产品未来还有下行趋势。同时,有消息称取消商业银行存贷比硬性考核提上日程,一旦取消存贷比考核,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动力会随之减少,未来高收益理财产品或更加罕见。
近期&存款送奔驰、送iPhone6&等吸储方式暗示了岁末银行为了冲时点,完成存款任务也是拼了。而11月以来股市持续火爆,楼市逐步升温,正在加速吸引储蓄存款从银行中流出。这让今年银行的年末考核更加压力山大。12月29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为了完成吸储任务,强制要求办理房贷的客户先办理存款或者买入理财产品。
为吸储豪送现金奖励或礼品
据记者了解,存款账面上告急的部分银行在年底前已经进入&全员拉储&阶段,为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揽储提成(奖金)比例提高。而对于VIP级的贵宾客户,部分银行不但开出高储蓄利率,甚至还给予高额的现金奖励。
除了现金奖励,国内一家银行甚至开出存款礼品是一部iPhone6Plus手机或一辆奔驰汽车的条件。
昨日,某城商行支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年为了完成时点任务,该行主要采取搞活动的方式吸引存款,例如送洗衣粉、食用油等小礼品,同时尽量留存已有存款。
同时,他无奈地表示,另一种方法就是与银行市场部配合,要求在该行有私人账户的对公客户公转私来冲量。事实上证明还是公转私起到了绝大部分的作用。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如果完不成存款任务,将影响相关业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新京报记者金苏曼丽
&年年拉存款,今年尤其难&
原因1:股市分流多
&每年年底拉存款,今年尤其不好做,现在已经是想尽各种办法了。&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今年年底红火的股市成了存款分流的重要方向。
&12月份股市表现抢眼,很多储户都将资金转至股市,甚至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拿钱投进股市炒股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客户的活期存款划转到银证账户里,对存款有明显的分流,但具体没有统计,听说有些分支行每日分流的存款中大概30%都流向了股市。&
另外一家银行人士表示,三季度开始股市走牛,存款就出现了流向股市的迹象,12月月中的时候最明显,单日突破万亿的成交量对银行的活期存款分流显而易见。
原因2:企业回款慢
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企业还款能力减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年末的资金量。
银行人士透露,企业回款难往年也经常有,但今年经济形势差,这种情况就尤为突出。这在产能过剩行业、整体下行趋势比较突出的行业尤为明显。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从银行结算账户中提取资金的就多了起来,自然趴在银行账上的存款也就少了。
该人士表示,以房地产相关行业为例,由于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回暖,缺少资金,造成钢材、水泥等上游企业资金难以回笼,也无法存入银行。一些之前预计年底可以回款90%的企业,回款量还不足70%。
相关文章推荐  如题,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差不多是6.5了,基本上算是保本的,利息也完全能保证;  而银行如果发放商品房的商业房贷的利率好像差不多也是6.5吧,那么银行为什么还要为商品房提供贷款???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还要承担房价大跌后有人断供的风险。  如果说新房子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强制要求银行发放房贷的话,那么给二手房房贷则对政府和银行都没啥特别的价值了。所以,我猜测现在是银行完全不想发放二手房贷了。  如此一来,二手房真的暂时很难申请银行贷款了;  目前,即便是利息6.5的理财产品,各个银行也是给员工压了任务,到处去拉大客户的。、  费这么大力气拉来的存款,再同样利息放贷出去,银行图什么呢??  大家说说吧,我是有点不理解。难道真的要给放贷大幅加息才能让银行有动力发放二手放贷。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日行一善、转帖也算,法律失衡,网友自救,替天行道!】  日,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因耽误产妇破腹产子,加上设备不齐,导致婴儿死亡。事后,主治医生孟会芹在查看病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谎称被产妇妈妈推倒,并报警,将60岁妈妈关起来,判刑一年。孟会芹用一个没有医生签字的病例证明骨折,鉴定为轻伤。同时让不在现场的医生护士为人证,而最具说服力的监控却照不到说什么是死角。同时,医院方多次跟患者家属协商,要患者家属赔偿80万,才能不判实刑。以上是医院出示的赔偿详细请单,请黎民百姓睁大眼睛,认清民营医院唯利是图,陷害并敲诈患者的嘴脸,罪不可恕!  
  商业贷款是向关系单位,特殊客户群的定向福利,没有关系想都别想。普通人要融资那要走高利贷。
  @倚剑醉卧梦遇仙 2楼
16:07:07  商业贷款是向关系单位,特殊客户群的定向福利,没有关系想都别想。普通人要融资那要走高利贷。  -----------------------------  我说的是商业利率的房贷,不是企业经营需要的贷款。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lenovo7051a 4楼
16:15:51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  那银行为什么不把本来可以用于发放二手房贷的钱直接投放到金融市场??
  做大,赔也要做大,做大不死  
  @lenovo7051a
16:15:51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  @hbp403 5楼
16:18:47  那银行为什么不把本来可以用于发放二手房贷的钱直接投放到金融市场??  -----------------------------  银行是不会把理由告诉给你的,别人都知道了还要银行做什么。你只需要知道那东西是不保本的就行了。赚了你拿6.5%,亏了你可能亏65%,国外的理财产品还可以牛逼到让你欠他们的钱。
  @易大软件 6楼
16:22:53  楼主那个理财产品,不是存款,收益是不锁定的  -----------------------------  理论上是不锁定的,实际上,你不相信可以百度下,基本上100%是按照约定利息支付本金和利息的。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我也不明白  
  理财亏本金的例子很多,楼主可以去百度。  再说了,楼主你见过100个都是白天鹅,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黑天鹅存在  
  回复第11楼(作者:@壹日就是壹两天+于++16:40)  我也不明白  [来自QQ浏览器]  ==========  不过我敢说一旦停了理财银行都破产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seamanlee 12楼
16:43:50  理财亏本金的例子很多,楼主可以去百度。  再说了,楼主你见过100个都是白天鹅,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黑天鹅存在  -----------------------------  你说的理财亏本金的很多的例子,肯定不是我说的这种低利息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  我估计你说的是利息十几以上的基金这类的。  理财产品各大银行都在互相竞争,利息也都差不多,哪个银行也不敢让客户陪了本金;  别说赔了本金,就是是偶尔发生几次拿不到利息的事情,很快就没人买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了,银行又不是只有你一家。
  @seamanlee 15楼
16:48:36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  理财是银行欠客户的钱,银行的信用就是担保,照你的道理说,难道储户的存款也需要银行有实物担保给储户??
  回复第17楼,@hbp403  @seamanlee 15楼
16:48:36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   理财是银行欠客户的钱,银行的信用就是担保,照你的道理说,难道储户的存款也需要银行有实物担保给储户??  --------------------------  银行的存款目前是国家信用担保,这点你不要忘记了,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存款也等于没有担保了。至于理财,难道你没有看过南方周末报道的九千万拿去香港理财理成倒欠银行数千万的案例么?  
  因为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下一步就是打包卖给“房利美”啦,有“房利美”卖去。
  还真是
  @hbp403   房地产贷款是银行业能找到的最优质的贷款,换了你会不赚?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行把信托漂白,这样贷款银行不光绕过了银监会的监管,而且信托的利息远远高于正常的贷款利息,而且还少上了很多税费,还不占用自有资金。  但是传说2月份就会出台专门打击同业的规定了,业内叫9号文件。这也是为啥年底的时候利率暴涨的主要原因,因为同业们都预期未来钱越来越不好借了,所以自然利率暴涨。  至于楼主的说的房贷完全是政府逼迫银行放的,要不真正的刚需真容易造反。
  6.5左右有是国债型产品的,不能写保本.但与保本无异,风险在于政府倒台,银行募集来买国债是8个点回报.给人6.5.自己还赚1.5  
  @andrew573 23楼
19:47:57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  -----------------------------  说的好清楚
  @andrew573 23楼
19:47:57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  -----------------------------  这个说的应该比较靠谱,也就是说和我想的一样,其实银行是不愿意发放房贷的;  是被政府强迫的,是吧,那二手房贷款是不是也是强迫的??  拿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是不是也是强迫的??不会都是政府强迫的吧。
  呃 这里涉及到期限错配的问题。  当下以6.5%的利率融资放房贷肯定是不赚的,但理财产品是短期的,而贷款期限很长,如果几个月后利率下降,那么银行可以用较低资金的成本再融资,银行还是有利可图的。  前提是利率不能一直飙升,否则银行就麻烦大了。
  @hbp403 10楼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  房贷是确保银行长期稳定的收益,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付季末或年末上交的存款准备金等。  银行3%吸收存款,5.75%贷出给买房人;再以5%吸收社会资金,10-15%贷出给企业;季末或年末以6-7%(这个期限一般会很短)吸收社会资金,应付短期支出。
  @hbp403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  @ht6202 29楼
16:32:14  房贷是确保银行长期稳定的收益,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付季末或年末上交的存款准备金等。  银行3%吸收存款,5.75%贷出给买房人;再以5%吸收社会资金,10-15%贷出给企业;季末或年末以6-7%(这个期限一般会很短)吸收社会资金,应付短期支出。  -----------------------------  楼主的意思是:为嘛银行3%吸收存款,不也都10-15%贷出给企业?
  楼主不知道银行放贷的利息要上浮吧?上浮50%都不一定拿的到贷款  
  以后个人房贷很难申请到了
  回复第30楼(作者:@1月和8月 于
16:37)  @hbp403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  ==========  你那个在术语里叫资产错配,期限不对,短存长贷,或者风险不对,低配高,如果发生挤兑,赎回甚至是一些利率的波动要出问题的  
  银行控制风险,不可能把资金全部高利息放贷出去。  个人房贷是风险很小的生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利率小于4%,6.5%房贷放出去,赚头还是很大的。
  @hbp403   楼主,你这就不懂了,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主要有二大好处:  一、你以为真的房款就是6%左右吗?错,你每个月还的房供银行可存着自动复利,如果你贷款20年,每年6%的利,其实你付出的是10%左右的利息。  比如,你贷款100万,供20年,月供8000,那么银行的总收入如下:  1、每月供的8000*20年=192万  2、每月还的8000银行存着复利收益:  8000元的20年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1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0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9个月利息  ...............................  以上计算得出:你贷款100万,20年,银行本息合计真实收入为288万,那么(288W-100W)/20年=9.4%  银行其实收益是利息9.4%左右,呵呵,不过现在来看,这9.4%银行也看不上。  二、这只是简单的讲,从复杂性来讲,银行吸收了理财产品的钱合,可产生400%以上的派生贷款,比如你买了10万理财产品,银行就有10万元钱对吧,那么就有人找银行贷走这10万,就算扣掉存款准备金,人家也可贷走8万,贷走8万这个公司就马上去购买原材料,于是卖原材料这家公司拿到了8万元,他又到银行存起来,银行又把这8万扣去20%准备金后的6.4万放出贷款,另一家公司贷到这6.4万以后又付了租金,那么收租的人又把这6.4万存银行了。。。。。。。。。。。。。  如果循环下去,你这10万可让银行产生差不多40万的贷款收益
  @hbp403   楼主,你这就不懂了,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主要有二大好处:  一、你以为真的房款就是6%左右吗?错,你每个月还的房供银行可存着自动复利,如果你贷款20年,每年6%的利,其实你付出的是10%左右的利息。  比如,你贷款100万,供20年,月供8000,那么银行的总收入如下:  1、每月供的8000*20年=192万  2、每月还的8000银行存着复利收益:  8000元的20年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1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0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9个月利息  ...............................  以上计算得出:你贷款100万,20年,银行本息合计真实收入为288万,那么(288W-100W)/20年=9.4%  银行其实收益是利息9.4%左右,呵呵,不过现在来看,这9.4%银行也看不上。  二、这只是简单的讲,从复杂性来讲,银行吸收了理财产品的钱合,可产生400%以上的派生贷款,比如你买了10万理财产品,银行就有10万元钱对吧,那么就有人找银行贷走这10万,就算扣掉存款准备金,人家也可贷走8万,贷走8万这个公司就马上去购买原材料,于是卖原材料这家公司拿到了8万元,他又到银行存起来,银行又把这8万扣去20%准备金后的6.4万放出贷款,另一家公司贷到这6.4万以后又付了租金,那么收租的人又把这6.4万存银行了。。。。。。。。。。。。。  如果循环下去,你这10万可让银行产生差不多40万的贷款收益  那么你的理财产品银行总收益是多少呢?  A、第一步银行收9%,付给你6%=赚3%  B、由于你的钱银行产生派生贷款4倍,比如放贷是8%,吸引存款是3%,那么每一趟银行可赚8-3=5%,4趟就是5%*4=20%  于是3%+20%=23%,银行一年就赚23%而已,哈哈
  泛亚的理财投进去每天都能看到收益,年收益13.68% 呢,QQ
有时间可以交流交流
  没什么原因,原因只有一个,首套房贷银行都是亏本做的。为什么亏本?那是中央对地方ZF的补助?你们当中国的银行真的是商业银行?错,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指令下,还有免息贷款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