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新动能培育产业新动能发展如何?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高经济时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是怎么走过来的,或者说每一次旧动能消失之后新动能是怎么产生并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我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大致或者说模糊地分成四个阶段,从1779年开始,每10年为一段:年为第一个10年,为第二个10年,为第三个10年,年为第四个10年,2020年以后我国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以后再论。
  我们先看第一个10年的发展动能是什么?1979年以前,中国经济非常落后,用“一穷二白”来表述一点不为过,那时候中国好像什么东西都很难生产出来,商品短缺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什么都不够用,什么都不够吃,粮票、布票、鸡蛋票,肉票、糖票、火柴票,几乎所有吃穿住行的东西都要票。终于,1979年我们改革开放,生产力一下子解放了,以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为代表的这一类吃穿用商品拉动中国经济走过了第一个10年。
  到了1989年,中国人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各种商品票证开始退出我们的生活领域,连当年最紧俏的自行车也不用票了,缝纫机和手表就更不用说,一切都饱和了。这时候,中国经济的旧动能消失了,但中国经济并没有停下来,原因是什么呢?是新动能跟上了,以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代表的生活升级产品接替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些基本生活用品又拉动中国经济跑下第二个10年,在这个10年最后的日子里,我们废掉了冰箱票和彩电票。
  这就到了1999年,以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代表的这一类商品又饱和了,这就意味着拉动中国经济奔跑第二个10年的动能消失了。但是,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停下来,因为第三个新的动能又接上了。这第三个新动能是什么呢?就是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1998年我国房改启动,从1999年开始以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进入2000年,汽车走进家庭,消费再一次升级。
  就这样,以房地产(投资)、出口、汽车(消费)为代表的三驾马车接续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代表的商品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由于这三个东西体量大、收入高,所以拉动中国经济飞跑了第三个10年。这10年,不仅中国经济增速快,中国货币也增长迅猛。可是,10年似乎是一个魔咒,到了2010年,受世界经济影响,出口这辆马车首先出现问题,中国经济开始下行,这期间由于房地产暴涨挤压了其它消费,消费增幅也由22%降到了今天的10.9%,最关键的是,从2017年开始,房地产这辆马车的增速也要停下来,那后面怎么办呢?
  进入第四个1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下行,是因为投资、出口、消费这三辆马车都出现调整的时候我们的新动能没能马上产生出来,我们进入了新旧动能的转换期。那么第四个10年的新动能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探索了好几年,我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算一个,能够做到互利共赢的“”应该算一个,第三个就应该是“数字经济”了。谈到“数字经济”,我一下子想到了谷歌董事长埃里克? 施密特在2015年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预言: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
  现在想来,这个数字经济的最终归宿应该是物联网。尽管我说过数字经济应该是一场工具的革命;数字经济不应该脱离传统经济而独立存在;数字经济是把新知识(软件)、新技术(硬件)装配到互联网上造出一艘船(工具),船上装满货(传统经济)扬帆远航。但是,对数字经济的表述可能不如“物联网”来得更加痛快。当然,不管是数字经济还是物联网,连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都将成为中国经济第四个乃至第五个10年的新动能。
  注:本文主体内容来源于5月27日我在“数字时代――如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论坛暨《数字经济:新经济、新治理、新发展》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该论坛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华录集团、贵阳乌当区政府、智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于中国(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联合主办。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文高经济时评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五月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动能茁壮成长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涨势温和,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毛盛勇表示,从这些年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5月份各项指标延续了这一趋势。
从生产来看,工业稳定增长,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1月至4月持平。从消费来看,升级类消费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服务消费增速更快,体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从投资来看,尽管整体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的结构在优化。比如,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出口来看,外贸平衡性在增强,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高。
“从就业来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环比、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从价格来看,5月份CPI同比上涨1.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5月份PPI上涨4.1%,涨幅尽管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所以,价格平稳,就业向好。”毛盛勇说。
总的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
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月至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连续两个月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回升势头能否延续?
毛盛勇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以从4个角度理解和分析。
第一,最终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增长较快,1月至5月同比增长9.5%,加上出口需求今年总体势头也不错,拉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增长。
第二,从制造业投资预期来看,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内,特别是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也保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提振了制造业信心。
第三,从资金来源来看,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利润的增长也保障了投资力度。
第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工业企业综合成本有所下降。
“以上4个因素是制造业投资回升的主要原因。”毛盛勇说。他表示,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在回升,但是水平还是比较低,只有5.2%。下一步要更好理顺体制机制,更好优化市场环境,特别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巩固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
改革激发新动能不断成长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创新,做大做强。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的风险。结构性去产能工作有序开展,微观杠杆率继续下降。
这在很多数据上都有所体现。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6.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继续减少。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6010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6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2%。企业成本也继续降低。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5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元。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增长较快。1月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装备制造业增长9.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服务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比较好,1月至4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8%。这些都表明,发展动能在加快转换。
关于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毛盛勇认为,从外部来看,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
毛盛勇分析说,从内部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毛盛勇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予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五月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动能茁壮成长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来源: 新华网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涨势温和,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
  “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毛盛勇表示,从这些年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5月份各项指标延续了这一趋势。
  从生产来看,工业稳定增长,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1月至4月持平。从消费来看,升级类消费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服务消费增速更快,体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从投资来看,尽管整体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的结构在优化。比如,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出口来看,外贸平衡性在增强,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高。
  “从就业来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环比、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从价格来看,5月份CPI同比上涨1.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5月份PPI上涨4.1%,涨幅尽管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所以,价格平稳,就业向好。”毛盛勇说。
  总的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
  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月至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连续两个月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回升势头能否延续?
  毛盛勇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以从4个角度理解和分析。
  第一,最终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增长较快,1月至5月同比增长9.5%,加上出口需求今年总体势头也不错,拉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增长。
  第二,从制造业投资预期来看,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内,特别是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也保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提振了制造业信心。
  第三,从资金来源来看,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利润的增长也保障了投资力度。
  第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工业企业综合成本有所下降。
  “以上4个因素是制造业投资回升的主要原因。”毛盛勇说。他表示,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在回升,但是水平还是比较低,只有5.2%。下一步要更好理顺体制机制,更好优化市场环境,特别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巩固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
  改革激发新动能不断成长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创新,做大做强。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的风险。结构性去产能工作有序开展,微观杠杆率继续下降。
  这在很多数据上都有所体现。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6.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继续减少。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6010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6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2%。企业成本也继续降低。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5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元。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增长较快。1月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装备制造业增长9.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服务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比较好,1月至4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8%。这些都表明,发展动能在加快转换。
  关于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毛盛勇认为,从外部来看,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
  毛盛勇分析说,从内部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毛盛勇说。五月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动能茁壮成长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涨势温和,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
“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毛盛勇表示,从这些年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性日益增强,5月份各项指标延续了这一趋势。
从生产来看,工业稳定增长,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1月至4月持平。从消费来看,升级类消费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服务消费增速更快,体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从投资来看,尽管整体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的结构在优化。比如,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出口来看,外贸平衡性在增强,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高。
“从就业来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环比、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从价格来看,5月份CPI同比上涨1.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5月份PPI上涨4.1%,涨幅尽管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所以,价格平稳,就业向好。”毛盛勇说。
总的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
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月至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连续两个月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回升势头能否延续?
毛盛勇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以从4个角度理解和分析。
第一,最终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增长较快,1月至5月同比增长9.5%,加上出口需求今年总体势头也不错,拉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增长。
第二,从制造业投资预期来看,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内,特别是5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也保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提振了制造业信心。
第三,从资金来源来看,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利润的增长也保障了投资力度。
第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工业企业综合成本有所下降。
“以上4个因素是制造业投资回升的主要原因。”毛盛勇说。他表示,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在回升,但是水平还是比较低,只有5.2%。下一步要更好理顺体制机制,更好优化市场环境,特别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巩固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
改革激发新动能不断成长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创新,做大做强。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的风险。结构性去产能工作有序开展,微观杠杆率继续下降。
这在很多数据上都有所体现。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6.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继续减少。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6010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6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2%。企业成本也继续降低。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5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元。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增长较快。1月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装备制造业增长9.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服务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比较好,1月至4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8%。这些都表明,发展动能在加快转换。
关于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毛盛勇认为,从外部来看,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
毛盛勇分析说,从内部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毛盛勇说。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第07版:昆明新闻&&&&
第01版第02版第03版第04版第05版第06版第07版第08版第09版第10版第11版第12版
近年来,西山区以推动文创产业繁荣发展谋求经济结构的转变——
“文化+”聚集发展新动能
“N.E.W MALL”文创基地
&&&&本报记者&龙舟&文/图&&&&今日观察&&&&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2015年、2016年,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2.53亿元、35.77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84%、7.17%,增幅高于同期GDP增速。&&&&2017年,西山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5.37亿元,同比增长16.32%,预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5%,占区GDP的比重约为8.9%。&&&&与亮眼数字形成呼应的是,西山区目前文化产业单位数为1300余家,形成省、市、区三级园区、融合示范基地7个,先后培育云纺文创园、南亚“N.E.W&MALL”文创基地等一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升茶马花街、彩云里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品质,打造昆明云安会都、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等一批行业领先品牌,文创产业呈现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向好、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去年以来,西山区研究制定多个意见和办法,力促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发展,提出要建设文化旅游休闲活力区等“四大活力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到2025年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达到160亿元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去年实施“文化西山”战略的基础上,西山区今年还将实施“文化引领行动”,制定并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精准聚焦竞争性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现代农业、大健康产业、城市建设、科技创新、金融等产业融合,以“融合”为关键词,为文创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文化+商业>>>体验传统商业转型之路&&&&几年前,原位于南亚风情·第壹城的金鹰百货正式关门歇业,一度引发昆明业界热议,也让昆明业界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2016年,将文创、IP、手作、艺术、新型娱乐休闲、潮流零售、潮流餐饮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南亚N.E.W&MALL在原址开业,无论是集图书、咖啡书吧、特色简餐等于一体的“文艺复兴书店”,兼具展示、推广、销售、孵化、创投的“1911台湾文创空间”,还是把餐饮、木工手作、绘画、机车、电子烟、纹身、塔罗占卜等十多种不同文化元素整合于一身的“玩物造志”,亦或是每周都能让市民感受现场音乐,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摩登天空”,都无不渗透着体验式商业的理念。文化、零售、餐饮、娱乐联动共生,一度引领着昆明文商融合的消费风潮。&&&&以文化创意引领传统商业的转型升级,在西山区不止一家。2015年以来,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仲量联行、北京睿意德、上海霍普、中书商业集团、北京可诺商业等专业顾问公司对接,将云纺商圈进行全新定位和规划,梳理出爱情、美术、阅读、音乐、科技、历史等六大文创商业主题,打造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多元化文化创意园。其中,图书文化广场、乐器广场、商务主题酒店、主题婚宴、云纺剧场、云纺博物馆等已顺利开业,先后引进玺尊龙婚庆公司、原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原西昌路钢琴市场等进驻。&&&&“作为一家有80年历史的企业,我们将具有文化属性的专业市场进行提升整合,延伸产业链、打造生态圈,以市场自身力量实现文创产业园的迭代更新。”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从传统批发零售业向文化创意商业转型升级的路上,云纺文创园发展势头良好,近一年来,物业出租率提高5%以上,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文化+旅游>>>以内涵塑造品牌&&&&登龙门观滇池是很多昆明人周末假期的一大享受,如今,游客来到西山风景名胜区,又有新的玩场,一个是茶马花街,一个是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在茶马花街,游客们不仅能够品尝到西双版纳的烧烤、德宏的手抓饭、玉溪的冰稀饭、文山的汆肉米线、建水西门的烧豆腐、临沧的木瓜鸡、曲靖的辣子鸡、普洱的茶叶宴、昆明的鲜花宴等众多特色美食,还能欣赏滇剧、花灯、茶馆等老昆明元素,让外地游客可以一站式感受昆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由旧时的太华山庄改造而成的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可以让游客在峰峦叠翠、鸟语花香中寻觅艺术的诗意与远方。该中心设有艾维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古琴馆、学术报告厅、艺教中心、宣西餐画廊、素隐中餐、云游艺术品商店等配套设施。其中,艾维美术馆开馆以来已举办《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如实关照——唐卡艺术精品展》等多个精品展览活动,《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展览更是创下日观展人数7000人次的纪录。中心引入孵化的昆明和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年来累计服务中国美院、中央美院、鲁迅美院、山东美院、南京美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艺术类院校共计3000余名专家教授和艺术专业学生的写生采风活动。&&&&作为云南省和西山区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示范基地,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在未来将打造成一个集学术、展览、创作、教学、论坛、期刊、拍卖、艺术旅行、餐饮服务、酒店服务十个功能全方位发展的文化旅游集群,并对传统西山旅游风景区文化旅游线路进行人文补充,成为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新时期的云南文化旅游名片。&&&&文化+工业>>>让工业遗存荣光再现&&&&工业遗存与文创产业相遇,让工业遗存荣光再现,被认为是城市“退二进三”的最佳范例。约7公里长的春雨路分布着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昆明发电厂等,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如今,工业退出后体量巨大的废旧厂房给西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随着春雨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启动,一条崭新的城市大道即将显现,一批文产项目如昆明发电厂文体集群、春雨937等应运而生。&&&&在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的老厂区内,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排排老厂房如今正变身成为具有工业化与现代主义混搭风格的区域,并被赋予一个新名字——“春雨937工业遗产文化园”。去年10月,央视“都是一家人”剧组到园区搭建外景拍摄基地,在春雨937工业遗产文化园区拍摄了3个多月电视剧,让园区小有名气。占地约200亩的厂区项目业态分布为云南工业历史展示区,包含冶金历史博物馆、冶金工艺文化展示中心;传统手工艺创意文化街区、云南特色石、木、陶工艺街区、小微企业众创文化空间、冶金主题艺术酒店、昆明特色餐饮休闲街区、传统歌舞文化传习馆、健康体育公园等业态的创意文化园区,以及集装箱艺术空间。其中,以工业艺术、冶炼工艺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是园区打造的重点。春雨937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已经完成5000万元的投资目标,一期工程已完成60%的招商,大批知名品牌商家进驻和洽谈,今年7月将全面开业面市。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新闻爆料热线: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 (R)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育发展新动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