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欧狄沃(纳武单抗中国上市时间利尤单抗注射液)被批准上市,中国正式进入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免疫疗法,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免疫疗法,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百度 魏则西 莆田系 癌症免疫疗法
本文作者:冷月如霜
这几天,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去世的消息刷爆了各种圈。和许多人一样,我对这个消息感到很痛心。首先,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滑膜肉瘤确实是一种“绝症”,我们对许多类似疾病几乎束手无策;其次,恶劣的欺骗行为为患者和公众编织虚假的希望,极大影响了患者在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然而,作为一名生物医药行业的从业者,我更担心的是因为那些无耻行为,一种极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莫名其妙以负面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
我说的是免疫疗法。
或许是与魏则西网友的死亡有着关联,癌症免疫疗法在这几天的帖子里往往扮演了一种“虚假疗法”的角色。在一些文章中,免疫疗法被不客气地打上了“所谓”二字。另一些作者意识到了免疫疗法不是虚假的疗法,但也没有把这种疗法说清楚,好像免疫疗法主要就是CIK之类一样。或许,甚至还有网友认为,免疫疗法是“国外淘汰下来的技术”。
这些观点是不准确的。确实,在中国,你所看到的癌症免疫临床治疗宣传,极有可能是挂“免疫疗法”之名的骗局。但真正的癌症免疫疗法,也确实是一个颇有前途(哪怕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的癌症治疗方向,如果因为李鬼而坏了名声,那是件极为可惜的事情。
免疫疗法主要有两种思路
那么免疫疗法究竟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它是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治疗疾病的一类方法。而肿瘤免疫疗法,自然就是一类用于治疗肿瘤的免疫疗法。
也许你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免疫系统能抵御很多疾病,却任凭肿瘤在体内生长?答案很简单,很多时候,免疫系统没有把肿瘤细胞视作是威胁。毕竟,肿瘤中的细胞大多来源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会轻易把它们视为异物,因此不会主动对它们展开攻击。而在另一些时候,肿瘤细胞表面会分泌一些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分子。这个时候,免疫系统会发现肿瘤细胞不是好东西,要对它进行攻击。但由于肿瘤细胞本身能分泌另一些“麻痹”免疫系统的小分子,免疫系统的攻击效果往往不是很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之前无法成功地驾驭免疫系统来对肿瘤造成杀伤。
而最新的免疫疗法就是为了改变这些情况而存在的。一些肿瘤免疫疗法能够把肿瘤的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它们去定位,并造成杀伤;另一些肿瘤免疫疗法能够保护免疫细胞不被麻痹,让它们继续得以对肿瘤产生攻击。
思路一:需要用到“转基因”
T细胞改造就是使用的前一种思路。思路本身很简单,即先从患者体内抽取出T细胞,然后在体外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用基因改造的方法,让这些T细胞表达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受体。这可以理解为告诉T细胞,肿瘤长什么样子。在体外大量增殖后,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就会被注射回患者体内,进而对表达这些抗原的癌细胞进行攻击。在这个方向上,CAR-T是目前的热门,也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去年11月,英国成功地使用CAR-T疗法治愈了一名名为理查德兹的小女孩,这也成了这种疗法最为人知的例子之一。理查德兹出生后不久经诊断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接受治疗时,她还不满一岁,而CAR-T疗法帮她清除了体内的癌细胞。
在美国,CAR-T疗法也有一些成功案例。MIT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20岁的青年Milton Wright自有就患有白血病。在白血病第三次发作后,走投无路的他参加了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尽管在将改造后的T细胞注射回体内后,Milton一度出现了高烧等严重反应,但他最终还是战胜了病魔。在离开重症监护病房后,医生对他的骨髓癌细胞数进行了评估,而评估的结果是“0”。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CAR-T疗法对一些特定的癌症患者展示出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CAR-T疗法确实很有前景。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例,在目前的经治患者中,有90%的患者没有出现复发。正因为它堪称“奇迹”的临床试验结果,至少四家较早研发CAR-T疗法的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外,更多的公司正投入到CAR-T疗法的研发中。在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中,FDA宣布他们一共收到了105份基于改造T细胞的调查性新药申请。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临床试验将得以进行,这也会推动这项疗法的尽快获得审批。
思路二,解除“抑制”
免疫疗法使用的是第二种思路,让T细胞恢复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这类疗法中的药物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人体内,一些小分子往往能与免疫T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它们的活性。这在一般的情况下能够避免T细胞攻击人体的正常细胞,避免自身免疫疾病,但不幸的是,肿瘤细胞也会利用这一点,逃过T细胞的攻击。一些肿瘤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PD-L1的配体。当它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让它们进入“沉睡”状态。
而现在的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阻断PD-1与PD-L1之间的交流。它们都是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PD-1或者PD-L1结合。这可以让T细胞表面的PD-1无法与肿瘤细胞的PD-L1结合,让T细胞不至于被麻痹,也可以直接与肿瘤细胞分泌的PD-L1结合,不让它们靠近T细胞的PD-1受体。总之,这类药物阻断了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欺骗”,让T细胞能够得以保持活性,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
值得一提的是,魏则西网友拜托香港朋友带回来,产生疗效的“靶向药”Keytruda,正是最早被批准的PD-1抗体药物之一。这是一种货真价实的肿瘤免疫疗法。它在2014年被美国FDA批准,成为FDA批准的首个PD-1抗体药物。而在此之前,日本也批准了一种PD-1抗体药物Nivolumab。除了这两种药物外,更多与PD-1和PD-L1有关的药物也正在开发之中。
以下为该药 上市时的新闻报道
当然,PD-1抗体药物也不是万能药。它的最大问题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对于肿瘤表达PD-1较少的患者来说,这种药物的疗效就可能很有限。所以现在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呼吁在进行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提前预判药物是否会有响应,做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远离“癌症免疫疗法临床治疗”信息
写了那么多,我无非是想从一个医药行业工作人士的角度告诉大家,在目前看来,肿瘤免疫疗法是一项正在迅猛发展的技术。虽然目前它只是一项新生的技术,但很多人相信,未来它会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就我所知道的,目前国内有些研究机构正在向卫计委提交以上几种疗法的临床试验申请,也有个别研究机构获准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并没有机构获准将这些方法投入临床治疗。也就是说,如果你找到了某些信息,声称将上述几种疗法投入临床收费性治疗,那极有可能是有问题的——请保证你自己、家人以及患者朋友远离这样的信息。
这一点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Promise of Immuno-Oncology Therapies Is Boosting R&D Funding and Alliances
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6
Biotech’s Coming Cancer Cure
Sean Parker sets up $250 million cancer immunotherapy collaboration
FDA Official Website
FDA Proposes New Databases to Monitor CAR T-Cell Safety Across INDs
The CAR T-Cell Race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科学的道路是坎坷的,充满了失败, 但是,这个失败的代价,不该由病人来承担,既然没有治好的把握,就不该收钱,应该把钱给人退回去。生老病死不可避免,能够接受病治好了,却不能接受病治不好,潜在的逻辑是:花了钱,病就应当治好。可惜,医学不是巫术,它给不了任何人这样的承诺。业内一句话:治得好的病,不治也会好,自己不会好的病,治也治不好。临床试验项目不应当收费,但是这个和“没有治好的把握,就不该收钱”是两码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晚期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没有一个可以治好的。
我的前老板曾经和我讨论过是否要针对癌症免疫治疗开发产品,结论是,贵圈真乱,即便是好消息最多的CAR-T在国内的状况也让人只能观望一阵子。这篇文章可能没有强调的点是,免疫治疗针对个体化的特点使之很难标准化和规模化进行,是以目前还在临床研究阶段,而国内极不规范的监管才是痛点。其实原文并没有赋予免疫治疗负面形象,只是在谴责混乱的运作和不规范监管罢了。
法医病理硕士
抗PD1抗体是已经获得批准了的药物,日本是小野制药在生产。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角度接触了这个药物,说一些真实的数字吧。第一,抗PD1抗体73万日元100毫克,折合四万多一支,每三周一次,体重超过50公斤一支不够。第二,只有部分患者有效。小野制药,小鼠,黑色素瘤,我们实际做的是30%有效。第三,有效指的是以月为单位延长寿命,不是以年为单位。第四,不要代购不要代购,生物制剂没冷链就是另一个疫苗案。剩下的你们自己讨论吧。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81)
我只能说谁叫你们没有自己的喉舌。舆论你不去抢占就会有别人抢占
我的前老板曾经和我讨论过是否要针对癌症免疫治疗开发产品,结论是,贵圈真乱,即便是好消息最多的CAR-T在国内的状况也让人只能观望一阵子。这篇文章可能没有强调的点是,免疫治疗针对个体化的特点使之很难标准化和规模化进行,是以目前还在临床研究阶段,而国内极不规范的监管才是痛点。其实原文并没有赋予免疫治疗负面形象,只是在谴责混乱的运作和不规范监管罢了。
总之,这是一种极不成熟的技术, 和华佗时代的手术相仿。 我想问一句,当年华佗给病人开刀,如果不幸失败,他还会向病人收取诊费吗?
科学的道路是坎坷的,充满了失败, 但是,这个失败的代价,不该由病人来承担,既然没有治好的把握,就不该收钱,应该把钱给人退回去。
引用 的话:我预计等会就会有引用人民网“权威”观点和攻击果壳立场的小号出现 1,留名, 2,求过类似案例。
2,求过去类似案例。
也是种方法。
难得见着我的专业上一回新闻热点虽然并不是啥好热点→_→
MIT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20岁的青年Milton Wright自有(自幼?)就患有白血病。
金属材料学博士
看文章得出作者想表达的概念之一:免疫疗法是可行有效的,但是不一定对所有人有效。也就是说,有可能失效,有可能死人。所以,私以为,当今国内的医疗环境还不足以保证医务人员绝对能够从失败中爬起,继续前进。所以免疫疗法暂时还是持观望态度比较好。
百度这个大坑
对于癌症这种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疗法的疾病来说,死不是问题, 死了还要钱,这才是问题。
 任何一个人,一生中不能不偶尔政躬违和,政躬违和就得找医生,鬼迷了心找到吃癌博士,那是圣母马利亚要你破财丢命,自没啥可说的。我们强调碰到恶医是四大不幸之一,不是说碰到庸医就很幸啦,碰到庸医当然也很不幸,不过比较起来,碰到庸医只能说是小不幸,盖庸医总还有治愈之心,只不过没有治愈的本领罢啦。而恶医也者,他根本不在乎治愈不治愈,而且明明知道治不愈还是要硬治,盖其尊眼只看见银子也。
以新技术新发现名义捞钱的骗局还少见吗?想想之前,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然后呢?一段时间内,以诺奖为噱头的销售广告满天飞。没什么就是卖吃的,只不过打上了“没病防病,包治百病”的伟大旗帜。试问卖保健品的有那个不是这么扯呼的?就跟江湖郎中一副德行广告位招租
引用 的话:科学的道路是坎坷的,充满了失败, 但是,这个失败的代价,不该由病人来承担,既然没有治好的把握,就不该收钱,应该把钱给人退回去。生老病死不可避免,能够接受病治好了,却不能接受病治不好,潜在的逻辑是:花了钱,病就应当治好。可惜,医学不是巫术,它给不了任何人这样的承诺。业内一句话:治得好的病,不治也会好,自己不会好的病,治也治不好。临床试验项目不应当收费,但是这个和“没有治好的把握,就不该收钱”是两码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晚期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没有一个可以治好的。
引用 的话:生老病死不可避免,能够接受病治好了,却不能接受病治不好,潜在的逻辑是:花了钱,病就应当治好。可惜,医学不是巫术,它给不了任何人这样的承诺。业内一句话:治得好的病,不治也会好,自己不会好的病,治也治不好... 郁闷。
有关魏则西的文章我看过了,除了对病人的不幸感到遗憾外,第一时间就对文章上升到道德评价层次持保留意见——是的,在我看来,情感归情感,道德归道德,学术归学术。对于将这些混合在一起的文章(并非仅仅是对那篇文章,对于文中所提到的医院和百度的宣传,态度是一致的),本能的会打一个问话。所以我点击了“推荐”按钮。说实话并不懂这些科技及其中的是非,我赞赏的是,能从其它的专业角度对事件做分析的做法。
我觉得魏则西事件中的提到的免疫疗法还没有上升到这么专业的高度,只不过是用一个医学名词包装的江湖郎中,所谓莆田系,明知治不了还一直钓鱼给别人希望,让患者花钱,这才是被诟病的原因。
引用 的话:我的前老板曾经和我讨论过是否要针对癌症免疫治疗开发产品,结论是,贵圈真乱,即便是好消息最多的CAR-T在国内的状况也让人只能观望一阵子。这篇文章可能没有强调的点是,免疫治疗针对个体化的特点使之很难标准...要的就是这个..= = 虽然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有些要点还是没有谈到...虽然这个技术是可能有效的..但是有效的概率多大.和是否特例.这才是这个技术能否能用的地方.所以我是觉得这个文章只能说明这个技术有可能治愈..但是不代表现在可以用..和这个技术能用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大多数看文章的人关心的后面这点...而不是单单被科普是什么。.以及当前业界怎样看..这个才是应该要顺路谈到的点才对..而不是单单这个技术的可行性的问题.. ps:个人浅薄意见,如有得罪,请多包涵,无意冒犯。。只是觉得略有所感
更可怕的是大众的无知
其实魏泽西选用CIK免疫治疗没什么大问题,本来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当时其他治疗基本上都已经没什么效果了,关键是收费,一项实验性的治疗,不补贴病人就不错了,还收那么多钱
引用 的话:总之,这是一种极不成熟的技术, 和华佗时代的手术相仿。 我想问一句,当年华佗给病人开刀,如果不幸失败,他还会向病人收取诊费吗?那年代的行医者没有任何保障,完全靠医者和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商议行事,所以这事不一定,看对方心情了。。。。当时最难的不是收不到诊费,而是碰上强行要求治疗的患者。。。历史上被曹操杀死的名医(不一定是华佗,但确实有这回事),不是因为要给曹操开颅,而是仅仅由于不想只给丞相一人看病,编了个瞎话说自己老婆生病,要求回家,然后私自去给乡民们巡诊,结果被冠以“欺瞒上官”的罪名处死的。。。曾经觉得李时珍的父亲不让他行医挺奇怪的,后来才知道,敢情当时的医生在高官面前跟奴隶差不多,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
引用 的话:那年代的行医者没有任何保障,完全靠医者和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商议行事,所以这事不一定,看对方心情了。。。。当时最难的不是收不到诊费,而是碰上强行要求治疗的患者。。。历史上被曹操杀死的名医(不一定是华佗,但...有人说曹操杀华佗是杀害人才,这是以现代人的观点而不是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在那个时代,华佗在曹操眼里是“鼠辈”,比普通读书人的低位都低下,所以曹操才满不在乎的杀了他,那个时代所谓的医生根本就不算回事儿
引用 的话:有关魏则西的文章我看过了,除了对病人的不幸感到遗憾外,第一时间就对文章上升到道德评价层次持保留意见——是的,在我看来,情感归情感,道德归道德,学术归学术。对于将这些混合在一起的文章(并非仅仅是对那篇文...你要明白一点,魏则西事件中,学术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证据,而不是其核心冲突,其核心冲突在于莆田系的唯利是图,部队医院的腐败,某些网络媒体,还有央视在内与莆田系千丝万缕的利益纠缠等等,本身就是一个杂糅了众多利益主体,杂糅了社会多个层面,多个行业,杂糅了法律,道德,情感,医疗,政治,传媒,军队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和事件,而学术只在其中扮演了佐证医院虚假宣传的那部分.这个复杂的事件,我个人认为想要拆开各个成分,分别写文章叙述论证,是根本不现实也不合理的,本身就是一件各方势力和各种因素互相作用造就的现状,一旦被拆分开来,如何去体现其互相关联和互相影响?我问你,你如何让社会情感不上升到集体道德标准?你又如何让我们的学术不被社会道德所制约?你又如何让学术导致的社会环境发展不反作用社会情感?更何况是在叙述一个正是这种复杂性体现的社会公众事件中.想要割裂叙述,事实上只是一种不现实的自以为理性公正罢了,而从结果上看掩盖了其中重要的互相关联影响的关系,使得这更谈不上什么理性和公正了.
法医病理硕士
抗PD1抗体是已经获得批准了的药物,日本是小野制药在生产。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角度接触了这个药物,说一些真实的数字吧。第一,抗PD1抗体73万日元100毫克,折合四万多一支,每三周一次,体重超过50公斤一支不够。第二,只有部分患者有效。小野制药,小鼠,黑色素瘤,我们实际做的是30%有效。第三,有效指的是以月为单位延长寿命,不是以年为单位。第四,不要代购不要代购,生物制剂没冷链就是另一个疫苗案。剩下的你们自己讨论吧。
魏泽西事件之前大概一个月 我看到一个新闻
武汉协和医院用CART“治愈”一位白血病患者
不知道他是临床研究还是临床应用
如果家里真有亲友得了,想仔细了解一下,建议去买一本今年5月份环球科学(scientific的中文版,网址: 抗癌转折点),正好讲的就是这个,比这辟谣的白话文讲得明白多了,简明来说就三种免疫治疗:检查点抑制剂:
使癌细胞周围的削弱免疫系统的信号失效树突状细胞疫苗:
给负责识别外来抗原蛋白的树突状细胞添加癌细胞特有的抗原CAR-T细胞疗法:
用改良病毒感染T细胞,使其产生可识别癌细胞特异抗原的表面受体前两个都是间接激活免疫系统T细胞,CAR-T直接激活,因此效率高.,但基本来说,还在初级阶段,不要抱很大指望.文章也讲得很明白,可以增加预期寿命,有些特定种类癌症,可以以"年"位单位增加寿命或者治愈.但是绝大多数接受免疫疗法的病人依然会死于癌症.
不懂这是神马技术
继续发展看看
引用 的话:有人说曹操杀华佗是杀害人才,这是以现代人的观点而不是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在那个时代,华佗在曹操眼里是“鼠辈”,比普通读书人的低位都低下,所以曹操才满不在乎的杀了他,那个时代所谓的医生根本就不算回事儿得了吧,魏晋时期读书人地位没那么高,甚至可以说在士族眼里也不过是蝼蚁魏晋时期是唯一一个可以被称为仁义充塞以至于率兽食人亡天下的汉族统一政权也就是说和元清一个级别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好消息!首个PD-1抑制剂在中国大陆获批!
今天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
就在刚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上市!苦苦等待之后,我们终于也正式进入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这是中国大陆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免疫肿瘤治疗新药。
欧狄沃在美国的商品名叫Opdivo,中国患者俗称O药。上市之前,它已是很多癌症患者都耳熟能详的药物,因为它在治疗多种晚期癌症中效果都很突出,屡屡创造奇迹。
这次,欧狄沃首先被批准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ALK阴性、以前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成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欧狄沃的上市,开启了中国肿瘤治疗新篇章,正如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肺癌研究大咖吴一龙教授的评价:”作为第一个在中国获批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欧狄沃将为医生及中国经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并让部分患者实现长期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今天开始,中国大陆的癌症患者再也不用冒险去其它地方购买免疫肿瘤治疗药物了!
PD-1类药物并不只有一个,为啥欧狄沃能成为中国第一呢?
因为它是第一个经过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能为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PD-1抑制剂。
PD-1在肺癌中的临床试验不少,但以往参与试验的患者都是以欧美人群为主,在中国患者中效果并不清楚,这直接延缓了药物在中国大陆上市。为此,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专门开展了代号为“CheckMate-078”的大型临床研究,评估欧狄沃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想看和传统化疗药相比,免疫肿瘤治疗能否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这是第一个在中国启动的PD-1抑制剂临床研究,中国患者占了90%。
结果非常成功!
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张图。中位总生存期:免疫肿瘤治疗组12个月,化疗组9.6个月,欧狄沃显著更好。使用欧狄沃后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伴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我们很有希望看到中国第一批把肺癌变成慢性病的长期幸存者。
另外还有几个重要数据:
死亡风险:与化疗组比,欧狄沃组可降低32%的死亡风险,欧狄沃胜!
客观缓解率:欧狄沃组17%,化疗组4%,欧狄沃胜!
中位持续缓解时间:欧狄沃组尚未达到,化疗组为5.3个月,欧狄沃胜!
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例:欧狄沃组10%,化疗组47%,欧狄沃胜!
总而言之,对于一线化疗进展或者不耐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欧狄沃不仅缓解率更高,副作用更小,而且成功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具体什么样的肺癌患者,适合使用欧狄沃呢?
这次它在中国上市,有几个关键点:
1. 以往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终于有了新选择。)
2. 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ALK阴性。
(这些患者通常没有好的靶向药,以往缺乏好的治疗方案,现在可以选择肿瘤免疫治疗了。)
3. 鳞癌和非鳞癌都可以。
(鳞癌患者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他们以前治疗手段很少,现在欧狄沃让鳞癌患者死亡风险下降39%,OS超过12个月。)
4. PD-L1表达与否都可以考虑。
(使用欧狄沃之前并不是必须做PD-L1检测,因为研究中发现,无论PD-L1表达与否,都可能从欧狄沃治疗中获益。)
在此之前,欧狄沃已经在超过60个国家及地区上市,是国际上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研究显示,接受欧狄沃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过去的不到5%提高到了16%,极大地改善了生存预期。对于部分患者,药物让他们常年与癌共存,成了超级幸存者。
即使是面对有“第一杀手”之称的肺癌,我们也不再束手无策。
欧狄沃在中国上市,让晚期肺癌患者普大喜奔。其他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曙光也越来越近。
在美国,从首次上市开始,它已获批15个适应症,用于治疗8种不同的肿瘤,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膀胱癌、MSI-H型结直肠癌和肝癌。
在中国,针对很多其它癌种的临床研究也都正在积极开展,包括了针对中国特别高发的肝癌、胃癌、食管癌等的III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很期待免疫治疗能给这些选择有限的患者带来更多好消息!
最后必须提一点:欧狄沃能在中国加速获批,除了感谢科学家,患者和公司努力,还得感谢中国监管部门的大力改革。为了加速革命性创新药进入中国,政府近年在加快进口药物审批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让更多好药能尽快惠及中国患者。
现在,随着欧狄沃的上市,患者终于可以不用冒险去国外买药,不用担心药物运输中损坏,更不用担心买到假药。
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我们一起努力!
(部分数据摘自BMS新闻稿)
本文首发在“菠萝因子”。
健康君编辑 | miffyyz
本公众号所发文章均为作者原创,并授权发表于“健康不是闹着玩儿(jiankangkp)”。欢迎读者转发给朋友或朋友圈。任何公共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媒体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盗用。联系我们,请发信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来说两句
点赞& 条评论&&&&&人次参与
查看更多评论 > >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知名企业招聘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新功能、新界面、新体验,扫描即可下载生物谷APP!
&&2018年欧洲风湿病学年会(EULAR2018)于6月13-16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会上,诺华(Novartis)公布了抗炎药Ilaris(canakinumab)全球性大规模心...
&&Cellecti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法国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基因编辑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即所谓的通用型CAR-T疗法(UCART)。近日,该公司在最新出...
&&尽管最近阿尔兹海默症(AD)研发领域坏消息不断,仅仅在过去的几个月内辉瑞、默沙东、强生等巨头纷纷折戟。6月12日,礼来也宣布,其和阿斯利康公司正在停...
日/生物谷BIOON/---通过寻找世界各地的海洋来发现和研究珍稀濒危的海洋动物的日子还没有结束。然而,一种新出现的用于分析海水样本的工具可能有助...
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病人更替间隙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对消除环境污染非常必要,而我们需要一份检查清单来作为指导清洁人员的标准工具。然而...
6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批准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的上市申请,开启肺癌免疫肿瘤治疗时代。百时美施贵宝同日宣布,CFDA已正式批准...
拜耳公司日前宣布,艾力雅&(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 两个新获批适应症在中国上市,分别用于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成人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
日&10日,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2018张江运动季之&大冢&杯第十届医谷网球邀请赛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网球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医谷网...
近日,默沙东(MSD)宣布FDA已经批准其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上市,治疗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MBCL,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个治疗这一疾病...
几天前,生物医药公司Sage Therapeutics刚刚宣布其重磅抗抑郁药物SAGE-217获得美国FDA的支持,有望加速研发进程。今日,这家公司又传出好消息:Sage与位于日本...
&&6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J Biol Chem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课题组研究论文Scaffold attachment factor B suppresses HIV-1 infectio...
&&苏铁属(Cycas)是现存苏铁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属,且多数物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处于濒危状况。该属共有115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以及东南...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RNA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化学修饰,参与调控RNA的翻译、降解以及可变剪接等多个过程,在胚胎干细胞干性维持、胚胎发育、配子发生...
&&据美国&侨报网&6月13日报道,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癌症科学应用研究所( IACS)与临床合作试验中心( CCCT)联合研制的一种实验药物成功阻止了...
&&睡眠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它占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对动物的正常生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乏睡眠则会引起一系列认知缺陷,甚至导致脑细胞的死亡。然而,关于...
旗下网站: |
Copyright& bioon.com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武单抗中国上市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