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派出所所长姓名和手机号

网站不保证寻子家长酬金承诺的有效性,知情人如需要有偿提供线索,请亲自与寻子家长联系确认,本网站及志愿者提供的寻人服务均是免费。     登记信息     类别:家寻宝贝  宝贝回家编号:2789  姓名:郑楚泽  性别:男  出生日期:  失踪时身高:100厘米左右  失踪时间:  失踪人所在省:广东省  失踪地点: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神山市场附近  失踪人特征描述:讲潮汕话,会一点普通话,浓眉,眉尖稍向上翘,鼻尖稍扁,丢失时剪平头。  提供准确信息者:(酬金:元)  能够护送回家者:(酬金:元)  其他资料:日下午5点左右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神山市场附近走失,平时孩子都是在家,没有单独出门的,家里是开加工厂的,他平时就跟员工玩,聊天。他胆子有点小,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在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派出所报的警。  DNA采集情况:已采  注册时间:  宝贝回家志愿者 QQ接待群:1840533  站务电话:(吉林通化)  宝贝回家寻子网 咨询信箱: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宝贝回家寻子网
http://www.baobeihuijia.com/  公益网站 宝贝回家志愿者为寻亲者免费服务 重点帮助16岁以下失踪儿童      
寻找郑楚泽    
这是一个噩梦的开始。郑楚泽,1998年出生,广东汕头市潮南区井都神山人,讲潮汕话,会一点普通话,浓眉,眉尖稍向上翘,鼻尖稍扁,丢失时剪平头,穿咖啡色衫和灯芯呢咖啡色裤,脚穿球鞋。孩子原本就读于潮阳恩益幼儿园,上下学都由校车接送。放学时间一般为下午五点半,日幼儿园放寒假因提前放学,3点多校车就将郑楚泽载到了家附近。由于没有提前通知家长,我与妻子都没在家。小楚泽步行回家后见不到父母,便一个人跑出去玩。之后再也不见踪影。最后一个看见小楚泽的是我们家的邻居,据说当天下午5点多,孩子还出现在井都镇神山市场附近,手里拿着一个面包边走边玩。  
发觉孩子不见的当晚,我们一家人跟亲戚朋友发了疯似的找遍了整个井都,车站,池塘。。。。所有该找的都找遍了,就是不见孩子的踪影。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恶梦,梦醒后孩子就能回到我身边,每天围着我转,喜欢问问题的他总是会喊着:“爸爸,为什么。。。?”孩子的母亲思儿过度,每天以泪洗面,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自己儿子却·······每次吃饭,她总是把儿子的小碗筷摆好,等孩子归来;而孩子的奶奶,年老的她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整天就是求神拜佛,求神仙保佑孙子早日归来,每年的过年,她总是把给孙子的压岁钱好好的保存着,等待孙子的归来。  
儿子走失后,我多次在本地和外地媒体登寻人启事,由此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少好心人的来电,只要有人说在哪里看到与儿子相似的小孩或是哪里有解救到孩子我都会去跑一趟,我不可以错过任何的机会,哪怕只是小小的机会。而在这当中也有很多是骗钱的,那些电话和信息根本数不清,形形色色的骗术。其中,被骗的最惨的一次是在2005年8月,当时接到一个来自新疆的电话,对方说要把小楚泽的眼角膜摘给一个老人,勒索8万元。我马上答应了对方条件乘飞机赶往新疆。可一到目的地,才知道这又是一场骗局。还有一个本地人居然假冒贵州人从而想骗赏金,在看到钱难以到手时竟威胁:&那你就来领孩子的尸体吧。后来此人被绳之于法。有个东莞的好心人打电话给我说小孩穿得破破烂烂地在路边乞讨,我当时听了心一揪一揪的,立刻跑了去,却是失望而归!  
为了找到儿子,我几乎踏遍了大江南北,新疆,江西、四川、河南、福建。。。因为这些是人口拐卖比较严重的地区……。每次听说哪里解救了一批拐卖儿童都会赶过去看看,听说哪里有卖孩子的也会过去问问,救助站、福利院更是常去的地方。哪怕是街边的小乞丐,会上前仔细打量一下。现在寻找儿子的下落已经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主题。记得孩子走失时记得家里的电话,却不知道区号。于是我打遍了全国的跟家里一样的号码,希望孩子如果在别的省打电话,可以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现在孩子还是没有消息,我们已经不知改怎么办了,希望政府帮帮我们这些痛苦的家长,帮帮那些可怜的孩子。  
郑楚泽的爸爸;郑进伟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希望大家顶贴,尽一点绵薄之力,希望宝贝能够早日回家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井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井都是汕头市辖镇,地处潮南区东部,东接海门港,南临南海,西连陇田镇,北与中心城区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43.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5公里;管辖14个村(居);人口87390人,15401户。【地形地貌】
区域地貌呈叶状半岛形,三面环水,海岸线7.5公里,沙滩向海面20米水深3-4米,北临练江,西北临龟头海,总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75亩,林地面积5486亩,水域面积17610亩,境内水域面积广阔。【自然气候】
井都镇地处沿海低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均气温21.5℃,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冷期短,暖期长,长年极少有霜冻、冰雹天气。
行政级别:镇
长途区号:0754
车牌号码:粤D
人口:约8.8万人
人口密度:2023人/km
面积:43.5km
邮政编码:515000
身份证前六位:440514
井都特色产业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富民政策,坚持走“巩固农业,提高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发展路子,在巩固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四大生产基地。现拥有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侨丰集团、汕头市农业龙头企业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潮南区农业龙头企业井都水产品发展公司等特色产业企业;拥有1万亩蔬菜基地,其中上南、平湖西两地共2500亩蔬菜种植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同时,还千方百计引导企业争创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其中,侨丰集团已通过美国FDA质量认证,其注册商标“珍味源”系汕头市重点保护商标;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绿都”牌种猪商标通过省有关部门批准认证;上南“潮绿”牌无公害蔬菜商标通过国家农业部和商标局认证。
井都基础设施
公路运输方面:公路海门、田心两个出入口距井都镇区仅7.5公里;井田公路贯穿全境,连接和葵路,往东可达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出入口,往西可达深汕高速公路田心出入口。供水方面:首期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能满足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需要。供电方面:有1万伏的,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需要。市场建设方面:有神山、上南、平湖西、和丰、古埕等5个综合市场,还有古埕水产品及上南蔬菜2个贸易点。
井都地方特产
井都菜脯:井都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个大、皮薄、肉白嫩。有早、晚种之分,早萝卜有马耳、长叶2个品种,多作家常食用;晚萝卜为南畔州品种,多腌制为酸甜菜头,晒制成菜脯。其种子可入药,称菜菔子。由井都萝眩晒制的色泽碧黄鲜艳,肉厚酥脆,味道鲜甜,可调煮多种潮汕汤菜,且富含糖分、维生素C、钙、磷等无机盐及淀粉分解酶,能助消化,促食欲,是佐膳佳品,深受群众喜爱。
井都各村介绍
  辖古埕、神山、上南、平湖西等4个社区,和丰、连丰、平湖东、平湖新、凤光、新明、陇尾、诗家、双山等9个村委。2011年有人口96969人, 17677户,有党(总)支部26个,党员1648人。人口比较多的有古埕、神山、上南、和丰、平湖西等5个村(居)。、姚是两个主要大姓氏,占总人口70%。
井都神山村
  神山村东与上南村交界,西与陇一村交界,南接南海,北接练江。村地名的历史沿革,是由始祖郑徵公、郑氏65世祖,从莆田露公之10世孙。郑徵公,又称解之公,生于北宋哲崇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宋徵宗宣和4年(公元1122年),福建试首中解元,历任广南道三泊漕运货泉都运使。公廉洁自持,忠勤请谨,生二子,诚子、禾子。时值宋室南渡,公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率子新奉郎郑诚和孙宣教郎郑峟,举家从莆田搬迁来潮。因爱潮阳山川秀丽,遂初居县城西门。后与其弟郑衍公之孙子,即郑氏67世祖郑升定居金浦乡。郑徵公见练江对岸隆井都一片平川,于是把金浦居地留给侄孙郑升。自己与孙择居隆井都神山乡,这就是神山的历史来由。  神山现有人口13956人,户数3600户,面积6230亩,耕地950亩,鱼池2500亩,林地2630亩,滩地等。社区两委干部10人,党员205人。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种养业。现有家庭作坊、羊毛织业加工等加工业共35家。  辖区内现有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6所,村教育文化福利事业机构1所。
井都古埕村
  古埕社区位于出海口,濒临南海,东南与潮阳区隔江相望,西与和丰村毗邻,距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出口2公里。自宋代创寨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一直称“古埕”。社区现有人口3600户、19619人,党员245人,村“两委”干部12人;村域土地面积8.18平方公里,其中1126亩,280亩,海、淡水养殖3057亩,滩涂162亩,9.28公里,海域面积27.8平方公里,是潮南区唯一有港口、码头、渔船的村庄。  古埕社区海洋资源丰富,群众有丰富的捕捞经验,是传统的渔业村庄,现有深海作业大马力渔船66艘(其中铁壳船3艘),浅海小马力渔船500多艘。有水产品加工厂15家,畜禽饲养企业1家,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其中汕头侨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养殖捕捞、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水产品深加工出口企业,自主生产品牌“姚船长”罐头蟹肉、冷冻面包虾等,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汕头市进发水产有限公司生产速冻蟹肉销往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东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猪育种与繁育,水产养殖,果蔬绿化苗木相配套的综合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联合育种协作单位,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无抗生素生猪生产基地。工业企业有汕头市富力港服装加工厂1家,家庭作坊以服装、毛织加工为主。  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老年活动综合楼、戏台、休闲广场各一处,骨灰存放楼一幢,垃圾转运压缩站一个,日能处理生活垃圾达50吨,社区基本实现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空气净化、照明亮化、污水无害化,是一个宜居宜业的村庄。  古埕社区地灵人杰,历史上曾出现过抗元英雄、潮阳县令姚鼎,墓葬于本村北门,系潮阳县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出现“潮中三凤”,即顺天府治中姚琛、南京兵部郎中姚瑷、广西参议姚绍等历史名贤;近代有50年代被国家主席任命驻突尼斯大使姚念,等等。  近几年来,社区班子团结协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呈现了政风正民风顺的新气象,社会和谐稳定,公共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正朝着富裕的新农村建设方向迈进。
井都上南村
  位于井都镇镇区,地处练江下游南岸,南临南海,东接新明村,西连神山居委,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204人,2451户,两委干部10人。社区现有小学2所,学生900人,幼儿园1所,幼儿700人。  上南居委是一个纯农村,农民主要从事蔬菜种植,淡水养殖。上南蔬菜基地是汕头市有名的蔬菜基地,是汕头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区之一。现有蔬菜基地面积2500亩,有无公害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1200亩,旱园面积33000亩,淡水鱼池面积1370亩,防护林面积1200亩。改革开放以来,经干群努力,建成了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连片,土壤条件优越。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调整种养结构,引进先进技术,主要蔬菜品种有:马铃薯、大白菜、春菜、包菜、空心菜、苦瓜、青椒、菜花、芥菜、白萝卜等,远销汕头、揭阳、深圳等地。产品注册“上南蔬菜”商标,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协调发展目标。
井都平湖西村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位于井都镇中部,地处练江下游内湾南岸,东邻平湖东村,西接凤光村,南濒南海,北背龟头山。  平湖郑氏乃潮之望乡剩族,自宋末创乡以来,历经七百八十余年传二十多世,子孙蕃衍遍布世界各地,历史之长,人文之盛,古今之沿革,山川之易改,风俗之文明,历历可考。因当地沙滩平坦宽广,故名平湖。  平湖西社区辖区面积3.5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869人,1779户,土地面积6250亩,其中耕地面积1240亩,鱼池面积1963亩。  平湖西党总支部创建于1953年,现党员总人数146人,两委干部9人。  平湖西社区是一个纯农业村居,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蔬菜种植、淡水养殖、家庭小作坊加工及外出务工。辖区内有家庭小作坊20家,辖区内种植的鸡爪番薯远近闻名。  平湖西社区是井都镇的文明之乡,历来尊师重教、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现有小学1所,学生800人;幼儿园4所,幼儿400人;文化生活方面有英歌队、龙舟队、潮乐演奏队三个民间艺术团体。  为善最乐、扶贫济困、造福桑梓乃平湖西社区传统美德。辖区内普安福利会、平湖西理事会两个福利机构平均每年划出专款约50万元用于扶贫济困、铺桥修路。  平湖西社区环境幽美秀丽,西侧有荔头山平滩突起,隔江与龟头山遥相对峙。春色夏夜,江面渔火点点,胜似繁星流动;秋晨冬日,沙滩人流涌动,宛若织锦穿梭,更有福田千年古寺,古井奇观独特。
井都平湖新村
平湖新村地处练江下游南岸,位于井都镇东北面,东与平湖东村毗邻,西与平湖西社区接壤,北濒龟头海池塭。原属湖西乡,自郑氏平湖六世祖开枝移居创平湖新乡(俗称磨湖寨仔)。人民公社后,改称练青大队,1983年与湖西大队合并为平湖西乡,1986年撤乡设村,称平湖新村。现有人口381户、2065人,党员54人,村“两委”干部5人,交叉任职3人;村域面积0.8平方公里,旱园面积380亩,水田100亩,水产养殖面积170亩。农业生产设施改进,增设自动化喷灌、硬底化排灌渠系,主要种植蔬菜、香蕉、甘薯等作物,是传统的农业村,是汕头市蔬菜基地村之一。工业企业有汕头市茂兴农副产品加工厂和顺和教育仪具厂等2家,家庭作坊以红木家具、服装、毛织加工为主。许多村民外出海南经商务工。  2005年以来,得益于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好政策,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扶贫挂钩单位、驻村工作组的支持帮助下,干群合力,内外同心,逐步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力搞好村庄建设,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实施改水改厕,修筑了村道水泥路面并架设全村路灯,新建学校礼堂综合楼、修跑道并完善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村人口文化生态园、同心广场和全民健身广场,种树绿化,设置健身器材及配套;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配套农家书屋、妇女之家、图书阅览室、弦乐室、文体室等,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了生产生活环境。村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汕头市文明村”、“汕头市生态示范村”、“汕头市宜居村庄”、“汕头市体育先进社区”、“潮南区党建示范单位”、“潮南区创建好班子先进集体”、“井都镇先进基层党组织”、“井都镇年度先进单位”等称号。
井都平湖东村
  平湖东村位于井都镇中段,东至连丰村,西至平湖新村,南至深汕高速公路,北至练江,是一个纯农村。  平湖东村由先祖从福建迁来定居,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辖区面积0.8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97人,1090户,党员83人,两委干部8人。常住人口2000多人,由四个自然村上乡、下寨、东溪头,渡头组成,统一行政管理。  平湖东村农业经济以农田和鱼池为主,农田面积700亩,鱼池面积800亩。全村以农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淡水养殖。  村内现有小学1所,村内设戏台,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健身广场和成德花园等活动场所。
井都新明村
  潮南区井都镇新明村位于井田公路地带,北为凤光村,南为上南居委。新明村现有人口3680人,户数686户,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0亩,鱼池500亩,林地及滩涂4亩。村委会6人,全村党员72人。  新明村以纯农业为主,家庭小作坊四家,特色农业产业有番薯、萝卜、花生、蔬菜等。  新明村的教育文化福利事业相对完善,现有学校1所,幼儿园1家,福利机构1个。  新明村历史人文始于宋咸凉年间,宋始祖盐使公出生,盐使公任元职任石桥头盐使官,晚年致仕后,创居潮阳古订乡(即举登),解放前故址为举登乡,乡氏是陈姓,解放后,重取名为新明村,全村由上池、寨内、上下门楼、林厝地四个自然片区合并而成。
井都陇尾村
  陇尾村地处练江下游南岸,位于井都镇东南面,东与神山社区毗邻,南与诗家村接壤,西接运头港池瑥。原属神山乡,自郑氏二十二世祖开枝移居创陇美乡人民公社后,改称一大队,2001年与陇二一、二大队合并为陇尾村。现有人口2871人,486户,党员50人,村支两委干部5人,交叉任职1人;村城面积0.75平方公里,旱地面积470亩,水田面积500亩,水产养殖面积160亩,滩地30亩。农业生产设施改进,增设自动化喷灌,硬底化排灌渠系,主要种植蔬菜,生柑,甘薯等农作物,是传统的农业村,是汕头市蔬菜基地村之一。  2004年以来,得益于党和政府扶贫开发好政策,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扶贫挂钩单位,驻村工作组的支持帮助下,干群合力,内外同心,逐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力搞好村庄建设。投入资金近300万,实施改水,改厕,垃圾卫生集点,修建村道水泥路面,并架全村路灯,新建排污沟石砺,种树绿化,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了生产生活环境。村先后获得省计划生育“汕头市文明小区”、“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潮南区创建好班子先进集体”、“井都镇年度先进单位”等称号。
井都陇二村
  陇二村地处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政府西南部,东北与神山地界接壤,西至坛头港,南与陇一村相邻。
陇二村历史悠久,创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地处陇地下方,称陇(龙)尾村。相传虱母仙于壬戌年(公元1382年)建寨门,并挖清泉井一口,尚存泉水清甜无比,远近闻名;寨门遗址有“龙尾古寨”石刻尚存。解放初期并于沙陇区联华乡,人民公社成立时,划入井都公社,陇尾下村、上村、新村合并为陇尾大队;1976年拆乡各自成立行政村后,合新村为陇二村;1980年-1983年下村、上村、诗家、新村合为陇尾乡;1984年-2005年成立独立陇二自然村;2006年至今与陇一村合并为陇尾行政村,陇尾村陇二现有班子4人,党员12人。
陇二自然村辖区总面积405亩,旱园108亩,水田152亩,鱼塘60亩;居住人口750人,125户,村民居住为砖木结构和钢混结构房子。
陇二自然村村民民风淳朴勤劳,主要从事水稻、生柑等农业生产、小规模水产养殖。
陇二自然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经多方筹资,建有新校舍一座。
井都连丰村
  连丰村地处练江下游内海湾南岸,位于井都镇东北部,东、南与和丰毗邻,西与平湖东村接壤,北濒龟头池塭。  连丰村吴氏一世祖吴翰学为宋朝进士,其子吴仕彦也为宋朝进士,父子二人皆考中宋朝进士,成为当时广为传颂的佳话。吴仕彦原居福建漳州,后考中进士官至潮州总管,迁徙至潮州并创建浦东吴村(连丰村),自宋末创寨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称浦东吴村,解放后至今,一直称连丰村。连丰村现有人口693户、3510人,党员43人,村“两委”干部5人,交叉任职1人;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亩,水田180亩,水产养殖面积560亩。农业主要是种植萝卜、蔬菜、甘薯等作物,是汕头市蔬菜基地村之一,是传统的纯农业村,没有工业企业。许多村民外出经商务工。  连丰村盛产菜脯,是“井都菜脯”的主要生产基地。其中城九、吴源两家菜脯厂通过QS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外。  现有小学一所,建于1988年,占地10亩,配有教学楼、礼堂各1幢,能满足学生就读。  连丰村地灵人杰,书香氛围浓厚,人才官员辈出,曾出现过吴仕彦、吴响等历史名贤。
井都和丰村
  和丰村地处井都镇东部,东邻古埕村,南濒南海,西接连丰村,北临练江下游,距潮阳城区约10多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总人口13232人,2380户,辖区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0亩,淡水鱼池1285亩,林地310亩,滩涂地157亩,村两委干部9人,4个村民小组,中共党员130名。  史俗称浦东乡(含连丰村),据传南宋咸淳三年(即公元1207年)建乡和丰村历,解放前浦东乡分为浦东姚,浦东吴,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合并总称浦东乡,分为六个地区。1953年组成若干个互助组,初级社,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1956年成为二个高级合作组,后改为两个行政村即和丰村和连丰村。  和丰村历史以产盐著称,有“盐乡”之称,市场经济转型后,因设备落后,引海水困难,产量减少,于1993年开挖成为淡水鱼池,淡水鱼、虾混养及销售一体,是村里的主产业,其次有浅海捕捞及农副产业,尤其萝卜(萝卜干)、番薯、瓜类等是村的特色农产品,现发展有小商品业和手工加工业为辅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  和丰村素有好学勤教之风气,教育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学校1所(前身为盐工子弟学校,近代称浦东学校,后改称和丰小学),学校占地14亩,校园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教育教学环境较优越。村设教育基金1个,有效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村有历史文物古迹一处——东来古刹寺,占地5000多平方米,据传始建于南宋末年,环境清幽,瑞气绕邑人,佛缘惠泽社,寺殿古建筑几经修缮,仿古创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是一座具有灵气的佛教文化及文物胜地,可供信众奉仰观光。
井都凤光村
  凤光村位于练江出海口南岸,东靠平湖西居委,西靠新明村,南倚深汕高速公路与上南居委地界接壤,北临龟头海与笔架山遥相对望,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凤光村周氏始祖仲勋公于元末明初(约公元1368年)从普宁溪南新乡调任于此任盐务官,后创寨定居于此地。因地形似凤凰,村寨位于龟头海滩冲积地,故历称凤洲村,于1958年改称为凤光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凤光村现有人口2449人, 458户,耕地面积425亩,鱼池滩涂400亩,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1个,中共党员67人。  凤光村主要经济收入靠蔬菜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是纯农业村,仅有家庭小作坊(制衣厂,羊毛加工厂)4间。  村现有完全小学1所,于2000年建成,可容纳就读学生500人,校就读学生为188人,教职员工19人,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50名,老人活动中心1处,可供老年人休闲娱乐。  凤光村人杰地灵,俊彦辈出,代有其人,祖祠历朝官爵匾额足以为证。十三世周凤来于康熙四十四年中乙酉科解元,康熙四十五年又晋中第十二名进土,钦点翰林院编修,并授为太子保赐探花,祖祠有“元甲翰苑”匾额。十四世周靖邦于康熙五十九年中举人称副元,出任东阿县正堂。民国期间廿二世周伟光于1933年出任定安县县长,1942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博士学位,后在联合国救济总署从事经济分析工作,1947年回国后任国民党政府审计部总务处长,并担任审计部财政部经济事务顾问。建国后二十二世周木炎担任江苏省委办公室主任。二十一世周裕贞曾任潮阳县县委委员,财政办主任。廿三世周贤盛现任陜西省邮政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现于国家科研单位搞科研和政府部门任职的乡贤仍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凤光村为统一周姓,支派蕃衍,源远流长,素有敦宗睦族之风。
井都双山村
  双山村地处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最南端,东南与陇田镇的南埔村接壤,西南与陇田镇的茆港村交界,西北与陇田镇的望上村溪桥连接。  双山村历史悠久,创于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63年)。由潮南区成田镇简朴村李双山移居我村,故命名为双山村并沿用至今,同时建有李姓祖祠,今尚有记载。  解放前双山村隶属广东省惠来县管辖,于人民公社建立时才由汕头市人民政府划为潮阳县井都公社辖下村。  双山村现有人口5000多人,756户,辖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232亩,其中水田面积450亩;池塘25亩,林地2080亩。村支部班子人数3人,支部党员45人,村委成员5人。  双山村民原居住都以砖木结构居住下山虎为主,于1995年后部分村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下,才有居住三层式钢筋混凝土楼房居住。  双山村为“三教”集结村,有信仰天主教约45%,基督教约占8%,佛教约占47%。现村建有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一座,建有校舍教学楼二层式四幢、礼堂一个。
井都诗家村
  诗家村在井都镇西南方,属诗家村委会,村背靠沙丘,东至林场渠道,南至工业园路,西至望上村交界,北至陇一村水沟。  四百多年前由杨姓祖先从澄海东湖迁入立村,解放前属惠来县管辖,称双新村,后两村拆开,称诗家村,现与陇新村合并一行政村。  全村总人口2090人,401户,其中陇新村87户,人口464人,辖区面积0.95平方公里。诗家村水田面积360亩,沙丘100多亩,鱼池40亩,村支两委4人,党员30人。陇新村水田面积105亩,旱园30亩,鱼池13亩。  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现有小学1所,兴建教学楼一栋,内设幼儿园,一至六年级各一班;老人娱乐室一间,
.f井都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热门搜索: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都瑞泡沫泡
公司电话:6680188
公司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 古埕居委会
查看企业信用信息
扫码下载微猫APP
公司法人代表:姚群东
区位信息:
公司网站:
企业人气:共( 25 )人关注;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都瑞泡沫泡简介:加工销售泡沫制品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行业公司
汕头纤维、橡胶、塑料制造业企业推荐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池街道内充公南山街东45号702
地址:中国 广东 汕头市泰山路西侧南山工业区
地址:汕头市大学路26号西交物流园A座12号
地址:汕头市天山路成德工业村E座506
地址: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龙湖区
地址:东厦北路159号新世界家俬城内金都红木世家
地址:中国 广东 汕头市龙湖区长江路龙湖工业区H1座中梯三楼
地址:金平区金平工业园区qq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涌东路1号
纤维、橡胶、塑料制造业企业推荐
地址:广东
地址:中国 广东 东莞市虎门金州2区2排11栋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蓬南工业区08号
地址: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 广东省汕头市金凤路与潮汕路交界处
地址:龙湖区金砂路108号永发大厦
网友对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都瑞泡沫泡 的留言点评:
提示:暂时没有用户对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都瑞泡沫泡 留言点评!如果你对该公司有什么疑问或是建议,或者有相关业务想咨询本公司可以在此留言;
我的称昵:
联系方式:
(电话/邮箱/MSN)任选
留言内容:
输入验证码:
最新加入企业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当前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市潮南区区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