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笔记本小米耳机上的摁键F1摁键塌了 然后我懒得换 就百度查的方法把整个键盘包括触摸板全都锁定了

笔记本触摸板关不掉
笔记本触摸板关不掉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键盘字母上面的和F1F2F3......F12全没反应,2个键盘都这样,_百度知道
键盘字母上面的和F1F2F3......F12全没反应,2个键盘都这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是笔记本,有可能是fn键卡住了,你检查下,台式机的话你键盘要是USB的·那就键盘坏了,如果是PS口的,那可能是主板插口坏了
台式的2样键盘我都有
两种都是你说的情况?你这种情况最好就是找个确定是好的键盘,USB最好,试试,如果还有问题,换个插口,再有问题那就是你电脑主板的问题,PS口的话一样好键盘还这样主板的问题
采纳率:73%
如果是笔记本可能是你把键锁屏了!
重启电脑,把键盘线重新插一遍
电脑插口问题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妹子,你可真是懒得可以啊,非的坐着啊,真是服了···|妹子|一字马|老干妈_新浪网
妹子,你可真是懒得可以啊,非的坐着啊,真是服了···
妹子,你可真是懒得可以啊,非的坐着啊,真是服了···
1.妹子,你可真是懒得可以啊,非的坐着啊,真是服了2.妹子,就找个东西而已,你至于再来一个一字马吗?真是醉了3.妹子,虽然你爱学习的心值得鼓励,但是这个地方是不是不太合适啊4.兄弟,你真会吃啊,雪糕配老干妈,真是一个好吃法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干了这件事…》 精选一人物档案姓名:何浩东区域:总部-技术中心职务:Android开发工程师入职时间:日性格:豪爽、外骚我是何浩东,来自广东揭阳。从家里到东莞不用3个小时,平时想回去,周五晚上下班,交通畅顺的话,9点钟就可以到家吃个肠粉或者一碗牛肉粿条,所以没觉得这里离家有多遥远。相对我工作过的广州来说,还是在东莞比较有归属感,因为大学在东莞读的,在这里也待了有将近10个年头,很喜欢这座城市。我是2013年加入团贷网的。那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某一天早上,我突然接到团贷网人事的面试电话,然后中午就匆匆忙忙赶过来面试。其实当时,我并没有主动投简历,也没有想跳槽,过来面试的时候,看到一楼营业厅有好多美女,立马就有了跳槽的冲动。那时候在松山湖工作,别说美女,连个女的都少见。因为每天能跟美女一起工作会是非常有激情和动力的,所以就加入这个大家庭。我目前的工作是开发团贷网APP的安卓版和另外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日常工作一般都是先跟产品经理“撕逼”,然后跟后台接口人员“搞基”,再跟测试“亲昵”,最后版本完美上线。我的职责是,做好本分工作,保证负责的模块,发布后不要有bug,不要让客户吐槽。当然也有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加班加点来解决。用时间来换取解决方案,虽然这是最笨的办法,但我觉得,工作的意义不是你的任务完成有多快,而是开发出来的产品用户的体验怎么样?有多少人用?用得爽不爽?这才是重点,一切为客户服务。跟团贷网走到现在,最大的感触是自己老了。团贷网的职员平均年龄是27周岁,很显然我是超龄员工。这里不仅美女多,年轻人更多,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鞭策着我,让我也跟着一起去努力、去探索。中学时代,我曾想过当一名播音员,但是家里人都不支持。他们不希望我进入体制内,因为我是农村娃,没多大背景,所以让我学一门技术,以后好讨生活。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播音也是一门技术活,进不了电台,可以进广告公司,还可以当婚礼主持。只怪当时见识太少,了解的不够多。至于我为什么有个播音梦?那要从小时候说起了。有一天偶然听收音机,然后喜欢上那个主持人,后面跟她写信(不小心暴露了年龄),还有电话来往,聊聊心事、日常生活等。她说我的声音可能适合做一名播音员。年少的我因此受到了一点鼓舞,开始有了梦想。大学期间,我曾获得了一个广东电视台实习的机会。虽然实习的工作是打杂,帮人订盒饭、接送演出人员等等,但是我当时干得挺欢乐的,因为那毕竟是离我实现梦想最近的一次。后来,跟不少主持人聊天得知,他们大多不是播音专业出身,但都是抱着一腔热情,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如愿成为了主持人。可惜我年少眼光短浅,缺乏毅力,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敲代码,生怕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来到团贷网后,发现居然也有播音节目,我内心就骚动起来了(嗯,程序猿是闷骚的),但还是不敢去尝试。直到有一天企业文化中心的肖纯英找到我,突然说让我去试试,可不可以?当时我那个激动,简直就是遇见知音和伯乐,心想:“你咋知道我好这一口?”后来,一期又一期节目地去尝试录制,终于顺利通过内部审核,最后成功播放出去。说实话,当我听到自己的录音后,很尴尬,自己都觉得是在装,每次都想把自己的声音快进,对自己的播音各种不满。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感情能表现得自然一些、气息更稳一些。不过,跳开这些技巧方面的不足,能够实现,心理还是美滋滋的,所以感谢团贷网,在给大家营造开放、轻松的工作氛围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至于纯英当初为什么找我,有一次私底下问过她。她说,在我们获得去年足球赛冠军的采访中发现我特能说,所以想找我试试。哈哈,我想我应该就是“程序猿”中的另类——那个外骚的“程序猿”。现在是个开放和互联的时代,没有谁能够抱着自己的那一块技术就能独当一面,一个封闭的“程序猿”是走不了多远的。所以,我希望自己除了技术以外,也能别有所长。当然,谈梦想的时候,还是得做好本分工作,不断提升技术技能,希望自己的技能有更高一个级别的提升,希望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文:何浩东;责编:洛儿编辑:TUTU《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二此次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北大学生在顶尖咨询公司实习,最终毕业时拿到麦肯锡与壳牌offer的励志故事。也许你并没有那么出色的学校与成绩背景,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故事没有借鉴意义。因为,如果你有耐心把这篇长长的故事读完,也许会收获一些比“信息”更加有价值的东西——在你自己的追梦途中,能够支持你的力量。The Story of a Paranoid, by Victor LIUPreface: The Maverick and His Dream我非常不在意其他人如何评价我,我不为任何人活着,因此别人的评价不会增加或者减少我的效用。如果你认为表扬我或者批评我可以增加你的福利,那么OK,这是一个帕累改进,我支持你做这种有益的尝试,并感谢你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Victor LIU“这是一个特立独行者”——不熟悉我的人往往如此评价我。其实,我只是不太喜欢随大流,不关注其他人的评价,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并且强迫自己不断努力而已。 “我从来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活都和其他人不同。”这是我对面试官关于我track record问题的回答。当初中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课程的时候,我翘掉所有课程,把自己关进学校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做完了几乎所有可以拿到的初中物理竞赛题,初中毕业时,我拿着物理和英语两项竞赛的全省第一名进入高中的理科实验班;当高中所有人都在冲击竞赛奖项、为高考而努力奋战时,我独自一人在不到10平方米的学生会办公室里整理编写出40多万字的学生会制度化建设材料,高中毕业时,我手握中央电视台2个英语竞赛的全国前二、美国高中交换经历、3个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奖励,以全国十佳、省级优秀学生的身份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的资格,进入这个待了4年的园子。我是带着梦想来的——继续自己的学生工作,4年以后去某个牛校读个PhD……正如刚进高中时的踌躇满志——物理国际奥赛金牌。3年后,结果也跟高中几乎一样——所有当初设立的目标没有一个实现,但却在另外的领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并且最终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出路。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从2006年秋天开始到2008年秋天,我15次申请McKinsey、BCG、Monitor、RB、Bain五大咨询公司的实习或全职职位,只有4次成功。曾无数次地被击倒又站起,因为我坚信,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有好的结果。我在北京夏天的酷暑中奔波于两个实习的公司之间。当其他人都在享受空调时,我每天拿着40元人民币的补贴,挤3个小时的公车上下班。 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拼命啃着那些案例和方法论。当其他人都在享受暑假时,我看到“strategy”、“structure”、“market”、“profit”就想吐。 去餐厅吃饭,喜欢看菜单上的pricing,喜欢看服务的process;上课,喜欢看老师课件的layout,看完后开始独自苦思冥想可以如何改进这些东西。走在路上,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店招;去超市,看产品的包装、陈列,然后开始思考它们的branding和marketing。 有人说我患上了强迫症、有人说我是偏执狂、有人说我是maverick(特立独行的人)。只因心中有梦。Chasing Daylight如果现在的我是所谓的“牛人”的话,我相信任何“牛人”的背后都有些难为人知的事情而且并不那么耀眼甚至灰涩。 ——Tow,《生活:依然奔跑在路上》大一的开始是在迷茫和慌乱中度过的。关于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我总不愿多提,总之是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在反复思考、反衡之后,做出了上大学以来第一个最正确的决定——辞去所有的学生“干部”工作(当然因为客观原因拖到第二学期才全部执行完)。我至今记得,那天是日,距我开始担任学生干部4567天,很好记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承载着我太多或是美好、或是艰辛的回忆。辞掉工作后生活开始变得悠闲起来,除了上课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想做,也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于是和女友在未名湖边盖满我们的脚印,吃遍北京**小小的街道中**小小的餐厅,通宵K歌(她唱我听)。没有烦恼,更没有追求。学期结束,除了坚定和我在一起的女友和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我什么都没有。(当然,我更愿意理解成“除了一些次要的东西,我什么都没失去”。)冬去春来。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开始心慌,觉得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我的头顶好像笼罩着一大片乌云。难道我的大学就这样了?!于是去老法学楼顶层的办公室找导师谈话。与这位学识渊博,曾在美、英、澳三国求学的老师的谈话内容已经不完全记得了,但是导师的意见是明确的——如果不想做学术,就不要去国外读PhD,否则会很痛苦。很快,我做了大学生活中第二个最正确的决定——不出国了,我要工作!于是,开始漫无目的地搜寻“找工作”的信息,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BBS上有“intern”、“job”等等版面可以查找信息,只能通过各种不专业的渠道搜集零碎的信息。曾经和女友一起去某个家教培训机构投过简历;曾经成为心理学系的“职业被试”,以为那也是一种工作;去听欧莱雅E-Strat的宣讲会,发现我们这些大一的孩子被忽视,郁闷了很久……那时我的状态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无头苍蝇”;而那时的我则是彻头彻尾的两个字——“无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拯救了我。 通过某种途径知道有一个“TILIP(达傅斯国际领袖培训营)”项目在招人,于是去听宣讲会。那时觉得能去香港实习、美国交流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实际上确实也了不得,见下文),反正也没事,投个简历试试吧。于是有了我人生第一份简历——我至今还留着那份标题是“Resume”、4页的、极其丑陋的所谓“简历”。找老师写了推荐信,买来一个大信封,投到了指定的地方,便不再理会。 我不知道负责的师兄师姐是被我的勇气打动了还是被我的无知逗乐了,我居然收到了面试通知。然后在某个早晨,穿着运动服的我捧着北大的地图找到一个叫“临湖轩”的地方,第一次参加北大的面试(其实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面试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是北大的人)。估计是因为英语比较好的缘故,居然通过了一面。二面是小组讨论,一个穿T-Shirt的小孩(我)加4个师兄师姐,我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反正结果是通过了。三面是跟项目负责人见面,一位香港的教授。好心的师兄悄悄提醒我——要穿正装。于是拉上女友去当代买了有生以来第一套正装,跟“机器人”似的(女友原话如此),把西装所有的纽扣都扣上(那个时候不知道西装应该怎么穿,现在后怕,幸好没有买8颗纽扣的西装……)去参加三面,居然又顺利通过了。 最后剩下6个人,除了我这个小孩以外都是师兄师姐,在农园3楼的某包间中和往届参加项目的学长一起吃饭。当时的我真是年少无知,后来才知道,那天10多个人中有2位后来去了Morgan Stanley,1位去了Goldman Sachs,2位去了BCG……(偷偷说,当年的小孩现在到McKinsey了,也算没有给师兄师姐丢脸) 吃完饭,收到邮件——“今年你被拒了,大一的学生不适合参加我们这个项目,让你来吃饭是为了让你对这个项目保持兴趣。非常欢迎你明年再申,为你保留机会。”郁闷了很久很久,没想到当年是这个项目最后的一年……算是一个遗憾吧。 不过认识了这么多师兄师姐算是我大学最宝贵的收获。后来这些好心的师兄师姐都不断地指点我,我终生感激他们。2006年4月,在大牛师姐(现在Morgan Stanley)的介绍下和女友一起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大学SIFE团队,成为presenter,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大区比赛。第二次穿西装,知道了KPMG和HSBC这些公司,知道了原来business world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参加决赛,第一次去上海,远远地望见KPMG亚洲的COO、HSBC中国的CEO等真正的business leader,觉得自己还有那么多需要做。 2006年5月,申请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团,成功,被任命为人权理事会**。 2006年5月,在大牛师兄(现在Morgan Stanley)的照顾下加入了第一届“京(JING Forum)” ,成为两个大一代表之一(另外一个是高中认识的老乡,现在的SICA**,呵呵)。 在光华楼地下一层005教室中一遍又一遍地排练presentation,通宵跟着师兄师姐们改PPT。开始上联合国网站看那些条约,开始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的规则培训。尝试着查阅那些中国和日本环境问题的资料,似懂非懂地读着……不再通宵K歌,不再无所事事,没有再去过未名湖。开始忙碌,开始喜欢上这种充实的生活。 大一就在这种新生活中结束了。云层突然裂开一条缝隙,透出一缕阳光。我别无选择,只能追逐这若有若无的阳光。Straight from the Gut我知道我很笨,但是我愿意学。 ——某位成功的前辈在我的印象中,大学生活只有大二是无比清晰的。如果说我现在的skill set能够满足一个entry level的consultant的要求的话,这里面的大部分skills都是在大二这一年中历练出来的。9月,在北大开“JING Forum”的中国部分,然后去日本参加日本部分的会议,见识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人。10月唯一一次代表北京大学出征,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地区初赛第一、复赛第二;全国半决赛第一、决赛第二、总决赛第四。没能给学校争光,跟求职关系也不是特别大,不在此赘述。但是有一句对很多人逆耳的土话我却不得不说——“英语好什么都好办,英语不好什么都不好办。”我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0月,开始担任SIFE北京大学团队的**,和女友一起带着27个人的团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年得到了太多师兄师姐的指点和帮助,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不过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如果要详细写可以再出一篇文章了,大家如果想详细了解的话,去听SIFE北大团队的宣讲会吧(我不是做广告……)。后知后觉地知道了BBS上有一个版面叫“intern”,看见一个叫“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公司招一种叫“PTA”的职位,好奇地点开看看,发现几个问题——不知道什么叫“consulting”、不知道什么叫“PTA”、不知道为什么一个Boston的公司要到中国来招人。于是开始上网搜寻,找到BCG的主页,看了看公司的介绍,得出了一个至今想起来都好笑而荒谬的结论——这个公司看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于是又投简历,仍然是4页纸,不同的是这时知道标题不能叫“Resume”了,不过改成了花体字的姓名……毕恭毕敬地用大号信封装好,挂号信寄出。然后,自然杳无音信。后来某一天突然开窍,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BCG,还害怕了好一阵,别因为我的“卡通版”简历上了公司的……我与咨询的第一次接触到此结束,两个字——失败。但是通过这段时间效率极低的research,我却不经意地做了一件无比重要的事——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咨询。大二上的一门职场英语课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关于职场的那么多知识,比如简历应该怎么写、衣服应该怎么穿、谈吐举止应该如何……我觉得我像一个白痴,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于是开始认真地学,把邮件的签名档改规范、在BBS上找模版重做自己的“4页版”简历、知道原来还要写cover letter……进步很慢,但是却很stable。不停地向各种公司投简历,没有一个回音——也难怪,谁会要一个刚上大二的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人呢?11月,参加Universum公司的一个Focus Group,知道了还有employer branding这个行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这个公司的老板发了一封邮件,说我很愿意去公司帮忙做事情,谋个打杂的职位。没想到跟老板一拍即合,记得当时在东门外炭中火吃串,算是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工作offer。于是取消掉原定中寒假和女友一起去新加坡的计划,一放寒假立刻到上海投奔姑姑家,开始实习。实习的工作很简单,promote公司在香港的一个调研项目,要在上海找到足够多的香港大学生参加这个调研。我很感激老板给了我那么多机会,但是我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尽了一切办法也只能获得香港7所大学中2所的官方支持,远远达不到公司预定的要求。而且这份工作确实跟我的能力非常不相符,每天干得很不顺手,也很不愉快。于是两周,准确说是10个工作日以后,正好学校有事,我就辞掉了这份工作,飞回四川帮老师干学校的活。 寒假过去,Universum公司再次找到我,让我在北京协助一个瑞典的咨询师做调研。我需要自己寻找调研的对象,并全程翻译4个focus group。想尽一切办法,才通过表哥和一个老同学找到合适的调研对象,又张罗着预定地点、翻译问卷……在赛特工作了2个下午。工夫不负有心人,老板很满意我的工作,临走时给了我一大笔奖金。不过我倒最珍惜我学到的技能——从此我能独立组织focus group了,这也让后来的一个supervisor着实吃了一惊。“intern”版上暑期实习的信息多了起来,投了McKinsey Summer BA,和预想一样没有任何回音。然后一个叫“Monitor Group”的公司开始招暑期实习生(不怕大家笑话,我当时第一反应真的是“班长集团”……),上网查公司信息,发现战略管理课上大名鼎鼎的Michael Porter居然是这个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毫不犹豫——投!这次简历规范多了,一页,HBS模版,有cover letter。不久接到面试通知,那时Monitor还在霄云路的现代汽车大厦808。穿上已经有点习惯的西装去一面,问了一些关于学习、领导之类的问题,然后面试官让我提问,我“童言无忌”地问——“我是大二的,你们为什么给我面试机会呢?”也许是没有任何做作,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我居然通过了。一周以后,再次不远万里去二面,这次是一个“case interview”,管它呢,无知者无畏,啥都不懂,想到哪说到哪,没想到又通过了!(不过这次面试给了我一个极其错误的信号——case interview不用准备,直接导致我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内所有case interview全部挂掉!) 三面是在又一周以后,5个小时的小组讨论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咨询工作的压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乐趣。面试完以后给我的反馈是“If not better than others, you are at least as good as them.”于是开心地回学校等好消息。 一周以后,会计学课上,熟悉的电话响起——“你被拒了!” 当头一棒。 无比郁闷了很久很久……直到一年后才听出了一点门道,我当年是大二,不太符合Monitor的战略,也不知道是实话还是对我的安慰。不过,这是我与四大咨询的暑期实习最近的一次,此后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四大咨询暑期实习的终面了。然后就是再投BCG,请一个师姐帮忙带简历到公司,结果杳无音信。后来听一个很耿直的师兄说:“你的简历打分通不过,大二的学生肯定缺少很多经历嘛,暑期实习你还是不要抱希望了。”又是好一阵郁闷。 日,极度郁闷中的我在日志中写下“大二,难啊!真的没人肯给我一个机会吗?我真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差!” 机会来了。 好心的师姐看我可怜(汗一下……),决定给我根救命稻草,大咨询是进不去了,那就从小咨询干起吧——Analysys,本土IT咨询的领头羊,去不去?那时的我跟饿狼闻到血腥味一样,毫不犹豫——去! 没过几天,我海投简历终于有了收获,Sinosure也给我发了暑期实习的offer。饥不择食的我选择了照单全收。阿Q一下,瞬间有了2个暑期实习。 暑假转眼间就到了,利用英语比赛获奖去吉隆坡休了个短假,回来以后立马投入到梦寐以求的实习生活中。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暑假到了。Swimming AcrossIf you are not careful, it can chew you up and spit you out. But if you work hard, you can really hit it big, and I mean, REALLY BIG. ——Donald Trump,《The Apprentice》7月,开始在Sinosure实习,工作的内容是研究几个国家的,一个3人小组共同写出一份报告。报告涉及到**、经济、社会、、行业背景……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那时的我还不会做任何的research,于是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在google和baidu上找数据、找信息、找评论文章,在公司的数据库中找行业数据…… 每天挤公交车上下班,来回要3个小时,没有空调……回学校经常是8点多,匆匆洗澡以后在闷热的宿舍中煎熬。 不久又开始Analysys的实习,好在Sinosure的supervisor很是通情达理,同意我一周到公司1-2天,其他时间在学校工作。Analysys的supervisor也同意我一周到公司3-4天。于是我每天白天去不同的地方,晚上回学校再干另外一个公司的活。在Analysys做的项目是我至今做得最深入的项目——给Intel公司做某些产品的marketing战略和sales toolkit。独立设计问卷,独自进行电话访谈和面访,独自打车穿梭于北京的各大写字楼中,跟公司IT部门的人谈论我都不明白的问题……回到公司啃Intel发过来的技术白皮书,看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 接下来就是跟supervisor一起开client meeting,做PPT改PPT,写最终报告的草稿……supervisor完全把我当成了team的主要成员,而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经验的实习生。这种信任也给了我压力——我做的PPT会直接给客户看,我做的访谈结果会被team完全信任……丝毫不敢懈怠。头天晚上做PPT熬夜到半夜2点,学校太热睡不着又在阳台上站到3点想storyline,早上9点就独自主持focus group,下午整理好会议记录就要在team meeting上汇报……一个月过去了,报告出了雏形,Intel的项目也找到点感觉,渐入佳境。接下来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北京的夏天阳光下,40度的高温,我穿着衬衫打着领带穿梭于、国贸、嘉里中心……在沙丁鱼罐头似的718路上思考着、总结着……暑假的两个月异常艰难,像一个初学游泳的人在浩瀚的海洋中扑腾,不时地呛两口水,但最终还是顺利活着上岸了。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许是对的。 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话是一定对的。 ——Tow,《生活:依然奔跑在路上》大三眨眼间就开始了,我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正式开始担任SIFE北京大区的公共关系经理,负责SIFE在北京的**、媒体关系和赞助商联系。9月,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向BCG投出简历,1周后,向Bain投出简历。 某天,“intern”版上有人报收到了Bain的面试通知,然后又陆陆续续有电话面试……我的电话依然静悄悄,邮箱空荡荡。直到一切又归于平静,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给一位师兄发去邮件请教:“你觉得我是不是可能不适合咨询?”师兄回复得很快,两句话:“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没人能相信你了。不自信的人不仅不适合咨询,而且往往一事无成。” 再次当头一棒,然而这一棒却把我敲醒。 第二天,收到BCG面试通知。周末去的时候真是人山人海,后来才知道,80个人参加面试,最后录取了40个。我是早上第一个面的,面试官很和善,但是我却很郁闷——居然自我介绍都没让我做,一句英语都没说。上来就是一个cold call模拟,然后是用excel求解一个问题,10分钟不到就让我出来了。回家的车上,心都凉透了。 一周过去了,我正在Analysys的办公室做项目的收尾工作,师兄发来短信“祝贺你过了”。10分钟后,电话打来,正式通知我通过了面试,进入BCG PTA pool。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日,中秋节。立刻打电话给女友,晚上奔赴金钱豹……(我承认我过于激动了)国庆是在美国过的,Goldman Sachs赞助的一个活动,去了以前没有去过的美国东海岸,看了传说中的Niagara Falls,第一次住在New York Hilton,第一次去了传说中的Trump Tower买了一条领带,怯生生地在Goldman Sachs的executive面前做presentation。但是那时的我已经明白,投行不对我的路,因此心里是很平静的。 回国以后接到电话,去BCG上第一个项目。这时已经会一点cold call和desk research了,于是天天在办公室享受着饮料和点心,开心地做着喜欢的事情。BCG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地方,supervisor很nice。断断续续地做了好几个项目,自己的skills也在不断提升。 期间由于SIFE工作的缘故联系了Monitor的面试官,又辗转建立了SIFE和Monitor的合作关系,认识了不少大牛师兄师姐和咨询师。有时聊到我的发展,半开玩笑地说让我去做PTA吧,也没真当回事。3个月过去,考完试就回家过寒假。某天正在超市购物,一个电话打来,一通英语,搞得我没反应过来。“Pardon”了一遍才听清楚是Monitor的面试官,想让我帮忙做一个research,在家做一天的远程工作。欣然答应,就这样成为了Monitor的非正式PTA。没有想到的是,在Monitor的工作一干就是一个学期,一共做了7个case,是我投入最多、了解最深入的公司。可惜最终仍然没能有缘,这是后话。寒假开始是又是一年大规模暑期实习招聘的时候。先后投了McKinsey、BCG、Monitor、RB。 寒假期间就接到McKinsey的邮件,通过了Summer BA的简历筛选,邀请笔试。终于可以和大麦过招了,着实激动了一番。回北京后就是笔试,McKinsey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我从清华五教走到北大48楼的宿舍,洗了个澡,电话就来了,通知笔试通过,第二天电话面试英语。第二天逃了一节课,跟一个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外在电话里聊人口迁移对于环境的影响,我才说到第3个point他就打断我说:“I know you have more points, but I think I’ve got what I want, McKinsey people will contact you, good luck.”于是顺利拿到面试通知。 噩梦开始了。那时的我踌躇满志,想着拿到offer以后就能成为Summer BA,然后暑期好好干,直接转正……没想到梦还没开始就碎了。McKinsey一面,我是第一个面的。第一轮,PEI(personal experience interview)非常顺利,但是case卡壳,那是简单的marketing sizing啊!第二轮,面试官一直跟我聊兴趣爱好,先说喜欢的车队再说喜欢的车手,他把case设定为分析F1在中国的发展,都快做完了我才忽然意识到这就是case!面完是早上10点,我一直等到12点,在会议室享用了Domino’s的好吃的pizza,然后被面试官叫出去。他带我进入一个会议室,坐下来,告诉我,机会很有限,虽然我的communication skills是所有candidate当中最好的,但是我的case不够structured,因此希望我再多练练——被拒掉了。首战失利没有引起我应有的重视。接下来BCG因为我在PTA工作中表现不错,免掉了我的pre-talk,直接进入一面,仍然排在第一个面。一面第一个case,完全失败,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也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二个case,面官的style非常特殊,完全是引导式的,上一个问题做不出来整个case都没办法进行下去,压力非常大,整个case也做得非常不理想。不出所料,一周之后收到拒信。后来得到insider information,我的rank是“below average”。 没过多久第二次参加Monitor Summer Intern一面,当时想着“去年都过了,今年还怕过不了?”结果还真挂掉了。一面当天三个面官我都认识,公司安排了一个我最不熟悉的面我。Fit interview不错,case我自己感觉也还可以。面完后忐忑中正想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以利终面,不想直接收到拒信。问师兄,一天后告诉我——“case第一题的数算错了,其他一切都没问题。”于是头年进入终面的我被挡在了终面外。噩梦结束,四大咨询中有暑期实习项目的三个全部挂掉,我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恐慌。 McKinsey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某天刚结束一个项目,累得半死,正在睡午觉,接到McKinsey的电话,说有一个项目需要part-time帮忙,问我是不是愿意去。我迷糊中答应了,结果让我马上就去……于是起床、洗漱、换衣服,第二次到嘉里中心。Supervisor很nice,也很专注于工作,没寒暄几句就直入正题,帮一个内部项目搜集信息。于是断断续续地在公司和学校两边做事,2个月以后项目截止,也没再派活,我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大三下学期是上大学以来最忙的一个学期,不仅不停地投暑期实习、不停地被拒,同时也在几个公司来回做case。昨天整理兼职工作和实习的资料,一看吓一跳,在BCG和Monitor参与过的case居然前前后后有11个之多,其中有8个是在大三下学期中完成的。经常是周一接一个项目,周二又来另外一个公司的一个项目。我照例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照单全收,于是造成疲于奔命的情况,白天去公司做一个项目,晚上回来在宿舍再加5个小时的班做另外一个项目。中微考试之前一周还在同时做两个项目,有3天在宿舍几乎除了睡觉吃饭上洗手间都在电脑前做事,做完直接躺下,早上又接着干,连洗澡和洗漱都省了。当时跟朋友笑称我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践咨询“50/50”工作方法的“咨询师”。好在supervisor对我的工作还算满意,不过我却真要累趴下了。 这期间了解了很多咨询的工作方式,学了不少方法论,再加上很多supervisor细心地、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各种知识,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自己的skill set也在不断建立。这个学期中还看见Bain又在招人,激情已经减退了,cover letter也懒得写了,直接平信一张纸的简历寄过去,没想到2周后的一个下午,直接打了一个电话简单问了两个问题就被录取了。后来参与过Bain的一次培训,觉得公司的culture跟自己不是很fit,况且也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就没怎么参与case。不过一个副作用是看起来我好像在所有四大咨询都实习过了……挂掉几乎所有的暑期实习之后,眼看就要卷铺盖回家了。危难之中,RB给了我机会,暑期实习只有一面,而且很巧的是面试用的case背景是我刚在另外一个公司实习的时候完全了解的,于是顺利地把所有经过改编的产品名称、竞争对手名称等等全部一一“还原”……估计把面试官都搞郁闷了。不出所料拿到了暑期实习的offer,但是我并不高兴,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首先,我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实习,我的简历能够通过所有公司的筛选,我的问题在于过不了case interview;其次,更多的实习并不能提高我的case interview的能力。所以,是做出战略调整的时候了。 某天在地铁上,听着北大05级新生文艺汇演的主题歌《最初的梦想》,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泪流满面——“最初的梦想 / 紧握在手上 / 最想要去的地方 /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我觉得我当时的状态肯定吓坏了旁边的很多人……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去公司做项目或者下班,我都必听一遍《最初的梦想》,算是让自己奋起直追的一个动力吧。还有一个跟咨询无关的事情,3月看见Shell在招聘,依据“找实习是凭兴趣,找全职工作则必须海投”的原则,申请了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一面在Shell的国贸办公室里进行,4个问题选1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然后就是不断地问“Anything else?”希望能想出更多的points。一面后2个多月(汗死……),通知二面,之前有一个准备会,详细讲解了二面的方式和流程。回来以后我在日志上写了一句话:“Would be a shame as a consultant if I do not pass this time.”我实在太有信心了。二面一天以后接到电话,果然通过了,8月到马来西亚参加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 近两年在咨询世界中的蹒跚学步、摸爬滚打带给我的不仅是简历的丰富,更是提高了我的problem solving的能力,Shell的面试让我充分认识到,背景并非那么重要,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能者为王。暑假开始之前,我对自己做了一个总结:对于case interview,我是杂牌军,有专业背景的人是正规军。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对于我去年Monitor的侥幸,借用生科大牛同学的话:“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而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 在困境和迷茫中给师兄师姐发邮件请教。得到几个主要意见:第一,要彻底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样的lifestyle;第二,case interview是可以准备的,并且是可以通过准备提高到一个很高层次的;第三,今年就业形势严峻! 大象并非不能跳舞,但是要让大象跳舞则需付出百倍努力。Pour Your Heart into It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由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你的KNOWLEDGE只能得到11+14+15+23+12+5+4+7+5=96分;你HARDWORK也只能8+1+18+4+23+15+18+11=98分;而只有你的ATTITUDE能得1+20+20+9+20+21+4+5=100分 ——佚名的寓言考完试,飞回成都忙学校的事情,某天正在开会,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McKinsey。问了问相关情况,然后宣布将在某地办一个简短的周末聚会,帮助一些愿意申请McKinsey全职职位的学生了解公司,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我觉得天上掉馅饼了,居然大麦还能记得我这个没有通过一面的人!于是7月11日飞回北京,7月12日、13日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体验了一把consultant的lifestyle,与一帮senior的consultant深夜在“大通铺”宽敞的客厅里玩杀人游戏……跟nice的聊了很久,谈理想谈职业谈人生,哈哈。两天以后的收获是——获得McKinsey提前面试的机会,9月初面试Business Analyst!我觉得天上又掉了一个馅饼,然后思考了很久,为啥就让我面呢……得出的结论是——想那么多干嘛,掉馅饼就吃呗。7月15号开始在RB实习,第一天去,没派活;第二天去,还没派活,去问了问,说让我等着。第三天等不及了,痛下决心,开始把所有跟case interview有关的材料全部翻出来,列了一个清单,开始读。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一共3000多页啊……我整个大学也没看那么多东西啊……不过,为了毕业以后不“回家养狗”(老妈原话),只能忍了…… 后来某天,老板好象突然发现我没事,开始给我零零碎碎地派活,我也就忙里偷闲地断断续续地读那些材料。8月15号实习结束,一共读了600多页,算是对case interview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实力仍然不足。歇了两天,8月20号奔赴马来西亚,在兰卡威这个度假胜地参加Shell的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40多位应聘者被分成5+2个小组,为Shell Gourami(虚拟的国家)制定一个5年的商业计划。这下我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东南亚的英语只能听懂大概70%,印度英语只能听懂大概40%,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听不懂可以请他们重复,但是他们相互说话的时候我总不能说“我没听懂,麻烦你们俩重说一遍”吧……所以我跟同去的HR说:“我觉得我只来了半个人,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其次,我没有任何的专业技术背景,连石油行业的什么upstream和downstream都不懂,刚去的时候一头雾水。刚开始按照自己的做事方式(当然是咨询的方式,breakdown,analyze……),发现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后来也就全乱了。总之那4天很累,很沮丧,觉得自己是除了咨询别的啥都干不了了,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定型了。崭新的A330从KLIA这座我最喜欢的“全球最好”的机场腾空而起。望着KL特有的一地金黄和远处若隐若现的KLCC,我觉得被逼上了绝路。从马来西亚回来,接到McKinsey通知,9月5日workshop,9月12日面试。接下来的两周是最痛苦的两周,除了准备面试基本就只剩下睡觉、吃饭、上洗手间、洗澡、去买生活必需品了。而且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在想着case,比如吃饭的时候想着估计一下某种餐厅的market size,买农夫山泉的时候想着corporate strategy,就连洗澡用shampoo的时候都在想PG的product line……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对case的分析当中,买个烧饼都忍不住想跟小摊老板说你这个business可以如何如何改进……正是那时突然理解了McKinsey咨询师与牧羊人那个笑话……9月5日,McKinsey举办的面试前的workshop。一个mock interview让我突然从心底意识到,我上路了——consultant讲的思路和我脑子里想的几乎丝毫不差。回家以后发现那3000页的材料看不完也没必要看完了,于是拿出纸笔,总结了3页的outline,正如平常考试前那样。这3页outline陪伴我度过了之后所有的面试。正如俗话说的,把厚书读薄了。 9月12日,北大迎新的日子,决战的时刻到了。一面第一轮是在某大PAR的房间里进行的。照例首先是PEI,问在那么多咨询公司里面工作过觉得有哪些差异,然后是case。准备了这么久,第一次真刀真枪实战,犯了一个错误,算数算错了。面官安慰我:“Don’t worry, you are doing fine.”一面第二轮,调整好心态,做得比较顺利。 面完又是吃pizza,我注意到Domino’s换成Papa Jones了。不敢多吃,吃了一个slice,直接导致我下午饿得不行。吃完以后直接被面官叫出去,面色凝重地把我拉到一个小屋里,关上门,说:“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你还是不错的……”我瞬间郁闷了,跟5个月前的话一模一样啊,接下来一定要说“但是呢,机会有限……”结果面试官继续以平静的语调说道:“接下来还会有人面你,以下是给你的feedback,在下面的几轮中要注意……”我狂汗,居然有这么宣布结果的……等了2个小时,吃了一个Starbucks的水果杯,开始二面。二面第一轮,一大堆数“扑面而来”,占据了我整整2张草稿纸。好在我脑子比较清醒,没有算错。算完了长出了一口气,说:“That was a lot of calculation.”面试官都笑了。二面第二轮,PEI照样没问题,不幸的是case再次卡壳,对于一个数跟面官发生分歧,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后来想起来应该是我们沟通出问题了,我的理解是“earnings per order”,她的理解是“earnings per service”。总之算是完成二面了,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不知道是不是能通过这据说是最难、最考验人的二面。 本来说当天出结果,后来说出不了,那就周一吧,周一又是中秋节……结果回来就收到带有很明确暗示的email——“You did great today.”开心地过了一个周末,周二接到电话:“恭喜你通过了,以下是给你的feedback……”收到4个“Good luck”的邮件,感到温暖,受宠若惊。接着又接到电话,一周后终面,面完决定是否发offer。 我知道还差最后一步,于是再次向师兄师姐求助。好心的师兄感冒了还给我讲了半个小时,师姐更是将当年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email我。McKinsey的几位面官也给我极为有用的feedback。有太多的人在支持我、帮助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期间意外接到Shell的offer,是在中国唯一通过Gourami Business Challenge的offer。我告诉妈妈:“不用回家养狗了。” 一周以后的9月26日,再次来到公司,在我面前的还有最后一关——两位PAR的面试。 难以想象这些我曾经仰望的商界领袖就在对面与我“拉家常”——“高中在哪读的啊?”“英语怎么学的?”“成绩怎么样?”“你得的奖学金都是谁设立的啊?”“你觉得咨询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啊?”期间问我为什么不去投行,我反问“您不觉得我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是无比正确的吗?”于是两人一起开怀大笑。case例行是要做的,不过更随意了,其中一个更是刚开了个头就告诉我“可以了,不用做了。”两个小时后,所有面试结束,被告知会很快出结果。又被告知,如果通不过,18个月以内不可以再申。 我告诉自己,McKinsey毕竟是McKinsey。无论结果如何,我已尽力了。Epilog: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最初的梦想 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范玮琪,《最初的梦想》走出嘉里中心,阳光洒在地上。跟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爸妈“面完了,等待结果,我很有信心”。下午4:09分,电话在我并不期待的时刻响起——“方便说话吗?”“恭喜你拿到offer了”。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平静地道谢,跟家人打电话通报。 后来才发现3:59分老板就发邮件给我了——“You should really enjoy your National Day holiday!”可惜晚了二十分钟才看到。或许一年是一个轮回,日拿到McKinsey的全职offer,距离日拿到BCG的PTA offer正好一年零一天。第二天,收到大牛师兄的邮件,没有套话,只有简短的四个字——“继续努力”。我知道,他是最支持我的人。 打开邮箱,向曾经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发出感谢信。 打开日程表,排出2周休假,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再听一遍最熟悉的《最初的梦想》,不同的是,不再泪流满面。我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来源:乔布简历↓↓↓阅读原文Only the PARANOID Earn More Money!《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三人物:叶永珊职位:中心专员三分钟热度因工作而改变如果要用五个字来形容我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大概就是“三分钟热度”。幼儿园时,我觉得芭蕾衣服好看,就吵着要学跳舞;小学时,觉得钢琴声音好听,就跟着邻居的老师学弹琴……但这些都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坚持下来。所以,现在的我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却没有一样是擅长的,导致毕业出来面试时,面试官问我有什么特长,我也答不出。如果网购、看电影、逛街可以算特长,那我应该是可以名列前茅的,哈哈。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面试了很多工作,要不就是自己不满意别人,要不就是别人不满意自己,都快要得“面试恐惧症”了。幸好,经人介绍我试着向团贷网投了简历,没过多久就收到面试邀请了。带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来到公司,一个下午见完了人事专员、经理、部门经理,当时感觉自己的表现不太好,觉得应该通过不了,谁知道当晚就收到录用通知书了!当时感觉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所以决定先就业再择业。现在工作之余,我就是个宅女,不太爱运动,比较喜欢看书,“煲”电视剧,去旅游,偶尔也会去看下演唱会,支持下喜欢的明星,感受下气氛。但是,就是这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我,在公司做客服工作也两年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眨眼两年都过去了,这也是我正式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步一步成为优秀的客服我在公司的职位是客服专员,负责接听客服热线以及在线回复用户问题。没有做客服前,总认为客户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接下电话,解决下用户的问题就行。其实,这份工作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在这两年多的工作、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客服的工作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作,客服是用户与公司交流的桥梁,也是公司对外形象的一扇窗口。后来,我被分配到集团旗下品牌——当客服,当时,你我只有我和我师傅两个客服。刚接触的时候,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师傅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接待用户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遇到无端被骂的情况,在电话里不停地道歉。但更多的时候,用户都很有礼貌,如果我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客服部门的工作量不同于其他部门。有时候,一天的客户量可以达到人均500个,几乎每个月都是单休。有一年国庆节,我还连上了10天班,每天都重复着:“您好,欢迎致电你我金融,我是客服珊珊,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和“感谢您的来电,祝您生活愉快!”这两句话。但不管多艰难,我们都挺过来了。可以说,我见证了你我金融的成长。一开始APP有一些不足,遭到用户吐槽,但浩哥跟我说了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其实你在手机上看,我们这个APP色彩很丰富,操作很智能,但是放在电脑上,它其实就是由很多代码去组成的。在这一堆代码里,只要错了一个字母,就很可能会导致这个APP瘫痪,不需要多,一个字母就足够让这个APP出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需要技术人员去维护、去抢救。如果你因为这小小一个字母就去责怪平台,责怪技术人员,对平台失去信心,那还怎么好好工作呢?”自那以后我不再轻易去抱怨,而是努力去为解决问题出一份力,可能力量很渺小,但我选择拼尽全力,这样就不会后悔。除了外部问题,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作为客服,要对接的部门很多,比如、支付、技术等中心。学会与人友善沟通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毕竟我们一直都是用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不是面对面对接问题,所以就更需要学习沟通技巧。在你我金融,我明白了,亲身实践的道理比书上看的要印象深刻很多。这也要感谢浩哥,因为他是个很好的上司,没有架子,很好说话。虽然一开始他来到公司也是一个新人,但是他努力去了解公司、了解下属,很快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了。应对挑战,熟能生巧现在,我除了客服的工作外,还兼做质检工作,内容基本就是就负责检查客服的在线回复、电话录音,定期开展质检会议,帮助客服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度。质检的工作,可以说完全没有接触过,很多东西都要自己摸索出来。为此,我请教了团贷网的质检“前辈”,再结合自己的理念,制定了你我金融客服中心的质检规则框架。现在,我基本每天一共要听近30个客服人员的录音,还要同时看客服人员的在线回复。虽然这个工作量对我来说是有点大,但我还是可以如期完成。在我眼里,质检工作不应该是跟客服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质检的存在就是为了监督客服的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务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给到我们的用户。质检除了听录音、看回复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公司的电话系统,让客服人员可以正常打电话。维护系统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我以前觉得打电话,只要有部话机,线路通了就可以打,但是这中间夹杂着很多复杂的过程。刚开始接手时手忙脚乱,生怕调错一个端口就会导致所有人打不了电话,因此对系统的每一步操作可以说是小心翼翼。但熟悉之后,很多东西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熟能生巧这句话是真的,做得多了自然就熟了。我的工作就是每天这样重复着,在外人看来,或许跟一个文职人员差不多,但是我跟文职人员不同的是,我的工作乐趣更多!因为,我觉得学会从工作中找乐趣是很重要的,只有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才能更专心,更认真地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你我同行】相关阅读01【你我同行】你我金融品牌策划经理李贤基:品牌是使命,不是口号02【你我同行】你我金融客服中心主管甘浩:用户虐我千百遍,我待用户如初恋03【你我同行】你我金融技术中心高级C++开发工程师 李卫忠:做技术也要有工匠精神04【你我同行】你我金融财务中心钟小芳: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05【你我同行】你我金融技术中心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吴泽福:所谓优秀就是认真努力做事06【你我同行】你我金融技术中心测试组经理邹星星:团队领导者应该做整个团队的waiter07【你我同行】你我金融技术中心张玲玲:女生也能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08【你我同行】你我金融技术中心运维工程师黄小鑫:不断学习是程序猿的必备技能之一09【你我同行】你我金融客服中心外呼组长蓝星:客服是平凡的岗位,却是不简单的岗位文|豆子点击【阅读原文】,想借就借!《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四点击上方关注我们最有钱的东莞人,你知道是谁吗?在最新的中国富豪榜中他在全国12,身家1000亿是最有钱的莞商但他却极为低调,开着20多万的小车每个人都用过他设计的产品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他就是张志东45岁,身家1000亿张志东,1972年生,东莞人,圈内有个别号就是“东莞仔”在最新的胡润富豪榜上他以1000亿身家排名全国12位比京东刘强东、小米军都要多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张志东是腾讯创始人之一,做了16年的腾讯首席技术官被称为马化腾背后的“男人”马化腾的QQ号是10001,张志东的为10002足见他在腾讯中的地位,是腾讯第二号人物1989年,张志东以全班最高分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和马化腾同班,两人成绩拔尖,张志东的成绩甚至比马化腾更好张志东放弃出国机会,与马化腾一起创业就有了如今的无处不在的腾讯计算机技术大牛QQ成功的头号功臣张志东出生于1972年,广东东莞宝安人,家族几代在农村耕读。他出生时,家中还有几分薄田,种点花生和甘蔗。张父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毕业,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母亲是教师,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亲情环绕、备受呵护的张志东数学很有天分,从小坚持学“奥数”,业余痴迷围棋和象棋。深圳中学就读时,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在一个计算机夏令营里,张志东接触了软件编程,特别喜欢。上高中后,买了第一台电脑,他就整天“宅”在宿舍敲代码,一敲就是一整天。1989年,他以全班最高分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和马化腾同班。在校期间,二人都属于成绩拔尖的一波,但张志东成绩更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更强。圈内普遍认为,张志东是计算机技术天才,不仅在深圳大学是最拔尖的,即便在当时整个中国计算机发烧友的圈子里,他都是翘楚。与一般技术人员不同,张志东痴迷技术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实现“技术改变生活”的梦想。但是工作久了才发现,自己每次辛苦设计的功能在客户那里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作用,根本达不到大的效果,所以这让他心有不甘。正好当时马化腾找到张志东,并跟他讲了将互联网和寻呼业结合起来的想法,希望能有一席之地施展拳法发张志东在马化腾的鼓励下加入了创业团队,日,腾讯正式起航。加入腾讯创业后,一款即时通讯产品的开发,让张志东有机会去实现梦想。1998年8月,奄奄一息的腾讯试着竞标广东电信的一个项目——开发一款类似ICQ的中文即时通讯工具。这是一个内定项目,腾讯注定失败。但是,马化腾拍板要把产品开发出来先养着。在张志东带人开发名为OICQ的产品过程中,一次技术讨论会上,马化腾提出一个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非常有名的问题:“我们的用户在哪里上网?”在此思路下,张志东配合马化腾进行了几项技术微创新,让QQ得以胜出,也成就了腾讯:江湖流传一个关于张志东技术能力的美谈:他搭建的系统架构在后来QQ用户达到以亿计量时仍能支撑。由此,张志东被誉为“互联网最牛架构师”。对此,张志东曾耿直回复,“那时首先是希望能活下去,然后是不要让用户掉线,少挨点骂。所谓‘天才’都是被逼的结果,‘最牛’架构是腾讯几代技术人员兢兢业业、不断改进换来的”。从1999年推出第一个测试版本便以友好界面和人性化功能设计迅速得到网友口碑相传的QQ,注册和在线用户数一直呈几何数迅猛增长。2014年,QQ最高同时在线账户超过2亿;2016年第四季度,QQ月活账户数达8.68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达2.44亿。中国好员工注重方法论和用户体验作为打工者,张志东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好员工,跟随马化腾16年,从没有爆出不和或者因为利益闹矛盾的事情,而论能力,更是没得说。在张志东眼里没有完美产品,只有用户体验好的产品。马化腾说他“是最能站在用户角度毫不妥协的人,而且始终保持着这份‘固执’”。OICQ上线后,张志东根据网民体验,不断发现和修复漏洞,第一周就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激发了用户使用热情。后来QQ几乎每1到2个月就更新一个版本,这在PC时代非常少见。当年在黎明电脑上班的时候,他工作就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曾有几个兄弟跟他恶作剧,看他加班到这么晚,第二天早上给张志东打电话,跟他说大家都请假了,今天不去了,并鼓动张志东也不要去上班了,但是去到公司一看,张志东依然准时出现在公司上班。张志东工作是一个很注重方法论的人,他对待产品有两个理念,一个是“三个柱子顶起一颗球”,他要求产品在每次改版时一定要有3个革新点。另外一个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在他眼里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用户体验好的产品。所以他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用户体验不断改进、改进、改进,即使微不足道,但随着产品的不断更迭,产品一定会越来越适合用户。张志东很注重用户体验,他经常研究用户使用习惯、需求、功能。腾讯内部有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在会议讨论中,张志东很少对方向、计划等发表观点。但是偶尔冷不丁提个问题却绝对直接、犀利,都是站在最普通用户的角度,直指产品或业务本质。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思维让腾讯在很多生死关头最终胜出,比如QQ与MSN 决战、微信出台石破天惊等。为人低调,身价84亿美元却只开20多万的宝来如果你欣赏扎克伯格身价2000多亿还开着一辆丰田的品行,那么张志东就是中国版的扎克伯格。当腾讯高管都在买别墅、开游艇、购宝马的时候,张志东却常年开着一辆20多万的宝来汽车。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听说张志东换新车了,激动地奔走相告。有人问:换的啥车?答曰:一辆新宝来!对于张志东来说,人生理念不在追求物质,更在追求技术的精湛!虽然张志东在腾讯位高权重,但是他却没有一点架子,而且很能为员工着想,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暖男,内部员工都称他为“大师兄”,每次有新人来公司报道他都会跟新人一起吃个饭,当员工失败的时候他会拍着肩膀鼓励,攻坚的时候他会写邮件鼓劲,离职的时候他还会手写卡片跟员工送别。他不仅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团队最需要的支持,还为腾讯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做出巨大贡献。1998年春节后的一天,在一间简陋的咖啡馆,张志东被马化腾描述的机会和“主打产品”打动了,决定放弃出国和他一起创业,他辞职甚至比马化腾还快。那时创业并非时髦选项,为了前途未卜的创业而放弃去美国的机会,张志东的“大志”和魄力可见一斑。早期公司开发哪些新产品由张志东掌管的研发技术部门决定。“QQ秀”最初是由市场部门提出的,在决策层会议上,仅听了一半汇报,张志东就站起来表态:“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产品,应该马上做。”他还抽调三位程序员和一位美工支持市场部。腾讯由此开始从工程师文化向产品经理制转型。2009年5月《开心农场》在QQ空间上线,用户流量巨大,第一天就把服务器撑爆了。团队负责人预估在未来两个月需要增加至少上百台服务器。他给张志东发邮件,没想到十分钟就收到回复,并一次性批复了近千台服务器。腾讯没有森严的层级关系,创始人经常越过中层管理者直接找基层员工讨论产品问题。不少技术员工都有过被张志东叫到办公室“聊几分钟”,但一聊起产品就讨论几个小时的经历。腾讯员工60%是技术人员,被认为是公司的最大资产。对技术人员的爱护和培养为腾讯技术创新打下牢固基础。张志东手下早期技术员工的发展都很好。最有名气的一位当属任宇昕。任2000年进入公司,在张志东领导的开发组负责编写腾讯第一个基于网页的BBS社区软件,3个月后被张志东提拔为网页Web组组长。最初,任宇昕对管理毫无兴趣,只想做一名极客。当时,腾讯内部最有技术挑战的部门是QQ服务器小组,任宇昕要放弃BBS开发组组长的职务,申请加入QQ服务器小组做程序员,半年间三次提出请求,但都遭张志东拒绝。张志东认为任宇昕堪当大任,仅作一名程序员是大材小用。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非常正确。任宇昕华为出身,“狼性”十足、热衷冒险。后来他被指派负责沉于谷底、士气涣散的游戏业务,并把其做到无限荣光。任宇昕一路从公司增值开发部总经理做到公司首席运营官。到2015年9月,他已经统领了腾讯旗下六大事业群中的三个,还出任了腾讯影业董事长。一路走来,为腾讯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离任腾讯甘当“马化腾背后的男人”2014年3月,张志东发表公开信宣布离任。自2004年腾讯上市后,他又陪跑10年。在大多数创业团队成员选择上市便套现离开,或最初志同道合的中国最终成为悲催的“中国散伙人”的当下,腾讯团队打破合伙创业的一些铁律,互相成就,实属少见。林军在《沸腾十五年》中是这样描述张志东的:张志东的确值得尊敬,一是其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即便是他的对手,都对这点佩服得五体投地。QQ的架构设计源于1998年,10年过去了,用户数从之前设计的百万级到现在的数以亿计,但整个架构还是适用,真的难能可贵,甚至说不可思议。张志东值得尊敬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对物质上的追求极低,在腾讯创始人们纷纷买别墅、开游艇,高管集体团购宝马的态势下,张志东一直开着20多万元的中档车。以下附上张志东卸任之际,给曾经共事过的同事发的一封道别信:各位同事,我怀着感恩和欣慰的心情在写这封信, 我将辞任腾讯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在公司永不停息的发展和努力奋斗中,不知不觉已走过十六个年头,从27岁走到43岁,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日子,我和所有腾讯人一起,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互联网大潮,伴随团队一起成长,这让我的职业生涯感到特别开心。对交棒接力的思考我不是一个能力全面的人,领导力不是我的强项,在一家过两万人的企业里任职管理层,我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上近几年来,身体状况不太好,体力和精力成为一个大瓶颈。我深知公司所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需要领导者全心投入和充沛精力,决不可以倚老卖老。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在公司培养出更全面的技术领导人,可以接替我更好地带领公司走向未来。2年前我开始和Pony、Martin深入沟通我的想法,经过多次深入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用两年的时间,在公司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帮助技术领军同事成长和完成交棒接力的过程。很开心看到,经过多年的融合实战锻炼,公司的管理团队已有很长足的进步。 Ls 带领的 TEG, Mark/Dowson 带领的IEG/MIG/SNG, Allenzhang带领的微信团队,这两年来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组织变革。他们几位和团队一起风雨同行多年,无论在技术能力,在带领团队的领导力上,特别在企业文化上,都已取得团队的高度认同,他们已能很好的接棒。正因为伙伴们的良好成长和组织的进一步成熟,使得我可以有机会很放心地离任管理层,更换一种生活节奏。离任管理层之后,我新的工作是将是腾讯学院的培训讲师,致力于公司技术理念和文化理念的传承工作。 在帮助公司技术产品的同事成长助力上,一直是我未完成的心愿和兴趣所在。原来在管理层的工作太忙,很惭愧在这里花在腾讯学院的时间很少,贡献也少。希望退下管理层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完成这个心愿。对团队的感恩十六年前,Pony和我在做IT工程师, 我们有一个梦想,梦想我们可以做一个互联网产品给很多人用,同时可以养活自己。因为一个朴素的梦想,因为创业伙伴之间的相互鼓励,我们开始了腾讯的创业之旅。一个小公司能否凭技术和服务能生存下来 ? 我们完全没有把握。幸运的是我们遇上了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浪潮,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具有浓厚的创业气氛, 出于对互联网的热衷,我们一头撞进了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感恩创业伙伴和管理团队,我的个性比较急躁和固执,能力不全面。 是创业伙伴们对我的包容,让我可以发挥所长, 修正我的缺点,帮助我成长。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难关,难免经常有激烈的争论,但腾讯的管理团队一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包容多种个性的伙伴,相互扶持,凝聚力量。能和这样的伙伴一起共事一起成长,是我的幸运。感恩所有的腾讯同事。在许多同事身上,我感受到十年如一日的热忱和坚持。要做好互联网服务是挺苦挺累的事情,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用户的期望不断在提升,团队每天奔忙于各类改进,时刻面对各类突发事件,为了不让用户失望,腾讯人十年如一日用心的投入。许多可敬可爱的同事,他们并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而是用心做一份事业,用心帮助身边的同事。在他们身上,可以让人感受到团队的魅力。在公司的每一天,我都可以感受到腾讯人的正气和朝气,每天都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对腾讯未来的期许公司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必然会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我最关心的并不是业务得失成败,而是团队文化的凝聚。在我看来,一项业务受挫了,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能让腾讯人全心投入,努力奋斗的原因,并不是公司收入、市场份额、升跌这些外在因素,而是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气场,小伙伴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渴望通过技术和产品改变世界。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将催生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腾讯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期望腾讯人能时刻在意用户感受,永远对用户体验战战兢兢,永远对社会、对行业持敬畏之心,期望腾讯人能打造出让社会和行业受益,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平台。最后,祝福所有腾讯的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Tony张志东的辞去从一方面上来讲,对腾讯来说无疑是十分痛惜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上看,他只是从前线退居幕后,他依然关注着腾讯的成长,用自己的热情影响和鼓励奋战在产品一线的员工。正如马化腾所说:“即使Tony不在管理岗位,他对公司人才培养的热忱和努力,依然会在腾讯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链接:东莞区域其他上榜富豪排名姓名财富(亿元)公司年龄1张茵家族450玖龙纸业602张中能、郭梅兰夫妇155东阳光61,
-3马鸿、黄晓旋夫妇140搜于特50,
-4何思模110易事特525杨志茂、朱凤廉夫妇100新世纪科教拓展54,
-6陈润光、陈健明父子80光大地产647王文城家族65大中-8张佛恩63龙泉659莫浩棠家族59三正5010郭东林57以纯4611刘学斌57富盈4512黎俊东、李咏仪夫妇49粤丰环保-13陈礼明48昌明-14梁志斌47新世纪房地产5215伊洪卫42岭南园林5216郑耀楠39都市丽人4217林海川、潘俊玲夫妇38宏川45,
-18王君扬家族35华康4019李旭亮、温琦夫妇30勤上光电51,
4220莫志明家族30名冠7321吴丰礼29拓斯达3722张绍日29众生药业6123陈明永28OPPO4824罗爱文26快意电梯5225何锐平25丰泰542625团贷网3027莫树明24名冠-28赵晓群23捷荣技术6329胡近泰21嘉荣超市-上榜的广东富豪《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五人物档案姓名:何浩区域:总部-信贷服务中心职务:档案管理主管入职时间:日性格:内敛、诚恳我是何浩,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还有培育我茁壮成长的第二个家——团贷网。东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正如团贷网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公司。一直以来,我与团贷网一起,扎根于东莞,成长于东莞。日,我加入了团贷网。过去、现在、未来,公司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保持一个稳中求进的状态,分公司一间一间的开业。很荣幸,我能亲眼见证到这一切,与公司一起发展壮大。来团贷网之前,我是从事客运行业的人员管理工作。几年来,我曾对职业发展感到过迷惘,因为工作中的挫折而质疑、否定自己,压力一度让我迷失了自我。感恩自己在迷失的时候,有领导的信任与包容、同事的鼓励,还有爱人的支持,让我坚持坚定了信念,找到了方向。目前,我是一名档案管理主管,主要负责统筹管理档案组工作,具体职能有以下四项:(1) 规范和完善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拟写工作办法、操作细则、通知要求);(2) 安排分配总部档案组工作;(3) 监管分公司档案管理工作;(4) 规范合作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收到档案妥善保管、借出档案合矩、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也许在大家眼中,档案管理只是一件简单的行政工作。它不像、网络工程师那样有个高大上的名称,也不像市场营销岗位那样可以为公司带来切实可见的利润。但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无可比拟的。工作的意义在于提升自己,超越自我。我在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过挫折,也出现过错失,但是我清晰知道,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磨练机会,是我人生阅历中的一次宝贵经历。从以前,只会机械式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到后来,在领导的指导下,会站在不同部门的角度,思考不同的情况,不断把总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规范更细致,对自己及各档案管理员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紧跟公司的发展步伐,不断去完善和规范工作流程,让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公司的总体发展同步,与时俱进,为推进公司业务的有序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工作的意义在于做好工作。档案管理员工作其实是很繁琐的,每天收集或借出一叠叠的资料,面对密密麻麻的台帐,但它却必不可少,所以把档案管理工作做细、做实,是很重要的。可以这样说吧,将档案管理比喻成一个细节,细节虽小,容易被人忽略,但做好了细节,它的作用确实不可估量的。曾经因为自己的不严谨,将档案资料摆放有误,最后,要逐份翻查上千份档案资料,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至今都时刻在警醒自己。所以,我对总公司及各分公司档案管理员都是同样要求,我希望,我能以自己的经历去警示和教育他们,档案管理工作可能是繁琐,但是必须要做到不止一般的细心和耐心。工作的意义在于寻找存在感。在这个岗位上,我想寻找自己最大的特色、发挥最好的状态,做一名优秀的员工,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同。人要有理想,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而且理想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都要有新的理想。理想是一个目标,鼓励自己不断向更远、更高的目标去努力,这是工作的源动力。所以,在这我想鼓励一下我们的小组成员,希望大家步伐一致,共同努力,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要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为了理想而努力工作!下面是我们小组各成员写下对自己加油打气的话:吴憬:享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地与同事一起努力做事,一起克服工作上的困难。祁彦君:扎扎实实,埋头苦干。苏美玲: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张桂英:少说话,多干事。吴嘉琪: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陈守不住忽视和平淡,就难以达到辉煌。不忘初心,竭尽全力,勇往直前。愿日后,我们依旧记得当初自己发过的“毒誓”,无悔于这段热血飞扬的青春。文:何浩、洛儿编辑:TUTU《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六目前在全国 20 多家 Costa都能喝到这杯程序猿咖啡为了讨好程序猿,阿里云做出一个非常牛bi的决定,联合 Costa 开出一家只属于程序猿的“码农咖啡”馆。除了独具一格的店内装潢,这家店还加入很多与程序猿工作相关的门店装饰(触目可及的键盘、鼠标、代码),咖啡店内还设有一块“程序猿挑战版”,程序猿可以在上面出题,进行代码接龙,成功解题的客人还可以带走一个定制咖啡杯。▼对于阿里云的这个决定,多数上班族纷纷点赞,在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能有一个供员工悠闲喝咖啡的时光,实在是太幸福了。羡慕的同时也抛出了疑问,为什么要叫码农咖啡馆?阿里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因为什么?我们先来科普一下码农是什么意思?▼码农顾名思义为编码的农民,尤其是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依赖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社会需求大量的IT民工投入到基础的编码工作当中来,他们有着聪慧的大脑,对于编程,设计,开发,有着熟练的技巧,但随着企业雇主对利润的不断追求,他们的生活时间是相当的紧,加班对于他们来说很正常,于是对应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地位相比农民工是优越了许多,人类已经开始逐渐从体力劳动向抽象劳动转变,但高强度的劳动与他们的投入所获得的回报在有些场合却不相称,所以业内人士习惯把专注于程序设计工作的人称为码农。”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的意义何在?阿里云品牌经理张海平说道:“阿里云面对的是开发人群,我们希望提升品牌好感度,所以我们就去观察这些人喜欢什么?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还能更进一步与程序猿之间找到一个接触点。这个项目从去年9月在阿里云内部被提出,在 10 月份的云溪大会上首次尝试。我们当时就是请 Costa 过来卖咖啡,然后在他们一款原有的摩卡上略作调整,打上阿里云的 logo,后来发现大家都挺喜欢这个点子的。”▼阿里云品牌经理张海平还表示:接下来,阿里云还希望在咖啡馆里引入的应用,代替人工来收集程序猿对咖啡馆的偏好,包括接入阿里云的会员体系,用阿里云的会员券兑换 Apsara 咖啡。▼从当前的品牌营销角度来说,阿里云和 Costa 联合的这场合作,的确是个不错的噱头,并且也达到了的关注度和传播热度。截止 2016 年第三季度,阿里云目前有 76.5 万付费用户。品牌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的存在。而对于程序猿来说,能有一家专属于他们休闲时间喝咖啡的店,也是一种工作之外的幸福,目前全国各地已开了20多家店,在这些店中都可以买到这杯 Apsara Coffee,这些地方也成为了程序猿扎堆的长驻地。但每个人的咖啡口味都有自己的偏好,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能从讨好程序猿的角度,去让更多人感兴趣,也要打个问号。▼写到这,就会回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为何像阿里云这样的大企业都要费劲心思的讨好程序猿,难道程序猿真的这么吃香?其实这与职位并没多大关系,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你能为老板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你的价值决定了你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程序猿到底是个怎样的工作性质?就拿来说,我们每一次有新活动上线或者网页改版,我们平台的程序猿都需要加班熬夜徘徊在电脑前,为了保证项目进行当天不出任何的意外,他们通常在前一天进行数次的测试,最后,确认无误才离开公司。所以,请为我们平台程序猿点赞,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们愿意接受意见去改变、去完善,尽自己所能给e友提供一个更便捷、更安全的投。▼图片来源:阿里云,好奇心日报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摘取最新资讯Manage money matters不止是从理财中获得收益寻找和自己财富的联结点击标题回顾往期内容:?2017年e融所4月份运营报告?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家书,价值千金!?共享成长·感恩前行,e融所2017年第一届中高层管理培训会议《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七人物档案姓名:杨桂鸿区域:总部-信贷服务中心职位: 一组经理入职时间:2014年3月自我评价:踏实编者按:时间有如沙漏,团贷网从2012年正式上线运营,至今已是第5年。公司不断壮大,员工人数越来越多,也增加,曾经的也发展成了如今的事业部。但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通过团贷网平台,开启自己事业的开端,犹如幼孩学步,内心煎熬不安,带着不确定一步步跟随团贷网的步伐成长、成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入司三年多的杨桂鸿同事,看看他在团贷网过去三年的春夏秋冬是什么样的,听听他怎么说。看着桌面上三周年的“不抱怨”徽章,回顾自己入司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日,是2月份的最后一天,农历新年的伊始,我懵懵懂懂地来到团贷网面试。当时第一轮的面试官是李经理(李勇旗,今人力资源中心组织管理部高级经理),就是我们熟识的“五阿哥”,现在犹记得当时在“皇亲国戚”面前我回答最多就是“可以,没问题。”第二轮的面试官是黄总(黄浩然,今数据中心总监),一个温文尔雅的儒雅之士,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我的直属上司。两轮面试之后,我只知道我是要到一个叫车贷的部门工作,至于具体做什么我也没有多问,记得那天应该是快到晚上的时候,接到通知说面试通过,周一来报到,说实话,当时也没有很兴奋,真可谓懵懵懂懂入了行……日,一大早就准时来团贷网报到,跟我同一天入职的还有两位同事,带我们入职的是珊瑚美女(柯珊瑚),那时候她还是小姑娘(现在已为人妻母),头上带了个小白兔的头箍。入职几个小时后,我才知道原来公司新筹建了一个部门,专门做的,加上我一共是8个人,黄总是部门负责人,另外7个人没有具体的职责分工,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业务、、文员的工作都要做。当时是怎样的忙碌已不知从何说起了,只记得入司后的前一两个月都没有一天准时下班过,当时的女朋友为此还闹了许多小别扭。随着部门的发展壮大,分工也日渐明细。2014年8月,在浩然总和慧哥(董慧,今汽车金融事业部总监)的支持和信任下,我做了风控,主要是通过电话、网络、面谈以及上门等方式了解客户的情况,从而把控风险。当时只有我一个人,而车贷基本上都要求当天放款,所以压力还是蛮大的。再后来车贷部又分为业务部和内勤部,我负责内勤,慧哥负责整个车贷部工作,而浩然总到了数据中心。车贷部门的发展一如既往地飞速,业务量不断增大,部门人员不断增加,贷后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对此,我又放下了审核工作,组织评估师甚至是业务经理一起上门,控制车辆资产,每忆及此,我只想说那是一段“光辉的岁月”。公司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伴随着公司的脚步,车贷审核并入了风控事业部,2016年5月,后也并入了部改名为清算一组。清算一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清算客户的借款,至于其中的过程便如人饮水……三周年了,见证了车贷的从0到1,非常感谢陪伴我的同事,以及所经历的各种工作调整,正因为这样我才“茁壮成长”,桌面上的“不抱怨”徽章才更加璀璨夺目,以积极向上的形象,让我心怀阳光,充满正能量!文:杨桂鸿;责编:周娜编辑:TUTU《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八工作一年多,竟然没什么存款,这让我陷入了疑惑:钱都去哪儿了?由于没存到钱,我妈经常拿这个说事:你赚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就是因为没有女朋友管你!到了一定年龄后,如果你单身,就会发现,在母亲眼中,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你没有女朋友。不会理财,是因为你没有女朋友。不会穿搭,是因为你没有女朋友。不会处事,是因为你没有女朋友。。。。女朋友说:听妈妈的话,赶紧去人群中找我。不得已,我把我女朋友的照片发给了我妈:o(╥﹏╥)o祈求iu的粉丝别打我母亲很满意。但我很清楚,女票不一定能改善你的生活。如果你有女朋友后,生活得到了改善,请你一定好好待她,因为这样的女生,一定是少数。在没有女票之前,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扯了,我今天是打算的。一、工作后的单项较大消费iOS培训18000学费还款英语培训23000私人教练7000电钢琴2700吉他2500网易iOS微专业1400简单总结一下:通过iOS培训我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这一万八的学费值得;英语培训那两万三算是打水漂了,非常不值;专业的人带着健身,效果确实不一样,值;电钢琴已经成了摆设,我正着手如何卖出去,不值;吉他是一辈子的事,这2500值得;网易iOS微专业不太值。我在想,同样是几千一两万的消费,为什么有的让我感到很值而有的却让我感到非常不值?在我看来,花钱分两种,一种是纯碎的消费,一种是投资。上面写到的培训买课和买乐器,其实我觉得算是投资,只不过是自己。投资自己却没有让自己成长,就相当于赔了。问:为什么投资自己都会失败?答:因为你的行为和你的想象可能会有所出入。就拿学钢琴来说我所想象的是只要我有一架钢琴,我再请一个专业的老师一对一指导,然后我每天练它个一两个小时,肯定能学会!买钢琴和请老师都没问题,问题是,每天练它一两个小时,或许前两个星期你还能坚持每天都练,但是一个月两个月后呢?一旦某天松懈没有练,钢琴就开始铺灰尘了。这个是个人问题,说白了就是执行力不够。我的想象是:每天认真练一两个小时钢琴。我的行为是:一周可能都没练到一个小时。所以我投资自己失败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大实话。再来说英语培训关于英语培训,我觉得不值得的原因不是学校或老师不好,相反,学校和老师以及那里一起学习的小伙伴都很nice,我如果在那里认认真真的将课程学完,将来以英语为生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我高估了自己:每天敲代码就已经心力交瘁了,晚上还时不时加班,我很难在下班后立即去学校学英语,再加上工作地点跟学习地点比较远(公交一小时),这些都消耗着我的热忱。或许有人会说,你可以拼命学习英语啊,用一切空闲时间去学,肯定能学好的!是的,如果这样做,代码敲得好,英语也学得好,但关键我只是一个执行力一般的普通人啊(我如果能早点意识到这点该多好),我如果有超越常人的执行力我还需要去培训吗?所谓培训,说白了就是走点捷径。我的想象是:每天下班后元气满满的去学英语。我的行为是:好不容易没有加班去到学校后无精打采的学着英语。所以我投资自己失败了。补充一个小故事:在英语培训机构我遇到一个校友,和我不同的是他辞职专攻英语,目前薪资2w+。我想,他能做到辞职来学习英语,当初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下了很大决心的吧。学习iOS开发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吧我选择培训的原因是我同学告诉我培训机构的讲师确实讲得可以,当时我正在自学安卓开发,听了他说老师教得好并且学费是工作之后交,我于是没怎么想就决定了,但是安卓开发要两个月后才开班,iOS开发倒是只有两个星期就开班了,我想了想,iOS就iOS吧,反正都是移动开发。利用开班前的两个星期我把c和oc差不多学了一遍。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去学好。至于将来的工作,我的看法一直都是,只要有技术,肯定能找到好工作。开班后,每天打鸡血的敲代码。。。我的想象是:我努力学习然后找到一份满意工作。我的行为是:我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努力然后找到一份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工作。所以我投资自己成功了。题外话:培训第一天班主任让我们每个人说自己将来的期望工资,一个二个计算机零基础的都说7k8k,我真的是惊呆了,还有年过30转行过来的人来培训,说实话,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决心和勇气。大部分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期望的7k8k,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找到工作,希望他们不要因此迷失方向。私人教练健身是终生投资,我个人认为7000的私教是值得的。并且身材确实更上一层楼也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网易iOS微专业我买这个课程主要是想了解网易这样的大公司是怎样开发APP的顺便巩固一下基础,确实学到不少,不过还是有点失望。现在让我选我宁愿重温小马哥的视频。关于吉他吉他是我的真爱,一天不弹就不舒服,所以换一把进阶的吉他一点都不过分。通过这些培训班和买买买,我得到的教训是:1.先确定它是你真正热爱的(不是三分钟的热爱),再为之付出金钱和心血(就和谈恋爱一样,绝不将就,要么不爱,要么深爱)。2.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量力而行,想一下子掌握几门技能,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的。3.正确的审视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发现并承认自己的缺点,比如知道自己坚持不下来就没有办健身卡,那他肯定不会像我一样花那么多冤枉钱。二、每个月的支出项给父母2000房租1700水电气网300左右话费交通费100吃饭1000左右买衣服若干其他支出真的是不理财不知道,一理财吓一跳,我现在终于知道money去哪儿了。衣食住行加上给父母2000,每个月的固定支出至少超过5000。三、开源节流之开源1. 涨薪一年一涨,今年已经涨了,不可能再涨了。2. 跳槽对于程序员来说,跳槽是涨薪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目前行情比较萧条再加上自己根本没有相应准备所以说跳就跳也不现实。3.兼职我妈一直安利我做安利,说实话,对于安利的产品我是认可的,但是他们那种营销方式确实不是我喜欢的。我个人认为能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挣钱是最完美的,比如我喜欢吉他,就利用业余时间教吉他,但目前还没达到出师的水平,争取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达到出师水平吧。4.没买过,有时间请教下我的同事,先了解下。四、开源节流之节流1. 认真对待每一分钱买饮料,选怡宝,若嫌少,买大瓶怡宝。只有请客的时候才选择昂贵的大瓶冰红茶。我发誓我再也不一个人去电影院了今年我一个人去了好几次电影院了,每次三四十,边看电影边吃狗粮。我决定向我旁边的小伙伴学习:没事就下载一部高评分经典电影来看。不去书店了,就算去也是只看不买买的书不少,都还堆在那里的,然而无脑买书并不能充实空虚的心,再买书剁手!要看什么书网上找电子版,实在不行图书馆借。2. 关于吃的在外面随便吃一份简单的盖饭都十多块,而自己做饭的话,一天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0元以内。自己做饭不仅便宜而且相对卫生,还能提升自己的厨艺,关键是可以发朋友圈晒厨艺。3. 关于穿的上个月买了双阿迪鞋花了900多,现在想想,这装逼真的装过头了,以后买穿的,绝不买阿迪耐克之类的,去美特斯邦威就可以了。4.关于租房合同签的一年,所以只有租满一年咯。之所以房租那么高,是因为当时缺少经验也没有多方比较,这边既是地铁口又是学区房(这都是我同事告诉我的),租金肯定高。以后租房子一定要先查清楚是不是学区房。5.关于社交作为程序员,社交本来就少,所以就不存在什么摒弃无用社交之类的说法了。五、规划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做好随时跳槽的准备,既是为了应对特殊情况如公司倒闭也可以在发现更好的工作后有信心立即去争取。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随时跳槽的准备。怎么准备?两天一道面试题吧。注重积累,多总结,多专研技术,争取明年面试的时候能够自信的对面试官说道:“不要以工作经验的长短来衡量一个人的实力高低”。持续不间断的练吉他,就让吉他成为我一个拿得出手的爱好吧。六、总结本来只是随便写写的,没想到越写越多,最后竟成了这么长一篇文章。如果你看完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挣钱不易花钱易,请珍惜你的每一分血汗钱,剁手之前想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装逼要量力而行,有些逼没必要装。投资自己固然重要,但是不可盲目投资。报班之前,想想自己到底有多少执行力,能否坚持到底。不是买了钢琴就能弹钢琴,也不是办了健身卡就会有马甲线。将来要花钱的地方不少,买车买房谈恋爱结婚无不说钱,只有包里有钱,才能从容不迫。作者:无夜之星辰链接:http://www.jianshu.com/p/b92a571e4081來源:简书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为投资依据。本文由米多总整理,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一个外骚的“程序猿”竟然在团贷网干了这件事…》 精选九人物:蓝星职位:客服中心外呼组长我是日加入团贷网的,同年10月开始加入你我金融。工作主要是对公司提供的用户资源,通过电话进行借款、投资用户的开发与维护;同时分析市场信息及用户需求,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方案;熟悉产品知识,完成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服务于公司的整体发展。其实,当时可以说是被安排到你我金融的,那时候你我金融还处于起步没多久的阶段,我想的是:既然到了你我金融,那就用心去做,和你我金融一起成长、发展。大学期间主修工商管理专业,你我金融可以说是“初恋”,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很幸运一直做到现在。我觉得做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当前的岗位,那就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摁键精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