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5mm定焦镜头拍人像怎么拍荷花

部落/论坛精选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14-8-19 20:53
& & 一&& 缘起到19楼爬楼有些时候了,时不时加加分、跟跟贴,潜水、围观、起哄,有时也要打打酱油的噢。最高兴的是得到韦玉良、于越、hzanan、嘻哈杭州佬、企鹅、尘墨、郎才女莫、温暖niwo等不少花友的无私分享(无私,这种说法MS有点老套,不过我还是要这样説),使我家里的花也渐渐丰富起来。当然,收获更多的还是在19楼学到了很多养花的学问(请不要介意我用“学问”这么高深的词,我是当一门学问在学习滴)。我得到花友的分享,就老想回馈点什么,但我的养花知识、技术、实力都不足以给人帮助,思前想后,我只有玩了多年的拍照这项手艺或许还能对花友有点帮助。想当年从玩海鸥203折叠式和4A双镜头方镜箱,到单反的珠江、摄美、企诺、美能达,直到当年顶级的尼康F3、佳能EOS-1N等等玩了不下十数种,虽够不上级别但也算得上一个业余玩家。现在嘛,有点落伍了,在数码单反遍天下的眼下,我仍使用一只数码傻瓜相机,玩拍照玩得的久了,尽管说摄影水平一般般,不过教训多了也玩出了一点点心得。想想还是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要是能对大家有点点帮助,拍出漂亮的花花草草来,那是我最高兴的了。我个人比较喜欢风光摄影,但这里是花友聚会处,还是说花卉摄影好点吧。现在荷花都开了,我就以荷花为主乱弹一番。随手写来,绝对不是摄影知识讲座,纯属个人意见,以蠡测海,肯定会挂一漏万,假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包涵;有摄影高手,欢迎接龙;花友有得意之作,欢迎上图亮相;有对本乱弹细节特别顶真的花友,请飘过,我先说声对不起了。另外,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上帖可能会不及时,请心急的朋友原谅!先发一张如中国画的工笔画风格的荷花图19-01&二&& 相机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台功能多样、品质优良的相机对摄影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民用大都使用数码相机,除特殊需要外,很少使用胶卷相机了。想10多年前,朋友向我炫耀10万还是50万像素(有点遥远记不清了)的数码相机,到现在2000多万甚至更高像素的相机,不是以飞速发展可一言蔽之的。现在常用相机有旁轴(旁轴也有不少结构)、单反、还有什么单电等等,那么花卉摄影用什么相机好?我们排除相机本身以外的因素来说(我们一般认为拍摄好的作品需要相机、技术、摄影人的修养等因素),当然首选功能丰富、性能优秀、可按需要更换镜头的单反相机。别的不说,就镜头所用的镜片,便携式相机的镜片是树脂材质的仅衬衫纽扣这点大,而单反镜头里的镜片,f2.8恒定光圈的镜头都差不多超过便携式的几倍,而材质以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为主(我所说的镜片大小是指镜头有很多镜片中最小一片的估计数)。我们知道镜片的成像质量是越靠近中心越好,同样的图像通过镜头的范围,当然是大直径镜片更靠近中心。那到底什么相机才适应花卉摄影?就最基本的来说,有相机必备的光圈、快门、感光器就可以拍摄花卉。记得当年去看美院洪世清教授的画展,其中的几幅针孔像技术拍摄的照片非常清晰、细腻,不要太漂亮噢。当然,具备有测光、对焦、曝光补偿、近摄,机身有三脚架固定螺孔,有防手抖动、手动调整光圈、速度、白平衡功能功能等功能的相机能更好地拍摄花卉。所以从理论上説,专业相机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便携式相机也可以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多年前,国内有一幅用便携式135相机拍摄,取材于西南少数民族男女老少泡温泉,名为“彩泉”的作品就曾获国际金奖。当年摄影大师陈复礼先生携一台2、30年代生产的莱卡旁轴全机械老相机上黄山,可又有谁説先生的作品不优秀?可见相机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人。用RICOH& Caplio R4拍的照片与单反拍的有什么不同?图19-02.1&顺便说一下像素。数码相机的像素也比较要紧,一般来说,我们在电脑上看看片子,印个8寸、10寸的,有个500、600万像素也尽够了(这要在保证构图到位的基础上)。当然,像素高点,照片可以印放得大,片子要裁剪也可以多裁点,现在的相机一般都在1000万像素以上了,但是,也是有利有弊,负面影响就是图片的文件体积也大了,储存器也要大,储存时间也相对长了。要想拍出好照片,除了要熟悉自己的相机外,要对自己有信心。就是端一台卡片机也要认认真真地拍,努力拍出好照片来。我单位一个业余画画的,我们出去采风时,碰到画画写生的人,这人就端着入门单反,对人家说我们是出来摄影采风的;碰到摄影创作的人,就捂着相机,对人家说我们是画画的出来写生的。这么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很难会有好的作品。一个人要有在一堆长枪大炮中间,端稳自己的便携式相机认真拍摄的信心和淡定的心态。说到底,不管白猫黑猫,出好的作品才是真本事!我还想在这里插一句,吃得消背的花友在带上单反出门时,最好再带上一台便携式相机作为辅助用,万一单反出意外,也有个备用。我有过惨痛教训,当年单位组织我们几个人到上海、西安、峨眉、乐山、成都、重庆、走三峡到宜昌、武汉、九江、景德镇这么大一圈考察,结果才到上海,我相机的测光就坏了,偏偏又只带了一台相机,变焦头的曝光算算很烦的,拍摄的对象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拍的片子质量可想而知。我年轻时(不好意思,卖一下老)出门采风,一般都会背两台单反,三、四个镜头,还有三脚架、一大堆滤镜片什么的。现在是背不动了。“前车覆,而后车戒”,这算是过来人给大家提个醒吧。&三&& 镜头和数码变焦镜头的作用至关重要。单反、单电相机的可更换镜头方便了各种题材的拍摄。拍摄花卉所用的镜头,百微是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比变焦镜头好,而且最大光圈也要相对大点,大光圈镜头是拍摄静物、人像首选。便携式相机的镜头是不可更换的,早期卡片机的镜头一般是35mm左右(折合35mm相机,以下同),2-3倍光学变焦,拍摄中距离的花还行,要拍摄距离近点或是远一点的就有点为难了。现在的卡片机广角端是24mm、28mm,光学变焦比达7-18倍甚至更大倍数的也比比皆是。比如三星WB700便携式相机24mm的广角,18倍的光学变焦,最长焦距是432mm,差不多是一门小钢炮了,而且以前高档相机才有的微距功能现在不少便携式相机都有了,更是有利花卉拍摄。这张就是用33mm(相当于135的200mm)长焦拉的。图19-03.1&为方便多种题材的拍摄,我以前常用的是28-70mm、70-210mm变焦头,外加1.4倍增距镜,这样最远可以接近300mm,一般的摄影可以满足了,对远距离的荷花也能够的上。有人喜欢单反机用28-200mm变焦镜,一镜走天下,我不太喜欢,变焦比太大,影响成像质量,光圈也受影响,入门单反上用用勉强(卡片机又另当别论),中、高档单反绝对不要用。另外,经济富裕的朋友可以备一支500mm或者更大焦距的远摄镜头,用来拍摄荷花(当然其它摄影也行的噢),那效果绝对不一般。不过代价也大,不光要一大堆人民币,而起码6、7斤的重量和三脚架的增重也不是所有人能承受得了的。这里还要说一下的是数码变焦,以前一直有人反对,认为成像质量太差(很多年以前,我连数码摄影都不看好)。随着图象处理技术的提高,数码变焦的效果也有所改善,简单说数码变焦一般用插值法,比方一张5寸照片,以前的插值相当于镶嵌芝麻,而现在相当点针眼,效果肯定现在好了。我到认为,尽管数码变焦确实不能与光学变焦比,但是现在的相机像素普遍比较高,而拍摄的片子用在电脑上看看、印张不超过10寸的照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我现在使用的卡片机是28mm广角,7.1倍光学变焦,3.6倍数码变焦。28mm×7.1=200mm,这个焦距拍荷花还是短了一点,但是加上3.6倍的数码变焦200mm×3.6=720mm,是不是够大?我的一些荷花还有其它花就是用数码变焦拍的。这是用RICOH& Caplio R4相机200mm×3.6倍的数码变焦拍的,看看片子是不是还说得过去?图19-03.2&再说一个有关出门带镜头的教训,当年我和一帮画画的朋友到奉化去采风,我不知道那根筋搭牢,只随手带了一台美能达自动相机和一只35-105mm的镜头,心想风光摄影200mm用得很少,就不带了吧。结果闯祸。这天剡溪在夕阳下,波光粼粼,远处竹筏上一排鱼鹰的剪影,漂亮之极。悲剧啊!我的相机镜头焦距太短,要200mm才行。结果把这个景象推荐给一位同行友人,虽说我认为他的构图还欠一点,但后来也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影展得一个奖。应了一句老话,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前车之鉴啊!&四 滤镜这里我再说说。有些摄影人不太重视的滤镜,尤其在数码摄影上,以为后期通过电脑可以调整。我认为这样的认识很要不得,要知道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怎么往上盖楼?摄影要尽力在一开始确保片片的曝光、色彩、构图的正确,以后才有可能进行后期创作。简单说几种最常用的电脑后期处理也无法替代的滤镜,这也是单反的好处,便携式很多是不能加滤镜的。UV镜――玩单反的都会在镜头前装一片UV镜,以前用胶卷时,还有装天光镜的,目的都是滤掉日光中的紫外线。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是只怕紫边不怕紫外线了,UV镜也只落得个保护镜头镜片,防止镜片划伤的作用了,天光镜几乎没人使用了。大家要注意的是现在UV鱼龙混杂,要注意正宗品牌和光通量。偏振镜――这是一片对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都十分重要的滤镜。除能减轻反光、消除散射杂光。使天空更蓝外,还能消除拍摄花卉的时候,花瓣和叶面上的反光(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使拍摄的花卉清晰、色彩鲜亮、饱和。偏光镜本身会吸收部分光线,相当减1-2档光圈。不过偏振镜在使用过程中,与被摄物、光线等是有角度的,一般是相机和被摄物与光线成900夹角。偏光镜有线条和圆圈两种结构(夹膜上是线条或一个个小圈的),都可以满足基本的摄影要求。一般自动聚焦和数码相机推荐用圆偏光镜,因为线偏光镜会影响测光和自动聚焦。当然,圆偏光镜价格要贵一点。一下子找不到拍花用偏振镜的照片,用一张三清山的吧,看看右上角天空,如不用偏振镜,照片上基本是白色。图19-04.0&中灰镜(DN镜)――这也是很有用的一种滤镜。中灰镜可以阻碍光线通过,而又不改变图片的光线反差,又不改变任何色彩,是一种常用的调节光亮的滤光镜(风光摄影还有一种很有用的灰渐变镜)。中灰镜有多种密度可供选择,如ND2、ND4、ND8(分别延长1档、2档和3档快门速度),也可以多片中性灰度镜组合使用。比如,我们在晴天室外拍摄花卉,感光度选择最低的64,但测光仍然显示快门速度1/1000秒,光圈f8,相机调整已到极限,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景深大,背景虚化不够,主体不突出。这时我们使用一枚或两枚中灰镜,就可以很方便地在速度不变的状态下,加大光圈来满足我们大光圈拍摄的要求。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滤镜过多也影响照片的成像质量,需要权衡利弊的。滤镜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有句话,滤镜是为摄影服务的,用什么滤镜、怎么用都在乎摄影人的创作思路。我当年为更好表现摄影作品主题,自己动手做过光芒镜、中空镜、三棱镜、柔光镜等等滤镜。其实,我们手边就有很多材料可以当滤镜,尤其是外出摄影时,可以应急。比如,塑料袋用烟头烫个洞,挡在镜头前,就可以当中空镜,使画面中心清晰,边缘模糊,这个模糊度可根据不同透明度的塑料袋调整;再比如,女同胞的丝袜就是绝佳的柔光镜;再比如女同胞随身的小镜子,可以创造出倒影效果。当然,现在的照片有些效果可以在后期利用电脑软件来制作,但有时还不能替代现场用滤镜拍摄的效果。在电脑上PS的中空虚化效果图莲-14&五& 景深景深是拍摄任何景物的一个重要创作工具。在荷花的拍摄中,如何把没有用的或者干扰主题的景物去掉,以简洁画面突出主题,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运用好镜头的景深是解决主体突出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使用广角镜头和小光圈就可以把花卉和背景拍得一样清晰;利用小光圈拍摄就能把花卉上的茸毛和纹线都拍摄得非常清晰;运用远摄镜头和大光圈可以虚化背景,将花卉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使用大光圈浅景深时,要想把花卉拍得清晰锐利,就需要使用1/125秒以上的快门速度。便携式相机的一个致命的不足因素就是最大光圈太小,以我相机来说在f3.3(广角端)到f4.8(长焦端)(光圈是数字越大,实际光圈越小),对旅游风光摄影影响小点,而对花卉等静物摄影造成的影响比较麻烦,必须要认真对待的。景深大小(这个光学原理说起来太烦,原谅我省略了),简单说就是光圈小,景深范围就大,在某些场合下,背景虚化不了,而花卉摄影往往需要小景深来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景深大小的构成关系是:在同样焦距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范围也越小,背景虚化效果也越好。反过来,在同样的光圈下,焦距越长,景深范围就越短,背景虚化效果就越好。为了控制和达到小景深拍摄花卉,我们用手中的便携式相机可以充分利用长焦端拍摄,人为压缩景深,不过要注意这时光圈也缩小了;可以借用拍摄模式中的“人像模式”,因为一般相机的人像拍摄模式设置为大光圈优先,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景深。另外,被摄主体与背景距离越远,背景的虚化效果就越好。一个有经验的摄影人对于便携式相机景深太大的缺陷,能够通过其它方式来弥补,比如通过调整角度、取舍,扬长避短。用荷叶作衬托,直接净化了背景。图19-05.1压暗背景,避开背景虚化不够的问题,突出主体。图19-05.2图19-05.3另外,还可以使用人工背景,比如用纸、衣服、包等物品做平面背景,遮挡杂乱的背景,不过这种方法在其它小型花卉拍摄上使用的比较多,而在荷花拍摄上,除了在盆栽荷花外,很少有机会用上。背景虚化这种情况在单反相机上就问题少些,特别象f2.8恒定光圈的镜头、远摄镜头就不太会成问题了。说到f2.8恒定光圈,在这里再多说一句,镜头由于焦段设计的不同,最大光圈也不尽相同,比如说,28mm头的光圈f2.8还算不上最大光圈,还有2.0甚至更大的;而对200mm远摄镜头光圈f2.8绝对可算大光圈了(当然没有条件的f4也不算小了);500mm的超远摄镜头f5.6肯定算大光圈了。因此,是不是大光圈不是以相机(机身)决定的,而是由镜头的焦段决定的。&六&& 正确按快门和防抖动按快门,谁不会揿?不会揿快门还怎么拍照?其实不然,揿快门也有技巧的。你拍照是直接按下快门,还是先按一半,然后再按下去?为什么有人拍的照片是模糊的,又为什么有人说,我的快门揿不下去?这其实就是按快门的技术问题。在你直接揿下快门,便携式相机对焦还未完成就曝光,成像当然要模糊了(单反机有对焦保护,对焦未完成,快门就揿不下去)。按好快门对拍好照片十分重要。基本的操作要领我就不罗嗦了,讲点自己的使用体会吧。一定要控制好两段法按快门。一家著名相机厂广告语: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事我们来做。现在的相机大多自动化程度很高,以前要手动操作的对焦、测光、上快门等等步骤都为你做了,然而,这个过程又是利用快门按钮来同时实现的。从操作上来讲,这个快门要分两段来按,先按一半,让相机完成测光、对焦,同时,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构图调整,然后按下快门,拍摄过程完成。图19-06.1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的问题。按快门的时候要屏住呼吸。有的照片拍出来模糊不清,图像有重复边线,什么原因?我们排除用1/30秒及一下慢速度和长焦拍摄的因素外,大约一多半是按快门时没有屏住呼吸,手抖动的原因。这张是从5吋照片扫描来,图片小可能看不清,但从树叶形状不规整看,树和树叶都是重影、模糊,明显是抖动了的后果。图19-06.2按快门时要尽可能利用自己身体和环境物做支撑,使身体保持稳定。拍摄静物,即使用1/125秒以上速度,我建议还是尽可能使用三脚架。当然,有时外出拍摄没有三脚架而又是慢速度站着拍,可以感觉到身体还是有轻微摇晃,尤其有风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要设法保持身体稳定。我曾在一个展览厅内,坐在台阶上,两手肘支撑在膝盖上,身体形成三角支撑,用1/2秒拍摄,照片清晰;也曾在企业厂房内拍摄大型设备,蹲在地上肩靠墙,用1/4秒拍摄,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留下走了二、三步的身影,这张图片在省改革开放20年成果展上放到起码20多寸,还是比较清晰的。另外还有两点保障照片清晰的基本要求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尽量开启“防手抖动”功能。手持相机拍摄时,因为手的抖动导致最终成像模糊。有些人认为1/60秒以上速度快门,熟练的摄影者无所谓用不用“防手抖动”功能。我认为使用相机无论是微距还是长焦,也不管快门速度多少,都建议开启这项功能,尤其是长焦端拍摄,景深小,手的抖动影响大,必须开启这项功能。原因讲起来比较烦,就不多解释了。假如有人有疑惑的话,试一试就明白了。图19-06.3&尽可能使用三脚架,保证相机稳定。三脚架是起到稳定,以帮助达到某些摄影效果。然而,有很多摄影者往往会忽视三脚架,特别是现在的数码相机上有了防手抖动功能后,以为用不用三脚架无所谓。实际上很多拍摄都离不开三脚架,夜景拍摄就不说了,拍摄、长焦距拍摄、慢速度拍摄等方面,都离不开三脚架的支持。再说一个故事。前些年,我们单位要出一本书画摄影画册,有大量的书画作品要翻拍,我当时没有空,就推荐单位里的一位影友去。这位影友在外出采风时,习惯用70-200mm的变焦头,而且从不用三脚架,端相机比我稳定多多了。结果大出意外,老兄为了确保作品清晰,尽可能缩小光圈,加大景深,那么速度就慢下来了,又没有用三脚架,拍的2、3卷反转片全线报废。后来是我抽时间再补拍的,当然是吸取教训用三脚架拍的。在荷花摄影上,用三脚架可以保证在拍摄时,使用ISO的最低指数,保证最低噪点;拍特写时可以尽可能使用小光圈加大景深,保证清晰;可以保证使用长焦距拍摄的作品清晰;……。有兴趣的花友还不妨试试用三脚架稳定相机,用慢速度拍摄,在拍摄过程中稍微缓缓变焦,出来的照片画面呈放射状;水平转动拍摄几张,可以在电脑上拼接成全景照片;假如有兴趣旅游碰到山间小溪或瀑布,架三脚架用1/2—1秒速度拍摄,这时的流水如雾如幔缥缈虚无,不是一般的意境。不过使用三脚架也是蛮纠结的,出门背三脚架希望越轻越小越好,然而用的时候又要越重越稳越好。现在的聚碳酸酯强化纤维三脚架可能可以满足需要,不过价格就高多了。&&七&& 测光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摄影是用光来作画。对我们拍摄花卉来说,就是用光来勾勒美丽花卉,创造一幅摄影人心目中的画卷。因此在拍摄中用光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要素。用好光首先要搞清相机测光的方式和花卉摄影的测光要求。我手边没数码单反(测光其实也差不多),就以我的理光相机为例,一般便携式相机的测光主要有:1、多画面测光,也叫加权测光、平均测光或矩阵测光(一些单反就叫矩阵测光)。即对整个画面的几个区域测光,计算出曝光平均值。多画面测光比较适合拍摄主体占画面大部分位置的摄影,如花卉特写、微距摄影。图19-07.12、中央测光,也就是以中央部分为重点,综合整体测光的判定;中央测光可以综合画面的曝光量,比较适合较大场景的摄影、风景。3、点测光,也就是中心测光,是以画面中心2-5%的区域为测量点。点测光的特点是测光准确,但测量要求比较高,测光的正确与否与摄影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选择测量的区域不正确,整张照片的曝光就不会准确。一般是将相机中心点对准拍摄主体的中间亮度部位进行测光。然后适当调整。该测光方式比较适合拍摄艺术人像、静物等;一般如果没什么经验就不建议在拍摄风景时用点测光。我拍花卉比较喜欢用这种测光方式,拍荷花大多用这种测光方式。如图,用点测光对荷花测光,然后调整曝光补偿,压暗背景,突出主体的荷花。图19-07.2有人説了,拍摄主体不在中间,怎么办?单反有多点对焦,而便携式相机是没有的,但也很简单的。还记得我前面说过的按快门的方法?先把相机对准拍摄主体,半揿快门进行测光、对焦,然后,继续半按快门不松手,移动相机进行构图,完成构图后按下快门,就这么简单。不过要记住,相机只能水平移动,不能纵向移动。假如构图过程中,纵向移动了相机,就要重新对焦。图19-07.3单反相机还有一些更为先进的测光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体效果、作用也不出以上三点范畴,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顺便再讲讲曝光补偿的问题。前面讲过拍摄荷花用点测光,这个点测光是对着荷花测的光,亮度相对周围的亮度要亮。虽然现在的相机测光系统已经非常智能化,但当碰到一些画面中光比过大,亮度复杂的画面时,相机的测光系统就难以提供准确的曝光依据。这样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了。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是指在相机在测光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对曝光值进行正负档间以 1/3 档或 1/2 档为间隔调节。变更相机自动测出的曝光参数,使照片更明亮或者压暗调子的拍摄手法。对一般的摄影说法是:被摄的物体在照片中曝光不足或过曝时候,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也就是所谓的“越白越加,越黑越减”,比如拍摄雪景就要加;在深色背景下拍摄就要减。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偏重于中心主体,主体会误导相机测光系统,因而造成曝光,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事情往往会有例外,上面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整个画面来说的,而在用便携式数码相机拍摄荷花时,为弥补景深范围太大的不足,我们会有意识地压暗背景以减少干扰,突出主体,这时候就成为“越想黑越减”。比如我们用点测光对画面中最亮的主体荷花测光,然后要减1/3(0.3)-2/3(0.7)EV,甚至减1EV来满足拍摄的需要。总之,曝光补偿与相机的一些功能在乎于灵活运用。要感谢数码摄影,拍摄的照片马上可以观看,我们可以随时观看,不满足,可以及时删除重拍。图19-08.13&八& 不同光线拍摄荷花光线决定荷花拍摄的成功与否。虽説这个题目有点大,但说透也没啥复杂的,无非是相机面对荷花时,主光源在被摄荷花的什么方位。在自然光线条件下拍摄一般常用有侧顺光、平顺光、全逆光、侧逆光、顶逆光等等。平顺光现在港澳艺术人像照的大白脸用得多;摄影大师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也大多是在多云天用比较平的顺光,为的是要在集锦时可以取得一致的光线。平顺光在拍摄荷花很少用。拍荷花一般用自然光的散射光、侧顺光、侧逆光、顶逆光、全逆光多些,比较容易拍出好的效果。特别是多云天气的散射光柔和细致反差小,阴影也不会太生硬,拍摄的照片反差、色彩都比较好,能把荷花的纹理和质感表现出来。用散射光拍摄荷花,照片反差小,处理好了照片的色彩和质感柔和细腻,但处理不好会使画面比较平。如图在多云天散射光拍摄,有一点南宋院体画的风格。图19-08.0在荷叶遮挡的阴影下拍摄。图19-08.9逆光能勾画出轮廓,使荷花透亮动人,而且可以隐藏杂乱的背景。这时的荷花花瓣通透,好似薄如蝉翼,让荷花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非常漂亮。看看这张,假如用顺光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图19-08.1在全逆光下拍摄图19-08.11当然,如果控制的好,什么天气都能拍摄出好的照片,我没有在阴雨天拍过荷花,但拍过其它花草,雨中的花如娇面带雨妩媚动人,雨水浸润的叶子葱翠欲滴,植物上晶莹剔透的水珠能映射周围的景象,也是拍摄的好题材;雨后,尤其雨后的清晨是拍花卉好时段,空气清新,透视度好,花卉洁净娇艳。以此推断,拍荷花关键还是在对光线的掌控和构图表现。在散射光的条件下拍摄荷花,必须仔细把握光线的角度,顺光、侧光和逆光的效果大不一样。雨天拍摄的梨花。19-08.4雨后阴天山坳里村庄拍摄,逆光突出枝叶上的茸毛,。19-08.3&又一个问题:一天的什么时间段拍荷花最好?单从欣赏荷花来说,无分早晚晴雨,各有情趣。但拍摄荷花的时间段还是有讲究的。有个单位影协到建德叶里村拍摄荷花的事吧。十多号人长枪大炮浩浩荡荡地去了两天,回来后,有人把一些片子给我看,真遗憾照片色彩灰暗,荷花只具型而无神,几乎全军覆没。问题出在哪里?我看就出在拍摄的时间段不对,他们全部集中在早晚时间拍摄,又没有好好利用早晚光线和背景的特色,可惜了。一早一晚的确是摄影的大好时间,清晨的露珠会使荷花看上去更娇嫩,早上和傍晚的斜阳十分利于刻画荷花表面的细节。尤其对风光摄影来说的,晨雾、朝阳、日出、晚霞、夕阳、暮色等等都是好题材。图19-08.6、图19-08.6.1我认为在这个时间段拍摄荷花,要慎重,这个时间光线较弱,影像反差小,层次比较接近,除非你特别想表现这个时间段的荷花,那就必须尽可能地利用被摄景物和背景的特点,表现你所要表达的。图19-08.5那么什么时间段才比较适合拍摄荷花? 有人认为晴好天气的上午7点到9点光线柔和,天气凉爽,拍摄荷花比较好,中午11点以后就不合适。从一般的摄影实践来说,大都认为上午9-10点;下午2-3点,这个时间段,阳光与大地的夹角在450左右(侧顺光),比较适宜拍摄。图19-08.12不过我喜欢在晴天强烈的阳光下拍摄荷花,还比较喜欢用逆光,这时的荷花花瓣通透,尤其是“可以隐藏杂乱的背景”,特别适合便携式相机,解决小光圈对处理背景的不足的麻烦。我拍荷花比较喜欢用逆光(也因为是用便携式的相机,要减去背景的干扰),时间我认为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比较好。前些年,荷月期间,我在曲院风荷附近的一家宾馆开了几天会,利用午休和下午休会时间,拍了一些逆光下的荷花。下午4点多的全逆光拍摄。图19-08.7,上午9点40分,基本顶逆光拍摄。图19-08.8,后侧光又称侧逆光,能使拍摄物产生轮廓线,增强立体。图19-08.10&拍摄荷花当然是以正确的曝光为好,现在的相机都有平均测光、中央测光、点测光系统,这个要求可以轻松做到,再不济,用包围测光欠曝、适中、过曝一图拍三张,总稳妥了把。在我看来,如非特殊需要,这也太过奢侈,存储卡吃不消。还是一张一张来,假如曝光真的把握不住,还是按当年拍反转片的经验,宁可欠曝一点点也不要过曝一点,欠一点在电脑上还可以调整,而过一点尤其是高光部位的细节就有可能调不过来了。&&九、构图简说清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说“画有四难”,其中“经营惨淡,结构自然”为第四难。在所有的摄影题材中,花卉摄影是对构图的要求最高的题材之一,随意拍摄很难得到出色的鲜花照片,只有经过精心的构图你才能表现出它们独特的品质,弥觉隽雅。但是这构图又不能刻意雕琢,不然就陷入呆板、八股了。构图除了美学知识和训练外,很大部分取决与摄影人的艺术素养,没有这个素养的人再怎么比划构图也难有成功。然而有较高的内在艺术素养的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即以独特构图或角度表现出花卉的清姿玉颜,看似随意实不随意,处处见功底,这就是所谓构图无定法。这里先打住,艺术素养我在以后再讲。上面讲的玄乎乎,那么构图是不是就很难?説难,确实难。説不难,其实也并不十分难,当然要精到那是另外一回事。构图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练习来获得,特别通过学习和借鉴绘画、雕刻等艺术的构图,是提高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一些常用的构图模式(请原谅我把摄影构图形式说成模式)简单易学易用,而且很容易讨巧。三分法则&即在画面上横划两条分割线把画面分成均等上中下;纵划两条线分成均等左中右,这纵横四条线构成井字般的分割,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即所谓的“美点”,是画面上最能吸引人的位置。有些数码相机的取景屏上有“坐标显示”是类似三分法的框线,使用非常方便。我们在摄影创作构图时,把拍摄主体安排在这“美点”位置,照片就会因此更加吸引人的眼光。另外,利用三分法的分割线也是构图的位置依据,比如地平线在下三分之一,可以表现天空开阔的空间感;地平线在上三分之一,就会使人觉得深远。这里顺便说一句,图片中的水平线、地平线千万不要放在图中间。还有一个“黄金分割”的构图法,这与三分法类似,只是获得“美点”方式与三分法不同。它是以两个对角划一条直线,而以另一个与它相近的角垂一条直线直角相交,这个点就是“美点”。另一个划分法类似三分法,不过取值是以1:1.618的优选法,我觉得有点哗众取宠。其实三分法、黄金分割、优选法分割在画面上取“美点”位置都差不多,本身在运用中是取近似、左右的,又有谁拿尺在图上量?图19-09.1&对角线构图&即安排花枝和叶子放置成斜线,将花安排在这条线的“美点”上,营造画面主体被摄物趋势和动感。图19-09.2&另外还有比如C型、S型、△型、框式等的构图,就不一一介绍了。图19-09.6&以上只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构图模式。我们要清楚构图不是仅仅就这么简单的一点,它还有比如节奏、对称、平衡、对比、呼应、映衬、色彩等等,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灵活运用。花与花蕾的遥相呼应,使画面有了动感。图19-09.3图19-09.4&在画面构图影调上,黑白(彩色也如此)比例以三七开为宜,使画面对比和谐、平稳。图19-09.5&由于构图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哪位花友有兴趣了,网上一搜就有,而且肯定比我说得好。&十、各种荷题材拍摄和后期制作Gracious在贴中,对拍摄荷花归纳了荷的四个生长阶段,有道理。我前面说过,欣赏荷花无分早晚晴雨,各有情趣。其实拍摄荷花不论春秋枯荣,皆入画境。我们在拍摄荷花时,不妨把我们的镜头再扩展一点,也是非常好的摄影题材。我也没有专门拍摄过荷花专题,就手边的几张做个抛砖引玉。残荷:图19-10.0莲蓬和嫩叶:图19-10.1甚至到冬天,湖里的残荷还是入镜的。图19-19.2图19-10.3&接下来讲讲后期处理。照片拍好了以后,以前拍的黑白胶卷,我是自己冲印的,好坏自己控制,而彩色的后期就自己控制不了了,都是在店里完成的,先冲胶卷,然后选一些扩印做样片,有需要再放大。胶片的后期制作比较困难一点,要有放大机、化学药剂、曝光定时器、胶卷旋转曝光装置、胶卷拷贝装置……,成功难度大,但也有趣一些。我当年为制作一张景物周围有一条白线的作品,因为彩色胶卷的中途曝光我自己没有条件做,就用原彩色底片加黑白底片来做,黑白底片要拷贝胶卷、高反差冲洗、再拷贝并中途曝光、再高反差冲洗、然后叠片印一张线条胶卷、再与原照叠片扩印,这扩印一般店家还做不了,其中有一个环节不对也不行,耗时好几天还不一定成功。现如今在电脑上有个5分10分钟,就做好了,很方便。再比如旋转放大,当年在超山梅花丛中为友人拍的照,放大时我用了旋转放大(还得先做个转盘),友人那个高兴,可我却搞了一个晚上。现在在电脑上PS就鼠标点几下的事。图19-10.10原图19-10.10.1数码照片以及电脑后期制作很多年不被摄影界接受。当年我在电脑上用Photoshop处理照片,被人称之为学做广告制作小工。我的一幅用婺源两张照片拼接的照片,在某报纸上刊登时,又被一分为二,好象在电脑上后期处理的数码照片就不是作品了,而在暗房在胶片、放大纸上涂红、拷贝、拼接叠放、变形、遮挡、甚至用热水烫、电吹风吹等等手段怎么弄都是艺术作品。是不是很好笑?说得好象有点远了。为什么要后期处理照片?我不知道花友们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单反拍的照片还没有便携式相机拍出来的好。这其实就是关于对图像和后期处理要求不同的设计。一是单反机一般拍摄的图像要求尽可能地忠实于景物,而便携式要求尽可能满足于人们眼球;二是单反机的拍摄图像后期都会在电脑上有较专业的后期处理;而便携式大多是直接上电脑看看或印扩照片,后期即使处理也不会有精心专门的调整,所以相机先替你处理了。不管怎么说,照片后期的处理是必要的,是为了得到更完美的光、影、色彩的照片,同时也是为了表现摄影者的审美意图,使拍摄的摄影作品更艺术化。那么,照片怎么样处理?这个问题太复杂也太大,我回答不了。我认为,只要不是资料图片、新闻纪实照片(好象是废话,我们在说荷花摄影);只要不违反客观规律;只要不违背大众审美观,只要不违背公认的伦理道德,照片的后期处理怎么弄都可以,难道抽象艺术就不是艺术?郎静山先生的集锦摄影就不是摄影艺术?至于好不好,能不能被人接受,那就看各人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了。后期处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调整反差、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裁剪……图19-10.4原图19-10.4.1比如,荷花的倒影非常漂亮,然而在外拍时又不容易拍到,为此,可以通过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制作。图19-10.5原图19-10.5.1上面用渐变工具加点雾气,下面制作成倒影。在淡淡的晨雾中,洁白的荷花倩姿倒映在粼粼波光里,表现出“素妆娇倚水晶屏”的意境。是不是比原图好了点?图19-10.8原图19-10.8.1为了突出主体,我们可以把画面反差适中的照片,强化反差,使背景更暗,而主体更亮,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如果表现:韶华将尽风韵在,莲蓬得续再生缘的意境,是不是也差强人意。图19-10.6原图19-10.6.1为了突出荷花具有风吹花摇的动感,用PS的动感模糊(示意图制作得比较粗,请忽略),以前胶片要达到这个效果是有点吃力的。图风荷白天拍摄的荷花经过PS,加上月亮、加冷却滤镜(就是胶片时代所用调色温的81A), MS晚上月光下的荷花,效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韵味。图19-10.7原图19-10.7.1我们也可以运用图片处理软件,把照片处理成各种的类似图画,增加趣味性。如制作成版画效果,表现出荷花娇柔中的硬朗,是不是有点“当年不肯嫁春风”的骨气?图19-10.9原图19-10.9.1&&十一、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我在前面讲过“拍摄好的作品需要相机、技术、摄影人的修养等因素”,有关摄影的相机不说,拍摄技术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上世纪70年代,我买了一台“东方S3”全机械旁轴135相机,没有测光全手动,仅用两个胶卷72张胶片就把在不同环境、天气、时间的拍摄技术基本掌握了。所以技术也没有更多好啰嗦的,在这里我再多讲几句关于“相机、技术”以外的题外话。1、美在于发现。法国现实主义画派代表库尔贝说过的“美的东西是在自然中,而它以最多种多样的现实形式呈现出来。一旦它被找到,它就属于艺术……”。摄影就是用相机记录发现的美。怎么发现?首先是要喜欢,喜欢了才会关注;其次是要多观察,看多了才会有发现;第三是要会选择,看到的并不一定是最美的,比较、选择其中我们认为最美的。虽然,现在数码相机的储存器的容量不再是以前胶片的12张、36张那么局促,但我还是认为要谨慎揿快门,建议多看、多想,满意以后再拍。不然,宁可留点遗憾,下次再来过。图19-11.12、多读点书,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好象有点说教,不屑的朋友请飘过。那年,我在一个展览的筹备办,各色人才济济,一天大家闲聊说搞文学艺术的都要多读点书,提高自我修养。一个搞画的却说,我画画的又不写小说,看什么书。不禁让人哑然。这位老兄至今也没有出什么作品,与其同期的有不少人都办过个展了。俗话说“是真名士自风流”,满腹学问的人在艺术表现上,自然在思维、角度、表现形式等等方面与众不同。一个充满诗情词意的摄影人,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诗的意境;一位中国画画家的摄影,自然会突出呼应转承、枝叶穿插等等国画表现元素;一位画西画的画家的摄影作品,往往会强调色块、色调、对比色等等元素,这是一种春雨润无声的修养,刻意追求不到的。3、多交流学习。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学习、借鉴、融合。比如:绘画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等;诗词文学作品的意境(当然其它艺术也有意境的);舞台表演的用光、造型等等。二是影友之间的交流、观摩、点评、讨论。这点的内容太多了,我不展开讲了。4、拍自己熟悉的、喜欢的。这个太好理解了,拍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有优势,容易出成绩。假如你拍摄的东西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让别人喜欢?说到熟悉,当年我们上三清山采风,在山上见到旅店老板拍的三清山,惊叹之余与老板攀谈才知道,他早年是在山上给人拍照的,后来经营旅店。多年来对三清山已经非常熟悉了,听听晚上的风就知道明天什么天气。到迷上风光摄影起,专拍自己熟悉的三清山,那个片子绝对OK。再说那年,几位摄影家到我们单位搞摄影创作,两天的拍摄结果,遗憾的是成功的不多,举办一个影展还差半数照片。后来还是我为这个展览补足照片。并不是我的水平比他们好,而是我有优势,比他们熟悉单位的情况,照片的积累比较多而已。图19-11.2拍摄荷花就要了解她,认真做功课。前几年,我应某报约稿写的关于荷花的文章。http://blog.19lou.com//spacelist-blog5、把自己的照片看到淘汰为止。这个是我的多年经验喔,秘方不传人的,现在也抖出来了。我每次拍摄一批照片后,选几张认为还可以的,印小样或做电脑桌面,经常看,时间长了,慢慢就看出毛病来了,时间越长看出的毛病也就越多,最后到淘汰。我以为这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说实话,我拍摄水平也差点,眼光稍高了点,到现在还没有一张自己真正满意的照片,大概属于眼高手低一类,是不是衰得很!有很多人对自己拍的照片有点癞痢儿子自己好的通病。照我说,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也无可厚非。但是,看着自己拍摄的照片这张也好,那张也好,就说明他还没有摸着摄影的门槛;要是看着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说明他起码在为怎么拍好照片纠结,有进步了;当能看出哪些有毛病,哪些还看得过去,这是真正进步了。当然,要想作品精到还要好好下功夫。6、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MS非常老套的教条了,不过我还是喜欢。当年朋友介绍一位摄影发烧友来,让我看看他的摄影作品。拍得还行,看得出拍得很用心,不过在构图上稍有点欠缺。人家找上门来,我水平差点总也要有点表示,就对一张照片的构图说了点看法。结果他回了一句“我也这么看”,当时觉得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当我对第二张讲了点看法时,他又是“我也这么看”,以后我就不说了。我说的你都知道,那就拜托先把照片裁好了,再拿来让我们欣赏,是不是?7、淡定心态,以玩为主,熟能生巧,自然天成。前面我说过,一个人要有在一堆长枪大炮中间,端稳自己的便携式相机认真拍摄的信心和淡定的心态。大家是业余摄影,拍摄自己喜欢的花卉,拍多了,水平自然会提高,备不住那天谁就成了摄影家,玩出来的专家不是没有,就看能不能玩出水平。打住!打住!19楼里的TX不是小学生,道理大家都懂,我点到为止只为表达一点感谢的心意,耽误大家时间,我再说声对不起。最后上一张仿国画的荷花,照片的形式基本看不出了,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无妨,就当玩意儿看看。图19-11&&十二、选购相机的建议买什么相机好?这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问题,也是个十分难回答的问题,前几天还有同事问我这个问题。照我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你自己。我想只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答案就基本可以出来了。1、你的摄影水平,是选购相机的首选问题。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评定,对摄影门外汉的一般花友来说,只是旅途留个影,拍拍花的话,买一个好一点、焦段长一点的(比如28-200mm)的卡片机尽够了;对初涉摄影的花友,我建议备一台有手动功能的便携式数码相机就可以了,先学习,等积累了一些功力了再升级,而这台机子还能做备用。假如兴趣转移了也无妨,不会浪费;然而对有一定摄影基础的花友来说,是考虑升级换代的问题了。你能够想象一个对摄影什么都不懂的人,端个顶级单反相机,拍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照片是个什么光景?糟蹋相机不说,也糟蹋了自己,我这样认为!2、你打算投入多少费用,这是制约选相机的前提条件。对购买单反相机和单电(或者叫微电)的花友来说,投入5000元左右,就只能选购入门级单反和单电,而且只能配一个镜头,还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假如投入1万元左右,可以配一台中档机身和一个一般的镜头。或者一台入门级机身和两个中低档的镜头。投入2万元以上,选择就大一点了。当然对有经济实力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十多年前,就有人花10万购一套摄影器材,再花10多万买一辆车,满天介的去拍照,高烧得发昏,这也是摄影。3、你打算主要拍什么。这是对希望进入摄影领域并有所作为的影友说的。20多年前,一位邻居问我买什么相机,我也就这么问他打算主要拍什么。他选择拍纪实,根据投入费用,后来选购的是尼康和一个标准镜头。现在这位已是省内名气不小的摄影家了。说远了。撇开专业摄影师的装备不说,对以拍摄花卉等静物有较大比重的花友来说,选购镜头要考虑带微距、长焦距功能;对要兼顾风光摄影的花友来说,要考虑广角,当然也要兼顾长焦;对主要拍摄花卉和人像的花友来说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是不错的选择;对摄影发烧友来说大都会选择全画幅的相机。对什么都拍拍的玩家来说,24、28—70、80mm、70—200、300mm的两支镜头是最常见的配置,有条件再配个广角、一支增倍镜,就很不错了,一般除了野生动物、某些体育题材外的什么都可以上手拍拍了。4、携带和使用的便利性。这就是所谓你对这套器材重量的承受度。我年轻时外出采风,那怕爬山都背两台单反相机、3-4个变焦头、三脚架什么的。后来,有10年了吧,一个亲戚结婚,除专职摄影师外,要我随意拍一点,我用佳能EOS-1N相机加EF 24-70mm f/2.8L镜头,当时算顶级了,平时拍摄还好没什么感觉,这天拍了5个胶卷,那个份量就一个“重”字,手都伤筋。现在年纪大了点,负重能力就要考虑了。还有女同胞,对又大又重的单反也要考虑的。不过话又要说过来,体力允许又当别论。那年,我在江西婺源采风,天上飘着小雨,碰到两位白发老者背着单反相机、三脚架、大摄影包和500mm超远摄镜头从山上下来,看得我瞪目结舌。而我只拿了一台美能达超级500加一个35-105的头、一个小摄影包,还摔了一身泥。一般来说从体积重量上单反>单电>便携式;而功能丰富上也是单反>单电>便携式;而便利性正相反是便携式>单电>单反。5、要考虑性价比。这里所说的性价比除相机本身的性价比外,应该还包括使用频率、拍摄的图片做什么用等等。假如几万元的摄影器材一年就用个一、二次,这除了公家外,不大会有人这样做的。例外也有,早些年在浙江展览馆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一个穿戴很土的老汉来问什么相机最好,大家看得不解,工作人员就随便一指说这台最好,没想到老汉开口就要3台,围观的被震傻了。这是有钱的,我们大多是工薪阶层,挣钱不容易,伤不起,选购相机还是要讲究性价比的。上面所说,细考起来也就是泛泛而谈,无非是建议要购相机的朋友事先先掂量一下自己,确定一个大致范围或者说是条件吧,然后再进入细分选择的程序。这个程序要大家自力更生了,我帮不了忙了。不过好在现在有网络,信息非常丰富,一些专家的建议、分析、试用、样片等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范围搜索资料,详加比较,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相机。如果有熟悉的朋友也有你选中的相机,去实地试试手那是再好不过了。以前在感悟的帖子跟过贴,说是什么时候也上婺源的照片,人懒这事拖掉了。现在发一张作为本文的结束押尾,也算上过了是不是。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定焦镜头拍人像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