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预测试卷11(4)
09:46:28&&&来源:&&& 点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建立促进学生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评定学生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你认为一般性发展目标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
2.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3. 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4. 什么叫学习策略?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
5.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六、写作(25分)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
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有人将教师事业追求的方向概括为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就是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请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以德、才、情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中心。
(2)字数在800字左右。
[责任编辑:汐h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国考online活动已有39457人参与???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考试焦虑
  高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考试最频繁的时期,其考试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每位高中生都对考试十分关注,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致使部分学生患有考试焦虑综合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尤其是高一新生,他们刚刚进入到高中这样紧张的氛围中,面临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考试焦虑问题甚为突出。 中国论文网 /1/view-3050780.htm  (一)关于高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及来源   高一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特定群体,经历了从初中升入高中的一个转折阶段,刚刚进入到这样紧张的氛围中,他们面临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高中阶段也是考试最频繁的时期,每位高中生都对考试十分关注,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致使部分学生患有考试焦虑综合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通过对高一学生考试焦虑来源及表现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他们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又有来自周围环境等的外部因素,考试焦虑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个体的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对考试焦虑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个体对考试的认知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和自身应付考试的能力的评价不恰当,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同时学生也把个人的前途、理想及家庭幸福感练习在一起,产生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2、个体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人格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神经系统强、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的学生都容易产生焦虑。有些学生长期处在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某些不良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这些学生也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3、个体的知识、技能准备   知识、技能的准备也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与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焦虑水平。如果知识准备不足、对考试结果比较迷茫,在考试当中就会影响大脑生理功能的发挥,致使头脑昏昏,思维受阻,使学生不能正常发挥,因而产生考试焦虑;而一定应试技能的掌握和应试经验的积累则有助于克服考试焦虑。   4、影响考试焦虑的外部因素   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片面地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考试频繁,学习气氛紧张;家长对学生期望过高,过分关注分数,致使学生心理压力大;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政策体制都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这也是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方面。   (二)关于高一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考试焦虑的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考试焦虑对于男生和女生都是一个需要同样面对的问题。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略高于男生,据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①女生的生理周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失衡,生理周期的紊乱又会反作用于心理,引发焦虑情绪。②从个性性别差异角度而言,大多女生感情细腻,情绪的变化较强烈。在面对同一的考试情境下,女生情绪的波动更大,在心理与生理的共同作用下,易导致考试焦虑的发生。   (三)关于高一学生考试焦虑的班级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班、实验班考试焦虑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焦虑程度有一定影响。这可能与学生自身素质、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的评价有关。实验班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起步较高,对自己较有自信,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认同较多,学习的动机强,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考试焦虑的水平。普通班学生不适当的学习方法、较低的学习动机、周围较差的学习氛围以及来自多方面的负面暗示都导致了学生考试焦虑水平的上升。   (四)关于不同学习成绩的方差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越高,考试焦虑水平越低;学习成绩越低,考试焦虑水平越高。这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他人的评价是密不可分的。成绩差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可能与学生学习压力更大、自身学习能力较低和自己的期望较高有关。学习成绩与考试焦虑有较大的关系,由于学习成绩差而惧怕考试,产生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水平过高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本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成绩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而学习能力较强者或学习成绩较好者考试焦虑度一般都比较低。   本研究发现: 122名高一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其的检出率为68.9%;其中轻度为59.1.0%;中度的为8.2%;重度的为1.6%。男女生之间考试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普通班和实验班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结果显示,学习因素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成绩与考试焦虑水平成反比,学习成绩越高,考试焦虑程度越低,学习成绩越低,考试焦虑程度越高。   (五)建议   学生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特别是以高中生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这与目前高中生学业负担日益加重,高考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面临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试焦虑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考试焦虑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来说明考试焦虑问题的严重性。那如何缓解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并将此项工作深入、持久、有效地加以开展,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方面展开。   1、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对考试正确的认知评价   一个人对考试的认知评价正确与否影响其考试焦虑的程度。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通过考试,可以推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同时,要正确对待考试结果,不要把考试的分数看得过重,因为它不是衡量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考试结果本来不具备任何意义,只要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步伐前进,考试结果才变得有意义。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不良的人格特征是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内在根源,为预防和缓解考试焦虑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情绪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克服人格中的某些缺点,不仅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坚定学生的意志力,塑了良好的人格;其次,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3、做好应考准备,形成良好考前心态   注意饮食营养,形成良好习惯。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备考,应考的前提和保障,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科学用脑,注意合理搭配营养,保证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调整到最佳状态。   改善学习方法,掌握应试技巧。考前一定要做好知识的复习准备工作,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应试技能也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会避难从易、举一反三、创造性思维,这样才会对考试做到胸有成竹,泰然处之,而不是存有侥幸心理,考试时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4、释放考试焦虑,减轻心理压力   让学生倾诉自己的考试焦虑学生焦虑情绪的倾诉可以有效的缓解其心理压力,可以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地说出自己关于考试的感受和看法,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从而使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为缓解学生的压力,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宣泄室”,让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在宣泄室里自由的发泄,如击打沙袋、大声的喊叫,学会转移焦虑情绪,或听听音乐、唱唱歌、散散步。这都是较单纯的发泄过程,却能有效的释放焦虑情绪。   5、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自信心   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信心不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消极。指导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改变学生对不良环境的态度,增强意志和稳定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积极的合理的心理暗示在考试中可以稳定自己的心态,增加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症状。   6、学会自我放松训练,运用系统脱敏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套使人身体肌肉放松的练习,它对克服考试焦虑有一定的疗效。倘若“思维抑制”发生在考试过程中,则可以闭上眼睛,做深呼吸,稍做休息后再作答。总之,放松训练不仅仅是治疗考试焦虑的手段,它也是解除学习疲劳的有效方法。系统脱敏放松能消除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基本正常反应。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只要坚持训练,一定会使因考试所引起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实践表明:系统脱敏训练对缓解考试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   7、家庭配合   家庭是学生获得“心理支持”的土壤和基础,家长是提供“心理支持”的重要角色。家长必须认清考试焦虑的危害,不给学生增加精神压力,要多从服务方面暗中给学生以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并能够正确对待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适时地给与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家长既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尊重学生,还要拥有切实的目标和期望值,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学生的焦虑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11(3)
16:35:26&&&来源:中公教育&&& 点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你认为一般性发展目标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
2.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3. 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4. 什么叫学习策略?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
5.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六、写作(25分)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
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有人将教师事业追求的方向概括为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就是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请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以德、才、情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中心。
(2)字数在800字左右。
[责任编辑:offcn]
国考online活动已有1018人参与???您现在的位置: >>
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卷及解析五(2)
时间: 16:41:13 点击: 【
  核心提示: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卷及解析五...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六、写作(25分)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
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有人将教师事业追求的方向概括为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就是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请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以德、才、情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中心。
(2)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
2.【答案】C。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两难故事法”。
3.【答案】C。解析: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的学习称为辨别学习。
4.【答案】A。解析:现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5.【答案】B。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6.【答案】A。解析:罗杰斯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因此他认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因素。
7.【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8.【答案】A。解析:学科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9.【答案】D。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10.【答案】D。解析:非正式群体没有公共的规范,是松散的。
11.【答案】D。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其代表著作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族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12.【答案】B。解析:古代教育以私塾为主,即个别教学形式。
13.【答案】B。解析:“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4.【答案】D。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15.【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6.【答案】A。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联觉产生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缘故。
17.【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8.【答案】C。解析:去个性化,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
19.【答案】D。解析:新手老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对问题行为缺乏预见,因而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矫正处理。
20.【答案】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二、填空题
1.大教学论 2.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4.教学活动
5.四书;五经 6.高原期;原型内化
7.学与教 8.道德情感
9.发现问题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包括教师的观念等。
2.【答案】×。解析:学生由于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所以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3.【答案】√。
4.【答案】×。解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答案】×。解析: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是学生的自学法。
6.【答案】√。
7.【答案】√。解析: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是由比纳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解析: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自觉关注学生。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会学习;
(2)扩充并整合知识;
(3)沟通与交流;
(4)思考和推理;
(6)个人与社会责任;
(7)身体素质。
2.【答案要点】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答案要点】
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学习和意义的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学习和发现的学习。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质
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的发现,只是需要将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因此,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根本区别在于学生在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的过程。
奥苏伯尔认为,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接受还是发现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往往浪费时间,一般不宜用做大量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4.【答案要点】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控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有:
(1)注意策略。它是指在学习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
(2)编码策略。它是指按学生自己熟悉或习惯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以便于取用。
(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贮存的信息的方法。
5.【答案要点】
(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法;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2.【答案要点】
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1)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2)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等。
①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两种。
②系统脱敏法的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答案要点】略。2下一页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更新文章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文武教师招聘网()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联系QQ: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合实际谈谈内部公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