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完钱买理财,是真需要资本市场不完善支持吗

刘涛6000万血汗钱消失?多少明星掉进“投资”大坑?
导语 | 近年来,明星都纷纷玩起了跨界,几乎大半个娱乐圈都挺进了资本市场。然而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于明星来说,也是如此。
来源:资产管理圈综合自36氪(作者:周一)、老道消息(ID:laodaoxx,作者:猫姨)、好买商学院(ID:howbuyIE)、商业人物(ID:biz-leaders,作者:何思妤)、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香港新商报
大牌明星投资跨界玩投资,动辄数百倍、上亿元的投资回报,都足够吸引老百姓眼球。投资需要投入成本,大多数看新闻的小白领可能只能羡慕和嫉妒,而这样的赚钱效应对于更具投资实力的一票明星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但是,投资与赚钱并不对等,总会有人在投资的路上摔跟头。所以,其实看似“风生水起”的背后,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另一面。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那些入了“投资”大坑的明星们。
“套”在乐视的刘涛孙俪,
当初怎么被“忽悠”过去的?
2016年3月,乐视体育风风火火拉了一帮明星投资,希望通过明星在普通用户中的影响力,扩大乐视体育产品的知名度。那会儿,在乐视体育的B轮融资中,共有11名明星投资人,包括刘涛、孙红雷、贾乃亮、周迅、王宝强等。其中,刘涛是持股最多的明星合伙人,在乐视体育中出资5000万。
从当时的微博看出,刘涛对于乐视体育的未来很看好,否则怎会砸下不少的一笔钱进去呢!
观众对刘涛的印象大多是在影视剧中,《琅琊榜》中的霓凰郡主《芈月传》中心狠手辣的芈姝,还有《天龙八部》《还珠格格》里的角色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观众鲜有人知的是,她是个有商业头脑的女人,从当年扶持丈夫度过最艰难的事业危机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个娇滴滴的弱女子。
虽然拍戏已经够忙了,但刘涛仍在长江商学院读EMBA,并研究商业趋势、公司模式。之所以会选择乐视投资,据说刘涛是感受到了贾跃亭不断化反的生态梦想,中国的乔布斯好像就在眼前。
除了刘涛这个大股东外,我们从雷振剑的微博还能看到当时和孙红雷、贾乃亮等明星的合作。
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资本套路会那么深,乐视体育的B轮融资刚到账,就给划到乐视生态其他公司的账上了。
转眼到了2017年,乐视并没有变成商学院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贾跃亭也没变成伟大的贾布斯,反倒乐视开始风波不断--老股东砸盘、资金链濒临断裂……而原先规划的好的将乐视影业注入到乐视网页迟迟未见进展。
屋漏偏逢连夜雨,乐视体育也在这一年,连失亚冠中超版权、高层持续震荡。
不知道刘涛她们的血汗钱,还剩了多少?
不想当富豪的股东不是好明星
明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神话的故事已不再新鲜,近年来传播最广的就要数赵薇夫妇了。
赵薇夫妇减持套现超亿元后,目前依然保持了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此外,赵薇还是阿里系基金云锋新创的股东之一,当初出资7500万元持股2.4422%,后来云锋新创投资的圆通成功借壳上市,估计赵薇又获利数千万;以每股0.39港元入股的中国创意,更是9天赚了2个亿。有投资人士感叹,“小燕子”绝对称得上娱乐圈的“股神”。
如今,明星参股、入主上市公司,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其实多多少少还要从华谊兄弟上市说起。
2009年创业板开放后,华谊兄弟成为第一批上市的明星企业。此前华谊在内部开放股权认购,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一批明星都成了华谊兄弟的原始股股东。上市后,0.53元的原始股价与首日收盘时70.81元的巨大价差,让华谊旗下持股明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以黄晓明为例,在华谊兄弟众多持股的明星演员中持有股权,其合计持有180万股,按照华谊兄弟上市首日70.81元/股的价格计算,其仅靠股票投资就已身家过亿。
华谊兄弟持股明星的造富效应,一下子激发了中国股市的“影视娱乐风潮”。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涉足资本市场的明星及其影视公司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唐德影视、欢瑞世纪和新丽传媒等。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明星股东一共29位,其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明星,比如赵薇、范冰冰、吴秀波、张丰毅等,其中杜淳在两家影视类公司中均持有股份,另一家传媒公司光线传媒也有美女明星柳岩的身影。
明星进军创投圈,
靠刷脸还是靠演技?
一方面是过高片酬、替身演戏、技艺不精、作品粗糙、扎堆综艺等行业乱象被一再诟病;另一方面,国内的明星们“不务正业”,有的跨界创业,比如:汪峰投入真金白银打造fill耳机,做产品经理登台演讲;周杰伦看好游戏行业,组电竞战队,还成立了自己的电竞公司;谢霆锋创建后期制作公司Po朝霆”,估值高达60亿元。
有的进军创投圈,比如:2015年,任泉和李冰冰、黄晓明合伙创办Star VC,正式进军风投界,章子怡、黄渤等多位明星加盟成为其合伙人。公司成立至今投资了秒拍、韩都衣舍、明星衣橱、融360等明星项目。连王思聪都认真夸过任泉,“泉哥威武,支持下,我见过最有商业头脑的艺人”。
三个人同为七零后,都曾是华谊的艺人,也是华谊的股东,此前已经在商业上有过合作。尤其任泉,从上戏毕业就开始开餐厅,后来还曾和耿乐、柯蓝合作过,也算是目标明确的经营着自己的事业。黄晓明则涉足过红酒、高尔夫球场等若干领域,一直是娱乐圈中做生意的好手。有媒体统计,他的收入构成包括:影视+代言+医疗+红酒+房产+股票,收入累计上亿元。按照一年365天计算,黄晓明每天进账百多万元。
日,黄晓明宣布正式联合资深投资管理顾问张晓婷共同创立明嘉资本。据张晓婷介绍,明嘉资本的投资主要围绕娱乐领域展开,首期募资规模约5亿人民币。据悉,张晓婷曾参与Star Vc第一期基金项目投资,参与了秒拍、小咖秀、明星衣橱等项目。在公开明嘉资本之前,对其中的每个好项目,都酝酿许久。
荧幕中文质彬彬的暖男佟大为,也积极地玩起跨界转型,成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我觉得自己除了主业以外应该学一些其他的东西,去涉猎一些其他的东西,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佟大为看来,演员还是属于青春饭,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所以他开始涉足投资行业,甚至夫妇两人都去长江商学院进修。
对于明星投资创业,业内看法不一,支持者如徐小平,他认为这股潮流势不可挡,全民创业热还没有退去,明星又有天然的营销优势,早期进来的跨界明星基本都能赚钱。不过,更多人认为明星创投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明星进入创投圈带有“玩票”性质,原因主要是明星创投多是“兼职”。“明星做投资很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形成实质性竞争关系。”联想投资的投资总监朱拥华认为,在成功的明星投资案例中,明星都是在做跟投。
那些折戟在投资圈的明星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关注了太多的在投资圈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娱乐圈明星,殊不知在娱乐圈里还有许多明星折戟在投资圈!
1.张学友08年亏了很多钱
要说现在华语歌手里谁最拼,张学友肯定算一个。
他年过半百还在2016年开始了新一轮世界巡演,小半年已经唱了60场,平均3天一场每场3小时的安排,怕是年轻艺人也扛不住。
而且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演出上这么拼命了。2010开始的那次世界巡演,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演了146场,还顺便打破了12个月内总观众数200万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影响力可见一斑。
按理说,这个自92年就被封为二代“歌神”的男人,早就可以轻松度过一生了,可他偏要不停努力。也许年轻艺人都恨他把“歌神”的门槛抬高了。
歌神是有苦衷的。
在2008年那次影响全球经济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歌神刚好投资了倒闭的“雷曼兄弟”。
虽然事后他说网传的损失4000万港币夸张,但他2009年立刻复出连拍3部电影,一改之前“为陪女儿息影”的形象,还赶在开世界巡演之前在2009年底加开一场广州演唱会,很难让人相信“只是小损失”。
而巧的是,如果沿着2016年巡演的时间点往前推,不难发现为巡演锻炼了两年身体的歌神,是在2014年确定的巡演计划。那年他推出了完全自己投资的专辑《Private Corner》,可惜港人不买爵士乐的帐,他只好也到内地做宣传。
于是就有了一次访谈中他调侃到内地“复出”的原因:“08年亏了很多钱,所以开始研究,但最近又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开始又要想着工作了”。
歌神还说,“如果你没有经过挫折,一定学不到现在所学的”。
2.郭德纲的罗马假日火锅城
相声演员冯巩多年前在月坛北街开了“罗马假日火锅城”,该火锅城并未在媒体上广做宣传,但不少邻居曾表示目睹冯巩多次带友人出入餐厅,也曾见过贾玲到此用餐。日前,记者前往火锅城勘查,发现一楼占地约400平方米的空间,并无任何一桌客人在用餐。记者询问店经理冯巩是否为火锅城的老板,却得到火锅城早已易主他人的答案。
3.姚明投资音乐网亏惨
姚明在篮球场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无论代表国家队还是征战NBA都留下光辉的足迹,不过小巨人在商业投资方面的道路却是几多坎坷。近日有媒体披露,姚老板曾在2005年花费300万美元投资巨鲸音乐网,遗憾的是,自从2015年4月这个网站却打不开了,传出了即将关闭的消息,这意味着姚明的300万美元首轮投资以及追加投资成为其商海生涯的一大败笔。除了巨鲸搁浅,姚老板涉足CBA投资以来也让他亏损了数千万元。而合众思壮也成为姚明在商界一大败笔,据报道姚明持股流通市值也缩水至1712.18万元。
4.杨采妮形象工作室
1997年,杨采妮在演艺事业高峰期急流勇退,和男友一起从商。两人先后在吉隆坡和香港开设形象工作室,但各种经济问题不断,还遭遇奸商趁火打劫,强撑多年,最终以破产告终。
5.张卫健炒楼失败后再不敢碰房地产
1997年,香港楼市最好的时候,张卫健将所有积蓄全部投入,购买房产。可没多久香港楼市大跌,原想靠房子养老的张卫健,所有的房子一下都变成了负资产。 张卫健拍了六七年的戏,所得全都用来还债。所以,他到大陆拍戏多年,都再没有碰房地产,到现在没有在大陆买半栋房子。
6.蓝洁瑛破产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曾在《大话西游》里扮演过美艳的春十三娘的香港昔日女星蓝洁瑛,目前正过着破产之后的凄惨生活。日前,香港当地媒体发现她在一个海鲜酒家里与三四线歌手同场唱歌,场面冷清。
“一代美人”蓝洁瑛因为负债累累,今年2月正式加入破产大军,在情人节当天蓝洁瑛接到破产令,因为精神不佳、声称邪灵入脑,主动到医院精神科求诊,医生担心她有自杀倾向,于是将她送到精神科病房留医。
投资,哪有外人看的那么简单
说到底投资这个事,从来不会因你是普通人而歧视,也不会因你是明星而格外开恩,刘涛真是只看见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炒股、开店、等等,赔得血本无归的明星大有人在。
小编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而如何让自己有这个“金刚钻”呢?
(一)自己学习
任何一个投资项目中,都需要对未来前景、当前企业经营状况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而这其中涉及颇多的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如果不是专业出身,也许投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就能绊住你。
任泉如今已变身专业VC投资人。据说当年任泉为了能读懂创业者、读懂投资项目,曾在五年时间里读了三个商学院,并且他还表示会继续读下去:我发现这五年自己学的东西比在高中、大学学的都扎实,因为我以前都是被动学习,这五年是一直在主动学习,我特别喜欢跟那些创业者在一起,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的想象力。
羽泉组合的胡海泉,目前也是海泉基金创始人,也于2016年顺利通过了基金从业人员考试。
(二)跟着会的人学习
如果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听成龙大哥的一番话。这位拥有康有为故居四合院、比弗利山庄豪宅和耀莱院线部分股权的功夫明星曾经说,“如果要跟人在生意上合作,那我要跟比我有钱的人合作,跟比我聪明的人合作。”
明星擅长唱歌、表演、主持,对于投资可能并没有很多概念。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帮手。张泉灵做紫牛基金找了傅盛,胡海泉做投资联手中科招商。当下最火的小鲜肉鹿晗前阵子也踏入投资圈,登上财经版面。前百度副总裁、清流资本创始人王梦秋是鹿晗的超级铁粉,帮着鹿晗一起做了清晗基金。
据说,赵薇早年曾经自称是“受伤的股民”,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赵薇投资唐德影视利润超170倍;之后结识了马云,投资阿里影业让她套现近10亿港币。从此有了中国女版巴菲特的称号。
(三)剩下还有一种:付出真金白银
在我们如今看得大部分明星投资的新闻中,大多数都是股权投资,或者自己做天使投资人。明星投资也并非只需要掏钱那么简单。据说,明星们在资本市场上高额套现的新闻背后,其实都有严苛的对赌协议。
什么是对赌协议?我们看几个例子:
华谊兄弟以百倍溢价来收购的华谊浩瀚时,与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明星股东签下对赌协议,要求后者五年内保证每年净利润9000万和15%的年增长,不足部分需由明星股东补足。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时,华谊兄弟则要求每年一亿元净利润和15%的年增长。
所以联手黄晓明、李冰冰做了Star VC的任泉说,你看到的都是成功,没看到的都是失败。Star VC几位合伙人自知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所以投资多以跟投为主。Star VC对外宣称投出的独角兽,比如融360、小咖秀等都是小金额跟投。
其实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风险,投资与回报之间有时候也并不一定是好朋友。
小编认为,是否读过商学院和投资赚钱并没有必然联系。就像这两天大热的北京房价问题,在人们讨论“高学历”和“学区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清华北大中科院的资历却换不来一套高价学区房。读书,作为我们人生的一种投资,并没有“赚取万桶金”的保证条款。同样,明星的身份也同样不是“赚钱”的保障。
培养自己的风险意识,或许才是自己做投资的第一步。不管投资是大是小,提前做好风控。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也就不那么黯然神伤了吧!
更多精彩文章:
e租宝、大大财富你中过雷吗?你买的理财是否安全?财姐为你专业评测理财平台,赶紧关注财姐社区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一个900亿理财骗局的崩盘:失联、自杀、负债千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人民日报罕见唱空:两只靴子没落地 A股反弹高度有限
&&网友评论()
  最新:
  相关:
  热议:
  阅读:‖
  对市场呈现典型的牛皮市,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对本报记者表示,反弹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就是投资者对股市没有信心,尤其是对股市供求矛盾的担忧,因为股市有两只靴子至今没有落地:一个是重启,另一个是国际板。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一起探讨。
  近期,股市大盘围绕2000点一线反复震荡,呈现出不上不下的牛皮市行情。对此,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尚未走稳以及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使得股市仍处于反复震荡的过程。下半年股市存在反弹机会,但是反弹高度有限,投资者应该紧跟政策导向,抓住“稳增长”、“调结构”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股市反复震荡缺信心
  对市场呈现典型的牛皮市行情,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对本报记者表示,反弹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就是投资者对股市没有信心,尤其是对股市供求矛盾的担忧,因为股市有两只靴子至今没有落地:一个是IPO重启,另一个是国际板。
  何维达表示,从去年10月份关闭IPO窗口后到现在已经10个月了,这么长时间里已经有800多家公司在排队,一旦他们都上市,对股市来说就相当于是洪水猛兽,将加剧股市供求矛盾。虽然IPO重启时间不断推后,但是目前仍不知道具体时间,而证监会显然应该明确这个时间,比如说9月、10月份会重启,那么股民就会形成一个下跌的预期,等到真正重启之后反而不会大幅下跌。如果重启时间模棱两可,就会给机构反复炒作这一话题提供了借口。同样,国际板现在也没有明确给出时间表,而这一点也应该尽快明确。
  “最近半年的股市行情总体上表现为一种结构性行情。”评论员皮海洲认为,大盘下跌,反映出来的是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主板公司中以传统产业与周期性行业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走势。而创业板上涨,反映出来的是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走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盘与创业板的这种分化走势,也是宏观经济调结构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
  未来可能还会反弹
  尽管中国股市尚不能称之为“经济的晴雨表”,但是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仍然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近期公布的7月份经济显示出经济回暖的迹象,股市是否也会顺着这一趋势打破当前的拉锯行情继续上行呢?
  对此,大部分专家仍表示谨慎乐观的态度。何维达认为,下半年股市肯定还会有反弹,但是幅度不会很大,可能会在2250点附近。他表示,宏观经济形势、微观经济表现、上市公司业绩以及市场供需矛盾都是决定A股市场未来是否好转的因素。尤其是中国经济仍然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如果GDP跌破7.5%,将对股市形成打击。
  “8月份以来,投资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改观,看多后市的人逐步增加。”申银万国证券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实体经济正在走出最为困难的阶段,探底企稳的迹象也已十分明显。虽然经济还没有真正复苏,但这已经可以改变投资者对于后市一度过于悲观的预期,而这正是近阶段股市得以反弹的主要因素。
  但是,桂浩明强调,如果就此认为指数向上突破后会长驱直入就不符合实际了。他表示,鉴于大环境的好转,此轮股市上涨还将延续。时间上可能一直延续到9月份,期间大盘能够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存在触摸2250点至2300点一线的机会。
  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然而,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运行,股市的结构性机会也蕴藏其中。在经济增长放缓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股市虽然很难出现趋势性上涨机会,但结构性的局部行情仍将持续。
  桂浩明认为,在经济景气度不高、资金供应不足以及政策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和推动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传统周期性行业就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相反不断出现的各类题材使得股市热点频出。于是,大盘蓝筹股的行情较为清淡,而中小市值成长股却有很好的表现。
  专家建议,投资者不妨根据“区间管理”的思路,寻找股市中的一些结构性投资线索。可关注“调结构”所带来的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板块投资机会,以及“稳增长”带来的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不过,对于投资策略,专家仍然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震荡市或是近期大盘走势的主旋律。因此,短线波段操作就成为比较适用的一种操作策略,同时还要注意适度降低盈利预期,在趋势性机会缺乏时要注意仓位的控制,可紧跟政策和信息导向,阶段性把握市场结构性投资机会。
IPO暂停再融资加码 上半年A股市场吸金2198亿||每日经济新闻||牟璇||日 06:48
  一个已经濒临干涸的池塘,不仅没有久旱逢甘霖,反而在抽水机的轰鸣声中不停被“抽血”,那么池塘是鲜活还是枯萎?A股市场正如一个巨大的池塘,在资金面紧缩、经济待复苏的背景下,尽管已经暂停,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步伐反而越迈越大。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在IPO一股未发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融资金额竟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均在2200亿元左右,而去年上半年,IPO还有募集资金760.92亿元,若除掉去年IPO募集资金,今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募资额已经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在缺乏活水之源的市场,上市公司的分红犹如九牛一毛,再融资规模却越来越大,A股“旱情”何时得解?
  上半年融资额接近去年同期/
  自日起,IPO低调暂停。尽管对于此次IPO暂停,监管层一直未明确表态,但从历史情况来看,IPO的暂停跟股市低迷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尽管IPO今年一直处于暂停状态,但另一只伸向股市的融资之手一刻也未消停,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头号“抽血机”。
  根据(,)iFinD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募集金额合计达2198.03亿元,而去年同期,A股市场募集金额合计为2271.61亿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以来IPO一股未发,融资额都是公司再融资,而去年同期,仅IPO募集金额就达760.92亿元。也就是说,尽管今年上半年IPO一股未发,但同期再融资额已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通过公开增发募集资金24.16亿元,定向增发募资2045.82亿元,配股募集资金118.26亿元,定向增发成了再融资的主要手段。
  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定向增发有融资门槛低、手续简便、融资快捷等特点,上市公司再融资较喜欢选择定向增发的方式。
  看来,一直以来如洪水猛兽的IPO如今在再融资面前也变成了“小绵羊”。今年上半年,两市融资金额2198.03亿元,已经是去年全年IPO募集资金1017.93亿元的2.16倍。而对比7月底刚刚披露再融资方案的――(,)与(,),两家公司的再融资拟募集金额就达到745亿元,而目前已过会的83家公司计划募集资金的总额才600亿元左右。
  其实,若是再融资能用在实处,倒也合情合理,但通过再融资圈钱的现象,却在A股市场屡见不鲜。
  有业内投资人士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再融资扩大生产或投资新项目,从而提高业绩回报让投资者得到回报,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上市公司“不差钱”却又大肆融资,就有“圈钱”的嫌疑。
  例如今年4月,(,)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子公司中航锂电使用不超过2.5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投资产品。而今年1月,成飞集成刚抛出新的再融资计划募集配套资金1.67亿元,但此次将挪作他用的2.5亿元募集资金原本应用于中航锂电的锂电池项目,而该项目的现实情况与当初的投资预期大相径庭:中航锂电去年亏损2265万元,同比减少983%,并且截至去年年底,该锂电池项目仅投入资金4.77亿元,尚有5.26亿元募集资金未使用。
  而此前,(,)、(,)等公司也都出现过刚圈完钱便买理财产品的现象。
  近5年分红仅占融资60%/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未见明显复苏,在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很多公司都比较缺钱,然而再融资一旦加码,必将加大市场的扩容压力。
  今年以来,沪指跌幅达到7%,且一度触底近4年的新低,再融资对目前疲弱不堪的市场不利影响也较为显著。
  另一方面,再融资这个 “抽血机”日夜赶工,而上市公司分红却显得凤毛麟角。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到2012年,A股沪深两市融资额达到51034.01亿元,而同期两市分红额度仅为26841.98亿元,分红额仅占融资额的52.6%。就近5年来看,年,A股市场的年度分红金额分别为2621.3亿元、2890.5亿元、3868.6亿元、4735.2亿元、5264.7亿元,5年合计分红总额为19381.3亿元,而年A股市场募集金额共计31252.2亿元,同期分红金额仅占到融资额的62%。
  实际上,A股市场中现金分红最慷慨的还是蓝筹股,这些“中字头”国企几乎每年都有固定的现金分红,包括(,)、(,)等几大银行,(,)等大型国企几乎都每年分红。不过,比起这些企业股价的持续下挫,这一点点分红对被套股民无疑只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酒类股也是分红的大户,其中(,)2012年每10股派发64.19元,2011年派39.97元,2010年派23元。此外,(,)、(,)的分红也名列前茅。
  不过,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每年分红金额的增速远不及融资的增速,投资者“投入与产出”显然不成比例。而A股市场这个并没有满水的池塘,一方面融资使劲“抽血”力度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对投资者的分红“输血”又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没了活水之源的A股市场,要获得生机谈何容易。尽管管理层一再强调回报股东、现金分红,但是A股市场只“抽血”不“输血”现象如果不改变,“圈钱市”的顽疾就难以根除。
  下半年抽血或更凶猛/
  融资猛于虎,分红如抽丝。相较于上半年A股市场IPO一股未发,下半年的“抽血”形势更加严峻。
  首先,7月底就有连续两家上市公司天量再融资浮出水面。7月24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批准该行30.74亿股A股配股申请,按计划,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将从A股市场融资至少285亿元。紧接着,有着股市“圈钱王”之称的京东方A又宣布募资不超过460亿元。这两家公司融资启动将使得本来孱弱的市场更加凄风惨雨。
  与此同时,尽管暂停许久的IPO何时开闸还未有最后定音,但目前来看,下半年开闸的可能性仍然较大。根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IPO在审企业情况表,截至8月8日,共有748家企业排队申报,其中拟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有174家,拟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为311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263家。相比1个月前,上海主板和创业板分别增加了一家申报企业。
  也就是说,A股下半年不但要迎来天量再融资,还要迎来IPO的凶猛来袭,双重压力下,A股走势或将继续承压。
  我们深知,投资者利益才是市场的基石,只有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投资者利益,股市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每日经济新闻》倾力打造的“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正是一个替投资者发声的平台。
  如今,“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动第一阶段的网络提名已经正式启动,从目前网络提名的情况来看,(,)、(,)、(,)等都被网友提名为“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而(,)、(,)、(,)等传媒股成为了“最具成长性”的热门提名公司。我们看到,在“最佳环境贡献”的提名中,有网友提名(,),其理由为:创业环保具有区域垄断优势,在天津市区拥有四座污水处理厂,包揽天津市约44%的污水处理业务。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国市场,先后通过收购等模式进入黔鄂苏陕等省份。
  如今,“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网络提名已渐入高潮,欢迎广大投资者通过每经网(www.nbd.com.cn/features/361)、淘股吧论坛(www.taoguba.com.cn/Article/)参与提名。
外资对A股频送“秋波”意味着什么?||证券日报||###||日 06:18
  一定程度上说,多年“熊冠”全球的A股还真谈不上有“活力”。
  严格点讲,A股基本上不能算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了:一是失去了资源配置功能,即通常所说的融资功能――从2012年10月起暂停发行;二是失去了增值功能,即通常所说的赚钱效应――7月31日某媒体刊登题为《中国股市全球最差,蒸发7480亿》的文章表述,上证综合指数如今已从2009年8月的高位狂跌43%,市值蒸发了7480亿美元,跌幅仅次于希腊的ASE指数;中国的市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却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要多;三是失去经济晴雨表功能――中国经济增长几年来连续雄冠全球,而A股却连续“熊冠全球”。如果把股票市场比作蓄水池,A股这个蓄水池既没有开源,又不流动,只能在这弥漫全球的高温天气里兀自蒸发着,当然没有“活力”可言,确实有点像头“死动物”。
  虽然如此,境内投资者对A股仍然深情款款,有资金回流迹象作证。一份媒体根据中登公司最新发布的月度统计显示,今年7月份A股富豪大幅增加。其中,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自然人散户达到1231户,比6月份1142户多出89位,增幅为7.79%;持股市值在1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的自然人散户达到17543位,环比前一个月多出1236户。这意味着,7月A股市场新增的千万级别以上的超级散户达到18774位,净增1325位,增幅为7.59%。持仓市值万元以上的各分段人数都在攀升,与超级富豪回流股市同步,如持股市值在1万元-10万元之间的散户由6月份的2488.15万户增加到7月份的2500.16万户,持股市值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散户从69.88万户增加到73.35万户。
  而以QFII为代表的外资机构更是表现积极。同样来自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3年6月份QFII在沪深两市新开29个账户,创下单月新开帐户数的最高记录,7月份依然保持有24个新增账户,且没有注销账户。至此,该类机构账户总数达到490个。这是QFII连续19个月有新开账户,而且最近3个月的开户数均超过20个,入市意愿表达得极其强烈。另外,表现最为积极的当属RQFII,7月份新增的开户数达到10个,环比增长了4倍。
  此前,等国际投行也纷纷看好A股市场投资机会。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之一――挪威政府养老基金直接表示今年将大幅增仓中国股票。该基金首席执行官斯灵斯塔表示,近几年有关中国增长的观念已经改变,但政府预计的增长仍然很高,我们仍相信中国的长期前景是非常好的,对中国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相关数据显示,该基金已获得了中国A股10亿美元的最高投资额度,目前持有中国303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或许,境内投资者回流A股是看中目前市场的价值洼地机会,正如香港“股神”曹仁超所说,“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约为10倍,属偏低水平,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在平均市盈率8倍至12倍时,均会启动一轮牛市,但斯灵斯塔所言‘中国的长期前景是非常好的’更像是外资对A股频送“秋波”的支撑因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拉动来自中国,每当中国经济数据公布之时,无论欧美还是亚洲主要市场,指数均会因此而出现波动,世界各国的股市要看中国的脸色已不足为奇。”
政府才是A股市场的“股神”||投资快报||周俊生||日 07:03
  周俊生(作者系知名评论人、本报特约撰稿人)
  A股市场在本周一出现了近期难得一见的大涨,这使得市场上的“看多派”又活跃了起来。近日,有着“香神”之称的中国高增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曹仁超便放言称:A股离见底已经不远,可能有机会上涨100%。但是,“股神”放出的这个豪言,在A股市场上却很难产生共鸣,反而有许多市场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冷静,冷静,再冷静。
  实际上,对于已经死水一潭的A股市场来说,“股神”已经不再是一个让人高眼一眼的身份。在A股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股神”,当年,他们的身边围满了数以几百万计的粉丝,只要登高一呼,就会激起一段,他们在市场上的任何细微动作,都会成为股民们研判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但是时至今日,这些“股神”基本上已经不见踪影,很多曾经的成功者只要一次失足,就会输得一干二净,回到原点,更有一些“股神”因为触犯了规,依靠内幕交易、欺骗中小股民来取敛财富而锒铛入狱或者远避国外。
  其实,即使是曹仁超本人,这个“股神”的身份也是大可怀疑的。他对A股行情的预测,却也并非像他给外界的印象那样神乎其神。有媒体翻出,2009年10月,曹仁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股从2008年11月开始已进入了新一轮牛市,本轮牛市将持续7年。”然而,在随后的近4年中,A股一直熊相难改;2010年初,曹仁超在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又预测称,从当年二季度开始,A股将进入“牛市第二期”。但实际的情况是,当年二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幅度高达22.86%的下跌,这也是A股市场历史上的第三大季度跌幅。不知道曹仁超是不是真的在按照自己的这种预测炒作A股,如果是的话,估计他现在差不多也是一个穷光蛋了。
  让中国投资者悲叹“伤不起”的A股,同样让一些在国际上曾经所向披靡的高鼻子“股神”大伤元气。安东尼.波顿,这位头顶“欧洲股神”、“英国”之称的投资大师,曾经担任“富达中国特殊情况”的经理,这家基金主要在香港股市投资,间接投资A股,不过,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该基金3年多累计亏了14.42%,波顿可谓晚节不保,为此不得不在今年6月辞去了经理职务,灰溜溜地回家养老去了。
  A股市场出不了“股神”,但并不等于这个市场真的不存在“股神”。这个战无不胜的“股神”就是政府。自A股市场建立以后,它被政府用来作为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一个工具,得到了熟练的使用。上世纪90年代,股市被政府作为地方国企解困的工具,本世纪初的头10年里,股市又被政府用来作为推动央企做大做强的工具,在这种政策的强力推进之下,地方国企和央企将股市当作一个取之不尽的金矿来使用,千千万万投资者的血汗钱帮助这些企业度过了危机,并且养大了一个权贵集团。政府握有的强硬的行政权力使它在市场中得心应手,市场博弈的各方必须服从于这个最高目标之下,面对这样的“股神”,运气好的可以跟在后面喝到一点汤,更多的投资者,就只能做奉献者了。如今,尽管股市一片低迷,但是政府又发出了号召,要让股市加紧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经过这么多年,A股市场依然没有改变政策工具的本质,投资者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奉献自己的血汗钱。
  但是,多年来竭泽而渔式的圈钱掠夺,已经使A股市场不堪重负,即使是政府这个天下无敌的“股神”,面对今日股市的满目疮痍,也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目前,A股市场已经严重缺乏流动性,这使二级市场行情不可能出现持续上升,尽管本周一出现了大涨,也难以唤回人心,“看多派”已经没有什么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依然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万能的,强行重启,甚至要为中小企业的上市大开绿灯,那么,等待着A股市场的就只能是进一步的下挫。当投资者都远离了市场以后,无论是什么样的“股神”,都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A股市场的诅咒:来一个伤一个 股神频频败走中国||重庆晨报||###||日 14:43
  A股市场最不怕股神 来一个伤一个
  经过前天的大涨之后,昨天,沪深股市走势平稳,沪综指收盘微涨0.23%,报于2106.16点。随着股市的回升,市场中的看多者也日渐多了起来,近日,有着“香神”之称的中国高增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曹仁超便放言称:A股离见底已经不远,可能有机会上涨100%。面对“股神”的豪言,有市场分析人士提醒普通投资者需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股神”强力唱多A股
  媒体报道显示,曹仁超看多A股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1997年8月,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房地产回落了6年才复苏,而A股市场在2007年10月遭遇全球性金融海啸侵袭后,到今年9月份时也已经是6年了,因此,调整期可能即将结束;二是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约为10倍,属偏低水平,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在平均市盈率8-12倍时,均会启动一轮牛市。
  不仅如此,等国际投行也不乏看好A股市场投资机会者。近日,花旗中国区个人金融银行部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就表示,A股市场(沪综指)年底有望上冲到点。
  A股频频伤害“股神”
  不过,(,)(9.03, 0.08, 0.89%)投资顾问赖艺棠认为,当前资讯非常发达,股市里的信息非常多,但投资者还是应当以自己的综合判断作出投资决策,不宜盲从“股神”的言论,“即便是国际上公认的"股神",也不乏看走眼的时候,更何况这里是中国A股市场。”
  就以曹仁超为例,虽然其久负盛名,但也对A股市场频频看走眼。2009年10月,曹仁超在接受某采访时表示:“A股从2008年11月开始已进入了新一轮牛市,本轮牛市将持续7年。”然而,在随后的近4年中,A股一直熊相难改;2010年初,曹仁超在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又预测称,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A股将进入“牛市第二期”。不过,实际的情况是,2010年二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幅度高达22.86%的下跌,这也是A股市场历史上的第三大季度跌幅。
  不只是曹仁超,即便是头顶“欧洲股神”、“英国”之称的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面对中国市场同样无计可施。今年6月,波顿辞去“富达中国特殊情况”经理的职务,这只基金主要在香港股市投资,间接投资A股,不过,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该基金3年多累计亏了14.42%,波顿可谓晚节不保。须知,在来到中国市场投资之前,波顿曾连续28年执掌“富达英国特殊情况基金”,在1979年至2007年他履职期间,该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9.5%,累计收益高达147倍。
周小苑】 (责任编辑:赵昀伟)
已有&0&条评论
绾虫揪缁煎3173ワㄥ锛剁涓璺17.95癸璺骞锛17.07%锛58.....
当前人气:0
[褰姣ぉㄨ] http://itougu.jrj.com.cn/view/189514.j.....
当前人气:0
1.1.富17浜'澶х',姣ュ17璁″褰ュぇ瑰.....
当前人气:0
琛涓瑰ソ锛姣ぉ灏遍d涓釜″澶肩锛璧锋ユ定杞拌.....
当前人气:0
归澶淬17娆℃ 扮瑗胯 搴
当前人气:0
缇堕0(浜堕0)锛璺4.72癸17......
当前人气:0
璧璧璁17浣ラ锛借富濂A楠ㄩ哄ㄤ汉Fourier X1杩.....
当前人气:1
拌$宠喘锛17缇3拌17174ョ宠喘锛 缇宠喘浠g锛.....
当前人气:0
娴峰╄杩浼瑙12浠ヤ17浣浼涓涓挎璋达寰璋寸锛.....
当前人气:0
澶у╀濂斤
当前人气:1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