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1单片实现九个qt的信号和槽底层实现包装成一个,下降沿点亮LED灯,九个qt的信号和槽底层实现用按键计数,并用数码管显示1—9

51单片机中如何按下按键时数码管正常显示而不闪烁,并且实现长按连续_百度知道
51单片机中如何按下按键时数码管正常显示而不闪烁,并且实现长按连续
51单片机中如何按下按键时数码管正常显示而不闪烁,并且实现长按连续加减功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要检测按键是否抬起即可,但为了防止连续加得太快,所以程序里还是要加延时,这样造成数码管显示闪烁,且这个延时和闪烁是一个矛盾if(key==0){delay_ms(20);//加大延时,连续加的速度降低,但数码管可能闪烁//如果减小延时,数码管不闪烁,但数字变化太快,人眼根本无法分辨if(key==0){num++;}}display(num);当然也好可以将延时函数换成显示函数,即显示又延时,配合好的话可以两者兼顾f(key==0){display(num);if(key==0){num++;}}display(num);display(num);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利用80c51单片机实现按键控制流水灯及其显示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利用80c51单片机实现按键控制流水灯及其显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28|
上传日期: 21:20: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利用80c51单片机实现按键控制流水灯及其显示
关注微信公众号数字电路及其应用1
我的图书馆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1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2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七)1999年电子报第22期   (5)数码显示电路和学习数字集成电路的方法。以下继续介绍数码显示框图18的电路组成。在上期连载(六)的图22,已示出了数码显示电路中的BCD-7段译码/驱动器和数码管LED的一种配套电路。从图22看出,数码管LED驱动器的输入端是BCD码信号。该信号可用CD4518——二/十进制同步加计数器的输出供给,如图23(a)所示。图23(b)中还示出了已介绍过的CD4543集成电路。在这里首先对初学者谈谈使用数字集成电路的方法,它与使用分立元件电路完全不同,使用前者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学会查阅数字电路产品手册。从手册产品性能介绍中,查出数字电路的引脚功能。一般引脚功能分两大类,其一是输入与输出功能;其二是控制功能(包括被控和对外控制)。例如图23的(a)CD4518,该IC是一种同步加计数器,在一个封装中含有两个可互换二/十进制计数器,其功能引脚分别为1~7和9~{15}。该计数器是单路系列脉冲输入(1脚或2脚;9脚或10脚),4路BCD码信号输出(3脚~6脚;{11}脚~{14}脚)。此外还必须掌握其控制功能,否则无法工作。手册中给有控制功能的真值(又称功能表),即集成块的使用条件,如表2所示。从表2看出,CD4518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P和EN,若用时钟上升沿触发,信号由CP输入,此时EN端应接高电平“1”,若用时钟下降沿触发,信号由EN端输入,此时CP端应接低电平“0”,不仅如此,清零(又称复位)端Cr也应保持低电平“0”,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时,电路才会处于计数状态,若不满足则IC不工作。计数时,其电路的输入输出状态如表3所示。值得注意,因表3输出是二/十进制的BCD码,所以输入端的记数脉冲到第十个时,电路自动复位0000状态(参看连载五)。另外,该CD4518无进位功能的引脚,但从表3看出,电路在第十个脉冲作用下,会自动复位,同时,第6脚或第{14}脚将输出下降沿的脉冲,利用该脉冲和EN端功能,就可作为计数的电路进位脉冲和进位功能端供多位数显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真值表的特性,才能使用好数字电路。  读者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查出BCD-7段译码/驱动器的CD4543输入、输出真值表,从表中学会电路的使用方法。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没有列出它的真值表。图24是LED数码显示框图18的部分电路图,图中引脚连接完全根据真值表的要求连接的。  在图24电路的CD4518中,因设定CP端为时钟(计数)输入,所以EN端10脚接电源正端(高电平);清零端Cr{15}脚通过R1接地为零电平,电容C1是开机置Cr“1”电平清零用的。开机之后,C1不再起作用,由此可见,该IC的连接均符合表2的要求。只要从9脚输入计数脉冲,CD4518就输出BCD码。在CD4543中,LD(锁存控制)端1脚接电源正端(高电平),BI(消隐)端7脚、ph(L6CD用)6脚均接地电平,这些条件均符合CD4543真值表要求。  由此可见,学习使用数字IC是以此真值表为依据的。     ?湖北 王绍华 成都 遥约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八)1999年电子报第23期   (6)斯密特4-2输入与非门CD4093。斯密特与非门又称斯密特触发器。该器件既可以像普通“与非”门那样工作,也可以接成斯密特触发器来使用。在数码显示电路中将用它作脉冲整形电路。  图25是CD4093(IC)的引脚图,从IC内部的逻辑符号和“与非”门的逻辑符号相比略有不同,增加了一个类似方框的图形,该图形正是代表斯密特触发器一个重要的滞后特性。当把CD4093两个输入端并接成非门时,它们的输入、输出特性如图26所示。其中图26的上部位置代表输入信号;图26的下部位置代表输出波形。从图中看出,当输入电压V1上升到VT+电平时,触发器翻转,输出负跳变;过了一段时间输入电压回降到VT+电平时,输出并不回到初始状态而需输入V1继续下降到VT-电平时,输出才翻转至高电平(正跳变),这种现象称它为滞后特性,VT+—VT-=△VT。△VT称为斯密特触发器的滞后电压。△VT与IC的电源电压有关,当电源电压提高时,△VT略有增加,一般△VT值在3V左右。因斯密特触发器具有电压的滞后特性,常用它对脉冲波形整形,使波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变得陡直;还可以用它作电压幅度鉴别。在数字电路中它也是很常用的器件。  图27是一种用开关K产生单脉冲的原理图。当按下按键开关K时,我们虽然感觉不到开关触点的抖动,但是因实际存在抖动而使K的输出端产生多个脉冲,为了消除开关的抖动,使用了图28的消除开关抖动的电路。图中注明了电路的组成和各点的输出波形。电路中R1是上拉电阻。R2是C1的泄放电阻,R3、C1为常数,决定C点波形的前沿和后沿状态。R4、D1和R5是斯密特触发电路输入、输出必需的延迟反馈元件。该电路是一种消除开关抖动的单脉冲发生器典型电路。  (7)CD4060时钟脉冲发生器。CD4060(IC)是一种带有振荡器的14级分频器电路。用作振荡器时需外接R、C元件或石英晶体和电容器。如图29所示。有关CD4060的详细资料,本报已介绍过多次,这里不再重复。          ?湖北 王绍华成都遥约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九)1999年电子报第24期   (8)数码显示中的时钟信号。图30是数码显示的完整电路图。该电路是取自工程上一种多点检测控制箱的部分电路。由图可知,数码显示不仅可用在计数上,更多的还是其它用途。在图30中,IC1是数码显示用的时钟信号发生器,IC2是人工检测(数码显示)的单脉冲发生器电路,IC3是计数器,IC4是BCD-7段译码器和LED的驱动器。  CD4060(IC1)时钟信号发生器。数码显示用的时钟信号是由使用场合决定的,如工厂中产品自动计数是由光电传感器产生时钟信号,在这里是由脉冲发生器IC1产生的时钟信号。该发生器的脉冲周期T=2.2R2C1,设置为两秒钟,即LED计数显示每两秒钟变化读数一次。  电路中,CD4093(IC2)和开关K3共同组成供自检用的单脉冲发生器。触动一次K3,IC2的1脚接地一次,便在R4端产生一个脉冲(负的),为了消除开关通断的抖动,再利用斯密特与非门IC2对1脚上的脉冲信号整形,然后由IC2的10脚输出整形后的单脉冲信号(具体工作原理见上期介绍)。将开关K2闭合,由人工不断触动K3,IC210脚输出的信号加到IC3的CP端9脚,结果LED就显示出K3的闭合次数(0~9),达到人工检测数显示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的目的。若将IC1中的电阻R2用电位器(200k?)代换,即可调节LED的显示速度。图31是数码显示的面板图。其中K1、K2是互锁按键开关,K3是不带锁的按键开关。工作时,按下“循测”键则自动计数显示;检测时按下“人工”键,再触动K3,LED就随K3触动而显示。  ?湖北王绍华 成都 遥约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1999年电子报第25期   四、LED数码显示的应用 已介绍过的数码显示电路只需配上相应的器件,就可组成多路监示的报警装置。图32是取自工程上一种10路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其中的LED数码显示电路具有两种功能,1.发出BCD码,供多路报警循测开关的接通信号。设定每个开关接通两秒钟,然后断开,20秒钟一个接通循环。2.LED显示0~9个数,用来指示各路报警传感器的位号,以便发出报警声时,用户可从LED上看出报警点的位置。以下分别介绍各框图的组成。有关LED数码显示电路已作过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复述。  1.CD4067模拟开关。数字电路中模拟开关是很有用的器件,用它来切换数字信号的传输是十分方便的。模拟开关的等效电路如图33所示。该图中0~n是开关的位,A代表开关的公共端刀,它等效一个单刀多位开关。各开关的切换是由BCD码作指令,BCD码的每四位二进制码可对应一个开关的接通,其余开关都断开。各开关都可双向传输信号,即各开关允许从n线到1线的信号传送(输入/输出)或1线到n线的分离(输出/输入),以及允许信号的并/串转换。开关所需的BCD码由外部电路产生,并称BCD码为外部地址输入信号。  图34是一种集成模拟开关器件CD4067的引脚图。CD4067是单16路(单刀16位)模拟开关,各开关由外部输入二进制的地址码A、B、C、D来切换。其中脚10、{11}、{14}和{13}是地址码A、B、C、D的输入端;脚2~{11}和{16}~{23}是开关的输入/输出端(开关位);脚1是开关的输出/输入公共端(开关刀);脚{15}为控制端,低电平有效(选通),高电平禁止(开关开路)。CD4067的真值表如附表所示。4位二进制码A、B、C、D共有16种状态,所以可以控制16个开关的通断。从真值表上看出,CD4067的工作方式和图33介绍的完全相同,不过实际的IC多了一个控制端口{15}INH。这种模拟开关具有低的导通电阻和高的断开电阻,被传输的数字信号幅度为3V~15V。  2.多路报警传感器和讯响器 这里各路设置的报警传感器依用户按要求设定,所以难以详细介绍,不过可以介绍其要求。不管设置何种传感器,如防盗的振动或断线传感器;防火的感烟传感器;家用或商用的燃气气敏传感器等,都要作数字化处理,即报警时,传感器的输出应输出高电平(≥12V),以保证传感器的报警信号可以远距离传送。如图35防盗的断线传感器,当A、B两点的布线一旦断开,A点就输出高电平(12V)的报警信号,再通过CD4067的输出到讯响器上。报警用的高响度讯响器,本报均有过介绍。  本10路报警装置与CD4067有关的电路如图36所示。它可用于仓库、石油液化站,当然也可以用于多居室别墅的防盗系统,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各传感器设在需要的地方,报警电路安装在一个箱内作为监测箱挂在室内(工程上称为中心控制室)。一旦出现报警声,从监测箱的LED显示中即可查到报警位置。值得注意,因CD4067的外部地址码是二/十进制的BCD码,所以控制的报警路数最多10路,余有6路空着不同。实际使用时,也可按需要设置报警路数,这种情况下,由LED数码显示电路产生的10路循测信号也无需更改,未用上的循测信号,作空位运行。   ?湖北 王绍华 成都 遥约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27期   2.三态输出与非门和集成三态R-S锁存触发器。  (1)三态输出与非门。又称三态门,它与一般的与非门不同,其输入、输出除了具有与非门的功能外,还可以出现第三种状态——高阻状态(或称禁止态)。三态门的逻辑符号如图41所示,当EN端接“0”(或“1”)电平时,三态门按照与非门逻辑工作;当EN端接“1”(或“0”)电平时,三态门截止,这时若从输出端看进去,它处于高阻状态,所以称EN端为控制端(又称使能端)。在计算机电路中,常把A、B端叫做数据输入端;还把EN端接“0”(或“1”)时叫三态门的工作状态——高阻状态。至于EN端该接“1”或“0”,才能使它成高阻状态?这由给定型号集成电路的真值表而定,读者无需硬记。  在计算机(包括单片机)中,三态电路很有用处,用它可在一根导线上轮流(输入/输出)传送多个不同的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如图42所示。通常把图中接受三个门的AB线叫做总线(又称母线)。若令EN1、EN2和EN3分时地接“0”(或“1”)电平时,则AB、CD、EF的三组数据就会轮流地按与非门关系送到总线AB上,达到用一根总线传输(输入/输出)三组信号目的。  (2)三态R-S锁存触发器CD4044  将三态输出的与非门接成R-S触发器,就构成了具有三态的锁存触发器,如集成电路CD4044。CD4044是16引脚的IC,内含4个三态R-S触发器,其引脚功能如图43所示。图中的EN端是各R-S触发器共同的三态控制端(“0”电平禁止);S、R代表各自的R-S触发器的输入端,Q1~Q4代表各触发器的输出端,触发器的Q端均未引出。附表是CD4044的真值表。从表中看出它与上次连载中的R-S与非门触发器的真值表相比,除多了一个控制端EN外,均完全相同,只需把EN端接高电平,该IC就是含有四个R-S与非门触发器的集成电路。注意:用或非门也可以构成三态R-S锁存触发器,如集成电路CD4043。  图44是用CD4044设计的报警器电路。AB线是用户设置的防盗线(用漆包线组成)。用该线把需防盗的区域围起来。图中绘出的R-S触发器是指CD4044内部电路的原理而非实际的完整电路。图中S1端通过电阻R2高电平(“1”),但由于AB线的短路使S1处于“0”电平,R1端通过电阻R1接“0”电平,EN端(三态)接高电平使CD4044按照R-S触发器的逻辑工作。电容器C是开机时,使R1端置“1”电平的,由CD4044的真值表可知,开机加电之后R-S触发器处于“1”态,Q1输出高电平,BG1管饱和导通,BG2管截止。一旦AB线被贼切断,S处于“1”电平,因R1处于“0”电平,结果R-S触发器置“0”态(参看真值表),BG1管截止,BG2导通,讯响器工作发出报警声。开关K是二次分布AB线的复位开关。由上述可见,分析电路时只需把握R-S触发器的特性和CD4044真值表,则图44的电路原理就一目了然。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三)1999年电子报第28期   3?T型触发器和定时器电路。  将R-S触发器的引出端作适当的连接,可以构成T型触发器,如图45所示。T型触发器属于双稳态电路,可作分频器。电路中的T点称触发端(又称时钟端)。当T型触发器的电源接通时,A、B端中哪个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是随机性的。一旦在触发端T输入脉冲信号时,该脉冲通过电容器C1、C2加到R、S端,由上期的与非门R-S触发器的真值表可以看出,当输入脉冲是高电平时,电路保持原状态;当输入脉冲由高电平下跳到低电平瞬间,电路被触发改变原来的状态,其输入、输出的波形如图46所示。由波形图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的脉冲波是一种二分频作用。实用中的T型触发器电路有多种形式,如有的T型触发器带有清零端,但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  在数字集成电路中,T型触发器用途很广,已介绍过的IC CD4060和CD4518产品,其内部的计数单元就是由多个T型触发器构成的串行计数器。因T型触发器有分频作用,所以可用它制作定时器。图47是一种由CD4060、CD4518、CD4069和BG管等组成的定时器电路,其定时时间可调,最长定时可达10小时以上。电路中的各集成电路功能都已作过详细介绍,这里不作复述。定时器工作原理如下:电路通电(+12V),因电容器C3、C2不能瞬变,开机电源信号(高电平)对IC1、IC2清零,IC26脚输出低电平,经IC3反相成高电平,该高电平驱动继电器J工作,其触点J0闭合,提供定时开始信号。电源接通后IC14060开始振荡和内部分频(14级二分频),其振荡周期T=2.2(R2+R3)C1,振荡周期由R3可调。振荡的脉冲信号经内部分频后由3脚Q14端输出脉冲信号加到IC2CD4518(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2脚时钟端EN(负跳变触发),该时钟信号由内部再分频从IC2的6脚Q4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经IC3-1反相后,一路信号使BG截止,继电器停止工作,J0断开定时结束;另一路信号经IC3-2反相成高电平加到IC2的1脚使CD4518停止工作(保持原状)。要第二次定时,先按动同步开关K,使IC1、IC2复位,又可开始定时。图48是CD4518输出各点波形图。  关于定时时间的设定,可调节R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四)1999年电子报第29期  4?J-K型和D型触发器。J-K型和D型触发器,仍以R-S型触发器电路为主,再附加一些其它功能电路而构成,其具体电路也较复杂。不过,按照学习数字电路的方法,可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只注重其输入/输出关系。所以介绍J-K型和D型触发器时仍以它的真值表和用途为主。  为了理解各种触发器的记忆功能,这里再介绍数据的锁存概念。已介绍过的组合逻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仅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输入信号一旦撤除,输出信号也就消失。例如在十进制—二进制的编码电路中,当手动按下单脉冲的开关时,编码电路会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可看成数据),一旦手离开开关时,输出端复原为原状态。若需要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保留住(即存储),就需要再附加触发器电路,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电路中,为了处理多个数据,均在给定的时间(即时钟信号)进行,这就要求各种触发器的输入端除了数据信号外,还有时钟输入信号(CP端)。时钟CP信号未到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包括数据)均对触发器不起作用。J-K型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见图49和附表,它有两个控制端J、K和一个时钟端CP。从附表中看出,J-K型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它才改变其输出状态(置“0”或置“1”态)。表中的Qn代表原状态,Qn代表与原状态相反的状态,Qn+1代表时钟CP到达后的新状态。图50是J-K型触发器输入端的时钟信号与输出信号二分频关系时的波形。  注意:本连载(十二)的图42中的总线AB改为MN,以便与输入端的A、B相区别。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五)1999年电子报第30期  D型触发器的逻辑电路符号如图51所示。附表a是它的真值表。图52是D型触发器电路组成的原理图,根据图52,读者很容易由上期连载附表的真值表过渡到附表a。由附表a看出,D型触发器相似于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器电路,即在时钟CP信号上升沿指挥下,D型触发器就能把D端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输入端无CP信号时,D端信号对触发器不起作用。图53是用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分频电路,图54是二分频电路的输入时钟与输出Q的波形图。注意:各触发器一旦做成产品IC时,其输入端还增加有置“0”端或置“1”端。  图55是集成电路CD4013的引脚图,其内部有两个D触发器,附表b是它的真值表。图56是某职业学校采用CD4060和双D触发器CD4013制作的教学实验——交通红、绿灯管理器部分原理电路图。在这里CD4013用作分频器,并在它的输出端Q和Q端外接红、绿色发光二极管。图56的IC2各引脚的连接完全符合附表b 的真值表要求。IC1是CD4060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已介绍过),调节R3使IC1的1脚输出脉冲周期为定值(如两分钟),再由IC2分频,结果红、绿发光管就按规定的时间各自循环点亮,达到实验目的。?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六)1999年电子报第31期   六、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计数器不仅仅用来记录脉冲的个数,还大量用作分频、程序控制及逻辑控制等,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计数器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1?计数器IC的输出方式。计数器IC是一种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记忆器件,它能记住有多少个时钟脉冲送到输入端、而在输出端又以不同的状态来表示,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输出方式。这种不同的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途,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介绍计数器IC输出的几种常用方式。  (1)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7段译码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计数显示,它把输入脉冲数直接译成7段码供数码管显示0~9的数,如图57所示。图57中的IC是CD4033,从IC的时钟端CP1脚输入脉冲数,其输出端可直接带动LED数码管显示输入脉冲个数。该电路的显示也可用于荧光数码管,但应按荧光数码管的使用加接电源。  (2)单端输入BCD码输出。图58是一种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计数器电路。该电路可对外控制10路信号,具体用途请参看本连载(九)、(十)中的介绍。CD4518和CD4520是一对姊妹产品,CD4518是采用二/十进制的BCD,而CD4520则是二进制码,它们除了这点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图58中,若把CD4518换成CD4520时(管脚接法不变),则其输出为二进制码,共有16种状态,可对外控制16路信号。  (3)单端输入/分配器输出。图59是IC CD4017的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电路。计数状态由CD4017的十个译码输出端Y0~Y9显示。每个输出状态都与输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的个数相对应。例如:若输入了6个脉冲,则输出端Y5应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为低电平(条件:从零开始计数)。CD4017仍有两个时钟端CP和EN,若用时钟脉冲的上沿计数,则信号从CP端输入;若用下降沿计数,则信号从EN端输入。设置两个时钟端是为了级联方便。CD4017与CD4022是一对姊妹产品,主要区别是CD4022是八进制的,所以译码输出仅有Y0~Y7,每输入8个脉冲周期,就可得到一个进位输出,它们的管脚相同,不过CD脚是空脚。有关CD4017的应用,各电子报刊均有过介绍。  (4)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常用的IC有CD4024、CD4040和CD4060,它们分别是7、12和14位的串行计数/分配器。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都是由T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数不同。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图60是以CD4024为代表的7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配器电路图,其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频率fQ7= fcp。CD4024也可扩展更多的分频。CD4024的真值表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清零端Cr加“1”电平时,各输出端都清零;电路正常工作条件是Cr加零电平,当CP脉冲下降沿时,CD4024作增量计数。 ?成都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七)1999年电子报第32期   2?计数器分类和应用。计数器产品种类多,为了便于学习,可根据计数器的种类来学习它,但不必死记,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点和各类计数器的用途。附表1是CMOS计数器产品的常见分类表。  图61是一种儿童玩具旋光盒电路。该盒外形如图62所示。盒面安装有20只发光二极管LED,它依序沿周边等距离排列,使用9V叠层电池供电,盒底有一电源开关,开关接通后,旋光盒面的LED依序发光产生旋光感觉。  IC1是由CD4060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可调的时钟信号供IC2 CD4017工作。CD4017是单端输入CP信号,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即IC1的振荡输出脉冲加在IC2的CP端{14}脚,使IC2输出端Y0~Y9的10个端子依次出现高电平,三极管BG1~BG10依次导通,发光管LED1~LED20也依次发亮。电路中的LED1、LED2直到LED19、LED20都是依次两两并联的,形成盒面的两路移动光点,产生旋转的光环感。IC2 CD4017的各引脚连接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按附表2要求,当用时钟信号端CP输入时,则时钟端EN{13}脚和清零端Cr{15}脚均应接零电位,这时CD4017就能从CP输入信号,使Y0~Y9依次高电平输出。  电路中可调电阻R3是调节发光管LED的旋光速度的。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八)1999年电子报第33期   3?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CD4520。CD4520是一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在CD4520的一个封装中有两组二进制计数器,其引脚功能如图63所示,真值表如附表1所示。  学习数字电路重在引脚功能的用法,这里以图64的定时器电路说明CD4520的特点和用法。图64的电路是一种通过K1~K8的通断,实现编程定时。定时时间可从1分~255分钟。若改变振荡频率,另外级联CD4520,可使定时的最大值达几天或月以上。图中的IC1(CD4001)是一种键控的振荡器(见本连载之四的介绍——编者注),调节R2,可使振荡周期为1分钟(T=2.2R C1),要提高定时精度,IC1的振荡电路还可用CD4060带晶振的振荡器。IC3是一种八输入端的与非门/与门电路,这里的与非关系是指从IC3的{13}脚输出;与门关系是指从IC3的1脚输出,如图65所示。  这里把IC2 CD4520内部的两组二进制计数器级联,即1Q4的输出作EN2的时钟脉冲(IC2的5、10脚相连),使IC2构成一种八位二进制计数器,可完成八级二分频的功能,如图64中IC2的2~5和{11}~{14}引脚的八个输出端。八个输出端的脉冲周期分别为2N(分),N代表1~8的变化,即周期分别为2、4、8……256(分)。定时编程时,把IC3的八输入端与IC2的八个输出端用小钮子开关K1~K8组合相连,只要接通某些开关,即可实现可变定时,例如设定时间为18分钟,则18=16+2,将开关K2和K5接通,其余开关断开,就实现了定时目的。  电路通电时,电源对IC2清零,IC3的{13}脚输出高电平,作为定时开始信号(后续执行电路从略),其1脚输出低电平,产生键控信号使IC1振荡,只要预先编程的定时值到达时,IC3的{13}脚输出低电平送出定时结束信号,1脚输出高电平IC1停振。若要改变定时,只需关断电源再编程,再将电路通电,二次定时又开始。读者可以检查CD4520的其它功能脚的连接是完全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1999年电子报第35期  2?存储器的种类 从附表1看出存储器的种类较多,依不同的类型可用在不同的方面。(1)在单片机中常见有ROM和RAM、E2PROM或Flash E2PROM。因受芯片结构的限制,一般的存储容量都不大。(2)供专用的MCU和CPU芯片配套使用,作片外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容量可大、可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3)给存储器配上编程器(可自制、编程电路简单易作,下期详细介绍),可独立开发成电子小产品。由此可见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在单片机芯片内,常见的顺序存取存储器SRAM未列入表1中。附表2是常用部分存储器产品型号表,供读者参阅。?成都史为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39期  九、手动RAM(6116)编程器实验电路  目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标准闪速卡PCMCIA)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需要随时编制固定程序(包括数据、表格),并可在必要时擦除另编。现今存储器容量已可达1M×8、1M×16(并行位)的闪速电可擦存储器是10年前未料到的。这些大容量(有的称为海量)存储器均可选配相应的编程器,可见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这里介绍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116(2k字节)的编程器,虽然与以上提到的海量存储器无法相比,但其基本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不过后者的编程是在PC机(均带软硬件)上进行的。  电子爱好者通过学习手动RAM的编程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存储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也为今后使用海量存储器的编程器产品打好基础。  1?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9所示,其框图原理见图68(本连载二十一中)。该图中的IC1、IC2和IC3共同组成RAM6116的地址发生器,其中IC2CD4520对RAM6116地址作增量计数;IC3是单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工作产生RAM6116单步执行写入数据的地址;IC1是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产生RAM6116可变速度的读数据地址(电路原理可见本连载十八、十一、九),IC4是RAM6116,它的地址端A0~A7与IC2的输出端相连,组成8位的256个可选地址;RAM6116地址A8~A10接地,对手动编程实验,为了简化编程电路,256个地址已足够使用了。K3~K10与其相关的元器件组成RAM6116写入电路的D0~D7数据发生器,各开关接通产生“1”信号;开关断开产生“0”信号。K11~K13、K2和K1是手动编程的控制开关。  编程器电路的电源共两组,一组是+12V供IC1~IC3的工作电源;另一组经7805输出+5V供IC4的工作电源。IC2输出的地址信号均经电阻分压成5V(如R1、R9;R8、R16的分压器)的电平后注入到RAM6116的地址端。电路中的所有发光管LED均是用作对RAM6116编程时或读信号时的指示信号。LED亮代表指示的位信号为“1”信号(高电平);LED灭为“0”信号,以保证检测实验的各个步骤是否合乎要求。为了使编程实验直观、成功,所以编程之前应把要求的数据列成表格以便写入数据到RAM6116中去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四)1999年电子报第29期  4?J-K型和D型触发器。J-K型和D型触发器,仍以R-S型触发器电路为主,再附加一些其它功能电路而构成,其具体电路也较复杂。不过,按照学习数字电路的方法,可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只注重其输入/输出关系。所以介绍J-K型和D型触发器时仍以它的真值表和用途为主。  为了理解各种触发器的记忆功能,这里再介绍数据的锁存概念。已介绍过的组合逻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仅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输入信号一旦撤除,输出信号也就消失。例如在十进制—二进制的编码电路中,当手动按下单脉冲的开关时,编码电路会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可看成数据),一旦手离开开关时,输出端复原为原状态。若需要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保留住(即存储),就需要再附加触发器电路,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电路中,为了处理多个数据,均在给定的时间(即时钟信号)进行,这就要求各种触发器的输入端除了数据信号外,还有时钟输入信号(CP端)。时钟CP信号未到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包括数据)均对触发器不起作用。J-K型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见图49和附表,它有两个控制端J、K和一个时钟端CP。从附表中看出,J-K型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它才改变其输出状态(置“0”或置“1”态)。表中的Qn代表原状态,Qn代表与原状态相反的状态,Qn+1代表时钟CP到达后的新状态。图50是J-K型触发器输入端的时钟信号与输出信号二分频关系时的波形。  注意:本连载(十二)的图42中的总线AB改为MN,以便与输入端的A、B相区别。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五)1999年电子报第30期  D型触发器的逻辑电路符号如图51所示。附表a是它的真值表。图52是D型触发器电路组成的原理图,根据图52,读者很容易由上期连载附表的真值表过渡到附表a。由附表a看出,D型触发器相似于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器电路,即在时钟CP信号上升沿指挥下,D型触发器就能把D端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输入端无CP信号时,D端信号对触发器不起作用。图53是用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分频电路,图54是二分频电路的输入时钟与输出Q的波形图。注意:各触发器一旦做成产品IC时,其输入端还增加有置“0”端或置“1”端。  图55是集成电路CD4013的引脚图,其内部有两个D触发器,附表b是它的真值表。图56是某职业学校采用CD4060和双D触发器CD4013制作的教学实验——交通红、绿灯管理器部分原理电路图。在这里CD4013用作分频器,并在它的输出端Q和Q端外接红、绿色发光二极管。图56的IC2各引脚的连接完全符合附表b 的真值表要求。IC1是CD4060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已介绍过),调节R3使IC1的1脚输出脉冲周期为定值(如两分钟),再由IC2分频,结果红、绿发光管就按规定的时间各自循环点亮,达到实验目的。?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六)1999年电子报第31期   六、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计数器不仅仅用来记录脉冲的个数,还大量用作分频、程序控制及逻辑控制等,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计数器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1?计数器IC的输出方式。计数器IC是一种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记忆器件,它能记住有多少个时钟脉冲送到输入端、而在输出端又以不同的状态来表示,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输出方式。这种不同的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途,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介绍计数器IC输出的几种常用方式。  (1)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7段译码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计数显示,它把输入脉冲数直接译成7段码供数码管显示0~9的数,如图57所示。图57中的IC是CD4033,从IC的时钟端CP1脚输入脉冲数,其输出端可直接带动LED数码管显示输入脉冲个数。该电路的显示也可用于荧光数码管,但应按荧光数码管的使用加接电源。  (2)单端输入BCD码输出。图58是一种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计数器电路。该电路可对外控制10路信号,具体用途请参看本连载(九)、(十)中的介绍。CD4518和CD4520是一对姊妹产品,CD4518是采用二/十进制的BCD,而CD4520则是二进制码,它们除了这点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图58中,若把CD4518换成CD4520时(管脚接法不变),则其输出为二进制码,共有16种状态,可对外控制16路信号。  (3)单端输入/分配器输出。图59是IC CD4017的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电路。计数状态由CD4017的十个译码输出端Y0~Y9显示。每个输出状态都与输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的个数相对应。例如:若输入了6个脉冲,则输出端Y5应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为低电平(条件:从零开始计数)。CD4017仍有两个时钟端CP和EN,若用时钟脉冲的上沿计数,则信号从CP端输入;若用下降沿计数,则信号从EN端输入。设置两个时钟端是为了级联方便。CD4017与CD4022是一对姊妹产品,主要区别是CD4022是八进制的,所以译码输出仅有Y0~Y7,每输入8个脉冲周期,就可得到一个进位输出,它们的管脚相同,不过CD脚是空脚。有关CD4017的应用,各电子报刊均有过介绍。  (4)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常用的IC有CD4024、CD4040和CD4060,它们分别是7、12和14位的串行计数/分配器。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都是由T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数不同。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图60是以CD4024为代表的7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配器电路图,其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频率fQ7= fcp。CD4024也可扩展更多的分频。CD4024的真值表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清零端Cr加“1”电平时,各输出端都清零;电路正常工作条件是Cr加零电平,当CP脉冲下降沿时,CD4024作增量计数。 ?成都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七)1999年电子报第32期   2?计数器分类和应用。计数器产品种类多,为了便于学习,可根据计数器的种类来学习它,但不必死记,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点和各类计数器的用途。附表1是CMOS计数器产品的常见分类表。  图61是一种儿童玩具旋光盒电路。该盒外形如图62所示。盒面安装有20只发光二极管LED,它依序沿周边等距离排列,使用9V叠层电池供电,盒底有一电源开关,开关接通后,旋光盒面的LED依序发光产生旋光感觉。  IC1是由CD4060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可调的时钟信号供IC2 CD4017工作。CD4017是单端输入CP信号,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即IC1的振荡输出脉冲加在IC2的CP端{14}脚,使IC2输出端Y0~Y9的10个端子依次出现高电平,三极管BG1~BG10依次导通,发光管LED1~LED20也依次发亮。电路中的LED1、LED2直到LED19、LED20都是依次两两并联的,形成盒面的两路移动光点,产生旋转的光环感。IC2 CD4017的各引脚连接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按附表2要求,当用时钟信号端CP输入时,则时钟端EN{13}脚和清零端Cr{15}脚均应接零电位,这时CD4017就能从CP输入信号,使Y0~Y9依次高电平输出。  电路中可调电阻R3是调节发光管LED的旋光速度的。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八)1999年电子报第33期   3?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CD4520。CD4520是一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在CD4520的一个封装中有两组二进制计数器,其引脚功能如图63所示,真值表如附表1所示。  学习数字电路重在引脚功能的用法,这里以图64的定时器电路说明CD4520的特点和用法。图64的电路是一种通过K1~K8的通断,实现编程定时。定时时间可从1分~255分钟。若改变振荡频率,另外级联CD4520,可使定时的最大值达几天或月以上。图中的IC1(CD4001)是一种键控的振荡器(见本连载之四的介绍——编者注),调节R2,可使振荡周期为1分钟(T=2.2R C1),要提高定时精度,IC1的振荡电路还可用CD4060带晶振的振荡器。IC3是一种八输入端的与非门/与门电路,这里的与非关系是指从IC3的{13}脚输出;与门关系是指从IC3的1脚输出,如图65所示。  这里把IC2 CD4520内部的两组二进制计数器级联,即1Q4的输出作EN2的时钟脉冲(IC2的5、10脚相连),使IC2构成一种八位二进制计数器,可完成八级二分频的功能,如图64中IC2的2~5和{11}~{14}引脚的八个输出端。八个输出端的脉冲周期分别为2N(分),N代表1~8的变化,即周期分别为2、4、8……256(分)。定时编程时,把IC3的八输入端与IC2的八个输出端用小钮子开关K1~K8组合相连,只要接通某些开关,即可实现可变定时,例如设定时间为18分钟,则18=16+2,将开关K2和K5接通,其余开关断开,就实现了定时目的。  电路通电时,电源对IC2清零,IC3的{13}脚输出高电平,作为定时开始信号(后续执行电路从略),其1脚输出低电平,产生键控信号使IC1振荡,只要预先编程的定时值到达时,IC3的{13}脚输出低电平送出定时结束信号,1脚输出高电平IC1停振。若要改变定时,只需关断电源再编程,再将电路通电,二次定时又开始。读者可以检查CD4520的其它功能脚的连接是完全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1999年电子报第35期  2?存储器的种类 从附表1看出存储器的种类较多,依不同的类型可用在不同的方面。(1)在单片机中常见有ROM和RAM、E2PROM或Flash E2PROM。因受芯片结构的限制,一般的存储容量都不大。(2)供专用的MCU和CPU芯片配套使用,作片外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容量可大、可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3)给存储器配上编程器(可自制、编程电路简单易作,下期详细介绍),可独立开发成电子小产品。由此可见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在单片机芯片内,常见的顺序存取存储器SRAM未列入表1中。附表2是常用部分存储器产品型号表,供读者参阅。?成都史为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39期  九、手动RAM(6116)编程器实验电路  目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标准闪速卡PCMCIA)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需要随时编制固定程序(包括数据、表格),并可在必要时擦除另编。现今存储器容量已可达1M×8、1M×16(并行位)的闪速电可擦存储器是10年前未料到的。这些大容量(有的称为海量)存储器均可选配相应的编程器,可见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这里介绍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116(2k字节)的编程器,虽然与以上提到的海量存储器无法相比,但其基本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不过后者的编程是在PC机(均带软硬件)上进行的。  电子爱好者通过学习手动RAM的编程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存储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也为今后使用海量存储器的编程器产品打好基础。  1?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9所示,其框图原理见图68(本连载二十一中)。该图中的IC1、IC2和IC3共同组成RAM6116的地址发生器,其中IC2CD4520对RAM6116地址作增量计数;IC3是单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工作产生RAM6116单步执行写入数据的地址;IC1是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产生RAM6116可变速度的读数据地址(电路原理可见本连载十八、十一、九),IC4是RAM6116,它的地址端A0~A7与IC2的输出端相连,组成8位的256个可选地址;RAM6116地址A8~A10接地,对手动编程实验,为了简化编程电路,256个地址已足够使用了。K3~K10与其相关的元器件组成RAM6116写入电路的D0~D7数据发生器,各开关接通产生“1”信号;开关断开产生“0”信号。K11~K13、K2和K1是手动编程的控制开关。  编程器电路的电源共两组,一组是+12V供IC1~IC3的工作电源;另一组经7805输出+5V供IC4的工作电源。IC2输出的地址信号均经电阻分压成5V(如R1、R9;R8、R16的分压器)的电平后注入到RAM6116的地址端。电路中的所有发光管LED均是用作对RAM6116编程时或读信号时的指示信号。LED亮代表指示的位信号为“1”信号(高电平);LED灭为“0”信号,以保证检测实验的各个步骤是否合乎要求。为了使编程实验直观、成功,所以编程之前应把要求的数据列成表格以便写入数据到RAM6116中去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四)1999年电子报第29期  4?J-K型和D型触发器。J-K型和D型触发器,仍以R-S型触发器电路为主,再附加一些其它功能电路而构成,其具体电路也较复杂。不过,按照学习数字电路的方法,可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只注重其输入/输出关系。所以介绍J-K型和D型触发器时仍以它的真值表和用途为主。  为了理解各种触发器的记忆功能,这里再介绍数据的锁存概念。已介绍过的组合逻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仅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输入信号一旦撤除,输出信号也就消失。例如在十进制—二进制的编码电路中,当手动按下单脉冲的开关时,编码电路会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可看成数据),一旦手离开开关时,输出端复原为原状态。若需要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保留住(即存储),就需要再附加触发器电路,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电路中,为了处理多个数据,均在给定的时间(即时钟信号)进行,这就要求各种触发器的输入端除了数据信号外,还有时钟输入信号(CP端)。时钟CP信号未到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包括数据)均对触发器不起作用。J-K型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见图49和附表,它有两个控制端J、K和一个时钟端CP。从附表中看出,J-K型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它才改变其输出状态(置“0”或置“1”态)。表中的Qn代表原状态,Qn代表与原状态相反的状态,Qn+1代表时钟CP到达后的新状态。图50是J-K型触发器输入端的时钟信号与输出信号二分频关系时的波形。  注意:本连载(十二)的图42中的总线AB改为MN,以便与输入端的A、B相区别。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五)1999年电子报第30期  D型触发器的逻辑电路符号如图51所示。附表a是它的真值表。图52是D型触发器电路组成的原理图,根据图52,读者很容易由上期连载附表的真值表过渡到附表a。由附表a看出,D型触发器相似于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器电路,即在时钟CP信号上升沿指挥下,D型触发器就能把D端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输入端无CP信号时,D端信号对触发器不起作用。图53是用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分频电路,图54是二分频电路的输入时钟与输出Q的波形图。注意:各触发器一旦做成产品IC时,其输入端还增加有置“0”端或置“1”端。  图55是集成电路CD4013的引脚图,其内部有两个D触发器,附表b是它的真值表。图56是某职业学校采用CD4060和双D触发器CD4013制作的教学实验——交通红、绿灯管理器部分原理电路图。在这里CD4013用作分频器,并在它的输出端Q和Q端外接红、绿色发光二极管。图56的IC2各引脚的连接完全符合附表b 的真值表要求。IC1是CD4060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已介绍过),调节R3使IC1的1脚输出脉冲周期为定值(如两分钟),再由IC2分频,结果红、绿发光管就按规定的时间各自循环点亮,达到实验目的。?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六)1999年电子报第31期   六、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计数器不仅仅用来记录脉冲的个数,还大量用作分频、程序控制及逻辑控制等,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计数器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1?计数器IC的输出方式。计数器IC是一种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记忆器件,它能记住有多少个时钟脉冲送到输入端、而在输出端又以不同的状态来表示,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输出方式。这种不同的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途,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介绍计数器IC输出的几种常用方式。  (1)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7段译码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计数显示,它把输入脉冲数直接译成7段码供数码管显示0~9的数,如图57所示。图57中的IC是CD4033,从IC的时钟端CP1脚输入脉冲数,其输出端可直接带动LED数码管显示输入脉冲个数。该电路的显示也可用于荧光数码管,但应按荧光数码管的使用加接电源。  (2)单端输入BCD码输出。图58是一种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计数器电路。该电路可对外控制10路信号,具体用途请参看本连载(九)、(十)中的介绍。CD4518和CD4520是一对姊妹产品,CD4518是采用二/十进制的BCD,而CD4520则是二进制码,它们除了这点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图58中,若把CD4518换成CD4520时(管脚接法不变),则其输出为二进制码,共有16种状态,可对外控制16路信号。  (3)单端输入/分配器输出。图59是IC CD4017的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电路。计数状态由CD4017的十个译码输出端Y0~Y9显示。每个输出状态都与输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的个数相对应。例如:若输入了6个脉冲,则输出端Y5应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为低电平(条件:从零开始计数)。CD4017仍有两个时钟端CP和EN,若用时钟脉冲的上沿计数,则信号从CP端输入;若用下降沿计数,则信号从EN端输入。设置两个时钟端是为了级联方便。CD4017与CD4022是一对姊妹产品,主要区别是CD4022是八进制的,所以译码输出仅有Y0~Y7,每输入8个脉冲周期,就可得到一个进位输出,它们的管脚相同,不过CD脚是空脚。有关CD4017的应用,各电子报刊均有过介绍。  (4)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常用的IC有CD4024、CD4040和CD4060,它们分别是7、12和14位的串行计数/分配器。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都是由T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数不同。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图60是以CD4024为代表的7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配器电路图,其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频率fQ7= fcp。CD4024也可扩展更多的分频。CD4024的真值表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清零端Cr加“1”电平时,各输出端都清零;电路正常工作条件是Cr加零电平,当CP脉冲下降沿时,CD4024作增量计数。 ?成都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七)1999年电子报第32期   2?计数器分类和应用。计数器产品种类多,为了便于学习,可根据计数器的种类来学习它,但不必死记,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点和各类计数器的用途。附表1是CMOS计数器产品的常见分类表。  图61是一种儿童玩具旋光盒电路。该盒外形如图62所示。盒面安装有20只发光二极管LED,它依序沿周边等距离排列,使用9V叠层电池供电,盒底有一电源开关,开关接通后,旋光盒面的LED依序发光产生旋光感觉。  IC1是由CD4060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可调的时钟信号供IC2 CD4017工作。CD4017是单端输入CP信号,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即IC1的振荡输出脉冲加在IC2的CP端{14}脚,使IC2输出端Y0~Y9的10个端子依次出现高电平,三极管BG1~BG10依次导通,发光管LED1~LED20也依次发亮。电路中的LED1、LED2直到LED19、LED20都是依次两两并联的,形成盒面的两路移动光点,产生旋转的光环感。IC2 CD4017的各引脚连接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按附表2要求,当用时钟信号端CP输入时,则时钟端EN{13}脚和清零端Cr{15}脚均应接零电位,这时CD4017就能从CP输入信号,使Y0~Y9依次高电平输出。  电路中可调电阻R3是调节发光管LED的旋光速度的。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八)1999年电子报第33期   3?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CD4520。CD4520是一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在CD4520的一个封装中有两组二进制计数器,其引脚功能如图63所示,真值表如附表1所示。  学习数字电路重在引脚功能的用法,这里以图64的定时器电路说明CD4520的特点和用法。图64的电路是一种通过K1~K8的通断,实现编程定时。定时时间可从1分~255分钟。若改变振荡频率,另外级联CD4520,可使定时的最大值达几天或月以上。图中的IC1(CD4001)是一种键控的振荡器(见本连载之四的介绍——编者注),调节R2,可使振荡周期为1分钟(T=2.2R C1),要提高定时精度,IC1的振荡电路还可用CD4060带晶振的振荡器。IC3是一种八输入端的与非门/与门电路,这里的与非关系是指从IC3的{13}脚输出;与门关系是指从IC3的1脚输出,如图65所示。  这里把IC2 CD4520内部的两组二进制计数器级联,即1Q4的输出作EN2的时钟脉冲(IC2的5、10脚相连),使IC2构成一种八位二进制计数器,可完成八级二分频的功能,如图64中IC2的2~5和{11}~{14}引脚的八个输出端。八个输出端的脉冲周期分别为2N(分),N代表1~8的变化,即周期分别为2、4、8……256(分)。定时编程时,把IC3的八输入端与IC2的八个输出端用小钮子开关K1~K8组合相连,只要接通某些开关,即可实现可变定时,例如设定时间为18分钟,则18=16+2,将开关K2和K5接通,其余开关断开,就实现了定时目的。  电路通电时,电源对IC2清零,IC3的{13}脚输出高电平,作为定时开始信号(后续执行电路从略),其1脚输出低电平,产生键控信号使IC1振荡,只要预先编程的定时值到达时,IC3的{13}脚输出低电平送出定时结束信号,1脚输出高电平IC1停振。若要改变定时,只需关断电源再编程,再将电路通电,二次定时又开始。读者可以检查CD4520的其它功能脚的连接是完全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1999年电子报第35期  2?存储器的种类 从附表1看出存储器的种类较多,依不同的类型可用在不同的方面。(1)在单片机中常见有ROM和RAM、E2PROM或Flash E2PROM。因受芯片结构的限制,一般的存储容量都不大。(2)供专用的MCU和CPU芯片配套使用,作片外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容量可大、可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3)给存储器配上编程器(可自制、编程电路简单易作,下期详细介绍),可独立开发成电子小产品。由此可见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在单片机芯片内,常见的顺序存取存储器SRAM未列入表1中。附表2是常用部分存储器产品型号表,供读者参阅。?成都史为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39期  九、手动RAM(6116)编程器实验电路  目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标准闪速卡PCMCIA)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需要随时编制固定程序(包括数据、表格),并可在必要时擦除另编。现今存储器容量已可达1M×8、1M×16(并行位)的闪速电可擦存储器是10年前未料到的。这些大容量(有的称为海量)存储器均可选配相应的编程器,可见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这里介绍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116(2k字节)的编程器,虽然与以上提到的海量存储器无法相比,但其基本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不过后者的编程是在PC机(均带软硬件)上进行的。  电子爱好者通过学习手动RAM的编程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存储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也为今后使用海量存储器的编程器产品打好基础。  1?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9所示,其框图原理见图68(本连载二十一中)。该图中的IC1、IC2和IC3共同组成RAM6116的地址发生器,其中IC2CD4520对RAM6116地址作增量计数;IC3是单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工作产生RAM6116单步执行写入数据的地址;IC1是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产生RAM6116可变速度的读数据地址(电路原理可见本连载十八、十一、九),IC4是RAM6116,它的地址端A0~A7与IC2的输出端相连,组成8位的256个可选地址;RAM6116地址A8~A10接地,对手动编程实验,为了简化编程电路,256个地址已足够使用了。K3~K10与其相关的元器件组成RAM6116写入电路的D0~D7数据发生器,各开关接通产生“1”信号;开关断开产生“0”信号。K11~K13、K2和K1是手动编程的控制开关。  编程器电路的电源共两组,一组是+12V供IC1~IC3的工作电源;另一组经7805输出+5V供IC4的工作电源。IC2输出的地址信号均经电阻分压成5V(如R1、R9;R8、R16的分压器)的电平后注入到RAM6116的地址端。电路中的所有发光管LED均是用作对RAM6116编程时或读信号时的指示信号。LED亮代表指示的位信号为“1”信号(高电平);LED灭为“0”信号,以保证检测实验的各个步骤是否合乎要求。为了使编程实验直观、成功,所以编程之前应把要求的数据列成表格以便写入数据到RAM6116中去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四)1999年电子报第29期  4?J-K型和D型触发器。J-K型和D型触发器,仍以R-S型触发器电路为主,再附加一些其它功能电路而构成,其具体电路也较复杂。不过,按照学习数字电路的方法,可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只注重其输入/输出关系。所以介绍J-K型和D型触发器时仍以它的真值表和用途为主。  为了理解各种触发器的记忆功能,这里再介绍数据的锁存概念。已介绍过的组合逻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仅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输入信号一旦撤除,输出信号也就消失。例如在十进制—二进制的编码电路中,当手动按下单脉冲的开关时,编码电路会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可看成数据),一旦手离开开关时,输出端复原为原状态。若需要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保留住(即存储),就需要再附加触发器电路,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电路中,为了处理多个数据,均在给定的时间(即时钟信号)进行,这就要求各种触发器的输入端除了数据信号外,还有时钟输入信号(CP端)。时钟CP信号未到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包括数据)均对触发器不起作用。J-K型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见图49和附表,它有两个控制端J、K和一个时钟端CP。从附表中看出,J-K型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它才改变其输出状态(置“0”或置“1”态)。表中的Qn代表原状态,Qn代表与原状态相反的状态,Qn+1代表时钟CP到达后的新状态。图50是J-K型触发器输入端的时钟信号与输出信号二分频关系时的波形。  注意:本连载(十二)的图42中的总线AB改为MN,以便与输入端的A、B相区别。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五)1999年电子报第30期  D型触发器的逻辑电路符号如图51所示。附表a是它的真值表。图52是D型触发器电路组成的原理图,根据图52,读者很容易由上期连载附表的真值表过渡到附表a。由附表a看出,D型触发器相似于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器电路,即在时钟CP信号上升沿指挥下,D型触发器就能把D端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输入端无CP信号时,D端信号对触发器不起作用。图53是用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分频电路,图54是二分频电路的输入时钟与输出Q的波形图。注意:各触发器一旦做成产品IC时,其输入端还增加有置“0”端或置“1”端。  图55是集成电路CD4013的引脚图,其内部有两个D触发器,附表b是它的真值表。图56是某职业学校采用CD4060和双D触发器CD4013制作的教学实验——交通红、绿灯管理器部分原理电路图。在这里CD4013用作分频器,并在它的输出端Q和Q端外接红、绿色发光二极管。图56的IC2各引脚的连接完全符合附表b 的真值表要求。IC1是CD4060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已介绍过),调节R3使IC1的1脚输出脉冲周期为定值(如两分钟),再由IC2分频,结果红、绿发光管就按规定的时间各自循环点亮,达到实验目的。?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六)1999年电子报第31期   六、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计数器不仅仅用来记录脉冲的个数,还大量用作分频、程序控制及逻辑控制等,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计数器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1?计数器IC的输出方式。计数器IC是一种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记忆器件,它能记住有多少个时钟脉冲送到输入端、而在输出端又以不同的状态来表示,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输出方式。这种不同的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途,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介绍计数器IC输出的几种常用方式。  (1)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7段译码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计数显示,它把输入脉冲数直接译成7段码供数码管显示0~9的数,如图57所示。图57中的IC是CD4033,从IC的时钟端CP1脚输入脉冲数,其输出端可直接带动LED数码管显示输入脉冲个数。该电路的显示也可用于荧光数码管,但应按荧光数码管的使用加接电源。  (2)单端输入BCD码输出。图58是一种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计数器电路。该电路可对外控制10路信号,具体用途请参看本连载(九)、(十)中的介绍。CD4518和CD4520是一对姊妹产品,CD4518是采用二/十进制的BCD,而CD4520则是二进制码,它们除了这点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图58中,若把CD4518换成CD4520时(管脚接法不变),则其输出为二进制码,共有16种状态,可对外控制16路信号。  (3)单端输入/分配器输出。图59是IC CD4017的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电路。计数状态由CD4017的十个译码输出端Y0~Y9显示。每个输出状态都与输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的个数相对应。例如:若输入了6个脉冲,则输出端Y5应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为低电平(条件:从零开始计数)。CD4017仍有两个时钟端CP和EN,若用时钟脉冲的上沿计数,则信号从CP端输入;若用下降沿计数,则信号从EN端输入。设置两个时钟端是为了级联方便。CD4017与CD4022是一对姊妹产品,主要区别是CD4022是八进制的,所以译码输出仅有Y0~Y7,每输入8个脉冲周期,就可得到一个进位输出,它们的管脚相同,不过CD脚是空脚。有关CD4017的应用,各电子报刊均有过介绍。  (4)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常用的IC有CD4024、CD4040和CD4060,它们分别是7、12和14位的串行计数/分配器。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都是由T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数不同。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图60是以CD4024为代表的7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配器电路图,其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频率fQ7= fcp。CD4024也可扩展更多的分频。CD4024的真值表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清零端Cr加“1”电平时,各输出端都清零;电路正常工作条件是Cr加零电平,当CP脉冲下降沿时,CD4024作增量计数。 ?成都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七)1999年电子报第32期   2?计数器分类和应用。计数器产品种类多,为了便于学习,可根据计数器的种类来学习它,但不必死记,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点和各类计数器的用途。附表1是CMOS计数器产品的常见分类表。  图61是一种儿童玩具旋光盒电路。该盒外形如图62所示。盒面安装有20只发光二极管LED,它依序沿周边等距离排列,使用9V叠层电池供电,盒底有一电源开关,开关接通后,旋光盒面的LED依序发光产生旋光感觉。  IC1是由CD4060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可调的时钟信号供IC2 CD4017工作。CD4017是单端输入CP信号,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即IC1的振荡输出脉冲加在IC2的CP端{14}脚,使IC2输出端Y0~Y9的10个端子依次出现高电平,三极管BG1~BG10依次导通,发光管LED1~LED20也依次发亮。电路中的LED1、LED2直到LED19、LED20都是依次两两并联的,形成盒面的两路移动光点,产生旋转的光环感。IC2 CD4017的各引脚连接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按附表2要求,当用时钟信号端CP输入时,则时钟端EN{13}脚和清零端Cr{15}脚均应接零电位,这时CD4017就能从CP输入信号,使Y0~Y9依次高电平输出。  电路中可调电阻R3是调节发光管LED的旋光速度的。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八)1999年电子报第33期   3?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CD4520。CD4520是一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在CD4520的一个封装中有两组二进制计数器,其引脚功能如图63所示,真值表如附表1所示。  学习数字电路重在引脚功能的用法,这里以图64的定时器电路说明CD4520的特点和用法。图64的电路是一种通过K1~K8的通断,实现编程定时。定时时间可从1分~255分钟。若改变振荡频率,另外级联CD4520,可使定时的最大值达几天或月以上。图中的IC1(CD4001)是一种键控的振荡器(见本连载之四的介绍——编者注),调节R2,可使振荡周期为1分钟(T=2.2R C1),要提高定时精度,IC1的振荡电路还可用CD4060带晶振的振荡器。IC3是一种八输入端的与非门/与门电路,这里的与非关系是指从IC3的{13}脚输出;与门关系是指从IC3的1脚输出,如图65所示。  这里把IC2 CD4520内部的两组二进制计数器级联,即1Q4的输出作EN2的时钟脉冲(IC2的5、10脚相连),使IC2构成一种八位二进制计数器,可完成八级二分频的功能,如图64中IC2的2~5和{11}~{14}引脚的八个输出端。八个输出端的脉冲周期分别为2N(分),N代表1~8的变化,即周期分别为2、4、8……256(分)。定时编程时,把IC3的八输入端与IC2的八个输出端用小钮子开关K1~K8组合相连,只要接通某些开关,即可实现可变定时,例如设定时间为18分钟,则18=16+2,将开关K2和K5接通,其余开关断开,就实现了定时目的。  电路通电时,电源对IC2清零,IC3的{13}脚输出高电平,作为定时开始信号(后续执行电路从略),其1脚输出低电平,产生键控信号使IC1振荡,只要预先编程的定时值到达时,IC3的{13}脚输出低电平送出定时结束信号,1脚输出高电平IC1停振。若要改变定时,只需关断电源再编程,再将电路通电,二次定时又开始。读者可以检查CD4520的其它功能脚的连接是完全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1999年电子报第35期  2?存储器的种类 从附表1看出存储器的种类较多,依不同的类型可用在不同的方面。(1)在单片机中常见有ROM和RAM、E2PROM或Flash E2PROM。因受芯片结构的限制,一般的存储容量都不大。(2)供专用的MCU和CPU芯片配套使用,作片外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容量可大、可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3)给存储器配上编程器(可自制、编程电路简单易作,下期详细介绍),可独立开发成电子小产品。由此可见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在单片机芯片内,常见的顺序存取存储器SRAM未列入表1中。附表2是常用部分存储器产品型号表,供读者参阅。?成都史为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39期  九、手动RAM(6116)编程器实验电路  目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标准闪速卡PCMCIA)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需要随时编制固定程序(包括数据、表格),并可在必要时擦除另编。现今存储器容量已可达1M×8、1M×16(并行位)的闪速电可擦存储器是10年前未料到的。这些大容量(有的称为海量)存储器均可选配相应的编程器,可见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这里介绍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116(2k字节)的编程器,虽然与以上提到的海量存储器无法相比,但其基本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不过后者的编程是在PC机(均带软硬件)上进行的。  电子爱好者通过学习手动RAM的编程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存储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也为今后使用海量存储器的编程器产品打好基础。  1?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9所示,其框图原理见图68(本连载二十一中)。该图中的IC1、IC2和IC3共同组成RAM6116的地址发生器,其中IC2CD4520对RAM6116地址作增量计数;IC3是单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工作产生RAM6116单步执行写入数据的地址;IC1是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产生RAM6116可变速度的读数据地址(电路原理可见本连载十八、十一、九),IC4是RAM6116,它的地址端A0~A7与IC2的输出端相连,组成8位的256个可选地址;RAM6116地址A8~A10接地,对手动编程实验,为了简化编程电路,256个地址已足够使用了。K3~K10与其相关的元器件组成RAM6116写入电路的D0~D7数据发生器,各开关接通产生“1”信号;开关断开产生“0”信号。K11~K13、K2和K1是手动编程的控制开关。  编程器电路的电源共两组,一组是+12V供IC1~IC3的工作电源;另一组经7805输出+5V供IC4的工作电源。IC2输出的地址信号均经电阻分压成5V(如R1、R9;R8、R16的分压器)的电平后注入到RAM6116的地址端。电路中的所有发光管LED均是用作对RAM6116编程时或读信号时的指示信号。LED亮代表指示的位信号为“1”信号(高电平);LED灭为“0”信号,以保证检测实验的各个步骤是否合乎要求。为了使编程实验直观、成功,所以编程之前应把要求的数据列成表格以便写入数据到RAM6116中去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3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四)1999年电子报第29期  4?J-K型和D型触发器。J-K型和D型触发器,仍以R-S型触发器电路为主,再附加一些其它功能电路而构成,其具体电路也较复杂。不过,按照学习数字电路的方法,可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只注重其输入/输出关系。所以介绍J-K型和D型触发器时仍以它的真值表和用途为主。  为了理解各种触发器的记忆功能,这里再介绍数据的锁存概念。已介绍过的组合逻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仅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输入信号一旦撤除,输出信号也就消失。例如在十进制—二进制的编码电路中,当手动按下单脉冲的开关时,编码电路会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可看成数据),一旦手离开开关时,输出端复原为原状态。若需要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保留住(即存储),就需要再附加触发器电路,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电路中,为了处理多个数据,均在给定的时间(即时钟信号)进行,这就要求各种触发器的输入端除了数据信号外,还有时钟输入信号(CP端)。时钟CP信号未到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包括数据)均对触发器不起作用。J-K型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见图49和附表,它有两个控制端J、K和一个时钟端CP。从附表中看出,J-K型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它才改变其输出状态(置“0”或置“1”态)。表中的Qn代表原状态,Qn代表与原状态相反的状态,Qn+1代表时钟CP到达后的新状态。图50是J-K型触发器输入端的时钟信号与输出信号二分频关系时的波形。  注意:本连载(十二)的图42中的总线AB改为MN,以便与输入端的A、B相区别。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五)1999年电子报第30期  D型触发器的逻辑电路符号如图51所示。附表a是它的真值表。图52是D型触发器电路组成的原理图,根据图52,读者很容易由上期连载附表的真值表过渡到附表a。由附表a看出,D型触发器相似于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器电路,即在时钟CP信号上升沿指挥下,D型触发器就能把D端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输入端无CP信号时,D端信号对触发器不起作用。图53是用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分频电路,图54是二分频电路的输入时钟与输出Q的波形图。注意:各触发器一旦做成产品IC时,其输入端还增加有置“0”端或置“1”端。  图55是集成电路CD4013的引脚图,其内部有两个D触发器,附表b是它的真值表。图56是某职业学校采用CD4060和双D触发器CD4013制作的教学实验——交通红、绿灯管理器部分原理电路图。在这里CD4013用作分频器,并在它的输出端Q和Q端外接红、绿色发光二极管。图56的IC2各引脚的连接完全符合附表b 的真值表要求。IC1是CD4060组成的振荡分频电路(已介绍过),调节R3使IC1的1脚输出脉冲周期为定值(如两分钟),再由IC2分频,结果红、绿发光管就按规定的时间各自循环点亮,达到实验目的。?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六)1999年电子报第31期   六、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计数器不仅仅用来记录脉冲的个数,还大量用作分频、程序控制及逻辑控制等,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计数器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1?计数器IC的输出方式。计数器IC是一种单端输入、多端输出的记忆器件,它能记住有多少个时钟脉冲送到输入端、而在输出端又以不同的状态来表示,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输出方式。这种不同的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途,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介绍计数器IC输出的几种常用方式。  (1)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7段译码输出。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计数显示,它把输入脉冲数直接译成7段码供数码管显示0~9的数,如图57所示。图57中的IC是CD4033,从IC的时钟端CP1脚输入脉冲数,其输出端可直接带动LED数码管显示输入脉冲个数。该电路的显示也可用于荧光数码管,但应按荧光数码管的使用加接电源。  (2)单端输入BCD码输出。图58是一种单端输入、BCD码输出的计数器电路。该电路可对外控制10路信号,具体用途请参看本连载(九)、(十)中的介绍。CD4518和CD4520是一对姊妹产品,CD4518是采用二/十进制的BCD,而CD4520则是二进制码,它们除了这点不同外,其余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图58中,若把CD4518换成CD4520时(管脚接法不变),则其输出为二进制码,共有16种状态,可对外控制16路信号。  (3)单端输入/分配器输出。图59是IC CD4017的单端输入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电路。计数状态由CD4017的十个译码输出端Y0~Y9显示。每个输出状态都与输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的个数相对应。例如:若输入了6个脉冲,则输出端Y5应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为低电平(条件:从零开始计数)。CD4017仍有两个时钟端CP和EN,若用时钟脉冲的上沿计数,则信号从CP端输入;若用下降沿计数,则信号从EN端输入。设置两个时钟端是为了级联方便。CD4017与CD4022是一对姊妹产品,主要区别是CD4022是八进制的,所以译码输出仅有Y0~Y7,每输入8个脉冲周期,就可得到一个进位输出,它们的管脚相同,不过CD脚是空脚。有关CD4017的应用,各电子报刊均有过介绍。  (4)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常用的IC有CD4024、CD4040和CD4060,它们分别是7、12和14位的串行计数/分配器。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都是由T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数不同。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图60是以CD4024为代表的7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配器电路图,其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频率fQ7= fcp。CD4024也可扩展更多的分频。CD4024的真值表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清零端Cr加“1”电平时,各输出端都清零;电路正常工作条件是Cr加零电平,当CP脉冲下降沿时,CD4024作增量计数。 ?成都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七)1999年电子报第32期   2?计数器分类和应用。计数器产品种类多,为了便于学习,可根据计数器的种类来学习它,但不必死记,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特点和各类计数器的用途。附表1是CMOS计数器产品的常见分类表。  图61是一种儿童玩具旋光盒电路。该盒外形如图62所示。盒面安装有20只发光二极管LED,它依序沿周边等距离排列,使用9V叠层电池供电,盒底有一电源开关,开关接通后,旋光盒面的LED依序发光产生旋光感觉。  IC1是由CD4060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它产生可调的时钟信号供IC2 CD4017工作。CD4017是单端输入CP信号,十进制计数/分配输出,即IC1的振荡输出脉冲加在IC2的CP端{14}脚,使IC2输出端Y0~Y9的10个端子依次出现高电平,三极管BG1~BG10依次导通,发光管LED1~LED20也依次发亮。电路中的LED1、LED2直到LED19、LED20都是依次两两并联的,形成盒面的两路移动光点,产生旋转的光环感。IC2 CD4017的各引脚连接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按附表2要求,当用时钟信号端CP输入时,则时钟端EN{13}脚和清零端Cr{15}脚均应接零电位,这时CD4017就能从CP输入信号,使Y0~Y9依次高电平输出。  电路中可调电阻R3是调节发光管LED的旋光速度的。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十八)1999年电子报第33期   3?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CD4520。CD4520是一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在CD4520的一个封装中有两组二进制计数器,其引脚功能如图63所示,真值表如附表1所示。  学习数字电路重在引脚功能的用法,这里以图64的定时器电路说明CD4520的特点和用法。图64的电路是一种通过K1~K8的通断,实现编程定时。定时时间可从1分~255分钟。若改变振荡频率,另外级联CD4520,可使定时的最大值达几天或月以上。图中的IC1(CD4001)是一种键控的振荡器(见本连载之四的介绍——编者注),调节R2,可使振荡周期为1分钟(T=2.2R C1),要提高定时精度,IC1的振荡电路还可用CD4060带晶振的振荡器。IC3是一种八输入端的与非门/与门电路,这里的与非关系是指从IC3的{13}脚输出;与门关系是指从IC3的1脚输出,如图65所示。  这里把IC2 CD4520内部的两组二进制计数器级联,即1Q4的输出作EN2的时钟脉冲(IC2的5、10脚相连),使IC2构成一种八位二进制计数器,可完成八级二分频的功能,如图64中IC2的2~5和{11}~{14}引脚的八个输出端。八个输出端的脉冲周期分别为2N(分),N代表1~8的变化,即周期分别为2、4、8……256(分)。定时编程时,把IC3的八输入端与IC2的八个输出端用小钮子开关K1~K8组合相连,只要接通某些开关,即可实现可变定时,例如设定时间为18分钟,则18=16+2,将开关K2和K5接通,其余开关断开,就实现了定时目的。  电路通电时,电源对IC2清零,IC3的{13}脚输出高电平,作为定时开始信号(后续执行电路从略),其1脚输出低电平,产生键控信号使IC1振荡,只要预先编程的定时值到达时,IC3的{13}脚输出低电平送出定时结束信号,1脚输出高电平IC1停振。若要改变定时,只需关断电源再编程,再将电路通电,二次定时又开始。读者可以检查CD4520的其它功能脚的连接是完全符合附表2的真值表。  ?成都 史为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1999年电子报第35期  2?存储器的种类 从附表1看出存储器的种类较多,依不同的类型可用在不同的方面。(1)在单片机中常见有ROM和RAM、E2PROM或Flash E2PROM。因受芯片结构的限制,一般的存储容量都不大。(2)供专用的MCU和CPU芯片配套使用,作片外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容量可大、可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3)给存储器配上编程器(可自制、编程电路简单易作,下期详细介绍),可独立开发成电子小产品。由此可见存储器是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器件。在单片机芯片内,常见的顺序存取存储器SRAM未列入表1中。附表2是常用部分存储器产品型号表,供读者参阅。?成都史为数字电路及其应用(二十二)1999年电子报第39期  九、手动RAM(6116)编程器实验电路  目前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标准闪速卡PCMCIA)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需要随时编制固定程序(包括数据、表格),并可在必要时擦除另编。现今存储器容量已可达1M×8、1M×16(并行位)的闪速电可擦存储器是10年前未料到的。这些大容量(有的称为海量)存储器均可选配相应的编程器,可见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这里介绍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116(2k字节)的编程器,虽然与以上提到的海量存储器无法相比,但其基本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不过后者的编程是在PC机(均带软硬件)上进行的。  电子爱好者通过学习手动RAM的编程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存储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也为今后使用海量存储器的编程器产品打好基础。  1?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69所示,其框图原理见图68(本连载二十一中)。该图中的IC1、IC2和IC3共同组成RAM6116的地址发生器,其中IC2CD4520对RAM6116地址作增量计数;IC3是单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工作产生RAM6116单步执行写入数据的地址;IC1是脉冲发生器,它与IC2配合产生RAM6116可变速度的读数据地址(电路原理可见本连载十八、十一、九),IC4是RAM6116,它的地址端A0~A7与IC2的输出端相连,组成8位的256个可选地址;RAM6116地址A8~A10接地,对手动编程实验,为了简化编程电路,256个地址已足够使用了。K3~K10与其相关的元器件组成RAM6116写入电路的D0~D7数据发生器,各开关接通产生“1”信号;开关断开产生“0”信号。K11~K13、K2和K1是手动编程的控制开关。  编程器电路的电源共两组,一组是+12V供IC1~IC3的工作电源;另一组经7805输出+5V供IC4的工作电源。IC2输出的地址信号均经电阻分压成5V(如R1、R9;R8、R16的分压器)的电平后注入到RAM6116的地址端。电路中的所有发光管LED均是用作对RAM6116编程时或读信号时的指示信号。LED亮代表指示的位信号为“1”信号(高电平);LED灭为“0”信号,以保证检测实验的各个步骤是否合乎要求。为了使编程实验直观、成功,所以编程之前应把要求的数据列成表格以便写入数据到RAM6116中去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ac 信号包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