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和闪存哪个cpu制造难度

为什么CPU制程数字越小越好,闪存却相反?
经历了去年以来的内存与显卡涨价,很多人才惊然发现,原来电子产品也会有逆时涨价,原来摩尔定律已经不能左右产品价格。以后电子产品会越来越贵吗?我们该担心什么?
摩尔定律之所以能发挥作用,简单来说是半导体制程不断发展,使得芯片体积越来越小,这带来许多好处:除了制造成本更低之外,芯片性能也得到提升。
半导体制程工艺当前处于10纳米级。芯片中元器件的间距越小,晶体管开关频率就可以更高(更高频率),导通电压可以更低(更低功耗),同一片晶圆可切割的芯片可以更多(成本更低)。不过现在继续缩减线宽遇到了困难,英特尔已经在14nm上停滞了4年之久,迟迟无法跨入10nm工艺时代,更不要说原计划的7nm甚至5nm。现在CPU性能的提升早已从频率提升变更为核心数量的提升上来,不管AMD还是英特尔都在大打核心数量牌,自锐龙上市以来“核战争”趋势更是愈发浓烈。
为了降低难度,英特尔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再次制造胶水CPU:CPU核心与显示核心使用10nm工艺,IO与通信部分使用14nm工艺,其余与性能关联较低的部分甚至打算用更早的22nm工艺制造。
核心数量可以成倍提升CPU理论性能,但由于老一辈程序员精心优化程序效能的精神早已被快速开发、快速部署、快速迭代的模式所取代,对于优化程序在多核CPU上运行效率的问题都不是特别上心,所谓渣优化只是顾不上优化的结果:过去三五年开发一代操作系统,现在Windows 10每月一个小版本,每半年一个大版本,连Debug都顾不上,还要应付隔三差五曝光的CPU漏洞修补程序,性能不倒退都要烧高香了。
CPU发展遇到瓶颈的同时,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闪存存储也遇到同样的制程微缩困局。闪存的制程和CPU差不多,一样发展到了14nm或15nm的级别,再度缩微的机会不大:量子效应导致更多的数据错误,推高纠错成本。与CPU多核化发展不同,闪存的破局之道是3D立体堆叠。去年,东芝首先进入64层堆叠时代,将存储单元从平面扩展发展为垂直堆叠,在制程小幅回退的同时赢得了容量的再度增长机会。
相比CPU多核心发展带来的表面性能增长,闪存3D化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64层堆叠3D闪存相比2D平面闪存的存储密度提升一倍以上,而今年年底东芝就将率先进入96层堆叠时代,单颗闪存芯片的容量将突破1TB。
不过,预计在256层堆叠之后3D闪存也将因散热等问题遇到发展瓶颈,解决方式将延续SLC-&MLC-&TLC的闪存发展之路,目前东芝已经发展出QLC闪存技术,通过扩增每个存储单元数据记录能力,使闪存容量延续增长态势。在东芝提出QLC之后,美光和三星也表示要跟进推出QLC,预计最早明年我们就可以在固态硬盘上看到QLC闪存的应用。
CPU核心增多带来多线程优化难题,发展QLC闪存同样会有耐久度疑虑。根据最新的业界预计,QLC闪存将直接以3D制程起步,初期耐久度为150到1000次擦写循环,基本与2D TLC持平。
当然150到1000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东芝已经决定以高于TLC的耐久度作为设计目标,预计东芝原厂QLC闪存将拥有1.5倍于2D MLC、3倍于2D TLC闪存的耐用度。选择原厂固态硬盘不但寿命不会缩水,还会比过去更为耐用。
总的来说,CPU性能增长乏力依然会是未来的趋势,而作为新兴PC配件的固态硬盘则依然有很长的时期可以不断提升容量,距离机械硬盘彻底淘汰的一天已经不远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东芝原厂64层堆叠3D闪存
原厂MLC闪存更耐用更安心
今日搜狐热点cpu 跟闪存 都是用的硅片吗?_百度知道
cpu 跟闪存 都是用的硅片吗?
cpu 跟闪存 都是用的硅片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所有电子元件,芯片多是在硅片上做出来的。
采纳率:5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硅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手机cpu与手机闪存真的没关系吗?就读取速度而言?_百度知道
手机cpu与手机闪存真的没关系吗?就读取速度而言?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去百度下CPU和闪存是什么原理吧
读取速度而言 关系不大
读取速度根硬盘有关系
关系不大?那也就是有关系咯~~~
肯定有,一个大脑和4个大脑一起处理一个问题你说哪个脑袋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合租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CPU 为什么很少会坏?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981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制造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