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投资基金类型资管产品类型都有什么请大神们告知

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 统一监管趋势明朗_公司研究_股城股票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 统一监管趋势明朗 18:59:46发布:股城股票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银行理品,信托计划,、基金公司、基金、保险资管公司等设立的各类资管产品,公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等,仅从名字上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而且不同的产品之间多层嵌套,层层加杠杆,交叉领域的风险不断积累。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
记者从多个消息源获悉,近日央行主导,银监、证监、保监、外管局等部门合力酝酿一部针对不同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制度。意图是按照资管类型,而非现在的发行机构的类型统一标准制定行业底线和最低准入标准,对共性的问题做最基本的规定,最大程度消除套利空间。
某银行资管部人士表示,大资管时代已经到来,统一监管标准的呼声一直都很高,也是大势所趋。“我了解的是已经起草了文件,现在还在讨论阶段,距离正式出台还有一段时间。”
2016年11月,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也曾在公开场合强调了资管行业统一监管趋势。
他表示,我国目前资产管理行业存在法律使用混乱、监管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监测监控、存在隐形刚性兑付等乱局。这些又将带来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导致市场分割、影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引发监管套利、资金脱实向虚等多重问题。
统一监管标准
在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不同的对资管业务按照机构类型进行监管,同样的产品因为发行机构不一样,在资本风险计提、投资限额、投资门槛等方面都有差异。
因此,正在酝酿的新规或将采纳“同一类型产品适用同一标准”的原则,压缩套利空间。
仅以简单的投资门槛来说,一般银行理财5万元起,信托和一般100万元,保险资管产品主要是给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1元起投。投资门槛和合格投资者要求的差异,导致一些资管产品可以借用其他通道,降低投资者门槛。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未来的想法是不要那么复杂区分不同的产品,只需根据公募和私募,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划分为一般公众和合格投资者。在两者之间,还有一种“小公募”的争议会比较大,主流的想法还是允许存在,监管标准参照公募。
另外,资管业务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最终的风险和收益都应该是投资者自身的。正在酝酿的政策中,重申了这一要求,并且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此外,目前各类资管产品,资本和风险准备金要求不同。比如,银行表外业务不受资本约束,非标债券受到一定的限制,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实行净资本监管,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风险资金。
据知情人士表示,监管制度的差异也是不同的产品进行套利的重要因素。为此,央行提出的建议是,“金融机构应按照资产管理收入10%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这一点是否写入新规,还有待正式文件的发布。
搅动行业变局
资管产品层层嵌套,设置复杂的结构,导致底层资产难以穿透,不仅增加了资金的链条,也加剧了资金的体内外循环和融资成本。市场消息称,监管酝酿的政策中,或将禁止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不过例外的情况是基金中的基金(FOF)、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以及金融机构委外投资,但规定被委托机构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
此前还有一些银行为规避贷款规模、资本消耗等的监管政策,借助其他资管产品的,实现表内资产的转移。这种方式可能无法继续。
在资管产品中最为常见的是通过优先劣后等结构化方式进行融资和加杠杆,而且不同产品的杠杆比例限制并不相同。对此,正在酝酿中的新规可能会有统一杠杆率的要求。比如,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份额及劣后份额的杠杆倍数分别为:固收类3倍、股票类1倍、其他类2倍。同时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分别设定为140%和200%的上限。
某券商人士认为,统一杠杆率要求,与之前“一行三会”出台文件中提到的要求一脉相承。比如,银监会的规定,要求优先劣后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
而且,证监会2016年7月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也明确了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管产品的优先及劣后的杠杆不超过1:1,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不超过1:3,其他类机构化资管产品杠杆不超过1:2。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的比例不得超过140%,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比例不得超过200%。
一位不便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该文件一旦酝酿完善后出台,将会对资管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短期可能会有波动,长期会利好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朋友们该如何区别私募投资基金的业务类型及产品类型?
在日常喜欢做投资理财的朋友们肯定听到过私募投资基金这个词,但是很多朋友们对私募投资基金都是一知半解,那么私募投资基金到底是什么呢?他的业务和产品类型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卡神小组就来和朋友们说说朋友们该如何区别私募投资基金的业务类型及产品类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两个以上投资者募集资金,为获取财务回报进行投资活动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私募基金主要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其他类别私募基金等四种。
其中,1.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
2. 创业投资基金,主要向处于创业各阶段的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
3.私募股权基金,除创业投资基金以外主要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
4.其他类别私募基金,投资除证券及其衍生品和股权以外的其他领域的基金
以私募基金类型划分: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
2、私募证券类FOF基金主要投向证券类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计划的私募基金。
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创业投资基金以外主要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
4、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主要投向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计划的私募基金。
5、创业投资基金主要向处于创业各阶段的未上市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新三板挂牌企业视为未上市企业);(对于市场所称“成长基金”,如果不涉及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投资的,按照创业投资基金备案)如果涉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按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上市公司定增基金”备案。
6、创业投资类FOF基金主要投向创投类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计划的私募基金。
7、其他私募投资基金投资除证券及其衍生品和股权以外的其他领域的基金。
8、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类FOF主要投向其他类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计划的私募基金。
卡神小组总结:随着我们国家金融行业的开放和管制,原先众多的私募类活动受到有效监管。不少打着私募类为幌子的套路业务都减少了生存空间。卡神小组提醒朋友们,在做任何投资时,都要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和清醒的头脑。在考虑有多少回报率的时候不妨先思考下有多少回收成本可行性,只有这样的投资才是最稳健的投资。希望这个资料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证监会去杠杆双管齐下:四步骤清理配资私募资管产品_网易财经
证监会去杠杆双管齐下:四步骤清理配资私募资管产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证监会去杠杆双管齐下:四步骤清理配资私募资管产品)
,似乎早已告一段落。近两天,证监会接连祭出两项新政,将去杠杆重新拉回视野。
先是今日曝出证监会近日出台场外衍生品融资的五项禁令,场外衍生品自此成为此轮去杠杆所波及的另一重要领域。
接着,是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近日向各证监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证券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的相关工作的通知》。
上述两项,在释放一个鲜明信号,清理配资工作又在迈向纵深。
四大步骤清理配资私募资管产品
根据今日证监会披露,证监会日前给各地证监局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相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布置了从四个方面对配资类型的私募资管产品展开后期的清理工作:
一方面要求各地证监局在中基协前期摸排数据的基础上,督促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一步甄别、确认涉嫌配资的相关私募资管产品;
二是明确了需规范的三类私募资管产品范围及标准,相关数据核实与后续清理规范应按该既定标准进行;
三是分类推进清理规范工作,坚决清理私募资管产品中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等情形,有序规范涉嫌配资的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委托人以投资顾问等形式直接执行投资指令参与股票投资的私募资管产品;
四是持续关注利用&一人多户&、线上转线下等新型场外配资及其风险,督促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建立健全识别、监测、防范场外配资活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证监会表示,对配资类型的私募资管产品的清理,是在前期清理整顿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排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情况,各地证监局需继续按照&摸清底数、突出重点、疏堵结合、稳妥处置&的原则,有序推进清理整顿工作,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运行。
主要针对股票类结构化专户产品
不过,证监会的对配资私募资管产品的清理,无论券商、基金还是期货,目前熟知情况的很少。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类产品主要走的是专户通道,市场上能公开找的到很少。而因为是专户,产品也不需对公众进行披露,只需对专户客户负责和披露。
&还没接到说叫停这类产品的通知,但10月底以来已经感受到了审批的明显放缓,甚至可以称之停滞的感觉。之前则一直处于正常的审批状态。&上述公募基金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此次股市维稳期间对场外配资清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就召集券商、基金和期货等机构讨论过,此类产品,尤其是其中本就占大头的股票类产品要不要清理、怎么展开清理等事宜,因为此类产品在形式上也属于配资,而且最高会有5倍杠杆。
据一位上市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描述,此类产品其实就是一种结构化产品,一般分劣后优先两层,优先资金来自银行的募资,劣后资金一般来自某一家私募机构。劣后方作为投顾实际操作这类产品,券商、基金和期货等机构渠道提供方负责监控、警戒和平仓,以保证优先资金的本金安全和收益落地。
&主要是基金子公司和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承接得比较多。&上述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说,&不过行业整体规模有多少不好说,因为大家明面上都不会说,也都是藏着掖着的,官方也没相关的数据统计。但规模应该不小。&
而一位基金会计表示,这类产品很受欢迎,无论是优先资金提供方&&银行,还是劣后投顾方&&私募,都很有市场,券商和基金等机构其实就是提供一个通道,收取的一个运营管理费。
据悉,此类私募资管产品单只的规模有大有小,主要是看作为投顾方的劣后私募机构需求,最大的可以做到几个亿,规模小的几千万的也有。杠杆比例上,最疯狂时优先和劣后的配备可以做到1:5,但现在存量的最多也就是1:2的样子,多数为1:1或1:1.5;投资范围上大部分的确为二级市场,但也有一些配资打新、债券等资产的产品。
【作者:桂衍民】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资管和私募基金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资管和私募基金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门狗财富为您解答:1、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虽然概念上这两方面经常纠缠在一起,但事实上从法律观点来看,资产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实际上,资产管理可以是机构自己的内部事务,也可以是外部的。因此,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代理客户资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在国内资产管理又称作代客理财。2、私募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3、私募基金与资产管理区别:资产管理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简单的说,机构或者个人委托另外一个机构,管理资产包,就是一个资产管理业务。至于这个资产包的初始状态,是货币、股票、债权、不良资产就决定了资产管理形式。“私下”募集的基金,至于投资标的、范围、收取标准都是合同约定,良莠不齐,较好的私募基金一般是阳光私募,投资门槛较高,一般100万起,目前证监会允许部分私募机构开展公募业务,也就是他们也可以和公募基金一样对外公开发售公募产品。
中国职业理财师优选发展平台
主营:投资理财 信托 私募基金 理财师平台
1、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虽然概念上这两方面经常纠缠在一起,但事实上从法律观点来看,资产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实际上,资产管理可以是机构自己的内部事务,也可以是外部的。因此,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代理客户资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在国内资产管理又称作代客理财。2、私募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3、私募基金与资产管理区别:资产管理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简单的说,机构或者个人委托另外一个机构,管理资产包,就是一个资产管理业务。至于这个资产包的初始状态,是货币、股票、债权、不良资产就决定了资产管理形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私募驶向多元化资管“蓝海”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私募基金|多元化|资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随着国内私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产品日益丰富,同时呈现出投资策略更为多元的特点。目前,由于备案制的推行,全行业正经历更为激烈的优胜劣汰,不论是产品业绩还是发行服务,“常胜将军”将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最新统计显示,包含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和其他基金等几大类在内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数量已达16746家,其中,私募证券基金(自主发行)达2200余家,私募股权基金为2400余家。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达18592只,其中受托管理数量为13849只,自我管理数量为645只,顾问管理数量为4098只。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目前国内私募基金发展速度飞快,呈现出产品更加丰富、投资策略更多元化等特点。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私募产品多元化具体表现在投资策略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两方面。目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至少有9种投资策略。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以来共计发行10249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其中股票策略产品2700余只,管理期货基金产品约120只(不含单账户),复合策略产品480余只,宏观策略27只,事件驱动策略300余只,相对价值策略产品140余只,债券策略670余只,组合基金250只,其他策略5500余只。
  随着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完善,国内以量化对冲、宏观对冲、期货策略等新兴策略为代表的私募创新型产品越来越多。
  “目前控制仓位是私募基金普遍采用的一种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常用手段,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而加入了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后就完全不一样。即使基金仓位没有大幅下降,仍可通过股指期货的方式去对冲风险、控制回撤,从而实现绝对收益。”李春瑜说。
  据统计,期货策略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收益为14.88%。从单只产品业绩表现情况来看,上半年纳入统计排名的381只期货策略基金中,上半年最高收益为421.01%,6只产品收益超200%,12只产品收益翻倍,66.14%的产品实现正收益。随着私募产品投资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新成立的私募基金产品开通了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自主发行逐渐增多
  今年发行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中,有1411只自主发行,1946只通过信托发行,4963只通过公募专户发行,86只通过期货专户发行,1830只通过券商资管发行,1843只通过有限合伙发行。
  随着私募备案制的推行,自主发行基金正逐渐成为主角,信托、基金专户、券商集合理财等通道价值下降,但这些原有通道的客户资源目前仍占优势地位。李春瑜表示,未来5年,自主发行基金、信托、基金专户、券商资管将并存,不同平台有不同优势,最终凭借服务取胜。
  “过去不管发行渠道优劣,几乎只能选择少数几家信托或者券商合作。如今情况变了,能自主发行,还能继续选择原渠道发行商,就看谁的效率高、价格低。”一家阳光私募基金负责人说,随着私募备案制推行,全行业正经历优胜劣汰的变化,不论是产品业绩还是发行服务,“常胜将军”总会得到市场认可,行业会呈现“二八现象”,即占总数量20%的私募公司有望管理总规模80%的资产。
  “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京东、聚美、阿里等国内优质企业“走出去”上市,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如何分享这些国内优质企业所带来的资本利好,而成立海外基金便是一个很好的参与途径。另外,私募基金开拓海外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必经之路。
  不少私募基金管理人都以为资管“出海”是难事,因为发行渠道、市场都不了解,很可能处处受制于人——其实不然。景林资产是一家国内土生土长的阳光私募。“我们目前已发展成国内资管规模约30亿美元、国外资管规模约50亿美元的私募基金公司。”景林资产董事长蒋锦志说,海外投资人更多的是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机构,而国内私募投资人大多是个人投资者,从这一点看,前者在持有期方面相对稳定。此外,海外的私募市场基本都是直销渠道发行,大部分外国投资者主动找私募管理人,而国内大部分是银行驱动做发行,有一定的渠道依赖。
  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目前已有58家私募基金发行77只海外基金产品。比如,赤子之心、景林资产、东方港湾、源乐晟、淡水泉、天马资产、景泰利丰、明达资产等。但目前我国的海外对冲基金主要投资于在海外或中国香港上市的具有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这一方面是因为私募公司本身对国内企业更为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中国海外基金在向境外投资者募集资金时可以打“中国概念”的营销牌,发行相对容易。
  总体看,国内私募基金“走出去”的步伐有望加快,这批“留洋”的管理人正逐步吸收海外新的发行经验和产品设计理念,带动国内私募基金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日报记者周 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类型资产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