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周末看电视英语手机能多学东西可是只能发光的彩屏看两小时就伤眼看画画节目30分钟学一点,发光的亮度小靠外界光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谈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影响,绘画,对于,浅析摄影对,绘画的影响,浅谈摄影,绘画的,浅议摄影,摄影技术,浅谈摄影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日常生活心理学(下)
我的图书馆
日常生活心理学(下)
21从众心理:人为什么会随大流有一个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微张着嘴,仰着头,似乎在看天。有一个人看到了,觉得很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也像他那样,朝天上看。这时被第三个人看到了,他想,这两个人都在看天,一定是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也朝天上看。又被第四个人看到了……这样,到后来有一群人都像第一个人那样,齐刷刷朝天上看。还没等他们发现到底天上有什么东西,只见第一个人脑袋抖了几下,“哇”的一声,打了个超级大喷嚏,身旁那一群人才傻了眼……许多人看到别人在干一件事情,就觉得一定是有某种道理,于是自己也要去做这件事情。这个漫画揭示了人们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特征,就是每个人都有想与多数人采取相同行动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心理”。从众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生活中随大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开会时要表决举手,看到别人都举,自己明明不想举,也不得不跟着举;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等。前几年有一个时期出现集中抢购商品的现象,在大街上盲目加人排长队行列,就是“大家都这么做,肯定不会错”的心理作怪。又如中国在医疗保健方面流行的甩手热、气功热、迪斯科热、保健品热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群体信息压力在起作用。其实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惟一指导。简言之,我们经常依赖于他人作为决定现实的一种方法。举个例子,假设在一所你很不熟悉的教学楼里,你想去洗手间,而在“洗手间”牌子下面有两个门,但不知哪个好事者把两个门上的指示牌都摘掉了,所以你无从得知哪边是男厕,哪边是女厕。这时候你因为怕走错厕所,让他人和自己都尴尬,你很不自在地、沮丧地站在那里,来回踱步。正在这时,从左边的门里走出来一位体面的绅士,这下你可松了口气,可以大胆前进了,因为你很有把握地确定左边那间是男厕,右边那间是女厕。这都是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的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几乎难以活动。而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可靠。但是许多人忽视了,即使是众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有句话说:“真理常在少数人手里”,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古时候有个故事,叫“曾参杀人”。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一直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可是有一次,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住了。在以讹传讹下,有人搞错了,以为是他杀了人,就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根据对自己儿子的了解,当然不相信。可是接下来又有两个人跑来告诉她,就使她开始相信了,于是怕被株连,赶紧跳墙逃跑。众人有时也会犯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总是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群体信息能够给我们很多生活上的指导,如我们在家里可以穿各种奇特的服装,但当我们考虑是否穿这件衣服去上班时,想到同事们怪异和否定的目光,我们就会放弃这个打算。一个小孩在六七岁时,跟其他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嘴里还说着大人们常说的侮辱性的话,但当他七八岁时又和另一群斯文的孩子在一起时,慢慢地他会改掉不良的习惯。现在年轻人最流行穿T恤衫、牛仔裤,但是有的胖女并不适合这样的装扮,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穿,她可能要说:“因为大家都这么穿啊!"群体信息在很多方面指导人的行为,从而使“我行我素”这句成语在现实中很难实行。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人们总是希望群体喜欢他、优待他、接受他,这样他就可以和群体融为一体,也可以在群体中谋取利益。他害怕如果他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讨厌他、虐待他或驱逐他,为了避免这些后果,他总是趋于遵从,总是不愿意被称为“不合群的人”。几乎在任何群体中都有强大的压力要求一致性,不遵从的人则冒有很大的风险。当某人不赞同群体其他人的意见时,他人会尽一切努力迫使他遵从。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个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的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乃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比如有这样一个试验,事先安排了6个大学生,让他们一致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X硬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1个真正的被试者,这个被试者也是个大学生。结果表明,在6个人都说出错误答案即A与X等长时,被试者也放弃了这个正确的答案,而说出了错误答案B与X等长。对不从众也没有明确的惩罚,那为什么试验中的被试者还要从众呢?看来似乎有两个可能:(1)可能在大多数人持一致的判断面前,人就容易相信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2)可能他们是“表面上迎合别人”,内心却深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以便使自己能受多数人欢迎,或者是避免因持异议而被人讨厌。简单地说,被试者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想不犯错误,力求正确;另一方面是想通过遵照团体里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博得别人的欢心。从众心理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小琴的故事:小琴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她办公室的同事们都是比她大五六岁的姐妹,并且都成家了。小琴喜欢姐妹们的生活方式,尊重她们的意见,因为她们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比较成功。她们常常在一起讨论婚姻的经验和实质,结论总是要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爱情不能当饭吃。小琴起初不以为然,她的男友虽然没什么钱,但她仍深爱着他。同事们知道小琴和她男朋友并不“般配”,但从未阻拦过她。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琴越来越觉的男友不可爱。终于有一天,她和男友分手了。半年后,她嫁给了公司另一部门的经理。小琴的变化,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首先,她对群体很信任(这个群体人数适中,凝聚力很强)。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对她很好,并且她们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她们在小琴的生活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小琴工作几年后,渐渐形成了与她们相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整个办公室的气氛会对外来者构成压力。由于群体的规范压力太大,任何与群体规范相违背的行为都会受到大家的排斥,新同事为了不受冷落,或为了表白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仍会发生从众行为,渐渐融入群体。对于小琴来说,这个群体都过着“幸福”的生活,那么她也不能特殊,去嫁给一个“穷光蛋”。她受不了这种压力,不愿与群体偏离。另外,发生从众也与个人的自信心有关。如果小琴相信自己的幸福观、婚姻观,又对自己和男友的前途充满希望,那么她就不容易遵从群体。那么从众心理是否正确呢?实际上,从众心理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从积极的一面看,有时从众行为在特定范围内,可使群体一致,从而协调群体成员的言行。在政治生活中,少数要服从多数,可保证集体行为的一致。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可使社会上的人们群起效仿先进入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经济生活中,商品经销者可利用广告、宣传、模特,掀起潮流,以吸引消费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组织制定的工作、劳动、行为规范以及群体遵守纪律的行动,可纠正个别人的自由散漫行为,保证组织正常的工作、劳动、生活秩序。但是从消极的一面看,从众心理有时也会给我们误导,使我们人云亦云,失去主见。因为别人说的和做的,也不一定总是对的,就像前面故事中的“曾参杀人”的以讹传讹。还有人利用从众心理来操纵别人。比如有的骗子借从众心理骗人,他们玩所谓“三张牌”,让人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可押50元、100元、200元。此时,人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托儿”,被从众效应激化,也参加押宝,当然,结局肯定要输一一因为最初参加的三五人同庄家全是一伙的。另外,一味地随大流,也容易让我们失去个性,不容易使我们在人群中突出自己,引起注意。&&22社会促进与社会促退:旁观者在场对效率的影响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的比赛成绩更好。受到这个启发,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发现,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后来,更多人也观察到这一效应的存在,这样就把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促进效应。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比如,教室里只有一个人自习时,你的学习效率可能并不是很高。尽管此时教室很明亮,很宽敞,也很安静,但你却常常会分心,想想这个,做做那个。如果此时,有两三个同学(可能还是陌生人),来到了你所在的教室,并随便找了个座位和你一起自习时,你立刻就会聚精会神起来,开始积极地演算起数学题或认真学习起英文单词了。再比如:你在一条空旷的马路边散步,当另一个人在你身后急匆匆地赶过你时,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你骑车上街买东西,当你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骑的车子靠近并正要超越你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你如果是位老教师的话,虽然你有时候身体不大舒服,可是一上讲台,精神就来了;一个人在进行慢跑锻炼或网球和高尔夫球的单人练习时,如果旁边的长椅上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他就一定会顽强地坚持到底;……社会促进效应的形成,是因为,单独一个人时,无所谓输赢、好坏,怎样都可以,人没有比较,又没有即刻目标,便很容易产生惰性。而此时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人,你就不可能做的安稳了,再如果他碰巧又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你更是或多或少要感受到他在与你竞争,你就会争取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这其中,还暗含着一种评价作用,你会情不自禁地在想:“他们也可能正在评论我干的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在任何社会环境中,人们害怕被抛弃,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很明显,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你总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也许,你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但你却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着评价,而社会中的我们又是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来,也会更加把劲了。总而言之,当有旁观者或是同行者在身边时,容易激发起个人本能的反应,他们提高运动标准或努力展示自己,他们的工作就会进展的很顺利。竞争也是促进效应的一个因素。社会中有群体就必然有竞争,在竞争的状态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争政成功、胜利,于是形成一种生气勃勃、人人争先的局面,从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体育比容的新纪录总是在激烈的国际大型比赛中产生的。在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由于竞争的激烈,人们往往把全身的体力、心力调动起来去夺取胜利,而使奇迹得以出现。但是,社会促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有时有旁人在场,反而会引起促使效率下降的“社会促退”效应。比如,当教室里有适当的人和我们一起自习时,我们的学习效率往往可以提高,但如果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们的心里会很烦,这时便很难保持高效率的学习。或者我们在背课文或记忆英语单词时,也喜欢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背。再比如,当一个员工面临难题正苦于无计可施时,如果上司死盯着他不放,他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无法专心工作。原来社会促进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做简单工作的人来说,有他人在场,会激发个体竞争的动机,而增强的动机有利于个体加快做事的速度。但如果这项工作对个体来说是新接触的,还很不熟悉,或个体还很难做好,还需要动很多脑筋,在这种情况下,旁人在场会引发动机的增强,从而导致个体的紧张和焦虑,个体更容易表现的手忙脚乱,反而做不好。在学校里,老师让几个同学到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黑板上演算几何题。如果题目是刚讲过的,比较简单,学生往往能很快做出,比下面的同学完成的快;但题目如果很难的,站在台上的学生由于紧张发借,其演算速度与结果往往不如下面的同学。了解了社会促进和社会促退的原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可以应用这些原理,来更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像打印上司交待的文稿、装订材料、核对账目这样的工作,员工已经做的相当熟练了,管理者可以将他们的办公桌和工作台放置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让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这样在社会促进效应下,员工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如果需要完成的是一件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当事人集中精力思考,此时他人的存在会妨碍当事人的工作,就不应该让他感觉到有人在注视他,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对于一项简单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存在社会性促进;而对于一项稍微复杂一点的课题,在大家尚未习惯时,可以让员工在封闭的环境中单独练习;而当他们可以胜任工作后,就可以让他们一个公开的环境下共同工作,以发挥社会性促进作用。&23见义勇为的背后:乐于助人在何时发生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一直是被社会所肯定和倡导的一种美德。而冷漠行为却正好相反,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看到他人受到生命或财产威胁,能够提供帮助时却不予以援助,表现出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行为。对于冷漠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拉坦内等人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他们的一个惊人发现是,冷漠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有其他人在场。就是说,有其他人在场,会减少人们对他人提供帮助的利他行为。他们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当参加实验的被试到来后,有一位年轻女性要求他们坐下来填写一份调查表,并随即说她要到隔壁的房间工作、有事或填好后请叫她。这位女性走进了隔壁的房间,起先的几分钟被试听到她在揉纸的声音,还时不时有拉抽屉的声音发出,但接着就听到隔壁房间传出了椅子重重地倒下的声音,好像是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旋即就听到那个女性尖叫了起来:“哎呀,我的天啊!我的脚……我的……我……我不能……动它。哎呀……是我的跺骨。我……拿不开……这个东西……哎哟,无法……”事情的全部经过大约持续2分钟。事实上,这位女性在隔壁房间里一切正常,那里发出的一切声音,是研究者播放的磁带放出的。研究者的目的是看被试是否会主动帮助隔壁房间受难的女性。实验的结果发现,当被试是一个人单独填写调查表的时候,有70%以上的被试会以不同的方式救助受害者,而当有两个陌生的被试在一起填写调查表时,只有40%的被试设法为受害女性提供帮助。如果在一起填写调查表的是一位消极的实验助手(他们是研究者的助手,会装出对事件冷漠的样子,或说:“也许没出什么事吧。”),这些被试中只有7%的人想设法去帮助受难的女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个体在有其他人在场时,不愿做出利他行为呢?心理学家认为,产生冷漠行为的原因之一是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面对他人受难,这个人就会感受到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就会不知不觉地立刻采取救助行为。而当个体是和其他旁观者一起面对他人受难时,那么这人就感到救助受难者的责任不是由他一个人承担的,在场的人都有份。有的个体甚至会这样想:我又不是条件最好的,在场一定有比我更具备救助条件的人,于是心安理得地等着别人去给予帮助,而不是自己去。在人多的场合下,说救助别人的责任变得分散了。我们在有人遇到困难时,心里也愿意帮忙,但会考虑很多。比如,遇见有人落水,会考虑到自己水性不好,如果跳下去,不仅救不上落水的人,自己有可能也要别人救。而且,面对如此紧急的事件,我们可能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想通过观察他人的表现来确定自己的行为。不幸的是,他人也许正在观察着我们,以此确定他们行为的方式,结果就出现了群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而只有一个人在场时,则采取援助行为的可能性就要增加。另外,产生冷漠行为也许也是我们人类自私的表现。我们习惯了冷眼看社会,习惯了“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比如,假设听见别的房间里有女人的求救声,我们会想:“这有可能只是在开玩笑,或者那个人只是稍微受了一点伤,用不着我小题大做地跑进去帮忙。“或者”也许里面有人二我又不十分清楚,房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和熟人吵架,我就不应该打扰。要是这个女的不怀好意,我进去帮她,她还反咬一口说是我把她害成这个样子,那我岂不太惨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坐着吧!现在坏人太多。”再或者:“她也许摔伤了,这样我还要送她去医院,既浪费我的钱,又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我本来就挺疲倦,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还是少管点闲事好!"另外,陷于困境者引起人们怎样的评价,也是决定是否采取救助行为的一个因素。专门研究人的援助行动的心理学家在美国纽约的地铁里做过试验,他们的到的证实是:在地铁里,如果因为急病而突然昏倒的人,马上会得到很多人的援助。但如果是因为醉酒而倒在车厢里的话,给予帮助的人就少的多了。因此,一个人是否有帮助他人的想法,很大程度取决于帮助人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以及他的心情。对于急病人和醉汉的帮助,之所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原因是人们的感情和认识的不同造成的。看到急病人的时候,援助者的典型感情是同情和怜悯,是一种肯定式的感情。而看到醉汉时,人们产生的却是嫌恶、轻蔑的否定式的感情。肯定的感情能招人引向援助;否定的感情使人视而不见。另外,遇难者是否通过努力来避免将发生的灾难,这也会影响帮助者的感情。比如,喝醉酒而昏倒这件事是可以通过本人的努力而避免的。而急病或受伤的情况是本人能力所不能改变的。经过本人努力可以避免的灾难发生时,就会使人产生轻蔑的感情,因而视而不见。而本人努力了但依然无法避免的灾难发生时,就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心,自然就会带来援助的行动。此外,救助者自己的心情状况也影响是否采取救助行为。影响人们心情的因素有很多,有时甚至只是很小的因素,比如天气好。心理学家做过试验,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越容易帮助别人。在晴天里,人们到餐厅里用餐时给的小费也比阴雨天给的要多。有时候,如果在电话亭里拣到了一枚硬币,甚至也会让人心情好起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就是这一点小事也会影响人的心情,从而影响是否采取援助行为。试验是在美国旧金山的最大的购物中心进行的。试验分两种进行,一种是试验者在使用电话之前放人10美分硬币,另一种是电话亭里没有放钱的情况。在电话亭打电话的人并不知道有什么试验,只是当他们打完电话后,从电话亭里出来的时候,试验者抱着一堆书籍之类的东西从他们跟前走过,而且故意让书落到地上。那么,到底有多少人会帮助捡起落在地上的书本呢?试验结果证明,没有捡到钱的人当中,只有5%的人帮助检起落「的书本。而检到钱的人当中却有90%以上的人伸手作了帮助。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心理学家要提醒我们的是,要尽量在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这很可能会让你如愿以偿。此外,并不一定在人们心情好的时候,才有援助行动,还有许多研究材料表明,在人心境不佳或者有犯罪感的时候,也很容易促进援助行动。这似乎证明,开朗与忧郁的心情都比平静的心情更容易促使我们去帮助他人。也就是说,平静的心情下,是最不容易帮助别人的。&24模仿心理:一柄双刃剑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在一个行人很多的路口,当人行横道的信号变为红灯时,让一个人率先闯红灯走过路口,目的是要了解这个人的行动对其他人到底有多大影响。当其他步行者看到有一个人走过人行横道时,就有许多人不管是不是红灯,跟在那个人后面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路口。此时闯红灯过路口的人数,要比没有示范人员在前面开路时多得多。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根本没有外界的强制下受着他人的影响。这个实验证明了:人有模仿他人的本能。模仿另一个人闯红灯的心理是:明明知道红灯的时候是不能过路口的,但因为看到别人过了,心里或者是潜意识里就想:他过了我为什么不能过?他过去了也没受到惩罚,那么我过也没关系。可以说前面的人不知不觉给后面的人做了示范。但是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过,那么我们自己要想“为天下先”,恐怕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在我国的街道上,其实这样的现象很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起闯红灯的行人。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既然他过了,我为什么不能过,一些本来想守规则的人,也跟着违规的过去了。于是违规的人越来越多,以至要有交通协管员来管理才能遵守交通规则。对恶习的模仿,扩大了对社会的危害。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简单讲,就是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如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别人穿牛仔低裤,自己也穿牛仔裤。因此,模仿外化出来就是各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模仿有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地模仿别人。比如,见别人笑,自己也笑,别人起哄,自己也跟着别人起哄;听音乐时,见别人脚动,自己也跟着动,甚至在别人打个哈欠的时候,自己也无意识得打了个哈欠。这些部属无意识模仿。在无意识模仿中,模仿者没有考虑模仿的意义和理由,是不自觉地照着别人的言行去做。有意识模仿的一个例子是对风俗习惯的模仿。如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就要尊重这个民族的习俗,一个人到另一个国家生活,就要尊重和学习那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不管这些风俗习惯是否合理。模仿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模仿。经过模仿,人们能形成一定的态度、信念、理想等个性特点。模仿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没有模仿,儿童就无法成熟起来,就无法学到知识和技能。儿童可通过观察父母对邻里亲友的态度而模仿学到待人的方式,由观察父母认真的工作态度而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另外,教育上常强调的“身教”、“以身作则”、“染入苍则苍,染入黄则黄”等观念,都是强调环境对儿童模仿的影响。不仅是儿童时期,在人生中的任何时期,我们的学习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模仿。而且,模仿在生产经营中具有很大的意义。许多产品的开发,其实都是模仿别人已经开发成功的产品。仿造的优点是:技术上风险小,容易开发成功,投入开发的财力、物力、人力都相对少些。我国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产品,大都是仿造苏联产品,有的是按苏联提供图纸生产,也有的买回样机,进行测绘,然后仿造。不过模仿产品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不仅要了解现在市场上热销产品,特别要了解潜在市场的热销产品,因为现在热的产品,正表明快要不热了,只有潜在要热的产品,才是正要热的,所以不要赶浪潮,不要看表面现象,要进行市场分析。其次是既要仿造又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如果有专利保护,就切忌照样仿造,高明的仿造应该是仿照别人开发的思路,不仿外形,应该按市场的不同需求和本单位的特长,进行消化吸收后作出改进或创新,才能开发出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有的人看不起仿制。其实仿制既是学习也是为创新打基础。首创者的目的是为早期占领市场获利多,但首创者要花大量的气力研发,投资大、时间长,风险高。有的花很大力气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一上市就会被竟争对手很决学到手。所以首创者不一定很成劝,弄不好会被竞争者赶上。生活中有些模仿是很无聊的,是源自虚荣的心理,具有消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东施效坪的故事。东施看到西施捧心显得很美,就模仿西施的动作,结果使本来就很丑的自己,因为矫揉造作,显得更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模仿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如何,就是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如果条件无论如何达不到,硬要去模仿,只能贻人笑柄。而且,一个人对别人的某些独特的风格,往往没有模仿的必要。每个人都应该坚持做自己,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每个人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点,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才是自然的,才能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模仿别人,往往使我们变的四不象,还不如保持自己原来的风格好。比如在武打明星成龙之前,最有名的武打明星是李小龙。而李小龙英年早逝,接下来具有接他班资格的只有成龙。起初许多人建议成龙模仿李小龙,成为李小龙第二。但是成龙没有那么做,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树立了一个崭新的形象,区别于李小龙那种酷酷的、严肃的风格,而塑造了一种开朗、幽默、搞笑,同时正直、友善的风格。这给他带来了和李小龙同样大的成功。而如果只是模仿李小龙,弄不好也会出现东施效舞的效应。另外一种消极的模仿,是出于对有钱人、经济条件和地位更高的人的攀比。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塑造了一个文学角色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至于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的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也就“那么行啦”。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有点夸张,但它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确有不少像茹尔丹先生这样出于虚荣而和其他人模仿、攀比的人。生活中人们对富人、阔人、时髦人的派头的攀比是很普遍的。如现在流行的女人之间攀比手机的小巧、多功能、是否有彩屏;男人间攀比轿车的档次、别墅的位置。不少中小学牛不是攀比学习成绩,而是攀比父母的级别、职位。据说北京一些贵族学校的学生,比爸爸是司局级还是部委级;海南的一些重点小学学生在父母接送时,攀比轿车的档次。一个学生对他爸说:“您下次接我到路口就行了,别到校门口,您的农夫车太丢人了!”原来他的同学父母开的都是“奔驰”、“宝马”。大学生攀比名牌服装和生日宴会的规格的现象也很普遍。还有很多人举行婚礼,不量入为出,而是为了和别人攀比而花费巨大,甚至为此举债。固然,和人相比是人的本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每个人的追求。但是人和人的能力与先天条件不同,所拥有的自然会有差异。盲目的攀比,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而且出于虚荣的攀比对于个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社会也是一种不健康的风气。首先,人生的快乐不一定取决于外表的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举行婚礼,值得怀念的是结婚本身,而不是车队、花费、排场等“表面功夫”。另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有的我们没有,但我们有的别人也不一定有。而且生活的滋味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很难从外表真正了解别人是否幸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人和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25社会感染:人多为什么胆大大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旅行中,当一个人徘徊在陌生地方的时候,总会有某种好奇心和解放感而引起的兴奋,又会有点紧张。但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就不同了。假设我们是平时做事十分小心谨慎、每到达一个新环境前都会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如果和朋友一起出去,即使对周围环境还不十分熟悉,也没有充分的计划,也会变得大胆多了。这种心理并不是在旅行时才会出现。当一个人的时候,即使有恶作剧的念头,也往往不敢去做。可是当几个人聚集在一起玩得兴致勃勃时,即使没人带头也可能会这样去做。同样,在会场上,当大家一起自由地讨论想法,商谈战略战状时,比起每个人独自思考提出的意见想法会更大胆。尽管客观状况没有改变,仅仅是人数的增加,就会使大家变得自如洒脱起来,倾向于提一些更大胆的想法。虽然大胆的方针策略会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但由于人数多,责任分散,大家会很容易轻松地提一些大胆的意见或行动。美国心理学家对此展开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似乎的确存在更具冒险性的特点。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先提供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工程师,他已结婚了,并有一个孩子。5年前他大学毕业便进入一家大型公司上班,工作稳定,收人中等,福利完备,将来还会有一大笔退休金,但是在退休之前工资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另外还有一家小型公司也在招人,工资很高,还有奖金与股权,可惜收入并不稳定。现在让大家为工程师做参谋,帮助他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实验中先让一些人单独提出建议,然后再组成小组,一起讨论,共同提出建议。结果发现,各人在团体决策下所提的建议比单独情况下所提出的要冒险得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心理学家有如下一些解释:首先,集体中会发生责任分散效应,出了错,责任平摊,每个人所承担的较轻,因而易于主张冒险,因为一旦决策正确,各自所获得的利益并没怎么减少。其次,天生好冒险的人往往在集体中有较大的影响,他们更健谈,嗓门也高,因此容易让集体接受他们的主张。再次,当个人提出建议时,能由于不熟悉情况而心中无数,所以小心为上;而在集体讨论后,每个人对情况会有更全面也更深人的了解,也就敢于提出冒险性的建议了。这个心理规律提醒我们,对群体的决策不要过于相信。在群体决策之后,我们还是需要冷静地用一个人的头脑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决策是不是过于大胆和冒险了?如果我们自己是负责人,就更应该如此。因为最后集体不会为这个决定负责的。人多变得胆大,还有更加极端的情况。如果世界杯足球赛在哪个城市举办,想必主办城市的居民必定会兴高采烈,但当地的警察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足球流氓”犯懂。欧洲的男子足球水平很高,欧洲的足球流氓也同样大名远扬,尤其是英格兰的足球流氓,足以使任何球场保安谈虎色变。1985年5月,比利时海塞尔体育场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决赛现场,由英格兰利物浦队和意大利尤文图斯队争夺冠军。比赛中途,利物浦球迷率先挑起骚乱,暴力冲突中双方球迷死46人,伤逾百人,上演了空前的惨剧。“海塞尔惨案”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然而球场暴力却有增无减。鉴于惨案愈演愈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已经一再指出,球场暴力已成为足球事业发展的毒瘤,也是足球运动的耻辱。那么,这阴魂不散、“我行我素”的球场暴力,究竟有些什么奥秘呢?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其1895年的著作《群众心理学》中,提出了所谓的“群众心理统一律”。他认为,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只要它受到“群众心理统一律”的支配,就构成了群众,从而表现出与组成成员的个体的特征全然不同的独立特征。勒庞将这些特征总结为丧失理智、情感冲动、非理性且缺乏责任感。勒庞写道:"(群众中)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着主导地位,在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下以及暗示的影响下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并且,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成行动的倾向。”身处群众中的个人,在群众心理气氛的感染之下,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依随群众的情绪和意见而行动。人们的群众行为与个人独处时的行为迥然相异,时常受其他人影响而出现偏差,他们分不清主观和客观,想像多于实际,毫无逻辑可言,和事实往往有很大的距离。最终,道德感和社会约束机制在狂热的氛围中都失去了效力,在独处时风度翩翩的人,在群众之中却可能迷失了自我,表现出冲动、偏执、狂暴甚至反社会的行为。群众中的社会感染与暗示,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元凶之一。试想大家都在一个剧场里安静地观看表演,突然间浓烟滚滚,着火了!观众一下子惊呆了,这时有人猛地冲向安全出口,所有的人马上都跟着向出口挤去,结果人多门小,反而都被堵在了门口。这就是社会感染的一个好例子。在公共场所,我们看到别人起立,自己也会起立;看人家鼓掌,我们也会鼓掌,甚至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哈欠来。美国学者爱德华·A·罗斯全盘继承了法国学派的观点,指出这其实是刺激与反应一系列递进强化的过程:群众在受到暗示后,就会发生相互影响;在相互影响下,一些荒唐的暗示又更加能鼓动群众,引发某种骚动.而骚动本身再次坚定了群众对暗示的信任。在这样的循环之下,群众趋向于越来越狂热。这种现象在股市中也会看到。研究股市投机心理的专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群羊理论”,解释了股民们随大势非理性地买卖证券,造成股市暴涨或暴跌的现象:当刺激发生时,一个人的反应由他人刺激而来,而这个人的反应又形成了对他人的刺激,并且这些刺激会变得一次比一次强。股市大涨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兴奋,股民甲和乙看到丙与丁在大量买进股票,情绪更加亢奋,继续不断买进,而甲和乙的这一些反应又成为对丙与丁的强有力刺激,使丙与丁买得更多,丙亘啼姗翻的碑,与丁的反应反过来又刺激了甲与乙―就这样,彼此循环刺激,股价涨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后引发崩盘。不光是股市,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因为投机过盛而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几百年前荷兰疯狂炒卖郁金香的事件,还有海南与日本、香港曾经发生的房地产泡沫,都基本遵循这一道理。引起群众争相仿效的社会感染一般有两种,一是情绪传染,个体自控能力下降,表现出各类过激行为。二是行为传染,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当参与者具有共同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时,社会传染最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球场的大环境中,作为松散的无组织的社会共同体,同仇敌汽的球迷不约而同地跟随他人而行动,当人们对比赛的进程、比赛的结果或者比赛中的球员、裁判有意见时,不满的情绪被煽起,并迅速扩散。只要有一个人向赛场扔东西,其他球迷也会扔东西,一下子掷抛物会像暴雨般地向下飞去。同样,那些冲动的暴力行为也会迅速引起共鸣,从而引发一场场的球场骚乱。除了社会感染外,群众中的个人丧失同一性和责任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个性消失”(或“去个性化”),这时的个体丧失了个人身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常常表现出与内在的标准(主要是道德守则)不一致,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发生的行为。&26权威效应与名人效应:他们的影响力为何更大?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一一“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说完话,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功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心理学教授告诉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学生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鼻子呢?因为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就是那位“化学家”已经告诉了他们答案。而他们无论如何没想到,“权威”的话竟然是错误的。因为迷信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个实验体现了人们对权威盲信的心理。这受到心理学权威效应的支配,就是说权威对人们的影响力要超过常人。这种权威效应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假如你眼睛不舒服,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很可能你会选择专家。医学专家洪昭光的著作《登上健康快车》,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所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都成为热销书,这都得益于作者在本行业内的权威地位以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风。同理,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易中天等人的讲座和书之所以大受欢迎,也是和他们的权威地位分不开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可否认,权威是各个领域里,最精通本行业知识、取得最大成就、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人士。在本领域内,他们的可信度肯定要比其他人更高。但要知道,世间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权威也并不是永远正确的。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症”,就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成为权威效应的反例。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著名美国空军将领乌扎尔·。恩特的的副驾驶员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式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割人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相信权威,竟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对简单的事实视而不见。而且权威也是相对的,他们的话也可能被“更大的权威”修正。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洛德·卢瑟福,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可是几年以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如果完全相信权威,人类也许就不会进步了。人类正是在不断超越过去的权威的过程中进步的。总之,权威的意见也只能供我们参考,而不能够绝对地相信,因为世上并没有绝对的权威。除了权威以外,名人也是对大众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群。美国有一位出版商,手头上积压了一大批滞销书,很着急。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他给总统送去了一本样书,三番五次地征求他的意见。总统那样的忙人,哪有时间和他纠缠,就随便应付了一句:“这书不错!”出版商回去后就打出广告:“总统喜爱的书”结果书很快销售一空。过了不久,这位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就故伎重演,又送了一本书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心想这回不被他利用了,就故意奚落他:“这书糟透了!”没想到,出版商回去后,打出广告:“总统讨厌的书!”结果书又很快销售一空。过了不久,出版商又出了一本滞销书。这次,他又厚着脸皮给总统寄了一本。总统心里说,还想利用我哪!我啥也不说了!没想到出版商回去后又打出广告:“这是一本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书又很快销售一空。总统知道了,真是哭笑不得。总统并不是最好的书评家,为什么和总统沽上边,书就好卖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总统是名人,出版商就是利用了“名人效应”,给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什么是名人效应呢?就是说,名人对大众的影响力要超过常人。有一个小实验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他们夫妻两人都是著名的科学家,而且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活着的时候,名气就大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突发奇想,拿居里夫人做了个关于名人效应的实验。他们打赌,寄出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能不能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是寄到了。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寄给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这些无名小辈,还能够寄到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名人对大众经常具有一种引导作用。比如,中国自南唐李馒起欣赏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可爱的小脚,用绞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今天的社会里,明星们的穿着打扮,谈吐举止,也会成为流行的风向标,成为年轻人、赶时髦者竞相效仿的对象。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追随名人呢?这是因为,首先人们的生活中需要名人。我们的生活太枯燥了,需要有一些传奇的人物,来供我们研究,供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论。另外我们需要一些地位更高,似乎更有力量的人,来做我们的样板,给我们提供做事的典范,这样我们的』乙里会更加有底。在今天的社会成为名人有更大的好处。因为当今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因为被许多人所知,就容易吸弓!到更大的注意力,在经济上当然具有更大的价值。成都西南郊的洗花溪,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自从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写了许多名篇佳作后,人们便在这里建立了“杜甫草堂”,从此成为旅游胜地。这真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语。有一个饺子馆,是某明星开的,牌匾上画着明星的巨幅头像,生意就很兴隆。大概人们好奇,明星开的饺子馆是啥样的?饺子是不是更好吃?饺子不一定更好吃,更贵倒是有可能的。可人们就是想要在饺子馆里搜寻一点名星的蛛丝马迹,嗅到一点明星的气味,好象那里也沾上了明星的魔力。名人效应在生活中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如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闻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名人本人出书当然更受欢迎;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这都是因为名人更容易被人们买帐。对名人的盲从比对权威的盲从更加缺乏理性。比如一个著名的影演员,给一家医院做广告,就很容易让人相信这家医院的信誉,而事实却可能上当。其实仔细想想,名人如果在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呢?&27小世界理论:人脉资源的获得有一天,一个未过门的女婿准备去拜见丈母娘。路过一家食品店,见一条长蛇般队伍延伸而出,原来是人们在排队购买脱销已久的一种名牌火腿。他忽然想到:“心上人”不是说她妈妈最喜欢用火腿煮汤喝吗?何不买一些去讨个欢心呢?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插到了队伍的前列。一位大娘看不惯,批评了他几句。他恼羞成怒,脱口便骂。把那个大娘气得快快离去。他不以为然;心里想,反正茫茫人海,来去匆匆,今后谁还认得谁?当他提着火腿,敲开了“心上人”的家门,却傻了眼,原来开门的正是那位大娘!他这才明白,原来被他气走的那位大娘,正是他的丈母娘!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里,大概我们都听说过。生活看来真有点偶然性:本来“陌路相逢”,自会“分道扬镰”,哪知”殊途同归”,“冤家路窄”。你说巧不巧?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你遇到一个来自远方的陌生人,通过交谈,竟发现你们有一个共同认识的朋友。也许,你们之中有一个会吃惊地叫起来:“这个‘世界’太小了!这个世界的确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莱姆曾经研究过“小世界问题”。他发现,在美国,平均每个人直接认识500个人。当然,每个人又都是许多不同的“熟人链”中的一个环节。他们进一步计算,结果随意挑出两个美国人来,例如说史密斯和布朗,那么他们俩相识的可能性只有二十万分之一。但是,史密斯认识某人,某人又认识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认识布朗,这种可能性却高达一半以上。他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确定一个“目标者”一个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正在学习当牧师的年轻人的妻子。然后,在堪萨斯州的维契托市又随便找了一组人作为“出发者”,给他们每个人一份文件,叫他们寄给他们的一个最有可能认识那个“目标者”的熟人。接到文件的熟人依同样办法再把它寄给自己的熟人,使这条“链子”有希望地接续下去,直至连接到“目标者”。叫米尔格莱姆吃惊的是,仅仅过了四天,一个男人就把文件送给了“目标者”,说:“艾丽斯,这是给你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堪萨斯的一个农人(“出发者”),首先把文件给了一个牧师,牧师把它寄给了他在剑桥的一个牧师朋友,这个人就把文件交给了艾丽斯。从“出发者”到“目标者”,这条“链子”只有两个“中间人”!在这次试验中,各条“链子”的“中间人”数最少的是两个,最多的是十个,平均数是六个。然而,如果事先叫人估计一下,大部分人猜想需要一百个。这就是著名的“六度间隔理论(Deg reeofSeparation)和“小世界理论”(Small World Phenomenon)。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上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指出,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天至地球、天体、星系和宇宙,小到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都是无限可分又紧密相连的系统性客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体。联系性就是社会的基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横的联系,即在同一时代里,人们之间有一种你少不了我,我离不开你的“粘性”,“万事不求人”只是一句空话。二是社会的纵的联系,犹如“火把传递”那样,“手执火把”的社会个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死去,而整个社会的“火把”却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下去。现代文明社会,正是从“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社会一步步走过来,象一条链子的环一样,一环套一环地过来。正是由于社会具有这纵横交叉的联系性,所以,人们拥有的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灵活、开放。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使如今普天之下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村庄”即“地球村”。唐代,古人借长江三峡急流放舟,“千里江陵一日还”已使李白惊叹不已.而今天,现代交通工具使大洋彼岸有数万里之遥的美国,不用一天就到,已成为平常小事。电子计算机的网络和终端设备,还使你只需把高见输入电脑,“地球村”里的任何一个人立刻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瞬息之间传播到任何别的地方。在这个“地球村”里,在整个“开放的宇宙”里,“熟人链效应”的影响就更令人难以想像了。它正是社会系统开放性的一种表征。这样的“熟人网”便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些流言、有意思的新笑话会那么迅速地传遍全国。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认识的朋友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他们把结交朋友当成了一种兴趣。通过他们,我们能够认识一些原本不是一个世界、可能没有交集的人。偶尔和他们聊天,你可能会从他们身上知道许多平时很难知晓的事情和信息。这种人是在引爆流行潮中充当了“社会粘合剂”作用的联系人,他们性格开朗、爱交际,能把那些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到一起。如果没有他们的穿针引线,信息很有可能只会在某一个特定的人群中流传,很难达到大规模突然爆发的效果。小世界理论还提醒我们,我们要想通过人脉关系,来做成某件事情,往往比我们想像的更容易。有一项调查,采访了几百名职业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发现有5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个人关系介绍找到工作的,其他20%是通过自己申请求职找到工作的,约18.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猎头公司等渠道找到工作的。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了人脉的重要性。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辩的口才,却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你的成功率可能会大大增加。总之,了解了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我们对于社会就应该有一种开放的眼光、系统的眼光、“互动”的眼光。不然的话,盲目地把自我封闭起来、与社会割裂开来、让思维静止下来,是难以适应社会的。&28社会角色:把握做事的场合与时机战国时,卫国有户人家娶媳妇。婆家借来两匹马,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匹,用三匹马驾着车,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十分隆重地去迎接新娘子。到了新娘家,迎亲的人将新娘子搀上马车。一行人告别新媳妇的娘家人之后,就赶着马车往回走。不料,坐在车上的新娘指着走在两边拉车的马问赶车的仆人说:“边上的两匹马是谁家的?”驾车人回答说:“是向别人家借来的。”新娘又指着中间的马问:“这中间的马呢?”驾车人回答说:“是你婆家自己的。”新娘接着便说:“你如果嫌车走得慢,要打就打两边的马,不要打中间的马。”驾车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这位新媳妇。迎亲的马车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新郎家。伴娘赶紧上前将新娘扶下了车。新媳妇却对还不熟悉的伴娘吩咐说:“你平时在家做饭时,要记住一做完饭就要把灶膛里的火熄掉,不然的话会失火的。”那位伴娘虽然碍着面子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新媳妇的多嘴多舌不太高兴。新媳妇进得家门,看到一个石臼放在堂前,于是立即吩咐旁边的人说:“快把这个石臼移到屋外的窗户下面去,放在这里妨碍别人走路。”婆家的人听这个新娘子的话没有分寸又讲得不是时候,都不免在心里暗暗发笑,认为新娘子未免太爱讲话又太不会见机讲话了。其实,这新媳妇所说的三件事,对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她也的确是一心为了婆家好。但是她说话却不顾及适当的场合和自己的身份。作为新媳妇,刚到婆家,就指手画脚,俨然以主人自居,是不适当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说话、办事,首先要考虑自己所处的位置,再根据这个位置的要求来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如果不顾时机、不分场合,即使是好话、好事,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嘲笑。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要扮演好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每一个人在世界中生活都要与他人和社会(包括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打交道。然而,每一个人在与他人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身份并不是完全相同。这种个人在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社会共同体打交道时的不同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作为人在社会中的身份,是人在与他人和不同社会共同体发生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人在一生中,要与他人和不同社会共同体发生无数的关系,因而人的社会角色是很多的,而且随着年龄、职业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角色可分为: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学习角色、职业角色、社团角色、休闲角色、隐私角色等等。晦如勿响癖。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大多教我们玩过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表达爱孩子的情感,从而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中学会关心他们。再比如:扮演医生的角色,就应该有医生的医德,关心病人、态度和蔼、认真治疗……,让孩子学习医生救死扶伤的美德。通过这些游戏角色,孩子们对未来社会角色的情感有了最初的体验。社会角色并不只是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的各种社会规定性,是人的社会规定性的根据。人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规定性。例如,一个终身未婚的人,他或她就不具有丈夫或妻子的角色,他或她也就不会有丈夫或妻子的社会规定性。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个演员首先都必须贯彻导演的总体要求,诸如台风要正,思想集中、听从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别的什么具体角色,还应该根据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这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是角色行为的统一体。我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在家里已经扮演起年轻的爸爸角色,那你就应当懂得社会对家长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现出为社会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为。假如你是一位小学教师,那么,你在各方面都应当符合为人师表的角色规范。如此等等,每个人实际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体现。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会机制才能得以正常运转。如果哪一个角色成员想要毫无约束力地去“天马行空”,那就恰如鲁迅先生所讽刺的“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可笑了。比如,作为朋友,你不能表现的像恋人,那岂不要引起对方爱人吃醋?作为下属,你表现的像个领导,恐怕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有特别的尊重,否则就成了没大没小,不懂规矩……在职场中,如果扮演不好自己的职业角色,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利的影响。阿健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外商谈判中,时常露脸。相比之下,阿健的顶头上司一一部门经理比阿健逊色多了,个头比阿健矮,其学历、水平和能力似乎也没有阿健高。有一次他俩在跟外商谈业务的宴会上,阿健得意地跟外商频频举杯,潇洒飘逸,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闲聊,把上司冷落在一边。他们跟外商分手的时候,阿健也抢在上司面前跟人家握手道别,使上司满脸不高兴。没几天,阿健就被调到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了。后来阿健才听说是这个上司向公司老总打了小报告,说阿健太浮浅,不适合做销售业务。经朋友点拨,阿健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犯了职场忌讳一一“越位”。也就是他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他是业务主办,受部门经理的领导,在各种场合就应当以上司为中心,突出上司的主导地位。如果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在公众场合抢“镜头”,就会使上司陷人尴尬的处境。明白了社会角色扮演的重要性,阿健从此才走上了事业顺利发展的轨道。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角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又都不仅仅有一个社会角色。比如一个人在家里是父亲,在单位是经理,在父亲眼里是儿子,在儿子眼里又是父亲……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我们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多个角色的立体组合。既然有多个角色,就存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问题。从一个场合换到另一个场合,你的角色也要做出相应的转换。如果转换不顺畅、或者拒绝转换,也会让我们遇上麻烦。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维多利亚女王一次和她的丈夫发生冲突,丈夫生气闭门不出,女王来敲门,丈夫问:“你是谁?”女王理直气壮地回答:“英国女王。”屋里没有声音。女王又敲门,声音平和了一些:“我是维多利亚。”里面仍是悄然无声。最后女王柔情地说:“亲爱的,开门,我是你的妻子呀。”门悄声地开了。女王在工作中,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但是在生活中,对于丈夫来说,她是地位平等的妻子。从王宫回到家里,女王就需要做出合适的角色转换,才能够被自己的家人所接受。在时间上也存在着角色转换的问题。典型的例子是,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是从学生的身份转换到社会人的身份,这是年轻人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男女结婚头五年内,要经历两次“角色转换”的考验,一是从恋人到夫妻,一是从夫妻到父母。如果角色之间形成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总是生活在角色冲突中的人,会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要消除角色冲突对人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要加强个体扮演各种“角色”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越强的人,产生角色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少。还要认识到有些角色冲突是很难调和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从过多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运用于自身更有价值、更能胜任的角色上来。&29马太效应:你拥有的越多,就给你越多《圣经》中“马太福音”这一章,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主人要到外国去,把三位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二千,第三个得了一千。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二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了地下。过了好久,主人回来了,跟仆人算账。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二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我把你分给的银子埋在地下,一个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夺回他这一千银子,分给拥有一万银子的人。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默顿,最早用这句话来描述一种社会心理效应一一“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便是心理学上“马太效应”一词的由来。社会的确有这样的特征。就是,对已经成名的人才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尚未出名的人才,即使已作出不少贡献,只因为没有被社会舆论承认,其劳动成果也往往无人问津,甚至会遭受非难、妒忌等“社会责难心理”的无端围攻。有一幅题为“成名以后”的漫画揭示了这种现象:编辑指着青年作家身旁的满满一纸篓废稿说:“这些我们全都发表。”一个人出了名,那么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并不成熟的“退稿”、粗制滥造的“废稿”,顿时也变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都成了科学论断和人世规范,犹如爱因斯坦所形容的:“我每每小声嘀咕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为什么拥有的多,社会就给予他更多,而拥有的少,社会就给予他更少呢?这似乎不公平,却有它的理由。这是因为,拥有的多的人,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信任,也就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相反,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和信任的人,大家对他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他,那么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当然他的机会就更少。“马大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是很普遍的,比如可以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在用人策略上,如果遵守量才施用的原则,即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才能够人尽其用,使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像上面故事中,天国主人的三个仆人的才干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天国主人按照他们能力的大小来给与他们相应的钱财,授予他们相应的权利,以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企业在用人方面要做到量才施用,就应该尽量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被誉为管理奇才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一个等级C的人,被你选拔到等级B(更高一级)的岗位上来,那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即使你经过培养,使他能够胜任等级B的工作,也不过是错上加错。他应该留在他干得很好的岗位上,提拔他,浪费他的时间,也浪费你的时间。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其自身能力处于等级B的人,让他直接到岗位开展工作。在这个方面,马太效应体现了一种管理的智慧,貌似不公平,实际上最公平、合理而且经济。但在教育领域,如果教师在教育上面堕人马太效应的规律,却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谈到班上同学学习成绩和纪律时,常常说:XX班,XX几位同学的人品和成绩都是一流的,我们各科教师都要齐心协力把他们的成绩再提升一步,力争在中考、高考中一鸣惊人,至于XX等几位同学可谓朽木不可雕,放弃掉算了,他们不仅思想有问题,成绩更是不值一提,无计可施,……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的表现。优等生固然可爱,但中等生和差生在人格自尊上和学习方面,理应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作为一名教师务必防止“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在给优等生“锦上添花”时,一定别忘了为中间生、困难生“雪中送炭”,使他们和优等生共同成长。这才是为人师表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马太效应还经常被用来解释贫富差距的原因。从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来看,只要存在着财富的创造和财富的分配过程,贫富差距就始终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人类社会。这用马太效应很好解释:越是有钱的人,拥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越多,就越容易赚到更多的钱;而越是贫穷的人,他占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就越少,当然发财的条件和几率也就越小。可以说,从马太效应的消极面来看,它是一种残酷的效应。因而“马太效应”提醒我们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注意和重视,比如缩小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为穷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等。在社会交往中,马太效应也有许多体现。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龙缺少朋友的人则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或者说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马太效应甚至在爱情中也适用。有一个女孩,跟男朋友闹翻了,情绪极坏,以致下楼时不小心居然摔断了腿。住到医院后,她的情绪更加恶劣,对男友恨上加恨,无法原谅,最终导致分手。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处于负面的马太效应中时,不要自怨自艾,不要顺着马太效应发展下去。如果遇到挫折,就认命了,就等于陷入到消极的马太效应中去,越不行就越不行了,每况愈下,只会堕入彻底的失败。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逆转这个效应。要转变心态,要相信自己,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不信邪,把逆境当成磨练自己的机会,奋发图强,争取改变自己的环境,从而进入正面的马太效应。&30竞争优势效应:如何获得“双赢”我们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当一看到车进站后众人仍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上车速度反而下降。理性上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旦行动起来,理性却被不知不觉地抛到了脑后。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蕴涵着人类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本性。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叫做“竞争优势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这种效应的更极端的情况,则显得更加不理性。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一一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这个笑话是比喻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而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类似这样的情况。一对美国夫妻离异,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因此,丈夫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地得到一大笔财产,丈夫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十美元的“天价”贱价出售,妻子固然没有得利,丈夫也损失了一大笔。这是在人们相互怀有仇恨的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对方占便宜的极端的竟争心理在起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竞争本身有它的积极作用。竞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没有它,也许人类的进取心就会小的多,没有它,也许便没有了嫉妒、仇恨,但也可能没有了效率、成绩。从心理学上说,竞争意味着自尊、自信,迫使你的追求变成一种社会存在,逼着你去实现它。竞争是以内驱力为前提,激发内驱力做功,把一个人最微弱的潜力也焕发出来。可见,竞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没有大自然的竞争,猿就变不成人;没有社会的竟争,人就不能登上月球,甚至连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停滞不前。然而,社会是共生的,像一架大钢琴,每个人都是琴上的键。上面既需要高音琴键,又需要中音和低音琴键,各键只有依据曲本的要求,对准属于自己的音,才能奏出美妙的曲子。这就需要合作。诚如俗话所说“一木难支大厦”、“一个人玩不成棒球”。就拿棒球为例吧。棒球队由9人组成,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不同,9个人必须依靠“合作”来与其它队“竟争”,合作作为当然的原则而被强制执行,不合作就不可能胜利。同样是人类,既懂得竞争,也懂得合作。那么人们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竞争,而什么情况下选择合作呢?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选择竞争还是合作,是由以下这些因素决定:刺激、对方的力量、交流信息和个性特征等。刺激包括对个体有益或有害的刺激,如奖励或惩罚,利益的得到或失去。如果对于合作增加有益的刺激,选择竞争的趋势就会下降。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根据力量对比的大小来决定自己应该选择竞争行为还是合作行为。如果对方的力量实在太大,那么,自己多半会选择与之联合共同完成任务,不愿拿鸡蛋去碰石头。但如果人们自己有更大的力量时,多半会采用竞争。就是说有权力的一方更容易得到合作。此外信息交流可以大大增强合作行为。为什么信息交流有利于合作呢?如果双方不进行信息交流,那么一般都会认为对方将采取竞争,如果对方选择竟争,我即使不喜欢竟争也只好被迫参与。如果双方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坦诚相待,彼此信任,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两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另外,人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采取合作行为还是竟争行为。一般来讲,成就动机高,一心想做出优异成绩的人,更易竞争;而交往动机强需要朋友的人多半选择合作。另外,好强的人比谦虚的人更易竟争。那么如何使两个对立、敌对的集团变得友好起来呢?心理学家们对次问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22个11岁的男孩分成两组,让他们一起去野营,两组的成员都互不相识,野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两组的孩子互不接触,以组为单位让孩子们进行探宝、野炊和做各种游戏。这样组内的孩子之间便逐渐熟悉并亲热起来。第二阶段:开始让两组的孩子进行竞争性对抗比赛。这就使得孩子们对对方组员抱有敌意。于是就出现了拆毁对方帐篷,偷走对方的奖品,说对方的坏话等事情。第三阶段:让两组成员一起看地形,一起吃饭,一起做同样的活动,使他们被此互相接触和了解,但这种接触并不能减少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同时,心理学家们制定了使两个组的孩子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行动的计划。例如野营地全体成员必不可少的供水设施发生了故障,若想修复必须全体人员一齐努力。于是,各组的成员一齐努力进行修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地熟悉起来。此后,还让他们一起旅行,共进一个帐篷,一起做饭和进餐。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超越了集团的界限,彼此产生了友好的感情。实验显示:两个敌对的集团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必须协同努力,这样,两个集团的成员站在同一立场上,从事同一项活动,此时,双方有一种共同完成目标的愿望。事实也是如此。彼此对立的双方可以通过协同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化敌为友。许多管理者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为了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许多公司的培训中,通过类似的游戏,来让员工面对共同的困难,通过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让员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要消除“竟争优势效应”的副面作用,还要推崇“双赢”理论。合作,应该成为集体的主旋律,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营造了一个发展的空间。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人我们的“我”,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林肯在作美国总统时,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回答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其实林肯是在化敌为友,也就是实现了双赢。&31感觉不可剥夺:生活需要各种刺激小时候你曾经玩过“瞎子抓人”的游戏吗?把一块布蒙在你眼睛上,令你变成“瞎子”。你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小伙伴。可是他(她)是谁呢?你用手摸他(她)的头、脸、眼睛、鼻子,如果辨认的对,那你就赢了,再换一个小朋友来当“瞎子”,否则你就的继续。如果说“瞎子抓人”的游戏曾经令幼小的你感到刺激和有趣的话,心理学家们所做的类似实验就不那么好玩了。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等首创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假如现在你就是被试者,你被领到一个小房间里,按照事先的约定,你必须尽可能长久地躺在床上,只有在吃饭或上厕所时才能起来。你戴着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它仅能透过漫射的光线而看不见图象,于是,即使你双目圆睁,你的眼前也是白茫茫一片。一副厚厚的棉手套令你无法通过手的触摸感知你周围的东西是光滑还是粗糙,是温暖还是冰冷;你还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因为你的耳朵里塞上了耳塞。在黑伯的实验中,当志愿者们被隔离12、24、48小时后,再分别对他们进行包括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内容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被隔离时间的延长,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差。其他类似的实验也发现,隔离一段时间后,受试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变得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出现错觉、幻觉。有些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中途退出实验,所有参加过实验的人都觉得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恶梦,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有一种疾病就是缺乏痛感,普通人特别害怕疼痛,可是对于患缺乏痛感症的人来说,他们竟渴望疼痛!因为最可怕的不是疼痛,而是没有感觉。所以崔健的歌里唱道:“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生活中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都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时会看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不看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主妇独处于毫无声响的房间里时,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些都是感觉剥夺造成的。更级端的例子是,德国法西斯曾经搞过一种刑罚:把两个犯人各自关在一间房子里,与外界完全隔绝。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这种关押,结果,一个人疯了;另外一个人在监狱里自己和自己下棋,被放出来时成了一流棋手。如果切断一个人同外界的联系,切断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对人来说,无异是坐“精神班房”。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从生活中接受各种刺激。在非典期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感觉剥夺。在非典期间,人们不敢出门,减少购物,减少人际交往。感觉的贫乏,令人们感到精神郁闷。当非典结束,人们都松了一口气,骤然增加了购物活动和人际交往。美国著名盲人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曾写过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她对正常人生活的强烈渴望。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能说话,双手能劳动,双脚能走路,这些对于一个健全的正常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习以为常,并不曾觉得它们有什么宝贵之处。每天面对的人和环境,我们习以为常,只觉得每天都是这些内容的重复,实在单调乏味,只有失去了,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甚至有些厌烦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所处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的正常生活和有效发展必然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需要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各种感觉。成语“闭目塞听”用来比喻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曾经体验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如果有机会领略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闻和丰富的情感,你对社会与人生体验越深广,你就越能有效地把握自己,驾控好自己的命运之舟。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的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接受各种刺激对孩子更为重要。俗话说:“见多识广”。很多家长爱孩子,但爱的方法不对,他们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或者的什么疾病,也怕孩子吃苦,对孩子过于关心呵护,把孩子放在一种十分舒适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他们没有想到,事事包办代替等于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限制了孩子的成长。也容易使孩子眼界狭小,心胸狭隘,引起心理上的不健全。&32注意力的作用:专注更容易获得成功在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正在举行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一个村夫,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两人在会场中追逐着,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两人又一起冲出门去。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不过20秒钟。在与会者的惊慌情绪尚未平息的时候,会议主席却笑嘻嘻地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原来这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的实验。结果,在上交的40篇报告中,没有一个人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只有1篇错误率少于20%,有14篇的错误在20%一40%之间,12篇的错误率在40%一50%之间,13篇的错误在50%以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注意到两人之中有一人是黑人,然而40人中只有4人报告说黑人是光头,符合事实。其余有的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帽子。关于他的衣服,虽然大多数都说他穿一件短衣,但有的人说这件短衣是咖啡色的,有的说是红色的,还有人说是条纹的。而事实上,他穿的是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系一条大而红的领带。一般而言,科学家的注意力、观察力都是比较敏锐的,但为什么这40位心理学家会出现这样的粗疏臆造呢?这与他们当时的注意状态有关。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参加,否则,不能顺利有效的发生、发展。注意分指向、集中、转移三个阶段。(指向:把意识活动朝向一定的客体;集中:意识活动深人到所了解的事物中去;转移:主动地把意识活动从这一客体转向另一客体)。由于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发生前后不过20秒钟,心理学家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对会议的注意转移到枪声事件上,并很快指向、集中于它。而且受当时情绪紧张恐惧的干扰,就更加难于准确地观察事件的一切细节了。另外,心理学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它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这也造成了心理学家的失误。注意力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注意才能构成有效的观察。在生活中,注意对于一个人来说,关系极大。人们想要办好一件事,做好一件工作,都得用要注意,如果不注意而粗心大意就可能出问题、出危险,或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譬如,一个医生给病人动手术,就得把整个思想放到手术上去,聚精会神,专心一致,注意到手术的一切方面,做到万无一失,才能使手术成功。如不注意,手术就可能出事故。又如一个司机,开车到大街上去,他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到来往行人、车辆、交叉路口的讯号以及交通警的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所以司机开车脑袋里不能开小差,也不能和别人讲话,否则就会出事故发生危险。学生上课学习也需要注意,老师也需要注意。例如教师上课,要注意讲课的内容,要注意学生的表现相对老师讲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而学生要注意听老师讲的内容,要注意看老师的板书、演示等。专注对于人们做事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干扰总会产生,除非是些驾轻就熟的事情。注意像它表现出来的那样,从来就不稳定,而是处于波动起伏状态。《孟子》上记载了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奕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两个人中有一个是一心一意地学,听从奕秋的教导。另一个虽说也在听讲,但心里却以为有大雁就要飞来,总想着拿着弓箭去射它。两个人虽在一起学习,可是这位心想射大雁的就远远比不上那位专心学习的。“学奕”的故事讲到学习要专心致志。为什么专心致志地听讲学习效果就好?因为人在觉醒状态时,大脑皮层普遍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当集中注意某对象时,可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在优势兴奋中心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最清晰、最完全。因而当人聚精会神时,就会听声音最准确,看东西最清楚,记事物最牢固,思考问题最有效果。若是漫不经心或“走神”,不但不可能产生如此效果,而且对该注意的对象不集中或转移了目标,起到了分散的作用,而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学习时,必须专心致志,而不能心不在焉。在生活中,我们对周遭事物的注意,往往是有所选择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你走出家门,到处要碰到或接触到种种事物,比如,在大街上,商店悬挂着彩色广告,晚上霓虹灯闪烁,吸引着人们去选购商品;在街道上,会看到一些交通标志一一“慢”,“……街”,“停车场”,还有红绿灯讯号,行人必须眼看四面,耳听八方;走到公共场所,会看到“严禁攀折花木”的标语;在汽车站、火车站、轮船码头,你会听到广播告诉旅客们开车时间,等等。一瞬间,外界都会有无数的信息刺激着我们每个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被我们注意到。其中,绝大多数的刺激都被忽略掉了,只有一小部分被我们选择并加以注意。也就是说,注意是有选择性的。那么注意的选择性由什么决定呢?首先,所受的教育,所从事的职业,往往会影响我们把注意投向哪里。请看下面这个故事。一位医生、一位房地产商和一位艺术家是好朋友,他们一同去他们共同的朋友一位医生家吃晚饭。路上他们经过了一条繁华的街道。到了医生家以后,医生的小女儿请艺术家给她讲个故事。“今天,我沿着街道走,”艺术家说,“看见在天空的映衬下,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弯隆,暗暗的金红色在落日的余辉中泛着微光,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接下来小姑娘又让房地产商给她讲个故事。房产商讲道:“我街上看见两个男孩子在讨论怎样挣钱,一个男孩说他想摆一个冰淇淋小摊,并把地址选在两条街道的交汇处,紧挨地铁的人口处,因为在这里,两条街上的人和乘坐地铁的人们都可以看见他。我发现这个男孩懂得经营位置的价值,没准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接下来,小女孩又让医生给她讲,医生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橱窗从上到下都摆满了各种药品的瓶子,这些药品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良,有一些人正在挑选。可是我明白他们所要的也许不是什么药品,而是新鲜的空气与睡眠,但我却不能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带有心理学意义的儿童故事。这三个人走的是同一条街道,看到的是同样的事物,可是,他们眼中的街道却如此不同。这个故事揭示的是,不同的人对生活中事物的注意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艺术家、医生和房地产商在同一条街道上,注意到了不同的事物。他们的选择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受过的不同教育和训练。教育本身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人们选择不同的刺激,即注意不同的事物。这种注意长时间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使人们对某个领域的事物更加关注,并形成比较高的认识和技能。此外,认知者本人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他对事物的注意的选择。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给一些美国人和墨西哥人看两类图片,一类是美国人所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另一类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实验者把这些图片快速地呈现给他们,两类图片交叉出现,也就是让他们一会儿看到打棒球,一会儿看到斗牛。如果乍一想,我们会以为墨西哥人和美国人能同时看到两种场面,但结果却出人意料:84%的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场面,而74%心理攀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注意。注意力还有个特点是,近期获得的经验可能会引起定势,就是在接下来的经历中更容易引起注意。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者看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片,先让被试者看一会儿,然后问他看到的纸片是什么颜色。当然,他能够非常接近地说出所呈现的颜色,但是如果接着问他这些纸片是什么形状,就不能那么准确地回答了。所提的问题使他去注意纸片的颜色而不是纸片的形状或大小。广告商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使人更多地注意到他的广告。比如伦敦某地铁的出口处没有电梯,只有一段陡峭的楼梯。在楼梯的台阶之间印有“为呼吸困难者使用”等等字样,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可以看见。因此,当大多数人气喘吁吁地奔上楼梯时,这则广告立即映人眼帘。同样,不久之前的经历也可以用来引起注意。那些所谓的时事广告就属于这个类型,而且是最常用的一种。例如,在一部戏剧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同名的书也会畅销,它的主题曲也会流行起来。&&33记忆规律: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一名监狱看守交给一个犯人一封信,让他照着念。在历次演出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出的,但是这一次,扮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犯人的演员开个玩笑。他把一张一个字也没写的白纸递给犯人。扮犯人的演员一看便傻了眼,他已经记不起信的原文,于是,瞧了一会儿,谎称光线太暗,说了一声“请代读”,便把“信”又给了看守。扮看守的演员突然遇到杀来的回马枪,也同样背不下信的原文,他急中生智,说道:“是呀,光线确实太暗了,我得拿眼镜去。”便托辞退下了台。不一会,看守戴眼镜重上,已经拿回了信的原文,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朗读了那封信。在这个故事中,两名演员之所以差点把戏演砸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台词背下来。这就涉及到记忆力的问题。什么是记忆呢?我们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记忆就是这种以前经验的贮存与重现。记忆是一种在感知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这类活动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和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必须以记忆为基础。记忆是反映机能的一个基本方面。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也就是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可以说,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即使记忆发生局部的或一时的障碍,如因脑受伤或精神病患而发生的对某一时间阶段以前的经验或某一类的经验的全部遗忘,心理活动也要发生极大的困难。也许有人要说,现在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查找到任何资料,所以记忆力在今天变的不那么重要了。其实在很多时候,记忆力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有时记不住一些东西会让我们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比如是见到一个认识的人,忽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会让对方怀疑他在你心目中不重要。还比如,在工作中的忘事会给上司留下“糊里糊涂”的印象,而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还比如,忘记了配偶的生日,如果对方比较较真,可能引起一场家庭大战或感情危机。那么,决定记忆力的因素有哪些呢?随着行为神经科学的兴起,有的科学家研究了情绪同记忆力的关系,他们认为,情绪记忆可能受脑内化学物质支配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嗨!看电视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