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73上涨百分40怎么算之五怎么算

亚太指数周三多数下跌 日经225指数涨0.02%_网易财经
亚太指数周三多数下跌 日经225指数涨0.0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财经12月14日讯&周三,亚太指数多数下跌,其中指数上涨0.02%,报19253.61点;日本东证0.10%,报1538.69点。截至发稿韩国指数报2036.81点,涨0.06%;台湾加权指数报9369.52点,跌0.15%;印尼孟买指数指数报26673.55点,跌0.09%;越南指数报610.04点,涨0.55%;马拉西亚指数报1641.50点,跌0.23%;巴基斯坦指数报45832.17点,跌0.06%。今日高位震荡,投资者静待美联储政策决议。市场焦点完全集中在美联储及其决定对外汇市场的影响上。“美联储决定公布前,等待观望模式占据主导。日经指数也已在19000点上方,市场也颇有成就感,”三井住友资产管理资深策略师Masahiro Ichikawa说。“最大的关注点在于,美元将对联储会议作何反应,本次会议是今年最后的大事件之一,在这之后,市场的活动将逐渐平淡下去。”建筑公司Token Corporation 继续上涨,此前该公司公布5-10月净利增加23.3%,为建筑业订单强劲所致。
标准一旦建立了之后,大多数时间并不用总管着市场。
巨丰投顾6月策略:市场低谷期防御为上。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宏贵_NF732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夜里寻思千条路,白天起来卖豆腐。”说得就是执行力差这一常见事实。&br&&br&点子,人人都会有,有的人还总会有不少非常好的点子,但是有点子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呀,有些没什么好点子的人却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呢?这里面的唯一差距就是执行力。所以甭管你有千条路万条路的好点子,无法去实现、或无力去实现、或无胆去实现的结果就是早上起来依旧卖你的豆腐,该干嘛还干嘛吧。&br&&br&@于宏波说得很精准,原因有二:一是害怕失败,二是追求完美。在我公司的实际运转看来,因为有我顶在前面,所以大部分人执行力低下的原因还不是害怕失败(因为失败的后果由我承担),而往往是过于追求完美,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都想等到能够做到最好时再去做,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时再出手,导致执行力低下,很多好的企划迟迟不能实施。&br&&br&我喜欢举这样一个例子来开导大家:假如今晚有一场球赛,我想到了在球场边上卖煎饼给看球的球迷吃是一桩好买卖,但是我立志要做出最美味可口的煎饼,面粉鸡蛋和酱料的配比非常重要,不测试成功绝不出摊。结果我到球赛快结束才研制成功,推着煎饼摊到球场;而另一个竞争对手早在下午四点就已经在场外摆摊了。。。他的煎饼味道平庸至极。。。求我和他谁挣到的钱多。。。&br&&br&如何解决?现在我们公司的座右铭就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简单粗暴,不拘小节。”我天天用这句话激励下面的兄弟姐妹们,亲测效果很好。&br&&br&—————————————————&br&&br&补充一些吧:&br&&br&有朋友回复提出如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是会有不小的成本的,这说的是事实,也恰恰对应了执行力不强的第一个原因“害怕失败”。其实,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要有付出失败成本的心理准备。决策是否正确,只有做了才知道,错误的决策在发现后还有修正的可能,它至少还是在行驶,并且有大于百分之五十的机会驶向正确的方向,是比因为害怕失败而按兵不动要好的。所以克服恐惧是先决条件,就像学游泳,眼一闭心一横跳下去才容易学会,在岸上观望犹豫是永远学不会的,而且不幸淹死是小概率事件,怕什么呢?&br&&br&懒,无疑也是执行力的大敌。可是这个。。。让我怎么说呢?我只知道,在我们的精英团队里面,可以有专业能力不够强的,可以有执行力不够强的,唯独没有懒的。。。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夜里寻思千条路,白天起来卖豆腐。”说得就是执行力差这一常见事实。 点子,人人都会有,有的人还总会有不少非常好的点子,但是有点子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呀,有些没什么好点子的人却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呢?这里面的唯一差距就是执行…
有人问我开店赚了多少钱,4家店是陆续开的,最开始的一家是自己管,三家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开的,我负责运营起来,投了一半的钱,分60%的利润,自己开的那家第一年赚了12万,入股的三家中有两家半死不活亏损挣扎状态,一家赚钱,分到了7万5,两家亏损了将近4万,第二年两家店转出去了,剩的两家第二年我的利润是24万左右,算了算开了两年赚的钱大概是40万吧。&br&&br&我刚才看了看知乎上关于饮品店之类的答案太多外行人充内行了,写一些很笼统很理论的话,感觉非常误导人,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实践指导的价值。因此我打算把这个帖子写成饮品店的开店心得体会,给想开这类店铺的朋友们写上一点自己的经验,希望能为你们的创业帮的上一点忙。&br&&br&首先开饮品店最重要的是人流量,勿须多言,店铺位置是开饮品店的最重要的一点因素,不要为了追求情调把钱都放在装修上,把尽可能多的钱放在找到人流量大,目标顾客群多的店铺上。&strong&商场上有句话叫做现金为王,在开店的过程中,人流量为王,一定要非常重视店铺位置的选择。&br&&/strong&&br&&strong&第一,要不要加盟?&/strong&&br&现在的饮品店加盟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几十万的也有。在我看来,这是一笔很难收回来的投资,非常不划算,一旦亏损,这些钱都会打了水漂。我开第一家店,整条街一共有5家饮品店,除了我,全是加盟的,但是最后,没有一家生意好过我,甚至到最后从商品包装到营销手段什么的都在学我。在我看来,完全不需要加盟,因为你用加盟的钱去做装修的话,完全可以做出加盟店的感觉,甚至比他们更高级。与其花钱加盟一些没有品牌效益的店铺,不如把这个钱花在装修上,顾客最初从哪里看店铺的档次呢,是从装修上来看的。&br&&br&那怎么装修呢?首先你得弄清楚自己想开什么类型的店,什么档次的店,然后去找一家和你的风格定位最像的加盟店,找到里面装修最符合自己预期的那一家,找好装修公司,直接带师傅过去喝杯东西,慢慢看,一次没看好,多去几次,再和装修师傅好好沟通其中的细节上你要做的修改,COPY一个。&br&&br&&strong&有人要问了,不加盟的话,我不会做怎么办呢?&/strong&&br&我以前看到淘宝还有卖奶茶配方的,6000多呢,不要花这种冤枉钱。你去一趟当地最大的奶茶咖啡原料批发市场,当时我去的是武汉的民权路,在武汉海关附近,据说是全中国最大的饮品类原料批发市场,其他的市场我不太熟悉,就用这个市场举例吧。民权路批发市场有很长的一条路都是做原料批发的,大大小小的店铺有几百家,你可以多问几家要报价单,里面各种产品和设备的价格都会写的非常清楚,一般情况下,这是实价,没有什么讨价还价余地的,所以你尽可以比较选择。心里有点底气之后选择一家进店,说明来意,他们会有工作人员教你,做出成品供你选择品尝,会鼓动你进多种品类的原料。第一次的话你可以进一些你感觉很好喝的或者在你当地你觉得卖的很好饮品原料,和基础的饮品原料,不要被人忽悠的什么都进货,这涉及到下一个问题。反正货不够你打个电话汇款过去对方就会给你发货的,所以不用一次买完。&br&&br&就民权路的市场来说,服务非常周到,他们开发出了新产品还会把配方单随货邮寄给你参考,你可以选择适合当地顾客口味的饮品,还可以作出改进。对于批发商来说,你的生意好,他的生意才会好嘛。&br&&br&&strong&第二,产品定位。&/strong&&br&我之前看到有人写的答案说做促销活动可以一块钱一杯卖奶茶,并且认为奶茶利润很高,一块钱不会亏。我实在想说,这会亏的非常离谱,7年前你做一杯流动摊位上卖的那种奶茶成本都要7毛钱,现在流动摊位上卖的成本都差不多2块钱了,更别提大城市的消费者根本不喝那种奶精和果粉简单冲调而成的廉价货,一块钱一杯的卖会亏到哭不出来。&br&&br&饮品类高利润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所以我开了两年就把店铺转给别人了,转让费赚了八万左右,把生意正红火的店铺转掉我不后悔,原材料上涨太快,而武汉这个城市的消费能力上升的太慢,卖不起价钱来,利润空间被大大缩小。但是否现在不适合做饮品生意了呢,我认为在江浙沪北上广这类城市还是有利润空间的,因为这边饮品的价格基本是8块钱以上,除去其他开支,应该还能有40%左右的利润。如果饮品价格低于6块的地区,我觉得就不必开这种店了,利润和风险相比太不相当。&br&&br&我看第一名的答案中说堂食每天300-500左右,我只能说如果流水只有这个数字基本这个店已经死掉了。假设每天流水500,利润只有200左右,那么一个月才6000,这样的利润基本是雇不起店员的,只能店主一个人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撑,还不如上班呢。&br&&br&&strong&开饮品店并不需要很多种类的饮品,&/strong&因为太多的饮品就需要你去进更多种类的原料,那么你的资金就全压在原料上了,手中总是看不到钱。二来,在你的运营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顾客常常买的饮品种类是非常集中的,很多饮品被点到的几率非常小,却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去备货,如果长时间没有卖掉,还会过期。你在运营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的把不好卖的饮品淘汰掉。&br&&br&&strong&在有限的十几种饮品中你得有自己的特色饮品,最好是能自己开发的独家新品,镇店之宝,一旦形成了风潮,带来的销售量是非常惊人的。&/strong&我应该是第一个试着把威士忌酒加入到奶茶制作过程中的人吧,做出的成品有点像小时候吃过的酒心巧克力的味道,当时每天光是这一种产品两个店就可以卖掉400多杯,更加诱人的是,&strong&独家产品可以带来大量的生客,你的销售额会出现暴涨的情形。&/strong&&br&&br&对于新产品,可以在前期阶段做活动促销,特价之类的,先尽量的让多一些人喝到,如果有为数不少的回头客,就说明成功了,可以恢复原价进行重点推广。&br&&br&&strong&第三,定价。&/strong&&br&要开店,得提前摸清楚周围同类型店铺各种产品的价格,你的定价最好和他们持平,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符合你装修的档次和你的地段,像第一名答案中说的那样一杯果汁卖个30块的话就得配上30块的装修和30块的地段,我估计在本题所列的那种地段和那种装修的情况下,30块一杯会让这个店提前倒闭,连外卖都卖不出去,有几个人会花30块买一杯外卖的果汁呢,就算外卖便宜5块,25块会有人去买外卖的果汁?太能扯淡了。&br&&br&第二步是根据定好的价格除去你预留的利润和其他成本(房租水电),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根据最后的计算结果来调整配方,容量等,如果成本太高无法用普通的封口杯之类,就得为此产品考虑换小容量的包装,比如小而精致的咖啡杯,看上去高大上但容量小的玻璃瓶子等。&strong&总之,在你正式开业前进行成本计算是一项必要的,且需精确计算的工作。&/strong&&br&&br&成本计算和调整配方是同时进行的,在成本之内,你要反复多次的实验出每一种产品各种配方的比例,直到喝到感觉最好的口味,可以请朋友同学来试饮&strong&,最后对最佳比例要形成标准的量化标准&/strong&,可以记下来,一来可以保证产品口味的稳定性,二来提高来日你的制作效率,三来为来日培训店员准备。&br&&br&&strong&第四,产品本土化。&/strong&&br&85C在武汉刚开张的时候热过一阵儿,后来就半死不活了。COCO,快乐柠檬,街客,R&B珍奶会所这些在江浙沪大热的饮品店在武汉统统都平平淡淡,因为他们没有对产品进行本土化。&br&&br&比方说85C的海岩冰梨茶其实挺好喝的,但我一个湖北人每次喝都会要求一点糖都不加,因为不加糖的味道对我来说刚刚好,原料中的雪梨酱的含糖量足够了,但是对于江南人来说,加糖的味道才正常,对于我来说就太腻了。&br&&br&&strong&所以如果你非要加盟的话,最好加盟本地卖的好的品牌,不要贸然加盟外地品牌&/strong&,他们的配方很可能不适合本地人的口味,而若你又不会做改进,那生意不好的几率会大大提高。&strong&如果是不加盟的店铺,最好还是选择在家乡或者自己生活过很久的,比较熟悉的市场开店,成功的希望会更大。&/strong&&br&&br&&strong&在正式开业前的另一项工作既是,多找几个本地的朋友来试饮,提出意见,作出改进。&/strong&&br&&br&先写那么多吧,想起来再补。最近堂弟也开了一家奶茶店,开了个把月,地段一般般,上月利润8500,因为前阵子对这个问题和他探讨了很长时间,所以比较熟悉,趁还新鲜,就写在了这里,希望对有兴趣的人有一点帮助。&br&&br&&strong&第五,营销技巧。&/strong&&br&以前知乎上有位号称即将年入70万的吴XX,当然,现在风格类似的还有很多,我看赞数还挺高的,点赞的大都是还没有入社会的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竞争力,整体素质比80后确实强一些,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下,90后的心态普遍更为焦灼,有种走捷径的心态,这是不行的。&br&&br&这种仔细一琢磨就知道写的全是废话的人为什么能红呢?我只能说真正的好的营销书或者营销人的宣传太不够了。你要学习营销从两种渠道进行,一是你身边认识的确确实实的靠好的营销赚到钱的人的经验,二是真正经典的能让你学到东西的书,不是一堆看似术语很多字数很足说了跟没说似的那种书。&strong&我推荐两本我觉得写得字字珠玑的书,罗杰·道森的优势谈判和绝对成交。还有王强的几本书,是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写的商战小说,干货很多,圈子圈套三部曲写的尤为出色,甩杜拉拉十八里铺。&/strong&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现在正在从事的行业进行思考,看有没有能直接用的上的东西,不要囫囵吞枣看完就算完了,融会贯通能应用在你的实际生活中,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很了不起。&br&&br&虽然开一家饮品店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意,但是其实深入其中也大有可为。你的营销灵感来自于你融会贯通过的他人经验和好的营销书籍,还来自于你日常生活中的思考。&br&&br&我会调酒,但我不会玩调酒师那种酷炫有型的花样,其实我调出来的鸡尾酒比很多酒吧味道好,但酒吧里的调酒师宁愿多费些时间,也要花样百出,这不光是为了耍酷,而是为了符合顾客的心理预期,因为对于很多酒吧来说,调酒表演是鸡尾酒的附加值,顾客喜欢看,看过了之后他会觉得手中拿到的鸡尾酒更值那个价钱。&br&&br&把这种技巧应用到普通的饮品行业,你的操作空间最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把不适合顾客看的东西和设备藏起来,比如说买的二手的丑丑的冰箱,比如说用天然原浆加入新鲜果肉而成的鲜榨果汁。顾客的心态并不理性,虽说用新的原浆加入果肉做出的鲜榨果汁味道更好,口感更好,成本更低,是一种双赢的手法,但他们会坚信纯果肉制作的饮品最营养,最美味,这时候别想着解释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藏起来做。&br&&br&另一部分是开放式的,吧台要做的矮一点,过高的吧台会阻碍顾客和你交流的欲望,而且也不利于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技巧,炫技。&br&&br&我当时创制的那种味道有点像酒心巧克力的奶茶其实很简单,近似于原味奶茶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威士忌,但是你这样做的话这杯奶茶绝对不会风靡起来,也卖不出较高的价格,因为它太简单,让顾客觉得附加值很低。我买了一个日本进口的奶泡壶(国产的茶壶过滤片很容易坏,勾破茶包),用这个壶来现泡红茶(如果直接泡茶包的话,泡很久才能取得较浓的茶汁,所以要买能够上下推动过滤片的那种来在短时间泡出比较浓的红茶)。把冰块加满雪克杯,然后在其上铺上原料,加入热茶,然后摇到原料全部融化,最后从雪克杯里倒出去冰的冰奶茶。整个过程酷炫有型,显得非常高大上,顾客在等待的过程中一点都不嫌烦,因为他们很喜欢看,觉得很有趣。&strong&所以,营销技巧之一就是对你的独家产品,主打产品,对简单的过程复杂化,把它做的好看,提升它的附加价值。&/strong&&br&&br&&br&&strong&建立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strong&&br&饮品店属于服务业,对于服务业来说,建立自己的忠实顾客群才是长久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的饮品店所谓的维护商客关系流于表面,每家都在对顾客笑呢,你光是会笑是没有竞争力的。&br&&br&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主动和店主搭讪的学生往往是在学校里人缘较好的,比较吃得开的那种人,这部分人是你的争取对象,我说的争取不是要和他建立良好的商家消费者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我刚开店的时候因为生意太好,被某商户叫小混混来砸过一次,自己也被打了几钢棍,喷了好多天的云南白药手才能动。等到我和周围学校的扛把子都成为好朋友的时候,那家店铺被砸的低价转让滚出了这条街。&br&&br&我和他们建立朋友关系的最初就是大家一起闲扯淡,由于我本人爱玩,喜欢热闹,喜欢一大帮子人吃饭喝酒唱K打台球,于是经常叫这帮子人一起玩,当然啦我买单的。玩着玩着和这些人都成了好朋友,他们领来的顾客不是一个个同学,而是一个个班级,甚至是一个个档(小赌场)。&br&有了这类的好朋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比如说,校园代理,离我店铺比较远的地方有一个私立高中,学生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好,但是封闭式管理,其中已经有我的大量熟客了,我经常去送外卖,有一天我看到香X飘奶茶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我也要做这种即冲即饮型的奶茶,反正香X飘味道很一般,而且口味并不适合本地人,太腻,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也不屑于喝。&br&&br&当时正值冬天,很适合做即冲即饮型的奶茶,我了解到这所学校里每个教室都有可加热水的饮水机,就买了复印机,背胶打印纸,用来打印各种口味奶茶的标签,还买了各种大小的小封口塑料袋,然后为我的各种口味的速溶奶茶调好了详细比例的配方,配上高级的纸瓦楞杯,看上去比香X飘高级多了,实际上我卖的也比香X飘贵多了。然后我找了几个大学生当小时工装袋儿,就开始制作了。制作好的奶茶我交给自己在那所学校里的几个好朋友做代理,利润对分,其实我亏一点,因为我要付小时工的工钱,但是无所谓,做生意不要那么纠结于一点小利益。小孩子其实心比大人大,一点点钱没有多少兴趣的,他们赚的开心,我才能赚的开心。&br&&br&这次营销也是成功的,最多的时候一天发出去过800多杯速溶奶茶,甚至连学校的超市都到我这里来进货。在这次营销中,我了解到饮水机的热水烧的很慢,很多同学下课时间打不到热水冲奶茶,就买了几台热水机赠送给学校,贴上了我的店铺大名,就当做广告了,热水机不贵,这个广告做的很值。&br&&br&随后其他的店都在仿效我,利润慢慢薄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无疑总是吃的最饱的,跟风是永远赚不到比别人多的钱的。&br&-------------------------------------------------------&br&你是要赚钱还是玩情调?一般大学生开店总是倒闭的多,因为他们总把情调当成了自己开店的目的。大学的时候开过4家奶茶店,也靠做饮品赚了些钱,来说点经验吧。&br&&br&1.定位做鲜榨果汁其实是可行的,江浙沪这很多这样的店铺,这也是饮品行业未来的趋势,健康饮品。但是你去那种店铺看看别人的装修,谁家会弄个烤肠机放在门口?把店铺装修整个都改改吧,洋气一点,小清新一点。灯光也很重要,从图中看,这个店铺白天看起来很暗,会让人没有进去的欲望。我建议装两套灯,白炽灯和暖黄色的灯光,白天的时候开白炽灯,晚上的时候开暖黄色的灯。你可以去注意一下,很多面包店和酒楼晚上都是开黄光灯的,原因很多,面包店是为了温馨(特别是在冬天,暖洋洋的黄色灯光会让人很有进店的欲望),酒楼很多是为了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做餐饮和饮品灯光相当重要,要好好琢磨一下。&br&&br&2.纯果汁确实是最营养的,可是味道却并非很好,比方说鲜榨的橙汁,喝的会让人想哭的。而且你算过成本吗?一杯才10块钱,用纯果汁做能保本就不错了,能赚到什么钱啊。&br&用这种方式做出的果汁既不能讨好顾客又不能讨好你自己的口袋,图个什么?&br&&br&我拿西瓜汁举例好了,如果直接把西瓜打成糊装,其实口感还不如吃西瓜,夏天喝起来那种粘稠感也非常不清爽,而且多大一块儿西瓜才能打一杯500CC的果汁啊,成本太高。改进方法是拿一小块西瓜切块,放在500CC的杯子里大概到7分的位置就OK,加冰块加糖水搅拌打碎,这样的一杯西瓜汁味道相当清爽,西瓜味恰到好处,还能吃到一颗颗细小的冰粒。最关键的是,其实大部分都是水,成本能砍掉三分之二。&br&&br&再比如芒果汁,放一点芒果果肉意思一下,加丹麦的新的浓缩芒果汁吧,成本能降下不少,而且味道很好,别买国产的便宜果汁兑,香精味太浓很容易喝出来的。新的果汁是纯天然的,很多五星级大饭店里的所谓鲜榨果汁就是拿它兑的。&br&&br&还可以自己试着开发一下新产品,比如用淡奶油,牛奶,椰奶什么的加上果汁,糖浆,用搅拌机可以搅拌出各种口味的果汁饮品,味道口感比单纯的果汁丰富多了。夏天的时候果汁类的好卖,冬天的时候奶制品会比较好卖,这些都是饮品行业内的规律,一点不懂匆匆忙忙的开店不是在烧钱么。&br&&br&别用玻璃瓶了,10块钱的果汁用好点的漂亮点的塑料杯套上拱形杯盖能好看,成本也更低。对于10块钱的饮料,顾客更关注的是味道和容量,一个玻璃瓶才200多CC,夏天喝起来一口就没了,感觉很不划算的。&br&以上的过程最好是在半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别让顾客全看见了,这个就不用解释了。&br&&br&3,位置不好的店铺要善于利用网络,还有外卖。现在是个宅人时代,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小区,送货上门足不出户正在流行开来,还有很多点餐送餐的网站,也可以去谈谈合作。但是在外卖订单增加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外卖队伍的效率,我的建议是包干给专业的送外卖的跑腿公司,长期合作谈下一些优惠,比自己去雇佣外卖员要划算很多。&br&&br&算了算我提的意见中第一条是比较花钱的,可以晚一点再实施,第二条和第三条可以立刻进行,先把自己的店铺救活赚了钱再考虑门面装修的事吧。
有人问我开店赚了多少钱,4家店是陆续开的,最开始的一家是自己管,三家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开的,我负责运营起来,投了一半的钱,分60%的利润,自己开的那家第一年赚了12万,入股的三家中有两家半死不活亏损挣扎状态,一家赚钱,分到了7万5,两家亏损了将近4…
&b&&u&本文未经作者授权进行转载视作你同意支付500元/千字稿酬&br&稿酬支付方式和转载授权请私信联系&/u&&/b&&br&&br&&br&-------------------更新------------------------------&br&&br&我一共开过两家小酒吧,第一家实际上最终是亏本收场了,第二家也由于我忙于工作无力分心于去年关门铺面转让了,好在没亏本。&br&&br&从生意上看实际是不成功的。但我总结了如下诸多经验依然值得很多还未入坑和准备入坑的少年们参考。&br&&br&庆幸的是,开店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开咖啡馆做老板只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在你被工作和生活压抑久了的时候,潜意识里自然会期待这样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而当你发现这逃得过一年却逃不过第二年的活法不具备长期进行下去的意义的时候,当你发现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吸引你的时候,当你面对现实考虑到未来还要成家立业买车买房柴米油盐尿布奶粉都在蹭蹭涨价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了。从交学费以丰富人生阅历和透彻看清自己的角度来说,这钱赔得也值!&br&&br&&b&-------------------以下是原文------------------------------&/b&&br&&br&我一共开了两间介于咖啡馆和小酒吧之间的店,还没亏本儿。略有资格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br&&b&&u&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开?&/u&&/b&&br&这个不好回答,但是可以看看开店的是哪些人。开咖啡店的人多是以下三种:&br&&u&第1种&/u&是性格懒惰、难以处理复杂社会关系、不愿上班、理想主义、好面子,开咖啡店对他们相较于谋生来说更像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庇护,这类人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事业不如意的年轻人,&b&亏本店的老板多是这类人&/b&;&br&&u&第2种&/u&是已经拥有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经验,非常明确目前需求,开咖啡店来增加收入积累人脉或为达到某种可预知的目的,通常这类人的店即使不赚钱也不一定会亏本;&br&&u&第3种&/u&是对咖啡店这类东西有种近乎痴迷的热爱,自己平日最多消费此类店铺,并拥有人数较多的相同爱好的朋友圈子,享受生活为主要任务,工作有无皆可,衣食无忧,开店只为充实生活,这类人开的店往往生意不会差到哪里。&br&这里我基本上是第2种。&br&&br&&b&&u&有技术门槛吗?&/u&&/b&&br&门槛极低,自学或参加培训都是1-2周可以完全掌握的东西。但装修和家具杯具采购方面对个人审美有较高要求。&br&&br&&b&&u&盈利前景如何?&/u&&/b&&br&正如大家所回答的,统计结果告诉你能盈利的很少。但依然有盈利的,更有赢利不菲的。这里以个人拙见分析一下开店前中后期的为赢利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对想要开店或者第一次开店的朋友有所帮助:&br&&br&&br&&u&前期&/u&&br&1.预算很重要。首先你心里要有个大概模型明确定位和投资额,然后根据大概掌握的市场价格,对装修资金、店租、转让费、押金、水电物业、人力开销、首次进货等作出初期预算。预算要量力而行。&b&根据预算需要大概算出回收成本和实现盈利的所需时间以及对日营业额的初步预计。如果算出来的结果告诉你首个租赁合同期内连成本都无法回收的话,就趁早打消念头吧。(很多人根本没有这个步骤就去开了,这跟赌博有什么区别)&/b&以上数据必须建立在对当地市场进行过充分调查的基础上。&br&2.市场调查得做。你得知道这个地区到底需不需要你这么一家咖啡店,如果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或者已经过饱和了,你又何必去当炮灰?如果刚好有这个市场的话,见缝插针。&br&3.选址要注意。不论咖啡店还是酒吧,都不适合喧闹的市中心商业区内。距商业区和居住区都有较便捷的通行距离地点为佳,周边有餐饮等生活服务项目圈为佳,方便停车加分,景致好加分,艺术圈文化圈内加分。选址同时注意房租(包括转让费、水电物业等),原则上房租越低越好,省下的就是赚到的。&br&4.主题是王道。没有好的主题和设计费再大劲开出来的店都是一坨翔。经营者自己最好拥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如果实在没有请一定求助有的。咖啡店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且主题符合定位,并围绕主题进行设计,没有主题就没有生命力。&br&5.成本控制。前期一定要秉承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进行装修和采购,即使成本控制得再好最终开销通常也要超过预算5%-10%左右。&br&6.定价要合理。一般来说原料成本占售价30%左右,当然也可以20%甚至10%。建议对出品成本率合理搭配单位成本最高不可超过50%,整体成本控制在30%以内。做过市场调查后参考 售价≥成本÷成本率 公式合理定价。&br&7.别开大了。第一次开的话,越小越好做,我见过十几平米一样很成功的小店,几十平开黄的店相对来说也少一些。上百平甚至好几层开黄的店就喜闻乐见了。真赚钱了可以复制一间分店。你该担心的是上座率不足导致资源浪费,而不是客人太多坐不开。&br&&br&&br&&u&中期&/u&&br&1.做账。非常重要,需要很详尽的帐,笔笔做、日日做、周周做、月月做、年年做。需要完全涵盖所有支出和收入的项目,并对项目分类细分,周期对账目数据进行分析,让数据说话,并根据数据进行营运和推广。很多小老板根本不做帐,是赚是赔都不知道活该不挣钱。除了收支流水帐之外还要有原料收支、盘点等账目。如果有合伙人或者雇佣店员了,一定要查账对账。完善的账目制度的好处太多了。得数据者得天下放在这里一样适用。&br&2.注意人力成本。对于一间不大的咖啡店来说人力成本是仅次于房租甚至高于房租的主要成本开销。咖啡店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自己跟合伙人就可以忙得过来的话请暂时自己忙。直到你的账目分析告诉你盈利现状可以维持你雇佣店员时再考虑。&br&3.营销活动。得定期做,成本放低了做,没人真赔本儿赚吆喝。记得赚钱是首要目的。没事儿自己多看看做大做成功的店的营销活动是什么样的,寻找适合自己店的换汤不换药套过来用,先模仿学习,往后就新技能get了。&br&4.顾客关系。现在连卖菜的都懂CRM了。老板店员都得会管理顾客关系,别一副我文艺我清高你爱来不来的样子。顾客就是钱,你爱钱么?那就去爱顾客。什么你不爱钱?赔钱的店都是这种老板开的。怎么做CRM?这个一搜就知道。&br&5.分担成本。可以考虑引入小项目或者分租合租分担成本,但需确保优质资源依然属于咖啡店的主要项目,不与主题冲突,不抢生意。见过一个朋友的店通过跟冰淇淋、书店、花店的合作,房租成本和物业成本几乎为零,人力成本也有所节约(与花店共享服务员)。&br&6.保障出品品质,都懂但是能坚持的少,越做越差是喜闻乐见的,那生意越来越差又能怪得了谁。&br&&br&&br&&u&后期&/u&&br&1.关于转让。如果已经很努力了,店还是难以维持的话,别舍不得,那么就可以考虑转让了,说不定被别人这么一接手给接活了呢,当然接死了也跟你没关系你拿钱走人了。但如果生意很好,有人希望高价收购的话,这个自己权衡好了。转让时务必撇清所有关系,一点儿也别留下,以备后患。&br&2.翻新。通常3-5年左右可以考虑翻新了,量力为之。&br&&br&&br&&u&&b&多说一点儿关于心态。&/b&&/u&&br&其实就是积极向上。筹备期时积极向上点儿,多看多问多打听,工期往前赶,不拖沓,多想想开业后漂亮的店铺。开业后积极向上点儿,看店本来就是栓人的活儿,你应该开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热爱你目前的现状,享受开店的生活,把你的快乐和向上的心态带给你的店员和顾客,让他们也向往你的状态。遇到麻烦积极向上点儿,吃一堑长一智,目的是解决问题,别给自己平添烦恼。不挣钱积极向上点儿,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没有盈利,仔细做账,多看数据,适时作出改善方案并用心执行。&br&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是很多时候心态能带来很大的影响,好的心态就是助你成功的正能量。盈利店铺的老板都拥有良好的心态,但是心态不好的老板基本上都开黄了。&br&&br&希望以上回答有帮助。&br&&br&--------------------------------------------------------------------&br&&b&&u&本文未经作者授权进行转载视作你同意支付500元/千字稿酬&br&稿酬支付方式和转载授权请私信联系&/u&&/b&
本文未经作者授权进行转载视作你同意支付500元/千字稿酬 稿酬支付方式和转载授权请私信联系 -------------------更新------------------------------ 我一共开过两家小酒吧,第一家实际上最终是亏本收场了,第二家也由于我忙于工作无力分心于去年…
&p&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我尽量把有用的信息给题主。&br&&br&那是老夫大二的时候,因为和女朋友不在一个大学,虽在一个城市,但也只有1周见一次,有的时候我忙的时候,2周见一次。&br&&br&女友的学校是在大学城,但是是新建,所以还是稍许荒凉。那个时候女朋友和我说她想盘下一个店铺开奶茶店,和几个朋友。(当时,老夫也没多想,唉,点支烟先。)&br&&br&作为工科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经商之道,我当然毫不犹豫的帮我女友做了一系列的勘察工作。&br&&br&1):首先要知道大概有多少客流量。&br&当时,我是在工作日的中午12点,下午5点,以及晚上9点,这三个时间点做抽样调查。&br&每次大概在门口蹲1小时左右,有如下几个数据我统计:&br&&1&:在1小时内,有多少人路过店门口;&br&&2&:(当时,那家店还在营业)一小时内,有多少人进入店内买东西,还有多少人在门口看了看。&br&&br&2):地理位置&br&&1&:离最近的校门口是主门还是侧门?&br&&2&:校门大约什么时候人流量最多,大约有多少人流?&br&&3&:大约有多少距离,步行需要多少时间?&br&&4&:附近有没有公交车车站或者地铁站,大约多远?&br&&5&:离宿舍区远不远?如果在宿舍区附近,那校门大概什么时候关门?&br&&br&3):客源调查&br&&1&:附近除了学生,还有没有社区,或者办公楼,大约多远?&br&&2&:附近学校以男生居多还是女生居多?&br&&br&&br&4):店面的所有权问题&br&&1&:对于学校附近的店面,很有可能你接触的是3手甚至4手房东,要打听真正的房东。(tips:很多时候,学校附近的店面,有可能是学校老师的,我女友的店面就是她们学院院长的,从房东那里,可以知道很多真正原因,比如转让给我们的房东说是他私人问题,但从真正房东那里知道,是因为他有关证件不齐)&br&&2&:然后可以去当地的市政厅,或者附近小区的论坛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改建的消息或者造路的消息。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知情下的损失。&br&&br&5):店面内的设施&br&&1&:对于食品店,有很多要求,消防、卫生等,还有比如排水,进水,电、煤气等设施是否有,电表是共用的还是单独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br&&2&:门口是否可以开零时的柜台,门口的柜台不能超过多少距离。&br&&br&&br&以上是目前能想到的硬件勘察。&br&以下是软件。&br&&br&1):和朋友合股,那怎么分配。谁负责经验(说到这里又是泪,老夫不仅负责盘店面,装修,连最开始的经验,都是老夫负责,最后,成了别人的夫妻店。。。。。。)&br&2):工资如何发放。&br&3):每天需要多少的盈利才能维持。&br&4):原料从哪里来。&br&5):设备的问题。&br&6):该请多少人?谁负责收钱,算账?&br&7):合同谁签?&br&&br&&br&以上是我现在一时能想起来的。&br&还有一些问题,如果确定签合同,那什么形式,怎么汇款,怎么付房租,押金多少,几年涨一次房租,房东如果要是赶,需要多久通知。&br&还有,要给店上保险。&br&还有,例如我女友的店,平时没有男生,所以如果出什么故障,要有人修,(泪,唉。。。。。)&br&&br&个人建议:如果你的预算是10w,那你至少有准备15~20w。&br&如果你准备每周投入3天时间,那你至少准备6天。&br&&br&下面是心酸:&br&&br&前前后后,我大概花了半年时间,从前期勘察,盘店面,签合同,装修,联系货源,人人上建主页,发宣传纸,甚至于前3个月的房租也是我垫付的。以及开业1个月,我基本都是早上开店,然后坐车回学校,上课,下课,再坐车,穿越城市,来这里,帮忙,晚上关门,算账,清理后厨房,倒垃圾,关门,然后睡在店面里。第二天早上再开门。&br&&br&大概持续了1个月,由于我们的奶茶原料好,装修有特色,在大家还在流形珍珠奶茶,我开始卖芋圆,还附带卖早餐,三明治,中午还有沙拉,晚上卖烤面包+鳄梨。所以,我们大约在第一个月就能实现收支平衡,半年后,我们基本可以把当初装修买设备的钱挣回来,一年左右就能挣回盘店面的钱。总之非常好。&br&&br&但是。。。。。。。。。&br&&br&因为我后来在实验室忙,不是经常过去,大约在8个月后,一个XX哥哥的出现了。&br&&br&唉。再来支烟。&br&&br&其实当初帮女友这些的是,虽然不指望这店面能成为生计,但一想到女朋友在前面收钱,我在后面打理,这样的情景还是非常美好的。&br&&br&知道她分手的时候的理由嘛:你不关心,你根本不在乎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不在。&br&&br&TMD!!!!!!&/p&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我尽量把有用的信息给题主。 那是老夫大二的时候,因为和女朋友不在一个大学,虽在一个城市,但也只有1周见一次,有的时候我忙的时候,2周见一次。 女友的学校是在大学城,但是是新建,所以还是稍许荒凉。那个时候女朋友和我说她想盘下一…
补充一下投票最多的&br&&br&1、&b&进销存系统&/b&,包含仓储市场等多模块,比较笼统,和3有重复&br&2、&b&财务结算系统,&/b&只是财务系统的一部分&br&3、&b&ERP系统&/b&很少包含&b&BI系统&/b&&br&&br&常规分法是&br&1、商品系统(PMS),管理商品的基本信息,分类,筛选等等&br&2、市场系统(MMS),管理商品的发布,活动的配置,推广平台(短信,edm,sem,渠道等),会员系统等&br&3、订单系统(OMS),管理订单的流程,退,换,补等&br&4、仓库系统(WMS),管理进货,发货,库内管理等等&br&5、配送系统(DMS),管理配送排期,供应商,包裹等等&br&6、客服系统(CSM),QA支持,如在线客服,电话客服等&br&7、客户系统(CRM),管理客户信息&br&8、财务系统(FMS),管理财务信息,如对账,结账&br&9、系统管理(BSM),系统基本功能,如权限&br&10、供应管理(SMS),管理供应商&br&11、制造管理(MRP),管理制造过程,适合有制造能力的电商&br&还可以把1,3,4,5,10,11合成供应链管理
补充一下投票最多的 1、进销存系统,包含仓储市场等多模块,比较笼统,和3有重复 2、财务结算系统,只是财务系统的一部分 3、ERP系统很少包含BI系统 常规分法是 1、商品系统(PMS),管理商品的基本信息,分类,筛选等等 2、市场系统(MMS),管理商品的发布,…
看到好多媒体报道和知乎回答不靠谱,怒答,不,怂答一记,&u&转载请联系答主&/u&:&br&&br&------------------------------------插入答题感想:&br&七八个月没在知乎回答过题目,感觉现在在知乎答题很大压力,评论里面一大堆好像我不填坑就欠了他们天大人情似的。我又不收钱又不求月票,就是不更新你咬我啊?信不信我最后来个陨石遁?&br&而且还有一堆很好玩的评价:“什么时候完坑什么时候取消反对”,让我想起诸葛亮说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知乎是“能填坑则反对自消“。这什么逻辑,其实根本不写不就没反对了么,哈哈哈。&br&&br&大家真以为回答题目就像母鸡下蛋,噗的一个噗的又一个吗?又要勾起你们的胃口而且逻辑要清晰,又要回答中有干货有技术含量又要让小白也能懂,又要不说假话又还不能泄太多内幕,你们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去构思吗?你们知道背完这个贴之后再加点胡说八道就可以冒充半小时的IT银行业专家了吗?&br&&br&你们的评论太没营养了,都是催稿啊,除了一位叫曹芝虎的同学的答复。更新不会太快的,大家一天来看一次就行了。&br&-----------------------------------开始正式答题:&br&&br&&u&问题一:搞IBM的原因:&/u&&br&1.最近中国和俄罗斯在互做小甜甜,当然看到美国就叫牛夫人了。&br&2.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刚成立。&br&最近上头一连串的招数:禁Windows8+禁止美资咨询+弃用IBM服务器都是这两个点的结合点。&br&&br&&u&问题二:&/u&&u&为啥是IBM?&/u&&br&1.擒贼先擒王,IBM出名,是美国在华企业的龙头之一,而且这个龙头和安全有关。总不能说别的美资大企业,比如麦当劳会影响国家安全,要用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全面替换掉吧?&br&2.IBM现任老板钱大群及其班子和政府的关系,比不上他的前任周伟焜,搂不住这把邪火。(微软贺乐斌梁念坚/陈永正哭着点了个赞)&br&&br&&u&问题三:&/u&&u&啥叫去IOE?&/u&&br&这是三家IT巨头的名字,I=IBM,O=Oracle,E=EMC。他们都有一个比较好听的中文名字,分别叫做:十八摸,甲骨文,恶魔城。他们的产品的作用,可以看下面这个表格:&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d2eadbe4c07d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d2eadbe4c07d_r.jpg&&&/figure&&br&&b&传统IOE架构&/b&&b&(一般在各种传统&/b&&b&公司使用,银行电信中小企业)&/b&&b&:&/b&集中式架构+闭源商用系统。也就是说,程序99%都是运行在1-2台服务器上(第二台服务器是为了当第一台挂掉的时候赶紧顶上)。而且IOE提供了应用程序以外的所有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这些”基础软件“的源代码一般都是不公开的。当然,应用程序还是要银行的人自己来开发,最威武雄壮的工行,开发队伍有几千人。&br&&br&&b&去IOE架构(一般在各种&/b&&b&互联网公司使用)&/b&&b&:&/b&分布式架构+开源系统。也就是说,程序同时运行在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台服务器上,而且上面这些”基础软件“都是用公开源代码的软件修改而成的。&br&&br&&u&到底银行用的是IBM啥系统?用得有多深?&/u&&br&这个问题要分三层来回答,在什么银行的什么系统用的什么IBM产品:&br&&br&1.不同的银行&br&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招行中信浦发民生兴业光大等,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详细说了。&br&&br&2.不同的业务系统&br&每个银行里面都有很多的系统(总行级别的数量在一百多到大几百个不等)。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叫做core banking系统,记录最核心的账户信息。另外还有处理各种银行业务的系统,比如信用卡系统,网上银行,ATM系统,中间业务系统,反洗钱系统,密押机管理系统,ODS,党支部活动小金库统计系统等等。&br&&br&3.不同的IBM产品&br&硬件:IBM全线产品在银行都有广泛的使用:z系列(大型机),i系列(小型机),p系列(小型机),x系列(x86 PC服务器,已经被联想收购了,后文不少地方用x系列来泛指x86服务器)&br&软件:数据库DB2/Informix/VSAM,中间件CICS,MQ,WAS等,操作系统AIX/OS400/VSE/OS390等,(什么Tivoli,Lotus的不是关键产品我就不列了)&br&&br&贴几个图:&br&AIX操作系统的样子,连上上面跑的Oracl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f543ad1b8f740a896eda_b.jpg& data-rawwidth=&822&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f543ad1b8f740a896eda_r.jpg&&&/figure&&br&OS400操作系统的样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a190e9c6b85c31fece54b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a190e9c6b85c31fece54ba_r.jpg&&&/figure&&br&OS390操作系统的样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b82d140c1a00b7d20c3a0fe3190301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b82d140c1a00b7d20c3a0fe3190301c_r.jpg&&&/figure&&br&一个比一个恶心,但可爱。&br&&br&在回答银行能否不用IBM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对这三层的排列组合的业界实际状况有了解,网上大部分的分析都没有提到上面这些点,也看得出基本没了解,所以就是笼统的印象派瞎扯。举个例子,看看这个问题:&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国银行业的高端服务器,浪潮能不能取代 IBM 成为主要供应商?&/a& 中的回答就知道各种不靠谱了。&br&&br&君不见,浪潮的&IBM to Inspur&,自己也说接管的是IBM的x系列的业务,但x系列利润相对低,而且已经卖了给联想,其实浪潮是要跟联想抢生意。虽然p系列的市场份额正在被x系列蚕食得很厉害,但银行核心用的全是i系列和z系列,这部分10年内根本无法被替代。媒体就造势“全面接盘IBM业务”,就是瞎扯啊。当然嘛,资本市场确实有人通过浪潮股价大赚了一笔呢。&br&&br&附上一个用汽车来大致解释IBM服务器地位的对照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e339cc03e6a8e099abe03c_b.jpg& data-rawwidth=&1064&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e339cc03e6a8e099abe03c_r.jpg&&&/figure&&br&&br&&u&问题四:&/u&&u&银行用IBM用得有多深?&/u&&br&你问我I你有多深,我爱你几公分?答案:深到-5cm!&br&&br&看看下面这个列表(凭印象,可能有部分过时,不过应该偏差不会太大)&br&&br&工农中建交:core banking系统用的是z系列,招行信用卡用的也是z系列。&br&招行中信:core banking系统用的是i系列。&br&民生兴业:core banking系统用的是p系列。&br&浦发光大:core banking系统用的是惠普HP的服务器(和IBM无关)&br&&br&为了不把问题蔓延化,本文只讨论银行的core banking系统。此外的几百个业务系统都用着不同的服务器,70%以上都是IBM的p系列,x系列,刀片服务器等。剩下的也大多都是各种美国货,HP,DELL等等。国产的服务器很少,在现在这个moment,要全换国货,国将不国,天下大乱。&br&&br&&u&问题五:&/u&&u&互联网企业能去IOE,银行业到底能不能去IOE?&/u&&br&先说一句,去IOE和中国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阿里提出来的,非常多的媒体报道搞错成“中国政府提出去IOE”,这个错误该骂,至于阿里为什么提去IOE,里面有技术故事也有政治故事,以后有空再八卦,让我们先回来十八摸。&br&&br&再给答案:&br&1.)如果现在新开一家银行,BAT高手去弄,可以去IOE,但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代价不见得比当年用IOE要小。&br&2.)老银行都在摸索如何去IOE,但并没有很迫切的需求,只是作为减少成本和新技术的探索。而且技术上来说,在10年内核心系统不可能完全去IOE。&br&&br&&b&互联网和银行业在IT建设上的最大区别是:不是技术能力,不是人才数量和质量,而是开始建设的时间点和需求不同。&/b&&br&&br&上世纪银行开始建设IT的时候:&b&有钱,有准确的业务需求,而且业务变化比较慢,要求风险低,业界没开源产品&/b&(当时没有Google,没有Hadoop,甚至连IBM自己都没有Unix服务器(后来的p系列))。银行唯一的选择,就是大型机,而且当年的富士通/日立/天腾等等都不如IBM好,这也是为什么五大行总行用的都是IBM 大型机。&br&&br&本世纪互联网企业开始建设IT的时候,&b&时代变了,需求完全是反过来的:没钱,没准确的业务需求,业务变化超级快,风险无所谓(相对)。&/b&IBM以及各种传统IT大象的各种产品,死贵,开发过程慢(做过COBOL或者RPG语言开发的就知道)。有疑难杂症要找到IBM实验室的话,沟通特别麻烦和效率低,根本没法适应这种需求,(苏宁在线点了一下头)。所以互联网企业才被迫另外搞了一套分布式的IT架构出来。&br&&br&当银行用了IOE的体系三十年之后,要去IOE面临以下几个问题:&br&&ol&&li&银行业最关键就是稳定和规避风险,进行这么大的调整,一定会出问题,出了大问题谁愿意背责任?很多时候买业界最好公司的产品的其中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规避责任,都用到业界广泛使用的最好的产品了还出问题,那没啥好说的。如果想开个先河用点新玩意出了问题,各路神仙借机下绊子,可是大麻烦呢。&br&&/li&&li&软硬件采购背后各种利益关系,这可是一盘每年几百亿人民币的生意,谁肯拱手让出利益?&br&&/li&&li&人才不够强:没个十年八年泡在银行里面,对银行的业务不可能有足够深的了解。泡了在银行十年八年的人,对非IOE的技术又没有足够深的了解。就算真有这样的二合一人才,年薪起码得有个200万吧,不然干嘛去银行,直接去BAT不更好吗?但银行里面能对技术人员开出200万薪酬的,有哪家?而且这样的人要的不是十个八个,是一堆(未经证实的数据是:阿里去IOE的人力消耗是:1.7万人用了3年)。而且现有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是基于传统架构,如果招了大量的新人,老的这批怎么办?&br&&br&事后补充:关于淘宝去IOE用了1.7万人3年,这是巴巴技术保障部DBA负责人周宝方说的(出处之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erver.chinabyte.com/96/.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理性看待IT采购 “去IOE”风潮&/a&),我看到的时候也觉得比较夸张,所以特意加了“未经证实的数据”的说明,还是被一些人觉得这点不对就整篇文章都是瞎扯谈了。&br&&br&&/li&&li&如果不弄成互联网的分布式架构,都换成国货还继续沿用集中式架构行不?对不起,现在国货还不够强,暂时顶不上IOE。&/li&&/ol&&br&国家安全当然重要,但这是虚的。真去IOE的话,面对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换体位思考,你是银行领导,你敢不敢大力推动去IOE?刘若英的歌曲已经给了答案: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I痴狂,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像我这样为I痴狂,到底你会怎么想。&br&&br&&u&问题六:&/u&&u&到底IOE这三家,哪家是最容易被替换掉的?&/u&&br&看最上面第一个表格中IOE盘踞的位置就知道,EMC是最容易被换掉的。你要换个移动硬盘容易呢,还是换台电脑或者重装系统容易呢?当然EMC的存储有很多功能别家是没有的,但普通的功能要换成国货,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最容易不等于真容易,都是很伤筋动骨的事。&br&&br&举个不是很严密的例子:如果银行是一家海鲜酒楼,把IBM换掉相当于大搞一次装修,把Oracle换掉相当于把厨子和菜谱全部换掉,把EMC换掉相当于把放食材工具的储物间换个地方。难度在于,这海鲜酒楼白天黑夜都还要照常营业。&br&&br&&u&问题七:&/u&&u&去了IOE,有没有哪家国货能顶上?&/u&&br&&br&所有笼统地说能不能顶上都是耍流氓,我一个一个说才是怜香惜玉:&br&IBM 大型机(z系列):现在顶不上,以后也不可能顶的上。&br&IBM 小型机(i/p系列):现在顶不上,以后也不可能顶的上。&br&IBM PC服务器(x系列):能顶上。&br&EMC/IBM 存储:普通用途能顶上。&br&Oracle/IBM 中间件数据库:顶不上(包括GBase 达梦 KingbaseES 东方通等等,门都没摸着),以后不好说。&br&&br&很多人自诩中国人好聪明,为啥老美能弄出来的东西我们弄不出来。评论里面提到什么技术基因,什么体制问题都不是最关键。最关键还是之前提到的:时代不一样了,起点不一样了。&br&&br&大型机是IBM在60年代花了几十亿美金(注意是当年的几十亿)豪赌一把研发出来的产品,当年客户的需求也简单。IBM利用那么多年销售大型机的利润,把这只金鸡慢慢调教育成,同时也delay no more,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把技术提升到更高的标准。如果现在要研发出满足现在的商业需求的大型机,哪怕山寨,可能最少要投十亿人民币,才勉强能做出来,但在成功之前,基本上是没利润的。哪家企业能有这个能力去赌这一把?政府和各种研究院在这种商业产品的研发效率比企业更低,更难成功。&br&&br&所以业界最稳定的单/双机系统:IBM的z系列,和i系列,在IT业界是根本没有可替代的同类产品。在中国没有,在美国,也没有。地位类似肯德基的老北京鸡肉卷,除非你不吃,除非你换成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不然你是买不到同类可替代产品的。&br&&br&国内银行里面,搞异地切换最牛的是招商银行,能在几分钟内把总行核心业务真从深圳切换去上海,这个很了不起,连五大行总行都不做这种带真实业务的核心切换测试。招行用的就是i系列,号称世界上最稳定的单机系统,系统里面默认自带数据库(DB2),自带中间件,自带通讯包,自带邮件支持(在25年前这是很神奇的设计)。号称从来没有被黑客入侵过,从来没有病毒,TIMI的设计让现代黑客界各种猥琐流招数基本都不适用。IBM的工程师当年跟我说过一个八卦:他们有一个值班的手机,半夜碰到客户有什么紧急问题,会通过800服务热线确定够紧急之后转到值班手机半夜把工程师叫醒解决问题。拿这个值班手机是有补贴的(因为可能午夜凶铃嘛),资深点的工程师大约拿一周就一两千块吧,p系列的工程师都不愿意拿这个手机,因为老会响。但i系列的工程师很喜欢拿值班手机,因为很少响,这钱几乎就是白赚的了。这也反面证明i系列是多么的稳定。&br&&br&说完i,说说p:p系列服务器的研发成本相对低(所以之前HP,SUN等都有类似的竞争产品),给国内厂商5-10年,有机会能研发出来,可是,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全部用x系列取代p系列,不会有厂商这么傻去研究一个即将过时的产品。&br&&br&以后业界发展的趋势就是:新上的系统,能用x系列技术的绝大部分都会变成新的架构;老系统,需要扩容的话,还会买老的系统,因为没得选(八卦一句:前几天某中央金融机构才又买了IBM大型机)。直到能完成迁移的一天,可是目前来说,没见到有任何银行核心系统切换到x系列平台上的希望,一直时刻准备着的话,10年后可能有希望。国家安全很重要,&br&&br&综上所述:在x系列和通用存储这两个领域,国货能顶上,别的领域就等机器老死吧。YoYo check it out,现在没了IBM,银行马上死翘翘。时间能冲淡一切,毕竟传统技术又不是会发灰的黑化肥,哪那么容易就挥发呢?&br&&br&哪家国货能顶上?千万不要相信各国内厂商的宣传的市场材料。我一般是跟各种企业的技术人员去聊,看各企业用啥设备能用得好用得爽,那些凭关系塞,免费送但难用死的国货我就不点名了。只看看市场的数据:&br&&br&2013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rtner.com/newsroom/id/Ffnl%3Dsear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artner Says 2013 Worldwide Server Market Grew 2.1 Percent in Shipments, While Revenue Decreased 4.5 Percent for the Year&/a&&br&&br&关于x86虚拟化的Gartner魔力象限&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rtner.com/technology/reprints.do%3Fid%3D1-1GJA88J%26ct%3Dst%3Ds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gic Quadrant for x86 Server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a&&br&&br&关于通用存储的Gartner魔力象限&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rtner.com/technology/reprints.do%3Fid%3D1-1EL3WXN%26ct%3Dst%3Ds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gic Quadrant for General-Purpose Disk Arrays&/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22da763fe629ae9126b65_b.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22da763fe629ae9126b65_r.jpg&&&/figure&&br&在上面的各种报告中,只有一家国产厂商能杀上世界舞台,就是我们著名的活力28公司:华为。&br&&br&从IT组件的角度,华为是一家很恐怖的公司:网络是他家发轫的基础,现在有自己的存储,有自己的服务器,有自己的云,和别的传统IT公司很不一样的地方,他家还有自己的手机,还卖得很不错。28还财技惊人,把员工的余钱运用到极致,实现不缺钱不上市,不用考虑短视股东的利益,可以下一盘够大的棋。从去IOE的角度来看,唯一的软肋是太硬了,在数据库中间件这些领域还没什么积累,要多吃点软饭。&br&&br&换个角度来看,IOE在国内大企业竞标,基本上国货打的都是关系牌,廉价牌。Oracle的销售从来就没担心过国货;IBM的销售在高端也没担心过国货,但在x系列就常常华为打;EMC的销售也明显开始感受到华为存储的压力。这也是我前一个回答中说到对于银行核心来看,EMC是最容易被换掉的原因:一看国际技术测评,二来国内市场真实状况。&br&&br&别的国内公司,或许会在某些局部市场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目前,最有希望替换IOE的,还是华为。&br&&br&&u&问题八:&/u&&u&从技术上来看,这些设备上真的有后门吗?&/u&&br&剧透:根据我跟IOE的一二三线包括实验室人员的八卦结果。当然有,而且大部分都很黑,比黑暗森林更黑。且让我给你们细细道来,当然,有图有真相,保证真实...&br&&br&后门当然是有的,看这里:&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d68fbaf0d5e26673fa9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d68fbaf0d5e26673fa9_r.jpg&&&/figure&&br&&br&这个机柜后门是不是很铁?是不是很黑?在被乱棍殴打前,容我先说四句:&br&&ol&&li&技术上,理论上,可以弄后门。&br&&/li&&li&在斯诺登爆料和维基解密中,从来没提到过IOE有后门。&br&&/li&&li&现实IT圈中,从来没确切的听说某种IOE设备有后门,反而国内某些部门的监控还很真切。&br&&/li&&li&美国国会议员质疑:华为与中兴产品存在后门隐患。一般来说,贼最怕贼。不过也可以归咎为国会议员是技术小白或者别有用心。&br&&/li&&li&美国政府要希望美帝企业弄点什么后门,和天朝相比,还有一定的难度,看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chinabyte.com/77/228107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政府要求Google提供搜索信息详细资料遭拒绝&/a&&br&&/li&&/ol&&br&如果真知道后门怎么会在知乎上说,要不国安请去,要不被美帝灭口。我个人的看法是:IOE上没有普遍的后门,但要在个别设备上弄点定制化的后门,从技术上不排除这个可能。&br&&br&现在的事不好说,说一个过时的安全隐患:想当年,各大银行的美帝设备坏了硬盘,工程师替换掉之后,坏了的硬盘会直接回收送回美帝公司库房,并不经过消磁或者破坏处理(那时候好像只有公安局换的硬盘才干这事)。我们以前侃大山的时候就假如过,只是假如,只是假如:&br&&ol&&li&内置盘坏了,一般情况都是做了rootvg的镜像。假如能修复硬盘,在stale的状态挂起来,rootvg中的数据全部能看到。&br&&/li&&li&存储中的硬盘坏了:如果是JBOD格式,修复了硬盘也能直接能看到数据;如果是RAID5,理论上条带化了后是看不到的,但如果某存储微码里面搞鬼,并没做RAID5,而是直接把某RAID Group其中一部分数据完整的放到某个硬盘中呢?&br&&/li&&li&如果硬盘的报错也是假的,硬盘明明没坏呢?如果工程师也是有鬼的,明明硬盘没坏直接换掉呢?要知道,哪个硬盘在哪个设备属于哪个客户都是有记录的,要知道上面是什么业务系统也很容易....&br&&/li&&/ol&当然,现在这些漏洞都已经大部分都堵上了,大家细思也不用恐。银行的安全性还是各行业里面最高的,别的行业里面的事才叫那个乱七八糟。&br&&br&温馨提示:发帖后3天之后,除了催更之外,讨论区终于有一些有点看头的讨论了,欢迎各路神仙加入。儿童节端午节家里面的小餐馆实在太忙,忙着包粽子送儿童餐外卖,西直门立交上都迷路几次,边骑车送外卖还要边手机回答各种不靠谱的私信问题,几次差点掉下水道了。没时间更新本帖,直到深夜才动手更新,请大家恕罪则个。&br&&br&&u&问题九:&/u&&u&IOE其实都不是最危险的企业,最危险最容易妨碍国家安全的美资IT企业是这家。&/u&&br&&br&这最后一条问题的答案:在评论区中,大家说得最多的那家,就是那家企业。&br&&br&我不详细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点:&br&1.这个答题的模式是我一开始就构思好的了,只要提出了“谁是最危险的美帝传统IT企业”这个问题,下面一定很多人和我的看法一样。&br&2.但我临时决定不详细讲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碰到讨论区里面的一部分不友好评论,让我提不起兴趣来详细解答。抱歉。&br&&br&&b&目前没经我同意而转载的媒体列表:&/b&&br&微信号:企业级IT圈 (转载的时候能不能专业点,连我这句“有心情再写”都不删除)(这家后来给我私信了,我也许可了)&br&网易订阅(知乎每日精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y.163.com/article/T4/9TG9RGUO00964K9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传闻中国政府推动银行弃用 IBM 高端服务器,背后会是什么原因?&/a&\&br&中国银行家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nkerchina.com/Detail.aspx%3FID%3D145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浪潮将全面接管IBM 联想成“冤大头”?& 业内一种声音:银行离开IBM必死&/a&&br&IT大佬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tdalao.com/%3Fp%3D1996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离开IBM必死!&/a&&br&微头条:&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toutiao.com/a/25261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爱“IOE”爱得有多深&/a&&br&四维金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wjrzk.com/290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离开IBM必死!国货接盘纯粹扯淡&/a&&br&还有不少未经许可摘录的,摘不过来了,居然还包括某中国前三位高校的BBS....&br&还有另外一些全山寨知乎的网站我就不帮你们打广告了。&br&&br&&u&利益相关:&/u&&br&有一个小学同学的亲戚在华为工作。&br&&br&&u&后记:&/u&&br&&ol&&li&我在知乎一般不回答专业的问题,只回答一些启蒙式的答案。原因是如果要我回答专业的答案是要收钱的,我日常完全不缺乏这种探讨的机会,工作上答都答到腻了。但没人愿意花钱让我写启蒙式的答案,而且这种答案往往比专业的答案更难写,所以才让我产生兴趣。本答案中的IBM几种设备的定位比喻成汽车,再按照不同银行的应用情况分别说(这个以前就是花大钱才能获得的材料来的),把去IOE比喻成海鲜酒楼都是这类文字。&br&&/li&&li&在回答题目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好的良性的互动,大部分的对我的质疑都是以一种高居临下的势态进行,只要我回答的套路和重点和某些知友的想法不一致,各种评语就扣过来,“八卦小报”,“IBM托”,“答主不懂技术”,“向答主介绍Hadoop”等等各种冷嘲热讽让我感受到知乎上各位的恶意。也让我感觉停了这大半年的知乎回答可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br&&/li&&li&更让我郁闷的是,这些自诩技术精英的知友,根本没看清楚我的论点就来批驳。而且批驳中除了关于“淘宝去IOE用了1.7万人3年”这个是正确的之外,我感觉是他们基本不懂IOE,但以“能掌握一些过去的IT巨人不擅长的新技术”为自豪,通过“打倒IOE”来彰显自己的能力。这种另一个层面的夜郎自大其实挺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另外一个更致命的是“鄙视链”,在讨论区中可以看到:看不起IOE的,看不起业务逻辑,看不起传统银行技术人员。这是很危险的事。算了,不写了,好自为之吧,谢谢大家观看。&br&&br&为了防止继续有喷子,最后再比喻一下:其实银行去IOE这事吧,就是类似一个大家族里面的老头,和老伴相处了几十年了。虽然老伴皱纹多胸部屁股胃(IOE)这三个都下垂,后门也黑,行动也慢没气力,但这老伴毕竟熟悉,可靠,安稳,就像左手摸右手。旁边这些新的小姑娘年轻水灵,懂的花样多,精力旺盛,一夜十亿次也行。但你是这个老头的话,求的是啥?求稳啊,小姑娘拿来测试一下还行,现在怎么可能真换了老伴?&/li&&/ol&
看到好多媒体报道和知乎回答不靠谱,怒答,不,怂答一记,转载请联系答主: ------------------------------------插入答题感想: 七八个月没在知乎回答过题目,感觉现在在知乎答题很大压力,评论里面一大堆好像我不填坑就欠了他们天大人情似的。我又不收钱…
是谁跟你说不管执行的?&br&听过80/20么?&br&一下子都让你执行到位了,咨询公司的下一单业务从哪来?&br&&b&做战略咨询的,要尽量保证使客户在非致命的方向上付出80%,在能有产出的地方付出20%。&br&这样,才能获得长期、可控的客户业绩增长,并保证自己的客户跟自己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自身的业绩。&/b&&br&&br&咨询同行竞争怎么办?你真以为拿个ppt来说上几个小时就能拿下一大单咨询业务?&br&&br&执行方面有好的书么?还真没看过哪家公司的执行力是靠看书来提升的。&br&员工自身的动力,公司提供的激励和压力,身边同事的竞争,都能促进执行力的提高。但是执行力还不够怎么办?那是因为pdca没有做到位或管理的头子不给力。&br&执行力长时间得不到提高,成绩出不来,board的做法就是换几个cxo,来把pdca给执行到位。&br&&br&——————以下内容于第一(总第1)次修改——————&br&&br&题主让我认真读题,于是,给题主的补充回答如下:&br&&br&再看了遍题目,bcg,贝恩没有直接接触,我就不好说了。Mc家的战略咨询业务,是会尽可能的留人下来监控战略执行的,不然下一步的业务容易受阻。&br&&br&可能你绝大部分的样本,和我的绝大部分的样本有偏差。&br&我
见过的不少小的咨询公司(这些公司是我的样本,接触的大约有13到14家吧),都希望能够留个2到3人的小团队在客户方配合实施战略。但是客户方很多时
候,不愿意让他们的人留在自己公司。因为很多客户方在执行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私人考虑(常见的就是,咨询业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为了打击公司中的
敌对派系。或者,分担自己的决策风险,向board或上司证明决策是经过咨询的,出了问题不能怪自己)。&br&&br&Mc他们家的名声还有与客户的私人利益关系,让他们比较容易让自己的成员留在客户方监控执行。(但他们通常会否认这点,他们常用的说辞是“客户回访”,而不是”留驻执行“)。&br&&br&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不让这样咨询公司留人的客户公司,在我的世界里还真是主流。&br&所以,你若认为我跑题,那先看下,我们所说的 “绝大部分咨询公司”的对应样本,是不是交集太少。
&br&&br&额外再补充:&b&不论多么高大上的公司,只要公司的规模越大,内部的人事斗争就越激烈,这点放之四海皆准。随着人事斗争的发展,到了高级阶段,通常就是咨询公司出马了。&/b&关于咨询公司执行力的表现,我认为应该这么说:&br&&b&1、一流的咨询公司,帮助企业主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抑制人事斗争的频率和强度(避免罢工、核心团队出走等)。&br&2、二流的咨询公司,帮助企业部门头子铲除部门内部的刺头,把过错赖给敌对部门。&/b&&br&3、三流的咨询公司,各有各的三流法。&br&&u&&br&只要不是三流的咨询公司或三流的咨询客户,其实执行力都不太需要担心,只要利益一致,把雷给铲了,大家的表现真不会太差。&/u&&br&&br&而要命的是,很多咨询顾问,一下要这个部门做这个,一下要另一个部门学点新技术,完全不知道部门间或部门内部的决定性阻力。然后就喊,客户的执行力不行啊,可爷的战略杠杠的。就算你是这家公司的大老板,底下的员工真不一定会听你的,何况只是外部的顾问。&br&&br&所以:&b&绝大多数的咨询业务的本质,和绝大多数的咨询顾问想的、做的都不一样。&/b&&br&你能提供的,和客户想要的,真心不是同一件事。&br&你想解决的(你所学的知识所能解决的),是企业的利益问题。&br&而客户方,是想要你解决部门(员工)的利益问题。&br&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就必须做到长期的利益一致。&br&&br&&b&另,题主要执行的案例,这里给一个我06年做的,牵扯人数最多的(因为利益和人情关系,所以名称什么的我会有所变动):&/b&&br&&br&&u&业务:&/u&负责某一公司、销售部门、原销售咨询转业务流程管理的咨询业务。&br&&u&背景:&/u&公司的主打龙头产品,品质、销量长期都不错,但近3年,出货量没有增长,销售额却一直小幅度下降,利润也持续下降。老板认为是销售部老大偷黑钱的问题,就换了个亲信去当销售部的头,其亲信也是销售出身,在其公司做销售,但人品好,做了2年销售,因为业绩保持中上水准的同时,从不乱报销的行为,让老板认为可信,便调到身边做助理。这亲信到销售部门后,销售情况还是没有改善,期间又陆续换了2个老销售,仍是无果。持续1年后,本人作为咨询顾问出场。&br&&u&咨询流程:&/u&&br&&b&第一步:咨询提问三板斧:是产品问题,还是行业问题,或者是人事问题?&/b&&br&&b&&br&第二步:老板请咨询公司的真正意图是什么?&/b&&br&&br&通过客户需求的调查,排除了产品问题。行业发展上,竞争对手的销售额上涨的速度还真挺让老板眼红的。还能说啥,肯定是人事问题无疑了。&br&&br&老板的真实意图:行业的发展对比自己公司的业绩,让老板纠结。在我之前,老板认为销售上不去的原因有2:1、销售方案不够好,不够创新;2、销售人员不给力,销售技能不够好。为此,老板请过数家咨询公司,出过好几个销售方案,做过多次销售流程培训。甚至考虑到黑钱的问题,开掉了原销售头子。结果全部的付出都打了水漂。现在,老板的意图转换为:了解导致销售额无法提高的真正原因。&br&&br&&b&第三步:释疑。&/b&&br&1、拉出公司和竞争对手最近4年的销售方案、提成方案进行比对。结果大家都差不多。排除销售方案的原因。&br&2、拉出公司和竞争对手最近4年的招聘情况,大家的工资、福利都差不多。走访了五、六家代理和客户进行了解,得知双方水平也差不多。排除销售人员水平低的原因。&br&&b&&br&第四步:发现企业内因。&/b&&br&以假名,假简历卧底进公司的销售部。&br&陪同老销售拜访客户,配合代理做销售方案等常规事务。对于销售员工来说,工作任务量可以说是满负荷运作了。一天到晚得跑3到4个客户做关系维护,晚上还得约意向客户出来谈方案,一周还得出差一趟配合外地的销售或代理做业绩。整个的销售过程,以我的角度看,确实做得不错。&br&现在换我找不到原因,该我纠结了。&br&&br&基本每个销售都是满负荷在做。所以哪怕业绩不上涨,大家的工资都还算很可观。&br&上升通道没有形成,所以大家献策的意愿也不高。&br&&br&我通过老板处,拿到了人事档案,果然,这家企业已经4年多没有新销售能留下了。只有出,没有进。而老板也认为公司需要的是销售精英策略,而不是人海销售策略。&br&&br&&br&&b&销售额 = 平均每人销售量 * 销售人员。&/b&&br&&br&这个公式没几个人见过吧?我也是因为这坑爹公司才发明的。&br&&br&很快,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发工资的前一天,我被人事经理以没有业绩为由给扫地出门,哪怕业务部的头子(老板亲信)和业务部负责带我入门的老销售求情,我还是被扫地出门。到了结工资时,又以常不在公司内,考勤不合格为由,扣了我几百。财务部经理以试用期为由,推迟了1周才给我发放工资。&br&&br&被辞退当天,我请了在公司本市工作的十来个销售吃饭(不包括老板亲信,即现销售老大)。这时,他们的话匣子正式打开。每个销售都知道是人手不足,而导致无法覆盖更多的区域和客户,而且也明确知道人事部经理拼命的要控制销售部的人数(估计怕销售部门大了,容易跟人事部争权之类的心理),财务部的经理,也是尽量为难销售部的事项(报销流程琐碎,部门经费给得最少)。&br&&br&至此,&b&企业内因有3:人手不够而导致开工不足,老板的认识误区耽误企业发展(这点不能和老板说),内部争权。&/b&&br&&br&&b&第五步:高大上的ppt呈报我的上司,经批准后递交客户方老板。&/b&&br&&br&到这里,销售咨询的咨询任务完成。客户老板认可该咨询。于是给我带来下一单业务(不影响公司业务稳定为前提进行业务流程改革)&br&我方咨询公司以另一咨询师到客户方公司去,发起业务部门改革&br&1、是扩招员工,饶过人事部,相当于把人事部的主要职能之一架空。&br&2、以人事部招聘不利,挪开人事部的老大。&br&3、以人事部工作混乱为由,仅留2个初来的人事实习生(方便部门重新组建)。&br&4、让业务部门以财务部工作效率低为由进行投诉(发工资拖延,审批拖拉等实际情况),开除财务部的经理。&br&5、老板的老婆空降财务部(这时候不信老婆信谁?而且没有资本运作的公司,财务其实很简单,不惹事,不犯法就行)&br&6、业务部由于人手充足,老销售带新人后,新人的销售业绩有1%到3%的提成给到老销售,所以新人的上手速度还可以。销售额开始增长。&br&7、公司部门间的摩擦最小化,公司老板非常开心。又来了2单后续业务:财务部和人事部的标准化运作。&br&8、再后来,销售额进步太快导致赊账款激增,业务部开始过分干涉其他部门的运作等问题,又带了2单新的业务。&br&&br&看到这里,能理解什么是执行了么?&b&&br&客户的执行力取决于客户公司内部的阻力大小。&/b&&br&&br&&b&能知道我在整个咨询过程当中做得最满意的2个部分在哪不?&/b&&br&1、咨询前期不在客户公司露面,只和老板接触。以保证后面得以卧底。(据我所知,还有一大堆的咨询顾问是大摇大摆的去客户公司,比老板还有老板架势。)切记,顾问是去解决问题的,不是去摆高大上的。&br&2、我在客户公司卧底业务部时,真是把自己当业务员在干的。被开除后,请了公司当地的销售吃散伙饭。演戏必须演全套。之前销售部里不能说的话,在那种情况下,全部都能说。而且真实性最高。&br&&b&而其他的业务步骤,不是说不重要,但是那些只能是基本功。&br&而你若无法得知客户的真实需求以及客户的真实矛盾,你有九阳神功也是白搭的。&/b&&br&&br&&br&——————以下内容于第一(总第2)次修改——————&br&&br&@rock张 的回答其实挺不错的,挺典型的。研究许久,思考再三后,觉得可以聊下其公司的方案为何卖不出去,以及若我负责该咨询业务,我怎么个做法。&br&&b&他的回答中,认为导致失败的第2个原因是“削弱部门势力”,其实这个原因应该摆第一位。但其排序,其实还是反应了其对事务重要性排序的能力有待提高。&/b&&br&&br&要知道其方案为何会失败,需要了解3点:&br&1、客户公司的直接需求是什么?&br&客户希望能提升整体渠道的管理能力,就是RTM。其&b&潜台词就是要增加部门在公司里面的影响力&/b&。&br&2、为什么需要请管理咨询公司?&br&客户难道不知道要怎么做么?客户肯定知道。那为什么要请你呢?&br&第一个原因比较明显,客户不方便在公司内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必须把咨询公司当枪使。&br&而隐藏的第二个原因,这里就是考验信息挖掘能力的地方了。我个人认为,&b&从最悲观的角度来看,也从公司聘请咨询公司的时间来看,该部门的头子,可能是新官上任,甚至其上司,也同样是新官上任。&/b&&br&&u&这样的背景分析,有助于咨询师明确自己在此次咨询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u&&br&3、这就引导出需要了解的第3点:客户个人的真实的、致命的需求是什么?&br&我假设我是此业务的咨询师,那么我的判断入下:&br&1、客户新官上任,其致命的需求就是在新部门立稳脚跟。&br&2、要在新部门立足,需要做到3点:a、带来部门福利,b、增加自己对部门的控制力,c、增加公司给该部门的资源(重视度)&br&3、&b&把提高部门管理能力(咨询业务)作为实现客户需求的通道。&/b&&br&&br&秉持着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下面带来次优的解决方案(最优解要大钱的好吧)。&br&1、搜索证据来证明该部门的薪酬福利缺乏竞争力,导致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带来部门福利)&br&2、搜索证据来证明该部门的工作任务过重,需要增加人手(方便客户安插亲信,增强对部门的控制力)&br&3、搜索证据来证明该部门缺乏必要的工作资源(索要资源以获得公司注意)&br&ps:哪怕该部门头子不是新官上任,这么大福利的咨询建议,他也必然会接受。除非公司就是他家开的。&br&&br&做到了这3点,第1份咨询合同(以满足部门头子的需求为主)就可以开始确定项目了。&br&1、你要帮他做福利规划,确保福利增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方案不超过公司预算。(例如你要调用同行资源,比如让当猎头的朋友,打电话去他们部门,尝试着高薪水挖人。以证明他们的福利不够)&br&2、你要帮他做招聘,让他推荐理想的名单。你再为名单里的人想办法加分,以助其通过人资部,方便他安插亲信。&br&3、最后,你得证明他们目前的工作是不理想的,而不理想的原因是(具体是什么可以和部门头子商量)公司给的资源和公司的重视度不够。&br&&br&这样,第1份咨询业务就算是完美结束。&br&&br&我在第1份业务中挖的坑能看的出来不?&br&&b&&br&我只解决了个人需求,没有解决企业需求。这种情况,通常会给我带来第2份咨询业务(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主)。提高部门的管理能力。&/b&&br&&br&1、在此业务中,加入it化(原答案中的方法)。这时候,若部门头子是新官,那么适用新的软件和学习旧有软件,对其成本是一样的。他没道理拒绝。这时,你的it方案就能以高附加值的方式出现。附加值见第2条。&br&2、若部门内部有人抵触,则方便他发现内部的刺头,先前招进来的员工则可防止部门停工,客户可以铲除异己啊。铲除完还能继续安插亲信啊。谁都挡不住啊。&br&3、你得保证你前面的it化真的要起作用啊。不然大家都难看啊。&br&&br&到这里,第2份咨询业务照样完美收工。同样继续埋坑在里面(部门对公司的影响力还未实现)。只要我高兴,第3份咨询业务我还能继续埋(考虑到经销商对新团队的适应和反弹)。对待这么个客户,只要你能确保你的it方案是可靠的,拿下4份咨询业务还是可以的。当然,你方案中的阉割团队和什么外包的就不要想了。不是生死存亡之秋,谁会这么干的?&br&&br&为什么偏偏是这么个业务顺序呢?因为这样的顺序能保证客户喜欢跟你玩下去(win-win)。而不是玩完你,一脚把你踹了(客户赢,你失去对客户的控制能力)。&br&&br&所以,不知道你能否明白,儿童杯和世界杯的踢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连观众都是不一样的。&br&&br&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其方案为什么失败:&br&1、若客户采用了你之前的方案,那客户根本就是no zuo no die.&br&2、你到现在还把对客户带来的致命打击作为方案落选的第2个因素,你也是no zuo no die啊,因为你没有把客户的职业生涯利益作为方案的第一考虑因素。&br&3、你公司的方案的可执行性,还不够水平能够放咨询师到企业客户中做辅助执行。&br&4、一单就死的业务,后续的业务发展堪忧。&br&&br&最后,其实你的方案还是很好的。我要是老板,我会愿意采用。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可改进空间比较大。&br&但是当你的方案面对的是大公司、职业经理人,通常会失效。因为他们在保障公司利益之前,必须先保障自身利益。而大公司的亏损,顶多就是亏股民的钱。真心没几个人有那资格去替股民操心。&br&&br&——————以下内容于第一次(总第3)修改——————&br&&br&出门玩了一天,路上用手机就有看到不少回复和点赞等,尤其是关注我的人数超过我关注的人数,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我承认这很可耻)。现在占坑,天亮、我睡醒吃饱后,会放真正的干货。&br&&br&&p&——————以下内容于第二次(总第4)修改——————&/p&&br&&p&首先,工整的回答题主的问题。&/p&&p&问1、咨询公司只制定战略而不管执行?&/p&&p&答:不少咨询公司公司也想管执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以客户通常不愿意让咨询公司介入执行。&/p&&p&问2:有哪些优秀的系统性战略执行方法呢?&/p&&p&答:只有政治和军事方面才存在系统性的战略。其他的所谓战略,从政治或军事角度来看,都只能称作临时战术。例如,美国的政治和军事总体执行,几乎都是优秀的系统性战略执行方法。&/p&&p&问3:有执行方面的好书吗?&/p&&p&答:就我目前所见,没有。我遇过的关于执行力问题的咨询业务,全部都是内部阻力导致的无法执行。所以,一本不涉及摆平内部阻力的书,算不得执行力的好书。&/p&&p&问4:执行案例分享。&/p&&p&答:我前面已经分享过2个。但是由于题主关心的是战略的执行,而我在前面的2个案例,完全是小规模战术,属于完全刻意的误导,所以,下面我在下面的干货时间,再爆1个类战略类的干货和1个高度战略含量的干货。&/p&&p&干货时间:&/p&&br&&p&&b&干货1、关于我回答这个问题采用了何种战略思路(分析和执行)。&/b&&/p&&br&&p&首先,在我回答之前,已经有人以一案例回答了该问题。此回答具备衬托我回答的功能。所以,我在做出第一次回答之前,我已经把(总第2)的回答做出来了。而我的(总第1)的回答,就必须挖好坑,让我的(总第2)能成为其关键补充。但是,我的回答,必须避开题主关于战略执行的疑问。此为挖大坑,可以引出我现在的这次回答。&/p&&br&&p&称之为战略,是因为我前面的2个小战术、完全不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只是刻意的通过小案例,把整个问题给带偏,转移提问者的注意力。而提问者会以为有所收获,而实质上,问题并没有解决(我并没有回答问题2:战略执行的方法)。而在此同时,只要我高兴,我就可以任意的把该问题引导到任何我希望的方向上。只要我不回答现在这个结果,中间过程中,还可以再引申出更多的回答(咨询业务连环套)。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我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总第2)的回答中,多挖几个坑而已。&/p&&p&&b&这种完全隐藏战略目的,过程中设置多重诱敌操作,全程具有高度可控性的安排,才勉强够格可以称为“战略”。&/b&&/p&&p&&此处应该有掌声& &br&&/p&&br&&br&&p&所以,如果不能看出我这种回答(战略)的模式,那还真不是个合格的战略咨询顾问。&/p&&p&那么,什么才是战略执行的方法呢?&/p&&p&一切计划,都必须基于人类思维漏洞的出现规律,做到:&/p&&p&1、
设定目标;&/p&&p&2、
了解现状;&/p&&p&3、
预判敌方行动;&/p&&p&4、
提前准备烟雾弹以迷惑敌方;&/p&&p&5、
以最合适的方式(任意能让我高兴的方式),宰杀敌方。&/p&&p&这会导致:你以为你所拥有的,其实不过是我故意的疏忽。&/p&&p&所以,题主可以看下我们之间的互动,是不是完全符合呢?&/p&&br&&p&&b&干货2、什么才是战略?——以美剧《纸牌屋》的严重逻辑错误说起&/b&&/p&&br&&p&在正式开说之前,有人能看出我的干货1是为了铺陈干货2而挖了个坑?同时又留个坑,方便哪天我心情好再来更新?&/p&&p&纸牌屋播了2季。网上的一大片讨论,大都是围绕着Frank 和他老婆 Claire有多么的聪明之类。&/p&&p&但我个人关心的却是富商Raymond和总统Walker。他们的疑点太多了。而Frank和Claire,实在只能是抖机灵的小聪明,君不见,他们夫妻俩在2季中,每次都是擦边球过关。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天天都要照顾自己那永远擦不干净的屁股,实在是智商捉鸡。(我当然不会在这里摆证据,我又不是来拉仇恨的。不过他的屁股要是擦干净了,剧情还真没啥好发展的。)&/p&&p&Raymond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呢?通过控制政府高层,以获得政策方面的优势,得以拓展事业,同时加强对政府的影响力。而政府的最高权力在哪呢?我个人肤浅的认为是:总统。&/p&&p&只要Walker听话,那么扶持Walker当总统,必然是风险最小的投资。&/p&&p&那么Raymond会怎么让总统听话呢?&/p&&p&私以为:Raymond以其丰富的阅历,可以很轻松的判断出Walker所处的人生境界,并预估其可能会遇到的困扰。在困扰还未扩大时,以其广泛的资源,消除困扰。在Walker稍有权力之时,通过他人来暗示Walker的困扰得以解决,全靠Raymond暗中相助。这时,经历过些许波折的Walker,定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无力感,自己的能力无法掌控相对应的权力。而为了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力,Walker必然会对Raymond言听计从。且Raymond亦师亦友的身份,则很容易让Walker忽略Raymond的真实战略意图。所以,Raymond保持亦师亦友的身份,是执行此战略的最核心部分(完全隐藏真实的战略意图,以方便过程中各种战术的使用,而Raymond确实做到了)。&/p&&p&辅助参考:“男女交往中,男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中我的回答。(好吧,我承认这种自我推销的手法太低级了,但其泡妞原理和Raymond操控Walker的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涨百分之10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