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把下面两家客户饭店客户订单表银行卡号填错,导致A把钱汇到B的银行卡里

毛兴武说起李哥时,脸上写满了无奈。重庆晨报记者 李斌 摄
1.为何手机银行里有两个杨杰?
毛先生两年前曾帮同事给其朋友打过300元,而同事的朋友正好就叫杨杰。同时,手机银行会自动存储汇款对象,因此毛先生的手机银行里就有了两个杨杰。
2.为何他会手抖汇错款?
毛先生根本就忘了曾经给另外一个杨杰汇过款,也就忘了再去核对下对方的银行卡号。
3.为何1个月钱都要不回来?
毛先生无法得知那个陌生人杨杰的联系方式,整个索款过程都是经过他曾经的同事——“李哥”在进行。在索要好处费后,“李哥”却一直拒绝将杨杰真实信息告知毛先生。
展开剩余90%
手机银行汇款联系人里有两个杨杰,毛先生一时大意汇错了9000多元,现在人联系不上钱也要不回来
重庆晨报记者 周杨 报道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直接用手机APP来转账。这下不用专门走一趟,也不用排队了,确实方便不少。但是手机银行转账真的就万无一失吗?这不,毛先生近日就因为用手机转账弄得他焦头烂额。
原来,毛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转了9000多元给一名叫“杨杰”的朋友,没想到一时大意把钱汇给了另一个“杨杰”。现在,由于始终联系不上对方,毛先生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只能希望杨杰能在看到报道后主动归还,毕竟这9000多元已经是他店里半年的收入了。
汇了款朋友迟迟没收到
26岁的毛兴武在大渡口步行街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5日傍晚7点,他在江北五里店的家里,通过手机银行给朋友杨杰汇了9080元,这笔钱是他年前找杨杰借来用作进货用的。
汇款前几分钟,毛兴武还给杨杰打去电话,通知对方汇款一事。“差不多过了5分钟,我打电话给杨杰确认,可他却表示并没收到。”毛兴武说,“我当时一下就蒙了,又查看了下手机,上面显示的是交易成功。”
为了向朋友证实自己没有说谎,毛兴武还把手机交易的记录截图,通过微信发送给朋友看。很快,朋友就回复了消息:银行账号错了!这让毛兴武一头雾水,他只有这一个名叫杨杰的朋友,以前也曾给对方汇过款,怎么这一次出错了呢?
另外一个杨杰到底是谁
毛兴武赶紧重新核对朋友的银行卡号,结果汇款过去的卡号真不是他的。那另一个“杨杰”是谁?手机银行上又怎么会存有对方的银行账号?为弄清情况,毛兴武接连给朋友打去电话,可把所有人问了个遍,还是一无所获。
那一宿,毛兴武彻夜未眠,脑海里一直在寻找这个陌生的“杨杰”,可就是理不出个头绪来。直到第二天,他手机上存有的一个短信通知才让他恍然大悟。
曾帮同事给杨杰汇过300元
“现在许多人都办理了银行短信通知,汇款后,收款人和汇款人手机上都会接收到短信提示。”毛兴武说,就在他手机里存有的短信里,除了有那个陌生的“杨杰”,还有一个180开头的手机号码。这让他一下想起,该号码属于以前的一名同事,尽管他不认识这位“杨杰”,但自己曾受前同事之托,给该银行账户汇过款。
2013年,那时毛兴武还在渝中区上清寺的一家月饼公司上班。在那里,他结识了一名姓李的同事,该同事40多岁,毛兴武习惯喊对方“李哥”。有一天,“李哥”找毛兴武借300元救急,让他把钱汇到自己一个叫“杨杰”的朋友的银行卡里。当时,为了证明自己汇了款,毛兴武还特意在手机银行短信通知一栏里留下“李哥”手机,让对方能第一时间看到汇款信息。就这样,手机银行里保存下了这个“杨杰”的银行账号。
前同事竟然索要好处费
在月饼公司打完短工后,离开的毛兴武也与“李哥”断了联系。“当时答应帮忙,也是想到同事一场,况且钱不算多。”事情终于找到突破口,汇错的钱要回来其实也简单,只要先联系到“李哥”,通过“李哥”再联系到这个“杨杰”,这样汇错的9080元不就找回来了吗?
然而,有时事情往往越想得美好,失望也就越大。毛兴武很快联系上了“李哥”,最初接通电话讲明情况后,对方却称,毛兴武打错了。7日,毛兴武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问他“想不想要回这笔钱”,虽然是个陌生号码,但他一下就听出了是“李哥”的声音。
“李哥”表示,“如果想要回这笔钱,你懂的”。毛兴武当即答应,只要能把钱要回来,愿意拿出当中1000元作为酬谢。随后,“李哥”让他等电话。
等了20多天迟迟不现身
又过了几天,“李哥”给毛兴武回话表示“杨杰”已经联系上,只不过对方不在重庆,银行卡也丢了,需要挂失补办,得再等1-2个星期。毛兴武随后向“李哥”要“杨杰”电话,希望能约对方当面谈,可“李哥”以各种理由推辞。
这一等20多天过去,“李哥”迟迟不愿意透露“杨杰”的信息。其间,毛兴武也到派出所求助,民警表示,因为是他疏忽汇错款,并没涉及诈骗,此事无法立案,派出所只能从中协调。
“银行也打过电话,但杨杰手机关机了。”因为涉及顾客隐私,银行方面也不方便给毛兴武透露更多的顾客信息,他本想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可连“杨杰”住在哪里都不知道,根本无法起诉对方。
先还了5000元钱给朋友
钱到底能不能要回来,毛兴武心里没底。这段时间,他因为这事一直没能休息好,即使人在店里,常常还会走神。毛兴武说,汇错款的确是自己的失误,当初如果核实下账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麻烦,更让他没想到这名以前的同事“李哥”,会在这个时候为难自己。
毛兴武开服装店有1年多时间,店里进出货都靠他一个人,每天十分辛苦。除掉门面租金,店里每月利润有元左右,这9080元,相当于店里近半年收入。
让毛兴武感到欣慰的是,好友杨杰在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催他还款。“我的朋友杨杰也是打工的,都不容易。”后来,毛兴武还是东拼西凑地先还了对方5000元。
李哥:“不关我的事”
昨日下午,重庆晨报记者根据毛兴武提供的电话,联系上了“李哥”,听明来意后,对方说“不关我的事”,就匆忙挂断电话。后来,记者再次拨打“李哥”电话,他仍以“不晓得情况”为由挂断。
毛兴武说,他也算是帮助过“李哥”,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毕竟同事一场,没想到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对方却如此不配合,这让他十分寒心。
律师:“杨杰”属不当得利
就此事,重庆晨报记者咨询了重庆森达律师事务所贺天强律师,他表示,毛先生这种情况,收款人只要拿不出合法的证据,就是属于不当得利,毛先生有权让对方返还。
但毛先生必须拿出汇款的凭证,如果对方不予归还,可以通过派出所或银行查询收款人的地址等具体信息,从而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款。
汇款还是要看清账号
据了解,市民通过手机银行汇款时,有的银行会自动保存汇款账号,有的则会跳出“是否保存账号”的提示,这样也是为了方便客户下次汇款。
即使汇款账户中出现同名同姓的,因为开户时账号是不同的,在人名下方会出现不同的银行账号,所以,市民在用手机汇款时,切记要留意银行账号,以免出现像毛先生这种汇错款的情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诈骗案被河南警方破解
只要知道任意一张银行卡的开卡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就能将该卡内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看到网上的这则广告,很多网友虽满是疑虑,却还是动心了。在买了测试软件,经“孙老师”指导操作后,很多网友的疑虑立马消除了——测试卡中的15元果真转到了指定账户。自此,该网友也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近日,由新乡县公安局侦查的全国首例“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网络诈骗案已移交检察机关。犯罪嫌疑人3个月内骗取36万余元,被骗者涉及全国9个省市的近千人。目前,犯罪嫌疑人郝某被移交新乡县检察院起诉。
“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疑似利用银行系统漏洞盗转资金
2015年5月份,新乡网监技侦支队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网上化名“孙老师”在QQ群中公开销售能够侵入银行系统、非法获取他人储蓄卡内现金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声称只要知道任意一张银行卡的开卡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就能将该卡内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这则广告立即引起民警的警觉,民警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网上侦查,并花费100元购买了“超级网银任意转账”测试软件。按照“孙老师”的要求进行网上操作,民警发现测试用的A银行卡中15元资金确实被转到指定B银行卡账户中。经过分析推测,嫌疑人疑似使用银行系统的某种漏洞盗转银行卡中的资金,如果该漏洞真实存在,那么社会危害性极大,谁能保证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不被泄露?犯罪嫌疑人新型的作案方式向新乡警方提出挑战,怎样抓获嫌疑人保障银行卡储蓄用户的资金安全成为新乡网警的首要任务。新乡警方根据前期掌握的证据,指定由新乡县公安局以入侵银行系统对此立案侦查。
警方调查测试排除漏洞牵出网络诈骗案
新乡县公安局局长鲁战勇立即抽调网监、刑侦等警种成立由副局长王玉宝任专案组组长、网监大队大队长郭春雨任副组长的专案组,对此案缜密调查。专案组民警首先调查了民警测试所用银行卡的两家商业银行,确认了两家银行方面不存在威胁银行卡储蓄用户资金安全的技术漏洞。那么民警测试所用A银行卡中的15元钱到哪里去了?B银行卡中的15元钱从哪里来?“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是
否具有嫌疑人所称的无需密码银行卡转账功能?专案组决定同时开展网上侦查、落地查证,明确案件性质。
通过多方网上侦查,新乡网警发现有网民在QQ群聊天时透露自己花几千元购买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并不能用,由于其在购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时动机不纯,不敢报案,只有选择吃闷亏在网上发帖。落地查证民警多方查找网上虚拟的受害人,仔细询问受害人购买软件的过程。种种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是以“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为诱饵,骗取网民购买获取不义之财实施网络诈骗。
专案组立即调整侦查方向,对网上的受害人进行调查。由于网络世界虚拟性、广泛性,2015年以来,专案组民警历时10个月先后分赴浙江、福建、江西、北京、安徽、上海、湖南、湖北、河北等地对受害人进行调查取证。警方通过对受害人的银行交易记录和网上银行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发现,受害人购买软件将款汇入不同的银行卡,而收款的银行卡申请人并不具备作案条件。民警又查阅近万条交易明细,一条条仔细分析,抽丝剥茧,各种证据表明,和这些不同收款的银行卡申请人有交叉联系的郝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真相浮出水面“转走”的钱买成了理财产品
日,犯罪嫌疑人郝某在平顶山被新乡警方抓获。随着案件的进一步调查,所谓的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2015年初,犯罪嫌疑人郝某在网上理财时发现,只要知道任意一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用姓名和身份证号授权,就能将对应的银行卡资金转出购买某银行旗下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理财类产品。聪明的郝某决定利用这一点实施网络诈骗捞取不义之财。
郝某先是租赁北京某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网络空间搭建一个用于存储受害人信息的数据库,制作了
一个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这样当受害人在测试软件时,郝某在数据库后台能看到测试人员在软件显示的页面上填的银行信息。然后郝某以虚拟身份“孙老师”在网上以100元(单次测试版,只能转100元以下)、5800元(正式版)的价格公开销售能够入侵银行网络系统的软件(超级网银任意转账)。当受害人以100元单次购买测试版自己测试转账时(单次测试版,只能转100元以下),郝某通过查后台的数据,然后将受害人A卡内的资金购买成理财产品,然后将自己银行卡里资金转到受害人测试的B卡内(测试用的A卡上的钱实际被郝某在后台转账购买理财产品,郝某自己银行卡里转账给B卡的资金来源于受害人购买测试版的100元钱,由于测试转账款少于100元,保证郝某稳赚不赔)。从A卡转账到B卡成功立竿见影的效果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继续购买5800元正式版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受害人汇款5800元购买正式版后,发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并不能转账,郝某又以需要将此软件绑定电脑、远程操作、开通银行通道等理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汇款,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后,将受害人QQ拉黑。由于购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的受害人动机不纯,所以受骗后只能甘心吃哑巴亏,无形中助长了疯狂作案并屡屡得手。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务必增强使用银行卡的防范意识,重视银行卡卡面信息的保密性,切勿同时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信网上的“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技术,发现银行卡短信与自己的消费不符时,应立即向银行客服反映并及时报警。
(来源:大豫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骗子假装网购受阻 故意输错账号骗淘宝店主垫钱
短信提示“钱正转账”,店主误为“转账成功”
浙江在线03月13日讯
前段时间,女神汤唯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21万余元人民币的事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
  上当是因为女神单纯吗?也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骗子手段实在太&高明&了。
  前天,嘉兴警方破获了一起跨省诈骗案,抓捕了10名犯罪嫌疑人,他们骗钱的手段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谎称无法充值支付宝
  要求店主帮忙协助转账
  杨女士是嘉兴的一家淘宝店店主,专卖毛衣。
  1月4日,一个&买家&在网上联系上她,表示想要批发2万元的毛衣。
  谈好数量、货物费用、运费后,&买家&向杨女士表示,&我的支付宝账户没钱,财务说,公司的银行卡转不了支付宝,可不可以给你汇款,你收到钱后,再转给我们支付宝,我再来拍。&
  杨女士想,反正是到账发货,自己也不吃亏,就答应了。对方要了杨女士的银行卡号和户名,还要了手机号,说是汇款成功后,银行会有短信通知。
  骗子假装买家在店铺挑选商品,并以公司银行卡无法转账支付宝为由,要求卖家帮忙用银行卡充值支付宝来支付订单,即&买家&先通过银行卡对银行卡转账给卖家,卖家收到银行打款通知短信后再将款项通过支付宝打回给&买家&。通常卖家会认为自己不吃亏,又可促进订单完成,大都会同意。
  故意输错账号导致转账失败
  利用银行短信欺骗粗心卖家
  5分钟后,&买家&提醒已经汇款了,让杨女士看下短信。
  杨女士的手机果然响了,确实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一共10条。她看了看,卡号末4位数没错,汇款总数也没错。
  杨女士以为2万元到账了,没仔细想,就往对方的支付宝账户里划了2万。
  谁知钱一划过去,对方就不理她了。杨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上当了。
  上网上银行一查,这2万元根本就没到账。
  为什么银行短信发过来了,但钱却没到账呢?
  嘉兴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网警大队的民警仔细看了短信,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短信原文是这样的:&XXX与日XX时向您尾号数为XXXX的中国工商银行账户发起人民币2000.00元汇款,请核实资金是否入账。本短信不作为入账凭证。【中国银行】&
  民警解释,骗子在网银转账时,故意输错了杨女士卡号的其中几个数字,短信在转账发起时,已经发送到杨女士的手机上,但银行端审核时,会发现收款人姓名和卡号不一致,导致转账不成功。
  民警说,骗子收到钱后,马上会提取转移,当杨女士发现问题后,已经来不及了。
  整个骗局中,其实最终卖家都收不到钱,因为骗子在网银转账时,会故意输错收款人账号,导致银行端收款人姓名和卡号不一致转账不成功。
  卖家收到的银行端短信中标明:&本短信不作为入账凭证&是因为银行端转账存在一个审核过程,转账的提示短信在转账发起的时候就已发送到卖家手机上,让卖家误信款项已经到账,故通过支付宝转账给了骗子。
  涉案百余起,金额超50万
  3月7日,嘉兴警方根据调查,最终在黑龙江省尚志市某旅馆和某小区内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电脑13台,现金1万余元。
  这是一个有组织、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有人负责注册支付宝账号、有人负责寻找诈骗目标,有人负责操作银行网银,还有人负责取现。据初步调查,这个诈骗团伙的受害对象涉及10余个省份,涉案百余起,金额超50多万。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种诈骗手段的迷惑性究竟有多大,记者做了个实验&&
  针对这种新的诈骗手段,记者昨天专门做了一次实验,看看它的迷惑性究竟有多大?
  按照骗子交代的诈骗手法,我们首先准备了两张绑定了手机的银行卡,一张工商银行卡,另一张农业银行卡,在两张卡之间实施跨行转账。
把钱按照错误的账号汇出后,对方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银行的短信
  填账号时故意少写了一位数
  钱汇出后,果然收到银行短信
  昨天下午4点06分,记者从工行卡转账10元钱到农行卡,在填写收款人信息时,故意将账户少写了一位数,同时开启&短信通知&功能,输入收款人的手机号码。
  资料填写完毕后点击确认,页面提示,交易成功。几秒钟后,绑定工行卡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提示,显示工行卡上已经支出了10元。
  而绑定农行卡的另一部手机却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XXX(指汇款人姓名)已于3月12日从工行向尾号为XXXXX的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和平支行账户汇入10元,如汇款信息有误,银行将退回处理。【工商银行】
  (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这些被骗的淘宝卖家,一定是看到了这样的短信,于是认为钱已经到了自己的账户。接着,就将自己账户里的钱直接又划转到了骗子提供的支付宝账户里。
  可是这些淘宝卖家万万没想到,他们收到的那条短信,其实是骗子在汇款时,故意开启的&短信通知&功能,而短信中提到的银行账号&收款人账号&,也是错误的,可能是少了一位数,或者错了一位数,但是,谁又会去仔细留意这其中细微的差错呢?)
  下午4点38分,记者的工行卡上又收到了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卡12日16:37收入10元&。(这笔钱,就是4点06分转给农行卡的10元钱,因为信息填写有误,被退了回来。这些骗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除了故意输错收款人账号,记者还尝试在正确输入账号的前提下,故意输错收款人姓名,汇出的钱同样在一段时间后被退回。
  (那么,怎样的短信提示,才能证明你的账户里真的收到了这笔钱呢?记者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从工行卡转10元到农行卡,收到的短信提示是:您的卡XXXX在3月12日16时58分转入:10.00,交易后余额为XXXX【农行】)
  骗子利用的是跨行转账时间差
  最保险的做法是主动查询账户
  以上,我们实验的是跨行转账,那么同一家银行不同账户间转账,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记者实验发现,同一家银行转账,不管是收款账户错误还是账号错误,都会直接提示&信息错误&而转账不成功。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一家银行不同账户间的转账,因为银行系统中有客户的资料,一旦信息比对有误,系统就不会认可这笔业务。
  跨行转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是因为,银行之间的客户资料不可能联网共享,所以信息比对只能依靠收款方所在的银行。比如,钱从A银行转到B银行后,B银行会核实收款人的账号和姓名等信息,一旦其中有差错,这笔钱就会退还给A银行,之后,A银行又会退还到汇款人的卡中。这里面,有个时间差,也正是骗子所利用的&漏洞&。
  这位人士提醒,账户是否收到钱,不能仅仅依靠手机短信的信息,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直接登录网银,或者去ATM机、银行柜台查询。
李雯婧 黄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内幕揭秘:“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骗局
只要知道任意一张银行卡的开卡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就能将该卡内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看到网上的这则广告,很多网友虽满是疑虑,却还是动心了。在买了测试软件,经“孙老师”指导操作后,很多网友的疑虑立马消除了——测试卡中的15元果真转到了指定账户。自此,该网友也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近日,由新乡县公安局侦查的全国首例“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网络诈骗案已移交检察机关。犯罪嫌疑人3个月内骗取36万余元,被骗者涉及全国9个省市的近千人。目前,犯罪嫌疑人郝某被移交新乡县检察院起诉。
“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疑似利用银行系统漏洞盗转资金
2015年5月份,新乡网监技侦支队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网上化名“孙老师”在QQ群中公开销售能够侵入银行系统、非法获取他人储蓄卡内现金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声称只要知道任意一张银行卡的开卡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就能将该卡内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这则广告立即引起民警的警觉,民警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网上侦查,并花费100元购买了“超级网银任意转账”测试软件。按照“孙老师”的要求进行网上操作,民警发现测试用的A银行卡中15元资金确实被转到指定B银行卡账户中。经过分析推测,嫌疑人疑似使用银行系统的某种漏洞盗转银行卡中的资金,如果该漏洞真实存在,那么社会危害性极大,谁能保证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不被泄露?犯罪嫌疑人新型的作案方式向新乡警方提出挑战,怎样抓获嫌疑人保障银行卡储蓄用户的资金安全成为新乡网警的首要任务。新乡警方根据前期掌握的证据,指定由新乡县公安局以入侵银行系统对此立案侦查。
警方调查测试排除漏洞牵出网络诈骗案
新乡县公安局局长鲁战勇立即抽调网监、刑侦等警种成立由副局长王玉宝任专案组组长、网监大队大队长郭春雨任副组长的专案组,对此案缜密调查。专案组民警首先调查了民警测试所用银行卡的两家商业银行,确认了两家银行方面不存在威胁银行卡储蓄用户资金安全的技术漏洞。那么民警测试所用A银行卡中的15元钱到哪里去了?B银行卡中的15元钱从哪里来?“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是
否具有嫌疑人所称的无需密码银行卡转账功能?专案组决定同时开展网上侦查、落地查证,明确案件性质。
通过多方网上侦查,新乡网警发现有网民在QQ群聊天时透露自己花几千元购买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并不能用,由于其在购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时动机不纯,不敢报案,只有选择吃闷亏在网上发帖。落地查证民警多方查找网上虚拟的受害人,仔细询问受害人购买软件的过程。种种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是以“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为诱饵,骗取网民购买获取不义之财实施网络诈骗。
专案组立即调整侦查方向,对网上的受害人进行调查。由于网络世界虚拟性、广泛性,2015年以来,专案组民警历时10个月先后分赴浙江、福建、江西、北京、安徽、上海、湖南、湖北、河北等地对受害人进行调查取证。警方通过对受害人的银行交易记录和网上银行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发现,受害人购买软件将款汇入不同的银行卡,而收款的银行卡申请人并不具备作案条件。民警又查阅近万条交易明细,一条条仔细分析,抽丝剥茧,各种证据表明,和这些不同收款的银行卡申请人有交叉联系的郝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真相浮出水面“转走”的钱买成了理财产品
日,犯罪嫌疑人郝某在平顶山被新乡警方抓获。随着案件的进一步调查,所谓的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2015年初,犯罪嫌疑人郝某在网上理财时发现,只要知道任意一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用姓名和身份证号授权,就能将对应的银行卡资金转出购买某银行旗下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理财类产品。聪明的郝某决定利用这一点实施网络诈骗捞取不义之财。
郝某先是租赁北京某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网络空间搭建一个用于存储受害人信息的数据库,制作了一个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这样当受害人在测试软件时,郝某在数据库后台能看到测试人员在软件显示的页面上填的银行信息。然后郝某以虚拟身份“孙老师”在网上以100元(单次测试版,只能转100元以下)、5800元(正式版)的价格公开销售能够入侵银行网络系统的软件(超级网银任意转账)。当受害人以100元单次购买测试版自己测试转账时(单次测试版,只能转100元以下),郝某通过查后台的数据,然后将受害人A卡内的资金购买成理财产品,然后将自己银行卡里资金转到受害人测试的B卡内(测试用的A卡上的钱实际被郝某在后台转账购买理财产品,郝某自己银行卡里转账给B卡的资金来源于受害人购买测试版的100元钱,由于测试转账款少于100元,保证郝某稳赚不赔)。从A卡转账到B卡成功立竿见影的效果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继续购买5800元正式版的“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受害人汇款5800元购买正式版后,发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并不能转账,郝某又以需要将此软件绑定电脑、远程操作、开通银行通道等理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汇款,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后,将受害人QQ拉黑。由于购买超级网银任意转账软件的受害人动机不纯,所以受骗后只能甘心吃哑巴亏,无形中助长了疯狂作案并屡屡得手。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务必增强使用银行卡的防范意识,重视银行卡卡面信息的保密性,切勿同时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信网上的“银行卡无需密码转账”技术,发现银行卡短信与自己的消费不符时,应立即向银行客服反映并及时报警。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 和讯河南微信公众账号:hexunhenan123
(责任编辑:潘其恒 HN084)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身份证丢后预留银行卡手机号被篡改 存款被盗银行担全责
来源:羊城派 作者:董柳 
  文/羊城派记者 董柳  通讯员 隋岳 谢春晖 贾蓉慧  “双11”将至,不少人选择线上支付。然而,随着互联网与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深度融合,线上非授权支付的情况日益增多——手机频繁出现异常,发现卡内资金被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走;登录链接网站可获取优券惠或积分等假信息,从而致使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资料泄露……  广州中院9日公布,据近三年的统计,广州市两级法院共审结1221件银行卡非授权交易纠纷,其中,近两年来共审结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案件150件,涉案金额达451.14万元,借记卡纠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三种涉案类型居多。  啥是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  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属于银行非授权交易纠纷的一种新形式,是指未经持卡人授权的情况下,他人擅自使用银行卡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向资金存管机构发出支付指令,经由资金存管机构认证指令后划转资金,从而导致持卡人账户资金减少或信用透支额度增加的行为。  案例一:轻信骗子告知验证码致使存款被盗银行被判无责  日,刘某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称可以帮助刘某提供信用卡额度,要求刘某向其提供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此后,刘某于8月14日至8月16日期间共向该“工作人员”提供短信验证码11次。  8月23日,刘某发现其于8月14日至8月16日期间共有11笔存款被他人通过“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支付平台转走,刘某称其信用卡一直由其保管,未曾交付他人使用,向银行索赔未果,遂提起该案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持有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双方合同关系成立。刘某负有妥善保管信用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的义务,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同时,正确输入验证码属于持卡人确认账户信息正确及授权消费的意思表示,刘某轻信诈骗电话,泄露所持有的信用卡信息,两日内连续11次在电话中将自身信用卡的验证码告诉对方,是造成本案损失的根本原因。无证据显示银行在此过程中负有违约或过错情形,故本院对刘某的诉请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线上支付是无卡支付,不需要通过银行卡实体以及银行卡密码来识别持卡人的支付授权,而短信验证码及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是完成支付所必须的认证要素,持卡人有义务对上述信息进行妥善保管,不能轻易向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时下电信诈骗屡禁不止,持卡人尤其要提高警惕,对于以提升信用卡额度、积分优惠为由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切莫相信。案例二:网银升级点击不明链接无视提醒存款被盗责任自负  袁某于银行办理借记卡,开通网银并领取了电子密码器,袁某签署的《电子密码器领用须知》载明:电子密码器是电子银行的安全工具,电子密码器屏幕上生成的数字可以对电子银行对外支付进行身份认证,请务必保管好。包括银行、公安机关等机构人员在内的任何人群都不应向您索要电子密码器生成的数字,如果您在上网时,网页上要求您输入电子密码器上生成的数字,要特别注意,请首先核对浏览器地址栏中的网站域名是否为icbc.com.cn。  日下午4时14分,袁某收到95588发送的短信,称袁某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请登陆www.ibtbn.com进行升级激活。  袁某点击该网址链接,并按照该网址的提示步骤两次输入了涉案银行卡号及密码,该网址显示升级成功。当日下午5时15分左右,袁某相继收到95588发来的短信,显示袁某网上银行支出35016元,袁某称该笔交易非其操作,向银行索赔未果遂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银行在《电子密码器领用须知》已将相关密码、口令的使用注意事项等充分告知袁某,已尽其风险提示义务,作为相关密码及动态口令的设置及保管方,袁某有妥善保管密码不被他人获取的义务。袁某的资金损失乃由其登陆www.ibtbn.com网站,并泄露其账户、密码及口令等信息所致,应由袁某自行承担。  法官说法:持卡人在开通网上银行,领取相关协议条款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其中的风险提示内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实践中,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客服号码向持卡人发送不明链接,持卡人按其提示点击链接并进行相关操作,容易导致个人身份信息、密码信息泄露。对于不能确定的信息内容,可以致电银行官方客服了解具体情况。  案例三:被冒用身份证篡改手机号 银行审核不力被判担全责  日,郑某与农行A支行开立尾号为5372的借记卡,并预留其本人手机号150***。日,郑某遗失身份证。日,他人持郑某遗失的身份证,冒用郑某名义在异地的农行B支行开立尾号为4676的借记卡,并更改郑某的预留手机号为其掌握的手机号。  日,郑某名下尾号为5372的借记卡通过支付宝平台发生多笔对外转账,而郑某150***手机号一直未收到短信验证码以及余额变动提醒。郑某发现后,即时报警,后因与农行A支行、农行B支行协商未果,诉至法院请求农行A支行、农行B支行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农行B支行在开办银行卡时,没有核查开卡人使用的身份证为已经报失的身份证,也没有核查实际开卡人与其所持身份证照片不一致的情况,致使他人得以冒用郑某名义开办银行卡并成功修改了银行预留手机号码,进而通过支付宝平台盗取了郑某尾号为5372银行卡内款项,故农行B支行对郑某的损失明显存在过错,应对郑某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官说法:持卡人银行账户预留的手机号是其接收短信验证码以及余额变动提醒短信的唯一载体,也是银行在线上支付中验证持卡人身份或支付指令真实性的重要途径。由于同一储户在同一银行系统的预留手机号往往具有唯一性,不法分子持该身份证到同一银行系统开立新卡并预留其自己的手机号,持卡人之前在该行开设其他账户时预留的手机号随之被修改,一旦预留手机号被他人修改,则银行在线上支付中据以验证持卡人身份的短信验证码亦被他人所获取,持卡人账户资金即处于随时可被他人支配和处分的境地,持卡人甚至无从获知资金被划转的信息。  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客户信息管理,要求预留手机号码更改需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办理,谨慎审核持卡人身份,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视频或者人脸识别等有效技术手段辅助核实个人身份信息。(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郑宗敏  图片|视觉中国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身份证丢后预留银行卡手机号被篡改 存款被盗银行担全责
  文/羊城派记者 董柳  通讯员 隋岳 谢春晖 贾蓉慧  “双11”将至,不少人选择线上支付。然而,随着互联网与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深度融合,线上非授权支付的情况日益增多——手机频繁出现异常,发现卡内资金被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走;登录链接网站可获取优券惠或积分等假信息,从而致使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资料泄露……  广州中院9日公布,据近三年的统计,广州市两级法院共审结1221件银行卡非授权交易纠纷,其中,近两年来共审结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案件150件,涉案金额达451.14万元,借记卡纠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三种涉案类型居多。  啥是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  线上非授权支付纠纷属于银行非授权交易纠纷的一种新形式,是指未经持卡人授权的情况下,他人擅自使用银行卡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向资金存管机构发出支付指令,经由资金存管机构认证指令后划转资金,从而导致持卡人账户资金减少或信用透支额度增加的行为。  案例一:轻信骗子告知验证码致使存款被盗银行被判无责  日,刘某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称可以帮助刘某提供信用卡额度,要求刘某向其提供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此后,刘某于8月14日至8月16日期间共向该“工作人员”提供短信验证码11次。  8月23日,刘某发现其于8月14日至8月16日期间共有11笔存款被他人通过“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支付平台转走,刘某称其信用卡一直由其保管,未曾交付他人使用,向银行索赔未果,遂提起该案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持有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双方合同关系成立。刘某负有妥善保管信用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的义务,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同时,正确输入验证码属于持卡人确认账户信息正确及授权消费的意思表示,刘某轻信诈骗电话,泄露所持有的信用卡信息,两日内连续11次在电话中将自身信用卡的验证码告诉对方,是造成本案损失的根本原因。无证据显示银行在此过程中负有违约或过错情形,故本院对刘某的诉请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线上支付是无卡支付,不需要通过银行卡实体以及银行卡密码来识别持卡人的支付授权,而短信验证码及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是完成支付所必须的认证要素,持卡人有义务对上述信息进行妥善保管,不能轻易向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时下电信诈骗屡禁不止,持卡人尤其要提高警惕,对于以提升信用卡额度、积分优惠为由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切莫相信。案例二:网银升级点击不明链接无视提醒存款被盗责任自负  袁某于银行办理借记卡,开通网银并领取了电子密码器,袁某签署的《电子密码器领用须知》载明:电子密码器是电子银行的安全工具,电子密码器屏幕上生成的数字可以对电子银行对外支付进行身份认证,请务必保管好。包括银行、公安机关等机构人员在内的任何人群都不应向您索要电子密码器生成的数字,如果您在上网时,网页上要求您输入电子密码器上生成的数字,要特别注意,请首先核对浏览器地址栏中的网站域名是否为icbc.com.cn。  日下午4时14分,袁某收到95588发送的短信,称袁某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请登陆www.ibtbn.com进行升级激活。  袁某点击该网址链接,并按照该网址的提示步骤两次输入了涉案银行卡号及密码,该网址显示升级成功。当日下午5时15分左右,袁某相继收到95588发来的短信,显示袁某网上银行支出35016元,袁某称该笔交易非其操作,向银行索赔未果遂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银行在《电子密码器领用须知》已将相关密码、口令的使用注意事项等充分告知袁某,已尽其风险提示义务,作为相关密码及动态口令的设置及保管方,袁某有妥善保管密码不被他人获取的义务。袁某的资金损失乃由其登陆www.ibtbn.com网站,并泄露其账户、密码及口令等信息所致,应由袁某自行承担。  法官说法:持卡人在开通网上银行,领取相关协议条款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其中的风险提示内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实践中,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客服号码向持卡人发送不明链接,持卡人按其提示点击链接并进行相关操作,容易导致个人身份信息、密码信息泄露。对于不能确定的信息内容,可以致电银行官方客服了解具体情况。  案例三:被冒用身份证篡改手机号 银行审核不力被判担全责  日,郑某与农行A支行开立尾号为5372的借记卡,并预留其本人手机号150***。日,郑某遗失身份证。日,他人持郑某遗失的身份证,冒用郑某名义在异地的农行B支行开立尾号为4676的借记卡,并更改郑某的预留手机号为其掌握的手机号。  日,郑某名下尾号为5372的借记卡通过支付宝平台发生多笔对外转账,而郑某150***手机号一直未收到短信验证码以及余额变动提醒。郑某发现后,即时报警,后因与农行A支行、农行B支行协商未果,诉至法院请求农行A支行、农行B支行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农行B支行在开办银行卡时,没有核查开卡人使用的身份证为已经报失的身份证,也没有核查实际开卡人与其所持身份证照片不一致的情况,致使他人得以冒用郑某名义开办银行卡并成功修改了银行预留手机号码,进而通过支付宝平台盗取了郑某尾号为5372银行卡内款项,故农行B支行对郑某的损失明显存在过错,应对郑某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官说法:持卡人银行账户预留的手机号是其接收短信验证码以及余额变动提醒短信的唯一载体,也是银行在线上支付中验证持卡人身份或支付指令真实性的重要途径。由于同一储户在同一银行系统的预留手机号往往具有唯一性,不法分子持该身份证到同一银行系统开立新卡并预留其自己的手机号,持卡人之前在该行开设其他账户时预留的手机号随之被修改,一旦预留手机号被他人修改,则银行在线上支付中据以验证持卡人身份的短信验证码亦被他人所获取,持卡人账户资金即处于随时可被他人支配和处分的境地,持卡人甚至无从获知资金被划转的信息。  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客户信息管理,要求预留手机号码更改需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办理,谨慎审核持卡人身份,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视频或者人脸识别等有效技术手段辅助核实个人身份信息。(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郑宗敏  图片|视觉中国编辑:
新闻排行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部古装电影两家饭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