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中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理由最终结果会和当年向日本的贸易战一样吗?

中国将强有力回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_凤凰资讯
中国将强有力回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将强有力回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   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原标题:中国将强有力回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 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总统特朗普最终批准了对大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该措施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陆续分批落实,最早一批清单可能在美国时间6月15日当天宣布。白宫表示,自特朗普最初发出对华征收关税的信号以来,&中国没有采取措施来解决特朗普对中国贸易行为的关切,& 最终导致&白宫不得不采取行动&。中国外交部今天下午对此回应称,中方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如果美方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作法,损害中方利益,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随后商务部表示,中美双方曾就经贸问题开展多轮磋商,力图解决分歧,实现双赢。但是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此举既损害双边利益,也破坏世界贸易秩序,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商务部强调,中方并不想打贸易战,但面对美方损人不利已的短视行为,中方不得不予以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将立即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本月初,中美在北京举行经贸磋商后,中方曾发表声明指出,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中美上月在华盛顿磋商时曾达成共识,双方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双方通过协商与谈判解决贸易分歧。但是,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面对的是反复无常的局面,就像英国《金融时报》所形容的那样,也许拥有一份&中国最糟糕的工作&,不仅在国内改革中要啃硬骨头迎难而上,他牵头的中美贸易谈判也遇到对手不断摇摆的困境。谈判以来,美国先是在北京狮子大开口抛出一张中国无法接受的要价清单,并且美国代表团内部出现严重分裂,导致谈判无法进行;在刘鹤赴华盛顿最终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共识之后,美方谈判代表之间又发生了严重冲突,强硬派指责不应该与中国达成协议,在中国答应所有条件之前。强硬派聚集起来在媒体上不断渲染特朗普总统对华过于软弱,这些发难令特朗普非常恼怒,他反感被指对华软弱。舆论环境就如此轻易的改变了美国总统早前作出的决定,他要求强硬派莱特希泽取代温和派代表姆努钦财长负责制定一项政策,借助制裁威胁再次对华施压。很难相信全球最大国家的领导人会如此轻易的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对于中国而言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手如何变脸,中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必然对美国不合理不公正的关税政策进行有力的回击,就像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经济体一样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采取报复手段。中国政府必定会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与其他国家一道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与此同时,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降低关税扩大进口的工作将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而且落实的速度正在加快,力度在加强,这有利于中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有利于通过竞争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但是,美国公司将不在开放政策的范围之内。中国是美国众多跨国公司最大市场,美国公司将错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扩大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市场机遇。美国作为一个依赖于全球市场的超级经济体,正在以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莫名其妙的放弃全球市场,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现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097
播放数:799
播放数:2335
播放数:147211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该如何看待?_greeny_新浪博客
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该如何看待?
2018年3月23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悍然发动了贸易战,主要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600亿中国出口商品征税。目前,美国政府又单方面说6月再谈,其深层目的可见一斑。
&1944年,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国一统全球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当初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可以直接换黄金,因此美元又被称为“美金”。随着债务的剧增,1971年,在得到中国的支持后,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后来美国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终于使石油与美元绑在一起,于是黄金美元变成了石油美元,才得以确保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就显得岌岌可危。今天的中国已经再也不是1978年那吃不饱穿不暖的贫穷国家,更不是100年前军阀混战、八国联军随意进出的中国了!中国逐步跻身全球尖端科技领域并在一些领域开始领先全球。党的19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运当兴,中国梦不是梦!
&反观美国的现状,特普朗的一切举动,不过是为了今年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作秀罢了,并不见得他又多大的决心对中国打贸易战。否则为什么不直接签署法令而只是一个备忘录呢?为什么增加关税的日期也一拖再拖?为什么美国财长还一再表示可以谈判而且他可以亲自来北京谈呢?这不过是像美国几位前任一样对中国说几句狠话,佯做样子给美国国内反华分子看看罢了。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9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热门推荐:
更新于& 07:19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又总有不同之处。在很多方面,现在的中美贸易形势都和三十多年前的日美贸易境况存在相似之处。此时的中国和彼时的日本,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都以出口为导向,出口商品都以物美价廉取胜,都对美国市场存在明显依赖,都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占据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以上。而美国这边,此时与彼时都是强硬派共和党总统(里根与特朗普)主政,都以单边遏制为外交贸易政策基调,在面对巨额贸易逆差时,都频频祭出超级301条款进行威吓,甚至还有同样的贸易谈判代表。为了迫使日本同意日元升值,美国当时已经在起草法案,准备对日本对美国出口实施全面高关税。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在美国的威吓引诱下屈服了,签署了那份著名的《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随后几年,日本经济出现泡沫,投资大量涌向地产。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炒房民众大量破产,严重损害了消费能力。日本经济因此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又被称为&迷失的十年&。巨额贸易逆差先来看看《广场协议》之前的美日贸易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美联储被迫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严重影响到了出口竞争力,从而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而与此同时,日本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延续着七十年代8%的经济增速,以汽车为代表的出口行业急剧增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累计升值了60%,这直接冲击到了美国出口竞争力。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已经排在位列全球第三,落后于日本和西德。而当时正是日本制造风靡全球的时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摩托车、机械设备不但质量不逊于美国产品,还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明显具有价格优势。此消彼长,美国在二战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五年时间,美国贸易逆差从1980年的364亿美元急剧扩大到1985年的1485亿美元,增长了足足三倍。其中对日贸易逆差是主要原因。1978年美日贸易逆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了1985年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占据了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1985年美国外债总额1114亿美元,日本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债权。
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年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国家。单是美国汽车业,八十年代初就有6万工人失业。在日本厂商的冲击下,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出现破产,导致大批工人失业。&铁锈带&(Rust Belt)这个名称正是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科技巨头英特尔能有今天甚至也要&感谢&日本厂商。英特尔原先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集成芯片,而是DRAM存储芯片。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在日本厂商的价格打压下,英特尔的存储芯片业务大幅积压,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当时担任总裁的传奇领导人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破釜沉舟地在1983年决定抛弃存储芯片业务,带领英特尔全面转向集成芯片;这才成就了未来的芯片巨人英特尔。超级301砸晕日本在这样的贸易逆差背景下,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立法采取单方面贸易制裁措施,以应对日本带来的经济威胁。我们熟知的&超级301条款&也因此应运而生。1974年的美国《贸易法》加入了301条款,授权政府对&不公平&的外国贸易行为实施制裁和报复。1984年,美国国会对此进行了修订,把301条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直接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三大领域。301条款并不需要世界贸易组织批准,是美国的单方面行为。说到美国的&超级301条款&,日本人的回忆都是眼泪,受伤的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在中国人从新闻联播中得知&超级301条款&之前,这个贸易保护大棒打得最多的就是日本,先后挨了近二十次大棒,直至中国经济崛起,才接过了日本这口大黑锅。1981年,美国迫使日本主动限制汽车出口;1983年,美国对日本摩托车征收高达45%的重税;1985年,美国迫使日本增加进口牛肉和橙子等美国农产品;1986年,美国迫使日本设置半导体对美出口价格下限,保证不在美国销售廉价芯片,还要日本保证进口半导体的市场份额;1987年,对日本电视和计算机征收100%的关税;1995年,对日本豪华轿车征收100%关税。同年,还有柯达对富士的胶卷大战。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棒,日本为何如此软弱?除了二战之后日本在军事外交上严重依赖美国之外,日本的出口行业当时严重依赖于美国,而经济又是出口导向型。1984年,日本对美出口额占据了出口总额的35%。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30%。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2.91万亿人民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是19%。而且,日本当时的出口过于依靠成本优势,集中在家电、纺织、钢铁、汽车等领域,依靠的是此前十年引进的美国技术,缺乏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在遭受美国贸易大棒的时候,日本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让步保出口&。在美国的施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更是多次主动限制自己对美出口。广场协议失控让日本后悔莫及的《广场协议》正是在这样的贸易背景下签署的。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当时还是西德)的五大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南侧的广场酒店进行秘密会晤后签署协议,同意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允许美元对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以化解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广场协议》签订之前,美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多次贸易谈判,不仅以全面贸易制裁来威胁日本,更以&日元成为世界货币,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为条件吸引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允许日元升值,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实现利率自由化。对当时成为经济大国渴望国际地位的日本来说,美国的恩威并用起到了足够的效果。准确的说,日本是自愿签署这份协议的。虽然广场协议涉及到多个工业强国,但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广场协议宣布前,美元兑日元大致在1比250的水平,三个月不到,美元兑日元就急剧下滑到1比200,贬值了20%。一年之后,美元兑日元已经下滑到1比150的水平。由于美元贬值速度过猛,1987年上述五国与加拿大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意在结束广场协议,阻止美元的持续贬值。但日元的升值势头却无法遏制,1988年美元兑日元达到了1比120的水平,比广场协议之前贬值了一半;到了1990年,甚至达到了1比80的历史高点。日元的急剧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出口明显下滑。1986年,日本出口总额就从上一年的41.96万亿日元下滑到35.29万亿日元,降幅高达16%。1987年,日本出口总额33.31万亿日元,比广场协议之前到1985年下滑了20%。不过,在广场协议中,日本经济遭受的冲击最重,也要归咎于日本央行的应对失策。为了弥补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冲击,日本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不断下调利率也导致流动资金过剩。此外,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资产出现账面亏损,大量资金开始回流到日本国内市场。日本开始了虚假繁荣的五年时光,在几年之内掏空了自己的经济竞争力。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企业开始在海外大举收购投资。日本在美国收购房地产占据了日本海外不动产投资的三分之二。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三菱地所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纽约的象征洛克菲勒中心14座大楼,索尼斥资34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为了日本收购热潮的代表之作。钱包变厚的日本游客纷涌出现在全球旅游景点。在国内,日本人也开始大举投资房地产,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民众为炒房背负了沉重的债务。1990年开始,面临金融风险的日本连续五次上调利率,导致房地产泡沫在1992年最终破灭,大量民众因为炒房破产,实体经济陷入硬着陆。整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始终不足1.5%,远远低于八十年代平均增长率6%。1996年,三菱地所因巨额贷款被迫破产,美国人又以14亿美元买回了洛克菲勒中心;只不过当时的汇率是1989年的一半,美国人实际上只花了当年一半的价格。中国不是日本关于《广场协议》,外界一直存在着美国设计遏制日本经济增长的阴谋论说法。但严格来说,《广场协议》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直接原因。因为签署《广场协议》的其他国家,例如同样对美国存在大额贸易顺差的德国,虽然随后货币也明显升值,但其经济走势并没有遭受日本这样的惨烈后果,也没有出现地产泡沫。普遍观点认为,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前后的一系列政策失误导致了日本经济在随后的几年形势急转直下。日本政府没有有效遏制日元的失控升值势头,更以失策的宽容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促使国内出现资产泡沫和炒房热潮,又采取急刹车的方式导致经济硬着陆,才是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主要罪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非常推崇强硬遏制著称的里根总统,后者又被美国民众视为最为成功的总统之一。特朗普在竞选之前就主张要以强硬手段重新进行贸易谈判,尤其是对中国采取高关税措施解决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问题。而在上任一年之后,特朗普政府在本月提出了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现任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正是33年代表美国与日本直接谈判的贸易官员。作为美国鹰派主要人物,他当时是里根政府的副贸易代表。而诱导日本达成广场协议,迫使日本限制钢铁与汽车出口,大力倡导贸易保护措施,是莱特希泽为美国贸易达成的最知名成就。而现在,他又大力倡导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立场。不过,中国并不是三十年前的日本。日本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在外交政策方面始终为美国马首是瞻。在出口贸易方面,当时的日本比现在的中国更为依赖美国市场,在遭受美国贸易施压和制裁之后,日本也不会像中国这样提出反制裁和报复措施,强硬对抗美国单边行为。在有了日本《广场协议》这样的反面教材之后,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方面只会更加谨慎。以史为鉴,以史资政。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8:49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8:53
不要乐观,注意看今天视察长江沿线城市后的讲话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请叫我C.C~~
发表于 18:53
为了弥补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冲击,中国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不断下调利率也导致流动资金过剩。在国内,中国人也开始大举投资房地产,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民众为炒房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必须跟一把?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12
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比就多点优势就是人口多,能形成自己的巨大市场。还有就是人均GDP比当时日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看以后的路怎么走,走不好真的要走日本的老路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9:21
不知道什么给国人的自信,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能跟日本比?人家是发达国家,我们很多人还很穷、环境很差、人民素质还很低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24
引用:1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比就多点优势就是人口多,能形成自己的巨大市场。还有就是人均GDP比当时日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看以后的路怎么走,走不好真的要走日本的老路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军事,在你眼里都不算什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34
引用:1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比就多点优势就是人口多,能形成自己的巨大市场。还有就是人均GDP比当时日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看以后的路怎么走,走不好真的要走日本的老路引用:2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军事,在你眼里都不算什么???独立的外交和军事对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吧。俄罗斯军事外交比中国强大一个数量级,经济就中国一个省。你中国独立,中兴卖东西给伊朗,美国照样制裁你。你又不能和美国撕破脸皮,根本不能单方面拖延美国,只能相互制衡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9:37
引用:1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比就多点优势就是人口多,能形成自己的巨大市场。还有就是人均GDP比当时日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看以后的路怎么走,走不好真的要走日本的老路引用:2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军事,在你眼里都不算什么???引用:3独立的外交和军事对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吧。俄罗斯军事外交比中国强大一个数量级,经济就中国一个省。你中国独立,中兴卖东西给伊朗,美国照样制裁你。你又不能和美国撕破脸皮,根本不能单方面拖延美国,只能相互制衡俄罗斯的外交恐怕不比中国强哟,苏联时代还差不多中国外交一直很厉害,靠的是无偿援助和输出革命,所以国际形象一直很糟糕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52
俄罗斯,亚洲可以卖武器给越南印度来制衡中国,中国敢不敢卖武器制衡俄罗斯嘛。在中东打得火热,中国压根不敢掺和中东事物。俄罗斯周边几乎都还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中国周边全是亲欧美的。就连朝鲜都跟美国和解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9:53
引用:1中国和当时的日本比就多点优势就是人口多,能形成自己的巨大市场。还有就是人均GDP比当时日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看以后的路怎么走,走不好真的要走日本的老路引用:2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军事,在你眼里都不算什么???引用:3独立的外交和军事对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吧。俄罗斯军事外交比中国强大一个数量级,经济就中国一个省。你中国独立,中兴卖东西给伊朗,美国照样制裁你。你又不能和美国撕破脸皮,根本不能单方面拖延美国,只能相互制衡贸易战就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贸易谈判和利益博弈。日本经济强大,外交和军事薄弱,俄罗斯经济衰弱,军事强大,外交强硬而不强大。所以这两国在与美国交手时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0:36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3:37
整个国民经济都在围绕房地产空转,大量资源错配到房地产。之前的国企,现在的民企都在房地产里面搅和,挣快钱。中粮,中核,格力,国美等等不都在做地产吗。这个毒瘾越来越大,政府也很难戒掉,有没有泡沫,几个月涨了50%,不可能没泡沫。这一次,中美贸易战真的不那么乐观,美国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干掉有威胁的老二,要把我们打趴下打服为止。美国加息不就是为了吸引资金回流美国吗,有没有热钱在中国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的,绝对有。前面已经堵了一波,现在汇率又回升到了6.2-6.3。下一波什么时候来,不会太晚。我们最需要的是时间,美国最不愿给的就是时间。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3:42
引用:1整个国民经济都在围绕房地产空转,大量资源错配到房地产。之前的国企,现在的民企都在房地产里面搅和,挣快钱。中粮,中核,格力,国美等等不都在做地产吗。这个毒瘾越来越大,政府也很难戒掉,有没有泡沫,几个月涨...
现在内忧外患,外贸逆差,国内又是房产泡沫,就看熬不熬的住,熬过了,估计2-3年经济也是低迷期,熬不过就是泡沫破了,经济不是低迷,是倒退,越拖的久对我们越有利,国家实际都知道泡沫很大,现在又不敢破,所以又提房产业务,扩大内需,一直注水,熬过这波以后,再慢慢挤去水份。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购物狂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万能购物狂
版权所有 ICP证:渝B2- 渝ICP备
&&&&&&&&&& &&&&&&&&&&责任编辑:hanhao34
VIDEO NEWS
HPOTO NEWS
 |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贸易战里的套路和陷阱
来源:(ID:worldofboss)作者:戴老板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洋彼岸的A股连续大涨为其庆功,并向胜选的特朗普大大和败选的希拉里阿姨展示了全球独家、别无分号的道贺方式:上市公司川大智胜大涨6%,一度冲击涨停;上市公司西仪股份大跌9%,一度冲击跌停。这种智障式的隔空表白,在对岸眼里只是个笑话。刚开始中国吃瓜群众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经常嘲笑他的蹩脚政策和“推特治国”,没想到上周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宛如一记重拳,引爆全国舆论。贸易战还没打,昔日为特朗普欢呼的A股就率先带路投降,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50个点。无论子弹射向什么方向,A股总会捂住胸口率先倒地,这也是铁律了。打贸易战这种事儿,在中国人看来陌生而新鲜,但在做了一百年全球霸主的美国人手上,就是家常便饭了。事实上,每一个威胁过美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收支的国家,都被美国的贸易炮火轰击过,其中延续时间最长、交手次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就是日本。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之后,大型贸易对抗基本偃旗息鼓,背景是日本已经掉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渊,美国凭借信息产业再度繁荣。但跟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失败,90%是由日本人自己的战略失误而造成,美国的直接打击只占其中10%。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对冲美国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日本做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进而在国内造成了比贸易战惨重十倍的后果,最后错失了人口老龄化之前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跌落进了“失去的二十年”。所以,日本的案例对中国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在人口全面老龄化的前夜,稍微不慎,战略失误就会影响未来的整整几代人。况且19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国民仍然保持非常高的生活水准,这些条件中国不具备,所以中国需要更加谨慎。本文将通过回顾日美贸易战,讲述这场战争里的套路和陷阱,以及日本是如何在的巨大压力之下操作变形,最终做出了扭曲而愚蠢的战略失误。通过回顾这些往事,才能真正理解现阶段高层的应对举动。一、起:日美贸易战历史回顾日美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基本上跟日本制造业的重生、崛起、鼎盛三个阶段相契合。从1960年~1990年这三十多年间,日美之间爆发了无数次贸易纠纷,其中行业层面的大型贸易战共有6次,宏观层面的贸易决战有2次。其中6次行业贸易战分别是:1. 纺织品战(1957年~1972年):日本纺织品从1950年代开始抢占美国市场,是最早进入美国贸易保护者视野的日本商品。1957年开始密集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2. 钢铁战(1968年~1978年):日本钢铁行业接棒纺织行业,在1970年代成为对美出口主力,并遭到美国钢铁行业工会的强烈阻击,1977年美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日本钢铁业在10年内被迫3次自主限制对美出口。3. 彩电战(1970年~1980年):1970年开始,日本家电行业开始崛起,在70年后期接棒钢铁行业,巅峰时对美出口占彩电出口的90%,囊括三成美国市场份额。1977年美日签订贸易协议,日本“自愿限制出口”。4. 汽车战(1979年~1987年):日美贸易战中最激烈的一场。1980年代,日本汽车接棒家电行业,成为日本赚钱高额贸易顺差的核心产业,对美出口U飙升,对美国就业造成大规模影响,进而导致全美范围内的抗议潮。最终以日本汽车厂家赴美投资、自愿限制出口、取消国内关税等妥协手段告终。5. 半导体战(1987年~1991年):在半导体行业的早期,日本凭借低价芯片对美国产业造成重大冲击,美国以反倾销、反投资、反并购等手段进行贸易保护,最高时对相关产品加收100%关税。最终以日本对美出口产品进行价格管制等手段结束。6. 电信战(1980年~1995年):1980年代开始,美国用贸易保护条款来敲开日本电信行业大门,1985年在里根vs中曾根峰会上,美日共同启动了电信行业开放,最终移除了日本在电信行业的贸易壁垒,系统性的开放了全市场。上述便是美日之间爆发的6次行业层面的贸易战。中国目前遭遇的威胁和恐吓,日本人当年全都经历过,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从文字层面,你很难感受到当年两国行业之间的剑拔弩张,下面用三张老照片,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一下当年白热化的战况。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3月,图片中两个美国汽车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UAW)的工人正在砸一辆丰田卡罗拉汽车。图中牌子上写着:如果要在美国卖车,那就得在美国生产!第二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9月,图片中两位美国人Jim Coleman和Charlie Cobb正在向一辆日本车挥舞着锤子。这次砸车是由北印第安纳州工会组织和赞助,邀请路人砸日本车,每砸一锤给1美元,全民来玩,多砸多赚。第三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7月,图片中9名美国国会议员抡起大锤砸烂了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一台收音机,以此来抗议日本向前苏联出售军用级电脑制导多轴铣床。后来这段录像被日本各大电视台反复播放,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对华贸易战相比当年的日美贸易战,当前的量级只能算是毛毛雨。那会儿的美国群众也很给力,爱文斗更爱武斗,除了没用U型锁砸自己同胞之外,基本上能上的手段都上了。当然,这些行业层面的贸易战的威力,很像李梅将军投向东京的燃烧弹:声势浩大却伤不了筋骨。跟当年向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来结束战争一样,美国人这次也发动了两次宏观层面贸易决战,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日本。1. 结构总决战(1989年~1994年):1989年美国发起了全行业级别的贸易决战:启动超级301条款,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如逼迫日本承诺公共投资开支、修改不利外企的法律、调查商品价格等,最终与日本签订了“美日结构性贸易障碍协议”。这里面充满辛酸往事,比如美国要求日本制定公共事业投资计划,大藏省官员本想给口头承诺蒙混过关,但美方强制要求白纸黑字,而且周期要是10年。日本人做了10年400万亿日元的计划送去审阅,被告知要再加30万亿。当时日本副首相说:“不能惹怒美国,美国要这么说了那也没办法,再追加30万亿吧。”屈辱至极。2. 汇率总决战(1985年):一系列的行业贸易战,并没有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所以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汇率的高估。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he&Plaza Accord(广场协议)”。上面这张图,是广岛协议签署时一张充满隐喻的照片,注意坐在美国财政部长James Baker高大阴影背后的日本财长竹下登,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份“协商”得来的协议,将会引发日本政府一连串的政策失误,最终导致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惨败。二、承:阵脚自乱的战略惨败在欧美的军事届,一直对于日本有这样一种评价:长于战术,短于战略。用中国人的大白话来讲,就是“算小账特别清楚,算大帐总是糊涂”。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侵华战争时放弃沿华北平原自北向南快速推进,而是选择自东向西沿长江水域进攻。在日美贸易战方面,事情同样如此。具体可以用了两句话来总结:1.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声势浩大天雷滚滚,事后证明并没有阻止日本相关产业的崛起,美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决。2.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经济通胀双双下行,为了提振内需对冲贸易战,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对于“贸易战并没有阻止日本产业崛起”这个结论,下面的3张图,就可以把这个结论看得清清楚楚:第一张图,图中显示了日本两大先进制造业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贸易收支变化,反映了这两个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大行业在90年代一直保持强劲的贸易盈余能力,汽车行业更是一路凯歌。电子行业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式微,且败于台韩而非美国贸易战。(本图出自《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日]西村吉雄)第二张图,显示了日美贸易战最激烈的行业——汽车行业,并没有因为贸易保护而改变很多。美国本土汽车公司份额的失去一直持续到2000年,与此同时日本汽车占美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通过大量在美国设厂实现,本图出自兴业证券王涵研究报告)。第三张图,图中显示日美贸易逆差问题并没有因为贸易战而减少,7场行业贸易战每次都能拉动逆差短暂下行,但很快又被日本收复失地。最后的2场系统贸易战作用稍大,但1985年~1990年的年均贸易逆差额仍为1971年~1975年年均额的2倍(本图出自国信证券董德志团队报告)。上述三张图可以说明一切:贸易战并没有打击日本的高端产业,也并没有解决美日的逆差问题。但日本人在战略层面的短板,在应对贸易战时显露的淋漓尽致,最终国内政策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阵脚自乱,出台了一系列昏头政策。后面的事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在1986年~1987年,疯狂压低利率,催生泡沫在1989年~1990年,疯狂货币紧缩,刺破泡沫日本泡沫形成和破灭的过程,被中国的宏观决策者反复研究,因此在如何打造“花岗岩级别的泡沫”这方面,中国的房地产部门已经青出于蓝,只有证券监管部门未能领会精髓。2015年的股灾本质也是一场快速主动加杠杆,快速主动去杠杆的灾难。总结从贸易战到地产泡沫的全过程就是:为了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出口疲软和顺差减少,日本政府贸然用降低利率放松货币的手段来启动内需,造成了比贸易战损失大10倍的惨重失败。讽刺的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初衷也未能得到解决,只能说:美国贸易战没能解决逆差,但解决了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对日本的影响,并非只是账面数字那么简单,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这个岛国的命运。30年过去了,凭借东亚模式崛起的中国再次来到了当年日本的境地,此时面对相同的套路和陷阱,未来的每一刻都会是步步惊心。三、转:中国脚下相同的陷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正值鼎盛时期,一大批描述日本崛起的书籍问世,最知名的当属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 )撰写的《日本第一》(Japan as No.1),以及臭名昭著的石原慎太郎撰写的《日本可以说不》。198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在一股战狼般的崛起情怀中。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既没能做第一,也没办法说不,强国逻辑的著作被证明是一堆废纸,只有一本书正确地预言了日本的未来,那就是前《经济学人》主编Bill Emmott撰写的《太阳终将落下:为什么日本无法成为第一》,书中预言的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下降、贸易顺差减少等最后都成为了现实。事实上,日本最后一个战略机遇窗口就是1990年~2004年这15年。到了2005年,日本人口死亡率首次超过出生率,人口转为自然下降。从此之后,任何经济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手段都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所以,在1990年~2004年这个时间段的战略决策,将影响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叹的是,泡沫破灭后,整个国家在90年代进入到了辜朝明所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企业和家庭致力于负债最小化,用大白话就是努力赚钱还债,而非赚钱后投资再生产,这导致无论如何降息和宽松,都无法刺激企业投资,导致经济陷入长期通缩和萧条。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泡沫后的日本社会陷入一种低沉的状态中,年轻人不仅更加不想生孩子,也丧失了60年代~80年代的那种活力和创新,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平成废物”。最近更是有《消失的100万日本人——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等文章曝光,这是日本错失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日本当前的一个政治家穿越回到1985年,他一定会推动下面的这些政策:1. 重金鼓励生育2. 抑制泡沫投机3. 加快产业升级4. 提升经济活力但历史没有后悔药,一场贸易战以及它引发的错误政策,将所有能挽救民族命运的措施消弭殆尽。人口每年减少几十万的日本,像一艘滑向深渊的巨船,100个安倍经济学也无法将其拉回。中国现在的境遇,跟1990年的日本类似:1. 离人口减少还有15年2.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3. 崛起过程被美国阻拦4. 贸易战牵一发动全身从日本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战无法阻挡中国部分产业的崛起,因为这些产业的背后是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结晶,没有几十年根本无法撼动。所以,本身贸易战并不能对中国优势产业造成致命影响(钢铁等行业不算)。贸易战本身会被证明杀伤力有限,但如何避免“以应对贸易战的名义急病乱投医”依然很重要,远非某些媒体所说的“尔要战,便战”那样豪迈和轻松。中国要极力避免出现日本那样的自乱阵脚,比如下面这些昏招:1. 为对冲贸易顺差下滑,再次启动房地产:已经有经济学者提出这项建议,“地产夜壶论”再次重现江湖。为了应对贸易战而继续吹大泡沫,就是当年日本的最大昏招,所以认真地讲,提出类似建议的都应该拉去枪毙。2. 为应对外部压力,中断计划中的去杠杆:中国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计划按部就班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被贸易战所打乱,市场再次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将为未来埋下无数地雷。3. 为拉动和提振内需,再次鼓励居民加杠杆:中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再次提升空间有限。如果为了拉动内需强行鼓励加杠杆,将会导致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4. 为应对贸易战要求,减少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是需要再出现3个~5个类似通信设备、高铁轨交的高附加值产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寄予厚望,集中天量资金扶持,绝对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中止。上面是中国应该极力避免的昏招,至于正确的应对方式,其实老一代领导早就提出来过,只不过这两年随着强国语境的涌现和战狼精神的蔓延,慢慢地不被重视罢了,那就是:韬光养晦。四、合:永不过时的韬光养晦日,第九届“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赛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热闹举行,作为桥牌高手的总设计师拿下冠军,同时还获得了“桥牌大师”的称号,位居6级职业标准中的第三级。而在这前一天,镰刀锤子红旗从克林姆林宫坠落。总设计师牌场上的老搭档聂卫平曾用12个字来总结他的牌风:“守得紧、攻得狠、叫得准、打得稳。”老一辈革命家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在“韬光养晦”这个问题上一点儿都不含糊。在退休之前,他提出的28字方针,字字珠玑:“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有人会疑问:我们现在全球第二强了,为何还要韬光养晦呢?其实韬光养晦的情况有两点:一是实力弱小,二是身有硬伤。我们已经早过了实力弱小的阶段,但我们现在是有硬伤的,那就是人口和债务。人口:如果纠缠于贸易战,10年之后美国人口结构基本没变化,你却全面进入老龄化了,该未雨绸缪的事情因为战略精力被分散,没能集中精力实施。跳进这种陷阱是否值得?债务:如果纠缠于贸易战,造成地缘政治升温,进口商品(如大豆玉米等)涨价叠加油价上涨,CPI飙升到3.0以上,经济全面通胀,美国再连续4次加息,国内利率跟不跟?如果跟的话,过去5年积累的债务怎么办?想清楚这些问题,就大概知道中国应该排除干扰和噪声,继续集中精力将“去杠杆、扶产业”等既定方针给执行下去,不能让别人把战略注意力用套路和佯攻给吸引开。也能理解为何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韬光养晦”理论仍然适用。90年代初期,中国遭遇联合制裁,在外部压力最大的时刻,邓公仍然坚持说:“尽管西方七国制裁我们, 我们坚持一个方针:继续同美国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中国度量是够大的,这点小风波吹不倒我们。”(《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确,当年那点小风波都吹不倒我们,今天这些风波更加吹不倒我们。邓公讲完这段话没多久,就爆发了海湾战争,美国寻求中国支持开战,中美就此缓和。所以贸易战这种事情,说不定这一秒还在激烈地隔空嘴炮,下一秒可能就握手言和,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国运吧。国运这种事情,还真得多求多拜,平时我们看到别人赌国运发大财,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国运的一份子,这事儿你没得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7397.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别打CALL,打钱
最多15字哦
15人已赞赏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发动贸易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