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页次:1/21&每页25&总数507&&&&首页&&上一页&&&&&&&&转到: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第 10 页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3 页第 14 页第 15 页第 16 页第 17 页第 18 页第 19 页第 20 页第 21 页
Copyright (c) 2014 中国 · 枣阳 Reserved
ICP备案号码:
主办:中共枣阳市委
枣阳市人民政府
鄂公网安备5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总编:谢必超 责任编辑:张克打好“十三五”决战决胜首个战役 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
本报南京电1月24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京隆重举行。下午,无锡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对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在发言时提出,无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好“十三五”决战决胜首个战役,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扎实推进“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
李小敏说,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向全省发出了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动员令,进一步明确了江苏“十三五”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石泰峰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十二五”发展与“十三五”发展有机贯通起来,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安排任务切实可行,工作导向鲜明正确,是一个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好报告,是一个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好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这个报告。“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政治上敏锐而坚定,工作上尽责而有为,作风上务实而严谨,在继承中开拓,在克难中率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小敏说,今年是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打好决战决胜的第一个战役,我们要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以此来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新理念,切实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这个大逻辑来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破解难题;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新期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新部署,一着不让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李小敏说,具体到经济工作,既要注重抓好统筹,又要抓住牛鼻子。一是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重点工作,尤其要着力解决好投资的有效性问题,真正使投资用于补产业发展短板和基础设施短腿,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降低交易费用,达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目的;切实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为目标和路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二是统筹需求侧与供给侧,更加注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发力。需求和供给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要抓,以促进经济平衡增长。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必须在适度增加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三是统筹补短板与固优势,更加注重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市委十二届九次、十次全会在分析无锡发展的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四化”为引领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无锡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战略、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实现这一目标,要把着力点放在补短固强上,以补短促固强,以固强拉补短,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要把着眼点放在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上,无论是补短板还是固优势,都要在打基础、求质效、利长远方面下功夫,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无锡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集聚强劲动能。(星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新闻热线:021-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决战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徐州: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27日开幕的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张国华同志所作的报告,为徐州今后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徐州有信心和决心,当好苏北全面小康排头兵、苏北振兴强引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增长极,展现“强富美高”新面貌。&nbsp&nbsp&nbsp&nbsp过去5年,徐州交出一张优异答卷。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突破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3个百亿元台阶、突破500亿元,均跃居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大力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全局的大事,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随着郑徐客专、城市轨道交通、三环路高架等809项城建重点工程的落地,徐州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分别增长69.1%和82.7%,87.7万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nbsp&nbsp&nbsp&nbsp今后5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的攻坚阶段。徐州聚力建设“五个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nbsp&nbsp&nbsp&nbsp徐州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力振兴转型,聚焦富裕百姓,在发展格局重构中强化特色、厚植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现代农业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实现老工业基地凤凰涅、行稳致远。 (王岩)&nbsp&nbsp&nbsp&nbsp淮安:聚焦两大目标万众一心共圆梦&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坚持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和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两大目标内涵,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在9月27日开幕的淮安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姚晓东同志的工作报告吹响了该市今后5年“实现两大目标,建设美好淮安”的奋进号角。&nbsp&nbsp&nbsp&nbsp回望前5年,淮安创造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2745亿元。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25个改革事项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盱眙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和平台建设成全国样本,“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6个地级试点市之一。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三淮一体”格局已形成,里运河文化长廊初展秀美画卷。&nbsp&nbsp&nbsp&nbsp未来5年是淮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两大目标的决胜决战阶段,将进一步深化两大目标内涵,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建设繁荣之城,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安康之城,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向更高品质迈进。建设宜居之城,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特色更加彰显,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文明之城,如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平安法治建设迈向纵深。 (蔡志明)&nbsp&nbsp&nbsp&nbsp扬州:抓好十件大事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27日,扬州第七次党代会开幕。谢正义同志总结了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扬州取得的成绩,表示要紧扣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bsp&nbsp&nbsp&nbsp过去5年是扬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15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000亿元和300亿元,GDP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名列第40位、比2010年提升16位,人均GDP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超过省均水平。打造不淹不涝城市;加大公园体系建设,把最金贵的地块拿出来建休闲公园;全力抓好“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等最基本的民生工程,都赢得了百姓点赞。&nbsp&nbsp&nbsp&nbsp对未来5年,扬州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10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一是实施“12345”创新发展工程,推进经济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承办好2018年省运会和省园博会。三是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宁镇扬同城化和沿江沿河联动发展。建成金湾路、环邵伯湖大道和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实施宁扬公路快速化改造,推进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及南延、扬溧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完善城市快速路网;推进北沿江高铁、宁镇扬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四是确保2020年连淮扬镇高铁扬州段和扬州高铁综合枢纽建成,谋划扬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五是基本建成广陵新城,完成生态科技新城和“三河六岸”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申办和承办好2021年世界园博会,建成枣林湾世博园和均衡覆盖的城乡公园体系。七是延展、提升扬子津科教园区建设,建成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大广陵学院新校区。八是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和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九是力争城乡居民收入达到省均水平,确保7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十是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nbsp&nbsp&nbsp&nbsp这十件大事既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实实在在抓项目,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扬州篇章。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决战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日 09:28 来源:新华报业网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徐州: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27日开幕的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张国华同志所作的报告,为徐州今后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徐州有信心和决心,当好苏北全面小康排头兵、苏北振兴强引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增长极,展现“强富美高”新面貌。&nbsp&nbsp&nbsp&nbsp过去5年,徐州交出一张优异答卷。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突破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3个百亿元台阶、突破500亿元,均跃居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大力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全局的大事,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随着郑徐客专、城市轨道交通、三环路高架等809项城建重点工程的落地,徐州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分别增长69.1%和82.7%,87.7万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nbsp&nbsp&nbsp&nbsp今后5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的攻坚阶段。徐州聚力建设“五个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nbsp&nbsp&nbsp&nbsp徐州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力振兴转型,聚焦富裕百姓,在发展格局重构中强化特色、厚植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现代农业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实现老工业基地凤凰涅、行稳致远。 (王岩)&nbsp&nbsp&nbsp&nbsp淮安:聚焦两大目标万众一心共圆梦&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坚持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和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两大目标内涵,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在9月27日开幕的淮安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姚晓东同志的工作报告吹响了该市今后5年“实现两大目标,建设美好淮安”的奋进号角。&nbsp&nbsp&nbsp&nbsp回望前5年,淮安创造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2745亿元。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25个改革事项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盱眙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和平台建设成全国样本,“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6个地级试点市之一。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三淮一体”格局已形成,里运河文化长廊初展秀美画卷。&nbsp&nbsp&nbsp&nbsp未来5年是淮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两大目标的决胜决战阶段,将进一步深化两大目标内涵,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建设繁荣之城,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安康之城,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向更高品质迈进。建设宜居之城,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特色更加彰显,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文明之城,如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平安法治建设迈向纵深。 (蔡志明)&nbsp&nbsp&nbsp&nbsp扬州:抓好十件大事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nbsp&nbsp&nbsp&nbsp新华报业网讯27日,扬州第七次党代会开幕。谢正义同志总结了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扬州取得的成绩,表示要紧扣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bsp&nbsp&nbsp&nbsp过去5年是扬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15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000亿元和300亿元,GDP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名列第40位、比2010年提升16位,人均GDP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超过省均水平。打造不淹不涝城市;加大公园体系建设,把最金贵的地块拿出来建休闲公园;全力抓好“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等最基本的民生工程,都赢得了百姓点赞。&nbsp&nbsp&nbsp&nbsp对未来5年,扬州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10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一是实施“12345”创新发展工程,推进经济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承办好2018年省运会和省园博会。三是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宁镇扬同城化和沿江沿河联动发展。建成金湾路、环邵伯湖大道和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实施宁扬公路快速化改造,推进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及南延、扬溧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完善城市快速路网;推进北沿江高铁、宁镇扬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四是确保2020年连淮扬镇高铁扬州段和扬州高铁综合枢纽建成,谋划扬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五是基本建成广陵新城,完成生态科技新城和“三河六岸”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申办和承办好2021年世界园博会,建成枣林湾世博园和均衡覆盖的城乡公园体系。七是延展、提升扬子津科教园区建设,建成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大广陵学院新校区。八是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和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九是力争城乡居民收入达到省均水平,确保7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十是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nbsp&nbsp&nbsp&nbsp这十件大事既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实实在在抓项目,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扬州篇章。周德睿要求: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周德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上讲话。本报记者 王伟杰 摄
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王伟杰 摄
7月10日上午,我市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长周德睿强调,全市上下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按照问题导向的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决战决胜的定力推进全面小康,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决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新常德新创业为总要求,以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2016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2.9%,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各类小康指标实现程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五大类指标实现程度均达到90%以上;产业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创先争优氛围浓厚。会议指出,今年要在全省考评中确保市级获得先进奖牌、2至3个区县(市)小康达标、2至3个区县(市)获奖夺牌。
周德睿指出,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推进小康。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讲政治的重要检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按照问题导向的思维推进全面小康。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破解一批瓶颈问题,加快补齐一批短板指标,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切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全面小康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基础之上。
周德睿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一个个能被群众触摸、感知和认可的变化上。要始终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要保持决战决胜的定力推进全面小康。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必须坚决克服各种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认真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
周德睿强调,凡是小康责任指标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排在全省7位之后的市直单位,绩效评估不能评为优秀单位;凡是责任指标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均排在全省后3位的市直单位,绩效评估为不合格单位;凡是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排名均出现下滑的区县(市),实行绩效评先“一票否决”。
会议通报了2016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和2016年度全面小康考核结果。鼎城区、津市市、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
常德日报微信编辑:汤雅茜
二审:唐志勇
终审:熊夏明
【声明:内容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常德日报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可以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要求: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长周德睿强调,全市上下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按照问题导向的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决战决胜的定力推进全面小康,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决战。
市委书记、市长周德睿作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新常德新创业为总要求,以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2016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2.9%,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各类小康指标实现程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五大类指标实现程度均达到90%以上;产业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创先争优氛围浓厚。会议指出,今年要在全省考评中确保市级获得先进奖牌、2至3个区县(市)小康达标、2至3个区县(市)获奖夺牌。
周德睿指出,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推进小康。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讲政治的重要检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按照问题导向的思维推进全面小康。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破解一批瓶颈问题,加快补齐一批短板指标,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切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全面小康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基础之上。
周德睿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一个个能被群众触摸、感知和认可的变化上。要始终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要保持决战决胜的定力推进全面小康。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必须坚决克服各种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认真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
周德睿强调,凡是小康责任指标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排在全省7位之后的市直单位,绩效评估不能评为优秀单位;凡是责任指标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均排在全省后3位的市直单位,绩效评估为不合格单位;凡是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排名均出现下滑的区县(市),实行绩效评先“一票否决”。
会议通报了2016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和2016年度全面小康考核结果。鼎城区、津市市、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
徐正宪、李爱国、沈习淼、朱水平、陈华、罗先东等全体在家的市级领导参加会议。
·来源:常德日报 王伟杰
编辑:燕汝洋
审核:李俐锋
签发:熊秋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