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辐射3:辐射3 新维加斯下载全DLC整合汉化版(゚ロ゚)

拒绝访问 | www.incnjp.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incnjp.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7bd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仲寨北村/仲寨
  隶属于江苏省兴化市周奋乡,有19个村民小组,838户,2925人。耕地面积亩,精养鱼池2350亩,河沟200亩,三业总产值577.32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85.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1元。村部活动室有250平方米左右,有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屋、计划生育指导站、综治办等配套设施。 到目前为止,仲寨北村浇筑硬质化水泥路面680O米,疏浚河道800米,新建公厕22座,户改厕243户,拆除违章建筑1144平方米,拆除“四塘”831个,新建休闲健身广场800平方米,农贸市场1个、停车场6O0平方米,更新安装自来水管道140O0米,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5O0平方米,沿河驳岸工程250米,新建桥梁2座,改建小桥2座,新建路灯8O盏。新增绿化面积50O0平方米,投入资金共261.9万元。
南仲寨村/仲寨
  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位于固堤街道北部(北纬36゚53'、东经119゚07'),现有917口人,耕地面积1750亩。全年粮食产量1800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村发展大棚瓜菜50亩,年产大棚瓜菜6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20万元,养殖业以猪、羊为主,现全村已发展养猪户65户、养羊户70户,年出栏1600头,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全村有20%村民从事第三产业,人均8814元。据考,该村建于元代,经查,元代在此立村为范家庄。明永乐年间,刘氏一族由四川成都府迁来,当时有兄弟三人,老二居此,老二为“仲”,故改村名为仲寨。后因在本乡有两个仲寨,该村位南,故称南仲寨。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37:44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这个pose要火
推荐几个淘宝返利网站,购物享最高50%返现,每天签到还赠集分宝,均经过验证,可以放心使用:
返利品(淘宝购物返现网),每天签到送10集分宝,0.1元现金
挑挑购,注册送现金1元,签到送0.1元
这个利趣网的返利相当高。每天签到送2集分宝,抽奖得2~1000集分宝
返多少,签到送5个集分宝,另送抽奖0.3元~1元。
全球返利吧(淘宝购物返现网)签到送1分,兑1元淘宝红包
返利啦,签到送16个集分宝
网购派,每天登陆送10积分,150积分兑换30集分宝&
51比利网,注册送0.2元,签到奖0.05元、5集分宝。
拼抢网,注册送10元现金,每天签到送0.1元。
微积分是bShare为其客户打造的一个网上积分服务平台。签到1集分宝,每天5分钟浏览任务五毛钱
哇划算,签到送6集分宝,6积分,158积分兑换5元现金
集集猪,每天签到1积分,可抽奖
爱耙活,淘宝账号注册并登陆,每天签到最高1000元
得优惠购物返利,每天签到送1集分宝,1分钱现金
蘑菇街,每天签到送2集分宝
买还网。每天签到送11个集分宝,随时提现
爱回扣,签到1~200集分宝&
走走看,签到1个集分宝,随时提现
得优惠,签到1个集分宝,5积分,随时提现
笨熊有礼,号称目前是行业返利最高的网站,签到2集分宝
就我去购,签到2集分宝,5集分宝提现无限制
来客网,签到2集分宝,提现无限制
新一佳,签到送0.01元,0.1元提现
我淘卡,签到送1卡币,5卡币起兑5集分宝
1314啦返利网,签到送1集分宝、0.01元。注册赠送0.68元,5集分宝
搜淘省钱网,签到送15个集分宝
宝贝折,签到1个集分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已解决问题
(?д?&?д?)这是什么表情
提问时间: 22:41:09
(?д?&?д?)这是什么表情
浏览次数:7383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八成是乱码,或者是你朋友想骗你什么的发的。没半点看懂。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元山自青少年即走魔古今東西,此擇幾首詩詞及元曲小令呈正:
崇武古城漁鄉懷古(1958年 23歲)
調寄“憶江南”詞譜三闋
& &荒城古,
& 落日掛門樓;
記得兒時玩樂處,
長灘戲水逐驚鷗,
海闊浪悠悠。
帆捲晚霞收;
岸上親人爭擺手,
船郎喜報好年頭,
燈火引歸謳。
(二)&&&銀河暗,
&城外野墳幽;
&拍岸狂濤聲震廓,
&星螢明滅鬼魂啾,
&墓草掩鴉愁。
&酒罷逞歌喉;
&簫抑弦揚歡載曲,
&南音一闋醉淹留,
&明日複何求。
& 境遇屢沉浮;
夢到江南猶未老,
醒來空望水西流(注一),
逢歲酒高抔。
舊地念重遊;
十五年前君記否(注二)?
故園遙隔白雲頭,
何日聚神州?!
(注一)臺北淡水河西流,古早時代是閩南商船來往主要水路,可逆航深入腹地至“艋胛”(今之萬華),構成臺灣北部內陸一繁華市集。
(注二)作者7歲離崇武古城,北上溫州小住,再轉上海讀小學,1947年秋12歲隨父張世昌經商赴臺。自1955年秋就讀師範大學藝術系(后改称美术系)起,除本科畫技外,在中文系旁聽兼攻詩詞元曲與古文字學等課程,1958年大三時23歲填此詞,是已離別古城15年,藉吐“鄉愁暗忍離人淚”(2018“元宵頌”首句)也。
大芋頌&題畫芋(1966年30歲)
無言猶大愚,
我佛自清心;
眾相隨塵化,
浮名併日沉;
流光生萬古,
逝水去來今;
吾道安貧樂,
寒窗戲墨吟。
憶1955年只填一個志願,投考師大“藝術系”(後改稱“美術系”)時之術科國畫試卷任自創作,即以水墨寫意畫一芋頭交卷,竟僥倖錄取,真大無畏也,好險!
&山城遊頌(1966年)
雨灑天涯客,
風吹野路人;
高階難獨步,
何處濯遊塵。
風雨中游臺灣北部雞籠(基隆)山中之九份山城。
&浮生一頌 &調寄元曲小令&“一半兒”
浮生本似破袈裟,
歡樂何曾共彼涯;
對鏡酒空眉眼花,
罵你個大匏瓜;
一半兒糊塗一半兒傻。
1966年(30歲)作並為“葫蘆齋”銘。
浮生二頌&(2016年 80歲)
浮生幾度補袈裟,
歡樂終將共彼涯;
對鏡髮稀傷眼花,
罵你個老匏瓜!
一半兒癡呆一半兒傻。
&“浮生一颂”后,以苦行僧坚持托钵于学术界,起伏不息竟历50载,于焉有“浮生二颂”写照。
&&其實早此11年前,偕妻張秀蘭返山東濰坊老家尋根,探得她曾祖父清末道光時張懷仁翰林舊址後,其對過竟也是同期陳介祺翰林故居陳氏,乃當時大收藏家,以購藏“毛公鼎”享名於世。毛公鼎現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1971年夏)余初入“器物處”在數千件各類銅器中尋覓“獵物”,恰蒙蔣複聰院長告知,傳聞國際權威考說“毛公鼎”是假的!餘逐找到國外譯文,竟列舉“毛公鼎”具9大破綻,故證屬偽器,並附帶一句意指“中國人不會做學問”!好傢伙,這口氣咽不下!就此花了整整半年,(於1972冬)發表了《西周重器毛公鼎》長論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證得毛公鼎乃真器,西周宣王元年時,命其叔父毛公音輔政誥辭,毛公遂將500字長文銘鑄鼎腹之內,成為夏商周三代約1500年間得“金銅時代”中最為長銘得曠世瑰寶!稍後有英國學者馬約翰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擔任駢體文教授)到臺北度假一個月,竟一口氣把6萬字駁文譯出,寄往德國著名的《華裔學誌》發表,掀起一次世紀國際大筆戰,一來一往經過兩回合乃熄。“不打不相識”,竟與澳洲銅器權威坎培拉大學教授巴納博士成了忘年之交,並熱誠地邀請了兩次飛澳洲出席兩次國際學術會議,又發表兩篇論文(1974秋及1982春)。……不扯了,趕緊在“陳氏文物館”觀寶一番,突見陳介祺收藏有鄭板橋的墨寶“難得糊塗”四個大字,喜極!遂買了他的原寸印製品,忽悟到鄭板橋必聰明過人才歎慕難得糊塗,而區區已“一榻糊塗”了也,不由得為“糊塗”拈上一頌,或就移補為“浮生三頌”。
頌(2005春)
(浮生三頌)
浮生若夢幻居多,
一榻糊塗醉放歌。
釣譽沽名掏史剩,
張三李四又如何?
&&&&&&&&&&&&&&&&&&&&&&&&&&&&&&
紹興老酒頌(2010秋)
鑑湖之水化瓊漿,
古越龍山美酒揚。
大碗黃湯溫下肚,
三分醉念老家鄉。
夜酌古越龍山紹興老酒,竟是鑑湖之水所釀;黃湯溫熱,色香具足,徐飲醇美,佐以花生,意趣盎然,捉興哦吟,乃情系先祖源自鑑湖之鄉,為崇武古城之“鑑湖張氏”一脈也。
頌(元宵節)
鄉愁暗忍離人淚,
異地元宵一樣圓。
鴨戲春江知冷暖,
凡塵欲淨問何年。
汶川八級強震(一)(2008夏)
調寄“浪淘沙”詞譜
強震汶川廛,八級空前!
山崩地裂噬羌田,
數萬災黎驚命喪,舉世同憐。
民族系情牽,善眾輪捐;
傷殘療治備周全,
赤手三軍爭救難,典範長傳。
四川省中北部山區羌族聚居地汶川突發八級大地震,傷亡慘重,賦詞以志。
汶川八級強震(二)(2008夏)
調寄“浣紗溪”詞譜
地晃天搖震汶川,
山崩石墜壓羌廛,
災黎八萬喪黃泉!
九寨溝傾仙境水,
貓熊夢斷臥龍眠(注),
遊人遇險慶生還。
(注)本詞用“貓熊”,乃實稱其為似貓之熊,正如俗稱“狗熊”即明白其為似狗之熊,彼本體都是“熊”,若稱其為“熊貓”,豈不成似熊之貓,而改屬“貓科動物”乎?
汶川八級強震(三)
調寄“西江月”詞譜
地震空前八級,
山崩土噬汶川,
羌胞數萬命黃泉,
舉世善心捐獻;
百里城鄉傾圯,
周遭文博禍連,
三千古物細修全,
國寶幽光復見。
今為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聞昔經天災大破壞後,今已大建設成新興城市,竟其神速,乃撿出舊作三闋忝為紀念。
端午悼屈原(1966端午 30歲)
調寄“清平樂”詞譜
去年端午,
今也猶端午,
一樣淒涼依舊雨,
愁對江煙懷古。
亂世多念忠魂,
飄蓬只恨無根,
屈子歸兮流水,
九歌載我浮雲。
如今一晃,竟是32年後端午,市集熱鬧,到處肉粽飄香,一片昇平景象,乃拾舊詞繫念。
白骨恨(2009冬)
曹操墓發現有感
一代梟雄曹魏武,
千餘年後曝王陵;
空遺未統江山恨,
白骨荒郊任史評。
曹操卒於西元220年,經1789年後,其陵墓於2009年2月26日在河南省安陽郊區被發現,已由考古隊發掘考證。
明末書畫家張瑞圖誕辰(2010春)
440周年紀念頌(一)
相府風霜四百年,
鑒湖張氏出名賢;
沉冤二水欣昭雪,
筆擅偏鋒萬世傳。
注:福建晉江張瑞圖故居相府旁宗祠中門上懸掛“鑒湖張氏”匾額乃示源自浙江紹興之鑒湖張氏一脈。
一生榮辱一肩挑,
寄興揮毫五嶽搖;
書畫勁奇宣大氣,
吟詩放鶴醉雲霄。
注:張瑞圖58歲前後(1627年)之書畫用章有“興酣落筆搖五嶽”豪氣。原“相國池”南畔有“放鶴亭”,今則在“相國路”北側。
悼二水張瑞圖(2010夏)
崇禎倚重擢能臣,
撥亂匡時歎日淪;
退隱堅辭攖帝恨,
橫遭罪蔑死方伸。
哀哉!年輕的木匠皇帝,在他天啟七年(1627)的八月下旬,便夭壽駕崩,迅由其弟思宗崇禎皇帝登記。已58歲的張瑞圖便從10月起一路高升,他由戶部尚書而吏部尚書,由太子太保而太子太師,再兼中級殿大學士。與此同時的魏閹(忠賢)已被嚴劾十大罪狀,致奸黨氣數盡喪!到11月,魏閹已被逐自縊,崇禎皇帝還特命將他分屍示眾!11月下旬,又擢升張瑞圖任內閣次輔(副宰相),宛如烏雲盡散而見旭日。嚴冬一過,便是崇禎元年(1628),其新氣象便是朝廷紛起平反交劾,糾鬥難扼!遂致張瑞圖厭透官場生態,乃興一再請辭,不如歸去!二月,張瑞圖與首輔施鳳來(即為魏閹在杭州西湖建生祠撰碑文者)同任全國會試總裁官;到了三月下旬,張瑞圖竟再上疏,共堅辭了11次,崇禎皇帝無奈只得恩准,並頒厚賜及蟒袍、八人大轎,又晉封榮銜,一路到七月入秋,才風光回晉江老家。
越年張瑞圖60大壽,平地起風雲了……待續
姑蘇水紅菱頌(2010冬)
胭脂淡抹水紅菱,
俏麗嬌羞惹愛疼;
勾刺護身鑲四角,
吳郎貪嘴莫稱能。
游姑蘇,見“水紅菱”,嬌嫩可愛,與翹鬍子菱角有異,喜欲咬之,竟被伊四角勾刺傷唇,怪怪龍地動,乃戲為頌。
夢蝶頌(2011秋)
莊周夢蝶不知周,
忘我無形任野遊;
虛幻瞬間真解脫,
浮名何物問何求?
頌 (2010春)
&讀族譜有感
族譜枝繁花葉茂,
子孫名就倍增光;
炎黃世胄雄東亞,
眾姓輝煌耀萬邦!
縱馬天山頌(2018春)
縱馬天山傲八荒,
黃沙戈壁炫金光;
風雲湧起良駒躍,
叱咤千峰鬥志強。
青年時期焚畫轉進臺北故宮博物院,乃奮力考釋古文物古文字,以證說中華古文物。
(圖一)封面及題署
1971年(35歲)將在陽明山華岡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素描課程一年之授課內容,及往日畫作,匯輯成冊出版。此處擇出數幅獻醜,以見年少畫境坎坷一斑。(附*為發憤勵進而焚之畫作。)
封面書名躬請王雲五老前輩題署,王氏年輕時承認孫中山秘書後為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對作者早年之學術研著《先秦石鼓存詩考》(1966年出版)多所勉勵,後推薦專職臺北故宮專事古文字及古器物研究。
(圖二)封面內頁作者獻詞
(圖三)勞孔素描 &(自制柳条炭筆劃)
(圖四)自畫像 &(1957年 21歲 鉛筆畫)
(圖五) 好夢
&(1953年 17歲
(圖六)只有畫版、畫衣和精神的時期(1957年
攝於大二素描教室)
(圖七)自畫像 &(1957年 21歲 油畫*)
(圖八)小丑 &(1957年 21歲 油畫*)
(圖九)魔鬼來訪 &(1957冬 21歲 油畫*)
(圖十)馬戲團 &(1957年 21歲 油畫 美國人買去)
(圖十一)在畫室中 &(1958年 22歲)
(圖十二)少女 &(1958年 22歲 油畫*)
(圖十三)在河之洲 &(1958年 22歲 油畫)油画 53*33.5CM
画面署号“丑”,背面记 &张光远作
(圖十四)群像 &(原名“一群螞蟻”,1958年 23歲作,獲師大藝術系畫展第一名頒臺灣省教育廳長獎。 油畫 182x91cm*)
(圖十五)在方帽群中 &(1959秋 23歲 在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 油畫
182x182cm*)
(圖十六)自畫像 &(1963年 27歲 油畫 44.5x32.5cm)
(圖十七)妻的畫像 &(1960年 24歲 油畫 44.5x37.5cm)
(圖十八)幽暗中的向日葵 &(1964年 28歲 油畫 61x41cm)
2002夏,雖自公職退休,有關古器物與書畫之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依然未斷;2016年以來,則多偏詩書畫之創作,有詩“金蟬頌”自勉曰:
金蟬蜕变翼重生,
振翅高飛返藝營;
耄耋春秋拼百歲,
詩書考古畫同耕!
2017秋忝以水墨書畫三幅(見附圖)參與1948級同班諸名家俊碩之書畫展出,相互砥勵,再放藝壇異葩。
(圖左)華山蒼龍圖 (六之二) 題詩曰:
夢裏華山風雨急,
蒼龍滾動撼幽篁;
扶搖勁竹東西擺,
雁影翻飛筆墨狂。
(2006年秋游华山,远望華山北峰脊棱状如蒼龍,故有“蒼龍嶺”之稱又有“落雁峰”之險,是以風竹掠影。)
(圖右)華山蒼龍圖(六之四)題詩曰:
狂風掀落霧,
驟雨濯春暉;
勁竹東西擺,
蒼龍拔地飛。
2006秋遊晉而秦,風雨中至華山前之“華山論劍”立碑處遠望,未得攀登乃罷,唯每冥思夢求,2014春特實水墨,徒寫印象,竟如夢中揮毫成畫夢醒驚喜難已!乃捉數日,連作畫山六圖,並一一題詠,誠胸中有丘壑,夢裏顯靈感應也。
(圖中)草書“自覺頌”詩曰:
如是我聞知道了,
這般修性獲禪心;
千錘百煉金剛杵,
定靜專精自覺深。
如今閉關,再修書畫二年為期,亦有“閉關頌”曰:
閉關非佛亦非禪,
斗室揮毫半若仙;
畫裏乾坤觀自在,
東西忘我任瘋癲。
2015年作此頌詩,“東”者中國畫,“西”者西洋畫,先賢徐悲鴻既亦東亦西,早是“東西”忘我乎?有博同道一笑!
張光遠(CHANG KUANG
YUAN)攝於2016年
蝦戲圖 (2015春)
耄耋糊塗瞎畫蝦,春江水漲戲流花,
&&&&&&&&&追波逐浪龍門客,結伴遨遊醉夢涯。
&蓮城子張元山光遠左揚草體書
「張光遠印」、&「元山書畫」、「崇武古城鑑湖張氏」
圖鑑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慶編
《海棠依舊—兩岸三院閔人書畫交流展》
& 2016年3月出版
&&&&&&&&&&&&&&&&&&&
張光遠華山遊踪(少年同窗錢紹榮同遊攝)
華山蒼龍嶺連作六圖並詠(69.5 X 137.5
cm)(金門老友許乃顯攝)
2014春作,記2006年秦晉遊,至古都西安,風雨乍歇,在「華山論劍」處,仰望險峻奇峰,宛如蒼龍飛騰,勝景難忘,歸後試塗,尤曾夢中畫之,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果其然也,特連作六圖並詠抒懷。其中第四幅曾於2015年"兩岸三院同人書畫展"時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本欄茲將六幅全現,呈供指教。
(一)題詩: 華山藏劍息江湖, 曠世蒼龍鎮古都;
&&&&&&&&&&&&&&&
喚雨呼風雲滾動, 翻飛落鴈任胡塗。
題記: 華山有落鴈峯,故塗風竹掠影。2014春寒,
&&&&&&&&&&&&&&&
蓮城子張元山光遠耄耋作華山蒼龍六圖之首。
鈐章: 葫蘆齋、張光遠印、元山詩書畫、崇武古城鑑湖張氏、空中畫院。
(二)題詩: 夢裡華山風雨急, 蒼龍滾動撼幽篁;
&&&&&&&&&&&&&&&
扶搖勁竹東西擺, 鴈影翻飛筆墨狂。
題記: 2014春寒,蓮城子張元山光遠作華山蒼龍六圖之首二。
鈐章: (同前)
(三)題詩: 霧重華山空, 蒼龍隱碧穹;
&&&&&&&&&&&&&&&
和風扶勁竹, 淡墨染迷濛。
題記: 2014春寒,蓮城子張元山光遠耄耋作華山蒼龍六圖之三。
鈐章: (同前)
(四)題詩: 狂風掀落霧, 驟雨濯春暉;
&&&&&&&&&&&&&&&
勁竹東西擺, 蒼龍拔地飛。
題記: 2014春寒,蓮城子張元山光遠耄耋作華山蒼龍六圖之四。
鈐章: 同前,惟「空中畫院」印文蓋倒,特加題小字"狂風參臥佛,另眼獲禪心,元山題臥印"。
(五)題詩: 華山雲湧躍蒼龍, 險峻奇峯五嶽宗;
&&&&&&&&&&&&&&&
壽老逍遙東海去, 遊觀方外暢心胸。
題記: 華山尊比南山壽,東海有如福海也。
&&&&&&&&&&&&&&&
2014春寒,蓮城子張元山光遠耄耋作華山蒼龍六圖之五。
鈐章: (同前)
(六)題詩: 平生搏浪驚濤破, 學海專攻驗證奇;
&&&&&&&&&&&&&&&
願化蒼龍追夢幻, 翻騰躍上彩虹居。
題記: 2014春寒,蓮城子張元山光遠耄耋作華山蒼龍六圖之殿,並用左斜草體各題詠之。
鈐章: (同前)
蓮城子_元山_美麗故鄉_新浪博客
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物處研究員兼處長退休
& 張光遠&Chang
Kuang-yuan
葫蘆齋 寒拾
古器物、古文字及詩詞曲書畫研究:
秦風石鼓十詩真迹原刻考&(1966年)
周宣毛公鼎駁偽考真&(1972)
現代流行「青銅器」誤稱當正名為「銅器」考
更應改稱「金銅器」說&(2011)
晚商甲骨整治與灼卜實驗&(1982)
大明宣德鑪考&(1985)
晚商亞禽銅印考&(1987)
晉文子犯龢鐘考&(1994)
商代金文為「正體字」甲骨文為「簡體字」說&(1994)
湖南晚商大禾人面紋方鼎釋為「年方鼎」考&(1996)
春秋應是「失鑞法」而非「失蠟法」考&(2001)
炎帝神農與黃帝考&(2006)
楚宣特長雙劍為滅越物證考&(2015)
《西洋素描畫法》(1974)
明末書畫奇才張瑞圖生平與二度平反考&(1991)。
《學術研討》
&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十四次年會,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
河南博物院承辦,信陽市文物管理局協辦,於日至9日在河南
省中南部之信陽市召開。
& 來自台灣學者有張光遠先生應邀出席,發表有關楚文化之研究論文
,茲介紹提供參考。
《綱要報告及附圖》
【彩色圖檔請參閱圖片相冊】
《战国楚王劍考》《正文》
& & 戰 國 中 期 楚 宣 王 双 長 劍與滅 越 物 證
& &Two Extremely Long Bronze
Swords Inscribedwith Ch’iu Hsuan King And
& & A Historical Proof for
Conquering the Yue State in the Middle Warring States
&&&&&&&&&&&&&&&&&&&&&&張光
Kuang-Yuan
&&&&&&&&&&&&&&&&&&&&&&&&&&&&&&&&&&&台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退休
內容提要:
&本文由民間舊藏古物中發現2把精美特長帶鞘銅劍,經詳析考辨,證屬真器,並將2劍嵌金銘文釋出,竟是戰國中期楚宣王所鑄企圖吞滅越國之戰劍,為楚國歷史增補前所未有之珍貴史料,並及上古中華龍紋新奇創畫,與精鑄特別長劍之工藝成就。
啓弨& 戰劍&
Abstract:
This study deals with two extremely
long bronze swords with the inscription of Ch’iu Hsuan King. It
deciphers the authenticity of two bronze swords and as well the
inlaid-golden inscriptions for the provenance of Ch’iu Hsuan King
in the Middle Warring States. Through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each bronze sword and scabbard, we gain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a historical proof for conquering the Yue State and
reconstruct the subtle artistic enjoyment for achievements of the
dragon design and bronze casting technique in the Middle Warring
Uncle, Chi-chao (set out for corresponding ),
swords, Ti- Yue (conquering the Yue State),
&從現代考古學與歷史學兩方面相應齒鍊的拉合,綜觀中華民族數千上萬年來的歷史洪流中,族群征戰遷徙,朝代興衰更替,不知沖刷湮埋多少人文創製的書銘瑰珍藝術奇寶,使得典籍載記雖多難計,終不免遺珠之憾!所幸地難祕藏,每有奇珍見世,或補史之所缺,或呈史之物證,皆稱曠代鉅獻。近年在民間舊藏中,竟發現有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楚宣王所持2把成對並帶有劍鞘之特別長劍,經細考證析解,乃涉華中江漢平原與江淮流域東西,吳、越及楚三國之強弱消長,當藉此瑰寶物證,為戰國楚史梳出些許端倪重鍵,應有補《史記》廣蒐擷菁之所刪漏。茲就楚宣王此對長劍之形制與紋飾先予考實鑑真,再釋讀其嵌金銘文,呈供學界參研麈教。
楚叔之孫長劍& ( 附劍鞘
通長89.5cm,柄長12.2
cm,身長77.3 cm, 劍首徑4.5
cm,重1.4 kg ,銘2行10字
劍鞘長81 cm,鞘寬6.3
cm,鞘重0.29 kg& ( 圖2
& 乍觀此對長劍,頓驚其超長無比!按春秋晚期與戰國初期之吳越
40多把劍長,皆在60公分左右﹝註1﹞,相較竟短小近30公分,故此
應屬戰國初期以後劍;又觀其劍銘起頭有“楚”字,即可確認其為戰
國時楚劍。本長劍之劍身長約是劍柄長的6.34倍,而劍身長約在5
分之3處作弧曲收束至前端的三角鋒尖,與吳越劍形相似;其通體烏
黑,特在劍柄双箍及寬厚劍格上增有綠色嵌飾,劍身更彩繪朵朵朱紅
火焰烈紋,而在近劍格處有2行鑲嵌金絲銘文,是戰國之世所具「菱
形格紋劍」與「無紋素劍」二式外新款。按古之銅劍係以銅與錫合金
精煉鑄製再細磨鋒利,其原本所呈乃金黃銅色之相,光炫耀目,故我
們稱夏商周三代所有鑄製銅器為「金銅器」,當時絕無「青銅器」色
相﹝註2﹞!&
我們只稍檢視此劍首頂面之同心圓外寬邊,其表面烏黑
老漆自然磨脫裸露之金黃銅色,即此「金銅劍」之原本色相,亦證其
非近世漆工能偽 (
圖3 a );本劍若在金色劍面彩繪相似色調之金漆,
便難明顯表現,乃特將全劍髹漆,俟其無色漆汁氧化乾固,便結成黑
色堅韌薄膜護體而呈烏黑劍面,一則可施彩繪及嵌金顯銘,再則亦可
防潮並免生銹之虞;惟此從第2把劍正面頗見多佈微粒綠色銅銹 ( 圖
4 ),乃因劍插在鞘隨葬後,經2千多年潮氣侵入木鞘之內悶蝕,再由
劍面髹漆之毛細孔滲進,與銅質起化學變化而自然鑽出之細小綠銹,
明非仿工點畫呆滯之作。又撫劍身兩翼微弧,知其剖面中脊凸起作菱
形,兩翼正反面皆細磨成凹弧,使略輕薄而增堅韌,及橫展至刃部則
變作尖三角利刃,萬一交兵,可減碰折之虞;如此作工細膩,蓋所謂
「十年磨一劍」應稱銅劍鑄後銼磨之難,近世定無此磨工,而「千錘
百煉」者惟鋼鐵之劍可施,若銅劍一鎚必斷!&&
不過此劍之精鑄,特在柄頂圓盤形劍首之旋工
( 圖3 a、b
其盤內凹面寬邊至盤心之間,作7條細凸的同心圓弦紋,居中者各以
3條組成2寬帶,而相間之3道凹溝內,又藏幾條低矮的小弦紋,竟
都能遵循盤外底的弧面,在溝內對應旋出階梯似的豎立細紋,這應是
現代仿工操作電旋工具所想不到的精密「底細」,故我們先覺此2把
長劍之真;其盤心即柱狀劍柄之頂面,惟其中央又呈滾圓凹窩,乃轉
圓之軸心,是知全劍為一體成型鑄成,然後渾身髹漆,頗勝「越王勾
踐劍」之劍首作工﹝註3﹞。&&&
&&&&銅劍初步製成,遂在劍柄双箍頂面及寬厚的劍格正反面刻出鑲嵌
紋飾的凹槽,双箍頂面所嵌係仿綠松石色的綠琉璃料片,其小部份有
所磨損及脫落,露出凹槽及褐色膠底痕迹,褐膠亦即生漆氧化過程中
之黏液,若乾固即成黑色漆膜,見此瑕疵適證其為真品;寬厚劍格上
所嵌為抽象變形之粗獷獸面紋,其正面者所嵌圓凸雙目屬綠松石,而
”形凸鼻及其餘部位又背面無目者,則多平貼綠色料片,俾
正反易辨。
&&&&劍身紋飾之畫工靈活,蓋先在正反兩劍面上用金漆繪製朵朵火焰
狀紋飾,有些金漆火紋露出與黑底相混的褐色,晃若火舌陡增耀動。
紋飾既成,乃在距正面劍格6 cm處的劍脊兩翼,鐫刻2行10字銘文
凹槽,然後鎚製細軟純金 (
Au,Gold ),嵌壓入銘文凹槽中填實磨平
即成,此金絲赤黃,光爍亮麗,非金漆能比;再看大多銘文係嵌雜在
火燄紋內,細辨銘文筆畫乃嵌壓在火燄紋上,可證鑲嵌金絲銘文是精
鑄此劍的最後一道工序
( 圖1d ),而由內鑽出漆面之細點綠銹有的也
覆及銘文,層次明顯可驗不偽。
&&&&至於劍鞘,黑漆鞘面光亮如新,這凡出土千年以上的漆器,加以
清理都會呈現鮮麗原貌;而2把鞘面都見長梭形凹窩,這是出土後之
乾縮所致 (
圖2、8 )。又其可與劍身相容之菱形鞘口的漆皮下,裸現
由四块長薄木片黏合的鞘殼,其木質灰褐枯舊,一側口角還微裂開,
亦非近世木作急攻仿得
( 圖5 )。又測長達81 cm及81.2
鞘重量,各只290
g,自經是千年以上王侯大墓封葬而乾縮失重,亦
非仿工短期除濕可逞。除去鞘口近處一小段先用紅漆畫出菱形幾何
紋,再用黃漆在內套繪一層,其鞘身則全以朱紅漆繪,前後兩面皆畫
雙龍顛倒背向,彼龍頭尖小,後挺勁角,龍身細長而分節,每節中央
繪一圓圈;長身作“
W ”形滾動而細尾分叉下勾,頸上揚鬣,背脊
雙鰭,腹下一鰭,四足分跨,生猛靈動,又有「火雲紋」相襯,氣勢
(圖6 ),如是飛龍全形可為上古經典樹範,尤可為「中華龍形」
之毛筆繪畫溯源補上珍貴圖象。
&&&&續解本劍金絲嵌銘2行10字(
見圖1 d、e ),楷寫其文:
觀10字書法,頗現秦漢「繆篆」彎屈曲纏繞之雛形,惟其中有4字
見簡形省筆,而只
弔、乍、單、僉
4字需作釋解,不明者或以為是
缺筆誤刻稱偽,考其實則自西周晚期起之彝銘金文已有之
),仿工何以知之?按“ 弔 ”之左半原象弛弓之形,右半象
箭矢繫細絲繩作弋射長翅鴻鴈之用,當鴈陣飛行,即以射之,絲繩遂
纏繞鴈翅使墜落活捉,自古行狩弋射用之﹝註4﹞,故“ 弔 ”之字形本
應是「弋」,而其古讀入聲正可與閩南音「叔」通借為用;此緣商周
之時所造文字尚少,而各地方言語音繁多,乃有同音通借用字之習,
以現代言之,所造文字至備而統一,又有統一語音,便無勞同音通借
之「錯別字」滋擾;既商周尚未出現「叔」字,是惟通借「弋」(弔)
字為用。“ 乍
”乃商周原字,後加意符「人」旁,示人之有所為乃
成「作」字。“ 單
”字在晚商金文應是盾之象形,且見商代晚期至
少10件金銅彝器上鑄有一種武將家族徽記的圖形文字﹝註5﹞(
&),其字中央作一人開足正立,双手外伸成「大」形,
而其一手執戈,另手執盾,所執或左或右無定,儼然作「戰」雄姿,
此字亦見於同時代王廷特有之甲骨文卜辭中,惟乃刀刻之簡形省筆字
體,所執之盾已簡刻成「干」字形,其實商代金文凡作肥筆者,皆本
乎實體象形造字,並非為書法美觀之增飾,而甲骨文卜辭,因以銅刀
在堅甲硬骨上刻字,不比毛筆書寫之肥細宛轉自如,只得直契橫刻框
廓筆畫加以化繁為簡,致有與金文同形而簡化之字體出現,故我們敢
稱商代金文為當時「正體字」,而其王廷之甲骨文實應視作「簡體字」
﹝註6﹞;職是之故,「單」字便與「干」字同為盾形並同音而繁簡異字
( 參考丁山說
),尤有進者,本劍銘之「單」實與「干」為合構而成
之字;上舉武將族徽作一人執「單」亦即執「干」,另手執「戈」,以
此會義便可識為「戰」字,又緣自古「干戈」為辭皆喻戰事,正是形、
音與義俱合,互可為證﹝註7﹞。但族徽「戰」,在商周之世只見通行「單」
字,一直到戰國中期的楚宣王劍銘
( 公元前369年
),乃又省去「戈」
,却以「單」、「干」合構成「戰」的奇字,而後在戰國中期之末的
中山國壺銘
( 公元前314年
),及戰國晚期之末楚幽王熊悍( 公元
) 之巨鼎刻銘:“ 楚王飲 ( 熊 ) 悍戰獲兵銅
”才先後加
「戈」出現正式的「戰」字而傳用於世,以後未再以「單」通代;循
此索證析解方能明釋之字,仿工應無創此奇字之才。而「銅」字亦屬
新出,蓋上古凡稱「金」者係指「銅」,至此則「金」與「銅」分離
不混,各有專屬;又學者或有解「單」字原象捕鳥之器,恐古人不以
生死之戰與捕鳥混觀造字。最後劍銘之「僉」字,應與「鐱」同字,
由於佩劍之兵器遲至東周之世始興,故此「僉」字顯非兵器象形,應
是通借語音為用之字;我們見「越王州句劍」之15把劍銘皆“
又其他略早於楚宣王的「越王劍」也銘作“僉”﹝註8﹞,故不奇;惟
東周各國劍銘已見從「金」之「鐱」字,示其質以含「金」(
為主所鑄而會義,秦以後始通用「劍」字。以上擇要對本劍銘粗釋,
便可通讀為:「楚叔之孫啓弨自作戰劍」,基此再進而考明全銘蘊含真
&&&&本劍銘起首即稱「楚叔之孫」,便使此劍所屬之楚王世系突興質
疑!幸好本劍又有一把孿生成對之長劍,惟其用字改附鳥篆形體之嵌
金銘文,開宗明義即稱“大王宣”,若將双劍併觀,即可讀出「楚叔
之孫大王宣」,乃證此2把成對長劍係戰國中期之楚宣王
) 所屬無疑。然則劍銘所鐫楚宣王竟非 「楚王之孫 」
,卻是「楚叔之孫」!是必考溯原委,按《史記》《楚世家》載稱楚肅
王11年卒,無子,立其弟熊良夫,是為楚宣王;既楚宣王是楚肅王
之弟,亦該是肅王父楚悼王之子,惟劍銘直作「楚叔之孫」,便非肅
王之胞弟及悼王之子,而應是肅王之祖父楚聲王之弟,悼王之叔─王
族「嫡親阿叔」,肅王的叔公之孫了,再上溯乃楚簡王之曾孫輩,更
上為楚惠王熊章 (
公元前488 ~前432年 )
之玄孫輩,故楚宣王雖
表明「楚叔之孫」,實仍楚國王系正統之傳,其與楚惠王前後相距四
代,歷經120年。
&&&&&銘作「楚叔之孫」金銅禮器者,亦早見於春秋晚期,如「楚叔之
孫倗」鼎及浴缶等,彼與「王子午令尹子庚鼎」列鼎7件,同在河南
淅川下寺M2出土﹝註9﹞,惟其官職只是「令尹」(
宰相 ),並非
楚王之尊,故至戰國中期的「楚叔之孫」能繼得王位尊為楚宣王者,
係以旁系轉正,實可據此2把劍銘大修楚史之漏。
& 再考劍銘“ 啓弨
”,應係名與字之相關,惟史未見,按「啓」
義為開,「弨」義為弓鬆解,“ 啓弨
”即解開強弓使鬆弛之意,源
參《詩經。小雅》之〈彤弓〉篇:「彤弓弨兮」;而史已見楚宣王有名
「良夫」,意為有能之人,《孟子》之〈盡心〉篇:「人之所不學而能
者,良能也。」是乃對命「名」為有能者,本劍銘則用其「字」反
戒勿如緊繃之弓,該有鬆弛之時,是寓意相反約制也。此上古之人命
「名」取「字」,有寓意「相互應和」與「相反約制」之習,後者正
如春秋晚期吳王之名「光」,而以「闔閭
(廬) 」為字,再索越王翳之
「越王丕光劍」,其銘原作“ 不光
”,乃有「越王嗣旨不光劍」之
﹞,按此劍銘固作「不」字,然自周初彝銘金文起,多通借
為「丕」,義解為大,如「不顯」皆通作「丕顯」,以頌先王、天子或
皇祖之恩德;史見越王「不壽」(
越王句踐之孫 ),也應通作「丕壽」
才合情理;而金文「不」字作否定之義解者,如不敢、不逆、不墜、
不吉、不義、不淑之類便是
﹝註11﹞,故越王「不光」以通作「丕光」
似較宜乎王者之尊;於是《史記》越王翳之「翳」為遮蔽之義,也可
以為越王之「名」,而其劍銘「丕光」便得是「字」,故亦可列名與字
寓意相反之例。更早者還有春秋晚期楚國之「王子午鼎」鳥書銘見
“ 王子午 ”,又作“ 令尹子庚
”,乃同為一人﹝註12﹞,按此“
&”應是其名,因屬天干之第7位,而“
庚 ”是其字,屬地支也居
第7位,恰是上天對下地相反之習,且「王子午鼎」銘乃器主楚令
尹之「名」與「字」同見,尤弁「令尹」官銜,應於楚康王2年
) 為籌備就職榮慶祭祖時而鑄,實罕有佳例。又如孔子
弟子端木賜,其名「賜」是上對下賞賜,而字「子貢」是下對上奉獻,
彼名與字寓意皆相反;故史記楚宣王名「良夫」,劍銘乃以其字「啓
弨」相反之義呈現,正符古制;至於「相互應合」者,如孔子名「丘」
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尼應可通泥,丘乃泥堆成;冄耕字伯牛、
) 字叔魚等屬之 (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劍銘最
後「自作戰劍」,即命能工巧匠鑄製佩用之劍,可宣王卻獨多用一個
「戰」字,陡使此劍之精魄蹦發,如戰神欲氣吞沙場狂舞!且觀春秋
晚期至戰國初期諸赫赫名劍,如吳王闔閭之「吳王光劍」銘曰:“
吾王光自乍用鐱
”,越王勾踐之「越王勾踐劍」鳥篆銘曰:“ 越王
鳩淺自乍用鐱
”,再如楚惠王之「楚王熊章劍」鳥篆銘曰:“ 楚王
酓璋自乍用僉
”,楚惠王乃楚宣王之高祖父;蓋所謂王者寶劍之銘,
多作如是2行8字款式,物多則不奇,今見此楚宣王劍竟特彰顯其為
「戰」劍,當知大有一番振興圖霸作為。再考與「楚叔之孫長劍」孿
生成對之第二把「大王宣長劍」。
大王宣長劍& ( 附劍鞘
cm,柄長12.1 cm,身長76.9
cm,劍首徑4.5 cm,
cm,劍脊厚1 cm,重1.41
kg,銘2行10字 ( 圖7
劍鞘長81.2 cm,鞘寬6.5cm,鞘重0.29
kg ( 圖8 )。
&&&&觀此劍之形制、劍身菱形剖面、鑄工髹漆及紋飾幾乎與第一把劍
相同,只是全劍長度略短0.5
cm,可證兩把長劍並非使用同模翻鑄,
再比對二者劍身之彩繪朵朵「火燄紋」,看似相同紋樣,其實前後略
有移位,是證2把長劍乃逐一圖繪者;再驗
2把劍鞘之彩繪及龍紋
亦神似,可謂同一畫師精繪,却非同一印模取巧者,尤其最難處,
是有些在火紋上鑲嵌金絲鳥篆銘文
( 圖7b ),其必先細筆書寫,
再予鐫刻上窄下寬如“ㄩ”形淺槽,最後鎚細金絲嵌入凹槽按壓磨
平,如是三步驟,不僅書寫勻稱老練,還得形美字合,法固易解,秦
漢以後似無繼者。&&&
&&&&此劍銘亦作2行10字,但其中有7或8字已改用「鳥篆體」趨
奇增美;大多鳥篆體之字,只須將張嘴鳴鳥驅離即現正字
( 圖7 c ),
乃楷寫如下:
&&(走亘)&&
其可釋者“ 大王
”,應是楚宣王妄作驕矜自稱,按《史記》中多見
「大王」之語,本乃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王相互尊稱,楚宣王既已鑄
成「戰劍」,能不托大?“走亘&”字在此劍銘只從“止”,象足形而
示行走之意,其不從「走」者,卻早在其7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亞形
(見「父丁鼎」)
即有之,後至西周晚期乃見從「走」之「走亘」
字,雖可通「桓」字,惟自春秋末至戰國早期之楚惠王起
),傳經12王,共歷266年至秦始皇滅楚止,其間並無可稱「桓」
之楚王,但「走亘」卻可通「宣」字,因「宣」與「桓」在古詩韵中恰
同入「寒韵」,可證「走亘」與「宣」不論由形與字音自古亦可相通借
用 ;新近黃錦前考釋 「有兒簋」銘,其中“
洹公”之“ 洹 ”字
釋作「宣」,而陳洹公即陳宣公說至確﹝註13﹞,也可為本劍銘之通「宣」
字輔證。 如此本劍銘之“ 大王宣
”,與第一把劍銘之“ 楚叔之孫
&”合璧同觀,便識得必是戰國中期之「楚宣王」其人無疑。劍銘“
) 用 ”之下應是省略一個「僉」( 劍 )
字,因第一劍銘已
特標「戰劍」,而第二劍銘則另有驚悚之銘作“
以狧戉人”!
省之;“ 狧
”乃指犬以舌舔食會意,但本銘應通「舐」,有吞食兼
併之意;本劍銘之“ 戉
”係反書,惟商周金文與甲骨文之作正反書
法可不拒,蓋原形並未變,本“ 戉
”之正書多見於越王兵器之銘,
故得識為「越」字,於是此第二劍銘10字亦予破解,曰:「大王宣
自作用,以舐越人」,又可斷句為:「大王宣自作,用以舐越人」,
惟總覺語意中被特意略去一「劍」字,該是因銘2行10字可使行款
&&&&&楚宣王得以旁枝王族身份繼立正位,即特精鑄此2把成對之空前
長劍,並突破只鐫劍主之名老套,更標示企圖吞滅越國之「戰劍」,
儼然不可一世氣概!原來當時楚國東境惟一強鄰,自越王勾踐復國滅
公元前472年 )
稱霸諸侯後,聲威轉強,惜其卒後,才17年
便三傳至曾孫越王朱句
),又有37年榮景,至朱句子王翳
公元前378年 ),遷都于吳
(《竹書紀年》),王翳卒後,
越人亂起,三弒其君,是恰楚宣王初立,衡時度勢乃心萌吞越良機遂
鑄劍明志,若能得逞則楚國版圖便可自江漢平原拓展江淮平原而東至
沿海魚米沃土;惟事與願違,在楚宣王6年時
( 公元前364年 ),
環楚北境有秦、韓、趙、魏及齊五國皆強,楚宣王只好按兵未作蠢動,
延至越王無疆初立崛起,又即轉弱為強,致宣王乃於在位30年時,
壯志未酬徒抱此2把驍勇戰劍飲恨先卒入土
( 公元前340年 )。留
待其子楚威王熊商於繼位第7年時
( 公元前333年 )
方殺越王無疆
,完成其父早欲滅越遺願!
&&&&至於「鳥篆體」或「鳥書」風行於東周之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
的中原地區諸國,曹錦炎綜研傳世與考古出土相關百餘器,揭發有鳥
書銘文者,最早為楚「王子午鼎」(
公元前558年 ),最晚為越王
(公元前411年 ~
前376年在位 ) 之「越王不光劍」,其流行時
間已接近200年,並對長江中下游鳥蟲書的起源,應以楚國為最早
﹝註14﹞!斯誠至確有據之說,按春秋晚期楚之「王子午鼎」,係1978
年於河南淅川下寺M
2楚墓出土,屬7件列鼎之最大者,其腹內壁銘
14行86字 (
內重文5字 ),“ 王子午 ”為楚莊王 (
公元前613 ~
) 之子,楚共王之弟,應為楚康王 ( 公元前559
)之叔父,故其即位第2年乃請子午為令尹 ( 宰相
),第8年夏
(公元前552年 ) ,「王子午鼎」銘既有“ 王子午
“ 令尹子庚
”,確屬一人﹝同註9﹞;此鼎形體雄偉
&( 通高69 cm,
口徑66cm,重100.2
kg &),紋飾奇,鑄製精,堪稱楚器代表之一,
可證其時楚國富,工藝高,書風盛,致有鳥書形體之標異,惟細審其
銘,筆劃中略飾肥筆,頗似飛燕之鳥書雛形﹝註15﹞,與現見有楚宣王
( 公元前369年
) 之第2把長劍所嵌成熟象形鳥書作張嘴鳴唱者迥
異;而考其流行時間又多長10年之譜,因王者鑄劍自必在初繼王位
之時,不可能在卒時才鑄劍,故楚宣王之長劍,當後於「越王丕光劍」
( 公元前411年繼位 )
43年,而鳥書既最早應出現於楚國,現又得見
最晚亦在楚國,則鳥書自始迄終的流行時間至少應有190年,並應歸
屬於楚國之金文書體,並非楚之鳥書傳承自吳越,反倒是吳越鳥書之
盛行,實源出楚國!
&由新考獲此戰國中期楚宣王2把成對長劍作物證,乃為楚史文化增添六大史料總結如下:
楚宣王2把長劍,為迄今所見2380多年前先秦精鑄最長之金銅寶劍,尤其2
劍特作孿生成對,亦舉世罕聞!雖現代出土有秦
始皇時長達94.4公分之長劍﹝註16﹞,但其所長在於劍柄具
公分,劍身長却只73.8公分,實比楚宣王2把劍身還短3.1及
3.5公分,故秦劍之長在柄,短在身,惟當其揮舞長劍時,可隨
意鬆握滑柄,使劍身突伸刺出而已,乃詐藏欺敵之巧也。
2把長劍皆附81公分長鞘,鞘身髹塗漆黑,光亮如新;正反鞘
面畫有朱紅長龍,騰雲滾動,龍紋頭小身細,挺足勾尾遒勁,
可為戰國中期毛筆所繪龍紋典範,亦為上古「中華龍畫」溯源
新立標竿圖象。
據2劍物證嵌銘,考得楚宣王竟非楚王直系世襲,而是由「楚叔之孫」的王族阿叔之裔繼位,但溯其源出,則可為春秋末期
楚惠王熊章之玄孫輩,雖距四代,仍屬王系正統,此應可補楚
史之漏;又見春秋晚期已早有「楚叔之孫」銅器,但器主官位
(宰相),直到戰國中期之楚宣王才始以「楚叔之孫」
&登得王位之尊,自此至楚滅亡之147年,皆王族旁枝世系,是
亦拜楚宣王此2劍銘之作「物證」揭密。
史料固載楚宣王有「良夫」之名,却無「啓弨」之字,今得呈
現於楚宣王2把成對合璧之劍銘,當屬首見。嘗觀上海博物館近獲晉侯編鐘之長銘,有些人名因未出於史料而費解,可能試循「名」與「字」之相關考辨,或有發現。
由於楚宣王此2把成對長劍,乃力證第一把劍銘之「楚叔之孫」,
與第二把劍銘之「大王宣」,可予合璧定名為「楚宣王」之劍,
致其「人」與「時」俱明,而其特作「戰劍」是為企圖吞併越
國之「事」存有「物」證,無疑是補上古楚國正史之珍貴材料;
楚宣王在位雖長達30年,而《史記》《楚世家》有關其記事實
錄,竟只寥寥空洞的55字,且其中直接與楚宣王相關者更少至
31字,當強秦南侵於楚時即卒,何其精簡!今幸考得此楚宣王
2把成對長劍能以金絲嵌銘又鐫存20字,為楚宣王良夫曾懷吞
倂越國之雄心壯志,留下鐵錚錚物證,應是補其一生幾乎空白
之歷史供獻。
六、戰國中期楚宣王 ( 公元前369年
) 長劍第2把之嵌金鳥書,證
為東周鳥篆銘文之最晚者,而最早出者則是春秋晚期楚康王時
( 公元前558年
),楚令尹之「王子午鼎」銘鳥書,致原來東周
中原盛行190年間之金文鳥書竟屬楚國書體,似乎吳越將無以掠
&拙文考說與索證當有疏失,忝為拋磚引玉提供素材,敬請碩學方家不吝&
& 抒文駁教,同勘此楚史遺珍,或能及於晉文公母舅「子犯龢鐘」見證晉史
& 之一二﹝註17﹞。
自20&世纪初,学术界已先后树立正规的“地下考古”及“水下考古”之制,而从1966年起,拙著《先秦石鼓存诗考》(秦襄公时),当属“地上考古”之例,1982年又著殷墟甲骨材料之整治与灼卜实验论文发表,则属“实验考古”范畴,是堪称现代“考古学”之四大要项,于兹本论文对楚文化之考补亦当在“地上考古”之列,乃附请削正。
&&&&(原文发表于《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十二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英譯:孫全忠&&&&&&&&&&&&&&&&
&&&&&&&銘文摹寫:蔡嘉峰
文稿整理及龍圖摹繪:康志修&
&&&&&&&&圖象攝製:陳啟文
&陳振裕:〈精美的吳越青銅劍和矛 ─ 兼論楚與吳越的關
&&係〉,載《 江陵望山沙冢楚墓 》附錄六,第327 ~
)。&&&&&&&
&張光遠:〈論商周銅器合金成分的科學分析〉,台北《故宮
&&季刊》7卷4期,第87 ~ 103頁,( 1973年夏
);本此論證
基礎體認,凡屬上古銅器,皆當視同「金銅器」閃亮耀現,
絕非要經千年長埋才生器表晦暗的青綠銅銹之「青銅器」
,致成「倒果為因」之淆。重要綜論則見於〈光輝燦爛
的金銅時代文化〉,《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序文,震榮
堂 ( 2011年
﹝註3﹞《中國古代兵器圖集》,成東、鍾少異編著
&第85頁之4-70 d
圖 ( 1990年
&見戰國前期「燕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通高40.7cm,
&重4.82 kg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國文物精華大全
&卷》,國家文物局&
彭卿雲、劉煒主編,第240頁,( 1994. 1 )。
﹝註5﹞《金文編》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
第1027頁,&
&張光遠:〈論商代金文在中國文字史的地位〉,發表於國際&
「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整合研討會」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舉辦 ( 1994. 1 ),《論文集 》第1053 ~
&&( 1997. 7 )。本此論文基礎,更撰〈商代金文為正體字 甲
&骨文為簡體字說〉,出席發表於四川德陽舉辦之「中國先秦
&史暨巴蜀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994.
8);及台北
&《故宮文物月刊》總號141 期,( 1994. 12
);又納入《商代
&金文圖錄 ─
三千年前中國文字特展》「前編」,時筆者策
辦此展並著特展圖錄,台北故宮博物院,(
1995 .2 );又出
席發表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宋元藝術」國際討論會,
並刊其《論文集》,( 1996. 5
),及紐約中文《世界日報 》
之「世界周刊」 全文刊登,( 1996.
﹝註7﹞李孝定編述:《
甲骨文字集釋》釋「單」,第二卷,第429
~ 430頁;釋「干」,第三卷,第683 ~ 685頁,( 1965
又:丁山考「單」字,見《金文詁林》,周法高主編,
張日昇、徐芷儀及林潔明編纂,第2冊 ( 卷2
) 第738 ~ 749
)。&&&&&&&&
&曹錦炎:《 鳥蟲書通考 》第77 ~ 101頁,( 1996. 6 )。
﹝註9﹞& 劉彬徽:《
楚系青銅器研究 》第67 ~ 69、315、316頁,
&&&( 1995. 7
﹝註10﹞同註8,第88頁。
﹝註11﹞同註7之《 金文詁林
》,第12冊 ( 卷12 ) 第6499 ~ 6504
﹝註12﹞同註9,第311頁,「王子午鼎」河南博物院藏。
﹝註13﹞黃錦前:〈
有兒簋釋讀及相關問題〉,《 中國國家博物館
館刊》總第130期,第60 ~ 63頁,(
2014. 5 )。
﹝註14﹞同註8之第一章緒論,第5頁及第14頁之註13。
﹝註15﹞同註4之著,第176頁,圖620「王子午鼎」及鳥書銘。
﹝註16﹞同註3,第120頁之5
﹝註17﹞張光遠:〈春秋中期子犯龢鐘的新證、測音與校釋
&台北《故宮文物月刊》206期,第48 ~ 67頁,( 2000. 5
「子犯龢鐘」共2套16件,1994秋台北故宮博物院購藏
12件,民間「震榮堂」續獲其4,筆者自1994年11月起
至2011年間,共發表6篇有關論證,引起各方學者熱烈
發表鴻文討論,為春秋晉史呈供至珍物證。
插圖說明:附彩色原版图片
楚叔之孫宣王長劍&& 第1把 正面
cm& 重 1.4 kg& 銘文 2行10
b&& 第1把 側面
c&& 第1把 背面
楚叔之孫宣王第1把長劍之嵌金銘文與火燄紋
( 銘2行10字
e&& 第1把 劍銘原款摹寫
楚叔之孫宣王長劍與鞘& ( 第1把 正面 )
cm& 重 0.29 kg
a、b 楚宣王2把長劍之劍首徑同 4.5 cm
楚宣王第2把長劍正面之微粒青綠銅銹
第1把長劍之木質漆皮鞘口
a&& 楚宣王長劍之劍鞘朱紅漆繪龍紋
b&& 龍紋摹繪
a&& 楚宣王長劍 第2把& (
cm& 重 1.41 kg& 銘2行10 字 ( 鳥篆7
楚宣王第2把長劍之嵌金鳥書銘文與火燄紋&
&&&&&&&&&&
( 銘2行10字
c&& 第2把 劍銘原款摹寫
楚宣王第2把長劍與鞘& ( 背面)
cm& 重 0.29 kg
三&千&年&前&殷&商&帝&王
甲&骨&灼&卜&方&法&述&要
&&&&&&&&&(&2012年8月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在山東高青舉辦
&&&「甲骨學暨高青陳庄西周城址重大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
張&&光&&遠&
(CHANG KUANG YUAN)
&&&&&&&&&&&&&&&&&&&前&&&&言
緣起1966年10月台北故宮博物院新建落成,開始將南遷渡海國寶古物,擇精展出;次年院慶,特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借來「殷商帝王1001號大墓」,出土古物351件,共襄盛展;1968春又借「殷商甲骨文」併為兩項專題隆重展出。
「殷商甲骨文」之專題展,內容有殷王武丁的卜辭14片(卜甲9、卜骨5),祖甲卜骨1片及康丁卜骨2片,共只17片,三位帝王前後涵括的年代約有103年,其在晚商250多年(注1),歷經8代12王間,乃屬中前段。蓋自1899年在殷墟發現甲骨以來,公私掘獲總數約在154,000多片,其中卜甲約占10分之7,卜骨約占10分之3(注2),而這17&片甲骨的展出,可說是它們真貌的最佳代表。
1971夏,筆者幸得進入博物院,在「器物處」專事商周銅器及銘文研究工作,有關商周「金文」、殷商「甲骨文」,正是余繼東周的春秋初期秦襄公「石鼓文」考識之後的選項(注3),遂擬出「晚商甲骨材料的整治與卜刻方法的研究」專題申請研究獎助,乃自1974年起,著手從龜甲與牛胛骨的實驗製作及灼卜的揭密,終於寫成「實驗報告」作為理論基礎,並將全部製作過程的甲骨材料及圖片,一併用專櫃與上述兩大展項共同展出(注4),以增進社教深入淺出的大眾化功能。由於海內外觀眾好奇反應熱烈,此二專題及實驗專櫃乃一直延展到公元2000年歸還與撤收。
此項實驗展出時,學術界多有回響,1982年9月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舉辦「國際商文明學術會議」,即應邀發表「從實驗中探索晚商甲骨材料整治與卜刻的方法」(注5),時隔24年後的2006年8月,安陽殷墟召開「紀念&127坑發掘7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復應邀發表「殷墟最炫麗的一片武丁大卜甲&─&有關卜坑整治、灼卜揭密及殷商書刻風格的探究」(注6),並在大會面對學者專家獻曝,用龜甲灼卜,並在3分鐘內灼得吉「卜」之紋,再揭3000年前殷商帝王崇尚甲骨占卜的巧妙關鍵,即灼卜方法之謎。
今秋之「殷商文明」會議,竟距夏威夷之聚已足30年,諸多與會前輩學者如夏鼎、胡厚宣、張政烺、安金槐,高去尋、張光直、張秉權(旅台)等碩彥大老皆歸道山,乃擬再就甲骨灼卜方法,並先由材料之製作,依次條舉簡說,提供文博館俾按步製作教材之展出參考,當有助於社教對殷商文明之通識,亦敬向先賢抒達紀念之忱。
一、&理論根據譯解
針對灼卜最具啟發的一道史料線索,就是先秦之《周禮》中
<&春官&&宗伯下&>&&「菙氏」載述:
凡卜,以&明火&爇&燋,遂&龡&其&焌&契,以授卜師。
按:「菙氏」之菙為荊木,菙氏就是專辦用荊木燒製細火棒(炬),
以供應卜師灼卜者。
「明火」即點燃燒亮的火燄;
「爇」即燃燒;
「燋」即待燃的荊木細棒:
「龡」即吹,例龢即和字;
「焌」亦燃火;
「契」即荊木棒。
據此辨解,融會貫通並參以多次實驗灼卜有成心得而予譯白,進而補足灼卜全程如下:
總括灼卜的事,要先燒起明亮的火燄,將荊木細棒燃著,稍待火棒頭燒出一小段火紅的熾炭時,即將「明火」吹熄,變為無火燄之「暗火」的紅炭細棒頭,交給專任灼卜的卜師「吹灼」,然後在右旁繼續燒製暗火細棒,隨時接應卜師使用。
至於卜師如何灼法,典籍載述與後世注解,多有隱晦,亦見
《周禮》(同上引)「卜師」載述,擇其要者:
「凡卜事,眡高,揚火以作龜,致其墨。」
我們約略解之,眡即古視之,大凡灼卜的事,主要在舉火灼龜之甲,使顯裂痕。
古人述事,雖屬關鍵却如此簡略扼要,我們若不直據出土殷商甲骨原片,目驗審視,並作龜甲整治灼卜及刻字實驗,何能探得3000多年前殷商帝王宮中甲骨占卜之竅門?
三、甲骨材料製作及灼卜方法條列簡說
商代自盤庚遷殷後的「殷商時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帝王崇信甲骨占卜迷信行事,所用龜甲約占總數的7成,龜甲又以腹甲為主,其龜背甲、半背甲及條背甲居少數,故本文以龜腹甲簡稱「龜甲」為代表舉述,間有牛肩胛骨簡稱「牛骨」之舉述。
1.&龜甲材料整治
(1)精選美好健康而腹甲平坦之龜,蓋鍋文火水煮,至不抓爬乃止。
(2)取出乍熟之龜,由龜殼兩側上下相連之「甲橋」鋸剖剔肉(殷墟出土已見銅鋸、銅刀),留下龜腹甲及龜背殼;龜背殼可供鋸剖作左右半背甲或左右條背甲。
(3)也可刳空龜肉剔淨,留其完整空殼備用。
(4)剝離龜殼表皮之54塊大小鱗片,即呈淡黃牙白的龜殼或龜甲;其背甲原由49小甲,腹甲由9小甲,共58小甲構成一全殼,而各小甲周邊皆以細齒相互緊咬密合堅固難摧。
(5)用砂輪(攻玉有之)錯磨龜甲反面(即腹內面的微凸處),使其平整風乾,以待刻製「卜坑」。
&2.&刻製卜坑
(6)卜坑的形狀,由直立的長梭形中央預設「卜幹」位置,及其腰旁&歧出之圓或方形的「卜枝」部位構成。&
(7)在整治磨平的龜甲反面(即內面),用墨筆(商代已有毛筆)預畫卜坑位置及形狀,惟龜甲結構有中縫,故不論在左在右之卜坑,彼卜枝部位必指向龜甲的中縫,是為「卜向」,即卜紋所指方向。
﹙8)用銅雕刀或銅鑿剔刻卜坑(殷墟出土有銅雕刀),如同今之刻印技法。
(9)龜甲反面先預刻卜坑之梭形位置,兩頭尖而身寬,必斜刀向深刻剔或鑿,使其剖面成“&V&”形尖槽,但以不能透及龜甲正面為止,稱之「長鑿」。
(10)在卜枝的預定部位,挖鑿淺窩,可稱「淺鑿」,或圓或方,只可深達甲厚之半,因為此處是受灼而熱力集中之點,厚薄必適中。
(11)卜坑之卜向大多是指向龜甲中縫,則左右相對成雙,以作正反對貞(占問)之用;所刻卜坑,其出土者見刻6個,多者可刻180個,乃看問事多少而定,惟必預先刻備。如1936年6月在安陽殷墟&YH&127&坑出土的一片武丁大卜甲,其拓片長30.2,寬23.1&cm,所刻卜坑尚見83個又半,而正面卜辭刻有19條共262字,兩側的甲橋反面亦刻2條共17字,這片龜甲上的刻字,還特將大字填上硃紅,小字則著以褐色相襯,俾其鮮明炫麗易辨。(同注6,填朱見其文之圖五)
(12)卜骨乃以牛的左右兩片肩胛骨為主,牛肩胛骨如扇形,我們稱其頂上形似橢圓而中凹者為「骨臼」,臼側有一「骨突」,其在左側為左肩胛骨,在右為右肩胛骨;其下為堅硬而厚的「骨頸」,再下而寬平者為「骨板」屬正面,反面(內面)則有一長條微扭突起的「骨脊」。殷商(晚商)以前的卜骨,見以牛胛骨原狀,直接在骨板反面施灼占問,以爆裂的亂紋似「兆」形而觀兆象,乃判吉凶;鄭州二里岡出土有牛胛骨,其骨頸部位鑽滿圓坑,係用小銅鑽具打鑽待灼(注7)。至殷商起,大變古法,改以預先鑿刻卜坑,再灼觀「卜」紋,其聞爆裂之聲,遂取卜紋之形及聲而造「卜」字,與往昔灼觀「兆」象者迥異;蓋舊法兆象亂裂無據,新法則預先設計刻製卜坑,而後灼得預定之卜紋,吉凶之判,實卜師已心中有數!此奧秘則全憑卜師口中「吹灼緩急」之巧。
&&&&&&&&&&殷商所用卜骨,必將其反面(內面)的骨脊鋸除使平,才便譜繪卜坑,而所有卜向以與臼側之骨突方向一致為主,故我們揭開殷商帝王之崇尚甲骨占卜迷信,應屬一套預先設計而有定規的統御法術。
3.&灼卜方法
(13)(殷商王廷卜師)左手持龜腹甲之反面(內面)刻有卜坑者朝上,甲面朝下,右手取荊木細火棒(原由菙氏點燃提供者,今可自行操作),稍待炭熾,即吹滅明火,將暗火棒之紅炭觸及淺鑿部位,開始烤灼,(荊木迄今難覓,故代以柳條實驗)。
(14)當此紅炭初灼冷甲,炭溫驟降,熱力減退致紅炭將熄時,即用口徐徐向其輕吹送氣,使之復燃續灼,便停吹氣,但不讓間歇熄滅,如此反復吹燃,保住熱力未斷而灼烤不止,(荊木材質堅硬,所燒紅炭應可持久,惟柳條木質稍鬆,故熾炭易熄)。
(15)約灼1分半鐘時,即可聞龜甲發出爆裂之“卜”聲,此時對應的龜甲正面,便先出現“|”狀卜幹,這是“V”形尖槽的作用,惟吹燃灼烤時切勿中斷,必須繼續施予熱力,其間若見暗火棒上之紅炭耗盡,必儘速換取新棒(菙氏須從旁隨時提供)。
(16)熱力既繼,仍不忘吹灼之法,約續1分多鐘時,又聞得第2次爆裂之“卜”聲,此時在淺鑿對應的正面,即卜幹的中央位置,便出現橫向的“&─&”狀卜枝,於是“卜”紋全形可在3分鐘內呈現,這便是完成一個灼卜過程,若再續灼第二、三、、、卜紋,則請重復使用上揭吹灼要領便得。
(17)卜紋灼出,觀得吉凶之象,待一事正反之肯定與否定貞明後,還須將相關卜紋刻出留存,否則龜甲冷却,又吸潮氣,稍經時日,便會自然膨脹復原而密合,所灼卜紋即失,故須適時將卜紋刻留。基此實驗觀察,方知殷商甲骨必有刻卜步驟。
4.&寫刻卜辭
&&(18)刻卜之後,隨即將所問之事,先用墨筆在卜紋之旁簡要寫記某時(干支)及為某事占問,待全片龜甲經一事或多事之灼卜問吉、刻卜及寫記皆已完成,最後才交由刻工依墨迹逐字刻出。
(19)&書手(史官)寫記,字有大有小,大字筆畫多粗,小字則細,各具風格,乃皆殷商社會通行之文字,見諸當時王公貴族之「金銅器」所鑄「金文」及鹿頭、虎骨等刻字,無不脈絡相同。然而使用毛筆書寫,初固一致,其鑄金文係在泥模上,依筆畫粗細肥瘦浮雕成「陽文」,鑄後所現為「陰文」,與毛筆墨書形狀無異;惟其契刻甲骨文字,少數大字之筆畫粗肥者,尚可一筆用多刀刻出墨迹書體,細小者則因刀筆攻堅剔鑿不易,致圓點變作方框,乃至省作一橫,如「天」字,却為後世所取,其他如動物象形之肥筆,亦皆變作橫直細筆,以框廓代之,或繁筆者,據形簡化,故余有「商代金文為正體字,甲骨文為簡體字說」及「金文為當時社會通行毛筆書寫文字,甲骨文則為王廷卜辭獨用刀刻文字,應非商代文字之代表,更非中國最早的文字」。(注8)
(20)甲骨上刻字,雖留下陰文的「卜辭」記事,備查核實,但甲骨之材質本為牙白色,刻字後仍呈牙白色,頗礙事後辨讀查證,故書手又在刻妥卜辭時,再予填彩,如硃紅、褐色、黑墨等,俾其字顯長存,並非先萌為卜辭刻字之美觀而著色。
四、結&&語
&&&&基於上舉諸多實驗的領悟,乃知殷商帝王崇尚甲骨占卜迷信,
全憑「卜」紋之象以判吉凶是非,而此卜紋之象,却受「智者」的
人為操控作法,「愚者」惟聽命行事,成則信真獲賞,敗則受過論
處,是「天意」亦帝王駕御天下妙術。
&&&&譬如卜幹“|”的產生,乃因龜甲(或牛骨)已預刻卜坑的梭
形長鑿,剖面必鑿成“&V&”形尖槽,使將透龜甲正面,當長鑿之
旁的淺鑿部位受灼至爆裂,自然長鑿的尖槽因薄先坼見縫即成
“|”狀卜幹,其形基本早經預鑿確定,不滋變化,無何異象可觀。
&&&&卜幹之腰一側歧出為卜枝,其狀有一橫、斜上、斜下或末端
分叉等,此與暗火細棒吹灼卜坑之淺鑿的位置居中、偏上或偏下
有關,故卜枝之坼象,全憑吹灼者(卜師)掌控,其對棒頭紅炭
吹氣助燃有輕重緩急之「作法」,若徐吹緩灼,所坼卜紋可明晰呈
現者乃吉,若急吹猛灼,卜紋亂坼或焦黃,自屬不吉;因此我們乃
悟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崇尚甲骨占卜迷信,關鍵全繫於卜師吹灼
作法之功,帝王何嘗眛之?此一暗藏玄機革新卜法,當是盤庚大帝
遷殷後的興革始創。
&&&&&&&&&&&&&&&&&&&&&&&&&&&&&&&&&&&&&&2012年6月於台北
(1.)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斷代工程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2000.10.。
(2.)參考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續集《甲骨學緒論之六&
&&&&&&數量》,425、426頁,1945年。
(3)&張光遠:《先秦石鼓存詩考》(中華大典之一),1966年8月。
(4)&展覽用製作甲骨及圖片,見張光遠:《談殷商帝王文物及
&&&&&&五千年前蠶繭在故宮&─&中國考古先鋒李濟博士百年誕辰紀念()》,台北《故宮文物月刊》149期,
&&&&&&1995年8月號。
(5)&張光遠:《從實驗中探索晚商甲骨材料整治與卜刻的方法》,《漢學研究》1984年6月(上)57~108頁,12月(下),&447~448頁,台北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出版。
&&&&&(另以英文發表)。
(6)&張光遠:《殷墟最炫麗的一片武丁大卜甲&─&有關卜坑整治、灼卜揭秘及殷商書刻風格探究》台北《故宮文物月刊》279期,&84&~&93頁,2006年6月號。
又見:&安陽殷墟召開127坑發掘7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7)&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圖版伍,考古學專刊甲種第二號,
&&&&&&科學出版社&,1956年。
(8)&張光遠:《商代金文為正體字甲骨文為簡體字說》,台北
&&&&&《故宮文物月刊》141期,24&~&31頁,&1994年12月。&&&&&
(本文亦宣讀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宋元藝術」
國際討論會,並刊於論文集,&1996&.&5.&。
1996年5月12日&&紐約中文《世界週刊》全文刊載)。&&&&&&
又:《論商代金文在中國文字史的地位》,《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論文集》&&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97&.&7.&。
&&&&張光遠(1936&─&)&號元山、蓮城子,福建東南海岸泉州灣口之崇武古城人氏(公元1387年,明代洪武20年所建抗倭小城),1947年隨父由上海南渡台灣成長。
&&&&1955年就讀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除專攻中西繪畫外,並兼習國文系之商周金文、甲骨文、石鼓文等古文字學,及唐詩、宋詞、元曲等古文學,因特好元曲長短句雅俗交融之美,故有「元山」之號;1958年以大幅油畫(182&X&91&cm)印象派寫實人物「群像」(原名「一群螞蟻」)獲第九屆系展第一名而畢業,同時亦考證「石鼓刻字」及詩、詞、曲之習作,大為教授們讚賞;畢業後在中學教美術、國文及歷史課程。
&&&&1966年將多年研著20萬字之《先秦石鼓存詩考》出版,此著考證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今陝西鳳翔縣南發現的十枚「石鼓」,鼓身所刻的十篇古篆文字,根據北宋時精搨存得546字,一一考釋補出增為552字,並推算十詩原刻應具733字;十詩內容既解,其定年即明,係屬東周之初秦國的襄公十年(公元前768年)刻製,十篇文體正與《詩經》305篇中之「秦風」形式類同,故為「秦風」考增十詩,而《詩經》應予補全為315篇才算具足。&&&&
&&&&當此第一本著作出版,即廣受海內外學術界重視,不久便蒙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博士拔擢,並將此著納入「中華大典」之列,遂應聘至該校任職,從事主編各種學術期刊,及《美哉中華》(BEAUTIFUL&CHINA)大型畫刊總編輯,成為當時豪華圖文並茂傳頌刊物。1968年繼出版《石鼓詩之文史論證》,並在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西畫之「素描」課程,乃於1971年將教授心得出版《西洋素描畫法》(METHODS&OF&DRAWING),是為台灣西畫壇的第一本素描著作。
&&&&1971年夏,受台北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雲五先生推薦轉進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器物處銅器科研究商周銅器上「金文」(銘文),自此沈湎於學術鑽研之路,不斷探索新課題,證說革新見解,於是著述難已,在權威刊物發表創說,迭受國際學術會議邀請發表新論。
&&&&1976年提出「研究商周銅器銘文鑄製的方法」專題,經美國華府佛瑞爾博物館(Freer&Gallery&of&Art)館長羅覃博士(Dr.&Thomas&Lawton)推薦,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John&D.&Rockefeller&3rd&Fund.&)一年贊助,到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Fogg&Art&Museum)&任榮譽研究員(honor&research&fellow),及華府佛瑞爾博物館各研究4個月,另4個月為環球到14個國家的40多處著名博物館參訪研究,對彼珍藏商周特別銅器,一一提件上手目驗,並予紀錄及攝影,積蓄學養;亦對東西文化,尤其是各國藝術文物及繪畫,多所涉獵,廣拓思維,獲益難喻。1983年被列《世界名人錄》(Who’s&Who&in&the&world&6th&edition&1982&─&1983)。
&&&&1992年以「研究員」兼任器物處之處長職,雖不斷策劃本院更換展出,而著述益勤;同時更籌辦海峽兩岸文物大展,有四川之「三星堆古蜀文明」、湖南之「長沙馬王堆西漢文物」、廣州「南越王墓文物」、內蒙古「草原文化」等在本院盛大展出;另為民間協會策辦者,亦有北京故宮「清代盛世康雍乾珍寶」及蘇州「清代狀元扇面書法」之首次來台巡迴展出;諸此大展皆親予選件、點收、歸還或參與押運。在台灣亦倡辦將「故宮精華百品展」,兩度到南北各城鄉及澎湖巡迴展出,對社會教育發揮莫大成效;在歐美,也護運「故宮重寶」遠赴法國巴黎及美國四大城市佈展,對弘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
&&&&2002年屆齡退休,已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研著31年,然而公職雖退,卻繼有大陸文博界邀約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不已。50年來,除勤公治學外,尚先後在七所大學、研究所、文物收藏協會等,教授有關商周文化及古器物鑑賞等課程,並任碩士、博士論文指導或評審,又擔任台北故宮、歷史博物館及文化主管機構等之古物鑑定、徵集等委員,所作闡揚古物演講,遍及台灣城鄉、金門與澎湖各地,有教無類,樂此不疲。
&&&&綜理見世重要著述5本,論文70篇,約150萬字之譜。茲將所著擇精理出12項學術新論,簡陳如下:
(一)&1966秋出版《先秦石鼓存詩考》之後,1968冬又出《石鼓詩之文史論證》,
1972秋〈石鼓文的學術價值〉(台北《故宮季刊》),1979冬〈秦國文化與史籀作石鼓詩攷〉(台北《故宮季刊》)。
世俗稱「石鼓文」者,乃專以「石鼓文字」稱之,雖唐代中期’有韓愈(公元768~&824年)始識之為詩,至此則證實其為東周初秦國十篇詩,與《詩經》中「秦風」之詩同類,故予《詩經》305篇補增至315篇;更證「石鼓詩」乃太史「籀」所撰,其署名正刻在第十篇「汧漁詩」之末,與郭沫若所識為「首」字迥異,此年少據理初攖權威者也。
(二)&1971夏,出版《西洋素描畫法》,為台灣第一本西畫基礎之「素描」教材。&&&&&&
(三)&1972冬,發表〈西周重器毛公鼎〉(台北《故宮季刊》),駁論巴納博士(Dr.&Noel&Barnard)誣偽之說。緣澳洲坎培拉大學研究中國商周銅器權威巴納博士曾發表論文,對本院珍藏「毛公鼎」提出九大疑點,指乃近代所製偽器,致舉世文博界信疑難定!故特用半年鑽研考證,對巴納博士所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還其九大駁正,使西周晚期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其叔父毛公音(原為“ㄏ”內加“音”)輔政時所鑄500字長銘的「毛公鼎」,乃真金不鑠國寶。本文7萬字,亦全譯英文在德國著名學術刊物(Monumenta&Serica)發表,遂成定說。此後與巴納博士亦結為知交,曾兩度應邀前往澳洲墨爾缽博物館及坎培拉大學舉辦之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即1974年之〈西周七件長銘的銅器〉(台北《故宮季刊》秋季號),1981年冬之〈春秋晚期齊莊公時庚壺攷〉(台北《故宮季刊》1982春),此文主在考識一個「莊」字,而非郭沫若之釋是「靈」字,故「庚壺」係鑄於春秋晚期齊莊公五年(公元前549年)。原器為清宮舊藏,屬出土之物,壺之頸肩環壁鑄銘多模糊難辨,約有百餘字,內容大致記述春秋時期齊國的征戰事迹,極受學界矚目考說;巴納博士竟出此難題,邀我特作論文前往坎培拉大學國際會議發表。此壺銘經請本院科技部門以X光透視,勉強顯出一些未明字迹,余予摹補,分清前後幅,而有四段記事,共應179字,所幸其中磨失只9字;全銘記述齊國大將武叔庚,自齊靈公至莊公時,有三次戰功獲賞而鑄此「媵壺」;然而郭沫若考釋此銘僅定為齊靈公十二年(公元前570年)伐吳戰事,日本金文權威白川靜則考屬齊靈公四年(公元前578年)伐秦戰事,殊不知未識一個「莊」字,乃靈公之子莊公也,前後誤差二、三十年。
(四)&1980年,應邀為日本二玄社撰寫《張瑞圖之書法》三冊(卷子篇、條幅、冊篇)日譯出版,其中文稿〈明末書畫奇才張瑞圖的研究〉在香港中文大學發表(《新亞學術集刊‧中國藝術專號》),1992秋轉載於《中國書法全集‧第55卷&張瑞圖》(北京榮寶齋出版);本文考定張瑞圖的生卒年代在公元1570&─&1641年,享壽72歲,首為文博學界所公認;2010秋撰〈明末書畫奇葩張瑞圖官運榮辱與相府考實〉為張瑞圖誕辰440周年紀念,在福州召開國際張瑞圖研究會議發表(論文刊於會議《論文集》,及《台北故宮文物月刊》328期),張瑞圖為官忠勤而受崇禎皇帝擢升內閣次輔(副宰相),然因朝中傾軋不寧,經堅辭11次方獲恩准歸隱,惟返鄉不久,才過六十大壽,即橫遭崇禎銜怨降罪,強以善書為魏閹(忠賢)杭州「生祠」碑文書丹而予削職為民!張瑞圖泰然處之,詩書畫不斷,雖受辱而忍修正果,在其死後五年(公元1645年),幸抗清復明之忠貞遺臣黃道周代申冤曲,特上奏遺明唐王為張瑞圖平反,復其原封榮銜,惜四百多年來,世俗仍昧於真相,既讚其勁奇書法,卻又譏其人格!余每直據《明史實錄》及其吟詠詩篇,一再考實為其徹底平反,以符學術求真宏旨,並賦一詩,忝為抒憾:
一生榮辱一肩挑,寄興揮毫五岳搖;
書畫勁奇宣大氣,吟詩放鶴醉雲霄。
(五)&1982年,發表〈從實驗中探索晚商甲骨材料整治與卜刻的方法〉(《漢學研究》分為上、下兩篇,台北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同年9月,應邀在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舉辦之「國際商文明學術會議」陳述;在此會中,首次與大陸社科院考古所及文博界權威學者暢論一堂。2006夏發表〈殷墟最炫麗的一片武丁大卜甲─有關卜坑整治、灼卜揭密及殷商書刻風格的研究〉(台北《故宮文物月刊》279期&),同年8月在河南安陽殷墟,召開127坑發掘7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恰余70之齡,在宣讀此文重點後,即當百餘學者面前,持實驗所製龜甲於3分鐘內灼出一個“卜”紋,是「大吉」也,並將卜甲傳觀學者,證非紙上練兵,是三千年來首以實驗灼出“卜”紋者。2012年8月,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在山東高青舉辦「甲骨學暨高青陳
庄西周城址重大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應邀發表〈三千年前殷商帝王甲
骨灼卜方法述要〉,余除將30年來多次實驗心得,列舉出20條簡述總揭
其謎,關鍵全繫於卜師灼卜時的吹燃烤灼之巧妙運用,及配合預刻卜坑以
控吹灼卜紋吉凶之象,證乃商代晚期盤庚大帝遷殷後,始創的甲骨占卜方法,假借迷信之術作為統御國家的工具。
(六)&1985冬,發表〈大明宣德鑪〉(台北《故宮文物月刊》32期&),1990夏〈鎏金精雕大明宣德鑪〉上、下篇&(台北《故宮文物月刊》85、86期&)。「宣德鑪」乃580多年來民間普遍庋藏焚香用器,原為明初宣德三、四年間(公元1429年)敕令工部大量鑄製,總數約18000件,以供宮中應用為主,部分則賜后妃寵臣及名寺道觀,之後漸散,民間爭擁珍寶,仿品隨之充斥,至今兩岸故宮博物院公藏無幾,舉世已不審真偽之辨!余特據《宣德彝器圖譜》等書,從合金材質、作工及鑄法等詳為考證,以深入淺出析說,首為此寶揭發真偽鑑定之法,極受藏家推崇。
(七)&1987秋,著《故宮歷代銅印特展圖錄》(台北故宮出版),此從清宮舊藏古代銅印總數1648枚中選出300枚,而為製作專題特展所撰,堪稱文博創舉。
1987冬,再發表〈商代晚期銅印考〉(《漢學研究》五卷),向學術界揭示求教。由於文中考獲2枚應屬商代的銅印,乃拓展中國自古使用印章歷史,舊說多以東周之春秋晚期(約公元前600年前後)為始,現既證得商代晚期(公元前1200年前後)已有銅印,則中國的用印歷史大可提前600年。喜逢2009冬,杭州西泠印社創辦百周年紀念,舉辦「重振金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余應邀特撰〈商代晚期苑囿之官禽氏銅印考實〉(見會議《論文集》,2010春《故宮文物月刊》323期),再予引申;所考其印文乃「亞禽」合文,外廓印框作“亞”,應象宗廟內祖先神龕之形,「亞」內置立二“&T&”,即“示”字,為祖先神主牌位,是構成家族的象徵;&「亞」中間則作一網架捕鳥,會意為「禽」字,故「亞禽」即禽氏之印,亦即商代園囿之官(猶如現代動物園長)用印,後世以官職之稱傳為姓氏。余亦解今稱「亞洲」者,實乃族群會聚之地,有學者解「亞」為象考古發掘的殷王大墓中棺槨之形,然則在棺槨之形中,若置其姓氏為族徽,何其不祥犯忌?故難苟同。
(八)&1993春,為倡說商代禮銅器上所鑄銘文(金文)的真實地位及價值,乃將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鑄有銘文的商代銅器作一專題特展,撰就〈故宮商代金文特展─三千年前的中國文字〉發表(《故宮文物月刊》118期),1994冬,更深入揭發〈商代金文是正體字甲骨文為簡體字說〉(《故宮文物月刊》141期),而於1996夏,台北故宮珍寶赴美巡迴展,首次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隆重推出,並舉辦「宋元藝術」國際討論會,余則在大會宣讀此文,同時當日紐約《世界日報》之「世界週刊」(中文版)也特予全文刊出,喻為震驚學說。1997夏,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召開「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國際討論會,應邀發表〈商代金文在中國文字史的地位〉(見其《論文集》),至此本創新學說應予落實。
(九)&1994冬,台北故宮博物院新購12件大小鑄銘甬鐘,經余初證驚為至珍瑰寶,乃即於11月在台北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海峽兩岸博物館事業之交流及展望學術研討會」發表〈故宮博物院的器物研究與蒐集兼論春秋晉文舅氏編鐘〉(見大會《論文集》),首揭故宮喜訊,遂即引起大陸文博界學者矚目!余益鍥而不捨,迭增考獲,相繼發表心得,有1995年4月〈故宮新藏春秋晉文稱霸「子犯和鐘」初譯〉(《故宮文物月刊》145期),同年9月〈子犯和鐘的排次及補譯〉(《故宮文物月刊》150期),1996年5月〈春秋晉國子犯和鐘淺說〉(《故宮文物月刊》158期);本院所購12件甬鐘,至此考定係以8件編組成套,另較小的4件屬第二套的後4件,亦即第二套的後半套,其較大的前半套4件則散落在外;每套各鑄銘132字,余前後考岀其中的33字,而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字,其右半邊筆劃被銹略掩未識,經余用針尖輕剔,即現出一個「範」去竹頭之字,再考即以音「犯」而可同音通借作「犯」字,而銘文中之「子犯」,便是春秋時晉文公的舅父,由此關鍵之一字獲識,遂通解8鐘全銘!原來春秋中期晉國的一段史事,即晉文公41歲時為父所逼,由軍師老將的舅父子犯追隨左右,東奔西走流亡各國19年(公元前654&─&前636年),至61歲時才返晉「來復其邦」,繼而與楚作城濮之戰大勝,而在踐土會盟,使晉文公終得稱霸中原,於是周襄王對此最大功臣─子犯,也是其祖輩老將頒予厚賜,其有受惠諸侯則致贈千斤精銅至子犯老家,子犯遂鑄宗廟禮器及銘記,藉此一式兩套龢鐘誌勝(公元前632年&),也使傳世晉史獲得原始紀實材料之印證。兩套龢鐘之一的前半套4件大鐘,亦幸未四散淪失,先後被台北「震榮堂」購得,余遂予鐘銘剔銹、作搨及測音等研究,除剔露金銅本色,以符「金鐘」美稱,尤新識鑄銘多字,乃於2000年5月,發表〈春秋中期晉國子犯龢鐘的新證、測音與校譯&〉(《故宮文物月刊》),斯為文史學界在20世紀之末的一大盛事與收穫!
(十)&2001年6月,台北歷史博物館召開「海峽兩岸鄭公大基青銅器學術研討會」,余應邀發表〈中國最早「失镴法」─&春秋中期「蛇紋蓋冠龍虎方壺」的鑄法論證〉(&研討會《論文集》),本文主要論及1923年秋在河南新鄭出土113件禮銅器中的一件「蟠龍方壺」(&通高90.3&cm&),於1949年冬遷運台北藏歷史博物館,余直據此大方壺的形紋特徵實狀,改稱之「蛇網蓋冠龍虎方壺」,其斷代確定在春秋中期鄭成公之時(公元前584&─&前571年);此大方壺最大的特徵,是它長方形冠狀的壺蓋,以翹首糾纏的蛇群撐立透空如結網奇構,此一鑄法絕非傳統的「块範法」能逞技鑄出,但卻與1978年前後所出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令尹墓(約公元前552年)的大型「銅禁」(&通長131&cm&),乃放置酒器之座台,其長方禁體四壁的三層透空梗狀紋飾結構;以及湖北隨縣出土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的「尊盤」(&尊高30.1&cm,盤口徑58&cm&),尊口與盤口都作透空多層紋雕支架構成,此三處出土鑄件透空結構類同而精緻至極。當楚令尹銅禁與曾侯乙尊盤一現世,學者們即視彼係用「失蠟法」(&Lost-Wax&Approach&)&所製,遂認定中國最早使用「失蠟法」是在戰國早期&(華覺明、郭德維等論說&);之後,又有學者以楚令尹銅禁亦「失蠟法」傑作,故乃推早至春秋晚期;但澳洲巴納博士疑之,撰文認為是用「失鉛法」(&Lost-lead&Approach&)才有可能。為實驗「失蠟法」的可行性,余乃遵明代古法先自養蜂塲收集黃蠟,再覓牛脂,依比例混合實驗,試揉細梗作模,惜其質軟黏手,技窮難展,更遑論細雕紋飾?遂證春秋戰國之世,鑄製精雕透空禮銅器並無「失蠟法」存在!
然而,在楚令尹墓及曾侯乙墓的出土器中,却有不少低熔點的鉛錫合金製品,按鉛的熔點327.5゚C,錫232゚C,若二者合金煉鑄,則熔點更降至183゚C,這就是近代「保險絲」的成分與熔點,不料在中國2500多年前竟知煉用此合金,並亦作為镴焊之用;既有「物證」,余乃四處覓購較粗「保險絲」以作實驗,試製細條狀交纏小蛇及花梗支架,其質柔中帶硬,既可隨意彎曲刻紋,又可適當焊接,於是證明「銅禁」與「尊盤」乃至「蛇網蓋方壺」之繁複撐立構件,皆可用「失镴法」鑄造,而當時尚無「失蠟法」&觀念,故今日確知「失镴法」(&Lost-Pewter&Approach&)最早應始於春秋中期鄭成公之「蛇網蓋冠龍虎方壺」(公元前580年前後&),其早於春秋晚期楚令尹之「銅禁」至少約20年,早於戰國早期曾侯乙之「尊盤」至少150年左右。(&本文於2002年南京博物館出版《東南文化》153期轉載&)。
(十一)&&2010冬,發表〈光輝燦爛的金銅時代〉(《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序文,台北震榮堂出版),本文論說主要是針對近代不論雅俗之士,皆誤稱三代的金銅器作「青銅器」,直將中國2000年前上古時代使用銅錫合金所鑄的銅器,如宗廟祭祀用禮器、樂器、兵器及工具等,其本貌無不是金光亮麗,卻都被誤烙「青色」的銅器觀念,尤以「青銅時代」乖立學術名辭,這是由學界權威率先舛導,以致世俗昧從誤解!余自1973夏發表〈論商周銅器合金成分的科學分析〉(《故宮季刊》七卷四期),考明戰國齊人著《考工記》(見《周禮》)中關於鑄造金銅器的六種銅錫合金配方比例,直到1982年,為實驗契刻甲骨文字及鑿挖「卜坑」之用,乃仿鑄殷墟出土的商代銅刻刀,使用精純紅銅80&%&與灰白純錫&20%&,合煉鑄出者為淡金黃色,又經多種合金比例試鑄,遂知銅的比例越高而錫少,其合金呈色為深黃,其合金比例錫越多(近30%),則呈色變灰白,而銅85.71&%與錫14.29&%合煉鑄出者為金黃光亮,即鐘鼎諸禮器本色;在此多種合金比例試鑄,所見呈色乃由深黃而灰白,絕無「青色」之合金鑄品,故證上古時代根本沒有「青銅器」之物,何倡「青銅時代」之名?倒是上古「金銅器」長埋地下,受到地下水之氧化及碳酸等化合物侵蝕,致金銅器表面生出紅裡外綠等結晶銹衣,致絕大部分久埋的金銅器出土後,多裹一層青綠外衣現世,故同理若居家之黃種人穿一件紅裏的青衣綠袍外出,可昧稱為「青種人」乎?是逞皮相誤說,必正視聽也。&&&&&&
(十二)&&1989夏,發表〈古物鑑定及改進芻議〉(《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文化建設委員會印行&),1997夏,應國史館之邀撰〈古文物〉(《中華民國史文化誌&(初稿)》國史館編印&),為古文物之分類及鑑定等作出整理,並製「鑑物詩」一首,忝為開啟古文物鑑賞之鑰:
物地時人事(考古學),形文色質工(器物學);
真精奇特少(古董學),奧妙盡乎中(&哲學&)。
&&&&&&&「文物」一般應有古(百年以上)今之分,文人雅士大多偏好「古物」為
主,但古物必「真」,才值玩賞收藏,凡是公立博物館展藏者,當有99&%&之真品,少數仿品亦皆標示註明,故初玩古物,當直接在博物館觀賞領悟,再由文物圖書研習比較,多植學養。面對真品,則當從「形」、「文」(紋)與「色」審辨,知彼時代分期特徵,風格流行之變,才算初登古物殿堂。若再從「質」與「工」深入探究,如金銅器之質,有合金成份之呈色差異及銅銹層次的化學蝕變;陶瓷的土質粗細,釉質與高低溫的異象;書畫有紙質的時代不同;作工乃觀工匠藝師不同的技術,有時代流行特徵粗細繁簡之別。概言之,古物林林總總,放眼皆是,惟不離藝術之審美,科學之析證,方能修得好古、鑑古及藏古之正果。
以上簡述平生之實驗考古歷程,為余從事古物鑽研五十餘年來管窺心得,敢效野人獻曝,謹奉同好參考修持。
張光遠(蓮城子元山)重要著作與論文目錄
先秦石鼓存詩考(中華大典之一)民國五五年八月出版&&&&&&&&&&(1966年)
石鼓詩之文史論證民國五七年十二月出版&&&&&&&&(1968年)
西洋素描畫法民國六〇年六月出版&&&&&&&&&&(1971年)
張瑞圖の書法(日文版)三冊(卷子篇、條幅、冊篇)
1980年12月二玄社出版
故宮歷代銅印特展圖錄民國七六年七月台北故宮出版(1987年)
商代金文圖錄民國八四年二月台北故宮出版(1995年)
【故宮季刊】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年&季卷&&期&&&&&&頁&&
石鼓文的學術價值&&六一&秋七&一&P.51P.74
西周重器毛公鼎&&六一冬七&二&P.11P.70
(英譯刊於德國)
論商周銅器合金成份的科學分析&&六二&夏七&&四&&&P.87P.103
西周七件長銘的銅器(另以英文發表)六三秋九&&一&P.41P.64
(英文宣讀於澳洲墨爾缽國際銅器會議一九七五年十月六日十日)
有熊氏黃帝(另以英文發表)&&六四&秋十&一&P.23P.33
鼎形器的方位與銘文位置的關係&&六五夏十&四&P.67P87
戰國初齊桓公諸器續攷&&六六冬十二二&P.59P.80
秦國文化與史籀作石鼓詩攷&&&&&&&&&&六八冬十四二&&P.77P.116
(另以英文發表)
西周康侯簋考釋&&六九春十四&三&&&P.69P.96
春秋晚期齊莊公時庚壺攷&&七一春十六&三&P.83P.121
(英文宣讀於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中國銅器討論會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新亞學術集刊、中國藝術專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明末書畫奇才張瑞圖的研究&&&(另以英文發表)1982年
(全文轉載於【中國書法全集】第五五卷張瑞圖
一九九二年十月北京榮寶齋出版)
【漢學研究】台北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出版
從實驗中探索晚商甲骨材料整治與卜刻的方法(另以英文發表)&&&(1984年)
&(上)&&七三&六月&&&二&&一&&&&P.57P.108
(下)七三十二月&二二&&P.447P.488
(英文宣讀於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國際商文明學術會議」&1982年9月)
商代晚期銅印考(另以英文發表)&七六十二月&五二&&P.677P.706
【歷史博物館刊】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
周成王時獻侯鼎與天黿家族考&七七&一月二&&六&&&&&P.22P.37
東周時代有柲戈的製作析說【史物論壇】第二期九五七月(2006年)P.119P.135
【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文化建設委員會印行
古物鑒定及改進芻議七八&&四月&(1989年)&&&&&&P.108P.117
【故宮學術季刊】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
周穆王時「作旅鼎」考—兼為「旅器」說解七八&秋&七一&&&P.01P.40
【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辦出版
商代早期酒器上的金文-兼論周官「龜人」的族徽
八一&&&六月&&&(1992年)&&P.157P.185
【海峽兩岸博物館事業之交流及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出版
故宮博物院的器物研究與蒐集兼論春秋晉文舅氏編鐘
八三&&十一月&(1994年)&&&&P.01P.14
【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出版
上古時代的蒸食用器&&&&&八三&&十二月&(1994年)&&&P.169P.214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古文字學會議論文
湖南商代晚期人面紋方鼎族徽考&&&&&八五&&九月&(1996年)&&&&P.68P.73
【中華民國史&文化志(初稿)】國史館編印
古文物&&&&&八六&五月&(1997年)&&P.132P.148
【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論商代金文在中國文字史的地位&&&&&八六&&&七月&(1997年)&&P.1053P.1085
【湖北先秦文化論集】【鴻禧文物】第二期&&&&&&&台北鴻禧美術館出版
湖北早商銅器及其四方源流&&&&&八六十二月(1997年)&&&P.41P.56
【三星堆傳奇—華夏古文明的探索】特展圖錄
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辦三星堆文物借展及出版
商代古蜀文明與四方關係&&&&&&&&&&&&八八三月&&(1999年)&&&&P.34P.49
【漢代文物大展】圖錄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辦長沙馬王堆與
南越王國文物借展及出版
漢代江南王國文物之光&&&&&&八八&九月&&(1999年)&&&&&P.58P.60
【海峽兩岸春秋鄭公大墓青銅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
中國最早「失镴法」—&春秋中期「蛇網蓋冠龍虎方壺」的鑄法論證
九〇&&六月&&(2001年)&&&&P.139P.153
(【東南文化】&2002年第一期總第一五三期轉載南京博物院出版)
&&【湖北武漢召開國際「神農炎帝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炎帝神農與黃帝&&&&&&&&&&&&&&2006年7月30日
【故宮文物月刊】年&&&月&&期&&&&&&&&&頁
寶鼎金文&&&&&&七二(1983年)四&&一&&&&&&P.57P.62
武王時康侯方鼎&&&&&&&&&七二&五&&&二&&&&&&&&P.131P.135
天黿家族的銅器群&&&&&七二七&&四&&&&&&&&P.118P.124
成王大祭賞貝錢(獻侯鼎)七二&&&九&&六&&&&&&&P.112P.119
周初征伐東夷戰史(小臣逨簋)(上)
&&&&&&&&&&&&&&&&&&&七三(1984年)&一&&十&&&&&&&&&&P.132P.136
周初征伐東夷戰史(小臣逨簋)(下)
&&&&&七三&&&二&&十一&&&&P.70P.75
衛公重賞百畝糧(賢簋)七三&&&&&四&十三&&&&&&P.126P.132
晚商太史盉(逆盉)七三&&&六十五&&P.72P.74
商末周初祖乙尊七三&&&七十六&&&P.66P.67
西周中期服方尊七三&&&八十七&&&&P.128P.129
西周中期邢季駛尊七三&&&九十八&&&P.60P.69
西周初召公之卣七三&&&十一二十&&&&&&P&110P.113
大明宣德鑪&&&七四(1985年)十一&&&三十二&&&&P.4P.16
金爵&&&七五(1986年)一&三十四&&&P.4P.17
故宮歴代銅印&&&七六(1987年)三&四十八&&&P.4P.16
周成王時睘尊&&&七七(1988年)四&&&六十一&&&P.104P.111
故宮新藏周初畏爵考說&&&七七&&&&&九&六十六&&&P.70P.75&&&&&&
新藏周初伯爵考說&&&&&&&七七&十一&六十八&&&&&P.58P.69
故宮新藏西周作旅鼎考說&七八(1989年)&二&&&七十一&&&&P.106P.119
鎏金精雕大明宣德鑪&(上)七九(1990年)&四&八十五&P.62P.77
鎏金精雕大明宣德鑪(下)七九&&&五&&&八十六&&&&P.106P.119
早商的文字陶文篇&&&&八〇(1991年)四&九十七&&P.4P.21
早商的金文&&&八〇九&一〇二&P.24P.35
商周金文製作方法的商榷與日本松丸道雄教授切磋
&&&八〇十一&一〇四&&P.56P.71
说早商父甲角&&&八一(1992年)&三&&&一〇八P.24P.35
三千年前融氏之尊&&&八一十二&一一七&&P.66P.75
故宫商代金文特展&─
三千年前的中國文字&&&&&&&八二(1993年)一&&一一八&&&&P.34P.118
溥心畬鉅獻寒玉堂的新千字文八二&&&六&一二三&&&P.24P.41
商代金文為正體字甲骨文為簡體字說
&&&八三(1994年)十二一四一&&&P.24P.31
(宣讀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3 新维加斯汉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