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P2P备案延期与外汇有关系吗多长时间

p2p备案延期,有官方的正式通知吗_百度知道
p2p备案延期,有官方的正式通知吗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还没有看到任何形式的官方通知,在一些财经类的公众号里看到过,说有些省份已经收到了省金融办通知,说P2P备案验收将会延期。业内人士认为备案验收延期的原因有三:第一,全国备案进度太慢。各地区备案进度较慢,甚至有的省份至今没有相关的备案细则。第二,各地松紧不一。重庆最严,大连最松。厦门最早,乾方位和农金宝算是全国最早通过备案的第三,其他一些因素。备案前,监管部门要求和通过互联网金融协会测评的银行对接资金存管,但是名单却迟迟没有公布。29号文件中对资金存管业务进行监督,那些将资金存管业务进行拆分的平台,也需要合并验收。如果备案延期的话,总体上来说还是有益的。如果备案延期的话,那些体量较大的平台,能够有时间来彻底整改完,不会为了应付备案,来隐藏风险。弊端的话,投资人会变的比较恐慌,因为备案一刻不敲定,就会一直担心自己投资的平台能否通过备案,资金是否安全。据说小平贷4月中旬就提交了自查备案报告,如果按照57号文中规定的备案验收时间进行的话,4月底第一批备案验收工作就会结束,现在也没动静,可能真的是延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2P监管正“憋大招”,备案延期18个月?P2P监管正“憋大招”,备案延期18个月?金评媒百家号万象更新始于春,对网贷行业来说,这一轮“更新”和等待似乎让人备受煎熬。近日,据多方信源,监管部门采用电话通知形式通知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由于P2P整改验收工作量大、难度大、进度滞后,将向后调整网贷备案最终期限,而最后期限还没有确定。合规之路要延期18个月?去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要求,各网贷平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接着在2018年4月初,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29号文),又在网贷行业炸开了花。这一连串的监管政策,都是在表明:要想备案成功,首先要合规!但紧接着在4月中旬,各地金融办收到电话通知,P2P网贷备案验收细则被叫停,全国网贷备案结束时间或延期。有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网贷专项整治验收工作将延期18个月完成,一方面是验收标准需要被更严格地执行,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较长的周期对网贷平台整体抗风险能力进行全面测试和考验。据第三方平台数据,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公布了网贷机构的备案细则,目前国内累计网贷平台数量共6081家,但在营业的仅存1883家,最后能通过备案的平台可能会更少。如果验收工作确定延期18个月,那么网贷平台可真要上演绝地求生了。但麻袋研究院认为: 网贷备案将延期18个月是无稽之谈,但是,网贷备案延迟对于网贷行业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首先,留下来整改的时间更多了,对于前期整改未完成的平台来说,又是一次机会,整改的时间更充足。其次,如果仓促备案,只会使得P2P行业良莠不齐,一些不合规的平台有可能侥幸过关,搞乱整个行业,延迟网贷备案政策可能最终是全国一盘棋的,避免部分平台利用各地监管不一,政策套利。最后,对于一些已经整改完成的平台,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暂停是为了照顾大型平台,还是在憋大招?监管在过去一年频繁出台各类规范网贷行业的政策,一次比一次严格和细致,此次又将备案时间延期,这不禁让业内外人士纷纷猜测:或许监管还在“憋大招”?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曾对媒体表示:之所以再度传出备案延期,主要是不少平台尤其是大型平台包括上市系国资系平台未完成整改。在此情况下如果强行清退的话,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影响地区稳定,恐怕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金评媒记者了解到,近日,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备案专项审计工作注意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到了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应出具以“专项核查”或“专项检查”字样为报告标题并执行商定程序的报告。可见,监管部门对P2P平台的验收谨慎、严格的态度。有消息称,对于现阶段网贷平台的监管思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验而不收(不断让机构补充资料,加大各种合规成本);二是实施不发牌照的穿透式日常监管(不急于发牌照,日常监管完全按管理办法执行);三是不再提“双降”,允许合规资产增量。另外,据多家媒体报道,相关部门正在酝酿网贷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细则和网贷监管办法修订意见,总体思路较2016年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较大的调整,相对于开放的“备案制”,新的监管办法更接近“牌照制”。最终将出台什么政策,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但无疑,一旦出台新的政策,大概率将更加严格地对网贷平台各方面的运作细节进行明确规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评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互联网金融媒体,贯穿全球,有声有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P2P网贷备案又延期:或全国统一备案标准
本报记者 谢水旺 实习生 陈昕 马嘉悦 上海报道P2P网贷行业不平静,前景尚未明朗,监管思路亦在不断调整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日,各地金融办收到电话通知,P2P网贷备案暂停。业内普遍认为,这与监管套利问题有关,未来或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4月1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披露,3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专业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会长李东荣指出,2018年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监管的关键一年,委员们认为,网络借贷平台的备案将是2018年的重点。监管套利问题待解关于P2P网贷备案,由于各地标准不一,存在套利空间。“这次备案延期,监管套利问题是一大原因,这扰乱了整个行业。”上海一家P2P平台备案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根据《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57号文”)等监管文件,多地下发了验收和备案细则,但具体标准存在差异。其次,不同地方政府对P2P网贷态度不一。在北上广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资源丰富,且P2P平台较为集中,对网贷备案更严格;在中西部地区,出于招商引资等方面考虑,对P2P平台持欢迎态度。于是,市场上出现了突击注册、买壳、转移备案等现象;甚至部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也参与其中。比如,2017年2月,厦门率先落地P2P网贷备案细则,同年11月,厦门金融办对5家拟备案企业予以公示,成为全国P2P网贷备案的先行者。正因如此,2017年3月以来,在厦门注册P2P平台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月期间,突击注册将近450家。这给当地监管带来了很大压力。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厦门4家拟备案企业已获备案文件,但京东金融全资子公司——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由于成立于2017年9月,无缘此次备案。“这几个月来,很多P2P平台都有买壳行为,因为不能直接参股中西部P2P平台,但可以成为平台股东的股东,称为‘买壳’,以期曲线获得备案,几千万几亿的壳都有。而且,出于招商引资的考虑,中西部地区希望引进大平台。”上述上海P2P平台备案负责人表示,不过,现在备案不确定性加大,“买壳”意义不大了。因此,P2P网贷备案也存在各地博弈的现象。比如,“57号文”明确规定,对于日后新成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但是,地方监管部门可能在“原则上”做文章,解读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给予备案”。“现在是抢时间的时候,得赶紧抢先备案。目前备案由省级金融办负责。”一位中西部金融办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或全国统一标准也许是看到了监管套利等问题,监管调整了思路。“电话通知省级金融办,暂停备案工作。”多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此,业内普遍认为,P2P网贷备案或统一标准,但具体如何,有待进一步明确。“中央虽然发了文,但地方可以解释文件,出于综合因素考虑,在某些方面会放松,比如现金贷。所以,统一标准、统一备案,可以预见是个趋势。”福建一家P2P平台负责人认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后续监管思路,包括“验而不收”、持续日常监管、可能允许合规资产增量等。首先,“验而不收”,即不断让机构补充材料,加大合规成本,机构自行退出。“市金融办开过会,有两个信息,一是延期,二是继续验收工作。” 上述上海P2P平台备案负责人透露。上海另一家P2P平台人士则称:“上海P2P网贷备案办法尚未下发,监管不接受P2P平台提交的备案材料,虽说是‘验而不收’,但目前还没有‘验’的动作。希望合规平台早点得到认可,不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其次,不急于备案,但日常监管完全按原有监管办法执行。最后,有可能允许合规资产增量。“为了备案,很多P2P平台业务基本暂停,等于停业状态;现在延期备案,下一步很多平台可能退出,而且即使备案成功了,平台对这个业务的信心也不大。”华东一家P2P平台高管坦言。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P2P备案延期,到底还该不该投?P2P备案延期,到底还该不该投?金评媒百家号作者: 老猫
金评媒(微信公号:JPMMedia)编者按:P2P平台备案的再次延期已经几成定局。眼看着马上就要到6月30日这个P2P平台完成备案的最迟时间点了,但是各地备案标准松紧不一,验收工作有快有慢,多家平台反映已经提交了验收材料,但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人验收。看来,P2P平台备案的再次延期已经几成定局。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相信不少人和老猫一样,多少有点举棋不定,一方面不愿意资金站岗,另一方面又怕万一平台通不过备案,影响到自己投资甚至造成损失。老猫认为,如果一个平台你已经投资的时间较长了,对平台的各项信息也比较清楚,那大可继续投资下去,即使平台不幸无法通过备案,也会给投资者一个说法,让投资者不受损失。但如果你要投的平台有以下这些毛病,老猫我还是建议在现在监管越收越严的情况下,最好远离。1、线下理财,别碰。从e租宝、钱宝再到最近刚刚雷了的善林,线靠门店直接吸纳资金的线下理财门店一向是“雷区”。随着监管的不断加码,近一年以来甚至于一些曾被认为是“大而不倒”的平台也倒下了。这些平台都是通过业务员加上亲戚、朋友介绍获取新客户,要耗费更多的门店、人工、营销等运营成本,一旦盘子玩不转,即使是几百亿的平台也面临着一夜崩塌的可能。在银监会发布的监管意见稿中,已经非常明确网贷机构不得通过线下门店直接吸纳资金,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当然,这并不是说线上的P2P平台就一定是安全的,但这些“XX财富”的线下理财门店,确实太危险了。2、还没有合规动作的,别碰。虽然备案延期几成定局,但是备案延期,并不代表可以一直拖下去,无论如何,平台也得快马加鞭地开始合规动作了。有的平台已经在着手清退监管条例中“个人20万,企业100万”限额所超出的部分,多余的资金打入回投资者的账户中;有的平台在主平台外又设了一个子平台,将部分不合规的标的先放到子平台上去,投资者就有了A、B两个账户。说是权宜之计也罢,但平台这么大费周折,总是在向着合规之路在迈进。但还有一些平台,合规声音喊上天,合规动作不得见。除了网页上披露一些正在推进合规的信息外,投资者完全看不到动作,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别中了“缓兵之计”。3、业务不明确的,别碰。不管是车贷、房贷还是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业务往往是很明确的,投资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标的上,即使是部分平台将若干债权打包组合,也应该可以看到债权包的组成,不会出现“你不要管我做什么反正钱在我这儿能生钱”这样的情况。如果项目介绍非常的短,只有如“XX公司因生产扩大需求借款”,照片信息披露很少,项目介绍中存在许多语焉不详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还是不碰为妙,毕竟往往收益不值得去冒险,承担的风险还非常的高。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评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互联网金融媒体,贯穿全球,有声有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