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论述题答题有什么技巧,或逍问降

已注册,请登录
密码忘记了? 
还没有注册?
【注册说明】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手机号!
一键注册,主要是为确保您能及时享受本站服务以及便于查询已购买记录!请填写真实手机号!(注册后可随时修改密码!)
注册成功!
登录密码已默认为您的手机号,如需修改请点击“”。
已为您自动登录,秒钟后将自动关闭此窗口
请输入手机号:
不管您以前是否购买过,输入您的手机号即可验证:
·如果以前购买过,验证通过即可查看购买记录,以及继续购买;
·如果从未购买,填写手机号后,即可随时通过该手机号购买。
请输入密码:
如果您忘记了密码,请点击
为方便您随时查询购买记录,请输入您的手机号:
手机号仅作为购买的凭证,本站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找回密码需要验证您的账号信息
请输入您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验证通过!请重新设置您的登陆密码(为方便您记忆,建议您以手机号作为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请再次输入新密码: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恭喜您!密码成功找回,请牢记您的新密码!
已为您自动登录,秒钟后将自动关闭此窗口!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找回密码需要验证您的手机号:
请输入您购买时填写的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验证通过!请重新设置您的登陆密码(为方便您记忆,建议您以手机号作为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请再次输入新密码:
第一步:验证手机号
第二步:验证通过并重置密码
恭喜您!密码成功找回,请牢记您的新密码!
已为您自动登录,秒钟后将自动关闭此窗口!
当前位置: >
[3D电子书]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在电脑上阅读
您可以在网页上在线阅读本书,也可以将本书免费下载到电脑。
出版时间:
文件大小:27.36 M
书号:876384
下载次数:889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说明: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是&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史&、&中外哲学史&等考研科目指定的教材。本书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十余所名校的考研真题中精心挑选&中国哲学史&相关试题,并提供详尽的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说明:本书按照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答案。
 1.填空题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论述题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一直被用作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教材,并被大部分院校指定为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教材。但由于该教材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给学生在学习该教材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系统、高效的掌握该教材内容,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制了冯友兰主编的《中国哲学简史》的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2.[3D电子书]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配套题库,其中,最新名校考研真题可以通过免费升级获得。本题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本部分参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的解答。学员既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来检测该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考研网()提供全国各高校哲学类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哲学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辅导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为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哲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试读(部分内容)
&在手机上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书。
配套3D电子书(题库)
正在载入...
相关3D电子书(题库)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
e书下载排行
正在载入...
最近浏览的e书
正在载入...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28号考研复习既然已开始,就别太消极
“考研吗?”“哪所学校?”大三大四的学生,这是相互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在考研的路上,每个人心态不同,呈现的状态也千姿百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在考研期间形成十种消极状态,下面为大家列举以便自查。
初始准备阶段
为什么要考研?原因可能有n种,但大多数考生的心态是浮躁的,存在着种种问题。
信息缺失型
斯蒂格利茨曾提出信息的缺失程度与决策的正确与否紧密相关,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假设一位同学要考m大学某专业,准备了大半年临近报名才发现该专业只招收2人,迫不得已只能改变目标。这就是对考研基本信息掌握不足导致的结果。
除了公开的基本信息,还有部分信息是比较“灰色”的,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打听到——例如调剂信息,对于高分落榜考生就像是根救命稻草。
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考研过程之中以及考研完成之后,都要不断地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无论正规渠道的信息还是道听途说的消息,统统拿下,然后再做认真判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为自己的考研服务。
必胜法则之一:完全掌握公开信息,全力争取灰色信息。
容易受伤型
考研的难易程度与报考学校和专业是紧密相关的,从易到难分别是: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跨专业。
被“暗算”的机率有多大?往往是:A)导师不了解(或认同)你或你原来的学校;B)部分学校习惯于自给自足,形成了学术派系;C)部分学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对本校学生采取“地方保护主义”;D)部分学校,对同等学历的考生采取歧视性政策。
对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国内一流名校),在招生时已经基本做到了公平与公正,作为一名优秀的本科生,不妨将眼光放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俗称“天南海北”)等地的知名高校。在了解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可以埋头苦干,用你的实力来说话。
必胜法则之二:选择合适的学校与专业,尽量减少遭暗算的可能。
优柔寡断型
部分考生长年摇摆于城市、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之间,结果时间被白白浪费。
确定专业和学校的基本方法是:一是以兴趣、发展前途与个人能力为衡量标准,确定专业方向;二是以个人关系、个人能力以及搜集的学校信息为衡量标准,确定报考学校;三是早做决定,“死不悔改”;四是特殊情况下,例如突然发现与其他学校相关导师有更好的关系等可以考虑更换目标,但也必须力求果断。
做出决定之后,马上找到报考学校的各种资料,特别是指定教材和课堂笔记等甚至对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要有所把握。
必胜法则之三:优柔寡断就是浪费时间,早作决策立即行动。
“鱼与熊掌”型
有些学生,自从打算考研以来,每日寝食难安,担心如果考不上怎么办?于是这一担心就一发不可收拾,马上又联想到今后的前途和发展方向,终日惶惶不安。
鱼与熊掌可不可以兼得?这是一个投资策略的问题。考研就是一场投资,而且是极具风险的投资。考研时期往往亦是招聘、考公务员的重要时刻,多种选择接踵而至,舍谁?留谁?
错误观点之一:鱼与熊掌可以完全兼得。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半工半读”型,一边复习,一边频繁参与招聘,期望的是即便失去了熊掌还有鱼在。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逻辑,实践证明危害极大。考研的时候要心无旁骛,杜绝一个机会主义者的“斤斤计较”,往往想要的越多,越容易一事无成。(考研帮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确实能力突出且时间精力管理能力很强,也可以尝试“半工半读”。)
错误观点之二:鱼与熊掌肯定不能并得。
有些同学考研时很疯狂,考完之后便放大假。等到分数下来,又如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地去找工作。事实上是,现在很多公司的招聘分为两次:一次是在考研之前,一次是在考研结束时期(甚至可能延续到下一学期)。
因此,真心考研的同学,在考试之前,只需有限度地去求职;而在考完以后,要做好两手准备,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找好单位——只要有实力,在考研完成后,照样亦有很多机会在等着你。
必胜法则之四:
鱼与熊掌都不是问题,选择了熊掌,就全力以赴;即使熊掌不可得,过后亦会有鱼可吃。
将考研专业和学校确定下来之后就是复习,但要安下心来、完全投入,却不是那么容易。
休闲型与累死型
有的同学考研期间太过逍遥放松,频繁地吃喝玩乐,这类休闲考生,可想就是“陪杀场”、垫背的。与之相反,每天超过10小时的学习计划同样是极其不可取的。
相信考研族都有过亲身经历,重复温习一门功课3-5小时,就会出现情绪和效率的低落。长期疲劳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复习效率提高不上去,还没等到考研正式开始就已经因状态过于疲乏放弃了。
考研的复习过程很苦闷,必须要有相当的毅力。同时,还需调整好自身状态———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周期性波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时好时坏的状态,在状态好的时候要注意趁势前进,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要保持现有成果并且注意适当的休息。
在考试科目中,不妨选定一科或几科作为“娱乐科目”(如英语,或专业课,以喜好为主)。在复习其他科目感到枯燥时,可借之调节,换换脑筋,恢复一些状态。
必胜法则之五:“苦大仇深”型复习必胜,但也要懂得“一张一弛”的放松。
自我恐吓型
有些考生,没事就爱打听——“你复习得怎样啦?”“政治看到哪儿啦?”“英语听力如何啦?”如此等等。
从本意出发,他是想了解大概情况,用以衡量自己的复习进度。导致的实质结果,却是只记住了别人的高效率——各人复习进度不一致,有快有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他偏偏不时地问,人为地加快自己的进度,以“追赶”别人,结果只能是把自己逼到一种每日深感恐怖的境地。在这种环境之下复习的人,能有好的心态吗?考研能够成功吗?
必胜法则之六:不以别人进度来衡定自己,只需记住“day day up”!
恐惧公开课型
大多数同学的专业课不存在什么问题(跨专业除外)。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课,却视为“洪水猛兽”——高分落榜者有很多就是由于政治或英语没过达标线。
正是因为有着这种需求,各种各样的公共课考研培训班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把大把的金钱和时间砸在了公共课上。
针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英语复习主要在于个人。很多方法广见于大量书籍,关键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背单词、分析难句,提高听力水平、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
英语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只有在坚实基础上才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而来自老师的帮助在于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政治复习同样在于个人。
政治复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轮是基础阶段,要抓住基本概念,通篇了解大纲规定的所有内容;第二轮是深入阶段,通过做题来巩固;第三轮是冲刺阶段,进行大量重点、要点的短期记忆。政治复习关键在于理解概念,灵活运用;优秀老师的复习课,圈定重点,理顺思路,帮助了解答题常识与技巧,对考生会很有帮助。
必胜法则之七:
公共课“以我为主”,可在财力、时间及精力允许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报名辅导班。
发挥人脉阶段
能跟导师套上那么一点点关系,这当然是最好的,特别在比较不知名的学校里,“公正”往往就掌握在导师手中。但不可过火——脱离了真实的社会。
“学术问题”型
每到考研时期,下课后都会有些同学留下来,耐心地问导师几个“学术问题”。
一个导师,起码希望他的弟子能在学术上有所作为。临时抱佛脚者,虽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可能会被导师看不起),但还是能给导师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
必胜法则之八:若有条件的话,在平时就要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糖衣炮弹型
莫名其妙地提着一大堆东西,跑到导师家里,要求提携一下。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这个考生本来是有机会上的话,凭着这个也不可能了。
这是一个不缺钱的知识经济时代——导师有着课题费与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为负责的导师来说,单纯送钱,就等于铜臭。导师需要的是一名好的帮手,专业素质高,社会能力强,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对一个准研究生的最基本要求。
必胜法则之九:过犹不及,再焦急、迫切的心情,也拒绝不理智的方法。
畏惧交往型
与导师难以平等对话,就学术问题一起进行探讨,甚至都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比较一下——国外的研究生还经常住在导师家里一起做课题呢,这不是见不得人的“阴暗交易”,而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没有必要去刻意避嫌。让导师知道你,了解你的人品、能力和综合素质。只要你有实力,不愁导师不提携你。
必胜法则之十:善于在正常交往中展示自己,(弹性的)录取天平就会偏向你这一方。
你敢约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9.3K2,4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mp.weixin.qq.com/s/ZzJm7jwa3NB6fcyVaXOh3w+++惊闻本文已在考X帮被人盗取,非常无奈。我只授权知乎与某机构发文,如有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烦劳举报,并私信我,感谢!++++++5.11当当当,破千纪念!感谢各位的点赞与祝福!今天又有点儿想说的了~+++1.问题是“考研结束,你有什么想说的”。所以我就有啥说啥咯~考研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狂欢,至于有些童鞋所说的“怎么感觉你好像拯救了全世界,真矫情,只祝福,不赞!”我想说,感谢你的祝福!我就是在拯救我自己的全世界~毫不客气的说,我的大学四年充斥着还债和自救。因为我高中的不努力、因为我当初不切实际,所以我不得用一种看似苦难实则暗爽的方式,拯救我自己的人生。因为我不是聪明人、因为我自己的错所以没有变得优秀,所以我的考研路就不能是通过保送或者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结果——矫情,我其实也不想,然而我落笔还是这个样子。我想说的话无限的多,但也仅是为了纪念。你赞与不赞、喜不喜欢其实和我的哭爹喊娘血泪史并无半点关联。再次感谢您老的祝福~没能获得您的赞真是对不起~~~2.许多小伙伴询问关于我的其他背景和资料~~~感谢大家的关心~~~~但有些涉及隐私的问题我并不能一一解答~~~+++再次感谢++++++5.8第一次破百,感谢大家。本来一直以传播负能量为己任,还是不小心变成了一碗毒鸡汤╮(╯▽╰)╭我想说的是,此篇心路请正在考研的同学当鸡血看。而大一大二和二本之类和未定学校的同学,请乃们不要头脑一热就开始准备难度超高的学校与专业,一定要度量好自己,度量好你们之间的差距 【慎重选择】。希望不会对大家有反效果( ??д?? )++++++关于读书的问题,请看本帖:++++++5.9 感谢各位的祝福与评论!评论区有同学提到一些天才与逆袭。我应该是第二种吧。但是要端正的几点是:1.我做出考研的选择,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记得当年大一去北大,听一节昆曲课,昆曲特邀老师说:昆曲艺术,北大的诸位更能聆听其美,比他人更能理解其意。当年的我,可能如刚刚看到这句话的你一样。隐隐感到了一种来自优秀阶层的歧视。但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便经常思考:为什么那位先生会这么说?过了很久,我自己得出的答案是:先生的说法是客观的。我和真正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不止一纸高考成绩单这么简单。接着我便想,这样渺小的我,现在能做什么呢?我开始分析工作、考研、出国等种种选择的优劣之处。并且和老师、父母、朋友长谈。我把我自己目前最紧迫的事情画成直方坐标图,以确认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我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哪一个方向比较适合我?就业前景怎么样?老师对我的水准怎样评定?父母如何看待?最后,才是我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又经过了至少半年的时间,我才确定了北京大学。一方面是,暑期我走访了很多京内高校,通过同学和自己浏览、百度,最喜欢北京大学。也觉得中文系考试科目很适合我,是我所喜欢的。第二点是,彼时我已经通过自己努力的方式通过了四六级。这给了我一些白日做梦的勇气。而在此时,我很幸运的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信息澎湃的时代,我们还在用信件交流。我一直都很感激她的鼓励。其实正是因为她的鼓励和劝导,我才会选择报考。同时,我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也许,我会落榜。那时,我不仅将面对成绩这个最直观的打击,不得不对盖上一个“没能力”的标签。那时,我还会面对一种源于内心的自卑——觉得谁看我都是在笑我。为了不让这样的局面成真,我应该做什么?面对这样的残酷事实时我应该怎样调整心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2.因人而异,切勿脑热:后台收到很多私信,各种学弟学妹表示:看了你的文章有了动力,我也要考!学弟学妹们,请一定冷静下来。正确衡量自己的需求与梦想。出国留学、考研、工作都是选择,考研只是其中一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只是其中一种。现在就关掉手机,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来得更加妥当。明白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下定决心坚持到最后。也许是最好的。同时我也在这条知乎中看到了很多学神,我也很崇拜他们的聪慧。我这种草根和学神是没有可比较性的。他们的厉害不代表他们就没有辛苦与努力。我的努力也不代表我就是抖M,就是愿意选择用考研折磨自己。我们不过都是为了取得一个相同的目的:为了我们自己。从那一次公开课开始,我开始注意培养我的兴趣。读书写作是其中一种,看话剧、看电影也是其中其中一种。练书法、学做菜、学养花也是。很多时候,我将我的兴趣爱好发在空间上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而是为了记录。记录我的每一天都在向着更好、更好的我自己的方向努力。我想成为和那位先生嘴里的人一样的优秀的我自己。而不是为了和其他人攀比。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QQ空间,而不是微博这样的开放平台。当然,如果你问我对于这些东西有没有厌烦过?有的。比如我已经学了半年做饭了,还是一团糟。常年煮不熟米饭,鸡蛋炒西红柿常年变成鸡蛋皮炒西红柿。= =。再比如,刚刚跟著名业余票友我姥爷一起听京剧的时候,我要疯了。声音又大又难听。一听就睡。而现在,我已经能连坐一个多小时,陪老人家看完一出完整的《锁麟囊》了。因为老人家爱程派爱得深沉,又恰逢李世济先生猝然离世。在这里祭拜一下先生吧。+++感谢++++++5.10 破千了感谢大家~初次玩知乎得到各位的感谢与鼓励,受宠若惊、十分惶恐。试验了一下匿名功能,不知效果如何,掌握特性以后也许就不匿名了,蛤蛤蛤。++++一、写在初试结束后我曾幻想过无数次放榜时的情景。我猜我会狂欢、我得奔走相告、我要喜极而泣。我想我会炫耀给全世界人看。我必得写一篇文章,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绘声绘色的描述三年前的傍晚,有一个人一边指着我,一边扭头哂笑道:“诶,你看见没,她说她要考北大!”我必得让他悔过,我得让人们全都闭嘴——现在我终于知道当时的我是多么愚蠢。如此假的尊严折磨到的,原来只有我自己。慌乱失眠的午夜,颤抖的我终于等到了放榜时刻。幸好,沉睡在冬天的笑话经历了无数个咬牙较劲儿的困倦清晨,终于变成了一地的微乎其微的尘埃。随三月的春花一路小跑着枯萎一地。气闷颓唐的春天里,我终于能鼓足勇气扬起那张因为睡眠不足、精神失常而挂着黑眼圈、滋着茂盛痘痘的脸。提着放不下的心脏,风轻云淡的对风中肆意游荡的笑声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我自卑、胆小、怕麻烦。但我更怕梦想未遂。我卑微的自尊心不止一次的训导我要向前进,可它却从没告诉过我“你就是要把谁比下去”。嘲弄、讽刺、哂笑、唱衰……嘲笑弱者和大空想家是人之本性。换我做旁观者,我也会毫不留情的奉上一记嘲讽。但你人生的乐趣,却不能永远只从嘲讽别人中获得。你以为谁能比谁更高贵?大家不都是平凡的个体。暑热退潮的九月,图书馆开始变得阴冷。高大如阴影般的建筑物远比渺小如云的人类更容易打击一个人。图书馆有一整面墙的玻璃,一路延绵十几米。从炙热的太阳到陶瓷一般的冷月,我满脑门儿的官司。我背不住单词、读不懂英文、看不完名著、写不出文章。我在焦虑里无数次问自己到底图什么?问值不值得?想干脆放弃了好不好?茕茕独立的人实在太可怜了。静谧无声的图书馆里,狂欢失落全都是孤身一人。憎恨茫然全都是孤身一人。涕泪横流不可以、狂妄大叫不可以、奔跑发泄不可以。图书馆不许喧哗,所以你不许崩溃。我就像个驼背的聋哑人,膨起一团带静电的乱发,张大无声的口唇,默声吟诵本该窝在家里与零食综艺为伴,却偏要和自己过不去的痛苦人生。那个时刻来到的如此微妙,以至于从不信神明的我,开始笃定的认为世间确实存在顿悟一刻。就在那一天,我发现我的生命已不能和文学分离。就在那一天,我一个人也能恣意弹唱“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我孤身一人也能调笑“墙有茨,不可扫也。”、我孑然独立也能热泪满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我是明白的、我是暗爽的。——够了。我对自己说。什么“考研是场劫难,请珍惜。”、什么“考研就是死去活来,很可能挺不住。”。你们说够了没有,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哭着也要走完也是你自己说的。胜利的果实哪里那么好去获得。所以你不能只为终点的鲜花与掌声准备香槟与美酒。迎接你的,也可能是一首能够把你绑在耻辱柱上一辈子的《调笑令》。你准备好了没有?伸出手掌,轻轻擦掉桌上的灰尘。翻过手掌,你能在灰色的尘埃里看到什么?我看到了我走过的哪一条路。那条路上,灿如白夜的北京的晚上我独自一人憋着眼泪在西单大悦城吃寿司到胃痛,因为我英语阅读全部做错。那条路上,我一篇《离骚》背两个月,每背一次就要为屈夫子感动一次。那条路上,我生出三根白发,在初试前夜全部拔光。那条路上,我终于终于不再厌恶杜甫、鲁迅。我高笑的背记《秋兴八首》,我永远记着大先生书页上的“本书献给正在致力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改造的青年人。”我为的是我深切的热爱。考研等于苦难?你别逗了。你是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你是不知道我有多么、多么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我能用笔所创造的一切与一切。我平凡的人生,因此有了方向。我自命不凡的桀骜,第一次有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拜。你,准备好了吗——为了你的热爱和你的平凡。二、写在录取结果公布后张榜的那一天,我前所未有的平静。读书、跑步、练字,我依旧过我最为平凡而单一的生活。我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不停作响的手机和亲友由衷送上的祝福让我炫迷许久。问:成为“别人家孩子”的感觉如何?答:今晚终于可以踏实睡一觉了。复试提交材料时,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所在的人文学苑。我颤着脚,终于明晰一种名叫“敬畏”的什物——我踏过的每一块青石板、我走过的每一个岔路口,都曾有大先生的身影——未名!未名!今日之未名,是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闻名。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毕业生、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我怎能不敬畏?怎能不激动?我站定在红墙绿瓦的人文学院草坪上,抬头仰望着不远处的博雅塔,我想起曾经自习室窗外无星的夜空。我想起备考期间每一个绝望的傍晚。我笑了,因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几年来的心路,皆在这个本子上2015年夏天,我开始准备考研。这样说或许并不准确,如果从大学英语四级准备开始,我已经为报考北京大学准备了整整四个年头了。大一初识北大、大二励志考研、冬天的清晨五点起床,对着学校的湖泊大声朗读英语。酷暑困倦的午后,呆坐在自习室汗流浃背。感觉不够努力时,一晚奔跑十公里……我曾自卑到不肯照镜子。也倔强的不愿成为别人口中的“不可能”。我想我不能永远做一个蜗壳动物——哪怕我只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这一路走来,我从未创造过奇迹。我的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踏实。我一直仰望星空,但从来都只相信脚踏实地。(一)英语——平凡之路四年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准备英语。相对于专业课,英语作为我的致命硬伤,是我最大短板。大二时,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考研,而是英语四六级。因为这关乎到我是否能取得毕业证。当时的我想得很远。我认为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无论以后是否考研、从事怎样的工作,英语都非常重要。我务必也必须学好。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开始了四年的自习室生活。对于一个高考英语不及格的人来说,创造奇迹根本不可能。于是我开始用笨办法:买一本四级单词、两本阅读练习册、下载好所有真题听力,一步一步慢慢来。单词不会,就一个一个抄在本上,一个词一个词的抄下英语例句。每天十个、二十个,抄了整整三百多页。阅读不会,一篇一篇做。练手感、培技巧、查单词。一学期做完两大本。听力、作文不会写,每天背。清晨五点对着站在寒冷的湖边听CNN、背诵长难句。晚上默写、做套题。累了,我就看小说。遇到瓶颈了,就写文章发泄。打跨省电话给知心好友,寻求慰藉。如此坚持到大三,四级、六级全部一次通过,分数节节高。同时,复习六级时,我已经甩开了单词书,开始着重练习阅读。六级分数比四级有了更大的提高。我欢呼雀跃,但最后却发现,我超乎寻常的努力,其实只是换来了一个别人能够轻松取得的结果。我勤勤恳恳一路走来,原来只带起了一片唯我能见的尘埃。但也就是这一场历练,为我以后战胜考研英语这只拦路大虎,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应对考研英语,我同样也没有神乎其神的奇迹之法。我甚至选择了比准备四六级时更笨的办法:每天作一篇考研英语阅读真题,做好后一字一句的翻译成中文,划出单词、挑出语法点、找出翻译问题、找出错题为什么会错——一篇阅读做下来,单词、阅读技巧、长难句、翻译一网打尽。考研英语单词,我背了至少七遍。备考范文,至少三十篇。如此,我从高考不及格到考研英语74分。没有奇迹、毫不疑惑,这是慢工出细活,是最朴实的道路与最真诚的结果。英语真题翻译笔记(二) 专业课准备——多一度热爱我一直笃定自己成不了作家。哪怕我写作已有十个年头。我曾经对文学失去过信心。以至于高考时,我选择与文学最不相干语言学专业。但或许是命运抑或着我是真的热爱。尽管我强行让自己的心告别文学与写作,大学四年却仍然笔耕不辍。尽管我从不以自己的文章为傲。但每次写完一篇文章,心中总有莫名的过瘾与欣喜。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想,这就是发自内心的的喜欢吧——无法割舍、无法不去执着。对文学,我爱之深、责之切。我很明白为什么我不敢直视自己的心灵。因为他们总在说,“写作这条路不好走”、“成为作家多么偶然”、“女孩子还是要踏踏实实的结婚嫁人”、“别傻了,追北大?做什么白日梦呢”……无数个背英语到天昏地暗的寂静傍晚,我无数次问我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质疑为什么我在准备文学史考试的时候面对冗长的诗句,背得无比过瘾。为什么我会因为写出一篇文章而兴奋异常?这些,其他学科可以给我吗?好的工作、如意郎君可以给我这种感觉吗?这一切唯有文学可以给我,写作,早已融入我的骨髓。正是考研给了我直视心灵与梦想的机会。我从不痴人说梦,一直脚踏实地。我要得到一个最为官方的肯定,来证明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相信的东西是,就算我成不了作家,但我确实的为我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奋斗并取得了结果。我要打破一些魔咒,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承认一件事:梦想,从不是生活的妄想。复试时,我终于得到了考官的肯定。五位考官,两位对我的文章报以肯定的态度。主审教授的一句:“文章写得很不错!”已经化解了我考研过程中所有的自卑和委屈。六月,我开始准备专业课。对于北京大学这样一所全国闻名的高校,我从不认为仅靠脚踏实地和刻苦学习就一定能等到令人兴奋的结果。因为你要面对的是家学丰厚、本科学校杰出的佼佼者们。面对天才,如我一般的平凡人本来其实连一线生机也没有。但为了能够抓住“半点”生机,除了脚踏实地,还要有正确的策略与方向。于是,我厚着脸皮闯进北大课堂,摇陌陌、加人人、强行搭讪,只为认识一位中文系学姐。最后,我找到了北大一位学姐,开始了拜师之旅。在她的指导下,我系统的复习了文学基础,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写文章。复习时,只看参考书是不够的。复习之余,我定期抽出时间看动漫、影视剧、话剧、戏曲等等。只要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无论在家还是在地铁上,我都飞速的阅读我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书籍。到考试前一天,图书馆文学区的书架,几乎都被我摸了一遍。经、史、子、集、哲学、政治、社会能读的全都读。最高纪录,四十天,五十本。每本内容我都记得,并不囫囵。同时,写作也不能废弛。写作练习没有别的途径,只有模仿和练习。每天晚上,我都利用朋友圈、QQ空间等网络平台总结一天的得与失。英语阅读做的如何?单词记得牢不牢?文学史背诵有何心得?最近电视剧和新闻中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地方?读完的书有何见解?挫折和不满有什么,第二天应该怎样弥补?如此等等我都一一写下来发在网上。一方面是记录生活、鼓励自己、发泄压力,另一方面是强迫自己每天动笔写作、写感想、写哲思。我不认为考研就是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玩物丧志,是相对于没有毅力和决心的人来说的。只要妥善使用,手机、网络也能成为考研的工具。日记节选(三)政治——莫要等到抓狂时常有人说,政治这门考试最简单。我觉不然。正是由于这种流言的散布,才会使无数考生在这门科目上折戟。所谓“十二月准备都来得及”的说法最是害人害己的。这句话,只针对英语、专业课准备都十分妥当的同学。而大多数人到了十一月、十二月便开始抓瞎。英语、专业课一股脑全轰炸上来,这也顾不上、那也来不及,此时哪还有时间应付学也学不明白的哲学原理?临时抱佛脚,狂背概念?很抱歉,到了十二月你可能根本没有这些时间。背不下来的概念和做不对的政治选择题只能增加你的焦虑,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提前半年学政治。时间线拉得太长,政治会变成拖累,让你失去一鼓作气的冲劲。这对考试同样没有好处。十月开始,各大辅导班、著名老师都开始推出预测和热点。这时开始复习、开始抠最难的哲学题最合适不过。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预测卷开始上市。做大题、狂背、复习选择题错题一气呵成、按部就班。有需要就去报班听课。但时间要安排妥当,不能顾此失彼。参考书随大流,千万别选偏门的参考书。合理、合法、不轻敌。(四)考研——研究生究竟是什么考研之前,所有人都思考过考研为了什么。但却很少人思考过研究生究竟是什么。考研,从实际来想是一次就读名校、成就自己的机会。它关乎着每一位考研学子的热爱、梦想与“钱”程。但同时,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考研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初试所考的是我们大学四年以来对于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基础。只是本应该用四年来夯实的东西,一年半载便学成,才让许多人觉得考研和大学本科是脱节的。而复试,考官要看的是你是否有成为研究生的潜力。何谓研究生?要研究,首先就要有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就是研究生初试考试的初衷。第二,要有怀疑精神和思考精神。怀疑,不是为了质疑一切而质疑一切,而是有思考、有想法而想要去解决心中的疑问的精神。怀疑不等于看低一切。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讲、老师也讲。学生边听、边想、边写、边讲,才能有研究、有结果。这不仅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也是应付复试的基本思维。中文系最要不得的就是一味死背而无思考。北京大学中文系也不收背书机器。死背书,只会让一个未来的作家成为不会思考,只会模仿的行尸走肉。但不背书,只思考,是乱想、瞎想、自以为是的想。“白首死章句”与动脑勤思考之间的关系,希望后来人自己动脑思考二者的平衡。取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让复习与写作达到最大效率。我的考研之旅结束了。过程很痛苦,但也很快乐。我痛苦着前途未知的奋斗、不得不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我兴奋于我终于有机会和时间亲近文学,寻找文学与我的生存意义。庆幸着,我最终终于走进了我一直梦想着的燕园。在我的考研之路上,我蹲在图书馆吟诵过千万年前的柔媚诗句。而此刻,我一句也不想引。我很难在这样一篇经验贴中,写出美好又矫情的句子。我想说的话太多,苦的、乐的、艰难的、幸福的。都是我一步步恳切追求到的。可这一切,在考研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便灰飞烟灭了。写下这一篇,希望后来人——你,能踏实坚韧的踏好每一步。祝福你和你的梦,也能开花结果。赞同 4.6K5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经济学论述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