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亲戚想做商标是一棵树的品牌FH品牌代理,请问有人了解内部情况么?有没有内部关系可以联系?啥政策?

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
采纳率:99%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贴画鸡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禁食米饭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接财神   旧时岁时信仰习俗。由于地域不同有没的特点,在黑龙江、吉林一带,大年夜接神是为了祈福,接神主要是接财神。   接神时屋门洞开,在庭院设供桌,桌上陈设香供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了(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这时男主人要问:&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落上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   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挣取其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轧神仙   农历四月十四苏州特有遥庙会风俗。传说这一天吕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在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贩,到人间点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防病,延年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吕纯阳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颇多贡献,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济观奉礼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院&。每逢轧神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葱&。旧时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以为吉兆。   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也无不笼罩着神秘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象征如意发财;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个头也叫“神仙头”。三天的庙会,将神仙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现在,商业部门利用这一节日,组织大规模城乡物资交流,使庙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祀奉习俗   祭祀祖先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烧香点烛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神诞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间要杀鸡蒸粿,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尪&。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托车代步引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又有所回潮。   醮年之祀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   酬天敬地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丧事只祀土地。   锡伯族禁忌   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      鄂温克人的待客习惯   以狞猎和役使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和讲究礼节。到鄂温克人家申做客,主人把毛皮垫摆放到哪里,客人就在哪里就座,不得挪移。互相敬烟之后,女主人端来奶茶,接着她就忙着给客人煮兽肉。肉端上来,女主人拿猎刀切一小块,随手投入火堆,然后再请客人吃。对贵客通常要献上仟的胸脯肉或是野兽的脊骨、肥肠及驯鹿奶。敬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野果酒,敬酒时主人高举酒杯,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已呻一口后再请客人喝。   哈萨克族的命名   小孩命名,一般分五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看到的物件为名;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一个名字,正好与预想的相符,就确定此名;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命名;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   满族的悠车   这种悠车是满族抚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车形似船,用绳子系在大梁上。当孩子要睡觉时,母亲就把他抱进悠车里,边唱边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满族忌杀狗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看家和军事上传递情报的作用。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紧逼,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过度劳累睡着了的努尔哈赤。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但满族哈达部却无此禁忌,后从努尔哈赤部之俗,沈阳市东陵区后陵那氏调查资料。   维吾尔族礼节和禁忌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如,不能当长辈面吸烟、喝酒,不能从长辈面前横行穿过,不能说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让年长者先进门就座,等等。亲朋好友见面,要握手问候,尤其遇到尊长,习惯将右手按在胸前,身体微前倾,互通&萨拉姆&(意为&祝您平安。,或&牙克西姆斯孜&(意为&您好&。年长的妇女见到晚辈还要亲吻道好。对于来客,主人会请他坐上座,客人到家一定被请喝茶。用茶用饭前,主人会一手提着盛满温水的壶,一手端盆,请客人洗手。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   维吾尔族也有许多禁忌。如吃饭时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食物在碗中,如不慎饭屑落地,要拾起放在近前的餐布上,不要将抓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饭盘内;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打哈欠、埠鼻涕、吐痰等;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起立。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座时要跪坐,禁忌双脚直伸,脚朝人。异常讲究饮水水源的卫生,禁止人们在水渠、河沟、水池等地洗衣洗澡。   彝族的忌讳   彝族群众不愿意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即火塘)的上方或有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回族沫浴   回族普遍有沫浴的习惯。在清真寺附近居住的回族,可去寺内沫浴室沫浴;一般回族家庭都备有吊罐,可随时沫浴(类似淋浴,。沫浴按伊斯兰教规定,分为大净和小净。凡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谓之&大净&(阿拉伯语:&务斯里&,。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凡在呕吐、流血或睡眠之后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洗&两便&(称&净下&,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摸头、冲洗双足等,称之&小净&(阿拉伯语:&涯都&;波斯语:&阿布代司台&)。   无论大净或小净,其洗涤方式都必须是淋浴式的,而绝不许用盆和水桶洗涤。因为手一进入盆和桶,水即被认为是污水,不能再用。沫浴时,先洗上身,后洗下身;先洗右部,后洗左部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人们有意无意的,都在盼着新年的到来。 现代,我国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我国在四千多年以前,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开始使用“农历”,由于中原地区谷禾都是一年一熟,人们便把谷物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历法多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并被国家确定为节日。但最早把正月初一叫做年的,是西周。《尔雅》中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的注解。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的《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春节”又另有一番来历。虽然民间对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实际上,从夏商时代到南北朝,民间虽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的“新年”并不叫春节。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国民革命政府。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格利高里历),这样就把格里历新年称为“元旦”,而把传统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了。从那以后,人们把古代过年的各种习俗和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揉合在一起,除夕守岁、吃饺子、贴春联、闹花灯、赛龙舟、扭秧歌……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形成了现代丰富多彩的春节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贴画鸡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禁食米饭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 接财神   旧时岁时信仰习俗。由于地域不同有没的特点,在黑龙江、吉林一带,大年夜接神是为了祈福,接神主要是接财神。   接神时屋门洞开,在庭院设供桌,桌上陈设香供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了(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这时男主人要问:&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落上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   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挣取其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轧神仙   农历四月十四苏州特有遥庙会风俗。传说这一天吕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在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贩,到人间点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防病,延年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吕纯阳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颇多贡献,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济观奉礼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院&。每逢轧神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葱&。旧时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以为吉兆。   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也无不笼罩着神秘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象征如意发财;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个头也叫“神仙头”。三天的庙会,将神仙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现在,商业部门利用这一节日,组织大规模城乡物资交流,使庙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祀奉习俗   祭祀祖先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烧香点烛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神诞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间要杀鸡蒸粿,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尪&。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托车代步引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又有所回潮。   醮年之祀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   酬天敬地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丧事只祀土地。   锡伯族禁忌   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      鄂温克人的待客习惯   以狞猎和役使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和讲究礼节。到鄂温克人家申做客,主人把毛皮垫摆放到哪里,客人就在哪里就座,不得挪移。互相敬烟之后,女主人端来奶茶,接着她就忙着给客人煮兽肉。肉端上来,女主人拿猎刀切一小块,随手投入火堆,然后再请客人吃。对贵客通常要献上仟的胸脯肉或是野兽的脊骨、肥肠及驯鹿奶。敬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野果酒,敬酒时主人高举酒杯,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已呻一口后再请客人喝。   哈萨克族的命名   小孩命名,一般分五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看到的物件为名;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一个名字,正好与预想的相符,就确定此名;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命名;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   满族的悠车   这种悠车是满族抚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车形似船,用绳子系在大梁上。当孩子要睡觉时,母亲就把他抱进悠车里,边唱边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满族忌杀狗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看家和军事上传递情报的作用。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紧逼,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过度劳累睡着了的努尔哈赤。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但满族哈达部却无此禁忌,后从努尔哈赤部之俗,沈阳市东陵区后陵那氏调查资料。   维吾尔族礼节和禁忌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如,不能当长辈面吸烟、喝酒,不能从长辈面前横行穿过,不能说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让年长者先进门就座,等等。亲朋好友见面,要握手问候,尤其遇到尊长,习惯将右手按在胸前,身体微前倾,互通&萨拉姆&(意为&祝您平安。,或&牙克西姆斯孜&(意为&您好&。年长的妇女见到晚辈还要亲吻道好。对于来客,主人会请他坐上座,客人到家一定被请喝茶。用茶用饭前,主人会一手提着盛满温水的壶,一手端盆,请客人洗手。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   维吾尔族也有许多禁忌。如吃饭时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食物在碗中,如不慎饭屑落地,要拾起放在近前的餐布上,不要将抓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饭盘内;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打哈欠、埠鼻涕、吐痰等;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起立。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座时要跪坐,禁忌双脚直伸,脚朝人。异常讲究饮水水源的卫生,禁止人们在水渠、河沟、水池等地洗衣洗澡。   彝族的忌讳   彝族群众不愿意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即火塘)的上方或有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回族沫浴   回族普遍有沫浴的习惯。在清真寺附近居住的回族,可去寺内沫浴室沫浴;一般回族家庭都备有吊罐,可随时沫浴(类似淋浴,。沫浴按伊斯兰教规定,分为大净和小净。凡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谓之&大净&(阿拉伯语:&务斯里&,。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凡在呕吐、流血或睡眠之后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洗&两便&(称&净下&,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摸头、冲洗双足等,称之&小净&(阿拉伯语:&涯都&;波斯语:&阿布代司台&)。   无论大净或小净,其洗涤方式都必须是淋浴式的,而绝不许用盆和水桶洗涤。因为手一进入盆和桶,水即被认为是污水,不能再用。沫浴时,先洗上身,后洗下身;先洗右部,后洗左部
苗族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这就是苗族热闹的花山节。
其他9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山一棵树值得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