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干部都不管我们村的村风民风路现在一下雨水都把房子快淹了,大山里的路面都到了就我们的为什么设人管了`

【图片】助民还是害民,你们说了算!【百度举报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03贴子:
助民还是害民,你们说了算!
大家好,我是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镇北街村一组村民!16年正月,我们村干部决定给村里铺下水管道,责令村民十五之前拆除门外厕所,大家都一一照办!毕竟大家都被没有下水道折腾的够呛!谁知道,截止目前为止,路面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不说,家家还没水都快两个月了,吃水都只能去村口提,近百口人就依赖那一个自来水管!而且好多人家没了厕所,就等着下水道好了装坐便器,现在整个村子都一股浓浓的尿骚味,这在炎热的夏天生生能逼死人!如今村干部以没钱为由,停止了修改已经近半月了,而他们却给自己家里连上了自来水管,不管其他人死活!我就想问,没钱以前准备弄时不是说国家拨款么?钱哪去了?没钱你就别挖呀,你这样扔在半路上我们没权没势的村民怎么办呢?希望有关部门赶紧出面干涉,尽快让我们不至于在炎炎夏日忍受苦楚!真事,不信看图!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甘肃网友反映农村道路硬化问题 官方:计划6月开工修建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我是甘肃陇南甘泉龙湾村四组村民,向有关领导反映一下我村道路修建情况,自2013年开始修建甘泉至郭河公路,毁我们原来自己集资修建的乡村路以外,毁我农田和农作物,至今也无任何补偿,公路也没修通,下雨泥泞不......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安明芳为王怀玉创作了一首快板书《说说我们的村主任》
8月13日一大早,泾阳县太平镇竹范村,礼炮齐鸣,锣鼓喧天。村主任王怀玉的家门口,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
乡亲们全部出动,为首的几名抬着一面写有“无私无畏,爱民爱物”八个金光灿灿大字的巨幅牌匾,挂到王怀玉家中墙上。朴实的农民,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
74岁的老人王建民道出了玄机:村上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还有了排水设施,这都是村民们人老几辈子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却变为现实。村主任王怀玉上任半年多,他急群众所急,扑下身子,跑资金,抓施工,让村子旧貌换新颜。
拥有1500多人的竹范村是当地的大村,由于村子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几十年来,村民吃水都在外地拉水,村里的道路都是土路,更谈不上排水,逢雨天到处积水,给群众出行造成困难,也严重制约了村子经济发展,这一切都是压在村民身上多年的“心病”。
今年初,王怀玉上任之初,便决定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将水和路的问题彻底解决,为未来经济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多方努力,他争取到县财政支持,并自筹资金加上群众集资共投入60万元,为村中修了总长1800米的6条水泥道路,修筑排水沟3600米,铺设排水管道400米,安装饮水管道6000米。
竹范村街道较窄,机械无法进入,只能人力铺设排水管。为此,59岁的王怀玉和村民们一起冒着高温,将重约600公斤的管道一根根铺设在地下3米处,他不厌其烦,逐个检查接口,确保了质量。
为了通上自来水,王怀玉领着村里的老人移树、挖管道、填土,逐家逐户安装水表等设施,吃饭都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就这样,仅用40多天便将自来水引到村民家里。
他和村民一起坚守在路面施工一线,从挖排水沟到处理路基、上水泥,从早到晚不着家,通过艰苦奋战,一条宽5米的平坦大道展现在村民面前。咸阳都市网:
现在,村里80%的村民安装了太阳能,大家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洗上热水澡了;过去搁浅了多年的养殖业又冒头了,大家跃跃欲试,准备养猪养羊大干一番,因为有了水,就有了发家的希望。
“任劳任怨挑重担,心态平和闯难关”。当天,村里专编快板的安明芳为王怀玉创作了一首快板书《说说我们的村主任》。“条条水管引到家,平坦道路通到户,村民业兴乐天平,竹范容貌大改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新主任的钦佩和感激,更是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悬赏5积分我来回答
提问者:&&A&|[河南 驻马店];& 19:23:00
全国最大免费法律咨询中心,等您法律在线咨询!
回答者专区
系统自动回复
尊敬的用户您好,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律师回复,或者当前律师的回复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直接找或者电话咨询(请说明来自中顾法律网),快速解决您的问题。您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00-9164,进行电话咨询。
等待您来回答
请输入问题标题!(至少含有6-60个汉字)
注:请选择事情发生的地区
专业律师推荐
专业房产纠纷律师咨询
中顾法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鲁ICP备当前位置: &
河北野三坡:一场洪水与被旅游业改变的村庄
发布: 10:01:47&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不眠之夜
  7月21日23点多,54岁的刘庆花刚躺上床,却闻到一阵若有若无的臭味从后院飘来,没太在意的她迷迷瞪瞪睡着了。在半梦半醒时,突然听到后院的羊开始叫唤,放心不下的刘庆花赶紧把老伴王玉平拍醒。王玉平打开后院的门一看,发现拒马河的水已经漫到了羊圈里。老两口家住河北涞水县三坡镇刘家河村,在野三坡景区开了一家&百里峡客栈&,客栈后院紧邻穿城而过的拒马河。此时的野三坡景区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
  发现涨水的王玉平立马回屋叫老伴起床,刘庆花告诉我们,她顾不上穿戴整齐,便沿着旅馆后墙一路小跑边敲边喊:&洪水来了,大家快跑!&从后院叫了一圈然后跑进旅馆正门,奔到楼上挨门挨户地敲门示警。百里峡客栈一共有四层楼,当晚住了一个来自河北省香河县约60多人的单位团队,整个客栈几近满员。游客们慌乱地往楼下跑,最先跑出来的人经过一楼大厅时还没出现积水,但最后跑出来时,洪水已经没过了脚踝。
  住在旅馆另一头一层的老板王艳彬在睡梦中听到父母的呼喊,赶紧起床叫隔壁旅馆的游客起床。&隔壁旅馆当晚入住了将近200多人,还有四辆大客车停在后院的简易停车场上,我的意思是司机赶紧把车先开走。&当闻讯而来的三位客车司机赶到后院时,水已经涨到车门的1/3处。水的阻力很大,司机们费了一番工夫才把车门打开,当第三位司机发动客车时,水已经齐腰深了。司机们把三辆车开到前院地势稍高的地方。
  &等水都快漫到马路边上时,隔壁旅馆里最后一辆客车司机才穿着一个裤衩径直往后院走。我把他拦住了,说你别去了,肯定是开不了了。他愣了一下,没有再继续往里走,说话间也就不到5分钟,那辆车就被大水给冲走了。&王艳彬形容道,&那是一辆大概37或38个座的车。&
  除了刘家河村的百里峡客栈,整片野三坡景区沿着拒马河畔分布着大小不下千家旅馆饭店。当晚,拒马河里的大水自西向东顺流直下,一路袭过邢各庄、苟各庄、刘家河村、上庄村、下庄村、都衙村&&
  刘家河村的上游方向是位于百里峡中心景区的苟各庄村。拒马河畔名为&近山居&的旅馆老板许术东告诉我们:&当夜1点半左右,隔壁的邻居把我们叫醒,说是发水了,我们赶紧把住在二楼三楼的游客叫起来。&许术东家一层是一个小超市,二层、三层是旅馆,共有19间客房。&当天晚上家里一共住了约50个游客,在屋前停了四辆车。我赶紧把前门锁住,告诉大家全部从后门走上山。等游客清空后,我们几个人才把前门打开,淌着水把停在屋前的车子从水里推出来开到后山上,当时水已经涨到我们门前了。等我跑到后山边的时候,山上已经挤满了黑压压一大片人,连站的地方都快没有了。紧靠山边的山路上全部停满了车。&
  &我们这里家家是旅馆,家家有游客。住在这一带四五十家旅馆里的游客和店家全部爬到山上来了,绝对有上千人。在山上还有一个苟各庄小学,学校里也聚满了避水的人和车。&
  &近山居&附近靠近百里峡景区的入口处,是紧邻拒马河的&百里峡第一农家&旅馆,该店老板说:&当时水来得太急太猛,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洪水就在我们家脚下冲起两米多高的水浪。当时住在我家的游客有48个人,加上我们一家三口和两个服务员,总共53人。有些游客慌不择路,想打开大门逃生,我当时急了,这种情况下谁出门谁就必死无疑,我跟大家说咱们还是只能躲在最高层,共同祈祷这房子不要倒。其实所谓的最高层也就只有三层而已。当时大家的情绪非常不好,吓得尿裤子的大人都不知有多少,最起码我是吓得尿了。&
  &孤岛&野三坡
  &第二天凌晨3点多,水就开始慢慢退了,但我们直到5点多才敢下山。那时候马路上仍然有水,人们也不敢再往下走,只敢在水边看看。&许术东说,&有胆大的下山后就留在山下了,胆小的观望一番又回到山上待着。车一直没有开下来,在山上放了将近两天,等马路上彻底没有水了,才开下来。&
  &3点多水开始退的时候,我从山上下到自家旅馆附近,看到房子还在。之前躲在山上,我心里以为房子肯定保不住了。&王艳彬庆幸道。房子虽然是保住了,但满室满院的污泥夹杂着枯树枝、木板、杂物,留下一片狼藉,墙面上三米多高的水渍见证着这里曾经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王艳彬家后院中央本来是一个水泥铺成的小型篝火场,东侧是一片小菜园,西侧是羊圈和猪圈,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我妈妈本来养了17头猪,最后只找到这么几头,还都是从下游不远处的山根根下找回来的。羊都冲走淹死了,猪会游泳,所以没被淹死。&
  此时的王艳彬还根本顾不上计算自家的损失,因为还有更棘手的事情等着他:当时村两边的桥都被冲断了,出野三坡的路就此断了。&那天开车来的游客特别多,但大水把两边的路都冲断了,车没办法开走,我们困在这里,等于成了一个孤岛。&游客一时半会走不了,这70多名游客该如何安置?吃饭怎么办?&厨房和库房里的食材和米面基本上都冲走了,余下的菜都已经烂了,还裹着泥浆。白天,我们给游客一人煮了一个鸡蛋,别的东西咱们也没有了。村里有一些受灾不是很严重的小超市,游客们也三三两两在里面随便买了点干粮应付。&
  除了道路坍塌和食物供给短缺,更让困在&孤岛&里的人备受煎熬的是断水断电断通讯。许术东告诉我们:&昨天一直在下大雨,中午就已经开始断电断水。因为这边家家户户都是自家打井,然后安装压力罐自动压水上来,这需要电,所以一旦停电,停水也就是必然的。当时打电话就已经费劲了,信号时断时续,下午移动的信号断了,晚上联通的信号也断了。&王艳彬也证实:&当时没电没水,电话也打不了,一般来野三坡玩也就两三天行程,到周日下午了还没回家又联系不上,家里边肯定着急。&
  生命之桥
  实际上,当时的野三坡景区,通讯全部中断,被割裂在各个村落的工作人员也只能通过对讲机与附近同事取得联系。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是苟各庄百里峡火车站的铁路专线。野三坡管委会副主任曲宝军告诉我们:&当时站里的工作人员和北京铁路局取得联系,铁路局还不相信灾情有这么严重。中午时分,工作人员以县政府名义再次和北京铁路局联系,下午便开始调运车皮,当晚调了三列空调车过来。&
  曲宝军说:&23日18点半左右第一列专列将第一批游客送走,这一批大概运走了2000多人。&&此时仍然有很多游客上不了车,只能等下一趟火车。&曲宝军说,&当时连通拒马河的三座桥都断了,其中刘家河桥险情较轻,还在抢修中,因而拒马河南岸的游客还困在孤岛中,第一批撤走的都是在北岸的游客。&
  直到21点多,救援人员才在刘家河桥上抢修出一条人行通道,&孤岛&上的游客才得以和外界连通。&当晚上知道桥修通了能过河坐火车回家的时候,这个团里带队的大姐跟我妈妈说想抱抱我妈妈,我妈妈说抱吧,当时那位大姐的眼泪就下来了。&王艳彬回忆道。旅店同样位于拒马河南岸,身在&孤岛&的许术东告诉我们:&我家的游客也是第二天晚上等刘家河桥修通后才坐火车走的,我们把游客一直送到火车停靠的地方。那些开车来的游客也顾不上车了,都暂时寄放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当时在刘家河桥南岸等着过河的人是乌泱泱的一片,1000多人只能一个挨一个依次通过那段狭窄的人行通道。&
  这一批从&孤岛&上撤出来的游客通过刘家河桥渡过水浪已经平息的拒马河,走过漫长的山路,顺着铁路又穿过一个漆黑的千米隧道,走了将近三个多小时。许术东说:&管委会提倡能当晚安全送走的游客都劝他们坐火车离开,当时火车只能容纳1500人,但人太多了没办法,只能临时加车厢加到能容纳3000人。本来火车应该停在百里峡车站,也就是原来的苟各庄车站,但对我们这些从刘家河桥过来的人来说,苟各庄站就太远了,于是工作人员就把车临时停在刘家河村铁路沿线。&
  除了坐火车回家的游客,还有许多自驾或坐旅游大巴而来的游客也在22日白天心怀忐忑地沿着109国道陆续踏上了回家路,因为这是当时唯一一条在当天中午抢修连通的国道。
  水涨水退,人聚人散,但伤痛并未随着游人的撤离而消散。&我们从发水的第二天就开始清除路面的淤泥,到现在都已经一周过去了,还是这个样子。&许术东边用水管冲刷着路边的淤泥边说,&正常的路面上积了约40多厘米的泥,路面有坑的地方甚至积了1米高。我们这些天每天早起抽泥,吃完饭又接着干,估计还得半个多月才能清完。&
  除了路面的淤泥,路边的房子也无一幸免。&我们对面的那排旅馆完全泡了水,铺的地板砖都脱落了,严重一点的房子后面的墙壁都裂缝了,裂开的口子能伸进去一个拳头。这些房子算是都毁了,修补也修补不了了。&在许术东家附近百里峡入口旁边的路面上塌陷形成了一个几米深的大坑。&铲车一满铲子石块填下去,在路面上都感受不到动静,就像填进了一个无底洞似的。原本在此之上是一个旅馆,但现如今这个宾馆已经被冲垮了一大半。&&虽然现在已经来电了,但我们很多家的井都被洪水给淤住了,仅剩的几口井打出来的水也是浑的,根本没法喝。我们这里好多人都开始拉肚子,空气特别特别臭。&
  王艳彬说:&损失不计其数,床都被泡烂了,备用床单也浸满了泥。电视泡过水,到现在为止都不敢通电,货架里的酒、饮料也冲走了。但现在心里面太乱了,还没有平复过来,也没有心情去计算损失,怎么也得等房子干了再说。我爸妈都没见过这么大的灾难,已经几十年了没涨过那么大水。&他告诉我们,在发大水之前,原本想着继续扩大旅店的规模,在后院再盖一个房子,但现在这房子不敢盖了。
  边缘南峪
  南峪村同属于野三坡镇,与镇上百里峡等景区的开发相比,尽管只相隔数里,这个村落更为原始,也更破败。没有景点,没有游客,尽管四面环山,三四百米高的悬崖峭壁风景秀丽,但是处于熙熙攘攘的野三坡景区的边缘,南峪村似乎被遗忘了。
  在7月21日的大暴雨里,南峪村没有游客被困,没有人员伤亡,没有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断水断电断通讯近一周,村口的漫水桥被淹没,这里的灾情没有受到外界太多关注,但是对生活在这个村庄的老百姓来说,灾情依然严重。
  &南峪这边受灾很重,100多亩河沟地全被冲坏了,地里全是石头。&南峪的村民王秀莲告诉我们。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去北京打工,留在村里的人种了玉米做口粮。&种地挣不了钱,就是自己吃,然后做饲料喂猪喂鸡。这水一冲,很多地都毁了。&
  南峪村由三部分组成:南峪、北峪片和东大沟。南峪和北峪片是构成南峪村的主要部分。&北峪受灾没南峪这么严重,但是灾后四天四夜也没有人来南峪,直升机来空运物资也是投放到北峪高速公路附近的空地上,市长也去了北峪,村里的干部都在北峪住着,也不来这边看。实际上北峪有泄洪道,受灾比南峪轻多了。我那天一听有政府派直升机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今天听村里人说有志愿者来送救灾品也特别激动,觉得还有人惦记着我们。&住在南峪的村民张秀玲说。
  村头的桥被大雨冲垮,已经过去7天,挖掘机仍然在清理路面河沟的石头,打通被封堵的道路。临时抢修出的道路,只能步行通过,进村的路上一片狼藉,村里原来3米宽的公路今年规划好要拓宽成8米,刚开始加宽,就下了暴雨,修路的石头就沿路堆积,很多路段被水冲垮,路基坍塌,剩下窄窄一条单薄悬空的水泥路面。
  在村里走了40多分钟,村民一路指着沿途经过的山沟告诉我们,暴雨前沟里都是玉米地,暴雨后,原来的玉米地全都覆盖了厚厚的灰白砾石,大小不一,当地的老百姓努力地从砾石堆里寻觅残留下来的已经被石头压烂的玉米秆,提示说这里曾经是庄稼地,但即使如此,依然完全看不出任何耕种的痕迹。
  庄稼地里的砾石是从南峪东南村头的弃渣场里被大水冲过来的。2010年9月,张涿高速保定段开工建设,途经南峪村,要在南峪挖隧道连接高桥,负责这个项目的公司按照工程设计就征用了南峪的地囤放废渣,张秀玲说:&原来没想到堆这么高,结果前年去年越堆越高,堆了三四十米,本来说要建三道坝围起来,现在只建了一道,还有个大口子没堵住,暴雨那天,我们在家里就听着大水轰隆隆地响,跟日本海啸似的,黑色的水夹杂着石头翻滚下来,我们都特别害怕。&
  弃渣场在两座山之间的山沟里,堆放了几百米,外围是一道阶梯形的坝墙,但是并未完全封住。在南峪村负责施工的九标项目组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的,项目组副经理朱传江向我们解释说,弃渣场并未完工,所以没有完全封堵。&这个隧道还没有挖好,弃渣场也一直在用,项目没有完工,不能现在就把弃渣场封堵住,否则挖出的弃渣没有地方堆放。在隧道附近建弃渣场也很正常,所有的工程都是这样的,方便运送废渣,而且这附近除了那个山沟,也没有别的地形条件可以囤积弃渣了。如果项目完工,我们就会用石头和水泥砌个护坡,再从旁边修个引水渠,这样的话水会从引水渠里疏导出来,护坡也会完全封住弃渣,但是项目没完工,就都没做好。就好像盖楼一样,你要盖三层的楼,不能只盖到两层就封顶。排水设施也得隧道全部完工之后才能做。&
  全村的希望似乎系于这一条高速公路。张涿高速路修起来以后,会把整个南峪村带进旅游线路里,项目组的另一位副经理刘海军说:&我们有个附属工程,会在北峪和南峪之间再修一条路,把两片连起来,南峪也会受益。本来选线的时候是要从南峪经过,后来设计的时候发现南峪那边两座山之间的距离太窄了,根本修不下互通区,如果在南峪修,住在两边山上的老百姓都要搬迁,损失太大,也没办法安置。北峪片这里的山沟比较宽阔,涉及搬迁的只有几户,而且都是山上的老房子,所以互通区加一个收费站就建在了北峪片。不建互通区的话,这个村子就又被撂下了。&
  &这里的地形太复杂了,能在这里设计出互通区很不容易。互通就是说互相通过,车能从这个互通区上到高速公路,也能从高速公路下来通到旅游公路,野三坡跟高速公路连在一起了。&朱传江说,对于南峪村来说,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利益,经过互通区的游客会带动整个南峪村的旅游发展。
  &这条路估计明年7月能修完,等这条路修好了再来看,过几年这个村子就不一样了。农家院、卖旅游商品的都会多起来,村里人的意识也会不一样的。&朱传江说。
 责任编辑: 郝静改
更多关于 游客,洪水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网站通行证: 密码:&验证码:
网站通行证: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京公网安备 本网律师顾问: 建议使用IE6以上分辨率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村是桑葚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