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云和马化腾对话视频有生之年会不会被马云击败

当前位置:&>&葛元仁:一个名副其实的“红二代”——上海知青杨晓沪&>&信息评论&>马化腾的平平无奇
编辑 | 青云
来源 | 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
“羞涩文静的马化腾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呢?”
这是马化腾所有同学和老师的共同感慨,就连他本人也没料到,野生放养的企鹅最终成长为一只哥斯拉。
回看马化腾的成长史,既没有紫云遮日,也没有黄龙游弋的异象,除了喜欢观测哈雷彗星外,他没有太多特殊之处。
高中班主任对他的印象是“三好学生”、“和同学关系好”、“不旷课”和“作业本整洁”,但更深的印象就没有了。
大学四年,马化腾既不是学生干部,也没有任何协会职务,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出众才能,经常躲在计算机机房里注入病毒,借杀毒的名义来折腾电脑。
毕业后,马化腾做到的最高职务是主管,同事们对他的印象非常淡薄,管他叫“小马”,是数以百计的“小马”中的一位。
真正让马化腾下定决心创业的,是被丁磊率先赚到第一桶金所刺激,而他对未来没有详细的规划,远比不上在浙江杭州创办“中国黄页”的31岁马老师有着澎湃的激情和野心。
就连“腾讯”二字,也是马化腾的父亲拍板决定。他本人更喜欢“网讯”或“捷讯”,因为读起来通俗易懂,没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哪怕将OICQ(后改名QQ)研发出来,马化腾只是“先把它养起来”,没有过多重视,甚至笃定“反正它也不大,赚钱还是要靠卖软件。”
1999年OICQ的第一版
因此,他和张志东将QQ的用户上限值设定为10万人,第一年规划1000名用户,第二年3000个,第三年1万个。
他们还算了一笔账,用户数量在1万以内,每年的运营费用不超过10万元,应该是“养得起”的。
1999年4月,马化腾和陈一丹到北京出差,白天辛苦地跑业务推销寻呼方案,晚上回到了招待所,他们打开电脑时,惊讶地发现OICQ的在线用户竟然超过500人。
为了庆祝这个历史性的一刻,他们买了一瓶啤酒,两人在小房间里碰杯欢呼。
七年后,当QQ在线用户超过2000万时,有人曾问他:“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超过一亿?”
马化腾一如既往地“谦逊”:“也许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
平平无奇马化腾
对于全中国的财经记者来说,最难采访到的两位企业家都在深圳,一位是华为的任正非,另一位是马化腾。
吴晓波在《腾讯传》中提到,在2010年之前,马化腾从未跟任何一家财经媒体的总编辑吃过一顿饭。
在给通讯公司做软件外包时,作为老板的马化腾长得很青涩,只能在客户面前隐瞒身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工程师”。
因此客户往往拉着他下属的手说:“马总你好你好,欢迎欢迎!”
2002年5月,马化腾和曾李青去洛杉矶参观E3电玩展。
在美国领事馆办签证时,马化腾被拒签了,而曾李青因为谈到腾讯公司的远大前景,成功说动了签证官,问他还有谁要一起去。
曾李青指着刚被拒签的马化腾说:“还有他,他是我的老板。”
同年9月,马云邀请了马化腾参加第三届“西湖论剑”大会,《钱江晚报》的记者这样描述他:
“马化腾,作为QQ的创造者,却和QQ给的先锋、前卫感觉很不一样。
马化腾一点儿也不新潮,虽然一身休闲西装的他看上去还挺年轻,那副金丝眼镜也给他增添了几分文绉绉的气息,但怎么看都不像那个造出可爱小家伙的网络大侠。
即使他在脖子上挂条红围巾,也没有半点QQ的样儿。”
马化腾承认,性格低调、刻意回避媒体,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对别人讲述腾讯的故事”。
他谨言慎行,不喜欢自己说的话被媒体过分解读,也不热衷当人生导师,更希望平平无奇的程序员人生。
老实人马化腾
“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5个人同时过招。他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作‘全民公敌’。”
这个“全民公敌”,在早期融资的时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极其模糊。
1999年年底,OICQ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万,当时腾讯公司的账上只剩下1万元,如果不将腾讯卖掉,只能选择融资来续命。
马化腾团队找到了IDG的王树,给了他一份商业计划书。王树意识到这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如果我们IDG不给钱的话,腾讯可能马上死掉;给钱的话,前景也不明朗。”
他漫不经心地问马化腾:“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当时马化腾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整个人显得病恹恹,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也不知道。”
很多年后,王树回忆,正是马化腾的这个回答,让他另眼相看:“我由此判断,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领导者,值得信赖和合作。”
马化腾想从IDG那里获得200多万美元的风投,占腾讯40%的股价。王树便问他:“腾讯凭什么值550万美元?”
马化腾的回答很老实:“因为我们缺200万美元。”
原来他是根据维持QQ运作所需的服务器支出,来推倒出公司的估值。后来他咬牙追加了20万美元,“因为还要送一些股份给两个中间人。”
和如今的许多互联网公司烧钱推广、补贴用户不一样,马化腾将融资来的钱都用在购置服务器上,坚决不烧钱,因为“要对投资者负责”。
不仅马化腾本人老实,整个创业团队都很老实。腾讯在香港上市时,大家的习惯做法是在行业前景里吹嘘抬高一下。
可他们却一字一句地认真撰写,还说“绝不能写一些未来做不到的事。”
知乎网友HenryTX还分享了一个细节:
在2011年底的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压缩了自己的时间,只讲了半小时。
在讲之前,他作了简短而又详尽的解释,“抱歉,我今天的汇报只有半小时时间,因为X点要到汕尾出席个剪彩,所以X点前必须离开。我们在汕尾有一个数据中心,今天奠基,是华南区最大的数据中心。省市很多领导都会出席...”
作为公司高层领导,完全可以甩一句“我一会儿有事,要先走。”,不需要和一万多名员工交代这么多细节。甚至不必参加员工大会,因为晚上还要赶回来参加腾讯圣诞晚会节目,太折腾。
从许多真实的细节可以看出,相比扎克伯格在公众面前的心机城府,马化腾给人一种老实巴交的印象,这些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形成。
邮件狂人马化腾
有一个在腾讯人中流传甚广的段子:
一天早上来到公司,发现Pony凌晨4点半发的邮件,总裁很快回了邮件,副总裁10点半回,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了讨论结果,到下午3点,技术方案已经有了,晚上10点,产品经理发出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
一位程序员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做了一个PPT,后半夜两点钟发给马化腾,本想洗洗睡了,没料到过了20多分钟,马化腾就发回修改建议。
曾主管QQ会员业务的顾思斌回忆,马化腾对页面的字体、字节、大小、色彩等都非常敏感。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邮件,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的间距好像有问题。
在马化腾看来,每一次的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需要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个个小问题,才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QQ出来时,为了收集用户意见和喜好,马化腾长期假扮用户去聊天,还将头像换成了“妹子”进行陪聊。用马化腾的话说:“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他亲自参与几乎所有产品的研发,然后通过邮件的方式来指导,可称得上中国首屈一指的“邮件狂人”。
《中国企业家》记者在采访马化腾时,问道:“外界最让你难以接受的误解是什么?”
他犹豫了很久:“产品出个什么问题,特别多的人骂你。”原本在他心里,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便可以赢得用户。
但在一年后,《“狗日的”腾讯》席卷整个网络:
企鹅身上被插上三把滴血的尖刀
当时的腾讯高层紧急召开会议,每个人面前摆着一封复印件。在长达一刻钟的时间里,会议室鸦雀无声。
最后,马化腾开口了,他喃喃自语:“他们怎么可以骂人?”
紧接着发生互联网史上最著名的3Q大战,这件事对马化腾的冲击很大。他在内部邮件中写道:“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
中国网民都知道QQ抄袭了ICQ,却不知道全国有200多款产品在模仿QQ,像雅虎通、新浪UC、中国电信VIM和搜狐的“搜Q”等,就连阿里巴巴也推出“贸易通”。
但是被高价收购的ICQ从未实现盈利,和其它聊天软件一起折戟沉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QQ长成巨擘。仅靠模仿是难以解释得了QQ的成功。
马化腾和他的团队都做了哪些努力?
早期的ICQ没有中文版本,好友列表和聊天记录只能保存在本地,换台电脑就会被全部清空,这在个人电脑普及率高的美国不是什么问题。
但在中国,网友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网吧。马化腾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率先将用户信息储存在服务器上,后来接连推出文件传输和群聊等实用功能,并且可以免费下载。
当时的中国网络仍处于拨号时期,下载一个5MB的软件要耗时几十分钟。为了普及QQ,腾讯团队破天荒地将软件压缩到220KB大小,大大提升用户的下载速度。
如果你仔细研究腾讯软件的更新内容和频率,会发现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在应用性创新上不逊色于任何的国际同行。
马化腾的最大乐趣,或许是想“创造一个打动人心,深受喜爱的极致产品,这种被认可的满足感,不是财富能够给予的。”
他同样是第一批QQ秀用户,在QQ商城购买了“一头长发、一副墨镜和一条紧身的牛仔裤”,打扮出一个年轻牛仔的形象。
但在现实中,他从未留过类似的长发,也不戴任何墨镜,甚至不怎么穿牛仔裤。
时隔十几年,马化腾在年会上终于穿上当年的QQ秀嘻哈服装,学着孙楠的造型,唱出《至少还有信念》。
岁月让小马哥的脸逐渐圆润起来,相比马老师的“七彩毛衣装”,老王的“一丝不苟干部装”,他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参考资料:
[1]吴晓波.《腾讯传》.浙江大学出版社..
[2]林军.《沸腾十五年》.中信出版社.2009/07.
[3]邵瑞鹏.《马化腾传》.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
[4]马化腾. 开放时代 创新者生存[J]. 源流, -91.
[5]马化腾. 梦想有多大,未来就有多远[J]. 互联网天地, -25.
[6]郭智芳. 腾讯QQ的盈利模式分析与思考[J]. 内江科技, ):25-25.
[7]除铱璟. 腾讯QQ&创新进化论[J]. 新营销, -65.
— 【 THE END 】—
感谢原作者辛勤创作!版权问题、商务合作请加QQ/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腾讯梦圆电商?马化腾:京东+拼多多竟然让马云想哭!
“腾讯有个电商梦,阿里有个社交梦。”众所周知,作为目前实力最强劲的两大国产科技巨头,腾讯和阿里一直剑拔弩张,互为敌手,甚至国内也因此而形成了“腾讯系”和“阿里系”两大阵营。不过,值得调侃的是,纵使两者使出百般神通,过去也始终无法在对方擅长的领域取得一丝成就。
腾讯弯道超车,借助京东和拼多多完成电商美梦?
相比阿里的耿直,腾讯这两年则显得圆滑很多。既然自家的网购平台被阿里逼得倒闭了,那我干脆就找一些已初具规模的电商进行投资控股,接着发展壮大,从而能威胁到马云。于是,我们便发现,除了天猫淘宝以外,国内其他两家风头正盛的京东、拼多多均隶属于腾讯系阵营。
京东现阶段在刘强大的精明领导下已经摇身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公司市值719.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594亿,稳坐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位置。历年的618、双11、双十二等年度狂欢购物节上,京东是唯一敢硬撼天猫的存在。
而拼多多则更可怕,创业三年即拟上市,号称拥有用户数量超3亿。凭借着其独特的零门槛商家入驻、消费者拼团砍价模式,以及微信朋友圈导流的捷径,仅在2018年Q1季度便完成了高达662亿元的成交额。
也正因为京东和拼多多的优异表现,使得近期互联网上频频传出阿里电商巨头地位受到严重威胁,马云“电商之父”名誉或将不保的说法。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电商市场份额大揭晓,马云竟然想哭?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电商行业竞争残酷,但是阿里巴巴仍然一骑绝尘,老大地位稳如泰山。2018年,在零售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占据着中国电商市场58.2的份额,第二名的京东以16%的市场份额被远远甩在后面,拼多读更惨,仅仅以5.2%的份额排名第三。后两者加起来才差不多是阿里的三分之一。
而且,从报告中显示,拼多多从2015年推出以来,市场份额上升了0.1%.....这简直令人大感震惊,要知道拼多多近两年新闻话题不断,存在感爆棚,但万万没想到市场份额却增长如此甚微。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感觉很惊讶,其实这也是在阿里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么说,阿里是最先做电商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电商源于阿里,说阿里巴巴是电商界一哥没错,为什么现在电商竞争如此激烈,阿里的淘宝天猫还能够占领绝大得市场了,那是因为阿里有自己的大数据营销平台,給淘宝店家打造得一个商品推广平台,这里还有说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员那就是淘宝客,淘宝天猫为了提升销量打造爆款几乎每件商品都设置了优惠券和相应的佣金,据淘宝每天支付給淘宝客的商品推广佣金就有上亿元,淘宝客说白了就是平时群派发优惠券得那些人,你领取优惠券别人得阿里佣金就是这么简单,要想佣金和优惠券都得很简单得只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个:花生日记(认准官方正版),然后注册填入官方运营邀请码6SBBXKO最后在淘宝中按住要买宝贝儿标题,打开花生日记自动搜优惠券点击优惠券回到淘宝下单,过几分钟数据同步到花生日记中就看到了返利了,这样在淘宝购物不仅可以领取优惠券还可以得返利也就是佣金,阿里在应对拼多多和京东除了以优惠券和佣金得方式我相信后面应该还会有更多得动作。
阿里每天支付上亿得佣金和派发上亿的淘宝天猫优惠券就是为了提升淘宝销量和用户量。
看到这估计马云都快要哭了,不是悲由心生,而是笑出了眼泪。平常不断叫喊着“威胁阿里”,结果真实数据出来啪啪打脸,阿里的电商地位恐怕目前根本不可能被人超越,就连分庭抗礼都困难重重。
看来,腾讯所谓的“电商梦”还早着呢,大家觉得有生之年能看到腾讯在电商领域击败阿里和马云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马云这个激情澎湃的演讲,现场有个大佬确不买账,毫不理会马云这个激情澎湃的演讲,现场有个大佬确不买账,毫不理会搞笑新萌二分队百家号马云同学的演讲相当了不起,每次演讲,台下总是掌声雷动,马云的演讲相当有吸引力,每次演讲,台下总是目不转睛,时而被马云的演讲雷到,时而被马云的眼睛搞笑,时而觉得讲的太有道理。马云的成功,演讲可能是他的必杀技。或许马云的演讲对那些小白创业的人有效,对于大佬已经很成功的人来说,似乎并不是全程无尿点。比如马云出席的企业家峰会,台下坐着和马云身价等同的马化腾,化腾兄弟似乎并不买账,专注的干起了自己的事情。默默的玩起手机,马化腾兄弟或许在体验自己的王者荣耀,或许在看公司新上线的产品,一脸专注。真是为了工作,想要赶超马云,全神贯注呀。以目前马云演讲的功力。滔滔不绝,肯定在台上演讲的时候,看到马化腾再玩手机,想想也是很无赖,有如老师对学生,老板对员工,我就记得我们老板曾经给我说过一些话,我每天唾沫芯子乱飞,你们却在不断的烧我的钱,那种痛恨可想而知。想想也是一种悲哀。马云今日的陈宫,无人可以代替。在当今这个时代,做同样的事情,想超越马云的机会几乎为零,马云创造的支付宝改变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方式,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更是改变了传统思维。特别是蚂蚁大户,低门槛,高效率,芝麻份不低于伍佰。就可以薇.信. 公. 众. 号. 搜 "蚂蚁大户",申请几万额度很轻松。马云也是相当的厉害。这样大的演讲场合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了。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不过马化腾和马云在任何场合都能代表中国企业家,很有幸,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们不断的壮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搞笑新萌二分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大扒小扒都是扒,扒开最精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第一批90后已奔三:30岁不是人生的一道坎,是人生才刚刚开始
叶子青青&&&&评论:15&&阅读:11244
很多人说,30岁就是一道“分水岭”:
跨过去了,你的人生越走越顺;
跨不过去,你的人生越来越混。
前段日子,很要好的同事向我借钱了,她刚刚和恋爱8年的男友领了证,最近买了房,凑的首付还差2万,于是想到了我。
我问她,怎么突然结婚了,不是还想着过二人世界吗?
同事无奈地看着我,她说她都奔三了,再不结婚就老了。现在赶快买了房子,才觉得生活总算走了正轨。
我好奇,“可供房的压力那么重,你受得起吗?”
“总要有个开始的嘛,你先买了房,才会意识到是时候好好努力了。”
“现在,我的月薪拿来供房和还钱,老公的工资比较多,还能存起来。”
“我们打算过两年吧,买辆路虎来代步,已经开始存买车基金了。”
“等到有一定积蓄了,我就辞职回家,和老公开个店,自己赚钱。”
同事快28岁了,正是网络上调侃的那种“第一批奔三的90后”,可相比别人的迷茫和消沉,她却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她给自己的负担很重,可却从没把生活的负担当做压力,反而认为这都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她问我,有没有想过这辈子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说,梦想啊,是个人都会有的。
“我最大的心愿,无非是开个咖啡屋,拥有一间小公寓,都是有生之年的愿望啊!”
我问她,“你觉得有可能吗?”
“可以的呀,这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嘛!”
“只是,你得自己一个一个去实现,人生还长着呢!”
《奇葩说》曾经发布一条名为《人生不设限》的短片,片中的唯一结论就是——
30岁才不是人生的一道坎呢!
很多即将奔三的年轻人,每天都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你都30岁了,怎么还不结婚?”“奔三了你还换什么工作,老老实实生活不挺好?”
仿佛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不然就变成生活中的异类。
你会发现,那些成功登上人生巅峰的人,大多是另类:
潘石屹在26岁时自荐当厂长,一个月被偷三次发电机;
马化腾在27岁时才创办腾讯,为了拉到3万用户量,亲自加班女孩子陪 聊;
俞敏洪在28岁时被北大处分开除,冬天拎着浆糊,满大街贴招生广告;
马云在30岁时连续4次创业失败,在 一个小饭店失声痛哭;
刘强东在34岁时一夜白了头,撞上金融危机,他的京东面临倒闭的危险;
柳传志在40岁时才提出要创业,和10个人在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
宗庆后在42岁时开始创业,穿街走巷卖棒冰,十年后成就了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
他们的每个人,都比现在的我们要成功,但在我们这个年纪的他们,也许过得还不如我们。
在中关村卖碟、扮女孩陪 聊、蹬着平板车卖棒冰、创业失败失声痛哭……我们眼中的大佬们,都曾经有过沧桑的岁月。
没有什么“天之骄子”,谁不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咬牙扛着过。
没有谁不会彷徨,不会迷茫,只是有人很快就跨过去了,有人却跨不过心里的那一关。
30岁,绝不是一道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活得精彩的人,都不会被年龄困住。
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 民,在50岁时决定创业,重头开始打拼。
创业之前,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已经拥有一个50岁男人该有的一切。
因为不满足现状,觉得自己应该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陈泽 民萌生了下海的念头,白手起家,连第一笔创业资金都是向邻居借的。
一万五千元的创业资金,他用一万二买了个冰淇淋机,用三千买原料,直接在商场租了个柜台,成立了冷饮部,就叫做“三全冷饮部”。
十几年来,陈泽 民制作三全速冻食品,专注主页,像“滚雪球”一样发展。
2016年,陈泽 民已经74岁了,他把自己的“汤圆王国”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却跑去再次创业。
从三全创始人到地美特新能源掌门人,已经74岁的陈泽 民跨界力度之大,让人出乎意料。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在成长,不是清醒地成长,就是被迫接受成长。
我们不该被年龄捆绑,而是利用年龄的优势,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完美。
三十岁以前,很多人摸索着向前走;三十岁以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其实,三十岁之前,都是我们为人生试错的时间。
老年的摩西爱上了画画,她在94岁高龄时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我很喜欢她说的一句话: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到三十,才开始真正的“立”起来。
到了30岁,你终于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到了30岁,你总算拥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
到了30岁,你开始从混沌中清醒过来。
孔子想告诉我们的是,人到三十,终于开始清醒的做人,认真的做自己。
三十岁,正是开始,而不是功成名就,更不是达到顶峰。
工作上,你总算确定了要在这个行业发展,于是兢兢业业地投入,不会整天想着迷茫和跳槽;
爱情上,经历过青涩、失恋与彷徨,你终于意识到自己喜欢怎样的人,怎样的人才适合自己,于是有了结婚的冲动和打算;
家庭上,你的积蓄已经能够支撑起一个家庭,一家子的重担落到你的肩上,于是你的人生有了更加努力的意义。
没有标配的人生,只有适合你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年龄不该是人生的限制,而是一份增添阅历的丰富与美丽。
第一批90后,你们还很年轻,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请开始属于你们的辉煌岁月!
已有0人打赏
赏金在个人中心里面提现
已有0人打赏
喜欢就打赏个小红包吧
请选择打赏金额
您是游客,登陆后可以使用赏金钱包
赏金钱包支付 微信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红包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好友圈】分享给朋友
空白白白白
会上旳会小会
数据已经加载完毕...
昆山某杨女士称被碰瓷了,是怎么回事?遇到这事你会怎么办
昆山稽某某以各种自残的方式向女方要钱,未婚女士要小心
昆山百姓呼声:关注民生民情第八十八期
全面上调!昆山幼儿园最新收费标准来了,还好部分能报销
昆山民生民情 消费维权网红美女直播 同城交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马化腾,马明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