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有赚钱效应的股市在哪里股市都涨到飞起了,怎么就中国股市不涨

116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94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美国股市涨中国股市怎么不涨,美股跌中股跟着跌?
美国股市涨中国股市怎么不涨,美股跌中股跟着跌?
A股一向都是更迭不跟涨,这个也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的规律!
您好,美国股市影响全球股市,谁让通用货币是美元而不是RMB呢!就和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全球都受影响一样。美国是全球金融的老大哥,所有和金融有关的都受它的影响。目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却完全被美国经济捆绑。
您好,两者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多少有点影响,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在线交流
微信扫一扫
您好!两者的联系不大,但A股还是受;外围股市影响的,祝您投资顺利
两者不具备关联性,只是中国市场尚还不成熟,市场很容易出现非理性行为!
你好,美国是世界经济中心,影响其他经济体
:美元指数持续跌,美股80%会涨。这里并不是百分之百,主要是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指数的下跌,如果是因为美国经济形势大好,市场纷纷兑换美元,那么会另美元指数走高,兑换的美元会涌入美国股市,那么股市相应的也会走高。
请拿出你的论述证据出来,不要人云亦云,事实上,这两者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请以事实说话!
你好,美股和A股的联系不大,A股现在的制度不够完善,需要沉淀
你好,1.从基本面到技术面的现状看,美国股市继续走出熊市的第五浪下跌是必然的!2.从基本面到技术面的现状看,中国股市展开大B浪反弹行情。3.中国和美国股市的走势节奏和趋势有区别和不同。4.不中国股市追随美国下跌反弹?
金融市场具有很多的不稳定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观察。驱动市场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具备不一致性,详情欢迎咨询!!!
您好,不同的市场,行情不同,不能单方面判断
你好,两个市场不同,关联性不是很大,所以观察。
您好,这个是两个市场的问题,没有很大的关联,祝您投资愉快!!!
您好,这个是两个市场的问题,没有很大的关联,,竭诚为您服务,祝股市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这个就是A股市场的特点的,祝您投资顺利
您好,这个是属于它的特点的,您可以再了解一下,股市本来就是有一点的关联。
你好,毕竟中美股市和经济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不可能完全同步
您好因为中国股市,就是喜欢跟风,但是也不怎么跟涨,中国股市就是在外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喜欢应声下跌,这跟国人的心理素质还是有关系,泡沫太大。
你好,操作市场不同,希望能帮助到你
空啊!由于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弱势,美股暴跌只能更加打击国内投资者的信心
有一定的联系,但联系并不像其它外围市场与美股联系那样紧密。基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A股经常可以走出独立行情。
你好,这个不是一定的呢,美股和A股市场是有区别的
你好,美股和A股是有一定差别的,有需要欢迎随时在线交流
您好,两者市场差异还是挺大的,行情状况也不同,祝您投资愉快。
您好。美国股市影响全球股市,谁让通用货币是美元而不是RMB呢!就和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全球都受影响一样。
您好,美国作为全球经济霸主,对国际经济股市产生影响是很正常的,祝您投资愉快
月优质回答:2
月优质回答:0
月优质回答:0
月优质回答:0
月优质回答:0
月积分:484
月积分:77
月积分:2205
月积分:1572
月积分:1412
您好,黄金方面,中期的趋势方向,向下震荡,主空,操作建议逢高做空,不建议抄底操作,但注意的是空单做得滋润,不要放松警惕,还有尤其注意,别陷进主观和惯性中去,很多人往往是到手的利润被劫走,就是麻痹...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CONTAN...
所谓国债逆回购,本质就是一种短期贷款。也就是说,个人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而回购方,也就是借款人用自己的国债作为抵押获得这笔借款,到期后还本付息。通俗来讲,就是...孙骁骥:全球股市涨到飞起 为啥只有中国股市不涨?
12-18 11:16
作者:学者、财经作家,金融界网站专栏作者 孙骁骥
年底,各大投资机构纷纷发布对于来年投资市场的预期,五大国际投行发布的2018年投资策略均对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它们认为:今年的亚洲股市跑赢了其他市场,年初至今的MSCI全球市场指数上涨19.3%,MSCI的亚太地区指数同期上涨了高达33.25%,中国身为亚太地区的最大经济体,其股市的未来前景自然是乐观的。
但实际上,中国股民的真实感受却与国际机构的预期相反。尽管上证指数今年略有上升,A股也冒出来茅台等等“妖股”,但整体而言,普通股民盈利并不多,上市公司的普遍状况也并不乐观。据华尔街日报数据,截止日,中国A股市场下跌个股占总数的接近八成,其中,下跌超过20%的个股数量占比约五成,下跌超过30%的个股占三成以上。
纵观2017年,中国的股市可谓逆全球股市而动,呈现牛皮形态,涨不起来也跌不下去,令人着急。在苦苦等待牛市到来的日子里,投资者们不禁想问:被寄予厚望的A股现在是不是在积蓄能量“攒大招”,还是说A股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A股长期坑散户,导致缺乏增长动能
2017年全球绝大多数股市要么创下历史新高,要么升至多年高点,是几年来范围最广的上涨行情之一。我们把中国股市和全球各国股市进行比较,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今年中国股市落后于全球股市的增长水平。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上证的年增长率即使在亚洲国家也是排名落后,仅仅要好于西亚国家的股市,但其表现明显落后于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区的股市。上证指数的年增长为4.58%,远低于恒生指数31%的上涨,低于韩国kospi指数21.5%的上涨,也低于日经指数16%以上的上涨。
如果与美国、欧洲地区的股市比较,则更是惨不忍睹。美国的道琼斯指数、S&;;P500、纳指的年增长约为20至30%左右,而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股票市场年增长至少在18%以上。即使是因为脱欧问题而被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的英国,其股市的年增长也超过8%以上,明显高于中国股市。
对比之下,上证指数表现惨淡,这与我们媒体报道的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基调不太符合。中国股市不但比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美国,也比不过代表新兴市场的亚洲国家,甚至连经济负担沉重、问题麻烦不断的欧洲股市也比不过,于是呈现出稳如泰山、不动声色的表现。
如果不是依靠政府强推的“沪深300”和“上证50”撑门面,中国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会更加难看,经济的复苏之梦只怕是分分钟要醒。
实际上,A股的走势并没有和经济基本面相背离,A股目前的情况恰恰反映出了中国经济比较真实的一面。
现在我们放眼望向中国股市,看见的是由众多制造业和科技公司以及国有企业构成的庞大市场,但这个市场并不是为了普通股民和投资者设置的。
从历史成因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而不是为社会大众创造财富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说,散户进入股市的资金其实成为了上市公司融资的工具,如此而已。
中国股市当初设立的这个基本目标决定了它日后必然是坑散户的市场。与此同时,对上市企业来说,进入股市就意味着捞钱的机会大增。中国股市以上市国企融资为目标,这决定了其上市机制具有“计划经济”的遗留色彩,即从早期的审批制到后来的核准制,上市过程并非彻底的市场化。其中,监管部门寻租利益巨大。
这就造成A股公司上市审批非常困难,而一旦上市之后,监管部门有采取和之前大为不同的宽松标准,使得资本与权力之间能够很方便的进行“政企合作”,以各种手段包装上市公司并人为操纵股价。
长期这么玩下来,中国股市彻底成赌场,而且是庄家可以公然作弊的赌场。广大的散户进赌场玩一两次不成问题,但是日子一久,谁也扛不住。有很多普通投资者已经对股市“累觉不爱”,更多的人则是因为长期被割韭菜,面对股市已经玩不动了。
中国股市动力不足,缺乏增长动能,其根本原因在制度设计。
我们从A股的成交量来看,自从2015年股灾以后,A股大盘见底。2015年股市上涨最厉害的时候,单月的成交量高达130亿左右,而在2017年间,最高的单月成交量只有50亿,单月一般都是三四十亿的成交量。
成交量低迷的背后,是散户逐渐退出股票游戏的现实。据统计,中国A股的开户数量虽然今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超过八成账户的市值在十万元人民币以内。你根本不可能指望已显得后继乏力的普通投资者助推A股上涨。
最近,有个新闻说,中国内地将股票投资编写进了中小学教材,这其实就是试图培养下一代的散户,“韭菜”要从娃娃抓起。道理就和鼓励生二胎一样的:鼓励生二胎是社会缺乏新增劳动力的表现,炒股知识进入中小学课本则是股市“韭菜”后继无人的表现。
换言之,老乡被主力玩弄多年,现在已经玩残了。中国股市要想把牛市从想象变为现实,还需要借助老乡之外的力量。
二,全球股市面临回调,中国股市无法独善其身
如果我们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数据其实根本撑不起一个大牛市,而且,从2018年的全球大趋势来看,股市还存在着某些变数。
搅动全球经济这趟浑水的最主要力量,就是利率正常化。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自从在2015年左右结束08年以来的超低利率,之后就一直朝着“正常化”逐步升息。当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美国加息的话题时,摩根士丹利的亚洲前主席罗奇说了这样一句话:利率正常化的过程,越快越好,如果利率正常化的步伐不够快,资金将会继续抬升股市,令未来的风险增大。
从一些指标来看,美国的股市是有些“过火”的征兆。并且,因为川普总统减税政策带来的利好情绪,继“川普行情”以后,美股还将会出现一波“减税行情”。受到今年美国股市大涨的影响,全球的股市也普遍看涨,IPO较去年增加了33%,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以上两类上市公司也是最容易制造出股市泡沫的公司。
然而,在全球股市泡沫开始泛起的2017年年末,越来越强烈的加息讯号预示着来年股市泡沫膨胀的减缓乃至收缩。
当财经媒体依然对未来保持积极态度时,包括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的制造业调查都显示,实体经济本身已经开始调低了对来年的预期。美国很多州的银行调查,都显示来年的订单预期和营商环境预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的乐观情绪逐渐放缓将成为趋势。
此外,美联储的加息无疑将对全球市场有联动的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联储加息之后,人民币的贬值和资本外流风险会进一步增大。
这就导致监管部门未来会持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向外界传递出“防范风险”与“紧缩货币”两大信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将不断降慢。这两大因素使得我们不能过于盲目乐观的看待未来中国股市的走势。
脉搏随全球而动的中国股市,在货币收紧的大环境下,无法独善其身。可以说,在“钱紧”和“景气回落”的前提下,中国股市很难会全线飘红。
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边打压楼市泡沫,一边收紧货币政策。根据过往的经验,在货币宽松周期,房价下跌或对股市有利,但货币紧缩周期,房价下跌并不一定会使资金回流股市。不信的话,可以看看年末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势头。新股发行不断,老股东解禁也要抛,一旦资金吃紧,没有人愿当接盘侠。因此,股市和房市都不会有明显起色,这很可能就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状况。
总而言之,货币总量减少、加息在即、股份公司成色不够、散户无力接盘……以上种种因素相叠加,形成了对于来年A股的基本判断,那就是谨慎大于乐观。但这个微小的“乐观”部分在哪里呢?
实际上,虽然股市存在各种不靠谱现象,但社会的热钱依然需要在股市里寻找保值的机会,这是热钱的刚需。近期高密度的监管压力、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关注也将市场风格引向绩优价值股。因此,我们在过去一年看到了包括高盛等等大型的国际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A股买货名单”以及“漂亮XX指数”这类的东西,在基本盘并不太好的股票市场中遴选出所谓的成长型股票。
此时的投资者在赌什么?赌的就是A股市场的持续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两级化严重、缺少悬念的中国股市,跟着机构做,或许是来年最稳妥的办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骥观天下”。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邮箱地址:.cn,咨询电话:010-7。期待您的加入!终于有人彻底总结了一次中国股市发展史!
我的图书馆
终于有人彻底总结了一次中国股市发展史!
  ▽ 编辑:口袋君 ▽
  让投顾与投资者坦诚相待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投资者,知彼知己,方且入市
  股市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黄贵显在静安证券交易部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秦其斌在接受采访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最基础的交易方法都没有掌握,一下子就进入电子交易领域,谁也不敢保证此事能够成功。评论家会说到中国的股市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这其中,电子交易系统的建设功不可没。
  两大交易所的正式营业正式标志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建立。也表明了当时改革开放背景下敢于尝试资本市场的勇气。在当时国际舆论环境下,形成了中国社会化的股市。
  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牛熊交替
  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牛熊交替,但是通过对具体中国的股市回顾,不难发现中国股市的一些常规特性。(戳大图可查看具体事件,继续看完全文脑补各种专业知识,分析档次可直接提升!)
  No.1 第一次牛市:2.5 95-1429点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持续时间:17个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后,当时挂牌的就只有8只股票,别号“老八股”,在当时,交易制度是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史2年半的持续上扬,日,上证交易所取消了涨跌停板限制,在这样的刺激下,一举达到了1429点的高位。话说新生事物刚开始总会野蛮生长,年纪稍大的股民(比如笔者二舅)经常还提起那时候8只股票经常一起封板,那时候他们特别相信中国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那时候,散户充满着希望,觉得挖到了新中国的金矿,上证交易所经常座无虚席,有说有笑。
  ●取消涨跌停板(今天再来一次你试试!)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并实行“T+0”交易规则,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从前日收盘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一天之内上涨105%。就这样,中国股市第一次上演了“致富”奇迹,你必须得服!
  No.1 第一次熊市2.11 点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持续时间:6个月
  冲动之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较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暴跌目前看起来是不敢想象的,但是那时候的投资者还是接受了,可见股市和心态之间的关系(大涨大跌,生活都在继续,第一次熊市后股民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老股民偶尔会在喝茶时相互调侃,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8.10事件成为大跌爆发点: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打新自出现以来就是让股民疯狂的),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随后三天,上海股市受影响第一次狂泻,上证指数三天内暴跌400余点。导致多数股民血本无归,此次风波也说明了股市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股民们被发财梦诱惑的如饥似渴失去理智。这之后的两个月,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便成立了。成为中国大陆的最高证券管理权力机关。这也是“新股效应”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No.2 第二次牛市3.2 386-1558点邓小平南巡讲话
  ■持续时间:3个月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着重提到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瞬间成为舆论热点,他的公开讲话中,铿锵有力的表示对股市的立场就是“坚持的试”,股民重拾信心,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No.2 第二次熊市4.8 点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持续时间:18个月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的膨胀。
  ●疯狂扩容,物极必反: 在92年底,两市上市公司仅有53家,但到了94年底,已经发展到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扩容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此举必然抽走一部分市场资金(申购新股与抄新股)抛出股票的同时,又缺少承接盘,这样大盘只能跌了。动荡第二次证明只要是大规模“新股”出现,总有一场腥风血雨。
  No.3 第三次牛市4.9 325-1052点三大利好救市
  ■持续时间:1个月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多数股民们已经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国家的亲身儿子怎么能看着就此夭折,血浓于水,国家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来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三大利好?
  ①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
  ②汇金将购入工中建三银行股票
  ③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但是,三大利好也就仅仅让牛市持续了一个月而已。
  No.3 第三次熊市5.5 点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持续时间:8个月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流通盘要小,这也好炒(其实就是好投机,好拖动),但是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谈1995年的熊市,就不得不提国债期货,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融资紧迫,作为国家大儿子的股市状态很不稳定,于是只好将精力放在二儿子“国债期货”身上,为了大力发展国债市场,立即吸引了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No.4 第四次牛市1995.5-(三个交易日)582-926点,证券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持续时间:3天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三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太敏感)。
  ●至此,中国的股市被投资界很大程度认为是“政策市”,这一说法也从一次牛市出现开始盛行。3天的牛市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股市投机性颇为严重,那时候还是纸媒盛行的年代,相关政策的风吹草动随时可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牛市或者熊市。
  老股民在交易所盯着盘面
  No.4 第四次熊市6.1 926-512点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持续时间:8个月
  短暂的三天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这一年,沪深股市均废除T+0 制度,实行T+1,来大力抑制投机,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被安排上市。股市的扩容的和政策的抑制,造成了6个月的漫漫熊市。
  No.5第五次牛市7.5 512-1510点 绩优股价值投资
  ■持续时间:16个月
  经过连续的下跌,管理层被迫停发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都未能阻止股指上扬。
  ●经过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股市成长了,股民们的操作心态也成熟了一些,此时可以看出中国股民开始偏重于长线投资。投机氛围稍有减弱,但就是一些好的现象始终持续不长,于是进入了第五次熊市。
  No.5 第五次熊市9.5 点严重扩容 供求失衡
  ■持续时间:24个月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股市的跟风现象让一个正常的价值投资也变为了投机效应,似乎一次次证明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无论什么时候,股民永远是人心惶惶),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重大政策影响,日开始,印花税由千三上调至千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No.6 第六次牛市1.6 点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恋股爆发
  ■持续时间:24个月
  监管层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筹码已经非常之多,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有很高很高的期望,同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影响(可见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中国即将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网络概念股盛极一时。
  ●人们对新生事物总是抱有极大好奇心,从5.19行情来看,人们对于科技股热潮抱有极大的冲动,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当时对中国的首次冲击就已经十足震撼,由此,中国迎来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让老股民失望,股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般人更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趋势。
  No.6 第六次熊市5.5 点国有股减持
  ■持续时间:47个月
  2001年的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股民门欢呼雀跃,但是马上就传来了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随后就是老股民终生难忘的4年漫漫熊市真如铁。
  ●国有股的威力有多大?:国有股的数量巨大,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抛到市场上,就会造成供应量突然放大,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就是,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升;反之价格下跌,于是大盘拦腰一半,刀起刀落。
  No.7 第七次牛市7.点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
  ■持续时间:19个月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利好消息,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进入到市场。5.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历史最高点)
  ●总的来说,这一次牛市基本面支撑着整个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QFII(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热钱流入)等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总能推股市一把,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股市的内功还没修炼到位,总需要外部的刺激一下,才能促进整个血液循环。但是如此,让笔者想起了小学老师教学生写字的情形,“提示一下,才会写下一个笔划”,股市亦如此,且是多年如此。
  No.7 第七次熊市8.11 点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持续时间:13个月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都造成了沉重的影响,同时基金的暂停发行。这大概是多数股民们终生难忘但却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基金暂停发行是因为货币基金过度膨胀,货币市场的容量较上一年上升了30%,但是货币基金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于是证监会叫停基金。
  NO.8 第八次牛市9.7 点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持续时间:10个月
  大名鼎鼎的“四万亿计划”毫无疑问的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暴涨109%。日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想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2008年大环境很不好,汶川地震和美国的金融海啸,内忧外患,这时候出台四万亿计划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影响和振兴了国内经济,其积极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这里不做赘述。
  No.8 第八次熊市0.7 3478点-2319点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持续时间:12个月
  IPO的本质就是新股发行。IPO重启直接影响到其他股票的活跃程度。新股一直是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空的超强信号。
  No.9 第九次牛市0.11 点
  ■持续时间:3个月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诸多利好消息快速推进。
  No.9 第九次熊市1.6 点
  ■持续时间:7个月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其实,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有过一些牛熊交替,但是总体看来处于一个令人心寒的长期熊市。这一段时间,美国股市红红火火,中国股市死气沉沉,交易振幅十分之小,市场总体相当萎靡(当然,12-14年的创业板开始兴起),一个下滑的大趋势中,无论何时下注都是赔钱。那个熊市之所以漫长,就是因为07年的牛市太疯狂了,疯狂到印花税半夜鸡叫也打不下来,疯狂到汶川地震时候,国贸投行交易办公室里的员工没一个愿意走的。
  随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大牛市,也是最近的一次牛市
  (2054点-5178点)
  (不揭伤疤,此处省略一千字)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意味着进步,这一大环境毫无疑问利多股市,二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全面推出,在改革的红利中,我们送走了长达7年的熊市。
  最近的“股灾”,最沉重的思考
  2015年6月股灾,场外配资的清理、场内融资和分级基金去杠杆新城的连锁效应,终于酿成一场灾难。暴跌也分为两个阶段。
  Stage16月15-7月9日 融资盘强平或直接推送
  Stage28月18日-8月26日,清理场外配资或有较高关联,很多躲过第一阶段的高手和大户,几乎都倒在了这一阶段的抄底路上。
  大起大落之后的思考
  按照正常的经济学来分析,中国股市绝对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之一。美国股市是市场化的结果,属于经济学的自然产生范围。但是中国的股市是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产生的,至今都是受政府干预程度很高。
  那些让我们疼痛的IPO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股市波动,中国在控制IPO以稳定其羽翼未丰的股票市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暂停IPO。中国的IPO价格往往被大大低估,因此投资者“打新”犹如购买彩票,对股民吸引力极大。根据一项研究,他们平均首日回报率为137%,相比之下,美国的IPO首日回报率为约17%,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30%左右。而早些时候的IPO价格被平均低估了250%。
  价值投资的苗头似乎能被一下子就掐灭,股民的蜂拥入市,和对个股的蜂拥交易,带动式的效应明显,投机氛围一直相当浓厚,中国的做市商制度不健全,以前是10个股票9个庄,现在情况虽然好多了,但是还有。
  大量的投机行为是中国股市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种“盛况”跟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受教育程度有关,培养出正确价值观的投资氛围势在必行,其受政策影响程度高(79%的上市公司为公有制公司),说明股市的自身内循环不够健康,总是需要“政策”这只鞭子抽一下走一下。长期看来仍然是熊长牛短的情况。如果想跟美国一样创造长达35年的长牛市,中国股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走,或许现在还只是初期阶段。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阵阵剧痛和兴奋,但是最终的目的是拥有成熟的市场。不管你有多恨它,亦或你有多爱它,存在即有理由。如果说它是江湖,是因为有厮杀也有侠义,有许多人选择退出江湖,也有许多也成为了大侠,去留一念之间,全凭修炼。
  2016年已过去大半,接下来的股市冷暖,拭目以待。
  祝投资顺利。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有多少股市有国家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