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什么agp接口规范?peie还是agp还是别的

AGP王朝终结!末代AGP升级显卡全回顾_硬件_科技时代_新浪网
AGP王朝终结!末代AGP升级显卡全回顾
http://www.sina.com.cn 日&00:23 泡泡网
作者:孙敏杰
&&& 显卡应该是电脑系统中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配件,GPU每半年更新换代一次,显存封装、容量和速度也成倍提升,这些都对显卡接口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AGP接口自96年发布就迅速成为业界标准,AGP标准从最早的1.0(1X、2X)发展到2.0(4X)到了3.0(8X),接口带宽也是成倍增加,然而类似于IDE接口的平滑升级方式(ATA33、66、100、133),AGP终于也遇到了技术瓶颈,速度难以继续提升。
● PCI-E取代AGP毫无悬念:
&&& 2004年中期串行传输PCI-Express X16图形接口正式推出,速度达到了AGP 8X的一倍4GB/s(全双工更是可等效8GB/s)。由于图形接口改朝换代,PCI-E成为必然的标准,显卡厂商们果断的停止了AGP显卡的研发,只推出原生PCI-E接口的GPU。
● 改朝换代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
&&& 不过在图形接口交接初期,AGP平台本来就用有庞大的用户群,而且市场上仍有大批AGP主板销售,因此AGP显卡依然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中低端用户来说!
&AGP PCI-E插槽共存的主板和显卡
&&& 而且在04-05年之间,诞生了不少奇特的硬件,如果说AGP/PCI-E插槽并存的主板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AGP/PCI-E双接口的显卡绝对是个怪胎!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AGP/PCI-E转接卡,这些BT产品正好反映出了当时AGP向PCI-E过渡的艰辛,PCI-E X16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了彻底取代AGP 8X接口!
● AGP用户基础庞大,老平台升级仍有市场:
&&& 尽管如此,AGP用户的基数还是非常庞大,加上平台升级时很可能需要连同主板、CPU、内存甚至硬盘等全部更换,因此对于很多把电脑当作游戏用途的玩家以及不少网吧的系统来说,显然单买一块性能较强的AGP显卡要比整套平台一起升级更为划算且省事。
&NVIDIA和ATI的AGP桥接芯片
&&& 于是,虽然显卡厂商已经停止生产AGP图形芯片,但他们通过使用桥接的方案继续提供AGP产品支持,推出了原生PCI-E X16&GPU转AGP8X接口的显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 AGP王朝终结!PCI-E时代“新”AGP显卡全回顾:
&&&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PCI-E接口已经成为了绝对主流,昨日黄花的AGP平台渐渐失宠,如今AGP显卡仅仅对于老平台升级用户才有意义,虽然用户还有需要,然而日渐萎靡的AGP市场的确很难预估,这就是NVIDIA和ATI冷淡对待AGP的主要原因。
&&& 现在2006年已接近尾声,虽然NVIDIA和ATI都没有官方推出AGP显卡的计划,但依然有部分厂商在推出新款AGP显卡,比如近期的X1950Pro AGP将AGP显卡的性能推向了新的高峰,而7600GS/7300GT AGP则是中低端用户高性价比的选择。
&7300GT AGP和X1950Pro AGP
&&& 正是这些特殊的显卡给老平台用户带来了希望,他们只需花少量的代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系统3D性能提升一个档次!所以,本文就趁着2007年即将来临之时,对PCI-E成为主流之后所诞生的一些AGP显卡做一个全面回顾,这样就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AGP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被PCI-E所取代的。
&&& 在介绍末代AGP显卡之前,小编觉得很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首款PCI-E显卡,因为它与后期的AGP显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 纯属过渡!首款PCI-E显卡是GeForce PCX :
&&& 04年初,正处于GeForce FX顽强抵抗Radeon 9X00的艰难时期,当时Intel一意孤行发布915芯片组强行推广PCI-E平台,于是就需要PCI-E接口显卡的支持。为此NVIDIA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开发了代号BR02的HSI(High Speed Interconnect)芯片,能够将GPU的AGP8X接口转换为PCI-E X16接口,这样就让一大批库存原生AGP接口的NV35和NV36芯片率先登陆AGP平台!
&PCX 5900XT
&&& 当时NVIDIA的做法备受指责,因为这样桥接过来的PCI-E显卡本质上依然是AGP 8X接口,显卡并没有因为采用了带宽更高的PCI-E X16接口而提升性能,相反由于多了一个信号转换过程而损失了些许性能。这样的PCI-E显卡仅仅是抢得了头彩,只起到了配合首批915主板的作用。
&NVIDIA的HSI桥接芯片,在AGP向PCI-E的过渡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 当时ATI更是极其鄙视NVIDIA的BR02桥接芯片,并且放出了“有路不走何必搭桥?”的豪言壮语,因为ATI在X800一代已经开始研发原生PCI-E接口的核心,而NVIDIA依然在搞“过河搭桥”的麻烦工程。殊不知正是为了赌一时之气,让ATI投入了更多无谓的研发精力,最后还是低调回归桥接路线,这当然是后话。
● 过河拆桥?NV45的“原生”PCI-E接口是怎么回事:
&&& 进入GeForce 6时代,NVIDIA高端NV40核心依然为原生AGP接口,而当时的高端平台PCI-E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NVIDIA终于发布了蓄谋已久的NV45核心,它除了支持PCI-E之外,重现江湖的SLI双卡互连技术让世人大为震惊,ATI也是始料未及!从此,NVIDIA GeForce 6系列凭借完整的DirectX9.0c支持以及SLI双卡互连技术,开始全面压制ATI X800系列。
&奇特的NV45=NV40+BR02
&&& 事实上,NV45并非全新核心,它只是将原生AGP8X接口的NV40与BR02桥接芯片封装在了同一块GPU基板上面。封装在一起的好处就是集成度更高,PCB设计难度降低。至于性能方面,HSI芯片人如其名,转换效率非常高,相同规格的6800U PCI-E和AGP版差异非常微小。
&&& 此时,6800U SLI双卡显示出了令人生畏的强大火力,至于它的NV45核心是否是原生PCI-E接口,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正式回顾主流PCI-E时代的非主流AGP显卡,这当然要从GeForce 6系列和Radeon X800系列开始说起……
● NV40,一颗核心造就六款显卡:
&&& 虽然NVIDIA在PCI-E方面表现的很积极,并先于ATI发布了PCX 系列PCI-E显卡,但GeForce 6系列第一颗GPU NV40依然是原生AGP接口,所以首批显卡6800U/GT/标/LE/XT等依然主攻AGP。
&基于NV40核心的AGP显卡多达六款
&&& NV40核心,采用IBM 0.13微米工艺制造,拥有2.22亿晶体管,原生AGP接口,核心规格是16条像素渲染管线、6个顶点着色单元以及256Bit显存位宽。
&&& 基于NV40核心的显卡有16管线的6800U和6800GT,还有被屏蔽一组(四条)管线一个顶点的6800标准版(12管线5顶点),被屏蔽两组管线两个顶点的6800LE(8管线4顶点),之后诞生了少量的6800XT(8管线4顶点),最后一批NV40库存在06年初被改名为6800GS AGP(12管线5顶点),专供老平台用户升级使用。
● 6800Ultra、NV40核心、16管线6顶点、原生AGP:
&&& 6800Ultra的默认频率是400/1100MHz,是NV40核心最高规格的显卡,显存规格为256MB 256Bit GDDR3(1.6ns FBGA 144Ball),由于0.13微米核心发热功耗都很大,所以散热器为双槽设计,而且供电部分集成了两个D型口,这是为了防止单路+12V输入电流过大,防止接口烧毁。
● 6800GT、NV40核心、16管线6顶点、原生AGP:
&&& 6800GT的频率比6800Ultra低,为350/1000MHz,但两者的PCB是完全相同的,显存规格也是256MB 256Bit GDDR3(2.0ns FBGA 144Ball)。由于频率的降低所以供电模块有所精减,供电接口只保留了一个D型口,散热器也使用了普通单槽版本,体积得到了控制。
● 6800、NV40核心、12管线5顶点、原生AGP:
&&& 实际上NV40系列显卡出货量最大的还是6800标准版,这是因为使用0.13微米工艺的NV40核心良品率并不高,大多数完美的NV40被用来制造NV45,于是产生了大量被屏蔽的12管线和8管线的产品。另一个原因就是6800标采用了低成本的GDDR1显存,包括PCB在内的整体成本下降,因此性价比较高。
&&& 6800标准版默认频率为350/700MHz,显存有256MB也有128MB的版本。当时6800火爆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系列6800以及6800LE显卡都可以非常简单的通过Rivatuner软件破解管线,让显卡成为完整的16管线版本。实际上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改造之后可能跑3DMark没什么问题,但运行一些游戏就会暴露出缺点。
● 6800LE、NV40核心、8管线4顶点、原生AGP:
&&& 体制最差的NV40核心就被制造成6800LE,6800LE与6800标使用了相同的PCB,但频率更低只有325/700MHz,显存也只有128MB 256Bit的版本,由于频率低而且只有8管线,因此发热很小,仅仅使用了6600GT的小散热器就搞定。
&&& 6800LE也是备受欢迎,因为它拥有256Bit显存性能得以挤身高端显卡之列,还有就是改造成为12管线6800标的几率非常大,以至于当年包改的6800LE价格非常坚挺,包改16管的版本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新品装旧酒的6800XT AGP和6800GS AGP:
&&& 以上的6800U/GT/LE都是同一时代的产品,而稍后NVIDIA又放出了PCI-E和AGP两种版本的6800XT显卡,其中6800XT AGP依然使用了NV40核心,其实完全就是6800LE改名而来的产品,依然具备的改造16/12管线的可能,因此备受AGP用户喜爱。
&&& 而在06年初期,紧随着6800GS PCI-E版,NVIDIA发布了最后一款原生AGP显卡—&#GS AGP,它其实就是更高频率的6800标准版,采用了老迈的NV40核心,12管线5顶点,显存改用了GDDR3,因此性能比较接近于6800GT,而且可能改造成为16管线。
&&& 以上就是基于NV40核心的六款AGP显卡,NVIDIA仅使用了一颗核心就衍生出了这么多不同规格的显卡,而且款款人气都很高,NVIDIA精明的产品线划分以及市场运作能力的确令人佩服不已。
&&& 自NV40之后,NVIDIA将工作重心瞬间转移到了PCI-E平台,之后推出的NV41/42/43核心全部是原生PCI-E接口。
&&& 然后再来看看与GeForce 6800同时代的Radeon X800系列的情况。
● 有路不走何必搭桥?在PCI-E和AGP之间疲于奔命的R4XX核心:
&&& 打从一开始,ATI就坚定了走原生PCI-E之路,因此ATI提出了“有路不走何必搭桥”的口号,对NVIDIA的PCX系列桥接显卡以及NV45的内部桥接方案冷嘲热讽。ATI的X800系列首颗核心R420是原生AGP接口,还专门开发了一颗代号为R423的原生PCI-E核心:
&R420和R423核心(核心印有AGP/PCI-E标志)
&&& R420与R423的硬件规格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就是接口总线,ATI将AGP和PCI-E划分的如此泾渭分明,这就导致它必须同时生产两颗核心,并且预估当时市场对PCI-E和AGP的需求来确定产量。而NVIDIA只需要制造NV40这一颗核心就够了(NV45就是NV40+BR02),显然ATI的成本付出要更高一些。
&R480核心与R481核心
&&& 不仅如此,ATI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在X800系列之后又发布了更高频率的X850系列显卡,而X850家族所使用的是全新的核心—&#和R481——为了照顾两个平台的用户ATI必须推出两颗核心,R480原生PCI-E、R481原生AGP,这就是“原生”的代价!
● X800XT(PE)、R420核心、16管6顶点、原生AGP:
&&& R420核心使用了台积电0.13微米Low-K工艺制造,核心只有1.6亿晶体管,因此功耗发热要比NV40小,而且良品率高。X800XT PE是基于R420核心的最高版本显卡,默认频率530/1100MHz,256MB 256Bit GDDR3显存,16管线6顶点的规格。
&&& 总体来看X800XT PE的性能与6800Ultra差不多,但核心不支持DX9C、SM3.0成为了硬伤。ATI的X800XT PE和X800XT其实基本完全相同,只有默认频率有差异,它俩可以正好对应6800U和6800GT。
● X800Pro、R420核心、12管6顶点、原生AGP:
&&& A卡和N卡始终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X800Pro的定位和6800标完全相同,X800Pro也被屏蔽掉了4条管线成为12管线的规格,但顶点维持了6个,这是它的一个优势,另外一个优势就是PCB和X800XT PE完全相同,如果改造成功就完全是一款X800XT级别的显卡,而6800标由于使用GDDR1显存的原因性能不可能达到6800GT的水平。
&&& X800Pro的默认频率为475/900MHz,256MB 256Bit GDDR3显存,由于X800XT货源较少的原因,X800Pro成为高端很受欢迎的显卡。
● X850XT PE、R481核心、8管4顶点、原生AGP:
&&& R481是R423核心的改进版,进一步提升了频率,依然使用了0.13微米TSMC Low-K工艺,X850XT PE的频率达到了540/1180MHz,理所当然成为了AGP平台最强者。
&&& 此时ATI依然在固执的坚持走原生方案,虽然原生GPU技术上是成功的,但是并没有给ATI带来太多好处,反而是桥接方案更加灵活一些,我们可以看到时至今日AGP显卡依然有不小的需求量,如果每款GPU都要推出原生AGP接口的版本那么投入的成本势必增加不少。
&&& 因此最终ATI还是走了桥接路线,开发了自己的桥接芯片,放弃了AGP GPU的研发,所以后期有相当一部分X850XT AGP显卡采用了原生PCI-E接口的R480核心搭配桥接芯片的方案,R481提前停产。
&&& 05年PCI-E平台渐入佳境,虽然AGP用户依旧占据半壁江山,但PCI-E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ATI和NVIDIA纷纷放弃了AGP接口GPU的研发,为了支持AGP就必须采用桥接方案,从此桥接就成为了AGP的代名词!
● 最经典的6600GT AGP证明了桥接才是王道:
&&& 04年末05年初正好是个转折点,随着中端6600系列的大量上市,新老用户都对这款中端显卡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它的性能已经完全凌驾于商代顶级显卡9800Pro和5900Ultra之上!
&&& 虽然NV43核心是原生PCI-E接口,但NVIDIA并没有忘记AGP用户,它再次通过桥接方案轻松的完成了对AGP8X的支持。而整块显卡的关键——桥接芯片居然就是PCX系列显卡和NV45核心上所用的BR02,原来BR02可以反过来用的!
● 末代AGP显卡全靠它——BR02桥接芯片:
&&& 当初在PCX上所用的BR02芯片(包括NV45核心中的BR02),其作用是将NV35/36/40核心的AGP8X图形接口转换为PCI-E X16,而此后用在6600GT AGP显卡上的BR02作用正好相反,它完成了逆向转换,让原生PCI-E X16接口的NV43核心支持AGP8X:
&AGP-PCIE时代的大功臣,BR02桥接芯片
&&& 高速、双向桥接的BR02芯片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如果没有BR02,NVIDIA不可能赶在ATI之前发布PCI-E显卡,没有BR02基于6800Ultra的SLI技术也成了镜花水月,没有BR02的话AGP用户也只能看着一款款新PCI-E显卡流口水。
&&& 从此之后,NVIDIA新发布的每一款核心,都可以通过使用BR02芯片桥接成AGP显卡。虽然桥接AGP显卡远不如PCI-E那么丰富,但只要用户有需求,就会有厂商推出桥接的版本,6600 AGP、6800XT AGP、7800GS AGP、7600GT/GS AGP、7300GT AGP等等。
● 6600GT AGP、NV43核心、8管线3顶点,桥接AGP:
&&& 6600GT AGP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曾经一度出货量远高于6600GT PCI-E版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6600GT AGP的频率为500/900MHz,而6600GT PCI-E的频率为500/1000MHz,奇怪的是它两性能基本相同,AGP甚至略占优势!?
&2.0ns 128MB 128Bit GDDR3
&&& 这是因为当时的915平台PCI-E控制器并不完善,GPU也完全不会利用到PCI-E X16高带宽的优势,所以桥接所带来的性能损耗被彻底忽略。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BR02桥接芯片的高速转换效能!
● 6600 AGP、NV43核心、8管线3顶点,桥接AGP:
&&& GT的低频版,显存只使用了GDDR1,性能较弱但价格便宜。
&采用TSOP GDDR1显存的6600 AGP
&&& 公版6600 AGP的频率只有300/500MHz,但很多厂商都推出了高规格甚至是超频的版本,为6600配备了2.0甚至1.6ns的显存,这样6600的性能并不输于6600GT,而价格更加便宜,所以6600标准版与6600GT同样经典。
● 6600LE AGP、NV43核心、8管线3顶点,桥接AGP:
&&& 6600LE是6600被屏蔽管线的产物,4管线2顶点的规格性能损失很大,但显存依然是128Bit位宽,性能上比起6200A还是有很大的优势,成为低端用户不错的选择。
&&& 综合来看,6600系列AGP显卡的推出,更加充分的证明了桥接显卡性能并不差。而一直倡导原生显卡的ATI此时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抗AGP接口的6600系列,X700系列显卡还无法移植到AGP平台与6600系列同台竞技,只能将上代9800Pro/显卡大幅降价来抵抗NV的攻势。为此ATI不得不研发了Rialto桥接芯片。
&&& 前面提到了,从05年开始市场的天平已经开始向PCI-E平台倾斜,随着PCI-E显卡渐渐成为主流,如果每款GPU都要推出原生AGP接口的版本那么投入的成本势必增加不少,尤其是中低端GPU对成本控制非常敏感的领域,所以ATI也开发了自己的桥接芯片——Rialto:
● 原生只针对PCI-E,后期AGP显卡使用PCIE-AGP单向桥接芯片:
&&& 与NVIDIA的BR02不同,ATI的Rialto芯片只能实现将原生PCI-E接口的GPU转换为AGP接口,而无法完成原生AGP的GPU转换成PCI-E,所以ATI所有的PCI-E显卡肯定是原生的,但后期的AGP显卡则使用了桥接。
&&& 可能是因为只支持单向桥接的原因,ATI Rialto芯片的发热量比BR02小的多,无须散热片就能很稳定的工作,而BR02必须配备散热片而且通风条件要好,否则容易死机。这就是ATI桥接的优势,但我们也可以看到Rialto芯片的基板面积很大,大多数桥接A卡都将Rialto芯片放在显卡PCB背面。
● 难得一见!后期部分X850XT AGP显卡使用了桥接方案:
&采用R481核心的X850XT显卡,原生AGP
&采用R480核心的X850XT显卡,桥接AGP
&&& 前面已经给大家介绍过,X850XT显卡有两种核心R480是原生PCI-E,而R481是专门开发的原生AGP接口版本。市面上绝大多数X850XT AGP都使用了R481核心,是原生AGP的。但实际上市之后我们发现有一小部分X850XT(包括PE)显卡采用了桥接的方案,用的是R480核心。由此看来ATI意识到了同时出货两种核心所造成的不便,所以最后果断地停产了R481核心,从此ATI的所有AGP显卡都开始使用桥接方案!
● X800XL AGP、R430核心、16管线6顶点、桥接AGP:
&&& 在发布X850XT之后,ATI还发布了采用0.11微米工艺制造的R430核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X800XL显卡。R430核心为原生PCI-E接口,所以X800XL只有PCI-E的版本,不过后期还是有厂商推出了桥接AGP的版本,这在国内并不多见。
● X700 AGP、8管线6顶点、桥接AGP:
&&& X700系列是用来对抗6600系列的,从规格上来看X700的顶点是6600的两倍,但性能上X700系列并没有比6600强多少,而且它不支持SM3.0始终感觉卖点不足,所以市场表现方面一直不如6600。
&&& 自从ATI开发了Rialto芯片之后,经典但也略显老迈9800Pro终于可以安心的退役了,X700 AGP顺利的接管了中端市场。X700使用了0.11微米工艺的RV410核心。实际上同6600 AGP系列一样,X700 AGP根据显存规格和频率的不同也有很多个版本,各家厂商的产品定位和价格都有一定的差异。
&&& 大家也可以发现X600和X550并没有AGP的版本,因为这两款显卡使用的RV370核心其实就是RV360的PCI-E版本,由于低端AGP显卡的需求量并没有衰减,9550在低端依然很强势。而对于低端显卡来说 ,使用桥接方案徒增成本,因此NVIDIA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低端AGP显卡,于是拿出了6200A来对抗经典的9550。
&&& 9550的经典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即便是到了6800一代,NVIDIA依然不敢忽视9550在低端AGP市场的存在,为了对抗这款时隔两年仍然屹立不倒的产品,NVIDIA在NV44核心的基础上开发了NV44-A核心,也就是6200A:
● 最后一款原生AGP显卡,GeForce 6200A:
&&& NV44核心就是6200TC显卡,原生PCI-E接口,64Bit显存位宽,而且支持TC显存共享技术。而NV44-A是NV44的原生AGP版本,规格上两者是一致的就是接口不同,由于AGP总线速度慢的原因TC技术无法开启。
&&& 6200A拥有GeForce 6架构的4条管线和两个顶点,规格和性能都不错,但显存控制器只有64Bit,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性能。核心规格强但显存带宽低,此消彼长6200A的性能与9550差不多各有优势,NVIDIA用它来对抗9550正好合适。
&&& 6200A制造成本不高,由于定价合理的原因,再加上消费者买新不买旧的心理(比起9550发热更小,还支持SM3.0),6200A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高端也要重视,NVIDIA官方发布7800GS AGP:
&&& 到了GeForce 7时代,NVIDIA仅发布了7800GTX/GT两款高端产品——理所当然是PCI-E接口,并没有急于发布中端产品,而是将原有的6800系列退居中端。此时NV40核心已经停产,如此一来高端AGP市场就出现了空缺,实际上当时还有不少用户有升级的需求,所以NVIDIA官方发布了7800GS AGP——采用桥接方案的最强N卡:
&7800GS AGP的布局与最早的PCX 5950非常相似
&&& PCI-E版的显卡没有7800GS这个型号,7800GTX是24管线8顶点,7800GT是20管线7顶点,而7800GS AGP是16管线6顶点——NVIDIA将最差的G70核心给了AGP用户,即便如此7800GS AGP依然是当时最强的AGP显卡。
● 官方没有这个型号!XFX 6800XT AGP:
&&& 自7800GS AGP之后,NVIDIA对AGP显卡显得莫不关心,再也没有官方宣布推出新显卡,但许多厂商却对潜在的AGP市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XFX就曾推出过一款6800XT AGP显卡:
&&& 这款显卡的PCB与7800GS AGP非常相似,相当于是参考公版重新开发的版本,该卡采用了原生PCI-E的NV42核心(被屏蔽为8管线4顶点),通过桥接方案支持AGP 8X,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显存只用了4颗,这样就是128MB 128Bit的规格。虽然相比6800XT PCI-E版有缩水,但性价比还不错,成为AGP升级用户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 火星来卡!耕升7800GT AGP:
&&& 到了06年初,AGP升级用户不减当年,看到了这部分用户的需要之后,欧洲耕升在7800GS&AGP的基础上开发了非公版的7800GT AGP
&&& 这块卡一看就是同德设计风格,核心更换成了20管线的7800GT,显存使用了512MB大容量,理所当然成为了最强AGP显卡。不过这款显卡并没有生产多少块,国内肯定没有,基本上相当于全球限量版,名副其实的火星卡。
&&& 时过境迁,06年完全属于PCI-E的天下,新装机用户再也没有选购AGP平台的理由,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用户升级到PCI-E,AGP王朝也渐渐的走到了尽头。但我们发现,用户对AGP显卡的关注热情不减当年,依旧有小部分“比较懒”或者是资金有限的用户不想大动干戈升级到PCI-E,于是购买一块“新”AGP显卡成为了最简单最有效的升级方式。用户的需要就是市场,虽然2006年ATI/NVIDIA对AGP莫不关心,但厂商依然在推陈出新:
● 丽台7600GT AGP:
&&& 这款7600GT AGP和6600GT AGP看上去很像,的确它的PCB应该是由6600GT AGP改进而来,依然是桥接方案,显存被更换为FBGA 136Ball GDDR3高速颗粒,频率规格都与7600GT PCI-E完全相同,性能方面非常接近于7800GS AGP但功耗发热更小,可以说是准高端AGP升级显卡。
● Inno3D/影驰 7600GS AGP:
&最佳升级显卡!影驰7600GE AGP版简测
&&& 虽然NVIDIA为7600GS AGP显卡专门设计了公版PCB,但却没有官方正式发布,而是交由AIC厂商直接生产。影驰的这块7600GS AGP就是公版设计,规格和频率与7600GS PCIE相同,400/800MHz,256MB 128Bit GDDR2。
&AGP值得升级吗?Inno3D 7600GS AGP测试
&&& 其实影驰和Inno3D除了公版7600GS AGP之外,也有自己设计的非公版PCB方案,Inno3D这款就是自己的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须外接电源,这进一步反映出了7600GS低功耗低发热的特性,AGP升级用户无须担心供电不足的问题。
● Inno3D 7300GT AGP:
&&& G73核心有三款PCI-E显卡:7600GT/GS和8管线的7300GT,同样的在AGP平台也有厂商推出了7300GT的AGP版本:
&比98Pro还强!Inno3D 7300GT AGP测试
&&& 很显然,Inno3D的这款7300GT AGP就使用了NV公版7600GS AGP的PCB,所以也不用多做介绍,之前我们也做过详细的评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影驰7600GE AGP:
&&& 7600GT AGP太贵,7600GS AGP由于GDDR2显存的原因性能较差,这就是很多升级用户的烦恼。于是影驰科技发布了采用128MB GDDR3显存的7600GS AGP显卡,按照影驰的管理被命名为7600GE AGP:
&最佳升级显卡!影驰7600GE AGP版简测
&&& 虽然显存只有128MB,但凭借高频率以及影驰出众的超频能力,这款显卡的性能对于AGP用户来说绝对是个惊喜!详细的测试成绩和产品介绍请看我们的评测文章。
&&& 06年,ATI方面在AGP平台的情况与NVIDIA非常相似,主要的AGP显卡都是由AIB厂商自行设计的:
● 蓝宝石X1300 AGP:
&低端性价比之选 蓝宝石X1300 AGP测试
&&& 有了ATI的Rialto桥接芯片,制造AGP显卡自然容易多了,蓝宝X1300 AGP就是一款年初非常受欢迎的显卡,至于其性能可以参考X1300 PCIE版本的表现,我们也曾作过评测。
● 蓝宝石X1600Pro AGP:
&&& 这款显卡就是相当于把X1300 AGP的RV515核心更换为RV530,其他方面的做工和PCB都相同。X1600Pro的性能显然要比X1300强不少,在6600GT AGP退市后,X1600Pro AGP成为了最佳升级选择!
● 重装上阵,蓝宝石X1650Pro AGP、X1300XT AGP:
&&& 今年下半年,ATI重整产品线,将X1600XT重命名为X1650Pro,X1600Pro被改名为X1300XT,蓝宝石也推出了相应的AGP版本:
&X1300XT AGP 256MB GDDR3,590/1380MHz
&X1300XT AGP 512MB GDDR2,500/800MHz
&X1650Pro AGP 256MB GDDR3
● 支持HDMI的AGP显卡就这一款:蓝宝X1600Pro AGP/HDMI
&&& 今年随着数字电视进入千家万户,HDMI显卡的需求量大了起来,为了满足AGP用户升级HDMI的需要,蓝宝石发布了这款独一无二的AGP/HDMI显卡,而且能够支持HDCP。这款显卡在日本市场备受好评,国内用户似乎需求量较少。
&&& 除了X系列的AGP显卡之外,ATI还有大量的X800库存芯片,所以年中的时候很多通路厂商放出了大批X800GTO显卡,其中包括一部分X800GTO AGP,这些是目前仅存的原生AGP显卡,性价比极高!
● 不能不提的X800GTO AGP:
&&& X800GTO到底有多少种型号、多少种规格?恐怕连ATI自己都不知道!X800/X850系列前前后后总共有5颗核心(R420、R423、R480、R481、R430),这5颗核心都曾被X800GTO使用过,再加上显存规格的不同,接口的不同,X800GTO到底有多少个版本小编实难统计!
&&&&早期的X800GTO我们可以把它忘掉,值得一提的是在年中的时候,通路厂商放出了为数不少的X800GTO库存,其中的AGP版本对于升级用户来说很有价值!X800GTO拥有12条管线和256Bit显存,虽然它不支持SM3.0,但SM2.0游戏性能并不弱。最重要的是其价格非常便宜,目前仅售499元,绝对是AGP用户上佳之选!
&&& X800GTO AGP是原生的,核心为最早的R420,还有可能被改造成为16管线的规格,当然别抱太大期望,12管线本身已经足够强了。
● AGP末代皇帝—&#Pro AGP驾到!
&&& X1950Pro是ATI最新力作,是当前中高端主力产品,各家厂商都在主推这款高性价比的显卡。没想到的是,蓝宝石会将这款出色的产品移植到AGP平台,这可以说是年末为老用户献上的一份大礼:
&末代皇帝!蓝宝顶级X1950Pro AGP赏析
&&& 以X1950Pro PCI-E版的性能来看,移植到AGP平台是毫无疑问的王者,何况蓝宝还给它配备了512MB显存,这样更加适合在高分辨率下打开HDR+AA享受完美特效!
&&& 也许有人会说AGP平台已经无法发挥X1950Pro的全部性能,实际上两年前的P4 2.8E/3.0E OC 3.5GHz+平台至今仍不落伍,Althon 64 3000+ OC 2.6GHz+的nForce 3平台依然强大,不想大动干戈全部更换CPU、内存、主版甚至硬盘的话,买一块高端AGP显卡是非常划算的!蓝宝是X1950Pro 512MB AGP的售价为1799元,比起PCI-E的版本定价还是非常合理的。
● 全文总结:
&&& 冗长的文章终于结束了,那么X1950Pro AGP是最后一款AGP显卡吗?一切都是未知数,只要用户还有需求,厂商就不会错过这个市场,今后若是有厂商发布7900GS AGP以及X1650XT AGP也不应该感到奇怪!
&&& X1950Pro AGP、X1650Pro AGP、7600GS AGP、7300GT AGP——从高到低又是一条完整的AGP产品线展现在了我们面前,AGP用户不愁找不到好显卡!
&&& Vista来了、新游戏来了,您的系统肯定会不堪重负,如有条件小编当然建议您升级到PCI-E平台,因为有无数款PCI-E显卡可供您选择。但如果资金有限、懒得大换血、不想倒卖旧的AGP平台、不敢折腾电脑,那么就最后一次升级你的AGP显卡吧,选谁好呢?请看“老平台升级选谁?12款市售AGP显卡横评”。
【】【】【
】【】【】【】【】
泡泡网的其他文章
 电话:010-5   欢迎批评指正 |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ga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