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人骗审核最容易过的贷款app买了玉石理财把理财注册账号给了她,她把钱赔光了怎么办

女子理财赔光后还被抓去了坐牢女子理财赔光后还被抓去了坐牢一期财经百家号都说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直在家的杨大妈(化名)却遭到了理财血本无归还被送进了监狱,杨大妈想起来就后悔,但是天下没有后悔的事。今年59岁的杨大妈平常在家看看孙子,有时间就去跳跳广场舞,实在感觉生活太无聊了,工作一辈子自己也闲不下来,而自己在银行放的钱利息又低,还赶不上物价上涨,看到之前许多人拿着钱理财就想理财,但是杨大妈并不会理财。在某天和退休的老姐妹聚餐的时有几个朋友在说理财,杨大妈这下来了兴趣说自己也想理财,然而这位老姐妹崔大妈说现在正在理财,说是年化收益30%,而且自己已经在这个理财平台已经理财半年了。刚开始杨大妈还是比较谨慎,但是经受不住崔大妈的催促,刚开始杨大妈还理财投资了1万元,1个月后确实把本钱和利息都给了杨大妈,随后杨大妈又投资了10万,这下收益比较高,到期后又给了杨大妈,这次杨大妈彻底放下了,把赚到的钱都投进去了。后来接到理财平台客服的电话说杨大妈推荐别人理财会有奖励,然后杨大妈就把自己的老公和女儿一起推荐后得到了不少的收益,在最近两年中杨大妈不管在和亲戚吃饭还是在跳广场舞都会给人推销这款理财产品。就在前几个月杨大妈发现理财平台打不开了,随后开始联系客服和崔大妈,在杨大妈多次催讨之后也只退还了一部分钱款。但是杨大妈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杨大妈,因为杨大妈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要对她进行传唤审查。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本来是理财结果血本无归还被抓去了坐牢。对于此事你们杨大妈应该坐牢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一期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期财经专注运营分享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我被人骗了,说帮贷款,钱没拿到,莫名背了二十万贷款,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被人骗了,说帮贷款,钱没拿到,莫名背了二十万贷款,怎么办?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嗯,同上楼,报警,你要收集他/她骗你的证据.最好找个证人
采纳率:66%
报警,让警察调查
去哪里报,贷款是北京银行,公司是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签是在天津火车站附过的一宾馆里,我们都是东北人
明显被骗了,找当地的公安局,或者直接拨打110,把情况实情告诉警察吧
打我们当地的110就可以吗?
我哥哥是个农民,没文化,想办信誉卡,没工作单位,就是被北京这个北银金融公司骗的,以他名义代款20万,求好心律师解答。救我哥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贷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最近几年,大家是不是明显感觉到这种机构跑路的消息越来越多。不单是纯理财机构,还包括一些打着养老、教育、消费等幌子,进行吸储的公司。
他们玩法花样百出 ,马甲眼花缭乱,对于普通人而言,真是防不胜防。
一旦陷入非法集资骗局怎么办?投资的钱还能拿回来吗?
江苏金融圈分析了多个非法集资大案,看看最后到底能拿回多少。
1、&诚昱案&: 已审结
经营模式 :公司以推销黑枸杞、西部钙果等产品的名义,要求集资参与人购买公司产品,取得公司会员资格。集资参与人从购买第二单产品起,每单产品在八周后获得现金分红。同时以直接介绍集资参与人,介绍者可以在八周内获得现金分红为诱饵,引诱集资参与人继续发展他人投资。
涉案金额:1.87亿元。
追还结果:在检察机关监督下,公发还集资款7300余万元,发还比例57.79%。
2、&E租宝案&:已审结
经营模式:E租宝自己宣传称,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简单说,就是获取融资租赁债权(虚构项目),将债权打包发产品向投资者募资。
涉案金额:581亿元
追还结果:未有官方说法,综合公开消息,追回比例可能在30%。
3、&东方创投案&:已审结
经营模式:借P2P名义进行自融,平台募集资金都是投资人直接打款至创始人邓亮的私人账号,发布虚假高利借款信息,并通过&借新还旧&短期募集大量资金。
涉案金额:1.2亿元
追还结果:调查取证时间长达9个多月,最终归还投资人资金不足本金一半。
从这些案例看,目前追回+赔付比例,最高的可能接近60%左右,最低的可能只有12%左右。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这些非法集资案件一旦爆发,调查周期基本都在6个月以上,如去年底爆发的钱宝案,目前还在调查中,加上审判、赔付等工作,投资者要想真正拿回钱,最少在一年以上。
我们统计了下,这些机构平台吸收了投资人资金后,一般会有三个用途:
一是挥霍掉了,如E租宝案中,公司负责人带着员工扫货奢侈品店;
二是用来投资,不过很多平台并没有投资能力,多数是&崽花爷钱心不疼&,买来的资产往往名不符实;
三是用于支付前期非集参与人的利息,这也是很多骗局能够玩下去,但往往玩不久的原因所在。
所以,资金去向难以明确,给立案搜集证据、追缴、赔付等加大了困难,
不过,这些大案虽然时间成本在里面,但是能够赔付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和他们相比,江苏金融圈也关注到一些地方小的非法集资情况,老板一旦跑路,可能连立案的证据都没有。普通老百姓亏了就是亏了,没有任何办法去追讨。
事实上,与其担心投资的钱能不能追回或者赔付,不如投资时就擦亮眼睛。
投资人一旦感觉到自己陷入了非法集资骗局,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及时抽身,第二步则要赶快报警。
第一步是避免自己的财产受损失,第二步是避免更多的人财产受损失,如果第一步不能及时抽身,及时采取第二步也能极大限度避免损失。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成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涉案金额大、波及地域广、参与人数多的特点。
在这些案件中,不排除一些明知是陷阱仍然本着&割韭菜&心态参与进来&高明&投资人,但绝大多数投资人还是在对风险没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被平台所谓高收益吸引进来。
在享受了一段时间高收益之后,投资人就会不自觉陷入&幻觉&,认为这些平台安全且能赚钱,并自发维护平台声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些投资人在非法集资平台已经充分暴露的时候,还往往不相信,甚至是阻挠警方办案。
去年12月,钱宝网创始人张小雷自首,在警方已经发布官方公告之后,很多投资人不相信:一些人向警方陈情自己没有受骗、不向警方登记信息;一些人甚至选择通过散播谣言的方式向警方施压,熟不知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对案件进度造成影响,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投资人。
所以,远离高收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远离一切拉亲友入伙模式;远离一切大额提前存款会员消费模式。
最后上个数据,让大家更具体的感受下,这类非法集资的疯狂。
公开数据显示,以江苏为例,去年以来江苏警方累计查处经济犯罪案件约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月1.6万名,涉案总金额为1200多亿。其中非法集资类案件10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28名,这中间最少的一笔涉案金额也在千万以上,更有十多起涉案金额破亿。在这组数据的背后,则是无数人和家庭的眼泪。
相关文章推荐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农村理财调查:有钱藏家里 借贷逼死人
  今年8月,浙江嘉善一幢废弃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原本尘封在卧室床脚的一只木盒子重见天日。这个老旧脱漆的木盒中,整齐叠放着39张银行存单,合计数额超过7.9万元。
  老宅的屋主,这些存单的所有人,已经过世12年。她生前将子女寄来的钱存成存单,收进木盒,藏在床脚,一张张积攒,直至她在2004年去世,再没人知道这个木盒的存在,直到房屋老化,坍塌,这份被遗忘的遗产才从废墟中露出,诉说着一位农村老人是如何安置自己人生最后的财富。
  守钱困境:资产配置就是把钱藏在不同的地方
  “嘿,你的钱都放在哪儿?”
  如果拿这句话去问熟悉理财的都市投资人,一般会得到银行理财、股市、宝宝类货币基金、P2P等答案。然而在农村,却可能遭遇警惕的眼神,因为很多农村居民都像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脚木盒的老人一样,把毕生积蓄藏在家里。对他们而言,把纸钞和硬币藏在不同的地方就是“资产配置”,不藏在同一个地方就是“分散风险”。因此“钱都放在哪儿”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秘密。
  农村人对于存钱的热情,起源于“靠天吃饭,有这顿没下顿”的恐惧。对于在饥荒年代饿过肚子的老一辈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的观念尤其根深蒂固。
  相比于城市,农村从社会保障、医疗水平到养老福利呈现出全面滞后,危机感渗透在农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悲观,促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抓紧手里面实实在在的钱。
  “我公公把钱藏在床板下,家里人谁都不准动,他说了,钱都要攒着,等老了(去世)后要在后山头大办三天法事。”乔大娘这样告诉融360《维度》。她表示家里根本就存不下钱:“不晓得钱怎么花得这么快,老二要读书,老大娶媳妇,在后院起了个婚房,就别说攒钱了,现在还倒欠人两万。”
  存不下钱的农家要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有些积蓄的家庭则开始为钱财找一个好去处。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八成(80.84%)农村居民认为,手里的闲钱放在银行最稳妥。显然,银行在农村居民心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此外,有9.92%的农村居民把钱藏在家里。但家中藏有大额现金,可能被火烧水淹、狗嚼鼠咬、遭抢遇窃,风险不言而喻。
  “我劝妈把纸存折换成银行卡,她死活不干。她非要看见存折上面的余额数字,才相信钱还好好地存在银行里。”李小军告诉融360《维度》,就因为支付宝的五福卡,他年迈的爷爷连年都没过好,整天为孙子“学坏”而痛心疾首:“说什么集五福卡,卡片在哪儿呢?那都是假的,红包也是骗人的。”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比任何人都更依赖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除了天上下雨、地里长庄稼、自己身边人世代因袭的成规,他们很难去相信其他超越认知范围的事情。而银行,是为数不多的为他们所相信的事物。一次次把钱存进银行,看着存折上的数目不断变大,他们用双手为自己赚取了安全感。
  林大爷向融360《维度》展示一张精心保管的存折:“我家的钱都在这里,儿子在外面打工,也往这里面存钱,万一出急事,有它就不慌。”村里没有大银行网点,以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居多。林大爷和老伴省吃俭用,只为把手里的钱凑到整数,然后跑一趟信用社存起来,就像完成一个虔诚的仪式。
  “存的都是活期,万一出什么事,随时能取。”林大爷把存折用塑料袋一层层包好。
  “您也可以存定期,利息高出好几倍,就算要提前取出,还是可以按活期利息计息。”
  听了融360《维度》的话,林大爷的脸上一片茫然:“嗯……还是活期稳妥。”
  林大爷在外打工的儿子小林小学毕业后就随父母务农,前两年在县城买了房子,跑起了出租。比起父辈,小林对银行的理解似乎更进一步。
  “第一次买理财是受务员建议,开始我不信,经不住他说签正规合同,利息挺高,想取的时候打电话预约就可以。我一想,银行总不会骗人,就买了。”小林告诉融360《维度》,“半个月后新房装修需要钱,我给银行打了个电话,第二天钱就取出来了,还有200多块钱利息。”
  小林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有人在银行买理财被骗了,说是被“飞单”害了,还有明明买的是理财,不知怎么就成了,用钱的时候才发现取不出来。看着这些,小林庆幸自己当初遇到的银行员工是好人,也觉得困惑:“农村人买理财的还是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全凭银行的人给推荐――现在就连银行也骗人了?”
  在农村,年轻的“小林”们已不满足于只把银行当作存钱的保险箱,很多人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开始接触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对银行安全性的盲目信任让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吃了“飞单”、“存单变保单”之类的苦头,但“理财”二字还是大势所趋地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引导他们从“守财”向“生财”进发。
  生钱困境:理财被指不务正业,变相传销反而走俏
  55岁的冯海军是地道的农民,对于一辈子以种地为生的他来说,“理财”是个新鲜词儿。“理财是啥东西?没听过,忽悠人的吧,只听说有人赔了,而且把家底都赔进去了。”冯海军带着怀疑向融360《维度》表示。  农村居民如何看待“理财”?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理财观念存在多种误区。
  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绝大多数人对理财的认识极端、片面。17.01%的人认为把钱放在银行就是理财,32.07%的人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炒金,风险大容易赔,更有超两成(20.74%)的农村居民甚至从没听说过“理财”的概念。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还显示,在有理财行为的农村居民中,最普及的是余额宝等宝类理财产品,占各种理财形式的67.72%。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随着的普及,农村居民也开始尝试理财,其中以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投资最为广泛。这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宝类理财产品随存随取的便捷性、一元起投的低门槛,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以及近似于无风险的安全保障。
  对理财的“尝鲜”让农村居民看到了机遇,也让一些不法分子窥见了可乘之机。一些衣着光鲜、举止浮夸的“外来人”出现在一个个村落,特意给村民们灌输“财富梦想”,通过洗脑哄他们从事传销活动,或打着销售神奇产品、互助理财等幌子,让欠缺理财常识的村民深陷骗局。
  譬如燕郊地区村庄的“民间互助理财”事件,参与者被告知要先“暂存”49800元,经过4至6个月后连本带息共返还51000元,抑或是经过18个月后产生“N个150万”,此外还能通过拉更多人参加“互助”获得额外奖金。但扒下精心包装的表皮,和所有传销组织一样,这个欺诈项目里真正能获利的只是组织金字塔尖上的头头,下层人员的生活是痛苦的,精神压力大,住宿条件差,还经常食不果腹。而赚钱,是比暴富噱头更虚无的幻梦。
  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理财的误解让这些古老的骗局在农村大行其道,且由于农村的邻里关系紧密,同一场骗局总是迅速感染全村人,并在相邻村落之间传染,受害者呈区域性分布。
  因“互助理财”而倾家荡产的刘大爷向融360《维度》表示:“村里人哪懂这些?总觉得这么多人都投了,那还能出错吗?再说看着不少人都赚了,自己要是不赶紧跟上,那不就亏大了吗?没想到大伙全都这么想,结果一起被骗。”
  在资讯相对闭塞、邻里关系紧密的村落,骗子先树立几个“理财暴富”的典型,促使一人致富全村跟风,结局总是成功骗光全村人。加之村民不懂得留存证据,报警追偿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村民们对理财敞开的一点心扉,在遭遇洗劫后彻底封闭。融360《维度》发现,在理财骗局席卷后的村庄,炒股、买P2P,甚至买余额宝,都成了忌讳,没人再敢提半句。极少数坚持理财的人,则被村民视作洪水猛兽。
  刘大爷就最看不惯村东头天天上网炒股的小青年:“都被骗过了还不学乖,整天不务正业,迟早赔到妻离子散。”刘大爷咬牙切齿,仿佛在痛骂当年被骗的自己。
  受骗上当,让刚刚迈出理财第一步的村民们永远缩回了腿。但他们依然保留了一种古老的生息模式:“放高利贷”。
  借钱困境:民间借贷逼死人,风控基本靠口碑
  “前些年条件不好,几乎每年都要向别人抬钱(借钱),抬钱要打欠条,还要找担保人,几乎没人愿意不通过中间人就把钱借出去。”
  村民李大勇告诉融360《维度》,前些年“抬钱”的利息很高,每年大概3分(年化30%)。这两年就不景气了,一方面大家都不怎么缺钱,另外农民现在可以从信用社贷款,利息比“抬钱”低很多。
  “有些外出打工的,在外面买房子钱不够,银行也不给贷款,就回来找亲戚作担保,从信用社贷款。”
  李大勇主要跑县里的业务,偶尔也会开车去乡下放贷。他告诉融360《维度》,不时有村民拿出积蓄给他去放贷,点位在1.8到2.5之间。另一方面,来找他借钱的多是县城里的包工头,利息一般是3个点。
  “村民借钱给亲戚,很多只打欠条,不要利息。带息借钱给熟人,一般衡量人品和交情深浅,还会拉来借钱人的亲戚做担保。如果是生人之间借贷,一般通过担保公司,公司就相当于中间人。”李大勇向融360《维度》介绍,现在很多村民手里有钱,都愿意把钱放到担保公司而非银行,因为能拿到更高的利息(年息约6%)。而且,这种借贷模式世代相传,为村民所熟悉,他们更易接受。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两成(22.07%)的农村居民曾从亲戚好友或民间借贷机构处借过钱,富人比穷人更积极参与民间借贷。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民间借贷之所以在农村长期盛行,是因为农村在资金融通上确实存在困难:银行放贷条件苛刻,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等群体的贷款需求经常无法得到满足。虽然P2P手续相对简捷,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另外,长期以来,由于信息闭塞、资源欠缺,手中有闲钱的人除了银行储蓄,最易接触到的投资渠道就是“放高利贷”。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人群有22.22%愿意参与民间借贷,远高于资产总额在50万元以下的人群比例(1.96%)。越富裕的农村居民越积极放贷,一方面是有资金条件,另一方面很多人祖上靠放贷跻身富裕人群,经过几代积累,成为放贷专业户。
  就这样,有需求,有供给,民间借贷长盛不衰。然而,民间借贷的风险和乱象同样触目惊心。
  “现在农村的利息大约是1分5厘,1万块一年的利息就有1800。假如我有100万,全都借出去,什么都不干,一年利息18万。”村民老吴掰着手指头为融360《维度》算了一笔账。
  但当融360《维度》询问他是否放贷时,他却讳莫如深:“那不是正经人干的事。”据他所说,村里有人因为借高利贷还不上,被催债人活活打伤,无力救治而死,“我就知道一碰高利贷准没好下场,借钱还不上的被逼死,逼死人的也迟早遭报应。”
  很多人从亲友处、银行处都借不到钱,迫不得已才借高利贷。借款人资质差,风控环节薄弱,一旦本息还不上,借贷双方和担保人之间就势必爆发纠纷。
  老吴还告诉融360《维度》,民间借贷的担保公司也未必都靠谱:“村里很多人把钱放在担保公司,现在出事了,钱收不回来。因为担保公司把钱都投到地产上了,地产商去县里盖房子,但没人买。”  民间借贷乱象频出,与参与人员的自身情况密切相关。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民间借贷的参与者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在民间借贷的参与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占比34.21%,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只有不到二成(19.79%)。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文化程度低、信贷常识匮乏,使得村民在借贷时不立字据,或借贷协议不合理、不合法,为债权的保障埋下隐患。而法律意识的淡漠,使很多催收人在无法收回贷款时率先诉诸暴力而非法律,酿成流血冲突甚至丧命事件。
  “不过说到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钱不还,被打断腿也活该。”老吴最后告诉融360《维度》,据他所知,高利贷在很多村里都是被默许的“法外之地”,和地方势力挂钩,只要不出太大的事,基本没人管。
  农村居民会因为炒股赔钱而对理财因噎废食,却把最大限度的容忍给了民间借贷。他们并不觉得这不合理,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呀,大家不都是这样吗?”高利贷纵有种种弊端,但符合村民最实在的需求,多年传统也给了村民底气,让他们愿意坚守。银行理财、基金、股票、P2P等新生事物则是老祖宗和老规矩都没教过的,让他们觉得神秘而危险。
  然而,这些“神秘而危险”的理财方式还是无可避免地逼近,冲击村民们的传统观念。融360《维度》发现,最新理财观念流入农村,往往并非来自官方的金融教育,而是来自从农村出走、自城市归来的打工者。
  转型困境:打工族冲击传统观念,土地人不知何去何从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4.54%)以种地为业的农民不知何谓理财,或认为理财不是普通(,)应该考虑的事;而持这种观念的人数比例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仅为三成(31.34%)。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信息闭塞、资源欠缺,导致农村人将“钱生钱”理财神秘化甚至妖魔化。然而,一旦农村人外出打工,接触到更全面的理财知识,信息不对称得到消除,神秘感和抵触情绪也随之消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走入北上广等都市舞台,在与城市的适应与磨合中,渐渐摆脱家乡的桎梏,并以被城市同化的姿态回归,为老乡们带去远方的消息。
  “我要在北京打拼一番,目标只有一个――留下来!” 小焦是从农村进城的万千“打工族”中的一员。他从四线城市近郊农村走出,通过努力考取了北京某重点大学,2013年毕业后就和女友携手成为北漂一族。
  刚毕业时生活艰辛,他和女友两人挤在月租600元的地下室。两人都是农民家的孩子,身上自带从小耳濡目染的节俭传统,又从城市吸收了最前沿的理财资讯。
  小焦不无骄傲地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女友是最先买入余额宝的那批人。当时身边的同学都怕有风险,不敢投,他和女友没有撞大运,而是亲自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弄懂了货币基金的风险,所以大胆买入,享受到了长期高息。在2014年年底,两人除了贴补家用,还存下3万余元,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后来,余额宝的收益不断跳水,小焦和女友又瞄准了P2P,把积蓄全部投入某知名P2P中,结果该平台暴雷跑路,他们也血本无归。
  虽说经历了一些起落,小焦和女友还是坚持理财。他们向融360《维度》展示自己的手机屏幕,有一整屏的手机银行、P2P理财平台和财经资讯APP。
  小焦和女友的理财经历,一直为他家乡人所津津乐道。他们因为余额宝赚到一小桶金时,村里人一边倒夸他们聪明,夸余额宝好。有他做榜样,整村人几乎全都买了余额宝。
  “其实哪有那么神,都是我爸妈好面子,自家孩子发了一点小财就到处宣扬。”小焦告诉融360维度,村里外出打工归来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夸大吹嘘一番,真中带假,鼓舞着更多“不安分”的农村人去城市掘金。
  越来越多农家人脱离土地,涌入他们梦想中的黄金天堂。每逢年节,伴着返乡人杂沓的步伐,各式各样来自城市的财富信息涌入农村土地人的耳朵里。在城与乡的融合中,城市还是城市,农村却越来越不像农村。一些农村居民学会了城市的理财方式并赚了钱,终究还是想把财富用到自己熟悉的生存套路上。
  小焦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女友今年都26岁,正在被双方家人催房、催婚、催生。“我和家人说,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按老观念把一辈子绑在一个房子上不划算,我和女友都同意租房结婚,目前也没有要孩子的打算。结果爸爸大发雷霆,妈妈气哭了,亲戚看我们就像看外星人。”
  理财是一种手段,理财所得的财富也是一种手段,运用财富去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理财的目的所在,但在这一点上,小焦和它身后的故乡,无疑在互相伤害。
  把银行存单藏进床角,被变相传销骗走积蓄,对民间借贷见怪不怪,对打工族的改变如临大敌……从不理财到瞎理财,农村理财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农村社会对于财富和人生的认识和支配。在城与乡之间,最大的分歧或许不是生计,而是活法。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农村理财调查:有钱藏家里 借贷逼死人》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扫一扫手机看资讯 发爆料
重归美好生活
搜店铺 找优惠做安徽人的掌上生活指南
不懂理财的人要如何理财? 这十个技巧送给你
来源:今日头条
1.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本钱赔本进去
连巴菲特的名言都说保住本钱是投资理财的最根本的原则。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失去本金,因为一旦失去了本金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2.投资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储蓄
一个不懂得的储蓄的人永远也成不了富豪;储蓄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种美德。储蓄是守,投资是攻;时间就是金钱;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与其感叹贫穷,不如努力致富。
3.常识有时候比技巧更加有用
常识是一种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投资理财常识都没有就无法适当的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
增加理财常识
4.负债也是一种资产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让钱生钱,另一种人永远只有自己去挣钱。富人,就是能让钱灵活滚动起来的人。想买房,贷款吧;只想还债的人成不了富豪;巧用债务创造更多的收益;借债一定是为了投资。
5.积累人脉
不管什么人,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成不了富豪的。人脉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别人的一句提点就成为了你获取财富的捷径;但人脉需要细心经营。
6.这个社会适者生存
时代在变,理财的手段也在变,从前你存银行的利息说不定呢就够你养老了,但现在的银行利息只能让你聊以自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强劲,P2P理财已经成了下一个风口,你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机会,适时入市。
时间就是金钱
7.复利投资的秘诀
复利投资是迈向富人的&垫脚石&。时间就是金钱,巧用复利投资,花钱挣&时间&,成就你的财富之路。
8.以书为伴
书是精神的食粮,也是你人生观价值观的向导,书中更有无穷的方法论你可以学习,不是古语都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个人理财技巧
9.用心经营婚姻
婚姻幸福是成功的基础,家和才能万事兴。
10.信息就是财富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信息就是财富一点也不为过,也许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能带给无穷无尽的灵感和财富。虽然信息无处不在,但如何辨别好信息,如何让信息产生价值才是我们应当好好学习的。
原标题:普通老百姓理财的十个技巧
编辑:史俊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今日头条,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6476人关注
万家论坛打造夏日特色活动——【少儿暑假阅读季】
合肥首届伏羊节震撼来袭!羊满堂请全城喝羊汤~
在这个炎夏气息尚浅,阳光明媚的午后两点半,商之都中...
六月夺宝赛,好玩有意思的亲子游戏开始报名啦!各种精...
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和高发期。就在不久前池州4名青少年江边游泳不...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小额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