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用索尼nex 5n值得买吗A7R2,搭配24-240镜头,如何拍出微距。(我尝试过调整光圈,但是拍出来的物体还是很模)求解

我虽然实际对于该系统的应用不是特别多,但有好几款产品是被我一直称道和喜爱的。
【PChome影像频道】最近正和朋友聊起索尼α系统未来发展的事情,有朋友谈到如果未来索尼推出全画幅的E卡口产品,是否会影响到现有α镜头体系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展开的话题很多,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不过从我个人来看索尼α系统特别是α镜头体系将在可见的近未来时间内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毕竟在这个阵营中有着那么多经典和优秀的产品,这是索尼数码影像产业线最可贵的财富之一。
朋友想要我聊聊对于α镜头产品的看法,我虽然实际对于该系统的应用不是特别多,但有好几款产品是被我一直称道和喜爱的。比如经典的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比如毒性极强的Sonnar T* 135mm F1.8 ZA,还有我钟爱的70-300mm F4.5-5.6G SSM这样的索尼时代的G镜头。不过今天我想要谈谈两款最近刚刚使用过的α镜头,这两款产品都是打着蓝紫色蔡司标记的高端产品,被我拿来与索尼α99机身搭配使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拍摄效果。
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第一支镜头是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SAL1635Z),我们通常就以1635 ZA来称呼它。这支超广角变焦镜头被看做是索尼F2.8大光圈变焦系列的“大三元”之一,拥有极佳的色彩表现力和画面锐度,它也因此成为我最近一次前往加拿大拍摄风光照片的主力镜头。
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和其他索尼蔡司镜头一样,本镜头采用坚固的内变焦金属镜筒以及1片ED、1片超低ED以及3片非球面这样近乎奢侈的用料,而T*镀膜以及SSM超声波马达等装备也充分展现了它的旗舰镜头风采。从官方提供的MTF来看,该镜头在拍摄风光常用的F8光圈下画质表现近乎到了惊人的地步,而在我的实际使用中,它也的确发挥出了强悍的实力将索尼A99的那块2400w全画幅影像传感器发挥到淋漓尽致。
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拍摄的瀑布
我特别喜欢它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无论是画面中心还是边缘。比如我曾经有机会登临高塔拍摄美加边境上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全景照片。这个场景特别考验镜头的整体细节还原和锐度,而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无论是画面中央的瀑布主体还是近处的建筑、街道细节或者是向着远方地平线无限延展开来的云层,都以饱满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使用该镜头拍摄的夜景照片也同样拥有绚丽的色彩和良好的层次感,比如这一张我在蓝山拍摄的度假村夜景也拥有相当丰富的细节和相对统一的画面中心、边缘画质。
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另一个特性就是其良好的抗眩光能力。我曾经在某个清晨拍摄过渥太华美术馆门口广场上的那个著名的蜘蛛雕塑。这张照片我是充分了利用了镜头的16mm超广角来表现这个巨大蜘蛛雕塑的张力。同时,由于画面右侧直接带入了太阳的直射阳光,因此使得画面有一种类科幻的意味。而此时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能够将直射阳光造成的眩光影响抑制到极低的水平,并没有破坏整个画面的反差与色彩,效果令人难忘。
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抗眩光
此外,该镜头大光圈超广角的特性也使得它成为我用来拍摄星空的利器。在没有多少人造光线干扰的加拿大安大略阿岗昆省里公园,每到天气晴朗我总愿意带着索尼A99和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在三脚架的帮助下拍摄迎合。将这枚镜头手感舒适的手动对焦环调整至无限远,放心的将光圈设置在全开F2.8,然后在ISO3200左右进行长达20-30秒的曝光。此时,壮丽的银河就出现在我们的相机里。由于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良好的全开光圈中心、边缘画质,我得以拍摄到多张曝光充足、形态壮美的星空照片与朋友们分享,这也成为我加拿大之行最为美好的记忆之一。
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星空摄影
我最近使用的另一支镜头是有索尼α人像王之称的Planar T* 85mm F1.4 ZA
(SAL85F14Z)。这支镜头从焦段来看就特别适合人像拍摄,F1.4的超大光圈用来营造半身或者大头人像虚化的背景是再合适不过了。该镜头同样采用金属镜身,虽然仅为7组8片结构,但整体重量依然超过650克,分量不轻。该镜头虽然没有运用ED和非球面镜片等技术,但依然不负卡尔蔡司美名,即使是在全开光圈下,画面中心的锐度依然高的吓人。我这里有几张在全开光圈下拍摄的模特人像照片,焦点多是落在MM的眼睛上。可以看到镜头中模特眼部的细节以及焦点距离内的发丝,的确做到丝丝入扣,细致入微,而在焦外部分,呈现出极为柔和自然的晕开,整体效果相当“糖水”。
Planar T* 85mm F1.4 ZA
Planar T* 85mm F1.4 ZA
另外,索尼A99在搭配Planar T* 85mm F1.4 ZA
拍摄人像时,对于肤色的还原相当漂亮。即使是采用完全默认的自动设置,人物皮肤的色彩也会显得相当白皙漂亮。即使放大来看,虽然皮肤上的纹理细节依然交代的清楚但并没有那种生硬的刻画感觉,而是充满弹性和真实感。我唯一对Planar
T* 85mm F1.4 ZA
有些遗憾的是在全开光圈下虽然中心画质依然相当锐利,但也要注意避免画面出现过于强力的明暗过渡,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画面可能会有一定的紫边色散出现。这可能是与Planar
T* 85mm F1.4 ZA
没有动用ED镜片有一定的关联。当然,如果能够将光圈收缩到F2.8-4左右,这种情形就会得到解决。我看到不少使用该镜头的专业人像摄影作品,既有全开光圈在自然光(有时候光线相当暗淡)中呈现美妙焦外的,也有在F4-5.6进行极致的细节刻画的情形,总之还是要看拍摄的实际情况而定。
Planar T* 85mm F1.4 ZA拍摄的人像
Planar T* 85mm F1.4 ZA拍摄的人像
Planar T* 85mm F1.4 ZA拍摄的人像
最后,Planar T* 85mm F1.4 ZA
这样的镜头是否能够用来拍摄风光?我个人还没有来得及尝试用人像头来拍摄风光照片,但我的好友@徐嘉靖Justin 居然还真的做了这样一个尝试。他带着16-35和85
1.4这两支ZA镜头上到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10层的观光厅,拍摄了一组夕阳下的上海市区鸟瞰照片,其中就有用Planar T* 85mm F1.4 ZA拍摄的浦西建筑群特写。金黄色的落日余晖与处于阴影中而变得幽蓝的建筑形成了极为强烈的色彩光影对比,气势惊人。该镜头在收缩光圈到F8后的MTF表现简直逆天,而他的这组风光照片也正好印证了Planar
T* 85mm F1.4 ZA在此类较为特殊应用环境下的强大实力。
Planar T* 85mm F1.4 ZA拍摄的风光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如何拍好汽车模型?让我来手把手教你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400秒,光圈F22,感光度400,等效焦距43mm)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模型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的喜爱。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拥有真车的梦想的爱好者,可以通过收藏精致的静态车模来一解饥渴。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车模玩家开始拿起手中的相机,通过镜头表达对车模的喜爱,拍得一幅幅精美的图片,细细品味,成为另一种藏品。
(器材:奥林巴斯E-P1+14-24,快门速度20秒,光圈F22,感光度100,等效焦距66mm)
在车模的拍摄过程中,相信很多车模玩家都会遇到一些相似的问题,诸如&如何将小比例的模型拍出真车的感觉?&&如何清楚地表达车模上那一个个诱人的细节?&等等。模型拍摄分为室内拍摄和室外拍摄。
在分开阐述以前,先提一个对室内和室外拍摄都非常重要的步骤:构思。构思是模型摄影乃至所有摄影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准备拍摄某款车模以前一定要有充足的构想,得到的作品主要想表达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光线,什么样的角度和氛围最可能接近完美。
关于室内拍摄
室内拍摄最重要的是布光方式的选择,真车的棚拍通常需要一个大规模的专业摄影棚以达到用人造光来清晰表达整车表面的造型语言。在模型的棚拍过程中,我们则可以利用模型尺寸小的优势,用很低的成本模拟制作出类似真车摄影棚的光影效果。通常2-3盏普通柔光灯已经足以实现,柔光灯的位置和方向则需要根据车模的不同造型风格和取景角度进行实时调整。在棚拍背景选择方面,建议选择低饱和度的纯色背景,纯白,纯黑,黑白渐变等,这样的背景能够保证车模清晰客观地从背景中凸显出来,不至于喧宾夺主。相机的设置方面,建议选择小光圈搭配三脚架,模型上最接近镜头位置处对焦,多次反复练习,不断尝试调整柔光灯位置,相信很快就一定能得到让人惊喜的车模棚拍作品。
&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2秒,光圈F22,感光度100,等效焦距70mm)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20秒,光圈F22,感光度400,等效焦距48mm)
(器材:尼康D60+18-55,快门速度1/250秒,光圈F4,5,感光度100,等效焦距42mm)
(器材:尼康D60+18-55,快门速度30秒,光圈F16,感光度100,等效焦距42mm)
关于室外拍摄
室外拍摄与棚拍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对自然光线的利用。在某些时段的光线投射在表面并反射到镜头中,能够完美地表达的主要曲面和特征线,这样的光影效果也就最大化了的造型特征,艺术造型所要表达的设计语言也就展露无疑,任何室外摄影对光线时机的掌握都相当讲究。通常来讲,在有的清晨和傍晚时机都是很好的,低角度的光照效果能够使曲面明暗关系效果非常强烈。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进行拍摄。如果光线变暗而拍摄意犹未尽,则可以通过手动设置曝光来保证照片的亮度效果。
(器材:尼康D700+24-70,快门速度1/125秒,光圈8,感光度640,等效焦距56mm)&&
车模外拍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相机是否工作良好,电池和存储卡空间是否充足,路途中车模是否能得到良好的保护,是否穿足了衣服和补充足了体力能量,如果驾车前往的话,外拍地点附近是否能方便和安全停车。在这里我大概列举一下我总结的外拍最理想和完备的物品清单:相机(包括存储卡和电池),车模,桌面型三角架,普通三角架,直角取景器,擦镜布,502胶水,包裹车模的旧衣服和有足够强度和厚度的泡沫纸,废报纸,手电。
在摄影中,很多专业的摄影师达到拍摄地点以后并不急于抓起相机开始拍摄,而是把自己沉浸在那个环境中,用心与自然交流,静静的寻找感觉,然后四处观察,寻找重点和最好的角度。而这种在现场得到的内心感受,是一定能通过摄影作品传递给观众的。
(器材:奥林巴斯E-P1+14-24,快门速度1/250秒,光圈6,感光度200,等效焦距38mm)
&如果想要通过一幅作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你自己&。车模摄影也是这样,不仅要感受和体会现场环境,更要体会手中车模的性格,这样最终出来的作品才能真正做到车景合一,真正打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了观众。车模外拍是一种能带给给人&错觉美&的摄影手段,如何能把照片中的车模给人以真车的错觉,就取决于合适的取景位置和角度了。这样的方法和手段其实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把车模放在一个大约膝盖高的小台上,20-30米开外路上停有一部真车,大小车一近一远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前景中的车模的错觉感会相当强烈。当然还有个前提是该车模需要有比较良好的做工,没有大的缝隙或形态失真。其他的可以多多尝试,只要背景物体离车模有一定距离,再对背景施以少许虚化,这样更容易得到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注意前景中不能有任何干扰物体。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0秒,光圈F22,感光度100,等效焦距45mm)
关于角度,就像人像摄影一样,每款车也都有它自身最佳的角度。车模玩家对自己手中的车模都是非常熟悉和了解,车模摄影需要靠自己的感觉去该车模最好看,最有气势,最能展现特点的角度,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进行表达和强化。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车模来讲,前45度、较低的取景高度、前轮向内转向比较容易表达出车模的气势,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更多的角度需要自己的寻找和,这中间也能谋生出更多乐趣和成就感。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40秒,光圈F22,感光度50,等效焦距65mm)
如果依照上述步骤在拍摄前期作了充分的准备,操作相机按动快门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半按快门通过测光,对拍摄参数进行调整,如果因为逆光等因素,生成的画面中不能完整的表达摄影者希望得到的细节,则可以采取包围曝光或RAW出片,后期进行HDR合成。
(器材:奥林巴斯E-P1+14-24,快门速度1/125秒,光圈6,感光度200,等效焦距32mm)
很多朋友问过我关于器材的问题。剑行偏锋建议是,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单反相机进行拍摄。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单反的光学系统和CMOS成像素质更高,更重要的在于其完整的手动功能能带给人更随心所欲的驾驭感,这对完成一张好片也是很重要的。目前的入门单反套机譬如尼康D3000套机价格已经在4000RMB以内,对普通车模外拍就已经足够。当然,在光线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普通DC也能得到很好的画面效果。
(器材:佳能50D+24-70,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22,感光度320,等效焦距42mm)
尤其是在低机位拍摄时,DC自如的实时取景在构图时将带来更大的便利,小光圈成像也能确保不会因为背景过度虚化带来不真实的景深感。同时由于DC通常不会有太丰富的手动曝光功能,所以需要尽量选择光线充足的场景进行拍摄以保证画面效果,同时对焦方框应该套住距离镜头最近的位置。多尝试,DC拍车模也能得到很多惊喜的效果。
&(器材:佳能5D2+24-70,快门速度1/250秒,光圈F20,感光度200,等效焦距58mm)
模型摄影,不仅仅是把车模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把故事、情节、意境等完全展现,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或灵活,或诙谐,你可以在每一个拍摄主题,都看到一个足迹,一个故事,甚至一种感动&&
责任编辑:
活动推荐广告
收藏成功!&&
您举报的类型是?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已经举报过啦蜂鸟手机端
& E口全幅首款大变焦 索尼24-240镜头评测
E口全幅首款大变焦 索尼24-240镜头评测
06:10:00 蜂鸟网 &&作者:袁泽 &&责编:文子林 [原创]
  索尼FE卡口全画幅微单™机身发布以来,相应配套的FE全画幅镜头群数量不断增加,焦段覆盖也愈加丰富,但一直缺乏一支具备较大变焦比的变焦镜头。而在今年二月份的日本CP+展会上,索尼公司在其展台展出了一款具备10倍变焦比、广角端为24mm焦距的大变焦倍率镜头——FE 24-240mm F3.5-6.3 OSS(以下简称索尼24-240mm镜头)。这款镜头提供了相比市场上常见的全画幅大倍率变焦镜头28mm焦距更短的24mm焦距,具备了更高的实用性的同时,拍摄者可以凭借这款镜头拍摄出透视感和冲击力比较强烈的照片。此外,24-240mm焦段也能覆盖绝大多数我们日常拍摄的焦距范围。这款镜头也是目前索尼FE卡口全画幅镜头群中唯一的大变焦倍率的镜头,规格上面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索尼24-240mm镜头外包装盒采用了索尼经典的橙白配色设计索尼24-240mm镜头在搭配索尼微单™A7时不免有些头重脚轻之感  索尼24-240mm镜头外包装盒采用了索尼镜头产品经典的橙白配色设计,并在包装盒正面印刷了产品型号。由于这款全画幅大变焦倍率镜头规格的缘故,索尼24-240mm镜头的最大直径、长度和重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在搭配索尼微单™A7机身时难免会有一种头重脚轻之感,尤其是变焦至240mm长焦端之后。
焦距:24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0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4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可能会有网友对索尼24-240mm镜头10倍的变焦比没有太大的概念,我们也在同一场景内分别拍摄了24mm广角端和240mm长焦端的样张。从上面的广角端和长焦端对比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4mm的广角端可以拍摄出透视感明显的照片,而变焦至240mm长焦端后则可以拍摄出视角很小的特写照片。 镜头名称FE 24-240mm F3.5-6.3 OSS镜头类型全画幅高倍变焦镜头镜头结构(组-片)12-17(含5片非球面镜片、1片ED低色散镜片)APS-C画幅下的35mm规格换算焦距36-360视角(APS-C画幅)约61°-6°50'视角(35mm等值)约84°-10°光圈叶片(数)7(圆形光圈)最小光圈(F)22-40放大倍率(倍)约0.27最近对焦距离(m)约0.5-0.8滤光镜直径(mm)72尺寸(最大直径x长)(mm)约80.5-118.5质量(g)约780  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了12组17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多达5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ED低色散镜片的特殊镜片。这款镜头采用了7片圆形光学叶片设计,浮动光圈的设计令其具备了F3.5-6.3的最大光圈,而最小光圈则为F22-40。除了浮动的最大光圈值外,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也会随着焦距在0.5-0.8米之间变化。索尼24-240mm镜头240mm长焦端最大光圈为F6.3,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出于对镜头体积的控制方面进行考虑的,如果在长焦端配备更大的光圈,镜头的体积势必也会增大。此外,这款镜头还配备了线性直驱对焦马达,能够实现安静、平稳的对焦操作。而在实际使用中,这款镜头对焦时也非常安静。·产品外观:整体体积较大  在测试的开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索尼24-240mm镜头的主要外观设计: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了黑色的配色,镜筒表面使用了索尼FE卡口全画幅微单™镜头常见的光滑亚光漆面设计。这款镜头采用了变焦环在前、对焦环在后的布置形式,宽大的变焦环占据了镜筒不少面积,便于用户变焦操作。索尼24-240mm镜头正面外观  索尼24-240mm镜头并未在镜头侧面设计变焦锁定机构,但这款镜头变焦阻尼较大,但比较均匀,镜头向下放置时不会出现内镜筒向下滑落的情况。从镜头的正面和侧面我们还可以看到,索尼24-240mm镜头在靠近卡口部分直径明显减少。索尼24-240mm镜头侧面外观  这款镜头背部设计较为简洁,除了粘贴的产品铭牌外没有过多的文字或图案标注。从镜头底部的产品铭牌上我们可以看到,索尼24-240mm镜头的产地为中国。索尼24-240mm镜头背部外观  索尼24-240mm镜头变焦至长焦端240mm焦距时,镜头前部会向前伸出较长距离,长度约等于镜头本身的长度。这款镜头还采用了两段式内镜筒和内对焦设计,对焦时镜头前部不会转动。此外,这款镜头还配备了防滴防水溅保护结构,搭配索尼微单™A7机身时整体均能具备一定的防滴能力。索尼24-240mm镜头变焦至240mm长焦端效果索尼24-240mm镜头搭配索尼微单™A7机身效果索尼24-240mm镜头变焦至240mm长焦端搭配索尼微单™A7机身效果  在搭配机身效果方面,索尼24-240mm镜头最大直径、长度和重量都比较大,搭配索尼微单™A7机身是难免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尤其是变焦至长焦端240mm焦距之后。相信这款镜头在搭配体积适当增大、采用了全金属材质的镜头卡口的索尼微单™A7II之后,整体握持感和重量配比会有更好的表现。·拓展阅读:·产品细节:做工达到专业级别镜头水平  索尼24-240mm镜头滤镜口径达到了72mm,前组镜片尺寸较大,镀膜颜色偏向浅绿色。从镜头前组镜片旁的标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采用浮动设置,会随着焦距在0.5-0.8米之间变化。索尼24-240mm镜头前镜组镀膜颜色偏向浅绿色  这款镜头变焦环非常宽大,并在变焦环表面覆盖了细密纹路的橡胶材质,具备不错的手感。索尼24-240mm镜头变焦环阻尼均匀,虽然新镜头阻尼稍显偏大,但能够保证镜头向下放置时,内镜筒不会向下滑落。宽大的变焦环表面采用细密纹路的橡胶覆盖,手感出色  索尼24-240mm镜头对焦环偏窄,并且采用了和变焦环相同纹路的橡胶材质,阻尼顺滑,手动对焦时具备出色的手感。此外,这款镜头还在变焦环和对焦环之间印有简要的镜头型号,这也是索尼FE卡口全画幅微单™镜头的一贯设计风格。变焦环和对焦环之间印有镜头的简单型号  这款镜头配备了索尼的OSS光学防抖系统,这对于长焦端最大光圈稍小的大变焦倍率镜头来说尤为重要。索尼24-240mm镜头在搭配配备了五轴机身防抖技术的索尼微单™A7II之后,相信防抖效果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索尼24-240mm镜头配备了OSS光学防抖系统这款镜头的产地为中国  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金属材质卡口,具备一定的防滴防水溅能力。这款镜头后组镜片镀膜颜色偏向品红色和浅绿色,从广角端24mm变焦至240mm长焦端的过程中,后组镜片会向镜头前部运动一段距离,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全金属卡口设计镜头标配的花瓣形遮光罩内部采用亚光涂层消光处理  索尼24-240mm镜头标配了一个花瓣形状的塑料材质遮光罩,内部采用了亚光涂层消光处理。总的来看,尽管这款镜头并不属于ZA和G这两个专业镜头产品阵营,但依旧保持了精致的做工和细节处理,具备较高品质。·分辨率实拍测试(24mm端):中央全光圈锐利  在镜头画质评测的一开始,我们首先在实际场景内分别拍摄了索尼24-240mm镜头24mm广角端和240mm长焦端的各挡光圈样张,并且分别截取画面重要和边缘,100%放大进行对比,其中24mm广角端各挡光圈样张的100%放大截图如下:索尼24-240mm镜头24mm端分辨率实拍测试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截取区域) F3.5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4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5.6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8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11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16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22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从上面索尼24-240mm镜头24mm广角端各挡光圈样张的100%放大截图来看,这款镜头24mm端画面中央在F3.5光圈时具备出色的分辨率表现,并一直延续至F16光圈,仅在F22光圈才有所降低。而画面边缘分辨率性能则表现相比画面中央有所降低。·分辨率实拍测试(240mm端):全开中央表现出色  从官方资料来看,索尼24-240mm镜头配备了多达5片非球面镜片,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款镜头240mm长焦端的分辨率性能。与24mm广角端分辨率测试相同,我们同样在实际场景中拍摄了索尼24-240mm镜头240mm长焦端各挡光圈的样张,并截取画面中央和边缘部分后100%放大。索尼24-240mm镜头240mm端分辨率实拍测试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截取区域) F6.3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8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11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16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22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32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F40光圈实拍样张中央(左)和边缘(右)100%放大截图  索尼24-240mm镜头240mm长焦端全开光圈F6.3时,画面中央就具备不错的分辨率性能,而在F11光圈开始下降,而画面边缘与24mm广角端分辨率表现大致相近。·暗角&畸变测试:240mm全开暗角较大  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了浮动光圈设计,F3.5-6.3的浮动光圈设计令其在暗角控制方面具备一定的便利。而在下面实际拍摄的24mm广角端和240mm长焦端的样张对比来看,广角端暗角控制出色,全开光圈暗角程度并不明显。而在240mm长焦端F6.3光圈下出现了程度较大的暗角,光量降低水平和暗角面积都比较大,但收缩2/3挡光圈至F8后暗角程度明显下降。索尼24-240mm镜头24mm端暗角测试实拍样张F3.5-5.6光圈暗角测试实拍样张截图对比索尼24-240mm镜头240mm端暗角测试实拍样张F6.3-11光圈暗角测试实拍样张截图对比·畸变测试:  目前索尼微单™机身配备了镜头畸变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校正镜头带来的畸变程度。而在下面的对比图片中,我们使用ACR软件将拍摄的RAW格式文件解为JPEG格式照片,并与机内直出JPEG照片进行对比。其中24mm端的样张中,由RAW格式文件解出的JPEG格式照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而机内直出的JPEG格式文件中,桶形畸变得到了良好的校正。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使用ACR软件RAW转JPEG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JPEG机内直出
焦距:24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使用ACR软件RAW转JPEG
焦距:24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JPEG机内直出  而在240mm端,索尼24-240mm镜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枕形畸变,但畸变程度要小于24mm广角端。而在JPEG机内直出的照片中,枕形畸变则基本消失。·色散测试:广角端色散较明显  之前我们在测试135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大变焦倍率镜头时,广角端画面边缘的色散程度会相对明显。而在索尼24-240mm镜头24mm广角端F3.5光圈下画面边缘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色散程度。索尼24-240mm镜头24mm端色散测试实拍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区域)24mm端色散测试实拍样张100%放大截取对比索尼24-240mm镜头240mm端色散测试实拍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区域)240mm端色散测试实拍样张100%放大截取对比  而在240mm长焦端,索尼24-240mm镜头的色散程度相比24mm广角端有所降低,F6.3光圈下画面边缘出现了轻微的色散程度。但我们也发现,光圈收缩后色散程度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控制。·眩光&虚化效果测试  在眩光控制方面,我们在夜景拍摄中发现强烈的点状光源附近会出现明显的眩光和鬼影,鬼影则会在点状光源附近出现。此外,7片光圈叶片的配置也令照片中点状光源形成了14道明显的星芒。索尼24-240mm镜头眩光测试实拍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区域)索尼24-240mm镜头眩光测试样张100%放大截图·虚化效果测试:  索尼24-240mm镜头采用F3.5-6.3的浮动光圈设计,在中长焦段最大光圈则为F6.3。我们分别选取了中远焦段和长焦端拍摄了F6.3光圈的样张,并且选取了焦外区域100%放大截取,放大截取效果如下:
焦距:132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索尼24-240mm镜头虚化效果测试实拍样张100%放大截图
焦距:237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索尼24-240mm镜头虚化效果测试实拍样张100%放大截图  从索尼24-240mm镜头虚化效果测试的实拍样张来看,这款镜头在中远焦段由于最大光圈较小,焦外不够柔和,轮廓比较明显。而在240mm长焦端F6.3光圈实拍样张中焦外更加柔和,但我们也能看到一定的背景轮廓。不过总体来讲,当用户使用长焦焦段抵近拍摄时,也能够获得比较柔和的虚化效果。·样张赏析  在实际拍摄中,索尼24-240mm镜头合理的焦段设置给拍摄带来了比较大的便利,可以满足日常拍摄的需要。尤其是这款镜头24mm的广角端在拍摄广角题材作品时,相比28mm的广角端更具优势,也能够拍摄出不错的带有强烈透视感的照片,而240mm的长焦端还能够拍摄特写照片。焦距:132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焦距:181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焦距:6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0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6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曝光时间:1/7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219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曝光时间:1/7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24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400曝光时间:1/1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索尼24-240mm镜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大变焦倍率,以及24mm的广角端,这对于旅行拍摄来说更加重要。这款镜头在全焦段全开光圈画面中央就具备不错的分辨率表现,这对于全画幅变焦镜头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 ·更多样张&编辑观点  除了日常行摄之外,我们还使用索尼24-240mm镜头拍摄了夜景的照片。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款镜头在夜景拍摄中的画质表现。
焦距:3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8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4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22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0曝光时间:1/4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编辑观点:  索尼24-240mm镜头是目前索尼FE卡口全画幅镜头中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大变焦倍率镜头。这款镜头解决了目前索尼FE卡口全画幅镜头群上面的缺失,但并不是对缺失的焦段进行简单的补齐。这款镜头全焦段全开光圈画面中央分辨率表现出色,拍摄实用性较高的广角端暗角控制也比较不错。目前索尼24-240mm镜头在索尼官网的售价为6199元,考虑到其在索尼FE卡口全画幅镜头群中的不可替代性,这样的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优势:做工精致,变焦阻尼均匀具备防滴防水溅构造全焦段全开光圈中央分辨率出色较好的长焦端畸变控制广角端暗角控制出色对焦驱动系统工作安静、平稳不足:镜头体积和重量较大画面边缘分辨率性能不足广角端色散较明显点状光圈附近容易出现鬼影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4小时热文
24小时热帖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fs7搭配什么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