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和广东哪个甘肃与山东经济比较较

这个省的经济有超越广东省的可能 很多人错认为是山东 _ 财富生活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的很不错,可是广东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并不平衡,目前的广州,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一带,像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的经济特别发达,全国突破两万亿的城市,也就那么几个,广东省就有两座城市的GDP突破了两万亿大关,可是像韶关这样的城市,GDP却少的可怜,严重拖了广东省经济的后腿。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随着大家的生活逐渐变好,城市的建设也是一天一个样,好久没回老家的小伙伴,或许都不知道家乡变成什么样了。如今很多城市都慢慢有了花园的模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16年旅游最受欢迎的城市都有那些。
国内城市当中,级别高的当然是直辖市,但直辖市已经属于省一级。直辖市以下,就是副省级了。中国目前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10个省会城市(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国内还有一座城市,比较低调,但实力不容小觑。这座城市就是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呼伦贝尔东部大草原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邻中蒙、中俄边境,北起额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边界,东西300公里,南北2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呼伦贝尔东部大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语、客家语、赣语、吴语和官话。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
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北邻德国的中欧国家瑞士,该国最早于1674年确立中立原则,目前为国际上广泛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之一。东邻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北邻德国和捷克的中欧国家奥地利,该国议会于1955年以后通过永久中立法,目前为国际上广泛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之一。
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种,经济一点的坐火车,离家不是特别远的话可能选择坐汽车的人比较多,若是讲求速度,提高出行效率,乘飞机的游客也大有人在。然而,细心的看客们有没有发现,有座城市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发展都值得人们称赞,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没有机场。没错,江苏省的苏州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有没有很震惊?本以为是没钱建机场,后来发现是想象力太丰富了。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机场呢?听我慢慢道来。
NO1:海南三亚|中国最佳养老地海南三亚是我国独一的一个地处浓重热带海洋性天气都会,据统计,三亚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1000个负氧离子,可谓自然氧吧,空气质量天下第一、天下第二,很多患有暮年性疾病的老人到这里散心旅游,病情都得到缓解。喜欢来由:行程不累,以参观为主,天气好,一些北方多见的疾病比如:风湿性环节炎、高血压、哮喘、便秘、等在海南会显着减轻。
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这个隐匿于“桃花源里人家”的古镇,因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卧虎藏龙》而闻名中外。但更多人认识它,是因为“中国画里的村庄”这一美誉。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10省份人均GDP迈入达1万美元 山东差广东近万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
  原标题:2015地方经济“年报”: 10省份人均GDP 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
  林小昭
  [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省份,无论在居民社会保障,还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
  [去年湖北和湖南两省经济增速分别达到8.9%和8.6%,比辽宁分别高出5.9和5.6个百分点,且在经济总量上,首次超越了辽宁。]
  [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换句话说,目前沿海主要发达省份都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
  [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经济体参与排位,人均GDP可以排在世界各经济体的第65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标志着广东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1月份,各地统计局、地方“两会”纷纷透露了各自的经济年报。从31个省份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看,重庆和西藏同以11%的速度居首,辽宁增速垫底,仅为3%;经济总量来看,湖北、湖南延续了前几年的增长态势,并首次超越了原来排名第七的辽宁。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两湖的能源产业占比不大,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都比较均衡,这几年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本报记者还统计发现,2015年又有1个省份的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使迈进“1万美元俱乐部”的省份增加到了10个。
  两湖首超辽宁
  2015年各省份总量之间最大的变化是,西部的人口大省四川和中部的湖北、湖南延续了前几年的增长态势,并一举超越了原来排名第七的辽宁,分列第七、八、九位,辽宁则下滑到第十位。两湖的表现颇为引人关注。
  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云集的辽宁曾经风光无限,有“辽老大”之称;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经济总量位居前三;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等地先后崛起,重工业、国企众多的辽宁经济总量排名逐渐后退,曾长期位居全国第七位。
  相比之下,中部的两湖兄弟曾多年位列十名开外。近十年来,两湖先后超越了福建、北京和上海。《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数据发现,2008年,湖北、湖南的GDP分别相当于辽宁的82.8%和84.5%,现如今,两湖已经超过了辽宁。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教授分析,湖南、湖北和重庆、四川等长江中上游的省份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与珠三角、长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几年,不少原本在长三角、珠三角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巨头,纷纷迁往长江中上游的省份。
  彭智敏表示:“湖南、湖北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得比较好,科教文卫比较发达,市场环境虽然不如沿海,但还是比北方好,环境容量也比较大。”
  相比之下,在能源需求减少、能源价格下行的情况下,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辽宁等省份受到的冲击十分明显,经济增长态势比较严峻。“这些省份过于依赖能源重化产业,一旦宏观经济发生变化,它们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彭智敏说。
  地方数据显示,去年湖北和湖南两省经济增速分别达到8.9%和8.6%,比辽宁分别高出5.9和5.6个百分点。
  重心仍在南方
  彭智敏表示,目前经济增速受到较大影响的省份,大多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地区,“这些地方经济活力不足,产业过度依赖重化工业。并不是说发展重化工业就不好,日本、德国的重化工业也十分发达。但人家的科技含量非常高,而我国这些省份的重化工业主要是数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与辽宁相似,原本经济总量位列第六的河北由于这两年增速放缓,2015年首次被四川超过,退居第七位。彭智敏说,河北也是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面临的环境压力不小。若未来两湖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河北很可能在一两年内被超越。
  在本世纪初的几年,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实现原始积累的过程已基本完成,迎来了一个重化工业时代。2005年前后,珠三角和长三角逐渐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不断增加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权重,外界也一度有“区域经济重心北移”之说。
  但如今,河北和辽宁这两年的经济增长都比较缓慢。另一个环渤海省份山东,十年前曾位居全国第二,并一度紧追广东,但后来不仅被江苏反超,且与前两名广东、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大。2015年,山东与广东GDP的经济总量相差近万亿。
  在彭智敏看来,在一定时期内,尤其是资源产品需求旺盛的时候,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地方日子比较风光,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可持续。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北方很多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要比南方沿海发达地区低很多,这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山东进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
  在近期召开的山东“两会”上,山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山东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3万亿元,年均增长9.4%。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从0.6万美元增加到了1万美元。
  这也是山东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据本报记者统计,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换句话说,目前沿海主要发达省份都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
  按照时间来看,2008年,上海成为首个迈进“人均GDP1万美元俱乐部”的省份;2009年、2010年,北京和天津相继加入;2012年,江苏、浙江、内蒙古三个省份同时突破这一大关;2014年,福建、广东和辽宁加入;2015年加入的是山东。这其中,三大直辖市天津、北京、上海已逐步在向人均2万美元大关靠近。
  人均GDP上万美元是一个重要标志。去年1月,广东省统计局曾分析指出,从世界范围看,2013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65个,预计2014年有66个,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经济体参与排位,人均GDP可以排在世界各经济体的第65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标志着广东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进入发达状态后,经济增速明显降低。从这个规律上说,各省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经济增速会慢慢降低。
  丁长发说,现在我国整个发展的传统动力机制已经切换了,原来的传统动力源不行了,过去靠要素驱动,现在靠制度和创新驱动,结构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没有那么快,因此未来各地的人均GDP增长将逐步放缓。
  另一方面,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大关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得比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都很不错,公共产品的供给很充足。比如韩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收入分配、国民保障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目前我国这些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省份,无论在居民社会保障,还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卢鉴)
制作:新华网广东频道
Copyright (C) www.gd.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山东与广东、江苏的真实差距,山东药丸?山东与广东、江苏的真实差距,山东药丸?一见财经百家号刘家义书记自曝家丑真的有点卧薪尝胆的意思东三省之后,山东成为这两年外界讨论最热烈的省份之一。去年末,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山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北。最近,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自曝家丑,再次把山东推向风口浪尖。山东从改革开放起一直就是中国的经济大省,长期占据中国经济总量第三的位置,这几年也是北方经济的唯一亮点(除北京)。现在,山东怎么就突然落后了?山东的经济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希望今天的文章能揭开谜底。01大家说山东落后主要是和前两名—广东、江苏比,另外,在某些重点产业,山东也落后于比自己经济规模小的省份。按照刘家义的说法,山东的落后主要体现在:1、山东大数据、信息产业不如贵州、杭州。2、高新技术产业不如江苏、浙江,甚至不如河南。3、经济总量全国第三,但与广东、江苏差距拉大。4、财政收入与广东、江苏的差距也在拉大。5、河北在搞京津冀一体化,山东没有。6、上海建立了自贸区,山东没有。7、郑州在建立国家自主示范区,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了,山东没有。看完这些,感觉山东药丸!02为了更加全面的搞清楚山东与广东、江苏的差距,下面将从GDP、产业结构、人口、就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财政收入、科技水平8个方面比较。一、GDP虽然现在中央对地方政府大员的考核已经“不唯GDP论英雄”,但这目前仍然是衡量一个省市综合实力的最有效指标。广东、江苏、山东这几年一直垄断着中国经济总量前三位,而且三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不过,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三条曲线的斜率正在发生变化,江苏和广东几乎是平行的,两省同步增长。再来看看山东近5年的GDP总量变化曲线,从2014年开始,和前两省相比,已经变得平缓了很多,差距正在拉大。山东和前两省经济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是GDP增速较低,2013年-2014年,山东紧咬江苏,经济增速一直领先于广东。不过,从2015年开始,广东开始发力,渐渐缩小了与江苏、山东的差距,2017年,广东经济增速快于江苏和山东。其实,刘家义说的山东与江苏、广东拉开差距其实指的就是经济增速,龙头老大广东在经济规模上和经济增速上都甩开了山东。作为北方的经济大省,山东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山东经济陷落,整个北方除了北京就没什么亮点了。从山东这两届一品大员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中央对山东寄予厚望,前任省委书记郭树清之前是证监会主席,现任省委书记刘家义之前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这两人在上任山东省委书记之前,都是掌管中国重要经济部门的正部级官员,他们在经济领域积累了相当的资源,这些对山东都是有好处的。二、产业结构经济总量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由重点产业的差距导致的。从上图可以看出,2016年,除了批发和零售业,山东工业、房地产、金融、建筑业增加值都小于广东或江苏。差距比较大的是工业、房地产、和金融。这三个行业是这几年很多经济大省发展的重点,如果单论房地产,山东的房价和广东、江苏都没法比。广东深圳的房价直逼北京和上海,江苏南京、苏州也都是这两年二线城市房价领涨的领头羊,但山东在房价方面没有冒尖的城市。三、人口从人口来看,山东一直稳居第二位,2016年,山东常住人口比江苏约多2000万,但经济规模不如江苏,所以人均经济总量小于江苏。如果看人口出生率,山东明显高于广东和江苏,以前人多可能不是优势,但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开启“抢人大战”,山东会不会因为人口优势和前两名缩小差距呢?四、就业就业方面,我们选取了两个数据,一个是近5年广东、江苏、山东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这可以反映出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民营经济更具活力。另一个数据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可以反应居民的收入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广东、江苏的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远远多于山东,而且广东这几年增速很快,已经在2016年超过了江苏。反观山东,不仅就业人数低于广东、江苏,而且增速缓慢,和前两省的差距在拉大。在这一点,山东还真的有点像东北,国有企业比重较大,这不利于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以经济转型速度也较慢。在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方面,广东和江苏势均力敌,差距非常小,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但是,山东和前两省的差距就比较大了,年平均收入大概差10000元,而且差距在拉大。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广东、江苏比,山东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领先,这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在GDP规模小于前两省的情况下,山东的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还在走以前的老路。2、山东投资效率较低,要么是重复投资,要不就是投资的行业产出低,2016年,在投资总额多于广东20000亿的情况下,GDP还和广东的差距如此之大。上图是三省的房地产投资,可以看出,山东远远落后与广东、江苏,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增速非常低。这些年,很多省市都在抱房地产行业的大腿以拉动经济,但山东明显没有享受到本轮房价大涨的红利。六、外贸从区位优势上看,广东、江苏、山东都有港口优势,广东有深圳、江苏有连云港、山东有胶东半岛。不过,从这几年的出口量来看,三省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广东远远领先于江苏和山东。从具体数值上看,广东大约是江苏的2倍,江苏大约是山东的2倍,所以山东就只有广东的四分之一。七、财政收入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越强,相应的财政收入也就越高,不过从2015年开始,江苏、山东的财政收入增速开始下滑。再看2017年的数据,广东以11315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各省之首,这相当于排名倒数的11个省份收入总和。广东也因此连续第27年坐上收入榜首把交椅,高出第二名的江苏省近3000亿元,这接近于深圳市去年财政收入。山东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同比增长6.6%,只有广东的54%,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八、科技水平除了以上7个方面,其实山东和江苏、广东真正拉开差距在科技方面,这就是刘家义书记所说的山东创新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以上是近五年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广东和江苏差别很小,但山东和前两省的差距就比较大了。另外,从近五年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来看,山东也落后不少,2016年大约只有广东的三分之一。再来看看技术市场交易额,这个数据反应的是一个省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从数据来看,广东从2014年开始扶摇直上,一路拉开了与江苏、山东的距离。反观山东,这几年增速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从2013年开始,增速明显快于江苏,但和广东的差距还很大。通过上面8个方面的比较,很多人其实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山东发展遇到的问题,它不至于沦落成下一个东北,但体制僵化、创新力弱已经开始制约山东的发展。刘家义书记自曝家丑赢得很多人的赞赏,包括很多山东人,这还真有点卧薪尝胆的意思,真心希望山东迎头赶上,不要掉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一见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百闻不如一见/财经如此简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广东和山东哪一个经济好呀?_百度知道
广东和山东哪一个经济好呀?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东与广东,谁比谁更强一些?  --------------------------------------------------------------------------------  news.dayoo.com
来源: 新京报  在这两个省,还都有一些贫穷、凋敝的落后地区,都有不少不和谐的社会现象,都有污染、治安、贫困学生等等问题。比谁更强,不如比谁的这些问题和现象更少。  在暑假做田野调查时,在曲阜长途汽车站里,我犹豫着该朝哪个方向走。本来作为水浒迷,我是要沿邹城、巨野、梁山、郓城一线,来个“从孟子故里到水泊梁山”的“神州文化之旅”的,可又担心遭遇那些景致拙劣的“影视城”或在“重走某某上梁山之路”时被一站站收钱。于是,相见不如怀念,不如到东边的海滨去吹吹风。  夜里近10点,我站在青岛长途汽车站黑黢黢的对面,想找公交车站却没找着。  这时有个中年男子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到我家开的旅馆住吧———便宜!  我疑心他是一个月收入过万的“背包党”,不过我也是一个有点江湖经验的“背包族”,按江湖经验旁敲侧击一番后,觉得不会有问题,就随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半黑半明中走到一个小区深处的他的家。  这个家庭旅馆价格也算合理,一夜无事。不知那些夜里走出广州火车站的旅客,有没有像我这样好彩。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有名的网文叫《在广州火车站》,说这里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一个角落,一个缩影”,没有哪一个弹丸之地能像广州火车站一样,有人数如此众多、阵容如此庞杂的“我们的人民”在这里进出、停留、露宿、汇集。  尽管山东人口比广东多,但这种由流动人口的滚滚洪流所汇成的巨大历史场景,在山东大概难以看到。广东因它近代以来的启蒙史、革命史、开放史,虽处南国边地一隅却拥有了许多“国家级”的资历。不过到了今天,在经济发展方面一路领先的广东的疲态、瓶颈、惰性和方向上的迷失感,也实实在在暴露出来。关于山东将超越广东而跃居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说法,已经成为一个广东不得不认真对待的课题,并由此引申出相关的资源、产业结构、市场经济模式、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讨论。  其实,摆在广东面前的不仅仅是面对山东挑战这个问题,更重要的任务已由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视察时讲了出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走在前面,建设和谐社会要走在前面,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要走在前面”。  如果认为只要把目前的电力荒、民工荒、背包党等做外科手术式地遏制住,加上把山东压在老二的位置上,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这与温总理对广东的期待,还是有距离的。以我个人的理解,广东不仅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做出制度上的创新,还应当以过去办经济特区的勇气,在建设和谐社会、平抑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做出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20多年后,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一些地区,不仅拥有了接近世界中等水平的人均GDP,也拥有了较大比例的受良好教育者。有了这样的经济与社会基础,社会与政治方面的“制度创新走在前面”应当是可以去探索的,对于曾屡次为天下先的广东来说,这也是一个再一次拥有“国家级”资历的机会。  在普遍的GDP崇拜和过度追求短期政绩之下,“山东与广东谁比谁强”,比的主要还是GDP,然而这个GDP离老百姓真正的福利与权利的改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山东阡陌与街巷中的老百姓和在广州火车站露宿候车的民工,对种种官样数字早已麻木和缺乏兴趣。  在这两个省,还都有一些贫穷、凋敝的落后地区,都有不少不和谐的社会现象,都有污染、治安、贫困学生等等问题。比谁更强,不如比谁的这些问题和现象更少。  其实,无论是山东还是广东,都应当和世界上已经进入较富裕阶段、社会矛盾比较小、基尼系数比较低、生态环境比较好、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去比。  自己关起门来互相比来比去,这样的比较终究是“视野不够宽、思路不够新、起点不够高”。  如果硬是要自己内部比一比,就比一点比GDP要“虚”一些的项目吧。作为一个广州人在青岛的小旅馆里一觉醒来,来到户外、海边,发现青岛至少在外观上拥有两项广州比较缺乏的东西:优雅、悠闲。较好的空气和海水水质,以及大片幽静的、没被整改掉的老城区,使青岛老百姓有比较多的机会享受到一些健康、雅致的户外生活。而在广州,就我的观察,许多人的脸色不太健康,神色也过于匆忙。清澈的阳光在广州是奢侈品。  作者:庄礼伟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采纳率:34%
广东毗邻港澳,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中央给的好政策。估计山东五年以内赶不上广东的发展水平。
你是刚从国外回来吗?还是在外星球住太久了?这两个地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档次的,比较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广东是不容置疑的,但又有人提出:二十世纪看广东,二一世纪看山东.因为临近韩国,可以吸引韩资.
广东一 直是发展前沿
当然的广东拉
其他9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17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经济PK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7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经济PK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经济与江苏经济比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