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9屏幕材质6 右侧边框比左侧的烫

颜  色:
三星s9火神黑色
爱新觉罗丶沙夏
商品名称:
京&&东&&价:
商品评分:
评&&价&&数: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三星S9+设计细节对比S8+ 边框窄机身厚三星S9+设计细节对比S8+ 边框窄机身厚手机中国百家号【手机中国 新闻】全面屏时代大概有三种流派,一是iPhone X为代表的异形全面屏,二是小米MIX 2为代表的“无额头”全面屏,三则是三星S8为代表的上下边全面屏,其中以最后一种最为常见。不过三星S8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全视曲面屏,这是其他厂商所达不到的高度,而三星也将这种设计延续到了下一代S9系列旗舰上。日前,OnLeaks对外公布了一组S9+对比S8+的工厂CAD图,通过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两款手机在设计上的细微差别。整体而言,三星S9+的造型变化不大,只在一些小地方做了调整。比如上下边框尤其是下边框相对更窄,这有利于提高手机的屏占比。此外,三星S9+的听筒面积也缩小了,看起来更加精致秀气。另外,结合OnLeaks公布的S9系列机身三围对比S8系列具体数据:S9 = 147.6×68.7×8.4mm 对比 S8 = 148.9×68.1×8mmS9+ = 157.7×73.8×8.5mm 对比 S8+ = 159.5×73.4×8.1mm三星S9+系列的机身厚度相比S8系列有明显的增加,预计主要是为了提升手机的电池容量。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手机中国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业、有态度的手机门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推荐您关注微信平台:jiuzheer
2018年七月
2018年六月
2018年五月
2018年四月
2018年三月
2018年二月
2017年七月
2017年五月
2017年四月
2017年三月
2017年二月
2017年一月
2016年十二月
2016年十一月
2016年八月
2016年七月
2016年六月
2016年五月
2016年四月
2016年三月
2016年二月
2016年一月
2015年十二月
2015年十一月
2015年九月
2015年八月
2015年七月
2015年五月
2015年三月
2015年一月
2014年十二月
2014年十一月
2014年十月
2014年九月
2014年八月
2014年七月
2014年六月
2014年五月
2014年四月
2014年三月
2014年二月
2014年一月
2013年十二月
2013年十一月
2013年十月
2013年九月
2013年八月
2013年七月
2013年六月
欢迎您关注我们怎样巧妙地让三星s9+碎屏而不损坏边框?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5被浏览885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三星S9+体验:拍照排第一,解锁是垃圾
“三星 Galaxy S9+ 实在是太好看了,尤其是紫色。”
冲着这外观,我毫不犹豫的下单了买了一台——当然是港版,国行 6699 元的起售价有些感人。
开箱之后,无论是外观还是做工的细节,S9+都非常精致圆润。为了拍出她的美,我放下了“钢铁直男的尊严”,特意换上了一件紫色的毛衣。
S9+ 的这种紫色并不是普通的紫色,紫色的深浅在不同的光线下会产生变化。比如这张照片拍出的紫色就更浓郁。
从 Galaxy S6 开始标配曲面玻璃的三星,终于把玻璃“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反观隔壁苹果家的旗舰 iPhone X,无论是“粗壮”的不锈钢边框,还是凸出的毫无过渡的双摄像头,都很难称得上好看。
当之无愧的拍照之王
这就要说到拍照了——不是所有凸出的摄像头都能拍出好看的照片。DxOMark 给 S9+ 打出了 99 分的高分,拍照单项成绩也达到了 104 分,iPhone X 以 97 分位列第三名,第二名是 Google Pixel 2。
从实际的拍照体验来看,白天光线充足的环境中,S9+ 和 iPhone X 差距并不大,属于手机拍照中“神仙打架”的级别。比如这张在下午五点同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无论是苏宁生活广场广告牌,还是逆光场景中的大楼,观感都很接近。
左:S9+,右:iPhone X
有意思的是,由于 S9+ 采用了可变光圈的设计,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它自动开启了 F2.4 的小光圈,最终达到了与 F1.8 光圈的 iPhone X 类似的成像效果。
一定要比个高下的话, F2.4 光圈的 S9+ 在放大画面后,左侧路牌噪点处理比 iPhone X 更好,亮度更高。
左:S9+,右:iPhone X
至于什么时候开启 F1.5 光圈,什么时候用 F2.4 光圈,完全是系统自动判断。通过对这两天所拍摄的一百多张照片 EXIF 信息的总结,白天 S9+ 一般会选择 F2.4 光圈,到了夜晚则默认是 F1.5 光圈。
光圈 F2.4,快门时间 1/1330
作为三星祖传的夜视仪,S9+ 和 iPhone X 真正的差距在夜景,光线较暗的场景下,S9+ 凭借着 F1.5 的大光圈优势获得了更高的画面亮度,再加上三星把多帧合成升级到了一个新高度——12 张照片合成一张,噪点几乎“不存在”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 iPhone X 的屏幕上看右图,我觉得这张夜景还可以,画面纯净度挺好的啊。等我把 S9+ 拍的样张拼在一起,拼接处就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苹果这个夜景输得太惨了。
还有一个对拍照体验影响很大的细节:取景器的画质也很重要,iPhone X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取景器里全是多到数不清楚的噪点,虽然拍出来的样张噪点没取景器里看到的那么多,但是非常影响拍照体验——看到这么多噪点,我就不想再拍了。
左:S9+,右:iPhone X
这两张照片拍摄于晚上 9 点左右的北京,肉眼看到的实际亮度比样张中还要低一个等级,树后面的楼房细节因为光线太暗,用肉眼其实是看不清的。这说明目前的旗舰手机拍夜景的亮度都很高了,最大的差距在于画面的纯净度。
如果你用的不是拍照中的旗舰机,除了纯净度,拍摄夜景的成片质量还受制于手机拍照和多帧合成的速度。比如最近刚升级了拍照算法的小米 6,虽然夜景成像质量提升不小,但缺点是拍照速度很慢——如果你没有练就不手抖的本事,拍出的照片非常容易糊。
然后我打开了在刚刚的对比样张中 S9+ 的 EXIF 信息,显示曝光时间是 1/10 秒,而小米 6 是 1/12 秒。但是从按下快门到保存至相册,S9+ 用的时间是小米 6 的一半左右。最屈辱的可能还是 iPhone X 了,1/4 秒的曝光时间比谁都慢,还拍的噪点这么多,苹果太需要升级一下算法了。
三星 S9+:“不是我针对谁,拍夜景,在座的各位都是……”
即便是在光线不那么暗的天桥上,S9+ 拍出的画面观感也更讨喜。iPhone X 拍出来的马路色彩过于偏黄。
iPhone X 样张
有了这样的夜景能力,我才有信心拿出 S9+ 拍照。不需要手动模式和三脚架,掏出手机,系统相机的自动模式足以应付大部分拍照场景。
除了夜景,S9+ 最大的亮点是可以录制 960 帧 720P 的慢动作,在三星之前,这项功能一直是索尼手机独占。
这项功能也有不少限制,首先要保证光线充足,否则录制视频的取景器会出现类似闪屏的效果,而且录制慢动作的时长有限制。操作上倒是简便不少,只需要追踪运动的物体,让它一直保持在黄色取景框中就会自动录制视频。
解锁体验依旧很差
三星 S8 上最尴尬的是解锁,三星当时为用户提供了虹膜、面部识别、指纹三种方式,眼镜的反光很容易导致虹膜识别失败,面部识别光线太暗不可用,指纹解锁放在摄像头右侧很难够到。于是,买来之后用的最多的还是手动输入密码解锁。
经女朋友鉴定,粉色的 S8 不如紫色的 S9 好看
到了 S9+,三星终于把指纹识别的位置居中放在双摄像头下边,不再像 S8 那样够不到。虽然指纹解锁更便利了,但是我还是经常摸到镜头。
而且作为一个从 iPhone X 转到 S9+ 的用户,我不得不吐槽背部指纹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经常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刷微博微信的人。在正面指纹时代,我可以很自然的把手指放在指纹区域,解锁,刷朋友圈。到了全面屏时代,我的这一流程被迫改为先拿起手机再解锁。
三星在 S9+ 上也提供了面部识别和虹膜,相比 S8 有所升级的是 S9+ 增加了智能扫描模式,在设置中这项功能的简介为:同时使用面部和虹膜来获得更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开启这项功能之后,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解锁的成功率的确高了不少。
但是智能扫描非常挑角度,手机放在桌子上,我需要把脸凑到与虹膜传感器位置齐平的区域才能识别。而 iPhone X 的面容 ID 经过我半个月的“训练”,已经可以在 45 度左右的角度迅速解锁了。
在光线较强的室外,智能扫描就更是灾难了——经常提示我调整角度减少炫光,我都已经掏出了手机,与其举着手机调整角度,不如用后置指纹解锁更快。
这个时候,我更怀念 iPhone X 了,面容 ID 的体验甩三星好几条街。
样张均为系统相机自动模式,图片拍摄:curator
更多产品图和样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galaxy s9最新消息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