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放量各加分指标加分幅度均为中的幅度是什么意思

指标解析 
我的图书馆
指标解析 
&&=请教SAR指标的编法.
不用 SARLINE:SAR(N,STEP,MVALUE),CIRCLEDOT;
用 IF.........&&valuewhen............应该怎样编?
SAR(Stop and
Reverse)又名抛物线(Parabolic).是韦尔达系统中最简便的分析工具,属于时间与价格并重的系统,由于组成该指标的每一个点以弧线移动,故名之为抛物线。
一、SAR指标原理及计算
&&&&SAR即停止转向指标因一连串的停止点构成抛物线形状,故也将SAR
称为抛物线转向指标。
&&&&SAR的计算式分为上升式与下降式,即:
&&&&上升式
SAR2= SAR1+AF(H1-SAR1)
&&&&下降式
SAR2= SAR1+AF(L1-SAR1)
&&&&式中:SAR1
── 昨日SAR值,其上升式初始值取近期最
&&&&低价,其下降式初始值取近期最高价
── 当前最高价。
── 当前最低价。
── 威尔特加速因子,基值为0.02,当价格每创新高(上升式)或新低(下降式)时
&&&&按1,2,3......倍数增加,直到0.2为止,即AF=0.02~0.2。
&&&&从算式可见,当把SAR1初始值取近期最低价,即视行情为上升时,必须满足当前最高价H1>SAR1的条件。一旦H1<SAR1,则下降式启用,并且行情持续下降时,必须满足当前最低价L1<SAR1的条件。而加速因子的设置,反映了行情"起动→加速→减速→零→反向起动……"的变化过程,也造成了抛物线的视觉效果。
&&&&二、SAR指标的应用
&&&&1、当SAR落至价格曲线下方时发出买入信号。
&&&&2、当SAR越至价格曲线上方时发出卖出信号。
&&&&3、在动向指标DMI确认市场为有趋势市场时,SAR指标发出的买入卖出信号其技术上的可信度才是高的。买卖原则:
1. 任何一天的收盘价高于或低于SAR,则须执行空头或多头之停损交易。
2. 任何一次停损交易,也视为实况转变,交易者须改变立场,从事新趋势之交易。
3. 收盘价&SAR,空头停损。
SAR名为停损点,是传统指标中设计形式相当别致的指标。一般的技术指标都是在当天的行情出来后给出当天的指标,指标晚于行情,是追随性的。而SAR是在收到今天的数据后给出明天的停损点,投资人第二天可以在盘中盯着这个点,一旦被突破立刻止损,使人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操作的主动性,可以避免其它指标被动追随的缺点。
SAR的算法设计也相当精巧,它从一轮行情的最低点开始,随着行情逐渐抬高止损,抬高的规则参考了股价上涨的加速度原理,用过去的行情验证,表现相当不错。SAR的使用很简单,象它的名字一样,主要是作为止损点使用,是防守型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进入一只股后不妨就以SAR作为止损点,一旦被突破,立刻止损,可以帮您锁定已有获利,不致把已到手的获利吐回去,甚至转为亏损。
=====================================================================
  股价相对强度指标英文名称为Relative Price Strength (RPS)。
  定义:在一段时间内,个股涨幅在全部股票涨幅排名中的位次值。例如,假设某证券市场共有100只股票进行交易,若某股票的月涨幅在100只股票中排名第10位,则该股的RPS指标值为:
  (1-10/100)×100=90;
  该指标值的意义即表明该股的月涨幅超过其他90%股票的涨幅。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很好地体现个股股价走势在同期整个市场走势中表现的相对强弱。
  了解RPS指标含义后,再根据个股RPS指标值来定义强势股概念。按照一般标准划分,月RPS值大于80(或大于90,应跟随市场规模变化而调整)的个股,即所有涨幅排名居前,占全体股票总数20%的个股都是强势股。
  一般统计周期为:5日;20日;60日。
  应用法则:
  一、一个股票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强度小于70,那么这个股票的表现就会落后于领导股。这并不是它们不会涨,而是说其涨幅会比较小。
  二、最杰出的飙升股在它们真正大涨之前的相对强度平均在87左右。
  三、对相对强度不断下滑的股票要留意,尤其是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之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对强度的连续下滑往往是这个股票要出大问题的信号。银广夏(0557)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年初它的60日相对强度还达到过90,但从4月份之后,就再也没超过50,到了6、7月份,更是只在30之下徘徊,之后再出现15个跌停板一点也不足为奇。
  四、寻找在底部形态里,相对强度大于80的股票更有意义,这种股票通常就是黑马股。
  RPS选股策略:
  按照上述标准,可以发现确定期间内所有正在上涨的个股都在强势股定义之列。当然会有许多股票的价格已高高在上,那么,如何判断其涨势是处于初期还是末期,是否还有上涨潜力以及如何有效规避追高风险,就成为RPS选股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该选股模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再设立一条标准,即通过观察分析所有强势股的周K线走势图,挑选那些股价仍处于横向换手的底部形态,而且向上突破尚未超过15%的个股作为最终选股结果,以避免追进涨得过高的股票。以此,可以得出以RPS作为选股模式的选股标准:
  1、月度RPS值>90之个股;
  2、股价已脱离底部形态,但向上突破尚未超过15%之个股。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股价是否仍处于底部形态,以及股价上涨幅度的具体计算,可根据个股周线图,以股价是否突破底部形态关键价位作为突破的标准和计算涨幅的基数,如双底形态的颈线位、上敛三角形的上边线位、箱形整理的箱顶位等。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自身投资理念,对RPS指标的计算期间以及强势RPS值标准进行调整,以更好的适应自身需要。
  主  题: 鳄鱼操作公式
  技术指标公式:A0 缺省周期:日线
  Var1:=(H+L)/2;
  AO:SMA(Var1,5,1)-SMA(Var1,34,1),COLOR6699CC;
  STICKLINE(AO&=REF(AO,1),0,AO,6,1),COLORRED;
  STICKLINE(AO&=REF(AO,1),0,AO,6,1),COLORGREEN;
  AO,COLOR000000;
  技术指标公式:AC 缺省周期:日线
  Var1:=(H+L)/2;
  AO:=SMA(Var1,5,1)-SMA(Var1,34,1);
  AC:SMA((AO-SMA(AO,5,1)),5,1),COLOR6699CC;
  STICKLINE(AC&=REF(AC,1),0,AC,6,1),COLORRED;
  STICKLINE(AC&=REF(AC,1),0,AC,6,1),COLORGREEN;
  AC,COLOR000000;
  技术指标公式:鱷魚线 缺省周期:日线
  Var1:=(H+L)/2;
  上唇:REF(SMA(Var1,5,1),3),COLORGREEN;
  牙齿:REF(SMA(Var1,8,1),5),COLORRED;
  下颚:REF(SMA(Var1,13,1),8),COLORBLUE;
  五彩K线公式:区域K线 缺省周期:日线
  Var1:=(H+L)/2;
  AO:=SMA(Var1,5,1)-SMA(Var1,34,1);
  AC:=SMA((AO-SMA(AO,5,1)),5,1);
  AO&REF(AO,1) AND AC&REF(AC,1),COLORRED;
  AO& REF(AO,1) AND AC& REF(AC,1),COLORGREEN;
  AO&REF(AO,1) AND AC& REF(AC,1),COLORGRAY;
  AO& REF(AO,1) AND AC&REF(AC,1),COLORGRAY;
主  题: 顺风导航选股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
  ◆ 设计选股公式的部分思路之一
  01.可以将公式看作指标一样的东西,但是一定要和传统的指标分别开来。KDJ、RSI、MACD基本不考虑。
  02.选股公式的终极目标是K线组合和量价组合,基本设计单位应该是开、高、收、低、量、 幅。
  03.周期引进半日(2小时)K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04.公式选出的所有股最终都必须进行主观判断,绝对不要相信机械性的系统。 `
  05.公式中最有价值的描叙依次是主流资金行为、量价关系、逻辑性的组合、成交价的线性特征、K线形态变化。
  06.逻辑性的组合包括:大盘相关、消息相关、板块相关、分时相关等。
  07.主流资金行为包括:拉升前的打压、缩量涨、十字星、瞬间高开或者低开等。
  08.成交价的线性特征指均线系统的特殊组合。
  09.K线形态变化主要是成交价的平衡收敛。
  10.量价关系主要关注:缩量后的慢涨和快跌后的放量。
  11.适合小盘股的公式要避免用于大、中盘股的选股。
  12.光头或者类光头K线和光脚或者类光脚的K线有一样的价值。
  13.任何指标,如果不知道其写法最好不用。
  14.推荐大智能里面的EOM、SMI、STOCKRSI、ZLJC
  ◆ 设计选股公式的部分思路之二
  01.个股的安全位置可以用30日参数的威廉指标在30以下来界定。
  02.量价关系可以用EMV等指标界定。
  03.主力动向可以用大智能的主力进出等界定。
  04.均线组合中一般要加上30或者60日线向上。
  05.30、60、120、250日均线的绝对偏差见底往往是大行情的前奏。
  06.先上影后下影的两根阳线往往是在日线意义上的上冲下洗。
  07.强势横盘后阴线破位的次日如果带量高开就有短线关注的价值。
  08.不赞成在公式中引进过多的EMA、SMA、EXPMA等复杂函数对价格做多次处理。
  09.先学习经典指标的设计思路,才可以领会指标设计的高级精神。
  10.日线是目前最理想的公式设计周期,不赞成过度采用周线和月线周期选股。
  11.AR、UOS在选股中有重要的作用。
  12.覆盖线具有可靠的技术意义。
  13.多头行情中阴线的次日跳空高开于昨日最高价之上,在充分回调之后将有发动主升的可能。
  ◆ 设计选股公式的部分思路之三
  01.强势横盘的带量和缩量都有可能产生短线突破。
  02.平行箱的中位线是重要的强弱分界。再向上则是3/4位线。
  03.上升趋势中回荡短线底部的地量应该有节奏的发展变化。
  04.只有庄股的逆市补涨有大的技术价值。
  05.30、60、120、250中任何一根均线转为向上都是中线向好的重要标志之一。
  06.不可过分相信成功率,而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公式所适合的个股类别上面。
  07.多个大概率的重合比少数小概率的重合更有价值。
  08.在设计指标时最好先设定普遍意义的通用组合条件。
  09.模糊型公式是最高境界的公式,可以针对多种K线组合的个股。
  10.精确型公式适合抓住操盘手的固定套路,但是一定要做严格的甄别才可相信。
  11.参数1适用于大多数指标,是设计模糊型公式的重要参数。
  12.均线的绝对偏差最小化的技术价值不亚于地量的出现。
  13.PSY指标是最简单的优化指标。
  14.平衡均线和收敛均线的发散是主升来临的信号之一。
  15.分形中的底部抬高是短线机会的重要信号。
  ◆ 设计选股公式的部分思路之四
  01.选股表达式可以包括14类:均线方向类、均线交叉类、均线排列类、统计类、K线描述类、背离类、广义相关类、空间位置类、价量关系类、平衡收敛类、均线支撑类、调整参数类、动能累积类、指标数值类。
  02.虽然计算量大了一些,但是大智能软件的穿透率选股的效果比较理想。
  03.不涨不买、不跌不卖是针对选股结果的看盘要诀。
  04.单日量比相对于传统的量比而言有其独到作用。
  05.换手率是一种可以在不同股中统一成交量口径的通用比较指标。
  06.平衡收敛的持续多头形态是最强股的真正技术信号。
  07.年线、半年线下的长期缩量横盘是个股有庄的重要标志之一。
  08.用EOM指标发现涨跌的顺畅度。
  09.成交金额图发现庄家除权的骗局。
  10.大盘弱势时个股的平、高开是短线发力的重要信号。
  11.在120日或者250日线放量冲过的短线机会不小,反之过不去的头部风险很大。
  12.放量的线性特征、位置、节奏性特征可以辅助发现放量的性质。
  13.短线盘中做价的先后可以辅助判断操盘者的意图。
  14.失败圆弧顶之后的圆弧底(反S形)有较大的做多量能。
  ◆ 设计选股公式的部分思路之五
  1.公式不能神话,只能为我们所用,我们不能为公式所累。公式是有生命周期的,其效果会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很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影响我们的获利能力的不是公式,而是我们对技术、对市场的感悟。所以,任何公式选股的结果都不可以替代人的主观决断。
  2.要建立正确的工具化的公式观,而不是建立错误的妖魔化的公式观。公式是特定情况下个股涨升的特定条件描述,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其作用是不可知的。所以不赞成机械化的运用公式和追求很高的成功率。
  3.测试公式的成功率来评价一个公式在逻辑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的股市历史很短,现在的成功公式在1年、5年、10年后的成功率都会发生大变化,越高成功率的公式受到时间影响越大。随着市场规则、环境的变化,影响价格要素的作用机制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所以股票技术操作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避免精确化预测。”
  4.股价预测的不可知是客观事实,公式的作用在于可以控制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的分界。所以公式的模糊化(数字化)条件描述的效果必然优于形象化(模拟化)条件描述。
  5.仅运用日周期公式理论上无法做出很正确的超短线预测,只有结合次日的分时周期才可以真正把握个股发力的超短线机会。所以捕捉次日张幅榜前列股的工作不可能通过选定有限的一两只股来完成,必须扩大次日跟踪的范围。
  主  题: 电脑选股技巧
  ◆ 电脑选股技巧:寻找买点
  寻找初涨强势股
  1.选股条件的设定:
  1日收盘价平均线高于2日收盘价平均线的2%;
  1日收盘价平均线是最近3日内的最高;
  2日成交量平均线高于40日成交量平均线的300%;
  2日成交量平均线是最近30日内的最高;
  最近1日内成交量与股价呈同步向上。
  2.分列个股的选择:
  选择出的个股既是强势股,但包含了“续强股”和“初强股”,这些股都可以关注,但一个原则是“逢低吸纳”。每日坚持作这种选股,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就会形成您自己的“十九强”之类的选股系统。坚持作下去,您会发现,“续强股”会连续多天出现在选中的个股中,如果您已经持有了这类股票,只要系统中包含它,您就不要轻易卖出,如果连续三天系统中未出现它的大名,您就要考虑是否应卖出了,因为它短期内的上攻能量已经差不多释放完了。如果是“初强股”,那么它将刚出现在排名榜上一两天,逢低吸纳它吧。
  3.验证:把您的分析软件的成交量系统设定为2天和40天,在K线图界面中看看您曾作过的或已知的强势股,向前找出2日成交量大于40日成交量300%的第一天,看看是什么价位,现在是什么价位。
  4.选股系统在不同的市态下的表现:
  A、大盘强势初期:每天选出的个股很多,有时两市能选出50~0只个股,说明市态很强,不少于30只时,大盘不会深幅下调。
  B、大盘盘整中:每日选中的个股只有几只或十几只,个股机会就在这些选中的个股中。
  C、大盘下跌中:每日选中的个股只有几只或根本没有。这时您最好清盘出局,停止操作。不过对选出的个股,它往往表现出逆势上涨的特性,您也不妨少量买点试试,积累经验,看看这个选股系统的作用到底如何。
  D、大盘火爆时:由于强势股已较长时间放大量,其40天成交量均线已连续放大,与2日成交量平均线的量差已明显缩小,所以续强股就选不出来了。但选出的初强股仍可重点关注。
  5.更实用的选股时段:您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待收盘后才选出个股,不是错失了一段良机了吗。那么好吧,您可在中午收盘后使用这个系统,只需把其中的一个选项由300%改为180%,其它不变,您会及时发现它们的。
  另外,仍然在K线图中看看2日和40日成交量的强势股,当2日成交量平均线低于40日成交量平均线,并且当日成交量低于或等于2日成交量的那几天中是不是又到了买入的时候了?结合黄金分割计算方法更准确。
  6.这个选股系统的缺点:
  A、不能把慢牛走势的牛股选出来,有些牛股每天上涨并不多,小于4%,并且成交也不大,日换手率低于5%,但天天上涨不断,这类个股选不出来。
  B、有些疯涨股第一个涨停选不出来,往往第一天开盘不久即涨停,全天惜售现象严重,至收市成交量很小,当天也选不出来。
  ◆ 电脑选股技巧:选择强势股
  寻找强势股
  功能:选择出强势股。
  选择周期:日线。
  条件设定:
  5日收盘价平均线是最近20日内的最高;
  5日收盘价平均线高于10日收盘价平均线;
  5日成交量平均线高于40日成交量平均线的1%;
  最近2日内1日收盘价平均线呈向上走势。
  说明:
  1.所选择出的个股保持强势特征不变,可考虑逢低吸纳。
  2.大盘处于弱市或强势回调中时,连续两天选中的个股为逆势上涨黑马。
  3.大盘处于强市中,选中的个股很多,可用选中的数量预测大盘的走势。若每天数量呈递增的态势,表明大盘处于加速上涨之中;若选出的数量达到或接近上市公司总数的30%,表明大盘处于疯狂阶段;若大盘指数上涨,选中的数量反而减少,表明大盘随时将出现回调。
  ◆ 电脑选股技巧:追涨的要点
  用30分钟指标选择强势股上攻途中的最佳买入点
  功能:选出强势股上攻途中的最佳买入价位区域。
  选择周期:30分钟。
  条件设定:
  30日收盘价平均线是最近30日内的最高;
  5日收盘价平均线低于10日收盘价平均线;
  5日收盘价平均线高于30日收盘价平均线;
  2日成交量平均线低于40日成交量平均线的1%。
  说明:
  1.该选股时段可在每天中午收盘和当日收盘后进行两次。
  2.很多强势股上攻时采用的是简单方式运行,在日线图上表现的是依托5天线作支撑连续上攻,因此不易用日线指标选择其最佳买入点,但从30分钟分时图中可清晰的看到,30分钟图上的30天线是它们的支撑,本选择条件就是把这一最佳买入点选出,并考虑了“价跌量缩”这一重要条件。
  3.选出的个股基本上是处于它的短期最低点。
  ◆ 电脑选股技巧:真实的底部
  寻找强势股的阶段性底部区域
  功能:选出强势股的阶段性底部区域,不同于短期买入点。
  选择周期:日线。
  条件设定:
  最近5日内1日收盘价平均线曾跌破3日收盘平均线2次;
  5日收盘价平均线高于10日收盘价平均线;
  5日收盘价平均线是最近20日内的最高;
  2日成交量平均线低于100日成交量平均线1%;
  最近3日内1日收盘平均线呈盘整走势。
  说明:
  1.需对个股日线图观察,选出的是强势股运行完第1子浪后回调的第二子浪的底部,还是第4子浪的底部,若为第4浪,应放弃。若为第2浪,可考虑吸纳。
  2.选出的个股已经在该底部盘整了几天,避免了参与盘整,一般吸纳后2~3天,该股就会发动上攻第3子浪。
  3.该方法选出的股票应阶段性持有,可获利30~50%。
  ◆ 电脑选股技巧:阶段性底部
  寻找一般个股阶段性底部区域
  功能:选出的是一般个股,不一定是强势股。
  选择周期:日线。
  条件设定:
  最近3日内1日收盘价平均线曾跌破20日收盘平均线1次;
  5日收盘价平均线低于10日收盘价平均线;
  5日收盘价平均线高于30日收盘价平均线;
  30日收盘价平均线是最近30日内的最高;
  2日成交量平均线低于10日成交量平均线的1%;
  最近3日内1日收盘平均线呈盘整走势。
  说明:选出的股一般均在一个狭小区域缩量盘整,选中时已盘整若干天,短期内均有反弹,但反弹不放量时盈利期望值不可过高。
  ◆ 电脑选股技巧:超跌反弹的确认
  寻找超跌股的真实底部
  功能:选出超跌股的真实底部。
  选择周期:日线
  条件设定:
  最近5日内1日收盘价平均线曾突破5日收盘平均线2次;
  5日收盘价平均线低于10日收盘价平均线;
  5日收盘价平均线低于30日收盘价平均线;
  2日成交量平均线低于40日成交量平均线的1%;
  最近3日内1日收盘平均线呈盘整走势;
  最近1日内DIF-DEA由下滑转上升。
  说明:
  1.选中的是超跌股刚开始反弹的价位,很安全。
  2.所选中的股结合基本面适合长线投资。
  3.当选中股票数量由少逐渐增多时,表明大盘跌无可跌,很快就要开始反弹。
  4.日~20日期间,众多的绩优股、科技股均在选中之列。
  上述各种选股方法依大盘所处的市态不同而使用,例如目前调整市态用第六种是一只也选不出来的。
主  题: 巧用排序
  技术指标类的排序大致有两类,一是用于发现股票的异动,二是监控大盘的动向。
  监控股票异动,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法:
  1.价:使用动态显示牌中的“涨速”排序,可以迅速发现当前快速上扬或快速下跌的股票。
  2.量:sum(vol,5)/sum(vol,0),其含义是当前五分钟的量与当天成交的量的比值,命名为“一堆量”,用它排序,可以迅速发现放量的股票。
  监控大盘动向,可以使用如下的方法:
  1.指数贡献:公式:(c-ref(ma(c,5),5))*finance(1),使用一分钟周期,其含义是当前价减去五分钟前的五分钟均价,然后乘以总股本。它表达的是当前五分钟内各股票的价格变动对指数的影响程度。当大盘指数在快速跳水或迅速被拉起时,用这个指标排序,可以迅速发现是那些股票在起主导作用。如果适当的改变周期,将一分钟周期改为日、周、月等,也可以用来盘后分析不同周期的个股指数贡献状况。
  2.指标数值:如果我们用winner(c)获利盘,或者用日、周KDJ的K值排序,就可以获得所有股票的指标值,仔细观察和分析大部分股票的数值范围,对判断大盘所处的位置是很有帮助的。
主  题: 轴心价格
  ◆ X=〔(今日最高价┼今日最低价)*2─今日收盘价〕/3
  Y=X ─ 开盘价
  今日最高价─Y=明日压力
  今日最低价─Y=明日支撑
  1、若算出之价位不在涨跌幅内,则不予考虑之,切记;
  2、本公式准确度仅约55~75%,使用上宜配合其它心法为佳。不预设压力、不预设支撑;会涨的股票没有压力,会跌的股票没有支撑。
轴心价格是产生价格趋势变动的价格。它是使用上一交易日的数据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你可以计算出下一天的轴心价格,作为很好的支撑与阻挡水平。
  在计算轴心价格及其相关支撑和阻挡水平方面,存在着多种算法。这里略举一些:
  传统的方法
  轴心价格=(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3
  第一支撑位=(2*轴心价格)-最高价
  第一阻挡位=(2*轴心价格)-最低价
  第二支撑位=轴心价格-(最高价-最低价)
  第二阻挡位=轴心价格+(最高价-最低价)
  新算法1
  此种算法包括:增加一个开盘价和对四种价格的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轴心价格=(昨最高价+昨最低价+昨收盘价+今开盘价)/4
  支撑位和阻挡位的计算同上。
主  题: 三关价
  三关价。用在研判短线或当冲,可轻易找出其区间和支撑压力。尤其在盘整行情,更不失为一极佳的判断工具,也是期货投资人掌握盘势的重要参考指针。
  一、所谓三关价。指上关、中关及下关的价格,其次日的三关价计算公式是:
  上关:今低+(今高-今低)乘以 1.382
  中关:(今高+今低)/2
  下关:今高-(今高-今低)乘以 1.382。
  二、基本应用法,如何判断明日指数区间。若趋势不变,明日区间也会与今日区间相同。如:A日高点:4,020,当日收盘
3,924,低点是3,910;依前一个交易日算出当日上关4,130,中关4,056,下关3,982。依计算公式则隔天,上关4,062,中关
3,965,下关3,882,因A日收盘低于当日下关价,预估10/8波幅区间将在3,965至3,882之间。
  区间落点研判法:
  (一)收盘在上关之上:明日以中关以上观察,高点不预设,但考虑实际波幅的应用,下关理论上不会出现。
  (二)收盘在上关与中关之间:明日以上关与中关间观察,下关出现机率小。
  (三)收盘在下关与中关之间:明日以中关与下关间观察,上关出现机率小。
  (四)收盘在下关之下:明日以中关以下观察,低点不预设,但考虑实际波幅的应用,上关原则上不会出现。
  三、多空交易策略拟定
  (一)收盘在中关以上,属强势,多方为宜,中关以下视为弱势,以空为主。
  (二)未出现转盘前,操作策略不变。
  四、进出法则:箱型操作,三关互为支撑与压力,过为支撑,破则变为压力。
  (一)上,中,下关之间来回:上关卖,中关卖或买,下关买(逆势操作)。
  (二)突破上关,涨势形成而追多。跌破下关,跌势确认而追空(顺势操作)。
  五、开盘时操作策略
  (一)开盘即过上关时:
  (1)开盘即过上关:属超强趋势,此时必然亦超越昨高,全力作多(如此时实际波幅已大,不妨等拉回寻支撑顺势买进)。
  (2)若盘中跌到中关止跌,则中关视为第二买点,但此时多单应谨慎。
  (3)盘中若跌破中关,则为转盘,多单宜观望。
  (二)开盘价在上关与前一交易日高点之间时:
  (1)开盘开在上关与昨高间,属强势开盘,仅开过昨高,虽以多单为主,但未突破上关前,可小试短空。
  (2)若过上关可追多,停损设在上关或昨高之下。
  (3)若盘中跌破昨高多单宜保守,可待价位跌到中关再次买进,设停损于中关之下。
  (4)盘中跌破中关,则有转盘意味,多单宜观望。
  (三)开盘开在昨高和中关间:盘坚格局,可多空双向略为偏多。
  (四)开盘开在昨低与中关间:盘软格局,多空双向略为偏空。
  (五)开盘开在昨低与下关间:弱势格局,空单为主,多单在近下关时可小试,停损设于下关之下。
  (六)开盘开在下关之下,极弱势开盘可全力放空。
  六、盘中买卖策略
  (一)买点:
  (1)盘中攻过上关回档至上关不破。
  (2)上关--中关之间来回振荡。在盘中回档至中关止跌时,或攻破上关拉回不破时,皆可买进。
  (3)中关--下关之间来回振荡。盘中回档至下关止跌时可买进。
  (二)卖点:
  (1)在上关--中关之间振荡。
  (2)攻过上关后又跌破可卖出。
  (3)跌破中关且站不回。
  (4)在中关--下关之间振荡,攻过中关后又跌破时可卖出。
  (5)跌破下关又站不回。
  七、收盘研判
  (一)收在上关之上:收盘强势空单回补,多单可留,明日高点可期。
  (二)收在上关与中关间:收盘偏强,空单不宜留,多单留仓与否,视成本价做考量。
  (三)收在中关与下关间:收盘偏弱,多单宜平仓离场。空单视成本而考量留仓与否。
  (四)收在下关之下:收盘弱势,多单平仓,空单可留。明日仍有低点。
主  题: 多空指针线
  公式:(MA[6]+MA[13]+MA[26]+MA[72])/4
  判断多空之基准:
  1、收盘价站上多空指针线为向上拐时,多方战胜,可考虑买进。
  2、收盘价跌破多空指针线为向下弯时,空方战胜,可考虑卖出。
  3、盘整盘时不作动作保持观望,也就是多空指针线横向走时。
主  题: 船长的量能跟庄指标
  S:=BARSLAST(HIGH=HHV(HIGH,60));
  S1:=SUM(V,S);
  S2:=SUM(V,2*S)-S1;
  SS:S2/S1;
  量能跟庄:SS;
  SO:2.5;
主  题: 如何选择强势股
  股票的强弱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必须有一个比较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大盘指数,个股强于大盘指数,该股即为强势;个股弱于大盘指数,该股即为弱势。具体分析方法有走势叠加、技术指标比较和指标排序三种方法。
  1. 走势叠加
  走势叠加是将个股和大盘指数的历史走势进行叠加,从而确定个股和大盘之间的强弱。
  2、技术指标比较
  运用传统的技术指标结合分析家强大的公式平台我们同样可以直观的比较个股和大盘的相对强弱。
我们以RSI指标为例来看看具体的分析方法。
  RSI指标即相对强弱指数,主要计算某一段时间内买卖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情况来统计市场的强弱。由RSI的公式可以看出,它反应了股价变动的四个因素:
上涨的天数、下跌的天数、上涨的幅度、下跌的幅度。对股价的四个构成要素都加以了考虑,用它来比较个股的强弱正合适。我们现在利用分析家的公式编制平台编写一个公式,公式内容如下:
  Var1:=REF(CLOSE,1);
  Var2:=REF(INDEXC,1);
SMA(MAX(CLOSE-Var1,0),N,1)/SMA(ABS(CLOSE-Var1),N,1)*100;
SMA(MAX(INDEXC-Var2,0),N,1)/SMA(ABS(INDEXC-Var2),N,1)*100;
  参数N取20
  3、技术指标排序
  上面两种方法能够直观地个股相对于大盘的强弱,缺点是无法进行个股横向间的强弱比较,怎么办,指标排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以石开β系数为基本指导思路,编制以下公式:
  C1:=(INDEXC-REF(INDEXC,1))/REF(INDEXC,1);
  C2:=(CLOSE-REF(CLOSE,1))/REF(CLOSE,1);
  K:=IF(C1&0.01,0.9,IF(C1&-0.05,1,1.2));
  β:=K*(C2-C1)*100;
  实际上石开的β系数主要用于分析个股与大盘走势的背离程度。是作为在行情即时交易中寻找市场强势股的一种辅助定量计算工具,β系数并不要求计算得很准确,只要能够定性比较哪只股β系数更大一些就行了,从实践看,β系数在强势市场中作用不大,而在弱势市场或调整市道中却较为有用。连续好几天都在β系数排行榜的前列,注意。
主  题: 板块资金流向分析
  一、发现主力资金动向
  对于一只股票的资金流向,我们通过对资金的排序可以一目了然的得到,但是,这显然犹如大海捞针,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市场的主力资金流向哪一个板块,哪一个板块就可能成为市场炒作的焦点。
  1.建立资金函数,选用amount
  2.由于各个板块的股票数目不同,必须采用平均数,但是不能采用简单的平均,这里采用流通盘加权平均数。
  3.对建立的函数进行排序,即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资金的市场流动趋向。
  二、建立流通市值
  流通市值,指市场上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之和,它对于判断目前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对于全体股票的资金变化情况,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打开板块指数,选择“流通市值”一栏;
  2.加入要选择的股票,建立关于该板块的流通市值曲线,这里选择所有的A股股票建立A股流通市值曲线;
  3.刷新该流通市值曲线,得到整个A股板块的流通市值曲线。
  三、计算板块资金的贡献率
  上面我们讲述了如何计算资金的流动趋向和整个市场资金的计算方法,当然下面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个问题,在所有市场的资金中,到底哪一个板块占据了市场的主力资金呢?它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如果知道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很轻易的解决了每一次大盘的上涨和下跌途中到底是什么板块在引导和推动大盘上涨的难题。
  1.计算板块资金占整个市场资金,就是用前面所讲的amount除以整个市场的流通市值,这里我们表现为
amount/indexa*100 (注意:indexa为大盘的资金);
  2.由于每一个板块的市值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同样需要按照流通盘进行加权平均。
  3.当对建立的比例进行排序以后,得到板块对整个市场资金的贡献率。
  通过对资金流向、大盘市值动向以及资金贡献的分析中,我们很容易得到市场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个板块,从而为我们发现热门板块奠定科学的分析基础。
主  题: 以板块指数看势做股
  指数高低反映出大盘总体的趋势情况,由于大盘不断扩容,资金的运作周期加长,炒作者依据总体趋势已感到非常困惑。利用分析家软件人性化设计的功能,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模式。
  我们知道,当今市场明显呈现出多级分化运行的模式,简单的说个股运行周期可能出现与指数周期不同步的情况,既有上山的、也有下山,更有歇脚等待盘整的,如何从总体趋势找出适合自己观察的总体目标和方法是本文的目的。
  1、适时在涨幅区间抽样。当大盘指数出现大转折或异常时,在“动态显示牌”上按涨跌排序;
  2、在“技术指标” 中编制如下简单程序。也可在“条件选股”中,不过要编制三个公式。
  公式命名为“幅度选择”:
  涨:DYNAINFO(14)*100&k/10;
  平:DYNAINFO(14)*100& k/10 and DYNAINFO(14)*100&-1*k/10 and
  跌:DYNAINFO(14)*100&-1*k/10;
  K-参数设置0-100(注:K=15表示幅度为1.5)
  3、在“条件选股”平台上,选中所编程序,根据动态显示牌的情况,调整K值,初选以能够选择50-100只股票为宜。新建三个板块,即“涨X”、“跌X”和“平”。选择对应指标线,条件设置为“等于1”,分别执行“选股至板块”,选择对应的板块。
  4、建立上述三个板块指数。在做指数中选择基准日期为97/02/24,因当天收盘为1009,趋于1000点,使之与大盘指数点位有类似性。将三个板块指数与“上证指数”叠加,看其趋势的差异性。若差异不明显则另选股指变盘的时机重做。
  5、板块中在适当之时再次重复抽样,或根据基本面和价位等适当修改并刷新,得到自己观察板块的股票和趋势图,以板块趋势做股,只要趋势不变,不用管总体指数。
  6、分析三个板块指数的趋势,对大盘的总体趋势或对板块内个股的测试分析是有帮助的。
  例如,黄线在高位盘整;白线在补涨,并有创新高的可能;紫色线在不断创新低。根据各人的炒作风格选择不同的趋势中的个股炒作,如:观察紫色线的筑底时进入等。
主  题: 简单易行的测市方法
  J=(C-L)/(H-L) ×100 (3)
  其中:H表示5周内的最高指数,L表示5周内的最低指数,C当周收市时的指数。
  计算周J值,通过观察发现J值在98.0以上构筑双顶或者J值在97.5以上且乖离率(当周最高指数与五周移动平均线之乖离率)BIASH5大于20%时,至少提前一个交易日发出出货信号(自从沪市放开股价之后的每次中级行情即将见顶前都如此)。应用J值发出买卖信号,利用时间预测函数预测循环高低点可能出现的时间以及利用高低点预测函数预测高低点,这三者相互结合便构成行之有效的测市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投机市场上。周J值构筑双顶后,在周线图上出现第一根阴线时,此阴线的顶部几乎为该轮行情的顶部。周J值在9.0以下构筑双底且颈线位在20以下(或者两底间的值差小于1.0且颈线位在68.0
以下)时,即发出买入信号。另外,J值总是先于指数形成W底并先于指数突破颈线。可以根据14日RSI在20以下确定买入信号或者根据MACD及K、D线等确定买入信号。
主  题: 价格区间值--捕捉底部
  传统的技术指标捕捉底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其一根据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的比值设定警戒线,当指标跌至警戒线以下则认为,底部来临或即将来临。这类指标如RSI,STIX为代表。其二根据股价与均线的偏离程度来确认底部是否到来,这类指标以BIAS为代表。这两类指标当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和实战价值,但是它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股票的绝对价位和历史价位的比较问题,也就是说一支股票在30元时,RSI可能是20,在10元,RSI也有可能是20,那么仅仅根据RSI来进行买卖判断,则10元买入和30元买入效果一样,但这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指南针软件提出了年相对价位这个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价格区间值,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股票市场有着这样一个特点,大多数股票都是箱体运行股票,也就是说大多数股票上涨和下跌都有个上限和下限,股价在这个上限和下限之间波动,连续数年走熊或走牛的股票是非常少的。那么只要把握好股价波动的周期和价格的上下限,不就可以高成功率的逃顶和抄底了吗,有许多对技术分析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就是靠这个方法,每年只作两三个股票而获利丰厚的。价格区间值这个指标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所制作的。其原理如下:
  首先确定股价波动的周期,一般取一年为周期也就是240日,找出这一周期内的股票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作为箱体的上下限,然后看当前的股票的价位处于箱体的哪个位置,其算法用分析家公式表示如下:
  A:=C-LLV(C,240);
  B:=HHV(C,240)-LLV(C,240);
  C1:A/B*100;
  C1一般以50为中轴,10以下为底部,90以上为顶部
  这个指标的捕捉股票中期底部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将其做成选股公式,用240日30%周期进行测算成功率可达75%,信号上万,稍加优化则成功率可达85%。每个指标都有自己的弱点,价格区间值也不例外,这个指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周期的选择上,由于每一支股票的运行周期不同,有些股票还不属于箱体运行股票,强行每个都用240日年线是不太合适的,所以读者在使用这个指标选出的股票后,要观察一下该股票是否属于箱体运行的股票,运行周期是否和240日相近,如果相差太远,则需要作进一步的考虑。
主  题: 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成本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要计算的是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周K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
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度大约在40%~60%之间,这种持仓量活跃程度较好,即庄家的相对控盘,超过60%的持仓量时,即达到绝对控盘的阶段,这种股,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因为在一只股票中有20%的筹码属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当然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的关系。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左右。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这样可得出一个推论:前题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则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100%=13.3%,当然这里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把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所以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至于成本,可采用在所计算的那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即为庄家的成本区,虽然简单,但相当实用,误差不超过10%,我们把庄家的成本和持仓量计算出了以后,庄家的第一目标为成本×(50%+1),即若庄家成本为10元,则其最低目标即第一目标为15元,这样我们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
主  题: 如何找现在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
  如何找现在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在月线上,看MACD的值是不是“+”的,如果是“+”的,那说明这个股票是现在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可以编一个指标,再用指标排序把所有的现在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找出来。把它们放入一个版块,如OK板块,然后你把周期放在日线上,看MACD的值是不是“+”的,如果是“+”的,那就把这个股票选出来,可以编一个指标,再用指标排序在OK板块中再进行一次排序,然后把不符合条件的股票从OK板块中删除。MACD的参数是:12,26,13。上面的两次排序,挑出了现在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而且短期也是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现在再编一个指标MAM:要把它设为主图指标:
  A:=AMOUNT/V/100;
  JJ:EMA(A,10);
  JJ3:EMA(A,20);
  再建一个成交量的指标VOL1,公式如下:
  M1:5,M2:30
  VR:VOL,VOLSTICK;
  MA1:MA(VOL,M1);
  MA2:MA(VOL,M2);
  HS:V/CAPITAL*100;
  LT:CAPITAL/1000000;
  ZY:C/FINANCE(33);
  现在可以打开OK板块,再编一个指标,将股价在JJ3以下的股票删除,剩下的就是要关注的股票。所有的龙头股90%多找到了。什么是“高抛低吸”呢?即只有正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才可以用“高抛低吸”这句股市名言。做一个选股公式,条件是当现价=JJ或现价&=JJ3
现价&=JJ时条件成立,用这个公式在分析家中的预警中监测OK板块,到时预警系统就会告诉买什么股了。当然千万别忘了止损,止损位就是JJ3(即20日平均线)。如果挑出来的股有几个,那现在买什么股呢?
  1、要挑获利盘越大越好。具体看法是这样的,看前次高点时的获利盘,如果是&90,现在回到JJ3处,如果获利盘还&50。越大越好,那你就买吧,这个股比别的获利盘小的要好!原理:股票和流水一样是往阻力最小的地方发展的!
  2、JJ3在股票向它调整的时间内一定要向上,如果走平和向下,你可千万不能买它。
  3、股票向JJ3调整的时间内,最好日线的MACD是+的。
  4、要挑前期上升趋势快的,越快越好。
  其实抄股票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买现在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但股票不可能一直涨,它也有调整的时候,所以我们要买在它调整结束又在走上升通道时。编一个指标如下:
  A:="MACD.MACD#MONTH";{月线的MACD}
  A1:=REF("MACD.MACD#MONTH",1);{上个月线的MACD}
  A2:=REF("MACD.MACD#MONTH",2);{两个前月线的MACD}
  D:="MACD.DIFF#MONTH";{月线的DIFF}
  D1:=REF("MACD.DIFF#MONTH",1);{上个月线的DIFF}
  D2:=REF("MACD.DIFF#MONTH",2);{两个前月线的DIFF}
  B:A2&=A1 AND A&=A1 AND A&0 AND A1&0 AND A2&0 AND
D&0 AND D1&0 AND D2&0 ;
  在禁用周期中只留月线。再到ok板块中去,用它排序,就可以选出上面所说的调整结束又在走上升通道的股票了。用公式(周期是月线)排序得到所关心的股;再在日线上看是否符合C&=JJ3
C&=JJ,有的强势股只回调到(JJ+1%)就上去了。所以使用公式不能太死。但注意是用日线看它的回调,而不是用月线。最厉害的东西就是MACD一直为“+”的重新变大(在月线里)。具体什么道理,得把MACD的原理搞熟搞透。可以去看看大牛股的月线多是这样的,如、等等。
  在认为没有90%的把握的时候不投一分钱,但认为90%的把握的时候把90%的钱投入。只做看的懂的股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赚多少而是能亏的起多少。在股票市场中只有今天是10%的股票没有抛出的理由,其他的多可以逢高抛出。要树立每天赚1%的心态去操作股票。除了今天涨幅是10%可以不卖,因为股市里缺的是资金而不是机会。
主  题: 四模型股票指数预测方法
  四模型股票指数预测方法,是一种以CSR、BQB、MQSR、QHLSR四数学模型及其交叉分析技术为核心的股票指数分析方法。其技术特征,CSR模型:综合考察今、前收盘在股指波幅中的位置与关系;增加了数字过滤器。BQB模型:考察主动性买盘与总买盘的比例关系。MQSR模型:通过点价格测量股指运动中阻力和支撑力。QHLSR模型:依据股指历史总成交与主动性成交的交互关系分析买卖点。
  四模型股票指数预测方法的交叉重叠技术是指四技术分析指标共同买卖信号的发出。
  ◆ CSR数学模型
  CHL1=((今收盘-今最低)/(今最高-今最低))*60+((今最高-前收盘)/(今最高-今最低))*40;
  如果公式中今最低大于或等于前收盘,今最低的值则用前收盘的值来代替。如果今最高小于或等于前收盘,式中今最高的值则用前收盘的值来代替。
  CHL3=((三天内最后收盘-三天内最低)/(三天内最高-三天内最低))*60+((三天内最高-三天前收盘)/(三天内最高-三天内最低))*40;
  如果公式中三天内最低大于或等于三天前收盘,三天内最低的值则用三天前收盘的值来代替。如果三天内最高小于或等于三天前收盘,式中三天内最高的值则用三天前收盘的值来代替。
  CSR1=100-100/(1+(10日内大于50的CHL1值减去50之差的连加和/50减去10日内小于50的CHL1值之差的连加和));
  CSR3=100-100/(1+(10日内大于50的CHL3值减去50之差的连加和/50减去10日内小于50的CHL3值之差的连加和));
  CSR买入信号的发出:
  1、图中CSR1线和CSR3线分别是两条波动的互相分离又互相交错的浪线。当CSR3线上穿CSR1线时,说明股指在一至三个交易日内即将上涨,可以买入。
  2、图中CSR1线位于30座标以下,CSR3线位于CSR1线以下,双线并行向上,且两线距离最短时(CSR1减CSR3小于5),一般是股指中期底部来临的标志,可以买入。
  CSR卖出信号的发出:
  1、图中CSR1线和CSR3线双线向下,且CSR3线下穿CSR1线,说明股指在一至三个交易日内即将下跌,可以卖出。
  2、图中CSR1线位于70座标以上,CSR3线位于CSR1线以上,双线并行向下,且两线距离最短时(CSR3减CSR1小于5),一般是股指中期顶部的标志,应当卖出。
  ◆ BQB数学模型
  B=((今收盘-前收盘)/(今最高-今最低)+1)*50;
  当今最低大于或等于前收盘时,则用前收盘代替今最低。当今最高小于或等于前收盘时,则用前收盘代替今最高。
  B5=((今收盘-五日前收盘)/(五日内最高-五日内最低)+1)*50;
  当五日内最低大于或等于五日前收盘时,则用五日前收盘代替五日内最低。当五日内最高小于或等于五日前收盘时,则用五日前收盘代替五日内最高。
  QB5=(最近五日中B值与该日成交量之积的连加和/最近五日成交量的连加和)*100;
  BQB买入信号的发出:
  1、B5减去QB5为正值;
  2、座标图上B5、QB5两线向上运行,且近五日内B5的值曾小于10;
  3、B5线上穿QB5线时。
  BQB卖出信号的发出:
  1、B5减去QB5为负值;
  2、座标图上B5、QB5两线向下运行,且近五日内B5的值曾大于90;
  3、B5线下穿QB5线时。
  ◆ QHLSR数学模型
  QHL=(今收盘-昨收盘)-(今成交-昨成交)*(昨最高-昨最低)/昨成交
  QHLSR5=100-100/(1+(五天内QHL正值连加和/五天内QHL负值绝对值的连加和));
  若五天内QHL负值绝对值的连加和等于0,则令QHLSR5=100。
  QHLSR10=100-100/(1+(十天内QHL正值连加和/十天内QHL负值绝对值的连加和));
  若十天内QHL负值绝对值的连加和等于0,则令QHLSR10=100。
  QHLSR买入信号的发出:
  1、座标图上QHLSR5上穿QHLSR10线,且QHLSR5值大于30;
  2、座标图上QHLSR5、QHLSR10两线均运行于20座标以下,近三天内QHLSR5的值曾小于5,且QHLSR5线开始掉头向上。
  QHLSR卖出信号的发出:
  1、座标图上QHLSR5下穿QHLSR10线,且QHLSR5值小于60;
  2、座标图上QHLSR5、QHLSR10两线均运行于65座标以上,近三天内QHLSR5的值曾大于90,且QHLSR5线开始掉头向下。
  ◆ MQSR数学模型
  B=((今收盘-前收盘)/(今最高-今最低)+1)*50;
  当今最低大于或等于前收盘时,则用前收盘代替今最低。当今最高小于或等于前收盘时,则用前收盘代替今最高。
  MB=(B-(1-B))*当日成交量;
  当日成交量可为成交额?
  MQR(=∑(MB)5-MIN(∑(MB)5)60)/(MAX(∑(MB)5)60-MIN(∑(MB)5)60)*100;
  MQR=(近五日MB值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小的五日MB值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大的五日MB值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小的五日MB值连加和)*100;
  KQR(=∑(VOL)5-MIN(∑(VOL)5)60)/(MAX(∑(VOL)5)60-MIN(∑(VOL)5)60)*100;
  KQR=(近五日成交量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小的五日成交量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大的五日成交量连加和-近六十个交易日内最小的五日成交量连加和)*100;
  MQSR买入信号的发出:
  座标图中MQR、KQR两线座标均在近五日内曾低于10,且两线均开始掉头向上,MQR向上且运行于KQR线上方。
  MQSR卖出信号的发出:
  座标图中MQR、KQR两线座标均在近五日内曾高于90,或两线均开始掉头向下,MQR首先向下且运行于KQR线下方。
主  题: 顺黑马脉波线挑黑马股
  顺黑马脉波线挑黑马股。特别提示:不要在大势刚开始向下调整时买进股票。
  一、黑马脉波线的原理:在物理运动学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也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而也就产生了运动物体快与慢的概念。在证券市场中,所谓的黑马就是领涨于各股的股票。这种强势特征,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股市中的“参照物”概念运用在其中了,只不过没有把它科学的数据化,从而造成投资者分析的局限性。譬如,某只股当日上涨2.5%,使持有者有当日比上一日有2.5%盈利的局部感觉,若此时大盘上涨了5%,那么,该股以大盘为“参照物”的活,该股并没有上涨反而是下跌2.5%;成交量也是一样,若该股当日成交量放大20%,而大盘成交量放大50%,则该股成交量相对大盘而言就不能视为放大,而是有缩小迹象。这种宏观的相对比较法,也就是利用不同板块或指数与个股中的价格、成交量和产生价格及成交量所需时间进行对比与比率的双重关系进行综合研判的方法,也就是产生“黑马脉波线”的最基本原理。
  二、黑马脉波线的计算公式:
  G=(C1一C1n)/C1n
  C2=(C2-C2n)/C2n
  V=(L1-L1n)/L1n
  V2=(L2-L2n)/L2n
  Z= G-C2
  Q= V-V2
  G表示大盘涨跌幅,C2表示股票涨跌幅,C1表示当日收盘指数,C1n表示昨日或n日收盘指数,C2表示当日该股收盘价,C2n表示该股昨日或n日收盘价。V表示大盘成交量比率、V2表示股票成交量比率,L1、L2分别表示当日大盘或股票成交量,L1n、L2n分别表示昨日或n日大盘或各股的成交量。Z表示各股与大盘涨跌差值。Q表示各股与大盘成交量比率差值。
  三、画法:
  如果有条件可以制成分析软件,没有条件的投资者可根据各股波动情况选择不同的比例画在比例纸中。首先,根据公式条件逐步算出各股相对涨跌幅Z值和相对成交量比率Q值,把每天的Z、Q值点在比例纸中,再用直线连结即成。如果投资者想在该指标中同时反映当日大盘和各股是否涨跌,可在该指标的中轴画两条线,上为大盘线、下为各股线,当日为上涨时,用红笔表示,跌为蓝笔表示。
  四、研判法则:
  ①若Q值与Z值出现同步上升时,说明股票价格的上涨有成交量的配合,该股未来应有上涨空间。
  ②若Q值与Z值出现同步下降,说明逢低介入盘仍不积极,下跌趋势仍未改变。
  ③当Z值增幅远大于Q值且增幅数倍时,若股价处在一个连续的上升趋势中,此时,为主力拉升阶段,一旦出现Z值下降而Q值上升或走平时,调整近在眼前;若股价处在一个下跌过程中,此时属反弹行情。
  ④当Q值增幅远大于Z值增幅时,若股价处在一个连续下跌的过程中,是反弹或见底信号。而此时股价处于一个连续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价平量增时,投资者要注意股价转向是主力高位出货迹象。
  ⑤当Q值上升而Z值下降时,说明价量出现背离,若股价在一个相对高位时,是主力出货信号(但在一个上升幅度不大时,可能是震仓行为,此时,要注意均线排列),若股价处在一个相对低点时,是主力建仓信号(但在一个下跌初始阶段,防止主力诱多)。
  ⑥当Z值上升而Q值下降时,也是价量背离,如果股价在一个相对高点时,是见顶信号,而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出现,则属反弹行情。
主  题: 技术指标的综合研判
  其实,掌握所有(或绝大部分)技术分析指标不但没有可能,而且没有必要。这不但是对没有专业知识和充裕时间的业余股民而言,而且也适用于专业分析人员。有很多技术分析指标仅仅是被它的发明人使用过(甚至连它的发明人也没用过)。技术分析指标中,除去被它的发明人鄙帚自珍、秘密使用的部分之外,还有很多技术指标未经市场实践检验或者经市场实践检验后被淘汰而消失了,也有部分指标虽然还名列技术指标之内,但使用者寥寥,效果不佳,空剩一个名称而已。把上述这些已经死亡或半死亡的技术分析指标除外,则只有近百种技术指标可供参考,其中最常用的不过二十种左右。了解这些情况,学习范围大大缩小、学习难度也就下降了。
  马氏指标综合研判法认为,尽管技术分析指标来源广泛、内容复杂、对象不一,但在技术指标的图形分析上它们有众多的一致性。抓住这些具有共性的特征,不但可以大大简化判断、减少学习时间,而且只有如此才算是抓住了指标图形分析的本质、核心。如果把技术分析指标理解为孤立的、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就不对了。
  技术指标图形分析的中心就是寻找最佳买卖点,马氏指标综合研判法认为,不管什么指标,图形分析中最佳买卖点的判断离不开以下几个信号:
位置信号:指标的相对位置高低可以提示买卖信号。尽管不同指标数值相差很大,但多数都会有一个大体上的或完全固定的波动区间,如KD指标在0-100。一般情况下,指标在区间上半部是强势持股做多信号,如KD在50以上,但如果接近上半区极限位反而成为超买即卖出信号,如KD在80以上。指标在区间下半部是弱势持币做空信号,如KD在50以下,但如果接近下半区极限位反而成为超卖即买进信号,如KD在20以下。
方向信号:在指标图形中指标的方向向上为买进信号,指标的方向向下为卖出信号。方向信号出现在平衡位置不太可靠,只有出现在超买或超卖区较为可靠。
  ③ 突破信号:当指标突破重要阻力区或支撑区、突破历史密集成交区、突破某重要平衡中心位置时,是重要买卖信号。
交叉信号:图形中出现多条指标线时,短期快速线由下向上穿过长期慢速线是黄金交叉买入信号,短期快速线由上向下穿过长期慢速线是死亡交叉卖出信号。交叉信号只有出现在超买或超卖区较为可靠。
形态信号:形态分析中的顶部图形、底部图形和中途整理图形的方向判断完全可用于指标分析,也是出现在超买或超卖区较为可靠。
背离信号:当指标和股价走势涨跌方向相反时称为背离,特别是指标和股价其中之一创出新高位或新低位、另一个未能创出新高位或新低位时是典型背离。当背离信号出现时,原则是以指标的方向做为买卖依据而不是股价方向。
  在行情判断时,多数指标都可使用上述信号,信号出现的越多就越可靠,出现的越少则可靠性越差。不是所有指标都能用到上述几个信号,有些指标只是用到其中部分信号。另外,不是所有指标都适合某人或所有人都适合某指标,必须有选择地使用适合于自己的指标并了解指标的优缺点,这需要不断摸索。更进一步是在有些指标图形不妥时,还要对其公式作些修改使其信号更强或更符合使用者的习惯,这就是高档次的研究内容了。
主  题: 9KD转折计算
  首先先要知道9KD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如下:
  RSV=(收盘-9日内最低价)*100/(9日内最高价-9日内最低价);
  9K=(今日之RSV值+昨日之K值*2)/3;
  9D=(今日之 9K值+昨日之D值*2)/3;
  J值=3*K-2*D;
  其中RSV的值即是9日威廉值,一般软件威廉100是在底下,这种算法会使100的值在上面,比较符合看图之习惯。KD就是把威廉指针取简易修正平滑计算,这是一定要有的基本认识。若假设明日收盘价为X,则明日RSV之值套入上式:
  明日RSV=(X-8日内最低价)*100/(8日内最高价-8日内最低价);
  这里有一个重点,周期是用8日而非用9日,如果您还代入9日的周期,显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接下来计算:
  明日9K值= (明日之RSV值+今日之K值*2)/3;
  故明日9K值要转折,必须先走平,亦即是和今日相等,故明日9K=今日9K值。
  (明日之RSV值+今日之K值*2)/3=(今日之RSV值+昨日之K值*2)/3;
  接下来请大家把3消掉后,将明日RSV值代进去计算一下,就得:
  9K转折价=(今日RSV的值+昨日9K值*2-今日9K值*2)*(8日内最高价-8日内最低价)/100+8日内最低价;
  PS:今日之RSV值即是9日威廉值,若软件是把威廉100画在下面的,代入时用100减就行了。
  同理9KD交叉之计算方法:
  9KD交叉价=(今日9K值+昨日9D值*6-今日9D值*6)*(8日内最高价-8日内最低价)/100+8日内最低价;
  这不是什么不传之密,不过是简单的数学计算而已。但是在这里必须提醒读者注意:
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意义并不大,仅能提供盘后规划之参考,若有实时盘,只是多此一举,更何况KD之心法不是单纯之观察转折或交叉。
  (2) 这个公式最严重的缺点是:必须确定明日不创新高或是新低才能使用,否则计算出来的预估值→不准。
  (3) 若您将计算出的值用软件画出来当移动平均线使用亦可,只是须考虑第二点之问题。
  (4) KD是趋势观察指针,而非买卖之进出依据,应参考K线战略或是用《线》控盘。
  (5)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想法,爱怎么用其实随人所好,笔者无其它用意,纯粹技术探讨而已,这一点请大家明鉴。
  明日之参考值须将十字线光标向右移动一格才会显示在窗口上:
  N:9 M1:3 M2:3
  RSV:= (C-LLV(L,N))/(HHV(H,N)-LLV(L,N))*100;
  K:= SMA(RSV,M1,1);
  D:= SMA(K,M2,1);
  K转折: K*(HHV(H,8 )-LLV(L,8 ))/100+LLV(L,8 );
  KD交叉: (3*REF(D,1)-2*REF(K,1))/100*(HHV(H,8 )-LLV(L,8 ))+LLV(L,8
  K20预测: LLV(L,8 )+(HHV(H,8 )-LLV(L,8
))*(60-2*K)/100,COLORBLUE;
  K50预测: LLV(L,8 )+(HHV(H,8 )-LLV(L,8
))*(150-2*K)/100,COLORBLUE;
  K80预测: LLV(L,8 )+(HHV(H,8 )-LLV(L,8
))*(240-2*K)/100,COLORBLUE;
  主  题: 反应趋势现况的系统(THE REACTION TREND SYSTEM)
  本系统为J.WELLES
WILDER,JR(DMI指针创始者)所创立,主要是借用波动幅度来判断多空力量,进而计算出交易时采取顺势策略(TREND
MODE)或逆势策略(REACTION MODE)的参考依据。依据原理:
  1、运用(H+L+C)/3当作一天多空决战的终结点,并利用此点来定义出多空力量,再根据此力量来推算逆势策略或顺势策略的判断及买卖依据。
  2、作者根据自己主观的观察,发现价格移动常有“3天上涨2天下跌”的模式,因此设计出哪天该执行买进策略、哪天该执行卖出策略、哪天只执行出场策略、哪天应执行逐势交易等的决策参考系统。
  参考点计算方法:
  X=(H+L+C)/3;以此点代表一天多空决战后的最后平衡点。
  D1=H-X;高点至平衡点的距离,代表空头的力量、意愿或战果。
  D2=X-L;平衡点至低点的距离,代表多头的力量、意愿或战果。
  D3=H-L;高低点的距离,代表多空双方该日的战场。
  B1=X-D1=2X-H;以平衡点为起点,往下推一个该日空头的力量(D1),则假设卖方意愿将会衰竭,是为买方进场的参考点。
  S1=X+D2=2X-L;以平衡点为起点,往上进展一个该日多头的力量(D2),则假设买方意愿将会衰竭,是为卖方进场的参考点。
  HBOP=X+(D3+D2)=2X-2L+H (HIGH BREAK OUT
POINT);以平衡点为起点,往上推一个该日战场规模(D3),再加上一个该日多头力量(D2),若能超过此点则表示多头意愿极高,应采取逐势做多交易模式。
  LBOP=X-(D3+D1)=2X-2H+L;以平衡点为起点,往下推一个该日战场规模(D3),再加上一个该日空头力量(D1),若能跌破此点则表示空头意愿极高,应采取逐势放空交易模式。
  主  题: 指针战略K线的意义
  威廉指标战略K线之一(基本原理篇)
  由于价量乃为指标之母,亦即先有股价、成交量,始有指标的产生,亦称为因果关系,"战略K线"的意义,便在于"倒果为因",将指标的预估值,反推回K线做事先预估。如此将可以于明日便于了解指标进入"高档区"、"多空分界"、"低档区"的预估,同时亦可采用这种观念,研判多头行情或空头行情之支撑区或压力区。
  一、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之基本公式可能是威廉先生一时失察,将指标“化简为繁”,弄得初学技术分析的人,看这个公式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高档区靠近指标零轴、低档区却靠近指标100的位置。笔者以为既为简单的又为何改的复杂,故将之简化容易理解的观念。威廉指标原意:表示目前收盘在12日震荡周期的强弱现象,
依据其公式:
  W%R=─────×100%(修正公式: 原公式分子为9H-C)
  12H-12L
  12H-12L=12日内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距, C=12日最后当日收盘。
  由于威廉指标有过于敏感的特性,9日周期极易产生"轧空"与"杀多",克服此原创指标的缺点可采用12日周期或24日周期。
  威廉指针战略K线之2-研判篇
  (1)当股价进入12日周期的低档区,W%R指标进入0至20之间进入超卖状态,20的坐标线称之为“超卖线”,股价跌破超卖线,股价进入低档区,会先进行弱势整理,在常态(NORMALITY)下,此线称为买入线(BUY
  (2)W%R进入80至100之间进入超买状态,80坐标线称为“超买线”,股价突破“超买线”,
股价进入周期的高档区,代表股价过热,所以一般情况下称为“卖出线”。
  (3)当股价从低档区往上超越“超卖线”的初期,代表股价趋势转向多方的机会,若越过中轴(W%R=50),便转强,威廉建议可以买入。相反,若股价从高档区往下跌破“超买线”代表股价趋势转向空方,并跌破中轴,便转弱确认,理应出脱。
  (4)指标突破80%“超买线”不代表股价马上会回落转弱,持股可续抱,应等到指标跌破80%,才伺机卖出。相反的情况,当指标跌破20%“超卖线”不代表股价马上会转强,多头应等待指标突破20%,才买进。
  (5)若指标跌破20%,无法立即止跌时,并且维持一段时间都在20%以下,代表股价可能持续盘跌,成杀多状态。故突破20%为股价止跌反弹所必需克服之第一道压力。
  (6)若指标突破80%,股价仍持续盘坚,则进入轧短空状态,亦即股价不跌破“超买线”前,此为股价强势持续,称为轧短空状态。`
  (7)W%R的50称为中轴,冲上50以上,股价开始转强。同理股价跌破中轴线,股价便开始转弱,有利于空方,此平衡点称为“多空点”。
  威廉指针战略K线之3-指针战略K线的制作
  主图是12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信道(中间是60%,50%,30%价差)
  公式写法:
  N=12 (取12日周期)
  WR:=(C-LLV(L,N))/(HHV(H,N)-LLV(L,N))*100; {威廉指针公式}
  上档: HHV(H,N),COLORRED;
  强势: (HHV(H,N)-LLV(L,N))*0.8+LLV(L,N),COLORMAGENTA;
  中线: (HHV(H,N)+LLV(L,N))/2,COLORBLUE;
  弱势: (HHV(H,N)-LLV(L,N))*0.2+LLV(L,N),COLORBROWN;
  下档: LLV(L,N),COLORGREEN;
  以上则画出威廉在0、20、50、80、100之K线位置。很简单的公式,但是可以马上获得价位的评估点。
  实战研判
  二、实战经略之1-多空分辨
  A、多头格局50研判:原为多头格局之股价,股价维持在20MA之上;除非直接杀多 (重大利空或突发消息面使股价下杀无支撑)
才有可能直接跌破50,因此多头强势股价跌破50,第二日将有“立刻止跌”回复强势格局的机会。若第二日无法再度站上50,则视为强势有转弱迹象。此因50为短中期多空分界点。
  (1)指标维持50以上多日,于跌破50当日,第二日是否出现指标马上收上50,则可视为“指标假跌破”,持股续抱。
  (2)强势股多日于跌破指标50后,第二日出现指标无法收高,但第二日K线有止跌迹象(收平盘或是带有较长下影线),只要第二日K线低点不破,则指标随时有机会再度回复50以上。
  (3)指标跌破50三日内站不回50,再度反弹突破50,但第二日却出现开平收低,或开高收低甚至开低收低。则突破50当日K线为“假突破”。第二日K线高点未能突破前,多头将转为空头。
  实战经略-之2-多空点与高档、低档研判
  B﹑将上述50多空点观念转为80以上与以下,则代表股价在“超强势区”(80以上)与“强势区”(50以上)之转换相同判别法则。20亦同理研判。
  C﹑空头中的50为小波段短中期压力点,其研判方式恰与A点完全相反。
  D﹑空头格局20研判:原为空头格局之股价,维持在24MA之下且24MA持续下滑,除非有量能推动转强,才有可能改变空头格局寻求止跌机会,因此20为空头所必须克服的第一道压力,突破“超卖线”(WR&20)股价才有转强机会。无量上涨仅视为测试上档压力,极易于短期压回重新打底后,再度站上超卖线后,才可介入“抢底部”,若不幸破超卖线则为底部预测失败,为“买多”之“停损点”。宜运用量能萎缩,带大于均量红K线,以及“出头”法则(日出K线)介入抢短。
  延续上述D空头格局之重点整理
  (1)空头格局中,股价由“极弱势”(20以下)多日要进入20以上才有止跌机会,亦即第二日股价不宜收低。第一法则:如果W%R&20三日以上才可确认转多。
  (2)第二规则:突破20若要使股价从“极弱区”(20以下)转至“弱势区”(20与50之间),则指标针突破20当日低点不得跌破。当日低点跌破则视为“止跌失败”。
  (3)在多头格局(24日均线持续上扬)中,股价跌破20,第二日即出现止跌,为多头抢低点的要诀。
  (4)指标突破20后仅两日无法站稳三日。如果再度回测20,代表股价再度测试极短线底部,紧接出现跌破20一日,第二日反弹,则需注意其后是否出现指标能否再度站稳20三日以上,而且"指标必须创新高"。
  E﹑盘底或盘头型态:需重视多空线(中轴50%)之测试。盘底型态之股价从空头转换至多头格局前,短期所必须克服的压力为12日威廉K线“多空线”(指标50点中轴)。反之要呈现盘头型态,未跌破12日威廉K线“多空线”仍维持续强势或短线头部盘整型态。但只是代表12日周期为短线,不可用于波段。
  F、一般“强势盘”与“盘坚盘”之分辨:所谓的强势盘,就波浪可谓之“轧空型态”(如延伸浪走势),此时股价一破中线之“多空线”,即马上回复多空线上,属“强势”盘态。若有跌破至“弱势线”(指标20位置)必然反弹,否则有转空疑虑;因为多头股价不可出现跌至“弱势线”以下。故当股价本波创新高,拉回不破前一波起涨点(末升段低)时,股价只要跌破弱势线,次笔K线随做低点,再次次笔能够出现“日出线”,则仍在上涨格局,并且未来仍能维持创新高峰,称为“盘坚盘态”。
  三、指标K线意义
  以市面软件自设指标功能,将公式反推至主线图为参考值;并划出价位线,可于实时系统使用。盘中即可得之W%R=20、50或80
的价位。此为指标反转K线价位之范例之一,称为“指标战略K线”,由指标反推求出股价,可以取得“停利与停损之价位”,做多、做空点之测试,以利研判进出依据。
  (1)先计算出12日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距离: 12H-12L
  H.MAX[12] --(A)
  L.MIN[12] --(B)
  (A) - (B) --(C)
  (2) 计算出W%R=80%的价位:
(12H-12L)×80%+12L;以代数代换亦可写成12H×80%+12L×20%。
  (3) 依此类推计算出W%R=50%与20%的价位。
  四、短线研究
  1、W%R指标=50代表周期的多空分界点,&50维持强势,&50维持弱势。故股价突破50才有短期多头机会,跌破50为短期空头格局。
  2﹑W%R指标之20、50、80任一价位线皆为多空点:(1) 20以下为超弱势;(2) 50上下震荡为盘局(多空不明);(3)
80以上为超强势。
  3、W%R指标之20、50、80突破、跌破之研判:
  (1) 股价在20以下达3日,第一次突破20易在第二日出现反压,如果压回不再破20之反转价 (WRK),则可能
"空转多"。
  (2) 股价在50以下达3日,第一次突破50易在第二日出现反压,如果压回不再破50之反转价 (WRK),则可能
"弱转强"。
  (3) 股价在80以下达3日,第一次突破80易在第二日出现反压,如果压回不再破80之反转价 (WRK),则可能
"强转超强"。
  (4) 同理可推,80以上3日,则为 "超强势",当跌破80在第二日会出现极短线支撑,逢低可小买。
(2)、(3)点同理可证。
  备注:以上偏向传统研判的应用,但其实任何点都为多空点,笔者的意思是:先看股价的趋势是从上往下走,还是从下往上走,多头格局往下尽量找支撑,空头行情往上尽量找压力。并掌握“多空易位”的转折。
  结论:各类指针基本原理不外价量关系衍化而生,中期趋势由空转多的指针变化与多转空指针之变化,与中期波段有密切关系,亦即威廉指针的周期设定12日之多空点往往与周期趋势之观察点有其不可分割性。既然所有技术分析指针皆肇生于价量变化,指针反转K线所代表的意义在于“回归”于趋势,指针只要回归于K线上,就能够解决因为指针原始公式所采用之“参数周期”所产生的钝化现象,因为超买线和超卖线将会随着波段强弱势自动往上或往下调整。此指针无盲点,只有研判买进、卖出之确认讯号,停利与停损点明确,但以实时系统较易操作,收盘前较易掌握。最后必须注意的是原始公式已经过改正,使得100%与0%对调,利于一般之高低档研判习惯。基本公式计算后0%为上限,100%为下限。周线周期依波段操作习惯可设定为13周,月线为6个月。
  ◆ 对"指标战略K线"的理解
  以12日为周期的“威廉战略K线”和修改后的威廉指标,实际是“12日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空间以及当日收盘价(点)在这个空间内的位置”,这是一个短期的周期和空间连动关系,为什么它有“事先预估”的前瞻性?关键在于随着交易日的增加,12日内的“起始点”移出这个周期时,这个周期的空间自然将发生变化,也就会造成收盘价(点)在这个空间内的所处位置,除受股价自身变化的因素外,还要受空间变化因素的影响,而空间变化的因素是可以提前预知的。做一简单修改:
  WR:=(C-HHV(H,12*N))/(HHV(H,12*N)-LLV(L,12*N))*100;(威廉指针公式)
  上档: HHV(H,12*N),COLORRED;
  强势: (HHV(H,12*N)-LLV(L,12*N))*0.8+LLV(L,12*N),COLORMAGENTA;
  中线: (HHV(H,12*N)+LLV(L,12*N))/2,COLORBLUE;
  弱势: (HHV(H,12*N)-LLV(L,12*N))*0.2+LLV(L,12*N),COLORBROWN;
  下档: LLV(L,12*N),COLORGREEN;
  在使用中我们将参数N分别作1、2、4、8、16、32的调整,就可以得到若干短、中、长周期的威廉战略K线以及修改后的威廉指标。用这些参数的指标我们来观察上证指数,我们可以对市场目前阶段的性质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研判中会采用两种周期上的应用;因为股价在一个月均线(目前我采用20MA),但由于股价必须找出重叠周期,12日W%R对应24W%R,双周期因为有周期之“共振点”需研判。经验是这样,举例:如果20MA向上时,短线回档,5MA向下拉回靠近20MA不破,基本上方向是不一致的。股价低档震荡后,当5MA走平转折向上时,与20MA呈现同向时,上涨的速度必然加强,此为周期共振的影响。“指针战略K线”最简单的便是威廉指针、其次便是36-YY指针、再次之便是KD指针,比较难算的是MACD,因为应用到“平滑指数加权位”计算,如此便可获得很多价位上的战前决策,故称指针战略K线。
  ◆ 从月线、周线、日线,大浪、中浪、小浪、细微浪去取转折点。
(1)均线"全多排列",即当股价&短期&中期&长期时,可留意第一次当短期&中期均线时(跌破),次日或当日K线低点未破前,多头续多。然后再思考为什么这里是“死叉”却为最佳买点呢?这是均线观念相当重要的研判技巧。称为“均线转折点”。
  (2)标示买入之后几天,短期与中期“生叉”跳进去却又买在最高点?不是吗?到底是“葛兰碧”的交叉规则有问题,还是我们在趋势研判上忽略了重要的讯息?K线上前四根有一支“乌云蔽日”线为倒N型反转为短压区,后市必须突破才能“续盘坚”。
  (3)提示一下:当均线不是“全多排列”时。死叉就是卖点。
  (4)多头排列如属盘坚格局,方向共振股价会加速反应,几乎形成轧空走势。
这是两个公式,一个是变化的威廉指标,把后面写(威廉指针公式)变成{威廉指标公式},这个是附图的。另外一个是DONCHIAN信道,用在主图的。另外,参数名为N,缺省为1,最小为1,最大设1000即可。
型态与均线的密切性颇大,例如W底的型态完成前必为均线空方结构,W底的第一只脚,第一次突破时可留意大都为颈线的位置,第二次突破时实为趋势扭转。空方格局正好相反。个人研究经验中可留意均线之间的乖离(DIVERGE)分辨多空力道。
  主  题: 3-6YY指针战略K线
  第一章 观念澄清篇
  1.1均线与均线,均线与股价的关系
  吾人研究技术分析之管道无非前人传授、书籍自修,其中书籍自修来自自古今中外,指标的研究又以欧美所发表的专题最多。而翻译人在找不到适当名词,而据其理解自行定义,以致在收敛(CONVERGENCE)与发散(DIVERGENCE)的现象,"乖离"(DIVERGE)、"差离"(DIFFERENCE)、"背离"(DIVERGENCE如:RISING
PRICE & FAILING INDICATOR)几乎混用,致阅读者有无所适从的现象。
  所谓的"乖离"代表股价与股价指标之关系,如"乖离值":代表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范例如葛兰碧八大均线买卖法则:股价离移动平均线距离过大时,有使股价回归到均线的现象,此现象则为“乖离过大”,亦即股价与均线之距离过于"发散"。
  所谓的"差离"代表各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距,大都以百分比表示之,故可用于加权指数或个股之日、周线研判,一般短线有3-6BIAS。
  由于3-6BIAS适合均线多空的排列观念、黄金交叉(生叉)、死亡交叉(死叉),故适用于"短期波段"操作。一般的乖离值Y即代表收盘价与平均线的乖离程度,但不同高低价位且不同股性的个股,乖离值的差值无法有效控制或做比较,大都以平均线基准(分母),计算股价与均线乖离的百分比,称为乖离率(BIAS)。在美国技术分析界大都称"正弦指标"(SIN
INDICATOR),或"摆动指标";反而在日本期货市场发扬光大,在日本就称为"乖离值"或"乖离率"。
  1.2乖离值
  为计算股价离平均线的距离多大时,股价会向平均线靠近,这与个股强弱有关,于是美国展出SIN
INDICATOR,即乖离值。乖离值将可提供目前股价偏离均线距离之参考依据。
  乖离值=指数(股价)- 最近N日平均价;
  1.3乖离率
  BIAS(Y值)=(收盘价- N日平均价)/ N日平均价×100%;
  N值一般取用10,30日
  1.4乖离率的优缺点与作用
  乖离率的优点是能迅速反应短期股价急速上扬或快速下跌,因此极适合反转或回档做进出依据,但股价快速上扬或急速回跌的过程中往往失去研判依据;需以其它指标辅助之。依其原理:股价与均线交叉时,乖离值正好在零轴附近,因此零轴为最重要之多空的转折点。由于其指数或股价在零轴上下周期移动,大约可研判中期所形成的波段高低点。美国称为:(OSCILLATOR)摆动指标。
  1.5BIAS研判(传统研判法)
  1.加权指数-5以下为买进时机,+5以上为卖出提示信号。(验证结果不但无依据,似胡说八道。不同股性的股票,自然产生不同的乖离值)。
  2.多空激烈交战,重大利空或重大利多,易偏高或偏低故生盲点;所以需辅以其它指标对照。
  3.指标由零轴下翻正时,多头中为买进时机,但思考一下空头中的操作策略?反之,指标由正转负,多头中的操作策略又该如何取舍。
  4.指标若向右上方移动时,反转向下为卖出时机。反之,指标右下方下跌移动,当反转向上时为买进时机。
  1.6讨论
  盘整期的(36BIAS)无法有效的提示其买卖作用,几乎是所有的落后指标的缺点,此因指标乃收盘结果依收盘价与量的关系制作,研判者往往在零轴以下反转向上,当日见转折,第二日买进时正好在股价上涨第3天,又遇到前波反压区故反转向下,形成反弹时“追高”而短套。
  一般分析者以指标向上反转应先观察至少2日以便确定,但空头中往往刚好来到零轴附近。指标之研究应需累积长期的观察与实战经验,得到的研判方法再经过多方修正。
  指标应用的重要依据:多空趋势为先、型态用以辅证;否则理智很容易在"多与空"之间迷失,心情亦随K棒线忽阴忽阳忽晴忽雨。如能将指标反诸价量回归"K线",乃因K线型态上极易分辨"多空趋势",则可稍解被指标误导的迷思。故指标战略K线实为指标之母。
  第二章 36YY战略K线(转折价)
  2.1(3日均线与6日均线)
  平均线是利用统计学上“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的原理,求出固定周期平均值,将每日数据连接为连续曲线;即为移动平均线。本节说明采用3日均线与6日均线。
  2.2(3-6YY)乖离值与乖离率
  公式计算
  3MA-6MA=乖离值;(软件内定3MA-6MA/6)
  乖离率公式:(3MA-6MA)/6MA ×100%;
  移动平均线的短期与中期周期特性:短周期3日均线敏感度较高,持续上涨的股价显著时,6日均线的敏感度较低,相对的安定性也较强。也因此使得3日均线会贴近股价(收盘价),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远离股价。
  上述两式,乖离值与乖离率两条指标的差异不大,几乎完全一样。但是乖离值在以下的计算反转点比较容易,乖离率稍复杂,原则上乖离值的缺点在于股价处于高价区或低价区时,无法依据数字的变化真实反应股价的状况,例如加权指数动辄千位数,鸡蛋水饺股个股股价仅为个位数,若用乖离率则可表现整体差异程度。
  亦即多头走势的多头排列方式应为,(1)股价走势最高;(2)其次为短期移动平均线;(3)长期移动平均线落于最下方。当涨势快速,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的“差离”(距离)将越趋扩大,直至涨势趋缓后,短、长期移动平均线间的差离将慢慢缩小。即3-6YY正乖离扩至最大后反转回跌。
  战略K线的意义在于能够事前经由基本公式推算,得知未来交易日收盘跌破所求价位后指标开始由正值扩至最大后反转。负乖离亦然。
  备注:乖离,代表收盘价与均线的距离;差离,代表不同周期均线之间的距离。
  2.3乖离值导式
  今日3MA-6MA=(C+C[1]+C[2])/3-(C+C[1]+C[2]+C[3]+C[4]+C[5])/6
  (C[1]代表前一日收盘,以此类推)
  上式=((C+C[1]+C[2])-(C[3]+C[4]+C[5]))/6 ………(1)
  计算明日3MA-6MA,设明日收盘=X则
  明日3MA-6MA=(X+C+C[1])/3-(X+C+C[1]+C[2]+C[3]+C[4])/6
  ((X+C+C[1])-(C[2]+C[3]+C[4]))/6 ………(2)
  2.4指标反转意义
  上述导式便是求出“明日指标转折点”,亦即上涨的曲线若明日走平,可能反转下跌;原本下跌的曲线明日止跌走平,便可能反转向上。代表的“明日的36Y=今日的36Y”,只要求出此临界值。
  故令(1)=(2)
  (X+C+C[1])-(C[2]+C[3]+C[4])=(C+C[1]+C[2])-(C[3]+C[4]+C[5])
  得解:X=C[2]×2-C[5]即为明日3-6YY反转价
  利用软件自设指标设定:将公式偏移一日,为明日参考值。便给于名词定义为:分析界称为“转折价”,并可推导出。
  依据上述公式计算,以本软件写法其实很简单。几乎两行公式便可解决。
  公式名称:36Y指针战略K线
  公式说明:3-6乖离值转折价
  主图叠加:将指针加到K线上
  转折价:REF(C,2)*2-REF(C,5),SHIFT1,COLORCC0066,LINETHICK2;
  均线20日:MA(C,20),COLOR009900;
  说明:
  (1)REF函数是用来引用前几日的收盘价,所以REF(C,2)代表取用两日前收盘;
  (2)SHIFT专业术语称为"偏移",指针显示到几日后;
  (3)COLOR颜色采用FF/FF/FF之RGB各三种颜色混合成;
  (4)LINETHICK2将指针的线宽改成两倍;
  (5)外加一条20MA当作一般趋势方向的研判。
  第三章 基本原理篇
  其中还有点变化,这个指针可以领先到三天,换句话说,可以做到三天后。这个作用便在于用以研判三日后的行情!从这个公式应该可以想到,公式只用到收盘的两天前,那么昨天、今天的收盘价有何用?
  (续前)领先预测指针
  36Y战略K线公式之诞生
  紧接着我们想到明日的值,既然可求出,由于“今天的三日均线”3MA的基本公式,显然是今天的收盘、昨日收盘与前日收盘有关。明日的3MA则是和昨日收盘、今日收盘、明日收盘有关,以此类推则思考模式在这个公式里,其实可推导到"明日预估值"仅用到REF(C,2),则后日与REF(C,1)有关,大后日与C有关!
  我们先以这个模式试着做出跟本公式有关的三条指标(都做1日偏移即明日预估),其结果如下:
  均线20日:MA(C,20),COLOR009900;
  转折价明日:(REF(C,2)*2-REF(C,5)),SHIFT1,COLOR660066,LINETHICK8;
  转折价后日:(REF(C,1)*2-REF(C,4)),SHIFT1,COLOR0000FF,LINETHICK4;
  转折价大后日:(C*2-REF(C,3)),SHIFT1,COLOR660000,LINETHICK2;
  我们得到令人兴奋的结果,也就是指标事实上都是一样,三条领先指标只是都出现往后偏移一天的讯号。既然指标走势相同,这个结果指代表一种"新式指标"诞生过程所经过的严密思考流程与测试。既然测试的结果告诉我们"三条领先指标"等于一条指标,没必要让画面太过于花俏,所以仅要偏移三天,一切都解决,于是"3-6Y指标战略K线"于焉诞生,用飞狐软件的功能,将此指标直接偏移三日,做为未来三天的高低值对照之用。
  结果发生一件不可预知的结果:飞狐似乎仅可偏移两日,"十字标尺"往后移动时无法检视指标领先值,我的建议是飞狐能够将让标示尺后移,每次移动的位置相当于画面上每根K棒线的空间,如此便可解决此问题,相信以飞狐的强大功能不日可期待。
  将公式修改一下:
  均线20日:MA(C,20),COLOR009900;
  转折价:(C*2-REF(C,3)),SHIFT3,COLOR660000,LINETHICK2;
  用SHIFT右移指标线之后,十字光标移动时显示的指标线的值,是右移后的值,而移动超过LASTBAR后的指标值将没有显示。
  可以用以下折衷的办法。
  均线20日:MA(C,20),COLOR009900;
  转折价明日:(REF(C,2)*2-REF(C,5)),LINETHICK0;
  转折价后日:(REF(C,1)*2-REF(C,4)),LINETHICK0;
  转折价大后日:(C*2-REF(C,3)),LINETHICK0;
  PARTLINE(1,C*2-REF(C,3)),SHIFT3,COLORRED,LINETHICK2;
  右移后的指标线,移动十字光标超过LASTBAR后的指标值没有显示。可以把明日转折价、后日转折价、大后日转折价的指标线段用不同的颜色区别来弥补不足。
  关于3-6差离值一般指针表现法是用3-6YY(YY用以代表两条均线的意思),但是如果只参考值,对指数或个股差异性较相对大,所以另一公式将所有的差离值做规格化,所以就以该股或该指数之6MA为分母,将所有价格大小差异性大的缺点统一规格化。于是产生3-6YYR(RATE)称为差离率。我测试的结果两条指针的表现几乎完全相同,但是3-6YYR的转折值比较难算,所以我就偷懒,全用3-6YY计算。这个指针的基本原理,既然是3MA与6MA关系,自然不可能知道超过3MA的周期,也就是6MA均线的中心轴在六天的中心点,所以只能预测到三天。
第四章 操作策略
  4.1量能研判
  投资人在阅读报章杂志关于量能解释的信息时,有时会对一些股市名词感到迷惘,例如“有大量后必有高价”或“创新高价不一定要有新高量”、“价量背离,股价反转”、“量大非头”,甚至“价稳量缩”等似是而非的理念。当遇到这些困扰时理应先判别“多空”趋势,才不至于将“成交量”反客为主,反而忽略“多空趋势”的重要性。
  正常情况下,股价与成交量成正比。亦即中期进入空头(熊市)的股票因为股价乏人问津,人气涣散、买气意愿相当薄弱,量能萎缩乃属正常现象。所以成交量为股价上涨的前兆,没有成交量的股票也没有涨升空间。可以观察5日均量与20日均量的关系,长期人气退潮的股票在股价下跌波段的走势,其5均量往往是小于20均量。
  多头市场的特性是“价涨量增”,因为多头市场人气聚集,成交量不断放大,可以推升股价创新高价,所以量、价都出现一波比一波高,且持续不断创新高;又以“主升段”的走势时更为明显。所以在上升波中,创新大量后必有高价可期,若股价累积涨幅已经相当大,处于多头市场末期时,末升段往往创新大量后未必会出现新高价。因为股价趋势在末期一般都会出现涨势趋缓,攻坚力道转弱,获利调节的卖压相对增大,所以成交量有时反而率先萎缩回档,则有“量比价先做头”的现象。
  当多头市场结束,开始出现“起跌段”(或称初跌段)走势。一般空头市场大都以3-3-5或5-3-5波的ABC曲折波走势进行中期回档。一般投资人患于当股价于回档初期,出现“价稳量缩”走势时,即刻介入,其实仅为初期回档结束,此价稳量缩应为短期“防守量”。随后股价开始出现反弹,但追价意愿薄弱,反弹仅几天行情,随即反转下跌,跌破前波低点又创新低价;其后再度出现“量缩价稳”,如此重复循环,造成价量都呈现一波比一波低。故下跌中贸然逢低承接,必然高档套牢,往下“平摊”,往往越陷越深。
  4.2量能原则
  依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为基础。
  (1)均量指标不必过多,仅采用短期与长期量。
  (2)底部是否真正浮现,要以5均量是否大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NT幅度比指标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