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投行业务相比,博将有什么不同?

【博将文化】浓浓匠心文化的管培生培训?看完好想去博将资本做管培生
有这么一群人,
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有缘相识;
有这么一辈子,
从花季烂漫到花甲矍铄,没有妄过;
有这么一件事,
从始至终我们专注于金融服务,不忘初心。
人的一生总会担当多种不同的角色,每面临一个新的角色,都是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如何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职场身份,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这期管培生们来说,是迷茫的,但幸运的是他们成为了博将资本的管培生。
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日,“2016博将资本管培生培训”圆满落幕。在为期3天的培训里,博将资本带领这些管培生们领略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职场人士,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走上属于自己的职业化道路。
说到管培生,顾名思义,管理培训生,是指下放轮岗三五年,一朝“毕业”做领导,作为一种针对优才的快速晋升计划。而大多数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则是这样理解管理培训生的:
&大范围的轮岗——开阔眼界,结识高管,扩充人脉;
&丰富的培训——公司会倾注大量的培训资源,迅速提高自身价值;
&可预见的灿烂未来——经过两三年就能够获得管理岗位。
&近年来,它已经占领大部分校园招聘市场——不论外企、国企,还是民企,纷纷改变传统的定岗定位的招聘计划,代之以大一统的“管理培训生”招聘计划,大有“无管培,不招聘”的架势。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管培生”之企业对管培生的素质要求那些事儿~
其实就是许多外企强调的ambitions。强调事业心的原因在于,公司一般希望管理培训生能够通过锻炼而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是这个过程注定是一个辛苦并且充满挑战的过程,注定要牺牲掉许多。如果没有一颗事业心,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很容易在这个辛苦的过程中放弃,因此,一个远大的目标,一种不懈的追求,对于管理培训生来说尤为重要。
对领导力的理解有很多,但大体上都要求能够带领团队完成预定的目标。而这样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去的管理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因此,在招聘管理培训生的时候一般都会偏向于有过社团领导经验或其他类型领导经验的同学。
3、分析能力
领导者必然会面临许多复杂的情况,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中迅速找出线索,理出头绪,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培训生的招聘中,解难类的问题会经常出现。一般来说,除却敏捷的思路,熟悉商业环境、具有商业经验,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应聘者解决这类问题。此外,适当掌握一些商业分析框架对于解决这类问题也有很好的效果。
4、快速学习能力
在分析事物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的学习使用知识,对于管理培训生快速进入行业,快速接手工作尤为重要。
5、表达能力与说服能力
具体说来就是阐述自己观点,并达到交流效果的能力。比如如何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如何正确使用身体语言,如何设定谈话场景等等。
6、英语能力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管理者必须和世界各地的同事进行交流,一定的英语能力是必须的。
&其实,管培生这个职位也好,其他岗位的青年才俊也好,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如何保持久的热情则显得尤为重要。努力让自我能力得到稳定,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趣,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生涯规划是为了让你活得更快乐、更轻松,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生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返回移动版投行、咨询、四大、IT薪资水平是多少?有什么区别?_中国教育在线
400-600-8011
投行、咨询、四大、IT薪资水平是多少?有什么区别?
  投行、咨询、四大、IT薪资
  在金融界的高含金量证书cfa,包含的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就单说他的就业方向就分为很多个,其中四个比较受欢迎的为投行、咨询、四大、IT,有cfa考生在刚开始接触cfa时对它还不够了解,向高顿cfa老师提出了投行、咨询、四大、IT这四个方向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问题,高顿cfa老师整理了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
  CFA三级学长总结了一套CFA学习资料大礼包,在CFA考试前一套好的CFA学习资料,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高顿cfa老师整合了网络与之前的考生,周围的同学的回答,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见谅。
  1、下文★的数量为根据各公司薪酬情况、所在城市、工作内容与要求等作出的综合评定,★的数量越多,表示总体薪酬状况越好,满分为五颗星。
  2、本文资料全部来源于网络。
  【投资银行】 7家
  高盛★★★★★
  薪酬:高盛香港本硕 66w HKD/y ,bonus不同
  高盛高华 本科 30w/y(固定收益部trader)
  点评:看到上面的数字我已经不能再说什么了,壕作朋!
  巴莱克★★★★★
  薪酬:香港 40w/y
  点评:香港!40w!妈蛋,都是硕士,差距尼玛怎么这么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银瑞证券★★★★★
  薪酬:operation部门 15w/y
  投行部门 30w/y
  点评:虽然没有上面的高,但依然横扫我们it民工十条长安街了。
  南方基金★★★★
  薪酬:16w(应届毕业生第一年)21w(行业研究员)
  点评:单就毕业生薪酬而言,已经是金字塔顶端级别的存在了。
  汇丰银行★★★★
  薪酬:Global markets中国大陆地区外汇trader 8k/m
  BDP项目8k/m(起薪),1.2w/m(18个月后)
  点评:3周的探亲假、12天的带薪病假、不仅个人的医疗费用能全部报销,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也能报销50%。年终多发两到三个月的薪资。全年都有旅游计划,基本每个月都有机会出去旅游,这里说的是短期旅游,旅游费用公司会承担很大一部分。虽然薪酬不高,但是福利碉堡了。
  嘉实基金 ★★★
  薪酬:本科10w/y(不含分红)
  硕士11.2w/y基本工资+4.8w基本奖金
  点评:亮瞎狗眼,这薪水颠覆了我对投行基金的认识。
  华安基金 ★★★
  薪酬:硕士 12w(助理行业分析员8w基本工资+4w福利)
  点评:终于找到了和我们it民工待遇差不多的了,怒刷存在感。
  【咨询行业】 6家
  BCG★★★★★
  薪酬:18w/y 实习生2k/m
  点评:拿到BCG offer的大神如是说:每升一级薪酬翻倍,而且升一级的时间远远比在实业快。BCG是理想的工作场所,生活质量超级爽。
  Bain★★★★★
  薪酬:19w/y
  点评:先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国外战略咨询公司,咨询能力涵盖了包括战略、业绩改善、组织结构改进、并购和私募基金在内的所有领域。
  Monitor★★★★★
  薪酬:19w/y,20w/y(summer intern)
  点评:多样化的群体,不遵循单一的模式或标准,关注员工的成长,总的来说,摩立特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Mercer Oliver Wyman★★★★★
  薪酬:接近30w/y
  点评:因为目前在大陆业务较少,所以员工要频繁出国,但是对毕业生来绝对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可以顺便移个民吗?
  McKinsey★★★★★
  薪酬:16w/y基础工资+3kUSD签约奖
  点评:连续三年蝉联入职难面试的榜首,不忍直视,只能跪服。
  埃森哲★★★★
  薪酬:12~15w/y
  点评:相比前几个略低一些,但仍然是高富帅级别的存在!
  【会计行业】 四大
  普华永道★★★★
  薪酬:A2 7.5k/mB1 10.3k/mB2 13.9k/mB3 16.3k/m M1 2.7w/m
  点评:不要再看四大微薄的薪酬了,四大所能给予你的不是薪酬,而是最牛逼的培训和经验。
  德勤★★★★
  薪酬:A2 7.5k/mS1 1w/mS2 1.4w.m S3 16.5k/m AM NA 2.7w/mM1 NA 3w/m
  点评:德勤拥有好的GPA培训,你能广泛地接触行业,1-2年后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行业做,对个人的长足发展有好处。有CPA证书加0.5k/m
  毕马威★★★★
  薪酬:A1 7.4k/m S3 1.3w/m S2 1.4w/m S1 1.75w/m
  DM NA 2.8w/m M1 NA 3w/m
  点评:在KPMG你能学到更好的审计技术,这比其他2家好的地方,同时在着装和待人接物上面会更Professional。有CPA证书加1k/m。
  安永★★★★
  薪酬:A2 7.5k/m S1 10.5k/mS2 1.4w/mS3 15.5k/m
  AM NA 2.8w/mM1 NA 3w/m
  点评:工作时间最短,比较人性化,适合有男朋友的顾家的妹子。有CPA证书加1k/m。
  【IT行业】 13家
  谷歌★★★★★
  薪酬:年薪25w/y(研)
  点评:被百度逆袭丝毫不影响高富帅的本色。
  微软★★★★★
  薪酬:28w/y(研发)
  点评:这是真正的帝国。帝国万岁。
  网易游戏★★★★★
  薪资:25w/y(研发)
  点评:不要身体的话,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每个月20天宾馆住宿直接爽翻。
  阿里巴巴★★★★★
  薪酬:本硕1.3w/m&13
  其中A-Star计划的10人,年薪60w+
  点评:阿里的待遇已经是国内特别好的,另外ihome计划(大陆员工置业帮助)和综合性消费贷款也非常给力。欢度双十一吧骚年。
  百度★★★★
  薪酬:测试12k/m&14 ;运维11k/m&14 ;研发13k/m&14.6
  点评:作为将谷歌赶出中国的霸主,李彦宏大大是不会吝啬给你加薪的。
  搜狐★★★★
  薪酬:10k/m&14(总计约14w)
  点评:搜狐的薪资水平在IT行业内还是比较不错的,公司氛围也很好。当然前提是你得喜欢张朝阳和他的搜狐文化。
  腾讯★★★★
  薪酬:14w/y~17w/y
  点评:北京的部门都是0-4个月年终奖,平均3个月,深圳的游戏部门和微信部门就不提了,必然是土豪,今年不同的项目组能发多少我们拭目以待,老马加油!
  美团★★★★
  薪资:13k/m&13(+福利总计17w左右)
  点评:美团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工作餐都是团购的么?
  人人网 ★★★★
  薪酬:11k/m&13(+福利约15w)
  点评:在微信微博等各路sns豪强兴起的今天,人人略显落寞,但人人仍然在高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新浪★★★
  薪酬:8k/m&13(总计约12w)
  点评:新浪的薪酬水平在业内也只能说比较普通,微博部门能达到10k/m。
  迅雷★★★
  薪酬:本科7k/m&13
  硕士1w/m&13
  点评:相比与大多数电商,迅雷的薪资待遇和他的地位有些名不副实,但试用期住宿免费、公司内部设星巴克等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虽然我不喝咖啡。
  风行网络★★★
  薪酬:9k/m&15(北京)
  点评:做风行播放器的那个,不知道你用过没,反正我没用过,不过每年多发三个月工资真不能赞的更多!
  握奇数据★★
  薪酬:本科 4.5k/m
  点评:握奇提供半年宿舍,每月80交通补助,报销200元以内手机费的80%,可以解决90%的新员工的北京户口,可是这个工资水平,握奇,你的节操呢?
  看了这四大方面30家公司的薪酬,cfa考生有没有考虑自己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呢?不是说所有人的薪资都可以这么高,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这40家公司任何一个公司的员工,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充实自己,让自己达到这些公司的要求。
  2019年6月cfa考试报名时间快开始了,如果你想在金融圈让自己成长,改变,就要抓住这次cfa报考机会,越早报名越优惠,并且可以早一天进行备考。
  2019年CFA报名时间安排(已确定):
  2019年6月考试报名从2018年8月中旬开始
  2019年6月第一阶段报名时间截止时间日,考试费650$
  2019年6月第二阶段报名时间截止时间日,考试费950$
  2019年6月第三阶段报名时间截止时间日,考试费1380$
  文章来源:高顿,更多CFA资讯【请关注微信号:gaoduncfa】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未加入此版权信息,盗版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CPA注册会计师博将资本罗阗: 博将的初心,是投资更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博将资本罗阗: 博将的初心,是投资更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新闻财经百家号4月12日,博将资本CEO罗阗参加了由投中信息主办、投中网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并在“投资布局的重构与整合”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资本市场的新变化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参加此次圆桌论坛讨论的嘉宾有:新龙脉资本管理合伙人王雨荍、星河·领创天下创始人/CEO阎镜予、安芙兰资本董事长周伟丽、汉富资本合伙人黄立海,川创投总经理关飞、国信弘胜副总裁黄晖、海银财富副总裁/首席投资策略官惠晓川、长富汇银总裁魏伟等。博将资本不追逐风口,专注寻求有潜力成为Top1和Only1的项目过去20多年,中国PE/VC投资市场发生了多次热点的轮换。早些年,投资机构的重心在pre-IPO阶段,而随着A股市场IPO的暂停,资金又流向了科技初创公司做VC投资。近两年IPO的加速,PE项目又开始多了起来。罗阗指出,当一个资本不断地去追逐风口的时候,整个团队会比较疲倦。博将作为一家12年专注于股权投资的机构,没有特别地去分布所投的产业比例,也没有特别地分布所投项目的阶段。“360行,行行出状元。我碰到很多的投资人、投行、创业者问我,博将资本聚焦在哪里?我很难去回答,因为博将专注于寻求有潜力成为Top1和Only1的项目。Only 1抗市场的风险会比较高,Top1所有的聚光灯、荣耀、收益都会排在第一”罗阗说。投资热点的转换,显示出资本的逐利性。很多投资机构在投资项目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什么时候退出。罗阗认为,当前除了IPO、并购、回购等退出方式外,一级市场现在也有了不错的流动性:天使轮的投资可能会在A轮、B轮有机会退出,这种中间阶段性的退出,在为投资机构获得回报的同时,对创业企业也可能会有一些更好的帮助。“往往初创型企业在第一次拿到投资的时候没有议价权也没有选择权,这部分得到的财务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在企业后发展阶段,企业对于资源的整合、重构会需求更多,这个时候引入拥有更多资源的投资机构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创业一手是现实主义,一手是理想主义在谈到创业企业如何在资本寒冬下活下来时,罗阗指出,创业要一手是现实主义,一手是理想主义,这样会更容易在资本寒冬的时候活下来,也更容易在资本热潮的时候爆发。然而,很多时候创业者往往只顾了一头,忽略了另一头:一种是只顾当下的生意,忽视了公司未来的规划,这样公司发展的后劲可能不足;另一种是创业者对未来的规划很宏大,业务线拓展的很快,可能又面临着团队在3到5年里面活不下去的风险。罗阗认为,创业企业在资本热潮的时候要拿到足够多的钱,最好是未来两到三年的钱。这样才会在资本寒冬中存活下来,企业也会在未来比别人走的更长。罗阗接着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创业者向博将融资,要拿2000万元,问他用多久,他说6个月,6个月以后再融资。然而现实情况是,往往6个月以后钱用完了,但是下个月融资什么得不到。“大家很多时候惋惜创业企业失败,给他挂点“氧气”可能就过去了,但是这个假设不成立。资本机构在投资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行业是短、中、长的结合。因此,创业企业布局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未雨绸缪、如履薄冰,拿到足够的钱让自己活下去,这样的企业会得到资本的青睐。“博将的初心,是投资更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盘点博将近几年所投的项目,你会发现很多项目无不体现着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情怀:尖叫科技是一家专门为下肢不便的老人和伤残人士提供开放式机械外骨骼的平台;优美环境是一家研发新一代创新型的小型海水淡化设备的创新企业,这种设备为远洋渔船和住在海岛上的人们提供了清洁的可引用的淡水;达闼科技的智能导盲机器人利用机器智慧和人类智慧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帮助盲人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道路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社交无障碍……据罗阗介绍,这样的项目博将还有很多。近期博将刚过了一个投决会,项目名字叫透水沥青。“这个项目是响应中央提出的海绵城市号召,前几年大家应该有印象,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曾经发现了内涝。特别是在北京的涵洞下面有一个3岁孩子的爸爸被淹死了。如果当初涵洞下面的地是用透水沥青的话,我相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罗阗说,博将在投资这类项目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情怀,假如说博将的投资可以避免或者挽救几条生命的话,或者在高速公路上挽回很多不必要的车祸,那么做这件事情就是值得的。罗阗相信,博将的LP在看到这些项目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专业改变世界。 圆桌论坛的最后,罗阗总结道,作为一家12年专注一级市场的国际化投行,博将资本始终秉持“初心、匠心、责任”的理念,帮助众多国内及海外的创业者、财富家族、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实现梦想,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新闻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耐心是致胜的关键,信心是成功的保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正文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
作者/编辑:佚名 https://www.unjs.com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一)
  高盛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在七所开办了宣讲会,大约于十月中旬的一个周三来的南大,因为我对自己被这样的金融公司录取没抱很大信心,再加上喜欢陆MM 的并行计算课,没舍得跷,所以当五点钟赶到逸夫大楼的厅的时候,宣讲会已经结束了,剩下一些同学在围着人员就公司情况和录取过程等一些事情询问,。大概是因为商院的同学比较多的缘故吧,大家好像都对FICC(fixed income,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这个部门比较感兴趣,都在围着来自这个部门的MM询问(刚巧该MM会说中文)。我插空递上了自己的简历,那个MM扫视了一下,好像有点兴趣,说既然你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不如尝试申请一下我们的technology division,并指向不远处,说那是我们technology division的工作人员。我扭头一看,是个老外,旁边只围着两三个人,就向MM道谢,拿起自己的简历,向那个老外走过去。老外名Joe,非常 nice,听说我因为来晚了,没能赶上宣讲会,就又给我对该部门的职能,主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些介绍,我当时颇有些受宠若惊,(后来拿到Joe的名片的时候,发现他是Tokyo的Technology Division的vice president就更加吃惊了,这么高level的人都来了,说明高盛对招聘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由于我只带了份中文简历,就只好把自己简历上面的内容一项一项解释给Joe听,参加过些什么项目,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活动经历,获得过些什么奖项等等。 Joe说我英语满流利的,是不是在国外过,我说没有,我只是刚巧在香港做过交换生,那边是英文教学的。Joe还问了我是否知道这个职位是在东京,他说在中科大做宣讲的时候,好像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职位是在东京等等,我就表示自己愿意赴遥远的东京工作。后来wenxin MM过来了,同样是来自Technology Division的工作人员,不过是个上海的MM,大家就中英文夹杂的交流。wenxin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并且谈了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在高盛工作的感想,使我对这份工作更加感兴趣了。临走的时候,Joe说非常感谢你对我们公司的关注,就你简历上面所反映的情况,我觉得你还是很qualify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得到我们的第一个电话interview的。
  online application:
  听了宣讲会之后,我对高盛更加感兴趣了,也对申请有了一点信心,回家就填写了高盛的online application, 顺便把它的网页认真浏览了一下,该打印的内容打印了出来,便于后面多熟悉熟悉。在线填写并不复杂,和其它外企的网申差不多,好像多了一个语言选项吧,我填了流利的普通话、广东话、英语,和初级日语(日语小时候学了点忘的差不多了,临面试了,roommate sasa给我补了一个晚上)。申请了两个部门:FICC 和 Technolgy。 马上收到了系统的recruitment confirmation, 等后面的回音了。
  第一轮电话面试:
  11月9号收到的email,通知三天内会有电话面试,因为申请了两个部门,就收到了两个电话,问的问题差不多,主要有:Why investment bank? Why Goldman Sachs? Why Tokyo?
  因为是小本,我社会经历实在有限,就只好从自己成长的城市是国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且现在也在向现代化高科技城市发展,爸爸早年是计算机从业人员,妈妈的工作类型以及给我打下的金融类知识的基础,自己因为对商学知识感兴趣,高二就拿了剑桥商务英语二级证书等等方面来回答。后来还问了几个关于高盛的问题,表示自己对公司的关注。一轮面试下来,总体感觉不太好,第一是因为接电话之前,我正在看《反恐24》,为而着迷呢,突然接到这么个严肃的电话,状态不太容易倒过来;第二是因为这个是我的第一个job interview, 难免紧张,口齿不太清楚,自己越发着急。只盼望面试中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对公司的关注和了解能够挽回一些损失。从后面的经验来看,好像第一轮电话面试主要是对英语表达能力的筛选吧。
  第二轮in person面试:
  11月19日收到两封 email,分别来自FICC 和Technology部门,邀请赴23号在复旦的面对面的interview。1点到3点是FICC的,与4个 GSprofessionals的interview。4点到5点半是Technology的,与3个GS professionals的interview。没抱很大希望,就轻装上阵,没什么心理压力,全当丰富人生阅历去了。还是作了一些准备,比如对于投资银行的理解,对自己简历的解释和叙述,背了一些基本的金融词汇。23号早上就穿了件非常保守的suit奔向上海。一切都挺顺利,到下午1点整,我上了Lidashan Building 3楼,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沙发上面等待,复旦、交大、中科、浙大的都有,我来之前另外一个南大的MM刚走。与四位interviewer的面试进行的非常紧凑,除了一位面试官主要是聊聊天外(这个环节我觉得考察的是英语口语是否流利和你对美国的了解程度),其它三位面试官都或多或少的考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大概考了以下一些题目(记得不太清楚了,见谅):7的三次方,29*79(这两道要求快速心算),两道概率题,两三道数学竞赛题目(代数类),一道编程题(String输入输出),一道微积分(我都忘光光了),好像两道还有数学类的游戏,问了什么是future(刚巧我们邓论课上老师讲解过期货的概念,我就把自己有限的那点知识详细阐释了一下),还有简单的日语回话(这个我也表现不佳)。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因为不少题目都没有很快给出正确结果,所以对自己表现不太满意。没想到后来还是进入下一轮面试了。大约是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缘故吧。
  和四位面试官谈话结束后,我就在休息区等待下面一轮和Technology部门的面试。等待的过程中就和其他学校的同学稍微聊聊天。觉得在上海的同学,普遍都比较敢申请知名外企,麦肯锡、贝恩什么的,四大就更不用说了。我不知道这些同学到底有多牛,但他们言谈之间透露出来的那种自信、敢于尝试的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南大的同学学习。为了听宣讲会、面试多次在沪宁之间穿梭或许真的会大幅度提高我们的应聘成本,但是收益率也是很高的,我希望能借此机会鼓励南大的师弟师妹们在应聘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多作尝试,这种类型的投资还是比较值得的。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Technology部门的面试就开始了,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就镇定了一些,比较从容的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问题涉及到的都是自己所参与过的项目相关的技术知识,最难的一个就是面试官要求我设计一个学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看需要包括些什么table,有什么特别的relation,这道题一同花了二十多分钟,因为数据库这门课我刚好是在港大修的,所以相关概念用英语表达还算容易,幸运呀~因为偶的态度比较诚恳,面试官好像还挺满意我的回答的。其它的问题就记不太清了,总之我就是尽力自己的性格、所学知识、专业经验都能够让自己胜任这份工作等等。
  和面试官共进晚餐:
  在上海参加完面试,逛逛就准备回南京了,忽然收到高盛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在和Technology部门的面试中我的表现还不错,希望我与另外几位同学能与三位面试官共进晚餐,增进互相的了解。今天在上海参加科技部面试的同学大概有二三十个(当天在北京也有面试),被邀来晚餐的有六个,三个复旦的同学,两个交大的,还有就是我。一个,两个女生,都是工程背景,其中只有两个是计算机专业。几个同学的精神面貌都不错,英语也很流利,餐桌礼仪也满到位。大家都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表现自己,并且向面试官询问有关公司和职位的具体情况。(菜很美味可口,我看着大家积极表现,也不好意思只顾着吃了。)和面试官的交谈让我们更多感性的了解到在东京的生活情况,作为外国人如何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同事又能提供哪些帮助和支持。一位面试官曾经在世界各地多家著名的IT企业工作过,他的比较和最后对高盛的选择让我们更加信服公司能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比较好的机遇。
  第三轮电话面试:
  在上海的表现好像比自己感觉中要好一些,FICC和Technology部门都让我进入了第三轮电话面试。就是两个部门分别有三四个中层主管轮流打电话到我住处,进行半个多小时的谈话(每次这么一个下午的谈下来,人都晕掉了)。话题主要就围绕我简历上所介绍的经历,专业的和课外的。我因为面试,那段时间就对自己大学几年的校园生活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梳理,所以在面试中被询问到自己写过的程序,做过的project的时候都能够比较流利的回答。课外的一些经历都被询问到了,像百年校庆当志愿者、参加辩论赛、参加系里的学术节、主持节目、参加运动会等等看起来和专业技能没什么关系的经历都被询问到了。
  我想可能是要确定你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且想通过了解你的性格来寻找适合你的岗位。Technology部门更强调寻找你的兴趣方向所在,我说自己比较喜欢 Java语言和数据库类知识。FICC更强调发现的性格特征,是在外面主要和客户打交道呢,还是喜欢作数据的分析工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FICC部门比较强调你对金融的关注,我当时就被问到了中国近期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和中国的股市走势,回答的不太好。这一轮里,面试官也给出了更多的各种职位的工作方式、内容和特色的描述,回答我的问题时也非常有耐心,挺感动的。
  第四轮电话面试:
  第三轮interview完一个星期内,wenxin就给我来了电话,说前面几轮面试官对我的评价还是比较positive的,希望我如果近期有什么签约的话,请搁置一下,本周内将给予我最后一次电话面试。近期就会出结果,这样大家就可以尽快给对方一个commitment。我感觉这样的做法还是满人性化的。
  最后一轮电话面试就是东京Technology部门的两位高级主管打过来的,先后各半个多小时,《》()。问题的类型和第三伦里面的差不多,对不同职位的工作给出了更详细的介绍,还举例说明了在投资银行里面技术部门可能遇到的project的类型。我照例又提了一大堆问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回答。
  电话通知录取:
  过了一个星期,就收到了Joe和wenxin打过来的电话(就是来南大作宣讲的那两位科技部的工作人员),通知我被录取了。非常开心,Joe说还记得我在商院报告厅向他介绍我中文简历上内容的情景,偶本想问问别的还有哪几个同学被录取了,还是没好意思问。(面试网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二)
  第一轮面试是电话面,本来GS要派人到学校里面试的,可那几天暴风雪,就改电话面了。
  很简单的问题,让自我介绍一下,说说个人经历和所在的学校,再说说以前的实习经历就差不多完了。面试官很好,一上来就给我介绍了他的学历背景和在GS的career path。他大学时期就在GS做了两个实习,第一个是trading,第二个是IB,目前是VP,刚promoted的,在工业组。一听是工业组,我就很开心(后来发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想着他就会明白我每天干的那些事情。还好,这人也不想为难我,没有深究什么,听我大概说了点就问我有问题吗,就结束了。在此我还是想记录下自己关于&Why do you want to join Goldman Sachs?&的答案,因为很嚣张,哈哈哈(大家不是都说面高盛要霸气嘛)。
  I said &The short version of my answer would be &because Goldman is the best of the best.& (停顿)I spent the past 20 years of my life trying to be the best in almost everything I do, and now I&ve decided to go into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so I thought Goldman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for me. Also, I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learning from great people. I am sure I will be able learn a lot from the top people who work for GS.& 然后又说KEY的工作很闲散,相比于高盛,但我想要多一点工作,我说我知道long hours很吓人,但不怕,只要能学东西就好。
  这答案丢出去那面试官就笑了,说good, very good。其实想想,我也是胆子太大了,用这种答案。但后来我发现,这次一面顺利通过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嚣张劲,我当时什么都不怕,因为其实不是很想去。心里已经很怕IB了.我比谁(一般的申请者)都清楚进去以后是什么样,每天过什么样的生活,只不过是碍于GS无比宏伟的名声,觉得错过这机会不好。面试电话响的前一分钟都在看《武林外传》,想着面不到算了,暑假就在加州过闲散的小日子。
  他可能sense到了我回答里的隐藏含义,知道I know what I&m getting myself into。加上我良好的演技,可能真以为我对IB很有热情。(我还是对当演员比较有热情,吼吼)
  三天后,电话响,面试官打来的,说我过了,让选取芝加哥还是纽约,我一想到芝加哥的黑人,毅然决然地说&纽约!&。问了学校里的老师,都让我好好置办一下行头,照办。
  晚上HR来电,问有没有感兴趣的组,我说M&A和工业组。然后发来几个文件,指导如何用GS的账户订机票和申请信-用-卡(Credit Card)。
  16日: SUPERDAY!
  4点半起床,头一晚兴奋的就没怎么睡。我以为我会紧张,结果没有,反而很期待,不是期待被面试,而是期待去探查他们的办公环境,去听他们会问什么问题,去看那些都是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5点20离开学校,搭TAXI到机场,9点到LGA机场,10点20到GS楼下。这次的地点是1 Liberty Plaza,就在被炸了的WTC楼遗址的旁边,楼很老,没想象中美好。换了高跟鞋,11点差5分进入大楼,找前台拿了临时通行证,上7楼。
  电梯一开门我就很失望,很低的天花板,面积很小,很旧,什么都没有,左转就直接是接待面试人员的desk。按指示签到,一看那表上的名字和学校我就自卑了,之前的7个名字全是牛校的:Amherst(阿姆赫斯特), Williams(威廉姆斯), Princeton(普林斯顿), Columbia(哥伦比亚),最差的也是NYU(纽约大学),我那叫一个无地自容啊,签上自己的,故意写得很潦草。其实我是明白的,要不是这次学校死命找alumni推荐,GS是不会来我们学校的,我也不可能会有这个机会,感觉自己像混进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很自如(我也不知道怎么会那么自如,估计就是不在乎吧)地问了洗手间的direction,悠然地去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到等待的房间。左边坐了个亚裔男生,一看气质就知道是大陆的(不是贬义,我的意思是没有美国人那种白痴的自信感),很忐忑的样子;右边是两个白人男生,看上去也很稚嫩,也很紧张的样子。看得出他们很想很想要这个实习机会,可能也是因为仍旧对IB很热爱把。唉,一对比,姐是老了,心态老了。淡定懒散地坐着,出来一个刚面完的亚裔女生,听她说英文以后知道是大陆背景,穿着很得体,谈吐自如,那样的气质很少见。有人问她怎么样,她微笑着说it went well,穿好外衣以后她对大家说enjoy。发现大家的行头虽然花了的心思,可都不是很注意细节,有人是背书包来的,有人外面穿羽绒服;顿时意识到自己破费了,还以为来高盛的面试的人个个都会打扮到极致,早知道不花那些钱了。
  几分钟后HR的漂亮姐姐出来发表格和面试安排,开始入场。
  第一轮:工业组的MD和Financial Institute(FIG)的MD
  之前听说很多关于Financial Institute组的很好的评论,加上自己在工业组干过,于是以为这轮会很顺利,谁知道~~~
  普通的开头:两个人自我介绍,然后让我讲自己的基本经历。我当然是从中国开始讲起,讲来美国上大学,然后讲到KEY。这是我悲剧的开始,FIG的MD抓着我简历上KEY 一个M&A分析案子不放,其实当时没学多少,懵懵懂懂的,可觉得写在简历上好看就写了,结果,一问就说不出来,只好瞎编乱造的。最后放弃,说其实我不是很明白的,然后转而说,我对自己做的capital structure的database很熟,开始讲那个。现在已经把简历上那条删了,真的,一定只能写自己能说得清清楚楚的。
  工业组的MD很过分,我在回答的时候他就开始玩手里的黑莓,偶尔抬头看我一眼,还是用很鄙视的眼神。
  收场,问几个基本问题:你们两个对自己在GS的几年怎么看?描述一下你们所在的组?愿意教新人吗?(问的时候当然很客气的)不出所料,工业组的MD很拽的说,偶尔教,没那个时间;FIG的MD说&我不一样,我觉得教新人其实是帮自己,不然以后反而要自己料理更多,我每天有几个小时都花在教新人上&,我说very glad to know。然后双方道别,我出场。
  后来想,其实不应该选工业组的,他越发会发现我在KEY实习的弱点。
  第二轮:Real Estate的Associate 和 Healthcare的MD
  一样,上来还是两个人自我介绍,这MD在GS干了23年,对亚洲很了解。轮到我介绍,再次从中国说起,MD问家在中国哪里,我说南边,和缅甸接壤的省,他说,哦,那里啊。
  两个人都很温和,一直微笑,不管我说到哪里,他们都微微点头,好像很喜欢听我讲的东西。后来讲到新东方,才发现新东方的经历比KEY的好卖多了,早知道第一轮就讲新东方好了。说到老师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帮助(你以为课上那些老师相互调侃的笑话是随便讲的吗,那你就被骗了),Big Bonus,说到和学生的互动和对课堂的掌控,这些似乎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东西可能是在GS也会遇到的,同事之间竞争和相互扶持的共存。
  这一轮非常顺利,没有任何为难我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很普通,我就讲最真实的答案。这两个人似乎不管我讲什么都很爱听。握手告别,心情好了一点。当然,我也知道,面试时候给你最好脸色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打算录用你的人。
  第三轮:Public Sector & Infrastructure的两个associate
  面试官两个人都很年轻,刚进IB那劲都还没过去,似乎还想在我身上赚取一点快被疯狂工作磨灭了的自信心。上来他们就说,这是你的第三轮了,所以有技术问题。之前把VAULT都看完了,觉得还是有底的,谁知到,又出问题。也是一样的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左边那个问&how do you value a company&那么土的问题还真问(我就调侃一下,要不问这个也真没别的可问的),我就说DCF啊,还有几种comparables。然后他们两个人就开始疯狂问很测试对数字感知的问题,比如说DCF里改动哪个数字对结果影响最大,我一开始说错了,在他的引导下又说对了。后来又问terminal value 被discount到最后的valuation里大概占百分之几,我真不知道,猜了一个,错了,他也没告诉我正确答案。然后问我用equity 和用debt的一些比较,不是课本里那些理论,什么时候用什么,是一些跟实际变化相关的。我没有经历过具体的案子,所以真的没什么想法。那associate一路连拉带扯地总算带着我说出了正确答案,我那叫一个尴尬,劳烦人家累成那个样子。
  忘记最后是什么问题又牵连到新东方,again,他们很感兴趣。
  第三轮结束以后出来就拿东西走人了。整个过程一点都没有紧张,我好像真的麻木了,出来的时候感觉不是很乐观,因为知道自己没表现好。那些差错都是自己的原因,他们六个人里面谁都没有故意为难我。
  下午5点从JFK起飞,九点回到学校,终于结束了这辈子就折腾的一天,my first business trip.
  看着那些面试官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普通人。就算他是高盛的MD,他也只是普通人。他的光环仅限于某个范围,出了这个范围以后,他也是和我一样的人。他可能有个让他很担忧的儿子,他老婆可能经常给他脸子看,下班以后他可能也会觉得孤单,他可能也会觉得GS只不过是个工作的地方。也许就是这种平等感,和此刻对IB的&不崇拜&让我顺利讲完了自己的答案,回头想的时候,倒也没有后悔&应该说那个而不是那个&之类的。
  现在想想,其实这几个interviewer也都是很随意的人,明显没有接受过关于面试的具体训练,都是&本色出演&。于是,他们在面我的时候我也就面了他们。我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各自组里混得怎么样,对在纽约的生活是否满意。下来,我的想法还是,不要我就算了,真的算了,要真录用我的话,我就悲剧了。已经悲剧过一次,这次要再把自己搞进去,应该就是自残了。
  之前就听说了很多关于高盛面试的事情,都是第一手信息。大家都说,没有想象的可怕,人都很nice。大家也都说,他们不是看你会不会,其实还是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抱什么希望,也许他们也发现了我不适合做IB。就算我的答案很好玩,就算我每题都答对,就算他们听得很开心,也不见得就会录用我。
  只希望这篇对将来申请高盛的同学有帮助,其实就是这个简单的样子,所以,HAVE FUN!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2    〖预览〗
  据外电报道,自去年5月创出52周新低之后,苹果股价已累计反弹的47%,且当前股价已处于近两年来的最高点,距历史最高价仅一步之遥。不过一位知名科技产业分析师认为,苹果股价的本轮升幅远未结束。
  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师格雷格&约翰逊(Craig Johnson)周二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股价来看,苹果股价仍有20%以上的上涨空间。鉴于此,我们当前非常看好苹果股票。&
  约翰森指出,苹果股价此前一直在90美元至130美元的区间内运行。在突破130美元的上行压力位之后,苹果向上的空间范围,等同于此前股价波动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苹果股价最高将有望达到每股160美元。&从短期来看,苹果股价有望先加速突破,然后再次回撤至此前的阻力位附近(130美元)并迅速得到支撑。&
  苹果股价的这一运行趋势,将让该公司股价轻松打破于2015年4月底创出的134.54美元的历史最高价。这也将让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达到约8500亿美元。
  还有一些市场分析师要比约翰逊更乐观。Crossing Wall Street博主艾迪&埃尔芬拜因(Eddy Elfenbein)周二就表示,&值得关注的神奇数字……【】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3    〖预览〗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将有望在今年年中之前完成加入亚投行的申请工作,港府正争取将亚投行的财资管理中心落户香港。
  香港《星岛日报》6日称,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亚投行是重要的国际平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参与亚投行可以发挥影响力。香港在收到亚投行邀请之后,正在进行申请工作,期望今年年中之前可以完成相关程序。
  陈家强称,争取亚投行的财资管理中心落户香港将面对不少挑战,但香港有金融服务和理财的优势,他对此抱有信心。
  香港《商报》称,新一年国际政经前景仍不乐观,内地经济发展一直为香港带来巨大机遇和发展空间,如今又提供一个开放、稳定的环境,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机遇,香港有必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投入&一带一路&、亚投行、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建设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确保经济持续繁荣极为重要。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4    〖预览〗
  爱尔兰、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25国预计今年加入亚投行。随着亚投行成员国的增多,中国在一些关键决策中的投票权将削弱。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24日下午FT讯 今年将有约25个非洲、欧洲和南美国家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亚投行),这增强了中国推动全球议程的决心,而此时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病提出异议。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周一表示,成员国增加将有利于扩大这个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多边组织的贷款,亚投行于去年创建,共有57个创始成员国,但遭到美国的反对。
  &中国建立了亚投行,现在是我们贡献的时候了,&金立群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需要做一些事情,帮助她被承认为一个负责任的领袖。&
  据悉,在今年预计加入亚投行的25个国家中,将包括爱尔兰、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和苏丹,有几个国家可能会在今年6月亚投行年会时加入。
  亚投行一直向美国敞开大门,在2015年英国宣布加入时,美国曾批评英国&不断迁就&中国。然而,去年11月,中国《人民日报》援引金立群的话说,美国的立场可能在软化,特朗普团队的官员不赞成当时美国政府拒绝加入的做法。……【】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5    〖预览〗
  据英国广播公司1月6日消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的长子尤安&布莱尔称(Euan Blair)放弃在投行工作,自己创建一家公司,将学生与提供实习岗位的公司配对。
  英国政府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考虑实习,作为上大学的另一个选择,并计划资助雇主公司,使其增加更多实习岗位。尤安?布莱尔今年32岁,立志将促进更多年轻人进入企业实习。他创建的公司旨在帮助年轻人进入法律、会计、IT等行业实习。
  尤安&布莱尔称,这将是一场长时间的战斗。关于见习制的观念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聪明的年轻人常常面临着选择的困境:究竟是进入牛津剑桥或罗素大学集团进行深造?还是进入英国名企实习?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所属栏目:〖〗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相关:
  〖〗链接地址:
  资料共享平台提供的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https://www.unjs.com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高盛投行面试经验分享相关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