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企业的规模过大会增加原料大会的供销距离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523所
24小时更新:3614
总量:6957544

2016高考地理一轮精讲课件:第9章 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人教版)
2016高考地理一轮精讲课件:第9章 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人教版)
时间: 13:44:09
下载量:5031次
大小:2.55M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592/593/594/595/596/59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正确教育-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指什么企业?怎样理解核心企业?_百度知道
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指什么企业?怎样理解核心企业?
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指什么企业?怎样理解核心企业?请各位帮帮忙吧。谢谢...
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指什么企业?怎样理解核心企业?请各位帮帮忙吧。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墨影之瞳知道合伙人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团队
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529
获赞数:2167
核心企业是指什么企业?核心企业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销售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怎样理解核心企业?在事实过程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承受来自管理、组织和产品的风险,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绩效评价,才能实现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只有知道某一战略的成本合适时效果,才能使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绩效评价机制作为保持战略层和执行层迈向共同目标的黏合剂,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拓展资料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解决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如下四方面的问题:(1) 评价企业原有供应链,发发现原有供应链的决先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 评价新构造的供应链,监督和控制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作用;(3) 作为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评价指标,建立基于时间、成本合计笑的供应链优化体系;(4) 寻找供应链约束和建立有效极力机制的参照系,同时也是建立标杆活动、标杆节点企业和标杆供应链体力基准。
toocoolboy1980知道合伙人
toocoolboy1980
获赞数:35
个人认为:一整条供应链中所谓的属核心企业,是一个供应链中最为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是供应链中的最初环节,也可是中间环节,还可是最终环节。而决定这一切的是供应链中掌握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环节的部门,例如工业加工制造企业,从产供销的一整套配套环节,包括供应链都是按照供需求,有计划的进行原材料供应 成品加工 交付验收等过程环节,其中,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垄断型企业就是整个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关键在技术,而在技术更高一层的是管理,例如精益管理的鼻祖丰田汽车,它就是以自身的生产为核心,提供定单,围绕这个企业,形成了一二三个批次的供应链条,成百上千个中小企业为之服务。目前,西飞 美的 BYD等企业都已形成了类似的产业链和利益共享体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kdlei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152
获赞数:374
对供应链上游,下游有支配地位的企业
邮局银行知道合伙人
擅长:暂未定制
你是JUST的吧。。。。。。。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德州市供销社
市社信息 - 德州市供销社
热门关键字:
搜索&&智能模糊搜索&
&>>最新文章TOP10
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下)
作者: 刘春梅
&&&& 健全组织体系 创新经营模式努力实现基层工作新跨越山东省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济宁市供销合作社现辖12个县级社,拥有独立核算企业209个(其中市直企业12个、县直企业87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44个,城乡各类经营服务网点5830个,共有干部职工3.2万余人,资产总额35亿元。近年来,济宁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总体要求,全面推进&1333&供销合作社振兴工程,即:&创建供销合作社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个新模式;构建日用品、农资、再生资源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的三个新网络;搭建农村新型社区、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三个新平台;健全联合社为核心、基层社为基础、社有企业为龙头的为农服务&三位一体&新组织&,不断推进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服务&三农&、自我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全市供销合作社行业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逐年稳步增长,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开展土地托管,探索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的新模式面对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村社区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新形势,济宁市供销合作社自2010年起,以汶上县为试点,探索开展了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通过开展土地托管,有效解决了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带来的&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土地撂荒又不甘心&的现实矛盾,化解了合村并居农民入住新型社区后&离地远、种地难&的实际困难,对新形式下&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个当前&三农&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做出有益尝试和解答。目前,全市依托各级供销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推动、党建带社建联动、股份合作互动、村民主导自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并在全市形成了四大服务格局,即为外出务工农户提供大田作物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为涉农企业和包地大户提供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服务,为新型社区农户提供土地托管、商品供应等综合服务,为村庄农户提供规模化土地集中托管服务。全市系统现已组建土地托管服务组织120余个,年服务农户10万余户,托管服务面积近40万亩,秋种期间将达到50万亩,年为农民增收7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200余万元,供销合作社企业增收2700万元,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供销合作社多方共赢。近期,在总结汶上、曲阜、梁山等县(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济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土地托管服务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土地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更广泛的聚集资源和力量,更大力度地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全面展开。二、改革经营方式,构建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的新网络济宁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升级、改造、延伸日用品、农资和再生资源等传统网络,改革创新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生活生产需求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网络。全市系统从加盟上海联华、引进新型流通业态,到利用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对供销社经营网络的改造,再到全面推进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在11家县域龙头企业的带动和5个大型配送中心的支撑下,已建设乡镇、社区直营超市196个,村级加盟超市1916个,供销合作社超市覆盖全市90%的乡镇驻地、新型农村社区和70%的中心村庄,基本构筑起以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以城区大型超市为龙头、以乡镇直营店为骨干、以村级加盟店(便民店)为基础,连接城乡、覆盖乡村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巩固供销社在农资市场的主渠道地位,近年来,全市系统在巩固农资连锁经营、完善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市社所属圣和农资公司带动,组织实施了以联合采购、直供直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跟踪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创新。目前,全市拥有农资配送中心10个,乡镇农资直供(连锁)服务站128个,村级直供(连锁)服务点1320个。2012年,全市农资企业创建各类合作社20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0余个,服务面积20余万亩,玉米、小麦种肥同播13.5万亩,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3万余人次,全系统销售化肥86万吨,保持稳定在社会供应量的70%以上。为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市社在抓好骨干企业扩张的同时,着力抓好了大部分县(市、区)再生资源公司重建和回收利用业务的恢复,启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全市系统已建成再生源产业园区5处、交易集散中心12个、城乡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18个。三、聚集社会资源,搭建为新型农民生活服务的新平台在市社积极争取下,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和《关于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把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化建设规划之中,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互助社,整合聚集多方资源,为新型农民提供生活、生产、信用合作等综合服务。目前全市系统在156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办了日用品和农资连锁超市,并逐步开展了土地托管、技术咨询、专业合作、农产品收购、农机具存放、再生资源回收、餐饮娱乐、民俗礼仪等生产生活服务项目以及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彩票、车票等代理代办业务。围绕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全市系统积极领办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基地,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和鲜活农产品进社区活动,促进和带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60个,拥有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企业30个,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82个,通过组织&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销售农产品26亿余元。按照&将信用合作真正融入农民的生产经营之中&和&推进生产流通信用合作综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市系统积极探索在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建立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投资担保公司。现已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37个,成立信用担保公司2个,年提供融资服务2.5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社员和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困难,推进了生产流通信用合作的综合发展。四、完善组织架构,健全&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的基层组织全市供销合作社在加强机关建设、转变联合社职能的同时,重点加快新型公司组建和基层社建设。以联合社为核心、基层社为基础、社有企业为龙头&三位一体&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在加快对传统企业改革改制、做好老企业稳定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日用品、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信用担保等几大行业,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改制重组、投资新建等多种形式,培植和组建了30余个由供销合作社控股或具有较强控制力的新型公司,成为引领行业发展、推动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按照&做大做强一批、启动发展一批、创新重组一批&的总体要求,分批分类全面推进基层社启动。通过在原有基础较好的基层社中开展新时期优秀基层社创建活动,树立了基层社发展标杆;通过加快资产盘活开发,改善经营服务设施,启动了一批基层社的发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恢复重建了一批基层社。抢抓机遇 多业并举探索城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之路北京市顺义区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顺义区供销合作社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抢抓机遇,创新经营,多措并举,加快改革步伐,扩大传统经营业务,开拓新兴产业,增强了实力,扩大了经营,重塑了形象,走出了一条城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成功之路。一、建网布点,打造五大优势网络顺义区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需求,打造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盐业五大经营网络。一是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零售商业,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先后建立1个配送中心、13个镇级超市、302个村级便利店,实现了经营网络全覆盖。二是立足城郊农业发展,打造&首都农资&连锁网络。在全区布建农资连锁网点70余个,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结合区域环境和首都机场空中走廊整治要求,兴建盈兆鑫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积极推进回收网络体系建设。2005年,顺义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区镇村建立200余个再生资源暂存间,近年来又逐步向社区发展,先后在22个居民社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培训收购人员600余人,引进大型加工设备,形成了回收、分拣、初加工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盈兆鑫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已成为顺义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龙头企业。四是发挥传统优势,布建烟花爆竹零售点50余个,盐产品代批点10个,不断拓展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空间。二、紧跟市场需求,发展专业市场敏锐抓住群众消费的新变化、新需求,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先后兴建家具、服装、家居建材、五金灯饰、钢材、农贸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等七大专业市场,经营面积达到22.54万平方米,安置社会就业近4000人,年实现租赁收入1.2亿元,成为区域内同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三、抢抓城市发展机遇,壮大房地产开发业2008年,针对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采取自主开发和强强联合的方式进军商业地产,先后开发居然之家、金街商业街、天竺社址等项目,总体量达到35万余平方米,为供销合作社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年实现销售25亿元,上缴税金6700万元,利润5900万元,2006年以来连续七年被评为顺义&区域百强企业&,2008年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建强服务城乡经营网络 推动供销事业快速发展天津市宝坻区供销合作社 天津市宝坻区供销社十几年前曾处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困境。近年来,我们负重拼搏,开拓创新,从重建经营网络起步,不断拓展城乡市场,实现起死回生、发展壮大,供销合作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一、突破一个重点,做强流通产业从本世纪初开始,我们立足直辖市大市场、大流通的市情,从供销社擅长的流通工作入手,整合资源、联合合作,争取区政府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支持,走出了一条打造网点、发展流通、做强产业、振兴发展的路子。2005年以来,抓住全国总社推进&新网工程&和天津市政府推进&三进工程&的有利契机,围绕&全覆盖、全连锁、全达标&的网络建设目标,开始大规模的网络扩容和延伸。到目前,已在全区建起以中心城区大卖场为龙头,以乡镇综合超市为骨干,以村和社区便利店为基础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供销社重新占领了农村流通制高点,重塑了新形象,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从2002年开始,一年一个台阶,每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幅度。2012年,实现营销总额29.1亿元,利税1.1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3倍和15倍,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3.9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以上。在今年市场极其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8月份,全社共完成营销总额22.2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利税7869万元,同比增长10%。二、抓住两个关键,增强网络功能(一)率先做大做强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针对宝坻区城镇化快速推进,日用消费品需求急剧增长升级的形势,我们顺势而动,把日用消费品网络重建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步棋&。首先培育龙头企业。2000年建成第一个面积900平方米的超市。2002年在中心城区建起了当时全区最大的卖场&&1.2万平方米的劝宝超市,在全区叫响了&劝宝品牌&。2009年又投资2.6亿元建成4.8万平方米的劝宝购物广场和功能齐全的大型配送中心,占领了中心城区商业流通的制高点。其次是发展农村网点,对全区765个自然村进行了摸底,发展农村加盟连锁店658个,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培训模式,连锁配送率达到60%以上。第三,加速向城市社区延伸,按照有社区就有&劝宝&的思路,在新建居民社区,投资5000万元购置临街商业网点,建成23家日用消费品直营店。目前,劝宝超市总经营面积达18万平方米,年经营额达15亿元,连续5年进入中国消费品连锁百强,连续两次跨入了全国总社百强企业行列,劝宝品牌的市场价值达8000万元。(二)大力推进一网多用。适应农村生活方式、消费结构的转变,积极探索和实践商业服务新模式,不断拓展适合农民多元化需求的服务功能,在大中超市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服务,实现了一站式消费。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争得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资质,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317台,回收旧家电8912台。充分利用劝宝品牌的影响力,不断从品牌经营向品牌创建发展,培育企业自有品牌360个,形成了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的联动效应。三、着力三个带动,促进协调发展(一)带动农资连锁网络再造。依托&劝宝&品牌影响力,成立劝宝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农资配送中心及天津市化肥储备库,以此为龙头发展农资商品连锁经营。在全区重点乡镇建立农资直营店3家,在大的乡镇和自然村发展农资加盟店、连锁店256家。改变过去坐商等客的传统经营模式,把农民需要的各类农资商品及时送到田间地头,并通过建立庄稼医院,聘请农业专家、科技专家,定期到生产基地和田间为农民答疑解难,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既实现了助农增收的目标,也扩大了农资销售的规模,实现了农资经营在农村市场的重新占领。(二)带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依托劝宝超市平台,组建了投资主体多元的劝宝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品牌授权、产品包销等形式,搭建了下联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接连锁超市、交易市场、机关院校,集收购、检测、冷链、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消费者&的农产品产销直供的产业链,使质量安全、价格低廉的鲜活农产品及时进入超市与消费者见面。目前,劝宝农产品公司已与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多个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今年以来,劝宝农产品公司还在全区建立冷鲜肉加盟店95家。(三)带动基层服务组织重组。通过网络延伸、联合发展等多种方式,把新型基层组织打造成网络节点,使其不仅成为工业品下乡的终端,同时还是农产品进城的起点。依托网络带动基层服务组织的重建、改造和提升,先后新建和改造基层供销社10家,领办、合办农民专业社20家,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40家,从而促进了基层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升了基层服务组织的功能。发展项目 强化基层推动供销合作社事业快速发展河北省曲周县供销合作社 曲周县供销合作社现有基层社和社属企业24家。近年来,在上级供销合作社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社始终坚持抓项目、强基层,实施大投入大发展战略,努力提升社属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实现了供销合作社的跨越发展。2010年以来,完成项目投资3.5亿元,其中投资2000万以上的项目6个,涉及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商业地产、天然气等多个领域。2012年全系统购销额突破8亿元大关,社属企业完成税收360万元,连年被邯郸市社和曲周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12年荣获全市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第一名。一、创新基层体制,搭建服务平台我们以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民有、民管、民享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自2011年开始着手对全系统的基层社整合重组,截止目前,已在全县10个乡镇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其中以原基层社为基础改建重组7个、在空白乡镇新建3个,盘活社有资产1390万元,吸收社外资产1272万元,吸收专业社69个,新增社员3802个。依托县社控股企业邯郸富仓种植有限公司,联合银博养殖、阁润蔬菜、今科富小麦、顺民棉花等专业社重新组建了四疃基层社。自2011年创建到现在两年多时间,资产总额由1345万元增长到3433万元,购进总额由2600万元增长到6500万元,销售总额由2890万元增长到8670万元,利润总额由190万元提升到560万元,农副产品经营由6710吨增加到现在20570吨,专业合作社由4家发展到11家,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二、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项目抓住曲周建设邯郸东北部中心城市机遇,兴建了县城集中供应压缩天然气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10万元,县政府给予县社县城供应压缩天然气25年经营权。抓住国家加大粮棉收储力度政策的机遇,在农业园区征地70亩,成立华盛棉业和华峰粮油两家公司;投资2960万元,建设棉花储备库、加工车间等总面积13100平方米;积极争取国家中储粮项目,华峰粮油有限公司新建粮食收储仓库25000平方米,全年收储小麦5000万公斤,实现利润500多万元。三、盘活闲置资产,增强经济实力县社棉麻公司城关油棉厂位于县城黄金地段,占地70余亩,职工340余人,1998年停产停业,职工下岗,负债7000万元,成为县老大难。我们通过资产置换投资4200万元,建成曲周县农资建材配送中心,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成为邯郸市东部最大的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新增就业400余人,年营业收入1.2亿元。按照这一办法,对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闲置大院,进行了资产置换,成立了邯郸市嘉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富农兴社一是投资500万元成立邯郸市富仓种植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300亩,创建了有机蔬菜基地,产品畅销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大中城市,走出了一条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兴社富民的新路子。二是投资350万元建成了曲周县供销社银博珍稀食用菌生产项目,有双孢菇发菌车间5栋,年生产销售食用菌等产品500余吨,销售收入720万元,利润达130万元。三是成立金满园蔬菜育苗专业合作社,投资3000万元。建设现代化育苗温室78栋8万平方米,主要培育西瓜、番茄、黄瓜、辣椒、茄子、棉花等种苗,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全县发展育苗企业13个,年育苗3.5亿株。网络改造促联合 集团运作强合作山西省高平市供销合作社2010年以来,高平市供销合作社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采取网络化布局、集团化运作等方式加快资源整合,重构网络体系,加强基层社建设,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衰变兴,探索出一条市场引领、规模经营、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集团运作强实力(一)整合资源优势,建设3个供销商场。2010年,对原有城关供销合作社的两个商场进行改造,建成集副食、粮油、调味、生鲜、水产、熟食、蔬菜水果、日用百货、洗涤化妆、服装鞋帽等为一体的4000余平方米的供销商场,经营品种3万余种,年销售额由改造前的1600万元增加到6000多万元。2011年,利用社有企业的闲置资产,在市区新建一个供销商场,实现了低效资产向高效资产转变,进一步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影响力。2012年,通过租赁经营场地新建成一个供销商城,营业面积3000余平方米,经营商品上万种,涵盖国内知名品牌,填补了供销系统在高档市场的经营空白,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社会知名度。(二)按照经济区域,组建9个乡镇中心社。对原有22个基层社的资产进行整合,统筹管理,集中使用。目前,已完成陈区、神农、北诗、米山、原村5个中心社的建设任务,同时投资5000万元分别建成了1200平方米、1000平方米、800平方米、3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供销超市,并建成乡镇二级配送中心5个,有效解决了群众购物&不经济、不安全、不方便&等问题。(三)实行集体经营模式,成立泫隆商贸配送中心。以泫隆商贸配送中心为龙头,发展市直企业与基层社一体化经营模式,陈区、神农、北诗、米山、原村等五个中心社新建的供销超市全部由泫隆商贸配送中心直接经营管理,实行自主集体化经营。并对新建的超市、商城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坚持集体经营,实行集团化运作,塑造了新供销品牌。二、建设终端,强化配送,构筑网络重提升以&新网工程&建设为重心,大力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烟花爆竹、食盐五大网络体系建设。(一)加快网络终端建设。共建成便民连锁店422个,农资直营店130个,回收站点60个,社区、学校回收亭20个,正在新建占地100亩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1个。(二)加强配送中心建设。2011年,对农资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食盐配送中心和烟花爆竹配送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仓储容量,增加配送车辆,扩大辐射范围,提升配送能力。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6000多平方米,年配送额1亿元以上;农资配送中心可储存农资8000吨,配送率达80%以上;食盐配送中心,开展免费配送,直达网络终端,年配送量3000余吨;烟花爆竹配送中心新建面积4500余平方米的烟花爆竹A级专用仓库,极大地改善了仓储条件,为烟花爆竹安全存储、安全经营提供了保障。(三)强化网络终端管理。2011年以来,我社自筹资金300万元统一配置便民店的货架、牌匾等硬件设施,对所有便民连锁店实行&十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承诺、统一货架、统一标牌、统一制度、统一台帐、统一标签、统一计量工具(电子秤),高质量完成了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建设任务,同时对便民店店长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便民店的管理水平;加大对便民店的监管力度,每半年组织一次&回头看&,真正使便民店&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上、留得住&。三、开放办社,多元发展,拓展服务搭平台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实施开放办社,拓宽了服务领域。(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依托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优势,领办专业合作社2个。北诗四明山富士苹果专业合作社苹果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年产量4000余万斤,带动农户500户,年助农增收200万元,积极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永录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集养鸡、果木为一体,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防病知识讲座、产品销售等多项服务,受到了社员及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推进行业协会建设。成立了&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烟花爆竹行业协会&、&农资流通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共吸纳会员7000余名,同时成立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搭建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平台,促进了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立足自身特点 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克旗供销社坚持&全面推进,整体突破&的工作思路,结合旗情、社情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多模式、多类型、多途径开展新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组建基层社8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4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1个,各类行业协会5个,各类基层服务网点239个。截至9月末,全系统实现销售19800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上缴税费350万元。我们的做法是:一、依托社有资产,分类实施基层社改造我社坚持&空白的抓重建,薄弱的抓改造,较强的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基层社改造重建。(一)以合作制为基础,多途径重建空白社。一是依靠当地政府支持重建基层社。积极协调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抢占地域和资源优势,新建综合服务型基层供销社。2011年,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巴彦查干苏木政府同意在苏木院内出让土地3142平方米,2012年通过盘活社有资产、吸收职工入股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1200万元新建巴彦查干供销社,总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当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该社开展的服务内容涵盖日用消费品供应、牧业生产资料和特色农副产品购销,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齐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二是吸收社会能人共建基层社。如芝瑞供销社和宇宙地供销社虽保留部分社有资产却无力改造,我社通过以社有资产入股的方式,鼓励原供销社职工与经营大户、种养大户等社会能人合资、合作,并吸纳农民入股,重新组建基层社。同时我社充分发挥社属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批发市场,借助供销社网络资源,积极为他们开展产前统一农资供应、产中统一技术指导、产后统一市场营销等服务。(二)以资产为纽带,多类型改造弱社。利用基层供销社原有经营场所,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改造升级原有场所和设施。热水供销社在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换来10间600平方米的临街商铺。由于地处旅游商服区,通过开放办社,招商引资吸收社会其他经济实体开展规模经营,使热水供销社增强了经营服务功能。(三)以为农牧民服务为目的,多形式提升强社。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基层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改造升级,达到了预期效果,确保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7年投入120万元改造土城子供销社,建成了13间450平方米的临街商铺,通过集中开展农资购销业务打造专业服务型基层社,保障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资供应。达里供销社,投资240万元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防灾饲草料配送中心,年储备饲草3000吨,饲料500吨,保障当地及周边地区饲草料的充足供应,解除了牧民灾年的后顾之忧。2012年,又投资839万元,在达里供销社院落临街处新建两栋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110平方米,为该社开展综合服务提供了场所,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重塑了供销社对外形象。二、依托地方特色产业,积极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克旗供销社通过基层社领办、与农牧民联办、引导农牧民自办、支持能人创办等方式,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截至目前,我社以农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共组建红山子犇鑫源、新开地马铃薯等14家参股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领域,其中3个专业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个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建立稳定产销关系,入社社员达3000人,带动农牧户9000多户,引导农牧民开展规模化经营。三、依托服务网点,加快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近年来,我社以便民连锁店、农资连锁店为基础,利用基层社闲置场地和网络资源,积极拓展农副产品收购、家电农机具维修、农牧业科技、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餐饮服务等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把综合服务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截至目前,通过供销社与村委会共建方式已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1个。同时还积极引导村级综合服务社与基层社加强业务对接,承接其服务功能,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为其提供农资供应、农村信息等服务,帮助综合服务社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四、发挥联合社作用,为基层组织建设争取政策保障克旗供销社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加灵活、宽松和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为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经营网络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区社&项目兴社&战略的带动下,我社积极组织申报基层网络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克旗供销系统争取到各级政府扶持发展的专项资金500万元,旗政府免费划拨建设用地132亩。2013年我社又被列为区社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的47个旗县级供销合作社之一,得到了自治区项目资金及区社设立的基层组织发展基金的政策倾斜,为我社的网络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注入新的动力。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焕发供销合作社生机和活力辽宁省庄河市供销合作社 庄河市供销合作社下属土产杂品、物资回收、民爆器材、农资4个专业公司,20个基层供销合作社,6个行业协会,66个专业合作社,4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960个农资、日用工业品、烟花鞭炮经营网点。市社所属资产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800平方米,资产总值12000万元。2012年商品销售总额实现61360万元,出口商品供货额实现2715万美元,利税总额实现586万元。到今年8月末,商品销售总额实现55697万元,出口商品供货额实现2300万美元,利税总额实现480万元。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使供销合作社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勇于摆脱困境,为供销社创造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减人员甩包袱。在认真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大刀阔斧进行减员分流工作,企业领导带头分流。经过几年努力,全系统6620名干部职工全部办理了失业保险,彻底甩掉了人员包袱。(二)保资产减债务。庄河市供销系统最多时欠农行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债务总额2.3亿元,面临全面破产。为了还清债务,在庄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长时间反复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用3930万元现金与农行和长城资产公司解除了2.3亿债务关系,赎回了供销社3000多万元的资产,从而保住了供销社的阵地。(三)抓改制增实力。庄河市社以前基层供销社比较多,有30个。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半数处于亏损和微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基层供销社采取了积极的改制措施。对扭亏无望的基层社实行撤社留店,合并到实力较强的基层社。目前存在的20个基层供销社个个有资产,社社有盈利。(四)搞开发改环境。基层社的网点大都建于六、七十年代,房屋陈旧,安全隐患较多,经营环境脏、乱、差。树立供销社的新形象,就必须改变经营环境。几年来,我们与乡镇政府积极协调沟通,把供销社改造纳入当地小城镇改造之中,到现在已有19个基层社进行了卖场改造(另一个正在建设中),全部建起了楼房,经营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基层社改造后不但改变了经营环境,而且资产也大幅度增值。二、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拓展服务领域中,我们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扶持供销合作社领办、联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其中:农业科技服务社14个、蔬菜专业合作社8个、水果专业合作社10个、养殖类专业合作社15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6个。去年共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86160人次、培训农民73350多人次、组织供应物资42600多吨、为庄稼防病治病43100多次,收购、加工、销售农副产品9100多吨,为农民增加收入9530多万元。大连山岭果菜专业社建立绿色蔬菜基地5820多亩,发展1200多户社员入社,带动周边乡镇3100多户农民开展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生产。几年来,共收购、加工、销售蔬菜28200多吨,收购额近2120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8200多万元。三、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我们按照&党委政府引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与村委联办等方式,以供销合作社投资运营为主体,以日用品和农资经营为依托,将洗浴美发、远程教育、休闲健身等多种项目融为一体,并吸收、整合各涉农部门的服务项目,共同为农民打造社区生活生产服务平台,逐步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消费娱乐习惯,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6个,设有日用品和农资超市、村警务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等服务项目,既服务方便了群众,又发展壮大了市社自身实力。太平岭明堂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有日用工业品超市、农资商品连锁店、药店卫生所、电脑信息室、图书阅览室、理发洗浴店、卡拉OK、棋牌娱乐室、摩托车修理部、服装裁缝加工点、露天剧场等十几个服务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民生产和消费需求,也改变和提升了山区农民的生活方式。四、加强横向联合,创造条件领办行业协会全系统创办了庄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肥料行业协会、烟花爆竹行业协会、土特产品行业协会、再生资源协会、果菜行业协会等6个协会,共发展会员83800多人。几年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果菜协会帮助会员发展了&协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链条,建立绿色蔬菜基地12800亩,与国内10多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年帮助农民销售各种蔬菜5万多吨,销售额18600万元,为农民创收12300万元。土特产品协会帮助会员建成8800多亩的绿色果树基地,开展苹果出口、内销业务,年销苹果5万多吨,其中出口苹果2万多吨。鞍子山果菜营销协会积极为农民引进新的果菜品种,2010年,他们引进了国内外21个品种,经过协会基地一年时间的试种,2011年从中选出8个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力强的番茄、西瓜、草莓、茄子、辣椒新品种进行了推广,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从日本引进的2个薄皮小型西瓜品种,具有产量高、含糖量高、生育期短、见效快等优点,暖棚一年四茬,亩产效益可达到4万元以上。改革创新 真抓实干开创县级供销社改革发展新局面吉林省榆树市供销合作社 榆树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投资新建和整合改造农村流通资源,引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稳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一、深化改革,创建新的农村供销体制机制(一)强自身,发挥统领作用。榆树市供销社在创新基层社体制工作中,不断加大自身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市社在基层社工作上的统领作用。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联系农村改革实际,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改革创新,真正做到强自身,增实力,更好地发挥统领作用。(二)建&中心&,发挥龙头作用。首先,建立农资商品配送中心,带动农资商品销售网点。充分利用农资公司的经营优势,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的带动下,逐步建立了130家销售网点,形成上下联动、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农资商品经营网络体系,在农资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每年销售化肥8万吨左右,为巩固榆树&天下第一粮仓&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创办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带动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009年,创办了榆树市吉龙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在回收中心带动下,健全了回收利用网络,使全市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了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再次,创建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带动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依靠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在市区和乡镇建设了150家网点,每年配送商品金额达400万元,日常零售额200万元,实现利润50多万元。(三)抓基层,发挥乡镇供销社基础作用。在体制改革前,全市基层社几乎陷于瘫痪状态,为农服务功能锐减。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2006年,我们组建了榆树市供销新合作社有限公司。2007年,我们以榆树市供销新合作社为依托,按照乡镇体制改革以后的行政区域布局,组建了24家基层供销社,4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家市直专业公司,1家再生资源市场。新体制创建后,农资配送中心和新建的基层供销社及销售网点每年销售化肥在8万吨左右,利润近400万元。再生资源市场全部运行后,每年实现交易额9000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市联社自身参股基层供销新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领办再生资源市场,每年可从企业分取红利35万元。具体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落任务,给每个基层社落实为&三农&服务的工作任务,变无所作为为大有作为。二是上项目,目前已有21个基层社上了农资商品销售项目。三是闯新路,引导基层供销新合作社适应农村新形势要求,冲破传统思维限制,在为&三农&服务上开辟新的途径。自2007年实施改革创新以来,年均安排就业100人,创利润15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二、合作发展,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一)农民参股办社开拓服务。为打开销路,鼓励基层农资销售网点,吸收农民参股办社,参股农民为股东,股东发展社员,起到了扩大市场、稳定市场的作用。(二)土地托管办社创新服务。2009年3月,榆树市供销利烨农资商品经销公司联合农民田海峰成立了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是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从种到收直至销售,合作社一切全管。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农民有实惠,企业有收益。通过土地托管,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提高了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田水平。(三)协同发展合力服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销社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几年来,榆树市供销社注意自身改革与其他部门改革相结合,供销社服务工作与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相结合,收到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在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上,注意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机械化发展、城镇化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进行。三、强化功能,拓展新的经营业务(一)加强家电下乡工作。2009年,榆树市政府将家电下乡管理职能赋予了榆树市供销社。供销社组织人员精心谋划,制定了家电下乡管理方案,建立了家电下乡网络体系,完善网上操作运行系统,建立健全网点备案、销售运作、财政补贴、事后查核的监管程序,有效防止了违规买家电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国家和农民利益,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保证了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得以正确执行。(二)开拓报废汽车定点拆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是国家严控行业,全省只有少数几家指定企业可以承担。2010年4月,省商务厅批准了榆树市吉龙报废汽车拆解公司为吉林省报废汽车拆解指定企业。吉龙公司拆解职能的获批,填补了榆树供销系统报废汽车拆解业务的空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来,吉龙公司共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400辆,创经济效益120万元,做到了政府用户两满意。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基层发展倾力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黑龙江省饶河县供销合作社 饶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原有13家独立核算企业。其中直属企业3个,基层社10个。改革之初,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经营基本停滞,供销合作事业陷入了低谷。近年来,饶河县供销合作社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改革重组经营服务组织,创建了一个由县社统一协调、业务独立、相互衔接、互为联合的新模式,供销合作社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社有资产大幅增值,为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利润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9亿元,比2011年增长1.9倍;利润总额实现364万元,比2011年增长2.7倍;资产总额3171万元,比2011年增长67.24%,经营总量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新高,为打造全新供销社提供了支撑。一、创新体制机制,构筑基层发展平台饶河县社创新体制机制主要从整合资产、完善管理、发挥联合合作优势入手,减少人员,减少环节,减少内部摩擦,打破行政区划,打造有利于供销社又好又快发展的经营服务体系。一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县直企业和基层社进行了脱胎换骨改造。在严格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落实好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因企制宜地将原来较为分散的13个独立核算企业,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资产整合,实行股份制改造。二是控股组建3个专业公司和1个基层供销社,即联众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联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晟达农资市场有限公司和联晟基层供销社。三是实行&一县一社&的管理体制。联晟供销社下设15个分社,分社为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对其资产仅有使用权。县社每年按其使用资产量及经营效果,核定资产使用费指标。目前全系统形成了以县社为中心,专业公司为龙头,联晟供销社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经营服务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市场竞争主体。二、强化基层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发展水平多年来,县供销社始终把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作为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的重点,着力打造农资、农副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资连锁网络建设。按照&业态创新、网络优化、功能提升&的发展目标,采用改造与加盟、自建与联建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9个乡镇79个行政村设立了106家农资连锁网点。同时,以联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为依托,筹资370万元对原有仓储经营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购置运输车辆,开展配送业务,初步建立起了覆盖乡村、功能完备、高效畅通的农资连锁网络体系。农资配送中心对连锁网点实行&六统一&管理,实现了就近运输、就近供应、就近服务,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农民信任。二是升级改造农资批发市场。针对饶河县农资市场规模小、散而乱、布局不合理、化肥和农药无专用储备库、农机具无场地摆放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供销社的区位和场地优势,依托晟达农资市场有限公司,对原占地1万平方米的县农资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总投资650万元,新建了1980平方米的经营用房、2300平方米的仓储库,建成后的市场年增加交易额5660万元、经营利润121万元、税金25.6万元,并安置60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减少了经营环节,节省流通费160万元。三是加强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根据全县农副产品流通规模小、交易场地小、交易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依托联众农副产品公司移址后的场地,投资改扩建了占地5.3万平方米、集农副、山特产品的展示、交易、储藏、质量安全检测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中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预计建成后年交易量可达10万吨,年交易额可达1.6亿元。三、加强基层社开发改造,夯实基层发展基础饶河县供销社是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社重点开发改造推进县。近年来,县社以&巩固供销阵地、扩大经营领域、增加企业积累、提高员工收入&为基层社开发改造的工作思路,先后投入200万元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对西丰镇和小佳河镇两个中心乡镇的基层社进行了开发改造。开发后的土地使用证办在供销社名下,县政府返还的土地出让金和减免的税费,也折算成房屋面积返给供销社,最大限度保障了供销社的利益。改造后,一、二层商服楼全部返还供销社,基层社建筑面积由5200平方米增加到10800平方米,资产原值由317万元增加到3140万元,年纯利润由17万元增加到65万元,实现了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同步推进。四、领办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壮大基层发展实力饶河县是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黑蜂产品先后在世界、国家、省评比中获奖。为了能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县社克服缺乏人才、资金和经验等方面的困难,于2009年投资200万元,依托饶峰公司领办了饶峰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强化与该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实现了双赢。全县蜂群由2.8万群增至4万群,蜂农收入也增加了15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此外,领办野猪养殖、绿色肉牛养殖等26个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自身实力也不断发展壮大。创新驱动增活力 转型发展强实力上海市嘉定区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嘉定区社通过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大资产经营管理力度提高企业收益,创新商品经营方式增强经营活力,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当地市场,对外投资提升经济实力,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供销合作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关停并转、破旧立新,资产经营收益大幅提高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系统企业的现状,区社将那些缺乏经营优势、没有市场竞争力、经营逐年滑坡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对这些企业原有的经营场所实施资产经营,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入驻。自2007年开始,全系统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资产清查,收回了以前流失的部分资产和部分改制企业的股权,明确了资产的产权归属,引入物业管理软件,运用&制度+科技&理念,将系统资产纳入统一监管。同时,通过狠抓招商、新建改建、调整置换、及时调整租金等方式,促进资产优化配置,系统资产经营收益大幅提高。2012年全系统资产经营收入为8000多万元,相比2005年的2300万元增长了3倍多。二、注重服务、兼顾效益,社区商业成为发展新亮点(一)加快惠民超市网点建设。自2009年以来,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新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的要求,在全区多个街镇、行政村包括嘉定新城成功建成140余家惠民超市,预计到2014年底将达到200家,成为一个集配送中心、生鲜超市、中型超市和便利店于一体的农村消费品经营网络。(二)稳步推进社区商业建设。一是打造生鲜超市网络。区社和嘉定新城公司共同开发新城龙湖邻里中心3000平方米商业设施,开设了1000平方米的惠民生鲜超市,同时还在嘉定新城其它小区及安亭新镇等地开设了4家惠民生鲜超市。二是新建集贸市场。在南翔镇农民动迁小区开设了2800平方米的惠民集贸市场,积极向区政府争取,取得了嘉定城北两个标准化综合性集贸市场的经营管理权。三是打造大型精品社区商业。在江桥新镇大型居住社区购置了2万平方米沿街商铺,旨在打造精品社区商业,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商业服务。三、挖掘特色、创新模式,经营业务焕发新活力(一)进一步挖掘传统经营潜力。面对商品经营的激烈竞争,区社积极转换思路,沉着应对,始终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南翔商业总公司做大做强一条龙批发团购业务,同时开拓黄金饰品业务,两项业务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嘉定商城将内部近50%厅房的连锁经营改为租赁模式,转嫁经营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年销售超亿元。(二)大力开发培育特色商品。郁金香酒是嘉定的传统老字号,拥有300多年历史,在国内外荣获多项荣誉,在1937年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质奖。2008年3月,区社成立上海稻香酒业有限公司,恢复生产仙鹤牌郁金香酒,意在保护和弘扬嘉定传统特色产品。几年来,公司在继承传统工艺和配方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20多个酒类品种,使郁金香酒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2009年郁金香酒生产工艺成功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评为上海&老字号&商品。现在郁金香酒已全面进入超市销售,社会知名度日益提升,产品销量明显提高。(三)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区社下属药业公司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早在2009年11月就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成为全国首家拥有网上药房的区级医药公司。2010年4月,网站正式上线,名为&药到病除网&,2011年进驻淘宝商城(天猫)医药馆,2012年起销售直线上升,呈现爆发性增长,目前月销售达500万元。(四)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了提升为农服务功能,增强农商对接力度,区社租用250多亩农田,与当地农民合作成立了上海嘉绿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发建设农业综合项目,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集果树种植、养殖、农家乐于一体,成为一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开拓思路、转型创新,对外投资增强企业实力随着上海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比重越来越大,区社针对这一新变化,通过对外投资参与现代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新项目,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投资多元化目标,提升企业实力。(一)参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区社先后投资3320万元,参股上海宝盈典当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民生村镇银行、上海国鑫小额贷款公司、上海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与其他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强强联合,为当地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提供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展了经营领域,提高了投资收益。(二)参与开发房地产项目。积极参与政府办实事工程,助推城市化建设,区社分别参与了区两个动迁配套房项目共计42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目前正在筹划一个自主开发、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将建成一个集联排别墅与多层住宅于一体的综合小区。展望未来,区社将紧紧抓住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坚持以关注民生、服务&三农&为立足点,注重科学发展,兼顾社会责任,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创新经营,提升质量,不断探求既符合供销合作社特点又适应地区发展定位的发展模式,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凝聚合力 探索创新加快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江苏省滨海县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我社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理念,凝聚合力,探索创新,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在破产改制后无一家基层社的情况下,从2011年至今,在全县12个建制镇已恢复重建新型基层社9家,覆盖率达75%,明年实现全覆盖;参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92个,建办二星级以上为农服务社106个。通过恢复重建基层组织,打造了为农服务新平台,壮大了为农服务新实力,提升了为农服务新形象,逐步成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抓实体创建,探索基层组织恢复重建新模式(一)用土地资产置换创办基层社。把综合利用破产企业留存土地作为恢复重建基层社的重要抓手。县社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棉麻公司原通榆仓库闲置土地,通过带条件挂拍,中标人无偿为通榆供销合作有限公司建成2000多平方米超市,同时县政府全额返还了该宗地土地出让金用于基层社恢复重建。(二)同经营大户合股创办基层社。把开门办社、联合合作作为恢复重建基层社的主要途径,县社资产管理公司与经营大户合股创建了滨淮、正红、蔡桥等供销合作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和农资销售及批发配送业务。(三)与社有企业合股创办基层社。把充分发挥社有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作为恢复重建基层社的有效手段,县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与社有企业苏永贸易公司、禾田农资公司创办了八滩、东坎供销合作有限公司。(四)靠特色农业产业创办基层社。把立足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恢复重建基层社的重要形式,利用白首乌种植基地优势,同首乌专业合作社合股创办基层社,为农民提供首乌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利用苗木花卉栽培面广量大的产业优势,同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合股创办基层社,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农业技术、产销信息等一条龙服务。二、抓功能提升,拓展基层组织为农服务新领域(一)发挥经营功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县社成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投资新型基层社实体项目。新创建基层社经营实体,县社资产管理公司均占股51%以上。把&放心消费&作为基层社服务&三农&的关键,我县新办的9家基层社中,所经营的农资和日用消费品90%以上均由社有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龙头公司直接配送,68个为农服务社直接建立在龙头企业网络终端上,将质优价廉的生活资料和农资统一配送到服务社,全面提升农村消费环境。(二)发挥组织功能,提高农民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增强带动力、扩大影响力为目标,在规范发展中扩大经营规模,在提升功能中创立品牌形象,目前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92家,入社农户达3800多户,带动农户12600户,助农增收1.4亿元。已有9家专业合作社完成了产品品牌的注册,4家产品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会同镇农经、农技等部门成立了10家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分会),整合了区域内为农服务资源,形成了为农服务的凝聚力。(三)发挥服务功能,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围绕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强化综合服务社建设,坚持把服务社和村公共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网点、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积极开展商品销售、科技咨询、庄稼医院、农副产品购销等便民服务。目前,我县大部分二星级以上服务社既有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等基本功能,还延伸农机具修理等便民服务。东坎镇新安服务社拥有日用品超市、农资服务部、农副产品采购部以及农机具修配、家电维修、门窗制作、餐饮服务、电信服务等十多个服务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价廉物美、热情周到的服务,深受农民欢迎。三、抓合力重建,增添基层组织加快发展新动力县级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只有增强经济实力,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快速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一)着力争取政府支持。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把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把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市场建设重任赋予供销合作社。县委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要&织网、结线、聚人&,在项目审批、土地综合利用、资金扶持等方面优先提供支持。依托县财政、国土、工商、城建、税务等部门力量,合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滨海港镇、东坎镇分别划拨、置换6亩土地用于基层社恢复重建。(二)着力实施项目强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强供销合作社实力、推进基层组织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对外实行入股合作上项目,对内通过盘活资产上项目,三年来,共参股合作投资千万元以上各类重大项目16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3个,基层社经营实体项目9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4个。海翔紫菜专业合作社,以紫菜养殖、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实行育苗、养殖、加工一条龙,养殖面积3500亩,年加工鲜紫菜6500吨,合作社社员328户,带动周边农户640户,生产的&海翔&牌紫菜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三)着力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出台了新型基层社&五好&创建标准,从组织体制、财务管理、业务经营、为农服务、社会形象五个方面制定20条具体要求,全面规范基层社经营管理。注重基层社现有党员教育培训,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到新型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中来,有条件的设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带社建&,不断壮大基层供销队伍,目前已有3家基层社建立了党支部。 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跨越发展浙江省上虞市供销合作社 上虞市供销合作社辖10个基层社和21个直属企业,干部职工6400多人,是一个以集体经营为主的县级供销合作社。近年来,上虞市社着力构建新体系,搭建新平台,谋划新发展,寻求新突破,探索出一条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路子,实现了为农服务与供销经济的跨越发展。2012年全系统实现经营收入77.91亿元,利税2.11亿元,在浙江省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名列县级社第一名,本级企业&绍兴大通集团公司&位列全国系统百强企业第20位。一、主要做法(一)创新转型,发展壮大社有经济。围绕做大做强社有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上项目、强联合、拓新业&,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提升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坚持项目引领。把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抢抓上虞新城建设和商贸服务业升级机遇,先后投资5.5亿元在新区建成集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通购物中心,总面积12.5万平方米,成为省内县级单体规模最大、设施最优的大型购物中心;投资3.5亿元实施农批市场改扩建,建成集市场交易、物流配送、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经营面积7.5万平方米,2012年交易额达23.55亿元;在中心镇建设5个城乡商贸综合体项目。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把联合合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与中石化、浙江英特药业合作,在上虞分别投资1.5亿元、2.8亿元,建设15座加油站和浙江省最大医药物流中心,整合开拓油品、医药等优势产业;与浙农惠多利公司组建上虞惠多利农资公司,巩固农资供应主导地位;与基层社联合,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同时,立足多元经营,突破供销传统业务领域,采取合作、重组、兼并等方式,拓展金融、房产、燃气、电商、农产品等新兴业务,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二)创新载体,夯实基层发展基础。坚持&新建改造并举、经营服务并重&,大力提升改造基层社,不断恢复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与影响力。一是发展乡镇商贸综合体,增强基层社实力与活力。先后投资2.9亿元新建3个集连锁超市、农贸市场为一体的乡镇商贸综合体,实施基层社传统网点升级改造,有效提升基层社的经营实力。同时,以新建的乡镇商贸综合体为载体,探索建立与原基层社体制完全不同的新型股份制基层社,在空白乡镇恢复建立基层社。二是打造经营服务综合体,提升基层社经营服务功能。创新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体,打造集商品经营、涉农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经营服务综合平台,建立4家经营服务综合体。按照&三社一体&、&四组一会&运作模式,将基层社超市、农资、加油站等经营服务网点全部纳入综合体,把发展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和人口较集聚、服务功能较完善的村级服务社通过参股、服务、帮扶等方式联结到综合体,形成&一体化&经营和&一站式&服务格局,有效提升基层社经营服务功能。今年5月省社在我市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会,推广上虞的经验和做法。(三)创新平台,深化&三位一体&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上虞特色的&三位一体&新型为农服务平台。一是加强生产合作,搭建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了绍兴市首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上虞市联合果蔬专业合作社,参股创办专业合作社28家;着眼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探索建设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在农业园区流转土地2000亩、山林1000亩,建设&上虞供销农场&现代农业精品园,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加强产销合作,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组建绍兴大通范师傅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农产品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在全市设立10个农产品专区专柜和3家展示展销中心,免费为全市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展示展销;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超市(展销中心)&、&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产销对接方式;加强农村合作经济、农产品经纪人等协会建设,培训农产品经纪人1000多人次,带动全市5000多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成为促进全市农产品流通和产销对接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强信用合作,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牵头组建大通小额贷款公司,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经济实体提供融资服务,开业仅两个月,已发放涉农贷款7345万元;与上虞市农村合作银行签订惠农富农合作协议,争取5亿元规模的授信额度,帮助解决供销合作社涉农项目建设及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基地建设中的资金难题。二、几点启示(一)必须争取党政支持。近年来,上虞市委、市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十分重视与支持,2008年11月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出台相关政策和专题会议纪要,减免相关税费,解决供销社20余万平方米土地和7万余平方米房产的权证不齐、产权模糊等问题。2011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市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专项扶持资金。近五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12个专项优惠政策,给予供销社各类奖励资金4920万元,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二)必须坚持服务立社。我们把为农服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注重基层组织创新,特别是近年来以两大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发展以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既夯实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基础,又提升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三)必须坚持经营活社。经营是强社之本,兴社之要。我们立足搞活经营、做优经营,结合城乡需求新变化,积极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创新经营业态,形成主业突出、产业多元、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经营格局,有效激发了供销合作社的生机与活力。(四)必须坚持发展强社。发展是硬道理,也是解决供销社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坚持&发展强社&战略,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合作联动&,实现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基层社创新发展,从而使供销社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前列。(五)必须坚持网络联社。利用完善的经营网络和集体资产优势,构建起&城区有大型商场超市、镇镇有商贸综合体、村村有便利放心店&的城乡经营服务新体系,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在城乡商贸流通的重要作用,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在党委政府和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改革创新 跨越发展安徽省潜山县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潜山县供销合作社在上级社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改革创新、跨越发展,成为发展全县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先后被全国总社确定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社&,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目前拥有独资和控股公司5家,基层社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行业协会3个,各类经营网点近1000个,从业人员1580人。2012年,实现销售总额4.9亿元,利润总额948万元,净资产达2.2亿元,社会贡献额达5120万元。一、推进&三社一会&建设,夯实发展的组织基础(一)切实加强基层社建设。通过自主筹资、职工集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改造建设了一批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基层社。黄铺、水吼、槎水、源潭、余井5个基层社拥有7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中心商场。(二)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各方力量,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领办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领域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特色产业、旅游观光领域拓展。目前,由我社发起成立并参股达34%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已有12家,入社农户6000户,辐射带动农户15000户,其中一个全国总社示范社,两个市级示范社。县社还设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50万元。(三)积极创办综合服务社。县社主动作为,将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纳入县政府&美好乡村&建设系统工程。根据县政府批转的《关于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县社将投资2000万元,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全县建设200个综合服务社,遍布全县16个乡镇,185个村(居)。(四)提升行业协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协会熟悉企业、了解行业的独特优势,为会员办技术培训班,并为企业搭建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平台。二、推进经营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坚持以构建&放心消费品下乡进村,绿色农产品进城入市&的双向流通体系为重点,以实现&放心消费、助农增收&,提升网络覆盖率、市场占有率和商品配送率为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一体化服务的现代营销新体系。过去五年间,共投资近3000万元,新建、改扩建大的经营网点18个,营业面积近30000平方米。目前日用消费品行政村覆盖面达90%,年销货3.9亿元;农业生产资料行政村覆盖面达46%,年销售额4000万元;烟花爆竹行政村覆盖面达100%,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棉花、蚕茧等农副产品收购站(点)22余个,年收购农副产品4500万元,&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推进社有企业创新发展,增强社有经济活力 (一)全面完成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先后制定《潜山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改制实施意见》和《潜山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制实施方案》,2007年开始进行试点,至2010年底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县社的17个企业改制任务,并重组、保留、新设了五个直属公司和六个基层社。(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资、棉花、烟花爆竹、日用工业品等传统领域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步伐,加大资源整合,引导社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价值。(三)大胆拓展新兴领域。探索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解决社员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探索发展电子商务,试办安徽省网上供销合作社潜山分社。四、推进项目发展战略,促进社有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开始,我们利用优良的资产优势,实施招商引资、开放办社战略。建立中长期投资项目库,组成精干力量专攻&争资金上项目&工作,2007年至2012年先后成功申报了总社、省社、市扶持项目14个,其中《皖城农村物流中心项目》被列入省861计划。近几年共获扶持资金615多万元,并获县政府支持综合服务社建设资金100万元。今年加快推进痘姆等5家乡镇商贸中心、44家村级连锁店、150吨瓜蒌籽加工、500吨蔬菜种植、皖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通过建设一批大项目,促进全系统实现大发展。五、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开发,增强事业发展后劲(一)借政府旧城改造契机,争取产权置换方式改造社有资产。原土产、家电、农资三公司办公楼座落在县城黄金地段,因企业停止经营,破旧大楼无法修缮改造,我们积极主动商政府有关部门,尽力做好200余位职工的思想工作,以产权置换方式交政府挂牌收购,置换后的资产达到6000万元以上。(二)加快系统内外联合步伐,推动社有企业通过联合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资改造皖城大酒店,引资将棉麻公司仓库及办公楼改造成旅游大酒店,引资将皖山大楼办公区改造为南海大酒店,投资500多万元在原址新建了县社办公大楼。六、推进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践行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大力弘扬&扁担精神&、&背蒌精神&和新时期&务实、创新、诚信、为民&的合作社精神,全方位提升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重视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县社网站、供销信息,大力宣传全系统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新经验,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关心重视,大力宣传全系统内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积极推广和规范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增强系统凝聚力和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真正以品牌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坚持开拓创新 推进联合合作实现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福建省永安市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永安市供销合作社秉承&敢拼会赢&的海西人精神,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二次创业&中探索出一条供销人变革图强的梦想之路。2012年,市社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月,实现销售总额6.2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512万元,同比增长33%。一、项目带动,做强产业,引领系统快速发展市社大胆探索集团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原百合商厦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永安百合集团公司,以此为基础实施&项目兴社&发展战略,加强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经济和业务上的联合与合作。目前,重点推进&五大项目&建设:一是中国(永安)竹具城项目。规划总投资10.1亿元,总占地面积1365亩,着力打造辐射华东地区、全国知名的高端竹业展示、交易、科研、文化、期货、物流、旅游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新增竹产值200亿元,已完成征地470亩。二是永安供销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规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列入2013年永安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4123万元,预计年底可完成2.1万平方米物流仓储设施。三是永安供销农产品加工园项目。规划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已完成征地260亩,开发土地120亩,入驻企业3家。四是永安市笋竹交易市场项目。规划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65亩,列入2013年三明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6564万元,预计年底可完成1.8万平方米交易大厅。五是永安市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项目。规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工作。&五大项目&建成后,永安市供销合作社在巩固农资、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大型农产品批发、物流、电子商务、再生资源利用、担保及小额贷款等领域延伸,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实力。二、合作引导,做好服务,努力夯实基层基础(一)分类指导,加强基层社建设。目前,全市共有12个基层社,拥有各类网点197个。市社采取&一社一策&加强基层社建设,集中扶持培育一批强社大社,为基层社改造树立样板,涌现了一些标杆典型。小陶供销合作社连续2届入选全省系统销售和利润双十强基层社。今年上半年全市基层社实现商品销售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3万元。(二)专业服务,带动农民致富。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系统已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带动农户1.2万户。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农超对接&,提供全程服务,促进农户增产增效。已建立&肥菜挂钩&基地1万亩,建设&绿优鲜&平价蔬菜超市10家,为全市3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直销配送净菜及粮、油、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三)综合服务,方便群众消费。近几年,市社累计改造、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102个。小陶供销合作社建设的新寨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一楼集日用百货销售、化肥农药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电器维修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二楼则免费提供老人活动室、图书室和专业合作社办公,有偿提供招待所、幼儿园等多功能服务场所,丰富了农民生活,搭建了为农服务平台。同时,为帮助农民进一步了解各地农产品价格行情,在一楼室外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每天早、中、晚及时发布全省各地乃至全国主要城市农产品价格行情、市场预测预报和分析,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运用等信息服务。(四)开放办社,扩大供销合作社基础。解放思想,开放办社,将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与供销合作社经济业务联系密切的40多家经济组织和个体商户吸纳在供销合作社旗下,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增进共同发展的合力与动力。三、商务引航,做优业务,拓展经营发展空间(一)做好信息服务。不断完善&永安市农副产品信息网&,在全市布点建立21个农产品信息服务站、256个村级信息采集点。率先开通&供销通&移动手机短信信息服务,推荐本地名优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免费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户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提供市场分析预测、实用科技等信息服务,架起农民的科技信息致富桥。(二)做大电子商务。新建永安供销电子商务中心1个,创建&永安网上供销合作社&及B2B商贸平台、B2C电子购物平台,依托&新网工程&配送网点,开设农资下乡电子商务、工业品下乡电子商务和供销生活网等平台,尝试经营电商化。永安市供销合作社主办的&永安市竹具城网站&、&三明市林博会网站&、&永安供销生活网&、&永安网上供销合作社&和&永安&来去&团购网&等8个网站,短短一年注册会员已达1.5万人,销售额3000多万元,已经成功走入百姓日常生活。着力三个创新 不断壮大&三社&江西省上栗县供销合作社 上栗县社自2012年被确定为省社&基层社建设年&试点县以来,按照&一社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围绕三社建设,强化为农服务基础。截止目前,已累计改造提升标准化基层社一个,恢复重建区域中心社3个,创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建设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28个,在全县构建了由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有机构成的基层组织新体系,系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形象显著提升。一、创新建设模式,基层社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从恢复重建入手,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和原有网络资源,采取与新网工程、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推进,重点在空白乡镇抓重建,在实力较强地方抓提升,着力推进基层社建设。(一)整合资源扩大联合。对资产保全较好的原县百货公司实行重组改造,组建成立&城区中心社&,整合县社全资强龙农资、供兴再生、鞭炮烟花原材料等龙头企业,延伸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将上栗镇和杨岐乡范围内&五大网络&的网点统一划归中心社管理,并吸收改制企业职工自营网点,发展社区及村级服务站点。严格按&十有&标准配备班子、改善设施、统一标识、完善管理、规范运作,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办公场所的改造和三个村级服务社的建设。同时,根据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要求,协调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城区中心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放心肉配送中心,为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二)吸引人才激发活力。建设好基层社,人才是关键。在空白乡镇中心社的重建中,坚持开放办社原则,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重建基层社。只要遵循供销合作社章程,服从供销合作社管理的为农服务社会力量,均可吸纳进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2012年,聘任县社参股管理的&风形山生态果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贞海筹建成立了桐木中心社。将原桐木、鸡冠山两个乡镇的网点划归中心社统一管理,采取资产重组的方式,筹集资金120余万元,新建了中心社办公楼和综合服务中心,协调当地政府减免土地出让金和有关费用。通过开放办社,激活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项目等生产经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基层社的组织体系、经营体系,为基层社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三)盘活资产升级改造。金山社是上栗县改制后唯一成建制保存下来的乡镇基层社,组织体系健全,人员和网络基础相对稳定。上栗县社通过拓展经营、扩大服务、推行民主管理、连锁经营、盘活资产,以多元投资形式筹措资金改造经营服务设施,按照&十有&标准建设改造新的营业网点18个,发展连锁店26个。同时,金山社作为上栗县银企合作的试点平台,村级网点设立的助农取款点及经营负责人融资扶助已成为支持网络延伸的有力支撑。采取&企业自筹,职工集资,银行融资&等多元投资形式筹资200万元,对山口、横水、龙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金山社阮宗国作为基层代表光荣出席总社五代会,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二、创新发展机制,专业合作社长足发展萍乡(上栗)定位为&长株潭&的城市后花园,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位置非常突出。上栗县社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思路,立足上栗蔬菜生产和水果种植传统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产销对接服务,发挥供销社组织经营、信息网络优势,积极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2013年8月,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入社社员达4800多人,带动农户3.5万户。(一)注重产销联结。走&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促进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县社领办的果园类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家,蔬菜种植类的3家,黑山羊养殖类的4家,辐射带动农户1.8万户,产品基本上实现&三小时经济圈&内销售。(二)强化示范带动。把抓特色农业的示范带动作为推动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手段,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创办了凤形山生态果园专业合作社,福星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相关专业合作社12个,入社社员2300多人,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着力品牌提升。指导专业合作社推广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上栗县社已注册了&梦仙园&、&孽龙洞&、&黑山羊&、&天绿&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创新服务模式,村级服务社建设方兴未艾2012年,上栗县委提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后,县社及时将村级服务社建设融入到县委的中心工作之中,选择村级组织基础较好的村委会实施村级改造,联合村级组织共同打造&标准化村级服务社&,确立&3+2+X&的服务模式(即3项以上经营性服务、2项以上委托服务、村级全部公益性服务)。现已完成桐木、杨坊、边塘等五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标准化建设并正式运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群众一致欢迎。打好&三张牌& 创新谋发展山东省章丘市供销合作社 章丘市供销合作社现有直属企业7家,基层供销合作社15个,职工1917人,总资产1.8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04亿元,利税621万元,先后被列为&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网络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和&全省供销系统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考察学习基地&。 一、融入全局,在改革中求发展(一)理念转型。供销合作社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流通经营的人才队伍和上下贯通的服务网络,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我们提出&决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必须摒弃&等靠要&等思想,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向改革要出路,在改革中求发展。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社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内部管理、监督、激励机制,在全系统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经营转型。我们从巩固农村市场流通主渠道入手,先后组建市供销集团总公司及供销兴达农资公司、供销商贸公司、鲁农农产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市社核心带动作用,以龙头公司为主体&穿针&,15个基层社为依托&引线&,将遍布镇村的经营服务网点进行整合完善提升,形成了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烟花爆竹四大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共发展各类经营服务网点1230处,农资、日用消费品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三)组织转型。章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发展,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全市工作大局,营造了关心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以此为动力,注册成立章丘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初步形成了市社、供销集团总公司、农合联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扎根&三农&,在服务中求发展(一)服务农民市场化增收。依托社属龙头企业带动,与近百个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实施战略合作,推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相继形成南果、中菜、北粮三大农产品经营服务格局,让章丘的特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卖&,为促进农民增收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文祖镇石斑鸠村以南山农产品公司为依托,组织农民开展杂粮专业种植,由我们实行统购包销,农民年均增收3.5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4万元。(二)服务农业集约化生产。采取供销合作社、村&两委&、合作社三方合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大田作物土地流转、农机规模化服务工作。先后投资260万元,组建2支农机服务队,购置大型农机具119台(套);投资180万元,建设2处粮食晾晒收储设施;托管大田作物1.2万亩,服务作物5万多亩,通过耕种收播系列化服务促进了化肥、农资、种子等规模化经营。绣惠镇船北村,由村&两委&牵头组建民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全村508亩耕地开展规模化生产,供销合作社农机服务队进行全托管服务,在农民年均增收10多万元的同时,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供销合作社年增收入40余万元。(三)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建设集经营服务、互助合作服务、农村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延伸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与城里人一样的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近几年,我们相继牵头建设8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50个村,受益群众达6万人。三、联动共建,在合作中求发展(一)社镇共建。坚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完善与城镇规划建设同步,近年来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在9个镇街建设了1500平方米以上的供销超市。与涉农部门合作,在刁镇投资600万元,规划建设了3600平方米的为农服务中心,整合全市10个涉农部门的公共服务资源入驻中心,提供庄稼医院、种养殖技术、农业气象、农机农技培训等服务,农民进入服务中心即可享受全市涉农部门一站式服务。(二)社村共建。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指导下,探索支部加供销超市、加生产服务队、加专业合作社的支部&一加三&惠民增收新模式,把村支部组织优势与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优势有机结合,积极兴办经常性、经营性增收项目,实现了供销合作社拓经营、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益、农民得实惠的多赢。这一模式被列为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第九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在章丘举行。去年初,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扩大这一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构建起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共有95个村实现&脱空&,村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57个,45个村跨入&百万元明星村&行列,今年预计实现&脱空&村120个以上。(三)社企共建。将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项目与镇(街道)农业管理服务资源合并,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起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横向合作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破解农民农业生产融资难题,我们在垛庄干鲜果、高官寨花生、辛寨秋实种植等三家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社员筹资300余万元,受到群众欢迎。与山东明水大化集团合作,在农业部门的配合下,实行化肥联采直供,去年销售各类化肥30余万吨,销售收入近4亿元。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永恒的主题,加快发展是供销合作社不断前进的动力,改革创新是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具有章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销合作社社员大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