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明天第二季招募,坐飞机有年龄限制吗吗?未成年人可以吗?

视频|《守护明天》第七集:对性侵害,除了勇敢说“不”,还有哪些可以做
近年来,性侵害儿童案件频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不断地在向孩子们强调。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孩子们稚嫩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帮助他们鉴别周围环境中潜在的各种危险。
本期节目中,最高检、教育部“法治进校园”巡讲团讲师,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吴端端通过讲述两个案例来剖析幼儿遭受性侵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自我身体认识和保护的缺陷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探讨当性侵案发生之后,我们应如何关注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如何做到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事件。
很多人可能觉得孩子被性侵是一件极少发生的事,至少它离我的孩子还很遥远,但是一个个沉重的数字提醒着我们,危险也许就在身边。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有保护孩子,避免被侵害的意识。如果遇到了类似的事情,要勇敢地用法律保护孩子!同时,呼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监管,切实履行好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
视频链接:http://v.qq.com/x/page/i0555eyhss2.html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未成年人检察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爱护|用法守护明天,用心呵护成长——云浮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纪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在他们天真烂漫的年华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走错路,陷入绝望的泥潭。这时就迫切需要一盏明灯温暖并指引他们走过黑夜的窘境……日,市检察院举办了以“关爱祖国未来 擦亮未检品牌”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向受邀的社会各界代表作未检工作专题汇报,并组织检察官走进校园给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院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专门机构和专业化队伍,加强未检工作,其后全国基本构建起四级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门机构。2016年5月,云浮市两级检察机关先后挂牌成立未检办,并按要求配备了相关人员。目前,全市两级检察院未检办共有18人,其中入额检察官7人,检察辅助人员7人,聘用制文员4人。
自成立以来,云浮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十四检”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和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年座谈会议精神,按照《“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严格落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特殊诉讼程序和制度,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不断完善“捕诉监防维”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规范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建设,依法依规抓维权,延伸帮教抓预防,切实深化专业化建设,更加注重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社会化建设,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量和效果,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检察力量。
为适应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特别程序规定,以制度化推进未检工作,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市检察院结合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的讲话及高检院、省院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制定、完善了各项未检工作机制:
《云浮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云浮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细则》、《云浮市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云浮市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云浮市人民检察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
依法少捕、慎诉
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依法严格把握批捕、起诉条件,坚持对未成年人犯罪少捕慎诉,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努力为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创造条件。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我市两级检察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案件101件167人,批准逮捕77件142人,其中纠正漏捕5人,不捕37人,不捕率为20.67%,相较于成年人的不捕率高1.04个百分点;受理审查起诉未检案件106件174人,提起公诉82件120人,相对不起诉4件5人,附条件不起诉6件8人,不起诉率为9.77%,相较于成年人的不诉率高8.04个百分点。
(“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走进市第二中学)
在一宗公安局移送的涉嫌容留他人吸毒案件中,考虑到犯罪嫌疑人小刘为未成年人,我市检察机关启动了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社会表现综合调查,先后走访了其所在学校、居委会、家庭等,全面了解其平时表现。发现小刘是一个涉世未深、有上进心的孩子,案发前在某汽修工厂做学徒,学习技能刻苦勤奋,只是误交损友导致误入犯罪歧途。且小刘向承办检察官表示以后交友要谨慎,莫沾毒品、莫交毒友,继续奋发学习技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承办检察官遂对小刘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本案中,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误交毒友而犯罪的情况,采取附条件不起诉的手段,在办案工作中自觉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特殊司法理念和规范要求,使得一个拥有上进心的未成年人得到了帮助和教育,重拾生活的信心,得以回归社会。
落实特殊程序
我市两级未检办认真贯彻落实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制度,推动落实强制辩护制度,完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加大对泄露未成年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纠正力度,依法保障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共通知法定代理人参加讯问145人次,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参加讯问18人次;共督促公安机关对8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对其逮捕必要性、是否提起公诉及作出量刑建议的重要依据;共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人通过法律援助131人次;共对97名未成年人依法封存其犯罪记录;附条件不起诉6件8人,切实保护涉罪未成年人诉讼权利。
诉讼监督职能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特别程序,对侵犯涉案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行为依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诉讼活动的监督,是未检工作的重要职能。
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针对侵犯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情况共发出检察建议23份,纠正违法通知书7份,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7份,均得到落实。
(检察开放日汇报未检工作)
罗定市检察院针对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的一系列案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向该市公安局发出11页的检察建议,指出包括询问或讯问未成年人时应有代理人或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讯问或询问女性未成年人时应有女工作人员在场,以及法律援助、调查核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年龄、社会调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得到该市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且下发有关文件,要求各办案单位严格落实。
拓宽教育渠道
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我市两级检察机关联合教育部门、共青团及学校举行“检察开放日”及“法治进校园”等巡展巡讲活动66次,开展校园欺凌治理活动13次,开展其他法治宣传活动20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广大师生遵纪守法,知法守法,充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达到预防宣传的效果。并印制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展板,以案说法,以图片展的形式丰富预防宣传工作,展板可以在各所学校流动摆设,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展板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衔牌揭幕)
2016年,市检察院充分运用微电影等新媒体手段和力量,筹拍了以未成年人毒品犯罪预防为素材的微电影《一念之间》,并用于“法治进校园”等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拓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渠道。
2017年,通过《云浮日报》、云浮电视台、“正义云浮”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采取新闻报道、制作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效进行报道,使社会各界了解、关注、支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市检察院未检办荣获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下一步工作设想
在全市两级检察院未检办除有独立的办公办案场所外,每个院均应配备谈话室、心理辅导室、情绪宣泄室,且做到未检专用。目前,市检察院已经委托工程公司对未检功能室进行设计,已形成初步方案,即将进入施工阶段。
拟拍摄一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警示片,列举常见的校园犯罪类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进一步剖析导致校园犯罪的原因,告诫广大青少年不要以身试法,以及遭受侵害时如何应对。
完善帮教体系
未检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各界和相关单位强化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专业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政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建设。下一步,将主动向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关工委等机构报告,将未检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加强与教委、妇联、共青团、社工组织、律师协会、关工委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化帮教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引入社会资源、购买服务等方式,将诸如心理辅导、社会帮教、社会调查等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争取在技工类学校迅速建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主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契合涉罪未成年人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回归社会的愿望。
云浮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批示精神,把握未成年人权益特殊、优先保护的核心要求,明确全面综合司法保护的方向,继续围绕提高未成年人案件不批准逮捕率、不起诉率,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重新犯罪率及推动创建学校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未检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积极推进新时代云浮未检工作的创新发展。
责编:赵军鳗
编审:卢利文 刘炳华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守护明天》
  《守护明天》由《法律讲堂》栏目负责策划及制作,节目邀请检察官、专家以及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演播室,针对校园暴力、网络侵害、性侵害、未成年人监护等话题探讨交流。节目选取真实案例,分析案件背后的成因、提出解决建议以及预防措施,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保护未成年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你、我,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播出时间:9月6日晚18:32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
主讲人 嘉宾介绍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 刘桂芳
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 郭志燕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 吴端端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 王文婷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 顾琤琮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 罗文磊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 章春燕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检察官 王亮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 姚建龙
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宗春山
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于娟娟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宋英辉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 张玫玫
资深媒体人 杰文津
心理专家 王颖
心理专家 李品宽
心理专家 毕金仪
9月6日播出《他向同学挥起刀》
  本期讲述了一个16岁男孩的故事,他在多次被同学嘲笑和欺辱之后,终于在沉默中爆发,向欺负他的同班同学举起了手中的刀,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本片探讨了校园欺凌问题上的“恶逆变”现象,在没有第三方力量介入及时阻止校园欺凌的进一步恶化升级时,受害者往往变成施暴者。 
9月7日播出《少年抢钱的背后》
  16岁的男孩李成从一开始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勒索抢钱,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竟然是加入高年级抢钱团伙,找回自己的自尊,李成从一个受害者转变成一个施暴者,最后因为使用暴力行为抢了低年级同学33元钱而被判抢劫罪,本期节目以案说法,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边界进行了探讨,也对李成从一个受害者转变成一个施暴者的成因进行了深度解析。
9月8日播出《校园争霸惹命案》
  17岁男孩小虎,在刚上初中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像他看过的描写江湖的电影那样,成为学校里的“老大”。为此,小虎不断打架。他三年的初中时光基本都是在打架当中度过的。然而,就在小虎成为校园里被很多人尊重的大哥时,一场致命的冲突让他从自己的江湖梦里惊醒!今天,校园暴力的问题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个别的欺凌行为和小范围地域,已经成为一个被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把暴力当成实力,把校园当成江湖?本期节目通过小虎的案例来探寻校园暴力背后的成因。
9月9日播出《买手机少女掉陷阱》
  13岁的女孩,她因为太想拥有一部手机,就向一个并不熟悉的校外男人借钱,结果落入了一个连环圈套,不仅害了自己,还被要挟害了自己的好朋友。“裸贷”,就是有人通过网络借贷平台放高利贷,要求女大学生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逾期无法还款就公布裸照。“裸贷”击穿了公众的道德底线,也引发了很多恶性事件。可怕的是,本期案例中类似的事情竟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9月10日播出《我的儿子着了魔》
  近年来,随着含有大量暴力元素的网络游戏不断侵袭,不少青少年沉迷于厮杀血拼的虚拟世界,混淆了现实和网络的界线。这些暴力游戏给辨别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之间让孩子变得崇尚暴力,在潜意识里埋下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倾向。本片讲述了一个经常玩暴力游戏男孩,最后竟然拿起刀伤害了自己的父亲,通过对整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暴力游戏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打游戏的问题。
9月11日播出《“天才”盗窃41万》
  网络现在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孩子利用自己在电脑技术上的天分,在网络中体验各种新奇的东西,但也容易经不住诱惑,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迷失,甚至触犯法律。本片讲述了一个17岁小电脑高手的故事,把自己的聪明和才能用错了地方,最后竟然成了一个“网络盗窃犯”。通过对这起案件的分析,探讨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愈演愈烈的成因以及网络道德问题,并对完善网络立法进行了呼吁。
9月12日播出《叔叔,请不要伤害我》
  本期主要通过两个案例来剖析幼儿遭受性侵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自我身体认识和保护的缺陷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当性侵案发生之后,我们应如何关注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的心理,怎样更好的预防和处理这类事件。
9月13日播出《“爱”如此惨痛》
  本期主要讨论青春期恋爱边界的话题,以前形容这个现象有一个词叫早恋,意思是过早谈恋爱,今天形容早恋有一个更专业的词叫青春期恋爱,到底该怎么正确处理青春期恋爱问题呢?本片讲述了一个13岁女孩和一个17岁男孩的故事。因为跨越了青春期恋爱的边界,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9月14日播出《少年杀害准继母之后》
  本期节目探讨了离异重组家庭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问题,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的小浩,夹在母亲与准继母中间左右为难,亲生母亲与准继母之间争夺孩子的爱,让小浩不堪重负,最终和准继母也就之间爆发了一场冲突,小浩最终杀死了准继母,本片通过对这悲剧成因的分析, 对离异重组家庭的父母如何处理好子女关系提出了警示。观众招募丨《守护明天》第二季招募观众团
观众招募丨《守护明天》第二季招募观众团
由最高检、央视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守护明天》第二季燃力来袭。现面向全社会招募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观众亲临现场,参与节目录制。
《守护明天》系列节目以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第一季从校园暴力、网络不良信息侵蚀、校园性侵等几个角度切入,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讲解、现场问答、互动等多样形式,共同探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关问题。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极佳收视率和各大官媒力赞,并摘得『首届全国优秀公益节目表彰大会&公益特别节目类优秀作品奖&』。
《守护明天》第二季,我们继续关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境儿童、网络侵蚀、校园欺凌、毒品侵害等。并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检察官和13位重量级嘉宾,通过10个真实的案例,引导全国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同时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报名时间:即日起
录制时间:8月3日-6日
录制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南里4号院(生物医药研究所院内)世纪汉唐演播厅
报名方式:点击此链接&&并填写资料
http://m.wudaomedia.com/law/layerCallup/index.html
注:您按要求填写资料后,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
精彩节目早知道
《我为何着了魔》 8月3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顾蓓蕾:检察官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 教授
宗春山: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张彬: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一名年仅7岁的女孩遭到性侵害,而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刚满16周岁的高中生小川。而小川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重点高中的优等生、同学眼中的学霸、老师和父母心中的骄傲。让小川从&好孩子&变为&坏孩子&的直接原因,是青春期的他受到网络上色情影像的影响,根本原因是父母只关心小川的成绩,却不注重他的心理成长。导致小川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解决对生理反应困扰的方法,转而沉迷于色情文字和网络视频里,最终犯下大错。
核心话题:
&好&孩子为何会酿成大错?
父母究竟要怎样去爱孩子?
《背叛》 8月4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郭志燕:检察官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 教授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 副教授
节目内容:
老陈遭人谋杀,险些身亡。而幕后凶手竟是自己17岁的女儿小慧。而这场人伦悲剧的背后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个想逃离父亲管控的青春叛逆期少女。小慧坦白自己一时冲动,通过互联网平台雇凶杀父,是为了想逃离这个令她窒息的家庭。
核心话题:
从法律、心理以及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这个家庭的问题出在哪里?
互联网平台在这起案件中该担何责?
被雇杀手的行为如何认定?
《悸动的青春》 8月4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王帆:检察官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 教授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张彬: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因组建传播色情视频的QQ群并以此牟利,而被警方查获。其中,1名群主和3名管理员,都因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判了拘役缓期执行。而同样处于青春期的15岁男孩陆欢,因长期受不良视频影响,连续侵犯3名女孩,最终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青春期所遭遇的问题,又该怎么避免因为不成熟所犯下的错?
核心话题:
网络色情对孩子的侵害。
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获取性知识?
家长该怎么跟孩子谈性的话题?
该如何看待青春期危机,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被父母放弃的孩子》8月4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王亮:检察官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 教授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张彬: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小西因父亲是劳改犯,而备受同学嘲笑和欺凌,在和家人生出嫌隙之后,他走上了盗窃机动车和吸毒的犯罪之路。为了把已坠入深渊的小西拉出来,并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家庭问题,检察官对小西的父母进行了&强制亲职教育&,同时为小西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创造法律条件。最终使小西浪子回头。
核心话题:
服刑人员孩子的隐私谁来保护?
该怎样帮助困境儿童?
&强制亲职教育&的意义?
《街角少年》8月5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阮雪琴:检察官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 教授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 主任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未成年人小军在被离异的父母抛弃后,开始了辍学流浪的生活。在他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遇上了黑社会组织,并被其吸纳、利用。而该黑社会组织的29名犯罪嫌疑人中,竟有8人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当下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未成年人的拉拢、侵害非常严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核心话题:
黑恶组织为什么要拉拢未成年人,都有哪些手段?
对于辍学的闲散青少年,该怎样加强管理,避免他们被黑社会组织吸纳、利用?
对于像小军一样的孩子,社会该提供怎样的帮助?
《培训班的黑手》 8月5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王文婷:检察官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 主任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8名女孩在某机构上兴趣培训班时,被教授围棋的宫老师性侵。最终,宫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禁止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从事未成年人培训相关职业。案件发生后,检察机关对8个受害女孩进行了心理辅导,并对他们的家长提供了教育帮助。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我们该如何预防那些培训班里的黑手?
核心话题:
预防儿童性侵,如何实现亲子之间有效的沟通?
悲剧的发生该向谁问责?
如何解决孩子在培训机构的安全问题,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云南运毒少女案件》 8月5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杨晓华:检察官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 主任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毒贩子强哥利用未成年少女缺乏判断和心智不成熟的弱点,灌输给她们拜金主义思想,在她们对金钱充满了欲望后,以高酬劳诱惑其帮自己运送毒品,为的是谋取利益并钻法律的空子。而这些运毒女孩是如何被操控,一步一步走向犯罪深渊的?
核心话题:
运毒少女的价值观出了哪些问题?
毒贩们为什么要利用未成年人做交易?
如何让未成年人避免被诱惑和欺骗 ?
如何让未成年人认识毒品的危害,让他们远离毒品?
《我想有个家》 8月6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黄旻:检察官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 主任
席小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 执行院长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警方查获一起拐卖儿童团伙案,这个团伙以拐卖婴儿为主,涉案人员众多,犯罪手段专业,被拐儿童达到了11人。让人震惊的是,出卖孩子的竟然都是亲生父母。这些被亲生父母出卖的孩子们该如何安置?他们还能有自己的家吗?
核心话题:
从亲生父母手里买孩子违不违法?
怎样区分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与民间送养行为的界限?
被拐解救儿童如何安置?
《童星梦》 8月6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顾琤琮:检察官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主任
宗春山: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小玲是个怀揣童星梦的小女孩,为了圆梦,她在各种贴吧和网站里,给招募童星的演艺公司留下了自己的信息,也因此落入了圈套。原来,所谓的招募童星的演艺公司,是利用社交软件,冒充演艺公司&童星审核小组&的工作人员。他们凭借这个虚假身份,诱骗渴望当明星的未成年女孩,并对她们进行猥亵。犯罪分子先后添加了100名未成年女孩为QQ好友,其中共11名女孩不幸遭到侵害。
核心话题:
未成年女孩上当受骗,遭受性侵害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如果孩子遭受性侵害,父母第一时间该怎么做?
案件中暴露的互联网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当前还有哪些新型网络儿童色情犯罪,该如何杜绝?
《冲动的代价》 8月6日录制
张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李雨聪:检察官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援与研究中心主任
宗春山: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白宇:媒体评论员
节目内容:
张萌和小媛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一些小矛盾俩人从好友变为仇敌。为报复张萌,小媛约张萌晚上到她常住的宾馆见面,并伙同社会上的&大姐&琳琳等四名女生,对张萌实施殴打,并脱光其衣服。吵骂打人的声音引来了住在酒店里的多名男同学的围观,他们在现场一边起哄,一边用手机录下了张萌被小媛等人殴打的过程,并把视频发布在同学们的交友软件上。最后,不堪其辱的张萌选择了报警。
核心话题: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在遭遇校园欺凌后,不告诉老师或家长?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想去现场吗?
想见重量级嘉宾吗?
想见主持人张越吗?
还不花钱?
赶紧报名吧~
一次你不能错过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期待录制现场,与您相见!
评论不能为空审判网-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
今天是:日
农历六月廿十
当前位置: & &&&&&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 《守护明天》将在央视开播
来源:检察日报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守护明天》今天在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举行首映式。
据悉,2016年6月,最高检、教育部联合部署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研发了一批精品法治课程,选派优秀检察官赴各地学校巡讲,受到师生、家长的普遍好评。为使法治巡讲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和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联合制作了《守护明天》这档节目。
《守护明天》将于日至14日晚6时32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该节目共9集,邀请了检察官、学者、专家以及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演播室,结合真实案例,针对校园暴力、性侵害等话题深入探讨交流,分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检、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在京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今天的首映式。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部分师生和学生家长观看首映式后纷纷表示,《守护明天》表现手法新颖,取材真实,专家点评深入浅出,带来强大视觉冲击和直观的心理感受,深受启发。通过这个节目,能有效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体现出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关心与关爱。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务员年龄限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