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建行2018小微企业贷款“减负”空间还很大?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今年小微企业降成本将“三箭齐发”
日07:46&&来源:
原标题:今年小微企业降成本将“三箭齐发”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降成本的今年工作重点,是针对小微企业施展精准的减税清费降费措施。其中,营改增、完善地方收费清单以及清理各类行政事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将“三箭齐发”,以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
  转向 降成本更多体现为降税减负
  小微企业是支撑就业的主体,也是市场创新的生力军。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在企业总量中占比持续上升,新设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占比超过80%。除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外,小微企业也使中国的消费迅速、稳定增长,超过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使中国经济的结构得到了优化。
  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减免税费的政策措施,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专门部署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并尽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清费举措。但是,从目前看来,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成本依然较高,其中涉企收费过多、过高、过杂现象尤为突出。
  有专家分析称,一是我国实体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政府行政成本较高,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收费等进一步加重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
  多位专家表示,降低小微企业成本,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降低企业经营负担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资源和用工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减税降费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的扶持措施。今年全年工作重点也将落在进一步推进营改增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
  “今年降成本方面会有方向性的改变。”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今年的货币政策立场定为“稳健中性”,而央行去年四季度例会删除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表述。因此今年伴随着稳增长着力点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降成本也将更多地从财政角度出发,体现为降税减负。这样做的好处是针对性更强,避免货币宽松所带来的一刀切、流动性不进入实体经济等问题。
  章俊说,在经济下行周期,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普遍较低,更愿意放贷给国有企业或者有中央和地方政府隐性背书的各种融资平台,而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货币宽松并不能有效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财政角度出发的降税减负可以避开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起到直达患处的效果,从而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
  减税 营改增力度还将加码
  在被称为“税改突破年”的2016年,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带来了显著的效果,1至11月仅这一项改革的整体减税就已经达到4699亿元。而2017年这项改革的减税力度还将加码。
  据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介绍,2017年有4个月的四大行业减税的翘尾因素;按照营改增政策规定,纳税人2016年购入的不动产当年可以抵扣60%,剩余的40%将在2017年同2017年购入的不动产60%可抵扣的部分一起进行抵扣,所以减税规模会更大一些。此外,随着政策和征管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企业对税制适应性的不断增强、内部管理的不断改进,抵扣的数额也会明显增大一些。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营改增可以有效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直接为小微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同时,营改增有利于营造公平、中性的税收环境,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目前,营改增已为我国推进小微企业降成本、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将成为我国营改增继续深化的关键一年,随着相关细则的不断完善,预计减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据记者了解,我国正在酝酿为小微企业进一步减税出台相关措施。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7年将加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除了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之外,还将“研究实施新的减税措施”。
  多位专家表示,中小微企业、科研企业、创新企业应该成为减税的重点。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表示,小微企业的标准认定可以进一步放宽,也可以结合调低税率或者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负,还可以考虑加大科技企业经费税前扣除,延长亏损企业的抵扣时间等。
  降费 双管齐下剑指制度性交易成本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降成本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专家称,今年的重点就是完善地方收费清单和清理各类行政事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据了解,2013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出减费降费措施,中央层面统一取消、停征、减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496项,地方取消收费600项以上,2015年以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企业社保费用支出的举措。但是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目前收费名目较多、乱收费等问题依然突出,给企业加重负担。
  吴琦表示,这方面首先要完善地方收费清单。作为政府权力清单的重要组成内容,收费目录清单有利于提高价格治理能力和优化价格服务水平,进而规范涉企收费秩序和降低收费标准。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完善地方收费清单、规范地方涉企收费是小微企业减费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17年我国将加快促进地方收费清单的完善,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涉企收费的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价费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就是清理政府性基金。据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促进电力、水利、铁路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陆续设立了多项政府性基金。但受制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政策监管不严等因素,基金违规设立、征收规模较大、重复征收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小微企业造成较大经营负担。
  吴琦表示,今年我国将从三个方面清理政府性基金:一是清理违规设立基金。坚决取消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坚决杜绝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行业协会商会不得强制企业入会或违规收费等;二是将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的基金进行整合;三是将与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相悖的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或者停征。
  据悉,我国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降成本”政策的落实情况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不执行减免政策、扩大范围重复收费、擅自设立项目收费等违规行为。
(责编:孙阳、乔雪峰)
G308列车上,餐车服务员正在加热盒饭,他每天平均要加热180多份盒饭。热点搜索:
两部门解读小微企业减负
对处在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济来说,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负,无疑将为中国经济“加码”——作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小微企业减负能更好激发企业活力,不仅会吸纳更多就业人群,也有助于应对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财政部、国税总局8日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如何看待此次优惠政策扩围?优惠范围上限为何定为10万元?优惠政策截止期限如何确定?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作了解读。
  1.问:此次出台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此次出台的优惠政策,自日起,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扩大到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执行期限截至日,即:自日至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问:为什么要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答: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为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给予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在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基础上,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自6%和4%统一降至3%);
  ——统一并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提高至2万元);
  ——实施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和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优惠政策;
  ——免征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印花税;
  ——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主体范围等,有力减轻了中小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十分复杂,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继续贯彻落实好现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以充分发挥小型微利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问:优惠范围为何选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
  答:首先,小型微利企业界定标准是在内外资企业“两法合并”时确定的。这一标准借鉴了国际经验,也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考虑了国家税收收入和企业利益等因素。这次出台的优惠政策以这一标准为基础,能较好的体现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
  其次,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税务征管机关只需在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中,根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界定即可。这样,该项优惠政策无需制定新的认定标准,便于基层税务机关操作。
  此外,现行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推动小型微利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大,需要国家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因此,将优惠范围扩大到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体现了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精神,也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税负。
  4.问:目前已经是2014年4月份,是否会对优惠政策从日起实施造成影响?
  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管方式。2014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将在2015年5月底前进行汇算清缴,并结清应缴应退税款。因此,此项优惠政策出台时虽已到2014年4月份,但不影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日起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5.问:优惠政策截止期限是如何确定的?
  答:现行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前,国家曾连续两次出台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为一年,优惠期限较短。因此,现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为四年,从日至日。此次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优惠政策适当延长执行期限,从日截至日。本文作者,世界经理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本文版权属于世界经理人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企业、网站、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镜像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经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世界经理人()”、图文作者信息及本文链接,同时不得将授权文章提供给任何第三方,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微信公众号
微博订阅号
从知识到智慧,从领悟到洞察
碎片时间,成长不设限
企业广告资讯
世界经理人5/6月杂志文章推荐
世界经理人网站App下载
热门排行榜财政部:小微企业减负福利大 600多亿企业税被减免
&&来源:&&&&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2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及财政部通报了简政放权改革实施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和问题,并就小微企业减负、“红顶中介”审批等问题答记者问。
  小微企业减负福利大 600多亿企业税被减免
  去年以来,工商总局、国税、财政等经济主管部门做出商事制度改革、中小微企业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一年改革工作,对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成效显著。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去年一系列减负措施,仅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一项的金额达100亿元以上,通过提高增值税起征点、营改增等措施,累计共减免企业税约600多亿。
  特别是本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范围从现行的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下扩大到20万元,意义重大。
  史耀斌:这项政策相当于对小型微利企业只实行10%的企业所得税。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绝大部分企业都适用25%的税率,这个优惠幅度到目前为止是前所未有的。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潜力 大众创业热情高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介绍,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总体激发了市场活力。主要表现市场主体数量上升,大众创业热情高。
  从去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到这月25日,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33.59万户,同比增长17.67%,其中企业380.78万户,增长了48.87%。
  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数量增速50%以上,占比提高到78.7%。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业增长14.3%,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但全社会对公司注册资本的认识观念还有待转变。
  刘玉亭:改革以前,我国“资本信用”的观念深入人心,仿佛注册资本的大小就能证明一个公司实力的高低。改革以后,我国“资本信用”的观念向“资产信用”转变。但整体,社会对于注册资本的认识转变仍需要过程,工商总局梳理了100多部应当相应修改完善的部门规章,并协调启动修改工作。
  “有来历的”中介机构将被清理
  简政放权改革后,一些审批环节从事前改成了事后。但由此也出现很多“红顶中介”,即政府把审批项目转给“有来历的”中介机构,不通过这些中介就办不了事。国务院审改办负责人吴知论称,对专业技术环节聘请中介本不存在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中介将集中展开清理:
  吴知论:去做咨询、鉴定的人是弱势,管不了,换来换去不找这家就过不了,这是存在的,要害点不在于中介,而在于中介和审批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治理要把联系割断这些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必须与部门分开。目前正在做清理中介服务的工作,会有针对性的措施出台。
编辑:贾国强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小微企业“减负”空间还很大
来源: 新京报
日 14:26 来源:新京报
之所以会出现减税降费动静大,但企业“获得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精准性不够。
近日,一篇名为《公司收入200万,税后到手只有2.14万》的文章突然在网上刷屏。按照该文的说法,一家年收入200万的工业制造公司在除去公司的各项成本后,企业主最终只剩下2.14万元。新京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文中涉及的税务虽有部分出入,但整体算法正确,在现行税务政策下,小微企业的“减负”空间还很大。
关键字:企业
名都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411257',
container: s,
size: '20,3',
display: 'inlay-fix'
Copyright 名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为小微企业减负要找准“痛点”
我的图书馆
为小微企业减负要找准“痛点”
近年来国家为支持小微企业,尤其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但多数小微企业“减负”感觉并不明显。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但对于这次的“新年红包”,小微企业经营者们也并未表现出太多欢喜。一位视频网站负责人称,“企业所得税减免肯定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对于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人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创业企业,在早期阶段,员工薪资占企业支出的大部分,因为科技人员的薪资都比较高,所以企业最大的负担还是人力成本。”互联网公司在早期阶段都是非常辛苦的,人力成本占到企业总支出的50%以上。抛开其他行业不说,至少对于互联网企业,这些新政策实际上没有减轻太多负担。“互联网企业在早期阶段不赚钱的时候,它们的关注点并不在企业所得税上面,而更多是在人力成本的节约上,但是节约的方式不是少发薪水,否则更加竞争不过大企业,因为你要竞争的就是人才,为了留住人才,你付出的工资可能比大企业还高,这样你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大部分创新企业,无论是互联网创业还是科技创业,它们的人力成本都很高,很多都超过50%。对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个人所得税的支出才是最头痛的地方,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全国“一刀切”的情况也远远不适合中国城市地区的收入结构和生活情况。因此,这次羊年“减负新政”仍然没有找准这些企业的“痛点”。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小微企业最新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