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试用期内想辞职间才签合同怎么辞职

试用期签订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闪人吗_百度知道
试用期签订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闪人吗
我目前在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还在试用期,但是公司分配的任务跟公司招聘的职位,在我看来是有差距的,想辞职换家公司。不知道,我就这样去找人力,会不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或...
我目前在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还在试用期,但是公司分配的任务跟公司招聘的职位,在我看来是有差距的,想辞职换家公司。不知道,我就这样去找人力,会不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或者赔偿什么的,因为签了劳动合同。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薰何生冷香
薰何生冷香
采纳数:79
获赞数:13926
  劳动合同法第 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只要你和单位不存在一下问题单位就不能向你索要赔偿: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span class="wgt-replyer-all-uname
"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03e05e
<span class="wgt-replyer-all-card-name3 wgt-replyer-all-card-names"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03e05e
采纳数:809
获赞数:4342
  劳动合同法第 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只要你和单位不存在一下问题单位就不能向你索要赔偿: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你在试用期内只需提前3日通知公司即可离职,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特殊的劳动权利,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纵横法律网 贵铸律师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kongfang12
kongfang12
采纳数:12
获赞数:55
向直接主管提出辞职就好了
武汉韩飞律师
武汉韩飞律师
采纳数:155
获赞数:449
不会,试用期劳动者可随意辞职。
其他5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法律咨询【新教师是否有权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没有签订过任何劳动合同)】_天平法律网
咨询热线:400-068-5898
当前位置:
- 新教师是否有权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没有签订过任何劳动合同)
新教师是否有权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没有签订过任何劳动合同)
咨询时间:
所属地区:山东淄博
联系方式:
律师用户后可见
律师登录后才可提交解答,
推荐专业律师
按省份查找咨询合同已签,试用期内辞职怎么办?_百度知道
合同已签,试用期内辞职怎么办?
本人10月11日到此一私人医院工作,且签了合同。合同注明了试用期三个月,1月5号打好辞职报告递交,分管小组长签了字。但院领导方无人愿签,老总拒签收辞职报告,说让各科室填写物品工...
本人10月11日到此一私人医院工作,且签了合同。合同注明了试用期三个月,1月5号打好辞职报告递交,分管小组长签了字。但院领导方无人愿签,老总拒签收辞职报告,说让各科室填写物品工作交接单完毕后再签。填交接单时药房主任拒签,说需要副院长同意才能签。副院长说等另一个副院长来了和老总一起研究看看怎么交接工作,研究完再签。我10月11日签的合同,按里面的约定1月11日试用期就到了,我告诉他们16号之前我必须走。可是他们现在以拖延战术对待我,我该怎么办?试用期结束我还上班吗?工资我是无所谓要不要都行,我能直接走吗?还有是他们不接收我的辞职报告阿 万一到时候有纠纷他们说我不是试用期内私自离职要我交违约金怎么办?我怎么证明我是1月11号前走的?要他们领导签字一个都不签,求助律师以上问题。谢谢。请不要复制法律条文,我需要专业律师为我支招。提高悬赏,希望有律师帮我解答。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获赞数:10
擅长:暂未定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月5号打好辞职报告递交,分管小组长签了字。&就可以证明你是在试用期内提出离职,所以你不需要交违约金,并且你们私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经过劳动觉审批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可以不必在意,并且如果院方一再追究,那么你可以提到当地就是院方所在地区的劳动局提出仲裁。所这件事上你没有责任,既然材料齐全就可以离职,注意的是你的交接单据一定要保留好认真细致交接,有可能院方会在交接单上找你麻烦。
采纳数:339
获赞数:2918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通知的形式也不必是书面形式。 试用期离职不需赔偿的
renyilongaaaa
renyilongaaaa
采纳数:11038
获赞数:124515
你是担心到时候医院那边让你交违约金是吧,那首先给你说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给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服务期,就是说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约定违约金。就是说双方协商后,如果你违反服务期约定的,需要支付给公司违约金。那第二种情况就是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内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这个约定的可以支付单位违约金。那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具体的你可以看《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详细规定。然后说一下辞职方面的问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就是说你现在试用期内,只需要提前3天通知到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这个是单位无法拒绝的,你的情况就是说单位拒绝签字故意刁难是吧,这个不担心,给你个好办法,你可以给单位领导发一份邮件快递,就是去邮局办理的那种特快,上面你写清楚辞职申请,然后你保留邮局那边盖章的证据就不怕了。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电脑类行家
采纳数:223
获赞数:1651
广告、网络科技、计算机软硬件7年从业经验
这个ID的朋友说的没错。跟合同法走是对的。
采纳数:263
获赞数:1401
没问题,试用期内你可以随时走人,提前3天通知医院就可以了。和老总收不收你的辞职报告、和甲乙丙丁签字不签字都没关系。你手里是否有合同?上面有试用期的条款即可。至于你说的,怎么证明你是11号之前走的,这个问题不需要你证明啊。而是医院要证明,11号以后你还在上班。明白了吗?试用期结束立马走人。不要到16号,那对你非常不利。
采纳数:3260
获赞数:7287
首先你要有提前三天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他们收不收,或者拒收这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有提前三天的证据,递交给人事部门,并且留下录音记录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
签订了合同在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了合同在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注意什么
精选优质答案
地区:内蒙古-兴安盟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620 次
点赞人数:0 人
试用期内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天以正式书面通知形式对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即可离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下: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相似优质问题答案
劳动者签订合同一年,做两个月就想辞工。请问在试用期内辞工,提前三天通知领班。是以书面形式通知领班,
地区:内蒙古-兴安盟
咨询电话:1331482****
帮助网友:97 次
点赞人数:0 人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按规定辞职,书面或口头通知用人单位都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不过劳动者要留存好按规定辞职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可以再要回工资。
事业单位签订试用期合同一年,但写了3年的服务期,请问试用期可以辞职吗?
地区:内蒙古-兴安盟
咨询电话:1394893****
帮助网友:231 次
点赞人数:0 人
  有服务期约定,并还在服务期内的,劳动者是不能辞职的。  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的。  如果劳动者违反约定,在服务期内辞职的,劳动者应当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请问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提前几天?
地区:四川-成都
咨询电话:400-
帮助网友:129624 次
点赞人数:1573 人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解雇劳动者吗只有以下8种情况,用人单位才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雇劳动者: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二、法律是怎么规定试用期的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三个月以上的,才可以约定试用期;2、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3、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30天;4、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0天;5、劳动合同期限在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6、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7、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8、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使调动岗位也不能重新约定试用期。辞职后再重新入职的是否有试用期,法律无规定。9、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三、试用期工资
相关优质咨询
热门法律咨询
最新法律咨询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
您所在的位置:
浏览次数:
试用期是指对新录用的劳动者进行试用的期限。在我国,劳动法及劳动法颁布以前的有关法规都曾规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制度,但由于规定比较粗糙,试用期条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处于试用期内而产生的劳动争议也越来越多。很多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始终都是在使用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在试有期内的用工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内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作了许多新的、更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适用试用期时,一定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试用期规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6)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8)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劳动合同中试用期制度的理解和适用
一、关于试用期的期限规定   
在用工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或雇主利用在试用期间的劳动者人工成本低廉、干活卖力、解约条件又比较宽松的特点,滥用试用期,在试用期内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如:用人单位通常不管是什么性质、多长期限的工作岗位,也不管有没有必要约定试用期,一律约定试用期,只要期限不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六个月即可,用足法律规定的上限;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半年为试用期;有的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用人单位甚至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合二为一,一般长,试用期到了,劳动合同也到期了;有的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往往被不止一次约定试用期,换一个岗位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问题是劳动合同立法中劳动者意见最多的问题之一。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试用期,期限的长短由企业根据不同工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期限问题作了更详细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期限规定得更加具体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对于试用期的期限较以往的规定具体变化如下:   
1.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才能约定试用期。而《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的旧法对此没有规定,可得出结论,原来的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也可以约定试用期;  
2.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而《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的旧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也就是说,按照原来的规定,二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就可以约定最长可达六个月的试用期,而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二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二个月。
(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以前的相关规定为,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工作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也就是说,按照原规定,一个用人单位完全可能对同一劳动者多次适用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也就是说,劳动者即使工作岗位或工种发生变化,或者离职后重新入职,用人单位都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三)不是所有劳动合同都可约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以及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而旧的法律对此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   
2.所有劳动合同都可以不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将使用期条款作为法定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的双方只要相互信赖,任何劳动合同都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不是必须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也不是自动存在于劳动合同之中。是否需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法律不加以规定,只能由当事人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约定,不能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设立。换言之,未经协商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形成合意的,不能认定存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也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总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充分表达各自意见,并就合同条款取得一致后达成的协议。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用人单位更不得以强制、胁迫等手段要求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   
(四)用人单位不得同劳动者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司法实践中大量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往往在招用劳动者时与劳动者签订一个单独的试用合同,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在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再决定是否正式聘用该劳动者。用人单位这样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规避法律,在试用期使用廉价劳动力,方便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需要强调的是试用期应该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三年、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是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不管试用期之后当然订立劳动合同还是不订立劳动合同,都不允许单独约定试用期。   
另外,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这些都是变相的试用期,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劳动者的待遇下调,方便解除劳动合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明确这些情形按照试用期对待。
二、试用期间劳动者的权益   
实践中,试用期劳动者薪金待遇低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用人单位视试用人员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压低基本薪水,甚至不给工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的一个表现方面就是试用期间付给劳动者的薪金待遇低。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单位,硬性规定在试用期间劳动者不享有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这些都是用人单位热衷于约定试用期的重要原因。
(一)试用期劳动者工资的规定   
对试用期间劳动者待遇过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本条实际上规定了两个最低标准:
1、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
2、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这就存在着按哪一个标准执行的问题,正确的理解应当是条文里两者相比取其高。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里约定了试用期工资,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又高于本条规定的标准的,按约定执行。
对于试用期工资待遇问题,首先看劳资双方有没有约定,再看工资协定中有没有相应规定。如果既没有约定,工资协定中也没有相应规定,试用期工资待遇应和正式工的工资待遇一致。约定试用期工资应当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试用期间劳动者提供的价值不意味一定小于正式工,所以不能当然地认为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就是最低标准,这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则。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给付劳动者工资。
另外,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试用期内是否需缴纳社会保险   
试用期内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的习惯性做法。劳动者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也常常错误认为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实际上,劳动关系一旦建立,用人单位就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并非独立于劳动关系外的"特殊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拒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造成劳动者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该享有作为劳动者的一切权力。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还包括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不能因为试用期的身份而加以限制,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等。
三、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的限制条件   
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严重。有些单位利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相对容易的情况,任意解除,走马观花式地更换试用人员。有的单位对试用人员实行一定比例的淘汰率;有的单位始终在招聘劳动者,永远在试用劳动者,招聘的人员甚至是100%都不合格。为防止部分用人单位任意解除处于试用期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做出了针对性规定:
(一)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实体要件   
很多用人单位均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在试用期内完全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不单单损害劳动者的权益,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可见,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来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解除处于试用期劳动者劳动合同最常用的理由。但这种情形的适用也并不是无原则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就可以随便解除的:首先,用人单位必须有事先向劳动者明示的明确的录用条件;其次,必须有客观的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只要满足了这两条,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处于试用期间的劳动者。
另外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号)的有关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发现并经有关机构确认患有精神病的,可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再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出现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上述情形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等。只要出现了上述情形,就连处于正式用工期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处于试用期间的劳动者当然就也不例外。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要件   
法律虽赋予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也需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不得随意为之。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如下程序规定:
1.用人单位只要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出现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而且不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  
2.劳动者出现了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4.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法作为社会法,旨在追求社会公益、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等社会发展目标。劳动法要保护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但是,总体上它向保护劳动者倾斜。因此,劳动法中规定和确认了一系列劳动标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条件只能只能等于或优于劳动基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不可以通过约定的方法加以规避。
城市猎头:
热门城市: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用期辞职有工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