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地铁有用吗是不是很贵呢,我是上下班地铁听歌看剧什么的用的比较多,便宜点的有吗

&主题:为啥蓝牙降噪耳机一直都不火呢?那么多坐公交车、地铁的
泡网分: 12.717
主题: 1793
帖子: 12954
注册: 2014年05月
坐飞机的毕竟是少数,就不说旗舰级的蓝牙降噪耳机了。
40mm驱动单元给日常上下班搭成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种享受,很多人都还在坚持iPhone的原配垃圾耳机听歌。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536&&回帖:87 &&
泡网分: 0.011
注册: 2018年07月
索尼家有什么推荐的?
泡网分: 36.865
帖子: 2628
注册: 2003年04月
QC35是我出门必备,飞机上经常打开降噪什么音乐也不听就为了睡个安稳觉。而且对我来说BOSE最重要的是耳罩不夹头,戴几个钟头都不会觉得特别难过。
泡网分: 0.087
注册: 2018年03月
刚买了akg n60nc蓝牙版,比较小众,看中的是轻便,功能全,品牌效应。感觉公众场合现在蓝牙和有线版基本听不出区别。大耳机还有索尼zk.就在家里听听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832
帖子: 19074
注册: 2007年04月
地铁上戴着降噪耳机的乘客非常多,我觉得蓝牙降噪耳机挺好的,音质没有传说的那么差。
泡网分: 69.916
帖子: 29978
注册: 2002年02月
崂山道士 发表于
无线怎么能达到有线耳机的音质?目前恐怕不行,否则那些玩耳机的花几千块钱换线材图的是什么?...蓝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外出通勤够用了,只是这些人中大部分人有什么耳机就听什么,极少另外购买耳机。
本帖由 F512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031
帖子: 2605
注册: 2002年05月
无线怎么能达到有线耳机的音质?目前恐怕不行,否则那些玩耳机的花几千块钱换线材图的是什么?
泡网分: 0.503
注册: 2015年09月
homes 发表于
三星从S5开始就是带无线充电的单纯应用角度来讲诺基亚可能更早
说谷歌是因为毕竟是安卓他爹,NEXUS是亲儿子,一般nexus会引领一下潮流。不过当时NEXUS4开始全线配备的无线充电、NFC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流行。
泡网分: 3.307
帖子: 4207
注册: 2012年06月
沧浪火 发表于
人类懒得研究新事物,更多跟风。
听到耳机,只会认为就是有线的···无线的音质不好!
蓝牙版本是啥?别跟我说,费脑!
电动汽车是啥?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动力差!殊不知现在都可以开电动车进藏了!
以至于无线充电也等到苹果推出了,才高呼黑科技啊!苹果万岁!
殊不知诺基亚时代QI无线充电已经很成熟的技术了!
谷歌NEXUS4、NEXUS5曾推过一次无线充电,但安卓厂商没跟进····
反正蓝牙耳机的方便谁用谁知道!三星从S5开始就是带无线充电的
泡网分: 2.958
帖子: 2949
注册: 2012年04月
X东99入了个飞利浦,戴了几次总是脱落就扔到一边了,还是老平头塞舒服,虽然有线。
泡网分: 25.093
帖子: 9994
注册: 2010年06月
老柯 发表于
BOSE的 QC30 降噪效果和音质比QC35 差很多吗?有QC20和QC30
音质?不懂。QC30的优点不说了,说说缺点:
1、在静夜关闭降噪会听见明显的电流声,而QC20关闭降噪后没有这现象。
2、在接近0度的温度下,比如5摄氏度,无法充电,充电的显示灯一直是红色的。我没办法,只能在屋里开空调暖气时再充电,或者睡床上把QC30塞被子里充电——温度高了才能充电。
3、那狗圈还是有点大。跑步用这玩意?我觉得还是不要想了吧
泡网分: 16.894
注册: 2007年04月
有蓝牙大耳和蓝牙运动耳塞,但还是喜欢用有线,因为通过蓝牙传输不能开启HIFI,音质打了大折扣,
泡网分: 31.153
帖子: 30479
注册: 2007年09月
大牛abc 发表于
开降噪会好一点,但整体素质就那样。我偏好DT880那样声底薄一点,解析力好一点的耳机,这个觉得声音浑了。我现在只能用播放软件里强化人声的音效...我用qc20感觉声音过得去,不开降噪不好听,声音浑,人声远。开了降噪人声恢复正常,清晰度提高不少。可听。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343
帖子: 20586
注册: 2009年12月
我用SONY的有线降噪耳机,一是音量不用开很大可以保护耳朵,二是坐高铁飞机没有噪音非常舒服。
泡网分: 0.378
注册: 2013年01月
walkman20 发表于
指的是关降噪后吗?开降噪会好一点,但整体素质就那样。我偏好DT880那样声底薄一点,解析力好一点的耳机,这个觉得声音浑了。我现在只能用播放软件里强化人声的音效来听
泡网分: 31.153
帖子: 30479
注册: 2007年09月
大牛abc 发表于
回家听觉得音质很差,和在商场嘈杂环境里听完全两样,声音闷、低音糊。后悔没有选大法的,看什么时候有好的价格了再补一个吧。指的是关降噪后吗?
泡网分: 0.378
注册: 2013年01月
大牛abc 发表于
刚在店里试过,QC30降噪效果足够好了,音质QC30与QC35差不多,不放音乐只开降噪,压耳的感觉QC35明显一些。同时也试了索尼的,个人感觉wh1000-xm2的音质比Bose好很多,降噪也很厉害,但压耳的感觉最明显,我怕听时间长了会累。综合比较了一下,最后买了QC30。回家听觉得音质很差,和在商场嘈杂环境里听完全两样,声音闷、低音糊。后悔没有选大法的,看什么时候有好的价格了再补一个吧。
泡网分: 14.566
帖子: 2382
注册: 2008年08月
泡网分: 0.512
注册: 2014年12月
已撸Wi-1000X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78
注册: 2013年01月
老柯 发表于
BOSE的 QC30 降噪效果和音质比QC35 差很多吗?刚在店里试过,QC30降噪效果足够好了,音质QC30与QC35差不多,不放音乐只开降噪,压耳的感觉QC35明显一些。同时也试了索尼的,个人感觉wh1000-xm2的音质比Bose好很多,降噪也很厉害,但压耳的感觉最明显,我怕听时间长了会累。综合比较了一下,最后买了QC30。
泡网分: 10.819
注册: 2008年11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打30年前磁带随身听时代就发现自己跟索尼音频设备八字不合,随机的索尼耳机从磁带、cd、md就没有超过一年不坏的,倒是其他的日系耳机都没事,爱华、松下都很耐用。SONY是渣!
本帖最后由 图哈尔特 于
10:16 编辑
泡网分: 38.381
帖子: 3161
注册: 2003年09月
老柯 发表于
音质差的多吗?关于30和35,我关注在降噪上了,音质没太关注,两机切换对比听,音质没有听出太明显区别。
关于QC35和小鸟耳塞,降噪、音质和音乐性的区别,一听立见。今天我戴小鸟,居然以为没开降噪,试过几次才确认开了,因为效果远不如QC35。不过,早上我还是戴的小鸟,轻松凉快。
以后有机会,拿小鸟对比一下30和索尼的降噪耳塞(叫啥型号?),这样公平些。
没想到我音响退烧后,开始琢磨降噪耳机
这两个月,连续进了两副降噪耳塞耳机。 本帖最后由 京汉 于
09:35 编辑
泡网分: 39.9
精华: 1帖子: 4217
注册: 2003年07月
京汉 发表于
对比听过,感觉30比35降噪功能差得不多,最大区别在配戴的感觉很不同。耳塞,过一个小时很不舒服,有点痛。大耳,现在天气不是最热的时节,佩戴时间一长还是有点闷热。正热的时候,我会戴小鸟的新品TRACK 降噪耳塞。
音质差的多吗?
泡网分: 38.381
帖子: 3161
注册: 2003年09月
老柯 发表于
15:37BOSE的 QC30 降噪效果和音质比QC35 差很多吗?对比听过,感觉30比35降噪功能差得不多,最大区别在配戴的感觉很不同。耳塞,过一个小时很不舒服,有点痛。大耳,现在天气不是最热的时节,佩戴时间一长还是有点闷热。正热的时候,我会戴小鸟的新品TRACK 降噪耳塞。
本帖由无忌论坛小程序编辑于: 23:00:56
泡网分: 39.9
精华: 1帖子: 4217
注册: 2003年07月
BOSE的 QC30 降噪效果和音质比QC35 差很多吗?
泡网分: 52.364
精华: 7帖子: 4233
注册: 2001年12月
用过一个BOSE降噪,后来没用了。现在出门如果听歌就用森海的IE800,在家用大耳就用森海HD800S。
泡网分: 2.248
帖子: 2059
注册: 2009年07月
wh1000-xm2感受到了真正的黑科技。。。。
泡网分: 27.958
帖子: 2854
注册: 2004年08月
笑鹰 发表于
也许是我耳朵太敏感?试听Bose的降噪耳机,鼓膜感受到有一股隐形的压力,很不舒服。在一般的环境下用降噪耳机,用降噪开关把降噪功能关掉。在噪音环境下,才把降噪开关打开,使用降噪功能。
泡网分: 23.253
帖子: 2172
注册: 2003年10月
买了个小米3.5版本的便宜货,试了试非常失望。打开油烟机试了一下,噪声是小了一点,但还是非常明显。关键是降噪效果像是那种声音变了一种调,把频率调高了的感觉。准备退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32
帖子: 2076
注册: 2010年04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手机被偷了也不知道,等小偷偷偷下了地铁,你车上开走后没信号才发觉?...有线耳机才是手机盗窃指示器吧?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ad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826
帖子: 3714
注册: 2010年04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所有没法把电池拿出来充电的东西我都不买。
所有用电池的东西我首选用五号七号电池的。比如SONY D100, M10这样的机器,用了...好奇你用什么手机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版权所有:&&&&
网站投诉举报电话: | 网站举报邮箱: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在地铁上听音乐看视频比较多,目前在降噪最强的qc20和音质更优的入耳耳机中犹豫,求推荐隔音好的入耳耳机
打算先整个耳机,造型没要求,隔音是最重要的,声音通透些。隔音一定要好些,f880推起来不浪费其能力的,听说可以通过换耳套会提升隔音效果。最好是sony的耳机,不知有何推荐,f880续航是问题,颜色没要求,因为看视频还是要用手机。,希望三频均衡些,平时主要听acg相关,以后再买大法的f880预算2000左右!当然,手机也能推动...
打算先整个耳机,造型没要求,隔音是最重要的,声音通透些。隔音一定要好些,f880推起来不浪费其能力的,听说可以通过换耳套会提升隔音效果。最好是sony的耳机,不知有何推荐,f880续航是问题,颜色没要求,因为看视频还是要用手机。,希望三频均衡些,平时主要听acg相关,以后再买大法的f880预算2000左右!当然,手机也能推动的
浏览次数:0
小伙伴们还在答题的路上,先看看下面这些内容吧~
临街的那些楼盘一般来讲交通都比较方便,与此同时噪音、污染等烦恼也随之而来。如果长期处在噪音太大的环境之中,车来车往会严重影响睡眠,给身体造成很大危害。那么买房时都应该具备哪些隔音降噪的知识呢,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 []
浏览量:8877
装修总预算0万元
卫生间:0元
扫一扫下载房天下装修
扫码即获10000套家居设计案例
申请使用此项服务,即视为接受、、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16,asku:0,askr:387,askz:332,askzx0:695,ask0:0,RedisW:0askR:25,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27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四款主流热门降噪耳机横评丨世界在喧嚣,我们在降噪
谁才是最强的那一只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办公环境是开放式空间,经常在工作的时候,被周围其他同事的闲聊打断思路;出差路上,想要在飞机或者高铁上好好休息一会,却因为噪音睡不着;抑或者是,在图书馆里自习,教室是安静的,但进进出出的门开关声和风声,让人很难静下心。
这时候,如果没有这些烦人的噪音就好了,你一定会这样想——降噪耳机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瞬间产生的产品。降噪分为两个流派,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主动式降噪耳机则是,利用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好的降噪耳机一定是能将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的产品,各种降噪耳机的形态中,毫无疑问耳罩式的效果是最好的。
这一次,笔者收集到了市面上常见的四款降噪耳机:BOSE QC 35ii(售价为 2888 元),Sony 1000xm2(售价为 2299 元),Beats Studio? Wireless(售价为 2858 元) 以及 Panasonic RP-HD605N(售价为 2248 元)。它们的价格大都在 3000 元-2300 元这个档位,也是普通消费者购买降噪是主要考虑的对象。
在与它们共处的这半个多月里,笔者有机会从各个方面体会它们的不同。下面我们会从外观设计、便携与佩戴舒适度、功能性、降噪能力、音质五个维度来考量这几款产品。
设计:风格迥异,但它最抓人眼球
耳机,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码产品,基本会常伴用户左右。因此选择一个自己外表上最心仪的产品,可能是除了降噪效果之外,最为重要的部分了。
以下笔者对于外观设计的评判标准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第一,一体性&简洁性,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习惯不一样,但一体性&简洁性越强的设计,设备上的其他元素相应的越少,那么越容易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第二,配色,因为大家对于配色的喜好不尽相同,如果一款产品,它能提供的配色越多,那么可供用户选择范围就越大,尤其是在涵盖了黑白灰这几种基础色之外,还有更多的配色的话。
Beats Studio? Wireless
而在这几个头戴式耳机中,可能 Beats Studio? Wireless 是最与众不同的,光配色就要比其他的耳机多几倍:除了常规的黑白灰银,它还有蓝色,红色,黑红拼接色,以及笔者手上的这款陶瓷粉。同时,它也是这几款设计中唯一一款没有使用金属横梁的耳机,并且是唯一一款将品牌名印在横梁上的产品,品牌辨识度极高。要论配色丰富程度以及时尚指数,Beats Studio? Wireless 可能要稳居第一。
Panasonic RP-HD605N
说完最抓人眼球的,接下来就是最不起眼的:Panasonic RP-HD605N。这款产品的两种配色都是深色调——深棕色和黑色。笔者手上的这款是深棕色,品牌 Logo 以阴刻的方式印在耳机侧面,如果不仔细看,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其品牌。棕色机身与皮质的横梁,耳罩给人一种整体都是皮革的错觉,但耳罩内部分使用的是薄而疏的纱网,耳机喇叭近乎完全裸露在用户视野里,显得比较廉价感。
Sony 1000xm2
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外观上都中规中矩,只不过 Sony 1000xm2 似乎更注重耳机的一体性机,整机上下仅有开关机和降噪功能键,而 BOSE QC 35ii 则是完全相反,它显然是更注重功能性,机身上的按键是最多的。
BOSE QC 35ii
如果我们按照耳机外观的一体性和个性化程度为评判标准,满分分值为 5 分。那么毫无疑问 Beats Studio? Wireless 能拿到 5.0 分,因为它能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配色可选,同时它的一体性也不输给 Sony 1000xm2,左右对称的设计,巧妙地将三颗按键隐藏起来,机身最明显的仅有一颗开机键。
剩下的三款耳机,他们虽然提供可选的配色都不够多,外观设计上面没有 Beats Studio? Wireless 那样个性,但其中 Sony 1000xm2 机身上下仅有两颗按键,外侧没有任何装饰性元素,给人的一体感最强,它能拿到 4.5 分。
BOSE QC 35ii 银色机身搭配金属制的耳机外罩,在整体设计元素上较为统一,但为了功能性,将所有的按键都毫不遮掩地安置在耳机左右,在整洁性上略逊 Sony 1000xm2 一筹,它能拿到 4.0 分。
Panasonic RP-HD605N 耳罩内的纱网
Panasonic RP-HD605N 虽然也在追求皮革质感,但在耳机内侧的喇叭罩网上处理有些失误,因此这一轮,笔者认为它只能以 3.5 分垫底。
便携性与佩戴舒适度:影响携带率的关键
除去外观,另一个能决定耳机是否能够和主人一同出街的关键因素就是便携性。在这一点上面,四款产品都附赠了耳机收纳包。但在这一点上,Beats Studio? Wireless 依旧特立独行,其他的耳机都是采用左右平折收纳,只有 Beats Studio? Wireless 采用左右竖折收纳,其收纳盒可能要比其他的耳机更厚实一些。
不过,Beats 似乎更愿意用户把耳机挂在背包外侧——因为它随收纳盒附赠了一个登山扣。这种方式可能更为独特,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能让 Beats Studio? Wireless 收纳变得更加方便,因为其他的耳机收纳盒大多数也有手提带。如果用户愿意,他们也可以把耳机挂在包外。
极具个性的 Beats Studio? Wireless 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作为头戴式耳机,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耳机佩戴的舒适度。因为长时间佩戴耳机,耳罩包裹着耳朵,热量无法散发出去,会引起不适。就这一点上,其实四款产品体验上都拉不开太大差距。
第三个因素是压迫感。因为耳机是通过有弹性的横梁箍在头上的,所以平衡好压迫感和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这一点在长时间佩戴耳机的时候,尤为明显。笔者认为 BOSE QC 35ii 在四款产品中做得最优秀。
BOSE QC 35ii 的横梁是这四款产品中,最为柔软且弹力最小的。它能稳稳地箍在头上,但又不会形成太大的压迫感。紧随其后的是 Panasonic RP-HD605N 和 Sony 1000xm2,它们也在横梁上使用了金属,但总体上而言,不如 BOSE QC 35ii 柔软,回弹力度更大。
Beats Studio? Wireless
这方面做得最差的是 Beats Studio? Wireless,它的横梁没有采用金属材质,弹力最大,所以也箍得最为牢固。相应的,长时间佩戴会产生很不适的压迫感。笔者猜测,它可能是为了目标用户“蹦迪摇摆”考虑而做出这种设计。
综合以上体验,笔者认为这一轮,便携性和舒适度的评分排序应为:BOSE QC 35ii(5 分),Sony 1000xm2 和 Panasonic RP-HD605N 并列(4 分),Beats Studio? Wireless 垫底(3.5 分)。
功能性:功能要全,使用要方便
App 让耳机功能性更上一层楼
到这里,这四款产品能被划分成为两派:App 派和无 App 派。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这两款产品是有 App 的,而 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则是没有 App 控制的。
Sony 1000xm2 Headphones 可以选择 SBS 编码
其中要数 Sony 1000xm2 的 App 界面最为复杂,而且它还不止一个 App(Headphones 和 Music Center)。Sony 1000xm2 Headphones 应用提供降噪模式调节,环境音量大小调节,均衡器调节,音源方向调节,蓝牙传输编码调节等等一系列的个性化设置。至于另一款应用,笔者至今还没弄清楚其存在的意义(似乎是为使用多个 Sony 音乐设备的用户而准备的)。
其次是 BOSE QC 35ii,它的 App 提供的功能比较简洁:包括降噪强度(没有降噪模式选择),提示语言,连接多款设备(至少 3 台以上),Bose 耳机之间的音乐共享以及电量提示等等。
在笔者看来,App 存在的意义在于凸显降噪耳机的专业性以及个性化设置上面。在这一方面,Sony 1000xm2 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理工科思维,就连蓝牙传输编码这种设置都提供(Apex 音质更好,但相应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更大,SBS 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更小,更稳定,详情请点击笔者的这篇文章:“全面屏”时代:挣扎的耳机口与正在崛起的蓝牙耳机)。
至于个性化设置方面,其实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很大,毕竟大家听歌都是使用第三方应用,基本都有均衡器设置。因为 Sony 1000xm2 提供了蓝牙编码选择,这一点要比 BOSE QC 35ii 略强。
Beats Studio? Wireless-可以在蓝牙设置里打开降噪
剩下的没有 App 的耳机中,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都需要使用耳机上的按钮进行调节。不过 Beats Studio? Wireless 也可以在手机设置里查看和改变降噪耳机的状态(无论用户使用的是 iPhone 还是 Android 手机)。
在这一小环节中,Sony 1000xm2 排名第一(5.0 分),BOSE QC 35ii 编码环节略逊一筹,屈居第二(4.5 分),而 Beats Studio? Wireless(3.5 分)和 Panasonic RP-HD605N(3.0 分) 没有降噪等级调节,但前者要比后者多一种直观的展现方式,故而前者排名第三。
易用性:无脑式操作才是最好的
虽然不管哪一款产品,有没有 App 都可以使用,但便利程度上却是千差万别。这四款产品中,让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Sony 1000xm2,因为它的操作逻辑和体验实在是谈不上好。
前面笔者说过,Sony 1000xm2 仅有降噪调节和电源开关两个按键,并且每个按键使用了长短不同的凸起加以区别。那么音量调节和歌曲播放暂停和上下曲如何调节?——答案是右耳外侧的触控板。
感受 Sony 1000xm2 指尖触控的魅力
右耳外侧是可以触摸的,上下滑动可以调节音量,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歌曲,双击可以暂停歌曲,手掌盖住整个触控板,可以暂时关闭降噪和暂停歌曲,这样用户可以听清外界的声音。
这样的交互方式,听上去很酷,但使用起来并没有多酷——因为经常会误操作,尤其是调整耳机头戴位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习惯用手握住耳机外侧调整耳机,但如果使用的是 Sony 1000xm2,那么调整的时候,音乐会暂停,这种体验对于沉浸在音乐中的用户是非常不友好的。
另外,Sony 1000xm2 并不支持快速切换设备——它自动连接上次使用的设备,但如果用户想要在另外一台设备上使用它,必须先把前一台设备的连接断开,或者是重启耳机,再进入到配对模式,最后再从新设备上点击连接。在这一点上,Panasonic RP-HD605N 也是一样,它也需要断开前一台设备,重启耳机进入配对模式,再重新连接。
至于 BOSE QC 35ii 和 Beats Studio? Wireless 都支持快速切换连接设备,另外 BOSE QC 35ii 的开机键整合了蓝牙配对键,用户无需关机即可重新配对其他耳机(如果是其他耳机,需要先关机再长按电源键开机重连)。
Beats Studio? Wireless-作为苹果的干儿子,自然有权利走后门,比如在播放界面显示电量
不过,Beats Studio? Wireless 毕竟是苹果产品,内置了苹果研发的 W1,能够在同一 iCloud 账户下的设备之间自由切换连接,无论这台设备之前是否与 Beats Studio? Wireless 进行过配对。
在易用性上,BOSE QC 35ii 以其快速切换,配对以及更多的实体按键获得第一名(5.0 分),紧随其后的是 Beats Studio? Wireless(4.5 分),它虽然在连接性上不如第一名,但在苹果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也使得它优于其他两款设备;由于 Panasonic RP-HD605N(3.5 分) 和 Sony .0 分) 都不支持快速切换设备,给多设备用户会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在易用性上面体验很糟。Sony 1000xm2 的交互逻辑虽然新颖,但说实话并不如实体按键好用。
综上所述,BOSE QC 35ii 以 4.25 分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 Sony 1000xm2 和 Beats Studio? Wireless 得分为 4.0,最后一名是 Panasonic RP-HD605N 得分为 3.25。
降噪能力:两强相争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整个评测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很多读者比较关心的地方。这里笔者选取了一下几个测试环境:
高噪环境,如飞机,地铁,高铁,装修房间的隔壁等。
普通环境,如马路边,大巴上,和人潮涌动的商场
低噪环境,如开着空调的房间,平时的办公室。
以上三种使用环境是大多数用户的主要使用环境,比较具有使用的代表性,评测主要以笔者的实际使用体验作为参考:
高噪环境下,无论是哪一款降噪耳机,打开音乐调整音量之后,基本能够盖过环境噪音。在这之中,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的表现最好,并且不分伯仲。比如,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需要开 70% 左右音量才会完全压过噪音,前两款产品仅需 60% 左右的音量。
高噪环境下,如果是不开启音乐,BOSE QC 35ii 的降噪效果要比 Sony 1000xm2 好一点,Sony 1000xm2 有一点点底噪,至于 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仅仅是降低了环境噪音的音量。
BOSE QC 35ii-办公室专心工作的利器
在普通的环境下,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都能做到几乎完全隔绝外部世界,即便是不播放任何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完全没有环境音会让用户有一定的不安感,尤其是在马路上。
Beats Studio? Wireless 在打开的时候是循序渐进地消音,它能阻拦掉一部分的环境音,但做不到完全隔离汽车鸣笛声,这一点 Panasonic RP-HD605N 也是相似的。
在低噪环境下,无论是哪一款产品,都无法做到不开启音乐就完全隔离机械键盘声以及中央空调工作的声音。不过,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的表现一如既往地出色,而 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在两大强敌面前依旧只能落于下风。
相比较起来,BOSE QC 35ii 和 Sony 1000xm2 的降噪效果并没有太大差别,但 Sony 1000xm2 的底噪相较于 BOSE QC 35ii 要大一些,尤其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更为明显。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的降噪能力并不算太弱,但与前两者相比,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BOSE QC 35ii
综合来看,BOSE QC 35ii(5.0 分) 的综合能力最强,Sony .5 分) 的降噪能力并不逊色,但由于耳机自身有些许底噪,所以只能排在 BOSE QC 35ii 之后。至于 Beats Studio? Wireless 和 Panasonic RP-HD605N 在降噪能力上面拉不开差距,同时又与前两者相比逊色不少,并列末尾(3.5 分)。
音质:听什么歌,戴什么耳机
有很多发烧级的“金耳朵”都认为蓝牙耳机仅仅是听个响,因为音乐在蓝牙传输过程中就已经压缩了很多。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之中很多都甚至无法听出 192kbps 和 320kbps 的区别。这四款蓝牙耳机都支持 APT-X 编码协议,这意味着,理论上它们最大能支持 768kbps 码率的音乐传输,比较一下音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里笔者选取了以下这些歌曲,这些音乐涵盖了基本上普通用户都会涉猎的音乐类型:
ili(Troy Boi)
故宫记忆(S.E.N.S)
平遥古韵(李志辉)
Hotel California(Eagles)
Serenade(Pual Mauriat)
Air in G(巴赫)
Only my railgun(花たん)
ミライ(ONE/ATOLS)
渡口(蔡琴)
BOSE QC 35ii 给笔者的感觉,就是“均衡”,这款产品没有明显的偏好,当然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它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感,与 AirPods 相似,但整体质量却要比 AirPods 高。它可能不会吸引某一特定人群,但人人都能接受它的表现。
Sony 1000xm2则是有明显的风格偏好,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它的解析力略有不足,但整体音质比较饱满,对于部分乐器的银色还原比较准。让人意外的是,它在低音部分冲击力意外地强,不仅能量十足,同时各个打击乐器之间的过渡也比较平滑。
Beats Studio? Wireless一向被人诟病“渣一般的音质”,但实际听下来,并没有太不堪入耳。Beats 的强项一直是“动次打次”的低音部分,Beats Studio? Wireless 也不例外,不过相较于 Sony 1000xm2,它的过渡不算平滑,高音部分有些刺耳,但穿透力十足。
Sony 1000xm2-没想到“大法”的低音也让人沉醉
Panasonic RP-HD605N高音的穿透力不错,但低音有些浑浊。与前面三款耳机相比,它在解析力上面明显逊色不少。高音有一定的穿透力,相较于Beats Studio? Wireless 更舒适,没有那么刺耳,但低音差一些。它最大优势在于响度上面,同等音量下,它的声音是这几款耳机中最大的。
在音质上面,笔者比较偏好有特色的产品,即便 BOSE QC 35ii(4.5 分) 没有任何短板,在笔者的心目中,依旧不如低音带感的 Sony .0 分)。
Beats Studio? Wireless-音质超出期待
至于 Beats Studio? Wireless (3.5 分)它则是一改过去笔者对于 Beats 品牌的印象。不过,相较之下,它在传统优势领域低音部分表现,并没有太亮眼。
Panasonic RP-HD605N(4.0 分) 虽然在笔者偏好的高音部分表现尚可,但解析力实在是有限,比如在“花たん 版本 Only my railgun”中,解析力好的耳机能很清晰地听到歌手换气的喘息。Panasonic RP-HD605N 的耳机中,只能说是勉强可闻;而在 Air in G 这一曲中,BOSE QC 35ii 能很清晰地听到演奏者谱子翻页的声音,Panasonic RP-HD605N 也仅仅是做到了勉强可闻。
小插曲:BOSE QC 35ii 究竟提升了什么?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问,相较于BOSE 第一代产品,QC 35ii 价格贵了800元,到底有什么提升?官方宣称,是让三频均衡调整到更佳状态。大音量不会刺耳,小音量下也能保证声音足够饱满。其实具体在听感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可能也与 BOSE QC 35 系列产品平衡的调音策略有关。
BOSE QC 35ii 仅仅是多了个降噪键
听感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耳机多出了一个降噪调解按键:用户可以调节降噪强度,以及关闭降噪。所以,要不要多掏800元,买二代产品,你自己考虑一下咯?
Bose QC35ii:在各个方面表现非常不错,尤其是在降噪能力和舒适度方面最为出色,笔者认为它非常适合经常出差的用户使用。官方宣称,它能达到充满一次电 40 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很适合长时间飞行使用。
降噪耳机横向测评-雷达图
Sony 1000xm2:科技感十足的触控交互,以及饱满的低音。想要更炫酷的交互,以及更棒的低音,选 Sony 1000xm2 准没错。
Beats Studio? Wireless:选择它的用户,可能更多的是看上了它多彩的配色以及时尚的设计。至于音质方面,虽然不是其强项,但经过几代产品的迭代,其整体表现已经大有改观。Beats Studio? Wireless 功能性上没有缺失,但外观设计上面却是最亮眼的,作为穿搭配饰十分合适。
Panasonic RP-HD605N:它在外观设计上是最为低调的,降噪功能一般。但本来降噪和音质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它在低音和解析力不擅长,但在女声和高音部分表现不错。它比较适合一些喜欢低调设计和经常听女声的用户。
本次横评的编辑个人推荐产品:
如果把价格因素考虑进来,那么优先会想要选择是 Sony 1000 xm2:原因在于价格是横评产品中最低的(2200元左右),同时降噪能力很出色,音质表现也不错,适合听一些低音比较足的歌曲,触控板式的交互对于一些喜欢科技的用户会有吸引力。或者你也可以考虑BOSE QC 35一代,毕竟相比二代产品便宜了800元,性价比更加突出。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唐植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降噪耳机地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