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趋势看企业如何做好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营销

什么是“泛新媒体时代”?企业和个人如何玩转泛媒体?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火火(现学霸君新媒体负责人,原美丽说新媒体负责人),作者授权早读课转载。
个人公众号:gongyan42
本文完整阅读可能需要15-25钟,前半部分适合企业负责人,后半部分适合新媒体从业者。
转眼春节已过,企业陆续开工,新一年的计划也正红火的开展中。
但对于新媒体的一些同学,今年可能过了一个假年,很多遇到了如下的问题:
企业对待新媒体的态度变成了《从入门到放弃》,减少预算,要求变现。
新媒体要同步的平台太多,20%的时间在写内容,80%的时间在琢磨标题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唯一不变的是发一篇文章掉一片粉,做梦都在掉粉。
处理的事情越来越杂,左手直播,右手社群。但对自己成长的路径很迷茫。
对于新媒体,特别是微信运营的同学来说,似乎1.0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企业新媒体如何做到二次觉醒呢?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给大家开工时吹吹耳旁风。本文主要分三部分为趋势篇,企业篇,和个人篇三部分阐述。
看清新媒体运营的现状及趋势
企业对待新媒体的二次认知
新媒体从业者技能加点get指南
什么是泛新媒体时代?
仅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越来越感受到泛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首先是新媒体自身的形态上的宽泛。
1.表现形式泛
新媒体从早期微信图文,拓展到音频,如荔枝,喜马拉雅。再到短视频,如秒怕,快手。再到视频直播风靡,一直播,映客等。
2.结合领域泛
与互联网+对应的是,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也搭载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结合大数据,做舆情分析,新媒体结合人工智能,例如微软的小英。
3.承载平台泛
从微博,微信这两大主流平台,到现在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工具平台:UC浏览器,WIFI万能钥匙等。电商:淘宝,京东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甚至有同学说平台太多,导致自媒体人不够用了。
新媒体的第二重泛,是从运营的企业来说,扩开了边界,但是也越来越泛烂。
4.运营边界泛
新媒体运营在企业中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宽泛,边界也越来越泛。简单来说,你的岗位是隶属于哪个部门?
笔者就曾有过新媒体归为在市场部,公关部,和运营部这三个部门的经历。对于市场部来说,新媒体更重视活动营销,公关部更注重投放传播,运营部则更注重用户运营。每个部门的侧重点不一样,也表现在新媒体在每个企业中的地位不同。
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上新媒体领域的占坑完毕,每个细分领域都出现了佼佼者,比如养猪的有“猪倌巴巴”等,包括比尔盖茨近日也开通了公众号。
企业这两年也认识到没有公众号不行,有一个也不行,因为不够。有些明明一个服务号可以解决的,非要整出一个订阅号。与此同时,几乎每个出名的大号,都有几个冒牌影子号。
6.内容泛滥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生意。吸引流量的第一步就是入口,对于新媒体来说就是标题/图片。
所以能看到企业一个人在写文章,却有5个人帮忙改标题的现象,直播火了大半年,却依然是锥子脸的天下。当然是不说明这个现象不好,存在即合理,肯定是符合现阶段国情的,但是毕竟劣币驱逐了部分良币。
17年新媒体趋势预测
关于预测本身其实并不靠谱,因为未知因素太多。就如同马云之前和亚马逊CTO在2003年的时候预测电商,说了半天就是没有说到移动端上去。因为那会手机都是非智能机。说不定新的AR,VR出现后,媒体又有新的变革,也统称为新媒体。
泛新媒体时代,意味着新的一些机会,笔者按照平台维度,简单说下各个平台玩法及需要避免的误区。
微信:重启
整体流量稳定,但粉丝打开习惯严重下降下,微信公众号分发入口可能进一步变革。目前搜索入口出现了朋友圈精选等。但如入口太深。如果出现新的变动,第一时间follow。
2. 微信公众号的马太效应并不会加剧,大号面临问题更多是营收与体量的平衡。
3. 小作坊式(1-3人)个人公众号崛起势头仍然凶猛,并将瓜分大半长尾流量。
4. 给别人打广告会越来越难,自己卖货会变得主流。
5. 随着订阅号更名规则改变,企业和个人间的账号买卖会兴起(当然这是微信官方不提倡的,要注意合理的粉丝转移,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笔者之前写的《如何半路接手一个公众账号》)
6. 小程序传播对于有线下门店的企业是个机会,同时也开启了以社群而非朋友圈的微引爆时代。
微博:转移
1. 与微信的“老龄化”趋势不同,微博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 一线城市用户集中发声,二三四线城市用户观摩追星。
3.从事件传播角度,前几年一般都是微博引爆,微信沉淀。后续可能改写,微信引爆,微博二次引爆。最显著的额例子就是罗一笑事件。
4.从形势看,微博运营包括投放,从图文,会逐渐往短视频(秒怕)和直播(一直播)转移。
其他自媒体平台:分化
1. 自媒体平台会分化出不同的调性,比如今日头条偏娱乐,一点资讯偏文艺等。
2. 自媒体平台将从纯内容分发,会逐渐尝试粉丝的深度聚合形式。
3. 自媒体平台内容图文依然是主流,但短视频比例将会提高。其提高速度和4G资费降低以及用户养成习惯有关。
4. 直播纯靠颜值起量会趋弱,更加注重才艺等方面,且趋于工作室,流水线型生产。企业直播会形成差异化。
企业的二次定位
拥有新媒体账号已经是企业标配,但是初衷可能需要改变。有的企业最初建立新媒体账号,是为了品牌传播,有的则是为了舆情监测。而有些则是为了跟风占坑。随着企业的发展,产品形态的进化,也是时候进行二次定位了。
1. 企业新媒体究竟要做什么
微信:猥琐发育,别浪
企业对于微信的定位,一般分为三种:1传播2挣钱3提供服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基本上会设置某一项为最重要的指标。
(1)传播:三不唯
对于传播层面,无疑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做舆情处理。写出10W+,制造病毒传播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但企业要做到二不唯:
不唯微信论:所有的CEO都玩微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用户都用微信,要做到因地制宜。有些人群如初学生,在qq的居多,所以显然需要看重QQ公众号/空间的传播,防止造成刷遍朋友圈的假象。
不唯阅读量论:阅读量基本上取决于1.粉丝基数2文章质量3文章扩系数。这三者并不是绝对正相关的,要做到科学评判,而不是看绝对值。
百万大号轻松10w+,并不一定是内容,而是基数太大。养生号轻松10w+,并不是文章质量好,而是人群扩散系数高。有些名人KOL文章阅读量低,但是照样收很高的广告费,因为文章质量好,粉丝精准。
不唯热点论:想要提高传播量,要么造热点,要么跟热点。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己专业相关领域去跟,要有态度的去跟。另外也不是什么热点都可以跟,比如之前优衣库事件,盲目跟风会反而会伤害品牌。
对于挣钱,媒体界活化石keso曾说直接的商业最好的商业。与其扭捏的靠三方广告,还不如卖货来的更加直接。当然做好粉丝的背书是关键。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留好后手,现在一些大号例如逻辑思维等纷纷做起了APP,虽然迁移的成本高,但是万一不小心,弄个封号,真是毁于一旦。
(3)提供服务
对于第三点,提供服务只是手段,一般都是freemium模式。当然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在微信上,服务号虽然已经拥挤不堪,但是机会仍然有,yoli口语,助理来也,通过产品化实现价值。
小程序是一个机会,但是其应用场景还是线下居多,传播层面也受到限制。可以占坑,但目前不要期望过高。
微博:抱团搞事儿
微博这个套路基本上企业已经玩得很熟了,最重要的两个点,一是品牌传播,二是舆情监测。
对于品牌传播,微博自带的一些商业产品要配套使用。比如说数据分析,抽奖平台该买的还得买。粉丝通,粉丝头条该做的还是得做。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趋势品牌是:抱团玩法。这个玩法最早是段子手集团的普遍玩法,用来大号带小号。所以快速形成了铜雀,牙仙,楼氏三大段子手集团。
当然品牌也能这么玩,玩接力,玩周年庆。更多玩的跨领域的合作,要“死皮赖脸”的往上蹭。比如说去年大火的海尔微博怒怼王健林,下面的品牌联合抱团。
对于舆情监测,要建立监测及层级汇报机制。划定相应的舆情等级,不要等火烧眉毛了才等着去解决。
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先占坑后筛选
(1) 去年内容分口大热,每家都有相应的作者计划。但是每家调性不一样,也会在某个领域占领高地。比如今日头条可能是大众娱乐化,百度百家注重商业科技。需要因地制宜,先全部开通,然后看效果,选择一家进行重点运营。(下图来自于知乎网友@风清扬 整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申请开通。
(2)把内容做好是第一要务,顺便标题党。不要本末倒置。
(3)多尝试这些平台的一些创新功能,比如今日头条问答,发状态式的玩法。
(4)不要一味把读者全部迁移到微信,后期这些平台也会做社交关系链,顺势而为。
1. 新媒体的组织架构
新媒体的组织架构常用的两种设置思路,一种是按照职能,比如文案写作,视频制作,商务合作等,然后所有平台进行分发。另一种则是按照平台走,微信专门配几个,微博专门配人。笔者更加建议第二种,因为平台间存在差异化,专人可以更好的负责。
下图简单归纳了企业新媒体的一个架构,当然有些职能可能跨平台同一人负责,也有些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再去扩展。
1. 如何找到更合适的新媒体人
近两年新媒体运营大热,加上入门门槛低,新媒体从业人员也是五花八门,从记者转的,从技术转的,各个方向都有。
那么企业如何招到合适的新媒体人呢?新媒体内部也分很多岗位,比如说文案写作,创意策划投放等。除了对于专项技能的考核外,这几项也笔者重点关注的。
(1) 行业沉淀
单纯从操作技能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门槛,基本上只要肯学,一个月足矣。但行业沉淀的确不一样,特别是某些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等,专业性突出会非常重要。
(2) 新媒体感
做一个行业就有一个行业的感觉,首先我不接受完全的小白,至少面试前你可以自己建一个个人号玩玩,操作下后台再来。
新媒体感也体现在一些具体的实操小细节上,比如问做微信的同学,微信后台传gif图最大是几M?多图文头条的尺寸是多少?问社群的同学,个人号群发能群发链接吗?个人号一天最多能加多少人?
新媒体虽然不是熟练工种,但是平时做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一些小细节。尤其在现在红海之下,精细化运营尤为关键。
(3) 拓展思维
新媒体发展太快,技能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学习思考的能力。我一般会问这么几个问题。
新媒体如果翻译成英文,你会翻译成哪个?
微信邀请人入群时,满多少人不能直接拉人进去,而是会发送链接?微信为什么要这么设置?
简单说话你理解的QQ和微信社群的区别
这些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基本上能看出他对新媒体的理解以及潜力。
当然好的新媒体人在市场上依然十分稀缺,特别优秀有的直接去做自媒体去了。所以有时候还得从有潜力的实习生找起。
当然实习生也不好找,有时候真的看缘分。除了一些基本待遇,他们更看重好玩和学习性,一份好的招聘文案同样重要。笔者之前发了一张图片,有30+的人直接投了简历。
3.企业如何做好新媒体投放
新媒体投放赶超传统媒体已经是趋势。之前传统广告界的名言,我知道有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浪费了哪一半?
新媒体其实也是一样,由于行业存在刷量等行为,有时候钱莫名其妙砸了很多,却不知效果。对于企业投放来说,新媒体投放有几个机会和坑需要注意。
(1) 微信投放
微信投放主要分朋友圈,公众号,社群几大类。
投放,目前20万就能起步,按照一二三线城市的价格有所不同。笔者没有过多的尝试,土豪们可以随意。
现在朋友圈基本上投放也日趋成熟,可以精准到到某个三线城市的县,对于地方投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入口。
对于公众号投放一般以菜单栏,文章为主,或者公众号之间的买卖。对于菜单栏一般按照周或者月算,最主要是具体的带量数据。
对于文章来说,以阅读量为投放指标的,更适合以公关传播为主要目的。对于产品型企业,放购买或注册链接的埋点,可以具体看到所带的量。
由于现在刷量泛滥,阅读量的真实性存疑。
单纯的看阅读量进行投放无疑存在一定风险,笔者之前两个投放原则:1投老不投新 2.投垂不投泛。尽量投自己熟悉的老号,尽量投垂直领域。另外说几个我平常判断的经验方法,当然不是全部适用。
社群投放:
社群投放的形式一般有:社群冠名,广告链接发送,群内入驻,社群买卖,小程序投放
一般社群冠名以短期为主。
广告链接发送,最好是以群主的名义去发,更加权威。而群内入驻的形式一般可以以专家的名义入驻,给大家上微课。社群买卖就是直接转让群主。小程序投放是因为小程序的传播限制,社群显然成了线上传播高效的选择。
这里要说明一点,社群投放时一定要让群主提供群内大致的人员构成,最好有一个活跃度的预估值(周活跃度=周群内发言总人数/群总人数)。
不要做盲目的投放,比如有些母婴群买卖,可能花了50进了100个群,发现进去的人全都是像你一样的广告主。
(2) 微博投放
没钱万万不行,有钱也要做好精细化投放。微博的相比于朋友圈动辄1,2百块的CPM,粉丝通这个产品,其性价比依然很高。选
择一个细分领域投放,最好带着话题投放,形成联动效应。
(3)其他自媒体投放
一般都是走feed流,或者是首页,底部banner位置。这里最重要的就是首图的文案及画面的设计。注意性价比,同样对引来的用户,一定要进行生命周期跟踪,判断时候有刷量的嫌疑。
新媒体从业者如何跟上趋势?
上面讲的是新媒体行业趋势以及企业的玩法,但一切终究需要落地到人身上。作为新媒体小伙伴17年应该如何跟上趋势,脱引而出呢?
1.提升定向专业能力
新媒体运营大致分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首先要提升自己某一专项技能,至少可以超过70%的人。总之是在gank前,闷声发育。
(1)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从表现形式分为图文(写作,PS,漫画等),音频,视频(短视频,直播)等。
对于图文类内容运营,纯PGC虽然好,但是想要持续高产难度大。PUGC将会变得主流,既可以增加粉丝互动,提升内容广度,还保证了内容的专业度。
内容创作最重要的是选题,对于10W+,也不要患得患失。14,15年的时候,可能一篇爆文可以推火一个号。但是在16年,用户订阅习惯已经下降,一篇阅读百万的文章,可能粉丝增加数都无法破千。靠文章推火,更需要的是短时间多篇爆文才能凑效,所以对选题的延续性,可读性要求会更高。
内容创作除了传统上的基本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粉丝形成仪式感。仪式感不仅是是行文的风格,比如咪蒙的毒鸡汤,王五四的一路黑。标题,排版,发文时间,频率也同样属于。例如李叫兽之前周一发图片预告,周二发文。形成固定的仪式后,能有效增加粉丝的辨识度。
相对于图文,音视频的内容覆盖量更大,入门门槛也更高。特别是直播,涉及到众多环节。如直播前脚本的制作,环节的设置,渠道的宣传。直播中主讲(播)的现场的时间,情绪把控,以及观众互动。直播后的内容沉淀,二次传播。
基本上需要一个团队分工合作完成。在众多流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去年笔者参与完成的一个直播,100多万人观看,整个活动由4个人参与完成。
(1) 用户运营
新媒体的用户运营同样也基于AARRR模型(用户获取,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获取收入,病毒传播)。
在早期的微信公众号发展中,人口红利较大。所以更看重的是粉丝的获取。那会新媒体人的见面语都是“你公众号有多少粉丝”。但随着公众号破千万,微信用户数基本上饱和,出现了粉丝增长困难的情况。
很多同学非常惶恐,现在无论发啥都掉粉怎么办?其实目前阶段,掉粉是常态。之前有人总结:微信粉丝=铁粉+近三个月积累粉丝。对于已经获取一定基数的公众号来说,比起新拓疆土,做好后面几个环节更为重要。
狭义的用户运营就是用户关系链的构造,维系。一般是在平台上直接运作,比如微信公众号的后台回复,微博的私信等。
从14年开始,社群的概念被逐渐被带火。粉丝在社群中可以实现更好地聚合,互动。
怎样做好社群,需要先想好社群的共同价值观,选择对应的平台。目前较主流的有微信和QQ平台,两者间的区别也很大,根据自己的需求,不要唯微信平台。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招聘社群运营官,不仅要求需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能够随时随地解决问题。同时对统筹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毕竟一个人管上百个群是不现实的。寻找并把控群里的“地头蛇”尤为关键。
当然社群运营也会涉及到数据处理,如分析群活跃度,裂变速度。以及需要找到合适时间点完成商业收割。
(1)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涉及包括创意策划,流程把控,资源合作等。在新媒体的前期,更多的活动是针对于增加粉丝,简单粗暴,效果甚好,比如微博的抽奖转发。微信有投票,新年签等。但是随着微信打击诱导分享,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所以对微信类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以增粉为目的,需要设置更加巧妙,对人性的深度把控。
去年成功的几个例子,比如说情人节的晒结婚照,星座吐槽,大字朋友圈,尖叫体。都是非常巧妙地利用病毒传播吸引流量。尽管避开了一些诱导分享的规则,风险依然存在。毕竟这么低成本的获取粉丝,你我能忍,微信不能忍。
当然做完活动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复盘,其中留存率及用户后续的购买行为要持续跟踪。
例如这是我们某个公众号春节期间新媒体一个活动的留存图,看10日留存基本保持在83.8%。可以认定粉丝相对比较匹配,仍需后续观察。
对于更加注重品牌曝光的活动,企业大多会采用H5形式。但随着目前H5的泛滥,打开率急剧降低。据鼓山CEO称,现在H5第三页打开率已经低于0.05%。
想要博出彩也不是不可能,需要更有创意的作品,比如腾讯之前的出的吴亦凡入伍,薛之谦的动漫。网易去年更是出了很多精品。但是H5的品牌与形式间的平衡把握很难,你还记得吴亦凡入伍是为哪款游戏代言吗?
活动策划中资源调配能力同样重要,怎样短时间撬动多家一起玩耍。有些企业为此专门设定了新媒体商务岗。但对于身兼多职的同学,多混群还是好的,只要双方利益一致,合作还是可谈的。
2.提升工具使用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新媒体人,写得好文章是第一步,用得好工具也是加分项。
例如微信常见的排版工具,135,秀米等。H5制作工具ih5等。二维码制作草料二维码。办公的协同工具,石墨,worktitle等。社群工具群幂,小U管家等。
当然最牛逼的三个工具其实就是BAT,要灵活的在工作场景中应用。如最近笔者老是收到僵尸粉的清理消息,那怎样清除僵尸粉?首先可以去百度搜索,发现有免费软件可以做到。也可以让淘宝上直接买稳定版本,甚至去微信问那些给你发信息的人,软件是哪买的。
工具永远都用不完,最重要的是匹配。
3.提升数据化思维
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这也将成为初级新媒体运营和中级的一个分水岭。数据化分析能力提升在两方面,工具使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首先要知道借助数据分析,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用什么样的维度去分析。
这两点想清楚后就是常规的采集数据,例如微信公众号,除了自带基础数据,微信的blueview,侯斯特还提供了其他维度的分析。如果去网站上采集数据,如豆瓣影评,可以用python写爬虫代码。然后进行数据清洗,基础的excel技能要学会,最起码知道vlookup怎么用。数据清洗完后,也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echart,BDP等做一步的分析。
前期的分析,都是为后续的迭代研究做基础。比如下图是咪蒙最近一个月的文章的热词词云,就能分析下当下的一些情感热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要唯工具论,数据分析的难,不是难在工具的使用上,难得是你想到什么新的维度去分析。
4. 将姿态放低
将姿态放低,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所运营的企业新媒体,另一个是自己。
(1) 将企业的姿态放低
并不是要企业拉低逼格,而是看是去更像一个“人”。目前自媒体风生水起,企业除了和企业间的竞争,同样也要和一些个体竞争。竞争的不是产品,是用户的时间。
让企业更加的亲民化,改变固有的印象。去年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卫龙辣条,出了仿苹果的文案,淘宝网站设计的也更加有趣。
(2) 将个人的姿态放低
长江后浪推前浪,先和后浪浪一浪。说实话新媒体领域并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有些人可能在红利期内攒够了足够多的粉丝,被封为大神。行业进化的太快。
往往大家看到红利期的时候,红利期已经过了大半。
14年今日头条还是非主流,到16年百家齐放。每个平台的优势和规则也不一样,就算是标题党,每个平台标题的字数限制也是不同的。
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新媒体人的一直需要恪守的信条。也祝大家开工大吉。
投稿邮箱:
本文由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优秀人才不缺工作机会,只缺适合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从海量机会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
100offer 会对平台上的人才和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让「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公司」相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 100offer,谈谈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新媒体营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新媒体营销的渠道,或称新媒体营销的平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门户、搜索引擎、微博、SNS、博客、播客、BBS、RSS、WIKI、手机、移动设备、APP等。新媒体营销并不
和发展趋势新媒体营销的渠道,或称新媒体营销的平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门户、搜索引擎、微博、SNS、博客、播客、BBS、RSS、WIKI、手机、移动设备、APP等。新媒体营销并不是单一地通过上面的渠道中的一种进行营销,而是需要多种渠道整合营销,甚至在营销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与传统媒介营销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营销。4489
新媒体环境完全改变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传播,它拥有独特的个性化以及灵活的互动性,它可以做到精准的定向传播,使整个过程变得简单并且成本低廉。随着消费者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客户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与颠覆了企业原先所处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营销环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目标顾客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信息获取、信息交流、意见表达、决策制定。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地受广告和促销影响,而是在互动交流中建立并自主传播品牌体验。
对企业来说,利用处于快速发展演变之中的新媒体展开营销推广是一个重大机遇:一、增加了营销方式、开拓了新的营销阵地,网罗原先的营销传播渠道未能涵盖的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二、降低了营销的成本,通过品牌及产品信息的在线展示、宣传、营销推广活动来吸引客户的注意;三、提高了营销的效果,运用网络技术分析辨识出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而针对性地展开营销攻势,同时通过网络新媒体与所有用户交流沟通发掘潜在客户和培育忠实客户;四、及时捕捉、把握市场的需求变化,收集目标客户的要求及建议,不断地自我完善,继而引领市场创新。[3] 源自L六^维:论`文~网-.加7位QQ www.lwfree.cn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新媒体所蕴藏的能量,除了其所汇聚的庞大目标客户群体和它无可比拟的传播成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营销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就新东方而言,它通过微博营销、微信营销、YY语音平台营销、网络远程教育、视频面对面同步授课、QQ群等途径,来与学生或者那些对新东方企业、新东方名师有兴趣的人群进行互动,从而为新东方企业增加了知名度并且能更好的做到与社会群体的沟通,新东方和客户之间由以前的单向关系来到了现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并通过新媒体缩小与客户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及其形态的迅猛发展及广泛普及,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已悄然地发生变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新媒体的发展演变,来改变自身营销方式和策略,顺应并切引领时代潮流,以期实现企业基业长远的发展下去。网络新媒体营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探索性,属于较新的营销方式,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开展企业网络新媒体营销研究,有利于为企业寻求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营销活动时提供一个新方法、新策略;有利于为新媒体营销这一领域将来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提供一个阶段性、基础性的平台;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具体的营销实践中对先进经验的及时归纳和总结,为我国企业在把握更新的新媒体营销时机与具体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新媒体营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隔线----------------------------
理解汇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下面对国内关于...
生物浸出技术最早在腓尼基人时代就已经被应用,不过当时人们...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气体燃料发动机强国有美国、奥地利、德国、...
定位技术能够通过网络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一个未知目标所在的...
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21亿...
在网络传播、网页设计和动画设计方面,国外都起步较早,发展...全国城市列表
分组讨论:汽车企业如何运用新媒体营销
[导读]6月8日,由腾讯汽车、深港澳国际车展组委会主办,以“新生代、新媒体、新营销”的2013深港澳国际车展营销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下面是主题为“汽车企业如何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分组讨论现场报道王盼盼:做整合营销时应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一个作品【主持人:李潮()】刚刚叶磊()
说我看了“致青春”,说“致青春”我好想不太能提出精神来,到底是我落伍了还是怎么的。在我们这儿有“致青春”的投资人王盼盼女士,她今天非常低调,她根本就不想说什么,一定要叫我把的位子放在最后一排,我刚才跟她说,人家想你叫板了你怎么说?她说她来说两句。“致青春”不仅仅是一个票房方向,而且是一个语言现象,各行各业都在“致青春”。【王盼盼】首先感谢给我这次来论坛的机会,刚刚李潮老师说让我来说两句,我也非常荣幸。刚才听到叶总说看到“致青春”不是特别感冒。因为今天谈的是营销,我觉得对于电影还有影视剧的这些作品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我特别想说的是在我们做电影营销、整合营销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和客户沟通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客户经常是把影视作品单单作为一个作品来看的,就像刚才可能叶总说他看了这个作品跟他比较没有什么共鸣。我是80后,我是80年生人,但是其实当这个作品出来的时候我再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也有很多的东西我是找不到共鸣的。这部作品我们现在是非常成功的,现在已经破了7亿1千4百万的票房。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做营销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希望说客户是去看一个营销项目,而不是一个影视作品,这个也是我们在和客户在沟通的时候然后做媒体营销的时候,包括可能新媒体营销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个沟通的问题。大多数的客户可能在接到这样的一个项目的时候,特别容易地以客观去判断说,我这个项目我会不会习惯,甚至可能在里面一个演员、一个导演、一个非常细节的因素,去影响他对整个项目营销的判断。但是整个这个项目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在前期的宣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我们线上线下的活动,其实他是一个非常有数据支撑的项目,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也是希望建议说大家在做整合营销的时候能更多地去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一个作品。谢谢!【宁述勇()】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互联网营销的项目,很多人被忽悠进去看完了不见得会说活,也许会感觉比较差。像我儿子回家说我要看“致青春”,我说你才六年级有什么青春啊?到我这个年纪再去看吧?他说我同学都去看,我觉得是一个互联网的营销项目而已,不要太严肃了。另外我觉得连娱乐都算不上,笑点太低,集体反映了我们劳动人民没有什么文艺娱乐的出口,所以我们拿这个去玩去了,所以大家不要太当真。【王盼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刚才叶总谈到“共鸣”这一点,我觉得在座的可能有50、60、70、80的,因为我们谈到新媒体的营销,也谈到了80后、90后的受众,我决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到底买的是什么,可能在网上我们买的不是流量,不是其他的什么,传统媒体、新媒体我们买的都是目标人群,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目标人群他在想什么。文飞()
:通过电视节目展示经销商网络 打造品牌【主持人:李潮】我们在谈的不是一个电影,今天请王盼盼来,实际上今天我们发现跟以前的论坛有些不同,等会儿还会有LED行业的颠覆者和极限运动的专家,实际上我们的汽车营销,我们觉得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是需要一些新的武备的,他需要有一些非常炫目的引起新闻热点和社会关注点的项目,然后这些项目可能是有一些传统的营销方式所平时比较少关注的。无论这个电影关于“致青春”的评价,比如说在这儿也许我们可能有歧义,但是他的票房价值,如果我们拿汽车销售的销量来看,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数据,这是第一。第二,我觉得现在的影视植入,汽车在影视中间的植入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汽车厂商可考虑的营销选项。比如说文飞刚才要走的我没让他走,他们在电视上历年都有一些非常大型的项目,最近他在天津电视台做的电视方面的一个植入的尝试,而且也比较成功。在微电影方面,从《筷子兄弟》、《上海风云》已经有很多了,文飞你方不方便谈一谈你对影视电影植入的看法还有你们的操作。【文飞】我更愿意谈的是新媒体,但是潮哥让我谈电视,我就先谈谈电视吧。去年我们跟天津卫士合作的一个《老板是怎样炼成的》栏目,就是跟天津卫士最火的《非你莫属》的合作,这开创了一个商业挑战合作的先例,源起是一个在我们渠道发展、渠道扩张上的一个新的战略思路,我们意识到目前4S店、汽车网络发展有一个新的瓶颈,我们一级店、二级店往下延伸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批4S店的老总现在都已经是老板了,是多家店甚至是多个品牌的投资人,而现在的4S店很多的老总总经理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可能每年为这家店创造着上千万的利润,但是自己却拿着几十万或者是上百万的年薪,这里面有一个倒挂的,他们这里面其实是有职业的发展和渴望,有这样的职业的梦想,但是还是缺乏投资4S店的第一桶金。我们用一个新的模式,在一级店、二级店之间的空白的市场,如果你是这个行业内的有识之士,具备一定的经销商的管理和营销的经验,我们用自己东风日产的这些年跟产业发展共同分享的红利来打造一个平台,设立一个基金,通过这个基金我们叫做“精英创富基金”,为这些精英提供一个从职业经理人跃升为一家4S店老板的梦想。这个梦想我们原本只是想在渠道内展开,后来觉得如果说是跨品牌的更有意思,如果把这个做到传播平台会更有意义。所以就选择了国内比较火的天津卫士的《非你莫属》由他们的团队帮我们打造这样的一个栏目。这个节目也是一举三得:第一,这种事情通常说出来汽车厂商单一品牌做的话很难让人相信的,觉得是天上掉馅饼了,通过一个公共的全国性的有公信力的媒体平台发布出去,让有梦想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件事可以梦想成真的。第二,通过这个节目也有利于提升我们东风日产的品牌,让大家知道我们经销商网络的运作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第三,确实能海纳百川吸纳贤才。我们第一家店已经是在河南省内开始,基本上马上竣工了,再下个月可能会正式开业,到时候我们也会邀请全国的媒体去见证,我们通过这种电视平台,由东风日产去投资,吸纳这种职业经理人能够跃升成为一家4S店的老板,他的最终的一个奇迹。文飞:运用新媒体关键是找精准用户的规律和轨迹【主持人:李潮】刚才赵女士讲的新媒体包括微信您有一些什么看法?【文飞】我也有一些想法和看法跟大家交流,新生代就不说了,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关于新媒体方面我自己是有两点看法:虽然我们大家都在提新媒体,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在未来整个的我们人类发展阶段,还是会新旧并存的,这个倒不是说因为在座还有很多是传统媒体的好朋友,我个人也是这么看的。因为我们大家一直在讨论的是,什么是内容,现在大家都说“内容为王”,对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来说内容他是有区别的。新媒体的特点,呈现出来的表象上来看是娱乐化、碎片化,然后戏剧化,经常有一些逆袭的东西,经常反复让我们琢磨不透,我们认为不火的东西反而红了。新媒体要素是数据化和平台化,我们自己认为在很多的厂商没有抓住新媒体营销的脉搏,更多的人是在微博或者是微信上做信息的推送,我特别赞同赵女士的观点,大家做一个我们自己的线下促销的活动,在网上推送,去转、去评,这种也不是没有用,但是短期内有用,但是很难对你的品牌产生什么根本的推动作用。我自己对像微信、微博这种平台,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它是一个用户习惯和用户轨迹的一个记录,王盼盼女士提到的,如果我们大家都在找寻什么是我们的精准客户,新媒体是找精准的客户在哪,微博微信的平台对我们企业主更多的是找到用户的规律和轨迹。比如说这个人早上起来可能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三片土司,在淘宝上看了什么东西,一个人的数据不足以引起关注,但是如果在大数据的时代归纳合起来,可能能够找到你的真正的人群和他的偏好在哪里,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非常乐意参加这个会,我也非常愿意听各位专家说的大数据、云数据的时代,怎么样做到这个,如果只是做微信、微博的推送,我觉得这个会就不是特别的有价值了。即使新媒体很重要,但是传统媒体也不能偏废,我刚刚说到内容,在内容方面有一些东西是新媒体无法代替传统媒体的,包括对品牌的高度和内涵,网络媒体有一个是碎片化和逆袭化,天天标题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刚刚说的第一个价值通过电视平台把我们确实想拿一大笔资金来投资帮助职业经理人实现鲤鱼跃龙门成为4S店老板的梦想,通过公信力的平台发布出去一样,我认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和公信力还是不可替代的。越是在这种新每的时代大家可能越需要回到一个事物的本元,还是要回到一个品牌为王、品牌导向的时代,我是70后,我身边团队有很多的80后、90后,将来可能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更多地去阅读传统媒体。无论如何,对于他选择产品的时候,由于这一代人群他们更具备不确定性,他们的行为更难把握,他们接受信息量更庞杂。能够主导他们的东西,无论是将来做什么营销、促销、推销,都不如扎扎实实把品牌做好,我觉得这个可能在新媒体时代或者是新旧媒体交替并存的时代,越是需要我们把“品牌为王”这个概念再拿到桌面上好好地研究一下。【孟宾】刚才讲到网络营销和数据挖掘,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美国超市里头,曾经有一次沃尔玛和很多大型的超市,很惊讶地发现在礼拜六和尿片和啤酒这两件非常不相干的东西在那里是价量齐升,最后大家通过背后数据的挖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礼拜一到礼拜五是家庭主妇在家带孩子,到了礼拜六这些女士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就把孩子交给男人带,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到了礼拜六到礼拜日相当多的家庭是男士在带孩子。男士带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们要看球赛、他们要吃爆米花,同时又不得不为孩子补充足够的尿片,所以这两样不相干的东西通过挖掘,最后像沃尔玛这些超市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一起卖,以前他们完全在物理位置上离得很远,最后完全集中到一起,通过这样的挖掘实现了销量在今后实现了极大地增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挖掘的事。叶剑华:中国汽车业应与户外运动结合营销【主持人:李潮】文飞刚才所说的,第一我老觉得东风日产是一个狼性的团队,但是刚刚他讲了他是挺复杂的,他是有狐性的色彩,他很狡猾。我要对王盼盼要多说两句,因为我觉得对美女要多介绍,文飞在东风日产营销本身就是一个成果,那个时候大概在很多年前以前他是东风日产搞了一个“百万年薪招聘职业经理人”,他们经常会做一些爆炸性的新闻和爆炸性的营销,我们有一个做极限运动和极限赛事,把F1导入中国的运动营销专家叶剑华,我们越来越多的厂商走向运动营销,赞助足球,()很长时间支持中国羽毛球,先请叶剑华叶先生讲一讲运动和汽车的一些关联。【叶剑华】今天因为这个话题还是80后、90后,我想说一个刚才一直在谈的数据,在美国大家都知道体育整个产业要超过我们现在所谈的局面,在中国还没有。在美国体育行业另外有一个支流,他的户外运动的整个产值去年达到了6500亿,这个数字是巨大的。同样他的数字也支撑了为美国连邦政府提供了700亿的税收。在中国去年户外运动产值达到了500亿,户外运动整个的消费达到了600亿,我们怎么样关注80后、90后,汽车品牌来说怎么样跟他生活结合起来,80后和90后在未来的中国他们会去喜欢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你的车应该怎么样融进他的生活,这是我们所要去做的事。按照我们的统计,在2014年中国的户外运动消费额将达到将近800亿,这个数字其中80后、90后的人数在按照同类产品的消费里面占的基数占到15—20%的递增,所以这个数字足以支撑中国的汽车工业好好地去考虑这一块东西,这个行业怎么样跟我们的汽车结合起来。而且中国大部分的工厂汽车厂家都跟汽车接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说到中网想到汽车,说到帆船就会想到,说到F1就会想到,刚才我还跟在座的有位在聊,我说如果法拉利退出了F1赛车那法拉利就不是法拉利了,这个品牌可能就完蛋了,他是基于法拉利品牌上做的一个产品。像也好、像也好,都曾经退出了F1,并不会对他现有的产品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体育来说,未来我们的厂家怎么样在这个行业持续地去和体育合作,这是非常要求你对品牌和你的产品做一个很大的规划,同样体育最大的我觉得对产品、对你品牌的宣传是比较安全的,他不会带来你其他的副作用,特别是他还具有一些爆炸性的事件。08年奥运会我们占了先机,对奥运会做了一个捆绑,给大众产品整个的提升做了很好的延展。同样未来中国近期不可能再有奥运会、像广州的亚运会向深圳大运会这样的大型的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在中国举行,但是未来中国会有甚至于影响力超过奥运会的单体运动项目的诞生,但是这些项目未来都会在极限项目上面产生,所以我建议从汽车厂家其实是应该有兴趣对未来关注,既然你是关注80后、90后,这些人现在最大的休闲就是户外的极限项目。像刚才提到的未来有一些更大的关注,明年中国的体育界会组织几件轰动全世界的事,我可以预先给大家透露一下,在明年中国的极限运动会有一个巅峰,中国创造一个人类第一次用热气球去征服珠穆朗玛峰从珠峰上面飞跃。我们爬珠峰也是一个极限运动,但是我们在座的50%人都可以登上珠峰,因为珠峰已经变成一个商业行为,只要你有钱就可以把你送到珠峰。但是你要用热气球飞过珠峰是非常难,甚至于飞机在一定的高度之内都很难飞过珠峰,因为它的极限程度是对人一个绝对的抗争。我们怎么样关注80后、90后这个课题其实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现在80后、90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平时的爱好,这样可能对你的品牌、对你的产品结合和传播可能会来得更好一点。张耀东():在大谈新媒体新营销时应先做好旧媒体旧营销【张耀东】“新生代 新媒体 新营销”这个话题过去三年里头每次论坛都是类似主题的话题,我自己是一个“旧媒体”,但是一直还比较关注新媒体,也愿意去尝试新媒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我们现在不是说对于我们很多的企业,当下的中国汽车来讲,还不是说大谈新媒体、新营销的时候,首先第一点应该是做好旧媒体、旧营销的事。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领导也在讲,其实我们看到的无论是“致青春”还是我们的F1都是旧营销,因为电影植入包括赛事运动,电影植入商业广告50年以上的时间肯定是有了,赛事营销可能有将近100年的时间了,只不过我们以前可能在这方面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我再举一个例子不是说电影营销和赛事运动不重要,很重要,但是我们以前忽略掉了,就跟旧媒体很多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有很多旧的形式没有完全被发掘,我们大量在谈新媒体,迅速把我们的资讯给泡沫化了,泡沫化的时候失去了聚焦,失去了我们传播和营销最核心的东西。营销和传播最核心的东西不在于你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在于你的效果,换句话说,我们讲得太多技术上、手段上的东西,而忽略了我们最终打动人的东西在哪。第二,两天前在重庆我们也开过一个论坛,当时几位企业老总也聊过一个东西,谈到了新旧媒体的一个问题,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于媒体价值的一个评估问题,这其实在商业社会这很是正常的话题,因为你谈新媒体、各种类型的媒体也好、各种类型的营销也好,最终核心的东西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和一个所谓你的价值点的问题。包括东风日产的杨总也发表了一些观点、刘总也发表了一些观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媒体不能简单化为一个营销形式,我们媒体自己包括企业都是打上一个商业标签了,而失去了他的一些社会化的形式,我们现在来讲是拿媒体属性中的广告这一点去简单化去做了,而没有把我们核心的他所谓的媒体边际效应发挥出来。我们谈营销核心的东西,包括企业来讲,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也一定要去用到他的溢价部分、用到他的边际效应,把他所有的边际效应都要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讲到这一点,现在谈所有的营销形式实际上都谈不到投入产出比的,都是一个贬值式的营销。第三,刚才文飞讲了一点所谓的大数据,包括是不是简单地新媒体就是微博或者微信的一种推送,我个人觉得现在的媒体形式最核心的是一个整合,你怎么把所有的媒体都用起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和旧,或者是简单某一个点或者是一个东西,在信息泡沫的时代,我们每个媒体都是很弱势的,都没有当年文革时间一份《解放军日报》、一份《光明日报》的四个版、两个版有用,都不如一个小小的红语录有用,因为现在是资讯泡沫,每个媒体都不是固定的。这种资讯泡沫的情况下,每个媒体的实际价值都在贬值,因为我们都在接受太多的信息,我们现在可以天天不用上电脑、不用开电脑,我们的信息是被迫获取的,我们只要开一个微信、开一个微博,是你的好友不停地弹出来给了你好多的信息,而不是说我去主动寻找,这个来讲,我觉得现在的媒体形式实际上是大家共同应对泡沫的一个状态,应对泡沫资讯。资讯的泡沫化实际上是你的广告投放也是泡沫的,共同应对这个话题,而不是说我们现在简单地讨论媒体形式,我们媒体形式的新和旧是相对没有谁是绝对的,五年前谈论新浪的时候大家觉得是一个新媒体,现在在当下很多人已经不再认为新浪搜狐是一个新媒体了。平面媒体十年前也不是新媒体,一百年前可能是新媒体,广播更典型了,广播在一百年前是一个新媒体,二十年前是一个老媒体,在现在又变成了新媒体。核心的元素我们不是说谈论哪种媒体类型的问题,是共同在谈论在资讯泡沫的状态下,怎么把每个媒体的价值共同应用的问题。最近一段的话题我觉得不光是我们的产业、我们的媒体,整个中国的所有工业来讲,太在意“新”而不在意“旧”,这个“旧”不是传统媒体的问题,是指太忽视本质上的一些东西,就是我们阵营上的一些东西,我们太去想一些新的东西,太去想通过一些技巧的东西去快速实现一些抄近道。这几年在座的车企有一些发展得好、有一些发展得慢,比如大众为什么发展得好,那是他一步步体系化慢慢做的,也不是超近路来的,为什么发展得好也是这样的,有一个体系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太聚焦于“新”,聚焦于“新”的核心目的就是想要抄近道,想要通过一个好的技巧和花招去传递一个什么东西,去绕过一些什么东西,好实现我们想要省劲的目的。我个人建议,我们现在应该谈论的应该是一个务实性的营销,我一直不认为媒体是营销中的核心环节,媒体的核心作用是营销的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越俎代庖成为营销的一个工具。如果把媒体作为营销工具,作为KPI考核,媒体作为说我卖一辆车你写一个字能够帮我卖多少车,如果这样考虑下,那就是对媒体的集体性的贬值,也不是我们追求的。张红:汽车营销怎么选择媒体应根据自身产品定【张红】我接着你那个话题往下说,大家注意了,最近这几天的国际形势最热的是什么?我们习主席跟奥巴马的庄园聚会,昨天坐飞机的都看到报纸上有一个头条,上面写着当一个传统的老牌的大国遭遇新兴起来的大国的时候,这个世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前大家都是这么一个大问题,他说这一次聚会就可能给出答案。今天来到这里,我也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汽车营销界里面你们最直接的操盘手,你们就是最直接的第一线的选择市场产品的推进手,这给中国的汽车营销或许拿出一个答案来,当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的时候,这个传媒业将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今天听到这里,我觉得话题有点跑偏,很多问题是有点伪命题。什么叫“新”,如果一个品牌用一百年来说,从国外的汽车品牌发展到现在,都是一百多年的品牌,我们现在一百多年那有多少个时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九十年代,马上是00后,如果那么多的年代都来说“新”,相对每一个旧时代都是新时代,我和作为营销人该关注什么?关注现在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关注什么。后面还有好多好多,应该是以人为本,不管哪个时代的人他们有些什么新的动向,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关注什么,他们流行什么。比如最近这几年网络流行起来了,上次在重庆讨论的时候有人这样说,说平面媒体的发行量下降、影响力下降,实际上平面媒体的大牌记者写出来的稿件被网络大量转载,如果把网络的转载量和点击量加起来,你们说他的量是不是叠加的一种效应?如果把这个效应算成是平面媒体的作用的话,你说平面媒体是弱了还是强了?如果现在把他算到网络媒体里面的话,怎么算无所谓。我觉得在这种新形势下的一种交替,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选择媒体,怎么去整合,这个要根据你的产品来。如果你是三十万的车,你的消费者是什么,他到底是50年代的还是60年代的,你五万块钱的车,他的消费者是谁?刚才说到的他们的定价问题,他锁定的消费者是成长起来的,是受过教育的,他们对品牌有追求的这么一群消费者,而且有一定的经济价格,他可能是十几万的价格可以承受,但是对于一个农民工刚刚进入城市的话五万块钱都觉得很高,刚刚张教授拿出来的表,我当时看到价格的负面效应我是这样理解的,他的定价系统造成了在系统上的一种加价的行为,这种加价的行为成为一种负面效应,可能对这个品牌会产生负面。我们认为一个车卖得好不好就是在市场上有没有加价的行为,在市场上得到认同的供不应求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新营销的概念里面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到本元去探寻,你的产品他的消费者是怎样的,他们喜欢什么,我们针对他们喜欢的去开发产品,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传播方式,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信息, 找准他的目标消费群体,再锁定我们的传播形式再进行有效地整合,不同的车型、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营销模式到达率是不同的。现在比的营销是谁找得准,谁做得狠,谁能够把他真正地拿下。刘虎军:不同阶段运营不同模式的广告营销【主持人:李潮】现在我们请刘总裁谈一谈,他不是搞媒体的是搞实业的,他是中国LED协会的副会长,【刘虎军】我是把一个旧媒体变成新媒体,然后把新媒体又当成一个旧媒体来做,现在两个增长比较快,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LED,通过这几年的发展LED已经很受大家的欢迎,因为他有数字的特性,而且屏比较大,画面冲击力比较大,使得过去大牌冲击量比较大,城市里面LED的数量越来越多。你们很多研究市场投放的会发现好像效果不是很明显,以前投的大牌效果好,现在反倒投LED感觉效果不是那么好了。我们跟踪媒体形式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是要做成大牌的样子,虽然是科技的手段换掉了大牌但是还是要做成大牌的样子。我们做出了一个模式是“115354”,怎么样卖LED怎么样使他的效果最好呢?一段时间只有一个广告,比如半个小时只有这一个广告,就像大牌一样了,这个小时一直是存在的。比如早高峰7&#—9点,对有些上班族来说这个广告是蛮有针对性的。到晚上8、9点都是出来去夜场的人,你卖的嘉士伯得啤酒又是很好了。你既照顾了新媒体的形式又照顾了大牌的旧媒体,这两个都兼顾到了,你作用不是很好吗?我们科技创新只是一个手段,还是要兼顾他本身的实质,比如说大牌的作用,我们用这个模式来卖的。【主持人:李潮】如果来了一个LED的不是仅仅是广告性质的,因为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我就直接说,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在他是怎么做的,他是先做电子元件,然后发展到汽车,在电子元件上市以后用上市的钱做汽车,惠州出了很多非常实力雄厚的企业,刘虎军是所有中国LED大屏的供应商,他原来是卖大屏的,他生产基地就是作惠州,他是大屏的能够把他像王传福一样做成全国最大规模的。但是做成最大规模的时候他发现如果像那样去卖,他的供货端并不足以支持比如凤凰这样的媒体,他自己要进行销售,只有这样的销售才能把自己的工业生产维系下去。他的体谅一开始就做标准,他是全国LED协会的副会长,然后用什么方式去竞争他也想了很多,所以在这个行业他是一个颠复者。他对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然后您说一下全国已经现在有这么多东西了,你要把你原来的拿了你的货的人给干掉,你重新再在全国做,你怎么竞争?【刘虎军】首先媒体要对客户有用,刚刚说的“1153”,投广告要变成有效果。第二个我怎么组织这个媒体呢?我以前卖给各地的媒体组,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广告公司,全国大概300多个城市有上千块屏的需求。现在我们跟他们讲,现在不用钱了我免费给你,只要给我一部分的广告时间就好了。他卖他本地的广告,比如房地产的我卖全国的广告,我向你们做服务,这样我的成本非常便宜。我为你们做服务的时候我可以给你们一半的价钱,因为我比一手的还有优势。比如说我一千块屏每一块屏可以覆盖本地的日流量30万人口,这样一千块屏下去3个亿的都市人受众做得牢牢的。我是千屏联播,每一个屏进行联网,通过控制在北京总部统一发布和统一监控,广告效果会在统一时间可以发布,你选哪个城市、哪个时间都可以,这样的话会对行业起到一定的冲击的作用。【主持人:李潮】为什么人家说你是“颠复者”?【刘虎军】应该说我是一个创新者,同行业没有这样的媒体出现,我们的概念就是拟议不用放很长的视频,每一幅画大概是3秒钟,每一个广告出来不要超过5个画面,这样看起来户外开车的人停留的时间很短,他只是看一眼几秒钟的时间,习惯完全不同,这是跟传统行业播放不一样。第二是媒体的数量,有一个统一的大的数量,不同城市的数量。【主持人:李潮】刚才王总也想抢话筒了。【王盼盼】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新生代 新媒体 新营销”,我也比较同意刚才张耀东张总所说的,我个人觉得新生代和新媒体他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新生代我觉得是一个新的目标人群,他的主线我们只要抓住这个目标人群就好了。新媒体是一个时代应用新的东西,今天这个论坛我个人认为可能应该是落在新营销上面,营销应该有很多的东西是万变不离其宗,或者是根据新生代、新媒体这些客观的东西有一些新的运用。所以我个人觉得营销在于两点,一个是整合,另外一个就是品牌结合,所以在刚才讨论到电影植入方面,我也只是其实大家做的行业不一样,但是在策略方面大家如何能够做到“1+1大于2”的效应,这个可能就胜出了。杨新强:东风新营销主打汽车电子化产品个性化【主持人:李潮】李总,为什么你做了关于淘宝网店的事情,您是“先驱”还是“先烈”,为什么后来的人做得比你好?【李建华】这两个是有区别的,陈总很从容,他把他当成一个新领域慢慢尝试去进入,江淮那里干得很不从容,他是主动寻找一条路。而我这里是背水一战,必须要上网,这是我最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江淮上网上的是一个体系,这是一类的产品,一类脱离终端店,然后把所有的产品过程费用节约下来,对于任何一个汽车产品来说背后支撑他的是有产业链和服务贸易链,把这两个环节当中服务做最大的压缩才拿到我的网店,这是我们悦悦在去年天猫上发布取得很强的反响,导致我们8千多辆的悦悦在网上的成交量。【陈洪生】我们当时没有想到在天猫上卖多少,因为我们没有定任务,在2012年我们开始在引进准备推动管理系统的时候,发现很多的用户他到4S店看完之后,4S店鼓动他上网再去录入,我说不能这样,真实性就有问题了,大量地砍掉宁可少卖,都变成实体点自己的业绩,不要弄到网上算业绩,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主持人:李潮】我很深入地明白了。杨总您坐在那里一直沉默寡言,你有什么想说的?【杨新强】 前面很多的专家和媒体老师抛售同业的朋友们都说了很多了,中间这个我不说了,媒体层面来说,媒体更大程度是一种组合,我们一直提倡一种整合营销,媒体也要做整合,可能不能单纯做一个新媒体、不能单纯靠一个旧媒体来做。第二个是新生代,说这个话题我也一直在想,我也想说一下“致青春”的事,我看了以后内心还是有很多涟漪和波澜的,但是大家都说没有,是不是我比较敏感(笑)。我身边很多的人还在说这种事情,至少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奋斗,我们过去作为70后的这一代,看到了我们过去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包括其他的一些事情都有一种再现。其实这件事情我想说明的是,对于消费者心事的洞察和他消费行为模式的发现可能会更重要一点。今天在现场其实已经有很多80后、90后了,我们今天有几个关键词也是“新生代”,新生代肯定也有很多的80后和90后,我们作为新生代在今天这里更大程度要探讨他们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消费特点。作为新生代来说如果单纯把他界定为80后和90后还是比较前面的,我一直在想这个事,张红对汽车事业的激情和热情绝对永远都是90后,我一直感觉就是这样的,包括我们潮哥这种新锐的能力,潮哥很多的语言我觉得不比那些80后、90后语言差,至少这种语言的组织能力一定是80后、90后的,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况,可能更大程度上是从心态或者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上来去探讨。我们消费者做定位的时候25—35岁,可能更大一种程度从他的生活模式上这样来界定,这是一个想法。关于新营销来说大家也说了很多了,我把我们东风集团的包括我们一些做法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汇报。新营销未来对新生代的群体来说,汽车产品上来说一定是电子化的,未来汽车是什么?汽车就是一个人机互动的一个生活娱乐的平台。包括我们东风的技术中心和未来的产品都会朝这个方向去做的,我们在借鉴我们一些合作伙伴的经验,包括我们国内几家主要的厂家都是这个方向的。第二是未来的购买方式一定是个性化的产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今年推了一款新产品是新30是一个跨界车,我们邀请了国内的色彩性格学的创始人乐嘉作为我们的代言人,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两口子之间、个人之间、朋友推荐之间都会发生很多的纠结,这个纠结就是色彩,到底选什么颜色的车。我们跟乐嘉谈过,我们消费者可以互动,老婆想买红色老公买白色,能不能给他一些建议?他说通过微博可以传递给他,各位如果有需求的话可能告诉他,他可以给你点评没有问题的。在信息渠道的网络化,这一点包括我们今天有很多的专家都谈了,我就不再多谈了。【主持人:李潮】我们非常感谢大家,已经到了会议应该结束的时候,其实话题是很多的,张力很大,人是很多的,每个人发挥的只是讲了一点点,但是如果再讲下去时间却不够了。谢谢大家!【主持人:晨禧】感谢各位嘉宾在并不长的时间里跟我们分享了有关新媒体环境下汽车营销的对策,这一场讨论也许不会解决我们在营销当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但是一定会让我们在遭遇营销困境的时候去变革一种思维方式,用创新来进行盈利。时间进行到这里“新生代 新媒体 新营销”—&#第五届深港澳国际车展营销高峰论坛结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深港澳国际车展论坛在业界同仁的关注支持下,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大,感谢各位的光临,谢谢各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微信扫一扫,爱车轻松购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购车通APP】;
看车选车找优惠,金牌顾问帮买车。
[责任编辑:poniufu]
热门搜索: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6.9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8.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0.98-27.28万
更多车型: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营销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