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 hd和索尼dseehx hx区别

9月初,SONY在IFA上发布了多款Hi-Res高解析音频产品,包括Walkman小旗舰机型NW-ZX100,看完心中瞬间长草,心中暗许这就是心目中的Walkman 。

我和接触的时间,几乎等同于和认识网络的时间。身在小县城,那时候又比较老实,身边同学因为上网都被请过几次家长后,我才第一次进网吧。第二年家里添置了电脑,同时还有一个银白色只有128M已经忘记牌子的MP3播放器。之后的日子MP3播放器几乎陪伴了我一路,能想起来的算起来共用了6个播放器。

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是三星YP-Q1,因为之前的播放器都是便宜货,换了Q1以后低音的表现很强劲,才知道原来同样的歌曲在不同播放器上的表现能有如此大的差异。外观也是相当炫,拿出来周围人都以为换新手机了。不过由于过于烧包,夏天拿去用水冲给Q1降温,几天后就坏了。那时候除了宾得的相机,好像还很少看到防水 ,真是作大死。

然后换了 E50,也是最让我失望的播放器了。可能是已经习惯了Q1对低音的渲染,E50犹如冰镇白开水的声音,实在是觉得无味,机子入手后不久便开始吃灰  。由于那段时间宿舍是主要活动场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笔记本代替了播放器。

之前已经从杂志上知道了有Walkman这样的一个播放器品牌,那时候按键还不是米奇头造型。然而并没有钱,直到第一次发工资,马上奔到电脑城Walkman的柜台。由于之前E50的教训,对新品牌还是有些顾及,不讨耳朵喜欢,买了只能吃灰,而柜台又不能拆开试听。最后抱着试水的心态选择了NWZ-E474  。

E474还是相当符合我的口味的,但总觉得带给我的惊喜不及Q1。而且E474的做工也是无数人吐槽的,巨宽的机身缝隙,带毛刺的边缘,不耐磨的涂层。虽然不是主打的旗舰产品,但700RMB的价格做成这样的产品,也是有点掉SONY的面子。手机上的音乐应用越来越多,流量也越来越不值钱,E474服役2年多的时间里,开始使用频率还挺高,后来只有出差或旅行的时候用用,今年过年回家,给老妈用了。

但播放器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必需品,虽然功能可以被手机替代,使用的频率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但总有时候是手机没法取代的,于是又开始物色下一款播放器  。考虑过NWZ-A15,但塑料材质和褒贬不已的做工,E474带给我的阴影还没散去。NW-ZX1/2也想过,但说来我只是要个播放器,Android的操作系统,总给我这是手机这是手机的感觉,而且高高在上的价格,迟迟没有下手。就这么等着等着,NW-ZX100发布了,我知道自己等的那个播放器出现了!中旬sonystyle和淘宝旗舰店开始预购,马上下单预定了一台。 

预定时有两种选择,3499RMB的NW-ZX100,3899RMB的NW-ZX100+降噪耳机黑色套装,预定成功再送一张64G储存卡。鉴于手头也没有什么好的耳机,索性选了套装。

原本9月28日FedEx送货,无奈我提前回家过十一,只好告知收假后再投递。包裹就不上图了,直接见NWZ-100和降噪耳机MDR-NW750N盒子。两个盒子背面都写着产自马来西亚。

机子和耳机盒子上的DIGITAL标志支持降噪,这个在NW-ZX1/2上是没有的,具体效果如何,后面再说,都有Hi-Res标志。NW-ZX100支持LDAC,关于LDAC官方给的解释是:

来自索尼的高音质音频技术,让您在蓝牙传输的状态下也能享受高音质的音乐。通过3倍于Bluetooth*的数据传输,LDAC可以有效提升您的无线音乐聆听体验。(*Bluetooth? A2DP, SBC(328kbps,44.1kHz))

NW-Z1/2上的DSEE HX数字增强技术以及S-Master HX数字功放技术,NW-ZX100都支持。续航方面ZX100可播放DSD达29小时,而ZX1/2是16小时,得益于系统本身吧,少了Android这个电老虎。不过ZX100没有WIFI功能,这个比较遗憾,不然说不定以后升级个固件支持DLNA。其它参数也就不列举充字数了。

打开盒子,里面还有个盒子,看上去还是有点旗舰产品的范。 

这个耳机的型号比较奇怪,长着h.ear系列的样子,然而网站上并没有MDR-NW750N这个型号,只有MDR-EX750AP/NA两个。AP带麦,NA带麦带电池盒,还配有收纳,但这个什么也没有,还相当于400RMB,只想说坑。 

另外耳机盒子上说Only for WALKMAN,实际上插在手机上也一样能用。然后继续开盒子。ZX100翻开盒子,左边盖子里藏着,依旧是22针WM-PORT的线,为什么不是USB Type-C……

揭盖躺着本体的盖子,下面藏着保修卡、说明书等一干东西。耳机塞预装的是中号,附送小号和大号耳塞各一对,另外还有个夹子,可以固定耳机线,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听诊器效应。

先来看看ZX100,机子握感非常好,铝合金机身,重量比iPhone 5略重,感觉很有分量。下面5个按键非常干脆,上面BACK和OPTION按键视乎中间是固定的,只能靠着按键两边按,如果太靠近中间就完全按不动。不知道是不是个别机子的问题,总觉得不论上面黑键还是下面白键,右侧按键要比左侧的生硬些。

背部上面的皮革手感非常细腻,中间露出一个小小的NFC标志。下半部分瞩目的马来西亚制造。

机子左侧和顶部没有任何按键,右侧是HOLD键和音量键,靠近底部是SD卡槽。细节上,可以看到音量“+”按键比“-”按键多了一个突出的小点。包括耳机也是,左耳耳机上比右耳多了一个小点,便于没有光线时进行区分。

开机后,下边主菜单有8个选项,从左到右依次是:Bluetooth、降噪、SD卡设定,设定、音乐、转至播放画面、SensMe频道、书签。上面是正在播放的歌曲。上下键可以在菜单、正在播放之间进行切换。

玻璃外屏,TFT材质,3.0英寸,400 x 240像素。屏幕材质什么的咱不讲究,也不看视频什么的,但这分辨率颗粒感也太强了,让看习惯了Retina屏的人好生难受。

首先要澄清一下,虽然执着于播放器,但是在这方面还没有达到发烧的程度,用的耳塞也都是150-400这个区间的,对于耳机没有研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爱听歌的路人。所以下面的都是比较主观而且没有什么深度的测评,只适合业余人士食用。 

拿ZX100套装到现在也使用了有数日,感觉还是很棒的。高中低音表现都非常好,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呢还是怎样,在听有些歌曲的时候,能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其中不光是ZX100对声音的优秀解析,NW750N的功劳也不可少,尝试换了条MDR-XB50AP,能很明显感觉到声音没有NW750N表现出的浑厚饱满。

歌曲呢,如果是采样率大于等于96KHZ/24BIT,就达到了Hi-Res的水平,在播放界面的歌曲名称后面会有一个“HR”的金色小标记。

大法家多数数码产品现在都有NFC,手头正好有个CMT-X7CD,用NFC进行匹配,真是非常方便。以前每天回家是手机开云音乐,现在回家把ZX100往X7CD肩上一扔,大概1秒左右就开始尝试连接,前后大概5、6秒连接成功。可惜呢这个X7CD不支持LDAC。

来说说比ZX1/2多出来的这个降噪功能。降噪功能需要搭配降噪耳机进行使用,首先在降噪菜单里开启降噪功能,然后再在设定里选择耳机。

降噪效果还是不错的,开启以后外部的低音过滤的很明显,汽车引擎的轰轰声没了,只剩下风声、声、人声等。不过呢,感觉比较鸡肋,在过滤外部低音的同时,歌曲的低音部分也被弱化了,一下没了力道。而选择了耳机后如果打开Clear Phase,这种负面效果更明显。优点呢,就是不会别人叫你老久你却因为戴着耳机听不见。

可对来自CD、MP3等压缩声源加以补充,使采样频率和比特率超出原始值,达到约192kHz/24位音频(高解析度级别)对应的区域。由此,用户就可以在高音质下享受自己的CD和MP3声源。

就是说吧普通MP3音质提升到Hi-Res的水平,在使用过程中发现,320kbps/44.1kHZ/16bit的MP3歌曲,在开启DSEE HX前后,几乎听不出有什么差异。

索尼经典调音技术升级,只需简单一步操作,就可实现索尼优质音频处理技术的理想组合。带给您声场宏大、人声贴近的音效,实现出色的三频表现。声音干净清澈,享受纯净的天籁之音。

官方的这段解释还是挺真实的,网上说,手机通过调整均衡器也能达到醇音技术+的效果,实际感受也是其实也就像一个动态均衡器。开启后明显能感觉到低音放大环绕,呈现出立体声的感觉,开启前后声音差距还蛮大,虽然有失本色的嫌疑,但确实讨耳朵喜欢。“醇”而不“纯”。

虽然手头没有其它播放器可以做对比,作为一个普通喜欢音乐的的用户,感觉ZX100+NW750N的这个套装还是不错的,至于性价比如何不讨论,至少没有让我失望。

关于无损音源,一部分是以前泡某碎论坛收刮的,这几年懒,版权上的意识对于付费下载也理解,某云音乐8元/月/300首的套餐尝试了一下,发现他们部分SQ的音乐也是能达到Hi-Res水平的。

在ZX100的盒子里有个软胶条,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有没有人知道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dseehx与醇音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