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二线城市房慌有十几套房是什么体验

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多套房是什么体验?关于知乎最高赞的思考
每一个北漂,都有过租房的心酸经历。
我们可能会幻想,如果在大北京有几套房,当个包租婆或者包租公,该多好.....
无论买房还是租房,房子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抛去房产增值的层面,住有所居总是最棘手的核心问题。
无论房价涨跌与否,买不起的刚需还是得眼巴巴的苦攒首付。
即使你的另一半不拿房子衡量你,可是没房子可能很难过得了丈母娘那一关。
现实中有很多婚姻、爱情都败在了没房没车面前。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有房有车是家庭幸福、小有成就的标配。
听一起租房的朋友说,在他们的小城里,卖衣服月入三四千的姑娘都看不上在北京月入两万的IT男。
因为她不想还房贷。(我们不讨论婚前买房的房产归属问题)
我们爱钱、爱物质本无对错,生而为人,欲望满身,我们都只是凡人。
但可怕的,是有些人把有房有车,甚至手握十几套房产当成了人生的终极目的和炫耀的资本。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篇关于房子的文章,获得知乎最高赞的回答让我很受触动。
作者讨论的不是“要不要买一套房”,而是如何面对“想要持有多套房”的欲望。
限于篇幅,我精简一下核心内容。
在作者眼里,家里有很多套房的小孩,并不厉害,也不一定有光明的前途。
家里除了房子,没有其他别的重要资产和事业的小孩,哪怕在一线城市有十几套房子,他们中大多数(虽然不是所有),是没有自己的事业的,有的甚至一事无成。
他们今后也几乎无法开创事业,因为成就事业是需要动力的。这就是为什么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最好的国家,进入工业时代后,大都成为了最穷或者次穷的,比如南美的一些国家。这个在历史地理学里叫做「资源陷阱」。
拿房子跟人比其实是一种落后文化的体现。开口闭口就「我家在北京有XX套房」的人,其实在国外大家都看不起的。
房子真不是什么好资产,而且在社会中很不安全。有渠道的人都diversify了,只剩没有任何渠道和背景的只有傻持着房产。
所以同样有很多套房,看房子占其整个人的事业、资产、收入的比例。占比很高的,一般其实是中国的底层。越靠近中心,钱越不值钱。房子就更不提了。
现在中国人觉得有很多套房的人特别厉害,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那么厉害,只是大家处在这个历史阶段,思维被房产这个概念束缚了而已。
过了这个阶段,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房产了。
就像我们已经过了饿肚子的阶段了,就不会觉得家里放 10 袋大米的人比家里放 1 袋大米的人厉害多少一样。
加一个对比。美国其实并不算特别发达(按均值算)。拿美国做对比还不够彻底,如果我们把人均收入更高、社会发展更厚实的北欧加入这个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北欧人极度看不起比钱、比房产、比资产的人。在北欧,对于所有人(包括失业的、存款为负的),衣食住行、教育(甚至教育公平)几乎完全、无条件地解决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社会,比如开汽车容易被骑自行车的鄙视(因为不环保),所以北欧上班开车的越来越少。
钱、资产,真的是够用了就行。就像我们不饿肚子了,家里的米就是「够用就行」。
一个国家的人民长期不缺衣食住行了,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够用就行,包括钱。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信仰的「房子教」,会彻彻底底给这代人打下烙印,直到他们去世,都解脱不了。
二、三十年后,我们会被我们的子女吐槽。就像经历过赤贫人生的暴发户,喜欢点一桌子吃不完的菜来显摆。
仓禀实而知礼节。
因为缺房子,我们生活在一种恐慌情绪之中。
当资源不再稀缺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再纠结房子。
站在高山上一定是能看到在平地上看不到的视角的。
尽管我们还因为六个钱包还凑不齐首付而发愁,但该有的格局、认知,一定要有。
很多事情不必那么执着结果,重要的是过程的体验。
人的目的要是高度物化异化,才是极其可悲的。
几年前,一个家有14套房的“房娃”只想退学做包租公。
他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收租的钱够他吃三辈子,他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
没有经历辛苦的劳动,不能理解有些果实或享受来之不易,就可能会对生活的认知发生扭曲。
比起没钱没房没车,价值观的扭曲才是最可怕、最赤贫的。
和一起租房的北京女孩聊天,女孩说:
“拆迁家里分了好几套房,但没啥好工作。我也很想改变,于是出来尝试北漂的生活。但关键是我越来越懒了,啥活儿都不想干,但花钱越来越多。”
可见,手握几套房的人,并不一定就快乐或一定事业有成。
可能因为物质兜底,他们会缺乏拼劲儿。
但不论处在何种物质环境里,人都有解不开的烦恼。
最根本的,还是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我为什么存在?我有什么样的追求?我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我该如何去改变现状?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太关注别人,羡慕别人手握好几套房、羡慕比我们有钱,羡慕别人家庭能提供更好的条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自暴自弃。
但羡慕有用吗?
一番意淫之后,我们还是要努力过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如果我也像xx一样手握几套房就好了......诸如此类的幻想,不仅产生不了任何驱动力,还可能会打击我们的信心。
内心很多解不开的结,都可能是欲求不满的错。
最可怕的是你的竞争对手直接生在了终点线。但面对这样的既定事实,我们的抱怨苍白无力。
与其羡慕,还不如把这种羡慕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比如对标某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然后向他学习,逐渐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同样的,财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都要一步步去沉淀。
手握多套房产的人,可能是上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说白了,拥有很多套房并不那么厉害。
人与人的竞争,最终还是认知层面的较量。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迎接新的风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但能抓住机遇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最早洞察趋势的人。
总之,房子、车子、钱,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最幸福的,还是追寻自我的过程。
不断精进自己,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格局,永远都有机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知乎最高赞:在一二线城市有10多套房是什么体验?看完我沉默了
文 | 秋小愚
编辑丨如是书店(isobook)
我努力过,我就问心无愧。
这篇《知乎最高赞: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多套房是什么体验?答案太颠覆》知乎最高赞: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多套房是什么体验?答案太颠覆……,最近刷屏了。这是一个在成都有10多套房子(父母拥有)的年轻人写的文章。
包括我自己也转了。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文章提炼出三个核心的观点:
1.中国年轻人有虔诚的信仰:房子教。
2.有些家里有很多房子年轻人把房子作为炫耀的资本。
3.发达国家年轻人都在追求更高的东西,例如价值观,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却把房子车子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看到第三点的时候,我就挺不是滋味的。你可以说他并没有不劝大家买房,但他却是结结实实认为以房车作为考虑因素的,在他看来境界不够。
看评论就更辣眼了。
尤其是一群连一套刚需房都没有的人,抨击着中国现在“房子教”的年轻人太low,抨击着那些买房子的年轻人视野狭窄,不是尴尬,是真的尴尬。
就好像一个每天大鱼大肉的人,跟一群连饭都吃不上的人,说大鱼大肉真难吃,现在全世界都在吃素保持身材了,你可千万别太追求。
顺道再拉上那些一夜有了大鱼大肉的人说,你看看她们,一个个肥头大耳狼吞虎咽,一看以后就得得三高。
一群饭都吃不上的人,激动地说,幸亏我没有大鱼大肉,否则后患无穷。
说这话的年轻人,显然已经自己拥有了10多套房子,他自然不需要,而大多数人呢?不是的。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的人,最好不要看这篇文章。
其实,这是一篇经不起推敲的文章:
1. 立场决定观点。
他讨厌房子教,但不难看出,他父母可能是,或者是至少曾经对房子有执念,不然也不会在成都有10多套房子。
上一辈为他打拼了那么多,他自然不需要了。就他现在的情况,不需要再为了一套房子打拼,这是与大多数在大城市想买一套房子连首付都付不起的人,境遇并不相同。
2. 朋友圈决定认知。
他说,有人炫耀家里10多套房子,被人看不起。这部分人群,我跟他完全不重合。
在我视野范围内,家里有10多套房子的,很少炫耀,哪怕是拆迁户,接受过正常教育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大家觉得守业比创业更难。你以为他们真的守着房子收租吗?
NO,钱是流动的,真正有房子的人,从来不会想着下半辈子来做收租这件事。
他视野范围内,都是炫富的年轻人,所以,他的认知里,房子变成了一种“炫耀”。
3. 社会形态决定房子的用处。
总有人会争辩,你看国外教育资源均等,所以他们不需要学区房。
我看你是对教育资源有什么误解吧。
国外阶层的固化,让许多年轻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拥有了一条浮动性并不大的人生之路。天知道,她们有多想改变自己的阶层。
她们有富人区,有贫民区,每一个阶层的孩子的小伙伴,大部分都是自己阶层的小伙伴,她们根本无力打破。
国内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这就让许多人看到了努力赚钱的希望。
没有人让你成为房子教。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但你得有地方住,这对于国人来说太重要了。
你要明白一点,你鄙视那些拥有房子的人的前提是:自己拥有而不屑,而不是自己从未曾有过的自我安慰。
我一个朋友看了这文章,似乎得到了解脱。
他给我发微信,自然也有调侃:
你看看,你又买学区房、又买商铺,再加上你老公上一代的拆迁房,我就问你,你以后有什么用?
我说,等你有了孩子再跟我说这话。我没结婚没孩子之前,觉得学区房有什么用,我爸妈给我留的本地学区房,我一点都不想用。后来呢,还不是自己凑凑钱去买了。
哦,顺便说,老陈他们是小小的拆二代,当然,没有10几套那么夸张。不过他们从来不在外头说,他一直说自己是穷人。
他现在日常穿一身从来不超过200,最有乐趣的事情是网上淘便宜货,前次买了一双79元的运动鞋,激动地让我猜价格。
但我和老陈,都非常明白未来在杭州,我们得买房子,我们没有资格不买房子。
1.为了居住。搬迁到一座新城市,首要的是房子问题,这个是刚需,至于买在哪里是每个人的选择。
2.为了孩子上学。孩子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不是我决定的,但我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我经常被人说成太接地气,是因为,我实在有一个普通中国父母的焦虑,我不想避讳。
但我也是一个好心态的妈妈,所有的一切都是过程,而结果如何,不是我最关心的。
我努力过,我就问心无愧。
房和户口,这是许多人都无法体会的事。
前两天,我的好友杨小米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我家阿姨说只能做半个月了,我整个心情都不好了,晴天霹雳。她女儿读初一了,要转回老家读高中,在上海不能参加高考,读技校也只有一次机会。
她女儿回家找学校,对她说:妈妈,我也不想回来,我觉得他们素质好差,竟然会在公交车大声打电话……从小我在上海长大,也不愿意走,但我想参加高考,考回来。”
这里多说两句,又有人会提到社会的不公平、高考制度的不公平。
1. 一个城市的高考负荷量是有限的。那么容易落户,人人都去北京上海了,毕竟在别人眼中,这是一张不错的入场券呢?
2. 不要觉得北京上海的孩子高考容易生活简单,不是的,他们有他们的竞争范畴,在他们的竞争范畴里,你也未必竞争的了他们。
现实是,有房子不一定能落户。
没有房子,落户更是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哪怕用尽洪荒之力,哪怕被人说成粗俗到极点,我还是觉得,能买房子,千万别含糊。
没事多赚点钱。买不买房子没关系,关键是,你要有买房子的能力,这样,有朝一日,你想要一套房子的时候,不至于囊中羞涩,怨天尤人。
毕竟那些告诉你不要迷恋房子的人,自己已经有了10多套房子了。
谢可慧:专栏作家,女性自媒体“秋小愚”创始人。专注个人成长和情感解局。新书《愿世间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时》已在当当网、京东等网站热卖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4.4K5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7K1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浏览次数:0
二手房经纪人
现在很多拆迁户,,暴发户。这种人心里就会感觉房子多,一辈子不用愁。而真正靠自己拼搏投资拥有的,其实心里并没有想得那么多。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二手房经纪人
生活无忧,成为房东,收租金的钱就够生活了。总之拥有在一二线有多套房的话,生活很轻松。
二手房经纪人
有没有听过睡眠收入。就着这种感觉,每天都在增值,每天都在睡梦中挣钱
二手房经纪人
有多少房子就代表有多少身价,有多少身价就代表有多少资产
二手房经纪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洋妞美酒,样样都有。
二手房经纪人
那感觉就是真的爽,我没有过那种体验,所以只能用爽来形容!
二手房经纪人
可以每个月有租金收,还会看着房子涨价,相当于一个简单投资,赚取家人的生活费,
二手房经纪人
买公寓也可以有很多套房子,而且是不限购的,租金又高。
二手房经纪人
特别牛的体验
二手房经纪人
什么都不用做,光坐收租金都够吃吃喝喝啦!没有生活压力,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哈哈哈应该是这样的吧!
第1-10条,共27条 &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2,asku:0,askr:84,askz:19,askd:27,RedisW:0askR:2,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 #1870
我的图书馆
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 #1870
&&一)&&&&&&&制谣&在《邪不压正》中,姜文说,办成一个计划,关键是“时间,地点,人物”。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你想撒一个“弥天大谎”。你需要怎样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弥天大谎”。弥天大谎的意思,当然不是100000 ,那怎么说,也得上百万阅读了吧。最好是三百万阅读,哦,五百万次阅读。&从Marketing“市场营销”的角度,如果一件产品,你想卖50万份,500万份,5000万份,那么它的逻辑,是很大不同的。&卖50万份,你可以只在精英群体中卖。深邃而精致。卖500万份,你必须深入到“屌丝白领”阶层。说他们喜欢的热点话题。卖5000万份,你就一定要迎合农民。&中国其实从2010年开始,就没什么好电影了。因为那一年,中国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电影票房市场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叫好叫座的电影,开始冲击10亿票房。以20元一张票估算,差不多就需要5000万观众人次。&如果你为都市上层的500W人口精英拍部电影,你可以拍《肖申克的救赎》。但如果你想卖5000万张票,那么流行的,就一定是《港囧》《泰囧》。当一个导演开始追求票房,他就会失去初心。&&同样道理,在房地产市场,我认为俺再怎么写,也刷不出5000000 的阅读。因为我写的是“房价要涨”。“商人降低房价”。“背负30年的房贷去买房”。这些都是反人性的。反人性的东西,别人耐着性子看完,已经很给面子了。&而你要刷出500 0000 阅读,你就一定要“唱跌”。反正屌丝都是没房的。房价大跌,工资飞涨,富家女爱上穷小子,才更符合穷人口味。&&&二)&&&&&&&屌丝&“制造500W级阅读谣言”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了目标受众:“无房屌丝”。得屌丝者得天下。计划的第二步,是“卖怎样的产品”。屌丝喜欢怎样的心灵鸡汤。&&什么样的人可以看空房地产:首先,你要有房子。只有清华学子,才可以看不起清华北大。只有学霸,才可以蔑视学历无用论。罗玉凤不可以说范冰冰美貌无用。没房子的人,没资格鼓吹“房子无用,诗和远方”。&因此如果你想喂一篇500W 阅读的文章,你首先要表示的是:我有很多套房子。我有很多房子,可我还偏偏不稀罕。我有很多房子,可爷还看不起房地产。房子这玩意太Low,欧美的高等人种,都在追求诗和远方。&我们看回原文。原帖在: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原文作者大约写了5000字。其中真正涉及他背景资料的,就只有第一段:“我爸妈以前在成都有10来套房,包括商铺、普通住宅和酒店式公寓,后来在美国也买了house”。&这段文字,一共只有39个字。但是就仅仅这39个字,构成了他整篇文章的立论基础。包括后面的指点江山,损褒贬铭,9.2K个点赞。下面一堆的人叩拜,“大神,富人。膜拜,真房豪……”&但你真的看下去,这段文字是很有问题的。逻辑很糟的。作者的真实身份,可能并不是一线城市十几套房子,追求“精神生活”富二代。反而是纽约桥洞下,吃盒饭,买将过期食品的生物男。&&因为,他介绍的方法不对。一般正常人,介绍自己有十几套房子。总是说:“一套我妈住,一套我姥姥住,一套我妈和我姥姥一起住”。“还有二套家里的老房子,当年分配下的。樱色的爬山藤,已经涨了十几年,回忆起童年生活,可美呢”。&人对于自己的物业,总是有感情的。如果你家富贵很早,N套物业伴随你从小一起长大,那定然如数家珍。说得出很多情感故事。如果这些房子,都是近年买的。则你参与了“家族资产”的构建过程,每一套房产证的获取,皆堪称斑斑血泪。&水库的朋友都知道,斗房东,跪银行,撕中介,一惊三乍。尤其限购的环境中,更是肝肠寸断,说线做泪。每一N的建设,简直就是一本惊险小说。&&但是这些东西,在这位跳大神的嘴里,全部都没有。他嘴巴轻飘飘“有一些商铺,住宅,酒店式公寓,加起来十几套”。如果真有,你怎么会印象如此浅薄呢。按照我们的估算,贴主的实力,恐怕也就仅仅是“有”。数量最多不超过3 2 1套。嘴皮一翻,轻松吹牛数目翻翻。&然后你再想想,他的Base是在成都。别人讨论“一二线城市十几套房”,您成都CHENGDUER凑什么热闹呢。瓜娃子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你成都3套住宅,2套商铺,1套酒店式公寓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北京1套三房贵。&而且你还要把这些物业抛掉,才能力换回美国一套House。美国的House,以最贵的加州和新泽西为例,也不过80W美金一套。假设你卖一半身家,你的净资产都不会超过A8.1就你那小丑样,“一二线十几套什么体验”,您也敢出来教训人。真是恬不知丑。&&你如果往下细翻,该贴主还有很多不入流之处。例如:股票账户3万元,父亲特意指导如何操作。想找个211的女朋友。这些都是中底层社会生态的象征。&&更糟糕的是,这个帖子发出来以后,在知乎上刷出了520W阅读,成为了当季热帖。此后,被微信公众号不断转发。累计转发了437个公众号。&作者感到十分愤怒,因此他贴了72张图片,花了几十页屏幕,把这些“侵权转载”的账号,全部都贴在了下面。&这种贱到爆的“二商”(智商,情商),如果你还看不出他是一个底层LOSER二本狗,眼光真是差到衰了。&好了,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437家机构,转载这个帖子,并在互联网上,形成一浪又一浪热潮?连哥哥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三)&&&&&&&抉择&有人问,如果你可以穿越回1888年,最想做什么。答案是找到阿道夫·希特勒他爸爸,塞给他一个套子。&但其实,如果你稍微有历史正史经验,你就会知道,以上纯属胡说。小儿呓语。是第三帝国选择了希特勒。而不是希特勒缔造了第三帝国。抖音上冒出来一个温婉小姐姐,一夜斩获了1200W粉丝。成为超级大V,创造人类所有社交媒体奇迹。后来抖音把“温婉”给封了。但马上又冒出了一个“嘟嘟姐”,一夜之间又是500W粉丝。平台又把“嘟嘟姐”给封了。&&你以为这事就天下太平了么。全错。告诉你,用不了多久,马上又会再冒出来“xx姐”,又再是几百万公粉影响力。&决定气候的,是这片土壤。而不是网红。&&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这个事件中,为什么会有437家媒体普遍转发。难道你以为各家媒体的编辑,小编,全部都是文盲。这么明显的骗局,这么明显的穷鬼,这么明显的LOSER瞎编捏故事。小编会看不出来?&你错了。如果你从文学思考问题,就流于肤浅了。没看到问题的实质。人们只会转,人们想要表达的意见。和是否事实真相无关。&人们只会转,那些他们想要转的帖子。人民只会转“喜闻乐见”的帖子。借别人的口,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是作者写出了答案。而是人民找到了作者。&有一个说法,自从文宣禁掉了韩式韩风韩流小鲜肉天团。吴亦凡就开始爆红。&&&四)&&&&&&&结语&有些人只看见了树木,却没有看见森林。有些人只看见了以日计算的起起伏伏,却没有看见以月计算的浮云苍狗。&如果有人写出了一篇爆款,抖音刹那几百万粉丝。你要不要去签下他。不一定。有可能爆红的,并不是“才华”,而是“题材”。&因为群众喜欢这一类题材,喜欢这个话题,喜欢往这方面演绎,喜欢这样的解释看跌。所以易宪容可以成为网红。所以谢国忠的文章,没有打开,就先点赞。(写得象狗屎)&而人民又是永远不可能被打倒的。这才是“无可匹敌的力量”。相关议题,在《》一文已经写过。今日不过旧事重提。&&我们写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是:“真的不要再封自媒体号了。真正会爆红,会形成焦点型传播的文章。不是作者写的,而是读者选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线城市郊区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